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激励下LRB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_全伟

多点激励下LRB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_全伟
多点激励下LRB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_全伟

23卷4期

2007年12月世 界 地 震 工 程W ORLD EARTHQUAKE ENG I N EER I NG V o.l 23,N o .4D ec .,2007收稿日期:2007-03-16; 修订日期:2007-07-19

基金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资助项目(编号:I RT0518)

作者简介:全伟(1979-),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跨度结构抗震理论研究.

文章编号:1007-6069(2007)04-0187-07

多点激励下LRB 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全 伟 李宏男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摘要:研究了地震地面运动多点激励,即空间变化效应对装有铅芯橡胶支座(L ead R ubbe r Bear i ng )的

连续梁桥地震反应的影响。首先,利用三角级数法生成了拟合规范反应谱的多点人工地震动时程;然

后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数值仿真并比较了某五跨LRB 隔震连续梁桥在一致激励、仅考虑地震动行

波效应、仅考虑地震动部分相干效应、同时考虑行波和部分相干效应以及同时考虑行波、部分相干和

局部场地土效应等七种工况下结构的减震效果。行波效应和部分相干效应对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桥梁

影响不大,而局部场地土效应对该类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影响很大,应该引起重视。

关键词:多点激励;地震响应;铅芯橡胶支座;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E ffects of spati al vari able ground m oti ons on the seis m ic

response of isolated bridge w ith LRB

QUAN W e i LI H ong -nan

(S t 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stal and O ffs hore Engineeri ng ,Dali an Un i versity ofT echnology ,Dali an 116024,Ch i na)

Abst ract :I n the paper the infl u ence o f spatia lly ground m oti o n on the long it u di n a l se is m ic response of iso lated br i d ge w ith LRB (Lead Rubber B earing)is presented .N on linear ele m ent m odels are created for the bridge and non li n ear ti m e h istory analysis is conducted .Firs,t artificia l earthquake m oti o n bei n g co m pa ti b le w ith code response spectrum is generated usi n g spectral representation m ethod .Str uctural v i b rati o n m itigation effects are co m pared each other under seven w or k i n g conditi o ns o f excitation,wh ich un ifor m ex citation ,non-un ifo r m excitation consider -i n g on l y w ave passage effec,t only incoherence effec,t non -un ifor m ex citation considering bo th the w ave passage effect and i n coherence effec,t and non -un ifor m exc itati o n considering w ave passage effec,t incoherence effect and local site effect are inc l u ded .For the m ed i u m and s m a ll span bridge i s o lated w it h LRB ,the w ave passage effect and i n coherent effect are not si g nifican,t and can be ignored for si m p licity .But the loca l site effect has sign ificant effect on the seis m ic response o f the iso lated bridge ,and m ust be consi d ered i n the se i s m ic response ana lysis .

K ey w ords :spatial variati o n ;se is m ic response ;LRB ;nonlinear ti m e histo r y analysis

1 引言

传统的抗震设计是依靠增加结构自身的强度、变形能力等来抗震的,尽管通过适当选择塑性铰位置和细部构造设计可以防止结构的倒塌,但结构构件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与延性抗震设计相比,减隔震设计就是使结构与可能引起破坏的地震地面运动分离开来,这种分离是通过增加系统的柔性和提供适当的阻尼来实

现的。桥梁结构采用减隔震设计,可以全面降低地震作用,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在同等造价情况下,可获得比传统抗震设计更高的抗震性能。近年来,各国学者研究开发出多种隔震装置,其中铅芯橡胶支座以其良好的隔震和耗能功能,以及它们既能支承上部主体结构重量,又能提供弹性恢复力的优点,被认为是进行桥梁隔震的较理想的装置,已在美国、日本、新西兰和意大利等国广泛的应用。一些隔震桥梁已在数次地震中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进一步显示了桥梁隔震技术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

地震动在本质上是空间变化的,由于波列传播速度的有限性和相干性损失,以及局部场地不同等都会导致桥梁结构各个支承点之间的地震激励出现显著差异[2]。地震动的空间变化效应不仅对大跨桥梁影响十分显著[2],对于中小跨径的桥梁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3~5]。Tzanetos和E lnashai[3]等研究了五跨钢筋混凝土桥梁在多点地震激励下的弹塑性动力响应,跨径为32+3 40+32m。K i m和Feng[4]研究了空间变化地震动对桥梁易损性曲线的影响,研究了跨径从13 5m到63 5m的七座桥梁的影响。Lou和Zer va[5]研究了三跨钢筋混凝土斜梁桥在空间地震动作用下的线性和非线性地震响应,跨径仅为30 48+36 58+30 48m。

对于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桥梁多点激励的问题,研究较少。国外A tes和B ayraktar[6]利用随机振动法对一座装有摩擦摆隔震系统的公路桥梁进行了分析。国内江宜城[7]等同样利用随机振动法研究了LRB隔震桥梁在空间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但是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该类桥梁在同时考虑行波效应,不相干效应和局部场地土效应等空间变异性下的地震响应还比较少见,本文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上述三种因素下的多点激励效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2 拟合规范反应谱的非平稳人工地震动生成

本文采用常用的三角级数法[8,9]来模拟生成满足给定的相干函数和给定的反应谱的非平稳人造地震动。地面运动的n个不同地点的地震动可以用地面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矩阵加以描述:

S0( )=S11( )S12( ) S1n(

)

S21( )S22( ) S2n( )

S n1( )S n2( ) S nn( )

(1)

式中,S0( )对角线元素S jj( )为各点的自功率谱密度函数,非对角元素为地面上任意两点j和k的互谱密度函数,S jk( )=S jj( )S kk( ) jk( )exp(-i jk/v),其中 jk为连接j和k两点的矢量在地震波入射方向上的投影; 为地震地面波视波速; jk为间距为 jk的台阵之间的相干函数;指数项反应了波速为 的地震波表面传播效应的影响,即行波效应的影响。

利用Cholesky分解,S0( )分解为下三角矩阵和上三角矩阵的形式,即:

S0( )=H( )H( )T*(2)式中:T代表转置;*代表复共轭。H( )的各个元素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

H jk( )=|H jk( )|exp[i jk( )], j>k(3)

jk( )=tan-1I m[H jk( )]

Re[H jk( )]

(4)则n个不同地点的地震地面运动可以由下式得到:

g j(t)=2 n m=1 N l=1|H j m( l)| co s[ l t- jm( l)+ ml],j=1,2, n;N (5) 通过采用不同的随机相位角 m l,则可以生成平稳随机矢量过程g j(t)的第i个样本g(i)j(t);j=1,2, n。相应的非平稳过程的第i个样本f(i)j(t)可以由g(i)j(t)乘以调制函数A j(t)而得到:

f(i)j(t)=A j(t)g(i)j,j=1,2, n(6)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组满足给定功率谱密度函数以及相干函数的空间变化地震动。

本文中调制函数取为如下常用的形式[10]

(t/t1)2t

1t1

exp[-c(t-t2)]t>t2(7)

188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23卷

由于不同的相干函数模型是由不同场地、土壤条件和地震动特征而得到,因此,在用于其它情况时,相干函数如何影响桥梁的动力响应是不确定的。所以应该用多个相干函数模型进行计算以进行比较。本文为简化起见,仅采用了广泛运用的H arichandran 和Vanm arcke 模型

[11]: ( , )=A exp -

2 ( )(1-A + A )+(1-A )exp -2 ( )(1-A + A )(8)式中: ( )=k 1+ 0b -12; 为间隔距离,单位为m ; 为圆频率,单位为rad /sec 。依据SMART -1台阵

的20事件纪录,公式中参数取为[11]:A =0 736, =0 147,k =5210m , 0=6 85rad /sec ,b =2 78。

从理论上说,地震波的传播具有频散效应,不同的频率的波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v 应该是 的函数,但目前对影响v 的因素还认识不够,所提出的v - 关系离散性都较大,难以应用,所以目前一般仍采用常量视波速。认为视波速与频率是无关的,例如表达成两处场地之间(平均)剪切波速除以竖向激励角的形式。本文中假定视波速取为v =500m /s

各点的自功率谱密度初值采用修正的C lough-Penzien 谱,其功率谱密度函数为:

S ( )= 4g +4 2g 2g 2( 2g - 2)2+4 2g 2g 2 4( 2f - 2)2+4 2f 2f 2S 0(9)

潘晓东在文献[12]中给出了拟合规范反应谱的地面加速度功率谱C lough-Penzien 模型的参数取值。本文利用这些参数取值作为拟合初始值,然后计算生成地震动的反应谱与给定的反应谱进行比较,迭代修正生成地震动的幅值谱,使其拟合规范反应谱,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注意到,修正地震动各点的幅值谱不会对

各点地震动的相干函数产生大的影响[8]。对于不同的点给定不同的场地条件下的反应谱曲线初值,则生成

的地震动可以反应局部场地土条件的影响。

3 结构计算模型

以某五跨LRB 隔震连续梁桥[12]为例进行分析。图1为该隔震桥梁的计算模式。该桥中跨为均为73 2m,

边跨为36 6m,墩高均为24 4m 。假设桥台为刚性,桥墩与地面刚性连接。梁体和桥墩离散为一系列的梁柱单元,在四个桥墩墩顶设置铅芯橡胶支座,恢复力模型采用双线性模型。桥梁及铅芯橡胶支座特性见表1所示。

图1 五跨LR B 隔震连续梁桥计算模式

表1 桥梁及铅芯橡胶支座特性参数

桥梁

主梁桥墩支座桥墩处截面积/m 2

6 70278 08支座数量2惯性矩

7 003610 5初始刚度(kN /mm )29 88E /(GPa)

34 534 5屈服后刚度(kN /mm )3 99密度/(kN /m 3)2525屈服力(kN)188 模型的动力特性如表2所示:

1894期全 伟等:多点激励下LRB 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表2 模型动力特性

阶数

12345周期/s(未隔震)

1 050 910 700 600 55周期/s(隔震)

2 121 390 790 690 61

不考虑局部场地土条件影响时,假定所分析的桥梁位于I 类场地土(相当于硬土),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罕遇地震,设计地震分组为第3组,阻尼比为0 05。假设结构各个基础处的反应谱曲线均相同,峰值加速度为400c m /s 2

。根据文献[10],时间包络函数t 1=0 5s ,t 2=5 5s ,c =0 45s ,为了便于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地震动点数为1024个,时间间隔0 02s ,地震持时取为20s 。人工模拟的各个支点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如图2

所示。图2 人造地震动各点加速度时程曲线

图3给出了桥墩1处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反应谱与规范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拟合结果,可以看出除个别点误差较大外,拟合效果良好。图4给出了桥墩1和桥墩2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的相干系数与给定的目标相

干函数的对比曲线。

基线调整时,首先消除时程曲线中的线性趋势项,然后采用四阶Butter worth 滤波器消除人造地震动生成过程中产生的长周期分量。调整之后,人工模拟的各个支点的地震动位移时程曲线如图5所示。

另外为了比较局部场地土条件的影响,假设两边墩(墩1和墩4)位于 类场地土,两中墩(墩2和墩3)同时位于 类、 类或 类场地土时,其余参数同上,生成了各点的地震动位移时程曲线。图6示出了两中190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23卷

墩同时位于 场地的结果。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墩处(软土场地)地震地面位移的峰值要大于两边墩处(硬土场地)的位移峰值,反映了实际局部场地土条件的影响,

符合实际情况。

4 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分析

为了考察行波效应、部分相干效应以及局部场地土条件对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桥梁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别考虑以下七种工况的影响。分析时,假定视波速取为v =500m /s ,相干模型为前述的H arichandran 和Van -m arcke 模型。其中,局部场地土条件前四种工况桥墩均位于 类场地土。

一致激励;

只考虑行波效应的非一致激励;

只考虑部分相干效应的非一致激励;

同时考虑行波效应和部分相干效应的非一致激励;

同时考虑三种因素影响的非一致激励(其中两边墩为 类场地土,两中墩为 类场地土);

同时考虑三种因素影响的非一致激励(其中两边墩为 类场地土,两中墩为 类场地土);

同时考虑三种因素影响的非一致激励(其中两边墩为 类场地土,两中墩为 类场地土);

表3给出了工况 ,即一致激励时,各墩墩底内力以及支座剪力和位移值的峰值反应。

表3 地震一致激励下结构的峰值反应

类别

桥墩1桥墩2桥墩3桥墩4墩底剪力(M N )

2 742 742 742 74墩底弯矩(MN m )

57 057 057 057 0支座剪力(M N )

1 771 771 771 77支座位移(c m )18 118 118 118 1

从表3可以看出一致激励时,各墩墩底剪力、墩底弯矩、支座剪力和支座位移的峰值均相同。以工况 计算结果为基准值,将各个工况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峰值反应,除以工况 的计算结果,即可得到归一化的墩底剪力比值,墩底弯矩比值,墩顶支座剪力比值以及墩顶支座位移比值,如图7~图10所示

:

1914期全 伟等:多点激励下LRB 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从以上各图可以看出,考虑地震地面运动空间变化后,即工况 ~工况 下,各墩的受力以及各铅芯橡胶支座剪力和位移不再保持一致。另外,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1)只考虑行波效应时,隔震桥梁各墩墩底的剪力和弯矩,有的增加,有的减少。通常情况下,地震波先到达的桥墩受力更不利,出现增加的可能性较大,而后到达的桥墩受力则较小;对于铅芯橡胶支座的剪力和位移基本满足相同的规律。

(2)仅考虑部分相干效应时,各墩受力及支座剪力和位移的峰值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幅度很小,故对本文所选取的参数,部分相干效应对桥梁的地震响应影响不大。

(3)同时考虑行波效应和部分相干效应时,由于部分相干效应影响不大,故结构地震响应的变化规律与工况 类似。

(4)同时考虑局部场地土条件变化的影响时,即本文所讨论的工况 、 、 ,可以看出各墩局部场地土条件不同,对结构的响应影响较大,应该引起重视。一般情况下,各墩局部场地土条件差别越大,影响程度越大。其中,工况 时,对于墩1墩底的剪力增加了35%,弯矩增加了44%,支座位移增加了88%,支座剪力增加了72%。

5 结论

本文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详细的研究了地震地面运动空间变化对LRB 隔震桥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1)对LRB 隔震桥梁进行一致地震激励分析,会对结构的响应产生不安全的估计。多点激励时地震响应可能增加很大,从而达不到减震效果,另外支座变形过大可能会产生支座倾覆等隐患。

(2)对于LRB 隔震桥梁,地震动的空间变化的各个因素对结构的影响程度不一,就本文所讨论的参数范围,地震动部分相干效应影响程度最小,行波效应影响次之,而局部场地土条件的不同,对于隔震桥梁的反应影响很大,随着局部场地土差别的增大,一般情况下影响程度增大。

(3)考虑地震地面运动空间变化时,桥梁各墩受力将变得不一致,在选择各墩墩顶隔震支座的参数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参考文献:

[1]

范立础,王志强.桥梁减隔震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2]

潘旦光,楼梦麟,范立础.多点输入下大跨度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现状[J].同济大学学报,2001,29(10):1213-1219.[3]

Tzanet os N .,E l nas ha,i etc .Inel asti c dyna m i c response ofRC bridges sub jected t o s pati al non-s yn chronous eart h quak em otion[J].Advances i n struct u ral eng i neeri ng ,2000,3(3):191-214.[4]

K i m S H,FengM Q.Fragili ty analys i s of b ri dges under ground m otion w it h s p ati al variati on [J].J ournal of non li near m echan ics ,2003,38(5):705-721.[5]Lou L ,ZervaA.E ffects of spatiall y variab l e ground m oti ons on the sei s m ic res pon s e of a ske w ed ,m u l ti-s pan,RC h i ghw ay b ri dge[J].S oilDy -192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23卷

na m ics and Eart hquake Engi n eeri ng ,2005,25(10):729-740.[6]

A tes S .,Bayrak tar .S tochasti c res ponse of seis m i call y i solated h i ghw ay b ri dges w i th fri cti on p endu l um s yste m s to spati all y varyi ng earthquake ground m oti ons[J].E ngi neeri ng S truct u res ,2005,27(12):1843-1858.[7]

江宜城,杨德喜,等.LRB 隔震桥梁空间变异性地震随机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7,26(1):104-107.[8]

H aoH,O liveira C S ,Penzien J .M u lti ple-stati on ground m oti on processi ng and si m u l ation based on s m art -1array dat a[J].Nucl ear Eng i neer -i ng and Des i gn 1989,111(3):293-310.[9]Deodatis G .Non -stati on ary s t ochastic vector processes :seis m i c ground m otion app lications[J].P robab ilisti c Eng i neeri ngM echan i cs ,1996,11

(3):149-168.

[10] 张治勇,孙柏涛,宋天舒.新抗震规范地震动功率谱模型参数的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0,16(3):33-38.

[11] H ari chand ran R S ,Vanm ark e E H.S tochasti c variati on of earthquake ground moti on i n space and ti m e[J].J ou rnal of Eng i neeri ng M echanics ,

1986,112(2):154-175.

[12] 潘晓东.非平稳随机地震下堤坝非线性有效应力动力响应可靠度分析[D].浙江大学,2004.193

4期全 伟等:多点激励下LRB 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

TMD多点控制体系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的虚拟激励法_朱以文

收稿日期:2003-10-26; 修回日期:2003-11-22 基金项目:国家电力公司资助项目(KJ 00-03-26-01) 作者简介:朱以文(1945-),男,教授,主要从事计算力学和结构防灾减灾研究 文章编号:1000-1301(2003)06-0174-05 TM D 多点控制体系随机地震响应 分析的虚拟激励法 朱以文,吴春秋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对于频率分布密集或受频带较宽的地震激励的结构,其响应不再以某一单一振型为主,须考虑采用多点控制。本文对受T M D 多点控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文中建立了带有多个子结构系统的以模态坐标和子结构自由度为未知量的统一运动方程。针对所得方程为非对称质量、非对称刚度、非经典阻尼的情况,本文给出了使用直接法求解的格式。地震随机响应分析采用了虚拟激励法,可以考虑各振型之间的耦合项,计算量小且精度高。本文的方法适用于带有多个子结构的系统的一般性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点控制;主结构;子结构;随机地震响应中图分类号:P315.96 文献标识码: A Pseudo -excitation method for random earthquake response analysis of control system with MTMD ZH U Yi -wen ,WU Chun -qiu (Civi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school ,W 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China ) A bstract :The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is no t constituted with one sing le mode shape w hen the frequency distri -bution is dense o r the earthquake excitation 's frequency band is w ide .At this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the multi -point control sy stem .The study on the structures w ith M TMD i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The uniform dynamic equation w ith mode coordinate and slave system 's DOF as variables is established fo r the system w ith multi slave sy stem .The equatio n has asy mmetric mass m atrix ,asymmetric stiffness matrix and nonclassical damping m atrix ,and the direct solving format is given in this paper .The random earthquake response is studied by using pseudo -excitation method ,thus the coupling items between modes can be considered .The calculation is cheap and precision is high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is adaptable to the general case of the sy stem with multi -slave structures 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wo rth .Key words :multi -point control ;master structure ;slave structure ;random earthquake response 1 引言 对于高层建筑、大跨桥梁、高耸塔架等高柔结构采用TMD (Tuned Mass Damper )减小风振及地震响应是有效的,这一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TMD 对建筑结构的功能影响较小,便于安装、维修和更换控制元 第23卷第6期2003年12月地 震 工 程 与 工 程 振 动EA RT HQ UAK E ENG IN EERI NG A ND ENG IN EERIN G V IBRA T ION V ol .23,No .6 Dec .,2003DOI :10.13197/j .eeev .2003.06.028

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动力分析

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动力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介绍了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实用范围和设计与分析方法,并通过一隔震结构的设计实例说明隔着结构的优越性。 关键词:基础隔震;地震响应;时程分析法; 引言 目前,我国和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传统抗震方法是将建筑物设计为“延性结构”,通过适当控制调整结构物的自身刚度和强度,使结构构件(如梁、柱、墙、节点等)在强烈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具有较大的延性,从而通过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减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使整个结构“裂而不倒”,这就是“延性结构体系”[1~3]。它的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减轻地震灾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传统的结构抗震方法有其明显的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建筑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结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很多重要的建筑(电力、通讯中心、核电站、纪念性的建筑、海洋平台等)结构及内部设备的破化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这类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结构不允许进入塑性工作阶段,因此采用传统抗震方法很难满足此类建筑抗震要求。面对新的社会要求,各国地震工程专家一直寻求新的结构抗震设计途径,以隔震为代表的“结构振动控制技术”便是这种努力的结果[4~6]。 1、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 结构隔震体系是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底部与基础面之间设置某种隔震装置,使之与固结于地基中的基础地面分离开来的一种结构体系[6]。隔震结构的基本原理可以用图1进一步阐明。图中三条曲线表示不同的阻尼大小,为普通中低层建筑的自振周期,为隔震层建筑的自振周期。 (a)加速度反应谱(b)位移反应谱 图1隔震原理 从图中可以看出,结构自振周期延长,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反应减小,地震位移反应增大;结构阻尼增大,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均减小。隔震系统的水平刚度远远低于上部结构的抗侧刚度,因此,结构的自振周期大大延长,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试 第1章绪论 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 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 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 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 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5.试讨论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的内在联系。 延性设计: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使结构构件在强烈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的延性,从而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吸收更多地震输入能量,使结构物至少保证至少“坏而不倒”。延性越好,抗震越好.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构造措施和耗能手段来增强结构与构件的延性,提高抗震性能。 第2章场地与地基 1、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和联系? 由于地震动的周期成分很多,而仅与场地固有周期T接近的周期成分被较大的放大,因此场地固有周期T也将是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称之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2、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 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土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地震作用仅是附加于原有静荷载上

并联复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滞回特性分析

IndustrialConstructionVol畅44,No畅1,2014 工业建筑 2014年第44卷第1期 并联复合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滞回特性分析 倡 袁 颖1  周爱红1  杨树标2  何国峰 1 (1.石家庄经济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学院,石家庄 050031;2.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 摘 要:在建立并联复合隔震结构运动微分方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并研究了不同加速度峰值下,给定摩擦承压比的多自由度并联复合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最大基底剪力、最大基底剪力系数、最大层间位移、层间速度、层间加速度等地震响应以及隔震层的滞回特性,并与普通抗震结构、夹层橡胶垫隔震结构、摩擦滑移结构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并联复合隔震结构由于充分利用了复合隔震支座的优点,能够显著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并且具有优良的滞回耗能特性。 关键词:并联复合隔震;摩擦滑移隔震;夹层橡胶垫隔震;地震响应;滞回特性 DOI:10.13204/j.gyjz201401007 SEISMICRESPONSEANDHYSTERETICPERFORMANCEANALYSISOFPARALLEL COMPOSITEISOLATEDSTRUCTURE YuanYing1  ZhouAihong1  YangShubiao2  HeGuofeng 1 (1.SchoolofProspectingTechnologyandEngineering,ShijiazhuangUniversityofEconomics,Shijiazhuang050031,China; 2.SchoolofCivilEngineering,HebeiUniversityofEngineering,Handan056038,China) Abstract:Thedifferentialequationofmotionforparallelcompositeisolationstructurewasformulatedfirstly.Then,takingthemulti-degreeoffreedomsparallelisolatedstructurewithagivenfrictionbearingratioforanillustrativeexample,theseismicresponsesunderdifferentaccelerationpeakvalues,suchasnaturalperiodofvibration,themaximumbaseshear,themaximumbaseshearcoefficient,themaximumdisplacement,velocityandacceleration, andthehystereticperformancewerecalculatedandstudiedbynumericalsimulationmethod.Andthecalculationresultswerecomparedwiththoseofordinaryaseismicstructure,isolatedstructurewithlaminatedrubberbearingsandisolatedstructurewithfrictionslidingbearingscomprehensivelyanddiscussedindetail.Finally,someconclusionsweremadethattheisolationeffectofparallelcompositeisolatedstructurecouldreducetheseismicresponsedramaticallyduetothefulluseofthemeritsofcompositeisolatedbearings,andthehystereticenergydissipationperformancewasalsoexcellent. Keywords:parallelcompositeisolation;isolationwithfrictionslidingbearing;isolationwithlaminatedrubberbearing;seismicresponse;hystereticperformance 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4075);国家大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DSKFJJ1201)。 第一作者:袁颖,男,1976年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子信箱:yuanyingson@163.com收稿日期:2013-05-15 近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地震频发,比如 2001年印度7畅9级地震,2004年的印尼9畅0级地震,2005年巴基斯坦7畅8级地震,2007年秘鲁7畅5级地震,2008年中国汶川8畅0级地震,2011年日本9畅0级地震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目前水平下,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很困难,因此,对建筑物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和设防以保证建筑物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隔震技术是工程抗震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在结构底部安装隔震支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震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国外学者开展了相关的研 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1-5]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修建了隔震建筑,日本和美国等国家的有些 隔震建筑还经受过强震考验,隔震效果明显,并取得 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7] 。我国自2001年将隔震消能技术写进了GB50011—2001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枠以来,隔震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也得到 了迅速发展[8-9] 。 本文在以往工作基础上[10-12] ,对并联复合隔震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并联复合隔震的力学

工程结构抗震题目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S)波,而面波分为瑞雷波和洛夫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波速和场地覆土层厚度共划分为IV类。3.我国采用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和三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的基本思想,指导抗震设计规范的确定。其中三水准设防的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4、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 g时,在结构顶部附加ΔF n,其目的是考虑高振型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建筑物的类型和高度采用不同的 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k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7、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平方和开平方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地震烈度: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 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反应谱: 地震动反应谱是指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一定的地震动作用和阻尼比下,最大地震反应与结构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 4、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5 强柱弱梁: 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地基液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地震时饱和粉土和砂土颗粒在振动结构趋于压密,颗粒间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当其上升至与土颗粒所受正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土颗粒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消失,土颗粒像液体一样处于悬浮状态,形成液化现象。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土质的地质年代、土的密实度和黏粒含量、土层埋深和地下水位深度、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 2.简述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结构抗震课后习题答案

结构抗震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 1 章绪论 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时应按比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时应按比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 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 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桥梁抗风抗震复习资料

第一讲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包括:1.《防震减灾法》的立法目的2.《防震减灾法》的调整对象及适用范围3.防震减灾工作方针4.对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要求。5.政府各部门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职责6.单位和个人的义务7.群测群防工作8.依靠科学进步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9.提高政府领导防震减灾工作能力10.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和社会服务职能11.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水平12.提高社会的非工程性地震预防能力13.及时完善地震应急救援等相关规定。 2、地震引起的地表破坏现象有哪几种? 答:1.地表断裂 2.滑坡 3.砂土液化 4.软土震陷 3、工程结构主要有哪些震害现象? 答:建筑结构软弱层机制破坏、钢筋混凝土柱压弯破坏和剪切破坏、梁柱节点破坏、框架填充墙剪切破坏、桥梁结构落梁、整体或部分倒塌、钢筋混凝土桥墩压弯破坏和剪切破坏、桥梁碰撞、节点破坏、现代斜拉桥震害现象等。 4、近年来结构震害的主要经验教训是什么? 答:⑴结构抗震设防应采用性能设计原则。即在综合考虑工程造价、结构遭遇地震作用水平、结构的重要性、耐久性和修复费用等因素下,定义结构允许的损坏程度(性能)。 ⑵结构抗震设计应同时考虑强度和延性,尤其注重提高结构整体及延性构件的延性能力。 ⑶重视采用减隔震的设计技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⑷对体系复杂的结构,强调进行空间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的必要性。 ⑸对桥梁结构,应重视支座的作用及其设计,同时开发更有效的防落梁装置。 ⑹充分认识到按早期规范设计的旧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认识到对重要的旧结构进行抗震加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⑺充分认识到城市生命线工程遭受地震破坏可能导致的严重社会后果,认识到保证城市生命线工程抗震安全性的意义。 ⑻充分认识到,地震区的一切新建工程都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防,为此而增加一些基建投资是值得的和必要的。 第二讲 1、构造地震的成因是什么? 答:构造地震主要是由于断层的错动而造成的。自板块构造学说提出后,人们已广泛接受这样的观点:断层错动是由全球性的大规模板块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可以说,板块构造运动是构造地震发生的宏观背景,而断层错动则是构造地震发生的局部机制。 2、什么是地震动的特性及其三要素? 答:特性:地震动是以运动方式出现。地震动是迅速变化的随机振动,地震动的这一特点,导致了抗震设计对地震作用峰值的关注。地震动对结构的作用效应与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变形反应有关。地震动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抗震设计不能完全依靠强度安全储备。 三要素:地震动的幅值(最大振幅或叫峰值)、频谱(波形)和持续时间(简称持时), 3、什么是地震安全性评价? 答: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场址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地

关于抗拔对于基础隔震结构对地震响应的效果研究

关于抗拔对于基础隔震结构对地震响应的效果研究 Panayiotis C. Roussis, M.ASCE1 摘要:不利的拉力或上拔力会对隔震系统和上部结构带来不利的影响,而隔震 支座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这种不利的的拉力或上拔力。本研究报告是根据XY 摩擦摆(FP)滑移隔震系统做出的关于抗拔对于隔震结构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的 研究。作为新一代隔震硬件,抗拔的FP隔震装置——XY- FP能够凭借它具有 承受拉力的特性对上部结构提供抗拔力。为了更好的理解隔震装置的拉拔或拉 力现象以及他们对结构性能和隔震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对隔震的实际建筑受双 向水平地震激励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分析采用了增强版的3D-BASIS- ME(有 限元)程序,这个程序曾做过改进,新增了能够模拟XY- FP隔震装置拉力特性 的单元。结果表明:通过增加隔震系统摩擦力,XY-FP隔震装置中的拉力,不 管是对整个隔震系统响应还是上部结构响应没有任何显著的影响。 DOI: 10.1061/ASCEST.1943-541X.0000070 CE数据库主题词:基础隔震;抗拔力;拉力;非线性分析 前言 隔震设备硬件显著的发展以及与之平行的分析模型和实验验证技术领域的研究 的发展已经促进了隔震装置被越来越多的认可。最根本的隔震的基本原则包括 通过提供额外的灵活性和耗能能力来防止去耦结构对水平地面的破坏,从而在 地震事故(1999年的naeim和kelly)中减轻结构振动和破坏的严重性。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有较大高宽比的细长的上部结构和在支撑柱和挡墙下 有合并支座的结构),隔离支座能承受不良的拉力或拔力,以防它们的发生可 能会对隔离系统和上部结构产生有害的影响。尤其是,拔力的出现(在滑动支 座和合梢固定橡胶支座中)可能导致上部结构的倾覆或隔离支座的毁坏(由于

简支梁的地震响应分析

简支梁的地震响应分析 /PREP7 !进入前处理模块 /TITLE, EX 8.4(3) by Zeng P, Lei L P, Fang G ET,1,BEAM3 !设定1号单元 L=240 $A=273.9726 $H=14 $I=1000/3 !设定几何参数 R,1,273.9726,(1000/3),14 !设定1号实常数(梁单元) MP,EX,1,3E7 $MP,PRXY,1,0.3 $MP,DENS,1,73E-5 !设定弹性模量, 泊松比, 密度 K,1,0,0 $K,2,L,0 !生成两个关键点 L,1,2 !由关键点生成线 ESIZE,,8 !设定单元网格划分的分段数 LMESH,1 !对1号线划分单元网格 NSEL,S,LOC,X,0 !选择位置x=0的节点 D,ALL,UY !对所选择的节点施加位移约束UY=0 NSEL,S,LOC,X,L !选择位置x=L的节点 D,ALL,UX,,,,,UY !对所选择的节点施加位移约束UX=UY=0 NSEL,ALL !选择所有节点 FINISH !结束前处理模块 /SOLU !进入求解模块 ANTYPE,MODAL !设定模态分析方式 MODOPT,REDUC,,,,3 !设置缩减算法,提取3阶模态 MXPAND,1,,,YES ! 设定模态扩展的阶数为1,并计算单元及支反力结果 M,ALL,UY !对所有节点定义主自由度UY OUTPR,BASIC,1 !设置输出结果的方式 SOLVE !进行求解 *GET,F1,MODE,1,FREQ !提取第一阶模态频率,赋给F1 FINISH !结束 /SOLU !进入求解模块 ANTYPE,SPECTR !设定谱分析方式 SPOPT,SPRS !设定单点激励谱分析 SED,,1, !设定单点激励的方向为Y轴 SVTYP,3 !指定单点响应谱类型为地震位移谱 FREQ,.1,10 !设定频率数据表格的频率点 SV,,.44,.44 !设定频率数据表格的对应于频率点的激励值SOLVE !进行求解 *GET,F1_COEF,MODE,1,MCOEF !提取模态1的谱分析结果的模态系数FINISH !结束求解 /POST1 !进入一般性后处理模块 SET,1,1,F1_COEF !调出第1阶模态的结果,并乘以模态系数PRNSOL,DOF !打印节点结果 PRESOL,ELEM !打印单元结果 PRRSOL,F !打印支反力结果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横向碰撞模型及参数分析

振 动 与 冲 击 第26卷第9期 JOURNAL OF V I B RATI O N AND SHOCK Vol .26No .92007  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横向碰撞模型及参数分析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8118)收稿日期:2006-12-18 修改稿收到日期:2007-01-18第一作者邓育林男,博士生,1977年3月生 邓育林, 彭天波, 李建中 (同济大学桥梁系,上海 200092) 摘 要:针对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梁体与横向挡块间的碰撞现象,采用非线性时程积分法,研究了横向地震作 用下梁体与挡块间的碰撞效应。通过对刚体碰撞模型分析,推导出阻尼常数与恢复系数间的关系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 立了能考虑碰撞过程中能量损失的桥梁横向碰撞模型,并对碰撞刚度、初始间隙、恢复系数以及桥梁跨径等参数进行了影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撞击力随碰撞刚度和桥梁跨径的增大而增大,但随初始间隙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恢复系数对碰撞效应影响很大,忽略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会高估碰撞反应。为减轻梁体与横向挡块间的碰撞效应,提出了挡块刚度的合理取值。 关键词:横向地震;非线性;碰撞效应;碰撞模型;参数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2.5+5 文献标识码:A 最近二十余年,地球上发生的多次地震灾害对桥 梁抗震设计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其中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碰撞被认为是影响结构地震反应和结构抗震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桥梁结构地震震害表明:桥梁连接构造处的碰撞是 引起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1,2] 。从历次大地震中可知碰撞不但造成构造设施的损坏,而且还会引起相应构件内力急剧增大,对下部结构的延性能力要求增 加,甚至造成桥梁墩台脆性剪切破坏[3-5] 。 在桥梁工程中,为了防止落梁的震害或保证支座的抗震安全性,通常采用设置挡块的抗震措施。目前,各国学者对挡块的抗震性能研究不多,在国外,Shervin Maleki [6,7] 对简支梁桥上部结构与横向约束挡块间碰撞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碰撞刚度、初始间隙和结构周期影响很大,同时指出忽略碰撞效应,将会低估挡块及下部结构的地震需求,在抗震设计中造成不安全的结果。其不足是采用的是线性碰撞模型,没有考虑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而在国内,目前的桥梁工程抗震规范仅把挡块作为一种构造措施,实际上挡块的作用对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在地震反应分析中,分析挡块的作用以及横向碰撞效应就很有意义。本文通过刚体碰撞模型分析,推导出阻尼常数与恢复系数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简支梁桥横向碰撞简化模型,并进行了参数分析,得到了一些结论和规律,为减轻地震作用下碰撞效应提供依据。 1 刚体碰撞模型 对于混凝土简支梁桥, 上部结构横向刚度一般很  图1 刚体碰撞模型 大,可将其视为刚体,在与挡块发生碰撞时,由于碰撞持时很短,横向碰撞过程可以等效为图1刚体碰撞模型,其中m 为刚体质量,k 为碰撞刚度,c 代表碰撞 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假定在t =0时刻发生碰撞。 建立系统的运动方程 m x ?? +cx ? +kx +0x (0)=0,x ? (0)=υ (1) 对于小阻尼情况,上式解为: x (t )=A exp (-ξωn t )sin ωd t (2) 式中 ξ=c /(2m ωn )<1,A =υ0/ωd ,ωd =1-ξ2 ωn , ωn = k /m 。 由条件cx ? (t 0)+kx (t 0)=0或x ?? (t 0)=0可以得到碰撞接触时间。对式(2)求二阶导数并代入t =t 0得: -A exp (-ξωn t 0)[(1-2ξ2 )ωn sin ωd t 0+2 ξωd cos ωd t 0]=0(3)碰撞接触时间为上式的最小正解,即 t 0=π-arctan λωn 1-ξ 2,λ=2 ξ1-ξ2 1-2ξ2(4)同样,可以给出碰撞前后的速度关系,对式(2)求一阶导数并计算碰撞末t =t 0的速度:x ?(t 0)=υ0 1-2ξ2exp [-ξ1-ξ 2(π-arctan λ)]?co s (π-arctan λ)(5) 引入Ne wt on 恢复系数e,得到碰撞前后速度比:

结构地震反应谱分析实例

在多位朋友的大力帮助下,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鄙人终于对结构地震反应谱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其求解步骤整理出来,以便各位参阅,同时,尚有一些问题,欢迎各位讨论! 为叙述方便,举一简单实例: 在侧水压与顶部集中力作用下的柱子的地震反应谱分析,谱值为加速度反应谱,考虑X 与Y向地震效应作用。已知地震影响系数a与周期T的关系: a(T)= 0.4853*(0.4444+2.2222*T) 0<T<=0.04 秒 0.4853*(0.10/T)^(-0.686) 0.04<T<=0.1 秒 0.4853 0.1<T<=1.2 秒 0.4853*(1.2/T)^1.5 1.2<T<=4 秒 以下是命令流程序 ---------------------------------------------------------------------------------------------------- /filname,SPEC,1 /PREP7 !定义单元类型及材料特性 ET,1,45 MP,EX,1,2.8E10 MP,DENS,1,2.4E3 MP,NUXY,1,0.18 !建立模型 BLOCK,0,1,0,1,0,5 !网格剖分 ESIZE,0.5 VMESH,all /VIEW,,-0.3,-1,1 EPLOT FINISH /SOLU !施加底部约束 ASEL,,LOC,Z,0 DA,ALL,ALL ALLSEL !施加自重荷载 ACEL,0,0,10 !进行模态求解

ANTYPE,MODAL MODOPT,LANB,30 SOLVE FINISH !进行谱分析 /SOLU ANTYPE,SPECTR SPOPT,SPRS,30,YES SVTYP,2 !加速度反应谱 SED,1,1 !X与Y向 FREQ,0.2500,0.2632,0.2778,0.2941,0.3125,0.3333,0.3571,0.3846,0.4167 FREQ,0.4545,0.5000,0.5556,0.6250,0.7143,0.8333,1.1111,2.0000,10.0000 FREQ,25.0000,1000.0000 SV,0.05,0.0797,0.0861,0.0934,0.1018,0.1114,0.1228,0.1362,0.1522,0.1716 SV,0.05,0.1955,0.2255,0.2642,0.3152,0.3851,0.4853,0.4853,0.4853,0.4853 SV,0.05,0.2588,0.2167 SOLVE FINISH !进行模态求解(模态扩展) /SOLU ANTYPE,MODAL EXPASS,ON MXPAND,30,,,YES,0.005 SOLVE FINISH !进行谱分析(合并模态) /SOLU ANTYPE,SPECTR SRSS,0.15,disp SOLVE FINISH /POST1 SET,LIST !结果1 /INP,,mcom lcwrite,11

ANSYS地震响应分析讨论

地震响应分析 1模态组合就是根据模态分析中的几阶振型(也可以少于这几阶,看你要求的精度)进行组合(类似于结构最不利组合),从而求出地震响应的最大值。 2组合各振型反应的最大值,求得结构地震响应的最大值。 这个问题在论坛上已经有很多人问过,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但是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解答。我自己试过很多种方法,加上论坛上其他人提到的方法,大致归类如下: 1.先做静力恒载工况分析,打开预应力pstres开关;然后转到时程分析。 结果:恒载对后面的时程计算不起作用,时程计算依然从0开始。 2.直接在antype,trans中考虑恒载:先把timint,off加acel,,9.81,打开应力刚化,sstif,on,lswrite,1,然后timint,on开始时程计算。 结果:恒载9.81起作用了,但结果是错的,它被积分了。 3.不用什么前处理,直接把9.81加在地震波上acel,9.81+ac(i)。 结果,同2,9.81带入了积分,这个9.81相当于阶跃荷载,而不是产生恒载。 4.ansys帮助中施加初始加速度的方法(篇幅限制请自己看帮助)。 结果,同2、3,9.81还是带进时间积分。 5.这种是我受到别人的启发,通过结构受ramp荷载的特点施加的,可以近似的解决问题。 即1)求出结构的自振一阶频率w 2)令tr=1/w 3) 定义ramp荷载为从0到tr加到9.81,然后在整个时间积分中保持不变 4)antype,trans中分几个荷载步将荷载从0加到9.81 5) 在随后的荷载步中acel,,9.81+ac(i) 这种做法虽然也是将9.81++加到地震波中,但是因为满足TR的要求,所以这个动力效应被削弱到了静力效应,它作用在结构上就像静载一样。对于单自由度结构理论上跟静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多自由度会子静力效应上下很小的范围内波动,所以可以认为相当于静载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考虑恒载的目的了。 第5种是我至今为止考虑恒载的做法,我也很想知道还有没有更简单精确的方法,或者在前4种方法中就有只是我使用不正确,希望大家能一起来讨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谢谢! 地震反应怎么考虑重力 SOLU ANTYPE, TRANS TRNOPT,FULL TIMINT,OFF !*先关闭时间积分效应 TIME,1E-8 !*设一个极短的积分时间 acel,,9.8 NSUBST,2 !有时候子步数要增大 KBC,1 LSWR,1 !*把这个写入第一步 TIMINT,ON !*然后再时间积分效应开关,以后就正常写载荷步了 这种方法应该是对的,ANSYS帮助文件中也有提到, 可是,有一个问题:由于是阶跃荷载,就会产生动力效应,整个结构的变形大于实际的情况吧?这样与实际结构在重力下受到的变形就不一样了!

地震反应分析:动力方法

地震反应分析:动力方法Structural Response Analysis: Dynamic Methods 教师:李爽副教授 lleshuang@https://www.360docs.net/doc/2b17631419.html, 2015年4月10日 1

本章导读 ?多维动力分析输入的一般处理方法 ?多次动力分析结果的一般处理方法 ?增量动力分析法(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Method,IDA) ?云图分析方法(Cloud Analysis Method)?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基本步骤 2

多维动力分析输入的一般处理方法?当结构采用三维空间模型等需要双向 (两个水平方向)或三向(两个水平一 个竖向)地震动输入时,其加速度峰值 可按1(水平1):0.85(水平2):0.65 (竖向)的比例调整 ?具体如何操作? 3

4 多维动力分析输入的一般处理方法 (2)初步选择若干条地震动,将所选择地震动进行反应谱分析,并与设计反应谱绘制在一起 (3)计算结构振型参与质量达到XX %(如50%~90%)对应各周期点处的地震动谱值(或0.2T 1~1.5T 1)。检查各周期处的包络值与设计反应谱值相差是否不超过20%。如不满足,则回到第二步重新选择地震动 (4)将各地震动在主要周期点处各方向上的值,按1(水平1):0.85(水平2):0.65(竖向)加权求和,按该求和值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入地震动(仅针对振动台试验,数值 计算不用分先后顺序,因为后者没有损伤)(1)根据研究对象所在场地类型和设防烈度确定地震设计反应谱(加速度反应谱)

多次动力分析结果的一般处理方法 ?《规范》规定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下表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当取三组加速度时程曲线输入时,计算结果宜取时程法的包络值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较大值。当取七组及七组以上的时程曲线时,计算结果可取时程法的平均值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较大值 5

地震反应分析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主要工作是首先将结构简化成力学分析模 型,然后输入地震作用,计算模拟结构的反应行为,包括内力和变 形反应时程或最大值。其目的是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资 料;或为抗震安全鉴定和拟定抗震加固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或为研 究结构破坏机理提供基本手段,从而改善设计,提高结构的抗震性 能。 结构地震反应取决于地震动输入特性和结构特性。随着人们对 地震动特性和结构特性的了解越来越多,特别是技术手段越来越先 进,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也跟着有了飞跃的发展。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静力法、 拟静力法(通常指反应谱方法)和动力法阶段。 静力法是20世纪初首先在日本发展起来的。该方法将结构物看 成是刚体,并刚接于地面。这样,结构在最大水平加速度绝对值为max a 的地面运动激励下,受到的最大水平作用力P (即最大惯性力)为 kW A g W P ==max 其中,W 是结构物的重量,k 是地面最大水平加速度绝对值max A 与重 力加速度g 之比,称为地震系数。 在当时人们对地面运动的频谱和卓越周期的了解还不够多,以 及房屋多为低层建筑的情况下,应用上述地震荷载计算公式于抗震

设计还是可以的。但是,随着地震资料的积累和城市与工业建设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作为静力法基础的刚性结构假定已明显地远离实际情况,于是考虑结构物的弹性性质、阻尼性质及相应动力特性的反应谱方法便发展起来了。 反应谱方法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取得了一部分强震地面运动记录之后,考虑地震动特性与结构动力特性共同对结构地震反应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这一事实,提出了反应谱概念和相应的设计计算方法。这一方法有动力法的内容,却具静力法的形式,故可称之为拟静力法。该方法对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产生巨大影响,至今仍是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计算方法。 尽管反应谱方法取得的进步是实质性的,但它的应用还是受到一些限制,如原则上只能用于线性结构体系;不能真实反映复杂结构体系的动力放大作用。因此,随着重大工程的不断兴建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结构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得到全面发展。 相对于反应谱方法而言,时程反应分析是一种动力分析方法,它求取的不是结构的某种最大反应或其近似估计,而是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反应时间历程,即地震与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结果更为可靠。另外,时程反应分析可以真正处理非线性问题,这是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随计算机和有限元技术的发展,结构分析模型也经历了一个由极

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

发电厂房墙体地震响应的反应谱法与时程分析比较 1问题描述 发电厂房墙体的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发电厂墙体几何模型 基本要求:依据class 9_10.pdf的最后一页的作业建立ansys模型,考虑两个水平向地震波的共同作用(地震载荷按RG1.60标准谱缩放,谱值如下),主要计算底部跨中单宽上的剪力与弯矩最大值,及顶部水平位移。要求详细的ansys反应谱法命令流与手算验证过程。以时程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阻尼值(0.02,0.05,0.10)的影响。 RG1.60标准谱 (1g=9.81m/s2) (设计地震动值为0.1g) 频率谱值(g) 33 0.1 9 0.261 2.5 0.313 0.25 0.047 与RG1.60标准谱对应的两条人工波见文件rg160x.txt与rg160y.txt

2数值分析框图思路与理论简介 2.1理论简介 该问题主要牵涉到结构动力分析当中的时程分析和谱分析。时程分析是用于确定承受任意随时间变化荷载的结构动力响应的一种方法。谱分析是模态分析的扩展,是用模态分析结果与已知的谱联系起来计算模型的位移和应力的分析技术。 2.2 分析框架: 时程分析:在X和Z两个水平方向地震波作用下,提取底部跨中单宽上的剪力、弯矩值和顶部水平位移,并求出最大响应。 谱分析:先做模态分析,再求谱解,由于X和Z两个方向的单点谱激励,因此需进行两次谱分析,分别记入不同的工况最后组合进行后处理得出结够顶部水平位移、底部单宽上剪力和弯矩的最大响应。 3有限元模型与荷载说明 3.1 有限元模型 考虑结构的几何特性建立有限元模型,首先建立平面几何模型,并将模型进行合理的切割,采用plane42单元,使用映射划分网格的方法生产平面单元(XOY平面)。然后,采用solid45单元,设置拖拉方向的单元尺寸并清楚初始平面单元plane42,将平面单元进行拖拉,最后生成发电厂墙体的有限元立体几何模型。单元总数为6060个,总节点数为8174个,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发电厂墙体有限元模型 3.2 荷载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