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施晓秋编)教案:第七章 网络层

第七章网络层

教学目标

网络层的功能

逻辑寻址

路由、交换

通信子网的内部结构(数据交换方式)

TCP/IP的网际层

IP协议

IP数据报

IP地址

ARP协议(本地ARP,代理ARP)

RARP,ICMP协议

重点与难点

逻辑寻址

路由、交换

IP协议

IP数据报

IP地址

7.1 网络层的概述

从源端到目的端存在许多的中间节点,这些中间节点构成了从源端到目的端的多条路径,所以面临路径选择的问题而数据链路层负责相邻节点间可靠的数据传输,将数据帧由传输介质的一端送到另一端。P143 图7.1

一、为什么需要网络层?

●涉及将源主机发出的数据(分组)经各种途径送到目的主机,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可能

要经过许多的中间节点。(该问题包含主机寻址)

●网络层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但是处理主机到主机数据传输的最低层。

●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接口,即通信子网的边界。

●在网络层/传输层的接口上为传输层提供服务。

二、网络层的功能

●规定信息分组的类型与格式。将传输层传递过来的长数据信息拆分为若干个分组。

●确定收发双方的网络地址。

●为传输层提供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虚电路)、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数据报)。

●路由

●拥塞控制

三、网络层的设计目标

●所提供的服务与通信子网技术无关

●通信子网的数量、类型和拓朴结构对于传输层是透明的。

●传输层所能获得的地址应采用统一的方式,以使其能跨越不同的LAN和W AN。

四、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虚电路服务

●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数据报服务

补充:

通信子网的内部结构—数据交换方式

1、数据交换:

●定义:并不是资源子网中的任意两个节点间都有直接可达的线路,因而数据需经过

通信子网中某些节点的转接或交换。

●意义:通信子网的内部结构决定了数据交换所采用的方式。

2、数据交换的类型

●线路交换(电路交换):

A、通信需要三个阶段:呼叫建立,传输数据,拆除连接;

B、特点:时延小,适合于实时性强的交互式通信;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信道利用率

低;不具备存储数据或差错控制能力

●报文交换

A、以报文为数据传输单元,在每一报文上附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作为信息传送的基本

逻辑单位。通信子网中的对其进行缓冲存储与路由转发

B、特点:非独占信道,存储转发,差错控制,速度转换,广播多发

●分组交换(包交换):

A、仍基于存储转发原理,但对数据传输单位的作了划分:将长报文或大的数据块分割

成小段,为每小段附上地址、分组编号、校验等信息构成一个数据分组(数据包),作为存储转发的逻辑数据单元。

B、特点:固定大小的分组单位较小,可充分利用线路空闲,从而减少了传输延时;出

错重传的数据量也大大减少

又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不同的包交换

●虚电路(Virtual Circuit)

含义:通信子网借以实现面向连接服务的工作方式,需要源与目标之间建立一条逻辑上的通信链路。

涉及虚电路逻辑连接的三个阶段:

①虚电路对立②数据传输③虚电路拆除

在建立连接时,将从源端机器到目标机器的路由作为连接建立的一部分加以保存。

在虚电路上传送的分组总是取相同的路径(路由)通过通信子网。

虚电路的特点和分类

特点:

1.包传输路径相同,不需要源地址与目标地址信息。

2.除了建立连接时需要路由,在数据传送过程中不需要作路由,无路由信息,只有虚

电路连接信息。

3.包的传输不会出现丢失、重复和乱序现象。

分类:

1.永久虚电路(PVC)

2.呼叫虚电路(SVC)

●数据报(Datagram)

1.通信子网借以实现面向无连接服务的工作方式。

2.为每个分组选择独立的路由,即不同的分组可以走不同的路由。

3.网络服务(文件服务、打印服务、邮件服务等)网络管理(共享资源管理、用户

管理等)

虚电路与数据报的比较

五、路由选择

● 路由即路径选择,涉及为源到目标的分组选择一条最佳的传输路径。--何去何从 ● 路由算法在网络层进行最佳路径的选择

● 不同的路由算法对最佳路径的评判有着不同的标准。 ● 路由算法的分类:

按路由算法能否自动适应网络状态(如通信流量、拓朴结构等)的变化分为:

1. 静态路由(非自适应算法)

2. 动态路由(自适应算法) 按路由算法的作用范围分为:

1. 内部路由协议(RIP ,OSPF )

2. 外部路由协议(BGP ) 动态路由算法又包括:

1. 距离矢量算法(RIP )

2. 链路状态算法(OSPF )

● 路由算法的性能评价

1. 正确性(correctness )

2. 简单性(simplicity )

3. 健壮性(robustness )

4. 稳定性(stability )或收敛性(convergence )

5. 公平性(fairness )

6. 最优性(optimality ) 六、拥塞控制

1. 拥塞:当通信子网中的某一部分有太多的数据分组时,会导致网络性能的下降。这种现

象称为网络中的拥塞。

2. 拥塞会引起网络分组的丢失,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网络运行的瘫痪。

包交换方式 数据报 虚电路

电路设置

NO

YES (建立、传输、拆除)

地址

每个Packet 需完整的源/目的地

每个Packet 仅含虚电路号

状态信息

有路由表,无连接表

连接表

路由选择

每个包自由选择

建立后勿需路由

路由器失败的影响

丢失失败时的分组

所有经过失败路由器的VC

失效

传输质量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会出现乱

序、重复、丢失

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不会出

现乱序/重复/丢失

3.产生拥塞的原因是多样的:

●线路的带宽太小

●网络上的流量不平衡

●通信子网中的设备如路由器的CPU性能不够

4.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区别

●拥塞控制用于确保通信子网能运送所有待传送的数据,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涉及所有主机、路由器,并与路由器的存储转发能力和其他影响通信子网负荷的因素有关。

●流量控制只涉及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点到点通信流量。其任务是确保一个快速的

发送者不要以高于接收者所能承受的速率发送数据。

(举例说明)

7.1.4 TCP/IP模型的网络层

1.OSI与TCP/IP的复习

●OSI Model与TCP/IP Model对应关系

●TCP/IP的主要协议

2.网际层的主要功能

●提供与多种网络的接口,支持异构网络的互连。将不同的网络技术在网络层统一在

IP协议之下:

不同网络技术的主要区别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如不同的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

●负责接收数据报并将其独立地发送到目标网络上-:

不同的数据包可能经由不同的网络路径。

3. 网际层协议

●IP协议(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CMP协议(因特网消息控制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RAP协议(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RARP协议(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7.2IP协议

●IP协议是网际层的核心协议。

●提供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

不管源和目标机器是否在一个网络中,或者其间是否存在其他网络,均能提供从源到目标的数据报传输。

●网际层的数据报称为IP数据报。(IP Datagram)

20字节的固

可选项

IP数据报的字段说明(1)

●版本:数据报协议的版本(IPV4、IPV6)

●头长度:数据报报头的长度

●服务类型:主机要求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类型。

包括3位的优先级、3 个标志位(Delay Throughput Reliability)、2 位未用。通常文件传输更注重可靠性,而数字声音或图象传输更注重速度。

●总长:数据报的总长度。216-1 =65535字节

●标识:标识数据报。

当数据报长度超出网络最大传输单元(MTU),要进行分段,所有属于同一数据报的分段具有相同的的ID

●标志:指出该数据报是否可分段。

1. DF表示不可有分段,MF表示有进一步的分段。

2. 如无盘启动时,就要求一个完整无的包含内存映象的单个数据包

●片偏移:指出该分段在数据报中的位置。

●生存时间:限定数据报生存期的计时器。最长为28-1=255S

●协议:指示协议的类型。主要是指传输层所采用的协议。

●头校验:用于校验头标。(只校验头部,因为链路层校验了数据部分)

累加求补,再取其结果的补码。正确到达时,校验和为零。

设校验和初值为0,然后对数据每16位求异或,结果取反,便得校验和。校验时将数据(含校验和)按同样的算法求和,结果为0则数据正确,不为0表示通讯出错,需要丢弃该数据包。

●任选字段:用于存放安全、保密和错误报告等信息。

现在,一般忽略安全信息(网络攻击的一种途径)

●源/目标IP地址:分别指出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网络地址

1. 为32位长度的二进制数,分为4个8位组,每个8位组的最大值为1111111(即十

进制的255)

2. 址为一个结构化的地址模式,由网络号与主机号组成。

Question

有了MAC层地址,为什么还要有IP地址?查看P148 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

三类基本IP地址

A类地址

共有27-2 个A类网络,每个A类网络所拥有的主机数目可达224-2, 即16,777,214。

A类地址的范围(二进制表示):

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若采用点十进制(Dotted Decimal Format),则为:

1.0.0.0------127.255.255.255

B类地址

共有214-2 个B类网络,每个B类网络所拥有的主机数目可达216-2 , 即16,777,214。B类地址的范围(二进制表示):

1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

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若采用点十进制(Dotted Decimal Format),则为:

128.0.0.0-191.255.255.255

C类地址

共有221-2个C类网络,每个C类网络所拥有的主机数目可达28-2 , 即254。

C类地址的范围(二进制表示):

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1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若采用点十进制格式(Dotted Decimal Format),则为:

192.0.0.0至223.255.255.255

●网络地址和网络标识

1. 计算机借助于什么手段判断源和目标主机是否在同一个网络中,从而决定是否要进

行路径的选择?----IP地址的网络部分(网络号)

2. 网络号

◆主机部分为全“0”的IP地址保留作为网络的标识即网络号。

◆只有在同一个网络内的主机才能进行相互间的直接通信---具有相同的网络号.

举例: 三类基本网络的网络号举例

113.0.0.0 --- A 类网络号

176.10.0.0 ----B类网络号

202.32.66.0---C类网络号

●广播地址

Question: 当源要向某一个网络中的所有机器发送数据时,如何处理?

⏹Answer:使用网络广播地址

⏹IP地址的主机部分以全“1”表示的IP地址被用作广播地址

举例:

170.22.255.255(向一个B类网络进行广播)

210.33.36.255 (向一个C类网络进行广播)

⏹私有地址一般用于与因特网隔离的网络中。这些网络中的主机若要连入外部的因特

网必须采用代理或网络地址翻译(NAT)的功能。

⏹注意:所有私有地址均不能被路由到外部的因特网上。

注意:不同形式IP地址的用途—包括网络地址、主机地址、私有地址、特殊地址等。

Question 1、机器如何获知源或目标机器所在的网络号?

如何从给定的IP地址中分离出网络号和主机号?

Answer 子网掩码(Subnet Mask)

Question2、How to obtain th e digit “1111”from the bit string “1011110101”?

Try the Answer

1011110101

And) 0011110000

0011110000

7.2.6 子网掩码(Subnet Mask)

●子网掩码(subnet masking)的功能是告知主机或路由设备,地址的哪一部分是包括子网的

网络号部分,哪一部分是主机号部分。

●子网掩码使用与IP地址相同的编址格式,即4 个8位组的32位长格式。

●在子网掩码中,网络部分和子网络部分对应的位全为“1”,主机部分对应的位全为“0”。

通过将子网掩码与IP地址进行“与”操作,可提供所给定的IP地址所属的网络号(包括子网络号)。

三类IP网络的子网掩码

Class A: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55.0.0.0

Class B: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 255.255.0.0

Class C: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255.255.255.0

Question:若机器判断源或目标机器位于同一网络中(即具有相同的网络号),如何从物理上找到相应的设备?

7.3ARP 与RARP

●IP地址是在网际范围内标识主机的一种地址,但不能直接利用它们来发送分组。因为

在底层(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的硬件是不能识别因特网地址的,还需要知道目的主机的物理或硬件地址。

●ARP协议的功能就是由一个主机的IP地址获得其物理地址。

●与ARP相关的术语

◆ARP 表

◆用于将IP地址映射为MAC地址

◆保存于RAM 中

◆自动维护.

◆ARP 请求

◆ARP 回应

◆ARP 更新

●同一(子)网络中的ARP工作原理

在本机中,若“有”直接用其进行数据帧的封装

若“无”在整个网内发送ARP 广播请求

查ARP表:是否存在相应的IP的MAC地址映射项,如192.15.22.126?

●ARP 请求

为确保所有的机器能收到该广播包,源机器采用了一个广播MAC地址.

Everyone listen:Who is 192.15.22.126?

●ARP 请求包的数据格式

广播MAC 地址需要将48位的MAC地址的各位置为“1”.

若采用十六进制表示则为FF-FF-FF-FF-FF-FF

●ARP 回应

1.尽管同一网络上的所有机器都收到了上述ARP广播包,但只有IP地址与该包中所指定的目标IP地址相匹配的机器才会发送一个回应包(称为ARP回应包)

2.在ARP回应包中, 将包含该设备的MAC地址。Hi! I’m here!

●ARP 更新

1.一旦初始的源机器收到ARP回应包,其将从MAC帧的帧头中分离出相应的目标机器的MAC地址信息,并更新本机的ARP 表。

2.然后,源机器使用所获得的MAC地址信息进行数据帧的封装,并在网络上启动帧的发送。

更进一步的问题

Question :

1. 若机器判断源或目标机器处于不同的网络中(即具有不同的网络号),又如何从物理上找到相应的设备?

2. 是否仍可利用ARP广播?

ARP广播不能跨网络传输,只能被同一网络内的机器所接收。

解决方案:送到缺省/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 )

●默认网关

1. 默认网关是指与源主机位于同一网段中的路由器或起路由作用的机器上相应接口的

IP地址。

2. 默认网关与源主机具有相同的网络号。

3. 作用:当源和目标位于不同的网络中时,由于源主机无法获取目标IP与目标MAC

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此时若没有默认网关,则源主机不可能与位于不同网络中的目标主机通信。

●ARP 如何将数据发给远端网络?

源主机将目标主机与自己的IP地址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在同一网段中,若不在同一网段中,则将数据包发送给默认网关。

●代理ARP

代理ARP 是ARP协议的变种。

运行代理ARP的路由设备具备以下功能:

⏹捕获ARP的广播包

⏹若源和目标在同一网段中,则丢弃相应的包。

⏹若源和目标不在同一网段中,则路由设备以自己与源主机所在网段直接相连的接口

的MAC地址回应源主机。

网际层的其他两个协议

●RARP协议

⏹RARP 用于将MAC 地址绑定到IP地址上,即MAC地址与IP 地址的映射。

⏹举例:在启动一台无盘工作站时就会出现这类问题。

⏹当机器运行RARP协议时,必须在网络上有RARP 服务器存在,以回应机器的

RARP请求。.

●ICMP协议

⏹IP协议本身提供面向无连接的服务,不包括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功能。

⏹启用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来检测网络状态(路由、拥塞、服务质量等问题)。

⏹ICMP提供多种形式的报文,每个ICMP消息报文都被封装于IP分组中。

⏹PING是一个典型的基于ICMP协议的实用程序。

⏹调用本机上的PING实用程序

⏹请看PING命令的使用

7.2.5 子网技术

例:若有三个主机数在30的网段,需要从NIC为其申请几个C类网络?

1个还是3个C类网络?

申请3个C类网络的分析:

用掉的IP地址为3*30=90个

浪费的IP地址为3*(254-30)=672

浪费率为672 /(254*3)=88.19%

●子网划分技术

子网划分:由网络管理员将一个A类、B类或C类网络划分成若干个规模更小的子网络,简称子网(subnets )。.

目标:

◆提供IP地址使用的灵活性

◆减少广播域的大小

问题: 如何进行子网划分?

例:假定同学们的学号为:CCCCSSS 其中,C代表班级号,S代表序列号。

若我们认为班级太不方便管理,通常会采用分小组的方法。假定每小组的人数不超过9人。

如何利用现有的学号结构标识同学所在的小组?

保留最后1位作为序列号,借出其中的高2位作为小组标识。

◆为了获得子网标识,网管从主机位中借出若干位,指定作为子网络标识。

◆必须为主机位中的高n位。

◆从主机位中所借的子网位的位数n取决于子网络的规模。

◆n 的最小值为2(为什么不是1?)

◆n的最大值是多少?

◆只要能保证有2位的主机标识位。

●最大的子网位

网络的类缺省的主机位长度最大的子网位长度

A 24 22

B 16 14

C 8 6

●子网位与子网规模

●网络标识与网络广播地址的变化

⏹无子网划分时,网络位就是网络标识。

⏹子网划分后: 需要将网络位及子网络位同时作业为主机所在的网络的标识。

⏹广播地址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子网掩码的改变

⏹为了判断源与目标是否在同一网段中,不仅要判断网络号,还要进一步判断子网络

号。

⏹相应地,子网掩码除与网络号部分对应部分置为“1”外,还要将与子网络号对应

的部分也置为“1”。而在与子网相对应的部分仍保留为“0”。

类子网划分举例(A-1)

如何对一个C 类网络199.5.12.0划分,以得到两个可用的子网

Question 1: 需要借多少位作为子网位?

Answer 1: 借2位

Question 2: 你可得到多少子网?其中可用的是几个

Answer 2: 4 个子网,但只有2个是可用的。

Question 3: 每个子网得到的可用的子网地址范围是什么?

Answer 3:

subnet 1: X.X.X.00000000-X.X.X.00111111

(199.5.12.0 - 199.5.12.63)

subnet 2: X.X.X.01000000-X.X.X.01111111

(199.5.12.64 - 199.5.12.127)

subnet 3: X.X.X.10000000-X.X.X.10111111

(199.5.12.128- 199.5.12.191)

subnet 4: X.X.X.11000000-X.X.X.11111111

(199.5.12.192 - 199.5.12.255)

Question 4: 每个子网的广播地址

Answer 4 :

subnet 1: X.X.X.00111111- 199.5.12.63

subnet 2: X.X.X.01111111-199.5.12.127

subnet 3: X.X.X.10111111- 199.5.12.191

subnet 4: X.X.X.11111111- 199.5.12.255

Question 5: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含子网络号)

Answer 5 :

subnet 1: X.X.X.00000000 ( 199.5.12.0)

subnet 2: X.X.X.01000000 ( 199.5.12.64)

subnet3:X.X.X.100000000 (199.5.12.128)

subnet4:X.X.X.110000000 (199.5.12.192)

Question 6: 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是什么?

Answer 6: every subnet would have the same subnet mask ,it is: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or 255.255.255.192 Question7: 每个子网拥有多少台主机?

Answer 7: 26-2=64-2=62

回到最初的问题,现在你知道该申请多少个C类地址了吗?请同学们课后完成。

对这三个主机规模不大于30的网段,一个C类地址就够了。

202.11.22.32

202.11.22.64

202.11.22.96

●关于子网划分的总结

◆在创建子网时,首先要决定子网的数量和所拥有的主机规模,由此来确定从原

主机位所借的位数。

◆创建子网后,主机的网络号、所在网络的广播地址、子网掩码等要相应地改变。

◆注意,任何方式的子网划分存在网络地址的损失:

⏹-第一和最末的两个子网

⏹-第一和最末的两个子网中的所有IP地址。

●对子网技术的评价

◆可以将拥有较多数目主机的单个网络划分为主机数目相对较少的若干个子网

络,以简化网络管理,分隔和减少网络上不必要的通信流量。

◆可节省IP地址资源。

举例来说,现共有6 个主机数目在32以下的小网络,若分别为它们申请6个C类的IP地址,则至少要浪费222*6个IP地址,且不考虑是否能申请到这么多的C类地址。若采用子网技术,则只要申请1个C类地址则足够了

网络层设备—路由器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协议

●路由表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

1.初识路由器

一个路由器可拥有多个不同类型的接口,如串行口,以太网口,令牌网口,SONET口等。

2.第三层的网络互连设备: 基于OSI第三层的有关信息工作。

3.主要功能:路由与交换

通过检查进入数据包的第三层信息,为数据包选择最佳的网络路径,然后将其交换到合适的端口

4.用于互连不同的第二层网络技术

如IP路由器可将不同的第二层技术如Ethernet, Token-ring, FDDI and A TM,帧中继等网络统一在一个IP网络中.

5.除了路由功能外,在大规模网络中,路由器还是最重要的流量平衡设备,并可在路由器

上实施安全策略。包过滤功能.

6.路由器是IP网络的主干设备。

Question: 路由器为什么能进行选路,如何选路?

●主动路由协议与被动路由协议

●可路由协议与不可路由协议

⏹提供第三层功能支持的协议称为可路由协议或被动路由协议。如:

IP , IPX/SPX and AppleTalk.

⏹不提供第三层功能支持的协议称为不可路由协议,如:

NetBEUI.

●可路由协议的特点

⏹一个协议要可路由,必须为每个网络中的设备提供分配网络号以及主机号的能力:

如同学们前面学过的IP地址,所以IP协议是可路由的。

又如NOVELL的IPX协议也是可路由的,因为IPX也提供了分配网络地址的功能。

(由网管指定网络号,MAC 地址作为主机的序列号)

●关于可路由协议的一个质疑

⏹有了可路由协议,网络上的设备有了一个唯一的逻辑标识。

⏹从源到目标的数据传送可借助于源网络地址和目标网络地址来指明。

⏹但网络地址只能告诉路由设备数据包要往何处去(What destination or Where),还

未能解决如何去的问题(How to reach)。

●主动路由协议

⏹主动协议用于决定被动路由协议如何到达其目的地的路径。

⏹主动路由协议运行相应的路由算法。

⏹主动路由协议使得互连网络上的路由器能在其内部创建一个关于网络上其他路由

器的映射—即路由表(routing table )

⏹依据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路由器作出路由选择。

●主动路由协议的例子

⏹RIP -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消息协议)

⏹IGRP -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EIGRP - 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增强型的内部网关路由

协议)

⏹OSPF -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两种类型的主动路由协议

●EGPs- 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 ),用于在自治系统之间传递路由

信息。例如:

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 最重要的因特网外部路由协议。

●IGPs-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用于自治系统之内的路由信息或

数据交换,如:

RIP ,IGRP ,EIGRP ,OSPF

●路由表

一个实际的路由器上的路由表

(Cisco 2500)

R 210.93.105.0/24[120/2] via 199.6.13.2,00:00:20,Serial0

R 205.7. 5.0/24[120/1] via 201.100.11.1,00:00:20, Ethernet 0

C 201.100.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 0

C 199.6.13.0 is directly connected , Serial0

S 192.5.5.0/24[1/0] via 201.100.11.0

C 217.18.102.0 is directly connected ,Serial1

R 222.8. 151.0/24[120/1] via 217.18.102.1 ,00:00:20,Serial1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

●由网络管理员手工建立

●用于网络链路的检测,网络带宽的预先分配,单出口stub网络的路由表建立。

●不能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动态路由:

●运行主动路由协议的路由器自动学习获得(如RIP, IGRP, EIGRP, and OSPF)

●能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减少了网络管理员手工维护路由表的工作量。

路由封装过程

●当路由器的某个端口收到一个帧,其将帧头剥离(成为第三层的IP分组),然后检

查IP头信息中给出的目标IP地址。

●查找路由表,寻找与目标网络相关的路由项

●根据路由表给出的路由信息,重新将数据包封装成帧,并从合适的路由器端口送出。直接路由

●路由器获知目标网络位于与其直接相连的一个端口上,则当其获得目标IP地址相

应的MAC 地址映射后,即可a直接以该MAC地址进行数据帧的封装,并将其送

达正确的目标。

间接路由

●若目标网络没有位于与路由器直接相连的一个端口上,则路由器也不可能获得关于

最终目标IP相应的MAC地址映射信息。

●借助于其他路由器进行数据的转发。

●将数据包以其他合适的路由器的MAC地址进行封装,将数据包转发给下一个路由

器,由该路由器完成后续的工作。

间接路由的例子

上述实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源主机A: 目标MAC地址–router1, 源MAC地址- host A

路由器1: 目标MAC地址–router 2, 源MAC地址- router 1

路由器2: 目标MAC地址–router 3, 源MAC地址- router 2

路由器3: 目标MAC地址–host Z, 源MAC地址- router3

从上面关于路由器的讨论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被动路由协议用于第三层数据包的封装(规定数据包的格式,给出设备的网络层标识),

而主动路由协议为被动路由协议提供合适的传输路径。

●当数据在IP网络上传送时,涉及多次的路由选择及相应的帧传送过程。但在该过程中,

源IP地址和目标IP地址始终保持不变,但源和目标的MAC地址却每次都在作相应的改变。

--请同学们由此例细心体会“网络层利用数据链路提供的服务为上层提供源到目标的数据传输”的含义。

Homework

关于网络层的复习小结

试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你对“网络层利用数据链路提供的服务为上层提供源到目标的数据传输”的理解。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字数:3213 来源:计算机教育2011年23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 文章编号:1672-5913(2011)23-0014-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摘要: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并对教学内容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改革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兴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教学研究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成长起来的新兴技术,并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被列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我校为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及其它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 [1]。 1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TCP/IP网络协议[2-3],理论知识多,且内容抽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感到学习协议与原理极为枯燥乏味,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实验学时数比较少,缺乏全面的实践培训。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不好组织。因此很多学校或专业开设的实验内容比较片面[4-5]。 近些年来有许多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体系的研究,也有很多学校把它列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还是普遍存在着很多缺陷:(1)实践教学对象:学生的相关知识较薄弱,且程度参差不齐。(2)实践教学目标:以基本的验证性实验为主,以研究与开发为辅,学生后劲不足。(3)实践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需要培训,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当前并不是每个老师都具有设计、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必然导致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4)实践教 学模式:计算机网络课程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仍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看演示或参观已经建

网络培训总结(精选22篇)

网络培训总结 网络培训总结(精选22篇) 网络培训总结篇1 通过网络英语培训,我感受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学习借鉴的东西也很多,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培训的内容给了我教学上很大的帮助,听了的专家的理论指导,体验了老师们的教学案例,让理论联系了实际,使得我更深刻、更透彻的领会了老师所讲的内容。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新认识了自我 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在英语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英语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英语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真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演唱,画画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二、对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听专家的一些教学技能,我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英语课以语言对象,强调以任务入手,放眼看周围世界,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这个就是知识点。在教学总体目标上注意兴趣,体验成功和培养自信;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创造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注重参与实践和创新发展;在语言教学的目标上,

计算机网络技术(施晓秋编)教案:第七章 网络层

第七章网络层 教学目标 网络层的功能 逻辑寻址 路由、交换 通信子网的内部结构(数据交换方式) TCP/IP的网际层 IP协议 IP数据报 IP地址 ARP协议(本地ARP,代理ARP) RARP,ICMP协议 重点与难点 逻辑寻址 路由、交换 IP协议 IP数据报 IP地址 7.1 网络层的概述 从源端到目的端存在许多的中间节点,这些中间节点构成了从源端到目的端的多条路径,所以面临路径选择的问题而数据链路层负责相邻节点间可靠的数据传输,将数据帧由传输介质的一端送到另一端。P143 图7.1 一、为什么需要网络层? ●涉及将源主机发出的数据(分组)经各种途径送到目的主机,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可能 要经过许多的中间节点。(该问题包含主机寻址) ●网络层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但是处理主机到主机数据传输的最低层。 ●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接口,即通信子网的边界。 ●在网络层/传输层的接口上为传输层提供服务。 二、网络层的功能 ●规定信息分组的类型与格式。将传输层传递过来的长数据信息拆分为若干个分组。 ●确定收发双方的网络地址。 ●为传输层提供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虚电路)、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数据报)。 ●路由 ●拥塞控制 三、网络层的设计目标 ●所提供的服务与通信子网技术无关 ●通信子网的数量、类型和拓朴结构对于传输层是透明的。 ●传输层所能获得的地址应采用统一的方式,以使其能跨越不同的LAN和W AN。 四、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虚电路服务 ●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服务:数据报服务 补充:

通信子网的内部结构—数据交换方式 1、数据交换: ●定义:并不是资源子网中的任意两个节点间都有直接可达的线路,因而数据需经过 通信子网中某些节点的转接或交换。 ●意义:通信子网的内部结构决定了数据交换所采用的方式。 2、数据交换的类型 ●线路交换(电路交换): A、通信需要三个阶段:呼叫建立,传输数据,拆除连接; B、特点:时延小,适合于实时性强的交互式通信;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信道利用率 低;不具备存储数据或差错控制能力 ●报文交换 A、以报文为数据传输单元,在每一报文上附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作为信息传送的基本 逻辑单位。通信子网中的对其进行缓冲存储与路由转发 B、特点:非独占信道,存储转发,差错控制,速度转换,广播多发 ●分组交换(包交换): A、仍基于存储转发原理,但对数据传输单位的作了划分:将长报文或大的数据块分割 成小段,为每小段附上地址、分组编号、校验等信息构成一个数据分组(数据包),作为存储转发的逻辑数据单元。 B、特点:固定大小的分组单位较小,可充分利用线路空闲,从而减少了传输延时;出 错重传的数据量也大大减少 又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不同的包交换 ●虚电路(Virtual Circuit) 含义:通信子网借以实现面向连接服务的工作方式,需要源与目标之间建立一条逻辑上的通信链路。 涉及虚电路逻辑连接的三个阶段: ①虚电路对立②数据传输③虚电路拆除 在建立连接时,将从源端机器到目标机器的路由作为连接建立的一部分加以保存。 在虚电路上传送的分组总是取相同的路径(路由)通过通信子网。 虚电路的特点和分类 特点: 1.包传输路径相同,不需要源地址与目标地址信息。 2.除了建立连接时需要路由,在数据传送过程中不需要作路由,无路由信息,只有虚 电路连接信息。 3.包的传输不会出现丢失、重复和乱序现象。 分类: 1.永久虚电路(PVC) 2.呼叫虚电路(SVC) ●数据报(Datagram) 1.通信子网借以实现面向无连接服务的工作方式。 2.为每个分组选择独立的路由,即不同的分组可以走不同的路由。 3.网络服务(文件服务、打印服务、邮件服务等)网络管理(共享资源管理、用户 管理等) 虚电路与数据报的比较

计算机网络技术(施晓秋编)教案: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逻辑划分 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 重点和难点(专业词汇) 计算机网络 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 LAN/WAN/MAN 网络拓朴结构 总线型 环型 星型 树型 网状型 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定义:将地理上位置不同且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相互连在一起、由专门的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功能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软、硬件) 通信线路(通信媒体、通信设备) 网络操作系统(单机OS 功能+网络通信协议+网络资源管理+网络服务) 资源共享(硬件、软件,如程序、数据库、存储设备、打印机) 1.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发四个阶段: 1. 初级阶段 2. 计算机网络阶段 3. 标准或开放的计算机网络 4. 高速、互连、智能化的计算机网络 1.2.1初级阶段 远程联机系统(20CEN ,50-60年代) 远程联机系统的发展 典型:美国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 SAGE Terminal Terminal Terminal

1.2.1 计算机网络阶段 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成计算机-计算机的网络:ARPA NET 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结构 1.2.2 计算机网络通信 将应用与通信功能从逻辑上分离,应产生了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概念 T T T

网络逻辑划分: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 提供用户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包括加入网络的所有的计算机、终端外设及各种软件和数据资源 通信子网 提供网络的通信功能(数据的传输与转发) 1、网络接口功能:实现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接口功能 2、存储/转发功能:对进入网络传输的数据信息提供转发功能 3、网络控制功能:为数据提供路径选择、流量控制等功能 包括通信处理机通信设备与通信线路 1.2.3 开放的计算机网络 一、网络体系结构的标准化 IBM的SNA(系统网络结构)-1974 DEC的DNA(分布型网络的数字网络体系)-1975 ISO的OSI 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977/1983 IEEE的IEEE802标准- 1980年, 二、网络的高速发展: ETHERNET(以太网) Internet 三、发展方向 高速:带宽的增加达到Gbps 互连:Intranet Extranet Internet/Internet Ⅱ 智能:服务(QoS)管理 1.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一、计算机网络有多种分类标准,如按传输技术(广播、点对点)、通信介质(有线、无线)、按数据交换方式(报文、分组、虚拟分组)、通信速率(宽带、窄带)和使用范围(私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全套)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全套)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章:计算机导论 计算机的定义与发展 计算机的分类与特点 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二章: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概述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操作系统的种类与选择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与应用 第四章:办公应用软件 办公应用软件的概述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与操作 第五章:数据管理与数据库 数据的概念与表示 数据库的概述与应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与操作第六章:算法与程序设计 算法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流程图的绘制与算法的描述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与使用 第七章:计算机安全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概念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杀毒 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 第八章: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拆解

计算机故障的排除与维修 计算机性能的优化和升级 第九章: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 软件开发过程与方法 软件测试与调试 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 第十章:计算机伦理与社会责任 计算机伦理的基本原则 计算机的社会影响与责任 计算机行业的职业道德与法规 结语 本教案的编写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其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通过对计算机导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办公应用软件、数据管理与数据库、算法与程序设计、计算机安全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以及计算机伦理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希望学生通过本教案的学习,能够真正成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必修二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必修二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我很荣幸收到您的指示,以全面、详细和易于理解的方式为您准备一份教案。我希望这份教案能够使您更加了解“必修二全册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为您的授课提供帮助。 一、教材简介 《必修二全册信息技术》是一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适用于高中二年级学生,共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篇、应用篇和拓展篇。 基础篇介绍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和网络基础等。 应用篇则介绍了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应用、网页设计和办公软件等。 拓展篇则通过一些相关的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 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 作技能。

2.掌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应用、网页设计和办公软件等领域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4.形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内容 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章: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的定义及其分类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 1.3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第二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1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2.2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 2.3 计算机的控制系统

2.4 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系统 第三章:操作系统 3.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2 操作系统的种类及其特点 3.3 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其应用 第四章:网络基础 4.1.网络的定义及其分类 4.2.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特点 4.3.网络的传输协议及其应用第五章:多媒体技术 5.1 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及其分类 5.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应用5.3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六章:数据库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施晓秋编)教案: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一、网络通信的一般模型 计算机网络所采用的一般模型为层次模型. 二、为什么要分层? 以文件传输为例说明网络传输的复杂性 ● 线路质量问题 ● 寻址问题 ● 选路问题 ● 传输中错误问题 ● 拥塞问题 ● 速度匹配问题 ● 文件系统不同问题 ● 多用户问题 分层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复杂性,提高灵活性----“分而治之,各个击破” 以邮件传递为例说明分层的好处: 三、分层的原则 ● 分层是根据功能的抽象分层 ● 每个层次所要实现的功能或服务均有明确的规定 ● 不同的系统分成相同的层次,对等层次具有相同功能。 ● 每层功能的选择应有利于标准化 ● 高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时,下层服务的实现是不可见的 entity entity Layer N+1 Layer N-1 Layer N Layer N Layer N+1 Layer N-1 Layer N protocol Layer N+1 Layer N-1 protocol You Wuhan Airport Postoffice A Your friend Postoffice B Beijing Airport Post rule User rule Airport rule

●层次的数目要适当(太少功能不明确,太多体系结构过于庞大) 与层次模型相关的若干术语 1、源和目标 源: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发送方 目标:通信过程中,数据的接收方 2、实体与对等实体 Entity(实体):每一层上的活动元素,包括实现该层功能的所有硬件与软件 Peer-peer entity (对等实体):相互通信的两个不同机器上的同一层次 1、服务与接口 Service(服务):每一层为上一层所提供的功能称为服务。N层使用N-1层所提供的服务,向N+1层提供更高的服务。 Interface (接口):定义下层向其相邻的上层提供的服务及原语操作,但服务的实现细节对上层是透明的(不可见的)。 2、协议与协议数据单元 ●协议(Protocols)和N层协议 ●协议可以使通信更有效地进行。 ●从源到目标还会出现数据传送的混乱 定义: 为网络通信所制定的一组规则、约定和标准。 网络通信是一种层到层的对等通信,第N层上的通信规则或约定称为N层协议 6、协议的三大要素 语法:定义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 语义:规定协议语法成分的含义 时序:协议语法成分的顺序和速度匹配关系 关于协议要素的比喻 例1:信封的格式由语法来定义,而格式的含义由语义来规定。 例2:老师讲课: 语法:中文语法规则 语意:有意义的中文,含有一定的信息量,言之有物 时序:老师先讲,同学提问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7.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的编制目的是对于设计中的数据库所有标识、逻辑结构和理结构作出具体的设计规定。其内容要求如下: 7.1 引言 7.1.1 编写目的 为了让参与本项目的项目主管、业务分析师、项目开发人员、数据库管人员及以后的系统维护人员了解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思路、数据库整体架构及各种详细信息,也为了以后的各个项目可以参与借鉴该项目的经验,特编写此文档。 7.1.2 背景 软件名称:BBS论坛 需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配置要求:SQL数据库,jsp,JAV A等该软件需与数据库连接使用才能运行。 7.1.3 定义 文档中采用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及缩略词简要如下: JAVA:Java script Jsp: Java Server Pages Microsoft SQL Server VSS:Visual SourceSafe,版本控制工具 7.1.4 参考资料 《java web开发实战经典》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版《JAVA2程序设计基础教程》计算机职业教育联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教程》计算机职业教育联盟主编清华大学出

版社出版 《实用操作系统教程》葛瀛龙周旭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施晓秋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7.外部设计 是研究和考虑所要建立的数据库的信息环境,对数据库应用领域中各种信息要求和操作要求进行详细地分析,了解应用领域中数据项、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和所有的数据操作的详细要求,了解哪些因素对响应时间、可用性和可靠性有较大的影响等各方面的因素。 7.2.1 标识符和状态 数据库名称:BBS论坛数据库 数据库表前缀:bro 用户名:root 密码:123456 权限:全部 有效时间:开发阶段 说明:系统正式发布后,可能更改数据库用户/密码,请在统一位置编写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在发行前请予以改正。 7. 2.2 使用它的程序 本系统主要利用PHP作为前端的应用开发工具,使用MySQL作为后台的数据库,Linux或Windows均可作为系统平台。 7.2.3 约定 1.所有命名一定要具有描述性,杜绝一切拼音、或拼音英文混杂的命名方式。 2.字符集采用UTF-8,请注意字符的转换。 3.所有数据表第一个字段都是系统内部使用主键列,自增字段,不可空,名称为:id,确保不把此字段暴露给最终用户。 4.除特别说明外,所有日期格式都采用int格式,无时间值。 5.除特别说明外,所有字段默认都设置不充许为空,需要设置默认值。 6.所有普通索引的命名都是表名加设置索引的字段名组合,例如用户表User中name字段设置普通索引,则索引名称命名方式为user_name; 7.2.4 专门指导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7.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的编制目的是对于设计中的数据库所有标识、逻辑结构和理结构作出具体的设计规定。其内容要求如下: 7.1 引言 7.1.1 编写目的 为了让参与本项目的项目主管、业务分析师、项目开发人员、数据库管人员与以后的系统维护人员了解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思路、数据库整体架构与各种详细信息,也为了以后的各个项目可以参与借鉴该项目的经验,特编写此文档。 7.1.2 背景 软件名称:BBS论坛 需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配置要求:SQL数据库,jsp,JAV A等该软件需与数据库连接使用才能运行。 7.1.3 定义 文档中采用的专门术语的定义与缩略词简要如下: JAVA:Java script Jsp:Java Server Pages Microsoft SQL Server VSS:Visual SourceSafe,版本控制工具 7.1.4 参考资料 《java web开发实战经典》: 清华大学; 第1版 《JAVA2程序设计基础教程》计算机职业教育联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 《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教程》计算机职业教育联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 《实用操作系统教程》葛瀛龙周旭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施晓秋主编科学出版 7.外部设计 是研究和考虑所要建立的数据库的信息环境,对数据库应用领域中各种信息要求和操作要求进行详细地分析,了解应用领域中数据项、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和所有的数据操作的详细要求,了解哪些因素对响应时间、可用性和可靠性有较大的影响等各方面的因素。

7.2.1 标识符和状态 数据库名称:BBS论坛数据库 数据库表前缀:bro 用户名:root 密码:123456 权限:全部 有效时间:开发阶段 说明:系统正式发布后,可能更改数据库用户/密码,请在统一位置编写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在发行前请予以改正。 7.2.2 使用它的程序 本系统主要利用PHP作为前端的应用开发工具,使用MySQL作为后台的数据库, Linux或Windows均可作为系统平台。 7.2.3 约定 1.所有命名一定要具有描述性,杜绝一切拼音、或拼音英文混杂的命名方式。 2.字符集采用UTF-8,请注意字符的转换。 3.所有数据表第一个字段都是系统内部使用主键列,自增字段,不可空,名称为:id,确保不把此字段暴露给最终用户。 4.除特别说明外,所有日期格式都采用int格式,无时间值。 5.除特别说明外,所有字段默认都设置不充许为空,需要设置默认值。 6.所有普通索引的命名都是表名加设置索引的字段名组合,例如用户表User 中name字段设置普通索引,则索引名称命名方式为user_name; 7.2.4 专门指导 7.2.5 支持软件 操作系统:Linux/Windows 数据库系统:MySQL查询浏览工具:PHPMyAdmin命令行工具:mysql 注意:mysql命令行环境下对中文支持不好,可能无法书写带有中文的SQL语句,也不要使用PHPMyAdmin录入中文。

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 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AECT1994、AECT2004定义),教育技术的领域、范畴、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包括:教育技术发展的含义、模型、特点、新进展,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三章学习资源 包括:学习资源概述、媒体资源、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第四章学与教的过程 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 包括: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 第六章教学系统开发 包括:教学系统开发概述、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网络课程的开发、、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集成化教学系统开发。 第七章教育技术运用 包括:教育技术运用概述、教学资源的应用、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信息化教学应用、绩效技术。 第八章教育技术管理 包括:教育技术管理概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 第九章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评价 包括:教育技术的评价范畴概述、教学资源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网络教学评价、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新进展。 第十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运用现代

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 教学系统设计 考试要求: 1.系统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式以及学科性质和应用范围。 2.理解、掌握不同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方法。 3.能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不同层次的教学产品和教学设计案例的特点、方法和步骤,并进行相关的教学系统设计。 考试内容: (一)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1.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 主要包括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系统特征和本质;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2.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规定性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模式的含义和功能;ID1与ID2. (二)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上) 1.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认知发展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学习动机分析; 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成人学习者特征分析。 2.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的含义;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目标概述;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方法。 (三)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下) 1.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分析教学内容类别及性质;确定单元目标以及对内

仓储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说明书

目录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任务概述 (3) 2.1目标 (3) 2.2用户的特点 (4) 2.3假定和约束 (4) 3需求规定 (5) 3.1对功能的规定 (5) 3.2对性能的规定 (9) 3.2.1精度 (9) 3.2.2时间特性要求 (9) 3.2.3灵活性 (9) 3.3输人输出要求 (10)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10) 3.5故障处理要求 (11) 3.6其他专门要求 (11) 4运行环境规定 (11) 4.1设备 (11) 4.2支持软件 (12) 4.3接口 (12) 4.4控制 (12)

仓储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仓库信息管理系统是一套用于仓库、进销存管理的软件。它适用于企业,超市,物流等单位管理商品、物资、用品、材料、零配件的采购、入库、出库(销售)等日常工作。提供基本的查询、统计、汇总功能,及简洁、明晰的报表。灵活的成本统计、应何时出库入库及数量的问题,为经理决策、财务记帐、综合统计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平台。仓库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针对于某些企业库存信息的管理,是针对仓库日常执行业务,主要分为了仓库信息管理和信息查询,用户通过相应的模块,对仓库里的设备的基本情况进行操作,对库存数量进行查询,管理员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轻松的管理仓库信息。 此软件说明书对仓库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做了全面细致的用户需求分析,明确所要开发的软件应具有的功能、性能以及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使系统分析人员及软件开发人员能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使用户和软件开发者双方对该软件的初始规定有一个共同的理解,使之成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系统设计说明书与开发工作。 本软件需求说明书的读者是系统开发人员或合同约定的人员。 1.2背景 说明: a.待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仓储管理软件系统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是xx公司,开发者是XX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用户是XX公司的仓库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是XX公司电子商务技术中心;c.该软件系统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如下:该系统的数据库及其备份建立在Microsoft Office Access2003基础上

软件工程--需求规格说明书(范本模板)

文档编号:HHIT-SECD—S101—01T—02 版本号:V1。0 酒店宾馆客房管理系统结构化需求规格说明 书 项目名称酒店宾馆客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负责人 项目开发单位 项目成员、、、 项目起止时间2013。06。18--—-2013。06.21 2013年6月21日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项目组任务分派单(组长用) 班级:组别:组长姓名: 时间:2013 年6 月21日 1、本表由组长为其组员每次上机实践分派任务使用,应认真填写相关任务名称、内容、完成标准等信息; 2、本表在每次任务完成后,由组长按照完成标准验收,并给出每个组员成绩评定(每人平均70 分制),除组长保留一份外,应及时上报任课老师(电子和纸质文档同时上报)。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 (4) 1。3定义 (4) 1。4参考资料 (4) 2项目概述 (4) 2。1目标 (5) 2。2用户的特点 (5) 2.3假定与约束 (5) 3需求规定 (6) 3。1对功能的规定 (6) 3.2对性能的规定 (17) 3。2。1精度 (17) 3.2。2时间特性要求 (17) 3。2。3灵活性 (18) 3。3输入输出要求 (18)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18) 3.5故障处理要求 (19) 3.6其他专门要求 (19) 4运行环境规定 (19) 4。1设备 (19) 4.2支持软件 (20) 4.3接口 (20) 4。4控制 (20)

1引言 【】 1.1编写目的 想要做一个好的客房管理系统,首先必须知道用户的需求,这样我们才会开发出真正满足用户的软件产品,在系统的需求分析阶段,开发者应该明确一个好的客房管理系统必须要做什么。 1。2背景 宾馆客房管理系统是宾馆客房管理不可缺少的,对于宾馆的管理者和使用 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往,人们使用手工登记来记录管理宾馆的日常事务,操作流程虽然简单,但随着宾馆的数量越来越多,宾馆的规模越来越大,宾馆的入住率越来越高。简单的手工登记已经无法满足管理的要求,我们需要一个客房管理系统,来满足客房管理的需求.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一个成功的客房系统可以提供预定房间功能、登记信息功能、开放/退房功能等.为管理者与用户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从而实现客房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达到信息准确、统一管理的目标。 1.3定义 文档中采用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及缩略词简要如下: JAVA:Java 语言 Microsoft SQL Server2008 VISIO:VISIO制图工具。 1。4参考资料 《JA V A2程序设计基础教程》计算机职业教育联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教程》计算机职业教育联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实用操作系统教程》葛瀛龙周旭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施晓秋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 2项目概述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习报告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习报告 篇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应用型人才)教师在线培训学习心得连日来集中在线学习了施晓秋老师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面向应用型人才)》的培训课程,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既学到了施老师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也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很多不足之处。同时,也收获了一些思考。 在培训课程里,施晓秋老师与我们分享了教学改革的思路、《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案例、场景、任务驱动教学的经验、以及专业科研课题申报的注意事项。 施老师对如何定位课程,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等内容做了详细解说,最后具体到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理解这种定位是非常

重要的,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前提条件。联想到我校《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的定位,现在感觉是有些高了。我们学校是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但课程一直选用的是大本的教材,这一点上,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偏高了。纯理论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有困难,而且今后工作中这些知识也不知该用在哪。因此针对该课程的改革,首先要定位准确。 在学习了施晓秋老师《以“网络层”教学为例的教学设计》一讲后,触动颇深。网络层的课程内容原来可以讲得如此生动、又结合工作实际。过去自己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老师、学生都感觉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听了施晓秋老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深深感觉: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直以来认为网络课程没法进行场景、案例教学改革, 这部分内容涉及的理论确实很多,仅各种概念、定义就得讲很久,学生才

能了解。在听了施老师的课程设计之后,才明白还是任课教师现场工作经验稀缺,不知道我们的学生将来会接触怎样的工作,将要处理怎样的问题,面对怎样的困难。因此,也就不会把工作中可能遇见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设计到课程中。而施老师在介绍他们的课程设计时,就能大量地引用了他们在现场调研、实习、工作指导时的各种案例作为场景,特别是在介绍IP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时,施老师引用的案例很具有代表性,环环相扣、恰到好处。这与他们有着丰富的现场经验密不可分。因此,我以为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校教师,应该争取更多的机会到现场去工作、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课程改革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培训课程结束了,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们学校的网络课程应该如何改革?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如何关注学校今后发展方向、教改热点等问题?很多问题我会在工作中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布线设计与局域网规划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布线 系统规划与设计 入学年月_ 2010年3月 姓名__ 尹阳泽_ __ 学号1012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总站/学习中心广东远程校外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_2012年05月26日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评定表

内容摘要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网建设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校园网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校园网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了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大大拓展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本文对我国学校园网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目前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本文以校园网设计与实现为背景。从校园网的概念及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入手,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校园网规划与设计的整个过程。论文简要介绍了校园网的概念,并通过实地勘察、查阅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相关书籍、比较各种组网技术的优缺点,对职教中心学校校园网的组网需求进行了分析,从实用的角度重点论述了校园网的功能、校园网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总体规划(包括网络技术选型、网络分层、拓扑结构、设备选型、网段划分、网络安全、软件选择等)、综合布线、网站规划设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校园网的整体结构,其目的是要建设一个先进、实用的校园网。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体系结构、拓扑结构、综合布线

目录 前言1 一、校园网规划概述 (2) (一)校园网的概念 (2) (二)校园网络发展的几个阶段 (3) (三)校园网的特点 (3) (四)校园网的建设目标 (4) 二、需求分析与校园网设计 (4) (一)校园概况 (4) (二)设计需求 (5) (三)信息点统计 (6) (四)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7) (五)信息流量、端口数及端口速率的计算 (8) (六)硬件设备的选择 (9) 1.华为Quidway AR46-40路由器 (9) 2.华为S5700-24TP-SI(AC) 交换机 (10) 3.华为S1724G交换机 (12) 4.华为Quidway S2309TP-SI交换机 (13) 5.华为赛门铁克USG2130 VPN防火墙 (14) 6.联想T100 G11 S620 2G/500S服务器 (15) (七)软件系统的选择 (18) (八)子网及VLAN的划分 (18) (九)IP地址的规划 (20) (十)接入Internet的设计 (21) 三、校园网的布线结结构设计 (21) (一)工作子系统 (22) (二)水平子系统 (23) (三)干线子系统 (23) (四)设备间子系统 (24) (五)管理子系统 (25) (六)建筑群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26) 四、校园网的安全与管理设计 (27) (一)网络管理的设计 (27) 1.网络管理的功能 (27) 2.网络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28) (二)VPN的设计 (29) 1.需求分析 (29) 2.拓扑结构 (29) 3.实现方法 (30) (三)网络安全设计 (3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