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国(含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8-2023年中国(含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8-2023年中国(含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8-2023年中国(含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喵咪产业服务(微信公众号)

第一章抗肿瘤药的相关概述

1.1肿瘤的介绍

1.1.1肿瘤的概念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根据肿瘤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可以将其分成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危险的疾病之一,肿瘤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的原则,化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1.1.2肿瘤的分类

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总称。要提请注意的是,癌症与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癌指的是上皮性的恶性肿瘤,如由大肠黏膜上皮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黏膜上皮癌,简称大肠癌。由皮肤上皮形成的称皮肤上皮癌,简称皮肤癌等等。所以,若医生说某某人患的是癌症,即表明患者长的是恶性肿瘤;若说某某人患的是胃癌,意思是患者的胃黏膜上皮形成的癌症,若说患者得的是胃肉瘤,则表明这种恶性肿瘤不是由黏膜上皮细胞所形成的,可能由平滑肌细胞恶变引起,或是属于胃的恶性淋巴瘤等。但也可笼统地说他罹患了癌症。

1.1.3肿瘤的类型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所以俗称血癌。它是由骨髓中某型未成熟的白细胞弥漫性恶性生长,取代正常骨髓组织并进入血液中形成的。因在患者的血液中出现大量的这种肿瘤性白细胞,以致血液呈现乳糜样颜色的特征,因此人们便称它为白血病,其实此病名未能反映出它的癌细胞的生物学分类特征。在极大多数病例中,血液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但有时也可正常甚至减少。按白血病细胞的类型,可分为粒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等3种。另外,一如上述,医生是根据肿瘤的病理学形态、生长方式以及对病人的危害程度,将肿瘤分为恶性和良性两大类的。现将它们的主要区别列表如下:

图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癌)

生长缓慢

有包膜,膨胀性生长,摸之有滑动边界清楚

不转移,预后一般良好

有局部压迫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通常不会引起患者死亡生长迅速

侵袭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粘连,摸之不能移动

边界不清

易发生转移,治疗后易复发

早期即可能有低热、食欲差、体重下降、晚期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发热等

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死亡

图表整理:公开资料整理

1.1.4常见肿瘤的治疗方式

恶性肿瘤并非“不治之症”,它是可以治疗的,许多恶性肿瘤特别是早期患者可以得到根治。一旦患病应当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治疗。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称为恶性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还有其它许多方法如生物治疗、热疗、光动力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在肿瘤治疗中起一定作用。肿瘤治疗过程中强调有计划的综合治疗,根据病种病期制定科学的综合治疗计划,力争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一、肿瘤的外科治疗

肿瘤的外科治疗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将肿瘤病灶清除达到治疗目的。手术切除肿瘤不受生物学特性的限制,对大部分尚未扩散的肿瘤常可通过手术治愈,同时手术可以了解肿瘤的正确部位,得到正确的分期,从而指导进一步的治疗。对于大多数早中期的恶性肿瘤患者来说手术是首选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它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如对患者造成新的创伤;部分正常组织切除可能产生某些功能障碍或后遗症等;当肿瘤浸润范围太大或侵犯重要脏器和大血管时往往不能手术,或实施手术也不能治愈。手术是局部治疗肿瘤的方法,它无法防止癌细胞的远处转移及消灭循环血中的癌细胞。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都适合手术治疗。

二、肿瘤的化学治疗

肿瘤的化学治疗简称为化疗,即用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多种化学药物作用于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随着化疗药物种类的逐渐增多,用药方法的不断改进,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临床疗效日益提高,化疗已从以前的姑息性治疗向根治性治疗过渡。过去的化疗以全身治疗为主,现在有些肿瘤可用化学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如介入治疗等,减轻或避免化疗药物的全身毒副作用。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化疗药物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环已亚硝脲等;抗代谢类如氟脲嘧啶、阿糖胞苷等;抗生素类如阿霉素、丝裂霉素等;植物类如长春新碱、紫杉醇等;激素类及其它类药物。各类药物选择性的搭配在一起,形成各种化疗方案,或单药使用治疗各种肿瘤。

三、肿瘤的放射治疗

肿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通过电离辐射来杀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重要。据统计大约有70%以上的恶性肿瘤需要使用放疗。目前放疗使用的放射源主要有三类:(1)放射性核素产生的α、β、γ射线;(2)X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射线;(3)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等离子射线。上述各种射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穿透能力,当射线穿过人体组织细胞时,细胞

内部发生电离,破坏细胞结构,从而抑制或杀灭肿瘤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根据放疗方法不同,可分为体外照射、体内照射、内用核素照射。通常我们说的放疗是指外照射放疗。依据病情需要,放疗又分为根治性放疗(如鼻咽癌)、姑息性放疗(如某些晚期肿瘤患者)、术前放疗(如直肠癌)、术后放疗(如乳腺癌、脑瘤)等等。随着放射治疗机的更新换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放疗技术正在由常规放疗向精确放疗过渡。放疗患者的疗效逐渐提高,放疗副作用明显减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新的放疗技术主要包括“X刀”(也有称“光子刀”)、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等,这些放疗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广泛被医生和病人接受主要体现在其治疗的精确性,保证治疗效果,减少放疗副作用。

四、肿瘤的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是指通过生物反应调节剂(BRM)调动宿主的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机体某些物质来取得抗肿瘤的效应,达到治疗肿瘤目的。BRM的概念涉及的范围较广,既包括一大类天然产生的生物物质又包括能改变体内宿主和肿瘤平衡状态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有(1)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等;(2)抗肿瘤的体细胞和辅助性的造血干细胞:如LAK细胞、TIL细胞、TAK细胞等;(3)抗体:包括各类抗肿瘤单克隆抗体、抗细胞表面标记抗体等;(4)基因治疗;(5)肿瘤疫苗;(6)抗血管生存剂;(7)细胞分化诱导剂;等等。生物治疗应用于临床的时间较短,其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地位还比不上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但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在临床运用逐渐增多,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其地位日趋重要,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第四大手段。

五、其它治疗方法

1.热疗:是通过加温的方法,改变肿瘤细胞所处环境,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达到治疗目的。热疗可分为全身热疗和局部热疗两类。全身热疗可通过血液体外循环加热或将人体置

于热环境中加温。局部热疗的种类繁多,如通过微波(如射频消融)、超声波(如“海扶刀”)、红外线等使肿瘤局部高温,肿瘤细胞变性坏死。一些晚期或局部晚期的肿瘤患者通过热疗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起到较好的姑息治疗作用。

2.光动力学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选择性吸收光敏剂,然后利用特定波长的非热激光照射病变部位,使肿瘤组织中的光敏剂发生剧烈的光化学反应,从而选择性消灭肿瘤细胞。光动力学治疗主要应用于不适合手术、放化疗的肿瘤患者。

1.2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1.2.1抗肿瘤药物分类方法

1、传统分类方法

根据药物的来源和化学结构,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植物类、激素类和其他类。这种分类不能完全概括目前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包括生物反应剂和基因治疗在内的许多新兴药物只能归在其他类中。

注意:本系列文章沿用这种分类法,不过将其他类中的药物又细分为铂类化合物,靶向治疗药、生物反应调节剂等内容。

2、根据药物作用的分子靶点分类

(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包括烷化剂、芭环类和铂类化合物);

(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主要是抗代谢物)。

(3)作用于DNA模板,影响DNA转录或抑制DNA依赖RNA聚合酶,从而抑制DNA 合成的药物。

(4)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高三尖杉脂碱,紫杉类,长春花碱和鬼臼碱类等)。

(5)其它类型的药物(如激素,门冬酰胺酶,维甲类化合物等)。

3、按照抗肿瘤药物的传统分类和研究进展

将杭肿瘤药物分为细胞毒药物,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其他类及抗肿瘤辅助用药。

(1)细胞毒类药物

①作用于DNA化学结构药物。烷化剂如氮芥类,亚硝脲类,甲基磺酸脂类;铂类化合物,如顺铂、卡铂和草酸铂等;丝裂霉素等。

②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等;胸腺核苷合成酶抑制剂,如氟脲嘧啶(5FU,FT-207,卡培他滨)等;嘌呤核苷合成酶抑制剂,如6-琉级嘌呤等;核苷酸还原酶抑制;DNA多酶抑制剂如阿糖胞苷等。

③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选择性作用干DNA模板,抑制DNA依赖RNA聚合酶,从而抑制RNA合成的药物,如放线菌素D,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阿克拉霉素、光辉霉素等。

④主要作用于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花碱、长春瑞滨、鬼臼碱类、高三尖杉醋碱等:

⑤其他细胞毒药物,如门冬酞胺酶等。

(2)激素类

①抗雌激素如三苯氧胺、屈洛昔芬、依西美坦等。

②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氨鲁米特、来曲唑等。

③抗雄激素如氟他胺。

④ RH-LH激动剂/拮抗剂如亮丙瑞林等。

(3)生物反应调节剂

主要通过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胸腺肽等。

(4)单克隆抗体

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

(5)抗肿瘤辅助药物

抗肿瘤辅助用药主要用于治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剂量和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等常用的辅助用药包括:镇痛药、正叶药、升白药、抑制破骨细胞药物、叶酸类似物、放化疗增敏剂等〕

(6)其他

包括一些目前机制不明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药物,如细胞分化诱导剂(如维甲类)、细胞凋亡诱导剂、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等。

1.2.2细胞毒药物

一类可有效杀伤免疫细胞并抑制其增殖的药物。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等方式造成包括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肝肾系统的毒害,还有致畸作用。

即烷化剂(如环磷酰胺、氮芥等)。为抗肿瘤药物,它们的细胞毒作用主要在于烷化DNA 分子中的鸟嘌呤或腺嘌呤等,引起单链断裂,双螺旋链交联,因而改变DNA的结构而损害其功能,妨碍RNA合成,从而抑制细胞有丝分裂。

1.2.3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乳腺癌、前列腺癌、宫颈癌、卵巢肿瘤、睾丸癌和甲状腺癌等肿瘤细胞的生长都与相应激素有关。因此,用激素或其拮抗剂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可抑制这些肿瘤生长,而且无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但激素作用广泛,不良反应较多,应用时需特别注意。

氨鲁米特氨鲁米特(Aminoglutethimide)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阻止雌激素产生,它还能诱导P450酶,促进包括雌激素在内的药物代谢。因此使用后能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大下降。氨鲁米特临床主要用于晚期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尤其是含有雌激素受体的肿瘤,但目前逐渐被他莫昔芬取代。本品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故也可用于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他莫昔芬【体内过程】他莫昔芬(Tamoxifen)口服吸收稳定,3~7h达峰浓度,经肝代谢后,由胆汁经粪便排出。

【药理作用】本品为竞争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后,改变受体的空间结构,抑制其与雌激素的作用,从而抑制激素依赖性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此外,他莫昔芬还抑制肿瘤周围组织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也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是停经后晚期乳腺癌的首选药物。与雄激素疗效相同,但无后者的男性化副作用。本品对晚期卵巢癌、宫体癌等实体瘤也有效。

【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暂时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大剂量可引起视网膜和角膜受损。

氟他米特氟他米特(Flutamide)是非类固醇雄激素拮抗剂,无激素样活性。单独使用时由于抗雄激素作用,导致血中睾酮、雌二醇和促黄体激素水平增高。当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同类物如亮丙瑞林合用时,可完全阻断雄激素作用而防止代偿性增加。临床上常与亮丙瑞林合用,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本药也用于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的治疗。不良反应为男子乳房女性化、发热、潮红、胃肠不适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广泛。通过抑制有丝分裂而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对淋巴组织产生抑制作用。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疗效较好,临床主要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和儿童、成人恶性淋巴瘤。作用发生快,但不持久,且易产生耐药性。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除减少淋巴细胞数目外,还可缓解并发的自身免疫性贫血。由于免疫抑制有可能导致肿瘤扩散,故应严格控制适应证。用药时,应合用其他有效抗癌药与抗菌药。

雄激素雄激素负反馈性抑制促卵泡素分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减少雌激素生成和分泌,影响乳腺癌生长;同时抑制促黄体素的分泌,使催乳素水平下降,引起肿瘤退化。临床

用于晚期乳腺癌,有骨转移者疗效更明显。

雌激素能减少雄激素分泌,并能直接对抗雄激素的促前列腺癌组织生长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肥大,也适用于绝经期后7年以上的晚期乳腺癌有内脏或软组织转移者。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同类物亮丙瑞林(Leuprorelin)、戈舍瑞林(Goserelin)、布舍瑞林(Buserelin)均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同类物,应用早期能一过性地增加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引起男性睾酮和二氢睾酮及绝经期后女性雌酮和雌二醇水平提高。然后抑制垂体生成和释放促性腺激素。它还进一步抑制卵巢和睾丸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从而降低雌二醇和睾丸酮的生成。临床用于晚期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

报告概况:190页、60个图表、13万字节

报告价格:2500元

联系:

电话& 微信:壹叁柒伍零零零壹肆零叁

Q Q:9847 535 43

喵咪产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平台始创于2018年3月,平台致力于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及事业发展研究部门人员、市场投资人员、投资行业及咨询行业人士、投资专家等人员提供各行业丰富翔实的市场调查研究资料和商业竞争情报。

喵咪产业服务平台为国内外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行业市场研究、商业分析、投资咨询、市场战略咨询等服务。

产品服务

行业分析、财经信息、企业商圈、细分市场研究、商业计划书、专项市场调研、兼并重

组研究、产业园区规划、十三五规划、产业战略、产业报告等。

服务对象

企业高层、投资者、经营者、战略规划人员、企业及事业发展研究部门人员、市场投资人士、及咨询行业人士。

关注领域

喵咪产业服务平台的关注领域已经函盖了医药医疗、IT通讯、机械电子、汽车交通、房地产、轻工纺织、家用电器、日化、食品饮料、零售商贸、酒店餐饮、金融保险、能源矿产、石油化工、农林牧渔业等18个行业大类,3000多子行业小类。

目录

第一章抗肿瘤药的相关概述

1.1肿瘤的介绍

1.1.1肿瘤的概念

1.1.2肿瘤的分类

1.1.3肿瘤的类型

1.1.4常见肿瘤的治疗方式

1.2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1.2.1抗肿瘤药物分类方法

1、传统分类方法

2、根据药物作用的分子靶点分类

3、按照抗肿瘤药物的传统分类和研究进展

1.2.2细胞毒药物

1.2.3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

1.3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演变

1.3.1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

1.3.2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

第二章2015-2017年国际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分析2.12015-2017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与结构

2.1.1市场规模分析

2.1.2区域市场格局

2.1.3市场结构分析

2.22015-2017年全球抗肿瘤药物产品竞争与价格

2.2.1产品竞争格局

2.2.2热门药品分析

第三章2015-2017年国际抗肿瘤疗法及药物研发动态3.12015-2017年国际抗肿瘤疗法研究进展

3.1.1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法

3.1.2肿瘤免疫疗法新突破

3.1.3新型治疗机制进展

3.22015-2017年国际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3.2.1肿瘤疫苗的概述

3.2.2肿瘤疫苗发展进程

3.2.3癌症疫苗研发动态

3.2.4新型抗肾细胞癌疫苗

3.2.5新型靶向性癌症疫苗

3.32015-2017年国际抗肿瘤药物研发动态

3.3.1审批情况

3.3.2研发创新特征

3.3.3靶向治疗药物

3.3.4新型抗癌药物

第四章2015-2017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概况4.1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环境

4.1.1经济环境分析

1、gdp分析

2、消费价格指数cpi、ppi

3、工业发展形势

4、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5、财政收支状况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对外贸易&进出口

8、居民收入水平

9、“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走势分析

4.1.2政策环境分析

4.1.3需求环境分析

4.1.4技术环境分析

4.2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发展现状

4.2.1市场主体现状

4.2.2发展特征分析

4.2.3细分品类分析

4.2.4重要新品盘点

4.3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发展特点

4.3.1规模变化特征

4.3.2市场增长特点

4.3.3未来趋势特征

4.4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存在的不足

4.4.1企业营销模式

4.4.2专利发展不足

4.4.3市场竞争问题

4.5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发展对策

4.5.1产品研发策略

4.5.2营销推广策略

4.5.3品牌塑造策略

第五章2015-2017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及份额分析5.12015-2017年抗肿瘤药物总体市场发展分析

5.1.1总体市场规模

5.1.2生产厂商市场排行

5.1.3产品销售规模排行

5.1.4产品企业重点布局领域

5.2药物样本医院市场发展分析

5.2.1样本医院市场规模

5.2.2各大类治疗领域情况

5.2.3 中药产品大类治疗领域情况

5.2.4 抗肿瘤药情况

5.2.5国内生产企业样本医院销售金额

5.2.6 样本医院药品商品名销售

第六章2015-2017年中国抗肿瘤疗法及药物研发动态

6.12015-2017年中国抗肿瘤疗法及药物研发动态

6.1.1我国抗肿瘤药品研发现状

6.1.2抗肿瘤药物FDA审批情况

6.1.3实体肿瘤治疗方法新进展

6.1.4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6.1.5白云山试水新型抗肿瘤疫苗

6.1.6科院上海药物所等新型抗肿瘤新药CYH33获批进入临床研究6.1.7川大团队转化抗肿瘤药物等科技成果引资近8亿

6.22015-2017年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生产计划及方向

6.2.1广药集团研发计划

6.2.2嘉应制药研发计划

6.2.3双成药业研发计划

6.2.4辅仁药业研发计划

6.2.5单抗药物研发方向

6.2.6抗肿瘤蛋白质药物研究方向

第七章2015-2017年抗肿瘤药物主要细分品种市场分析7.1植物碱类抗肿瘤药物

7.1.1市场基本情况

7.1.2发展现状分析

7.1.3市场格局分析

7.2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

7.2.1市场基本情况

7.2.2总体发展分析

7.2.3主要产品分析

7.3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

7.3.1市场基本情况

7.3.2市场规模现状

7.3.3主要产品分析

7.4金属铂类抗肿瘤药物

7.4.1市场基本情况

7.4.2主要产品分析

7.5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

7.6激素类抗肿瘤药物

7.7小分子靶向药物

7.7.1市场基本情况

7.7.2总体发展概况

7.7.3主要产品分析

7.8单抗类抗肿瘤药物

7.8.1市场基本情况

7.8.2全球市场发展

7.8.3临床常用单克隆抗体的药物

7.9中药抗肿瘤药物

7.9.1总体市场规模

7.9.2主要产品分析

7.9.3市场格局分析

第八章2015-2017年国际抗肿瘤药重点生产企业竞争力分析8.1罗氏集团(RocheGroup)

8.1.1公司简介

8.1.22015年罗氏经营状况

8.1.32016年罗氏经营状况

8.1.42017年罗氏经营状况

8.2诺华公司(NovartisAG)

8.2.1公司简介

8.2.22015年诺华公司经营状况

8.2.32016年诺华公司经营状况

8.2.42017年诺华公司经营状况

8.3赛诺菲-安万特集团(Sanofi-aventis)

8.3.1公司简介

8.3.22015年赛诺菲-安万特集团经营状况

8.3.32016年赛诺菲-安万特集团经营状况

8.3.42017年赛诺菲-安万特集团经营状况

8.4阿斯利康(AstraZeneca)

8.4.1公司简介

8.4.22015年阿斯利康经营状况

8.4.32016年阿斯利康经营状况

8.4.42017年阿斯利康经营状况

8.5礼来公司(EliLilly and Company)

8.5.1公司简介

8.5.22015年礼来公司经营状况

8.5.32016年礼来公司经营状况

8.5.42017年礼来公司经营状况

第九章2015-2017年国内抗肿瘤药物重点生产企业竞争力分析9.1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9.1.1企业发展概况

9.1.2经营效益分析

9.1.3业务经营分析

9.1.4财务状况分析

9.1.5未来前景展望

9.2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2.1企业发展概况

9.2.2经营效益分析

9.2.3业务经营分析

9.2.4财务状况分析

9.2.5未来前景展望

9.3海南海药股份有限公司

9.3.1企业发展概况

9.3.2经营效益分析

9.3.3业务经营分析

9.3.4财务状况分析

9.3.5未来前景展望

9.4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9.4.1企业发展概况

9.4.2经营效益分析

9.4.3业务经营分析

9.4.4财务状况分析

9.4.5未来前景展望

9.5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

9.5.1盈利能力分析

9.5.2成长能力分析

9.5.3营运能力分析

9.5.4偿债能力分析

第十章对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10.1抗肿瘤药物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0.1.1全球产品进化趋势

10.1.2全球市场竞争趋势

10.1.3全球产品竞争趋势

10.2抗肿瘤药物市场未来发展前景

10.2.1全球市场发展前景

10.2.2胃癌及食道癌单抗市场

10.2.3靶向抗肿瘤药物市场

10.3对2018-2023年中国抗肿瘤药物行业预测分析10.3.1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0.3.2全球市场规模预测

10.3.3中国市场规模预测

2019年全球精准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80亿

2019年全球精准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预计 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80亿 精准医疗行业迎来投资浪潮行业规模迅速扩张 2015年3月,科技部召开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计划启动精准医疗计划,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精准医疗行业迎来了投资浪潮,全行业加速投资抢占市场,行业规模迅速扩张。 1、全球精准医疗行业发展迅猛,明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美元 自2015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精准医疗概念迅速席卷全球,近年来更呈逐年加速趋势,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技术进步推动基因组测序、靶向药物研制、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进入新的阶段。 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BBC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600亿美元,其中精准诊断市场规模为100亿美元,精准治疗市场规模为500亿美元。2016-2018年全球行业发展增速在15%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推算,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 2013-2018年全球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9-2024年全球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欧美区域精准医疗行业发展相对成熟 从全球市场来看,欧美地区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优势地位显著,这和欧美地区生物医药企业在试剂、设备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密切相关。 全球代表性精准医疗公司汇总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全球品牌集中度高,龙头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作为精准诊断核心和关键的测序仪,也是基因测序产业链上壁垒最高的部分,其市场基本被欧美巨头公司占领。全球三大测序设备龙头企业Illumina、赛默 飞和罗氏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83.9%、9.9%和5.2%。 此外,高端生物制品和药品生产制造中涵盖了分析、检测、存储等多个环节,赛默飞、Beckman等企业的设备和配套的试剂、耗材凭借早期介入和市场的认可几乎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的首选。鉴于高成本和较高的技术难度,其他新兴设备、试剂厂商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全方位突破和自主技术替代。 预计未来几年,巨头公司在精准医疗上游仪器及耗材市场的垄断地位还将继续保持,欧美以外的市场在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高成本进口核心设备、耗材和试剂的窘境。 全球精准医疗行业测序设备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统计情况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2016年以来,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受到了比较严格的监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如前一段时间火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开始换上科技金融(Fintech)的外衣,希望借此绕开严苛的监管条件。然而,无论如何装扮,都无疑希望套上金融业务的光环,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在一轮又一轮的热词概念炒作的背后,监管套利的风险不可忽视。但什么是Fintech,什么是Fintech企业,在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分歧,而导致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金融与科技的本质认识有所偏差。可喜的是日前央行强调要划清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指出Fintech企业要与持牌机构合作才能从事金融业务,明确了“技术是技术,金融是金融”,为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奠定了基础。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金融行业未来创新发展的趋势,是寻求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在新科技与专业性中寻求平衡与发展。 从技术提供者到金融行业的创新者 在新技术运用与金融专业的结合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概念在国内风光无限,而“金融科技”则是国外较为普遍的提法。显然,金融科技的范畴远远超过了互联网技术,还包括智能机器人、VR、生物验证技术等新科技的方方面面。同时“金融科技”概念强调在金融体系中更积极地更多地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提倡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和平台管理。 单纯从字面上看,金融科技(Fintech)可以理解为金融服务和科技的结合,而所谓的金融科技企业的本质,则更应该体现为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系统开发和技术提供者。金融科技(Fintech)并不是一个从天而降,从金融行业外部突然冒出来的特殊领域,追根溯源,可以说是过去数十年金融机构不断进行大规模IT投资而催生领域。 从美国专业杂志American Banker近年来公布的Fintech企业情况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该类企业逐渐从金融行业的技术提供者变身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早期的Fintech企业主要是指向金融机构提供具有更强金融专业功能的,更高安全度和信赖程度的IT系统供应商。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Fintech企业更加倾向于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服务的领域覆盖了家庭账单管理、会计软件、贷款、结算等诸多方面。以前站在金融科技前沿的这些IT企业,悄然变身为金融领域的创新者(或称为搅局者),以至于到目前来看,在人们的视野中形成一种错觉,就是认为“Fintech企业”就等于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 追求新技术与金融专业性的平衡发展 从曾经集中于系统的研发,为金融行业提供金融技术支持,到现在开始面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反映出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的特征是在IT技术与金融专业性之间寻求平衡。 以银行业为例,全国性结算系统的开发和运营,自动取款机(A TM)的普及,以及近年来的网络银行,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等等的发展,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金融服务提供方的角度,都要求金融行业不断导入新技术新知识,更新金融行业服务的形态和内容。比如,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信息的“检索”能力大大增强,而智能手机的

中国金融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中国金融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 报告目录请查看:《中国金融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金融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资金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货币流通和社会信用总和为内容的金融在社会资金的筹措和分配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金融作为一国社会资金流通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中国金融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打破大一统金融体制,转型为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的金融业的历史。正是得益于三十余年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在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金融业不但全身而退,更反超了西方的金融巨头。与GDP 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相一致,中国金融业成长为国际金融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中国金融市场平稳较快发展。2012 年末,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分指数分别收于2269 点和9116 点,比2011 年末分别上升70 点和198 点;我国沪市筹资额居亚洲第一。2012 年累计发行各类债券(不含中央银行票据)7.97 万亿元,增长24.3%。截至2012 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达26.0 万亿元。2012 年,外汇市场交易平稳,掉期交易保持快速增长。2013 年,债券市场共发行人民币债券9.0 万亿元,同比增加12.5%。截至2013 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额达29.6 万亿元,同比增加13.0%。截至2013 年12 月底,商业银行柜台开户数量达到1357 万户,较2012 年增加197 万户,增长17.0%。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发展总体目标。根据规划目标,十二五时期,中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

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

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和未来职业规划 金融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同时在我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首先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所有人,都需要资金融通,不论长期的或短期的资金需求,不论国内的或海外的现金需求,不论即期的或远期的资金需求,金融业都可以满足这些需要。其次赚到一点钱的企业或个人,他的金钱需要有个存放或运用的去处,金融业正可以满足这个需要。而且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金融机制的改革,民营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也会在增加,金融业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受过比较好的金融专业教育的学生,将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 一,九类金融人才的需求: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急缺金融分析师、金融工程师、特许财富管理师、基金经理、精算师、副总裁级高管、稽查监管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后台工作人员(在财务、结算、税务方面有经验)等九大类人才。 金融分析师(CFA):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CFA资格几乎是进入投资领域从业的必要条件,全球至今仅有3.55万人通过考试,而我国大陆,目前约50人拥有此资格,未来3年对CFA的需求量将超过5000人。 金融工程师:注重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工具的可**作性,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规模化处理方式(工程方法)应用到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从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赢取利润、规避风险或完善服务。 特许财富管理师:5年以上金融机构工作经验,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和至少精通两个投资领域,其要求之高,很少人能通过。 投资管理人才:市场急需大量的投资管理人才,这些投资管理人才主要包括风险投资人才、融资租赁人才、金融业务代表、个人投资顾问等。 稽查监管人员:有能力胜任者,只有在薪水能高于原先30%到40%才愿意跳槽。 二,金融业的资格证书和考试 1、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此为入门证书,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要证书。共考五科:基础,交易,发行与承销,技术分析和基金。 2、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同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一样,也是入门所需证书。高中学历以上报考即可,共考两科,基础和法规。金融期货即将推出,俱期货人才应该会变的抢手。 3、保险中介人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可分为(1)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2)保险经纪和保险公估从业人员资格考试 4、个人金融理财人员(Financial Advisor)也被称为金融理财师、金融策划师、金融顾问等。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客户的短期和长期的金融需要和金融状况,为客户提供购买适合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的建议。 5、金融投资分析人员(Financial Analyst)也被称为金融分析师、证券分析师或投资分析师。他们一般就职于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帮助这些公司或公司客户作出理性的投资决定。 CFA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的简称,也称“特许金融分析师”,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学院”(ICFA)发起成立。 有“全球金融第一考”之称的CFA证书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认证,是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现名为CFA INSTITUTE于1963年设立的,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职业考试,也是全美及全球重量级财务金融机构投资及分析从业人员必备的证书。鉴于CFA考试的正规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其资格在全球金融领域内受到广泛的认可,是进入银行、投资、证券行业的从业通行证,被戏称为“华尔街的入场券”。(https://www.360docs.net/doc/2b17218245.html,) CFA考试侧重于投资和财务分析理论,比较适合金融机构研究和投资管理人员、金融专业的博士或硕士。CFA资格授予广泛的各个投资领域内的专业人员,包括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财务总监、投资顾问、投资银行家、交易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规模现状及未来投资机遇前景分析

2016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规模现状及未来投资机遇前景分析 随着行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内优秀的金融租赁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行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在金融租赁行业发展大环境中,互联网对行业的影响与渗透日渐深入,互联网给行业带来的冲击挑战不容忽视,同时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机遇。 一、国内金融租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一)金融租赁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金融租赁与GDP增长关系分析 201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合计万亿元,同比增长%。 图表2009-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金融租赁与工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2014我国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27991亿元,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集体企业增长%,股份制企业增长%,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私营企业增长%。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制造业增长%,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图表2007-2014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变化情况 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金融租赁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关系 2015年1-8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2028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增速比1-7月份回落个百分点,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高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5%。

图表2007-201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情况 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金融租赁行业金融环境分析 社会资金供应环境分析 截至2015年7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狭义货币(M1)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2015年1-7月净投放现金50亿元。 图表2007-2015年中国货币供应量变化情况 单位:万亿元

2019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9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近年来,精准医疗概念在医疗领域备受资本青睐,越来越多资本、企业进入该领域进行发展。在市场层面,整个精准医疗市场规模正在以不断提升的速度逐年扩大;在技术、学术层面,精准医疗也正走在从单基因的个别热点检测向多基因、全基因范围的平台检测的路上。 2016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会议指出,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400亿元。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高端、个性化、精准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医疗消费升级将进一步促进市场扩容。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精准医疗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19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精准医疗概况、精准医疗驱动因素、精准医疗发展现状、精准医疗重点企业四大方面剖析我国精准医疗行业,并从当前精准医疗发展难点出发进一步预测精准医疗的发展前景。以下是报告详情: PART1:精准医疗概况 精准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精准医疗

的重点不在“医疗”,而在“精准”。 精准医疗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基因编辑、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测序。 中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精准医学,于2006年首次提出“精准外科”的概念。精准医疗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是在对人、病、药深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高水平医疗技术。 PART2:精准医疗驱动因素 近几年,我国在精准医疗领域发布的政策也非常密集,正在加速推进行业监管的跟进。2014年以后,国家食药总局等机构批准高通量测序NPIT、PDG等生

金融行业就业前景分析(非常好)

金融行业职业规划 金融服务业素来是人人羡慕的“金饭碗”,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银行的进入,国内金融机制的改革,民营的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基金管理公司也在增加,从长远老看,受过比较好的金融专业教育的学生,将会有很多的发展机会。 金融学专业毕业通常有以下几种去向: 一、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二、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三、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四、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五、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 六、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 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为保险方向。 九、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十、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 但是,总所周知,2008年对于全球金融业是灾难性的一年,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信贷收缩,而流动性大幅度缩减则引发危机升级并在全球范围传播开来,随之而来的是接二连三的银行倒闭和史无前例的政府大力干预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行业前景同样暗淡,全球经济放缓以及投资者和客户信心不足将对行业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形成严峻挑战。从金融业就业的角度来看,国内金融业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尤其表现在对金融专业本科生及以下学历的需求上。由于金融研究生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生实用性的质疑,对于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研究生的需求则有所上升,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的比较中,对会计与财务这些侧重实战操作型专业的需求有所上升。 另外,近年来,法律、计算机信息专业毕业生的金融从业进入口径扩宽。法律对金融行业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高度实现业务的信息化,所以大量计算机信息专业的毕业生被大量引入金融业。在证券公司这个重要性更加突出,如果一个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出现问题,那么将是一场灾难。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士加入到金融业中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金融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向综合性质发展。这在无形中也缩小了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金融业的门径,增加了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 金融业就业机会综述(分析): 1998年以来,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高度重视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发展,对于金融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由此,银行及相关证券、保险等行业管理机构加大了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开启了在国家统一分配制度打破之后的新一轮对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的增量需求,金融行业监管部门的人才举措,影响着所辖行业内的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大了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一、进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做金融官员,对于金融研究生而言应是首选。首先,中国金融学是立足于宏观经济学,基于金融市场宏观调控,专业应用较易入手,政策把握比较到位;其次,在行业管理部门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实践机构至少能给个中层以上的职位。其局限在于:要进入这几个行业主管部门难度较大,可能还需要背景依托,本科生想进较难,除非本人确实非常优秀。 二、进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是很好的选择。具备一定的银行业从业经验、专业背景,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资银行驻华机构的可能性会增大。我的几个大学同学起初就是投身于国有四大行中,在城市股份制商业

关于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关于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体系步入正轨,金融业在支持经济增长,服务个人和企业的金融需求上发挥巨大作用。但其潜在的系统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积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存在较多不足,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银行业占有较大地位,而证券保险业的发展不足难以适应多元化经济主体的投资需求。 关键词:金融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衍生产品银行业 正文: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我国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 一,我国金融业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所占比重下降,金融业逐渐提升份额,形成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占主要份额的局面。我国自从加入WTO后,不断完善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体系,银行交易与信息系统服务日臻完善。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证券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实现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包括商业银行,社会保障基金,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 1999年之前,国际金融业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1)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的欧洲模式;(2)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美国模式。1999年11月12日,美国签署《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代了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严格分开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混业经营是金融企业为了实施多元化经营,加强综合竞争力所采取的重大变革。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这一国际

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也预示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80年代,我国银行都开办了证券、信托、租赁、房地产、投资等业务,实质上进入了“混业经营”时代。1995年5月《商业银行法》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有银行分业经营的制度。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央银行金融调控手段的市场化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如借鉴国际经验,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取代贷款规模指令性管理;大幅度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时多次降低存款贷款利率,扩大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稳步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直接融资方式,等等。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加速增长中收到通货膨胀等压力的阻碍,为此我国政府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扩大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持金融行业稳定和提高金融服务等。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预见性,根据国内外的金融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来调整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而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建立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情况自从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近三十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四十五次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经历了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成为了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二,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问题 整体上看,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业务管制较严,存贷款利率没有弹性,计划定价特征明显;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的约束,金融产品单一,金融市场仍欠发达。我国现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在银行业。第一,我国现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仍有可能反弹。虽然政府一直在干预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降低不良贷款 2-3个百分点,,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8.6%。但随着贷款力度的加大,不良

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机遇前景分析

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机遇前景分析 我国精准医疗尚处于入门阶段。精准医疗是个系统工程,大数据是基础,基因测序是工具之一,只有软硬件有机结合,才可能实现技术上的精准医疗。 分子诊断产业的发展瓶颈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政策。不同发展阶段的分子诊断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随着NGS成本的下降,商业模式的丰富,传统的分子诊断方法将受到挑战。政策对创新产品的鼓励将加速整体产业的发展。 基因测序产业的竞争要素是技术、服务和渠道,门槛是数据库,落脚点在教育。1)上游测序技术上,Illumina的X10已接近于顶峰,而仪器设备的未来是赠送模式,服务将产生最大附加值,门槛在数据库,这就要依赖于渠道,而教育将是一个爆发的节点。2)中游测序服务:本身壁垒较低,未来会出现超大规模的第三方检测工厂,实现规模效应。科技服务仅约10亿元的外包市场,企业未来转型的出口是健康、医院、独检。临床测序的两个主体中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市场化程度高,未来发展空间较大。3)中游数据解读: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但门槛在数据库。未来市场格局将分为自行解读和外包解读两大阵营,因此外包解读将催化产业不断涌现出各种创新服务模式。至于数据库的建设,更看好通过市场化的竞争,由企业投资整合资源来积累数据的途径。解读服务发展的催化剂在需求,落脚点在教育,只有医生和患者认识的基因越多,了解疾病机理的欲望就越强,数据挖掘的需求就越大。4)下游临床应用:人人基因组与疾病筛查是必然趋势。NIPT的进入壁垒在于测序成本和客户体验、产科医院渠道;肿瘤诊断作为第二大应用,个性化用药和早诊是必然发展方向,循环肿瘤细胞(CTC)和血液循环肿瘤细胞DNA(ctDNA)进行肿瘤的早筛,检出率低、假阴性高,技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他已经应用的领域主要包括:耳聋基因的筛查、罕见病筛查、地中海贫血、靶向药物伴随诊断。而2C端的应用,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市场教育和科普过程,并且受限于伦理和法律。 精准医疗产业调研方案设计 精准医疗,广义而言是通过先进的检测手段,进行精准诊断,同时研究疾病形成机理,进而开发相应药物,实现精准施药,以最小资源投入获取最大健康保障,从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所以,精准医疗贯穿于诊断、治疗、用药等医疗的整个流程,涉及基因测序技术、3D打印技术、造影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等各种高新医疗技术,此次调研将聚焦以精准诊断为出发点和主线,浅析精准医疗的现状,设计调研模块如下,主要包括疾病筛查与诊断、数据解读、个性化治疗与用药三个环节。 核心问题: 在上一期基因测序调研报告中我们针对基因测序产业上中下游的现状和机遇设计了核心问题,此次调研在原有问题上做了补充和延伸:1)我国精准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及机会;2)分子诊断及基因测序产业格局和发展趋势;3)基因测序产业中下游,测序服务、数据解读、临床应用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2018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一、精准医疗行业概况 精准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精准医疗的重点不在“医疗”,而在“精准”。从基因科学的历史使命——“人类基因组计划筹备”开始,“基因组学”的概念就被生物系统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精准医疗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是在对人、病、药深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高水平医疗技术。 精准医疗的特征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精准医疗包含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精准”是核心,基因测序是基础。由于导致同一种疾病的原因可能会不同,比如导致肺癌的原因可能会是EGFR、

K-RAS、ROSIGF、C-MET等其中一个因子发生变异,不同原因导致的肺癌需要不同的质和量的药物,K-RAS变异引起的肺癌选AKT/PI3K抑制剂,EGFR变异引起的肺癌则选TKIs+化疗的效果更佳。基因测序则是用以精准发现和诊断病因的基础。 二、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破千亿美元 国际领域精准医疗的建立与发展,源自美国医学界2011年首次提出“精准医学”概念。2015年美国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预示着精准医学将引领未来医学新时代。 精准医疗所涵盖范畴很广,涉及到多学科的融合。从技术看,还处于研究或临床试验阶段的细胞免疫疗法和基因编辑产业链尚不完整,基因测序的产业链较为明晰。2016至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将破千亿,达到1050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三、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发展迅速 中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精准医学,于2006年首次提出“精准外科”的概念。2014年,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批准上市,批准华大基因、达安基因二代基因测序诊断NIPT产品上市。2015年,首届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成立,同年3月,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批准上市,批准贝瑞和康二代基因测序

金融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分 析报告 【出版日期】2015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链接】 报告摘要及目录 报告目录: 第一章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综述11 第一节互联网金融行业概述11 一、行业定义11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11 (一)成本低11 (二)效率高12 (三)覆盖广12 (四)发展快12 (五)管理弱12 (六)风险大12 第二节互联网金融三大核心要素13 第三节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13 一、第三方支付13 二、p2p网贷14 三、众筹16 四、电商小额贷款17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行业运行环境分析19 第一节互联网金融行业政治法律环境分析19 一、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政策19 (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三五”规划> 19 (二)<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20 (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 20 (四)<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21 (五)<互联网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5 二、地方互联网金融政策解析27 第二节互联网金融行业经济环境分析28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28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29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31

我国推行精准医疗理念A股万亿市场咋布局图

我国推行精准医疗理念A股万亿市场咋布局图“精准医疗”概念阐释 所谓“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 据了解,我国在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精准医学,2006年首先提出了精准外科的概念,得到了国内、国际的医学界认可后被引用到肿瘤放疗、妇科等医学领域。其目标是通过合理资源调配、全流程的成本调控,获得效益与耗费之比的最大化。精准医疗相比传统经验医学有了长足进步,可以通过将精密仪器、生命科学等先进的现代技术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经验整合在一起,大大减小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从而在手术中实现“该切的片甲不留,该留的毫厘无损”,在保证精准的同时尽可能将损伤控制到最低。 据介绍,美国医学界在2011年首次提出了“精准医学”的概念,今年1月20日,奥巴马又在美国国情咨文中提出

“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美国财政预算计划在2016年拨付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国家医疗信息技术协调办公室(ONC)等机构共2.15亿美元用于资助这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 据介绍,我国的精准医学概念与美国所提出的有所不同。美国的精准医疗主要是围绕着基因组、蛋白组等方面的检测,也就是围绕分子生物学的特性,针对个体化的病理特征进行治疗。而我们所关注的是系统化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局性的对医疗过程和临床实践进行优化。我们所指的精准医学是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正确选择并精确的应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根据长庚医院四个月来的医疗实践结果来看,病患的医疗费用实际上有一半都是可以节省下来的。”董家鸿谈到,精准医学的最终目标是以最小化的医源性损害、最低化的医疗资源耗费去获得最大化的病患的效益,其前景不可限量。据悉,清华大学将与清华长庚医院共同致力于建立开放、共享的合作平台,组成联合团队,促进采、学、研一体化,以推动精准医学进一步发展。 精准医疗万亿市场份额如何布局A股概念个股 拥有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及数据分析技术平台的国家基因库正在深圳抓紧建设,平台每年产出的基因数据将占据全球过半市场份额。这一平台今后将对接生物、医药、新型农

2018年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2018年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中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7 年7 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三大任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被视为中国金融界最高规格会议,1997 年以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2017 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指引未来多年金融业的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等原则将会在金融监管中得以落实。 2017 年12 月出台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中提及,规定的出台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资管新规象征着融监管正式进入到一委一行三会框架的新阶段,金融业进入到了统一协调监管的新时代,金融监管趋严方向不改。当部分市场参与者认为金融去杠杆去的差不多之时,2017 年12 月中下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却再次定调,防范化解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位列今后三年三大攻坚战之首。而防范化解风险重点是金融风险,根源是高杠杆率,目标是使得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管控。金融去杠杆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2018 年是今后三年的开局之年,预计会比2017 更严,2018 年去杠杆尤其是金融去杠杆将进一步推进。2018 年上半年可能仍有较多 监管政策出台,且监管协调性大幅提升。 1、金融防风险,任重道远 自2012 年以来,监管机构相继放松了对保险资管、券商资管、基金及基金子公司专户的监管限制。在此过程中,部分资管机构逐步演变成为影子银行产品的通道,商业银行资金借助各类通道追逐高收益资产。期限利差驱动之下,商业银行通过同业存款、同业存单等短久期负债去对接期限3-5 年的资产,期限错配情况严重。

老16 家上市银行同业负债规模(含应付债券)规模仍达24.7 万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金融创新狂飙的五年也是商业银行对非银债权飙升的五年。商业银行资金借助各类通道规避了央行贷款额度限制,资产规模快速扩张,商业银行对非银债权从12 年初的不到5 万亿元迅猛增至17 年6 月末的28.5 万亿元。借助通道扩张成为与信贷比肩的资产配置方式,部分银行对非银债权甚至高于贷款。所谓银行对非银债权,是指央行按月披露的其他存款性公司(银行+财务公司)资产负债 表上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亦即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的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债权,包含非银同业贷款、银行持有的非银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对非银机构的买入返售、持有的信托计划、资管计划、同业理财等。 过去三五年,在利差驱动之下,商业银行通过同业存款、同业存单等短久期去对接期限3-5年的资产,期限错配情况非常严重。预计商业银行当前同业负债(含同业存单)规模仍然超过30 万亿元,处于历史高位。而截至2017 年11 月末,银行业对非银的债权仍高达28.2 万亿元,尚未见到明显下降。

2019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近1400亿元

2019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预计 2024年市场规模将近1400亿元 1、中国精准医疗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医疗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2016年3月,科技部发布“精准医疗研究”重点研究专项指南,要求以我国常见高发、危害重大的肿瘤等疾病为切入点,实施精准医疗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使精准医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精准医疗已被纳入“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现阶段,随着人们癌症等疾病患病率的提升及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医疗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2016年3月,科技部发布“精准医疗研究”重点研究专项指南,提出实施精准医疗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使精准医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精准医疗已被纳入“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精准医疗的市场规模已达475亿人民币,增速较前两年有所放缓,行业进入发展的相对稳定期。2018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52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16.2%。 2013-2018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精准治疗是精准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精准医疗市场结构上来看,由于我们在精准诊断发展较早,该领域发展较为成熟,在整个精准医疗市场中大概占领29.3%份额,远高于全球的17%,其中基因测序在精准诊断产业中占据了最大份额,所占比例达52%。而精准治疗市场份额则达到70.7%。 中国精准医疗行业市场结构分析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医疗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由价值医疗医疗驱动(即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成本的双赢),其潜在价值空间巨大,且产生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医疗大数据的服务对象可为居民、医疗服务机构、科研机构、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和商保公司、公共健康管理部门等。 虽然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起步较晚,但以微医为代表的医疗健康科技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发力,加上政府、市场、资本的加码,使得医疗大数据市场不断朝利好方向推进。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为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规划出蓝图和路线图,推动了产业市场的快速发展。 从国家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来看,在过去几年,中国医疗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方浩儒 自从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后便有了生产,经济学也就产生了。最初的生产活动只是狩猎,建造居住地,耕种,所以狩猎的过程并没有增加价值,建造居住地也只是通过不同材料的组成了新的结构,其实质也并没有增加价值,耕种的过程则特殊,人类通过科学中所说的将太阳能转化为了食物,增加了食物价值,人类得以繁衍。真正的经济生产活动则是产生于工业化的开始,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的生产正式进入了价值增加的阶段,通过不同科学技术的发明,将不同的能量实现转化,于是价值增加了。 近代经济增长模型的建立是经济学家索洛建立的经济增长模型,他提出经济的长期增长是由土地(包括土地上的一切资源),人力、资本以及全生产要素(科学技术进步)推动,通俗的说土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因为经济增长的实质是价值的增长(这里这个价值借用了一下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的观点),而价值增长则是通过不同物质的组成以及能量的转化实现的,所以土地以及资源是增长的基础,而增长的媒介必须是通过人力,只有人的劳动才能实现有目的性的生产,同时,人类将自己的劳动(包含体力和脑力)转化进了商品中,使生产能够顺利完成;资本的作业是什么?学过货币银行学的我们都应该知道,资本的本质就是货币,而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有了货币商品流通才能够顺利进行,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同时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资源配置作业得以顺利实现。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货币已不仅仅再是流通的手段,他成为了财富的一种存储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扩散到自然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各个方面的生产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类生产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更多的是生产科技含量高,满足人类增长的好奇和探索等精神需求,所以区分人类不同层次的需求,就需要通过财富来区分,货币作为流通的公认的等价物充当了财富的功能。正是由于这一功能,使财富的积累以及流通成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价值标准,货币真正成为了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提高资源、人力等配置的最好的媒介。最后说一下科学技术,也就是索洛余量,科学技术的最大作用就是在等量的资源下,通过科技的提高生产更多价值的产品。随着生产的发展,资源的有限程度日益制约着我们,而科技正在成为我们促进生产以及循环产品的最重要

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

、中国精准医疗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关注精准医学, 2006年首先提出了精准外科的概念,得到了 国内、国际的医学界认可后被引用到肿瘤放疗、 妇科等医学领域。 其目标是通过合理资源调 配、全流程的成本调控,获得效益与耗费之比的最大化。精准医疗相比传统经验医学有了长 足进步,可以通过将精密仪器、生命科学等先进的现代技术与我国优秀的传统经验整合在一 起,大大减小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从而在手术中实现“该切的片甲不留,该留的毫厘无损” 在保证精准的同时尽可能将损伤控制到最低。 、中国精准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 2015年取消。在此之前,国家卫计委、科技部等多次出台政策,并组织生物医药等领域专 家对精准医疗、基因测序等开展研究。在政策利好推动下,精准医疗有希望进入发展快轨。 多项政策支持 政府高层相当重视精准医学,批示国家卫计委和科技部组织专家论证, 精准医学也迎来 了多项政 策支持。 2015年3月,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发布。 同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计划在 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 入6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付 200亿元,企业和地方财政配套 400亿元。 2015年4月15日 卫计委和科技部组织生物医药等领域专家,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 同研讨精准医学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图表精准医疗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研究计划。 2015年5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其中指出, 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免疫细胞治 疗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国家政策的支持将对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干细胞等精准医疗相关领域构成利好。预计2015-2020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增速达15%,是医药行业增速的3-4倍;2013年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45亿美元,2013年-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21.2%,而中国和印度市场2012-2017 年复合增长率为20%-25%。 肿瘤检测市场先行 短期来看,个性化医疗相关技术和产品对相关公司的收入贡献有限,但随着市场的不断 拓展,未来将对相关公司带来可观的增量。 目前国家卫计委允许怀12周以上的高危产妇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无创产前筛查。以 这一项检查为例,我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约1600万,按10%的市场渗透率,3500元/人次计 算,市场空间约56亿元/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继续下行将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假设成本下行至1500元/人次,渗透率至50%,则市场空间有望上行至120亿元/年。 考虑到每年三四百万的癌症发病人数,基因测序的应用空间巨大。中国癌症发病率正"大 幅”上升,2014年中国约有220万人死于癌症,但很多病例本是可预防的。对这类恶性疾病的治疗,一方面是加大治疗药物的研发突破,另一方面应从精准治疗角度进行治疗技术的 突破。当前的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症”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用药转变,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精准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趋势。 三、实现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 2015年,“精准医疗”随着奥巴马的宣言一跃成为年度热词。那么,精准医疗的实现目前还面临哪些关键环节的挑战呢? 临床及生物信息整合 精准医学的基本思想应是将临床信息、患者表型与基因蛋白谱进行整合,从而为患者量身制定精准诊断、预后及治疗策略。基于大规模组学数据和临床医学信息的整合需求,临床信息和信息学是精准医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