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学案习题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学案习题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学案习题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学案习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 、CO 2、碳

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

饱和烃→烷烃(如:甲烷)

脂肪烃(

链状)

烃 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

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

3、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甲烷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 下列气体中不含甲烷的是()

A.天然气

B.水煤气

C.油田气

D.沼气

2. 下列事实中能证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只代表一种物质只代表一种物质

C.甲烷的四个碳氢键的键长相等

D.甲烷的四个碳氢键的夹角相等

3. 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哪一种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

A.Ⅰ

B.Ⅱ

C.Ⅲ

D.Ⅳ

4.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起反应

B.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被任何氧化剂氧化

C.甲烷跟氯气反应无论生成CH3Cl、CH2Cl2、CHCl3还是CCl4,都属于取代反应

D.甲烷的四种取代物都难溶于水

5. 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6.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①乙醇②食盐③石墨④甲烷⑤蔗糖⑥水⑦一氧化碳⑧碳酸钙⑨乙酸

A.①②④⑤⑨

B.①④⑤⑨

C.①③④⑤⑦⑧⑨

D.①④⑤⑥

7.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之比为

1∶2

C.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

D.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4

8. 已知一种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若将该有

机物与适量的氯气混合光照,则生成的卤代烃的种类共有()

种种种种

9. 将标准状况下的 L甲烷和 L氧气混合点燃,恢复到原状况后,气体的体积为()

L L L L

10. 在标准状况下, L CH4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为()

mol mol mol mol

11. CH4和O2(过量)混合气体840 mL(标准状况下),经电火花点燃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120 ℃)通过足量碱石灰(充分吸收CO2和H2O),碱石灰增重 g

(1)原混合气体中CH4的物质的量为。

(2)通过足量碱石灰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

(3)打火机中的燃料是丁烷(C4H10),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

12.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CH4与Cl2发生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若用日光直射,

可能会引起___________。

(2)实验中可观察的实验现象有:量筒内壁出现油状液滴,饱和

食盐水中有少量固体析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

(3)实验中生成的油状液滴中的氯仿可作局部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氧化,产生剧毒气体光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Cl3+O2→2COCl2+2HCl,上述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13. 生态农业涉及农家废料的综合利用,某种肥料经发酵得到一种含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的混合气体。 L(标准状况)该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红热CuO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发生的反应为: CH4+4CuO CO2+2H2O+4Cu。当甲烷完全反应后,硬质玻璃管的质量减轻 g。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生成沉淀 g

(1)原混合气体中甲烷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2)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烯烃乙烯①氧化反应

②(ⅰ)燃烧

(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③加成反应

(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H2→CH3CH3

(氯乙烷)

(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苯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

反应原理

a.反应条件:液溴(纯溴);FeBr3、FeCl3或铁单质做催化剂

b.反应物必须是,不能是。(溴水则萃取,不发生化学反应)

c.溴苯是一种状液体,密度,溶解度

d.溴苯中溶解了溴时显褐色,用去溴,操作方法为。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

反应原理 a . 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

(作用: 、 )

b . 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 沿烧杯内

壁慢慢倒入 中,边加边搅拌

c . 硝基苯是一种 状液体,有 气

味,有毒,密度 ,溶解度

d . 硝基苯中溶解了二氧化氮时显黄色,用

除去二氧化氮,操作方法为

③加成反应

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 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是( )

A.苯

B.乙烯

C.乙醇

D.氯化铁

2. 1 mol C 2H 4与Cl 2完全加成,生成物再与Cl 2完全取代,两个过程共用Cl 2 ( )

mol mol mol mol

3.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是有机反应中的常见类型,下列反应不属于...

这三种类型的是( )

A.丁烷制乙烯:C 4H 10――→催化剂加热、加压 C 2H 4+C 2H 6

B.甲烷燃烧:CH 4+2O 2――→点燃CO 2+2H 2O

C.苯与溴单质制溴苯: +Br 2――→Fe Br +HBr

D.乙烯与水反应制酒精:CH 2CH 2+H 2O→CH 3CH 2OH

4. 下列是四种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其中属于饱和烃的模型的是( )

5. 不可用来鉴别CH 4和C 2H 4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

A.通入KMnO 4溶液中

B.通入足量溴水中

C.点燃

D.通入H 2后加热

6. 下列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水检验苯和溴苯

B.苯、浓硫酸、浓硝酸共热制硝基苯

C.用溴水除去混在苯中的己烯

D.苯、液溴、溴化铁混合制溴苯

7. 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C.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碳碳单键相比较,双键更稳定,不能与溴水反应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

8. 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溴水的试剂瓶后,试剂瓶质量增加了7 g ,则吸收的乙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L L L

9.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CHCH 2,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它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可与其4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

10. 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烯

B.乙烷

C.苯

D.氯化铁

11. 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

12. 丙烯可看作是乙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H 3取代的产物,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

质,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

D.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3.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

..分开的是()

A.水、乙醇

B.苯、水

C.汽油、水

D.四氯化碳、水

14. 下列说法能证明苯分子内不存在

...单、双键交替的事实的是()

A.苯燃烧火焰颜色不是淡蓝色

B.苯不溶于水,与水分层

C.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分子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15. 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甲烷,所含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氢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若充分燃烧,消耗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mol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各mo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D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②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17. 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其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溶液 C.浓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说明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知:苯和液溴在有溴化铁

(FeBr3)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此

反应为放热反应。他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

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

A中。

如图是制取溴苯的装置。试回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是吸收瓶,内盛CCl4液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5、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有多条相同碳原子数的碳链时,选取支链最多的一条为主链。

(2)编号-靠近支链(近、简、小)的一端;(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取代基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 (CH3)-CH2-CH3 CH3-CH(CH3)-CH(CH3)-CH3

2-甲基丁烷 2,3-二甲基丁烷

6、比较同类烃的沸点:

①一看:碳原子数多沸点高。

②碳原子数相同,二看:支链多沸点低。

4的烃都为气体。

常温下,碳原子数1-

二、烃的衍生物

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

乙醇①与Na的反应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与Na的反应(与水比较):

①相同点:

②不同点:

结论: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但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②氧化反应(ⅰ)燃烧

CH3CH2OH+3O2→2CO2+3H2O

(ⅱ)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可以被O2氧化成乙醛(CH3CHO)③消去反应

乙酸①具有酸的通性:CH3COOHCH3CO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活泼金属、碱、弱酸盐反应,如CaCO3、Na2CO3

酸性比较:CH3COOH H2CO3

2CH3COOH+CaCO3=2(CH3COO)2Ca+CO2↑+H2O(强酸制弱酸)

②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

1. 植物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它是一种再生能源

B. 乙醇易燃烧,污染小

C. 乙醇只能在实验室中作燃料

D. 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

2. CH3CH2OH 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能够与金属Na反应放出H2

B. 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 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 下列有关某些有机物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苯与液溴发生的取代反应需要加入Fe 粉作催化剂

B. 光照甲烷与Cl2的混合气体,瓶内气体颜色变浅,内壁出现小油滴,瓶口有白雾出现

C. 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而乙烷不能

D. 钠块投入无水酒精中,浮于液面上剧烈反应

4. 下列试剂不可

..用于鉴别乙醇、乙酸、苯三种无色液体的是()

A. 溴水

B. 新制氢氧化铜溶液

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5.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在试管中混合反应物时,依次加入浓硫酸、乙醇、乙酸

B. 为防止试管中液体暴沸,试管中要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C. 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里盛放的是饱和Na2CO3溶液

D. 导管口不能与Na2CO3溶液液面接触

6. 某有机物的结构为CHCH2CH2COOHCH2OH, 这种有机物不可能

...具有的性质是() A. 能跟NaOH溶液反应 B.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能发生酯化反应

D. 能使酚酞显红色

7. 乙醇分子中的化学键如下图所示:

关于乙醇在各种不同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说法正确的是()

A. 和金属钠反应,只有化学键①断裂

B. 和金属钠反应,只有化学键③断裂

C. 和浓硫酸共热,与乙酸反应时只有化学键②断裂

D. 乙醇完全燃烧时,只有化学键①、②断裂

8.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的是()

A. 乙酸乙酯

B. 乙醇

C. 三氯甲烷

D. 四氯化碳

9. 下列有机物既能与NaHCO3反应产生气体,又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的是()

A. 乙醇

B. 乙酸

C. 苯

D. 水

10. 等物质的量的乙酸和乙醇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关系是()

A. 乙酸产生的氢气多

B. 乙醇产生的氢气多

C. 产生氢气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11. 含有18O 的乙醇(CH3CH182OH) 在浓硫酸作用下与CH3COOH混合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物中含有18O的化合物是()

A. H182O

B. CH3CO18OCH2CH3

C. H182O和CH3CO18OCH2CH3

D. CH3C18O18OCH2CH3

1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够使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水和乙酸

B. 油和水

C. 苯和乙酸乙酯

D. 甲醇和乙醇

13. 属于

..乙醇化学性质的是()

A. 可与金属钠反应

B. 能发生加成反应

C. 可被氧化成乙醛

D. 可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烷和乙醇都属烃类化合物

B. 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

C. 丙烷和丁烷都有同分异构体

D.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15. 有三种相同浓度的溶液:①盐酸;②碳酸;③醋酸。它们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16. 下列有关乙醇、乙酸、苯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 乙醇与乙酸都有酸性,都能与钠反应

B. 乙酸、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乙醇、苯的密度比水小

D. 三种有机物都是烃的衍生物

17. 下列关于酯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酯化反应可以将反应物完全转化成生成物

B. 酯化反应是酸与醇之间的反应

C. 酯化反应用浓硫酸只作催化剂

D. 酯化反应在瞬间就可以完成

18.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预先使棉花浸透乙醇,并按上

图装好,对着铜丝中间部位加热。片刻后开始

有节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

实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A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从中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 (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19.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乙烯的年产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不可以通过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是(填序号)。

中装入药品后加热。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形成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形成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① 分散性和封闭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 ②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精耕细作,技术先进,但无革命性突破 ③脆弱性:规模小,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②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 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实行精耕细作 ③小农经济封建政府主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④随着农民战争爆发和王朝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 个新的轮回 ①灾荒瘟疫 ② 封建政府沉重赋税、徭役 ③社会的动荡与土地兼并 地位和影响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精耕细作使中国古代农业发达, 这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中国文明的萌发和发展的经济基 础。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无法 扩大再生产,它的牢固存在,严重地阻碍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中国封建 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成为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小 农经济 有利因素 不利因 艰难成长

经营形态演变发展过程及成就 夏商西周 官营手工业春秋战国 汉武以后中国古代手工业 产生并由官府垄断继续发展 盐铁及铸钱等官办经营方式 政府直 接经 营、集 中、大 作坊生 产 生产目的性质和特点 发展概况 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出现发展 受摧残恢 复和发展 民间私 人经营 元朝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 纺织技术 明中叶后 民营超过官营手工业 占主导地位 使用花楼机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雇佣关 系),清继续发展 农户体 产,作为 副业 供军队和官 府贵族生 活使用,不 在市场流通 供民间消 费,作为商 品在市场流 通 供家庭消费 和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 卖 国家垄断性质;它凭借国家权 力,征调优秀工匠,控制最 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 品精美,取得诸多成就,世界 领先,享誉全球 美, 商品生产性质;在重本抑末的 社会环境下发展艰难,但后来 居上 属于自然经济组成部分;受小 农经济的束缚发展艰难,在自 然经济时代,占有相当的比 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 要因素 地域分布广、生产部门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先进②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③ 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长期占主导地位,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明中后期逐渐占主导地位,某些部门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出售,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④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领先于世界,享誉全球⑥ 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受农业制约 ①地 美,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条 件:商人资金充足,自由劳动力增加标志—时间:地区:发展状况: —明朝中后期的棉纺织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带有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明 中后期江南地区 期后中朝明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 发期清 展有朝 所前 ①在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机户雇佣机工。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他们之间形 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生产者成为资本家②在棉纺织业中心的松江,包买商雇佣居民生产 暑袜。这些包买商直接支配生产,就实质而言,属于商业资本控制生产,商人成为资本家 ③广东罗定的冶铁和佛山铁器制造业也出现雇佣关系 原因:a、清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继续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 手工业分工更细,促进了区域分工和专业城镇的发展b、清初统治者放宽了对手工业的限制 表现: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工更细;雇工数量更多;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实质: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机户雇佣机工、店主雇佣居民),这种雇佣关系的实质就是商品货币关系 特点:发展缓慢,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1、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束缚着新的生产力发展。其一是农民受到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购买力小,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市场小)。其特二是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盖房买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资本少)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等政策和实行闭关政策(妨碍市场扩大和资本积累)传统文化以孔孟之道、纲常名教为核心,斥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排斥西学等行会制度对手工业、商业竞争的限制货币制度的落后与混乱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明清社会生产力虽已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提供了历史前提,但还不足以瓦解封建的自然经济和腐朽的封建制度 原因 2 、 3、 4、 5、 6、 1、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 中国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 地位影响2 、发展缓慢,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经济上的体现,为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 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 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物
烷烃: 甲烷
烯烃: 乙烯
主要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 (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 5 种)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①氧化反应 (ⅰ)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 H2、Cl2、HCl、H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
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 +HBr
+HNO3――→ +H2O
③加成反应
+3H2――→
苯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 分子式相同而结
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CH2 原 构式不同的化合
子团的物质
物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 同单质的互称
子的互称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 子式可不同
——
结构
相似
不同
不同
——
研究对象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原子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 用甲,乙,
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 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
“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
CH3-CH-CH-CH3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部分复习题集含答案解析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很容易燃烧 D.有机化合物有的不溶于水,有的可溶于水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性质上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 B.无机物和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C.所有的有机物都可以从动植物的有机体中提取 D.有机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而且速度较慢 3.有机物中的烃是( b ) A.只含有碳 B.只含有碳与氢 C.含有碳与氢 D.燃烧后生成CO2与H2O 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b) ①乙醇②食盐③石墨④甲烷⑤蔗糖⑥水⑦一氧化碳⑧碳酸钙⑨乙酸 A.①②④⑤⑨B.①④⑤⑨C.①③④⑤⑦⑧⑨ D.①④⑤⑥ 5.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 A.甲烷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 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 D.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极性键 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取代反应的是(c) A.氧气B.溴水C.氯气D.酸性KMnO4溶液 7.下列关于甲烷与Cl2的取代反应所得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都是有机物B.都不溶于水 ' C.有一种气态物质,其余均是液体D.除一种外均是四面体结构8.下图是CH4、CCl4、CH3Cl的分子球棍模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CH4、CCl4和CH3Cl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B.CH4、CCl4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C.CH4和CCl4中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D.CH4、CCl4的结构相同,性质也相同 9.下列气体既可以用碱石灰干燥又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是(b) " A.Cl2B.CH4C.NH3D.SO2 10.1 mol CH4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Cl2为(d) A.mol B.2 mol C.mol D.4 mol 11.氯仿(CHCl3)可作麻醉剂,但常因保存不妥而被氧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光气(COCl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Cl3+O2―→2HCl+2COCl2,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在使用前需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c) A.氢氧化钠溶液B.盐酸C.硝酸银溶液D.水12.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3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c) 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石灰水 B.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 C.点燃,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整本书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2)奴隶社会:石器锄耕:耒耜; (3)封建社会:铁犁牛耕: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 ⑴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人民创造了一种“井渠”(龙首渠),后来传到西北地区称为坎儿井。 ⑵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 ①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②唐朝时创制了筒车; ③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水转翻车); ④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4.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⑴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⑵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为满足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局限:具有分散性、落后性、封闭性、脆弱性。 ⑶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历代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1.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丝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①新石器时代:丝织技术已经出现。 ②商朝: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汉代纺织业已相当发达,通过丝绸之路,外销丝绸(被称为丝国); ④唐朝:技术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⑤明清时苏州、杭州、南京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江南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 ①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

最新整理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学习资料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等少数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相似,因而一向把它们作为无机化合物。 有机物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 甲烷 ①氧化反应(燃烧) 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②取代反应(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 CH4+Cl2―→CH3Cl+HCl CH3Cl +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烯烃: 乙烯 ①氧化反应(ⅰ)燃烧 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有黑烟) (ⅱ)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2、Cl2、HCl、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制乙醇) ③加聚反应 nCH2=CH2――→-CH2-CH2-n(聚乙烯) 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别烷烃和烯烃, 如鉴别甲烷和乙烯。 苯 ①氧化反应(燃烧) 2C6H6+15O2―→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②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硝基取代。 +Br2――→+HBr +HNO3――→+H2O ③加成反应 +3H2――→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概念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 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 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 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而结 构式不同的化合 物的互称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 同单质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 子的互称 分子式不同相同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 子式可不同 —— 结构相似不同不同—— 研究对象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原子 6、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 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 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 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 CH3-CH-CH2-CH3 CH3-CH-CH-CH3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学点归纳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3、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E(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热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三、中和热的测定 四、能量的分类 典例剖析 【例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是伴有能量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在化学变化中,既有物质的变化,又有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的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NaOH固体溶于水中放出热量,NH4NO3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核反应的能量变化等。在确定的化学反应中,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放出热量;当E (反应物总) <E (生成物总)时,反应吸收热量。B、C正确,A、D错误。 【例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 ⑤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⑥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则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⑦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能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⑤⑥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⑤⑥

答案: C 解析: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①②④⑤正确,但化学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数会变化,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变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变现为热量的变化,也可变现为光能、动能等能量形成,B是错误的;A从能量变化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正确;C、D都是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正确描述,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多余的能量以热能释放出来就是放热反应,当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所差能量通过吸收热量来完成,表现为吸热反应。 答案: B 【例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还有化学能的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是放出热量还有吸收热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则该反应进行后一定是吸收热量的 D.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其稳定性越大,反应越难以发生;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小,反应越容易发生 答案: C 解析: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反应后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如碳在空气中燃烧时需要加热才能进行,但反应后放出大量的热量。ABD都是正确的。 【例5】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关于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N的总能量 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X、Y总能量一定小于M、N的总

必修二有机化学测试题2

必修二有机化学习题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Br-80 Na-23 1、一次性餐具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是()。 A.瓷器餐具B.淀粉餐具C.塑料餐具D.纸木餐具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①②③ 3、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跟溴水反应褪色的是: A、乙醛 B、乙烯 C、乙醇 D、裂化汽油 4、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乙醇 B、乙酸 C、氯化钠 D、碳酸 5、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溴苯和水 B、乙酸乙酯和乙酸 C、溴乙烷和乙醇 D、乙醇和水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苯B.聚乙烯C.汽油D.煤 7.氯仿可用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生成剧毒的光气(COCl2)?光2HCl+2COCl2为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在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2CHCl3 +O2?→ 变质。下列那种试剂用于检验效果最好()A.烧碱溶液B溴水C.KI淀粉溶液D.AgNO3溶液 8.医院里检验糖尿病的方法是将病人尿液加入到CuSO4和NaOH的混合液中,加热后产生红色沉淀说明病人的尿中含有() A.脂肪B.乙酸C.蛋白质D.葡萄糖 9.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A.有盐类物质生成B.有酸类物质生成 C.有油脂类物质生成D.有酯类物质生成 10.丙烯酸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其对应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 C.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发生相互加成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1.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下列实验的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③蛋壳能否溶于酸④白酒中是否 含甲醇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点

第三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原因:新中国成立前夕,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破坏使得中国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措施:土地改革(1950-1952年,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 (3)结果: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4)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新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2.“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国家有计划地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1)原因: ①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包围、封锁等敌对政策,发展重工业是增强国防实力、巩固政权的当务之急。

②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现代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要想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其它: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2)目的:为了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 (3)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 关系同时并举。 (4)主要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 业化的初步基础;②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建成四大重点 企业(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 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6)意义: ①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②我国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2)方法: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乙烯 1.氧化反应 I .燃烧 C 2H 4+3O 2??→ ?点燃 2CO 2+2H 2O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II .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C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 2、Cl 2、HCl 、H 2O 等发生加成反应 CH 2=CH 2+H 2 催化剂 △ CH 3CH 3 CH 2=CH 2+HCl 催化剂 △ CH 3CH 2Cl (氯乙烷:一氯乙烷的简称) CH 2=CH 2+H 2O 高温高压 催化剂 CH 3CH 2OH (工业制乙醇) 3.加聚反应 nCH 2=CH 2 催化剂 △ (聚乙烯) 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常利用该反应鉴 别烷烃和烯烃,如鉴别甲烷和乙烯。②常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除去烷烃中的烯烃,但是不能用酸性KMnO 4溶液,因为会有二氧化碳生成引入新的杂质。 苯 难氧化 易取代 难加成 1.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不能是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说明苯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2.氧化反应(燃烧) 2C 6H 6+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浓烟,说明含碳量高) 3.取代反应 (1)苯的溴代: (溴苯)+ Br 2 FeBr 3 +HBr (只发生单取代反应,取代一个H ) ①反应条件:液溴(纯溴);FeBr 3、FeCl 3或铁单质做催化剂 ②反应物必须是液溴,不能是溴水。(溴水则萃取,不发生化学反应) ③溴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密度比水 大 , 难 溶于水 ④溴苯中溶解了溴时显褐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操作方法为分液。 (2)苯的硝化: + HO -NO 2 浓H 2SO 455℃~60℃ -NO 2 + H 2O ①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 ③硝基苯是一种 无 色 油 状液体,有 苦杏仁 气味, 有 毒,密度比水 大 ,难 溶于水。 ④硝基苯中溶解了硝酸时显黄色,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硝酸,操作方法为分液。 (3)加成反应(苯具有不饱和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3H 2 Ni (一个苯环,加成消耗3个H 2,生成环己烷) 4概念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 定义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 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 分子式 不同 相同 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子式可不同 ——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 关系: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从微观来看,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H2O(g) CO(g)

注:反应条件与吸放热无关。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④闭合回路“成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离子不上岸,电子不下水” 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⑤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正正负负” ⑥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氧化,正还原” 负极:失电子,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学 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次月考(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赵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60分。) 1.关于烃和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烃的组成均符合通式CnH2n+2 B.烃类均不溶于水 C .甲烷在同系物中含碳量最高,因而是清洁能源 D.甲烷可以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2.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2H6 B.C4H10 C.C3H6. D.C 3.某气态烷烃30mL,完全燃烧时,正好消耗同温同压下的氧气150mL,该烃的化学式是:() A.C2H6 B.C3H8 C.C4H10 D.C5H12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苯 B.聚乙烯 C.汽油 D.煤 5.下列有机物不能通过乙烯的加成反应制取的是 ( ) A.CH3CH2Cl B.CH2Cl—CH2Cl C.CH3—CH2OH D.CH3—COOH 6.是谁第一个想到苯是环状结构的 ( ) A.拉瓦锡 B.维勒 C.阿佛加德罗 D.凯库勒 7.下列变化,是通过取代反应来实现的是 ( ) A.CH3CH2OH ─→CH3CHO B.CH2=CH2 ─→ CH3-CH2Br C.─→ —NO2 D.CH3COOH 2 8.在150摄氏度时,将某气态烃和氧气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发现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试推断该烃的分子式可能是() A. 乙烷 B.乙烯 C.丁烷 D.苯 9.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 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底下B.钠块熔化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D.溶液变红 10.不能用溴水鉴别的是()。 A.甲烷、乙烯B.苯、乙醇 C.乙醇、乙酸D.苯、四氯化碳 11.用30 g乙酸与46 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 A.29.5 g B.44 g C.74.8 g D.88 g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B.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C.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D.油脂不能使溴水褪色 13.某有机物的结构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跟NaOH溶液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酯化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 14.0.01mol某种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0.54g H2O,则该有机物不.可能 ..是()A.丙烯B.乙烷C.乙醇D.乙酸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线索: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重大成就,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一五计划”: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矿业建设的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 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4、“一五计划”的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时间: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2、内容:(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六、《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 题的是。 七、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背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1)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三大改造的完成; (2)国内主要矛盾:即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 3、内容: (1)★八大确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先 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八、“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2、大跃进: (1)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 规律。 (2)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 (2)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5、后果: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 年经济困难。 6、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提出“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核心为调整。调整的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的 比例。 7、1966年国民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有: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经济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革”动乱海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九、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1973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复苏。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 调整国民经济。 2、1975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迅速回升。原因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 全面整顿的思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 十、★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4、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许多学生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因此我们要学会去总结每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一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 硝化反应+HNO3-NO2+H2O 加成反应+3H2 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 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Na2CH3CHONa+H2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CH3Cl B.CH2Cl2C.CCl4D.HCl 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最多的是( ) A.CH4B.C2H6C.C3H6D.C6H6 3.把纯净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放在集气瓶中,用玻璃片盖好瓶口,放在光亮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气体发生爆炸反应B.瓶内气体的颜色变浅 C.用一根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伸入瓶内时有白烟产生D.集气瓶壁有油状液体生成 4.已知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直线型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形分子L和直线型分子 M。(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10)如下图,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G)(M) A.常温常压下,L是一种液态有机物B.E是一种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 C.干燥的G 能漂白有色物质D.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 5.下列各物质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 ①金刚石②二氧化碳③甲烷④四氯化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全部 6.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的气体是( ) ①CO、O2②Cl2、CH4 ③NO2、O2 ④N2、H2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7.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 ) A.水B.溴水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SO3+H2O=H2SO4B.CH2=CH2+H2O→CH3-CH2OH C.CH3Cl+Cl2→CH2Cl2+HCl D.CO2+2NaOH=Na2CO3+H2O 9.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环中的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 ④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0.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A.2,4-二甲基丁烷B.2,3,3-三甲基丁烷C.2-乙基戊烷D.2,3-二甲基戊烷 11.分离水和1-氯丁烷的混合物的正确方法是() A.分馏B.过滤C.分液D.加入溴水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同系物之间在化学性质上相似B.同系物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C.同系物之间的物理性质随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的变化 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13.下列分子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第 1 页

2019精选教育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大全合集.doc

高中历史必修二归纳大全合集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2)了解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1、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都江堰 3、秦:灵渠 4、两汉: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王景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1、纺织业主要成就:手工业代替官营业 (1)原料使用先后顺序:麻葛丝棉。 (2)丝绸之路:汉代开辟。丝绸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3)唐代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朝廷征收民间纺织品的数量相当可观。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工艺特点:分布广,规模大,水平高。战国以后以铁器为主,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后有瓷 (2)陶器:a、产生——原始时代彩陶b、发展: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c、独特技术——唐三彩d、陶瓷过渡时期: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彩绘工艺。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峰——雍正时期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四)“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海禁”政策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