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

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性理念它要求对未来行动有预期目标并对预期目标的几率有所把握。

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个普遍的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出发总要力图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之所以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是自利性、经济性、计算性。

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

自利性

这种方法的内在精神是追求益但这种对效益的追求带有强烈的自利性。成本收益分析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追求行为者自身的利益它只不过是行为者获得自身利益的一种计算工具。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为者自己的效用不是他人的效用这是其指向性即自利性。经济性由于行为者具有自利的动机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使经济活动经济、高效。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效用最大化就蕴含着经济、高效的要求。

计算性

行为者要使自己的经济活动达到自利的目的达到经济、高效必须对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计算因此成本收益分析蕴含着一种量入为出的计算理性没有这种精打细算的计算经济活动要想获得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成本收益的计算特性是达到经济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行为者行为自利目的的基本工具。

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成本收益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

1、净现值法(NPV)

2、现值指数法

3、内含报酬率法

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具有不同的适用性。一般而言如果投资项目是不可分割的则应采用净现值法如果投资项目是可分割的则应采用现值指数法优先采用现值指数高的项目如果投资项目的收益可以用于再投资时则可采用内含报酬率法。

成本收益分析程序步骤

成本收益分析程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首先澄清有关的成本和收益

2、然后计算这些成本和收益

3、继而比较项目寿命期间出现的成本和收益

4、最后选择项目。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从社会的角度而非中央联邦政府的角度来界定和估计预期成本和收益。

(2)在成本收益的计算中要以机会成本界定成本要使用增量成本和收益而不能使用沉没成本。

(3)在净收益的计算中只计算实际经济价值不包括转移支付只是在讨论分配问题时才考虑转移支付。

(4)在计算成本和收益时必须使用消费者剩余概念而且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估计支付意愿。

(5)市场价格为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提供了一个“无可估量的起始点”但在存在着市场失灵和价格扭曲的情况下不得不利用影子价格。

(6)一项公共工程是否可以接受这种决策依据净现值标准决定其中要计算出内部收益率。

(7)在使用净现值标准时不仅要利用实际贴现率而且还要分析对其他各种贴现率的灵敏性。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 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性理念它要求对未来行动有预期目标并对预期目标的几率有所把握。 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个普遍的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出发总要力图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在经济活动中人们之所以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是自利性、经济性、计算性。 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 自利性 这种方法的内在精神是追求益但这种对效益的追求带有强烈的自利性。成本收益分析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追求行为者自身的利益它只不过是行为者获得自身利益的一种计算工具。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为者自己的效用不是他人的效用这是其指向性即自利性。经济性由于行为者具有自利的动机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使经济活动经济、高效。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效用最大化就蕴含着经济、高效的要求。 计算性 行为者要使自己的经济活动达到自利的目的达到经济、高效必须对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计算因此成本收益分析蕴含着一种量入为出的计算理性没有这种精打细算的计算经济活动要想获得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成本收益的计算特性是达到经济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行为者行为自利目的的基本工具。 成本收益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成本收益分析的三种主要方法 1、净现值法(NPV) 2、现值指数法 3、内含报酬率法 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具有不同的适用性。一般而言如果投资项目是不可分割的则应采用净现值法如果投资项目是可分割的则应采用现值指数法优先采用现值指数高的项目如果投资项目的收益可以用于再投资时则可采用内含报酬率法。 成本收益分析程序步骤 成本收益分析程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首先澄清有关的成本和收益 2、然后计算这些成本和收益 3、继而比较项目寿命期间出现的成本和收益 4、最后选择项目。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从社会的角度而非中央联邦政府的角度来界定和估计预期成本和收益。 (2)在成本收益的计算中要以机会成本界定成本要使用增量成本和收益而不能使用沉没成本。

成本效益分析的开题报告

成本效益分析的开题报告 篇一:开题报告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利润影响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XX年 02 月 22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

XX字,其余内容至少1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成本效益分析的开题报告)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目的及意义: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生产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照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核算。因此,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对于企业整体生产活动有重大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大提高,出现了作业成本法,又称ABC法。 作业成本核算体系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的目的,其作业的认定是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并结合生产过程确定成本动因,在生产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因此可以说作业成本法是按企业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定制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政府应当如何评估各种支出项目是财政支出决策的最重要的一环,而成本-收益分析则是主要的评估技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由于在市场失灵的领域里,价格机制不起作用,公共决策者面临着揭示社会对这些资源配置的偏好和成本的任务。成本-收益分析是分析和估价公共政策的普遍使用的方法。它不仅是利用福利经济学和财政学基本原理的一种分析框架,而且也是一种思考方法,因为它为公共决策者在研究最符合社会效率和公平目标的资源配置时提供了指导原则。本文重点讨论公共投资的成本-收益评估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 什么是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1936 年的《洪水控制法案》,并于20世纪60年代得到美国国防部的“计划-规划-预算制度” 的系统应用(Nelson,1987,p.49-91; Campen,1986,h.2)。此后,成本-收益分析法被各国广泛应用于公共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中,逐渐成为财政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成本-收益分析首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任何一个投资项目是公共部门的还是私人部门的,二是投资项目的一些成本和收益是在将来发生的。显然,人们不会把今天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收入与将来数额相同的货币收入看成是一样的。比如,今天获得100元,它的价值要大于一年之后获得的100元,这是因为今天获得的100元可以进行投资,从而赚取某一利率。如果利率是8%,一年之后,如今的这100元值108元。换句话说,一年之后的108 元只值今天的100元。所以,有必要对将来的收益贴现,以使其与今天获得的收益可比。 为了把投资项目发生的将来收益(或成本) 累加在一起,就有必要弄清它们所发生的时间。将来的收益(或成本) 必须要贴现成现值,但首先要弄清这种贴现程序。在上述例子中,明年的108元值现在的100元。换言之,为了找到明年这108元的现值,我们就要利用贴现因子1/(1+r)n。也就是说,该现值等于108元/(1+r)n,其中,r代表利率或贴现率,n代表从现在开始到将来某一年的总年限(在该例中n=1)。如果我们现在有100元,并把它投资,投资年限为两年,利率为8%,那么,两年之后这笔最初总额为100元的将来价值是[100元(1+r)](1+r)=100元(1 +r)2=116. 64元。由此可知,如果把两年之后获得的货币总额转换成现在的价值,就必须用1/(1+r)2来贴现。 假定某一投资项目在其预期寿命内的每一年都会产生收益。如果是私人企业的投资,这些收益也许就会以该项投资所增加的收入来衡量。然而,如果是公共部门的投资,这些收益可能就要予以更广泛的理解。假定某一项目的寿命为n年,每年的社会收益的货币价值(B1,B2,…,B n) 可以估计。每年获得的收益可以转换成现值并加总,这种收益流的现值(PV) 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PV=B1/(1+r)+B2/(1+r)2+… +Bn/(1+r)n (1) 投资的贴现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经济学中很普遍,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投资的收益和成本将出现在不同的时间。项目的成本可以划分为“初始” 投资(资本) 成本(I0) 和“经常” 成本(C1,C2,…,C n),前者是在项目的现在出现的,后者则是在项目的整个寿命期间发生的。因此,在该项目的整个寿命中,每年的净收益(B-C)都必须要贴现以便估价该项目的净现值(NPV),它等于将来净收益流量贴现总额与其初始成本之间的差额: NPV=-I0+(B-C)1/(1+r)+(B-C)2/(1+r)2+…+(B-C)n/(1+r)n (2) 因此,投资的净现值可以写成:

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的修正 彭国良 福建省武夷山市环保局 ( 354300 ) E-mail (pengguoliang513@https://www.360docs.net/doc/2b18875101.html, ) 摘要:环境影响的价值(环境成本或环境效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一种环境影响的行为所产生的货币化价值,在未来基本上大于现在的价值,这是环境影响的特殊属性所造成。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就是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在进行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要注意到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忽略这一点将导致环境影响价值的严重低估,不利于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一些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环境影响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可能产生错误的决策。 关键词:环境价值;环境价值递增速率;经济损益分析;费用与效益;与日俱增. 中图分类号:X751 文献标识:A 1.引言 [1]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美国等较早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家,都要求在其环境评价中要进行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如世界银行在其政策指令OP4.01和OP10.04中,明确要求在环境评价中“尽可能地以货币化价值量化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并将环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中去。"亚洲开发银行(1996)为此还发行了<<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工作手册>>,指导对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境影响评价法>>第三章第十七条明确规定,要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经济分析。 1997年世界银行在其中国环境报告<<碧水蓝天>>中,估算出中国环境污染损失每年至少540亿美元,占1995年GDP的8%,这一评估以及中国研究者所做的相关环境污染损失评估,对中国在第十个五年计划大幅提高环境投资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国政府开始实行绿色GDP,将环境损益计入国民经济计量体系中,标志着一种新的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环境影响的价值(环境成本或环境效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传统的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却以现在的环境评估价值一成不变作为将来的环境价值进行套用,造成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根据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这一规律对统的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进行修正,以得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分析方法和结论。 2.环境价值的特殊性 [1]环境的总价值包括环境的使用价值(use value)和非使用价值(nonuse value)。 环境的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被生产者或消费者使用时所表现出的价值。环境的使用价值通常包含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如森林的旅游价值就是森林的直接使用价值,森林防风固沙的价值是森林的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option value)是人们虽然现在不使用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答: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一般地说,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由如下5个步所构成: 第一步:识别阶段,判断某一项目可以达到机构所希望的目标; 第二步:调查阶段,主要是了解能实现该目标的各项可能的投资方案; 第三步:收集信息阶段,主要是获取有关各备选投资方案效果的资料; 第四步:选择阶段,定量财务指标分析、定量非财务指标分析以及定性指标分析,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由于定性指标未包括在正式分析之中,管理人员必须用自己的判断决定在最终决策时定性因素占多大比重;以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 第五步:决策阶段。要以上述次序为依据,并要看限制条件情况而定。 成本—效益分析有许多种具体方法,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来加以讨论: (1)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亦被称为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项目的建设周期都不会限于一个年份,这样一来,任何一个项目的收益和成本不可以直接相加,必须将“货币时间价值考虑”在内,将不同时点的成本、收益按一定的贴现率换算成同一时点的成本、收益,进行计算。 1)净现值法(以NPV 代表)。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在该方法下,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要按照预定的贴现率折算为他们的现值,然 后在计算它们的差额。其算式是: v n K k k v n n A i A A i A i A i A NPv -+=-++++++=∑=1221)1()1()1()1(ΛΛ 方案A 的净现值NPV (A ) =(25000*0.909+20000*0.826+25000*0.751+40000*0.683+45000*0.621)–100000=29055元 计算的结果如得到的净现值为正数,说明该方案可实现的收益率大于所用的贴现率;反之,如得到的净现值为负值,说明该方案可实现的收益率小于所用的贴现率。从上述计算可知,方案A 的收益率大于所用的贴现率,该方案可取。其贴现率是个关键,如果选择不当,就可能导致错误的分析,例如较高的贴现率,对使用年限较短的支出项目有利。 2)净现值率法。净现值率和净现值的不同,在于它不是简单的计算投资方案未来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同它的原投资额之间的差额,而是计算前者对后者之比。仍采用上例: NPVR (A )=129055/100000=1.29 若指数大于1,说明其收益超过成本,即报酬率大于预定贴现率。它可以看成是1元原始投资可望获得的现值净收益,它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而净现值是绝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益。净现值和净现值率这两个指标之间有着如下关系: 净现值>0 净现值率>1 净现值=0 净现值率=1

费用效益分析法

费用-效益分析法也称为边际分析法,它是以福利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其基本原理为:社会通过生 产和消费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当消费者的总利益大于生产所消耗的总费用时,社会福利才能得到 提高,不然的话,表面上需求满足了,而实际上社会福利反而降低。当总收益大于总费用,且两 者的差额最大时,社会福利的提高也最大,费用-效益分析法就是把每一经济行为与社会福利设施 的全部效果和影响折算成货币单位,按其净利润进行方案比较,择优舍取的方法。目前费用-效益 分析法被引入环境经济学中,已成为评价防治污染方案、评价环境影响、制定环境标准等经济效 果的重要工具。在污染防治规划中,要花多少治理费用,是根据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来确定的。 在环保设备应用技术经济分析过程中,用边际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来研究分析问题是具有技术经济 价值的。 (1)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效用是一个人通过消费商品或劳动所得到的需求上的满足它说明了 商品或劳动对个人的使用价值,也代表着个人本身的收益。 (2)边际费用边际费用指的是由于增加产量而增加的费用。在环境经济学中,排放消减量的增 加所需增加的费用,即为边际费用。 (3)社会最大净收益社会通过生产和消费商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只有当消费者得到的总收益 大于生产所消耗的总量费用时,社会福利才能得到提高。当总收益和总费用之间差额最大时,社 会福利的提高也最大。总费用都大于总收益,这时社会得不到收益,经济效益降低。 在环境经济学的范畴内,污染被看做一种单纯的外部影响。从理论上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按市 场价格把它内部化,从而使环境质量成为一种商品,以恢复价格机制的作用。例如可通过污染税、污染权、补贴、赔偿等环境经济政策,使污染的外部性做到内部化。从环境经济学把环境质量看 做是一种商品的观点,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社会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源,如同生产其他任何产 品一样。如何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即经济上最佳的 污染水平,这就是人们在环境经济研究中所应用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对环保设备投资决策来说, 投多大污染防治费最合适,既不是以达到最低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投资为最佳,也不是以达到 最高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投资为最佳,而是应当把该环保设备投资活动引起的边际效益去和它 的边际费用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且以净收益最大为最佳。

利润计划运营成本收益分析

第六讲:利润计划:运营成本收益分析 一、预测销售收入 二、销售/成本计划 三、现金流量计划 商业计划之 运营预测和分析 01 总体描述 02 比率分析 03 营运成绩 04 金融条件 05 或有负债 01 总体描述:本部分要从公司总体损益状况开始,这些状况要基于企业的财务数据,如最近三年以及未来三年的净收入、销售成本、营运费用、利息支出及利息收入。把这些历史数据和将来的预计数都列出来,使风险投资人一眼就可以看清楚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下表: 02 比率分析:列出净收入、销售成本、营业开支、利息支出和净利润并计算他们的百分比。 ★ 本公司的经营业绩及盈利预测 明年预测值 后年预测值 净收入 100 400 1000 4000 10000 销售成本 100 200 500 2500 6500 营业开支 100 100 200 400 800 利息支出 100 100 100 200 300 净利润 (200) — 200 900 2400 流动资产 20 40 400 1400 4300 机器设备 100 400 600 1000 1000 土地及建筑物 — — — — — 其他资产 10 10 10 10 10 流动负债 20 240 100 400 1000 600 — 股东权益 10 -190 510 1410 4310 财务预测总表

★经营业绩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将来为什么会上升? ★财务比率变动原因以及经营中的重大事件等。 04 金融条件:详细描述: ★最近的资产负债表及本公司的债务清偿能力 ★解释在某些项目上如应收账款等有重大增加的原因。 05 或有负债:主要描述本公司有可能发生的债务,例如未支付养老金方案,或因一个公司坚称它以前的雇员现在为你工作并带去了它的商业机密而引起的诉讼等。 商业计划之财务报告书 本部分要列示最近几年以及本年由审计公司审核的所有财务报表,包括: ★合并的资产负债表 ★合并的利润报表 ★合并的股东持股报表 ★合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商业计划之财务规划 本部分包括未来五年的年度财务规划,以便使风险投资人能够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展示财务规划和现金流动的报表应附在商业计划书上。主要包括: ★未来3-5年损益预测表 ★未来3-5年现金流量表 ★未来3-5年资产负债表 (第一年每个月计算现金流量,共12个月,第二年每季度计算现金流量,共四个季度,第三、四、五年每年计算现金流量,共三年。) 商业计划之说明性的信息主要包括: 产品图片和有关公司的宣传资料。这些图片有助于推销你的计划书。 一篇关于行业概览或竞争对手比较分析。 (注:报纸和杂志上关于公司的文章以及磁带、录像带或其他起推介作用的视听资料可能不太必要,最好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商业计划书中。) 财务分析和预测 本讲讨论商业计划中的财务分析和预测,即根据企业的业务规划,参考企业的历史财务报表和本行业的财务比率,再考虑到各种合理假设,先计算出收入与成本费用预测,然后作出资本性支出预算与流动资金需求预测,最后作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预测。相应于市场分析和管理团队两部分是商业计划的关键点,本讲的做财务分析部分则既是商业计划的重点,也是难点。财务分析和预测要求准备以下资料,历史资料年数越多越好:* 历史资产负债表 * 历史损益表 * 历史现金流量表 * 营业收入预测 * 可参比的财务比率 值得强调的是,财务预测需要说明收入确认的准则,特别是与境外投资者联系的时候,要注意各国会计准则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投资者更注重现金流量预测而不是损益表预测的原因之一。 财务预测的假设。无论是起步型公司还是续营性公司,其财务预测都需先做条件假设。具体内容包括: ■销售 ●销售量和售出时间 ●价格

成本与收益分析

Chapter Six Cost and Revenue Analysis 第6章成本与收益分析 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仅要考虑产品产出与资源投入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还要考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经济关系。我们在本章内容中主要分析短期成本、长期成本问题,同时还要分析成本与收益、利润之间的关系,探讨厂商如何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1 成本的含义与分类 一、什么是成本 Cost Normally, it is the prices of the various factors which producers use in production.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成本具有多种含义。成本既是按产品作为对象汇集的各项费用支出,又是厂商投资消耗补偿的最低限额,也是计算收入时必须从销售收入扣除的部分。不论对成本这一概念如何理解,通过成本核算,重视对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费用计算和监督,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从生产要素所有者来看,成本是要素所有者必须得到的要素补偿,也叫做生产费用。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所以成本包括工资、地租、利息和企业家才能的报酬。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是厂商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性服务而获得生产要素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费用支出。 二、短期与长期、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Opportunity cost Cost measured in terms of the next best alternative forgone. Explicit costs The payments to outside suppliers of inputs. Implicit costs Costs that do not involve a direct payment of money to a third party, but which nevertheless involve a sacrifice of some alternative. Historic costs The original amount the firm paid for factors it now owns. Replacement costs What the firm would have to pay to replace factors it currently owns.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运用及其案例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运用及其案例 1、公共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支出效益的差别:(1)两者计算所费与所得的范围不同。微观经济主体要求成本费用完全内在化,公共支出存在外部正效应。微观经济主体:内在效益最大化。内在净效益=内在效益—内在成本公共部门:社会效益最大化:社会净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成本 =(内在效益+外在效益)—(内在成本+外在成本)(2)两者的优先标准不同。微观经济主体追求利润,公共支出追求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 评价公共投资支出项目效率的依据是计算的净社会效益。 ?? 净社会效益等于效益减去成本。 ?? 净社会效益= 效益-成本 NPV = PV(B - C)净社会效益= 现值(效益流-成本流) ?? 政府投资项目一般要持续多年,在此期间都要发生效益和成本,因此必须加总这些“效益流”和“成本流”。 ?? 一般是估计项目的未来效益和成本的现值。现值:未来的钱折合到现在 ?? 定义 R = 未来获得的数额 r = 投资的回报率 T = 投资年数 ?? 投资的现值是: ?? r 是贴现率 ?? (1+r) T 是贴现因子。现值:数字例子美国联邦政府30年债券 ?? 美国政府将在30年后一次性支付1,000美元 ?? 但是其间没有其他利息支付 ?? 如果有关的年利息是 7%,此债券的价格应是多少? ?? 如果利息是9%,债券的价格应为多少? ?? 当每期贴现率为r时,T 期以后收到的$1的现值现值:数字例子 1,000 /(1+0.07) 30 = 1,000 × 0.13137 = $131.37 1,000/(1+0.09) 30 = 1,000 × 0.07537 = $75.37 现值:数字例子 ?? 如果考虑这样一种承诺,现在支付R 0 元,一年后支付R 1 元,依此类推,直到T 年。应付美元将来年份贴现因子现值 ??表给出每年支付金额的现值。为了找到收入流R 0 , R 1 ,R 2 ,……, R T 美元的现值(PV),只要把最后一栏的数字相加即可:现值:未来的钱折合到现在现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 20 年后收益为100万元的现值仅是:——376,889元,(如果利率是5%)—— 148,644元,(如果利率是10%) NPV > 0 该项目可行 NPV = 0 内部收益率大于银行贷款利率可行 NPV < 0 该项目不可行公共支出效益和成本范围的确定公共支出贴现率的确定公共支出时间期限的确定公共支出优先次序的确定实际成本效益金融成本效益直接成本效益间接成本效益有形成本效益无形成本效益内部成本效益外部成本效益最终成本效益中间成本效益评估公共收益与成本对于公共部门,市场价格不能反映社会收益和成本。–例如,外部性的存在测量收益和成本的几种方法–市场价格–调整后的市场价格–无形物品的估价市场价格——在一个正常运行的竞争性经济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同时反映出生产它的边际社会成本和它对消费者的边际价值。——现实市场有许多缺陷,例如,垄断、外部性–——但是,市场价格比较容易获得调整后的市场价格–如果市场不完善,价格不能真正的反映社会边际成本。–这类商品影子价格,是其背后的边际社会成本。–影子价格取决于经济对政府干预作出怎样的反应,例如,垄断价格、税收和失业。无形物品的估价——国家声望,其他 ?? 无形物品可以将整个成本——收益分析推翻。 ?? 可以利用成本(C)与收益(B)的差异,与不可测定的无形收益比较(无形收益X),要使该项目可行,X必须大于(C-B) ?? 在分析项目的可行性时,必须将未来的效益流和成本流贴现为现值,而贴现率的选择是关键。贴现率与现值成反比,贴现率越高现值越小,反之越大。公共项目的贴现率对于公共项目的贴现率,人们的意见并不一致。相对于私人部门收益率的贴现率:–如果政府项目资金的来源是通过减少私人投资而筹集的,则政府项目的机会成本是私人部门的收益率(税前收益率)–现实世界中,资金来源各种各样——投资和消费–通过减少消费而筹集的资金应当按税后收益率来贴现。–政府项目的收益率是私人部门税前收益率和税后收益率的加权平均。–但现实中,很难确定某一政府项目到底有多少资金是由消费转化而来,有多少是由投资转化过来的。实践中的情况 ?? 美国政府各部门使用7%的实际收益率,这比较准确地衡量了私人部门项目的税前收益率。 ?? 有些长期项目使用的实际收益率是2%,他近似于消费的时间偏好即税后收益率。(3)时间期限的确定在贴现未来效益和成本的计算时,时间期界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它与现值也成反比,期界越长现值越小,反之越大。时间期界是计算期间的极限,在实践中,一般运用科学的方法计算项目的使用寿命。原则是选择支出既定情况下的净社会效益最大的项目。在实践中,一般以“效益——成本”比率作为衡量标准。益本比<1 不予考虑益本比>1 可选择项目方案效益 B 成本 C 收益 B-C 益本比 B/C 净益本比(B-C)/C 次序 A 20000 10000 10000 2 . 0 1 . 0 2 B 9750 7500 2250 1 . 3 0 . 3 4 C 6000 5000 1000 1 . 2 0 . 2 5 D 6250 2500 3750 2 . 5 1 . 5 1 E 22500 15000 7500 1 . 5 0 . 5 3 F 6250 6250 0 1 . 0 0 6 G 13500 15000 -1500 0 . 9 -0 . 1 7 案例1 ?? 美国爱得华州北部有一个风景区,名叫白云峰此区占地约2万英亩,有大量野生动植物,适用于爬山、野营、钓鱼、狩猎。此区还蕴藏着大量极其珍贵的金属钼,20世纪70年代初,有一家公司要求开采这些矿藏。同一片土地不可能同时用于旅游休闲或开采矿藏。白云峰应成为休闲区还是采矿地?当地政府决定委托专家研究发展成休闲区所增加的成本是否会超过其收益的增量。 ?? 研究者首先

论运营成本收益分析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 第六讲:利润计划:运营成本收益分析 一、预测销售收入 二、销售/成本计划 三、现金流量计划 商业计划之运营预测和分析 01 总体描述 02 比率分析 03 营运成绩 04 金融条件 05 或有负债 01 总体描述:本部分要从公司总体损益状况开始,这些状况要基于企业的财务数据,如最近三年以及未来三年的净收入、销售成本、营运费用、利息支出及利息收入。把这些历史数据和将来的预计数都列出来,使风险投资人一眼就可以看清楚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下表:

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 婚纱网站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发展计划,但如果投入成本过大而受益太小,势必影响它的持续发展,因此合理核算域名成本和受益,以保证成本受益为准来支持结果合理的营销计划,避免前期过多浪费投入。网站的成本包括使用平台(主机服务器、网上服务器、连接服务器、连接硬件设备和支撑系统软件)和服务内容(创意及日常设计,应用软件设计、日常管理、内容版权等)。另一方面,应当加强企业对实施网络营销后带来的效益进行核算,以确保企业下一步发展目标,不至于因投资不够延误网站带来的商机。如果投资建立一个十分吸引人的网站,但不对其进行及时更新,网站很快就被遗忘失去功效。因此,在核算网站的成本费用时,还要计算网站维护、网站优化的费用预算。 一、网站成本分析 网站的成本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成本。硬件是有效实施网站构建的物质基础,包括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等。购买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和必要的维护和维修所形成的支出,构成了网站构建的硬件成本。 (2)软件成本。软件成本是网站构建活动的必要的技术支出,它由原来的软件开发成本(或购买成本)和使用该软件的过程改进和维护的成本。 (3)电子成本。电子费用是企业使用信用卡和电子检查费用。企业网站构建活动需要使用信用卡和电子检查支付和结算,这是要在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清算账户,从而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 (4)通信成本。在发展网站构建活动,所有的商业信息是靠电子通信传输,就形成了沟通成本。沟通成本是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电子通信的传输成本,包括支付入网费和网络服务费用。 (5)培训成本。网站构建的实现需要员工和客户的公司(实现电子商务企业)人员一定程度的训练,必然会发生培训成本。大多数的训练成本属于推进成本支出,即在应用电子商务发生之前,一小部分其他属于员工需要不断提高学习,研究在职培训,这部分成本通常在电子商务后发生的操作。 (6)员工费用。网站构建的实现需要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和支持,往往需要更高的员工费用和人力成本。 (7)商品分销成本。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品分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涉及客户在线订购商品或服务可以快速到达的手,应用范围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需要电子商务企业建设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