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烧伤监护与临床处理-血气分析的临床解释与处理

第三讲烧伤监护与临床处理-血气分析的临床解释与处理
第三讲烧伤监护与临床处理-血气分析的临床解释与处理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烧伤监护与临床处理第三讲血气分析的临床解释与处理

期刊号:1993年第一期录入时间:2004-11-4 13:17:07 被阅览:415 次

(济南军区德州市139医院、鲁北烧伤中心张向清)

血液气体测定技术在不少医院已广泛开展,并为各科危重病的监测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本节所讲述

的内容是以某些有效的参数资料作为依据,为烧伤临床提供快速诊断方法。血气变化与酸碱平衡密切相关,

这个问题将另章讨论。

一.血气的临床解释

血气分析对于初学者来说似乎难以理解,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从“逻辑”上来处理血气的变化不但很有价

值,而且还会产生广泛的兴趣。正如同许多其它实验室测定方法一样,工作做的越多就越容易,也就越能

更快地解释其变化结果。因此,初学者最好是按系统方法来处理血气结果,免得把血气报告中的某一变数

忽略,或被掩盖。另外,也不能过分强调实验室结果,因为可能有误,或者说我们不能只看化验报告而不

看病人。这些技术一旦被我们掌握,就能很容易地认出与生理上不一致的结果。多数检验值都有一个“正

常”范围,但血气的正常值不能过分强调,因为病人伤前的肺脏功能差异较大。对于一般性研究,如某些

大手术前后的变化,可以事先进行“基数”调查,但对急性烧伤病人来说难以办到。表1的血气值仅是一

个大致数字,若将烧伤病人的检查结果与这些数值比较时,应当考虑病人的年龄与伤前的肺功能状态。此

外,烧伤后的混合静脉血气值较动脉血气更为不定。

(一)pH和[H+]

体液酸碱度可用PH或[H+]形式表示,它的变化决定了病人的体液酸碱状态。若病人的血气验值与表1中的数值大致相似,可视为正常。动脉血PH小于7.35说明有酸血症,大干7.45有碱血症。更严格地讲,酸血症与酸中毒并非同一概念,前者为临床诊断术语,后者说明体内产生酸血症的过程,这个概念应予记住,以免在临床上再出现酸中毒的不妥诊断。同理,碱血症与碱中毒也应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

[H+]浓度决定PH的变化,或者说体液的酸碱平衡由[H+」浓度决定。当「H+」浓度增加时,PH值下降,H+」浓度降低时,PH值升高。由此可见,PH值所告诉我们的是病人是否存在酸血症或碱血症,或是两者同时存在。但是,遇到后一种情况时应分清哪一个在先,或者说哪一个起着主导地位。

(二)PaC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呼吸参数” 是估计肺泡换气是否充分的重要依据。正常PaCO2均值为5.33kPa(40mmHg),范围为4.67~6.0kPa极端值为1.33~17.33kPa(1~130mmHg)。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动脉血高0.8~0.93kPa(6~7mmHg),当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33kPa时即为通气不足,可诊断为呼吸性酸血症,大于6.67kPa(50mmHg)时为呼吸性酸血症伴呼吸衰竭若小于4.67kPa为过度换气,可诊断为呼吸性减血症。综上所述,PaCO。变化可直接影响血液pH值其囵缘是血浆硫酸氢盐与碳酸在正常情况下保持一定比例(两者正常之比为20:1)。故可认为,Pa COz每增加2.67kPa(20mm Hg)PH要减少0.101单位。

(三)Pa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是血气测定中的主要指标,可想而知它的意义多么重大。但在实际中PaO2本身却很少能提供动脉充氧量以外的生理学资料要评价PaO2的真正价值必须同吸入氧浓度百分到(F1O2)一起考虑,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提供有关氧交换率的资料。换言之,溶解在血浆中的氧所产生以压力与吸入氧浓度成正比关系。在吸入正常氧浓度(20.95%)的空气时,PaO2应大于11.6kPf(87mmHg)方为正常,若低于此值,可诊断低氧血症。一般认为,PaO。在11.6~10kPa之间为轻度缺氧,8.87~8.0kPa(74~60mmHg)为中度缺氧,小于8.0kPa为重度缺氧。然而,还应再提醒一下PaO2不仅受年龄影响,还受伤前肺脏功能状况的影响。

(四)碳酸氢盐

碳酸氢盐代表了血液中的主要碱基,血气分和中常以HCO3-表示。HCO3-的正常均值为24mmol/L(范围22~26mmol/L)。因为HCO3-主要靠肾脏调节,故称代谢参数;PaCO3主要受呼吸调节,也称呼吸参数。这两个参数相互比较,前者代谢速度相又缓慢(24~36小时)。因为在临床上,常用碳酸氢别等碱性药物及时调整,故又可认为血浆中HCO3-深度变化也是相当快的。一般认为,HCO3-的增加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HC O3-减少或酸性产物聚集(如乳酸或p一羟基了酸)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然而,单靠分析PH就能肯定有无酸中毒或减中毒并不准确,还要看呼吸基本过程的代谢情况。这个问题可通过实际碳酸氢盐(AB)与标准碳酸氢盐(SB)的多少来表示。前者是指人体血浆在实际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情况下测得的HCO 了含量,后者是指隔绝空气的余血标本,在38C,PaCO2=5.33kPa,血红蛋白100%氧合下所测得的HCO了含量。正常情况下,AB—SB,并说明呼吸内稳正常,若AB

(五)氧合应红蛋白饱和百分度

血液中的氧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为物理溶解氧,另一种为血红蛋白结合氧。物理溶解氧与吸入氧浓度高低有关,在标准状态下约为外0225ml/100ml/kPa,或为0.003ml/100mml/mmHg,若PaO2为13.33kP a(100mmHg)时,每100mml血溶解氧约为0.3ml。血红蛋白结合氧与氧分压及血红蛋白浓度有关。更确切地说,动脉氧供应是在血液循环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才有保障,它的多少取决于血红蛋白浓度和氧分压的高低,若用程式表示则为:

分母中的Hb除去氧合血红蛋白之外,尚包括不易与氧结合的血红蛋白,如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变除血红蛋白。由此可见,血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无关,而它们的氧合和离解状况与氧分压有直接关系。氧分压高则SaO2上升,反之下降。因此,SaO2的检查结果能反映肺脏功能,而不受贫血的影响。

此外,还应说明氧饱和百分度是浓度之比,而不是浓度本身的测量。换句话说,一个低的饱和度并不意味着血中氧浓度低。如烧伤早期血液常处于浓缩状态,血红蛋白浓度可能超过220g/L,氧饱和度可能仅为6 0%,其氧含量同氧容量为20ml/100ml,饱和度90%的正常血标本一样多。相反,烧伤合并贫血时,氧饱和度可能正常,但每单位容积血液中的氧含量较正常人是降低的。

(六)氧离解曲线

根据前节所提到的氧合血红蛋白反应程式,可以说明氧的结合是可逆的,即在氧分压低的情况下与Hb结合氧可离解释出进入血流,在高氧压情况下促使氧与Hb结合。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直线关系,而呈“S”形图象变化(图1)。曲线特点是上段平坦,中下段陡直。氧分压从0升到1.33kPa(10mmHg),SaO2也逐渐上升;氧分压从1.33kPa升到5.33kPa(40mmHg)时,SaO2以陡直形状急剧上升,从40%升到75%左右。此时氧分压仅发生了较小变化,但SaO2却有大幅度上升。当氧分压升至8kPa(60mmHg)时,SaO2已接近90%,其变化幅度较陡直段减小。氧分压继续上升,如从8kPa上升到13.33kPa(100mmHg),但氧离曲线仍处于平坦状态,SaO。仅从90%增加到97%。

通过以上分析,动脉氧分压只要保持在 9.33kPa(70mmHg)以上时,氧离曲线便可处于平坦部位,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左移或右移,对SaO2影响较小。但组织氧压处于曲线的陡直部分时,曲线的左、右稍微移动即能明显影响SaO2。曲线右移时,氧合血红蛋白亲和力减低,有利于组织获氧;反之,不利于获氧。因为PaO2在9.33kPa以上时,SaO2已达90%以上,即能满足氧化反应的需要,此时若给氧,虽能获得更高的氧分压,SaO2却只能产生有限的上升。因此,在一般情况下PaO2在9.33kPa以上可以不行氧疗。然而,

由于烧伤组织创伤明显,微循环障碍多呈渐进住发展,一旦发生低氧血症便会进行性加重,故此时给氧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意义。从理论上讲,严重缺氧使PaO2降至曲线陡直段时,吸入小剂量氧也能使Saoz显著上升,或SaO2已降至40%的危险水平。只要将PaO2从3.33kPa(25rnmHg)升到5.33kPa(40rnmHg)就可使SaO2从40%升到70%。然而,若等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再吸氧,说明体内的氧载已经过多,更宜早期实行氧疗。

(七)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氢分压(P50)

P50是指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正常人在pH=7.40,PaCO2=5.33kPa,BE=0,体温37℃情况下,50%血红蛋自被氧饱和时的氧分压值是3.41kPa(26.6mmHg)。由于P50位于氧离曲线的陡直部(图1),它的变化可粗略反映氧离曲线位置变化,从而了解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高低。若亲和力太大(P50减低),将使氧离曲线左移,氧合血红蛋白在组织中不易释放氧供组织利用。此时SaO2虽然高,仍然不能免除组织细胞缺氧。若亲和力太小(P50增大),将使氧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在肺中氧合不全。此时SaO2虽然偏低,组织细胞可能无明显缺氧。在临床上,给氧后若氧分压仍无明显增高,应考虑P50太大,相反,如病人P50不低,而表现有组织缺氧症状,应想到P50过小。若供氧不足而病人氧分压沿好,则P50可能偏小。此时氧分压虽好,亦难免发生组织缺氧。皮之,若病人氧分压较低,而耐受性良好,又无明显组织缺氧表现,P50肯定偏大。遇到上述情况,应引起注意,并同其它血气指标综合分析处理。

二.血气指标对呼吸功能的估计及临床处理

呼吸功能是否正常取决于通气与换气这两个过程,若两者有一个发生障碍即可诊断呼吸功能不全。烧伤后常见的通气功能障碍包括呼吸中枢抑制,颈部烧伤组织水肿压迫气道,胸部环形皮肤焦痂限制胸廓运动,吸入性损伤继发支气管痉挛、哮喘等。换气功能障碍包括气体弥散障碍与肺泡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两个部分,这些因素在烧伤后都最容易出现。换气功能障碍的最终后果是PaO2进行性下降,PaCO2开始可能下降,但最后一定升高。PaCO2进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烧伤后全身及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肺泡膜毛细血管膜增厚,加大了红细胞与肺泡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红细胞的摄氧能力。另一个原因是全身循环功能障碍,血流速度减慢,血管痉挛。因为这些因素发生在肺部,尽管肺通气正常,但通气与血流之比会发生异常。当然,通气不足可直接影响此比值变化。PaCO2先下降以后上升的原因多发生在大面积烧伤病人中,烧伤早期肺泡毛细血管膜尚能对CO2进行正常弥散,加之病人常有过度换气症状,故PaCO2趋于下降,或低至4kPa(30mmHg)水平。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全身乏氧代谢加强,PaCO2会进行性上升。现将以上特点归纳于表2中供临床评估呼吸功能做参考。

呼吸功能障碍的必然结局是低氧血症。根据烧伤病理变化特点,可将烧伤后并发的低氧血症作如下叙述。

(一)低氧血症的类型及血气变化特点

1.呼吸性低氧血症,或称缺氧性低氧血症,常见于呼吸道烧伤或吸入性损伤病人中。因为这些病人常有气道阻塞、肺部炎症、肺水肿、肺萎陷,气胸或呼吸窘迫等表现。血气特点是动脉血氧含量与PaO2降低,S aO2降低,但血容量正常,PaCO2可能增加。

2.循环性低氧血症,多发生在大面积烧伤早期与全身严重感染阶段。系白血循环障碍导致血液气体的运输过程或血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发生异常引起。主要原因为血流量下降、血流缓慢,组织灌注不良、组织水肿、休克、虚脱以及充血性心丸衰竭等。血气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与饱和度正常,静脉血氧分压和炮和度下降,动静脉血氧分压差加大。

3.贫血比低氧血症,当烧伤继发血红蛋白减少时,或导致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降低时(如合并一氧化碳中毒者),尽管肺内的气体交换正常,也会引起低氧血症。这种因为血红蛋白减少或功能降低引起的低氧血症都称为贫血胜低氧血症。血气特点为PaO2与SaO2正常,血氧容量及血氧含量减少,静脉血氧含量与氧分压下降。

4.混合性低氧血症,上述三种低氧血症常同时存在,或互为因果。如烧伤休克期低氧血症,除循环血容量减少引起之外,可同时伴有呼吸功能不全,使通气量明显下降。此时低氧血症为循环因素和呼吸因素同时

存在,前者可能在先。如果呼吸性低氧血症继续加重,又可反转过来影响心血管功能,加重循环性低氧血症的程度。为临床诊断分析方便,现将各种类型低氧血症的血气特点列入表3内。

(二)低氧血症对内脏功能的影响

因为人体缺氧时具有氧离曲线的特性和血红蛋白有良好地代偿功能,故一般性低氧血症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严重缺氧时,或发生急剧缺氧时对内脏功能影响明显,并可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1.对中枢系统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极度敏感,其表现与缺氧程度有关。轻度缺氧可能仅发生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下降,思维减退及定向力障碍等;神经兴奋性增强者易发生肌肉抽动。当PaO2下降到4 kPa(30mmHg)时,可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如神志恍惚、谵语、昏迷等。PaO2低至 2.67kPa(20mmHg)时,可能是低氧的极低限度,病人可能会立即死亡。脑组织缺氧的严重后果之一是脑水肿,这种脑水肿属于细胞内水肿,用脱水剂作疗往往无效。

2.对呼吸系统的影响,缺氧伴高碳酸血症时病人的呼吸状态多以过度换气为主,因过度换气可使PaO2降,导致呼吸性硷中毒。PaCO2下降又可抑制呼吸。

3.对肾脏的影响,正常肾脏耗氧量为6ml/10(克/分,若肾脏重300克,每分钟耗氧量约为18ml占基础耗氧量的8%。因为肾脏耗氧主要用于离子转移,故缺氧时易发生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当氧分压低于5.3 3kPa时,肾脏会发生少尿,并可导到尿毒症。然而,烧伤休克的治疗如果及时而得当,肾脏缺氧可为一过性,一旦血流恢复,缺氧改善,这和病理变化可立即恢复。故常把这种变化称为机能性肾脏功能不全。若肾脏血流长期不能恢复,肾缺幸会持续加重,有可能导致肾脏器质性病变。

4.对消化道功能的影响,胃肠缺氧会发生肠和膜坏死,利于肠道细菌向肺脏、肝脏、脾脏转移,有可能导致肠源比感染。肠道长时间缺血、缺氧,会加速氧自由基底物次黄嘌吟聚积和促使自由基生岚的酶增加。一旦缺氧改善,会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加重内脏损伤,腹胀为严重缺氧的症状,腹胀进一步恶化,又可加重肠粘膜坏死,和肠道内细茵移居;

(三)低氧血症的处理原则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缺氧都是继发性改变,所以在治疗原则上除了积极纠正缺氧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如休克、贫血、败血症、肺部感染等。对低氧血症的有效疗法是给氧,包括面罩给氧,鼻导管给氧,气管内插管给氧,以及高频通气给氧。从理论上讲,PaO2在6.67kPa以下时治疗重点应放在增加肺脏气体交换上,如控制肺部感染、舒张支气管、排除气道分泌物、适当提高氧浓度,必要时应用呼吸机等。PaO2在6.67~ 8kPa以上而PVO2在4.4kPa以下时,可能有心肌功能下降,酸碱平衡失调,和微循环灌注不良等病理变化,应据情分别加以处理,包括强心、利尿、低酸以及改善微循环功能等措施。然而,在基层医院,或缺乏血气检查的单位,给氧指征可根据以下方法实施。肉眼观察动脉血液红于正常静脉血,但暗于正常动脉血者,属于轻度缺氧,可暂不给氧,但要严密观察病人,如存在有进行性缺氧因素,也可间断吸低流量氧。肉眼观察动脉血和正常静脉血相似,为中度缺氧,可行鼻塞或鼻导管吸氧。若肉眼观察动脉血暗于正常人静脉血,多为重度缺氧,可行双侧鼻导管低流量持续给氧。若病人属于血型呼吸衰竭,应控制给氧,使PaO2保持在6.67~8kPa之间。通常情况下,用低流量鼻管给氧即可达到此值,如达不到此值,可增加吸入氧浓度,或用机械通气治疗。除传统辅助呼吸方法之外,高频喷射通气供氧疗效肯定,对PaCO2无影响,严重缺氧者可为首先采纳方法之一。

作者单位:济南军区德州市139医院、鲁北烧伤中心

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正常值

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正常值 项目 PH值正常参考值 7.35-7.45临床意义及影响测值的因素 PH<7.35为酸血症,PH>7.45为碱血症。在病人高热或低体温时,测得的pH要进行校正,校正pH=0.0147×(37℃-病人体温)。单纯靠pH不能区别是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酸碱失衡,只能决定是否存在酸血症或碱血症,pH正常不能排除无酸碱失衡。 是指溶解于血浆中的CO 2所产生的张力。是血气指标,又是酸碱指标。动脉血pCO 2是衡量肺泡通气量适当与否的一个最好的指标。pCO 2<35mmHg时,为低碳酸血症,提示肺通气过度,存在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酸中毒;pCO 2>45mmHg时,为高碳酸血症,提示存在肺通气不足,结局是CO 2潴留,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碱中毒。影响因素:1.新生儿pCO 2可高达58mmHg,出现一过性酸血症,数小时即可恢复,但早产儿恢复较慢。2.妊娠期因有过度换气pCO 2可有下降出现呼吸性碱中毒。3.采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时,若有静脉血混入,可使pCO 2偏高。4.剧烈运动及精神紧张,时常伴有通气过度,可使pCO 2下降。抽血时肝素与血量比例不当(一般要求血量与肝素的比例大于10:1,适量为20:1)如果为5:1甚至1:1,由于肝素溶液CO

2含量少,可造成假性低pCO 2血症。 是指血浆中溶解的O 2所产生的张力。pO 2<55mmHg提示有呼吸衰竭,pO 2<30mmHg即有生命危险。影响因素:1.温度对检测的影响较大,正常温度为37±0.1℃范围内,温度每上升或下降一度,pO 2可上升或下降6%-7%,电极本身因温度上升可使电流加大3%故总的误差每一度可达10%。2.血液取样不当可以引起严重误差,尤其在pO 2高于正常时,所取毛细血管如稍混入一些静脉血,可使pO 2明显降低。 血标本中血红蛋白带氧的百分比(即在一定pO 2下,占全部Hb的百分比)。. 是指一定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所占容积的百分比主要功能为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同时又是很重要的缓冲物质。 pCO 2二氧化35-45mmHg 碳分压 pO 2氧分83-108mmHg 压 SO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医生下达医嘱后,再次核对后执行。 到病人床前与清醒病人沟通后方可采血。 准备用物:碘伏,棉签,5ml注射器一个,1ml注射器一个(划过肝素),肝素水浓度(200mg+0.9%氯化钠100ml)。 步骤:1 碘伏棉签消毒动脉置管采血处肝素帽,至少5秒钟。 2 用5ml注射器带针头穿刺进入肝素帽中,调节三通将注 射器端与病人端相通,缓慢回抽混有肝素盐水的动脉血,成人 3ml。小儿1.5ml。将5ml注射器拔出。 3将划过肝素水的1ml注射器里的肝素水推出,带针头穿刺进入肝素帽,缓慢回抽动脉血0.5ml.后将注射器拔出。盖好 针头帽。 4将三通调节病人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按压动脉压力传感器,冲洗动脉导管,将导管中的动脉血冲洗干净。 5将装有1.5ml的5ml 注射器再次穿刺进入肝素帽中,调节三通注射器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按压压力传感器,冲洗 三通内留置的血液。冲洗干净后将注射器拔出。调节三通病人 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 6迅速将采集的动脉血送检,双手轻搓注射器,防止血液凝固。 7确定动脉血气分析仪正常使用。

8确保注射器内无气泡,上推血气分析仪检测口阀门。将注射器插入检测口。按屏幕上右下角的“开始”键,等待仪器将注射器中的血液吸进仪器内,此时屏幕上方显示“正在吸入血液”。 9按要求输入病人的信息:病历号,姓名,氧浓度,体温。 10待仪器提示“关闭进样口”时,将进样口处的注射器拔出,关闭进样口。 11等待血气结果测试,同时将内有血液的5ml,1ml注射器毁型并分类处理。血气分析仪下有三个容器,分别标识:血液,注射器,利器。将注射器按此规定统一处理。 12结果回报,将化验单取回。 13 遵医嘱根据血气结果给与相应处置。 14 将血气结果粘贴至化验粘贴纸上,并手写患者姓名,住院号,日期时间。夹至病例内保存。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1、酸碱度(pH),参考值7.35~7。45、<7。35为酸血症,〉7。45属碱血症、 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乘0、03即为H2CO3含量。 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5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就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与HCO3之与,在体内受呼吸与代谢二方面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4、氧分压(PO2)参考值10、64~13。3kpa(80~100mmHg)。 低于55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生命危险。 5、氧饱与度(SatO2),参考值3.5kPa(26。6mmHg)。 6、实际碳酸氢根(AB),参考值21、4~27.3mmHg,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21、3~24、8mmol/L。 AB就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 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AB 7、剩余碱(BE)参考值-3~+3mmol/L,正值指示增加,负值为降低。 8、阴离子隙(AG),参考值8~16mmol/L,就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 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aCO2,BE(或AB)判断酸碱失衡,根据PaO2及PaCO2判断缺氧及通气情况、 pH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失衡。但pH正常仍可能有酸碱失衡。 PaCO2超出正常提示呼吸性酸碱失衡,BE超出正常提示有代谢酸失衡。 但血气与酸碱分析有时还要结合其她检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血气及酸碱分析 血液酸碱度(pH) 【参考值】7.35~7。45(血气酸碱分析仪) 【临床意义】人血处于恒定得弱碱性状态,pH值<7、35表示酸血症,pH值>7、45表示碱血症, 可由代谢性与呼吸性疾病引起、pH正常并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无呼吸影响得酸碱度(pHNR) 【参考值】7。35~7.45(血气酸碱分析仪) 【临床意义】pH大于或小于pHNR,说明有呼吸因素影响pH。 动脉血氧分压(Pa02) 【参考值】初生儿8.0~12.0kPa(60~90mmHg) 成人10、6~13.3kPa(80~100mmHg)(血气酸碱分析仪) 换算系数:kPa×7。5=mmHg,mmHg×0.133=kPa 【临床意义】 1.Pa02就是指溶解在血中得氧所产生得张力、氧分压降低见于各种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2.Pa02<7。98kPa(60mmHg)为缺氧;Paq〈6.65kPa(50mmHg)为呼吸衰竭, 严重影响生理及代谢功能;Pa02〈3、9kPa(30mmHg)将危及生命。动脉血氧饱与度(Sat02) 【参考值】0.92~0.99(92%~99%)(血气酸碱分析仪)

烧伤外科学专业知识1 (1)

[模拟] 烧伤外科学专业知识1 X型题 第1题: 烧伤引起的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 A.热源温度 B.受热面积 C.受热时间 D.烧伤深度 E.受热部位 参考答案:AC 烧伤引起的病理改变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热源温度及受热时间。 第2题: 烧伤感染中较突出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有 A.肠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克雷白菌 E.表皮葡萄球菌 参考答案:ABE 目前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烧伤感染中较为突出的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第3题: 焦痂切开减压术的适应证 A.肢体远端皮肤青紫或苍白,局部凉、麻木 B.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微弱 C.进行性肢体肿胀,感觉迟钝 D.胸腹部环形焦痂或焦痂超过腋中线者 E.颈部环形焦痂 参考答案:ABCDE 肢体的环形焦痂可导致主血管受压出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微弱,皮青紫或苍白,局部发凉、麻木,进行性肢肿胀等体征,应及时切开减压。胸腹部环焦痂会限制呼吸运动,颈部环形焦痂可压颈部的大血管及气道,均应切开减压。

第4题: 电烧伤创面早期皮瓣修复原则包括 A.只要全身情况允许、无内脏并发症,手术清创愈早愈好 B.切除坏死皮肤充分暴露烧伤深部组织 C.要正确判断血管栓塞平面 D.坏死、变性肌肉、神经、肌腱、血管都应彻底切除 E.电烧伤清创后的创面要立即用皮瓣覆盖 参考答案:ABCE 考查早期皮瓣修复原则,肌肉坏死、变性包括间生态组织要彻底切除,以防渐进性坏死和继发性感染;烧伤肌腱、变性的神经要视情况给予保留,栓塞的血管呈青紫色,管径膨大,血流停止,切开后可见血栓,要正确判断血管栓塞平面,以利于血管吻合和局部血管重建。 第5题: 烧伤后发生下列哪些改变,应高度怀疑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A.延迟复苏者,胃内容pH小于3.5 B.经鼻胃管吸出血液 C.血红蛋白含量下降 D.MPI显著降低 E.以上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ABCD MPI为胃粘膜增殖指数。 第6题: 磷烧伤时,防止磷中毒的有效措施包括 A.禁用任何油质敷料 B.尽早切除坏死组织和损伤的肌肉组织 C.快速补液、利尿、碱化尿液、加速磷的排泄 D.早期给予钙剂 E.应用抗生素 参考答案:ABCD 第7题: 电烧伤休克时可表现为 A.神志丧失 B.呼吸心跳停止 C.意识不清

血气分析的正常值及意义

血气分析常用参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何为血气分析 应用专门的设备,通过测定人体血液的pH和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指CO2、O2),来了解人体呼吸功能与酸碱平衡状态的一种手段,称为血液酸碱与气体分析简称“血气分析”。 二、测定项目 ?最初测定单项pH ?发展到今天同时测定50多项指标: ?血气的主要指标:paO2 、paCO2、CaO2、SaO2、TCO2、AaDpO2、Shunt、P50。 ?酸碱平衡的主要指标:pH、paCO2、HCO3、TCO2、ABE、SBE及电解质(K+、Na+、Cl-、AG) 三、标本采集与注意事项 ?采用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管血。 ?血样必须隔绝空气,即针头离开血管后马上刺入弹性好的橡皮中封闭,然后用双手搓血样针管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采用肝素抗凝剂(500~1000U/ml),用量只要抗凝剂湿润针筒内壁即可。如用干燥肝素化针筒最好,凡有凝块的血样不能做血气分析。 ?采血时尽量让病人安静,如采血不顺利或患儿过度哭闹均会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四、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pH或[H+]酸碱度 【正常参考值】 7.35 ~ 7.45 或(35~45mmol/L) 【异常结果分析】 >7.45为失代偿碱中毒 <7.35为失代偿酸中毒 临床意义:血pH在7.35 ~ 7.45 正常参考范围时,不等于病人酸碱内稳状态正常,可能是机体通过缓冲代偿功能及纠正机制的调节,在一定的时间与限度内维持血pH在正常范围。 2、PaCO2二氧化碳分压 PC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反映肺通气的指标,正常平均为5.33kPa(40mmHg)

【正常参考值】 4.65 ~ 6.0 kPa(35~45mmHg) 【异常结果分析】 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当达到7.31kPa(55mmHg)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PCO2增高表示肺通气不足,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降低为换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 毒。 临床意义: (1) pCO2>5.98kPa(45mmHg)原发性呼酸或继发性代偿性代碱,也称为 高碳酸血症。 (2) pCO2<4.65kPa(35mmHg)原发性呼碱或继发性代偿性代酸,也称为低 碳酸血症。 (3) CO2有较强的弥散能力,故动脉血pCO2基本上反映了肺泡pCO2的平 均值,是反映肺呼吸功能的客观指标。 3、实际碳酸氢盐(AB)和标准碳酸氢盐(SB) SB指体温37℃时,PaCO2为5.33kPa(40mmHg),SaO2100%条件下,所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正常为22~27mmol/L,平均24mmol/L。因SB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CO2正常时测得的,一般不受呼吸因素影响,它相当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为血液碱储备,受肾脏调节。被认为是能准确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 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碳酸氢盐含量。正常人SB和AB两者无差异,但AB受呼吸和代谢性双重因素的影响。 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血浆碳酸氢盐(HCO3-)影响的程度 呼吸性酸中毒时,受肾脏代偿调节作用影响,HCO3-增加,AB>SB;呼吸性碱中毒时,AB<SB;相反,代谢性酸中毒时,HCO3-减少AB=SB但低于正常参考值;代谢性碱中毒时HCO3-增加,AB=SB但高于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 22 ~ 27 mmol/L(SB或AB) 【异常结果分析】 AB升高既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的代偿调节反映。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AB最大可代偿升至45mmol/LAB降低既可能是代谢性酸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结果 临床意义:AB代表病人血浆中实际碳酸氢根浓度;SB代表病人在标准 状态下的碳酸氢根浓度,即表示排除了呼吸因素影响,AB与SB的数值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烧伤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烧伤科评分标准(征求意见稿)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序号检查内容标 准 分 评分标准备注 一基础条件150 1 发展 环境 (5)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3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1分;无规划不得 分。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 或措施 2 政策、措施齐全,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1分;无 明确的政策、措施或者不落实,不得分。 2 专科 规模 (20) 床位数10 至少有1个护理单元,病床总数60张,得6分;每增加20张床加2 分,总分不超过标准分。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6平方 米 10 ≥6平方米得10分;每减少1平方米,扣5分;少于4平方米不得 分。 3 支撑 条件 (40) 相关科室能够满足专科发展 需要 20 各科医疗技术队伍整体实力强得10分,设备设施满足需要得10分。 医疗设备能满足专科开展全 部技术项目需要,具有先进性 和适宜性 10 满足需要得5分;医疗设备具有先进性得3分;具有适宜性得2分。 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10 评估前5年投入≥300万元得10分,每少30万元减1分;未专款专 用的,不得分。

第三讲烧伤监护与临床处理-血气分析的临床解释与处理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烧伤监护与临床处理第三讲血气分析的临床解释与处理 期刊号:1993年第一期录入时间:2004-11-4 13:17:07 被阅览:415 次 (济南军区德州市139医院、鲁北烧伤中心张向清) 血液气体测定技术在不少医院已广泛开展,并为各科危重病的监测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本节所讲述 的内容是以某些有效的参数资料作为依据,为烧伤临床提供快速诊断方法。血气变化与酸碱平衡密切相关, 这个问题将另章讨论。 一.血气的临床解释 血气分析对于初学者来说似乎难以理解,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从“逻辑”上来处理血气的变化不但很有价 值,而且还会产生广泛的兴趣。正如同许多其它实验室测定方法一样,工作做的越多就越容易,也就越能 更快地解释其变化结果。因此,初学者最好是按系统方法来处理血气结果,免得把血气报告中的某一变数 忽略,或被掩盖。另外,也不能过分强调实验室结果,因为可能有误,或者说我们不能只看化验报告而不 看病人。这些技术一旦被我们掌握,就能很容易地认出与生理上不一致的结果。多数检验值都有一个“正 常”范围,但血气的正常值不能过分强调,因为病人伤前的肺脏功能差异较大。对于一般性研究,如某些 大手术前后的变化,可以事先进行“基数”调查,但对急性烧伤病人来说难以办到。表1的血气值仅是一 个大致数字,若将烧伤病人的检查结果与这些数值比较时,应当考虑病人的年龄与伤前的肺功能状态。此 外,烧伤后的混合静脉血气值较动脉血气更为不定。

(一)pH和[H+] 体液酸碱度可用PH或[H+]形式表示,它的变化决定了病人的体液酸碱状态。若病人的血气验值与表1中的数值大致相似,可视为正常。动脉血PH小于7.35说明有酸血症,大干7.45有碱血症。更严格地讲,酸血症与酸中毒并非同一概念,前者为临床诊断术语,后者说明体内产生酸血症的过程,这个概念应予记住,以免在临床上再出现酸中毒的不妥诊断。同理,碱血症与碱中毒也应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 [H+]浓度决定PH的变化,或者说体液的酸碱平衡由[H+」浓度决定。当「H+」浓度增加时,PH值下降,H+」浓度降低时,PH值升高。由此可见,PH值所告诉我们的是病人是否存在酸血症或碱血症,或是两者同时存在。但是,遇到后一种情况时应分清哪一个在先,或者说哪一个起着主导地位。 (二)PaC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呼吸参数” 是估计肺泡换气是否充分的重要依据。正常PaCO2均值为5.33kPa(40mmHg),范围为4.67~6.0kPa极端值为1.33~17.33kPa(1~130mmHg)。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比动脉血高0.8~0.93kPa(6~7mmHg),当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33kPa时即为通气不足,可诊断为呼吸性酸血症,大于6.67kPa(50mmHg)时为呼吸性酸血症伴呼吸衰竭若小于4.67kPa为过度换气,可诊断为呼吸性减血症。综上所述,PaCO。变化可直接影响血液pH值其囵缘是血浆硫酸氢盐与碳酸在正常情况下保持一定比例(两者正常之比为20:1)。故可认为,Pa COz每增加2.67kPa(20mm Hg)PH要减少0.101单位。 (三)PaO2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是对血液中的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医学上常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等的检验手段。 [项目名称]血液酸碱度[pH] 这是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最直接的指标。血液pH的维持主要取决于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CO3-/H2C03),正常人此缓冲系统比值为24/1.2(即20/1)。碳酸氢盐与碳酸的比值是决定血液pH值的主要因素。两者任何一方改变均能影响pH值。而且互相间可进行代偿性增高或减低。如二者同时按比例增高或减低,血液pH可维持不变。因此,pH值改变不能鉴别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酸碱中毒。 [参考范围] 动脉血:7.35~7.45,均值7.40。极限值为pH 6.8~7.8。 [H+]:35.5~44.7nmol/L。极限值为15.8~158nmol/L。 静脉血:7.32—7.42,均值7.37 [H+]:38.0~47.8nmol/L。 [临床意义] 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变动范围很小,当体内酸性或碱性物质过 多,超出机体调节能力,或者肺和肾功能障碍使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降低,均可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酸碱平衡紊乱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各种疾病都可能出现。 1) pH值正常: ①正常人。 ②存在轻度酸碱平衡紊乱,但机体可以自动调节到正常水平,临床上称为代偿型 酸、碱中毒。 ③存在强度相等的酸中毒和碱中毒,作用互相抵消,pH值表现正常。2)pH值升高:提示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有超出机体调节能力的失代偿型碱中毒。 3)pH值降低:提示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有超出机体调节能力的失代偿型酸中毒。 [项目名称]血液二氧化碳分压[PCO2] 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气体所产生的压力。这是判断呼吸性酸、碱中毒的指标之一。 [参考范围]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67~6.00kPa(35~45mmHg),极限值<1.33kPa(10mmHg)和>17.29kPa(130mmHg)。 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5.30—7.30kPa(45~55mmHg)。[临床意义] ⑴病理性增高: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 2015年4月烧伤科护士分层培训 一、休克期概念: 也叫急性体液渗出期。烧伤后毛细血管(微静脉)通透性增强,大量血浆成份外渗,血细胞的破坏,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细胞急性缺氧。体液渗出在伤后2-3h 最为急剧。8h 达高峰,随后逐渐减缓。上述病理过程一般持续48h ,大面积>48h ,中、小面积<48h 。Ⅱ、Ⅲ度烧伤面积成人在15%,小儿在5%以上均有发生休克的可能。 烧伤性休克的表现: ◇ 尿量减少:成人<30ml/h ,小儿<1ml/(kg.h ) ◇ 心率>120次/min ,脉搏细速无力 ◇ 口渴 ◇ 烦躁不安,神志淡漠 ◇ 恶心呕吐,应激性溃疡 ◇ 末梢循环不良,指端发绀 ◇ 血压和脉压差的变化:血压下降,脉压差<4KPa ◇ 血氧饱和度下降 二、补液量的计算 (1)II 0、III °烧伤的补液量的计算:(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 )×烧伤面积×1.5(成人)+基础需水量) 每成人儿童第一个中、 60-第一个24小时内 第二个24小时内1%面积、公 斤体重补液量 (为额外丢失) 1.5ml 1.8ml 婴儿 2.0ml 24小时的1/2 晶体液:胶体液重度 2:1 2:1 2:1 同左特重 1:1 1:11:1同左基础需水量2000ml 80ml/kg 100ml/kg 同左 (2)有额外水分丧失时,如气管切开患者,应酌情增加补液量。 (3)公示不足时根据补液的速度追加电解质和交体,比例为1:1—2。水分可不增加,如至伤后24h 的时间较长,可按以下公式增加水。平均补入2000ml ×(1—伤后时间/24)。 三、补液的种类 (1)晶体:首选乳酸钠林格氏液、平衡盐溶液(含碳酸氢钠、醋酸钠、枸橼酸钠),次选等渗盐水等。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结果升高意义: (血液酸碱度):pH>为碱血症。pH正常并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二氧化碳分压):PCO2超出参考区间称高碳酸血症。>55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的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的主要指标。增高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由于肺通气量减少,常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氧分压):结果升高:无。 (氧饱和度):是了解血红蛋白氧含量程度和血红蛋白系统缓冲能力的指标。主要取决于动脉氧分压,当PO2增加时,SO2也相应增加。 (剩余碱):正常人BE值在0附近波动。BE正值增加时,常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负值增加时,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 (缓冲碱):BB增高常见于代谢性碱中毒。 ˉ(实际碳酸氢根):指人体血浆中实际的CHCO3ˉ含量,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也受呼吸因素改变的影响。 ˉst(标准碳酸氢根): CHCO3ˉ与CHCO3ˉst两个指标联合分析,更有参考价值。两者正常为酸碱平衡正常。两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失代偿,CHCO3ˉ>CHCO3ˉst为呼吸性酸中毒。 (碳氧血红蛋白):血液中COHb大于2%时可引起神经系统反应,达5%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显着增加。达10%时,冠状动脉硬化患者则没有这种代偿能力,因而导致心肌缺氧、损伤。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为%时就可缩短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时间。同时,血中COHb浓度也是大气污染或室内污染生物材料监测的重要指标。 (二氯化碳总量):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阴离子间隙):增高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 结果降低意义: (血液酸碱度):pH<为酸血症。

(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于参考区间称低碳酸血症。降低常见于哮喘,代谢性酸中毒所致通气过度产生的呼吸性碱中毒。 (氧分压):PO2是机体缺氧的敏感指标。PO2低于55mmHg即表示有呼吸衰竭,低于30mmHg可有生命危险。氧分压降低见于各种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氧饱和度):是了解血红蛋白氧含量程度和血红蛋白系统缓冲能力的指标。主要取决于动脉氧分压,当PO2降低时,SO2也随之降低。 (剩余碱):结果降低:无。 (缓冲碱):BB减低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若此时AB(实际碳酸氢盐)正常,有可能为贫血或血浆蛋白低下。 ˉ(实际碳酸氢根):指人体血浆中实际的CHCO3ˉ含量,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也受呼吸因素改变的影响。 ˉst(标准碳酸氢根):CHCO3ˉ与CHCO3ˉst两个指标联合分析,更有参考价值。两者正常为酸碱平衡正常。两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CHCO3ˉ<CHCO3ˉst为呼吸性碱中毒。 (碳氧血红蛋白):结果降低:无。 (二氯化碳总量):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 (阴离子间隙):降低时临床表现为低蛋白血症等。 影响实验的因素: 一、操作因素 1.采血前患者应安静,切忌大声喧哗和呻吟,不然会导致PCO2下降; 2.注射器针刺入动脉后,借助血压足以将针芯推动而不必抽取,以避免负压吸引使血中的O2和CO2溢出,导致PO2和PCO2降低; 3.避免混入静脉血。因混入静脉血时结果会发生偏差,尤其是p O2 和s O2,其他参数也受影响; 4.采血时不能混进空气气泡,因为标本中混入空气,气泡会使血中的PCO2降低,PO2升高,PH升高,如果已混进空气,请马上向上弹,并排除。 二、温度因素 血气标本在室温中由于细胞代谢,可使PO2↓(因为氧仍在被消耗)、PCO2↑(因为CO2仍在产生)、pH↓(主要原因是PCO2的变化和糖酵解)。

烧伤的现场急救与处理

烧伤的现场急救与处理 烧伤的急救是否及时,后送是否得当,对以后的治疗以及伤员的预后和转归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成批收容时,要谨慎对待,不容忽视。 一、“灭火” 一般而言,烧伤的面积越大,深度越深,则治疗越困难,预后越差。因此,急救的首要措施是“灭火”,即去除致伤源,尽量“烧少点、烧浅点”。做到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分秒必争。 常用的灭火方法是: ①尽快脱去着火的衣服,特别是化纤面料的衣服。以免着火衣服或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大加深; ②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 ③迅速卧倒后,慢慢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禁止伤员衣服着火时站立或奔跑呼叫,以防止增加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害; ④迅速离开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⑤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如毯子、雨衣(非塑料或油布)、大衣、棉被等,最好是阻燃材料,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与空气隔绝; ⑥凝固汽油弹爆炸、油点下落时,应迅速隐蔽或利用衣

物等将身体遮盖,尤其是裸露部位;待油点落尽后,将着火衣服迅速解脱、抛弃,并迅速离开现场,不可用手扑打火焰,以免手烧伤(含磷可凝固汽油弹烧伤时,灭火方法同磷烧伤); ⑦冷疗。热力烧伤后及时冷疗能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因此如有条件,热力烧伤灭火应尽早进行冷疗,越早效果越好。但由于大面积烧伤采用冷水浸浴,伤员多不能耐受,特别是寒冷季节。为了减轻寒冷的刺激,如无禁忌,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如吗啡、杜冷丁等。 二、灭火后的处理 灭火后的急救处理,依烧伤面积大小与严重程度,以及有无复合伤或中毒而异。一般应按下列顺序处理。 (1)检查首先检查可立即危及伤员生命的一些情况,如有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气胸、严重中毒等,应迅速进行处理与抢救。不论任何原因引起心脏停跳、呼吸停止的病人,应就地立即行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的同时,将病人撤离现场(主要是脱离缺氧环境)待复苏后进行后送;或转送到就近医疗单位进行处理。 (2)脱离现场一般伤员经灭火后,迅速脱离现场,移至安全地带或就近的医疗单位。 (3)判断伤情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和深度判断伤情,应注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临床意义 1、酸碱度(pH),参考值7.35~7.45。〈7.35为酸血症,〉7.45属碱血症。 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乘0.03即为H2CO3含量。 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5mmHg有抑制呼吸中枢危险。是判断各型酸碱中毒主要指标。 3、二氧化碳总量(TCO2),参考值24~32mmHg,代表血中CO2和HCO3之和,在体内受呼吸和代谢二方面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时明显下降,碱中毒时明显上升。 4、氧分压(PO2)参考值10.64~13.3kpa(80~100mmHg)。 低于55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生命危险。 5、氧饱和度(SatO2),参考值3.5kPa(26.6mmHg)。 6、实际碳酸氢根(AB),参考值21.4~27.3mmHg,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21.3~24.8mmol/L。 AB是体内代谢性酸碱失衡重要指标,在特定条件下计算出SB也反映代谢因素。二者正常为酸碱内稳正常。 二者皆低为代谢性酸中毒(未代偿),二者皆高为代谢性碱中毒(未代偿),AB〉SB为呼吸性酸中毒,AB 7、剩余碱(BE)参考值—3~+3mmol/L,正值指示增加,负值为降低。 8、阴离子隙(AG),参考值8~16mmol/L,是早期发现混合性酸碱中毒重要指标。 判断酸碱失衡应先了解临床情况,一般根据pH,PaCO2,BE(或AB)判断酸碱失衡,根据PaO2及PaCO2判断缺氧及通气情况。 pH超出正常范围提示存在失衡。但pH正常仍可能有酸碱失衡。 PaCO2超出正常提示呼吸性酸碱失衡,BE超出正常提示有代谢酸失衡。 但血气和酸碱分析有时还要结合其他检查,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血气及酸碱分析 血液酸碱度(pH) 【参考值】7.35~7.45(血气酸碱分析仪) 【临床意义】人血处于恒定的弱碱性状态,pH值<7.35表示酸血症,pH值>7.45表示碱血症, 可由代谢性和呼吸性疾病引起。pH正常并不能排除酸碱失衡。 无呼吸影响的酸碱度(pHNR) 【参考值】7.35~7.45(血气酸碱分析仪) 【临床意义】pH大于或小于pHNR,说明有呼吸因素影响pH。 动脉血氧分压(Pa02) 【参考值】初生儿8.0~12.0kPa(60~90mmHg) 成人10.6~13.3kPa(80~100mmHg) (血气酸碱分析仪) 换算系数:kPa×7.5=mmHg,mmHg×0.133=kPa 【临床意义】1.Pa02是指溶解在血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氧分压降低见于各种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2.Pa02<7.98kPa(60mmHg)为缺氧;Paq<6.65kPa(50mmHg)为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理及代谢功能;Pa02<3.9kPa(30mmHg)将危及生命。动脉血氧饱和度(Sat02) 【参考值】0.92~0.99(92%~99%)(血气酸碱分析仪) 【临床意义】SaO2反映Ub结合氧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氧分压,故间接反映Pa02的大小。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动脉血气分析 1、报告:我是xx,今天考试的项目是动脉血气分析,现在用物已备齐,请问可以开始了吗? 2、洗手,戴口罩。 3、带治疗本至床旁查对:1床,安妮,您好。根据你的病情需要,遵医嘱给您查动脉血气分 析。因为是抽动脉血可能有点疼,请您配合一下,好吗?用屏风遮挡病人。您这样躺舒服吗?抽血的部位在您的大腿内侧,请让我看一下您的皮肤。穿刺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改好被子。您需要上洗手间吗?不用,好的,请稍等一下,我回去准备一下,马上过来。 4、回治疗室:查对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检查用物(血气分析注射器、棉签、碘伏、污杯、 洗手桶) 5、汇报:1床,安妮,女,60岁,慢性呼吸衰竭,遵医嘱给予抽动脉血气分析,经解释病人 愿意配合,心理状态稳定,神志清楚,穿刺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无硬结。卧位舒适,病室环境舒适,有屏风遮挡。 6、推治疗车至床旁,查对:1床,安妮,您好,现在给你抽动脉血了,请您不要紧张。打开 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备查,选择穿刺部位: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 7、消毒穿刺点5cm,检查血气分析注射器有效期和有无漏气,撕开取出注射器及皮塞,消毒 左手食指及中指,取一根干棉签放在小手指备用,再次查对后取掉针帽,用左手食中指摸到股动脉,稍分开,绷紧皮肤,垂直90°进针,抽动脉血1ml后拔针。嘱按压10—15分钟。 8、将抽好的动脉血注射器立即刺入皮塞,搓动1分钟,安置病人查对:1床,安妮,现在动 脉血已经给你抽好了,请您按压10—15分钟,不要揉。如有不适或需要帮助,请按床头铃叫我们,我们也会经常过来巡视的。谢谢您的配合。 9、带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及治疗车回治疗室。再次查对治疗本和血气分析单,注明时间,立 即送检。处理用物。 10、洗手,摘口罩。 11、目的:1、通过血气分析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12、注意事项:1、采集的血气标本必须防止空气混入。 2、患者吸氧时应尽量避免采集末梢血,因吸氧时PaO2大于空气中的氧分压, 标本一旦接触空气,血中氧可迅速向空气中弥散,因而使测得的PaO2降低。 3、标本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或置于4°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2小时。以免 细胞代谢耗氧,使PaO2及PH下降,PaCO2升高。 4、取末梢动脉血时,不宜用力挤压穿刺部位,以防淋巴液渗入影响结果。 5、血气分析单要注明采血时间、体温、患者吸氧方法、氧浓度、氧流量、机 械呼吸的各种参数等。 6、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源性感染,注意自身防护。 PH值:7.35—7.45 氧分压:80—100mmHg 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Hg 部位: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股动脉走向和该线中点相交,股动脉内侧0.5cm为股静脉。

第二讲烧伤监护与临床处理-体液与电解质平衡的监护与处理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烧伤监护与临床处理第二讲体液与电解质平衡的监护与处理 期刊号:1992年第三期录入时间:2004-11-4 11:39:36 被阅览:482 次 (济南军区德州市139医院鲁北烧伤中心张向清) 本节是为了帮助监护人员澄清对体液与电解质的一些混乱认识而写的,每位烧伤监护人员应懂得烧伤病人 最容易发生的体液与电解质异常有哪些,及时补充体液与电解质有何重要意义。对危重病人或有水与电解 质平衡失调的患者应详细测量和记录病人的液体出入量,每天称病人体重。钠、钾、钙、镁等离子及水平 衡发生异常时的临床表现如何。除了详细观察和记录每个体征或症状之外,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做出相 应的处理。监护人员的另一个责任是在病人一入院时就制定好每个病人的监护措施,避免上述异常的发生。 一、体液与电解质的一般监护 人不能无体液而生存,水是人体唯一的最大组织成分。成人的平均体液总量约为体重的60%,体液缺少1 0%即属重度脱水;当体液缺失20%即有生命危险,如大面积烧伤病人体液可从创面大量丢失,如不及时 补充可导致病人死亡。从解剖和生理学的意义来讲,体液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输送营养物质给细胞,并 从细胞内运出代谢产物。第二个功能是为体液中的化学反应提供介质。可想而知,体内并无单纯的水,而 是以溶液形式存在的,或者说水与电解质及介质共同组成了体液。水被分布于三个间隙之内。一般认为, 成人细胞内水分占作重的40%;细胞外水分占体重的20%。细胞外液又分两个间隙,血浆占体重的5%, 其余的15%为组织间液。据此估计,一位60公斤重的成年烧伤患者,伤前的体液总量约为36升,组织间 液为9升,血浆量为3升,细胞内液约24升。这三个间隙并不是互不相通的囊体,而是靠着半透膜经常不 断地处于动态平衡,或者说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烧伤后半透膜的明显变化之一是通透性增加,尽管组 织间液量有着较大的可变范围,但在烧伤后的复杂病理生理情况下,体液分布会首当其冲的发生明显异常。 通常情况下,水进入体内有三个来源:饮水、食物中水和食物氧化生成的水(内生水)。电解质存在于食 物和液体中。

血气分析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pH或[H+]酸碱度 【正常参考值】 7.35 ~ 7.45 或(35~45mmol/L) 【异常结果分析】 >7.45为失代偿碱中毒 <7.35为失代偿酸中毒 PaCO2二氧化碳分压 PC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反映肺通气的指标,正常平均为5.33kPa(40mmHg) 【正常参考值】 4.65 ~ 6.0 kPa(35~45mmHg) 【异常结果分析】 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当达到7.31kPa(55mmHg)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PCO2增高表示肺通气不足,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降低为换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 实际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 SB指体温37℃时,PaCO2为5.33kPa(40mmHg),SaO2100%条件下,所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正常为22~27mmol/L,平均24mmol/L。因SB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CO2正常时测得的,一般不受呼吸因素影响,它相当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为血液碱储备,受肾脏调节。被认为是能准确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 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碳酸氢盐含量。正常人SB和AB两者无差异,但AB受呼吸和代谢性双重因素的影响。 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血浆碳酸氢盐(HCO3-)影响的程度,呼吸性酸中毒时,受肾脏代偿调节作用影响,HCO3-增加,AB>SB;呼吸性碱中毒时,AB<SB;相反,代谢性酸中毒时,HCO3-减少AB=SB但低于正常参考值;代谢性碱中毒时HCO3-增加,AB=SB但高于正常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 22 ~ 27 mmol/L(SB或AB) 【异常结果分析】 AB升高既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的代偿调节反映。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AB最大可代偿升至45mmol/LAB降低既可能是代谢性酸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结果 二氧化碳总量 TCO2是指血浆中所有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含量,其中95%为HCO3一结合形式,少量为物理溶解的C02。它的浓度主要受代谢因素的影响,呼吸因素对TCO2也有影响。【正常参考值】 24 ~ 32 mmol/L

烧伤处理及护理常规

烧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1、立即将病人送清创室,评估伤情,了解致伤原因,伤口处理经过、尿量、转运过程,准备清创器械灭菌物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早期处理、清创。 2、根据烧伤病人的病情安排病床,准备床单位。 3、病室需有消毒、隔离设施,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28℃-32℃。 4、了解烧伤的原因、面积、面部和深度等,对有面、颈深度烧伤者应备氧气和气 管切开包,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配合医生气管切开术。 5、大面积烧伤或危重病人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穿刺困难者立即准备配合医生深 静脉置管术,同时抽血标本送生化常规和配血,留置尿管。 6、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清洁健康皮肤,修剪指甲,头面部烧伤剃除毛发。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出病室需换鞋,流水洗手。病室内每日进行消毒。向病员和陪护做好宣传工作,禁止探视。 8、讲解胃肠道营养的重要性,根据病情早期进食及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9、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思想情绪变化,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在烧伤早期护理 人员要根据受伤后具体情况给予心理疏导,消除其顾虑,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协助护理人员共同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在烧伤回复期护理人员要注意病员之间的谈话,诱导病员多作乐观积极的谈论,鼓励其加强功能锻炼,帮助致残病人树立战胜伤残的信心。 烧伤休克期护理常规 1评估患者,合理安置病人,必要时床边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如 :氧气、负压吸引器、监护仪、气管切开包、深静脉置管包等;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休克期内每一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1次,根据病情应随时增加测试次数,熟悉烧伤休克期临床表现,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熟悉抗休克的补液知识,掌握补液方法,注意补液的质、量和速度;

血气分析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一、 pH或[H+]酸碱度 【正常参考值】 7.35 ~ 7.45 或(35~45mmol/L) 【异常结果分析】 >7.45为失代偿碱中毒 <7.35为失代偿酸中毒 二、PaCO2二氧化碳分压 PC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反映肺通气的指标,正常平均为5.33kPa(40mmHg) 【正常参考值】 4.65 ~ 6.0 kPa(35~45mmHg) 【异常结果分析】 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当达到7.31kPa(55mmHg)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PCO2增高表示肺通气不足,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降低为换气过度,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 三、实际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 SB指体温37℃时,PaCO2为5.33kPa(40mmHg),SaO2100%条件下,所测得血浆碳酸氢盐的含量,正常为22~27mmol/L,平均24mmol/L。因SB是血标本在体外经过标化,PaCO2正常时测得的,一般不受呼吸因素影响,它相当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为血液碱储备,受肾脏调节。被认为是能准确反映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标。 A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碳酸氢盐含量。

AB与SB的差值,反映呼吸因素对血浆碳酸氢盐(HCO3-)影响的程度,呼吸性酸中毒时,受肾脏代偿调节作用影响,HCO3-增加,AB>SB;呼吸性碱中毒时,AB<SB;相反,代谢性酸中毒时,HCO3-减少AB=SB但低于正常参考值;代谢性碱中毒时HCO3-增加,AB=SB但高于正常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 22 ~ 27 mmol/L(SB或AB) 【异常结果分析】 AB升高既可能是代谢性碱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的代偿调节反映。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AB最大可代偿升至45mmol/LAB降低既可能是代谢性酸中毒,也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结果 四、二氧化碳总量 TCO2是指血浆中所有各种形式存在的CO2的总含量,其中95%为HCO3一结合形式,少量为物理溶解的C02。它的浓度主要受代谢因素的影响,呼吸因素对TCO2也有影响。 【正常参考值】 24 ~ 32 mmol/L 五、缓冲碱 缓冲碱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阴离子)的总和;包括HCO3-,HPO4-,Hb和血浆蛋白。正常值45~55mmol/L,平均50mmol/L。 【正常参考值】 45 ~ 55 mmol/L 六、剩余碱与碱不足 BE是指血液在37℃PCO25.33kPa(40mmHg),Sa02100%条件下滴定至pH7.4所需的酸或碱量,反映缓冲碱的增加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