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咏史知识点

咏史怀古类鉴赏知识点

常识集锦:按古诗词题材的不同,可以将古诗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咏史怀古、咏物抒怀、赠友送别、爱情怨女、思乡怀人、边塞征戍、山水田园等类型。准确把握这些类别诗歌的特点,对我们分析鉴赏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及思想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咏史怀古类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一、咏怀古迹诗词基本特点

(1)写作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诗词内容

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3)思想感情

多感慨个人命运,抨击社会实质。

具体为:国家——国运衰微,国土沦丧(多为宋朝)统治者——昏庸腐朽,骄奢淫逸古地——昔盛今衰,人事沧桑古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4)艺术手法

A、“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B、“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C、“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5)语言风格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思想大多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

(6)主题归纳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二、咏史怀古诗词表达风格

(1)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a.对比失落型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故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生命。

b.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怀古伤己)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蜀相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a.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

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

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

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b.物是人非型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金陵图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

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3)理性反思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此一种,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人意识。

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①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借古讽今)。

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②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如唐代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作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

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三、咏史怀古诗词鉴赏答题方法指要

1、弄清史实,疏通文意。

读懂咏史怀古诗,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2、要领悟感情。

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往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感情成分较浓。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3、分析技巧,体察诗心。

咏史怀古诗歌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还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

怀古咏史诗的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有用典的,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

小结:鉴赏咏史诗三步走

第一步: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第二步: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第三步: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四、实战演练

(2013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②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

参考答案:

12.①B(3分)

②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4分)

怀古咏史知识点

咏史怀古类鉴赏知识点 常识集锦:按古诗词题材的不同,可以将古诗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咏史怀古、咏物抒怀、赠友送别、爱情怨女、思乡怀人、边塞征戍、山水田园等类型。准确把握这些类别诗歌的特点,对我们分析鉴赏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及思想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咏史怀古类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一、咏怀古迹诗词基本特点 (1)写作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诗词内容 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3)思想感情 多感慨个人命运,抨击社会实质。 具体为:国家——国运衰微,国土沦丧(多为宋朝)统治者——昏庸腐朽,骄奢淫逸古地——昔盛今衰,人事沧桑古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4)艺术手法 A、“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B、“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C、“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5)语言风格 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思想大多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 (6)主题归纳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二、咏史怀古诗词表达风格 (1)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a.对比失落型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故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人的共同的心理感受,正是这样,这首杰出的赤壁怀古词才有了长久的生命。 b.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怀古伤己)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蜀相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a.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 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

高中语文知识点大全-怀古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根据诗歌的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二、考查形式 多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查。 三、知识讲解 (一)题材特征 1.内涵: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2.标志: 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二)内容情感 1.内容: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2.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三)常用手法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

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哀情。 【规律总结】 鉴赏咏史怀古诗步骤: 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人物或运用的典故(写什么)。 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鉴赏的第一步,就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像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当然,诗词的注解,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第一步。 2.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为什么写)即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法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时触发感慨的媒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3.推敲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诗人抒发什么感情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 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4.这种感情或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也有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完整版)念奴娇·赤壁怀古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_0

念奴娇·赤壁怀古知识点梳理及练习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己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深刻记忆。为此,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知识点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注解: ⑴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并非赤壁大战处。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⑵大江:指长江。 ⑶淘:冲洗,冲刷。 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⑸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⑹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⑺雪:比喻浪花。 ⑻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⑼小乔初嫁了:《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⑽雄姿英发: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⑾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⑿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

有关诗歌知识点

诗歌知识点 有关诗歌知识点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诗歌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诗歌知识点1 1诗歌分类 古代诗歌的分类是基础性的问题,在历年的高考中都有所体现,所以要牢记要点:按诗歌的体裁分类: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七律五律、绝句:七绝五绝)。按诗歌的题材分类:分为咏怀诗、咏史诗、咏物诗、田园山水诗、边塞诗等。 2作家分类 知人论事的方法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要求,而对于掌握诗歌作家的生平事迹有助于考生对作者所写诗歌的理解。在历年的上海卷考试中也考到了辛弃疾、岳飞等爱国主义诗人,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对常见的作家有所了解并有所分类识记。 如:爱国主义诗人群体有:屈原、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边塞诗人群体有: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等。山水田园诗人群体: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女词人:李清照等。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苏轼等。婉约派词人:姜夔、柳永、晏殊等。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苦吟诗人:盂郊、贾岛。亡国之君:李煜等。如再进一步根据作者对作品表现情感分类如:爱国报国(报国之志、报国无门)、战争之思(反对战争、歌颂英雄)、思家念乡(亡国之恨、离别之痛)、感怀人生(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等。 3意象分类 在古代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所以了解了一些固定的意象可以理解作者在诗歌中的思想情感,从而能进一步深入了解考题,分析考题,直达答案的要点。如:表示坚贞高洁的品质意象有:松、菊、梅、竹、冰雪、蝉等。表示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重点知识点梳理及复习

古诗词鉴赏训练 九大规律: (一)咏史怀古诗 (二)咏物言志诗 (三)送别怀人诗 (四)羁旅思乡诗 (五)边塞征战诗 (六)山水田园诗 (七)即事(景)怀诗 (八)哲理诗句 (九)用典诗句 (一)咏史怀古诗 ▶▶▶常见情感: 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常用技法 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②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 比。③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④衬托,作者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 例子: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世事变化难料。 2,“生子当如孙仲谋。” ▶抒发了词人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和爱国思想,也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 慨。 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百姓死 活予以揭露和批判。 (二)咏物言志诗 ▶▶▶常见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③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 的哀愁。 ▶▶▶常用技法 ①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自比)、象征、拟人和对比。 ②从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例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达了青年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高中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高中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高中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 一、诗歌鉴赏相关专业术语 1.诗歌按题材来划分,可分为8种,分别是: ⑴咏史怀古诗:通过凭吊古迹和古人来借古讽今,感慨昔盛今衰,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通过比喻象征和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 ⑶边塞征战诗:抒写报国立功壮志,XXX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⑸送别留念诗:表达别时留恋,别后思念,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诗:忧国忧民,反映离乱,渴望建功立业,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2、表达方式又五种,分别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说明。 3、描写景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来看,有描写和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象征、铺陈、白描。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如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如远看与近观结合,俯仰结合,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如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二、描写人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来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点总结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知识点总结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唐代著名诗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咏史为主线,诉说了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所遭遇的伤感离别之情。该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以下就是一些关于该诗的知识点总结。 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背景 辛弃疾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他已经陷入了经历多次失意的追求、手无寸铁的境地。而此时他到达京口北固亭时,感到一种无奈和沉痛。他向往新韵,但却明知一旦回去,就没有机会再去一次了。他离开这个地方,回到常州,继续他反抗政权的生涯。因此,这首诗描写了他对自己的感受,同时也纪念了逝去的历史,表达了时代的落寞与哀愁。 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基本意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怀古辟世”,抒发了历史多苦,人生难免的感叹,以及对自己的未来进一步的思考。诗人虽然形势严峻,但是依旧以一份乐观和勇气面对,表达出了诗人独立、自由、高尚的个性。同时,辛弃疾也用典婉约,将咏史的形式与抒情的表达融为一体,使每个人都能真正的昭示了诗人的心迹,同时也体现出了唐代女性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角色。 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写作手法

(一)典故 辛弃疾运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往往结合了历史的背景,从而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句表达了战争中隔绝 家书的痛苦,同时也撷取了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从荆州南下至蜀中建立亭堡,以应对侵华的东吴兵进攻的典故。 2. “落日渔舟唱晚,霞明古塔峨眉”:这一句提到的是黄鹤 楼前的渔家、滘口古渡和岳阳楼前的渔家、洞庭湖山阳等处的渔家乐,表达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描写手法 辛弃疾运用了类推以及反语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1.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用这句话来反讽自己 的境遇,以及表达出对历史及生命的感悟。 2. “云无心以出岫,水无情以流去”:这句句子提到的是天 意地心,表达出历史和生命的无奈和沉痛。 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重要价值 1. 诗歌艺术价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唐代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时空,传达出了历史性和个人感受,是一首具有高度诗歌艺术价值的优秀诗作。 2. 历史意义

高考常考诗词知识点

高考常考诗词知识点 古典诗歌分类鉴赏 高考常考诗歌类别有:赠友送别诗、羁旅行役诗、论道说理诗、思妇闺情诗、思乡怀人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等。 01 赠友送别诗 古代的送别诗,往往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鉴赏时要关注送别诗中的时空意象和常见物象,如离别诗中常出现的“日暮”“斜阳”“月夜”“清晨”“暮钟”等表明时间的意象和“长亭”“南浦”“客舍”“曲江”“阳关”等表示地点的意象,以及“寒蝉”“杨柳”“浮云”“孤舟”“浊酒”等表离情别意的物象。 艺术手法上常常会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常用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的手法;或直抒依依不舍的离情、情深意长的感恩、孤寂惆怅的悲伤;或借诗一吐心中积愤、表明高风亮节的志向、传达真挚坦诚的勉励等。 鉴赏时应注意所写之景的色调对直接表达诗人感情的作用。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02 羁旅行役诗 中国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漂泊无定,往往容易触景生情,感时生情,如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独处、清明踏青、暮春清秋、途穷日暮,自然而然会引发对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的感伤,触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常用的手法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感时生情、以景显情、用典含情等三个特点。 03 论道说理诗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以理趣见长,耐人寻味。表达形式有借景说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有即事说理,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有托物说理,如欧阳修的《画眉鸟》。 哲理诗往往是叙议结合,寓理于事,寓理于景。常常借助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首先要品味诗句,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进而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由此及彼地联想,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如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04 思妇闺情诗 思妇闺情诗主要有宫怨诗和闺怨诗两类。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如汉乐府《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运用比喻写出了“君恩无常”;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如王昌龄《闺怨》一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05 思乡怀人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或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其特点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望月伤心,见花落泪,听雨思亲,多少景物都被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因而此类诗中常有伤感、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的情怀。如晏几道的《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06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

2023高考语文一轮辅导咏史怀古知识点

2023高考语文一轮辅导咏史怀古知识点所谓咏怀诗就是,吟咏抒发诗人怀抱情志的诗,它所表现的是:感叹王朝的兴衰、历史兴亡、朝代更替的痛苦、鞭挞统治者沉湎于豪华奢侈的生活、荒淫误国,吊古伤今、借古讽今,以及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对于生命存在的思考,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痛苦,对个体生命的把握。以下是咏史怀古知识点,请大家学习。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越王台怀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练习: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伯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1)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古今兴亡盛衰之感。(2)结合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

初中学过的咏史怀古诗

初中学过的咏史怀古诗 在我们学过众多的咏史怀古诗中有那几首是属于我们初中的知识点呢?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咏史怀古诗,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中咏史怀古诗(一) 泊秦淮唐代: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水东北,横贯金陵(今江苏南京)入长江。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带一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

2023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整合

专题训练二诗歌鉴赏 知识点整合 一、诗歌题材 1、边塞诗 (1)讴歌边塞风光、抒发壮志豪情。 (2)体现战士勇于杀敌、保家卫国旳决心。 (3)揭发战争旳残酷,体现对战争旳厌恶。 (4)边疆战士对家乡旳怀念,边塞生活旳凄苦。 2、山水田园诗 (1)讴歌自然风光,体现对田园风光旳爱慕。 (2)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真谛,借山水阐释人生观(豁达、达观) (3)体现诗人旳隐逸情怀,与世无争,抒发恬适旳生活乐趣。 (4)对世俗、现实旳不满,壮志难酬、愤懑不平。 3、怀古咏史诗 (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之感,悲叹王朝覆亡,批评当朝无能,劝诫后人。 (2)怀古伤今,借古人类比或对比自己,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情,批评当朝不重用人才。 (3)赞扬古人功绩,体现建功立业旳渴望与雄心。 4、即事感怀诗

(1)思乡怀人:羁旅行役之愁,在外思亲,边关思乡 (2)闺中怀人:对在外(戍边)丈夫旳怀念,春光易逝、青春不再旳感伤。 (3)离别送别:羁旅行役之愁,依依惜别之情,坦陈心志、体现别后怀念,对友人路途旳担忧,鼓励安慰。 (4)生活杂感。 5、咏物言志诗 (1)托物言志,讴歌此物高洁品格,表明志向。 (2)借物抒怀,借某物抒发现实感慨。 二、艺术技巧

三、诗歌语言 质朴自然,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婉约细腻,风趣挖苦,雄浑壮阔,豪迈奔放,沉郁顿挫,绚丽飘逸,旷达洒脱,悲慨凄怆。 四、常见题型答题技巧 首句写景:○1开篇写景○2点明时间集结○3点题,照应上下文,对比○4手法○5写了...内容,有...特点○6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接下来旳抒情做铺垫○7体现...情感 炼字题:字义+句意+手法修辞+情感+效果 炼句题:手法+内容+情感+效果 人物形象:描绘了一种....旳人物(不一定是诗人!!)+分析+人物情感 行文思绪:先描绘...再描绘....最终抒发... 语言特色:词语概括特点+详细分析+效果

古代文学唐宋复习重点-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知识点(精华)

古代文学 1. 元和体:广义义指元和时期的一切诗体风格,包括韩孟体、元白体、刘韦体等;狭义义则 特指元白体,一般所说的元和体通常指其狭义义。 2 初唐四杰:初唐著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皆是年少高才成名, 而又皆位卑官小,常有不平之音,是他们的的共同特点。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 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诗歌创作题材范畴。 他们对唐诗的贡献是使唐诗从宫廷走到江山塞漠,极大的扩大了 3 晚唐体;" 晚唐体是宋初一个诗歌流派,诗作学习姚合、贾岛诗风,其特点是刻意苦吟、 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但题材狭窄,才思贫弱。代表诗人有林逋、九僧等 4 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 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5 郊寒岛瘦:是苏轼对孟郊、贾岛诗歌风格的概括。硬风格和贾岛诗歌那种类乎僧诗的清寂禅境风格。 愁,构思奇特尖新,意境清冷苦涩,风格孤峭瘦硬。 主要指孟郊诗歌幽僻清冷苦涩意向及峭 他们都属于苦吟派诗人,内容多写饥寒穷 6 屯田家法: 柳永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所谓屯田家法,就是柳永词的风格。柳词以赋为词, 用慢词铺叙、白描手法写景状物, 活情调等 言情叙事皆直抒胸臆,运用通俗化语言表现世俗化市民生 7 豪放词: 宋代形成的与婉约词对立的词学流派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题材广泛的爱国 进取方面的内容,铺叙直抒的表现方法,恢弘昂扬的美学风格,以及敢于打破格律框框等。 其代表人物为,北宋范仲淹首开其风,苏轼继之发扬光大,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最高峰。此 外还有张孝祥,陈亮,刘过,刘克庄,陆游,文天祥等。 8 大历十才子:指以钱起卢纶为代表的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而为世人瞩目的十 位诗人,由于风格比较一致,故称。他们不像盛唐诗人那样充满兼济理想,而是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写日常细事,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艺 术上追求格律辞藻,清雅闲淡,细腻雕琢,精致工整。 9 南唐二李: 指李璟李煜父子。他们都是南唐词代表人物, 是李煜,所写词尤具感染力,变乐工之词为士大夫词。 又都表现了末代忧患凄凉,特别 10 诚斋体南宋杨万里的诗风。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诚斋体的要 素之一是诗人笔下的草木虫鱼充满生机和灵性,给诗歌带来活泼的风格。要素之二是想象奇特,语言流畅,近于口语。杨万里作诗无拘无束,信手拈来,很有特色。但也产生了粗率、 浅俗的缺点。 11 江湖诗派:南宋后期形成的诗歌流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 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只有以 江湖相标榜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12 花间词:花间体是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派。该体因温庭筠等十八人词作 被五代赵崇祚编成《花间集》、风格又大致一致而得名。该体的特点是不出花前月下、闺怨 绮思,树立了“词为艳科”的旗帜,风格上大致以刻红剪翠,香软浓艳为共同点。 13“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 一泻无余。 ,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而不是感情奔放, 14 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 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知识梳理)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咏史怀古类诗歌鉴赏(知识梳理) 知识点1:关于词。 课内基点:《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妓,调因此而得名。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如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抛砖引玉: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58字以内);⑵中调(59字~90字);⑶长调(91字以上)。这种方法是明朝人强加上去的,并不科学。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然而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分类并不十分清晰。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近约等于中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蝶恋花60字,江城子70字,但在宋朝都属于令词)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

[精]人教初中语文全部课内古诗词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全部课内古诗词知识点归纳古诗词的典故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雁足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其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交还苏武等九人。后遂以“雁足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 ·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其一) ·垂钓碧溪:相传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乘舟梦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长风破浪: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

·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 ·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玉龙: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 ·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东风: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中的“连二乔”,指的是铜雀台旁的两座桥。诸葛亮游说东吴,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就说《铜雀台赋》说的是“揽二乔”,曹操父子以此侮辱东吴无人,要攻下东吴,霸占东吴二乔(孙策之妻和周瑜之妻)。所以诗里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说如果不是有东风成全周瑜的火烧之计,曹操恐怕早就破了东吴,把二乔抢去锁在铜雀台了。 ·表达了诗人对周瑜的不屑与嘲讽,以及胸怀大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怀古诗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怀古诗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怀古诗 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曹操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总结: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语文课时知识点之《最后一课》 同学们对于最后一课的语文知识点还记得吧,下面我们来学习哦。 最后一课小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ó步赚zhuàn钱哽gěng住祈qí祷dǎo 气氛fēn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

统编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诗歌常见内容及情感主旨探究(知识梳理+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歌常见内容及情感主旨探究 知识点一:诗歌常见内容及情感主旨探究 【知识梳理】诗歌常见内容 注意诗歌题材 具体解析:(教师在讲解时,重点为每一类诗所蕴含的情感,且需注意多义性) 1、咏史怀古诗 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抒 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 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 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凭吊 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通过昔盛今衰的变化,表现时事 变迁,物是人非的感伤。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从而 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即诗人往往以历 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 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 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2、闺怨诗(宫怨诗) 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更加思 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说(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3、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 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或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或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这类许多诗人的诗中都有,尤以杜牧、李商隐、柳永、秦观、李清照为著。这类 诗词亦可称之为思乡怀人诗,其特点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望月伤心,见花落泪, 听雨思亲,多少景物都被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因而此类诗中常将伤感、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的情怀及种种离愁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很婉约、含蓄。

古代诗歌知识点整理

古代诗歌知识点经典整理 一.诗歌分类 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 1.读诗时要"想诗"。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怎样鉴赏诗歌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赞颂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