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监管报送系统报表需求

xx银行ODS及应用建设项

监管报送报表需求说明书

xx公司

2012年11月

修订记录

1监管报送报表需求

1・1项目描述

1.1.1背景

银监会为了加强对银行业的持续监管,提出了新监管报表体系,并要求在2006年起开始上报,华兴银行在2012年的ODS项目目标中,明确提出了ODS项目要与明年一月初监管报表报送工作进行衔接。鉴于此,数据信息中心提出对外监管报表的需求梳理工作。

1.1.2任务目标

对新监管报表体系、我行内部管理报表体系以及信息披露报表体系进行梳理,明确报告项目的口径定义,整理我行统一使用的监管指标并分析信息采集的困难点,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熟悉掌握和理解各指标的内涵,为今后ODS项目中对外监管报表报送等应用口径报送的一致性,数据定义的完备性奠定基础。

梳理23张监管报表模板,解释相应指标口径、定义,编写业务需求书;

进行业务系统分析,完成报表的数据定义,并进行业务规则的检查;

整理指标体系并编写监管统计指标字典;

对部分手工报表提出缺口数据的改进建议;

对最终确认的手工报表、需手工补录的数据进行整理。

1.1.3监管报表分类

银监会报表分类

银监会遵循统一的监管标准、采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方法制定,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监管标准,同时兼顾银行业的现状,定量采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财务和风险信息,设计了报表体系,用于中国银监会对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持续监管,其报表体系包括基础报表和特色报表两类:

1.2功能需求

1.2.1应用功能说明

本应用系统目标为银监会监管报表,应用功能即对应相应的监管报表功能,具体内容如卜表所示: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流 动 性 风 险 市 场 风 险 资

本充足G15 最大二十家关联方关联交易情况表 G16 抵债资产账龄情况表

第I 部分:银行卡业务情况表

G17 ---------------------------------------------------------- 第II 部分:银行卡业务情况表(补充情况) G18 债券发行和投资情况表 G21 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 G22 流动性比例监测表 G23 最大十家存款客户情况表

G24

最大十家金融机构同业拆入(含回购)情况

表 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情况表第I 部分:流动性覆盖

G25

第II 部分:净稳定融资比例

季 季 季 季 季

G31

有价证券及投资情况表 季 G32

外汇风险敞口情况表 季 半

G33

利率重新定价风险情况表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1.3报表需求

报表上报并查询相关的表,报表表样需求详见附件

1.3.1报表处理

监管报表统一按照如下处理流程:

首先进行数据缺口处理:分析系统间的数据缺口和数据质量问题导致各维度汇总值与总 帐数据的缺口,按照业务部门确认的方式进行缺口处理;

统一进行币种折算:缺口数据处理完毕后,按照币种折算及方法描述的要求,对数据进 行币种折算,并进行折算调平;

最后进行数据进位调平:在折算调平数据基础上,根据派生公式,计算派生值后,进行 数据进位,并进位调平,以保证报表数据的最终平衡。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其他特色报表

1.3.2数据缺口处理

1.3.3币种折算

我行的业务数据资源中除了人民币的业务数据之外,还存在外汇业务数据。在报表中不

仅要展示各原始币种的业务数据,还要将各原始币种数据折算为某种单一币种的数据予以展示。

币种之间的折算方法

本报表体系应当提供两种不同的折算途径:

1)先美元再人民币折算法。先将各币种(除人民币外)按各原币种对美元的折算

汇率折算成美元,形成折算美元的数据,再将折算成美元的数据按美元对人民币的

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数据,形成单一的人民币数据。

2)折美元和折人民币分开折算法(以总行发布的全行外汇牌价中的各币种折美元

的中间价为基础,制作各币种与美元的折算汇率(1外币对应美元汇率,保留10 位

小数);以折美元的折算汇率为基础,按照人民币对美元的折算汇率,计算得到各

币种对应人民币的折算汇率(1外币对应人民币汇率,保留10位小数)。在上述基

础上,折美元数据是将各币种按各原币种对美圆的汇率折算成美圆,形成折算美

圆的数据;折人民币数据是将各币种按各原币种对人民币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形

成折算人民币的数据。该方法本质上与方法1相同。

币种数据间的折算应当作成独立的标准模块或函数,提供应用程序或过程调用;

外汇牌价表的要素为:日期(8),币种(3),百一外币对应人民币汇率(6)(不包括浮动的10位小数点),一外币对应美元汇率(6)(不包括浮动的10位小数点);折算时采用四舍五入法;

本报表体系应当提供三种不同的折算率,分别是:总行资金部发布的全行外汇牌价中的各币种折美元的中间价、年终决算牌价、外汇买卖交易牌价。究竟选择哪种折算率进行换算,由系统操作界面或者上层调用参数决定;

每张报表的具体折算方法在数据需求分析阶段中进行确认。

折算方法流程-先折算后合计

读取该数据报表数据一读取折算表一进行数据折算计算一折算调平一将数据合计记入(目标)数据表一读取汇总管理表(如果需要的话,寻找下一个数据)一结束时返回处理结果。

折算调平原则

因分行上报的人民币数据和外币折美圆数据科目横向检查及试算平衡表纵向检查均为

平衡,故无须对人民币和外币折美圆进行折算调平。

由总行统一做外币折人民币操作,需要对外币折人民币进行折算调平。

1.3.4尾数调平

1.3.4.1概要说明

本报表体系原始数据源的货币单位为角分(如果手工上报的数据为万元,先统一补零到角分单位),但统计报表需要以万元、亿元或其他任意有效的货币单位来展示数据。由于进位采用的是四舍五入的方式,进位后的数据会有小额的误差,造成报表不平衡,因此,在数据处理时必须提供数据进位及其调平功能。

1.3.4.2数据进位

进位操作由用户选择进位参数,参数值在0——8的范围之内,进位计算公式为:目标数值=原数值/10(n次方)(n=0・・・8,即从元至亿元)。采用四舍五入法,而保留小数点位数则可以进行参数设置。

1.3.4.3进位后的调平策略

数据进位后,货币的单位发生变化,产生进位尾差,必定会造成平衡关系的问题。为了消除因进位或其他因素形成的影响,必须进行尾差调平处理。建议将此功能作成标准模块,提供全系统共享。由于不同形式的报表,具有不同平衡关系,因此必须按照具体的报表形式进行调平处理。

长期以来统计工作者在统计工作的实践进行了不断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在统计工作中,数据调平的应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报表体系提供两种调平方法,供用户选择,至于采用何种算法,则根据报表具体要求决定:

单向带有合计关系的报表处理方式。大多数报表数据都带有纵向或横向合计关系,对于这种报表的调平方式是“自顶向下”调平法。即:先外后内,逐层调整。

1)调整第一层次汇总关系:如某个报表具有如下合计关系:A=B+C+D。数据经过

加工后,可能会产生下列二种情况:

①A>B+C+D,这时我们需要对B、C、D中某一个进行调增,直至相

等为止。

②A

等为止。

2)再逐层调整汇总关系:如果在B、C、D中有下一层的合计关系,则再进行下一

层次的逐个调平。如:B>B1+B2+B3,需要对B1、B2、B3中某一个进行调增,直

至相等为止。反之,则进行调减处理。

纵横向都带有合计关系的报表处理方式。有些报表数据的纵向和横向都带有合计关系:1)先横后纵法

对于这种报表的调平方式是采用横向“自顶向下”调平法,然后在横向调平的基础上,重新加计纵向合计数。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首先确定主栏数值的报表。即以主栏合计数为基准,对宾栏数据按照调平策略中“单向带有合计关系的报表处理方式”进行调整。采用这种算法时,无论数据调增、调减,均约定调整宾栏项目中的“其他”项指标数据,若报表中无“其他”项,则调整宾栏中数据比重最大值。横向调整完成后,纵向只做简单合计运算。

2)先纵后横法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首先确定宾栏数值的报表。即以宾栏合计数为基准,对主栏数据按照调平策略中“单向带有合计关系的报表处理方式”进行调整。采用这种算法时,无论数据调增、调减,均约定调整主栏项目中的“其他”项指标数据,若报表中无“其他”项,则调整主栏中数据比重最大值。纵向调整完成后,横向只做简单合计运算。

2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2.1用户界面需求

用户界面以银监会提供的标准界面为准,并根据客户要求,修改相关样式

2.2安全保密需求说明

•全面的用户口令管理

要求系统内的数据严格按照用户、角色的分配进行查看,避免泄漏到系统外或没有数据查看权限的用户对数据进行浏览、打印和导出操作。

•灾难恢复策略

1.系统做集群配置。

2.系统运行期间应每日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备份策略可参考数据量及运行要求制定,保证在数据失效后迅速、准确地恢复数据。

•接口文件安全

2.3处理能力需求说明

2.3.1精度

指标数据的精度要求为2位小数,汇率的精度要求为4位小数。

2.3.2每页最大显示行数

由于有些报表数据量较大,同时为了操作方便和美观,需要分页显示全部内容,每页最

大显示的行数为50行。

如果报表下载之后,用A3纸打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报表单元格的宽度。

2.3.3性能要求(时间特性)

性能需求描述系统性能方面的静态数值和动态数值方面定量的需求,包括:用户量、

交易吞吐量、系统响应时间等。

•系统支持同时在线用户数量是300。

•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量是300。

•所有的目标响应时间需求都是基于用户浏览器提交请求开始到接收到全部重要输出信

息的端到端的响应时间。

•终端用户交互式访问系统的登陆界面的响应时间目标是小于2秒。

•终端用户98%的简单查询访问的响应时间目标是小于3秒。

•终端用户98%的简单增删改事务处理访问的响应时间目标是小于3秒。

•终端用户98%的复杂查询访问的响应时间目标是小于5秒,视查询的复杂程度。

2.3.4灵活性

无特殊需求。

2.3.5容错性要求

对于由于参数设置错误、或者部分参数没有设置就进行后台数据计算,系统要给出提示。

2.3.6可维护性

•单点登录

•用户信息同步

监管报送系统一期报表总共需要开发15张报表,包括。

3.1.1监管报表与原系统映射

3.1.2表样格式需求分析

以银监会提供的表样为主,并标准化格式上报,详细附件附:监管报送数据分析接口

® a

GF01资产负债项目

1104-报表指标—hl- 统计表.xls

20121206.xls

附:人行统计报送数据分析接口

人民银行统计报表报分析-20121206-lvhu

基于分布式数据仓库的监管报送系统建设实践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应用场景的持续创新,金融监管数据报送模式也随之不断变化,且银行数据不仅规模庞大、类型复杂,数据量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然而,传统的银行监管报送系统在海量数据提取、加工、上报等方面均面临诸多问题,如数据异构、数据量大、耦合度高、时效性差等,已愈发难以适应报送模式变化,也无法满足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对此,邯郸银行基于分布式数据仓库建设,创新搭建了统一监管报送系统,以期能更好地应对大数据背景下面临的各类监管数据报送挑战。 一、分布式数据仓库建设思路 针对银行业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标准问题,邯郸银行适时展开数据仓库建设,以进一步统一全行数据标准,提高数据治理能力与数据质量;同时,通过引入分布式技术,采用分布式计算框架,将数据分层处理,高效解决了计算复杂度和数据存储难题,为促进业务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基础平台建设 在平台建设方面,邯郸银行运用Hadoop分布式大数据技术,在X86服务器上搭建了基础硬件平台,不仅有效降低了软硬件成本,还为海量数据处理夯实了资源基础。此外,为解决数据整合度不高、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应用难等问题,邯郸银行整合客户信息、交易信息等多个应用场景数据,实现了数据合理有序存储与快速使用。

总体而言,基础硬件平台主要包括运行层、设施层、平台层、任务调度控制台、用户网关层与客户应用层。其中,运行层负责为基础软件提供运行环境;设施层负责为平台层提供系统命名、文件信息管理等服务,包括Zookeeper和Hadoop软件。平台层主要为用户网关层提供应用服务,由HBase、任务调度控制台、Hive组件组成。任务调度控制台作为任务执行调度中心,负责根据业务数据优先级安排任务处理顺序,并由客户端反馈执行结果。用户网关层负责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及提供用户与数据平台的调用接口,实现硬件平台与数据平台的交互。客户应用层负责根据应用程序的差异化功能,高效支撑客户服务。 2.数据治理体系 随着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系统越来越多且各系统间相互独立,同时各系统在数据库、存储方式、数据分发接口等方面也不尽相同,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各系统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针对上述问题,银行机构通过建设数据仓库集中管理全局数据,执行统一调度、关联共享,有助于构建高效的数据治理体系。 在数据标准方面,为统一全行数据标准,邯郸银行从源系统层面即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包括标准化数据分发接口、数据文件、数据存储、数据接收接口等,并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同时,在数据仓库的开发过程中,进一步制定了基础数据标准,包括表命名标准、字段命名标准、类型标准、值域映射标准、数据存储标准、数据清洗标准、数据ETL代码标准等,且一旦发现有不满

银行监管报送系统报表需求

xx银行ODS及应用建设项 目 监管报送报表需求说明书 xx公司 2012年11月

修订记录

1监管报送报表需求 1・1项目描述 1.1.1背景 银监会为了加强对银行业的持续监管,提出了新监管报表体系,并要求在2006年起开始上报,华兴银行在2012年的ODS项目目标中,明确提出了ODS项目要与明年一月初监管报表报送工作进行衔接。鉴于此,数据信息中心提出对外监管报表的需求梳理工作。 1.1.2任务目标 对新监管报表体系、我行内部管理报表体系以及信息披露报表体系进行梳理,明确报告项目的口径定义,整理我行统一使用的监管指标并分析信息采集的困难点,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熟悉掌握和理解各指标的内涵,为今后ODS项目中对外监管报表报送等应用口径报送的一致性,数据定义的完备性奠定基础。 梳理23张监管报表模板,解释相应指标口径、定义,编写业务需求书; 进行业务系统分析,完成报表的数据定义,并进行业务规则的检查; 整理指标体系并编写监管统计指标字典; 对部分手工报表提出缺口数据的改进建议; 对最终确认的手工报表、需手工补录的数据进行整理。

1.1.3监管报表分类 银监会报表分类 银监会遵循统一的监管标准、采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方法制定,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监管标准,同时兼顾银行业的现状,定量采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财务和风险信息,设计了报表体系,用于中国银监会对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持续监管,其报表体系包括基础报表和特色报表两类: 1.2功能需求 1.2.1应用功能说明 本应用系统目标为银监会监管报表,应用功能即对应相应的监管报表功能,具体内容如卜表所示: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商业银行2024非现场监管报表系统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2024非现场监管报表系统解决方案 一、本文概述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监管要求的日益严格,商业银行需要及时、准确地报送各种监管报表,以展示其业务运行状况和合规水平。为提高报表报送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填报错误和延迟,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2024非现场监管报表系统的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概述 2024非现场监管报表系统解决方案集成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报表生成等功能,旨在提高商业银行报表报送的自动化水平。该解决方案基于灵活且可扩展的架构,可满足各种复杂的报表需求,适用于各类商业银行。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不断更新,商业银行对于报表报送的自动化需求日益增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2024非现场监管报表系统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该解决方案集成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报表生成等功能,旨在提高商业银行报表报送的自动化水平。

2024非现场监管报表系统解决方案采用灵活且可扩展的架构,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的报表需求。该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类商业银行,无论是大型国有银行还是小型城市商业银行,都可以通过该解决方案提高报表报送的自动化水平。 数据采集是该解决方案的重要功能之一。通过数据采集,商业银行可以将各种数据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包括来自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外部数据等。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转换后,将被用于生成各种报表。数据采集还支持定期或实时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数据处理是该解决方案的另一个关键功能。数据处理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转换,以便生成符合监管要求的报表。同时,数据处理还支持自定义的数据处理流程,可以根据不同的报表需求进行灵活的配置。 数据存储是该解决方案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数据存储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高性能、可扩展的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报表生成和查询分析。数据存储还支持多种数据存储格式,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报表生成是该解决方案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报表生成,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报表需求生成各种类型的报表,包括表格、图形、仪表

银行业保险业关联交易监管系统(第一期)数据填报规范(银行试运行版)

银行业保险业关联交易监管系统(第一期) 数据填报规范(银行试运行版) 第一部分引言 银行业保险业关联交易监管系统(以下简称关联交易监管系统)旨在强化对银行业保险业关联交易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对银行保险机构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监管。本规范依据《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及其他法律法规等要求制定,旨在收集填报银行保险机构的关联方信息,以及与关联方之间的各类关联交易的数据。

第二部分一般说明 1.填报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法人、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中小银行机构。 2.填报方式:通过银保监会数据采集平台登录关联交易监管系统,以批量导入或手工填报的方式报送。 3.批量导入数据格式:XML文件格式,具体数据填报模板可在关联交易监管系统中下载。 4.数据单位:万元、百分比;“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如无特殊说明“天”均指自然日。 5.四舍五入要求:金额保留6位小数;百分比保留4位小数,报送百分比时不带%。 6.日期类型:YYYYMMDD。 7.数据填报更新的顺序:需先填报法人及其他组织、自然人、金融产品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实际发生情况填报单笔关联交易,填报单笔关联交易前,应完善法人及其他组织、自然人、金融产品基本信息;填报关联交易季报数据前,需先填报基础数据(包括资本净额、金融产品信息等)。 8.填报币种:要求以本外币合计人民币填报。除权益类项目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时,应按照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的基准汇价进行折算。根据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权益类项目按历史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不同时期汇率之间形成的差额,按相应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等四种主要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对人民币的折算汇率,以报告期末最后一天美元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与同一天上午9时国际外汇市场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套算确定。

关于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

关于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 一、背景介绍 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为了加强金融监管和统计工作,提高数据质量和效率而建立的一套数据报送平台。该系统的目标是实现金融机构数据的集中、标准化、自动化报送,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的保证。 二、数据报送范围 1. 金融机构 系统主要面向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通过系统进行数据报送。 2. 报送内容 系统要求金融机构报送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 - 资产负债表 - 利润表 - 现金流量表 - 贷款和存款数据 - 金融衍生品交易数据 - 风险管理数据等 3. 报送频率

数据报送的频率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规模和业务特点而定,一般为每月报送,也可能根据需要进行更频繁的报送。 三、数据报送流程 1. 注册和登录 金融机构需要先在系统中注册账号,并通过相关身份验证后,获得登录权限。 2. 数据准备 金融机构需要按照系统的数据报送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数据文件。数据文件 的格式可以是Excel、CSV等常见格式。 3. 数据上传 登录系统后,金融机构可以选择上传数据文件的方式进行数据报送。系统支 持批量上传多个文件,并提供了数据校验功能,确保上传的数据文件格式正确。 4. 数据校验 系统会对上传的数据文件进行校验,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完整性、数据一致 性等方面的检查。如果发现错误或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系统会给出相应的提示,并要求金融机构进行修正。 5. 数据确认 在完成数据上传和校验后,金融机构需要确认所上传的数据文件是否准确无误。确认后,数据将进入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 6. 数据处理 系统会对确认无误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存储、归档、汇总等操作。 数据处理完成后,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已报送的数据和报送历史记录。

银行统计报送工作实施细则

**银行统计报送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监管统计报送流程,明确报送部门职责,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促进统计报送工作规范化、流程化,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行统计工作遵循统一规范、准确及时、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三条本行统计报表根据需求划分为五大类,分别为人民银行报表、银保监局报表、财政局报表、其他监管类报表、临时性报表。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总行统计相关部门及各分支行。 第二章统计报表制定 第五条本行统计报表制定遵循统一、规范、精简、效能的原则,综合考虑效益成本,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资源,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避免重复,切实减少统计报表数量。 第六条总行统计管理部门在综合调查分析全行数据需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局的有关要求,充分征求各业务管理部门意见,统筹规划,统一制定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每年修订一次。每年年初,总行统计部门根据全行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

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局统计制度的要求,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统一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第七条统计报表包含以下内容: (一)填报要求,包括填报机构、报送频度、报送时间、报送方式、数据来源、数据单位等。 (二)指标解释,对报表每一项目和指标以及填报内容作出详细解释说明和定义。 (三)审核要求,报表内各项目之间以及与其它报表项目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 第三章职责权限 第八条总行计划统计财务部为全行统计归口管理部门,具有数据填报、数据校验、报表打印、数据汇总、数据恢复、文件提交、文件生成、数据查询、发派任务、发放权限、修改支行功能权限、修改支行数据权限、修改支行报表权限。 第九条总行风险管理部为信贷统计管理部门,具有数据填报、数据校验、报表打印、数据汇总、数据查询、发派任务、发放权限、修改支行功能权限、修改支行数据权限、修改支行报表权限。 第十条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运营管理部、授信审批部、贸易金融部、电子银行部、法律与合规部、董事会办公室、资产保全部、普惠金融部、人力资源部、资金营运中心及各分支行等相关部门具有数据填报、数据校验、报表

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

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 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是指在特定时间内,金融机构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向监管机构提交报表的规则。这些报表对于监管机构了解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风险暴露和业务运营等方面非常重要,有助于监管机构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通常由监管机构制定和发布,包括报表的种类、填报的时间要求、填报的格式规范、报表的递交方式等方面的具体规定。金融机构需要按照这些规则,及时、准确地填报相关报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给监管机构。 金融机构需要了解自己需要填报的报表种类。不同的金融机构根据其业务类型和规模,需要填报的报表种类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都需要填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基础报表,以及风险资本报表、银行风险综合评估报表等特定报表。 金融机构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及时填报和报送报表。监管机构通常会规定每个报表的报送频率,有的是每月报送,有的是每季度报送,还有的是每年报送。金融机构需要根据规定的时间表,按时填报和报送报表,以确保监管机构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第三,填报报表时,金融机构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规范进行填

写。报表的格式规范通常由监管机构提供,包括报表的表头、数据项、计算公式等。金融机构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这些规定,确保填写的报表符合规范要求,数据准确无误。 报表的递交方式也是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中的重要内容。监管机构通常会规定金融机构使用特定的报送渠道,如网络报送系统、电子邮件等,将填写完毕的报表发送给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需要熟悉并掌握这些报送方式,确保报表能够顺利送达监管机构。 金融机构在填报和报送报表时需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报表是监管机构评估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和业务运营的重要依据,金融机构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确保报表的信息真实、完整和准确。同时,金融机构还需要保留相关的填报记录和报表资料,以备监管机构的审查和核对。 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是金融机构必须遵守的重要规定。金融机构需要了解报表种类、填报时间要求、格式规范和报送方式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并确保填写和报送的报表准确无误、完整可靠。只有如此,监管机构才能及时获取金融机构的相关信息,有效监管金融市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关于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

关于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 一、背景介绍 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是为了加强金融监管和统计工作而建立的数据报送平台。该系统的建立旨在提高金融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为了确保数据报送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标准格式文本,详细介绍了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的要求和流程。 二、数据报送要求 1. 报送对象: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2. 报送周期:按季度报送,报送截止日期为每季度的最后一天。 3. 报送内容:报送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 流量表等财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统计数据。 4. 数据格式:报送的数据需按照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和 报送。具体格式要求可在系统内查看相关文档和模板。 5. 数据准确性:报送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误导性信息。如发现数据错误或者遗漏,应及时进行更正和补报。 三、数据报送流程 1. 登录系统:金融机构需要通过指定的网址登录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 2. 填写数据:根据系统提供的报表模板,金融机构需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数据。 3. 校验数据:填写完毕后,金融机构应对数据进行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4. 提交报送:校验无误后,金融机构可将数据报送至系统。报送后,金融机构 可在系统内查看报送情况和处理进度。 5. 数据审核:系统将对报送的数据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将及时与金融机构 联系并要求进行修正。 6. 数据确认:审核通过后,金融机构可在系统内查看报送数据的确认情况。 7. 数据反馈:系统将根据报送的数据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并及时反馈给金融 机构。金融机构可在系统内下载和保存相关报表。 四、数据报送注意事项 1. 数据保密:金融机构在报送数据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的 保密性和安全性。 2. 报送时限:金融机构应在规定的报送截止日期前完成数据的报送,如遇特殊 情况无法按时报送,应提前向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和说明。 3. 报送变更:如金融机构的基本信息或者数据报送方式发生变更,应及时通知 系统管理员进行修改和调整。 4. 报送反馈:金融机构应定期查看系统内的报送反馈信息,如有问题应及时与 系统管理员联系进行沟通和解决。 五、总结 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数据报送是金融机构履行监管义务的重要环节,也是保 障金融监管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金融机构应严格按照本标准格式文本的要求,准确、及时地报送相关数据。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将加强对数据的审核和反馈,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系统将为金融监管和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银行工作中的数据统计与报表生成指南

银行工作中的数据统计与报表生成指南 在现代社会中,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核心机构,承担着金融资金的流通和管理 职责。而在银行的运营过程中,数据统计与报表生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银行工作中的数据统计与报表生成的指南,帮助银行人员更好地完成相关工作。 一、数据统计的重要性 数据统计是银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银 行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市场的变化以及自身业务的情况,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数据统计还可以帮助银行发现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确保银行的稳定运营。 二、数据统计的方法与技巧 1. 数据收集:银行需要收集各种与业务相关的数据,包括客户信息、交易记录、资金流动等。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内部系统、客户调查、市场调研等方式进行。 2. 数据清洗:在进行数据统计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去除重复数据、错误数据和缺失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通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数据 中的规律和趋势。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学分析、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 4. 数据可视化:将统计分析的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出来,使数据更加 直观和易于理解。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Excel、Tableau等。 三、报表生成的步骤与要点 1. 报表需求分析:在生成报表之前,需要明确报表的目的和需求。根据不同的 需求,确定报表的内容、格式和频率等。

2. 数据提取与整理:根据报表的需求,从数据源中提取相应的数据,并进行整 理和加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报表设计与布局:根据报表的内容和格式要求,设计报表的布局和样式。合 理的布局和清晰的结构可以使报表更加易读和易懂。 4. 报表生成与输出:使用相应的报表生成工具,将整理好的数据填入报表模板中,生成最终的报表。报表可以以电子文档或打印纸质形式输出。 四、数据统计与报表生成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1. 数据质量问题:在数据统计与报表生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数据质量不高的 问题,如数据缺失、错误数据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数据收集和清洗的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分析能力不足:数据分析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银行人员可以通 过参加培训课程、学习相关书籍和使用数据分析工具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3. 报表需求变化: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报表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银行人员需要及时了解业务的最新情况,调整报表的内容和格式,以适应新的需求。 五、数据统计与报表生成的价值与意义 数据统计与报表生成不仅是银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银行管理和决策 的重要依据。通过准确的数据统计和分析,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同时,报表的生成和分析也可以帮助银行发现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应对。 总之,数据统计与报表生成是银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合理的数据统 计方法和技巧,以及规范的报表生成步骤和要点,银行人员可以更好地完成相关工作,并为银行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银行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银行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银行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业务的增长和创新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金融交易、资金流转等重要职能,其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银行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并优化,对提升银行业务水平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和范围 本次需求分析报告主要目标是提供一套包括核心业务、客户管理、风险管理、系统安全等功能的综合银行系统。该银行系统将提供以下主要功能: 1. 客户账户管理:包括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的开户、销户、账户查询等功能。 2. 资金管理:包括存款、取款、转账、理财产品等功能。 3. 贷款业务:包括贷款申请、审批、放款、还款等功能。 4. 结算与清算:包括电子支付、电子票据、外汇结算等功能。

5.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反洗钱等功能。 6. 系统安全:包括用户认证、数据加密、防止黑客攻击等功能。 7. 报表和统计:提供各类报表和统计数据以支持决策和监管。 三、需求分析 1. 功能需求: (1)客户账户管理:提供开户、销户、修改账户信息、账户查询等操作,支持个人账户和企业账户管理,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操作便利性。 (2)资金管理:提供存款、取款、转账、理财产品等功能,支持不同货币和不同形式的资金管理。 (3)贷款业务:提供贷款申请、审批、放款、还款等功能,拥有严格的贷款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机制。 (4)结算与清算:提供电子支付、电子票据、外汇结算等功能,支持各类金融交易的结算和清算。 (5)风险管理:提供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反洗钱等功能,确保银行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6)系统安全:提供用户认证、数据加密、防止黑客攻击等功能,确保银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报表和统计:支持各类报表和统计功能,方便银行管理层进行决策和监管。 2. 非功能需求:

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

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 在金融监管领域,报表报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规范金融机构的报表报送行为,提高监管效能,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应运而生。本文将介绍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的相关内容。 一、监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 监管报表是金融机构向监管机构提交的一种规定格式的报表。它是监管机构了解金融机构经营状况、风险暴露和合规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监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监管机构提供有效监管和风险防控至关重要。 二、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的背景和目的 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是由监管机构制定的具体要求,旨在规范金融机构的报表报送行为,提高金融机构报表报送的质量和效率。该规则的出台是监管机构加强风险监控、防范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的适用范围和内容 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适用于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规则对报表报送的时限、格式、内容、报送渠道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1. 时限要求:规定了报表报送的截止日期,金融机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表的报送。 2. 格式要求:规定了报表的格式和模板,金融机构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填报报表,确保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内容要求:规定了报表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金融机构需要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4. 报送渠道:规定了报表的报送渠道,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电子报送、邮寄报送等方式将报表提交给监管机构。 四、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的重要性和影响 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的出台对于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监管效能:规范的报表报送流程和准确的报表信息,有助于监管机构快速了解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暴露,提高监管效能。 2. 加强风险防控:通过及时、准确的报表报送,监管机构能够及时发现和评估金融机构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3. 促进金融机构合规经营:1104监管报表报送规则的要求,迫使

【Selected】银行行非现场监管报表报送管理办法

ⅩⅩ银行行非现场监管报表报送管理办法 为加强和规范ⅩⅩ某行(以下简称“我行”)非现场监管报表信息报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交流,及时满足监管部门非现场监管需求,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我行最新动态,特制定本办法。 一、信息报送的内容 非现场监管报表内要求填报的数据 二、信息报送的要求 1.注重时效性。填报部门要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按期填写报送相关报表。 2.注重信息质量。信息内容事实清楚、层次分明、观点准确、材料得当。语言组织准确、凝练,无病句、错字。引用的数据应准确详实。 3.报送方式。按照监管部门要求的取到报送纸质或电子版本,需要纸质版本并确认需要加盖印章的,应严格按照印章使用流程完成报备记录。 4.从防范风险角度出发,并依照我行发布的“三道防线”等制度规定,我行在制定合规风险管理部为本报表的报送归口部门。 5.非现场监管报表的数据提供部门为我行组织及负责科技工作的电子银行部和合规风险管理部及稽核监保部。三部门应本着数据共享,相互制约的关系,协作推进非现场监管报表报送工作的有效开展。 6.报送责任人及填报人职责填报人按期收集监管数据并按照数据据实填报,并保证所填报数据与采集数据一致,并按监管要求及时报送非现场监管报表;报

送责任人应及时复核填报人所填报的数据,并对填报人填报的数据与其收集到的其他部门提供的数据的一致性负总责。 7.非现场监管报表报送简要流程 1 )填报人依据监管部门要求,在报送日之前收集科技、风险、稽核监保部上一监管周期内发生的监管数据或文字说明。 2 )填报人依据所收集的数据据实填报,不得漏报、瞒报。 3 )报送责任人复核填报人所填写数据与所收集数据的一致性,并对数据一致性负责。 4 )填报人将经填报责任人复核后的数据依照监管部门规定的渠道及方式及时报送,不得迟报。 三、信息报送考核 奖惩措施。我行将对非现场监管报表报送工作进行考核,我行对数据提供人、填报人、报送负责人均提供一定的绩效工资参与报送工作的考核,若经监管部门发现有迟报、瞒报、漏报的现象发生,视情节情况扣罚当事人的对应绩效工资,甚至部门的绩效工资。 四、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指南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指南 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银行业也是如此,而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信息科技已经成为银行业监管者监管银行业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实施银行业信息科技的监管,中国银监会(CBRC)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导和规范金融机构填写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 《指南》的发布,是银监会在银行业科技监管工作中的一次重要举措。经查阅和实践,发现《指南》共分为 4 个部分,即:第一部分是监管要求;第二部分是监管报表;第三部分是监管报表资料要求;第四部分是监管报表填报流程。下面将围绕这四部分分别展开讨论,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指南》。 首先,第一部分是监管要求。《指南》首先要求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信息科技环境,也就是要保证信息科技在金融业务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管理强度。其次,金融机构需要建立良好的监管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并健全完善内部信息科技审计制度。 第二部分是监管报表。根据《指南》要求,金融机构每年需要填报的监管报表包括:信息科技风险情况报表、信息安全事件及报告报表、信息科技安全报表及其他相关报表。 第三部分是监管报表资料要求,《指南》要求金融机构在填报报表时,必须准备清楚和完备的资料,包括信息科技政策、规章、行业标准、技术支撑等。

最后,第四部分是监管报表填报流程。金融机构在填报报表时,需要根据《指南》的要求,建立和改进信息科技填报流程,并且要制定有关填报的操作规程,保证其遵守中央银行的要求。 总之,《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中国银监会(CBRC)在银行业科技监管工作中发布的一项重要指导文件,旨在指导和规范金融机构填写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在为银行业信息科技的监管提供依据的同时,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监管参考依据,规范金融机构填写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为银行业信息科技的监管奠定基础。

银行工作中各种报表资料的准备与提交注意事项

银行工作中各种报表资料的准备与提交注意 事项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报表资料,这些资料对于银行的运营和监管都至关重要。因此,准确地准备和提交报表资料是银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介绍银行工作中各种报表资料的准备与提交的注意事项,以帮助银行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一、报表资料的准备 1. 确定报表类型:银行需要根据不同的监管要求和内部管理需要,准备各种不同类型的报表资料。在准备报表资料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所需报表的类型和要求,以确保准备的资料符合相关要求。 2. 收集数据:准备报表资料的第一步是收集所需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来自银行内部的系统和数据库,也可以来自外部的合作伙伴或者监管机构。工作人员需要确保所收集的数据准确、完整,并且能够满足报表要求。 3. 数据处理和整理:收集到数据后,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整理,以便能够满足报表的格式和要求。这包括数据的清洗、筛选、计算和汇总等步骤。在数据处理和整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的准确性和细致性,以确保准备的报表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核对和审查:在准备报表资料之后,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核对和审查,以确保报表资料的准确性和合规性。这包括核对数据的准确性、报表的完整性和逻辑的合理性等方面。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审查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以确保报表资料符合监管要求。 二、报表资料的提交

1. 确定提交时间:不同的报表有不同的提交时间要求,工作人员需要提前了解 并确定报表的提交时间。在确定提交时间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和提交报表资料。 2. 提交渠道和方式:银行通常会有专门的系统或平台用于报表的提交。工作人 员需要熟悉并掌握这些系统或平台的使用方法,以确保报表资料能够按时、准确地提交。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相关的提交要求,如报表的格式、命名规范等。 3. 报表的保密和安全:报表资料涉及到银行的经营和客户的隐私,因此需要保 持高度的保密和安全性。工作人员在准备和提交报表资料时,需要遵守相关的保密规定和安全措施,确保报表资料不被泄露或滥用。 4. 监控和反馈:提交报表资料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监控报表的处理情况, 并及时反馈任何问题或异常。这包括报表的接受情况、处理进度和结果等方面。及时的监控和反馈可以帮助银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报表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结: 银行工作中各种报表资料的准备与提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工作人员具备 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准备报表资料时,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报表类型、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整理,并核对和审查报表资料。在提交报表资料时,工作人员需要确定提交时间、选择合适的提交渠道和方式,并保持报表的保密和安全。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监控和反馈报表的处理情况,确保报表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合理的准备和提交,银行可以更好地履行其职责,为客户和监管机构提供准确可靠的报表资料。

银行报表业务需求分析报告

银行报表业务需求分析报告 1. 引言 银行报表是银行业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报表可以反映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风险状况。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监管的不断加强,银行对于报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本报告旨在分析银行报表的业务需求,为银行的报表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2. 报表的核心功能需求 (1)财务状况反映:银行需要报表来反映自身的资产负债状况、收入和支出情况以及盈利能力。这些数据需要在报表中有清晰的展示和分析,以便管理层和监管机构能够全面了解银行的财务状况。 (2)经营绩效评估:银行需要报表来评估自身的经营绩效,包括各项业务的收入贡献、成本控制情况以及市场份额。报表需提供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功能,帮助银行进行经营策略的制定和调整。 (3)风险监控和评估:银行需要报表来监控和评估自身的风险状况,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报表需提供风险指标的计算和展示功能,帮助银行及时识别和控制风险。 (4)内外部报告需求:银行需要为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报表,以满足监管要求、股东、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因此,报表需要具备适应不同需求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3. 报表的具体功能需求 (1)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报表需要具备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能够自动从银行各个业务系统中抓取数据,并进行清洗、整理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报表展示和分析功能:报表需要提供各种图表和表格展示方式,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的展示和分析。报表还需具备数据筛选、排序和汇总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深度分析。 (3)报表导出和共享功能:报表需要提供导出和共享功能,能够将报表以Excel、PDF等格式导出,并支持多人协同编辑和访问,方便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使用和分享。 (4)报表权限管理功能:报表需要具备权限管理功能,能够对报表的访问和编辑权限进行灵活设置,确保报表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4. 报表的技术需求 (1)数据集成和接口:报表需要能够与银行的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数据集成,能够通过接口方式获取数据,并支持实时数据更新和查询。 (2)数据分析和建模工具:报表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建模的功能,能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等,以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战略规划。 (3)报表生成和发布工具:报表需要提供报表生成和发布的工具,能够根据预设的报表模板和规则自动生成报表,并支持定时发布和动态更新。

银行统计报表系统管理规定模版

银行统计报表系统管理规定模版 一、总则 银行统计报表系统是银行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为提高银行数据管理能力、规范数据统计和填报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本着严谨认真、科学严谨、作风务实的管理原则,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 适用于四大行及辖属各级分支机构的统计报表系统管理。 三、报表填报规范 (一)填报时间 1、月报:每月15日前完成月报填报工作; 2、季报:季报分别于每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完成填报工作; 3、年报:每年1月10日至1月25日完成年报填报工作。 (二)填报要求 1、应认真、紧密与负责任的态度,服从上级领导的决定,及时提交各类报表; 2、按规定格式填写报表,确保准确无误; 3、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银监会有关规定; 4、以上操作应当与对账等资料核对相结合,对账、审核的过程中要严肃认真。 四、数据管理 (一)数据安全 1、制定完善的安全保密管理措施,保证报表的安全和完整性; 2、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体系,确保数据不会因系统故障或人为失误而丢失或遗漏; 3、制定授权管理流程,规范数据的访问权限,保护机构和用户的隐私和安全。 (二)数据调整

1、银行统计报表数据必须在原则上与现金流、发放贷款、收集存款、证券业务等资金实际流向相一致; 2、在数据调整时,必须遵循银保监会有关规定; 3、在数据调整时必须注明调整原因、时间、经办人等相关信息。 五、监督管理 (一)日常监督 1、严格遵守银监会统计报表填报指南要求; 2、加强对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和报表填报人员的管理; 3、对报表填报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在发现问题时加强分析、研究和整改。 (二)周期性核抽检查 1、定期进行核抽检查,确保银行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根据核抽检查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统计报表管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真实性。 六、准确性和及时性 (一)准确性 银行统计报表是银行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必须全面、可靠、准确。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应认真负责,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填报银行统计报表,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二)及时性 银行统计报表是反映银行经营和财务状况的重要报表。各级分支机构应严格按时完成统计报表填报和上报工作,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如有特殊情况,需提请领导批准后延期上报。 七、处罚规定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银行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一)口头警告; (二)书面警告;

监管数据标准化报送系统升级(EAST3.0)需求说明书

附件1: 监管数据标准化报送系统升级(EAST3.0)需求说明书 广西北部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4月

1.系统建设背景 为了更规范的进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数据标准化的报送工作,并对国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监管数据标准化报送规范层面进行统一,银监会于2017年3月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的通知》及相关说明附件,将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数据标准化工作进行统一与规范,通知要求国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需要按照该发文的要求,进行数据的全面梳理、映射、采集、检核和上报。 2.系统建设价值 根据银监会通知要求,该系统将于201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上线运行,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银监会监管数据标准化报送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的改造,建立一个功能完善、高效率的监管数据标准化报送系统,将直接影响到我行日后与银监会之间日常报备工作的顺利开展。 3.系统建设目标 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的通知》的有关要求以及我行的接口要求,建设EAST数据采集

报送系统,帮助我行(包括我行的所有村镇银行)及时、完整、准确地完成监管数据标准化的报送要求,保证报送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并促进行内业务数据改良以及监管统计分析工作。 建成后系统报送表单如下:

4.我行相关系统描述 我行应用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分为:业务支撑应用、客户服务渠道、企业管理应用等几大部分。目前已实现的应用系统有: 业务支撑系统:包括核心业务系统、信贷业务系统、综合前置及多渠道接入系统、资金业务系统、理财系统、国际结算系统、贷记卡系统、中间业务平台等;

中小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制度落地实施报告

中小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制度落地实 施报告 中小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制度落地实施报告「篇一」 为准确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变化和实际风险状况,进一步优化监管统计报表,银监会对现有非现场监管报表进行了修订,制定了2017年非现场监管报表(详见附件),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现将填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表内容调整 (一)新增报表(基础类、业务类、支持发展类) 1.新增《G34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情况表》。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直接转让、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等方式进行信贷资产转让的情况。 2.新增《G51国别风险敞口及拨备统计表》。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反映银行业国别风险债权、债务敞口及相关拨备情况。 3.新增《S70科技金融和投贷联动统计监测表》。该表由两个部分组成:表一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情况;表二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投贷联动和外部投贷联动业务情况。 (二)修改报表(基础类、业务类、支持发展类)1.修订《G06理财业务情况表》。与“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月度统计表进行整合,统一两张报表的样式和填报说明。同时,修订产品端的销售渠道类型和资产负债端的资金投向项目。 2.修订《G31投资业务情况表》。行项目中,增设“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并进一步明确基金等部分项目含义。列项目中,修改最终投向类型,缩小最终投向行业归属的填报范围,并增设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化债转股等附注项目。

3.修订《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将1.7项和3.6项的名称分别修改为“投资债券和同业存单”和“发行债券和同业存单”。 4.修订《G11_Ⅰ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第Ⅰ部分:按行业分类的贷款(按贷款投向)》。增设“买断其他票据类资产”项目,反映除买断式转贴现以外其他票据类资产的转让情况;按照《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增设并购贷款相关统计项目。对应的分支机构报表GF11_I仅增设“买断其他票据类资产”项目。 5.修订《G01_Ⅶ贷款投向分行业情况表》、《G11_Ⅲ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第Ⅲ部分:按行业大类分类的贷款(按贷款投向)》和《G53_Ⅲ分地区情况表第Ⅲ部分:贷款行业情况简表》。增设“买断其他票据类资产”项目。对应的分支机构报表G F01_Ⅶ和GF11_Ⅲ同步调整。 6.修订《G01_Ⅰ表外业务情况表》。增设“发行的非保本理财中投向市场化债转股相关产品的部分”统计项目。同时,“代理代销业务”的填报方式由“当月发生额”改为“当年累计发生额”。 (三)新增和修改报表(机构类) 1.新增《S3u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负债表》。 2.新增《S3v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利润表》。 3.新增《S3w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臵业务统计表》。 4.修订《S3j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明细分类及其他情况表》。 5.修订《S4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补充数据表(季报)》 6.修订《S47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情况统计表》 (四)填报说明调整 1.修改《G11_Ⅱ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第Ⅱ部分资产质量及准备金》填报说明,删除G11_Ⅱ与《G31投资业务情况表》之间的表间校验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