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1.三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引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和因数中间、末尾没0的乘法),2.积的变化规律3.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先从因数是三位数的笔算乘法入手,运用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概括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再通过对一组乘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归纳出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最后运用乘法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出常见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口算。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计算。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乘法估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乘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总结、归纳、比较、抽象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谨慎思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建立数量关系式,增强估算意识。

四、教学难点:建立数量关系式,应用这种关系正确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法:讲授法

六、学法:迁移法、练习法

七、教具:口算卡、情景图。

八、学生用具:卡片练习本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笔算乘法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P4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启发、引导

学法:说一说、算一算

教具:图片、题卡

学生用具: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5×12= 44×59= 63×52=

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教学内容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指名回答)

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并汇报)

提问:

(1)先算什么?(先算2乘145的积是290,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2)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

(3)最后算什么?注意第二步个位上的0不写。

板书:145×12=1740

1 4 5

× 1 2

2 9 0

1 4 5

1 7 4 0

和45×12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

小结:两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1.P47 做一做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因或末数中间尾有0的乘法)P4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演示、讲解

学法:说一说、算一算、练一练

教具:图片、

学生用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口算

40×72= 600×300= 30×23=

53×30= 20×700= 40×22=

2.笔算并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708×6= 790×8= 54×278=

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教学内容:笔算乘法(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2

怎样计算160×30=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1)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总结: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60×3=480,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或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

(2)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独立计算106×30=

学生反馈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教材P48 做一做1、2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笔算乘法练习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具:题卡

学生用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49——3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2、P49——6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3、P50——8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说一说错误的原因。

4、P49——1 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订正

(二)指导练习

1、P49——5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教师指导:注意单位换算

2、P50——9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教师指导:此题有两种思路,方法一:分别求每种3套的价钱再加起来;方法二:先求每种各买一套总共花多少元,再求买三套的总价。

3、P50——11 独立完成后先小组交流再汇报

教师指导:此题有简便方法,因为15×200=3000,因此最后一款电话机15×210>3000不能购买,而200-128=72 200-108=92 200-198=2 因此只要再用多出来的钱分别乘15,即可求出还剩多少钱。

4、P50——12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方法再汇报

教师指导:写出乘积最大算式的方法是:先确定两数的最高为5、4;然后依次

确定下面的数字,把剩下的最大的数字放在被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二个因数):3、2;剩下的0按题目要去放在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就是520×43=22360。

思考:如果乘积最小,又该如何?

教师指导:先找出两数的最高为2、3;然后依次确定下面的数字,把剩下的最小的数字放在被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二个因数):0;剩下的4、5放在乘数上(从左数起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就是345×20=6900。

(三)检测评价

1、P49——7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2、P49——2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P5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演示、讲解

学法:说一说、算一算

教具:图片、

学生用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6×2= 6×20= 6×200=

(二)探索新知

1、组织小组交流

2、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3、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20×4= 10×4= 5×4=

4、组织小组交流

引导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5、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 17×24=

26×12= 17×36=

观察算式。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

全班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6、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三)巩固发散

1、两个数的乘积是120,其中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应该是(),如果另一个因数也乘4,这时的积应该是()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5,要是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

3、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后,积变成424,原来的积是()

4、P51 做一做第1题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5、P51 做一做第2题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先求出长200÷8=25(米)再用25×24=600(平方米)方法二:因为宽扩大了3倍,在长不变的情况下,面积也扩大3倍,200×3=600(平方米)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演示、讲解

学法:观察、体会

教具:小黑板

学生用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4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

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

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教学例5

出示例题,独立解答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行程问题,题中每小时行70千米、每分钟行225米,这样的在一个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书:速度),所用的4小时、10分钟是行走的时间(板书:时间),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这样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书:路程)。

师:说一说第(1)题中汽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各是多少,怎样求路程?(2)题呢?

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如果求时间,又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怎样列式?生汇报

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三)巩固发散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汇报(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练习课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练习九P54—P5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具:图片

学生用具: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54——1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2、P54——

3、5 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3、P54——4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4、P54——6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5、P54——7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对于判断错误较多的予以指导。(二)指导练习

1、P55——8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2、P55——9 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

(三)检测评价

1、P54——2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2、P54——10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说出规律。

课后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概念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概念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计数单位:像“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叫做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数位。也就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十二位是千亿位。 6、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数位顺序表 7、数的读法:(1)、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2)万级和亿级的读法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1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1个“零”。 8、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9、比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比下一位…… 10、数的改写:把整万和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和万为单位的数叫改写。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 11、“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舍去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舍去。再在后面添上“亿”字或“万”字。近似数不是准确数,要用“约等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题(一) 一、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 分) 1.315×25,如果第二个因数增加2,那么积增加()。 A.2B.315×2C.25×2 2.已知一列复兴号动车的速度是350千米/时,它一昼夜能行驶()千米。 A.8400B.4200C.840 3.一盒钢笔有3支,售价是25元,要想买6支钢笔需要()元。 A.50B.75C.150 4.如果△×○=315,那么△×(○×3)的结果是()。 A.315B.105C.945 5.两个数(都不为0)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不变,若积除以10,则另一个因数应()。 A.不变B.乘10C.除以10 二、仔细审题,填一填。(每空1分,共21分) 1.游隼(sǔn)是世界上俯冲飞行速度最快的鸟,当它俯冲追击猎物时,速度每小时可达300千米,可写作()。 2.要使8×30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3.250乘80的积的末尾有()个0,积是()位数。 4.学校花360元买了6个排球(如右图),每个排球多少钱?这道题是已知()和(),求()。

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1分钟能传播()米。6.两个因数的积是560,其中一个因数除以2,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如果两个因数都乘2,积是();如果两个因数都除以2,积是()。7.288的18倍是();()的18倍是288。 8.在里填上“>”“<”或“=”。 230×5032×500820×11410×22 21×3003×180099×9910000 9.根据25×24=600,请你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25×12=()25×48=() 50×24=()75×24=() 三、火眼金睛,判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 分)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2.在一个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都不为0)都乘一个相同的数,积不变。 () 3.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有几个0。() 4.用因数32十位上的3去乘123,得到的是369个十。() 5.因为A×4=25,所以A×16=100。() 四、细心的你,算一算。(共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8分) 300×20=42×30=50×80=90×7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试卷全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复习题 一、我会填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位,表示几个();第五位是()位,表示几个()。 2、89803769是()位数,左起第一个9在()位上,表示();第二个9在()位上,表示()。 3、九千零九十万九千零九十,写作() 4、240□375≈240万,在□里最大能填(),还可以填()。 5、把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五入”后是30万,这个数的千位上最小应该(),最大应该是(),万位上一定是()。 6、74□042≈75万,在□里最小能填(),还可以填()。 7、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49500000=() 361000000=() 149000000=() 96000000=()新课标第一网 8、连一连、 120500 6008000 10632 只读一个零读两个零一个零也不读 10354082 7000004 50002000 9、比一比。 26亿○260000万 68243○63234 30580060○31500006 四千五百万○4500000 四千五百万○4500000 七亿零九○70000009 七亿零九○70000009 10、(1)从大到小排排队。 3068500 3086050 3068560 3608050 (2)由轻到重排排队。新|课|标 |第|一|网

409千克 40190000克 409吨 409克 (3)从小到大排排队。 72万、719000、72000、720100 (4)将下列数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5043300米、504千米、50433千米、 5040000米 11、用圆圈出近似数,用三角圈出准确数。w w w .x k b 1.c o m (1)、我今年9岁了,体重大约是25千克。 (2)这里有2000多个座位。 (3)这里有15名服务员,3000多种商品。 (4)音乐教室可容纳70多人,现在只有25人在上课。 12、由0,2,4,1,5,9,7组成的最大七位数是多少?最小七位数是多少? 13、一个六位数,它的万位和千位上都是8,最高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这个六位数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 14、一个八位数,各位,百位和万位上是2,其余数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1)这个数是多少?请读出这个数。 (2)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多少? (3)这个数与最小的八位数相比,大多少?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套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学号_________ ______年级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从个位起,第七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第九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2、6006006最高位是()位,右边的“6”表示6个(),中间的“6”表示6个(),左边的“6”表示6个()。 3、三个千万,三个十万,三个千和八个一组成的数是(),约是()万。 4、比99999多1的数是(),比1000少1的数是()。 5、用0,1,2,3,4,5这六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小的六位数是(),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是()。 6、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 785000≈ 509000≈ 7、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0= 00≈ 78≈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16分) 1、个、十、百、千、万……是() A、计数法 B、数位名称 C、计数单位 2、在49□438≈50万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A、0~4 B、0~5 C、5~9 3、在5和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五亿零六。 A、6 B、7 C、8 4、用三个7和三个0组成的六位数,读数时,一个0也不读出来,这个数是()。 A、777000 B、700077 C、707070 三、判断(每题2分,共8分)

1、94200这个数字中的9所站的数位是万。() 2、四万零三百写作。() 3、整数的计划单位只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 () 4、100000-1 < 99999+1 () 四、比较大小(12分) 72108 ○ 1357900 617000 ○ 62万 10110 ○ 9999 4762504 ○ 4762513 四千万○九百九十万 89001 ○ 89101 五、读出下面各数。(12分) 708500 读作:读作: 9 读作: 5060032 读作: 六、写出下面各数。(12分) 五十六万零五十六写作: 七亿七千零一万零八百写作: 四百七十八万九千零六写作: 一亿零二万零三写作: 七、用计算器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0分) 12×101= 13×101= 14×101= 15×101= 16×101= 17×101= 18×101= 19×101= 八、用2、3、4、0、0组成一个最大的五位数和一个最小的五位数,并求出它们 的和。(10分)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A) 学号_________ ______年级姓名________ 一、想一想,填一填。 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 2、从一点引出两条( )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 3、 ①②③④

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总结 一、万以上数的读法 1、分级: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为一级; 2、从高位开始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3、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4、每一级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二、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个级、万级、亿级,应该从最高位写起,从左往右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写完以后读一读,确认一下是否正确. 三、万以上数的比较大小 1、先看一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2、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越大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四、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和5作比较,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和5作比较,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3、写近似数时,用“≈”连接,末尾写上“万”字或者“亿”字. 第一单元总结 二、万以上数的读法 1、分级: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为一级; 2、从高位开始读起,一级一级地读; 3、读亿级或万级时,先按个级数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4、每一级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5、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二、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一个数含有个级、万级、亿级,应该从最高位写起,从左往右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写完以后读一读,确认一下是否正确. 三、万以上数的比较大小 1、先看一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 2、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越大数就大;如果第一位相同就看下一位,以此类推. 四、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一个数精确(保留)到万位或亿位,求它的近似数】 1、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位上的数是几,和5作比较,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2、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应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和5作比较,再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位是亿位,与它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位和()位。 2.90060450这个数包括()级和()级,读作()。3.60060006从左至右,第一个“6”表示(),第二个“6”表示()。4.408020000000是由4个(),8个()和2个()组成的,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5.54203070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4在()位上,表示4个()。 6.由106个亿、106个万和106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7.940503070=900000000+40000000+()+()+(),30000000+500000+60000+900=()。8.最大的六位数是(),比它多1的数是()。 9.一个数百万位上是7,万位上是5,个位上是1,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10.与一万相邻的两个数写作()和()。 11.在58的后面添上()个0,就是58万,在5和8之间添上()个0,得到的数读作五十亿零八。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

2.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3.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4.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5.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约有23020000人,这个数是近似数。()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由5个亿、6个百万、8个千组成的数是()。 A.560008000 B.506008000 C.500600800 D.56008000 2.下面各数中读两个零的数是()。 A.12003500 B.12030500 C.10023500 D.12300500 3.用算盘表示123705,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A.B. C.D. 4.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算盘的一颗上珠表示5 B.算盘的一颗下珠表示1 C.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做完一道题按ON/C键接着做下一道题D.一个数只含有两级,这个数一定是八位数 5.下面的数中,最接近10万的是()。 A.19999 B.99999 C.100006 D.110000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1.大数的读法 (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大数的写法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 4.大数的改写 (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都用“=”连接。 (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都用“≈”连接。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依次类推。 6.数位顺序表,从个位开始每4个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7.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的数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知识要点 ①.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可以无限延长,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③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不可以度量它的长度。 ④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⑤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也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⑥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⑧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⑨测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测量时,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其中一条射线重合。 ⑩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11.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12. 直角=90°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小于180°平角=180° 1平角=2直角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对角相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 数级… … 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 …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千百十个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9、改写和省略 (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如:450000=45万 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如:200000000=2亿 (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如:54340≈5万 56070≈6万 720023000≈7亿 459800000≈5亿 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 = 连接如:450000=45万 200000000=2亿 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 720023000≈7亿 计算工具的认识: 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3、计算器上的按键:ON/C 开关及清除屏键 OFF 关机键AC 清除键CE 清除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1.(2019春?榆阳区期末)280的7倍是,31个50相加是. 2.(2019春?浦城县期中)5361 ?的积是位数,积的个位数字是. 3.(2019春?榆阳区期末)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与它最接近的四位数是.4.(2018秋?青龙县期末)一节废电池在土壤里会造成周围大约140平方分米土地污染,六(1)班同学在“环保在心中”活动中,一天就拾起58节废旧电池,这样减少了平方分米土地污染. 5.(2018春?宁江区校级期中)比较大小5031 ? ?1082 ?2041 ?5130 6.(2019春?东海县期中)学校图书室有2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平均每层放了30本书,图书室一共有多少本书?(先填空再列式解答) 根据和,可以先求,再根据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 7.(2018秋?龙岗区校级期中)在横线上填上“>”“<”或“=”. ?98102 ? ?210020000019万97103 29770 8.(2019?益阳模拟)一只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小东骑自行车可达每分钟260米,可写作. 9.(2019秋?厦门校级期中)根据“680480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880 ?=640 ?=. 1280 ?=2480 10.(2019春?泗洪县期中)小虎做一道乘法计算题时,错将一个乘数45看成了54,结果比原来多了180,那么正确结果应该是. 二.判断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1.(2019春?英山县期末)4983 ?的积一定比1500更小.()12.(2019春?吉水县期末)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有2个0,那么它们的积的末尾至少应有4个0.()13.(2019春?新田县期中)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两圈半长1千米.()14.(2019春?沛县月考)25的13倍等于13个25相加的和.()15.(2019春?内乡县月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16.(2019秋?邹城市期末)两个不为零的数相乘,一个因数乘9,另一个因数除以9积不变.()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思维导图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思维 导图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整理思维导图欣赏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 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小结(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 1、亿以内数的认识: 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

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数的写法: 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11、“万”做单位的数: 小结: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 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 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大小的比较: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3、角的分类: 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练习(1) 一、填空题。 ⑴一万一万地数,五十八万,五十九万,(),(), (),()。 ⑵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一千七百万,(),(), (),(),二千二百万。 ⑶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万位的计数单位是(),十亿位的计数单 位是();个级的计算单位是(),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亿级的计数单位是();数的基本计数单位是()。 ⑷在87654321中,8表示(),7表示(),6表示(), 5表示(),4表示()。 ⑸每一级都()个数位。个级包括()位、()位、()位 和()位;万级包括()位、()位、()位和()位; 亿级包括()位、()位、()位和()位。 ⑹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千万位;第7位 是()位;第9位是()位;第11位是()位。 ⑺在读数时,每一级末尾的零(),中间的零不管多少个, ()个零。 ⑻一个十二位数,最高位是()位。最大的九位数是(), 最小的十二位数是()。 ⑼亿位右边一位是()位;左边一位是()位。 ⑽一个数由六十三个亿,六十三个万,六十三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二、判断题。 ⑴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的计算单位。()

⑵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⑶十个一千是一万。() ⑷50505中这三个5表示的数值是一样的。() ⑸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万,个级的数表示多少个1。() ⑹0、1、2、3、4、……都是自然数。() ⑺最小的自然数是1。() ⑻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⑼将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大小不变。() ⑽将非整亿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三、读出下列各数 2300000000 读作: 50600000000 读作: 123480005000 读作: 300200500300 读作: 2021560000 读作: 52735000000 读作: 980321000 读作: 四、写出下面各数。 二百三十六亿写作: 五百二十亿八千万写作: 三百五十六万写作: 一千零二十万写作: 四十三万八千写作: 三百六十五万零五百写作: 一百零五亿零六十万写作: 三千四百五十亿零五万写作: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1.三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引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和因数中间、末尾没0的乘法),2.积的变化规律3.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先从因数是三位数的笔算乘法入手,运用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概括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再通过对一组乘法算式的观察、比较,归纳出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最后运用乘法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出常见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口算。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计算。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乘法估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乘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总结、归纳、比较、抽象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谨慎思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建立数量关系式,增强估算意识。 四、教学难点:建立数量关系式,应用这种关系正确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法:讲授法 六、学法:迁移法、练习法 七、教具:口算卡、情景图。 八、学生用具:卡片练习本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笔算乘法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笔算乘法(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没有0)P4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启发、引导 学法:说一说、算一算 教具:图片、题卡 学生用具: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5×12= 44×59= 63×52= 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教学内容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指名回答)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大数的读法 (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大数的写法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 4.大数的改写 (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都用“=”连接。(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都用“≈”连接。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依次类推。 6.数位顺序表,从个位开始每4个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7.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的数叫做自然数。 8.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0.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13.上珠一个代表5,下珠一个代表1. 14.(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15.计算器上的AC键是清除键。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试卷(全册)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2)从个位起,往左第五位是()位,第()位是亿位,万位的左面第一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亿位的数是()位数。 (3)在854006007中,“8”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4)10个10亿是(),10个()是一千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5)四十六万八千零四十是由()个十万,()个万,()个千和 ()个十组成,它写作()。 (6)十位上和千位上都是4的五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它们相差()。 (7)最小的七位数是(),最大的六位数是(),它们的和是(),差是()。 (8)一个十一位数,最高位是6,第七位是8,最低位是3,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四舍五入到亿位写作()。 (9)一个九位数,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字都是6,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其余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10)由五个千万,六个万,七个百和八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二、写出或读出下列各数。 八万三千零八写作();一千零一十万二千写作(); 六亿零七千写作();五百六十亿零三万写作(); 814200读作(); 108078000读作(); 200003050读作();603000004读作(); 三、在○里填上“>”“<”或“=”。(8分) 84亿○8400000000 639925○64亿 790000○709999 3404万○30440000 8888788○8887888 79018万○8亿 1101万○11010000 9999899○9998999 四、判断题。 (1)一千一千地数,数十次是一万。() (2)最大六位数与最小六位数相差1。() (3)两位数共有九十个。()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详细汇总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2.算盘的认识:【算盘各部分的名称】 算盘的主要作用是计算和计数。 算盘的每一个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要先选定一个档作为个位,然后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拨数时,要把珠子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如上图:算盘计数表示的是960。 根据计算的需要,有的算盘没有顶珠和底珠,如下图: 3.计算器的认识: 【活动课】《1亿有多大?》 活动:实验1亿粒米大约有多少?(2000千克) 1亿张纸大约有多厚?(10000米) ▲实验过程中,合适方法的采用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数位表】 数级 …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千 亿百 亿 十 亿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万千百十一 ( 个 )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重点知识 1.特点和区别: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伸,有一定的长度,可以测量;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 2.为了表达方便,线段、直线、射线都可以用字母表示。如下图 把线段AB,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射线BA或射线AB。注:读射线时,先读端点! 把线段AB,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直线AB;还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a ▲拓展:1.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线段、直线、射线都是直的,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顶点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如图中角可以记作“∠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一、大数的组成: 1、计数单位: (1)作用:计量数的大小。 (2)学过的计数单位有(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3)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4)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数位: (1)数中的每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数位顺序表: ……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3)记住重要的数位:从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4)数级: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为一级,依次为: 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表示多少个一; 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表示多少个万; 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表示多少个亿。 3、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它们之间的联系: …亿级万级个级数级 …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数 位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千百十一 计 数 单 位 4、位数:一个整数中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数。 5、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位数不能混淆,不能说它们之间有相等的关系。如:计数单位就是数位,数位也是位数等。 (1)、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区别?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兆、……,都是计数单位。 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要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收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 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至比较出大小。 8、数的改写: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先画分级线,将整万的数或整亿的数每四位分一级,再将个级的4个0省略换成“万”字,或把个级和万级的8个0省略,换成“亿”字。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小于5就舍去尾数,改写成相应个数的0;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也改写成相应个数的0。10、表示物体个数:1,2,3,4,5,6,7,8,9,10,……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DEL:清除刚输入的错误数字或运算符号。

(完整)四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10个一千是(),10个一万是()。 (2)与万位相邻的数位是()和(),与亿位相邻的数位是()和()。(3)5030600是()位数,5在()位,表示()个(),3在()位,表示()个(),6在()位,表示()个()。 (4)三千四百二十万九千是()位数,这个数写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约是()万。 (5)2017年某市的粮食总产量可达到12319000000千克,把12319000000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5分) (1)亿位右边的数位是十亿位,左边的数位是千万位。() (2)最高位是十亿位的数是10位数。() (3)最小的自然数是1。() (4)3854000000≈4亿。() (5)算盘上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 三.读一读,写一写。(16分) 1.我国的占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960万写作()。 2.2017年第一季度某品牌手机的销量是420724部。 420724读作()。

3.2016年天猫双十一的销售额达到10000000000元。 10000000000读作()。 4.2016年我国人口普查人数为十三亿八千二百七十一万。 十三亿八千二百七十一万写作()。 四.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12分) 32700()124300 62147()54312 43159()43178 374200()374189 五.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18分) 360000=()万 23000000=()万 500000000=()亿 35124≈()万 934231≈()万 789004002≈()亿 六.解决问题。(第1,2小题每题6分,第3小题7分,共19分) 1. 用0. 2.4.6.8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使这个五位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8万,求这个五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2. 小红抄写一个六位数,把最高位上的7错写成了1,把百位上的0错写成了6,所得的新数比原来的六位数小多少?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什么是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知识点2: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比如: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知识点3:什么叫做数位?数级? 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是叫做数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分别为个级、万级和亿级。 知识点4:一个数字是几位数?每个数位是的数字表示什么意义? 哪一位上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比如:65780035中,7所占的位置是十万位,7表示7个十万。 知识点5:一个数是几位数? 一个数由几个简单数字组成,占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比如:536由5、3、6三个简单的数字组成,它们占了百位、十位、个位三个数位,就是三位数。 知识点6:什么叫做自然数?自然数有什么特点?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些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知识点7:什么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知识点9:大数的读法: 一划:个位起,每四位,划虚线,分数级; 二看: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 三读:高位起,开始读,一级一级往下读。亿级和万级,都照个级读,亿级读完加“亿”字,万级读完“万”字; 四想:末尾0,都不读,其他0,读一个。 知识点10:大数的写法: 一找:找亿、万,分数级; 二看:各数级,多少亿,多少万,多少一; 三写:高位起,开始写,一级一级往下写; 四想:若数位,没单位,就用0,去占位。 知识点11: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划虚线,分数级,去掉末尾4个0,再在后面加“万”字。比如:300000=30万知识点12: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划虚线,分数级,去掉末尾8个0,再在后面加“亿”字。比如:400500000000=4005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