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成本控制及对策

某公司成本控制及对策
某公司成本控制及对策

某公司成本控制及对策

一、引言

现代会计起源于复式记账的产生以及兴起,在工业革命期间形成了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从此,成本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重要分支在会计和企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本控制及其对策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第一,从理论上看,成本控制及对策的研究对于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世界产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此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也要随着得到改变,这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质的变化上。因此,成本控制及对策的研究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第二,从实际应用上看,成本控制及对策的研究对企业提高控制管理能力,提高盈利有着重要作用。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一种,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能否实现最大程度的盈利。企业的利润,简单地讲可以说是收入减去各项支出,这些支出可以笼统的概括为成本,因此在企业不能增加收入的前提下控制成本对于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也就决定了成本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迈进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已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在此基础上成本会计需要改善和变革。起源于工业革命的成本管理及对策,甚至于近现代的成本会计理论已经不适应与快速发展的经济,成本控制领域亟待创新以及结合现代科技发展的实用的有效对策。

二、简述成本控制的含义、原则以及程序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有效的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它反映了管理上的业绩。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

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产品成本费用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产品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

(二)成本控制的原则

1、全面原则。全面成本管理是要执行成本管理中的“三全性”,即成本控制采用全部、全员、全过程的控制。

(1)全部成本控制

全部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包括料、工、费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监督和限制,不仅对变动成本要进行控制,对固定成本也要进行控制。

(2)全过程成本控制

全过程成本控制是指对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售后的整个过程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不仅对主要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控制,也要对生产前的设计、工艺和生产后的销售、售后所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

(3)全员成本控制

全员成本控制是指发动企业管理人员、基层生产工人和销售人员等企业全体人员树立成本意识,参与成本的控制。由上可知,成本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要想真正实现对成本的高效控制,完全凭借管理人员的一己之力是完全不可能的。管理人员对成本的控制只是片面的不能实现对成本的全面控制。所以应该要利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养成成本控制的意识,这样就能实现高效的全员成本控制。

2、例外管理原则。例外就是指超常情况,成本控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超乎常情的情况。若与预算差不多就没有必要进行反馈控制,从而可以将企业有限的资源用于更需要的地方。

3、成本——效益原则。增加投入能提高公司的效益,但是高效益不等同于高效益,要寻求投入与产出的最佳点。

(三)成本控制的程序

1、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成本控制的过程较为复杂,可将成本控制的程序大体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个过程。

(1)成本事前控制是在产品投产前对影响成本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规划、审核,确定目标成本,它是成本的前馈控制。

成本事前控制具体包括:在生产产品之前进行生产模拟,对成本进行有效的

预测,并由此确定企业的目标成本,然后将总成本分配到各车间各单位,实现归口分级管理。

(2)成本事中控制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随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与目标成本对比,及时发现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它是成本的过程控制。

(3)成本事后控制是在产品成本形成之后,对实际成本的核算、分析和考核,它是成本的后馈控制。

成本事后控制即在一个生产循环结束后由主管部门将最终的成本与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后总结原因,并根据分析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考核奖惩。2、对于小型公司来说,其业务较简单,无法正确的区分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故成本控制的程序可简化如下:

(1)根据定额制订成本标准,并据以制订各项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

(2)执行标准。即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计算和监督。

(3)确定差异。核算实际消耗脱离成本指标的差异,分析成本发生差异的程度和性质,确定造成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归属。

(4)消除差异。

(5)考核奖惩。

三、成本控制的现状

(一)传统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宏观管理的问题。

(1)缺乏战略眼光,无法进行战略性成本管理。很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提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并且根据战略制定成本预算。他们忽略了对成本的预测、决策。

(2)管理人员对市场的关注不够。只片面的重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忽视了对市场的掌握。现在的很多的管理人员仍普遍认为只要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就可以提高利润了。效率与效益是十分不同的,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低成本的高效率转化为高效益的前提基础是所有生产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售出,能被市场所接受。但是很多企业往往忽视了对市场的调查研究,一味的增加产量,最后造成了商品滞销导

致产品积压,最终时企业面临产品循环断裂,资金循环无法进行,企业破产。(3)管理人员的素质过低,观念落后,滞后于形势,没有相应的能力进行有效地管理决策。许多管理人员的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产供销模式上,造成我国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仍然十分落后,对于成本的控制力低下。另外,只片面重视通过降低成本追求效益,而没有认识到必要投入可以创造更多效益,这也可以理解为规模经济效应。就像亚当斯密提到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效益,而规模越大,投入越多,分工越细,工人的熟练程度越高,在价格谈判中的优势越明显,公司效益越好。

(4)现阶段的公司成本控制大多仍局限于生产阶段的控制,没有从全过程出发,实现全面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即成本控制要贯彻在企业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不只是体现在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从设计、研发、投入生产到最后的销售及售后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步骤都涉及到成本,很多企业的设计、研发和销售步骤的投入甚至远远超出生产过程的投入。因此,管理人员在进行产品控制时不应只局限于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而立足于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实现最高的效率和更高的效益。

(5)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不健全,缺少专门的人力资源总监,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和合理应用。还表现在薪酬的制定不合理,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考评制度比较主观和随意,不能实行全面的绩效管理和资源管理,从而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大多数企业对员工的薪酬管理比较简单,很多企业员工的劳动报酬比较固定,没有实行按劳分配的策略,员工之间的薪酬相差不大,在薪酬方面存在平均主义,更存在分配不公的部门之间的报酬,以及不够明确的权责利关系,都引发员工不能主动性的工作,极度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

(6)管理方法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只重视单纯的产品成本管理,忽略了成本动因管理。真正的全面成本控制应该是包括事前的、事中的和事后的控制,而传统的成本控制都是在事后的控制,无法真正正确的揭示成本形成的原因,即缺乏对成本产生的动因进行追溯和管理,也就无法找到真正降低成本的途径,最后的结果是成本控制低效甚至是无效。

2、利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成本管理的问题。

(1)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弊端。每个企业的会计系统,受会计环境和企业会计战略的影响,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产物——财务报表可能扭曲企业的实际情况。

会计环境包括会计规范和会计管理、税务与会计的关系、外部审计、会计争端处理的法律系统、资本市场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会计战略是企业根据环境和经营目标做出的主观选择,各企业会有不同的会计战略,企业会计战略包括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补充披露及报告具体格式的选择等。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会计信息特别是财务报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第一,企业的全部信息不能完全披露,管理层拥有全面的财务信息,财务报表等途径披露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第二,已经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会计估计误差,不一定是企业真实情况的准确计量;第三,管理层有对各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可能使财务报表扭曲企业的实际情况;第四,货币计量的局限性使得许多经济资源未能在财务报表中报告,不能充分反映财务信息;第五,项目的计价方法不统一,一般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报告,但实际上项目的计价由于由于受到会计准则的制约所采用的方法个用不同,就可能使得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失去可比性。

(2)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弊端。

第一,各方法适用条件过于简单和笼统。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一般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产品计算的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在这类型的生产中,产品的生产技术过程不能从技术上划分为步骤或者生产是按流水线组织的,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都可以按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造船业、重型机器制造业等;也可以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而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不能用单纯用数量的多少、批量的大小来决定成本计算方法。第二,制造费用的归集方法不合理。品种法和分批法下,制造费用一般按用途归集,会计归集方法是在制造费用一级科目下按用途设置二级明细。分步法下,制造费用一般是按发生地点归集,同样是在一级科目下按地点设置子目后再按用途设置明细科目。如此的归集方法过于简单,会给后面的分配带来麻烦。因此,以

单一成本分配基础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无法同时反映企业产品的产量和复杂程度的变化。由于选择分配标准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实务操作中只好按产量来分摊制造费用,理由是产量是唯一而且客观的。因此,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一个重大缺陷是高产量产品的制造费用被高估,而低产量产品的制造费用被低估。

第三,成本核算严重滞后,无法满足定价需求及成本结转的及时性。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中,成本的结转一般都是在月底进行的,平时无法及时提供产品的成本信息,作为供应商的企业无法准确及时的报价,也就不能估算出产品的实际利润,更无法对以后的产品生产进行有效地预测和提出建议。使得会计信息失去了反映和监督的重要职能。

(二)时代的进步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

1、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给会计学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会计的重要分支,成本控制领域也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进步发生了变化。

(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核算的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手工记账存在很多的缺陷:受人工操作能力的限制,传统手工记账会计需要多名人员的协作才能完成,为了提高核算速度,按照分工的原则需要分割会计核算过程,分解会计核算内容,结果就造成了处理环节过多、处理内容过于分散的后果;为了避免手工记账过程中会出现的许多错误,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手工记账会计信息系统中采取了许多途径以提高准确率,这种准确是以牺牲高效率和一次简单处理来达到的,造成了重复处理流程,复杂的内部数据核对体系;处理周期长,一次手工记账只能进行定期的核算对账。这些缺陷都是因为手工记账的限制条件造成的,而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在会计领域的成功应用使得这些客观限制条件不复存在,这使得我们可以建立高效的会计核算形式。在应用信息技术后,与手工记账相关联的记账和结账规则、对账和试算平衡方法等均不复存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了。

(2)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各种会计计量和计算方法的运用、改进和创新得到了广阔的发展机会。信息技术大量的运用为选择更科学、更合理、更精确的会计核算方法创造了条件。在计算机技术成熟之前的会计核算为了简化计算和核

算过程,往往采用一些非精确地方法。但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来复杂的核算过程变得简单,而且能够提高更精确的会计信息。如在存货的成本核算中可选择移动加权平均法,实时计算存货和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又如固定资产折旧可视具体情况选择个别折旧法,确定各项设备的尽可能更加精确的折旧额。才外,也为发展并且进一步的运用新的会计方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许多新的会计处理方法的研究过程都是以计算机的运用为基础的。

(3)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为企业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企业外联网)和Intranet (企业内联网)基础上的,不管是提供定期报告还是实时报告,是提供综合信息或是提供明细信息,是向债权人、所有者提供或者是面向社会大众需求者提供,技术上的限制已经不存在使得建立实时报告模式不再遥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非常规的权益群体对企业的各种信息需求不断增加,如地方政府机关对企业的社区福利服务、社区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日常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价格政策等越来越关心等等。企业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亟待完善自身的成本控制体系,效率与效益并重。

2、成本会计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1)新时期成本会计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的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以在企业建立内部网的基础上,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成本会计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十分关注的行业如医院、IT业、航空航天等都在成本控制上越来越注重投入,成本控制在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中已变得不可或缺。

(2)未来时期,我国的成本控制发展主要有如下几个内容:第一,寻找并发展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成本控制对策,将在长期实践中,我国企业积累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例如从班组核算到车间核算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发扬光大。第二,不仅要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并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为成本控制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和平台支撑。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的企业成本控制,可以大大加快成本信息的反馈速度,业务处理能力也得到大大的增强。因此,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并实施有效地成本控制和全面地实行成本考核、分析都有重要的作用。很多上

市公司和大型企业要想在产品市场的开发中具有前瞻性就需要最先进、最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和手段,而目前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还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当前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中普遍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只能进行事后反映,还只能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记账的阶段,而无法对成本控制进行科学决策和事中控制,更别提事前预测和控制了;二是在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中,由于供销、人力资源、财务等子系统是相互分割的,因此并不能形成相互联系的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只是财务会计信息,许多非财务信息虽然对企业管理和控制很重要但是不能在系统中显示。因此不仅要加快会计电算化的运用还要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为成本控制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四、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建立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一)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1、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含义

传统分析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先把一个事物分解成许多独立的部分,然后分别得进行深入研究。这样做的后果是容易把事物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据此所得出的结论也只适合于一定的局部条件,如果放到更大的范围内来考察,得出的结论就很有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系统管理理论则是把管理对象看作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研究企业管理的各部事物,都要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既要研究此事物与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要研究出此事物同系统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提出就是基于系统管理理论而不是传统分析问题的方法。

成本管理体系是指在成本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CCA2101:2005第2.5.5条)。体系(系统)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或活动(CCA2101:2005第 2.5.3条)。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CCA2101:2005第2.5.4条)。一个企业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财务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等。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组织所有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体系。成本管理体系在任何企业组织中有形或无形都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的企业组织体系规范一些,而有的企业组织中不规范。

2、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目的

(1)建立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有助于企业实施宏观经济决策以及实现成本管理调控职能,并进一步关注企业成本管理与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经营决策、经营目标的关系。

(2)建立企业成本控制体系可以正确处理促进企业长足发展与加强成本控制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在成本管理权责利方面的关系。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宏观控制及发挥下属企业的积极性和整体优势。

(3)建立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有利于提高企业组织内生产要素的营运效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生产耗费与价值补偿的统一。

(二)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具体涵义

1、树立成本控制的素质和意识——战略性成本管理,运用成本企划实行事前控制。

将成本控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制定成本管理的战略,实行战略性成本管理,实行事前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纠正偏差的最理想的方法是在偏差未产生以前,就注意到偏差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战略性成本管理中可以运用成本企划的先进方法。成本企划是在企业经营领域和产品方向确定后,针对某种具体产品而提出的。

成本企划作为一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其显著特点是在新产品的设计之前事先制定出目标成本,采取“倒挤法”即目标成本=预测价格-期望利润,包括确定组织的总体目标和各部门的分目标并据此形成组织整体相关联的目标体系。由此,每一个环节中可能产生的成本都有标准即目标成本,这样,各个环节的成本都是可控的,控制标准即目标成本。

2、树立大成本观——实行全面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包括三个方面的控制,包括全过程、全员、全部的成本控制,大成本观就是以全面原则为基础的一个重要的成本控制的观念。

全面的成本控制是从产品的成本企划开始,到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等各个过程以及人员都运用不同的有效地方法手段进行成本控制。

(1)研发过程的控制:起着成本控制的事前控制作用,在设计研发阶段应尽可能的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对产品的销量、定价、利润等进行预测然后据此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

(2)采购过程的控制:企业分析自身采购方面的特点,并根据所处的行业以及供应商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例如价值工程法、价值分析法、谈判、早期供应商参与、杠杆采购、联合采购、目标成本法等,使企业物资采购的价格成本最低化。

(3)生产过程的控制:制造过程是成本实际形成的主要阶段,绝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这里发生。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的方法一是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建立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以加强控制力来控制生产成本,如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各项费用的审批制度等。

(4)销售过程的控制:一是对销售人员实行激励机制;二是实现网络营销,以降低各项销售成本。

(5)售后成本的控制:控制售后成本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降低售后返修次数,其次是配备好的服务人员。

3、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控制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企业人工投入的成本反映,是企业使用劳动力的货币量化表现,是职工经济利益所在,其数额的增减对职工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关系到改革和稳定的大局,强化和完善人工成本的控制,对增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进一步推进企业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企业成本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基础

第一,提高对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认识

第二,控制劳动力的投入

第三,加强人工成本的比率控制

第四,加强人工成本的弹性控制

(2)工资分配制度的完善是人工成本控制的关键

第一,合理设计企业工资结构工资结构

第二,确定合理的工资水平

第三,丰富工资分配的形式

4、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可更精确地衡量产品的盈利能力,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的一种成本核算方式。它的基本原理是产出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着眼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上,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动因追踪到产品,最终得出产品成本。它以顾客链为导向,以价值链为中心,对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根本、彻底的改造,强调协调企业外部顾客的关系,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处于持续改善的状态,促进企业整体的优化,确立企业竞争优势。

5、加强会计部门的筹划

(1)财务部分应根据企业制定的战略和管理方法完善会计规范,找到适合于公司自身的会计核算方法,改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一是转变企业只用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的思路,而是多种方法混合使用,保证企业成本的准确性。二是完善制造费用分配的弊端。三是区分成本性态以满足定价需求,可以采用管理会计的高低点法、回归直线法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进行分离,这样就能对每一工序或作业发生的成本进行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进行区分从而使得成本预测变得相对容易且准确,就可以迅速的报价以争取订单扩大销量提高利润。

(2)实行成本控制报告和成本分析会制度。财务部门应定期与各生产部门沟通成本控制的信息,加强对生产成本的管理指导和监督控制。

实施全面成本控制必须配套正式的成本控制报告制度,正如财务信息主要通过财务报告呈现,成本控制的主要信息也主要通过成本控制报告显现。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层才能够充分掌握公司各部门全面的成本控制信息,才可以为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监督提供条件。

企业还应该经常性定期召集各责任部门召开成本分析会,公布近期全面成本执行状况,集体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限期整改,通过成本分析会分析目标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制订出下一步的改善措施和更合理的目标,使成本目标得

到进一步完善,成本控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企业总目标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6、应用信息化手段——计算机和网络,实现管理型会计电算化

(1)计算机软件的合理应用可以成本控制事半功倍。Excel、lotus等电子表格软件有强大的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与统计图表处理功能,是办公自动化的常用软件。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快捷的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收到良好效果。

(2)网络的应用可促进内外部的充分沟通,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网络有着强大的扩展性,能实现资源互享,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内部和外部互联网的对接,能及时传递各种成本信息,并可与外界进行交互式沟通,促使各种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实现成本管理的目标。另外,Internet防火墙技术、会计认证中心等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有了保证,节约了信息安全成本。

参考文献:

[1]《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蒋伟,管理科学与工程

[2]中国注册师协会编,《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

[3]《企业成本控制对策探讨》,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李丽萍,《财会通讯》综合,2010年第6期(中)

[4]《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反思与改进》,江西财经大学,曹菁,《财会通讯》综合,2010年第6期(中)

[5]《浅谈中小企业如何进行成本控制》,董杨华,湖南商学院会计学院,现代经济信息、财会研究

[6]《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人工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7]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8]邵建忠,《新经济环境下成本控制对策》,中国集体经济.财务管理,2009.11上

[9]盛利铭,《浅谈计算机的发展对会计的影响》,金融经济,2006,(1)

[10]《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方法创新》

[11]

[12]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浅析企业成本控制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 浅析企业成本控制 【摘要】对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成本控制起着及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商品销售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企业的成本直接影响了产品的销售价格,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产品的价格,是企业更好的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分析了目前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一、企业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目前我国在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其系统性差。我故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个成本管理方法,对于各方法之间的联系研究的较少,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缺乏联系,采用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后与老的方法衔接不好,使成本管理缺乏连贯性,并加大了管理成本。传统成本研究局限于企业内部,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只重视生产成本管理,忽视供应成本管理。只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生产前的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 2.成本管理观念落后。对于成本管理的范围、目标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理解不准确。多数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仍局限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忽视了企业内部其他成本的

管理。成本管理的目标局限于降低成本,且主要通过节约的方式,不关注企业的成本效益。不能应用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传统成本管理主要是通过规模效益和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的途径降低产品成本。 3.企业成本管理方法落后。首先企业成本管理不全面系统,事前缺少科学的、可行的成本预算和成本计划,事中没有有效控制,事后的总结分析不科学,没有将成本管理切实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其次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没有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企业成本原始记录不完整,资产的定期和不定期盘点制度执行力度不强,预算管理和计量验收等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甚至个别企业只求形式,不讲实效,制度完全失去了监督和考核作用。极个别企业成为“无收支计划、无正常审批手续、无领报制度”的三无企业。再次企业没有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和市场环境来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成本考核制度,责任没有落实到个人,考核执行力度不大,不能充分的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4.企业成本管理的管理主体确定不全面。长期以来,企业都将成本管理作为财务部门和企业领导人的工作,没有将企业成本管理落实到各个发生成本和影响成本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员工,出现了财务工作这不知道成本发生的过程,更不了解影响成本的原因,而发生成本的部门没有成本意识,不能主动的寻求减低成本的方法,企业的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了有效的成本发生主体的支持,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效果。 5.成本信息资料失真。部分企业由于财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熟练程度较低导致了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对事实的疏忽和误解;对会计政策的误用;传统核算技术错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个别企业的财务工作者人为的伪造、编造成本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成本的实际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成本交易或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来对成本进行不真实的核算和记录。显然,依据这些不准确、不真实的成本信息来做出的的成本预测、决策、计划就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不可能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高,

成本毕业论文经典范文.doc

成本毕业论文范文 一、绪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大部分企业来说,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很难生存,可谓成本决定一个企业的存亡。企业成本费用的节约与降低直接就等于增加收入和利润,一个规范科学全面的成本核算与管理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使整个公司的管理变得更加规范。然而在中国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所以就需要学习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然后对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进行有效监督,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最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也就是说中国的企业占有成本优势,但在企业管理及成本控制这一方面不够重视,甚至相当的薄弱。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日趋转向成本的竞争,企业的成本越低,越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因而,成本控制成为现今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永恒主题,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要做到科学、有效地成本控制,首先就是要正确的认识"成本",进而才能有效地做到控制成本。

二、企业成本控制的内涵 所谓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成本控制的内容,可按成本形成全过程分为:产品投产前生产准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投产前的成本控制,也称成本的事前控制,是指对影响成本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规划、审核、确定目标成本,它是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统一。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同时也称事中控制,是指生产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中,随时与目标成本对比,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销售包装、运输、广告、推销费用、售后服务和销售机构开支等控制。 以成本的发生为基点,成本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确定成本目标,它是成本的前期控制;事中控制主要围绕成本标准,一时一事对单项成本开支进行控制;事后控制则是在成本形成之后,对产品成本进行分析考核,用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把日常发生的差异及其原因汇总起来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成本升降的原因,明确经济责任,为下一个成本循环的目标成本确定提出改进意见,以不断

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无疑成为企业领导和业界人士十分重视的问题。本文拟从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就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强化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就解决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和探究,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得更多的业界人士能够关心和重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而促进企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推动企业管理提升。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必要性措施 、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 要性。这些企业通过建立与完善成本管理规范制度、提升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企业内部对成本投入有效性的监督管理力度等方法来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力度。这些措施的运用虽然让企业的绩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 现阶段“成本领先”战略和“低成本竞争”战略已经深 入到各行各业,各企业为了大幅度降低自己的成本,采取从原材料购置、设备选用以及人员安排上进行调整等措施。这些措施的运用,从方向上看似乎是可行的,但实际运用中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首先,一些企业为了一味的降低成本而忽视了经营质量:如对产品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或者夸大产品效用等。其次,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对成本管理的落后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如企业内部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依旧是粗放型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管理仅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分析成本的效用。 (二)成本管理缺乏针对性 成本管理缺乏针对性是现阶段企业成本管理中比较普 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首先,成本管理人员工作分配不到位,不能确保人尽其责,即一些企业存在垂直管理的现象,所以 在职责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也存在“牛鞭效应”,甚至出现人多职的现象。其次些企业缺乏独立的成本管理部 门,成本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可想而知,财务部门主要是重视数据整理、财务分析、会计核算等量化的工作,而成本管理工作则往往只是一带而过,或者纸上谈兵。 (三)成本考核和监控力度不够 据调查,现阶段一些企业在进行成本考核时随意性比较

物流成本高的原因及降低物流成本的对策

物流高成本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1 年 5 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有关物流的系列节目“聚焦物流顽症”,对物流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曝光,指出物流成本过高是造成物价高的重要推手,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物流问题的广泛关注。中国物流成本到底高在哪儿? 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国际物流界通常将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流发展水平和运作效率的主要标志,其比重越低,说明物流效率越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权威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当年 GDP 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8% 左右,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的 8% ~ 10% ,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从宏观角度看,物流成本比重偏高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特点等因素有关,现阶段中国物流运送的主要是工业品和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资,这是导致物流成本占 GDP比重偏高的主要、宏观原因,这些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从微观角度看,物流成本由运输、仓储等关键环节的成本构成,如果运输等关键环节的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或者运输效率得到较大提高,整个物流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近年来,国内物流学界对物流成本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其中的代表性观点有:徐亚华等借鉴美国发展经验,提出通过推广应用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发展无车承运人等措施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彭彤丽试图从比较中美物流成本的角度,提出完善物流成本核算办法、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库存成本控制等降低物流成本的措施;蒋惠园等从统计的角度对美国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实行物流成本单独核算、加强对存货成本控制等措施;王宁认为,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资源整合协调机制、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可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朱鹂等基于组织模式角度,提出通过建立直线—矩阵复合型物流组织模式来降低物流成本。国内学者基于物流成本控制、物流组织模式优化、运输效率提升等不同视角,对物流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物流成本和运输成本、运输效率间的关系角度研究控制社会物流成本的可行路径。 一、物流成本构成分析 (一)物流成本分析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案例分析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案例分析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物 流成本是指伴随着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 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由三部分构成: 1.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流通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 备、设施费用; 2 .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 活动所必需 的设备和设施费用; 3 .物流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二、降低物流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一)从微观的角度观察 从微观的角 度看,降低物流成本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 方面: 1、由于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 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 降低 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 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知,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 产品的价格由市场的 供求关系所决定, 但价格背后体现的还是产品的价值量, 即产品中所凝聚的人类 抽象劳动的数量。 商品价值并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 而是由行业平均必 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当某个企业的物流活动效率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物流活动效 率,物流费用低于所属行业平均物流费用水平的时候, 该企业就有可能因此获得 超额利润, 物流成本的降低部分就转化为企业的“第三利润”; 反之,企业的利 润水平就会下降。 正是由于这种与降低物流成本相关的超额利润的存在, 而且具 有较大的空间, 导致企业积极关注物流领域的成本管理, 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的 努力。 2、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增强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 企业可 利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 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大销售,并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从宏观的角度观察 从宏观的角度讲,降低物流成本给行业和社会带 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1、如果全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提高,物流费用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 平,那么,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将会得到增强。对于一个地区的行业来说, 可以提高其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2、全行业物流成本的普遍下降, 将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 导致物价相 下降,这有利于保持消费物价的稳定,相对提高国民的购买力。 3、物流成本的下降, 对于全社会而言,意味着创造同等数量的财富, 领域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节约。 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 尽可能多的物质财 富,节省资源消耗的目的。 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方式方法有: 1、 采用目标成本法,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的冲击和 挤压,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原有的经营管理方 式早已 不适应剧烈 竞争的要求。在这内外交困的环境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 必在物 创造 总成本的意识,加强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3 、 加强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4、 提 高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水平,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 建立高效的组织模 式和规范的物流模式来控制物流成本 6 、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 管理系统来降低物流成本 案例解析: 一、引言 今天的汽车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方面,国内汽车市场中的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 且消费者要求能在任何时 候、 任何地点,以最低的价格及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要的产品,从而使市场需 求不确 定性大大增加。 在捉摸不定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有的企业能够长盛不衰, 有的只 能成功一时,还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另一方面,伴随 中国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 组织,中国整个汽车工业又将受到国外汽车制造商 5、 树立物流 2、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2篇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2篇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范文一:陶瓷企业成本控制论文 一、建筑陶瓷生产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企业的不断发展更新中 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随着更多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应用到企业中,很多的建筑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工作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仍不够完善,还有一部分建筑陶瓷企业的成本控制仍存在较大问题。 (二)企业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我国的建筑陶瓷企业大多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因而其发展还不太完善。相关行业的高素质管理者还是比较缺失,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也比较少。企业管理者在注重发展壮大企业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或者只是单纯的对每个单项活动进行成本预算分析,忽略了单项活动之间的联系,因而难以从整个企业的运营角度对成本进行控制。 (三)企业员工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多数企业员工都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他们将成本控制管理当作企业管理者的事情,认为与自身无关;或将企业成本控制单纯的当作工作任务,没有认识到成本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没有认识到成本控制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在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时缺乏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企业员工的

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会严重影响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进行和企业效益的实现。 (四)企业成本控制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 建筑陶瓷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涵盖原材料采购、设计、生产和销售、售后等多个环节,但目前很多的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管理者还是将成本控制范围局限于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而忽略了管理、销售方面的成本,这样会使得企业资金成本分配不合理,造成资金的紧张或闲置,与企业发展完全不相适应。此外,一些企业只关注于目前生产技术水平下的成本控制,不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成本控制,没有预见性。这种片面的企业成本控制,如果不能及时的改进,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加强和完善建筑陶瓷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必须以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财务管理制度是发展计划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前提。因而,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必须不断健全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从而规范和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为进行全面的企业成本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机制,提高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是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工作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积极帮助企业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并在日常工作中对企业成本控制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同时对阻碍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开展或

对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的研究毕业论文

对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的研究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本控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当代学者的青睐。本文就首先用SWOT分析法、因果分析法、部控制的方法分析成本控制的意义和建筑企业在成本控制上面临的诸多麻烦;然后,对成本控制方法进行的系统分析,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出发,分析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点,并从成本、利润、投资的角度多方位分析成本控制的方式方法;最后,在S大学办公楼建设的案例中,结合成本支出的数据,运用全过程成本控制理论对比新老方案,分析成本在建筑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成本控制问题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是无法删去的环节,而本文讨论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理念就是这个环节的核心,只有在整个环节的高效运转下,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意识、全过程成本控制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conomic cost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ost control is also increasingly favored by contemporary scholars. Firstly, SWOT analysis, causal analysi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nal control analysis of cost control and construction companies face a lot of trouble in controlling the cost, such as awareness, backward technology, etc.; The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ost control methods, engaged i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whole process of starting to analyze the cost control point of the various st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sts, profits, investment, multi-orientation analysis of cost control; Finally, in the case of S University office building, combined with the data of the costs, the whole process of cost control theory contrast old and new programs, analysis of the cos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of using,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proposals。 Cost control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an not be delet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cess" the concept of cost control is the core of this session, only the efficient functioning of the entire link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awareness of cost control, the whole process of cost control

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基于我国物流行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了更好的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解决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在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方面及具体控制措施方面,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加强物流战略成本意识 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不能为物流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用的用来诊断业务流程的成本数据,无法满足管理者的要求。随着环境的变化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应当转向探究成本发生的原因。成本控制的范围不只在作业部门,还应涉及到采购、储存等环节,甚至是包含企业的供应商和分销商在内的整个供应链。同时,物流企业不应只满足降低成本,而是要从战略以及多视角全方位寻求并拓展成本控制的方法,实现成本管理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体现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全方位的管理模式。 与传统成本管理系统相比,战略成本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第一,战略成本管理是把降低成本与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共同作为成本管理的目标。第二,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关注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把企业放在市场中统一考虑,使物流企业更适应环境的变化,降低了生存风险。第三,战略成本管理重视提供全面多样的战略性成本信息。在资源限制条件下,通过成本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经济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达到成本管理的中心目标,并承担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社会责任。第四,战略成本管理下的业绩评价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局限性,有助于培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为提高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增强物流企业整体规模效益 1.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 政府应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为了整体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大型优秀物流企业通过资产划转、增资扩股、加盟连锁和委托管理等方式对中小物流企业进行兼并整合重组;政府应协助物流企业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 摘要 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获利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笔者对成本控制管理的方法从机构设置、物资采购、材料消耗、工资薪酬、期间费用等几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控制管理方法。 关键字: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佳能公司中国区新任总裁小泽秀树坦言:“利润率提高的秘诀在于成本控制,从研发、设计到生产销售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做了严格控制,在保证优质产品的同时,把产品成本降下来,从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了良好的利润。”[1]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除了拥有先进的研发、生产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外,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尤其成本管理环节的控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成本控制最明显的作用就是,企业通过管理控制的功能,得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谋求更高获利水平的目的。但如何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加强成本的管理控制,是大家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些思路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与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传统成本管理主要通过一是规模效益;二是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以期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如在今天日趋公开的市场环境下,过分的成本转移将使企业失去好的合作伙伴。 2、成本管理基础薄弱。 一是各项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还不健全;二是计量基础工作不到位,水、电、汽等“跑、冒、滴、漏”的现象还很严重;三是生产用料大手大脚;四是在原材料、物资采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质量及浪费问题;五是只重视生产过程成本管理,忽视供应、销售过程成本管理。如物资采购中“暗箱”操作现象严重,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3、分工过细,人浮于事,员工成本意识淡薄,感受不到市场压力,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的损耗和失真。 4、在现有企业成本管理中,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这种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状态,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 5、资金管理中存在资金入不敷出,资金缺口严重,资金被挪用、被占用,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损失严重等问题,造成资金成本上升。 二、企业成本与管理措施 一、对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机构进行合理设置 加强成本管理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就必须对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机构进行合理的设置,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 (一)设立一个专门的预算部门

企业物流的成本控制

企业物流的成本控制 物流3091 陈志强30 号 【摘要】:现代物流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综合物流水平不断提高,不仅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使广大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如何对自身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何实施管理和决策,以期用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效益,都是它们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10】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运输;【引言】:企业物流是为迎合顾客需求而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放与控制过程。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的货币表现。通过控制物流活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各个环节,所付出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总和。 【7】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内涵现代物流成本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具体地说,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活动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总和。物流成本的内涵是比较明确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最重要的是要对物流成本进行管理,即通过对物流成本实态的掌握、分析和研究,达到管理 物流的目的。【2】

二、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我国引进现代物流理念至今已有2C多年 的历史,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我国物流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国际社会通常以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这一指标作为标准衡量一个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与运作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要高的多。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物流研究的核心开始围绕着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展开,目前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意识有所加强, 但在管理组织保障以及能够体现当代先进管理理念的一些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仍运用较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现状。【6】 二、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企业竞争优势经历了由重视原材料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到重视物流成本这个“第三利润源泉”三个阶段。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成本的竞争。低成本竞争战略是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物流成本的降低对企业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物流成本虽然越来越为企业重视,然而目前物流成本的核算和控制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1】 (1) 现代化信息管理程度低当前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没有形成规范化和信息化,配送中心的诸多功能没有一套规范的作业程序。或者,有的配送中心已实现了作业程序的规范化,但只停留在对商品的单纯处理上,缺少信息处理。计算机的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业务、事务管理,而货物组配、运输车辆的送货路径规划、最优库存控制、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控制却未能采用计算机管理,计算机的应用仅处于初级阶段,使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较低。【 】 8

浅析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

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 摘要 成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经济指标,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反映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及人力等的耗费。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尽可能的提高收益,降低成本。 成本控制是以成本为控制手段,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同时发现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素质,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成熟,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也越来越完善,但是对成本控制本身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多企业的成本控制停留在低级的阶段,缺乏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还存在着成本控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事前控制以及成本分析和考核不力等问题。本文从当前企业成本控制的实际情况着手,结合相关案例,对当前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成本意识、从战略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等几点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价值链 Abstract Cost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indicator in the process of an enterpris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an enterprise, which also reflects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毕业论文

B E I H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毕业设计(论文) 学习中心名称 论文题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作业姓名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3) 1引言 (3) 2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 (4) 2.1 招投标工作 (4) 2.2 施工预算 (4) 2.2.1 编制施工预算书 (4) 2.2.2 施工组织设计 (5) 2.3完善合同管理 (6) 3.工程项目部施工过程成本控制 (7) 3.1降低采购成本 (7) 3.2 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8) 3.2.1项目全员控制 (8) 3.2.2 采取技术措施 (8) 3.2.3质量管理控制 (9) 3.2.4 竣工及时做好决算管理 (10) 4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施工企业产值规模的年年上升,工程项目管理已融入到我们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如何做好项目成本控制,本文结合工作的实际,就项目成本管理做一定的探讨。工程项目目标成本是公司基于产品定位和当前市场成本水平而预先确定的成本控制标杆。以工程成本与产品定位合理匹配为宗旨,通过工程目标成本的合理制订与严格执行,使项目的工程成本在行业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根据计划成本、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等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方案、经济核算和施工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对工程项目成本实施管理,旨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能够加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成本成本控制建筑施工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施工企业产值规模的年年上升,产值利润率却大幅度下降,导致这种高产值低效益现象的原因固然委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下降。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已成为其增强竞争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施工企业要保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只有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基础上,狠抓成本管理工作。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从投标到项目的施工组织、资产结构、资金运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给成本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所以过去的成本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因此新的管理模式需要企业财务部门与经营、计划、施工生产、物资、设备等部门紧密配合。工程目标成本的控制范围主要有土地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包含在内,还包括前期场地平整、地基及基础工程费、主体建安工程费、园区配套工程费等。此文根据本人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从分析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简浅的论述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方法。

物资管理及控制物流成本的有效对策研究

物资管理及控制物流成本的有效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27T09:26:41.9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崔连 [导读] 摘要:在我国不断发炸的过程中,企业的物资管理与物流成本的控制在企业正常生产运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制造技术中心河北唐山 063035 摘要:在我国不断发炸的过程中,企业的物资管理与物流成本的控制在企业正常生产运营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物资的管理以及物流成本的控制,提高相关方面的认识,注意人才培养,加强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本文就物流公司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及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了物资管理的相应措施,同时又对如何控制物流成本进行概述,望可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盈利空间,促进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物资管理;物流成本;控制;对策 引言 目前,我国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及物流成本控制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物资管理与物流成本控制效果不很理想,这就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和销售活动中,必须要研究物资管理及物流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能够优化物资管理及物流成本控制策略,通过成本管理控制策略,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1物资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对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物资管理主要包括定制物资计划、采购物资、使用物资及物资储备等重要环节。在现阶段激烈的企业竞争环境下,加强企业物资管理已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我国部分企业之中,“重生产、轻物流”的观念较为严重,因此一些企业领导人对物资的管理工作认识不够深入,企业物资管理跟不上,供应链优化较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作为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同时又是企业控制成本的力利器,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 2当前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物资储备不合理 在很多物流企业公司正常运行中,存在着物资储备过大,库存管理不科学,占用大量的库存资金等问题。另外,清仓利库工作滞后,工作人员库存管理意识薄弱,甚有市场淘汰物资超储挤压、有的物资库存短缺,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为企业增加一定负担。 2.2物资管理意识薄弱 物资工作管理人员管理观念淡薄,人员素质仍有待提升。一些物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物资管理技能,同时在相关专业的计算机技能落后,对企业物资管理只能按部就班进行,只管物资发放不管流向,急需对相关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及专业水平。 2.3物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部分企业在物资管理工作上没有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不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导致企业各业务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没又相关的职责划分,对不相容职务和授权审批制度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物资管理手段落后及管理环节的不规范,都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4物资计划不明确 物资管理部门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未能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进而盲目采购。往往由于计划的不严谨、不科学、不合理及缺少时效性,造成了供货期和采购量的不准确,因此出现了提前或延期交货现象,“三清”活动开展的不及时、不随时、不到位,使得物资屯压,提升了物流成本。 3物资管理工作相应措施 3.1加强物资管理,从物资管理工作的源头抓起 加强物资计划管理环节。计划管理作为物资管理工作的源头和主线,需要科学合理进行物资计划编制,以确保所需物资按时、保质、保量地供应,以维持正常生产所需,进而加速企业资金运转速度,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减少开支费用。加强物资管理计划必须提高对物资计划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物资计划在物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对物资市场供求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物资消耗及市场变化等可观规律,合理计划物资的储备时间和储备数量,以维持企业供应链平衡,减少不必要的资金占用,进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3.2提高领导重视,转变固有观念 只有得到企业领导对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视,才能带动员工最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视。企业领导要从较高的立足点来正确看待物资管理工作,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将物资管理工作进行量化分解,做到各个部门、科室及个人的职责明确,奖惩分明,并建立相应的物资管理奖惩机制,转变固有的物资管理观念,把各项物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3加强储备管理工作 在物资管理工作之中,物资的储备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紧密结合“5S”管理,促进企业物资存储的科学化、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首先,入库验收工作。入库验收工作是仓库管理的基础,验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采购计划,对物资的品种、数量、规格及质量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物资进行隔离处理或退回;其次,保管保养工作。仓储管理必须对仓储物资进行定期保管保养,根据仓储物资的物理性能、化学成本以及体积大小等进行分类,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妥善保管,确保仓储物资各项使用价值;再次,出库工作。出库工作作为仓储的重要环节,必须对出库物资品种、数量、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并根据相应的出库单据进行出货,并定期进行盘点,以确保帐卡物相符;最后,合理计划物资储备量。在仓储管理工作中,储备过多,不仅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及场地,同时产生大量保管费用,使周转资金受阻,若储备过少,则容易致使产品供应链脱节,进而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需要对物资储备量进行合理计划,确保保持正常供应的前提下,对整个仓库库存进行结构调整,降低仓库存储量,加速企业资金周转,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4物流成本控制相关策略 4.1建立健全物流管理机制 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强化物流成本意识。将个人利益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绩效挂钩,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年薪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案例分析教学文稿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 案例分析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及案例分析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物流成本是指伴随着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由三部分构成:1.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流通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费用; 2.完成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费用; 3.物流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二、降低物流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一)从微观的角度观察从微观的角度看,降低物流成本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意味着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 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知,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价格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但价格背后体现的还是产品的价值量,即产品中所凝聚的人类抽象劳动的数量。商品价值并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而是由行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当某个企业的物流活动效率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物流活动效率,物流费用低于所属行业平均物流费用水平的时候,该企业就有可能因此获得超额利润,物流成本的降低部分就转化为企业的“第三利润”;反之,企业的利润水平就会下降。正是由于这种与降低物流成本相关的超额利润的存在,而且具有较大的空间,导致企业积极关注物流领域的成本管理,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 2、物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增强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利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并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二)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从宏观的角度讲,降低物流成本给行业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如果全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提高,物流费用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那么,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将会得到增强。对于一个地区的行业来说,可以提高其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2、全行业物流成本的普遍下降,将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导致物价相对下降,这有利于保持消费物价的稳定,相对提高国民的购买力。 3、物流成本的下降,对于全社会而言,意味着创造同等数量的财富,在物流领域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节约。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节省资源消耗的目的。 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方式方法有: 1、采用目标成本法,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2、树立物流总成本的意识,加强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 3、加强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4、提高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水平,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 5、建立高效的组织模式和规范的物流模式来控制物流成本 6、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来降低物流成本案例解析: 一、引言今天的汽车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方面,国内汽车市场中的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且消费者要求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最低的价格及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要的产品,从而使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在捉摸不定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有的企业能够长盛不衰,有的只能成功一时,还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另一方面,伴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组织,中国整个汽车工业又将受到国外汽车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剖析

企业成本控制调查 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等一系列因素对国内民营制造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首先分析以制造企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内部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成本因素从控制与管理的角度研究了我国民营制造业。 当前,我国民营制造企业面临的形势颇为严峻,原材料大幅度涨价等难题已经让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正面临停工或倒闭的危险。鉴于此,本文基于成本控制的视角,通过构建成本控制体系的方法对我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降低产品制造成本,平稳度过中国制造的寒冬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一、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所遭遇的外部生存压力 (一)原材料价格上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石油、钢材、铁矿石、铜等初级产品的消费需求巨增。由于国内资源的匮乏,初级产品的巨大需求不得不通过大量进口满足,从而造成大量相关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统计数据表明,由于全球铁矿石价格上涨65%,国内钢铁业生产成本2008年将上升20%以上。截至2008第一季度,国内钢材平均价格已上涨到每吨5300元左右,比去年全年平均价格上涨了600元左右。受此影响,机械制造、汽车、造船、家电、房地产等产业无法消化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竞相提价。 (二)银行贷款利率上升

相对于民营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其获得的金融支持相对不足,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很多银行倾向于支持安全系数较高的非民营企业,银行贷款利率一再上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营的融资难度,使民营企业融资状况雪上加霜。目前央行一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为7.47%,而企业拿到贷款的实际利率往往要比基准利率高20%—30%左右。民营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导致企业资金不足,原材料无法购入。(三)人民币升值 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大部分以出口为主的民营制造企业从签订合同到出口,收汇时间跨度大,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大。人民币升值加速意味着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利润会直接遭受汇兑损失,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在一季度就升值了4%。出口企业的成本压力在上升,利润率明显下降,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减弱。 二、当前我国民营制造企业所面临的内在成长危机 当前我国民营制造企业面临外部压力从而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弱点使得我国民营制造“危机四伏”。我国民营制造企业内在不足归纳如下: (一)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缺乏技术创新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尚未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我国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首先是缺乏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培养和管理机制,从而导致人才的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