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与中医药

循证医学的有关知识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

EBM是指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中的证据主要指临床人体研究的证据,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可分为五级(可靠性依次降低)。一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的系统评价/Meta一分析。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RCT结果。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四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五级:专家意见。在治疗方面,国际公认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和RCT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SR,或Meta一分析)结果是证明某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的依据(金标准)。但在没有这些金标准的情况下其他非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及其SR也可作为参考依据但可靠性降低。

循证医疗保健(Evidence Based Healthcare,EBH)

循证医学用于针对个体病人的临床实践时称为Evidence Based Medicine,在用于对成组病人或群体作出医疗卫生决策时又称为Evidence Based Healthcare。

循证医学的基本实践过程

1.针对具体病人提出临床问题。2.高效率收集解决问题的最好研究依据。3.严格评价研究依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4.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病人的处理。5.对进行的临床实践作出后效评价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

SR是按照特定的病种和疗法,全面收集所有相关、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1s,RCT)并进行科学的定量合成(Meta一分析)从而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即这种疗法究竟有效、无效、或还需进一步研究。目前发达国家已将SR和RCT作为制定治疗指南的主要依据。

管理医疗(Managed care)

对同类病人的治疗方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称为管理医疗或控制医疗(Managed care)。是介于针对个体病人的传统临床医学和针对群体的公共卫生学之间的一种医疗形式。医学发展到20世纪末,传统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之间的截然分界已不再存在。在介于其间的管理医疗系统中,对一组情况类似的病人,确定出一套规范的基本医疗措施,指导医主的医疗行为。这些规范的基本医疗措施是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的。

Cochrane协作网(Cochr ane Coll aboration,CC)

Cochrane协作网是一个国际性的非赢利的民间学术团体,旨在通过制作、保存传播和更新系统评价提高医疗保健干预措施的效率,帮助人们制定遵循证据的医疗决策。CC内部的每一个中心和每一个成员,都共同遵守九项原则:即和作;立足于每个参与看的热情和奉献精神;避免重复;减少偏倚;随时更新;开展与病人利益和临床实践相关的研究;推动发展;保证质量,可持续性:确保对评价、

编辑处理和主要功能的管理和更新。大家共同努力,保证为医疗保健各领域提供高质量、最新的SR,促进SR的主产、传播和使用;在CC内部发展高效率、高透明度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以争取CC内部的相互理解与合作。目前全世界已有13个国家成立了15个中心,其中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南非、西班牙、德国和中国都是一个国家一个中心,只有美国是一个国家3个中心,分别位于San Antonio、San Francisco、New England和Baltimore,4个中心共同行使别的国家了个中心的功能,因而耗资、耗人,协调工作量大,因此Baltimore中心已于1998年与New England中心合并。CC内部最核心的主产单位是50个系统评价组,即按照大家共同感兴趣且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病种成立的SR小组(Cochrane Review Groups,CRGs),例如中风组、传染病组、性传播疾病组,肿瘤组等,目前已有50个CRGs。还有按照相互关系的远近组成的不同领域(field)和网络等实体,现已有肿瘤网络、补充医学(Complemeniary Medicine)、老年医学保健、健康促进、初级保健、康复医疗及相关治疗和疫苗等7个领域,正在筹措儿童保健、护理和药品领域,逐渐涵盖医疗保健领域的方方面面。

Cochrane图书馆

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CL)是CC的主要产品。SR主要借助Cochrane图书馆以光盘(CD-ROM)形式一年四期向全世界发行。在众多的临床医学数据库中,CL之所以被认为是循证医学的重要资料库,则因为它是目前得到日益广泛关注和重视的最全面的系统评价资料库;是卫生保健疗效可靠证据最好的和唯一的来源;是易于不断得到更新和接受评论,修改错误,从而保证质量,增强结论的可靠性的电子杂志。CL适用于临床医生、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人员。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CDSR(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资料库)

* 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iveness,DARE(疗效评价文摘库)

* 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CENTRAL(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和CENTRAL管理资料库)

* Cochrane Review Methodology Database(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数据库)

* About Cochrane Collaboration(Cochrane协作网信息)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Cochrane中心),于1996年7月正式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始筹建,1997年7月获卫生部认可,1999年3月31日,经国际Cochrane协作网指导委员会正式批准注册成为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第十五个中心。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现有专、兼职骨干八人,已有华西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和全国二十余个兄弟院校数十名临床及其他专业人员参与。中心的建立和运行得到了卫生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支持和国外有关学术团体或组织(包括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中澳机构合作项目,世界卫生组织等)的资助。

Cochrane协作网是一个国际性组织,旨在通过制作、保存、传播和更新医学各领域的系统评价,为临床治疗实践和医疗卫生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人口的1/5,要以有限的资源满足12亿人口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巨大需求,正面临着极大挑战。合理高效地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参与国际Cochrane协作网,将促进循证医学在中国的实现与发展,帮助政府卫生决策者作出科学决策及改善临床实践质量,最终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证有限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是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成员之一,其主要任务是:

1)负责收集、翻译本地区发表的和未发表的临床试验报告,建立中国循证医学临床试验资料库,并提交国际临床试验资料库,为中国和世界各国提供中国的临床研究信息。

2)开展系统评价,并为撰写系统评价的中国协作者提供支持和帮助,为临床医生、临床科研和教学、政府的卫生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培训循证医学骨干,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骨干人才,推动循证医学在中国的发展。

4)翻译循证医学知识、宣传循证医学学术思想,使之成为一个卫生技术评价、临床研究及教育的中心。

5)组织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其他临床研究,并进行相应的方法学研究,提供培训咨询、指导和服务,促进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

联系地址:中国循证医学中心

四川、成都610041外南国学巷37号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信息楼七楼

联系人:张鸣明邓倩

Fax:+86-028-*******/5582944

Tel:+86-028-*******/5422079

E-mail:cochrane@https://www.360docs.net/doc/2a19371272.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a19371272.html,/cochrane/

证医学与中医药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

为进一步在中医药领域推广、应用循证医学知识、临床流行病学/DME,促进中医药研究与循证医学的学术交流,寻求中医临床医学模式发展的新途径,开辟中医药临床医学研究新的发展领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于1999年6

月23~24日在广州召开了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研究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李幼平教授,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流行病学网主任委员、华西医科大学临床流行病学资源与培训中心主任王家良教授,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国家培训中心主任赖世隆教授作学术报告。参加会议的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有关领导以及北京、广州、上海、天津、成都、南京、山东等地的13所中医院校及附属医院的领导、专家,共30余人。与会者就中医药研究如何借鉴循证医学模式的优势,以促进中医药临床治疗及临床科研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以及循证医学与系统性评述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作用及其应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自从其创始人—英国流行病学家Archie Cochrane20多年前首先提出在健康服务中如何才能达到既有疗效又有效益的问题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循证医学从文字的表述上可以认为指的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它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依据,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说服力的、充足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诊疗手段、方法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研究包括基础医学科学研究,但更主要的是指临床上有关诊断、预后、治疗、康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循证医学也重视临床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得的科学证据、结论相结合,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并认真、确切、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决策中,改善病人的诊疗结果。其核心思想是“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以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为依据”。为推动该学科的发展,英国首先于1992年成立了Cochrane中心,随后于1993年成立了国际Cochrane协作网,旨在通过制备、

持续实施、传播和更新医学各领域的系统评述(Systematic Reviews),以提高医疗保健干预措施的效率,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管理部门决策的科学性,最终达到改善病人的诊疗结果,促进疗效—效益的高度统一。其研究成果正作为许多发达国家卫生决策的依据,影响着这些国家的医疗实践、卫生决策、医疗保险、医学教育、医疗科研和新药开发,在临床医学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DME是两门关系密切的学科,其思路与方法对于

中医药学的临床治疗、临床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一、中医药学与循证医学的内在联系

中医药学与循证医学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在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如何从日新月异的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获取最新、论证强度最高的证据,以不断地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其实质是一个新式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医学模式。它最强调的是证据的获取与评价。而中医药学在几千年的临床

实践中在注意个人临床经验的积累上,也十分重视医学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积累了大量的医学文献,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还一直十分强调古典医著的理论、实践的指导意义,这和循证医学所强调的从医学研究文献所获取的系统信息指导临床决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循证医学还很强调系统分析综合集成的作用,而中药的防病治病正是建立在中医学关于“辨证论治”、“整体观”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这些都提示中医药学与循证分析在诊疗模式、思维方法学上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中医学的诊疗模式、思维方法应当在当今得到新的发展。

二、中医药领域进行循证医学研究的必要性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特色,对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许多重大疾病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了很多的工作,研制了许多有较好临床疗效的中药制剂,有的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多种原因,中医药研究既往对科学的方法学重视程度不够,基本上都是单个研究,缺乏或未曾进行过系统性评述的研究,以致有不少中药的确切临床疗效未能得到充分的科学的证实,影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作用的发挥。许多研究的事实证明,相对于单个的研究,系统性评述的研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价值。Cochrane中心的系统性评述信息库已取得的成功,对临床诊疗、卫生决策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与国际Cochrane 协作网及中国Cochrane中心的合作,尽快在中医药领域引进循证医学、系统性评述的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开展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入循证医学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必须充分重视研究人员的培训,提高“证据”的可靠性。近期内最重要的是要在全国中医药系统进行推广与普及循证医学和系统性评述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要使各中医药院校、医院的领导充分重视,尽快编译出版、发表有关循证医学和系统性评述方面的专著、论文,推动循证医学与系统性评述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循证医学的关键在于“证据”的真实可靠程度及“证据”的重要性。如果用于系统性评述的原始材料—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论文质量较差,证据的可靠程度较低,则系统性评述的结果将会产生很大的偏倚,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使循证医学成为“无米之炊”。目前中医药研究的论文,包括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中医药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普遍存在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进行的临床研究论文所占的比例很少的问题。因此,进行中医药的循证医学研究,在强调科研人员的科学道德的同时,首先要从临床科研人员,包括中医药学术杂志的编辑人员的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的培训方面着手,提高中医药研究人员的科研素质,以提高中医药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在这方面国际Cochrane协作网及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Cochrane中心)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十分有利的条件。

其次必须加快组建相应的研究机构,强化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组织人力建立中医药研究的系统性评述信息库。目前可在中医证候的研究、中医药治疗重大疾

病的研究、已上市的新药进行再评价研究等方面组织全国的研究力量进行系统性评述,这将对整个中医药的研究水平与质量的提高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可能在中医药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某些突破。适当的时候还应对目前有代表性的治疗药物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切评价其临床疗效。对中医的四诊的研究也可尝试进行系统性评述的研究。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循证医学方法的引入将给中医学辨证论治注入新的活力,也将给中医药的科研工作带来新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临床科研的水平。

开展中医药临床医学文献的系统性评述

广州中医药大学赖世隆

长期以来,中医药学对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学不仅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正日益为各个国家所接受,成为各国人民卫生保健的手段之一。

50年代以来,中医药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80年代开始,进一步重视了中医药学的科研工作,以期推动中医药学术的提高和对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但是,应该提出的是,中医药学的研究尤其是临床研究,对方法学的应用仍不够重视,以致大大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

医学文献的系统分析是医学科研的基础性工作,是建立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基础上的研究方法。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医学界越来越重视这一项工

作在临床医学科研中的作用。

医学文献的系统分析不同于传统的描述性综述,它具有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的定性分析,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论文进行定量的Meta分析,以较全面准确地掌握该项研究的现状、临床疗效的真

实性程度及其可应用性,为临床决策或者为未来的研究决策提供依据。

70年代,G.Glass首次将教育学研究领域中对多个研究结果的综合定量分析命名为Meta分析,其后这一研究方法被应用于医学领域,并日益受到重视。80

年代国际上即有50种杂志发表各种介绍或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论文。90年代

以来,已发表数以千计的有关Meta分析的论文,涉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

括病因研究、诊断性试验、防治评价、预后研究等等。Meta分析的基础是建立

在全面、系统的对文献研究质量评价基础上,因此,学术界也把对于医学文献的全面系统的评价称之为“系统分析”,当应用特定的统计方法定量地进行系统分析时称之为Meta分析。

传统的文献综述是一种叙述性综述。其最基本弱点在于没有规定系统的方法以获取原始数据或综合其发现,而是凭综述者的主观判断,这样,综述文章的质量就无法得到恰切的评价;另一方面,综述者没有通过定量方法来综合数据,当发现相同的几个研究具有不同结果时,综述者往往主观加以选择或摒弃,或无所适从。

在治疗性研究的领域中,1979年,英国流行病学专家Archie Cochrane(已故)首先提出各专业应将所有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收集起来进行系统分析。目前,对文献的系统分析已成为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的临床研究评价方法。1992年底,牛津大学首先成立了以Cochrane命名的中心,随后发展为国际性合作组织。我国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于1997年8月已在华西医科大学开始筹建Cochrane中心,并加入国际性的合作网络。

近几年来,我国医学期刊也陆续发表了为数有限的对Meta分析的介绍。华

西医科大学何俐等最近通过对我国主要的七种神经系统疾病杂志的检索,初步总结和分析50年代以来我国神经系统疾病研究领域随机对照试验的现状,共检出12578篇文章,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58篇(含中医28篇)占1.26%。

国际上,对传统医学文献的系统性分析也予以重视。在1995年10月在挪威召开的Cochrane国际会议上,有传统医学文献评述的专场。会上,同时成立了传统医学顾问小组,这个小组包括了来自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挪威和日本的成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HIN)替代医学办公室(OAM)派员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我国对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性分析可以说还处于空白状态。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王奇等曾发表过“Meta分析在中药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分析

中的应用”,但仅是对于几个药物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综合性评估,不是对相关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全面系统性分析。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信息技术部最近查新报告:除该校DME中心王奇等的报告外,“未检出将Meta分析

方法应用于中药临床试验研究的文献”。

1990年,荷兰作者Riet等对从1963—1989年的有关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

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未能从英文版中医杂志找到适合分析的文章,图为该杂志关于这方面的论文均为病例组报告。

由于临床医学文献系统分析的重要性,上述情况表明在中医药领域中开展这项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至少在下述几方面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

1.全面了解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

2.对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以指导临床

治疗决策。

3.对未来的临床研究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

4.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学上提出指导性意见。

5.由于合理的治疗决策及研究决策的推行,将极大地提高对卫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提高卫生经济效益。

6.由于文献系统分析法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有利于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

浅议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意义

浅议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 用意义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郑海生,徐海春,刘凯,王荣 【摘要】通过对循证医学特点的论述,分析其在中医疗效评价的应用意义,探讨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学理论发展的契入点,实现中西医理论深层次的沟通与融合。 【关键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循证医学 中医学历史源远流长,其诊疗理论在具体的医药实践中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和验证,是中国社会医药卫生保健的主导力量,伴随着现代西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壮大,并成为现代医药体系的主导诊疗模式,传统的中医诊疗模式的改进也就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以使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中医学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中医诊疗体系评价的客观化,其本质也就是顺应并借鉴现代医学模式,使中医诊疗体系具有更适宜的现代性,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由于中医学属复杂性科学,当前适合于评价中医治疗疾病,能反映出特色和优势的疗效评价体系并不多,如晚期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

中,如完全套用西医的标准则显示不出中医药的优势,反而得到中医无效或效果不理想的结论。 中医药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临床疗效,而现存的中医学体系的临床疗效的评价没有公认的标准,其评价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进行中医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中医学经历数千年,在现代具体疾病谱改观及诊治方式的改进中,虽面临着挑战但仍具有生命力,关键的核心是其临床疗效的存在,这一基本点是中医学存在的前提,也是中医学面向未来,向前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基于此,探讨适合中医药诊疗的疗效评价体系,使其凸现出紧迫性和必要性,如此一方面容易在医学界达成共识,从而被人们普遍接受,另一方面以此为纲,为逐步解决一些中医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中医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是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的前沿领域,现今存在的各种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以西医学体系为基本点,所以探寻能体现中医的特色,反映中医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的疗效评价系统是现代中医药研究的重中之重,如果这种评价体系能够构建,那么制定疾病的可行有效的中医药防治措施和策略,客观地判定药物或治疗措施具有改变某一个体或人群的特定病证的自然进程、结局或预后的能力等各种疗效评价的问题就有了可行通用的的依据。而循证医学为中医学疗效评价提供了这种可能。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学科, 创始人为英国著名的流行病学专家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

循证医学的有关知识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 EBM是指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即病人的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的制定等)应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依据基础上作出,同时也重视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 循证医学中的证据主要指临床人体研究的证据,按质量和可靠程度可分为五级(可靠性依次降低)。一级: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的系统评价/Meta一分析。二级: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RCT结果。三级:设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四级:无对照的病例观察。五级:专家意见。在治疗方面,国际公认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和RCT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SR,或Meta一分析)结果是证明某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可靠的依据(金标准)。但在没有这些金标准的情况下其他非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及其SR也可作为参考依据但可靠性降低。 循证医疗保健(Evidence Based Healthcare,EBH) 循证医学用于针对个体病人的临床实践时称为Evidence Based Medicine,在用于对成组病人或群体作出医疗卫生决策时又称为Evidence Based Healthcare。 循证医学的基本实践过程 1.针对具体病人提出临床问题。2.高效率收集解决问题的最好研究依据。3.严格评价研究依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4.将研究结果用于指导具体病人的处理。5.对进行的临床实践作出后效评价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 SR是按照特定的病种和疗法,全面收集所有相关、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1s,RCT)并进行科学的定量合成(Meta一分析)从而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即这种疗法究竟有效、无效、或还需进一步研究。目前发达国家已将SR和RCT作为制定治疗指南的主要依据。 管理医疗(Managed care) 对同类病人的治疗方法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称为管理医疗或控制医疗(Managed care)。是介于针对个体病人的传统临床医学和针对群体的公共卫生学之间的一种医疗形式。医学发展到20世纪末,传统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之间的截然分界已不再存在。在介于其间的管理医疗系统中,对一组情况类似的病人,确定出一套规范的基本医疗措施,指导医主的医疗行为。这些规范的基本医疗措施是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的。 Cochrane协作网(Cochr ane Coll aboration,CC)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发展研究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发展研究 摘要:循证医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临床治疗方法,尤其循证医 学与中医药的结合改变了很多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同时,循证医学使得现阶段 的中医治疗更加严谨和有效,因而循证医学对现代中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循证医学;中医药;发展 前言 目前,循证医学作为一种临床边缘科学,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但是,循 证医学对现代医学的指导具有重大的意义,循证医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医生制定计划,因而循 证医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同时,中医药在我们医学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中医 药事业也是我国发展比较成熟的医学。因此,循证医学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 一、循证医学的基本特征 1.1 循证医学的本质 循证医学的本质是指将对患者检查后的结果作为诊断患者病因、治疗和预后护理等方面 的依据。循证医学旨在通过提前检测患者的基本病情来指导进一步的治疗。目前,循证医学 的诊断质量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第一,循证医学按照患者的病情分析治疗方法。第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第三,征求循证医学专家的意见。因此,只有认识 到循证医学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实现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的结合。 1.2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 目前,循证医学进行实践的基本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循证医学诊断 出来的问题,需要及时做出临床解答。在实践循证医学时,首先应该保证进行循证医学实践 的医生具备较高的临床经验,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诊断。第二,通过循证医学诊 断后进一步寻找临床依据。第三,严格按照循证医学规定评价循证医学的可靠性等级,进而 将其作为循证医学诊断的依据。第四,将循证医学诊断的依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当然,应 用循证医学诊断的依据于临床实践中必须要经过患者的同意。目前,在循证医学被广泛应用 于中医药临床治疗过程时,为了保证循证医学诊断的结果不出现错误,进而能够完善循证医 学诊断的依据,从而提高循证医学诊断的效果。 1.3实践循证医学的目的 当前,在实践循证医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其目的性。第一,认识到循证医学的重要性;第二,提高循证医学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第三,提高应用循证医学实践的临床效果;第四,加强循证医学的预后护理,保证循证医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于循证医学这种新兴的 学科而言,实践循证医学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其诊断的可靠性,在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药临 床治疗时,最为重要的是保证二者诊断标准的统一性。 二、循证医学与中医学的相似点 循证医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临床学科,然而中医学的起源很早,因而循证医学 与中医学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治疗方法。因此,很多医学研究者在将循证医学和中医学进 行对比时,研究发现两者的思维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的。由于中医学在我国的发展经 历了数千年,因而中医学在我国是一门非常成熟的学科。因此,现阶段将循证医学与中医药 结合起来,循证医学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应用循证医学完善和发展中医药 3.1中医药研究专业人员培训及组织机构建设 在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首先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进而使得 这些中医药人才掌握循证医学的治疗方法。由于中医药人才才是实现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 药临床治疗的关键。因此,实现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的结合,培养中医药专业化人才显得非常 重要。 3.2 中医药治疗效果判定指标的标准化 由于中医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因而中医药的治疗效果都有相应的古书提供客

转化医学与循证医学及其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全文)

转化医学与循证医学及其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全文) 转化医学意在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临床应用,该项工作至少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二是从临床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医学提出的背景在于近20年来在医学领域投入的研究经费和项目对于临床治疗的进步影响不大,因而更加关注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转化。循证医学是典型的转化医学,着重于将临床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中医药的疗效评价是转化研究的前提,通过获得疗效的证据,在临床推广应用,再到医疗卫生服务及政策制定的后期转化。本文介绍了转化医学及其与循证医学的关系,转化医学对中医疗效评价的作用和影响,力求从新的思路和方法来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 1转化医学的基本概念 转化医学是近10年来医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转化医学,或称转化研究,是一个泊来词,原意为“translational medicine”、“translational research”或“translational medicine science”。这种“转化”(translational)与“转移”(transfer)或“转型”(transition)不同,它需要进行解释和翻译,以使不同领域的研究结果能够互通并得到正确的理解和应用。转化医学产生的背景是各个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和研究基金会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而没有产出能够在疾病防治领域应用的成果,因此,提出了如何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临床应用的技术和方法。英文对转化医学的常见描述为“B to B”意即从基础到床旁(from bench to bedside)。这里所指的基础研究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分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评价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 评价 引言: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作为一种临床决策的方法论,旨在将最新的科学证据与临床经验相结合,以制定出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随着中医药的研究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涉及到中医药疗效的评估与验证。本文将探讨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评价进行分析。 一、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1. 临床研究设计:循证医学要求研究设计符合科学严谨的标准,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回顾性研究、系统综述等。在中医药研究中,循证医学的应用促进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循证医学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整合多个研究的数据,评估中医药治疗效果的可

靠性和一致性。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加客观和准确的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中医药的疗效。 3. 定量评价中医药疗效: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提供 了一种定量评价中医药疗效的方法。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 分析,可以统计不同研究中相似的中医药疗效指标,并通 过合并分析得出一个更加准确的评估结果。 4. 评估中医药的安全性:循证医学注重评估治疗方法的 安全性,中医药研究同样也需要考虑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 问题。循证医学意识到不同中医药干预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并在研究中进行监测和评估,保证中医药的安全性。 二、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评价: 1. 助力中医药现代化:循证医学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一 种科学的方法论,使得中医药能够接受现代医学科学的验证。这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其疗效的可靠 性和可重复性。 2. 结合传统中医经验:循证医学并不拒斥传统医学经验,反而注重将临床医生的经验与最新的科学证据相结合。在

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

循证医学与中医辨证 循证医学是一门近十年来在国内悄然兴起的新兴的西医科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是以传统为基础的经验医学的发展和变革,简单来说,即“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十分相似于中医的“据证而辨”、“审证求因”。 1中医、西医哲学思维差异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除了受到当时社会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外,哲学思想的指导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中国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和西医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哲学思想中起着持久影响作用的是文化理念。 中国的先哲们认为,宇宙是连续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通过“气”和“象”联系起来,是不可分割的。老子《道德经》以及《周易》都表现了这一种思想。所以对万事万物的认识中,也仅仅是以阴阳、五行等事物的“象”去表示它,其事物在头脑中的反

映经常会随环境而改变,这一特点反映在医学上,则是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都会有不同的疗法,即“同病异治”。 而西方的哲人则认为宇宙是结构化的。这种思想使得人们认识事物都从微细的、具体的、静止的角度出发,表现在西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人体结构的具体化分析,也就是现在讲的细胞学、分子学说。在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医学中,曾经出现过颇为相似的学说,即中国的五行学说和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学说。中国的五行学说讲的仅仅是“象”,如肺的“象”是“金”,“肺金”并不是说肺是由金构成的;而恩培多克勒的认识却是具体的,如“神经由火、土和双份水组成”。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同的结果完全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由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认识所决定的,而这也导致了中西医不同的发展方向。西方医学在文艺复兴之后由于人体解剖的开展和对人体物质化学的 分析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细胞学和分子学说虽然相似于中国的“象”,但相比之下中

循证医学思想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实践论文(共2篇)

循证医学思想在中医内科教学中的实践论文(共2篇) 第1篇:基于赛式驱动培养中医内科医学临证思维的必要性 中医学是临床经验科学,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医学。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其人才培养不仅仅是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还需培养临床技能应用能力和思辨的能力,使中医学生拥有一套完整的中医思维体系。 1中医教育现状分析 中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数千年来的传承与发展多依赖于师徒相授的模式,并未形成符合现代教育模式的规范化体系,传统的中医人才培养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医院校的设立是中医教育走向现代化的一大进步,然中医院校尚未形成完备的高等中医内科临床人才培养模式,老师讲授、学生听讲依然是主要培养方式。这种模式机械地灌输知识,缺乏趣味性、积极性和竞争性,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此外,受西方医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医院校中、西医教学兼顾,以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为指导,构建在实验基础上的实证医学的微观逻辑,与以文、史、哲学等社会科学为指导,构建在经验基础上的辨证医学的宏观推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灌输给学生,难免会产生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西方医学的线性思维模式更为直观明了,中医学的系统思维模式稍显复杂,其后果是弱化了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这不仅影响到医学生自身的发展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关系到未来中医学的发展。 2培养中医临证思维的必要性 中医思维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自觉地产生并有效地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证思维方法。中医临证思维的核心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者互为依存、缺一不可。中医内科临床人才需要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一定的临诊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而这些能力都是建立在一套完整的中医思维体系之上。中医诊治疾病,讲求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有其特殊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线路,对疾病诊断和据证立法处方共同构成了中医临床思维的全过程。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患者信息,捕捉正确信息,抓住主要症状,提出正确病因病机,进而提出治则治法,开出方药,这一系列都需要医者运用中医思维辨证思考。 3基于“赛式驱动”构建中医内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3.1赛式驱动的概念 “情景认知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实时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使得学生积极的与带教老师、同学和患者互动,自主的进行学习和改善诊疗意见,进而带教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更加频繁与便捷。基于“赛式驱动”的中医内科学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两者的基础上进行赛前培训,同时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能”的基本观念及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制定的以中医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比赛项目为导向,设计以“自由演讲”以PA为主和“辩论赛”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治疗的结合及其优化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治疗的结合及其优化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 独特的理论体系。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循证医学的理念逐渐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更好地发挥了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保健养生中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循证医学与中医药治疗的结合及其优化。 一、循证医学与中医药治疗的结合 1、循证医学的基本理念 循证医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它的核心思想是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构建出最具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临床诊疗指南。在循证医学的指引下,诊疗决策需要兼顾患者的整体情况、患者目前的临床状态、以及不同治疗的风险和效果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2、中医药的基本原理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经络穴位、 气血津液等传统中医理论,以及四气五味、归经分类等中药学基本理论。在中医药的指引下,医生需要从整个人体的视角考虑诊疗决策,包括患者体质、病因病机、药物配伍和药物治疗过程中对人体的调理作用等。 3、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的结合 在循证医学的指引下,中医药也需要进行标准化的研究和验证。其中,治疗策 略的制定需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科学验证,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中医药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西医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优势和特点。 4、中医药在循证医学中的应用 (1)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独特的治疗方法,其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对疾病进 行诊断和治疗。在循证医学研究中,针灸疗法已被证明对一些疾病(如头痛、颈椎病、腰椎病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2)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药独特的治疗方法,其采用天然植物和动物中的药物来治疗疾病。在循证医学研究中,中药治疗也被证明对一些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胃炎、冠心病等)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3)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地位 中医药和西医药在治疗方法上存在着许多差异,但是二者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中西医的综合治疗方案。目前,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调节免疫、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优化循证医学与中医药治疗的结合 1、防治疾病的综合实践 循证医学和中医药需要在临床诊疗中加强合作,共同探索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疾病的病因病机,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加强中医药在临床医学中的研究 中医药在循证医学中的应用需要有实际的研究支持。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 药在临床医学中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3、倡导系统化的研究 循证医学和中医药的结合需要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并形成一些共同的计算模型 来探索疗效。这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案,做出正确的疾病诊断和治疗选择。

驳斥一些唯循证的西医医生对中医药双标的诋毁行为

驳斥一些唯循证的西医医生对中医药双标的诋毁行为 前言:对中医双标的唯循证医学的医生,你们太盲目自大了,一直持有错的观念而不自知,并且灌输给年轻人错误的理念。我会解释循证医学并用客观事实来揭开你们虚伪的画皮。 我这几天真的有些吃惊,因为有很多敌视和歧视中医的医生和民众(很多是年轻人),口口声声的以科学和循证医学的名义,指责中医药没有高级别证据,没做过双盲试验,因此就是无效和危险的,就应该全盘否定。这些医生真的是无知,既不了解临床医学的复杂性,对循证医学也只知皮毛,就这么武断的乱给中医药泼脏水,孔乙己给你们的勇气?诚然,循证医学是对的,III期双盲试验也是科学的,但同时,滥用循证医学的行为是错误的。 有没有想过?可能是你们自己不明其意,以自己的狭隘思维在复杂的临床实践中滥用循证医学的概念。在各大媒体,不少医生真的是肆意诋毁中医药,竟然极力要求中医药进行III期双盲试验才能用于临床,这是一个不合理并且极度愚蠢的双标行为,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和混淆概念。我最近得知国家甚至在《中医药法》纳入了禁止诋毁污蔑中医药的条文,似乎对这类医生的震慑作用都不大。 我不知道国家为什么不辟谣,任由这种有害的论调胡乱流传,但是我想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你们为什么这个要求是愚蠢的。共有以下6点事实。 第一:这些医生故意或无意的隐瞒了一个事实:III期临床试验因为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本来就是用来解决最重要的医学问题,从没有用于解决医学中的小问题和不严重的症状,因为不值得也不需要。这就是医学现实。 请大家理解,这个世界有非常多疾病和非常多的重要程度不等的医学问题。有重要的问题,当然也有不重要的难以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医学小问题。这些小问题也可能合并多种症状,没有III期试验结果怎么办?难道不治疗么?很显然,这个时候,使用低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是可行的,无论中医和西医都可以。

中医与西医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的对比

中医与西医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的对比 中医与西医是两大不同的医学体系,而经验医学和循证医学则代表 了两种不同的医学实践方法。本文将对中医与西医、经验医学与循证 医学进行对比,并分析其优劣与应用情况。 一、中医与西医 中医和西医是世界上两大重要的医学体系。中医历史悠久,强调整 体观念,以“阴阳”、“五行”等理论为基础,通过辨证施治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而西医则是以解剖、生理学等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强调 病因学和诊断学。 中医和西医在诊疗方法上也存在显著差异。中医倾向于使用中药、 针灸等传统疗法,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西医则更注重手术和 药物治疗,有着科学化和标准化的诊断与治疗程序。 二、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 经验医学是指基于医生个人经验和医学传统而形成的一种医学实践 方法。医生通过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凭借直觉和观察,做出诊 断和治疗决策。经验医学强调医生熟练的技能和经验,但有时可能会 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 循证医学则是一种基于循证实践、以证据为依据的医学实践方法。 循证医学通过收集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病例分析和系统评价,生成 可靠的临床指南和治疗方案,以提供可复制和可验证的临床决策依据。

三、对比与评价 中医与西医以及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优劣。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在慢性病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然而,中医的理论体系复杂,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同时,中医在病因学和诊断学方面相对较弱,需要与西医结合使用才能 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西医通过科学化和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疾病诊断和 有效的治疗方案,尤其在急性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西 医在治疗长期慢性病方面常常只能提供对症治疗,缺乏整体观念和个 体化治疗的特点。 经验医学强调医生的经验和技能,可以迅速作出决策,尤其在紧急 情况下非常有用。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经验医学 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循证医学通过收集临床研究数据和系统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治疗指 南和决策依据,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的优点。但循证医学也存在着治 疗方案不能完全适用于每个患者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医、西医、经验医学和循证医学都有各自独特的优势 和缺点。在实际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综合运用不同的 医学理论和实践方法,以提供更精准和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同时,科 学研究和不断的临床实践也将为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浅谈循证医学与中医学

浅谈循证医学与中医学 循证医学(EBM)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逐渐形成,其实践应用更是 随着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设和微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而不断完善、并在 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从国内的现状来看,EBM还是一个新领域,特别是在如何提供证据、产生证据方面,所开展的临床科研工作远不能满足EBM方法学的要求。 循证医学中医学证据 循证医学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思维模式或理念,是1972年由英国内科医生、流行病学家Archie Cochrane创立。经过几十年发展,循证医学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逐渐形成,其实践应用更是随着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建设和微机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而不断完善、并在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成为当前国际临床医学的热点之一。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是指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当前的最佳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 具体的治疗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医务人员应该认真、明智、深思熟虑地运用在临 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的、最有力的科学研究信息来诊治病人。同时EBM要求医生把个人临床经验与最新临床试验研究成果相结合,用于指导临床实践[1]。循证医学与以往的经验医学模式相比,在评价结果的指标、证据的来源、研究方法以

及样本量有不同的要求。它更强调利用发表的文献证据解决临床问题,对证据 进行严格分级,对医学文献评价分级的实践指南提供指导,并充分考虑病人的需求和意愿解决具体临床问题。EBM越来越重视解决临床问题的特殊方法,那就是要认真、明确和明智地应用现有的最好证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愿望,对病人作出医疗决策,其内容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2)医师自己的工作能力;(3)病人的意愿和选择。如果脱离了“三要素” ,那就不是循证医学,而是经验医学。证据是循证医学的基石,遵循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本质所在。循证医学中的证据主要指临床人体研究的证据,包括病因、诊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 2.1 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循证医学实践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循证医学最 佳证据的提供和最佳证据的应用。证据提供者参与制造、收集与评价文献,提供 最佳证据,主要是由一批颇具学术造诣的临床流行病学家,各专业的临床学家, 临床统计学家,卫生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医学科学信息工作者,共同协作,根 据临床实践中的问题,通过大规模、长期、双盲、随机对照等实践行为产生大量 的数据和结果,对文献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及综合最佳研究成果,为临床医生 提供证据[2]。证据使用者是从事于临床医学的医务人员、医疗管理和卫生 决 策的决策者。 2.2 循证医学实践过程循证医学的主要实践过程主要为五个基本实践步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治疗中的应用研 究 引言: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一种以循证为基础的临床决策方法,通过整合最佳的外部临床证据、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价值观,来指导临床实践和医学决策。在中医药治疗中,循证医学的应用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循证医学在中医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依据。 一、循证医学对中医药治疗的价值 1. 强调临床证据的重要性 循证医学强调以临床证据为基础进行医学决策。在中医药治疗中,通过循证医学的应用,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中医药疗效和安全性,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2. 提高中医药临床实践的质量

循证医学注重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遵循最新的 研究证据,严谨评估中医药治疗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这 有助于提高中医药临床实践的质量,减少无效治疗的发生。 3. 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 循证医学的应用促进了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的融合,通过 对中医药治疗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可以发现中医药 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现代医 学解释和认可。 二、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1.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循证医学重视通过评估临床研究的证据,进行系统性综 述和荟萃分析,从而总结中医药在某一疾病或病理状态的 疗效。这种方法能够快速评估某种中医药治疗的优劣,并 提供决策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2. 临床实证研究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研究中提出了随机对照试验(RCT) 的标准,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通过临床实证研

究,可以探究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剂量效应和不良反应等,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具说服力的依据。 三、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安全性评估中的应用 1. 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价 循证医学提倡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药治疗的不良反应进 行监测和评价,以建立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数据库,并及 时提醒医生和患者有关中医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2. 中药质量评估 循证医学强调在临床实践中使用高质量的中药,通过中 药质量评估来确保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需要对中药 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以保证中药的质量符合标准,避免不良反应和安全风险。 四、循证医学在中医药治疗方案个性化中的应用 1. 确定中医证型和治疗策略 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根据循证医学的理念将中医证型 与现代医学的证据进行结合,选择最合适的中医治疗策略。

循证医学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循证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循证医学中医药标准化研究-循证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1循证医学概述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模式,是研究如何合理、正确地利用最新的相关信息(证据)进行临床决策的一门科学[1]。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也有学者称之为“证据医学”、“求证医学”或“实证医学”等,我国大多习惯称之为“循证医学”。著名临床流行病学专家、EBM的创始人之一SackettDL教授将EBM定义为“谨慎、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的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其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如:医生开处方,制定治疗方案或医疗指南,政府机构制订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证据,根据现有的、最可靠的研究结果(如: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和对RCT进行的系统评价(SystematicReview,SR))进行,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医学的核心。循证医学强调临床研究证据、医师临床经验和患者选择三者的有机结合,要求每个临床医师随时追踪最新的、可靠的、有效的证据,并用于实践。EBM在不排斥基础研究证据的同时,更强调以人为主的临床研究证据,特别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诊断、预后、治疗、预防及康复等方面

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并较好地提供了快速获取所需科学证据的途径。同时,注重医师长期积累的、有效的临床诊疗经验。此外,循证医学还注重大样本随机对照“金标准”对干预效果的评价以及终点判定、生活质量、重大评价,其采用荟萃分析处理临床研究资料、通过系统评价方法得到客观的数据,提供科学证据等[3],为解决多因素的医学问题进行积极地尝试并提供有效的措施。 2中医药标准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标准化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所谓“得标准者得天下”,谁拥有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行业发展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优势领域,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之一。建立中医药技术标准体系,使技术标准成为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坚实技术基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2.1中医药标准化研究的现状 中医药标准化是提高中医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在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医药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纷纷开始了对中医药标准主导权的争夺战,都加强了对中医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力度,相继制定了一批与中医药

中医药循证研究四证方法学体系创建及应用

中医药循证研究四证方法学体系创建及应用 一、导言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在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方面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而在中医药领域,循证研究被认为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四证方法学体系的创建和应用,正是为了推动中医药循证研究的发展,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加系统和科学的方法论支持。 二、四证方法学体系的创建 1. 从经验到循证 在中医药循证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最初依赖于临床经验和医生主观判断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经验和主观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个体的认知和经验,缺乏普适性和科学性。有必要将中医药研究的方法论转向循证医学,即依据临床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证据,科学地制定诊疗方案。 2. 四证方法学的构建 四证方法学是基于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实际需求,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探索的产物。四证方法学包括病证相关性证据、临床症状

证据、诊断校验证据和治疗效应证据。这四个方面的证据构成了中医 药循证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四证方法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对象。 3. 方法学体系的完善 随着中医药循证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四证方法学体系也在不断完 善和丰富。在病证相关性证据方面,逐渐引入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的方法,从而提高了研究证据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在诊断校验证据方面,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为中医诊断 提供了更加客观和科学的依据。 三、四证方法学体系的应用 1. 临床实践指导 四证方法学体系的应用可以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对病证相关性证据和治疗效应证据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 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研究成果评价 四证方法学体系的应用也可以为中医药研究成果的评价提供科学的依 据和方法。通过对临床症状证据和诊断校验证据的分析,可以客观地 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诊断准确性,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科 学的依据。

中医药全链条循证科研方法介绍及实践

中医药全链条循证科研方法介绍及实践 1. 引言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中医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循证医学作为一种科学的医学研究方法,强调基于临床证据和科学数据来评估医疗干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医药全链条循证科研方法的介绍和实践,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循证医学基本原理 循证医学强调以循证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主张在医疗决策中将最好的临床证据与临床医生的经验和患者价值观相结合。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 2.1 临床问题的明确与患者管理 2.2 系统性搜集最优质的研究证据 2.3 评价与整合证据 2.4 应用临床经验与患者价值观 2.5 持续评估与改进

3. 中医药全链条循证科研方法介绍 中医药全链条循证科研方法是将循证医学原则与中医药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3.1 确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对象和内容,例如中医药的临床应用、药物疗效评价等。 3.2 确定研究设计: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例如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性搜集中医药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结果评价。 3.4 结果解读与推广应用:对研究结果进行全面评价和解读,同时推广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4. 中医药全链条循证科研实践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研究机构和临床医疗机构开始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实践。通过系统性地搜集和评价中医药的临床证据,对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价,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5. 个人观点和理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