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2.1.1 世界七大洲主要灾害:

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地震:

日本--附近地区平均每年释放的能量全球1/10。

中国--20世纪七级以上强震,中国占35%。火山:

日本--有火山270多座,占世界活火山的10%。沙漠化:

中国--沙漠化面积已达110万平方公里。印度--塔尔沙漠65万平方公里。

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水土流失:

中国,印度--1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侵蚀。植被减少:

菲律宾,马来西亚。人口、粮食:

越南、柬埔寨、阿富汗。森林火灾:

苏联亚洲部分、中国

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

Indian Subcontinent:among the world ’s most disaster prone areas

54% of land vulnerable to

Earthquakes

8% of land vulnerable to Cyclones 5% of land vulnerable to Floods

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

1 million houses damaged annually + human, social, other losses

Biggest quakes in: Andamans, Kuchchh, Himachal, Kashmir, N.Bihar and the North East

7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8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Wind and Cyclones

?1891-1990: 262 cyclones (92 severe) in a 50 km wide strip on the East Coast ?Less severe cyclonic activity on West Coast (33cyclones in the same period)

?In 19 severe cyclonic

storms, death toll > 10,000 lives

In 21 cyclones in Bay of Bengal (India+Bangladesh) 1.25

million lives have been lost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⑴亚洲:世界上灾害最多的洲

9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4年孟加拉洪水

10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Kobe, 1995

1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⑵欧洲:自然灾害较少

洪水:(2002.8.百年一遇洪水,仅德国就损失40亿欧

元)

酸雨:瑞典、挪威、德国(湖泊酸化,鱼类死亡)。污染:莱茵河、地中海。森林火灾:法国。

1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酸雨

1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6年4月,德国洪水

17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8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0年2月12日:欧洲特大河流污染

2月12日,从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一座金矿泄漏出来氰化物废水不可阻挡地流到了南联盟境内。毒水流经之处,所有生物全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暴亡,流经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联盟的欧洲大河之一蒂萨河及其支流内80%的鱼类已经完全灭绝,沿河两岸的居民们惶惶不可终日,三国政府已经让沿河地区进入紧急状态。这是自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欧洲最大的环境灾难,也是跨入21世

纪后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环境污染事故。

19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⑶非洲:古老而稳定的大陆,地质灾害较少。沙漠化:撒哈拉沙漠,每年推进10公里。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问题:世界上33个最不发达国家有27个在非洲。

旱灾:周期性旱灾,1984-1985年死亡100多万人。

动物灭绝: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20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非洲干旱

2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蝗虫

2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7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⑷北美洲:自然、人为灾害并重。

陆地龙卷风:美国西部。飓风:墨西哥湾形成→美国南部地区。地震:美国、墨西哥。酸雨:加拿大、美国。森林火灾:加拿大、美国。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28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⑷北美洲:自然、人为灾害并重。

Hurricane Andrew of 1992 caused unprecedented economic devastation along its path through the Bahamas, southeastern Florida, and Louisiana. Dam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estimated to be about $26 billion , making Andrew the most expensive natural disaster in U.S.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29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30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3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3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⑷北美洲:自然、人为灾害并重。

旧金山大地震:

1906.4.18晨5:20 8.25级

死亡人数少:315人,700多人下落不明。

财产损失大: 地震火灾的损失=10×地震破坏损失由于前震较轻,离主震40多秒钟,这宝贵的40多秒钟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3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3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3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3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989年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37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989年San Francisco Earthquake-akland

38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⑸南美洲:

火山地震:哥伦比亚。构造地震:智利。

森林过度砍伐:亚马逊热带雨林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39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The largest

earthquake ever recorded occurred along the coast of Chile in 1960 (M = 9.5; Kanamori, 1977).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earthquakes with M > 8 have been recorded along the coasts of Ecuador (1906), Chile (1906, 1922, and 1943) and Peru (1940, 1942,

1966, and 1974).

40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4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⑸南美洲:

智利大地震—世界上最大地震1960.5.22

8.9级(主震8.9,余震超过8级3次,超过7级10次)。

次生灾害:山崩→滑坡→泥石流,使瑞尼特湖水溢出(增高24米),淹没了代尔的维尼城。海啸冲毁了沿岸房屋与码头等设施→新西兰、夏威夷、菲律宾和日本海岸(离智利17000公里),800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4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4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海啸袭击日本

4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4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⑹大洋州:火山地震:

新西兰、太平洋岛屿家养生物野生化造成的灾害:盐碱化:

澳大利亚盐碱化面积占世界总面积37.4%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4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⑺南极洲:

冰雪消融加快。冰体污染。南极动物减少。

2.1 全球自然灾害概况

47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2 全球13个灾区

(联合国减灾科技委员会)

加勒比海地区、中美洲、东非、东亚、欧洲、中东与北非、北美、太平洋地区、南美洲、东南亚/澳洲、南非、南亚、西非。

破坏程度:加勒比海14%,其次为南非、太平洋地区、南亚及西非。

因灾死亡:南亚28%,其次东亚、南美洲、太平洋地区。

48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3 近300年来世界死亡人数大

于10万人的大灾难

49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表1 近300年来世界死亡人数大于10万人的大灾难目录

10

风暴潮

中国广东广州

1862.7.27

500

饥荒中国18571500

饥荒中国184928饥荒中国1846150饥荒爱尔兰1845-1846100饥荒印度北部1837~30涝、饥荒日本本州北部1835-183640冻害法国1812.10.19-12.132000饥

荒中国1811900饥荒中国181010地震中国四川泸定

1786.6.120饥荒日本津轻藩1782-1786800-1000饥荒孟加拉1770-177230地震印度加尔各答1731.10.1130热带气旋印度加尔各答1731.10.710风暴潮中国上海1696.6.29死亡人数(万人)

灾型

受灾地区

时间50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4地震

日本东京

1923.9.1

24

地震中国宁夏海原1920.12.1650旱灾中国山东、河南、河北等

19201500饥荒、流感

印度

1918-1919~10洪水中国广东1915.7.2-911地震意大利墨西拿1908.12.2817热带气旋孟加拉18971000饥荒、黑死病印度1896-1906350饥荒中国188810热带气旋印度孟买1882.6.510台风越南海防1881.10.810冻害中国新疆喀什1879冬1300旱灾中国山东、河南、河北等

1876-187820热带气旋孟加拉巴卡尔甘杰1876.10.31100饥荒印度东北部18655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56

饥荒、疾病

苏丹

1988

>100

旱灾埃塞俄比亚198424

地震中国河北唐山1976.7.2810洪水越南197150飓风孟加拉1970.11.12150旱灾非洲萨赫勒地区

1968-1973300饥荒中国湖南1946350洪水、饥荒

孟加拉1943-1944300旱灾中国广东1943~300旱灾中国河南1942-194330飓风印度加尔各答193714水灾中国湖北、湖南1935.7.3-860水灾中国吉林、黑龙江1932.7698水灾中国

1931-193614水灾中国湖北、湖南、安徽

1931.7.3下旬1770旱灾、饥荒

中国四川、甘肃、陕西等1929-193210旱灾、饥荒中国四川

1923-1925~30霜冻、饥荒中国云南东部1923-1925~30水灾中国十二省19235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50条记录中,中国占26条。

死亡总人数15080万人,中国占10252万人,为68%。

1915-1946(32年), 共死亡3710万人。

表1 近300年来世界死亡人数大于10万人的大灾难目录

5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大陆地震的频度和强度居世界之首,占全球地震能量的十分之一以上;台风登陆的频次每年达七次;旱、涝灾害,山地灾害,海岸带灾害连年不断。

5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5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1 地震灾害

地震活动特点:

分布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具体数字:

地震基本烈度达7度及7度以上的地区达312万平方公里; 45%左右的城市位于7度及7度以上的地区; 几乎所有省份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5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1 地震灾害

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地震共计8137次(我国地震记载历史有近4000年),其中1004次为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1303至今,8级以上强震17次。

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8.0级大地震,死亡83万人,为世界震灾史之首

本世纪以来至1980年,我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48次,发生千人以上死亡的地震31次。

57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表2.3 中国和世界震灾死亡人数对照表(1700-1980年)

≈50

61120316231900-1980年

≈22

35160251061700-1900年

中国

全球

中国

全球

中国/全球(%)

死亡总人数(万)死亡千人以上震次

58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1 地震灾害

1970.1.5. 云南通海7.7级地震(死亡15621人,倒房率56%)。

1975.2.4. 辽宁海城7.3级地震(死亡2041人,倒房5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1亿元)。

1976.7.28 河北唐山7.8级强震(死亡242469人,倒房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59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1 地震灾害

1988.11.6. 云南澜沧-耿马7.6、7.2级地震(死亡730人,倒房40余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1996.2.3 云南丽江7.0级地震(死亡309人,倒房3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3亿元)。

60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图2.1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

6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Year range from 1900 to 1997Magnitude >= 4.00

Depth range from .0 to 700.0

6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Year range from 1900 to 1997Magnitude >= 4.00

Depth range from .00 to 700.00

Azimuth of view direction: -30.0 degree Plunge of view angle : 40.0 degree

6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1 地震灾害

主要的地震带有近东西向的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燕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秦岭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北北东一北东向的台湾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郯城-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晋中-汾渭地震带;北西向的阿尔泰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贺兰山地震带。

6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2 地质灾害

滑坡是山体斜坡上不稳定的大量松散土体和岩体,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一种地质现象,当滑坡造成了公路、铁路、航道的堵塞,或者引起各类工程项目、建筑物的损坏和人员伤亡时,就形成了灾害。

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是滑坡灾害的多发区。

6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2 地质灾害

泥石流沟分布达1万多条,受泥石流威胁的城市有70多个。

地面沉降和塌陷:20多个大中型城市。1981年:宝成铁路因滑坡而中断运行约2个月,修复费用达数亿元。

1982年:长江鸡扒子滑坡造成航运壅堵,耗资8000多万元才得以疏浚。

四川近十年来地质灾害上万次,死亡25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20多亿元。

6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2 地质灾害

灾害最严重的是川、滇、黔、陕、甘、青、鄂诸省及西藏自治区,其次为东南沿海和燕山山脉,这些地区共同的特点是山坡陡峻,河流深切、岩石破碎,降雨强度大。

铁路沿线由于人工开挖破坏了岩土体的平衡状态,是崩、滑、流最发育的地带之一。大约有1000多处大中型滑坡,平均年中断交通运输44次,经济损失7千多万元,年整修费6千多万元。全国铁路沿线有泥石流沟1386条,每年仅复旧费与改造工程费即达7000多万元。

67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2 地质灾害

有近千座水电站、数百座水库受到崩、滑、流的严重威胁.

由于人类的工程活动,崩、滑、流灾害有从高山区向丘陵区;从少人区向多人区迁移的趋势。

68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2 地质灾害

因长期干旱,过量开采地下水,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包括天津、上海、宁波、常州、嘉兴、西安、太原、北京等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沉降速率最大的塘沽、汉沽曾达180mm/年,天津、上海一些地方累计沉降量已达2m 多。因不均匀沉降和构造作用,地裂缝灾害日趋严重,全国有200多个县市发现地裂缝近800处,使许多建筑物开裂甚至倒塌

69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70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3 气象灾害(1)干旱:

气象灾害中最严重的灾种,从公元前206年一公元1949年共发生大旱1056次,平均二年一次,建国40年来,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平均年达3亿亩以上,减产粮食数百亿kg ,占全国粮食损失总量的50%。

从全国范围看,愈向西部降水量愈低,干旱程度愈大

7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3 气象灾害(1)干旱:

北方多春旱:黄淮海地区、黄土高原。南方夏秋多洪涝:淮河、长江、珠江中下游东北地区:东涝西旱。四川盆地:东旱西涝。

7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3 气象灾害(1)干旱:

1920陕、晋、冀、鲁、豫5省大旱,受灾人数2000万。

1942-43黄河流域旱灾,仅河南一省即饿死300万人。

1876-79晋、冀、鲁、豫大旱,饿死1300万人。

7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中国干旱等效频度图(1951-1988)

7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3 气象灾害(2)热带气旋

我国大陆是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1951-1989平均每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有6.9个,平均每年热带气旋造成的经济损失5-6亿元、死亡100余人。

1989年我国受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6亿元(事先进行了预测预报)。

7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1949-1998年中国登陆台风个数图

7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3 气象灾害(2)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常伴有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破坏力很大。我国台风主要集中在7-10月,以8月最多。

热带气旋的入侵路线:

从菲律宾一带向西而来,影响我国广东、广西、海南;

从菲律宾北部向西北移动,影响我国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

77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3 气象灾害(2)热带气旋

1922年8月2日,广东汕头一带死亡4-6万人。1985~1989的5年中,台风造成损失157亿元,平均每年损失约为32亿元。

78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图2.3中国大陆天气与气象灾害分布图(1949年1月1日-1990年6月30日)

79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3 气象灾害(3)低温冷冻灾害

冻害:发生在一年中温度最低的季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冻害使越冬小麦受冻。使北方的畜牧业受损。

霜冻:东北松辽平原、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

地区秋季的早霜冻、春季的晚霜冻对作物和果树带来不利。

夏季低温:东北夏季低温使粮食减产20-30%。

80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3 气象灾害(3)低温冷冻灾害

影响我国的寒潮来源于北极新地岛附近和西伯利亚北部的北冰洋,分别从西北、东北向南汇集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地区,分四路南下:

西北路: 经河套地区,到达长江中下游和江南

地区;

东路: 经华北、黄河下游,达两湖地区;西路: 经新疆、青海、西藏,影响西南和江

南地区;

东路加西路: 两股冷空气在黄土高原东侧汇合南

下,影响黄河与长江中下游。

8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3 气象灾害(3)低温冷冻灾害

春季: 南方早稻插秧季节,当北方的冷空气入侵到江南、华南时,和北上的暖湿气流相遇,则时常出现低温连阴雨天气,使秧苗缺乏必需的热量和光照,使病菌繁殖侵染,促使秧苗腐烂,1976年因此江南烂秧率超过30%,损失稻种65亿元。

夏季: 东北农作物处于生长季节,当受北方的空气侵袭,低温冷害可使粮食减产达30%,1969年、1972年、1976年三次低温冷害,均使东北粮食减产50亿kg 左右。

秋季: 南方双季稻抽穗扬花季节,如遇寒露风便发生低温冷害,使粮食减产。

冬季: 北部、西部及西藏,由于强寒潮的侵袭,常出现暴风雪、白灾,使大批牲畜死亡,死亡数目多达数百万头。

8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4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者常同时发生。

洪水:河流泛滥,淹没田地所引起的水灾。

雨涝:长期大雨和暴雨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淹没低洼地所造成的洪灾。

8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4 洪涝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洪水最多的国家,公元前206-公元1949年共发生大水灾1092次。

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受洪水威胁的地区有1/10的国土面积,5亿人口,5亿亩耕地,100多座大中城市,全国70%的工农业总产值。

8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4 洪涝灾害

我国大多数河流的堤防工程防洪能力较低,加之人为的破坏和河道阻塞,是洪水多发重要原因,大多数河流的堤防工程只达10-20年一遇的水平。

我国年降水量时间分布不均衡,大部份降水都集中于7、8、9三个月,而且多暴雨,这也是我国易发洪水的重要原因。

8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图2.4 我国洪涝分区示意图

8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4 洪涝灾害

公元前206年-1949年(2155年)共发生大水灾1029次,平均2年一次。

黄河:1949年前2000年间共决口1590次,“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长江:1911年-2000年间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洪灾。

87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4 洪涝灾害

1962.9.20~10.6. 黄河、长江、淮河、海河、汉水等同时发大水,为历史上范围最大的洪水。

1931年长江流域水灾,受灾人口2800多万,直接死于水灾14.5万人,损失13.8亿元银元。

88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2 我国自然灾害概况

2.2.4 洪涝灾害

1954年长江流域水灾,受灾人口1800多万,死亡人数1.3万,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

1991年江苏安徽大水,受灾人口2.2亿,直接经济损失685亿元(当时计算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全部投资)。

89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中国自然灾害分区:

(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1994,1998)

中国自然灾害蕴灾环境综合区划略图

90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中国自然灾害分区:

(1)一级灾害区

华北、东北灾害区:

旱灾、暴雨、洪水、寒潮、冷冻害、雪灾、地震、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温带风暴潮、海冰、赤潮;

玉米、小麦、棉花等病虫害;

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赤松毛虫等防护林病虫害;

鼠害、森林火灾等.

9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5年烟台大雪9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5年烟台大雪

9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5年烟台大雪9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5年烟台大雪

9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5年烟台大雪9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5年烟台大雪

97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5年烟台大雪98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5年烟台大雪

99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5年烟台大雪100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007年东北大雪

10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中国自然灾害分区:

(1)一级灾害区

东南灾害区:

洪涝、暴雨、热带气旋、风暴潮、旱灾、水稻病虫害、山地地质灾害;

棉花、小麦、玉米等病虫害;

赤潮、地面塌陷、沿海边缘地带的地震;山地丘陵地区的用材林病虫害;

10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中国自然灾害分区:

(1)一级灾害区

西北灾害区:

旱灾、地震、寒潮、冷冻害、雪灾、风暴、沙尘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农作物病虫害.

10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中国自然灾害分区:

(1)一级灾害区

西南灾害区:

地震、滑坡、泥石流、冷冻害、雪灾、冻融;边缘地区的森林病虫害和农作物病虫害.

10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世纪初我国主要巨灾高风险区预测

我国主要巨灾风险区分布图

10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世纪初我国主要巨灾高风险区预测

(1)嫩江、松花江流域的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地区洪水巨灾:

暴雨强烈,缺少大型水利枢纽. (2)辽河下游的开源-沈阳-盘锦-营口地区洪水、地震。

10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世纪初我国主要巨灾高风险区预测(3)北京-天津-唐山地区

地震、洪水、严重干旱缺水.(4)黄河下游地区洪水.

(5)淮河、长江下游、杭嘉湖地区

特大洪水、特大台风、风暴潮和地震灾害.

107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世纪初我国主要巨灾高风险区预测(6)江汉平原和洞庭湖、鄱阳湖平原地区特大洪水。(7)四川盆地特大洪水。

(8)珠江三角洲

特大洪水、强台风、风暴潮、地震。

108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1世纪初我国主要巨灾高风险区预测(9)以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区大地震。(10)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强烈地震。(11)闽南漳州-厦门-泉州地区地震、台风、风暴潮。

109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3 我国自然灾害产生背景

地理位置是造成我国灾害频繁的重要因素,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埃恩蒂斯著“社会发展趋势”,用定量评价方法对世界124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分析:

我国社会发展水平77位(74.4分)(最高分207-丹麦)

人口指标 1.3分(最高22分)地理指标 3.3分(最高22分)地理指标包括:可耕地面积,自然灾害发生率,灾害导致死亡人数等。

110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3 我国自然灾害产生背景

(1)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致灾因素和灾害种类多

面积:世界第三。

南北纬度纵跨50个纬度,为5500公里。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四大气候带;东西横跨61个经度,为5200公里,包括海洋性、季风性、大陆性等气候类型。受季风影响强烈,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造成气象灾害,所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灾害类型在我国都有。

111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3 我国自然灾害产生背景

(2)我国东濒太平洋、西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海陆兼备,海象及陆象灾害都有发生。海岸线18000公里。

(3)位于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①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公里宽

②北纬20°-50°环球自然灾害带:海口10°,漠河55 °)

112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3 我国自然灾害产生背景

(4)我国处于欧亚、太平洋及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带上,地壳现代活动剧烈,新构造活动活跃。(5)我国地形复杂,山地和高原面积很大,地势起伏复杂而剧烈,植被覆盖率低。

113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3 我国自然灾害产生背景

(6)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很大国土面积(沙地和黄土),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7)人口和经济密度地理分布上不平衡。全国约70%以上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人口及55%的国民经济收入集中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带。

114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4 主要的灾害分布

⑴东北地区:

地震(海城、营口)、农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⑵华北地区:

干旱(黄淮海平原为我国有名的干旱中心)、洪涝(黄河流域、淮河)、地震(唐山、邢台)。

115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4 主要的灾害分布

⑶西北地区:

旱灾(黄土高原,每2-3年一次较大干旱)。水土流失(土地侵蚀量10000-20000吨/平方公

里)。

滑坡(甘肃、宁夏、银川)。⑷华东地区:

洪涝(东部沿海、淮河流域2-3年一次)。

干旱(黄淮平原近30年受旱25-30次,严重的8-10次)。

台风(山东东部、浙江、福建)。

116

清华大学,陆新征,2007

2.4 主要的灾害分布

⑸中南地区:

洪涝(湖北、湖南、广东2-3年一次)。台风(广东)。

干旱(近30年20-25次,平均每年受旱40天)。⑹西南地区:

山地地质灾害(云贵川、西藏、泥石流密集区)。地震(云南、西藏北部、四川西部)。

第一章一二三节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 2.认识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然灾害产生的根本原因;自然灾害的属性 难点:自然灾害的周期性、不重复性、联系性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88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不是当代任何一名风云人物,而是一张由条条绳索捆绑着的地球照片。这是为什么呢?就让我们看看1988年的地球吧: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粮食减产30%~40%;前苏联亚美尼亚地区里氏7.1级大地震,3座城市被毁,5.5万人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几百亿卢布;非洲大陆持续干旱并出现罕见的特大蝗灾,亿万蝗虫漫天遍野横扫数国,所到之处粮食作物被吞噬一空;巴西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25万公顷原始森林被毁;东南亚及南亚各国连遭暴雨袭击,造成洪水大泛滥并引起山崩等。1988年世界人民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灾难的一年。古语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不测风云也就是大自然发怒、施暴,它会影响环境,威胁人类生存。所以了解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是很重要的。那什么是自然灾害呢? 【知识新授】 【板书】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导入提问】什么是灾害?包括哪两大类? 【学生回答】灾害是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它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类。 【思考】读教材第2页图l-1“无人区的火山喷发”、图l-2“2003年SARS病毒流行”、图l-3“某地区山体滑坡”、图l-4“某地遭遇暴雪”,判断哪些属于灾害? 【读图回答】具有灾害属性的是图1-2、图l-3、图l-4。图l-1是自然现象,没有给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不具有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 【问题】你能再举出一些灾害的事例吗? 【学生回答】瘟疫、水灾、火灾等。 【思考】图l-2、图l-3、图1-4都是自然灾害吗?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图l-3、图1-4是由自然原因造成的灾害,因此属于自然灾害。 图1-2是人为原因形成的灾害,不具备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因此不属于自然灾害。 【归纳总结】 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是灾害的一种主要形式,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为灾害是由人类的各种活动所引发的事故灾害。一方面指纯人为灾害,如火灾及爆炸、交通事故、企业工伤事故、城市生命线系统事故、卫生类灾害、环境公害、高技术事故等;另一方面也包括人为型自然灾害,如水库地震、大量抽取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或地陷、人为森林火灾、人为地质灾害等。 【板书】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第4~8页正文部分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2)从自然灾害的时间角度来看,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点? (3)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有何特点? (4)各种自然灾害之间具有什么特点?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课标要求]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4.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5.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6.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7.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8.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学法指导] 1.结合具体的自然灾害类型,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主要特征。 2.以区域自然灾害为例,运用图表、数据等信息资料,理解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产生原因及危害。 3.了解生物灾害,并简要列举其带来的主要危害。 4.通过对灾害分布图的阅读,明确世界主要灾害的分布,并掌握其主要的灾害类型及特点。5.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影响。 6.自然灾害的区域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要重视和区域地理的有机结合。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 课前梳理 知识点一自然灾害 1.概念:主要由__________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及现象。 2.形成的基本条件 (1)诱因:自然界异常变化。 (2)承受灾害的客体:遭到损害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分类:根据__________和灾害管理与减灾系统工程的不同,分为地震灾害、__________、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七类。 4.主要自然灾害 (1)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是由地震造成的灾害;地质灾害指因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 (2)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3)海洋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发生的灾害。 (4)生物灾害:由有害的草、虫、鼠等生物引发的灾害。 知识点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自然灾害在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创伤。 2.财产损失: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重大的损失。 3.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自然灾害也会对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破坏。

湘教版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讲义)

一、洪涝 1. 两种类型: 洪水(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涝渍(雨涝、内渍)2. 成因及危害: 类 型 形成原因多发地区危害 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 能被江河、湖库容 纳,水位上涨而泛 滥的现象,一般发 生在以降水为主 要补给的河流汛 期。 江河的两岸, 尤其是中下游 地区是洪水的 直接威胁区。 直接危害有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 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 人畜的伤亡,有时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间接危害有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 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紊乱等。 涝渍洼地积水不能及 时排除所产生的 现象。 多发生在蒸发 弱、排水不畅 的低湿洼地。 两 者联系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思考: 我国为什么洪涝灾害严重?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引起洪涝灾害。河流中下游地区,通常汇聚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而且在地势低平处流速缓慢,因此多曲流、易淤塞,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二、风暴潮 1. 概念: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2. 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地区和特点 成因类型发生季节发生地区特点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在夏秋季节 台风鼎盛时期 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 生。 来势猛、速度快、 强度大、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春秋季节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 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 岸为多。 增水过程相对平 缓 三、其他水文(海洋)灾害 1.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底滑坡、塌陷等活动激发的波长达数百米的海洋巨浪,吞没城镇、村庄、耕地,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2. 海冰——天气寒冷,包括陆入海之冰。对船只、航运、渔业、养殖业等造成危害。我国主要发生于渤海、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岸及山东半岛部分海湾。 归纳比较风暴潮与海啸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海岸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造成摧毁堤坝,涌入陆地,吞没城镇、村庄、耕地等后果。不同点:风暴潮的诱因是强烈大风,而海啸则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底滑坡、塌陷所激发的。 【典例精析】 例题1 (北京东城区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2:2009年9月到2019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3: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2,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9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3,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思路导航:第(1)题,地形区的名称及特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描述。第(2)题,该地区2009~2019年发生严重旱情的原因有气象气候因素、地形、植被、农业种植结构等。第(3)题,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要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1)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地表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2)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率低,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 (3)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 例题2 (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思路导航: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我国雨带推移特点判断。第(2)题,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可总结得出措施。 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2010年 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 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 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

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 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酒泉、张掖、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12时许,自"93 5 5特大黑风暴"后17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河西走廊,14时30分左右到达酒泉,16时左右到达张掖,19时25分民勤最大风

我国自然灾害及管理概况

我国自然灾害及管理概况 作者:佚名来源:zt 阅读:135 更新:2006-8-7 我国保险业恢复以来的20余年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方面为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程度,促进养老、医疗等社会改革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对防灾、防损,减少灾害损失,救助灾民,实施灾后恢复重建,稳定社会,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在诸多风险中,自然灾害风险最为严重。自然灾害一方面给保险公司每年都造成巨额赔付,另一方面也给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效益。我国是个多灾的国家,初估受灾财产总值达数十万亿元,每年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达一千亿元以上。为了减轻自然灾害,仅靠政府是不够的,必须推动减灾社会化,其中发展灾害保险是最主要的措施。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的态势和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巨大需求,必将极大推进保险业的大发展。 灾害可定义为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损害或破坏的灾难性事件,可以是地震、滑坡、洪水、火山暴发等,但是当火山在没有人烟的地方暴发时不能认为是灾害,而只有当其碎片或岩浆飞到或流到人类居住的山谷坡地时,它才变为灾害。有些自然灾害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给人类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地震),而另外的一些则是比较缓慢地给人类带来同样(甚至更大)的影响(像干旱)。 灾害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灾害的成因可将灾害分成:自然灾害,即由自然现象产生的事件,如地震、火山暴发、干旱、台风等;人为灾害,即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事件,如大气污染、工业化学事件、武装冲突、核事件、原油泄漏、沙漠化等。另一种分类是按灾害源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的,可分为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暴发、滑坡、洪水等)、生态灾害(如干旱、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等)。几乎所有的灾害都伴随着某种形式的损失,像财产、建筑、人的生命等,其损失程度依灾害类型、强度和发生区域不同而不同。 1、我国自然灾害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40年来,每年由气象、海洋、洪涝、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此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态恶化,尤其是灾害高风险区内人口、资产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 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

-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word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

第一章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某山区的自然灾害链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与上图中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2.该示意图所反映的自然灾害特点是( ) A.区域性 B.联系性 C.周期性 D.不可避免性 解析:第1题,地震所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为堰塞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暴雨所产生的短时大频率降水使破碎的物质大量运动阻塞河道而形成堰塞湖。第2题,灾害链现象反映了自然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 答案:1.C 2.B 读下图,完成第3~4题。 3.B处多水灾的原因是( ) A.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上,排水不畅 B.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洼 C.冬季冰凌阻塞河道,造成决口 D.区域内河流多为地上河,容易决堤 4.图中A处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灾害 B.泥石流 C.干旱 D.地震 解析:第3题,图中B位于孟加拉国,属于恒河三角洲地区。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主要有: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下游,多条支流汇集;海潮顶托,河水水位上涨。第4题,A处属于印度河平原,位于塔尔沙漠之中,常年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

答案:3.B 4.C 热带风暴“清松”于2013年1月3日20时在菲律宾苏禄海海面上生成,4日凌晨移入我国南海南部偏东海域,4日05时其中心位于北纬8.9度,东经116.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 002百帕。据此完成第5~7题。 5.热带风暴登陆后,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产生的主要成因是( ) ①强风②风暴潮③暴雨④干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关于热带风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风暴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 B.热带风暴常发生在秋冬季节 C.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8~9级 D.热带风暴只发生在西北太平洋上 7.热带风暴“清松”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①代表风向)?( ) 解析:第5题,热带风暴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摧毁力。热带风暴的危害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第6题,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为8~9级,常出现在夏秋季节,热带风暴现象可发生在多个海域,西北太平洋是发生热带风暴最多的地方。第7题,热带风暴是热带低气压形成的,北半球的低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 答案:5.C 6.C 7.C 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10题。 滑坡 8.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9.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10.人类在山区进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往往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高中地理第1章自然灾害概述1.2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素材中图版选修5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1.2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相关素材 中国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 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 棉 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7、森林火灾 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 火灾。但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灾害主要有: 一、地质灾害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 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一)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 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 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 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整理]中国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课标要求] 1.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 原因。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流构成 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从自然和人文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规律。 难点:结合中国的实际,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并总结自然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地质灾害 1.中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有、、等。 2. 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请以该区为例分析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 ⑵人文原因: 3.简要描述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 [直击高考] 1.(04上海地理卷)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D.内 蒙古高原 2.北京时间2005年10月8日11时50分,图示地点(34.4°N,7 3.6°E)发生里氏 7.6级地震(下左图)。该地强烈地震的发生是由于()

A.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张裂加剧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减弱C.非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挤压加剧 D.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速度加快 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是。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 有。 4.(05江苏文综卷)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 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 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湘教版5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练习)

湘教版5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及其影 响(练习) 1. 以下关于自然灾害致灾因子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是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 B. 是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 C. 因灾导致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 D. 地表各圈层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2. 以下现象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是〔〕 A. 人体死亡、伤残的生理伤害 B. 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心理和精神伤害 C. 导致商贸金融、物资生产流通、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D. 对作物、牲畜、道路、机场等财产造成的损毁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2019年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喷发,来自冰岛的火山灰给整个欧洲带来超过10万次航班停航的后果。据此回答3~5题。 3. 以下有关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不属于自然灾害 B. 属于孕灾环境 C. 属于致灾因子 D. 不属于自然异变 4. 以下火山喷发时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A. 哥伦比亚的火山 B. 印尼的火山 C. 台湾的火山 D. 日本的火山 5. 材料中四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目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 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 人口密度不同 C. 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 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6 〔辽宁重点中学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1: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强大海啸。 材料2:2011年3月14日上午8时20分左右〔东京时间〕,新快报记者进入了此次震灾中心区的仙台市。中心城区青叶区呈现一派整洁有序的情景,仅从外观上看,几乎没有一栋楼房有裂痕,连玻璃都没有破裂,楼顶上的广告牌也完好无损。而且,当记者到达时公共设施已恢复供电,很难令人相信这里竟是处于此次强震海啸中心区域的仙台市。随后,记者驱车东行来到了仙台市临海的假设林区。与城区的井然有序相比,这里的景象恍假设隔世。沿途见到一些民宅楼宇的墙体被撕开条条裂缝,有的楼体甚至已经倾斜,残垣碎瓦铺了一地,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材料3:日本国地图 〔1〕导致〝一个城市天壤之别〞的致灾因子分别是什么? 〔2〕日本人做了哪些努力从而减小了本次地震的灾情? 7. 〔新课标全国卷〕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以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9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1. B 解析: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部分组成的。A选项描述的是受灾体,C选项描述的是灾情,D选项描述的是孕灾环境。 2. D 解析:自然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等方面。A、B项属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A指的是生理伤害,B指的是心理、精神伤害;C、D项属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C指的是间接经济损失,D指的是直接经济损失。

【精品】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

(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对应考点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自然灾害的规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重点、难点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区域灾情分析。 主干知识梳理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概念: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资源破坏,从而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基本要素 (1)致灾因子: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可以是纯自然的,也可以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大部分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引发。

(2)承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人类和人类社会),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按成因: ....天文灾害(如太阳风暴导致通讯中断、磁暴等)、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霜冻雪灾等低温冷害、酷热、雷击、冰雹、大风、干热风、龙卷风、浓雾及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赤潮等)以及生物灾害(农林病虫草鼠害以及森林火灾等)、人为诱发灾害等。 2.按表现特征: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过渡型灾害. 3...按发展过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4。按承灾体的性质: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等。 三、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对人类的危害性.此外还有以下基本属性. 1.突变和渐变的双重性 2.联系(关联性)和分异的双重性 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灾害成因上的关联。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 例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频发。 3。 自然和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练习题

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 单元测试 1.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正确的叙述是 ( ) A.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 B.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 C.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 D.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 2.下列自然灾害中,①滑坡、泥石流②洪涝③火山喷发④台风⑤地震⑥寒潮,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是:

A、①④⑥ B、①②⑤ C、 ②④⑥ D、③④⑤ 3. 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荒无人烟的某山区有频繁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B.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C.地震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相差3倍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 下图是《沿某段纬线地下震源深度及频度分布示意图》。图中P 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

屿,R点以东为海洋。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5.下列关于该岛屿受地震影响产生的破坏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岛屿东侧大于西 侧

B.同样震级,震源a 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b C.同样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d D.同样震级,震源b 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c 6.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 A.陡坡修筑梯田 B.围湖造田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内蒙古高原垦殖草原 2002年10月底,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维埃纳火山发生猛烈喷发。两天后,意大利中南部又发生了震级为5.6级的地震及一系列余震,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灾害论文

如何应对地震灾害 摘要:大自然一次次的向人类展示了他的威力,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人类是显得多么的渺小。近些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盈江地震等都给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面对难以预报和不可控的地震我们一次次的无奈与无助,我们一次次的为丢失的家园欲哭无泪,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地震灾害带给我们的难以衡量的损失,那么面对地震灾害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的减轻灾害的危害呢?本文主要讲人们应该形成完善的地震灾害响应机制、预报预警措施、灾后救助途径来减轻灾害带给我们的损失。 关键词:自然灾害地震响应机制预报预警灾后救助 (一)概述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近两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青海玉树7.1级地震等,据地震专家研究表明,我国进入了地震的活跃期。由于地震灾害表现出的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性,灾害的突发性、破坏性使人们在灾害面前措手不及,应变能力还不够强。 (二)响应机制 地震应急响应机制是我国各级地震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分级响应是地震应急响应机制的重要特点。以《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为例,地震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响应等级是与地震灾害事件受灾程度相对应的。预案中将地震灾害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对地震应急响应启动等级的判定实际就是对地震灾害事件级别的判定,其判断标准是死亡人数、震级、震区人口是否稠密、是否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等。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灾害的规模确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立即估计灾情规模,按照经验依据响应等级启动条件对应急响应等级做初步判断,按预案内容立即行动、尽早救援。地震台网中心作为国家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将震情、灾情快速评估简报和震区基本情况上报中国地震局;灾区所在省(市、自治区)地震局负责快速获取震情和灾情,上报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与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上报给国务院及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灾区所在省级人民政府了解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国务院并抄送中国地震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国务院及抗震救灾指挥各成员单位根据掌握的灾情,结合本部门所制订的应急预案响应等级判定标准,启动相应等级应急响应,按照预案实施救灾工作。 地震应急响应包括信息报送和处理、通信、指挥与协调、紧急处置、人员抢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讲 自然灾害概述 ● 复习要求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分析不同类型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分布和危害; 3、说明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 热点提示 1. 结合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等气象、地质灾害,分析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类型 2. 以自然灾害的分布图或灾情统计资料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灾害带的分布、危害 ● 知识整理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理解:诱因:自然变异 承灾体及灾情: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造成危害。 2.特点 (1)广泛性和区域性 ①广泛性:分布范围广,只要有人类活动就有可能发生; ②区域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3)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①周期性:主要自然灾害中,无论是地震还是干旱、洪水,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②不重复性:指灾害过程、损害结果的不可重复性。 (4)联系性: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联系性和灾害之间的联系性两方面 (5)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可以防御,人类应正确认识自然灾害,以积 极的心态应对自然灾害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分布 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大体分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四类,具体分析如下: 特别提醒:除了上述灾害外,气象灾害还有大风、干热凤、龙卷凤、低温冷冻、冰雹、雪灾、雷暴、连阴雨、冻雨、雾、沙尘暴等。 2.地质灾害

特别提醒:我国多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原因 (1)地形与地质条件: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国土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地质构造复杂; (2)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降水变率大,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强度大; (3)人类活动: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滑坡和泥石流成为一种分布较广的地质灾害。 3.海洋灾害 (1)主要类型;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 (2)风暴潮与海啸的成因及分布 风暴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海啸的表现及危害和风暴潮具有相似性,但成因不同。 4.生物灾害 指在农作物、森林、牲畜中暴发或流行的病害、虫害、草害、鼠害。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于广义的生物灾害。 【例l 】(2008·山东文综改编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湘教版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15分钟) 读图,回答1~2题。 1. 图中所示的地质灾害是() A. 地震 B. 山崩 C. 滑坡 D. 泥石流 2. 影响该灾害强度的因素是() A. ①处的物质组成 B. ①处的光滑程度 C. ①的体积和质量 D. ①处水流的大小 读“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2019~2019)年图”,回答3~5题。 3. 图中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地震、洪涝、干旱 B. 泥石流、风雹、风暴潮 C. 风暴潮、火山爆发、干旱 D. 风雹、洪涝、滑坡 4. 图中所示自然灾害中,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①风暴潮①地震①干旱①泥石流①火山爆发①滑坡 A. 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① 5. 地震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原因是() ①破坏面积广①突发性强①防御难度大①社会影响深远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6. (吉林高中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当地时间2010年9月4日凌晨,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据悉,地震造成多人受伤,其中只有2人伤势较重,但没有造成人员死亡。新西兰总理将此次“零死亡”大地震称为“奇迹”。 材料2: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千米。海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新西兰每年发生万余次地震,说明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 (2)对比分析新西兰南岛此次地震“零死亡”而海地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7. (高考上海卷)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9年以来全球发生的部分地震 材料1:2019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材料4:

湘教版5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讲义)

响(讲义) 【一】自然灾害的有关概念 1. 灾害 概念:指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 2. 形成条件 ①是要有自然变异作为诱因; ②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 类型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1〕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人为灾害是指以人为因素影响为主因的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3〕二者关系:一些灾害表现形式为自然灾害,但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如过量砍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 4. 基本属性 自然灾害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自然变异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运动。 〔2〕社会属性:自然的变异,只有在它超过一定的限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 如以下图所示: 5. 灾情大小的判断 灾情大小衡量标准——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等。 6. 自然灾害系统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要素表现 孕灾环境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致灾因子对人类社会及其经济社会、自然资源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 受灾体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 灾情因灾害导致人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1. 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和区域性 2. 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教学案中图版

第三节国的海洋灾害 中国的海洋灾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4年3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灾害为主。与近10年(2004~2013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见下图)。 2004~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2013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4%;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 思考探究:说出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地区。 提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台风风暴潮主要影响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温带风暴潮主要影响渤海和黄海沿岸。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 1.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危害:风暴潮灾害位居海洋灾害之首,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 二、风暴潮 1.台风风暴潮

(1)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集中。 (2)特点: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3)发生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省区,也是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 2.温带气旋风暴潮 (1)发生时间: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2)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三、灾害性海浪和海啸 1.灾害性海浪 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造成翻沉、损坏各类船只,造成人员死亡或失踪。 2.海啸 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我国的风暴潮 二、赤潮的定义、发生条件和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