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Word版含解析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⑴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的统治日趋黑暗;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⑵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3) 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 兴起

学习思考

1. 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2)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3) 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进步青年。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一一核心内容

(1) 民主:包括政治民主和反专制反特权的民主理念。

(2) 科学: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及进化论、唯物

论、无神论等内容。

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⑴含义: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攻击。

⑵表现

①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

②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代表作品有《狂人日___________ 《我之节烈观》等。

(3) 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 胡适:1917年,他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

(2)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4. 文化平民化

(1) 原因: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⑵概况:形成平民教育思潮: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内容、形式上风格多样。

学习思考

2.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贝U 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其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提示民主与科学。

3. 读下图,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观念?

提示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4?新文化运动期间,为什么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提示(1)孔子是历代君王塑造的精神偶像,儒家学说则成为专制统治的灵魂,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5?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则猛烈抨击封建礼教,二者是否有着本质区别?提示其本质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2.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3. 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4.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轻巧识记]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条主逢学月西方.敘亡图徉

[两个转变由“器物”变革到“制度”变革;

—出“制度”变革到“思想"变革卜_三个派别|维新派、革命狐、濫进瀝辱也般膛潮变迭堆新.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大城手|陈雀秀"蔡元培、李丸钊、期适、兽迅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主题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内容

史料一

史料二

[教你读史]

注意史料一图片中袁世凯等人在祭天时穿着的服装;图片对联中“皇恩”“帝德”;所有这

些说明当时社会上的皇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漫画中“三从四德” “旧思想”“靠不住的”是理解史料二的关键。

[问题思考]

⑴史料一中图片和对联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现象: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和很多人具有强烈的皇权思想。

问题:说明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不够彻底,封建的君主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因此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⑵史料二中的漫画说明了什么?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

的儒家传统道德?

答案说明:封建礼教行将就木,要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

原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首先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象征,只有

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3) 我们应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答案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

全盘肯定。

主题二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史料①改良文学之声,已起于国中,赞成反对者居其半。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议论,固为

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②必不容反

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其故何哉?盖以吾国文化,倘已至文言一致地步,则以国语为文,达意状物,岂非天经地义,尚有何种疑义必待讨论乎?其必欲摈弃国语文学,而悍然以古文为文学正宗者,犹之清初历家排斥西法,乾嘉畴人非难地球绕日之说,吾辈实无余闲与之作此无谓之讨论也!

――陈独秀答胡适函(1917年)

此段史料反映了陈独秀对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性质的判断及他对反对者的态度。

①表明: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次文学革命。

②表明:陈独秀文学革命的坚决态度,新文化运动的锋芒直指旧文学及其文体--- 文言文。

(1) 根据史料,指出陈独秀对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性质的判断及他对反对者的态度。

(2) 结合所学知识,就陈独秀对白话文反对者的态度进行评论。

答案(1)性质:是非之争,进步与倒退之争。态度:坚信文学改良正确,不容讨论。

(2)进步性: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清算旧文化的思想革命,其锋芒必然指向旧文学及其文体

――文言文,故陈独秀的态度是必要的,对推动文学革命起了积极作用。局限性:但这种态

度有偏颇、偏激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O拓展提升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 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有了相对统一的走向。

(2) 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3) 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4) 它与当时关系到中华民族之生死存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5)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课堂小结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 序幕。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其中民主与科学是核心内容。

3?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创造了有利条件。

巩固练习?随堂反馈

1. 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的关键原因在于 ( )

A. 它是体制完备的新式大学

B. 它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所在地

C. 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D. 陈独秀、李大钊在北大担任教授

答案 C

解析 蔡元培在北大任校长,推行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北京大学成为新

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2. 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 ( )

A. 信仰马克思主义

B. 宣传维新思想

C. 认同无政府主义

D. 接受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答案 D

沉重打击 专制兰义 启蒙思想 匝新文化 惟动五四 运动发生

1.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帝国匸丸

紧宦

启訣思想 传入屮国

握倡民主. 反对左制

捉侶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解析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都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进化论思想。

3?“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哪方面的内容()

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答案B

解析材料情境描述的显然是文学革命的内容。故选B项。

4. (2017河南三市调研)“作为流产了的共和悲剧的见证人,新文化自由主义者们被迫相信,

即使最精心设计和最进步的制度,也只是纸上的计划,不能达成必须的改革目标。”为此“他

们”()

A. 主张建立西方民主制度

B. 力图从思想上改造国民

C. 极力将中西方文化融合

D. 提出了人民民主新体制

答案B

解析见证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看到民主制度的作用有限,于是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故B项正确。

5.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先生(1887?1939)曾经提出“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的观点。该观点产生的原

因是()

A. 文学革命的推动

B. 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

C.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D. 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有盲目否定传统文化的偏激倾向,题干中钱玄同废除汉文

的主张即是例证。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白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都不可能直接否定汉文的实用价值,故选D 项。

【课中思考题】

请思考政治、经济等诸种解放与思想解放的关系。

教材问题解答較师用书独具思想的解放是政治、经济等解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政治、经济变革的产物。思想的解放又会推动政治、经济的进一步解放。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发生在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的大背景下,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历程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这说明政治、经济与思想三大领域的发展和变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阅读与思考】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迎合了大部分人的知识需求,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语言文字改革。

【解析与探究】

(1) 因为新文化运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

统治地位。

(2) 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⑶意义: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自我测评】

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历史影响: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课时对点练注重双棊强优善宪

[基础达标]

1?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宣传民主与科学

B. 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C.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D. 《新青年》等新式刊物的出现

答案C

解析新文化运动中以采用白话文为重点的文学革命,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2. 当代历史学家袁伟时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告别中世纪的思想革命”。这一评论着眼于

新文化运动()

A. 解放了思想

B.打倒了传统的权威

C.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D.否定了封建王权

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思想,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所以说是“告别中世纪的思想革命”,故选B项。

3. 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价值的重建”指的是()

①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②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④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因而①和④是符合题意的;其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因而②也正确,而新道德是建立在自我价值基础上的,旧道德是建立在宗族本位之上的,因而③也正确。

4. 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

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 民主科学

答案D

解析从题干信息看,该学者号召青年人解放思想,独立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是陈

独秀等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故选D。

5.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

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文中“变”的含义是()A.变革思想观念 B.变革社会政治制度

C.改革教育制度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A

解析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且《新青年》杂志的创办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新

文化运动在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思想大变革的风暴。

[能力提升]

6. 陈独秀在1915年说:“政治之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平等;君主贵族之压抑,一变而为资

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这表明他()

A. 看到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

B. 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C. 倡导民主共和政体

D. 彻底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可知陈独秀看到并指出了西方近代文明的缺点,

故选A项。

7?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

A.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B.引进西方学说

C.彻底否定民族文化

D.提倡文学革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存在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弊端。

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等信息,可知作者把

新文化运动看作是混乱形成的根源而加以否定,故选C项。

8.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他提出了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

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一一“三大主义”,成为文学革命的

纲领。据此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普及科学知识

B.方便民众阅读

C.推广白话文体

D.服务政治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提出建设三种文学的信息,可知与科学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建设国

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的主要目的都是推翻传统封建思想的统治,与方便民众阅读无

关,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三种文学与推广白话文无关,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三种文学建

D项正确。

设有利于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能够推动政治革命的发展,故

9?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

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

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

“青黄不接”一一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请回答:

(1) 据材料一,作者所说的“旧道德之观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之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

(2) 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3) 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儒家传统道德(或三纲五常)。西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启蒙思想)等。

(2) 学术一一政治一一伦理(器物一一制度一一思想)。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尊孔复古逆流兴起;袁世凯复辟帝制;新式知识分子的作用。

(3) 问题:除旧而未能立新;道德伦理规范混乱。原因: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

解析第(1)问,联系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内容回答第一小问,联系新文化运动的内涵解答第二小问。

第(2)问,从材料二中“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伦理问题”可知国人觉悟经历了

“学术”“政治”和“伦理”三个阶段;“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等角度分析。

第⑶问,理解材料中“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欧洲黑暗”的含义回答

“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回答“原因”。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1课孔子与老子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孔子与老子 主学习 一、孔子的学说 1 ?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 .著作: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 3 .思想主张 (1) 思想核心: ①“仁”。内容:“仁者爱人”;途径: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内容:“克己复礼”;途径:“正名”,达到名正言顺。 (2) 政治思想:提倡“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主张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3) 哲学思想: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4) 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4 .影响 (1) 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2) 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老聃与《道德经》 1 .简介:老聃即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 .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 3 .思想主张 (1) 道的思想: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摈除 “天命”的绝对权威。 (2) 辩证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3) 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 4?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轻巧识记]孔子的思想体系 礼碱〈仁/讳聊有枚无朋 [易错提醒] “仁”和“礼”并不是完全无关的两个概念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仁”是“礼”的内在基础和灵魂,“礼”是实现“仁”的外在手段和保障。克己复礼为“仁”,只有遵循“礼”才能达到求“仁”的境界。 [名师点拨] 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重视的原因 (1) 客观方面:春秋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争霸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2) 主观方面: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历史必修三学案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 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二、课前——结构化预习,自主生疑 完成本节基础知识回顾 三、课中----合作探究、互动解疑 (一)图说历史 1841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后传入日本。值得反思的是,在中国,20年间《海国图志》只印了不到10000册;在日本,1859年间,同样一本书价格涨了3倍,成为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 “有用之书”。半个世纪后,梁启超先生说,日本 明治维新的前辈们,“皆为此书所刺激,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 《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际遇值得我们思考。 (二)互动解疑 1.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何积极影响? 2.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3.归纳l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三)课堂总结: 四、课后----内化迁移 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成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7 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 材料三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倭仁的观点,归纳其所持观点的理由。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鸿章的观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在“富强之本”的认识上,这一派别又有哪些新的主张? (4)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学”认识上的发展趋势。 2.(选做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把向西方学习这个近代社会的重大课题,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简洁语言作了高度概括,明确了学习敌人是为了战胜敌人的辨证关系,时富国强兵以御外侮的道路,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在近代中国思想界留下了前进的足迹,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绝不可变更的。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法就无从下

【金版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民版) 练习:专题三专题整合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三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个大方向:向西方学习 两大任务:反帝、反封建 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四大层次: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文化、有中国特色二、重大历史线索 1.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化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方面的进步 (1)维新思想与民主共和思想的不同: ①政体:维新思想主张变君主专制政体为君主立宪政体,民主共和思想主张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②斗争方式:维新思想主张通过变法,民主共和思想主张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③土地:维新思想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民主共和思想提出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的主张。 (2)新文化运动的进步: ①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对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 ②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主义。 三、题型应用体验 特点类选择题 【题型解读】 1.设问一般含有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等词语。

2.既要求反映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要显现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注重考查事物本质属性及其新发展和新变化。 【典型例题】 康有为曾说过,他并不排拒外来文化,而是能欣赏它们的价值。不过,他的赞赏,只以合乎据说是孔子的三世教义为限。这说明康有为思想的基本特点是() A.试图从西方文化中寻求变法的合理性因素 B.以中国固有文化的眼光去品评西方文化 C.主张弘扬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D.认为西方新文化和儒学具有完全一致性 【技法攻略】 析题干→康有为欣赏外来文化的价值,但是只以合乎据说是孔子的三世教义为限。 抓关键→康有为对西方文化的欣赏是有前提条件的,必须合乎孔子的三世教义,即符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构联系→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变法理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明答案→本题体现了将中西思想文化结合起来,用中国文化去衡量西方文化,故选B。 【针对训练】 1.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在此,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侧重于() A.思想启蒙 B.政治革命 C.社会变革D.文化复兴 解析:根据题干“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和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知识点整理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 如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吴阶平、邓稼先等。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 (1)国防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显着) ①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 (2)医学: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科技: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 (1)提出: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意义:这个论断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

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 (1)空间技术领域 ①198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随后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1990年开始,中国进入卫星发射市场。 (2)运载火箭研究 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②1999年11月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 ③2003年10月,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3)作用: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含答案)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扫盲教育 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2.措施 (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开展扫盲教育。 (2)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3)1993年,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3.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二、义务教育 1.重要性:义务教育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 2.措施 (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3)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3.成就: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 1.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基本参照苏联经验,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2.曲折发展 (1)1958年,“教育大革命”涉及诸多方面,高校实行三类办学体制,造成很大混乱。 (2)1961年开始,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3)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3.迅速发展 (1)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2)改革开放后,大学的数量增加,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还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扩大了办学自主权。 (3)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温馨提示] 恢复高考是社会公平的重建。高考成为激励青少年发奋学习的强大动力。高考

统编版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5课 导学案

第5课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导学案) 【基础扫描】 一、古代印度文化:古代印度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其传播的情况。 (1)成就: ①思想:出现制度和教,严格规定社会等级制度;前6世纪, 教形成,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4世纪时,教开始兴起,后发展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②文学:有《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 ③艺术:佛塔、石柱、石窟都是艺术。 ④数学:发明“数字”和进位计算法。 (2)传播: ①公元前后,开始传播到东南亚,对东南亚产生广泛影响。 ②佛教文化、巴利文对东南亚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古代朝鲜文化(东亚):古代朝鲜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中朝联系的情况。 (1)成就: ①科技和文艺:634年修建了台;12世纪完成《》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正史;13世纪开始使用活字印刷。 ②创制了本民族文字“”。音乐歌舞出名。 (2)中朝联系: ①教、教和学都从中国传入朝鲜,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②在朝鲜半岛长期使用,朝鲜乐舞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三、古代日本文化(东亚):古代日本文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简述中日联系的情况。 (1)成就: ①思想:约9000年前,日本逐渐发展。12世纪后,逐渐形成。 ②文学:诗歌集《》和小说《》享誉世界文坛。 ③建筑和艺术:法隆寺;大和绘和浮世绘;茶道。 (2)中日交往:9世纪形成了“文字”;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四、美洲印第安文化:印第安人培育出的农作物有哪些?印第安文化的代表是哪几个?分别说出他们的主要文化成就。后来,印第安文化急剧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1)农作物:印第安人培育出、、、南瓜、甘薯、辣椒、可可和烟草等农作物。 (2)三种代表文化及主要成就:文化、文化和文化。 ①3—10世纪,玛雅文明达到高度繁荣:创造了文字,发明了 “历”,创造出进位法。 ②12世纪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文化走向繁荣。 ●阿兹特克人:使用文字,制作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 ●印加人:建造庙,能使用,制定了历和历。 ③宗教上,多神崇拜,都建造了金字塔。玛雅人创拜神,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崇拜神。 (3)急剧衰亡:16世纪后,印第安文化急剧衰亡。原因:开辟后,殖民者的入侵。 【重点聚焦】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长春市第五中学导学案 教师: 程亮 学案9 辉煌灿烂的文学 目标导航 课堂自学、探究 一、从《诗经》到唐诗 探究点1 楚辞的文学特点 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思考材料出自《离骚》,据此回答楚辞的特点是什么? 探究点2 汉赋的文学体裁特点 材料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虡,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司马相如《上林赋》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汉赋这一文学体裁有何特点? 探究点3 唐诗体现的时代特点 材料感受李白 李白的诗流传至今的近一千首,不少佳句成为千古绝唱。 如,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长江的浩淼无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感受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思考李白和杜甫的诗各有何特点?他们的诗歌创作与其时代背景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43“学思之窗”: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 【提示】《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楚辞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教材互补] 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像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人民版) [重点精讲] 《诗经》和楚辞在艺术特点上的不同。 (1)句式上,《诗经》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 (2)语言上,《诗经》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楚辞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句末常带“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 (3)创作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则是浪漫主义风格。 [关键点拨]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重大影响。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二、宋词和元曲 探究点宋词的文学特点及反映的时代特征 材料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何如耆卿(柳永)?”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倾倒。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总结提升

单元总结提升 知识总结”归纳整合 主流思想一一从“百家争鸣”到趋时更新 1?春秋战国 ⑴地位: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学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善,但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2)原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仁”、“仁政”、“民贵君轻”、恢复周礼,经济上主张减轻赋税等,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不适应激烈的社会变革,必然受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 (1)地位: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沉重打击。 ⑵原因 ①秦朝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②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西汉 (1)地位: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学思想渐成正统,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⑵原因 ①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展,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②不仅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4.魏晋至隋唐 (1)地位:儒学正统地位受冲击。 (2)原因:长期的社会动荡及生活的苦难,儒学已无法有效控制人心。在道教与佛教思想传播的冲击下,儒学发展遭遇困境。另一方面儒学家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思想得以丰富和更新。5.宋明时期 (1)地位:儒学转型与成熟时期,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2)原因:宋代,程朱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封建伦理体系的形成,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明初理学官 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依据;陆王心学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 6.明清时期 (1)地位: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时期。出现反专制、蒙昧,倡导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⑵原因 ①明清时期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②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 ③统治者采取八股取士的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 兰重恵窦破 儒家思想的影响及现实价值 1.积极影响: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正统思想,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2)其仁政爱民、以德治民、任用贤才的主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3)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2.消极影响:维护封建统治,扼杀人性,束缚思想。 (1)西汉以来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钳制人们思想、阻滞科学发展。 (2)其保守性和等级观念不利于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形成。 ⑶倡导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宣扬封建礼教,扼杀人性,不利于人才和知识的创新。 (4)封建社会后期,对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民主政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现实意义: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1)儒家思想中的大一统、民本、道德规范意识、和而不同等思想,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巩固和发展多民族国家,建立和谐社会,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各成员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仍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⑵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主体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至今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儒家思想对中国 “软实力”的增强,对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方法探究?触类旁通 【例题】(2016课标全国I, 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第一节 百家争鸣 导学案设计

一、《百家争鸣》学案 【学习目标】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主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学习难点】联系相关史实,判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主要意义 【自主探究】: 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1、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阶级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儒学及其代表人物(代表_______________利益) 1、孔子:_____时期,提出___和______,政治主张____________;教育主张________________ 2、孟子:_____时期,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_____时期,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老庄之学(代表______________利益) 1、老子:______时期,政治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______时期,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法家思想(代表______________利益) 1、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悝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家思想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墨家的主张(代表_______________利益) 1、墨家学说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百家争鸣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战自我】 1.《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鲁卿),‘八佾’(yì,是奏乐舞蹈的行列。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表明孔子强调( ) A. 仁爱思想 B. 忠恕之道 C. 等级秩序 D. 以德治民 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 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墨子 C. 韩非子 D. 孙膑 3.春秋战国时期世道衰微,孔子因此提出了“礼”的思想,孟子更为“礼”寻到了颇为深刻的人性依据。这个 依据是 A. 民贵君轻 B. 人性本善 C. 重义轻利 D. 浩然之气 4.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后回家,看到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乎?不问马。” 这体现了孔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汇编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图8—10三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 ) 图8 魏源《海国图志》图9严复《天演论》图10 陈独秀《新青年》 A.师夷长技、尊孔复古 B.优胜劣汰、民主科学 C.思想解放、救国图强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 A.《孔子改制考》B.《海国图志》C.《天演论》 D.《变法通议》3.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 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 ) A.“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D.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4.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5、从19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世纪20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Word版含解析

第21课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⑴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北洋军阀的统治日趋黑暗;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⑵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3) 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 兴起 学习思考 1. 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2) 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3) 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进步青年。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一一核心内容 (1) 民主:包括政治民主和反专制反特权的民主理念。 (2) 科学: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及进化论、唯物

论、无神论等内容。 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⑴含义: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攻击。 ⑵表现 ①陈独秀: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 ②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抨击最为猛烈,代表作品有《狂人日___________ 《我之节烈观》等。 (3) 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3.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 胡适:1917年,他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 (2)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使文学革命的旗帜更加鲜明。 4. 文化平民化 (1) 原因: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⑵概况:形成平民教育思潮: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内容、形式上风格多样。 学习思考 2.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贝U 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其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提示民主与科学。 3. 读下图,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观念? 提示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4?新文化运动期间,为什么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提示(1)孔子是历代君王塑造的精神偶像,儒家学说则成为专制统治的灵魂,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5?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则猛烈抨击封建礼教,二者是否有着本质区别?提示其本质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三、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2.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3. 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l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l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l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l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本单元教学内容在模块体系中的作用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学习本单元,可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将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分析评价,加深学生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情况的理解,再将之与当今现实思想生活相联系,可使学生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3.本单元总体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发展演变历程,古代思想家的主张及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合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分析古代思想家的主张,使学生认识到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概括古代思想家的主张及前后联系,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形成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继承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孟学说、董仲舒的新儒学、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等了解儒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在学习中应注意将儒家思想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果的现实意义.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著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4.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及影响;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和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儒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变化;对儒学的评价(积极性、局限性).原因是:一、因为是古代史,离现实较远,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封建制度下的思想文化.二、从方法上讲,学生难以灵活运用历史的、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方法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评价历史事物,教师要采取问题教学和探究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 二.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 第一目: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历程 教学要点:1春秋时期孔子的主张及影响2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主张及影响3 西汉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影响4宋明理学的代表、主张和影响5明清时期批判思潮的代表、主张、影响 第二目:儒家思想的地位变化及原因 教学要点:春秋战国、秦朝、汉代、魏晋南北朝、宋明、明清、维新变法时期、新文化运动各时期儒学的地位变化及原因 第三目: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儒家思想 教学要点:1儒学的作用:积极性、消极性 2正确对待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继承 第四目:儒学的现实意义 教学要点:1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2对祖国的统一大业的意义3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意义4对为人处事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 1.导入设计: (1)多媒体播放图片:山东曲阜祭孔大典、台湾祭孔大典等

2017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学案第19课电影与电视

2017岳麓版历史必修三学案第doc 课《电影与电视》19. 电影与电视课第19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课标要求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默片时代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缩 短曝光、191.背景:西方各国开始进,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行放映电影的 试验。日,法国的卢年2812月2.电影的诞生:1895 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 3.电影的发展年之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因此,电(1)1927卓别林是这一。影史上称这个 时期为“默片时代”《城时期电影明星中最 杰出的代表,其代表作有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美国人格里菲斯因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2) 。”现代电影之父“行过重大改革而被誉为 (3)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影片更精彩、更震撼人心。[易错警示] 卓别林是世界电影史上名垂千 古的艺术大师,但他既不是电影的发明者,也不是“现代电影之父”。电影的发明者是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而美国的格里菲斯则是“现代电影之父”。 二、坐拥天地

1.产生:电影是电视的先导,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2.特点:电视利用屏幕图像和语言、音乐等作为信息载体,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介的优势,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 3.功能 (1)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 还成为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手段。(2). 电视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娱乐。(3)(4)电视还能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4.作用:电视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使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悄然改变,并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 电影常被称为“第七艺术”,电视被称为“第八艺术”。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一单元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Word版含解析

第3课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基础认知?学习思考 一、李贽离经叛道的思想 1. 背景 (1) 经济: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日趋繁荣。 (2) 政治: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突出。 (3) 思想: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动摇。 2. 思想主张: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礼教束缚 (1) 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2) 主张自由、自治,发展人的个性 _ (3) 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过分推崇儒家经典。 3. 影响:反对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压迫,维护劳动人民的生活自由,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 学习思考 1?李贽的“离经叛道”指的是什么? 提示离经叛道中的“经”与“道”是传统的封建儒学思想。“离经叛道”就是指违反统治 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1. 背景 (1)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2. 共同点: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反对专制主义和民族压迫。

3 4?影响: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学习思考 2?“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出自哪位思想家?这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提示(1)顾炎武; (2)经世致用。 3?在世界观方面,王夫之与王阳明的观点有何不同? 提示王夫之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王阳明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外无物。 4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批判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提示(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 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深化探究?核心突破 主题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1. 李贽的离经叛道

高中历史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

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学案 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考纲要求: 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课标解读 一、科学技术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 发明: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 改进:东汉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造纸,人称“蔡侯纸”。意义:经人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时期已经出现。 活字印刷术:北宋发明。后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 战国:制成了。 _____时期: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意义: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火药: _____朝初,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明了火药。_______时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意义: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二)天文学 ①战国:《》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 最古老的星表。 ②唐朝:在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 ③元朝:创制了简仪;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 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但问世早300年。 (三)数学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 ②南朝数学家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四)医学 ①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 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 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 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甘肃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11课古希腊先哲的觉醒学案含答案

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课标要求] 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1.哲学的诞生:大约公元前7世纪在古希腊最早的哲学产生,哲学本意就是“爱智慧”,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 2.泰勒斯 (1)自然哲学(希腊最早的哲学):即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 (2)代表人物:泰勒斯是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3)主要观点: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4)影响:自然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传统宗教解释,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智者学派 (1)背景: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 (2)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3)主要观点: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4)影响:他们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温馨提示] 人文精神:也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其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 1.哲学观点 (1)要关注对人自身的探讨,认识人自己。 (2)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3)把知识和道德合二为一。 2.影响 (1)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之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其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1.哲学观点:认为真理高于一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2.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逻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