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课做大自然的朋友 课时练习

第三课做大自然的朋友

一、单项选择题

1.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不符合的是(B)

A.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B.先污染,后治理

C.垃圾分类处理

D.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此我国应坚持的基本国策是(A) A.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B.对外开放

C.计划生育

D.一国两制

3.2019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表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这说明(C)

A.环保工作是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

B.“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强烈的呼声

C.要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D.要树立尊重自然、主宰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4.人类要生存,就得与自然环境打交道,和自然环境打交道,就应该遵守一定的规范。下列适用于全球青少年的规范有(A)

①不要到处乱丢垃圾,要把它们丢进果皮箱里②积极参与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活动③不要浪费,积极使用可再利用物品④爱护野生动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小张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组织的“创建美丽校园”实践活动。他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活动要求的是(B)

A.针对“学校食堂废气污染”的现象,向校长提出整改建议

B.打扫完卫生区后,将垃圾倒进河里让水冲走

C.在学校草坪上竖立“小草微微笑,走路请绕道”的标语牌

D.将课间同学乱扔的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

6.针对漫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应

(D)

①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②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③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

④参与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坚持依法治理环境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在“共享经济”浪潮下,人们的出行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新兴绿色交通方式,倡导这些绿色交通方式(A)

①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②能够引导人们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③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能够彻底解决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8年4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首都少年儿童一起挥锹铲土、填入树苗、培实新土……接连种下了白皮松、西府海棠、红瑞木、玉兰、紫叶李。习近平主席(B)

①启示公民应自觉履行植树造林的义务

②说明我们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建设美丽中国

③表明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④有利于青少年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好”的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C)

①外出就餐适当点餐,多余饭菜打包带走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升级设备净化废气③低碳出行公交出行,近途多走路多骑车④理性消费合理消费,选购节能环保家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某物流平台推出了“共享快递盒”获得了“年度影响力技术”奖项。每个快递盒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使用寿命可达1 000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0.025元。下列关于“共享快递盒”的使用理解正确的是

(D)

①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增加了快递企业的利润

②提高了快递盒的循环利用率,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③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是物流企业在“共享”领域的有益尝试

④说明了科技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形,你将作出什么选择?请简要说明理由。

(1)情景一你的好友说:“去年,你收到别的同学送你的贺卡有30多张。今年元旦,你怎么也得买30多张回寄给他们吧?”

我的选择:

理由:

答:我的选择:不购买或少购买贺卡,通过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表示祝福。

理由:这样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

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2)情景二喝完瓶装饮料,你想把饮料瓶子扔掉,但是发现附近没有垃圾箱。

我的选择:

理由:

答:我的选择:不乱扔瓶子,找到垃圾箱再扔或暂时保存起来以后卖给废品收购站。

理由: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利用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情景三国庆节你和父母回农村老家,发现一个乡镇造纸厂在往河流中排放污水。

我的选择:

理由: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答:我的选择:报告给当地环保部门。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理由:要依法保护环境,敢于并善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材料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水是生命之源。今年,浙江“五水共治”持续发力。5月瑞安市吹响了“剿灭劣五类水”治理河道污染的冲锋号。当地市民积极参与治水、护水活动。

材料二“志愿汇”是“互联网+”在公益领域中的应用。通过这个平台,未来杭州老百姓参与志愿者服务将更便利。来自瑞安市的青年志愿者和当地学生、外籍教师一起为河道悬挂护水牌,市民扫一扫护水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进入“河管家”反馈系统,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1)材料中所提到的“河道污染”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些严重的问题,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答:环境问题。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在日常生活中,参与治污行动,改善生态环境,除了“码”上举报,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答:学习和宣传环保知识,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勇于同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