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自然立法解读

人为自然立法解读
人为自然立法解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道德与人文精神专题

结课论文

题目

学院

学号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撰写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人为自然立法

摘要: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主体性思想强调人对于自然的中心地位, 使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 具有革命意义。人为自然立法,是康德哲学的一个根本精神,本文将通过介绍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讨论其认识论意义,以及对人为自然立法的扬弃,深入理解人为自然立法,在加强对其认识的同时,引起人们对它的思考。关键词:人为自然立法,康德,扬弃

一、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

世所公认, 康德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伟大转折作用的哲学家。他第一个发现并清醒地认识了人的“自我”意识, 一反以往的哲学家把人置于接受或被赋予地位的观点, 极力高扬人在自然界和人在社会领域里的主体性地位, 反对把人仅看成工具, 而是要把人看成目的, 因而宣称“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然立法”是康德哲学的一个根本精神。康德的哲学就是关于“人”的哲学。康德本人也说: “我学会了尊重人, 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劳动者之有用, 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

在认识领域: 高扬科学对自然的主体性

科学是近代人类的基本活动成果之一, 康德对科学的本质及科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众所周知, 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为论证形而上学如何可能时而先对数学和自然科学如何可能进行了说明, 这种说明也即是对科学知识如何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说明。康德认为, 纯粹数学、纯粹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 它们之所以具有普遍必然性, 就在于人这个主体具有先天的认识形式。这种先天的认识形式有三种, 即感性、知性( 又译为“理智”、“悟性”)和理性。其中感性是指主体自我借助于感觉经验而形成感性直观知识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 感性有时间和空间这两种“纯形式”;知性是指主体自我在感性与感性经验相结合而形成的感性直观知识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思维、综合, 使其联结成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 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康德提出的十二对范畴形式。根据康德的知识来源理论, 知识的来源有两个方面: 一是来源于感官提供的后天的感觉经验(“质料”), 一是来源于人脑先天固有的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认识能力(“形式”)。科学知识是这样形成的: 当外部对象刺激人的感官时, 人的感性直观认识能力便开始进行活动, 首先形成对外物的表象, 并以先天的“纯形式”即时间和空间对这些表象进行整理, 形成感性经验; 然后, 人的知性思维能力则进一步对感性经验进行综合统一, 把自身先天具有的范畴与感性经验结合起来, 科学知识就形成了。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人的感性和知性

这两种先天认识形式都具有普遍必然性,所以经它们加工整理的科学知识也就具有普遍必然性, 从而使科学知识得以可能。康德指出, 这就是认识上的“人为自然立法”:“理性一手拿着原理; 另一手拿着它依据这些原理而设计的实验, 它为了向自然界请教, 而必须接近自然。可是, 理性在这样做时,不是以学生的身份, 只静听老师所愿说的东西, 而是以受任法官的身份, 迫使证人答复它自己所构成的问题。”

康德进一步对他的“人为自然立法”做了说明:“人为自然立法”中所说的“自然”是指现象的总和,即在我们心中的主观的感觉表象的总和, 也就是康德所说的“现象世界”,而不是指“物自体”(即与康德的现象对立的另外一个范畴: 自在之物);“人为自然立法”中所说的“法”是指现象或表象的连结法则, 即一般的经验的可能的法则, 也就是自然界的普遍的法则, 而不是指经验的原则或经验的自然界法则。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康德明确指出: “我们必须把经验的自然界法则同纯粹的或普遍的自然界法则区别开来。前者永远以个别知觉为前提, 而后者不根据个别知觉, 它们只包括个别知觉在一个经验里的必然结合条件。就后者来说, 自然界和可能的经验完全是一回事; 而且, 既然合乎法则性在这里是建筑在现象在一个经验里的这种必然连结之上( 没有必然连结, 我们就不能认识感性世界的任何对象),从而是建筑在理智的原始法则之上的, 那么如果我就后者说: 理智的( 先天的) 法则不是理智从自然界得来的, 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 这话看起来当然会令人奇怪, 然而却是千真万确的。”如此一来康德对他的“人为自然立法”中的“自然”与“法”作了这样的界定后, 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他所说的“人为自然立法”只是指人为现象意义上的自然立法, 而绝不是指人为物自体本身立法。这也是为了进一步研究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思想而首先要予以澄清的一个问题。

在实践领域, 主张人应该超越自然

康德认为, 科学只能限于事物的现象领域, 不能达到事物的本体领域;只能限于感性自然的必然性领域, 不能达到超感性自然的自由领域。为此, 康德进一步分析了人类的道德实践活动。他指出, 人的真正的道德实践与科学不同, 因为它是建立在人的理性这个基础之上的。因此, 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康德所说的道德实践, 首先不得不对他所说的“理性”作一番分析。所谓理性就是指人的头脑中本来就具有的一种超越现象世界去把握自在之物的先天认识能力。由此可以看出, 理性的本性就在于要追求一种无条件的、绝对完满的知识, 即要超越一切感性经验的界限, 从而达到事物的本体领域和自由领域。而我们都深深知道一点: 人是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而在康德看来, 人是具有双重性的存在者, 他既是感性存在者又是理性存在者。人的感性存在是指人的现象存在, 人在这个方面是属于整个现象自然界的, 受自然的因果必然规律支配;但人的理性存在则意味着人的行动可以摆脱人自身和外物的感性自然的支配, 只受理性意志的支配,

只按道德法则去行动。康德也说: “假如一个人只是智性世界一分子, 他的一切行为一定会合乎意志的自律, 假如他只是感觉世界的一部分, 他必定完全受制于欲望和爱好的自然律, 即完全服从自然界的纪律。”但康德并没有就此止步, 而是进一步指出: 人的感性存在容易受经验感性的条件的影响, 因而是变化的易逝的;而人的理性存在则不受任何感性自然的影响, 只听从自己的理性意志, 因而具有永恒的意义。可见, 康德更看重的是人的理性存在, 他认为人主要是一种理性存在, 只有人的理性存在才是人的真正存在, 人的感性存在应该服从于人的理性存在。他说: “人类, 就其属于感性世界而言, 乃是一个有所需求的存在者, 并且在这个范围内, 他的理性对感性就有一种不可推卸的使命, 那就是要顾及感性方面的利益, 并且为今生的幸福和来生的幸福, 而为自己立下一些实践的原则。但是人类还不是彻头彻尾的一个动物,他所具有的理性还有一个较高的用途, 那就是, 它也要考虑本身为善为恶的东西( 只有不受任何感性利益所影响的纯粹理性才能判断这一层) , 而且还要把这种善恶评价同祸福考虑完全分离开, 从而把前者作为后者的最高条件。”

显而易见, 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是建立在其“人主要是一种理性存在”的理论基础上的。正是由于人的理性存在, 人在自己的道德实践领域中才具有了自由意志, 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人的自由意志使人成为一个自由自觉的主体, 所以人在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为自身确立行为之法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人是一个立法者。同时人作为意志自由主体, 他为自身立法还表现在人有权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人的道德行为不受任何利益和需要的制约是出于与理性原则相一致的意志原则, 只受人自己的理性意志的支配。所以, 康德指出: “人只有作为意志主体、道德主体才能达到真正的最高自由, 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尊严。”可见, 康德的“人为自身立法”突出了人在实践领域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事实上,这也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思想。

二、人为自然立法的认识论意义

在康德的批判哲学中,“人为自然立法”是个常常引起争论的命题, 有的研究者仅仅抓住它的唯心主义实质, 而无视它在认识论上掀起的革命风暴, 就将它抛弃。这是值得商榷的。毋庸多言, 这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命题。然而, 哲学史的研究工作不能以得到这个结论为满足。普列汉诺夫在评价黑格尔哲学时说过, 它在哲学史上所以“占有最重要的位置一一决不是因为它得出了什么特别有价值的实际结论, 而是因为它确立了一些极其重要的理沦原则”。考察康德的这个命题, 也应该从这个观点出发。如果只是简单地停留在结论上, 而不深人分析在进行理论思考时所阐明的理论原则, 就必然妨碍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 对于总结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是没有帮助的。问题是, 康德在论

证“人为自然立法”这个命题的过程中,是否提出和阐明了有价值的理论原则。这是需要深人分析的。他在基本错误的前提下, 对人的认识能力、科学知识的性质、认识对象的形成以及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等问题, 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人研究, 提出了不少深刻而具有独创性的见解, 论述或解决了一系列过去哲学界没有提出或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理论成果不仅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就是在今天, 对于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学说, 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认识论何以可能

在认识论上, 感觉和思维的对立, 总是和解决认识和对象的关系这个中心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围绕着这个问题的争论, 在近代哲学史上形成了唯理论和经验论两个敌对的派别, 而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这个命题, 则标志着这场争论的深人和转折。

早期经验论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人类知识就是由这些感觉材料组成的。从反映论的观点看, 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 科学知识并不是感觉经验的简单结合; 在这个问题上, 虽然他们提出过一些猜侧, 却由于不能在理论上说明从个别的感觉经验如何上升到普遍性一与必然性的知识, 以及科学知识和外部事物的区别, 从而把认识和对象看成是直接的同一。经验论发展到休漠那里, 他着到, 按照经验论的原则, 只有通过感觉经验得到的认识才能与对象一致, 那么, 象因果必然性一类的知识并不来自感觉经验, 能否与对象一致, 休漠对此作了否定的回答。

唯理论宣称人类头脑中存在着某些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 (笛卡儿) 、“真观念”(斯宾诺莎)或潜在的天赋观念(莱布尼茨)之类的东西,依靠它们就可以推论出一套与对象一致的知识来。但是,由于他们割断思维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因而无法说明依据“天赋观念”进行推论得到的知识为什么能与客观世界相一致。为此, 他们最后不得不把“天赋观念”看成是上帝放在人心中的, 而主观思维和客观世界一致, 看作是上帝预先安排好的,是“前定和谐”。就是说,认识与对象的一致得自上帝的保证。

由此看来, 经验论的最后结论, 否定了知识与对象的一致,唯理论虽然肯定了知识与对象的一致, 但这个“一致”的基础是上帝。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理论康德都不同意。在康德看来,它们的失误在于, 对于认识主体在解决认识与对象一致的过程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估计。具体地说, 经验论认为在实现认识与对象一致的过程中认识主体是毫无作用的, 因而贬低了人的认识能力, 而唯理论虽然似乎抬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但最后把它归结为上帝的力量, 同样贬低了人的认识能力。这样一来, 他们在处理认识与对象的关系时, 就不得不一致使认识屈从于对象。康德说, “知识必须与对象一致, 这是以往所假定的。但借概念, 先天地关于对象有所建立以图扩大我们关于对象的一切企图,在这种假

定中, 终于失败了。”

在认识论上一反过去认识顺从对象,颠倒而为对象服从认识, 这在哲学史上, 的确是一个大胆而勇敢的创举。这是可能的吗? 康德认为,对象服从认识所以可能, 完全根源于“人为自然立法”是可能的。从这里出发, 他细致地解剖了人类意识的近代形态,深人地考察了人类理性自身的结构和功能, 发现认识主体先验地赋有一套能动性结构; 这就是在感性阶段上用以接纳对象的直观形式一一时间和空间, 以及在知性阶段上用以综合和统一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一一因果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等纯粹概念。主体的这些结构和它们的功能,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依靠它们, 主体从感觉开始到知识的获得的整个认识活动, 从来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恰恰相反,认识的层次愈高,愈能体现主体的能动作用。因此, 它们不仅是知识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保证,还必然使主体成为认识对象的主宰者。正象康德说的那样,“自然界的最高立法必须在我们心中,即在我们的理智中”;反映自然界规律的“法则不是理智从自然中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因此,“自然界应当按照我们的统觉的主观根据来指导自己”。结论是:“理智是自然界的普遍秩序的来源” ,人类“自身实为自然的立法者”。

在这里, 康德以扭转乾坤的气魄,利用“人为自然立法”作为杠杆,提出了使对象服从认识来解决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崭新观点。这个思想是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发展过程中人类认识能动性的体现和概括。不过, 康德把它夸大了, 歪曲了, 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是杂乱无章、纷然杂陈的, 它的秩序、法则、规律是由认识主体提供和颁布的, 因此, 人的认识过程不是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倒是给客观事物输人和强加规律的过程。这就说明了,“人为自然立法”这个命题, 原来不过是康德先验论的形象表述。然而, 决不能因为这种唯心主义实质, 便否定康德提出主体能动性思想的重大意义。我们认为, 康德发现主体的各种心理结构及其能动性功能,是他的认识论中的主要成果。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 是关于认识论研究能否前进的关键。因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发展到康德生活的那个年代,虽然一般都坚持了反映论, 但是他们却片面地强调了这种反映的浮动性, 忽视或否定了认识主体根据客观规律的认识能动地作用和改造世界的一面; 这种消极被动的反映论随着科学的向前发展,不仅由于其理论的内部矛盾使其陷于困境, 而且对于科学发展提出的许多理论作不出科学的解释。康德看清并抓住了近代认识论和科学发展之间的这个深刻矛盾, 及时地根据自然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过程中所反映出人类思维方式上的革命, 揭示出人类理性本身是科学知识可靠性的根据, 是实现认识和对象一致的决定性条件。这样一来, 康德通过“人为自然立法”这个命题在认识论上掀起的思维方法上的革命风暴, 在前阶段哲学发展肯定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为基础上, 又鲜明地提出和论证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这个理论既驳斥了洛克的“白板”说,又没有停留在莱布尼茨对人的天赋机能的探索上,而是大大向前跨出了一步,从而把认识论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体现康德先验论的“人为自然立法”这个命题, 不仅高扬了人类理性在认识过程中的非凡力量, 使已经从上帝面前站立起

来的人, 现在又以主人的身份出现在自然面前;而且, 它在认识论上对于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三、对人为自然立法的扬弃

过去, 由于种种原因, 在我们的哲学史研究和教学中,对于康德这个命题, 除了阵阵愤怒声讨和斥责之外, 并不深究它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足, 进而探讨后起的哲学家如何再去克服它。这种作法使哲学史的工作失去了意义。不能否定这个命题的唯心主义实质, 从哲学路线上批判这种实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 更为重要的是, 要在清除这种实质的同时, 揭露康德在得到错误结论的过程中的教训, 才能真正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

对待这个问题, 马克思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分析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时, 认为由于它的直观性, 对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缺乏理解; 相反, 提出和论证这个问题的功绩却属于唯心主义者。他说, “结果竟是这样, 和唯物主义相反, 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当然不是说, 所有的唯心论者都发现和提出了能动性原则, 但康德在近代哲学史上是第一个从主体的能动作用来考察认识问题的哲学家, 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所一致肯定的。然而, 马克思也不满意于康德提出的能动性原则的抽象性。因为在康德那里, 这种能动性根源于人的所谓“自我意识”或“统觉”的综合统一作用, 而把这种作用完全归结为人的先验的心理结构和功能, 即纯粹直观形式和纯粹思维形式, 这些东西本身恰恰都是需要进一步说明的。因此, 马克思在清洗这种抽象性的过程中, 把人类认识能动性原则转移到或建立在“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即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使康德没有深究的关于人类何以具有天赋能动性结构的问题, 在方向上得到了解决。

主体是否有天赋的认识能力, 在这之前的唯理论哲学家曾经肯定过它的存在, 康德提出的新观点, 与前者相比, 虽有某些差异, 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并且都没有对这种能力作出科学的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认识过程中, 客观存在的外界事物转化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 以及认识的深化和扩大, 都不能不受到人类现存的接受和恩维能力的制约, 即取决于认识主体进行认识时所具备的接受和思维能力。因此, 对人类理性本身的各种认识功能进行考察是非常必要的, 康德为此提出的理论原则是有历史贡献的。恩格斯在论述只有人具有辩证的理论思维能力时, 也认为这种能力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天赋能力”1。可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并不否定以能动性为标志的认识主体这种能力的存在, 只是不同意把它看作是主体头脑中固有的和绝对独立于经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 体现人类认识能动性原则的任何能力, 包括康德的所谓纯摔知性概念及其功能, 都产生于人类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上。认识的能动性来自实践。康德强调的能动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这种“自我意识”的本质特征, 实际上也来自人类实践的能

动性与客观性。人类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认识能动性, 都是人类长期实践的产物。正如列宁所说: “人的实践经过千百次的重复, 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已是( 而且只是) 由于千百次的重复才有着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à这里讲的获得了公理意义的“逻辑的格” ,就是在长期实践中积淀在人类理性中的理论思维能力; 当它们一旦形成之后, 人们再运用它们去接受、理解、思维和创造新的科学概念或原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们是天赋的。这种天赋, 并非是头脑中固有的。特别要注意, 这里讲的认识主体, 不是康德那种孤立的个体, 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个体与人类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解释所谓人类天赋的理论思维能力的含义及其根源。恩格斯指出, 现代科学和哲学“由于它们承认了获得性的遗传, 它便把经验的主体扩大到类; 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经验, 这不再是必要的了; 它的个体经验,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1这样一来, 一方面,主体具有的能动性结构及其功能, 都不是在经验之前产生的, 另一方面,主体能动性结构及其功能的近代和现代形态, 并不是从经验中直接发生的, 而是在依靠人类数千年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果所形成的接受和思维对象的能力的基础上出现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依据现代心理学和认识论的科学成果在这个问题上作出的论证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其实这个思想在康德提出“人为自然立法”这个命题时, 认为认识除了依据当下的科学事实之外, 还利用了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知识, 就朦胧地有所觉察。但是, 由于他脱离实践和脱离过程去研究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结构及其功能, 因此不仅使他的这一理论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 而且他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也不能不带有抽象性与思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创始人就是在肯定康德发暖了能动性原则为同时, 克服了抽象性, 从而对康德“人为自然立法”的思想进行了积极扬弃, 科学地阐明了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原理。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理性人假定原理中决策者的行为分析

理性人假定原理中决策者的行为分析 摘要 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纪人”的假设条件。“理性人”假设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 既不会感情用事, 也不会盲从, 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 其行为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 主体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如消费者追求的满足程度的最大化, 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人的行为、活动背后总是有想法在支持的,这个想法就是动机,比如人们做事儿总有一个预期,这个预期也可以理解为“动机”。亚当斯密以来,很多经济学家将"利己"作为人类活动的动机。理性人假设只是说人倾向于最大化自身的效用。本文将依据理性人假定原理模型,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经济学现象中大部分决策者行为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理性人假定,决策者,行为分析 一、理性人假定原理 在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纪人”的假设条件。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任何经济活动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合乎理性的人”,否则,就是非理性的人。 “理性人”是对经济生活中的一般人的抽象,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自私。即人们的行为动机是趋利避害,是利己的。二是完全理性。即每个人都能够通过成本—收益或趋利避害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 二、理性人假定原理核心 理性人”假设的核心在于——收益分析,一件事如果收入大于成本,就值得去做事;否则就不去做。如果,经济主体面对各种不同的选择,在成本一定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什么

康德的先验哲学是什么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首先提出了“先验感性”,即 一切知识的形式都必然直接或间接与感性(或习性)相关,称为“直观”。感性代表的是感觉(接受表象)的能力,“习性”是我加上去的,非指“习惯”(habit),而是指“操习”(practice),代表行为(支配对象)能力,行为指令的形式与感觉的感官刺激形式相反,是刺激器官的形式,而这同样是构成知识的直观形式。之所以做这样的补充,是因为我们并不是在讨论一种只有来源而没有结果的知识,那样的“知识”没有价值, 也使我们避免“纯粹理性”的问题。 知识的来源与结果终止于“直观”的感觉和行为,感觉与行为 的直观的直接关联构成一些“直观效应”。相信每个人都有这 样的体验,饿了要吃东西,“饿”是一种感性的直观体验,这 种感觉体验使我们需求相应的“动作直观”去解决它,概括起 来就是要“吃”,这构成了一个由直观体验建立的直观效应。 但是这种直观效应在人的生存行为中并不直接反映出来,也就是说我们不会一有“饿”的感觉就马上吃,因为还有许多形 式上的要求是人们要讲究的,比如食物要弄熟了,而且还要美味;所以现实中我们往往要通过许多行动步骤才实现这一效应,这需要在一个思考上整体的安排去执行一个复杂过程,在执行的过程中,这个由原始直观形式构成的并不是直接的

效应,而是一种“理念形式”,一种叫“纯粹”的东西。 “纯粹即表象中无感觉/行为成分的存在者”,也就是说纯粹的东西并不是被感觉到的。比如说我看到前方的一样东西,然后反应道:哪里有匹马。事实上我所看到的只是我的感官——眼睛对前方光现象的一个视觉投影,整个视觉投影画面时间性的大量不同影像信息,这些信息没有完全一样的,是一组复杂的不断变幻的画面,怎么会发生了一个叫“马”的存 在呢?因此说明“马”是被一种纯粹捕捉到而不是被直观到的,也就是说“马”在这里是一个纯粹的存在者。当然在康德的定 义中,并没有指出“饿”是非直观的体验,而之所以我们这样 认为,是我们提到或想到这个概念时跟我们是否真有这种直观体验没有必然联系,这种非必然性在直观与纯粹之间划上一条界线,一个是被感觉直观到的,一个是思考分析到的。由此也让我们发现一个在我看来是十分神奇的现象,那就是在这个非必然性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个“必然”的关联,而这种 情况几乎遍布于我们观念及知识的所有活动中。 我们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之所以是“非必然”是因为直观并不一定导致相应纯粹的发生。再说刚才看到“马”的事情,实际上我们对影像的纯粹分析并 不仅仅有“马”,那里除了有马,还有草原、围栏、天空等等 存在构成的一个空间性的大规模结构。而我只说看到了马,这是必然吗?是真实的吗?显然都不是,我只是选择性地提

自然辩证法试题2

自然辩证法试题 选择题 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 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方法 B、实践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E、观察方法 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 E、《新天文学》 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 A、赛尔维特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哥白尼 E、维萨里 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 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 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 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 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 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 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 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 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E、布鲁诺 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 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 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E、分子生物学 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 A、同化与异化 B、个体与环境 C、遗传与变异 D、连续与间断 E、整体与部分 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 A、天圆地方说 B、盖天论 C、壳层说 D、浑天说 E、宣夜说 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 A、《天体运行论》 B、《人体构造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E、《新天文学》 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BDE) A、牛顿力学 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C、微积分创立 D、有机化学成就 E、地质渐变论 14、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B C D) A、毕达哥拉斯 B、欧几里德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 E、苏格拉底 15、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分类其结果是(B E) A、析因实验 B、探索性实验 C、模拟实验 D、验证性实验 E、判决性实验 简述题(共30分) 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7分) 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分)

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的困境

博弈论中理性人假设的困境 “博弈参与人是理性的”是博弈论的公设,然而理性人假定存在许多博弈困境。囚徒困境与公共地悲剧反映的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纽科母难题(Newcomb problem)体现了理性人使胜占优策略原则与最大期望效用原则时的两难;最后通牒博弈与蜈蚣博弈则表现了理性参与人选择过程是理性的而结果是非理性的,其中蜈蚣博弈悖论又称为逆向归纳法悖论;而投票悖论则反映了群体建立加总群体偏好的理性规则的限度。 在博弈论中,博弈论专家不仅假定了博弈参与人(player)是理性的(rational),而且假定了“所有参与人是理性人”是博弈参与人之间的公共知识(common knowledge)——公共知识简单说来就是“我们知道”的事实。理性人在博弈论中是指具有推理、决策能力并通过选择策略使自己的得益或支付(pay-off)最大的人。然而,理性的参与人在某些博弈中并不能使自己的得益最大,在另外一些博弈中理性反而成为获得最大得益的障碍,在某些情况下理性人面临难以做出决策的二难,即:“理性人”面临着困境。 一、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 一个熟知的博弈困境是囚徒博弈。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是这样一个博弈:两个囚徒被警察抓住后单独关押,警察给他们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每个囚徒均面临着两个策略选择“招认”和“不招认”。如果一方“招认”,另外一方“不招认”,招认方无罪释放,不招认方将被重判(比如10年);如果双方均“招认”,因无立功表现,每人均被判刑(如5年),而如果每人均“不招认”,警察抓不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以前的犯罪,只能对他们目前所犯的罪进行惩戒(如判刑半年)。 这个博弈中,两个囚徒均会选择“招认”,因为无论对方选择什么策略,自己选择“招认”是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双方均选择“招认”的策略组合点是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点。如果两个囚犯都选择“不招认”策略,结果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这个状态是达不到的,因为每个理性的囚徒均会主动偏离这个状态。一个稳定的状态是双方均选择“招认”,这是理性的囚徒难以摆脱的困境。 与此类似的是公共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公共地悲剧是由美国生物学家哈定(G.Hardin)在1968年提出的,该问题提出后引起各个领域里的讨论。他说,想象一个对所有牧民开放的牧场,每个牧民的占优策略是尽量多地放牛。因为购买小牛的成本小于当牛长成后被卖出后所得的收益。但是,当每个牧民均作如此思维与策略选择的时候,牧场将被过度放牧而荒芜了。这是一种集体行动的悲剧。哈定说,人口问题,污染问题以及军备竞赛问题,均具有与此相同的结构。哈定这里所说的悲剧是古希腊意义上的。他借用怀特海的话说,悲剧不是不幸,而是事物发展的无情性。即,人类知道这个悲剧,但无法摆脱它发展的必然性。公共地悲剧就是这样的悲剧——每个人均能够预先知道悲剧的必然性,因为这个必然性是每个人理性行为的结果,但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理性,均不会约束自己的策略选择,因而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囚徒困境与公共地悲剧所反映的是个体的理性行为产生的集体的不合理性行为,体现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然而,当人类社会真的要产生如公共地悲剧这样的悲剧的时候,人们的价值观以及相应的社会制度会自动产生一种克服该悲剧的方法来。因而,悲剧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囚徒困境与公共地悲剧中的个体的理性是没有任何价值观约束下的理性,与实际中的情况相差甚远。 二、理性原则间的冲突 1960年,物理学家威廉·纽科姆(William Newcomb)提出了一个策略选择难题。哲学家诺齐克在1969年《纽科姆难题和两个选择原则》中转述了这个难题,并称之为纽科姆难题(Newcomb problem)。然而,“人们从未看到纽科姆本人就该疑难发表文章”。诺齐克认为,纽科姆难题“是一个漂亮的难题。我真希望它是我提出的。”不管纽科姆难题是谁提出来的,

自然辨证法 试题

自然辩证法试题 一、选择题 1、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 A、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2、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方法 B、实践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E、观察方法 3、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 E、《新天文学》 4、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 A、赛尔维特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哥白尼 E、维萨里 5、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 A、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 6、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 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 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 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 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 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 7、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E、布鲁诺 8、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 A、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 9、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A、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E、分子生物学 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 A、同化与异化 B、个体与环境 C、遗传与变异 D、连续与间断 E、整体与部分 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 A、天圆地方说 B、盖天论 C、壳层说 D、浑天说 E、宣夜说 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 A、《天体运行论》 B、《人体构造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E、《新天文学》 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BDE) A、牛顿力学 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C、微积分创立 D、有机化学成就 E、地质渐变论 14、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是(B C D) A、毕达哥拉斯 B、欧几里德 C、阿基米德 D、阿波罗尼 E、苏格拉底 15、科学实验方法的基本分类其结果是(B E) A、析因实验 B、探索性实验 C、模拟实验 D、验证性实验 E、判决性实验 二、简述题(共30分) 1、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7分) 2、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分) 3、科学抽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7分) 4、简述科研工作者捕获机遇应具备的素质。(8分) 三、论述题 1、试论述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20分) 2、试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论述在选题过程中应如何贯彻好有关原则。(20分)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_陈丽

幸福,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终极目标。衡量幸福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和配享幸福?这是一直以来人类最关心和热衷探讨的问题之一,也是哲学和伦理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康德指出:幸福“乃是尘世上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一生中所遇事情都称心合意的那种状况”[1]127。康德在继承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基础上,把德性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他强调,最高的善,必然是德行与幸福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统一,德性与幸福是至善的两个要素。在康德那里,幸福必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之要义 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在康德看来,实现幸福的至上条件是德性,能够配享幸福的人首先应是有德性的人。他同时强调,从义务出发而做出的行为,就可以在效果上成为他幸福的途径或方式。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前提和依据。就哲学范畴而言,幸福观和人性观、人生观密不可分。对于幸福概念的理解、幸福目标的实现,都植根于对人性的理解之中。因此,在剖析康德的幸福观之前,有必要首先探寻康德的人性观。 人性的两重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得以确立的前提和依据。在康德看来,人的本性具有两重性。对 于现象世界而言,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人的行为受到自然本能的左右及因果律的支配,人所追求的是感官快乐和物质满足的本能需求。对于本体世界而言,人又是理性的存在物,人可以超越自然本能的支配和束缚,不再仅仅受制于苦乐欲求的驱使,转而追求普遍的道德律令,凭借自由意志主宰自己的行为和命运。因此,在康德那里,人生而具有自然人性和道德本性。 “善良意志”,即德性,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核心理念。德性是什么?康德认为,实践理性所能获得的最高目的就是德性,即在合乎道德律令的基础上所达到的道德品质的超越。它表现为人的尊严和道德的崇高,而德性的实现则是要通过人对于普遍道德律令的尊重、敬畏与遵守,进而完全超越自然欲求和本能欲望的束缚。康德认为,德性即是“善良意志”,它是作为理性存在物的人所生而具有的使人摆脱感性欲求的干扰而完全服从道德律令的意志和力量,人的责任感和义务心是“善良意志”的最好体现。人正是由于具备德性和“善良意志”,才得以称其为人。德性的实现和“善良意志”的产生,是道德的根源和基础,同时也是人能够获得幸福、达到“至善”的首要条件。 “至善”,是康德德性幸福论的最高目的和最终归宿。在康德看来,人生就是追求一个无限完满的过程,达到福与德的统一,即“至善”这一人生最高目的。实现“至善”,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那就是理性道德和感官幸福。作为自然人,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而作为道德人,则追求德性的实现和道德的圆满。据 康德的德性幸福论与当代科学幸福观的构建 陈 丽 摘要:康德在理性主义人性观的基础上,主张德福统一,幸福须与道德相称、与德性联结,才能真正抵达幸福的彼岸,即“至善”的最高境界。康德的德性幸福论高扬了人的道德理性和尊严,对于斧正今天为追求利益至上、物欲满足和感官刺激而无视道德教化、道德修养的错误观念和发展理念,构建科学的幸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幸福;康德;德性;至善;道德中图分类号:B82-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3)11-0035-02 作者简介:陈丽(1979-),女,安徽濉溪人,硕士,中共芜湖市委党校(安徽芜湖241000)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 向为哲学与政治。收稿日期:2013-05-14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12013

理性方法的缘起--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思考

理性方法的缘起 --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思考 米昱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分子医学中心,湖北武汉430030)摘要:西方理性思想的发展史上,笛卡尔、康德、黑格尔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个人物,在理性方法的缘起这一问题的探究上,对这三个人的哲学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康德理性批判,在理性概念上继承并发扬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同时对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哲学也有着影响。康德不仅仅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而且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也对哲学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所以要追溯理性方法的缘起,必然需要审视康德的哲学体系。本文中笔者将从康德的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以及他对两者的批判的角度入手进行思考,以期对西方理性思想的发展史能够管中窥豹。 关键词:康德、纯粹理性、实践理性、批判 当代哲学对于理性一词的定义是:人类所具有的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法则进行种类繁多的活动的意志和能力,其是从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能够主宰人类的认识、思维和实践活动的主体事物。而哲学是一种以人类的认识思维活动为对象的认识思维活动。可以说从人类开始学会思考开始,理性的思考就已经深深扎根在哲学的体系之中了。 西方哲学中理性的概念源于古希腊语的逻各斯(logos)。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诸如赫拉克利特、斯多葛学派、阿拉克萨哥拉、苏格拉底及亚里士多德对“理性”一词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深受古希腊哲学影响的西方哲学对理性的思考也从未间断,甚至可以说理性成为了近代西方社会理论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在整个西方近代哲学史发展中,有一个人的地位和影响显得尤为突出,那就是 康德--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将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的经验主义与笛卡尔等人发展出来的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

初级经理人的技能要求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93.33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在企业的管理层次中,解决“为什么”和“干什么”的问题的是:√ A高层领导 B中层主管 C一线主管 D普通员工 正确答案: A 2. 中层主管是企业中的:√ A决策者 B实施者 C计划组织者 D监督执行者 正确答案: C 3. 无论层级如何,管理者均需具备三种能力,其中不包括的是:√ A专业能力 B服从能力 C人事能力 D决策能力 正确答案: B 4. 对于初级经理人来说,技能要求程度最高的能力是:√ A决策能力 B服从能力 C专业能力

D人事能力 正确答案: C 5. 经理人的管理技能可以分为三大模块,其中包括自我管理、工作管理和:√ A目标管理 B时间管理 C绩效管理 D人员管理 正确答案: D 6. TWI训练中,注重角色定位的是:√ A工作教导研习 B工作改善研习 C工作安全研习 D工作职责研习 正确答案: D 7. 工作能力很强,但是总找借口和理由推脱的初级管理人又被称为:√ A恐龙型 B小媳妇型 C奴才型 D癞皮狗型 正确答案: A 8. 下列解决“问题猴子”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照看好自己的“猴子” B了解照看自己“猴子”的标准 C将自己的“猴子”甩给别人 D不替下属照看“猴子”

正确答案: C 9. 治疗“年轻主管并发症”的方法是:√ A“问题猴子”管理法 B走中庸之道 C让时间解决一切问题 D认清管理者和领导的区别 正确答案: B 10. 管理者三大力中,占管理能力比例最高的是:√ A领导力 B影响力 C执行力 D传达力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11. 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人事能力指的就是人际关系能力。√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2. 经理人的三大技能中,属于领导力的是工作管理技能。×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3. 培养管理者执行力的目标是让员工绝对服从,令行禁止。√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4. 相对于管理者注重过程来说,领导更注重方向。√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2004)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他被人们寄予很高的评价。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懂康德,他还算是一个小孩子。”可见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之高。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总结经验和理性主义,重新为哲学理出新方向及模式,奠下现代哲学基础。他是公认的近代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与德国古典唯心哲学的开创者。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包含了“先验论”,包括“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先验理性论”与“自由意志论”等。 康德所具有的人本精神,源于他的“自由意志”。因此,个人不受知识与欲望所影响的自由意志,乃是康德式人本的重要基石。康德用狭义的实践概念来讨论人类道德活动的基础。他认为,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而不是经验论者和启蒙学者所说的感觉或情感。对于康德而言,理性是一种自发的能动力量,如果理性能够不受任何外在于自身的因素约束,这样的理性就是纯粹的,而纯粹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康德指出:在自然领域,一切都是被决定的,理性只能服从决定论和自然规律;但在实践领域,理性是自由的,不为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他还指出,人是理性存在者,不受经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是自由的。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惟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行善;惟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情,即不是善,也不是恶。康德认为,人生是痛苦的经线,纬线编织成的地毯,只有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才是值得追求的至善和人生境界;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用他的“先验演绎”的形式论证道德存在的问题。他说:“作为理性存在者的自由,使得道德成为可能,”康德从自由意志推出一种责任,推出一种普适原则下的个人责任。“人的自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得人成为自由的主体。”自由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它本身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康德的自由意志是一种属于人类自我的意志。 康德把自由的伦理意义阐述为“善良意志”。自由的无条件性的一个意义是无外在的目的,否则的话,自由便成了追求目的的手段,不得不为目的服务,为目的所制约,这样也就不称其为自由了。康德认为的善良意志,就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康德深化了“自由意志”的内涵。康德所讲的意志自由是完全不受现实世界物质约束的个人意志,是一种精神。善良意志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只以自身为目的,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包括社会的约束力、自然情感以及个人好恶等等方面的约束。善良意志以自身为目的,就要以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的理性规则为指导。服从规则与自由不是矛盾的,因为善良意志所服从的是运用自身的力量、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制定的规则,这样的规则叫自律。善良意志自己立法,自己守法,这就是道德自律。我们要全面把握康德的这种区分的关键是要看到,一方面,自由意志不但不取消自由的任意,而且是通过人的自由的任意表现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自由意志是一个理性的事实,那么自由的任意则是经验的事实;另一方面,“只有存在者有了自由,亦即从肯定的角度被视为基于理性的根据而自我规定的能力的那种自由,他被设想为拥有相应的偏离理性规定的能力才可能是有意义的。”(引《康德的自由理论》)康德在他的道德公设中,把道德规律与自由意志的关系进行了归结:人只有是自由的,道德才有立足之地。自由已经作为纯粹理性的现实、道德的先决条件。 对于康德这个观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体现,就是结交朋友,我们交朋友,都要先看

法的理性与人的理性

“法的理性”与“人的理性” 人世间的情、理、法,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情,是动物内心及其相互之间最原始、朴素的本能。随着物质生产的不断丰富,仅靠情感是维系不了这日益纷繁的集群,便产生了温文尔雅的“理”,规范着人的言谈举止。当温文尔雅的“理”也理不清这些纷繁时,在这情与理之间,带有强制性本质的“法”便产生了,维护、保障这些秩序、规则地进行。 因此,时代在不断发生变迁,但“法”冷酷无情的面目,一直没多大改变。“法律乃是人类社会最高的理性。”这点,中外都没异议。但是,理性的法律,也需要理性的人来遵守、执行。最近,云南省高院一位副院长的高论,引起网络上沸沸扬扬。 “社会需要更理智一些,绝不能以一种公众狂欢式的方法来判处一个人死刑,这是对法律的玷污。10年之后再看这个案子,也许很多人就会有新的想法。我们现在顶了这么大的压力,但这个案子10年后肯定是一个标杆、一个典型。” 这位副院长这番话有一份得意,其中有三个关键词:社会理智、公众狂欢、十年后的标杆。 得意是他年轻吧,自己可能也算努力,一帆风顺的。不仅现在想成名成家,而且想得比较遥远,十年后的事,都想好了。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而且是司法机关的高级干部,本应更加理性的。可从他这番话中,没有他所说的那么理智,多少显山露水出一点狂妄自大。 “社会需要更理智一些”,这话,没错。作为公民,都应该理智地遵守法律。理性的社会,是由理性的国民组合而成的。理性社会,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社会”当中,肯定包括他这位省高院副院长在内的。面对中国还没有完全取消死刑的国度,就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你不能以本人超前的意识,强加于人。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超理性,本身就是缺乏理性。任何事物都是有“度”有,物极必反,过了这个“度”,就是非理性的。 “绝不能以一种公众狂欢式的方法来判处一个人死刑”,这句话,更剌激了众多网民了,挑战了广大网民的容忍底线。这位副院长颇有“世人独睡我得醒”的狂妄。一个省级高院,一年肯定要判决许多案件的,包括死刑案件。也不见有人如此“狂欢”或者“狂妄”。他却漠视公众情绪,不知反省自己,而坚持着自己的“理性”。竟然拿这么一个性质极其凶残、案件极其简单的案例,彰显云南高院的“理性”。 “十年后的标杆”更是一句不理性的词语了。现行法律适用于现行社会、人群。这是法律的理性。“新中国最后一个流氓罪犯牛玉强”案--曾因1984年4月在北京某地抢了一名路人的一顶军帽,打了一架,被以流氓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1996年保外就医;……2004年被监狱再次抓捕归案。--这个案例在今天的人们看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如果,按这位副院长的逻辑,那应该提前释放了。但法律是无情的,牛玉强今天仍然在新疆监狱服刑。法,就是法,可被这位副院长玩得风生水起。真令人啼笑皆非。 理性的法律,是需要理性的人,来解释、遵守、执行的,并且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同时,也是需要理性监督的。按照这位副院长的逻辑,是网民的意见、“舆论干涉了司法”,干涉了他这么一位智者在理智、超前地断案了。 网民积极参与、关心社情民意,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体现民主的时期。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几次与网民视频聊天,就是在鼓励公民参政议政行为。这才是最理性的举止。民意,只可疏导而不可堵塞。云南高院27个人也不能代表真正的民意。何况,有你这么狂妄的高院负责人固执己见,其他20余名“审判委员会委员”,还敢说什么真话?这样的假民主,谁没见过。举手表决--全票通过。人骗鬼的把戏,中国人熟悉的。这不是社会的理性,仍然是封建家长制的蔓延,--把长官的个人意志强加于“民主”。这位副院长不欢喜民众与他唱反调。

初级经理人的技能要求考试答案

初级经理人的技能要求关闭 ? ? ? ? 课后测试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66.67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在企业的管理层次中,解决“为什么”和“干什么”的问题的是:√ A 高层领导 B 中层主管 C 一线主管 D 普通员工 正确答案: A 2. 中层主管是企业中的:√ A 决策者 B 实施者 C 计划组织者 D 监督执行者 正确答案: C 3. 无论层级如何,管理者均需具备三种能力,其中不包括的是:× A 专业能力 B 服从能力 C 人事能力 D 决策能力

正确答案: B 4. 对于初级经理人来说,技能要求程度最高的能力是:× A决策能力 B服从能力 C专业能力 D人事能力 正确答案: C 5. 经理人的管理技能可以分为三大模块,其中包括自我管理、工作管理和:√ A目标管理 B时间管理 C绩效管理 D人员管理 正确答案: D 6. TWI训练中,注重角色定位的是:√ A 工作教导研习 B 工作改善研习 C 工作安全研习 D 工作职责研习 正确答案: D 7. 工作能力很强,但是总找借口和理由推脱的初级管理人又被称为:√ A 恐龙型 B 小媳妇型 C 奴才型 D 癞皮狗型

正确答案: A 8. 下列解决“问题猴子”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照看好自己的“猴子” B了解照看自己“猴子”的标准 C将自己的“猴子”甩给别人 D不替下属照看“猴子” 正确答案: C 9. 治疗“年轻主管并发症”的方法是:× A“问题猴子”管理法 B走中庸之道 C让时间解决一切问题 D认清管理者和领导的区别 正确答案: B 10. 管理者三大力中,占管理能力比例最高的是:√ A 领导力 B 影响力 C 执行力 D 传达力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 11. 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人事能力指的就是人际关系能力。×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摘要】:康德通过寻找实践理性至上原则来看待道德和道德判断。他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就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动机与效果等问题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主要浅谈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现实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关键词】:理性;善良意志;道德律 毫无疑问近两、三百年来,德意志民族的哲学天才所放射的光辉是无可比拟的。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他在德国哲学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并将他的伦理学体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主要理论成果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在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探讨,特别表现在为科学知识奠基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二、在人的欲望能力方面的探讨,代表作为研究人类道德原理及其基础自由意志的《实践理性批判》; 三、在人的情感能力方面的探讨,体现为美学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批判》。康德的一切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他的“三大批判”正是围绕着这一总问题而展开的哲学视野的全景。 一、理性与善良意志 卢梭是对康德的思想发展起了重要影响作用的人,卢梭的哲学思想是源本于人类学。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它的自由。康德也继承了这种“自由”的观点,但是他对自由也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把整个哲学的基础都转移到‘自由’的概念上来了;自由成了一种‘自发性’或‘自律’,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是道德性的内在先验原理”。当然,对于这种先天的道德原则的肯定并不表示康德完全否定感性世界中的人的欲望和幸福。他承认在理性原则之外还有感性的幸福,“人属于感觉世界;人的理性当然有一个无可否定的感性层面的使命,即照顾感性的关切,并且为今生的幸福起见,以及可能的话为来生的幸福起见,制定实践的准则,在这两点而言,它乃是一个有需求的存在者”。 虽然承认感性世界,但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关注点还是理性。他把人看作理性行为者。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是在于理性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建立自己的伦理学体系。他认为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道德世界的两个不同的范畴,其区别就在于在道德世界里理性能够为行为为提供行为准则,使每个人的行为不完全是顺从于个人欲望。因此康德指出人在拥有了自然能力之后,就需要理性能力来随时考虑自身的福与难。除此之外,理性还会被用于到一个更高的目的,那就是对纯粹的、绝无感性关切的理性进行判断,并使这种判断成为福祸判断的无上条件。 而这种理性的善恶评价又是源于什么呢?康德认为那就是“善良意志”,康德将道德的基础从传统观念的经验的外在对象转移到人的善良意志中来,从而建立

法律是理性的还是强制性的

法律是理性的还是强制性的? 姓名:郑倩倩班级:设计1105 学号:1108100501一般认为,法律是主权者所宣布的强制性命令,且这种命令最终依靠对其违背的惩罚而获得效力。然而,法律的命令说虽然说明了法律的静态性质,却未能圆满地回答某些关键问题:即这种命令是如何产生与演变的?它的存在及其强制效力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 而我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动态的法律是一种永恒的理性对话过程。这种对话是由社会各阶层为了公共利益而广泛参与的辩论和说理,且各种不同意见在自由、公开与平等的对话中获得充分尊重。不但大多数人赞同的公序良俗得以尊重,同时少数意见的自由与充分表达也得以保障,从而保证了法律在变化社会中的平稳改革、发展与进化。 理性作为非权力话语,是法律人自我理解的前提,而自我理解又是法律人自我存在的依据。法的规律性认识可以通过运用人的本能的理性来获得,理性已不单是一个人的理性能力问题,而涉及主体相互间的语言沟通、交涉与理解的架构。我们对法的理性的理解,通常是从认知理性与道德或实践理性两种意义上来认识与讨论的。人们对法与理性的认识不是被动意义上的认识,而是一种解放性、扬弃性的认识。所以,法的理性还是一种批判能力。法的信仰不能超越理性。信仰一旦超越理性、为信仰服务,则将导致理性丧失生命。如果我们不能正视或无力回应当前理性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无法切实地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充分而有效的理论支持。 从西方哲学史来看,理性观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logos),一个是阿那克萨哥拉的“努斯”(nous);前者指语言或表达,后者指能动超越的灵魂。从词源上考证,logos(来自动词legein,意为“计算”、“思想”和“理性”)和nous(来自动词noein,意为“思维”、“思想”)都是古希腊语词语中与现代理性一词相对应的词汇,它们都有“认识”的含意;后来的拉丁语以及由此演变下去的ratio,就更直接是(理性)“认识”的别样表达了。 理性是用人的本能进行符合自然规律的思维的起点,因为它是把人同世界上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最基础的本质。运用理性可以揭示与人的思维本质协调或冲突的事物,法的规律性认识可以通过运用人的本能的理性来获得。所以,理性在这里已不单是一个人的理性能力问题,而是涉及主体相互间的语言沟通、交涉与理解的架构,以及对行动模式的检讨问题。从一般人们对理性的理解路径来看,我们对法的理性通常是从认知理性与道德或实践理性两种意义上来认识与讨论的。 1.法的理性首先是一种法的逻辑思考能力。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 是人有理性。在他看来,理性是一种“能够进行思考的能力”。这里的“思考能力” 具有很广阔的含义,不仅仅在逻辑思辨的层面,因为它是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 一种“能力”。 2.法理性其次还是一种用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精神力量。如果理性仅仅是 一种能力的话,那么被许多人用来标榜的、要求被满足的理性社会;人类凭自身 的理智,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一定的理性关系;以及相应制定的一系列生活 准则和行为规则又是什么呢?比如,法的理性要求社会组织和成员凡事均应诉诸理 性,这实际上就是人们面对社会的一种态度和伦理。显然,这里的理性已经不仅仅 是指一种能力了,它还指一种人类所独有的面对社会的态度和要求,这种行动中 的理性也被人们称之为道德理性或实践理性。法律的道德或实践理性是指人类独 有的用以控制和规范人的行为的一种力量,这是基于人类交往需要和人与人关系 处理对待上的正当性和复杂性而产生的。 所以我认为理性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这类体系,在任何文化中,总是扮演

经理人管理工具与方法作业1

班级:2010秋MBA一班姓名:王凤维学号:105510921 经理人管理工具与方法(人员素质测评方法部分) 作业题目: 联系你自己的人格自评和测评结果(要有具体的测评根据)谈评定与测量的区别;你的评定和测量结果有何不同?试分析原因。 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手段和方法对人的基本素质包括能力、兴趣、性格等进行的测量和评定活动。或者说, 人员素质测评就是综合利用心理学、管理学和人才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和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的、客观的测量和评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个人稳定的素质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能力因素、动力因素和个人风格因素。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的确在人的职业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对于人的能力因素、个人风格因素和动力因素进行测量和评价是科学的。 《企业管理能力倾向测验》评价报告、《社会愿望量表》评价报告、《管理者行为风格测验》评价报告分别从个人稳定素质特点主要包括的这三个方面,进行评定与测量的。测评一词包括了两层含义:“测”是指测量、测试, 是以量化的方式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和行为特征等进行分析和测量;“评”是指评价、评定, 是以定性化的方式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和行为特征等进行评价和评定。下面结合我个人的《社会愿望量表》评价报告,分析评定和测量结果的不同。

数据结果: 量表维度含义说明: 1.权力动机:在组织行为过程中,力图获得、巩固和利用权力的内在需求,试 图以自己的思想、意图影响和控制他人,控制环境和牵引对自己有影响的作用力的愿望。 2.回避失败:面对任务情景时存在的一种回避困难、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倾向。 3.争取成功:在面对任务情景时,朝向高标准,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艰苦努力,希望获得优秀成绩的愿望。 4.风险决策:面对不确定情景时,敢于承担风险,驾奴情景并进行决策的倾向 性。 5.亲和动机:在群体工作和生活中,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并建立亲密关系的 需要。

[哲学,理性,原理]谈传统哲学及法哲学原理中的理性与法

谈传统哲学及法哲学原理中的理性与法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主人世界是希腊世界。古代社会通过暴君的意志实现,暴君实现人民意志,并且将集体的意志变成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意志凌驾在善和恶之上,他的意志是普遍的意志,能摧毁作为特殊的个人意志。之后,个体成为忠诚的公民,并通过他们的特殊活动实现普遍的(政治)目的。 1暴君被消灭之后,国家建立起来而进入法律统治的时代,对这一时代的公民来说:法律是一种不行动,某种准自然的东西,或神性的东西,他现成地接受法律,法律不是他通过一种有意识和有意志活动创造出来的东西。 2 正如那句希腊谚语所说:要过好的生活就必须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城邦之中。希腊时代的个体都是作为忠诚的公民存在的,他们并不具有独立的个体性。古典希腊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口头文化,其观念及文字上的表述首先是通过口述的形式传递与讨论,无论公共的或是个人的。除文学外,该社会的性质本身强调面对面的关系促进了各种形式的口头交流。在政治方面,陶片放逐法与放逐的重要性便不难理解了:共同体某一个人的身体迁移有效地阻止了他与其同胞思想上的交流。 3作为忠诚的公民的一员的苏格拉底将哲学的主题从天上引入进了尘世之中,他首次作为个人公开发言并进行关于作为公民个体的善的思考,他试图在人人都尽力成为好公民的社会之下寻找个体的善的存在,也就是在履行公民义务之外开辟出作为人本身的新的伦理领域。这样就出现了私人与公共、哲学与政治的交锋,个人作为其自身从此有了私人存在和思考的空间。这种个人对于自我的强调实际上就开辟了主体哲学的先河,而个人一旦分离出来,就意味着关系问题的出现,也就是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间的关系,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处理以上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个人对于自我独立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问题,这种独立是一种何种程度和怎样意义上的独立? 在古希腊时期,人们依循城邦的习俗而生活,法和伦理都是以自然的形式呈现的。随着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的发展,人们需要从个体的强大之中去谋求权力欲望的实现,而权力又往往隐含在真理之后,即,民主制的发展以及个人权力的扩张促进了知识的发展。寻求知识的路径不仅是向外的探求,同时也是向内的深入,这种向内的深入实际上就是对于合理性的追寻。而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就是典型的对于合理性以及对于知识的一种要求,在这一意义上,尼采说苏格拉底乃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就并非无的放矢了。但苏格拉底这种理性还不是一种主体的理性主义,他对于理性的追寻是在公共意义上的追寻,他实际上所做的是,通过话语,将思索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说在我的心之中进行的、我与我自己之间的无声对话公共化。 4而到了柏拉图那里,问题则有所不同,他的启蒙不是公开性的,他只以贵族为教授对象,他强调了哲学的至高无上性,同时也就强调了主体理性的至高无上。而近代到了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又一次和公共发生融合,这种融合就表现在哲学的理性在启蒙运动之中发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此,阿伦特曾有言:自柏拉图的学园以来,各种学派和宗派就与公共意见、与整个社会、与他们相对立;到了启蒙时代,人们要求对于理性的公开的运用,这种公开运用又不同于苏格拉底的公共性,而是一种把主体理性推而广之的公开的、普遍的运用。对于这种运用,康德说:理性不是拿来自我孤立的,而是要和他人一起融入共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