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简单的不等关系。学生已经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同时经历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研究过程及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基础。学习时可以类比七年级上册学习的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②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比较简单的不等式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能说出不等式为什么可以从一种形式变形为另一种形式,发展其代数变形能力,养成步步有据、准确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通过研究等式的基本性质过程类比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方法。

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发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与理解。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景引入,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活动探究,验证明确结论;第三环节:例题讲解及运用巩固;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活动内容:利用班上同学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比高矮。请最高的同学和最矮的同学“同时站在地面上”,“矮的同学站在桌子上”,“高的同学站到楼下一楼”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比较高矮。问题1:怎样比才公平?

活动目的:让学生体会当两位同学同时增高相同的高度或同时减少相同的高度时,比较才是公平的,高的同学仍然高,矮的同学仍然矮,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活动实际效果:学生对能自己参与的活动很感兴趣,体会到不相等的两个量的比较要在“公平”的情况下进行,即要加同时加,要减同时减。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验证明确结论

活动内容:参照教材与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

(1)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请用字母表示它。不等式有类似的性质吗?先猜一猜。

(2)用等号或不等号完成下面的填空。

如果2 < 3;那么

2 × 5

3 × 5;

2 ×

3 ×;

2 × (-1)

3 × (- 1);

2 × (- 5)

3 × (- 5);

2 × (-)

3 × (-).

(3)验证你的结论,用字母表示你所发现的结论。

(4)与同伴交流你的结论,并展示。

生1:等式的基本性质1用字母可以表示为:c b c a b a ±=±∴=, , 类似地得到,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整式,结果不等号方向不变。

字母表示为:∵a >b ,∴a ±c >b ±c ;或∵a >b ,∴a ±c <b ±c 。

生2:对于等式的基本性质2,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c b c a c b c a b a ÷=÷?=?∴=,, ,其中0≠c 。经过前面的探索,可类似地得到:

如果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发生改变。字母表示如下:

c b c a c b c a c b a ÷>÷?>?∴>>,,0,

c b c a c b c a c b a ÷<÷?<,,0,

c b c a c b c a c b a ÷<÷?,,0,

c b c a c b c a c b a ÷>÷?>?∴<<,,0,

活动目的:通过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比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由特殊的数值到字母代表数,从中归纳出一般性结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实际效果: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对比中自己先猜想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再通过具体数值验算性质、最后自己总结归纳出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因此在整个教学教程中,学生均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是从旁引。这时,学生对于由自己推导出性质应该感到非常兴奋。

第三环节:例题讲解及运用巩固

活动内容:

1、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猜想,无论绳长l 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16

42

2l l >π。你相信这个结论吗?你能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释这一结论吗?

2、将下列不等式化成“a x >”或“a x <”的形式:

(1)15->-x (2)32>-x

练习设计:

1、将下列不等式化成“a x >”或“a x <”的形式:

(1)21>-x (2)65<-x (3)32

1≤x 2、已知y x >,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吗?

(1)66-<-y x (2)y x 33<

(3)y x 22-<- (4)1212+>+y x 3、小明做这样一题:已知2x>3x,求x 的范围。结果小明两边同时除以x ,得到2>3。你知道他错在哪?

活动目的: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变形的依据,加强学生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讲解,能说出一个不等式为什么可以从一种形式变形为另一种形式,养成步步有据、准确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并通过这种方式达到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目的。

活动实际效果:学生在讲解例题与练习的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都非常踊跃的举手要求上黑板示范,并且每一步变形的依据都能够集体回答或个别举手回答正确,黑板上的演示过程也十分规范,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学生自己总结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思考后对全班说出,与全班同学讨论交流。

活动目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与感想与全班交流,若有任何疑问可以当堂提出供大家讨论。教师要学会倾听并鼓励学生的回答,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与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自信心的建立。

活动实际效果: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重点注意的问题,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除了今天所学新的内容之外,还复习巩固了等式的基本性质,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2.2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等式的基本性质,类比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雏形。教学中问题的设置通过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相对比,引导学生自己先猜想不等式基本性质、再通过具体数值验算性质、最后自己总结归纳完善性质定理并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在接下来的讲解例题与练习的过程中,每一步变形的依据都能够集体回答或个别举手回答正确,黑板上的演示过程也十分规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主要由学生自己推导得出。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自动保存的)

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随堂练习1 姓名 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充要条件) 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谈起 0>-?>b a b a 0=-?=b a b a 0<-?

例2 求证:x 2 + 3 > 3x 证:∵(x 2 + 3) - 3x = 04 3 )23(3)23()23(32222>+-=+-+-x x x ∴x 2 + 3 > 3x 例3 解关于x 的不等式(m-1)x >x+m 练习 解关于x 的不等式:)1(232≠+>+-a x a a ax .

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后巩固1 姓名 1 比较)5)(3(-+a a 与)4)(2(-+a a 的大小 2 已知0>>b a ,试比较2 222b a b a -+与b a b a -+的值的大小 此题作差后x 分大于0 ,等于0 ,小于0三种情况讨论差的符号 1.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 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n 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m 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 行走,如果m ≠ n ,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解:设从出发地到指定地点的路程为S , 甲乙两人走完全程所需时间分别是t 1, t 2, 则 : 21122,22t n S m S S n t m t =+=+ 可得: mn n m S t n m S t 2) (,221+= += ∴) (2)()(2])(4[2)(22 221n m mn n m S mn n m n m mn S mn n m S n m S t t +--=++-=+-+=- ∵S , m , n 都是正数,且m ≠ n ,∴t 1 - t 2 < 0 即:t 1 < t 2 从而:甲先到到达指定地点。 3 设 x ∈R 且x ≠-1,比较1 1+x 与1-x 的大小.

七年级下册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讲义

环球雅思教育学科教师讲义 年级:上课次数: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 课题 课型□预习课□同步课复习课□习题课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网络总结与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1.不等式的概念: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注意: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 例1.请指出下列各式哪些是不等式:①x+y=y+x②4+x>5③-3<0④a+b≤c+b⑤a≠0⑥2x-7=5x+4 例2.列出表示下列各数量关系的不等式:(1)a是正数;(2)y与2的差是非负数;(3)a与6的和大于7;(4)y的一半不小于3;(5)8与x的3倍的和不大于1。 提示:注意一个数的"和","差","倍","分"的表示法以及"大于","不小于","不大于"应该用哪一个不等号来表示,另外。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所以"是正数"可表示为">0","是负数"可表示为"<0","非负数"可表示为"≥0"。?参考答案: (1)a>0 (2)y-2≥0 (3)a+6>7 (4)≥3(5)8+3x≤1

,+ 4,-4,4.5?提示:把下列各值分别代入不等式的左边计算2x+1 2.5 ,- - 1,0,3 立?? 的值,若小于5则不等式成立;若不小于5则不等式不成立。 参考答案:当x=-1,0,-2.5,-4时,不等式2x+1<5成立。 说明:因为当x=1,0,-2.5,-4时,不等式2x+1<5成立,当x=2,+4,4.5时,不等式2x+1<5不成立,所以同方程类似,我们可以说-1,0,-2.5-4是不等式2x+1<5的解,而2,+4,4.5不是不等式2x+1<5的解。 例4.指出下面变形是根据不等式的哪一条基本性质。? (1)由2a>5,得a>(2)由a-7>,得a>7 (3)由- a>0,得a<0 (4)由3a>2a-1,得a>-1。 例5.设a>b;用">"或"<"号填空: (1) (2)a-5 b-5 (3)- a- b (4)6a6b (5)-(6)- a -b 参考答案:(1)>(2)> (3)< (4)> (5)<(6)< 例5.试比较下列两个代数式值的大小: (1)5a+2与4a+2 (2)x3+3x2-7与x3+2x2-7 提示:我们知道,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b,所以要比较a与b的大小,可以先求出a与b的差,再看这个差是正数、负数还是零。 参考答案:(1)(5a+2)-(4a+2)=5a+2-4a-2=a ∵a可取正数,负数或零,∴5a+2和4a+2间的大小关系有三种可能:?①当a>0时,5a+2>4a+2 ②当a=0时,5a+2=4a+2?③当a<0时,5a+ 2<4a+2。?(2)(x3+3x2-7)-(x3+2x2-7)=x3+3x2-2x2+7=x2∵x2≥0(对任意x) ∴x3+3x2-7≥x3+2x2-7 例6.已知二数a>2,b>2,试比较a+b与ab的大小。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理解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联系与区别.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对比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大家的辨别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大家对不等式性质的探索,培养大家的钻研精神,同时还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与 交流. ●教学重点 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地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教学方法 类推探究法 即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类似地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记作§1.2 A) 第二张:(记作§1.2 B)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学习了等式,并掌握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大家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生]记得. 等式的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师]不等式与等式只有一字之差,那么它们的性质是否也有相似之处呢?本节课我们将加以验证. Ⅱ.新课讲授 1.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推导 [师]等式的性质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么不等式的性质是否和等式的性质一样呢?请大家探索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3<5 ∴3+2<5+2 3-2<5-2 3+a<5+a 3-a<5-a 所以,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师]很好.不等式的这一条性质和等式的性质相似.下面继续进行探究.

[生]∵3<5 ∴3×2<5×2 3× 21<5×2 1. 所以,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生]不对. 如3<5 3×(-2)>5×(-2) 所以上面的总结是错的. [师]看来大家有不同意见,请互相讨论后举例说明. [生]如3<4 3×3<4×3 3× 31<4×3 1 3×(-3)>4×(-3) 3×(-31)>4×(-3 1 ) 3×(-5)>4×(-5) 由此看来,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师]非常棒,那么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某一个数时(除数不为0),情况会怎样呢?请大家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推导. [生]当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正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当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师]因此,大家可以总结得出性质2和性质3,并且要学会灵活运用. 2.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释π42l >16 2 l 的正确性 [师]在上节课中,我们知道周长为l 的圆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π 42 l 和 162l ,且有π42l >16 2 l 存在,你能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释吗? [生]∵4π<16 ∴ π41>16 1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乘以l 2 得 π42l >16 2 l 3.例题讲解 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a ”或“x <a ”的形式: (1)x -5>-1; (2)-2x >3; (3)3x <-9. [生](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两边都加上5,得

2.1.2等式性质与不等式的性质【试题版】

2.1.2等式性质与不等式的性质 1. 已知a>b,c>d,且c,d均不为0,那么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ad>bc B.ac>bd C.a-c>b-d D.a+c>b+d 2. 给出下列命题: ①a>b?a2>b2;②a2>b2?a>b;③a>b?b a<1;④a>b? 1 a< 1 b.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A.0B.1 C.2 D.3 3. 若-1<α<β<1,则下列各式中恒成立的是() A.-2<α-β<0B.-2<α-β<-1 C.-1<α-β<0 D.-1<α-β<1 4. 若a>b>0,c b d B. a c< b d C.a d> b c D. a d< b c 5.若a,b,c∈R,a>b,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A.1 a< 1 b B.a 2>b2 C. a c2+1> b c2+1D.a|c|>b|c| 6.有外表一样,重量不同的四个小球,它们的重量分别是a,b,c,d,已知a+b=c+d,a

+d >b +c ,a +c b >a >c B .b >c >d >a C .d >b >c >a D .c >a >d >b 7.已知a >0,b >0,c >0,若 c a +b ><,则mb _____ma , b m a m --_____b a (用>,<填空). 10.已知若a >b > c ,且a +b +c =0,则b 2-4ac 0.(填“>”“<”或“=”) 11.已知12,36a b ≤≤≤≤,则32a b -的取值范围为_____. 12.已知-1≤x +y ≤4,且2≤x -y ≤3,则z =2x -3y 的取值范围是 . 13.对于实数a ,b ,c ,有下列说法: ①若a >b ,则ac bc 2,则a >b ;③若a ab >b 2;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4.设a ,b 为正实数,有下列命题: ①若a 2-b 2=1,则a -b <1; ②若1b -1a =1,则a -b <1;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五峰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 1.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理解不等式与等式性质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对比不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大家的辨别能力. 学习重点: 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地掌握和应用. 学习难点: 能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预习作业:学习教材P7-P8的内容,通过学习弄清以下问题: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__________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____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 例1、将下列不等式化成“x >a ”或“x <a ”的形式: (1)x -5>-1; (2)-2x >3; (3)3x <-9. (4)21>-x (5)65 <-x (6)321≤x 收获与感悟

说明: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时,要注意数的正、负,从而决定不等号方向的改变与否. 2.已知y x >,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吗? (1)66-<-y x (2)y x 33< (3)y x 22-<- (4)1212+>+y x 议一议: 1. 讨论下列式子的正确与错误. (1)如果a <b ,那么a +c <b +c ; (2)如果a <b ,那么a -c <b -c ; (3)如果a <b ,那么ac <bc ; (4)如果a <b ,且c ≠0,那么c a >c b . 2.设a >b ,用“<”或“>”号填空. (1)a +1 b +1; (2)a -3 b -3; (3)3a 3b ; (4)4a 4b ; (5)-7a -7b ; (6)-a -b . 变式训练: 1.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成“x >a ”或“x <a ”的形式: (1)x -2<3; (2)6x <5x -1; (3)21 x >5; (4)-4x >3. 2.设a >b .用“<”或“>”号填空. (1)a -3 b -3; (2)2a 2b ; (3)-4a -4b ; (4)5a 5b ; (5)当a >0,b 0时,ab >0; (6)当a >0,b 0时,ab <0; (7)当a <0,b 0时,ab >0; (8)当a <0,b 0时,ab <0. 能力提高: 1.比较a 与-a 的大小. ( 说明: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对字母的所有取值进行讨论.) 2.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a ,十位上的数是b ,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与十收获与感悟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知识点 1.不等式的定义:a-b>0a>b, a-b=0a=b, a-b<0a<b。 ① 其实质是运用实数运算来定义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它是本章的基础,也是证明不等式与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 ②可以结合函数单调性的证明这个熟悉的知识背景,来认识作差法比大小的理论基础是不等式的性质。 作差后,为判断差的符号,需要分解因式,以便使用实数运算的符号法则。 如证明y=x3为单增函数, 设x1, x2∈(-∞,+∞), x1<x2, f(x1)-f(x2)=x13-x23=(x1-x2)(x12+x1x2+x22)=(x1-x2)[( x1+)2 +x22] 再由(x1+)2+x22>0, x1-x2<0,可得f(x1)<f(x2), ∴ f(x)为单增。 2.不等式的性质: ① 不等式的性质可分为不等式基本性质和不等式运算性质两部分。 不等式基本性质有: (1) a>bb<a (对称性)

(2) a>b, b>ca>c (传递性) (3) a>ba+c>b+c (c∈R) (4) c>0时,a>bac>bc c<0时,a>bac<bc。 运算性质有: (1) a>b, c>da+c>b+d。 (2) a>b>0, c>d>0ac>bd。 (3) a>b>0an>bn(n∈N, n>1)。 (4) a>b>0>(n∈N, n>1)。 应注意,上述性质中,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有两种:“”和“”即推出关系和等价关系。一般地,证明不等式就是从条件出发施行一系列的推出变换。解不等式就是施行一系列的等价变换。因此,要正确理解和应用不等式性质。 ② 关于不等式的性质的考察,主要有以下三类问题: (1)根据给定的不等式条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能否成立。 (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实数的性质,函数性质,判断实数值的大小。 (3)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变换中条件与结论间的充分或必要关系。

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初步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对比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初步领会对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教学过程: 引言:运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想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首先,让学生用“>”或“<”号填空: (1)7+3______4+3; (2)7+(-3)______ 4+(-3); (3)7×3 ______ 4×3; (4)7×(-3)______ 4×(-3). 然后,启发学生由上面第(1)、(2)小题猜想出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类似的不等式的性质.并请学生叙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此时,教师应抓住学生叙述中的问题予以纠正.即不能笼统地说“仍是不等式”,要改为书中所说的“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对比等式中关于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的性质,让学生思考不等式类似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上述第(3)、(4)小题,并将题中的3换成5,-3换成-5,按题中的要求再做一遍,并猜想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试着叙述所得到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3.(在观察上述练习题时,引导学生注意不等号的方向,并用彩色粉笔标出来,并问原因是什么?当学生在叙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感到困难时,教师应作适当的引导,启发.并依次板书这几条基本性质)

不等式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此时,教师要特别强调不等式基本性质3,并举例:若a <b ,c <0,则ac >bc(或c a >c b ) 然后,让学生用不等式-2<4两边都分别加上5,-6,两边都分别乘以3, -3来验证上述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问题:(1)在不等式 -2<6两边都乘以m 后,结论将会怎样?(当字母m 的取值不明确时,需对m 分情况讨论) (2)比较等式性质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异同. (问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不等式基本性质3的理解) 五、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 根据不等式基本性质,把下列等式化成x >a 或x <a 的形式: (1)x-2<3; (2)6x <5x-1; 解:(1)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可知,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2,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所以 x-2+2<3+2, x <5. (2)、(3)、(4)题略. (解题时,要求学生要联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方法,并将原题与x >a 或x <a 对照着用哪条基本性质能达到题目要求.同时强调推理的根据,尤其要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质3和基本性质2的区别,解题书写要规范) 例2 设a >b ,用“<”或“>”号填空: (3)-4a ______ -4b ; (4)ma ______mb .(m ≠0) 解:(1)因为a >b ,两边都减去3,所以由不等式基本性质1,得

(完整word版)不等式的基本性质__习题精选(一)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习题精选(一)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如果a>b ,那么 a+c____b+c , a -c____b -c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如果a>b ,并且c>0,那么ac_____bc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如果a>b ,并且c<0,那么ac_____bc . 2.设a”填空. (1)a -1____b -1;(2)a+1_____b+1;(3)2a____2b ;(4)-2a_____-2b ; 5)-a 2_____-b 2;(6)a 2____b 2. 3.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用“<”或“>”填空. (1)若a -1>b -1,则a____b ;(2)若a+3>b+3,则a____b ;(3)若2a>2b ,则a____b ; (4)若-2a>-2b ,则a___b . 4.若a>b ,m<0,n>0,用“>”或“<”填空. (1)a+m____b+m ;(2)a+n___b+n ;(3)m -a___m -b ;(4)an____bn ; (5)a m ____b m ;(6)a n _____b n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a>b ,则ac 2>bc 2(c 0) B .若a>b ,则bb ,则-a>-b D .若a>b ,b>c ,则a>c ★不等式的简单变形 6.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不等式化为x>a 或x>a 的形式: (1)x -3>1;(2)- 3 2x>-1;(3)3x<1+2x ;(4)2x>4. [学科综合] 7.已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13-2-1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七年级下册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讲义

环球雅思教育学科教师讲义年级:上课次数: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 课题 课型□预习课□同步课□复习课□习题课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网络总结与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1.不等式的概念: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注意:常见的不等号有五种:“≠”、“>”、“<”、“≥”、“≤”. 例1.请指出下列各式哪些是不等式:①x+y=y+x②4+x>5③-3<0④a+b≤c+b⑤a≠0⑥2x-7=5x+4 例2.列出表示下列各数量关系的不等式:(1)a是正数;(2)y与2的差是非负数;(3)a与6的和大于7;(4)y的一半不小于3;(5)8与x的3倍的和不大于1。 提示:注意一个数的"和","差","倍","分"的表示法以及"大于","不小于","不大于"应该用哪一个不等号来表示,另外。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所以"是正数"可表示为">0","是负数"可表示为"<0","非负数"可表示为"≥0"。 参考答案:

(1)a >0 (2)y-2≥0 (3)a+6>7 (4) ≥3 (5)8+3x ≤1 注意:列不等式时应注意两点: ①"是正数"表示为>0","是负数"表示为<0";"非正数"表示为"≥0"。 ②"不大于"用"≤"表示,"不小于"用"≥"表示。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式子表示:如果a>b ,那a+c>b+c (或a –c>b –c )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式子表示:如果a>b ,且c>0,那么ac>bc , c b c a >。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用式子表示:如果a>b ,且c<0,那么acb ,那么bb ,b>c 那么a>c 。 注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对不等式变形的重要依据。不等式的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类似,但等式的结论是“仍是等式”,而不等式的结论则是“不等号方向不变或改变”。在运用性质(2)和性质(3)时,要特别注意不等式的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首先认清这个数的性质符号,从而确定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 说明:常见不等式所表示的基本语言与含义还有: ①若a -b >0,则a 大于b ; ②若a -b <0,则a 小于b ; ③若a -b ≥0,则a 不小于b ; ④若a -b ≤0,则a 不大于b ; ⑤若ab >0或0a b >,则a 、b 同号; ⑥若ab <0或0a b <,则a 、b 异号。 任意两个实数a 、b 的大小关系: ①a-b>O ?a>b ; ②a-b=O ?a=b ; ③a-b

3.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原卷版)

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提要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若ab+5 B .3a>3b C .-5a>-5b D .> 2. 如果1-x是负数,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0 C .x >1 D .x <1 3.已知a 1;①a +b <ab ;①1a <1b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若-a>a ,则a 必是( ) A . 正整数 B . 负整数 C . 正数 D . 负数 5.(乐山中考)下列说法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若a >b ,则a +c >b +c B. 若a +c >b +c ,则a >b C. 若a >b ,则ac 2>bc 2 D. 若ac 2>bc 2,则a >b 6.若a <4,则关于x 的不等式(a -4)x >4-a 的解是( ) A. x >-1 B. x <-1 C. x >1 D. x <1 二、填空题 1. 由x <y 得到ax >a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 若a <b <0,把1,1-a ,1-b 这三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______ 3.满足不等式12 x <1的非负整数是 . 4.填空 ①如果a -b<0,那么a____________b ; ①如果a -b =0,那么a____________b ; ①如果a -b>0,那么a___________b ; 三、解答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简单的不等关系。学生已经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同时经历了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研究过程及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奠定了基础。学习时可以类比七年级上册学习的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②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比较简单的不等式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能说出不等式为什么可以从一种形式变形为另一种形式,发展其代数变形能力,养成步步有据、准确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通过研究等式的基本性质过程类比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方法。 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发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与理解。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景引入,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活动探究,验证明确结论;第三环节:例题讲解及运用巩固;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活动内容:利用班上同学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比高矮。请最高的同学和最矮的同学“同时站在地面上”,“矮的同学站在桌子上”,“高的同学站到楼下一楼”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比较高矮。问题1:怎样比才公平? 活动目的:让学生体会当两位同学同时增高相同的高度或同时减少相同的高度时,比较才是公平的,高的同学仍然高,矮的同学仍然矮,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活动实际效果:学生对能自己参与的活动很感兴趣,体会到不相等的两个量的比较要在“公平”的情况下进行,即要加同时加,要减同时减。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验证明确结论 活动内容:参照教材与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 (1)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请用字母表示它。不等式有类似的性质吗?先猜一猜。 (2)用等号或不等号完成下面的填空。 如果2 < 3;那么 2 × 5 3 × 5; 2 × 3 ×; 2 × (-1) 3 × (- 1);

2.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含答案)

【课堂例题】 例1.利用性质1和性质2证明: (1)如果a b c +>,那么a c b >-; (2)如果,a b c d >>,那么a c b d +>+ 例2.利用性质3证明: 如果0,0a b c d >>>>,那么ac bd >. (选用)例3.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 如果0a b >>,那么110a b < <.

【知识再现】 1.不等式性质的基础: a b >? ;a b =? ;a b >,则 ; 性质2.(加法性质) 若a b >,则 ; 性质3.(乘法性质) 若,0a b c >>,则 ; 若,0a b c ><,则 . 3.几条比较有用的推论: 性质4.(同向可加性) 若,a b c d >>,则 ; 性质5.(正数同向可乘性) 若0,0a b c d >>>>,则 ; 性质6.(正数的倒数性质) 若0a b >>,则 ; 性质7.(正数的乘方性质) 若0a b >>,则 *()n N ∈; 性质8.(正数的开方性质) 若0a b >>,则 *(,1)n N n ∈>. 【基础训练】 1.请用不等号表示下列关系: (1)a 是非负实数, ; (2)实数a 小于3,但不小于2-, ; (3)a 和b 的差的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等于9, . 2.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并在相应的括号内填入“√”或“×”. (1)若a b >,则a b c c >;( ) (2)若ac bc <,则a b <;( ) (3)若a b <,则1 1 a b <; ( ) (4)若22ac bc >,则a b >;( ) (5)若a b >,则n n a b >;( ) (6)若0,0a b c d >>>>,则a b c d >;( ) 3.用“>”或“<”号填空: (1)若a b >,则a - b -; (2)若0,0a b >>,则b a 1b a +; (3)若,0a b c >>,则d ac + d bc +; (4)若,0a b c ><,则()c d a - ()c d b -; (5)若,,0a b d e c >><,则d ac - e b c -. 4.(1)如果a b >,那么下列不等式中必定成立的是( ) (A) 1 1 a b <; (B) 22a b >; (C)22ac bc >; (D)2211 a b c c >++. (2)如果0a b >>,那么下列不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1 1 a b <; (B) 2ab b >; (C)22ac bc >; (D) 22a b >. 5.已知,x y R ∈,使1 1 ,x y x y >>同时成立的一组,x y 的值可以是 .

人教A版选修4-5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学案

一 不等式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梳理 1.两个实数大小的比较 a>b ?_____________; a=b_____________a-b=0; _____________?a-b<0.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如果a>b ,那么bb,b>c ,那么__________,即a>b,b>c ?__________. (3)如果a>b ,那么a+c__________b+c. (4)如果a>b,c>0,那么ac__________bc;如果a>b,c<0,那么ac__________bc. (5)如果a>b>0,那么a n __________b n (n ∈N ,n≥2). (6)如果__________,那么n n b a >(n ∈N ,n≥2). 3.作差比较法 (1)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步骤: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知识导学 1.实数大小比较的原理与实数乘法的符号法则是推导不等式性质的依据.与等式相比,主要区别在数乘这一性质上,对于不等式a=b ?ac=bc,不论c 是正数,负数还是零,都是成立的,而对于不等式a>b,两边同乘以c 之后,ac 与bc 的大小关系就需对c 加以讨论确定. 2.学习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应着重从如下三方面去思考: (1)不等式及其变形的不等号中有无等号. 理解严格不等号“>”“<”或“≠”与严格不等号“≥”或“≤”的意义,养成有区别使用它们的习惯. (2)不等式的传递变形中应注意不等号方向的一致性. (3)适度地放大或缩小是不等式变形的关键. 3.不等式的一些性质在应用时可以适当延伸,如将“>”改为“≥”,将正数改为非负数等等,下面列举几个例子: a≥b,b≥c ?a≥c. a≥b,c≥d ?a+c≥b+d. a>b≥0,c>d≥0?ac>bd. a>b>0,c>d>0? c b d a >. a>b,ab>0?b a 11<. 4.方法与规律: (1)同向不等式相加,异向不等式相减. (2)不等式的“乘与除”,看了“大小”看“正负”. (3)要说明一个不等式不成立,只要举一个反例即可. 疑难突破 1.使用不等式性质的前提条件 在使用不等式的性质时,一定要搞清它们成立的前提条件.例如:(1)在应用传递性时,如果两个不等式中有一个带等号而另一个不带等号,那么等号是传递不过去的.如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测试题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测试题 7.1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测试卷 一、填空 1.在式子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中属于不等式的有.(只填序号)2.如果,那么. 3.若,用<>填空. ⑴ ⑴ ⑴ ⑴ ⑴ 二、选择 4.的倍减的差不大于,那么列出不等式正确的是()A.B. C.D. 5.已知,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 A.B. C.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D.若,则 7.已知,a为任意有理数,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B. C. D. 8.已知4 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① ② 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9.某种品牌奶粉合上标明蛋白质,它所表达的意思是() A.蛋白质的含量是20%. B.蛋白质的含量不能是20%. C.蛋白质大含量高于20%. D.蛋白质的含量不低于20%. 10.如图7-1-1天平右边托盘里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千克,那么图中显示物体的质量范围是() A.大于2千克B.小于3千克 C.大于2千克小于3千克 D.大于2千克或小于3千克 11.如果a<b<0,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 B.2<+<3 C.1<-<2 D.4<<5 13. 用a,b,c 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放在天平上比较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为() A.B. C.D. 三、解答题 14.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句子的含义. ⑴ 是非负数. ⑴ 老师的年龄比赵刚的年龄的倍还大. ⑴ 的相反数是正数. ⑴ 的倍与的差不小于. 15.用不等式表示下列关系. ⑴ 与3的和的2倍不大于-5. ⑴ 除以2的商加上4至多为6. ⑴ 与两数的平方和为非负数. 16.(1)用两根长度均为㎝的绳子,分别围成正方形和圆,如图7-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七中学尹媛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开始研究简单的不等关系。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体会到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是众多而且复杂的,但面对大量的同类量,最容易使人想到的就是它们有大小之分。学习时可以类比七年级上册学习的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任务分析 不等式是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形式,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②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能说出一个不等式为什么可以从一种形式变形为另一种形式,发展其代数变形能力,养成步步有据、准确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自信心的建立。 ②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与理解。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景引入,提出问题;第二环节:活动探究,验证明确结论;第三环节:例题讲解及运用巩固;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活动内容:利用班上同学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比高矮。请最高的同学和最矮的同学“同时站在地面上”,“矮的同学站在桌子上”,“高的同学站到楼下一楼”三种不同的情况下比较高矮。问题1:怎样比才公平? 活动目的:让学生体会当两位同学同时增高相同的高度或同时减少相同的高度时,比较才是公平的,高的同学仍然高,矮的同学仍然矮,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 活动实际效果:学生对能自己参与的活动很感兴趣,体会到不相等的两个量的比较要在“公平”的情况下进行,即要加同时加,要减同时减。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验证明确结论 活动内容: 参照教材与多媒体课件提出问题: (1) 还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2) 等式的基本性质1用字母可以表示为:c b c a b a ±=±∴=, ,那么不 等式的基本性质1是什么?先猜一猜。 (3) 如果在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整式,结果会怎样?请举几例试 一试,并与同伴交流。 (4)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类似,对于等式的基本性质2,用字母 可以表示为:c b c a c b c a b a ÷=÷?=?∴=,, ,其中0≠c 。对应的 大家能不能归纳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是什么呢? (5) 例如:如果比高度的两个人不是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高度,而是成倍的增 加(或缩小)自身的高度,结果又会怎样? (6) 例如:商场A 种服装的标价高于B 种服装的标价,如果都打八折出售,那么 还是A 种服装价格高。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能得到一个什么类似 的结论? (7) 如果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呢?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分析,体会到现实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数量关系的存在,不等关系是其中的一种. 2.了解不等式及其概念;会用不等式表示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 3.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 学习重点: 不等式的概念和不等式的性质. 学习难点: 不等式的性质3以及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并用不等式表示. 教学过程: (一)探究性质 1.明确定义 2.不等式的意义:表示生活中量与量之间不等关系的式子. 例题:1.“神七”速度v超过11200米/秒,才能脱离地球引力,飞入太空,怎样表示v和11200之间的关系? 3.想一想: (1)如果a<b,用不等号连接下列各式的两边. ①a + 2 b + 2 ②a– 5 b– 5 (2)如果2x-8≥3 ,那么2x11. 4.小结: 不等式性质1: 即 (二)探究性质 1.用不等号填空: ①已知5<8,则5×3 8×3;5×(-3)8×(-3) ②已知-5>-8,则-5×3 -8×3;-5×(-3)-8×(-3) 归纳: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 2.用不等号填空: ①已知6<8,那么6÷2 8÷2;6÷(-2)8÷(-2) ②已知-6>-8,那么-6÷2 -8÷2;6÷(-2)-8÷(-2)

归纳: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 ;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 . (三)例题分析 例1.(1)若x +1>3,则x 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 __. (2)2x >-6,则x 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 _____. (3)-3y ≤5,则y .根据 . 例2.如果m > n .判断下列不等式是否正确. (1)m +7 < n +7 ( ) (2)m -2 < n -2 ( ) (3)3m < 3n ( ) (4)9 9n m >( ) 例3.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不等式化为“x a >”或“x a <”的形式. (1)546x x <- (2)5621x x -+<+ (四)课堂练习 1.用代数式表示:比x 的5倍大1的数不小于x 的 21与4的差_____________. 2.若a >b .下列各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a -1b ,则a +1>b +1 ②若a >b ,则a -1>b -1 ③若a >b ,则-2a <-2b ④若a >b ,则2a <2b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会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的变形,提高他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的运用. ◆教学难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的运用和 不等式的变形以及范例要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的几种方法,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这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法和学法:操练合作发现总结式教学法 操练 合作 发现 归纳 总结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练习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结论。 1.用“<、>、=“完成下列填空: (1)如果a <- 9,而- 9< 3 ,那么a_____3 。 (2)如果a >- 9,而- 9>-13 ,那么a____-13 。 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可以再举例吗?试一试!能得到什么结论?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若a <b , b <c ,则a <c ,这个性质也叫做不等式的传递性。 2.通过实验观察,用“<、>、=“完成下列填空: 8_>_5 8+2_>_5+2 10_>_ 7 10-2_>_7-2 你发现了什么?试一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观察和举实例合作学习,完成下列两个问题,并自己判断前面的猜想的结论是否正确?

(1)已知a <b 和 a b c 由数轴上a 和 c 的位置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若a > b ,则 a+ c 和 b +c 哪个较大, a- c 和 b- c 呢?请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加以说明。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不等式仍成立。 1.用适当的不等号填空: (1) ∵ 0 1, ∴ a a+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2) ∵ (a-1)2 0 ∴ (a-1)2-2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2. a,b 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用“>”或“<”号填空: (1)a b; (2) |a | |b |; (3)a+b 0 (4)a-b 0 (5)a+b a-b (6)ab a b o a 3.通过计算,用“<、>、=“完成下列填空: 2 3 2×(-1) 3×(-1) 2×5 3×5 2×(-5) 3 × (-5) 2×1/2 3×1/2 2×(-1/2) 3 ×(-1/2) 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可以再举例吗?试一试!你又有什么样的结论呢? -2 -3 -2×(-1) -3×(-1) -2×5 -3×5 -2×(-5) -3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