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xx年押密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xx年押密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xx年押密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xx年押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总要求是( )。

A.教学规律

B.教学规则

C.教学原则

D.教学细则

2.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 )。

A.3~5岁

B.5~7岁

C.8~10岁

D.11~13岁

3.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A.学科知识素养

B.文化知识素养

C.教育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指导法

5.学校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 )。

A.社会性

B.稳定性

C.连续性

D.共同性

6.考试前夕,学校咨询人员对平时比较容易紧张的同学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A.早期干预

B.问题预防

C.发展指导

D.缺陷矫正 7.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是( )。

A.人际排斥

B.人际吸引

C.人际合作

D.人际竞争

8.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 )

A.示范

B.讲解

C.练习

D.反馈

9.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 )。

A.心智技能

B.表演技能

C.写作技能

D.操作技能

10.班级授课制出现以后产生了( )。

A.教师

B.班主任

C.学生

D.校长

11.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2.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

A.洛克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13.难题提供了试题的( )信息。

A.错误率

B.通过率

C.平均通过率

D.平均错误率 14.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5.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16.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是在( )。

A.1904年

B.1922年

C. *

D.1986年

17.“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二因素论

D.遗传决定论

18.(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表

19.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 )出版。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0年

2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地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型教师往往比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21.( )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A.关注

B.尊重

C.真诚

D.同感

22.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裴斯泰洛齐

23.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更加制度化的是( )。

A.察举制

B.举孝廉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4.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25.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经过事物本身来教学,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

26.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比较

B.变式

C.概括

D.直观

27.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

A.后勤职工

B.行政干部

C.学生

D.教师 28.生理自我的基本成熟是在( )左右。

A.4岁

B.3岁

C.5岁

D.7岁

29.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爱岗敬业

B.热爱学生

C.热爱教育事业

D.加强自身修养

30.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A.自愿发展

B.自动发展

C.自主发展

D.自由发展page]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2.简述班集体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师生冲突主要由哪些原因引起?

5.简述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刚上一年级的小刚,在超市拿起话梅就吃,被同学告诉老师。

老师找到小刚,问他为什么吃话梅。小刚说:“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

老师说:“你的话梅是哪儿的?”

小刚说:“妈妈买的。”

老师说:“妈妈怎么买的?”

小刚说:“用钱买的。”

老师说:“钱是怎么来的?”

小刚说:“妈妈用劳动换来的。”

老师说:“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钱,然后才能买话梅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话梅的!”

小刚说:“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

老师说:“小刚不是,小刚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别。”

问题: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什么?对小刚的品德形成有什么意义?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的考试题都是课本里面的习题。当我发现这个秘密后,就每天把课本里面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成绩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缮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瘁,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请运用德育教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学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规律,体现了一定的教育目的。

2.C【解析】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3.A【解析】教师要胜任某学科的教学工作,必须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学科知识素养的基础上。

4.C【解析】题干是对练习法的解释。

5.A【解析】不同性质的社会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德育,因此,学校德育具有社会性。

6.B【解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问题预防。

7.A【解析】题干是对人际排斥的解释。

8.C【解析】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练习。

9.D【解析】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10.B【解析】班级授课制产生之前,没有班级这一概念,也就没有专门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班主任。

11.B【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12.C 【解析】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对班级授课制做了充分的理论论证,使班级授课制作为一种教学制度确定了下来。

13.C【解析】通过教育学对习题训练的重要性论述可知,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通过率信息。

14.A【解析】题干是对信度的解释。

15.D【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因此,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16.A【解析】1904年,清政府在《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17.D【解析】题干过分夸大了遗传 * ,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

18.D【解析】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19.C【解析】廖世承是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他于192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C【解析】专家型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领域更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而不太注重课堂的细节。

21.D【解析】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22.A【解析】夸美纽斯使教育学体系形成。

23.D【解析】前三种是汉朝及南北朝时的选士制度,隋代实行科举制一直延用到清末。

24.C【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

25.B【解析】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感知,所以题干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26.B【解析】题干是对变式概念的解释。

27.D【解析】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的,而且也是在教师的管理下进行的。

28.B【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9.B【解析】教师热爱不热爱教育事业,从他对学生的态度上就能体现出来。

30.C【解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成学生不再依赖教师,学会自主学习,即“教是为了不教”。

二、简答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包括:(1)培养 *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

和谐发展。①人的发展是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通过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②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内完成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任务,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2.在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和规范。(1)集体目标的形成。集体目标制约着群体的心理,它的确立对于集体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关键的作用。形成集体目标主要有两个方法:①直接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的方法;②间接过渡的方法。(2)规范和舆论。①规范: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行为和评价标准。它有三个重要的心理功能:群体支柱的功能、评价标准的功能、行为导向的功能。②遵从:个人遵从有三种方式:服从、认同和内化。

③建立积极规范的方法:组织全班学生讨论,班干部以身作则,要避免形成消极的非正式规范。群体规范强大的动力功能主要通过舆论发挥出来。小学生中的舆论主要受教师的导向。(3)内聚力。群体内聚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群体成员对群体的信奉程度,此外还有以下几方面:①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度;②群体的领导方式;③群体内部的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④外部影响。(4)心理气氛和士气。气氛指群体中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士气指在完成任务时的工作精神。影响士气的因素有:①对群体目标的赞同;②对活动的满意度;③群体领导方式;④和谐的人际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节,是传承社会文化节、传递生产经验收报告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批学校教育工作者,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教育终身化;第二,教育的全民化;第三,教育的民主化;第四,教育的多元化;第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第一,关于教学原则:他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第二,关于教学制度:他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第三,关于教学思想:他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经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第四,关于教学内容:他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第五,关于教学原则:他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他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赫尔马特教育思想: 第一,他将伦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他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小学)真题和参考答案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重( ) A、学生自主 B、教师主导 C、教学相长 D、因材施教 2.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 A、公共性 B、明主性 C、免费性 D、强制性 3. 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整体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4. 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品德课和各科教学 D、班主任工作 5.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6.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 ) A、沟通与合作能力 B、激励与评价能力 C、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组织与实施能力 7.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 ) A、肥皂水 B、蒸馏水 C、食用醋 D、稀盐酸 8.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9.小英相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0. 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 ) A、监督策略 B、复述策略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1.教育的含义 1.1.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孙子. 尽心上》 1.1. 2.概念: 广: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2.教育的基本要素 a)教育者(主导) b)受教育者(主体) c)教育影响(桥梁、中介) 1.3.教育的属性 1.3.1.本质属性 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3. 2.社会属性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历史继承性 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4.教育功能 1.4.1.作用对象 a)个体发展功能(本体) b)社会发展功能(派生) 1.4. 2.性质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1.4.3.呈现形式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1.5.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5.1.起源 a)神话说--教育是神创造的(最古老的) b)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本能生利 息) c)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心理仿梦露) d)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 一--米丁斯基、凯洛夫--米凯爱劳动 1.5. 2.发展 1.5. 2.1.原始社会 a)无阶级性、公平性 b)教育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c)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5. 2.2.古代社会 1.5. 2.2.1.奴隶社会 ●中国 夏、商、西周:庠、序、校( 国学、乡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春秋:私学兴起--自由 ●外国 古埃及: 文士学校--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军事体育 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https://www.360docs.net/doc/2a430363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是从事教师行业所必须具备的执业证书,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都应当具备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书在我国有两种获得形式,一种是参加国家统考,一种是参加地方自主考试,两种形式的考试模式都是:笔试+面试。自教育部2011年在浙江、湖北率先开展教师资格“国考”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加入全国统考。从考试大纲来看,改革后的教师资格考试,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学段;地方自主考试笔试科目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根据规定,笔试和面试都通过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笔试科目及面试内容如下表所示: 拼音早教幼儿园升小学基 本韵母 (用excel做的) 因为目前山西每年只在下半年举行教师资格考试,所以还不太了解上半年举行的省市有哪些。正好看到今天河北省是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最后一天报名,不知道大家报上名了没有呢?我2017年已经拿到小学教师资格证,今年1月7日刚参加完初中的面试,还在等待结果。教师证的考试人数真的很多,竞争很大,所以我把我自己备考时候总结的知识点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我备考用的是中公教育的教材,教材不同可能知识点略有不同,但是大体一样,重点已经加粗,着重记忆。如果备考的伙伴们觉得对自己有用或者有什么补充和建议,不妨留言给我,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我已经拿到的教师资格证) 初中综合素质知识要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79405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我够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答: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答: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3、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答:1、制度管理法2、民主管理法3、学生自主管理法、4 情感沟通法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答: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答:(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答: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答: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答: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答: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反思方法?答: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重点启发性原则。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原则:1)直观性原则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国家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 1.小学教育特点4:对象特殊的义务全面基础教育 教育对象特殊性(生理、感知水平低、形象记忆、道德感模糊、); 基础性(社会、个体发展的基础,课程内容); 义务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学校教育);全面性(各方面充分发展,保证其德智体美劳方面最大程度和谐发展) 2.小学教师劳动特点6 遵守系统、给学生做示范的复杂长期工作,(还需要离开学校、加班、备课) 复杂性(教育目的全面、任务多样、对象差异) 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上不断更新、教育机制)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利用课余时间备课、批改作业;校内外、家访等) 系统性(由教育的系统性以及人的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决定) 3.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以及学周安排。 4.教育目的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要求,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5.教育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三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6.学校管理三要素:管理者、对象、手段;工作核心是教学管理;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 7. 8. 教育观察法(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 教育调查法(搜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揭示事物本质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系统抽样(根据预定规则、每部分抽取1个样本) 分层抽样(按某一属性分类,按比例进行随机抽样) 等距抽样(编号后分成个数相同的组) 整群抽样(随机分组,抽取群体) 多级抽样(抽取若干群,在群中随机抽取样本) 教育实验法(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前实验(缺乏假设、控制措施、无对照组) 真实验(完全控制、效度高) 准实验(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无随机分派,不能控制误差)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合集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问答法) .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能力必备

1近代教育的变化 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后教育特征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民主化 ③教育的多元化 ④教育的全民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调查研究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制定调查计划 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 ④实施调查 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4行动研究步骤 ①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总结与反思 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教育目的 7人口对教育作用 ①人口数量与增长是制 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 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 的质量 ③人口的结果影响教育 的发展 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 响 8学校教学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 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 体发展的特殊功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 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 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 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 能 9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及其教育意义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 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 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④互补性→长善救失 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10教育目的功能 ①导向功能 ②激励功能 ③选择功能 ④评价功能 11社会本位论观点 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 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 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 ②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 没有其他目的 ③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 功能来衡量 12教师劳动特点 ①强烈的示范性 ②独特的创造性 ③劳动的复杂性 ④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 的连续性 ⑤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⑥长期性 13教师知识素养包括哪 些方面 (1)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 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 络 ③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 知识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 维方法和方法论 (2)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4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 长阶段理论 ①关注生存阶段:非常 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过多的关注别人对自己 的看法,从而花大量时 间去搞好自己与别人的 关系 ②关注情境阶段:关心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一.教师职业道德 1、如何理解道德内涵? 1)、由一定社会的关系决定; 2)、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多选) 4)、调节个人与人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 4、职业道德的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 5、教师职业规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判断) 6、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本人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判断)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鲜明的继承性(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严格的标准性。 8、我国在1997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范教师应: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10、朱熹强调要把修身、接物作为教师道德修养的准绳。 11、明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要求教师通过教书育人来启发人的良知。 1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判断) 13、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判断) 1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指导作用、统帅作用、裁决作用。 15、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知识。 16、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与法律制度之间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7、依法执教的必要性: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18、教师如何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1)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3)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9、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判断) 20、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安贫乐道,无私奉献;坚持操守,为师清廉。 21、教师的欢乐来自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师生间美好的情谊;学生长大成才。 22、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公正从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23、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4、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的内容包括:举止文明、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自尊与尊重他人、诚实守信。

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整理(初中数学口诀)

编号考点摘录答案要点 1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4) (动手课教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评价手段 2 确定数学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3) (单元课标知识)数学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具体数学知识点 3 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4) (心理内涵现状)学科内涵、社会发展现状、学生心理特征 4 初中数学课程性质(3) (吉普车展) 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5 “数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明确了哪些问题(3) (是什么,为什么,得什么) 6 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5) (双内教学评技术) 课程内涵、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技术与数学课程 7 数学课程核心概念(10) (星空感应符合分算模拟) 8 初中数学课程总体目标(4) 四基 (智能验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活动经验 9 初中数学课程学段目标(4) (智能思考问情)(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10 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关系(3) (总学四过结)总体学段目标、总目标四方面、过程与结果目标 11 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4) (数形统合)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12 综合与实践——设置必要性(3) (定义+学生能力+学科联系) 综合与实践——教学特点(5) (综合实践放生自主) 综合、实践、开放、生成、自主性 综合与实践——新课标教学要求(8) (暑假用心刻度河流心域反思问法) 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3) (合作实施发现问题+报告论文总结+探讨关联应用意识) 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4) (合作探究抽象问题) 综合与实践——课程本质及要求(2) (解决问题活动+独思自探+合流)(学生积极主动+教师尊重自主) 综合与实践——课程实施要点(3) (综合探索实践) (突出实践、强调综合、以探索为主线) 综合与实践——课程作用主动、个性、学习方式、探究、情感价值、能力、创新、经验 13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建议(6) (施主标地基验情态) 14 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4) 预设生成、全体个体、合情演绎、现代技术与手段多样 15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要点(6) 见后 16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形式(8) (口述成长两课三后) 17 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实施建议(7) 见后 18 教学原则(4) (抽烟公论)抽象具体、严谨量力、理论实际、巩固发展 19 数学教学过程(5) (北外教学评上985)备课、上课、课外、成绩考核、教学评价 20 五段教学法(5) 引入、讲解、联系、总结、应用 21 数学教学方法定义加后 22 初中数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5) (自发讲论坛)自学辅助、发现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23 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需要考虑什么(5) (课目+学生+教学内件法) 24 概念间的逻辑关系(2) (相容:全同\交叉\从属;不相容:对立\矛盾) 25 概念下定义的常见方式(4) (公鼠秒揭)公理性、属加种差、描述性、揭示外延 26 概念教学基本要求(3) (内涵表达+运用+关系分类体系) 27 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4) (引确固用) 引入、明确、巩固、运用 28 命题教学的基本要求(3) (理解运用系统) 29 命题教学的一般过程(5) (引证明雇佣) 1.引入 2.证明 3.明确 4.巩固 5.应用 30 命题教学的策略(5) (被提问生过情) 31 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教学规律)(5) 间直、技能能力、技能与数学观、认知与非认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32 数学问题的设计原则(3) (可行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应用性原则) 33 数学学习概述及特点见后 34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内因(2) 非认知因素+认知因素 35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外因见后

2017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 与能力(小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这句话反应了()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2.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个人天赋 B.社会分工 C.国家性质 D.教育 3.在教育活动中,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A.学生 B.家长 C.教师 D.校长 4.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 A.游戏活动 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 D.文学体育活动 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应具有()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6.将观察法分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的依据是() A.观察条件是否人为控制 B.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 C.观察者是否直接进入活动 D.观察内容是否有设计并有结果 7.假如小学生被狗咬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A.立即包扎伤口 B.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 C.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 D.不做处理,直接送往医院 8.威威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 A.广阔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9.学生的学习是基于自己的经验,主动接受新的信息,并对其意义进行重

构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 A.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0.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乘作业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11.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认为听父母话和老师的话就是好孩子。这是因为其道德发展处于() A.权威阶段 B.公正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12.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特征是() A.活动过多 B.冲动任性 C.注意障碍 D.学习困难 13.课程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斯宾塞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的 D.夸美纽斯 14.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育人功能,在课程分类中这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15.学习了《坐井观天》一课,学生学会写“信、拾、蛙、答”等生字,理解并熟记“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这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认知与实践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能让学生充分交流互动并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道尔顿制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文纳特卡制 17.课堂教学中,课桌椅摆放方式会影响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一般来说,“秧田型”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讲述法 C.探究法 D.讨论法 18.教师通过听写英语单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测验评价 B.量表评价 C.实作评价 D.档案袋评价 19.《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小学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意义,第二学段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这要求该部分教学的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高中考点归纳重点总结

知识点归纳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育观: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目标: 1.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3.造就平等的公民 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保罗·朗格朗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 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家在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 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小学) (科目代码:202/202A)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照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題,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冃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重(L A. 学生自主 B. 教师主导 C. 教学相长 D. 因材施教 2.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1 A. 公共性 B. 民主性 C. 免费性 D. 强制性 3. 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阶段性 B. 整体性 C. 顺序性 D. 差异性 4. 小学徳育的基本途径是()? A. 课夕卜活动和校外活动 B. 少先队活动 C. 品徳课和各科教学 D. 班主任工作 5. 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对抗型 6. 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之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谍、同行研讨等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 A. 沟通与合作能力

B. 激励与评价能力 C. 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D. 组织与实施能力 7. 如果学生被蜜蜂捲伤,教师应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 A. 肥皂水 B. 蒸诩水 C. 食用醋 D. 稀盐酸 8. 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 直觉 B. 错觉 C. 幻觉 D. 联觉 9. 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10. 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 A. 监督策略 B. 复述策略 C. 计划策略 D. 组织策略 11. 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在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 A. 概念学习 B. 符号学习 C. 表征学习 D. 命题学习 12. 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 A. 激情 B. 共情 C. 热悄 D. 反移情 13.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1, A. 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4. 为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逬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 实验法 B. 练习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能力知识点总结 1、教学技能得观点:活动方式说,行为说,结构说,能力说,知识说; 2、教学技能:教学技能就是教师在已有得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与反思体悟而形成得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与心智活动方式。 3、教学技能得含义:教学技能就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与心智活动整体体现;教学技能就是内外兼修得结果;教学技能就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得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得。 4、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艺术就是教学技能不同发燕尾服阶段表现出得三种不同形态。教学技能即表现为为教师个体得经验,又就是教师群体经验得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就是个体经验得简单描述。教学技能就是教师个体经验与教师群体经验,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得产物,反映了多样性与简约性得统一。 5、教学技能得分类:备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技能,教学语言表达技能,教学媒体选择用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检查学习效果技能,说课与听评课技能,教学评价技能,教学研究技能与教学反思技能。 6、教学技能训练得目标就是提高教师得业务能力整体素质。包括以下目标:掌握教学技能得基本知识;熟练并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提高训练意识,掌握训练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形成教学能力与个人教学风格。 7、教学技能训练得原则:目得性原则,分解原则,示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得原则。 8、教学技能训练得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介入教学,教育教学实习,微格教学。 9、微格教学由美国瓦特爱伦创立.微格教学就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训练教师教学技能得实践性较强得方法。 10、微格教学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得紧密结合;技能训练单一集中,针对性强;信息反馈及时,有效,全面。 11、微格教学得操作过程:理论学习与研究;确定要训练得教学技能;提供示范;组织讨论,编写教案;微格教学实践与记录,反馈评价,修改教案,再循环。12、备课就是教学得起点与前提,就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得关键一环。 13、备课:就是指在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与了解学生得基础上,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创造性地设计出目得明确,方法适当得教学方案得过程。 14、备课实质:就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得领悟与把握,明确具体得课程目标,并依据课程标准与学情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结合自己得个性风格与教学特长,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包含两个层次:一就是要统观全局,二就是深入章节。 15、备课类型: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课前备课与课后备课。 16、备课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17、钻研教材得意义:有助于教师掌握教材得逻辑体系;有助于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有助于全面贯彻与落实课程标准;

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整理精品word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 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 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 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 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 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 )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方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方法 教学这一章在整个教资考试中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本章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原则都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今天主要来讲解一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除了可以考查选择题还有可能以材料题的方式进行考查,分析在材料中具体体现了哪个方法。对于选择题,需要理解每一个方法的具体内容,找准侧重点,对于材料题,除了要理解概念以外一些重要方法的贯彻要求也是需要识记的。接下来中公讲师将为您解答。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定义: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形式。讲述:教师运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形象描绘的一种讲授方式。一般在人文学科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多。 讲解: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比如对一些概念、原理、原则、公式进行解释说明。一般在自然学科教学中运用较多。讲读:把讲述、讲解同阅读材料有机结合。讲演:主要是以教师的学说或报告的形式,主要运用于大学教学中。 (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运用谈话法,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是谈话法的前提。 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为了巩固知识就属于复习谈话,为了获取知识就是属于启发谈话,所以在辨析中只说谈话法就是获得新知识的说法是错误的。 (3)讨论法

定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在高年级运用较多。 (4)读书指导法 定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以上四种都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更多是强调运用教师语言,谈话法强调师生互动,有问有答,讨论法更多是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读书指导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者进行示范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主体是教师,是教师演给学生看,具体演示内容可以是实物、模型、标本、图片、挂图、幻灯片、视频或教师示范性动作、操作等。 (2)参观法 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者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比如说去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都属于参观法。它可以分为三类:准备性参观、并行参观、总结后参观。准备性参观主要是教学前,先看后学;并行参观是在教学中,边学边看;总结性参观是在教学后,先学后看。 【例题】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他们呢?陈老师边说边讲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讲授法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考试大纲》P4)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古代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P7)- 答: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强调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3、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 -- 5、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P10) 答: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6、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P15) 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苏联凯洛夫《教育学》。 7、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P22) 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P24) 答:(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P26) 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0、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P31) 答:(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11、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P32) 答:(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2、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P33) 答:(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3、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 答:(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14、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P40) 答: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特征:(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