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工程设计

喷灌工程设计
喷灌工程设计

一、西瓜喷灌工程规划设计

宁夏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科技园内有198亩的规划区域,拟种植西瓜,实施喷灌节水工程。

(一)基本情况

(1)该规划园区位于同心县,属于是中部干旱带少雨偏旱区,易耕性和质量较好,地势比较平缓,地面坡度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2)园区耕地均为板茬地和荒地,易耕性较差,特别是旱作区。3月下旬土壤解冻至20cm左右时,土壤返墒、墒情和易耕性较好,及时平田整地和机械深耕,耕层深18cm,种植西瓜,行距为0.8m,株距为0.7m,土壤平均干密度为1.32g/cm3,田间持水率为23%。(占干土重的百分比)

(3)同心地区是中部干旱带少雨偏旱区气候,当地可利用水资源很少,人均占有量为64.6m3,亩均仅为6.8m3。同时区域内降雨量年内分布极不均衡,约为200-300毫m,大部分集中在7~9三个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70%。4~6月为夏粮作物主要生长期,降水却仅占全年的25%,并多以暴雨、冰雹等灾害形式出现。

(4)该规划园区的北方向有一泵站,水质符合喷灌的要求,供应整个规划园区的作物需水。

(二)灌溉制度的制定

(1)设计灌水定额,按照灌水定额的公式计算。

m

=0.1?γ(β1?β2)/η

式中: m设-设计灌水定额,m3/hm2

γ-土壤的干密度,1.32g/cm3

h-计划湿润层深度,一般40-60cm,这里取40cm β1,β2-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这里取田间持水量的90%,65%,田间持水量为23%

η-灌溉水利用系数,这里取0.85

计算m=0.1*40*1.32*(0.9-0.65)*23/0.85=35.7mm=357m3/hm2(2)设计灌水周期。

T=m

η/Ea

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d

E a-作物的日需水量,mm/d,西瓜的最大日均耗水量出现在结瓜期,此后耗水量持续下降,这里取7.6mm/d ;

计算的T=35.7*0.85/7.6=3.99d,取4天。

(3)一次灌水时间

一次灌水时间按照下式计算

t=m

设/ρ

平均

计算得t=35.7/8.5=4.2h,式中8.5为平均喷灌强度(三)喷灌系统的选型

综合考虑,选择固定式管道喷灌系统,除去喷头以外,其他所有组成部分均固定不动,各级管道埋入地下,固定式管道操作便捷,易于维修管理。

(四)确定灌区的总体布置

灌区地势平坦,公路贯穿东西,园区在南北方向布置,本规划园区内有一人工开挖的景观湖,将西瓜园区分为两部分,上部97亩,下部101亩,景观底部可以开挖一条管道连接两片区域,区域左面有一条河,水位不深,同样可以通过开挖将西瓜区域和大枣区域将结合,避免投资的浪费。整个规划区域共用一块水源。具体的喷灌方案,地下管道,地上喷头的布置见下图。(五)喷头的选型与组合

(1)喷头的选型

查《农业综合节水技术》中沙壤土的允许喷灌强度为ρ允

=15mm/h,要求喷灌系统的平均喷灌强度应该小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为了节省管道的布置和喷头的数目,同时考虑喷头的喷洒半径,选用DN25型号的喷头(塑料摇臂式喷头),喷头压力250-450kpa,流量3.0-6.0(m3/h),射程15-22m,喷嘴直径7mm (2)计算喷头平均喷灌强度。

土壤的平均喷灌强度为:

ρ

平均=

1000q

式中; q-一个喷头的流量,m3/h

b-支管的间距,m

l-沿支管的喷头间距,m

(3)喷头的间距和支管间距

支管的间距设计为

b=1.42R

系数,取0.8,R为喷头的射程,这里取20m,通过计算的支管的间距和喷头的间距都为23m,为正方形布置。则平均喷灌强度ρ平均=1000*4.5/(23*23)=8.5mm/h<ρ允,满足要求。(4)计算同时工作的喷头数和支管数。

同时工作的喷头数N喷可以按照下式计算

N

喷=(

A

)?(

t

)

式中 A-喷灌系统的灌溉面积,m2;

C-喷灌系统每天工作的有效工作小时数,考虑到夜间不工作,所以有效工作小时数为12小时。

喷灌灌溉总面积为198亩,即为132006.6 m2,b,L均为23m,t=4.2h, T设=4d,则N喷=22个

同时工作的支管数N支为

N

支=N

/n

式中 n喷-一根支管上的喷头数

对于97亩的规划区域,因为支管的长度较长,一根支管的喷头取6个,则N支=4

对于101亩的规划区域,支管的长度较短,一根支管的喷头取4个,则N支=6,具体的喷灌轮灌组中同时工作的支管数目和喷头数目灵活取值,但不宜相差太大。

(六)确定支管的轮灌方式

支管的轮灌方式不同,干管中通过的流量也不同,因为景观把一个整体的区域划分为两个了,所以在规划设计中两块地方进行分别灌溉。对97亩的区域,进行分组灌溉,同时工作的支管有四条,因为每一条的支管的长度都不一样,从而导致每一条支管上的喷头的数目都是不一样的。设计中一组灌溉同时有四条支管,理论上每天的工作时间为12小时,一组轮灌的工作时间为4.2小时,拟定每天工作三组轮灌。对于101亩的区域,一组轮灌由6条支管,同样三组轮灌。

(七)编制轮灌顺序

区域支管的编号具体见下图

支管轮灌顺序图

根据上表的数据,可知同时工作的喷头数的最大数目为24个,而每个喷头的设计流量为4.5m3/h,则整个喷灌系统所需要的最大流量为108m3/h,而设计中考虑到平均工作的喷头为22个,系统所需要的流量为99m3/h,工程中考虑最不利的条件,所以在选择水泵的扬程的时候,我们拟定最大流量为108m3/h,选择的水泵流量大于这个流量即可。

(八)管道设计

(1)支管设计。

支管是指直接安装竖管和喷头的管道。支管管径的选择主要依据喷洒均匀的原则。管径选的越大,支管运行时的水头损失就越小。为了保证同一支管上任意各喷头的实际喷水量的偏差不大于20%,国家标准GBJ85-85规定,同一支管上两个喷头的之间的工作压力差在设计工作压力的20%以内,显然,支管在水平的地方上铺设,其首末两端喷头间的压力差值应该最大。这里园区中地势平坦则有.

?w≤0.2?p

式中

?w-同一条支管上相邻两个喷头之间的水头损失,m

?p-喷头设计的工作压力水头,m

在这里,因为选择的是固定式管道喷灌,所有的支管都在地下埋设,只有喷头在地上,考虑到腐蚀和土体压力,还有造价,我们选用PVC管道(硬聚氯乙烯管),即对支1到支51均选用这样的管道。管径的确定根据下式计算

?f=flQ m/d b

式中;

h f-沿程水头损失,m

f-摩阻系数,与管材有关,这里等于0.948

Q-管中流量(指计算管道的最大流量),m3/h

d-管道内径,mm

b-与管材有关的管径指数,4.77

m-与管材有关的流量指数,1.77

L-管长,m

查《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可得,当m=1.77,x=0.5时,N=7(一条支管最多安装的喷头数目)时,多口系数F=0.395,工作水头压力350kpa,水头为35m,计算得

35*0.2>=0.395*0.948*105*173.69*31.51.77/D.4.77

则D>=64mm。为了安全起见,选择75mm的硬聚氯乙烯管作为支管。壁厚为1.5mm。

(2)干管设计

干管同样选择硬聚氯乙烯管

前面的计算,整个喷灌系统所需的最大流量为108 m3/h,实行分组轮灌时,先对景观上部进行灌溉,待上部灌溉完成后,再对下部进行灌溉。所以一条主干管分为了两条分干管,且主干管的布置在整个区域的中间,所以两条分干管的长度都是一样的,并且所分流量都是一样的都为54 m3/h,在分组轮灌时,由于所规划的区域很不规则,一组轮灌同时运行的喷头的数目也各不相同,但相差不大,所以每一组轮灌中的流量也不相同,导致51条支管的流量也不相同,在这里干管的流量只考虑整体的布置,即按最大所需轮灌流量进行考虑,所有的分干管都按最大考虑,主干管另外计算。所以当干管流量为54 m3/h时,干管长度为621.25m(两条干管的总长度,单个长度310.635m)时,根据公式

式中:D—管道直径,mm;

Q—管道流量m3/h;

v—经济流速,m/s,取1.5。

计算的D=112.8mm,则实际选择管径160mm,材料为硬聚氯乙烯管,壁厚为3.2mm。

(3)主干管设计

主干管分为两段:一段为水泵的出水管,长假定2m左右,待水泵选定后,确定其内径;另外一段为输水管道,流量Q=108 m3/h,长度为892m,需要穿过公路和景观湖。具体图如下根据经验公式

主干管直径D=159.6mm,则实际选择管径200mm,材料为硬聚氯乙烯管,壁厚为3.9mm.

(九)管道系统各控制点的压力计算(1)支管进口的压力水头

本设计中因最大水头差产生在支管首末段喷头间,所以应该用末端喷头入口压力作为计算基础。西瓜株高较低,选择内径为25mm,长度为0.5m的铝制薄壁管,f=0.861。因为地形很平坦,几乎没有地形的高差,假定支管入口与末端的高差为0.1m,喷头的工作水头以竖管上距喷头进口0.2m处的压力水头计算,根据公式

H

支=?

f

′+?Z+0.9?

p

式中 H支-支管入口的压力水头

h′f-用多口系数法计算的支管相应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m

ΔZ-支管入口地面高程到工作压力最低的喷头处的高程差,这里假定为0.1m

h p-喷头设计工作压力水头,m

计算得

H=0.9*35+(0.5-0.2)+0.1+(0.861*105*0.3*4.51.74/254.74)+( 0.948*105*173.69*31.5 1.77/(75-2*1.5)4.77)=42.20(m)

即支管入口的压力水头需要保证有42.20m。

(2)干管配水段入口压力水头

一条主干管布置在两条分干管的中间,所以两条干管的长度相等,按最大的可能布置,已知一组轮灌中一条支管同时工作的喷头数最多有七个,即是支管12同时有7个喷头工作,单个喷头流量为4.5,则一条支管需要的最大流量为31.5,所以计算的支管入口压力水头就是该系统的支管最大压力水头,出

现在第三组轮灌中,该支管距离配水点的距离为34m,则该段的沿程水头损失按式

?f=flQ m/d b

计算,计算得为2.03m,局部水头损失为0.1*2.03 =0.203m,

则该段的水头损失为2.233m,所以配水段的水头压力为44.433m,表格如下

这里的管段入口流量都是根据最大单条支管所需要的流量最大进行计算的,所以满足该系统内所有的流量要求。所以干管的配水段入口的最大压力水头为56.28m,而且干管的入口压力水头同样为56.28m。

(3)主干管的入口压力水头

主干管入口接水泵出口,其所需要的压力水头等于干管入口的压力水头加上由入口到水泵出口之间的损失还有两者之间的

高程差。即H

主=H

+Z+Σ?f+Σ?j

通过计算?f=3.55m, ?j=0.355m, H干=56.28m,假定ΔZ=2m,则H主=56.28+3.55+0.355+2=62.185m。

(十)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

喷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是选择水泵的依据

(1)设计扬程。是在主干管入口所需压力的基础上,在考虑水

泵吸水管的水头损失以及水源水位和水泵基准面的高程差得到的。根据主干管的流量和H主+(ΔZ),在这里ΔZ=3m,因为干管的直径为200mm,取水泵进口直径为150mm,吸水管直径为200mm,设其有一个90°的弯头,一个偏心渐扩管,一个偏心渐缩管,查表可知90°弯头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为0.48,偏心渐缩管为0.1,渐扩管为0.25,水泵入水口为1.0,吸水管的长度设为4m,则

设计扬程为

+Z+Σ?f+Σ?j

H=H

计算各部分的局部水头损失为(m)

吸水管的局部水头损失为0.09m,沿程水头损失计算为0.02m。

所以水泵的设计扬程H=62.185+0.09+0.02+2=64.295m。

(2)设计流量Q=108m3/h。

(3)水泵及动力机的选择。根据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选择一台SLS150-250(I)B型立式离心泵,同时选择一台功率为45KW,

转速为2950r/min的电动机与之配套,水泵性能如下表所示。

水泵性能

节水灌溉初步设计报告

节水灌溉初步设计报告 1.综合说明 1.1项目承担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 1.1.1项目承担建设单位 1.1.2项目承担设计单位 1.2项目建设的依据 《**区****年农业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研)》批复文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GB/T50363-2006);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 《微灌工程技术规》(GB/T 50485-2009 );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GB/T20203); 《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程》 DB11/T 557-2008 《机井技术规》(SL256-2000);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市主要行业用水定额》; 《节水灌溉工程实用手册》; 《**市主要农作物灌溉定额》; 其他相关规、文件及技术参考文件 《**市农业节水灌溉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1.3项目建设地点、容与规模 1.3.1总体情况 工程项目位于**市**区***镇、***镇、***镇、***镇、***镇5个镇和***农场。共涉及24个行政村,37块地块,共计面积8162亩,其中果园低压管道灌溉面积4346亩,喷灌面积128亩,微灌面积3688亩,其中果树小管出流灌溉2880亩、设施农业微灌808亩。 1.3.2建设容和规模 本项目共需打井11眼,其中新增水源井6眼、更新水源井5眼。建设水源井泵房14座,包括更换深井潜水泵及泵房配套机电设施。 建设阀门井490座,泄水井452座,铺设PVC-U管道138.799km,铺设PE管233.026km,铺设滴灌带199.498km. 建设蓄水池2座,总容积6400m3。 工程建设容和建设规模见表1-3、1-4

管灌、喷灌设计方案资料

五、项目设计报告 (一)、工程设计方案说明 1、项目概况 天祝县节水增效高效节水灌溉项目2016 年度工程计划在天祝县金强河灌区、安远灌区、朱岔灌区、松山灌区4个灌区的华藏寺镇、打柴沟镇、哈溪镇、天堂镇、东大滩乡、松山镇六个乡镇的23 个村及2 个移民点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86 万亩,其中:低压管道灌溉面积1.9114 万亩,喷灌面积0.5772 万亩,滴灌面积0.52 万亩。主要建设内容:铺设灌溉输供水管线139.06km,其中:主管26.32km,支管16.3km,分支管96.45km;修建各类建筑物3775 座,其中:沉砂池13 座,检查(控制)井241 座,出水口3368 座,渗水井133 座;喷灌机15 台;温棚滴管设备2600 套。 (1)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标段主要对在东大滩乡酸次沟片区;松山镇松山片区,6#、7#移民点片区发展高效节水9608 亩,其中:管灌2108 亩,喷灌6300 亩,微灌1200 亩。地下水滴灌工程等。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勘测、施工图设计、材料设备生产供应、施工安装、土建工程施工、工程试运行及群众的培训等工作。 项目主要设计建设内容:发展管灌2108 亩,喷灌6300 亩,微灌1200 亩;完成管沟土方开挖工程19798.00m3、管沟土方回填工程19798.00m3、修建检查井33座、排水井9座、修建镇墩136座、修建150㎡3座、安装管道Φ600*.063PVC管2051米、Φ400*0.63PVC管1653米、Φ315*0.63PVC管1200米、Φ250*0.63PVC管1795米、Φ160*0.63PVC管3930米、Φ125*0.63PVC管926米、Φ110*0.63PVC管3300米、Φ90*0.63PVC

果园滴灌工程初步设计

榆树屯果园滴灌工程初步设计 1.概况 榆树屯果园位于榆树屯村以西,沙河驿以北,距张家堡乡政府2公里处。果园地势平坦,面积300亩,种植苹果28000余株,果树株距4m,行距5m,已基本进入盛国期。为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省水量,增加国品产量,提高果品质量,在果园内采取微喷灌系统进行灌溉。设计灌溉面积300亩,控制株树10000株。要求:果园微灌区采用滴灌形式。 2.基本资料 (1)气象资料 该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28.3mm左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1857mm,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8.9℃,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7.3℃,最大冻土层深度1.5m,多年平均日照小时2848.1h,多年平均无霜期149天左右。当地1956~1982年的气象资料如表1所示。 (2)土壤资料 灌区内主要为砂壤土,土壤容重为1.42g/cm3,田间最大持水量为22%,土层厚度8~15m。 (3)水源情况 灌区多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8~14m,主要含水层厚度10~18m。果园内现有机电井一眼,位于果园南部与道路的交界处,出水量80m3/h,动水位20m,水质较好。 (4)微灌系统设计参数 a.设计土壤湿润比为40%; b.设计灌水均匀度为95%; c.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9。 (5)动力情况 该地区动力采用电力,灌溉季节基本保证24小时供电。实际日灌溉时间为14~20h。

设计过程: 一、水源工程 1、单井控制面积计算: 单井控制面积由式1-1求出: A=Q井tη/0.667 E amax,………(1-1) 式中A——井水可灌面积,亩; Q井——水井出水量,m3/h;Q井=80 m3/h t——水井每天抽水小时数,h;t =18 η——管灌田间水利用系数,η=0.90 E amax——作物耗水高峰期月平均日耗水量值,mm/d。根据《微灌工程技术 规范》,E amax =6 mm/d。 A=(80×18×0.90)÷(0.667×6)=324亩。 二、管网布置 机电井控制区管道从系统首部出发,向南引出干管,干管管径160mm~90mm;与干管垂直引出分水管,分水管管径63mm;平行于分水管引出支管,支管管径63mm;垂直于支管引出毛管,毛管管径25mm,与树行平行布置;毛管上接滴灌管,滴灌管绕树布置。

灌溉工程初步设计

FCD14060 FCD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 灌溉工程设计大纲范本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 .

1999年7月 工程初步设计阶段 灌溉工程设计大纲 主编单位: 主编单位总工程师: 参编单位: 主要编写人员: 软件开发单位: 软件编写人员: .

勘测设计研究院 年月 目录 1 引言 (4)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4) 3 设计基本资料 (4) 4 灌区设计 (5) 5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4) .

1 引言 _____工程位于_____,是以_____水库(或_____引水枢纽、或泵站枢纽)为水源工程的_____型灌溉工程。设计灌溉面积_____万亩,设计灌溉保证率_____;渠首进水闸闸下设计水位_____m;设计流量_____m3/s。_____水库(或_____引水枢纽、或_____泵站枢纽)的控制流域面积_____km2,多年平均流量_____m3/s;水库总库容_____万m3,兴利库容_____万m3,正常蓄水位_____m,死水位_____m。(或_____江引水坝坝顶高程_____m,坝上设计水位_____m;或_____泵站枢纽设计扬程_____m,装机容量_____ kW。) 2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2.1 有关本工程的文件 (1) _____可行性研究报告; (2) _____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 (3) _____初步设计任务书; (4)有关部门的协议文件; (5)与本工程有关的流域规划、地区规划报告。 2.2 主要设计规范 (1)DL 5021—9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2)SDJ 11—77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 (3)SDJ 12—78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和补充规定(山区、丘陵区部分)(试行); (4)SDJ 217—87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平原、滨海部分)(试行); (5)SDJ 217—84 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 (6)SL 44—93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7)SL 44—94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8)SD 204—86 泵站技术规范。 2.3 设计参考资料 (1)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水电部水利建设司1987); (2)灌溉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 (3)排灌机械配套手册(农业出版社1962) .

喷灌系统管道施工设计方案

昌平创新园东区环境建设项目(一期)(二 期)工程 绿化喷灌系统管道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北京城市之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3) 1.1.2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 1.1.3工程施工合同。 1.2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昌平创新园东区环境建设项目(一期)、(二期)2.建设地点:北京昌平区沙河镇踩河新村B05地块 3.建设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4.工程分类:第一部分:施工区内的全部园林绿化工程:包括平整场地、草坪、灌木、乔木等的采购、植栽,植栽所需耕植土的铺置或更换,各种基础土方开挖、消纳、地形塑造、整理修正地形等施工;第二部分:施工区内的各景点构(建)筑物工程:包括园林小品如:树池、水景、挡墙、景观墙、坐凳、耐候钢板等的材料采购及施工;第三部分:施工区内路面铺装工程:包括涌路、广场、小景等的路基、路面铺装材料采购及施工;第四部分:施工区内的各种照明强电管线工程:包括景观照明、配电系统、灯具安装及其基础等材料采购及施工;第五部分:施工区内的水景系统工程:包括水景系统、排水沟、水泵及给排水系统管线的材料采购及施工;第六部分:绿地浇灌系统工程:包括阀门井、给排水管线、灌溉设备等材料采购及施工。 1.3 喷灌设计参数及说明 喷灌系统采用解码器无线自控系统,系统组成由WVC-100无线接收器、DUAL型解码器、ROAM无线遥控器、直流电磁阀和WSS无线气候传感器组成,可根据气候自动改变当天灌水持续时间,也可通过无线遥控器直接打开电磁阀进行临时灌水,极端气候系统可自动停止,避免水

水利灌溉典型工程设计方案

附件: 典型工程设计 二〇一七年四月

典型工程设计 1.1 典型设计说明 根据现有农田改造与新增农田灌溉不同、水源类型与单井出水量不同、耕地地形条件不同,选择不同的典型设计。地下水滴灌典型设计,选择坡耕地与平原耕地两种耕地类型和单井出水量及控制灌溉面积不同的四个组合类型。喷灌选择单机控制面积300亩、500亩两种控制灌溉面积和小型扬水站地表水水源、地下水水源两种水源类型组合的四个类型。畦田地面灌溉选择一种类型。实施方案共选择了滴灌、喷灌灌溉两种节水灌溉方式下的8个典型设计。8个典型区的主要指标详见表1.1-1。 表1.1-1 内蒙古“四个千万亩”典型工程设计类型 耕地类型 水源类型 节水灌溉方 式 典型类型 典型工程设计类型 类型 类型 方式 编号 单井出水量或单机供水量 (m 3 /h ) 单井或单机控制面积(亩) 坡耕地 地下水 滴灌 1 3 2 181 平原耕地 2 32 151 3 50 220 4 80 320 地下水 喷灌 5 (63+63)120 500 6 80 300 地表水 7 120 500 8 70 300 1.2 滴灌典型设计 1. 2.1水源工程设计 滴灌工程水源工程设计包括水源井设计和井房设计。 (1)更新水源井设计 更新机井依据《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2010)并参考周边机井的设计进行。 新打机井为混凝土管井和钢管井,混凝土管井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和通辽市,新打水源井的原因是更新和重新布局调整。设计混凝土管井的内径为Φ300mm ,壁厚50mm ,下管深度为60m ,其中沉淀管5m ,滤水管40m ,井壁实管15m 。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情况,单井出水量分别为50 m 3/h 和80m 3/h 。

农业节水灌溉初步设计报告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初步设计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项目承担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 (1) 1.1.1 项目承担建设单位 (1) 1.1.2 项目承担设计单位 (1) 1.2项目建设的依据 (1) 1.3项目建设地点、容与规模 (2) 1.3.1 总体情况 (2) 1.3.2 建设容和规模 (2) 1.3.3 与项目可研批复容变化情况说明 (4) 1.4项目组织实施 (4) 1.5项目建后管理 (5) 1.6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5) 2 项目区基本情况和建设的必要性 (5) 2.1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5) 2.1.1 自然状况 (5) 2.1.2 社会经济 (7) 2.1.3 农业灌溉现状 (8) 2.1.4 农业灌溉与用水现状 (11) 2.2项目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4) 3 项目区灌溉水源与水量分析 (14) 3.1建设项目的灌溉水源 (14) 3.1.1 项目区地下水特性 (14) 3.1.2 项目区地表水特性 (15) 3.2项目区用水需求预测 (15) 3.3项目灌溉水量和水质分析 (19) 3.3.1 灌溉水量分析 (19) 3.3.2 灌溉用中水水质及灌溉水质标准 (19) 3.3.3 总体对比 (20) 4 项目建设容及工程技术设计 (24) 4.1设计思想与设计原则 (24) 4.1.1 设计思想 (24) 4.1.2 设计原则 (24) 4.2项目设计编制依据 (24) 4.3项目总体布置 (25) 4.4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选型 (25) 4.4.1 灌溉形式 (25) 4.4.2 管材比选 (27) 4.4.3 微灌过滤器技术 (28) 4.4.4 技术选型 (30) 4.5工程技术设计 (30)

清河灌区灌溉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

清河灌区灌溉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 第一章灌区概况及分布 清河灌区位于大清河流域中游,西、南面临大清河,东至铁路,北以大清河支流马河 18.0km10.2km,南北约,灌区包括清河县的城关、前阳。汶庄、张为界。东西长约 庄、丰收、大营等六个乡和高家庄试验站的全部耕地和军庄乡的一部分,还包括荣源 160.1km23.1,耕地面积为县河庄乡和登丰县龙华乡的一部分土地,总土地面积为万85604亩,人口为人。 一、地形地貌 清河灌区位于大清河冲积、洪积扇下游的边缘和大平原交界的地区,基本属积、洪积 51.3m,最低为扇地貌单元。地形变化与河流方向基本一致。灌区最高地面高程为39.2m40.0m —48.0m,一般在之间。 二、气象条件 553mm824.8mm,将于频率为,多年平均蒸发量据实测资料: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75%367.2mm1740mm,年蒸发量为的典型年的降雨量为。 ℃12.7,一般于十一月中旬土壤开始出现不稳定动融现象,一般年份灌区平均气温为 40cm—50cm,时间多在元月下旬到二月上旬,二月下旬开始解冻,到三最大冻土层 月中旬全部解冻。 三、土壤特性

灌区有壤土、沙质壤土和重壤土三种土壤,各种土壤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1表土壤的物理性质表 1.33-1.3748.7-49.826.8-27.2重壤土 四、灌区水系及水源条件 灌区主要河流为大清河,发源于太行山区,在端头村流入本灌区,清口村流出本灌区,2100km244.0m1500m3/s,可安全通过清口村以上流域面积约。端头站河底高程为36.8m1800m3/s,两岸河堤高,下泄能力为洪水。清口村东大清河河底高程的 4.0m。 78km10m3大清河上游有清源水库,距灌区,年蓄水。亿 灌区水源主要为清源水库发电尾水和灌溉放水,此外水库以下到本灌区之间有部分地2g/L1.2kg/m33.5,最大值为,含沙量平均值为表径流和回归水。地表水矿化度小于kg/m3。 五、灌区水文地质

灌溉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FCD14060 FCD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 灌溉工程设计大纲本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标准化信息网 1999年7月

_____ 工程初步设计阶段 灌溉工程设计大纲 主编单位: 主编单位总工程师:参编单位: 主要编写人员:软 件开发单位:软件 编写人员: _______ 勘测设计研究院 ______ 年—月 1引言.......................................................................... ( 4) 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 ( 4) 3设计基本资料................................................................. ( 4) 4灌区设计....................................................................... ( 5) 5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4)

1引言 工程位于 ,是以 水库(或 引水枢纽、或泵站枢纽 )为水源工程的 型灌溉工程。设计灌溉面积 万亩,设计灌 溉保证率 ;渠首进水闸闸下设计 水位 m 设计流量 m/s 。 水库(或 引水枢纽、或 泵站枢纽)的控制 流域面积 ________ k nf ,多年平均流量 _____ m/s ;水库总库容 ________ 万卅,兴利库容 ________ 万m , 正常蓄水位 _____ m ,死水位 _________ mo (或 ______ 江引水坝坝顶高程 ________ m,坝上设计水位 ____ m;或 ______ 泵站枢纽设计扬程 ________ m,装机容量 ________ kWo ) 2设计依据文件和规 2.1 有关本工程的文件 ⑴ _____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___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 (3) ___ 初步设计任务书; (4) 有关部门的协议文件; (5) 与本工程有关的流域规划、地区规划报告。 2.2 主要设计规 (1) DL 5021 — 93 (2) SDJ 11 — 77 (3) SDJ 12 — 78 分)(试行); (4) SDJ 217 — 87 (5) SDJ 217 — 84 ⑹ SL 44 — 93 ?SL 44 — 94 (8)SD 204 — 86 2.3 设计参考资料 (1) 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水电部水利建设司1987); (2) 灌溉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 (河海大学1993); (3) 排灌机械配套手册(农业1962) 3设计基本资料 3.1 灌区自然地理资料 收集灌区的地形图、土壤调查和试验资料以及必要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 3.2 社会经济资料 收集灌区的社会经济、水利设施现状和发展规划等资料。包括行政区及其人口、劳力、 土地面积、耕 地、中小型水库、塘坝、泵站、历年水旱自然灾害、 以及地区电网、城镇工业、 乡镇企业的产量、产值、城镇居民及工业用水等统计资料。 3.3 农业资料 收集灌区的农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规划资料,包括水、旱作物组成、农业耕作制度、农作 物产量、产 值、农业成本、人均农业收入、作物需水量、灌水技术以及塘坝容量等资料。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和补充规定 (山区、丘陵区部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 (平原、滨海部分)(试行); 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 泵站技术规。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方案设计

1.项目概况 太谷县“农谷”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包括太谷县现代化农业示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太谷县农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这两个区域是农谷发展的主要区域,是太谷县的主要农业示区和生产区,本次项目涉太谷县农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区29个自然村及3个示园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1.5万亩。 工程主要建设容:新建、维修拦河坝工程13座,更新机井3眼,更新改造机电设备31台套,新建提水工程12处,自动化高效节水温室大棚11个,500调蓄池1座,埋设DN400球墨铸铁管0.7km等。 2.智能节水系统技术案 2.1设计依据 《微灌工程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 《微灌工程技术规》(SL103-95); 《节水灌溉技术规》(SL207-98)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GB/T 50363-2006) 《机井技术规》(SL256-2000);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GB/T20203—2006);

《水利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定(试行)》SL/Z 332—2005 《泵站计算机监控与信息系统技术导则》SL 583—2012 《节水灌溉技术标准选编》 《土壤墒情监测规SL364-2006》 《GB-T-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 2.2RO反渗透建设案 2.2.1原水系统 原水系统包括原水箱、原水泵及仪表阀门管道。原水首先流入原水箱,原水箱对原水的供给起到缓冲作用,协调原水的供给量与原水泵的输入量。当原水的供应量超过原水泵的输水量时,原水箱水满,通过原水箱的液位控制使原水供给停止。当原水供应量小于原水泵的输水量时,原水箱空,原水泵停止运行,起到保护原水泵的作用。大系统原水箱设置高低两个浮球液位开关,进出水阀门采用电动阀。 2.2.2英砂处理系统 原水残留少量细小的悬浮颗粒,需对悬浮物进行处理,否则,当反渗透进行除盐处理时,会污染反渗透膜、影响出水水质。除去水中悬浮物的常用法就是英砂过滤。将浑水通过粒状滤层,就可将水中的悬浮物截留下来,流出的即是清水,采用粒状滤料过滤法简单,且当滤层失效后易于用反洗的法恢复其过滤性能。英砂过滤能对原水中悬浮物、颗粒物及胶体等物质进行去除,同时对原水中的浊度、

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

目录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现场智能感知平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井房首部设备智能监控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田间无线灌溉控制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智能气象监测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2、无线网络传输平台错误!未定义书签。 3、数据管理平台错误!未定义书签。 4、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主要技术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针对农业大田种植分布广、监测点多、布线和供电困难等特点,融合最新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采用高精度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气象站,远程在线采集土壤墒情、气象信息,实现墒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远程/自动控制灌溉等功能。

该系统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类型、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种植作物等划分不同类型区,在不同类型区内选择代表性的地块,建设具有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降雨量等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功能的监测点;通过灌溉预报软件结合信息实时监测系统,获得作物最佳灌溉时间、灌溉水量及需采取的节水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灌溉预报结果,定期向群众发布,科学指导农民实时实量灌溉,达到节水目的。 系统组成: 大田灌溉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分为现场智能感知平台、无线网络传输平台、云数据管理平台、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四个层次,其中,田间脉冲电磁阀、无线阀门控制器、远程水泵智能控制器、云服务器、主控制中心和村级(企业)控制中心、移动控制终端等组成灌溉无线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现地无线遥控、远程随时随地监控、轮灌组定时自动轮灌等控制方式,并且实时监测机井和阀门状态,灌溉流量和管网压力,保障运行安全,及时提示报警信息。在此基础上,扩充田间土壤墒情监测、农田气象监测、作物和泵房视频监测等内容,指导科学灌溉,提高灌溉的智能化程度。

灌溉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灌溉泵站初步设计 设计资料 本站为一明渠引水灌溉站,设计流量1.8s m /3,渠底比降i=1/6000,底宽b=3m ,边坡系数m=1.5,糙率n=0.02,最高运行水位551m ,最低运行水位550m 。进水池设计水位550.5m ,最高运行水位550.9m ,最低运行水位549.9m ,储水池设计水位575.5,最低运行水位575.2m 。站址处土质为粘壤土,内摩察角30°,地基允许承载力2102/m KN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8℃,冻土层厚0.35m 。该地区有6.3kv 高压线经过,交通方便,劳动力充足,建材采购方便。 设计部分 一、水泵选型与设备配套 (一) 水泵选型 根据水泵选型原则按下列顺序进行 1、确定设计流量 设计流量Q=1.8s m /3 2、确定设计扬程 设计扬程损净h +=H H 式中 净H —进水、出水池设计水位差 即:575.5-550.5=25m; 损h —管路水头损失,按0.2净H 计算。 则H=25+0.2×25=30.00m 3、确定泵型方案 依据泵站设计流量1.8s m /3和设计扬程30.00m 。决定选用双吸离心泵。查水泵资料中的水泵性能表得14sh —19与20sh —13A 两种泵型均符合要求,作为方案进行比较,它们的性能如表1所列。

表一 4、确定台数及方案比较 结合资料及经验,主泵台数宜为3-9台,用关系式泵站Q Q i / 确定两种泵型所需台数。14sh-19型泵i=1.8/0.35=5.14(台),取5台;20sh-13 A 型泵i=1.8/0.52=3.46(台),取4台。两种泵型相关参数比较见表一。 两种方案比较,选用5台14sh-19型泵方案,虽然台数较多,建设投资较大,且安装高度小,对泵房的通风散热有不利的影响,但其机组重量轻,便于维护和检修;台数较多,流量发生变化是,适应性较强,供水可靠性好,灌溉保证率高;其次,该机组台数较多,单机容量较小,对水量的调节能力大,即使运行中个别机组出现故障,对灌溉影响也较小,所以本站不设备用机组。 (二)动力机配套 包括动力类型选择和机型确定。 1、动力类型选定 利用该地区6.3kv 高压线路,采用直接传到的电动机。 2、动力机选配 由水泵厂成套供应或根据水泵额定转速为1450 r/min 和配套功率125kw 采用js-116-4型防护式双鼠笼型异步电动机5台。 (三)管路配套 包括吸、出水管路的管材、管径及附件选配等内容。 1、吸水管路及附件选配

茶园喷灌设计方案(成本报价)

茶园喷灌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含山茶园,东西朝向,海拔高度184 米,山顶至山脚垂直落差150 米,坡面长度500-700米,海拔120米以上坡向渐陡。水源处位于山脚三只水塘,分三处公布,茶园总面积1200 亩。二:工程设计 从实际地形分析,茶园是一个连片的坡面形式同一朝向,同海拔高起伏不大,山顶海拔高度在180 到210 米之间,茶园迹线基本维持在180 米高度。根据地形和节约成本的原则制度方案为: 喷灌系统水源从山脚水塘泵水到山腰中部,然后主管道串加压泵,经加压后进入各分、支管的方式进行喷灌,优点是喷灌系统简单,成本低,管理方便,后期维护简单。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约管理成本,高效利用水资源。 三:喷灌系统工程设计说明: 整个系统呈“丰”字形布局,中间为主管道,两边为分管道,主管道120 米海拔以下用DN110, 长度平均450 米,增压泵上部分用DN90 的,长度平均250 米,分支管道为DN63, 同等压力下,主管道可带动支管,在坡面海拔低的地方可以多开支路达到出水量的压力要求。每个支管按有电磁阀,实现自动开启或关闭功能,主管道第一个弯道处接有卸压阀,卸压设定为16KG, 水泵出水口配止回阀。 主要设备材料:

1.喷头 选用美国亨特PGP ULTRA 型号,此款喷头配有8 只不同口径的喷嘴,满足不同射程和喷量要求的区块使用。喷洒均匀,射程距离远,喷射角度可调,世界品牌,质量可靠经久耐用。喷头射程4.9 米至14 米,喷头间距为20 米。出水1.14 立方至1.68 立方 2.管道 选用PE 材质的室外工程给水管, 国标承压力16KG. 由材质决定PE 管更适合于野外工程使用,品牌选型为浙江公元,国内管业一线品牌。管型分别为,Φ63 Φ90 Φ 110 Φ 25 3.电磁阀 选用浙江百灵,安装于支管中,实现远程开关功能。 4.多级离心泵 选用上海阳光泵业集团的多级离心泵,扬程180 米,流量85 方。5.管道增压泵 上海阳光泵业集团的ISQ 增压泵,扬程150米,流量50方 6.变频器 三晶变频器,电机软启动 7.控制系统 基业电气水泵控制,喷洒控制系统。

管灌喷灌设计方案

管灌喷灌设计方案

五、项目设计报告 (一)、工程设计方案说明 1、项目概况 天祝县节水增效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年度工程计划在天祝县金强河灌区、安远灌区、朱岔灌区、松山灌区 4个灌区的华藏寺镇、打柴沟镇、哈溪镇、天堂镇、东大滩乡、松山镇六个乡镇的23 个村及 2 个移民点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3.0086 万亩,其中:低压管道灌溉面积 1.9114 万亩,喷灌面积0.5772 万亩,滴灌面积 0.52 万亩。主要建设内容:铺设灌溉输供水管线 139.06km,其中:主管 26.32km,支管 16.3km,分支管 96.45km;修建各类建筑物 3775 座,其中:沉砂池 13 座,检查(控制)井241 座,出水口 3368 座,渗水井 133 座;喷灌机 15 台;温棚滴管设备 2600 套。 (1)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标段主要对在东大滩乡酸次沟片区;松山镇松山片区,6#、7#移民点片区发展高效节水 9608 亩,其中:管灌 2108 亩,喷灌 6300 亩,微灌 1200 亩。地下水滴灌工程等。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勘测、施工图设计、材料设备生产供应、施工安装、土建工程施工、工程试运行及群众的培训等工作。 项目主要设计建设内容:发展管灌 2108 亩,喷灌 6300

亩,微灌 1200 亩;完成管沟土方开挖工程19798.00m3、管沟土方回填工程19798.00m3、修建检查井33座、排水井9座、修建镇墩136座、修建150㎡3座、安装管道Φ600*.063PVC管2051米、Φ400*0.63PVC管1653米、Φ315*0.63PVC管1200米、Φ250*0.63PVC管1795米、Φ160*0.63PVC管3930米、Φ125*0.63PVC管926米、Φ110*0.63PVC管3300米、Φ90*0.63PVC管1560米、安装多功能给水栓Φ160mm115个、Φ90微灌带19350米、加压泵3套、砂石+碟片过滤器3套、安装喷灌机12套。 工期: 5月24日开工至 10月21日完工,共计150日历天。 2、管灌、喷灌、微灌工程设计说明 (1)管灌工程布置方案 <1>布置原则 依据原则是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既经济合理又便于使用和管理,力求综合节水,效益最好,达到便于运行维修的目的。 本设计采用单井独立运行方式布置管路,管路尽量沿林带边、道路边,以节约耕地,便于维修。 <2>设计依据

某河灌区灌溉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

某河灌区灌溉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

XX河灌区灌溉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书 第一章灌区概况及分布 XX河灌区位于XX河流域中游,西、南面临XX河,东至铁路,北以XX河支流马河为界。东西长约18.0km,南北约10.2km,灌区包括XX河县的城关、前阳。汶庄、张庄、丰收、大营等六个乡和高家庄试验站的全部耕地和军庄乡的一部分,还包括荣源县河庄乡和登丰县龙华乡的一部分土地,总土地面积为160.1km2,耕地面积为3.1万亩,人口为85604人。 一、地形地貌 XX河灌区位于XX河冲积、洪积扇下游的边缘和大平原交界的地区,基本属积、洪积扇地貌单元。地形变化与河流方向基本一致。灌区最高地面高程为51.3m,最低为39.2m,一般在40.0m—48.0m之间。 二、气象条件 据实测资料:灌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53mm,多年平均蒸发量824.8mm,将于频率为75%的典型年的降雨量为367.2mm,年蒸发量为1740mm。 灌区平均气温为12.7℃,一般于十一月中旬土壤开始出现不稳定动融现象,一般年份最大冻土层40cm—50cm,时间多在元月下旬到二月上旬,二月下旬开始解冻,到三月中旬全部解冻。 三、土壤特性 灌区有壤土、沙质壤土和重壤土三种土壤,各种土壤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表1 土壤的物理性质表 土壤质地容重 (t/ m3) 孔隙度 (占土体%) 土壤田间含水率 (占干土重%) 沙土 1.50-1.55 40.3-43.3 17.8-18.8 壤土 1.31-1.49 44.8-48.3 22.8-23.5

重壤土 1.33-1.37 48.7-49.8 26.8-27.2 四、灌区水系及水源条件 灌区主要河流为XX河,发源于太行山区,在端头村流入本灌区,XX口村流出本灌区,XX口村以上流域面积约2100km2。端头站河底高程为44.0m,可安全通过 1500m3/s的洪水。XX口村东XX河河底高程36.8m,下泄能力为1800m3/s,两岸河堤高4.0m。 XX河上游有XX源水库,距灌区78km,年蓄水10亿m3。 灌区水源主要为XX源水库发电尾水和灌溉放水,此外水库以下到本灌区之间有部分地表径流和回归水。地表水矿化度小于2g/L,含沙量平均值为1.2kg/ m3,最大值为3.5 kg/ m3。 五、灌区水文地质 灌区浅层地下水对灌区土壤改良影响很大,地下水由西北流向东南,水力平均坡度为1/3000。三月中旬大营、下坡店以上地区地下水埋深为6-7m,以下地区埋深为3-4,月庄乡、丰收乡东部埋深一般在2-3m。特别是月庄以南洼地,秋后地下水埋深1.2m 左右,在大雨年份,地下水上升到距地表30-50cm,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六、种植情况 灌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夏玉米、棉花、春杂粮等,其中以冬小麦、夏玉米、棉花为主。 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为: 冬小麦:60% 夏玉米:50% 棉花:30% 春杂粮:10% 夏杂粮:10% 七、交通、电网及建筑材料 灌区内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各乡和村庄都有电用。 XX河县水泥厂年产水泥6万吨,灌区上游XX河中有丰富的沙、砾石和卵石适用于建筑。管区内有水泥厂、砖厂。 八、灌区自然灾害及处理措施

最新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

最新自动化灌溉设计方案 目录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2) 1、现场智能感知平台: (5) 1.1、井房首部设备智能监控系统 (5) 1.2、田间无线灌溉控制系统 (7) 1.3.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10) 1.4.综合智能气象监测系统 (12) 2、无线网络传输平台 (15) 3、数据管理平台 (16) 4、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 (18) 5、主要技术参数 (20)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案 自动化灌溉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针对农业大田种植分布广、监测点多、布线和供电困难等特点,融合最新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采用高精度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智能气象站,远程在线采集土壤墒情、气象信息,实现墒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远程/自动控制灌溉等功能。 该系统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类型、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种植作物等划分不同类型区,在不同类型区内选择代表性的地块,建设具有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降雨量等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功能的监测点;通过灌溉预报软件结合信息实时监测系统,获得作物最佳灌溉时间、灌溉水量及需采取的节水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灌溉预报结果,定期向群众发布,科学指导农民实时实量灌溉,达到节水目的。 系统组成: 大田灌溉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分为现场智能感知平台、无线网络传输平台、云数据管理平台、应用平台(监控中心及移动管理控制端)四个层次,其中,田间脉冲电磁阀、无线阀门控制器、远程水泵智能控制器、云服务器、主控制中心和村级(企业)控制中心、移动控制终端等组成灌溉无线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现地无线遥控、远程随时随地监控、轮灌组定时自动轮灌等控制方式,并且实时监测机井

基本农田节水灌溉初步设计

基本农田节水灌溉初步设计

目录 1 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实施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年度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本年度专项资金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项目区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区自然、地理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社会经济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水资源开发和利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项目区农田水利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技术方案 (3) 3.1编制依据 (3) 3.2年度建设目标、方案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工程设计 (6) 3.4主要工程量 (16) 4施工组织设计 (18) 4.1施工条件 (18) 4.2主体工程施工 (19) 4.3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 (24) 4.4实施进度计划 (24)

5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原则和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费用构成及取费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投资概算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效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经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项目示范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项目组织和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项目建设期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项目运行期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人工概算单价表 2、土方开挖单价表 3、土方回填单价表 附图:1、磴口县巴音布日格中小型灌区实施方案总平面布置图 2、典型地块设计图 3、典型地块布置图 4、泵房结构设计图 5、排水井结构图 6、管沟开挖横断面图

水利灌溉典型工程设计方案

附件: 典型工程设计 二?一七年四月

典型工程设计 1.1典型设计说明 根据现有农田改造与新增农田灌溉不同、水源类型与单井出水量不同、耕地地形条件不同,选择不同的典型设计。地下水滴灌典型设计,选择坡耕地与平原耕地两种耕地类型和单井出水量及控制灌溉面积不同的四个组合类型。喷灌选择单机控制面积 300亩、500亩两种控制灌溉面积和小型扬水站地表水水源、地下水水源两种水源类型组合的四个类型。畦田地面灌溉选择一种类型。实施方案共选择了滴灌、喷灌灌溉两种节水灌溉方式下的8个典型设计。8个典型区的主要指标详见表1.1-1 o 内蒙古“四个千万亩”典型工程设计类型 表 1.2.1水源工程设计 滴灌工程水源工程设计包括水源井设计和井房设计。 (1)更新水源井设计 更新机井依据《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2010)并参考周边机井的设计进行。新打机井为混凝土管井和钢管井,混凝土管井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和通辽市,新打 水源井的原因是更新和重新布局调整。设计混凝土管井的内径为①300mm壁厚50mm 下管深度为60m,其中沉淀管5m,滤水管40m,井壁实管15m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情况,单井出水量分别为50 m3/h和80n T/h。

(2)井房设计 由于原有机电井和现有可利用机电井没有井房,本次设计为了保护配电设备、水泵和滴灌工程首部系统的正常工作,每眼机电井建一个机井管理房,单个井房建筑面积12吊,地面以上尺寸为:长X宽X高4X 3X 4.3m,基础采用砖砌体和混凝土圈梁结构,地上墙体采用砖砌体结构,井房内采用C15混凝土地面,房顶采用蓝色彩钢板。 1.2.2滴灌节水灌溉制度设计 (1)灌溉设计保证率 依据《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滴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50485-2009,确定设计灌溉保证率为85% (2)基本资料 项目区土壤主要为砂壤土,土壤干容重1.42g/cm3,田间持水率为2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95,项目区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 (3)滴灌灌溉制度设计 ①最大灌水定额计算 最大灌水定额采用适宜水量法确定,采用公式: m max=0.001 丫zp( 0 max-0 min) 式中m max-最大净灌水定额(mr) 丫—土壤容重(g/cm3),1.42 g/cm 3; z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cm),取50cm; p —设计土壤湿润比,取75% 0 max-适宜土壤含水率上限(%,一般情况下玉米取田间持水率的80%-90% 本次设计取86% 0 min-适宜土壤含水率下限(%,一般情况下玉米取田间持水率的60%-70% 本次设计取65% 计算结果: ms=0.001X 1.42X 50X 75X( 19.78-14.95 ) =25.72mm 上述计算结果为最大净灌水定额,实际需水要求可按下式确定:me ms本次设 计选取净灌溉定额为25.7mm (17前亩)。根据项目区灌溉实际情况,滴灌灌溉水利用系数取

庆城农田灌溉初步设计报告

庆城农田灌溉初步设计报告

第一章概况 1.1项目区概况 庆城县位于甘肃省东北部,泾河上游,东邻合水,西接黑河,与镇原县相望,南与西峰毗邻,北与华池、环县接壤。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总土地面积2692.6km2,下辖5镇12乡,153个行政村,共有5.24万户、23.7万人、农业人口8.52万人,耕地面积81.88万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96.3元,农业总产值15933万元,财政收入为1.74亿元。 项目区驿马镇位于庆城县南部塬区,北与桐川乡相邻,南和西峰区毗邻,东接白马乡。2012年项目区涉及杨湾、马园村2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635户,1869人,总耕地面积1.35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豆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黄花菜。马园村人均收入2993元,杨湾村人均收入2653元。 本项目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中心,发展节约型灌溉,突出“沃土工程”、节水灌溉等措施。 1.2项目概述 1、项目范围:项目区涉及驿马镇的马园、杨湾2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 2、项目规模:计划改造中低产田0.43万亩。 3、项目内容:

水利措施:新打机井2眼,埋设dn90~75PVC-U(0.63MPa)低压输水管道8公里,架设高、低压输变电线路1.2公里,配套30KVA变压器2台。 农业措施:改良土壤0.36万亩,其中:平田整地0.28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0.08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示范0.06万亩,新修机耕路24公里。 林业措施:农田防护林0.02万亩,在新修的机耕路两旁栽植胸径3厘米国槐8000株,株高2.5米,株距5米,成活率90%以上。 科技推广措施:培训农民技术人员1400人(次),完成8期培训,发放各类图书1400套;示范推广新技术2项:脱毒马铃薯种植0.0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0.43万亩。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详见附表ZB-2) 项目计划总投资5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40万元,地方配套136万元(省级108万元,市级14万元,县级14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劳折资)34万元。 水利措施投资估算106万元。 农业措施投资估算345万元。 林业措施投资估算20万元。 科技推广措施投资估算19万元。 其它工程及措施20万元,其中:管理费用16万元,工程管护费4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