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探讨

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探讨
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体育馆建设模型、建设模式、人才等方面的要求,认为当前智能化工程的建设不在于技术创新,重点是建设管理和建设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平台体育场馆智能化

十余年前,曾有专家预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功能的日趋专业化,智能建筑的发展将更为专业,目前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建设正如其所料。虽然建筑智能化技术和标准的进步已为我国传统建筑注入活力,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来讲,现有的智能化技术、标准和设计理念都不能满足其建设的需要。因此应加快研究探讨工程建设模式、技术、标准等,为我国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准备和依据。

1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体系

1.1智能化系统模型:

1.1.1基础平台

由于体育场馆首先是建筑物,因此其基本功能与其他建筑相同,这时可参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基本配置。如综合布线、通信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安全报警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该部分的配置可以与设计咨询等单位专家沟通,确定需求。当然还包括综合管路系统。

1.1.2业务应用平台

体育场馆主要是为体育比赛和运动服务,其业务应用平台包括相应的比赛综合管理系统、运动员登录系统、赛事成绩发布系统、赛道终端摄像系统、电子记分系统等,围绕比赛运动而必须配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设备。该部分的配置一定要结合不同的体育场馆功能并与体育比赛管理专业人士专家沟通确定需求。

1.1.3业务支撑平台

围绕比赛或支撑体育场馆运作而必须配置的智能化系统,如内部调度系统、体育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广播/电视直播系统等等。同样该部分要与将来管理经营该体育场馆的经营者沟通进行配置。

1.1.4调度应急决策综合集成管理平台

主要是针对比赛运动会进行紧急应对管理,包括育场馆联网使用时的管理,并与就近的智能交通系能够信息共享,统一调度。

对于其它智能化子系统只要按其功能和应用进行合理配置即可。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如图l所示。

2.2体育场馆智能化规范标准体系

目前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建设行业、信息行业、广电行业、消防行业的专家共同编写的《国家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导则>即将出台,但是笔者认为体育经营管理者的参与意见不够。

虽然我国有相关的体育场馆建筑设计标准规范,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场馆的功能有许多新的改进,这是对智能化系统建设的考验。因此应像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有专门的酒店管理标准那样,有专业的体育场馆标准,据此确定智能化系统的需求。而且智能化的需求最好交由市场来确定,由专业的咨询公司解决,这样比请个别专家更科学、规范、合理。

同时应该重视智能化工程检测标准的研究,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指导将来的工程验收和移交。因此规范标准体系应包括:场馆工艺要求标准、设计规范、工程检测规范、竣工验收规范。

2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模式

既然已经加入WTO与世界接轨,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来讲,应当吸收发达国家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

根据建设环节确定三个阶段:

2.1建设前期

利用咨询公司(如果智能化专业技术人员不够,它可以分包/指定分包)确定其需求及预算,其研究深度比请单个专家要好得多。

2.2施工阶段

必须有智能化/弱电监理工程师负责,按照监理程序做到“三大控制”,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并且应当引入第三方检测机制。

2.3竣工验收

在承包商提交验收申请后,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所有智能化系统进行检测,给出系统整体判定。结合监理的监理报告、施工的过程资料,由建设方组织通过竣工验收。由于我国实现项目管理公司建设模式,这对于项目管理公司移交工程是非常有保证,不会有过多的麻烦。竣工验收程序如图2所示。

3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结合我国其它建筑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模式,按照项目管理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3.1 事前控制

首先确定需求定位一定要准确、合理、科学,应当引入专业咨询公司(智能化),由其进行需求分析及定位,确保不会缺/漏项,避免以后施工中发生增项。

然后按照需求分析(需经业主确认)进行设计并确定投资预算,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有利于评标时保证优秀施工承包方中标,达到控制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3.2事中控制

施工中采用智能化专业监理和第三方检测措施,严格实施旁站监理制度,进而达到保证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质量。

3.3事后控制

我国以往常“重建设轻验收”,验收往往是走过场,基本达不到检查评估的目的。所以作为智能化系统建设为了不出现“豆腐渣”工程,建议同样引人第三方柱测机制进行质量检测。由验收组依据此检测报告确定是否验收通过。

只要做到事前计划好、事中控制措施得当、事后评估检测验证过硬,智能化工程建设质量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4智能化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无论是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业主技术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目前对于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及验收检测等相关知识都比较缺乏,这对我们的建设工程将是致命的“硬伤”。因为所有的智能化系统都是为“人”的使用而服务,这对我国相关的培训单位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在使用上,是有足够知识水平和素质的管理者比较缺乏。常因操作使用不当而造成系统不能使用,使其成为摆设,更

甚者将使大家对智能化系统概念产生误解,如好多BA系统没有开通或存在问题,就有许多人认为还不如用人工的效果好,系统运行起不到应有的节能环保等效果。

总之,只有从技术、管理/建设模式、质量控制体系、人员技术培训等方面,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加大改进力度,才能使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得到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 国土资规2017

附件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 2017年12月8日发布 2018年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目次 1. 基本规定 (1) 2. 城市公共体育场用地控制指标 (3) 3. 城市公共体育馆用地控制指标 (4) 4. 城市公共游泳馆用地控制指标 (5) 附加说明编制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员名单 (7) 附件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条文说明 (8)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 为落实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制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公共体育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等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编制本指标。 1基本规定 1.1本指标适用于城市中独立占地的新建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项目。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1.2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建设,应遵循节约优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现状布局,科学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 1.3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宜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与已有的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等统筹布局,并可作为城市应急避险场所使用。 1.4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

项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对照体现本指标所确定的用地规模进行规模核定,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规模核定情况专篇进行情况说明。 1.5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土地供应阶段,在核发划拨决定书或签订出让合同中,应依据本指标明确规定的建设项目用地总面积的控制要求。 1.6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本用地指标规模。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本指标的,应当按照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相关政策要求,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论证。 1.7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总平面布局应满足以下节约和合理使用土地的要求: (一)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用地内的建筑物、场地设施和道路,应充分利用地形地势。 (二)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用地内的建筑物及其布局,应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应体育运动项目场地的朝向要求,确定合理的建筑形体。 (三)多个公共体育场馆集中建设时,应综合利用配套场地及设施用地、绿化用地与交通用地等,提供绿色共享空间。 (四)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应在满足服务功能、公共安全和交通组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 (五)分期建设多个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

奥体中心体育场智能化设计方案

奥体中心奥体中心智能化 设 计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概况 (1) 1.1方案简介 (1)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依据 (4) 1.4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 (4) 1.5设计原则 (5) 第二章设计方案 (7) 2.1智能监控系统 (8) 2.1.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8) 2.1.2 安全防范系统 (26) 2.1.3 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 (51) 2.1.4 机房系统 (60) 2.2通信网络系统 (65) 2.2.1 综合布线系统 (65) 2.2.2 语音通信系统 (71) 2.2.3 信息网络系统 (71) 2.2.4 有线电视系统 (175) 2.2.5 公共广播系统 (178) 2.2.6 电子会议系统 (193) 2.3场馆专用系统 (212) 2.3.1 屏幕显示及控制系统 (212) 2.3.2 扩声系统 (212) 2.3.3 场地照明及控制系统 (241) 2.3.4 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 (248) 2.3.5 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 (251) 2.3.6 售验票系统 (256) 2.3.7 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 (263)

2.3.8 标准时钟系统 (268) 2.3.9 升旗控制系统 (275) 2.3.10 比赛中央监控系统 (288) 2.4应用信息系统 (306) 2.4.1 信息查询和发布系统 (306) 2.4.2 赛事综合管理系统 (307) 2.4.3 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系统 (312) 2.4.4 场馆运营服务管理系统 (317) 2.5防雷接地系统 (338) 2.5.1 数据处理设备的接地 (339) 2.5.2 电声、电视系统的接地 (340) 2.5.3 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安装 (340) 第三章各系统主要设备清单 (341) 第四章附件(图纸) (357)

8《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1)《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一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五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六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条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 万以上人口、100-200 万人口、50-100 万人口、20-50 万人口、20 万以下人口。

体育馆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体育馆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工程名称:****县体育中心室体育馆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 1.69万㎡ 建筑设计等级:设计等级为Ⅱ级 智能化设计等级:三级(乙级)

视频监控子系统: 1.应用需求: 对体育场、体育馆馆、广场、出入口、进出通道、门厅、公共区域、重要休息室通道、重要机房、奖牌存放室、新闻中心、停车场等重要部位和场所进行有效图像的监视和记录;

安防系统联动功能 与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 2.系统需求: 视频监控点灵活分散、监控环境复杂多变; 多平台视频图像调用;为安保指挥中心、公安和消防控制室提供图像信号。 提供标准通信接口和协议,与安防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联网; 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保证重大赛事和活动时扩展监控围。 3.建设容: 配置监控点位54个,其中高清球机6个,高清枪机48个; 配置55寸液晶拼接屏6台组成的拼接墙用于监控图像的显示; 系统录像存储时间不少于45天;

4.产品选型: 系统产品选用品牌档次不低于海康威视、大华、宇视; 系统采用全数字化高清监控系统,摄像机像素不小于200万; 系统设备符合国标协议,对系统后期的扩容及与公安等部门能够进行 无缝对接; 入侵报警子系统: 1.应用需求: 对场馆的周界、重要机房、奖牌存放室等设备仓库等重点部位的非法 入侵、盗窃、破坏进行实时有效的探测和报警,有报警复核功能; 对设备运行状态和信号传输线路进行检测,当探测器被拆或线路被切 断时,及时发出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 2.系统需求: 采用复核式探测装置,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具有手动和自动报警触发功能,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输出报警信号; 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或撤防; 显示和记录报警部位和警情数据,提供与其他子系统联动控制接口信号; 提供通信接口和协议,与安防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联网。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1)《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一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五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六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条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万以上人口、100-200万人口、50-100万人口、20-50万人口、20万以下人口。

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参考指南

附件1 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参考指南 一、足球场地 足球场地根据场地规格可分为标准足球场和非标准足球场。 (一)标准足球场 标准足球场即11人制足球场,比赛场地长90-120m,宽45-90 m,宜按105 m ×68 m设置。可设置在田径场地内,也可独立设置。应提供较比赛场地更大的草坪延展区,周围区域范围应满足安全缓冲和竞赛工作的需要。 为了便于开展群众性和青少年足球运动,可以将标准足球场划分为两个非标准足球场使用。 (二)非标准足球场 非标准足球场可分为7人制足球场、5人制足球场,宜成组成片布置。 1、7人制足球场 7人制足球场比赛场地长65-68 m,宽45-48 m,可将标准足球场划分为2个7人制足球场,也可独立设置。在比赛场地外应设置缓冲区。 2、5人制足球场 5人制足球场比赛场地长25-42 m,宽15-25 m。在比赛场地外应设置缓冲区。

二、县级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 (一)标准田径跑道周长为400m,弯道半径为36.5 m,两圆心距(直段)为84.39 m;环形跑道8条,直跑道8-10条,每条跑道宽1.22 m。 (二)标准足球场地为105 m ×68 m ,为了便于开展群众性和青少年足球运动,可以将标准足球场划分为两个小足球场使用。 三、全民健身中心 (一)全民健身中心是向公众提供健身服务,能够开展球类、武术、体操、冰上、游泳等单项或多项体育健身活动的中小型综合健身馆(不设固定座席)。 (二)基本建设内容包括综合运动场地、体能训练场地、附属用房和设施。 (三)应结合使用对象、运动项目等合理确定运动场地及周围缓冲区尺寸、场地净高、地面材料和场地照度。 (四)综合运动场地面积为1000㎡-2000㎡,场地净高不小于7m;体能训练场地面积为200㎡-400㎡,场地净高不小于3.5 m。 (五)附属用房和设施包括服务台、更衣淋浴室、体质监测室、医务室、管理室、卫生间、库房等。 (六)如果用地条件允许,可以将若干个室内外综合运动场地组合,共用体能训练场地、附属用房和设施。

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体育馆建设模型、建设模式、人才等方面的要求,认为当前智能化工程的建设不在于技术创新,重点是建设管理和建设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平台体育场馆智能化 十余年前,曾有专家预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功能的日趋专业化,智能建筑的发展将更为专业,目前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建设正如其所料。虽然建筑智能化技术和标准的进步已为我国传统建筑注入活力,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来讲,现有的智能化技术、标准和设计理念都不能满足其建设的需要。因此应加快研究探讨工程建设模式、技术、标准等,为我国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准备和依据。 1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体系 1.1智能化系统模型: 1.1.1基础平台 由于体育场馆首先是建筑物,因此其基本功能与其他建筑相同,这时可参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基本配置。如综合布线、通信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安全报警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该部分的配置可以与设计咨询等单位专家沟通,确定需求。当然还包括综合管路系统。 1.1.2业务应用平台 体育场馆主要是为体育比赛和运动服务,其业务应用平台包括相应的比赛综合管理系统、运动员登录系统、赛事成绩发布系统、赛道终端摄像系统、电子记分系统等,围绕比赛运动而必须配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设备。该部分的配置一定要结合不同的体育场馆功能并与体育比赛管理专业人士专家沟通确定需求。 1.1.3业务支撑平台 围绕比赛或支撑体育场馆运作而必须配置的智能化系统,如内部调度系统、体育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广播/电视直播系统等等。同样该部分要与将来管理经营该体育场馆的经营者沟通进行配置。

体育馆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兴化市新区体育馆弱电智能化系统 设 计 方 案 2009年12月

目录 第一部分智能化系统设计综述 (3) 1、前言 (3) 2、工程概况 (3) 3、设计需求分析 (3) 4、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4) 5、系统建设原则 (4) 6、技术规格 (5) 7、智能化系统设计 (7) 第二部分投标技术方案 (10) 1、综合布线系统 (10) 2、计算机网络系统 (17) 3、有线电视系统 (21) 4、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24) 5、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24) 6、防盗报警系统 (27) 7、扩声及会议系统 (28) 8、LED显示部分 (29) 第三部分项目实施管理 (29) 3.1 项目组织机构 (30) 3.2 机构人员的配置 (30) 3.3 组织机构人员 (31) 3.4 组织机构人员的管理 (31) 3.5 项目计划 (31) 3.6 进度控制 (31) 3.7 系统质量控制 (32) 第四部分责任范围 (32) 4.1 我方的责任 (32) 4.2 招标方的责任 (33) 第五部分售后服务及保障 (33) 5.1服务宗旨 (33) 5.2质保期 (33) 5.3售后服务时间响应说明 (33) 5.4主要售后服务人员情况 (34) 5.5配套服务 (34) 5.7其他 (34) 第六部分其它 (34) 培训与服务 (34)

第一部分智能化系统设计综述 1、前言 兴化市新区体育馆座落在兴化市新城区文正学校内,东至兴化大道,南至田径场,西至教学楼,北至中和路。目前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已经上级部门批准建设,所需建设资金落实。新区体育馆弱电智能化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扩声及会议系统、电子记分系统、大屏显示及多媒系统、中心机房系统、以及桥架管线系统等。 2、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兴化市新区体育馆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考虑投资经济,建设合理、实用、先进、方便和高效。按照技术要求高质量地实现各系统地功能,确保体育馆内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以及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为体育馆的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省能源消耗和管理成本,满足兴化市新区体育馆的各项需要。 3、设计需求分析 兴化市新区体育馆比赛场馆内部及办公区域为重点考虑利用网络与综合布线实现办公自动化,利用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提高办公效率和改善环境,利用安全防范系统确保内部安全和科学管理。兴化市新区体育馆“信息大厦”项目包含如下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安防系统 ?背景音乐系统 ?扩声及会议系统 ?电子记分系统 ?大屏显示及多媒系统 ?中心机房系统 ?桥架管线系统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

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是我国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载体,是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主要采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此管理体制的弊端与问题不断显露。问题的产生源自多方面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管理体制问题,只有通过分类改革才能解决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发展困境,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事业单位的分类指标和改革路径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东部、西部和中部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数量比例分别为46.3%、28.2%和25.5%;86%的场馆隶属于事业单位范畴;场馆经费主要由财政划拨,其中,全额拨款场馆占比46%,差额拨款占39.6%,自收自支占14.4%;场馆主要采用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委托经营等经营模式。2、不同地区、不同财政来源的场馆呈现出不同的经营效果,东部地区自收自支场馆经营效率最高,西部地区全额拨款场馆经营效率最高,中部地区差额拨款场馆经营效率最高。3、依据国家政策性文件、各省市自治区事业单位分类标准、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的分类标准以及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功能定位,建立了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分类指标,将大我国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分为公益服务类场馆和生产经营类场馆,其中,公益服务类场馆又可细分为公益一类场馆和公益二类场馆。4、公益一类场馆的改革方向是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主要职责是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经费由政府保障;公益二类馆也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同时,可进行市场开发,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经费;生产经营类场馆注销事业单位,实行转企改制。 5、公益服务类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要深化内部制度改革,包括探索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加强监管等;生产经营类场馆在转企改制时,要注重国有资产的处置及事业编制人员身份的转变,此外,为保证转企的有效衔接,需要采取过渡期措施。

奥运体育场馆的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奥运体育场馆的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陈宏 高 飞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510641) 摘 要 结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 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及笔者多个体育场馆弱电设计的经验,对体育场馆智能化设计方案作一综述。 关键词 奥运体育场馆 智能监控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 场馆专用系统 应用信息系统 1 引言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奥运会将在我国的举办,全国每年都要兴建不少体育建筑,笔者有幸参加了新会体育馆、佛山体育中心、奥运羽毛球馆及奥运摔跤馆的设计,对体育场馆的智能化设计有一定的了解。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编写了 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及 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导则(征求意见稿),本人通过对该征求意见稿的学习,结合本人的设计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下奥运体育场馆智能化设计方案。2 系统组成 根据 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分为以下4个部分:智能监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场馆专用系统、应用信息系统。 3 智能监控系统 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对体育场馆内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等实行自动监测、控制与综合管理,对体育场馆内影响环境舒适性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指标的调节,对破坏环境安全性的恐怖、骚乱、火灾等因素的监控,保证 位。在软件编程上,设置每隔1s访问一次看门狗电路。若程序运行发生故障或超过了设置时限(本系统设为1 4s)没有访问看门狗芯片,X5045芯片将自动输出复位脉冲,直到程序运行正常。 4 2 信号处理电路 数据采集器的前端设有信号处理电路。这个电路由L M339极限比较器和74LS08与门组成。脉冲信号输入该电路时,若输入信号电压在1~4V时,信号处理电路就采集脉冲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接着74LS08与门输出高电平至8259A。反之,对于电压值在1~4V以外的干扰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就不采集这些脉冲。通过这种对干扰信号的过滤处理,有效地防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干扰。 4 3 电源监控电路 利用X5045芯片的电源监控功能设置了电源监测电路,以防止掉电后数据丢失。当检测到电源电压低于内部门槛电压VTR I P时,输出复位信号,直至电源电压高于门槛电压并至少保持200m s,复位信号才被撤消。5 结语 本文拚弃查询方式采集数据,利用8259A中断控制器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并在中断时序图控制下设计了中断申请与响应电路。同时给出了数据采集器的主程序流程图。试验证明,采用中断方式采集三表输出的脉冲数据,会大大减少脉冲的丢失,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度。整个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性高。这个系统的设计,可给智能小区的物业管理带来很大方便,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不必为三表计费的不准确而苦恼,减少了物业管理中心与业主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汪吉鹏主编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62~267 2 寇有观 智能小区的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工程设计CAD 与智能建筑 2001(7):31~32 3 唐明,唐勇 浅析住宅小区智能化总体设计质量的几个问题 建筑电气 2005(1):35~37 4 M yke P redko著 陈逸译 PC PH.D.Inside PC Interfacing PC接口技术内幕!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156~161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1 (体育场建设标准) (征求意见稿) 建标――2009 2009 北京

公共体育场馆系列-1 (体育场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 建标――2009 (限国内印发) 主编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年月日 出版社 2009 北京 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9] 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发展改革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发展改革委,解放军总后营房部、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办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的要求,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编制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业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的建设标准予以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建设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九年月日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技术规则的管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规范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文件,组织编制《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本标准由国家建设部立项,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主编、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单位具体编制,任务完成后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针对目前常见的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提出了场馆建设选址的要求,确定了此类项目的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指标,明确了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具有指导作用。本标准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体育场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解释。(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2号,邮编:100763),主编单位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参编单位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体育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1)《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一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五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六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条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万以上人口、100-200万人口、50-100万人口、20-50万人口、20万以下人口。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精选文档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1)《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一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五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六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

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 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 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 建设规模 第十条 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万以上人口、100-200万人口、50-100万人口、20-50万人口、20万以下人口。 第十一条 第二条体育场根据使用要求确定的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2-104的规定。 表2-104 体育场根据人口规模分级对应的建设规模表 注:1.建设40000座席以上体育场应根据承办的赛事等级另行审批。 座以下体育场按4000㎡为上限。 3.本表的使用方法详见条文说明。 第十二条 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可设置次一级(所在地的行政级别)的体育场,其规模应按10000-5000座确定。 第十三条 第二条 体育场的竞赛要求应符合表2-105规定。 表2-105 体育赛事等级表 第四章 主要项目构成与建筑面积 指标 第 十四条 体育场由运动场地、看台、辅助用房和设施等部分组成。应根据相应赛事等级确定各部分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五条 运动场地包括: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其规格和设施标准应符合足球和田径运动项目

体育场馆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体育场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 报告编号: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b1621309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体育场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版) 报告编号:1822210←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2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4006-128-668、、66182099传真: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体育场馆的产业属性是由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在198 5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中,体育产业被置于第三产业的第四层次,构成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体育产业没有次级分类,对体育的描述是“包括组织和举办的各种室内、外体育活动以及对进行这些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的管理。”在为数不多的文字中阐明了体育场馆的产业地位,但并没有引起体育管理部门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2003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新的三次产业分类标准,体育产业在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大类中独立存在,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并对体育产业小类所包括的各种产品生产或劳务(服务)活动的范围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对体育场馆所包含的产业内容也作了规定,包括体育系统内部的管理活动和对外经营管理活动(不包括投资建设活动)。体育场馆成为衡量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我国体育场馆今后的发展定位和服务方向提供了政策依据。 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内容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体育场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 16版)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改善,精神生活领域在不断拓宽,大量的闲暇时间和剩余的金钱使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体育集健身、娱乐、时尚为一体,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各种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体育场馆作为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学者鲍明晓说,时至21世纪,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体育场馆是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

体育中心智能化设计方案

芷江飞虎体育中心项目 智能化系统 技 术 方 案 2017年7月12日

目录 1工程概述 (1) 1.1项目概况 (1) 1.2设计依据 (1) 1.3设计原则 (2) 1.4设计范围 (3) 2场馆日常运营基础子系统 (5) 2.1综合布线系统 (5) 2.1.1系统概述 (5) 2.1.2需求分析 (5) 2.1.3系统设计 (6) 2.1.4系统功能 (9) 2.2计算机网络系统 (9) 2.2.1系统概述 (9) 2.2.2需求分析 (9) 2.2.3系统设计 (11) 2.2.4系统功能 (14) 2.3程控交换机系统 (16) 2.3.1系统概述 (16) 2.3.2需求分析 (16) 2.3.3系统设计 (16) 2.3.4系统功能 (17) 2.4无线对讲信号覆盖系统 (18) 2.4.1系统概述 (18) 2.4.2需求分析 (18) 2.4.3设计概要 (19) 2.4.4设计目标 (19) 2.4.5技术指标 (20) 2.4.6设计容量 (20)

2.4.8系统工作环境 (24) 2.5楼宇自控系统 (25) 2.5.1系统概述 (25) 2.5.2需求分析 (25) 2.5.3系统设计 (27) 2.5.4系统软件 (34) 2.5.5系统功能 (41) 2.5.6系统点表 (50) 2.5.7主要设备参数 (50) 2.6能耗计量系统 (61) 2.6.1系统概述 (61) 2.6.2需求分析 (62) 2.6.3系统设计 (63) 2.6.4系统功能 (65) 2.6.5系统点表 (66) 2.6.6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67) 2.7机房工程 (67) 2.7.1系统概述 (67) 2.7.2机房装修系统 (68) 2.7.3机房供配电 (71) 2.7.4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72) 2.7.5机房精密空调系统 (75) 3场馆安全保障子系统 (79) 3.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79) 3.1.1系统概述 (79) 3.1.2需求分析 (80) 3.1.3系统设计 (80) 3.1.4系统功能 (83)

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体育工艺)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目录 第一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4) 1. 编制依据 (4) 1.1. 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4) 1.2. 编制范围及内容 (4) 1.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5) 2. 工程概况 (6) 2.1. 工程内容 (6) 2.2. 总工期要求 (6) 3. 工程实施组织计划 (7) 3.1. 工程进度安排 (7) 3.2. 项目管理机构的组建 (8) 3.3.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9) 3.4. 施工组织计划 (12) 3.5. 项目管理机制 (15) 3.6. 施工项目的高效运作机制 (15) 3.7. 保证施工项目高效运作的措施 (16) 3.8. 工程施工准备 (18) 3.9. 材料组织与管理 (19)

4. 施工部署及组织管理 (20) 4.1. 工程总体布置 (20) 4.2. 施工技术准备 (21) 4.3. 施工准备 (21) 4.4. 施工项目做好与业主的配合措施 (21) 4.5. 施工项目做好与监理的配合措施 (22) 4.6. 施工项目做好与设计院的配合措施 (23) 4.7. 做好与土建施工单位的配合措施 (24) 5. 系统安装及施工 (25) 5.1. 计时记分及现场成绩处理系统施工方案 (25) 5.2. 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施工方案 (29) 5.3. 鹰眼技术统计系统施工方案 (32) 5.4. 心率测试系统施工方案 (36) 5.5. 电视转播系施工方案 (37) 5.6. 比赛设备集成管理系统施工方案 (39) 5.7. 售票检票系统施工方案 (42) 5.8. 运营管理系统施工方案 (44) 6. 成品保护措施 (45) 附表一、拟投入本专业承包工程的主要设备表 (46) 附表二、拟投入本专业承包工程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47)

体育馆智能化设计

体育馆智能化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XXXX体育馆(以下简称“XXXX体育馆”)为2012年全运会比赛场馆,位于XXXX路。该体育馆在年全运会后将成为中XXXX市综合体育馆,可承接羽毛球、乒乓球、体操、健身、排球、篮球、手球及室内足球等各类常规体育项目的比赛和举行大型活动。 XXXX体育馆将建成以智能化和数字化为基础的现代化的体育馆,弱电系统的建设必须为使用和管理提供可靠、高速和灵活开放的传输平台和实现途径,提供一个安全、便捷、功能齐全的训练比赛及办公环境,为场馆的综合管理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手段。系统的设计和设备的选型应满足相关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全运会比赛的使用功能要求。 全运会是全国瞩目的赛事,全运会体育场馆是支撑全运赛会的硬件基础,现代、先进的场馆不但体现出科技创新的成果,也为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XXXX体育馆是第十一届全运会体育馆,建成后将成为一座高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高档次的现代化综合性体育设施,成为建筑业的亮点,在2012年十一届全运运会上将发挥其应有的巨大的作用。因此,本体育设施必然配套相应档次和规模的弱电系统平台,该平台将承载全运会比赛和其它体育比赛的安全管理和信息管理的高速、稳定、可靠的运转。 本馆智能化按甲级体育场馆标准设计,通过合理、专业化的系统设计,达到既节省整个工程智能化系统建设的投资,又能使智能化工程满足国内A级比赛的要求,为体育馆的赛事和日常运营提供科学化的管理和综合应用技术平台,在这一技术平台上能顺畅地承办各种等级的赛事,提供相应的经营服务功能,实现场馆建成后运营能耗的节省和人工成本的降低。 承担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的建设对我公司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公司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 1 )《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 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投资 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一条 本建设标准是编制、 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 尺度。 第二条 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 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 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 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 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 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 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 选址和建设条件 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 确定的 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 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 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 应当符合人口集中、 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 第五条 标》的规定, 定。 第二章 第六条

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 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 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 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条 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 200万以上人口、 100-200万人口、50-100万人口、20-50万人口、20万以下人口。 第^一条 第二条体育场根据使用要求确定的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 2-104的规定。 注:建设座席以上体育场应根据承办的赛事等级另行审批。 座以下体育场按4000就为上限。 3.本表的使用方法详见条文说明。 第十二条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可设置次一级(所在地的行政级别)的体育场,其规模应按 10000-5000 座确定。 第十三条第二条体育场的竞赛要求应符合表 2-105规定。 十四条 体育场由运动场地、看台、辅助用房和设施等部分组成。应根据相应赛事等级确定各部分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五条 运动场地包括: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 其规格和设施标准应符合足球和田径运动项目规 则和赛事的相关规定。 表2-105 体育赛事等级表 第 要项目 筑面积 四章主 构成与建 指标

大型体育场馆智能化

大型体育场馆具有管理难度大、营运复杂特性,必须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以保证大型赛事、公共活动正常运作。 一、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述 6-12大型体育场馆是城市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占地面积广,建筑总面积大(万平方米), 高度为30-70 米,固定座位3-8 万人的。设计要求达到满足国内大型、综合运动会、国际单项赛事要求、区域国际运动赛事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再兼顾考虑满足平时群众健身的需求、城市专业运动队训练的需求及今后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需求。 一)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机房工程及弱电防雷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售验票系统、升降旗控制系统、时钟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以及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紧急救护系统、公共广播系统、通讯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新闻发布会议系统和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计时计分系统、现场影像采集及回放系统、电视转播和现场评论系统、赛事综合管理系统、音响、灯光、大屏幕显示等 二)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目标 大型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目标有三:一要保障各类大型赛事、公共活动出色的举办;二要建立以人为本、个性化、符合国际惯例;三要实现中国特色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基本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场所, 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获取丰富、无语言障碍的个性化的服务。 智能化系统配置应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 选用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 符合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 、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选型 在选择适合于大型体育场馆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解决方案时,充分吸取了国家体育中心“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