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_陈时龙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_陈时龙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_陈时龙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

陈时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

2007年的明史研究,在通俗历史读物的催动下,一时竟成“显学”。明史研究者在各个具体领域内默默耕耘,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明史研究专著约102部,论文约989篇。以下仅就笔者阅读所及,分而述之。不周之处,敬请同行谅解。

一、著 作

政治史方面,胡吉勋《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社科文献出版社)考察了嘉靖三年左顺门哭谏群臣的遭遇,进而检讨了大礼议之后的人事巨变对明代中后期政治伦理转向的影响。军事史方面,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线装书局)逐一考察了明代军户的来源、形成、饷粮、组织管理、职业选择、后勤保障等问题。法制史方面,丁玉翠《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研究:以明实录为基本史料的考察》(中国法制出版社)对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的立法、刑责、裁量等问题作了阐述。范金民《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南京大学出版社)对商会产生以前及之后的商事纠纷、商业诉讼以及商人对当官应值的额外负担的诉讼、商帮之间的商事纠纷及诉讼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社会史方面,周致元《明代荒政文献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在概述明代以前及明代的荒政文献之余,对明代的救荒思想、备荒及救荒制度进行了探讨。另外,社会史方面的著作还有张小也《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中华书局)、李长森《明清时期澳门土生族群的形成发展与变迁》(中华书局)、王美英《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风俗与社会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思想文化史方面著作较多,有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明清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商传《明代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傅小凡《李贽哲学思想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马晓英《出位之思:明儒颜钧的民间化思想与实践》(宁夏人民出版社)、邱春林《会通中西:晚明实学家王徵的设计与思想》(重庆大学出版社)、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龚笃清《明代科举图鉴》(岳麓书社)等。民族关系方面,有伍莉《明清时期云南藏缅语诸族关系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宗教史方面,有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梅莉《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外关系方面,有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景莲《明清澳门涉外司法审判制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历史地理方面,有郭红、靳润成《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人物研究方面,有吴建华《明代经世儒臣丘》(

广东人民出版社)。资料整理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明清档案卷(明22008年第6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代)》(上海古籍出版社)。此外,为纪念谢国桢先生诞辰一百零五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出版了《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紫禁城出版社)。

二、政 治

政治史研究。除制度及机构的考察之外,政治与社会转型、明末党社及明亡清兴等议题,也十分活跃。在制度层面,赵克生《明代丁忧制度述论》(《中国史研究》第2期)探讨了明代闻丧守制、服阙补选、夺情起复等一系列丁忧制度。柏桦、高进《明清“滥设官吏”罪》(《史学集刊》第2期)指出,明代始将不经朝廷人事部门或主管部门按缺铨选委署而在定编之外“滥设”官吏确定为“犯罪”。田冰《明代的追谥与夺谥》(《史学月刊》第11期)认为,明代百官之谥皆出自皇帝之手,皇帝可操纵谥法,赋予其政治意义,故追谥与夺谥可谓政局变化的晴雨表。终明一代,追谥之例要远远多于夺谥之例。在官僚机构方面,张德信《明蓟辽总督年表校补》(《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对吴廷燮的《明督抚年表》作了四十余条的校补。王伟凯《明代磨勘司职能考辨》(《社会科学辑刊》第2期)则对磨勘司的职能作了考辨,指出洪武初年存在的磨勘司主要是负责核实各司公文,类似于一些机构中的照磨所,而并非像《明史》所言乃大理寺的替代机构。方志远《“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历史研究》第1期)着力探讨了政治风气对社会的影响与推动,认为成化时代的传奉官的核心部分是由擅长特殊技能并且能为皇室提供服务的人构成,而传奉官在成化时代的泛滥掀起了一场专业人才通过各种方式谋求进入仕途的狂潮,从而搅动并冲开了人们的心理桎梏,促成明代由“严肃冷酷”到“自由奔放”的社会转型。党社,尤其是复社的研究,在2007年的明史研究中较为突出。商传《从朋党到党社:明代党争之浅见》(《学习与探索》第1期)认为弘治二年(1489年)两京御史案以治朋党为立案之本,实为明代党争之始;自张居正的夺情之争后,朋党政治乃渐成明廷政治之主流;东林党虽非近代意义之政党,却是一种士大夫政治集团,而复社与其一脉相承。张宪博《吴应箕实政思想略论》(《安徽史学》第1期)认为,人们向以为徒具“场屋习气”的复社诸子,其实是有很切实的经世思想的,明季复社领袖吴应箕对政治体制的思考与批判对此后启蒙思潮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王恩俊《复社成员的家世及其影响》(《史学集刊》第1期)认为复社成员中官僚子弟与平民子弟各占一半左右,姻亲关系是复社成员内部的重要纽带,而家世背景则影响着复社成员的社交能力、成名速度以及对活动经费的支撑。王恩俊《试论复社内部的政治分歧》(《东北师大学报》第1期)指出,地域、家世渊源、松散的组织结构及社内分层是复社内部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而分歧的实质在于如何评价明代党争各方。张涛《科举与实学:明末文社兴起的形上依据———兼论文社之兴导致明末第三次文学复古思潮》(《河北师大学报》第1期)认为,明末文社提倡以“六经”为基础的时文创作带来了明代第三次文学复古思潮。在政治事件研究方面,胡吉勋《明嘉靖李福达狱及相关历史评价考论》(《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认为御史马录、刑部尚书颜颐寿对李福达案的审理结果符合事实,而张璁却制造了一起冤案,从而使一大批司法官员和科道官员无辜受到牵连。此外,对于明末政治人物的同情与理解,也成了一些论文的主题。王振华、郝福祥《从明末两枚纪念币透析明亡之因及光、熹、思三帝之情》(《文物春秋》第5期)以两枚稀见的铜钱为例,探讨了光宗、熹宗、思宗诸帝之间的父子、兄弟之情。王炎平《明清易代与〈圆圆曲〉》(《北3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

京大学学报》第1期)认为吴梅村乃借《圆圆曲》以抒兴亡悲恨,表面上是讥刺吴三桂,实际上是对当日民族之悲惨作沉痛反思,以及对崇祯帝“自杀弃国”的深惜,并且责及李自成军之“荒宴”。政治思想方面,叶建《顾炎武“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思想浅析》(《中州学刊》第1期)认为,顾炎武“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思想的主要内涵是给予地方官员财政和选拔人才的权力,是一种具有早期启蒙思想色彩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学说。

三、军 事

军事史方面的成果较为丰富,最突出的是关于卫所的研究。陈春声《明代前期潮州海防及其历史影响》(《中山大学学报》第2期)考察了明初潮州地区沿海卫所的设立情况、旗军数量、屯田状况,并指出以潮州卫为例来看,顾诚先生“沿海卫所同附近州县的界划比较清楚”的论断值得商榷。孟凡松《明洪武年间湖南卫所设置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期)将湖南卫所分为腹地型卫所与边地卫所两大类型,而边地卫所又可分为交通型、控御土司型和防徭型三种。周松《明与北元对峙格局中的洪武朝之东胜卫变迁》(《史学月刊》第5期)分析了明朝与北元之间的较量与东胜卫的设置、内迁之关系,使得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明初北部边防格局。寨堡也是北部边防的组成部分。杜春梅、王杰瑜《明代大同镇城堡考》(《文物世界》第4期)鉴于学界对大同镇城堡统计数据相差甚大的问题,认为在统计时要将官堡、乡堡分开统计。关于明代北部边防,赵献海《“九边”说法源流考》(《雁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认为晚明的“九边”之说影响不大,入清以后因时代变换及腹里军镇被忽视的原因,渐被遗忘。就卫所制度研究而言,张金奎的研究条分缕析,颇见功力。他的《试析明初卫所军户群体的形成》(《中国史研究》第2期)指出,明初大批主动赴卫所随军的军士亲属及因他故滞留卫所的依附人口,是卫所军户的主要来源,而由于政府政策存在着由默许不作为到强制遣返再到主动加以利用这么一个摇摆的过程,卫所军户群体迟至正统、景泰年间才得以形成。《明代卫所月粮制度浅论》(《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对明代卫所军士月粮的发放额度、发放办法及其在明代中后期的变化作了考察,并指出与前朝相比,明代军士的月粮明显偏少,而主管之户部却一味在节约上下功夫,从而恶化了军士的生活环境。此外,可参《明代卫所经历司制度浅析》(《故宫博物院院刊》第2期)。关于军事制度,彭勇《守常与变革:中国古代“制度”运行的两难选择———以明代班军制度的历史命运为个案》(《西南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班军制度在明代中期已经出现改革趋势,但是由于因循守常的思想以及既得利益获得者的阻挠,这一制度仍垂而不死,艰难运行。关于明代的新军种车营,孙建军《明代车营初探》(《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指出,明代步、骑、车、辎重等合成的新军种车营始建于嘉靖时期,至明末已完成建制并用于实战,一般由步兵子营、骑兵子营、战车子营及机动部队等合编而成。陈刚俊、彭英《略论明代战车文献及其军事思想》(《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期)指出,明代战车的发展与火器在战争中的使用密切相关,而明代甚至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出现俞大猷《大同镇兵车操法》、孙承宗《车营叩答合编》等专著。军事思想方面,张亭立《明代兵儒合流与〈陈忠裕公兵垣奏议〉》(《青海师大学报》第1期)分析了陈子龙“强调对将领与士兵的道德培养”、“简练水师、收复襄樊、经理蜀楚的一整套立体防御”、“使用火器、用间的战术”等军事思想。

42008年第6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四、经 济

在明代经济史研究中,江南的经济发达、农村经济以及早期工业化,都是学者关注的问题。林金树《解读明朝历史的一个奇特现象》(《解放日报》3月4日)指出,明中叶之后政治腐败与经济发展并存的奇特现象背后,有“没有长期大规模的战争与灾害的破坏”、“封建国家对江南这块财源重地实行特殊的保护、倾斜政策”以及“经济、政治改革产生的推动作用”等原因。李伯重《重新认识历史: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及其变化》(《中国图书评论》第2期)认为,拥有发达的农村工业是江南农村经济的最大特点之一,而江南农村经济近代化的路径因此“脱离常轨”而远离欧洲经验,既不依赖于近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也不依赖于小规模家庭农业向大规模集体农业的改造。余同元《明清江南早期工业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史学月刊》第11期)借鉴布罗代尔对西欧的研究,指出早期工业化的关键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0%的情况下,乡村工匠占乡村人口的4.76%,农村工业人数与城市工业人数占城乡总人口的8.57%”。此外,人口、土地登记与赋役制度也仍是研究者的主要议题。栾成显《明代人口统计与黄册制度的几个问题》(《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对明代人口统计中的几个问题再做一番检讨,认为《诸司职掌》的人口数据来源,应该是属于与黄册不同的另外一种人口统计系统。傅辉《明代土地数据登记制度研究———以洪武二十六年河南数据为例》(《人文杂志》第1期)认为明代土地数据存在用于实际土地丈量的土地登记数据和用于纳税的官方册籍数据等两套登记体系,洪武二十六年数据属于实际丈量的土地数据,既包括耕地、山、塘、湖、荡等多种承担纳税面积的土地资源,也包括了行政与军事两大土地登记体系。林金树《“经营地主”应为“土地雇工经营主”说》(《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认为,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经营地主”颇有问题,称之为“土地雇工经营主”似更为合适。栾成显《赋役黄册与明代等级身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1期)指出黄册既是赋役之法,也反映当时官绅、凡人和贱民的等级身份,其衰亡最终使人身束缚有所松解。关于明代的赋役改革,万明《白银货币化视角下的明代赋役改革》(《学术月刊》第5、6期)指出,在一条鞭法推行全国之前,明朝已经历了一系列的赋役改革,折银是赋役改革的主线;无论是实物税转为货币税,徭役以银代役,还是人头税向财产税的转移,这些赋役改革的趋向都与白银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过程也直接推动农民由纳粮当差到纳粮不当差,从而使得农民与国家的关系由身份走向契约。在商业方面,胡铁球《“歇家牙行”经营模式的形成与演变》(《历史研究》第3期)分析了内地、藏边两种“歇家牙行”模式。明初政府本欲以“塌房”的官店贸易模式一统天下商业,洪武末年始改用“官牙制”,至景泰以后“塌房”为主体的官营贸易体系严重衰弱,于是“歇家牙行”开始兴起。他的《明及清初“歇家”参与赋役领域的原因和方式》(《史林》第3期)指出,明代中叶以后,歇家还开始涉足赋役征收,形成“盘踞仓场型歇家”、“粮里型歇家”、“保歇型歇家”等类型。高寿仙《明代揽纳考论———以解京钱粮物料为中心》(《中国史研究》第3期)以解京钱粮物料为中心,对明代以城市为背景、以仓场为依托的揽纳作了全面的探讨。在商业借贷方面,孙强《晚明商人借贷的利息率与商业性借贷的发展》(《史学集刊》第2期)通过统计明代小说及其他文献内有关借贷利率材料,指出晚明商人借贷年利息率虽有高达100%者,但大部分年利息率在36%以下,远较消费借贷年利息率100%5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

要低;这种相对较低的利率,使商人放贷无需承担法律风险,从而促进了商业借贷的发展。程鲁洁《明代至清中叶戏价问题初探》(《中山大学学报》第1期)指出明代戏价分雇价、赏银两部分,明中叶以前戏价一般在一、二两银子,万历以后戏价呈两极化发展———“上班”包括十几两的雇价及丰厚赏银,普通戏班戏价仅有二、三两银。之外,数份文书的发现,也使相关研究往前推进一步。吴秉坤《新发现的一份明代徽州契约探析》(《黄山学院学报》第1期)依据黄山学院徽州文化资料中心所藏《明崇祯元年七月歙县潘应福立批包皮赤契》中的“大小买”称谓,指出明代徽州已出现“一田二主”现象,而并非如此前学界所认为是至清代康熙年间方才出现。龚伯勋、董祖信《一份藏于民间近四百年的“乡规民约”》(《四川文物》第6期)介绍了四川泸定县沈村发现的一件明万历年间《合约》。该《合约》系沈边土官余景冬与当地耆宿、“把式”(朝廷武官)、“明镇官”的管家等共同签订,为研究边茶贸易的珍贵文献。契尾是土地田宅发生交易并征收契税后由政府颁发的契约凭证。陈学文《明清契尾考释》(《史学月刊》第6期)对契尾的印制、基本内容作了介绍,并指出明代的契税有法定契税与实收契税的差异。在经济思想方面,黄海涛《明代松江学派的开放式经济伦理》(《云南师大学报》第2期)将徐光启、陈子龙、李雯诸人合称松江学派,称其具有农商并重、科技富民、会通中西的思想。针对学界通常盛赞的晚明士人经世之学,赵园《说理财———关于明清之际士人的一种言论的分析》(《西北师大学报》第1期)却深刻地指出,明代士人的“经济思想”仍表现出相当大的惰性,晚明士人如徐光启等人的富强之术,未必超过之前的海瑞、张居正等人。

五、社 会

社会史方面,赵轶峰《明代中国历史趋势:帝制农商社会》(《东北师大学报》第1期)将明代社会称为“帝制农商社会”。邓智华《明代广东士绅的地方教化运动》(《青海社会科学》第1期)考察了广东修撰乡约族谱、创办书院、打击佛道巫觋势力等地方教化活动。陆韧《论明代云南士绅阶层的兴起与形成》(《云南师大学报》第1期)指出明代在云南推广儒学、科举,以及大规模移民,使当地知识分子士绅阶层形成,从而改变了原来土酋与土民为主的社会结构,加速了云南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刘廷乾《〈清闲供〉:明季文人的乡愿生活观及其保真意识》(《贵州文史丛刊》第1期)以表现文人日常生活艺术的小品文为例探讨了明季文人“清供、清玩、清赏”之风。刘晓东《论明代士人的“异业治生”》(《史学月刊》第8期)认为士人的治生可分为“本业”和“异业”两种类型,而所谓“异业”者有“耕读”、“医卜”、“工贾”三种方式。社会风俗、社会风气则也是学者重点考察的内容。萧放《明清民俗特征论纲》(《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认为从民俗史的发展脉络看,明代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明初至弘治为第一阶段,风气淳厚,生活简朴,一切以实用为出发点;正德至明末为第二阶段,生活奢华,追求享乐,民俗生活形态丰富多样。陈宝良《从“义夫”看明代夫妇情感伦理关系的新转向》(《西南大学学报》第1期)指出明代大量出现的义夫以及士人对义夫现象的宣扬与鼓吹,是伦理关系的新动向。宋立中《论明清江南消费时尚化现象及其社会学意义》(《青海师大学报》第1期)认为明清江南的时尚消费具有推进江南市场化进程、促进江南生产创新与产品更新、打破封建等级制度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等弊端。王雪萍《明清家训中驭婢言论的历史解读》(《史学月刊》第3期)指出明

62008年第6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清家训中“降心以观”、“宽以待婢”的倾向,与明清士人“道德救时”的观念理路相契合。在奴婢问题上,阿风《卖身“婚书”考》(《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指出,明代徽州文书中有一些称为“婚书”的卖身文书,虽然使用“凭媒”、“财礼银”、“媒人”等与婚姻有关的词语,实际上却是卖身文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与明朝实行的限制“蓄奴”的政策有关。官绅士庶之家为防止触犯律条,遂改变奴婢的名称,时有“义男”、“义妇”之称;迨清代奴婢买卖合法化后,卖身“婚书”遂退出历史舞台。常建华《国家与社会:明清时期福建泉州乡约的地域化———以〈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为中心》(《天津师大学报》第1期)考察了明代泉州府的乡约,指出其始于永乐年间,大规模推行于嘉、隆、万时期。刘道胜《明清徽州民间契约关系的维系》(《安徽师大学报》第2期)指出“国家法律与官方强制”、“宗族法规”、“中证者参与”、“罚银、罚戏等民间习俗性手段”四种因素维系着明清社会的契约关系。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内部的社会秩序控制》(《安徽师大学报》第2期)考察了徽州宗族控制内部秩序的教化、调解、惩罚诸方式。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对社会问题的控制》(《中国农史》第4期)对徽州宗族在处理赌博、溺女、假命图赖以及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关于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与管理,也是社会史的热点。赵鼎新《政府能力与万历年间的民变发展》(《社会学研究》第1期)比较针对税监的苏州民变(1601)与武昌民变(1599—1601)指出,湖广地方政府能力的缺失是导致武昌民变失控的最大原因。地方政府失去控制能力,遂不得不寻求中央政府的干预,从而在民变的处理过程中带入京城复杂的权力斗争因素。郑炳《国家权力与地方社会———以华北地区为中心》(《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对明代华北地区的社会特性作了分析,指出明初华北社会存在着土客二元的社会结构,而明末的华北地区则似乎更渴求一种秩序的安定,从而能迅速与清朝新政权结合。张兆裕《明代荒政中的报灾与匿灾》(《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指出,明初州县须向朝廷直接呈报灾异,至中期后直接呈报被取消,而随着抚按权力的加重,抚按替代布政司成为向朝廷呈报灾异的机构;但是,有灾不报的匿灾现象,是明代荒政中的顽疾,且较普遍地出现在明初的洪武、永乐两朝。对此,明政府从法律及制度上加大对匿灾的监管力度。赵昭《论明代的民间赈济活动》(《中州学刊》第2期)指出明代前期的民间赈济作为官府赈济的补助,多采用捐献、纳资等形式,而中期以后则几乎包括了灾荒救济中的各种形式,如散赈、工赈、施粥、施药、转贷等。

六、学术思想 教育及科举

思想文化方面,商传《元末明初的学风》(《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认为,元末明初学风之中,“政治与文化冲突”的特征颇为鲜明,而士大夫民族认同以及对程朱理学的回归也是重要的特征。明代阳明心学依旧是研究的重点。吴学国、秦琰《从印度吠檀多到中国阳明心学》(《学术月刊》第2期)认为阳明心学的本体论,可通过《大乘起信论》和《楞迦经》的如来藏思想上溯至吠檀多派的精神哲学。钱明《闽中王门考略》(《福建论坛》第1期)于郑善夫、马明衡之外,为闽中王门增补了丘养浩、王慎中、林希元、林富、林学道等学者,并探讨了王时槐、李材等江右学者在福建的讲学。马晓英《敦伦化俗,运世造命———明末“异端”学者颜钧的儒学化俗实践及其讲学活动》(《孔子研究》第1期)略述了颜钧萃和会讲、嘉靖十九年豫章同仁祠会讲、嘉靖二十7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

六年金溪会讲等讲学历程,并阐述了其社会思想。陈时龙《耿定向思想研究》(《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认为耿定向的思想成熟于嘉靖四十年(1561),论学宗旨从“良知”转向“不容己”,“不容已”是本体“仁根”之发用,其思想亦非以李贽思想为假想敌,而更多地是针对王畿之后的浙中学派的“江左虚无之风”。解扬《〈呻吟语〉的版本与吕坤的思想变化》(《燕京学报》新二十二期)指出《呻吟语》的版本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从陈宏谋《吕子节录》中保存的《呻吟语》所代表的节本系统,到万历二十一年吕坤刊刻定本为第一阶段;其间早年含有32门的《呻吟语》被缩编成17门,反映吕坤希望在“自药”之外更能药人。晚年家居的吕坤将定本再作增删,形成两卷16门的《呻吟语摘》,为第二阶段;此定本系统内的修订,除修正不合时宜的看法外,另将谈政文字或删或改,使之锋芒内敛,更为精练。在考据学方面,姜广辉《略论明清时期的考据学思潮》(《湖南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明人考证之学的特点是“求博”,故实事求是之意不足,而哗众取宠之心有余。入清之后,考证学始由求博转向求真。高建旺《岭南意识的勃发———以明代广东作家为考察对象》(《山西师大学报》第2期)讨论了丘浚、黄佐等广东学人对柳宗元“岭南山川之气独钟于物,不钟于人”观念的澄清,揭示岭南意识在明代的勃发。史学方面,王国席《方以智的史学思想》(《史学史研究》第3期)认为方以智的史学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博学积久,待征乃决”、“扩信决疑”的实证精神,以及“寻委溯源”、“通相为用”的通变意识。蔡平汉《王船山的史学思想》(《史学理论研究》第2期)指出王夫之对旧史学有三方面的发展,即提出了禅让、封建、离合、纯杂“三变三消四大阶段”论,创立了新的史学体载———史评,以及重视对历史本源的追寻。王彦霞《略论〈明通鉴〉的史学价值》(《燕山大学学报》第1期)认为夏燮《明通鉴》于正史、野史采取辩证态度,考证精详,而于南明史实尤为详备。在文化事业方面,章宏伟《毛晋刻书活动考论》(《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对毛晋的生平、刻书种类、编辑出版之法有详细的阐述,并认为毛晋刻书有勤于校勘而疏于抉择之弊,于校勘所需的文字、音韵、训诂、典章等知识皆有不足。在教育方面,赵毅、刘晓东《明代“社学”之社会属性辨析———兼及“乡村教化”与社会软性控制》(《东北师大学报》第1期)认为明代社会是不列于官学、赖有司而后兴的介于官学与私学之间,但更多体现私学特征的教育形式,且被纳入国家“乡村教化”的体系之中。郭培贵《明代各科庶吉士数量、姓名、甲第、地理分布及其特点考述》(《文史》第1期)对明代75次考选的合计1390名庶吉士的姓名、地理分布作了考察,指出庶吉士的来源总体上三甲多于二甲,在地理分布上则十分广泛。汪维真《明万历四十三年乡试解额之变动》(《史学月刊》第12期)指出,由于乡试录取比率逐年下降,则解额实有上调之必要。自景泰七年调整解额之后,万历四十三年复有规模性的解额调整。

七、民族与宗教

刁书仁《明代女真与朝鲜的贸易》(《史学集刊》第5期)认为明代女真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进献”和“回赐”形式的贸易活动,另一种是“边境互市贸易”。吴明娣《明代丝绸对藏区的输入及其影响》(《中国藏学》第1期)认为明朝输入西藏的内地物品中,丝绸是在数量上仅次于茶叶的大宗物品,并广泛运用在藏族的宗教活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之中,如佛经装帧、绘画,其纹饰也影响藏族的壁画等艺术。施新荣《明代哈密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往

82008年第6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以贡赐贸易为中心》(《西域研究》第1期)对哈密建卫前、建卫后、内迁后三阶段与明朝的贡赐贸易作了概述,指出哈密卫入贡的高潮约在宣德正统年间,而后受蒙古瓦剌强大及朝廷限制年贡次数的影响,逐渐衰弱。白初一《明代满蒙市场需求及文化、社会组织的相同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比较明代满、蒙两族在市场需要、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共同特点,认为他们有相同的萨满文化、相似的基于地缘的社会组织方式。此外,杨建新、王东春《明代蒙古部落大批入据青海考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第2期)揭示蒙古族入据青海的历史进程及其原因,认为蒙古人入据青海虽然最早可追溯到成吉思汗时期,但大批入据青海则是从明代开始。在宗教方面,夏邦《明代佛教信仰的变迁述略》(《史林》第2期)对明代佛教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作了概括,认为明初的佛教是一个国家严密控制下的宗教,明中期的佛教虽然信众庞大,但缺乏领袖人物,而晚明无论僧侣佛教还是居士佛教,都十分繁荣,并发挥着很强的社会控制功能。然而,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似乎是若即若离的。王健《明清江南毁淫祠研究———以苏松地区为中心》(《社会科学》第1期)指出有明一代苏松地区毁淫祠次数21次,反映出弘治到万历前期是毁淫祠的高峰期。

八、中外关系

近些年来,明朝与中亚地区的交往仍受重视。朱亚非《明朝对中亚地区的外交方略》(《辽宁大学学报》第1期)讨论了明朝与中亚撒马尔罕、哈烈等国之间的交往。张文德《论明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的关系》(《历史档案》第1期)认为帖木儿王朝(1370—1506)存在的130多年间,与明朝交往非常频繁,遣使约78次以上,甚至还曾尝试海路往来。中、朝之间的关系,依旧很受瞩目。詹杭伦、杜慧月《〈辽海编〉与倪谦出使朝鲜考述》(《北京化工学院学报》第1期)认为倪谦《辽海编》刊刻于《皇华集》之后,而非像学者们所言开《皇华集》之先河。张德信《朝鲜辨诬陈奏上使赴明前后:以李廷龟〈庚申朝天录〉为中心》(《大连大学学报》第1期)详细描述了1620年李廷龟赴明辨称朝鲜并未降清一事之前因后果。郑和下西洋问题,较前几年相对回归平静。王冬青《略论明朝对郑和下西洋的反对及其终止》(《郑和研究》第2期)认为,巨大的花费以及儒臣对宦官的敌视可能是郑和下西洋终止的原因之一,但其中还有对自身文化的优越感、经济自给自足的自信,以及朝贡贸易体系中的反商业传统的原因。明代海外贸易的研究则是涉及多方面的领域。万明《明初“贡市”新证———以〈敬止录〉引〈皇明永乐志〉佚文外国物品清单为中心》(《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通过将宋元方志与《皇明永乐志》中的市舶货物清单进行比较,指出明初宁波市舶司并非专为日本一国所设,缘物品清单中有来自暹罗国的;明初海禁之余,海外贸易仍很繁盛,“贡”是小部分,而“市”才是主体。鉴于以往丝绸之路研究分别为陆路与海路两支,万明《整体视野下的丝绸之路———以明初中外物产交流为中心》(《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1辑《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从丝绸之路的整体视野出发,以物流为中心,旨在将明朝初年西洋、东洋与西域的中外物产交流作一较为全面的论述,以揭示明初丝绸之路新的物产交易圈的形成。刘洋《明代青花瓷外销分期研究》(《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将明代青花瓷的外销分三个时期:洪武元年至宣德八年为初期,此期青花瓷多以赏赐品、交换品的形式从官方渠道传输出去。宣德八年至嘉靖三十三年为中期,此期青花瓷出现公私并举、官民竞市的局面,至16世9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

纪以后民窑青花瓷成为外销青花瓷的主力。从嘉靖三十三年至明亡为晚期,此期青花瓷外销局面前所未有地繁盛,而以葡萄牙、荷兰为代表的西方商业势力渐居垄断地位。在中西交流方面,李学《中国“龙”如何变成英国的“dragon ”》(《读书》第5期)谈及“龙”经曾德昭、利玛窦、龙华民数人的欧译,才变成英文中的“dragon ”。肖朗《利玛窦与白鹿洞书院及其他———以文献整理的视角的考察》(《江西社会科学》第1期)讨论了利玛窦在南昌居留期间与章潢等白鹿洞师生们之间的交往,而其“学术传教”的路线收到了良好效果。黄细嘉、曹雪稚《利玛窦与“南昌传教模式”初探》(《江西社会科学》第3期)更将这种利玛窦在南昌改换儒服、与上层士人接触并著书立说的传教模式称为“南昌传教模式”。

九、艺 术

聂卉《明代宫廷画家职官状况述略》(《故宫博物院院刊》第2期)认为明代宫廷画家的官职分布颇为分散,有翰林院待诏、中书舍人等翰林院官职,有文思院副使、营缮所所丞等营缮造办类官职,有鸿胪寺序班、锦衣卫官等寄禄性质的虚衔官职;画家们官衔不同,但实际从事的工作只是为皇帝画画而已;他们供职最为集中的地方为武英殿和仁智殿,隶属于司礼监或御用监。魏盟夏《西方收藏明朝成化与正德时期汉藏风格的唐卡》(《故宫博物院院刊》第5期)介绍了西方一些博物馆中所藏15—16世纪的唐卡,综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王幼敏《故宫藏明清名家篆刻伪讹丛考》(《故宫博物院院刊》第1期)认为向来定为明代何震、汪关、汪泓、程邃等人所刻的几方印,可能是伪托之作。周亮《试析明末戏曲、小说版画新的造型样式和风格特征》(《美术研究》第4期)对明代金陵、武林、吴兴、苏杭、徽州等地的版画风格作了简要的描述,但认为各地的版画风格也互相影响,如金陵版画由早期的雄健豪迈转而走向“精工秀丽”之路等等。

十、人 物

徐永明《宋濂与戴良友谊变异探微》(《南京师大学报》第2期)结合元明之际的社会大动乱探讨宋濂、戴良之间友情的变化,并认为宋濂在明初不荐举或接济戴良,是因为生存环境所迫。郑永华《姚广孝史料一则及相关诸问题》(《中国史研究》第2期)利用《逃虚子集补遗》指出,征引于商传先生《明初著名政治家姚广孝》文中的《姚少师祠堂记》实乃姚广孝自撰,而非其“嗣曾孙继”所撰,并对相关史实作了诸多补正。毛佩琦《英宗·王振·土木之变》(《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认为太监王振是推动正统初年政治清明的重要人物,英宗早年锐意振作,晚年谨慎勤政、废除后妃殉葬制度,最有盛德。林延清、魏海荣《万贵妃与宪宗朝政治》(《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从万贵妃专宠后宫、阻挠皇嗣问题的解决以及纵容宦官乱政几个方面,探讨万贵妃与成化朝政治之关系。伊俊耸《明代哈密忠义王小考》(《新疆大学学报》第2期)分析了永乐九年(1411)至正统初年哈密地区免力帖木儿、脱欢帖木儿、脱脱塔木儿三代忠义王的设置背景,以及与忠顺王的关系。赵献海、赵楠《陈继儒山人身份考辨》(《史学月刊》第4期)认为陈继儒乃是一半隐半显的“名士”、“通隐”,而清人对陈继儒“山人”身份的赋予,反映士人社会空间的逐

102008年第6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渐缩小。朱丽霞《宋征舆生年辨正》(《古典文学知识》第1期)考证宋征舆出生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而不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南炳文《明朝遗民李世熊生平事迹》(《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对李世熊在科举、贡试方面多所考证,并认为李世熊“寒知”一号较“寒支”更合情理。在一些人物群体的讨论上,任道斌《浙江明遗民渡日画家活动研究》(《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综

合研究了陈元、戴曼公、逸然、心越等渡日画家在日本的作品及其艺术特点。陈超《论“四库”明人文集中女性碑传文的特征及其史料价值》(《史学集刊》第1期)统计四库内女性碑传文中,碑志文类约1100篇,传状文类至少200篇,其他文体约在200篇以上,而传文中多以“夫人”、“孺人”称,实非命妇。万明在广西田阳实地考察基础上撰写了《明代壮族抗倭英雄瓦氏夫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4月19日)。程章《元明刻石世家三考》(

《文史》第3辑)对元代四明茅氏及明代长洲章氏、昆山唐氏这些刻石世家作了考证。此外,《文物世界》第6期为《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收录葛荣晋、张立文等人的29篇论文,涉及傅山的学术思想、书法、篆刻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问题。

天津市2006年中国古代史研究述略

徐 勇

(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 天津 300040)

天津市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多年以来在全国史学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未曾间断的趋势。2006年度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突出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天津市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各种成果数量可观,内容丰富,出版了学术专著27部,古籍整理3部,教材2部,工具书1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以下按各断代史,结合相关重要专题,对天津市2006年度中国古代史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

一、先秦史研究

天津市的先秦史研究在全国始终有重要影响,业已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2006年应首先推介的是几位中青年学者的专著,著名先秦史专家王玉哲教授早年曾撰文探讨过商族的起源与迁徙等问题,在史学界影响很大,作为哲老嫡传弟子的朱彦民出版了《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商务印书馆12月版)一书,推动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陈《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4月版)也是值得注意的专著,作者与乃师朱凤瀚先生的研究一脉相承,对商周金文的钻研颇具功力。朱洪斌《通假字汇释》(北京大学出版社3月版)是一部有用的工具书。11

天津市2006年中国古代史研究述略

明代都司卫所与地方史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明代相当一部分卫所具有“实土”性质,这是学界把卫所的研究与地方史地结合起来考察的前提,通过对地方卫所沿革、组织形式、职能和它对于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的研究来认识地方社会,在明代卫所的研究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沿边、沿海都司卫所相比内地而言具有更加鲜明的地理特征,它们的沿革演变直接反映出明代的边防建设、民族政策,甚至国家综合实力的升降。在内地,都司卫所虽然与州县相错,然而它们分别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管理系统,各个卫所都有自己的土地和人口,对于研究明代制度、社会经济乃至清前期地方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州县赋役制度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卫所的因素在明清地方史的研究中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都司卫所地方史研究综述 学界很早就注意到明代卫所治土辖民的特征,并依据其田土分布特点将之区分为“实土卫所”和“非实土卫所”[1]。在此基础上,顾诚先生提出明代疆土是由两大行政和军事系统管理的观点[2]。而周振鹤先生、郭红等人则先后提出、发展和完善了“军管型政区”的概念[3]。以上看法的提出无不基于明代都司卫所在边疆地区尤其是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不仅承担着边防职能,而且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管理地方,具有某些行政区划的特征。也正是因为明代都司卫所的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它在明代乃至清代地方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试图从地方史的角度对相关卫所及其变迁的研究作一次初步的爬梳。兹以辽东、西北、西南、沿海、内地为序分别叙述之。 一、东北卫所与地方史研究 辽东地区最先受到学界的关注。对于都司卫所沿革的研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次形成一个热潮,体现在学界对辽东问题的关注上,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与学术态势有关。“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地区的形势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而明清嬗替,满洲兴起的历史在此前的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已经融入当时的民族主义背景,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激起了学界对东北史地研究的热情。还有,以孟森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对东北史地和满洲开国史的研究也为这一时期继续研究东北史地积淀了深厚的学术资源。这样,人们对明代卫所研究的视域最早聚焦在东北地区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早期研究辽东地区卫所的主要都集中在卫所以及都司的沿革考释上。张维华的《明辽东“卫”、“都卫”、“都司”建制年代考略》(《禹贡》1934年4月,1卷4期)和《明代辽东卫所建制考略》(《禹贡》1934年6月,1卷7期)、李晋华《明代辽东卫所归附及卫所都司建制沿革》(《禹贡》1934年9月,2卷2期)、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努尔干都司考》(《燕京学报》1947年12月第3期)是较早的专篇论文。 建国以来研究辽东地区的都司卫所的研究不但深化,一方面继续考据卫所的基本沿革情况,另一方面更加侧重于卫所制度的综合研究。同时,注意民族关系,注意把明、女真、朝鲜三边的关系联合起来考察,把制度史与社会史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继续从沿革地理的角度研究辽东地区的卫所,如杨旸《明代亦儿古里卫的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 1期),杨旸、吕昆《明政府对乌苏里江流域及东海滨地区的卫所设置和管辖》(《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期),陈福林、杨旸《明朝对葛林卫的管辖》(《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徐建竹《明代建州卫新考》(《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和《论建州左卫的建立与变迁》(《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1期),杨旸、傅朗云《明代松花江流域卫所设置考略》(《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鸿彬《简论三万卫》(《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等。徐桂荣、刘正堃《明代辽东都司诸卫辖所考》(《辽宁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一文考证出辽东军卫未必辖制5个所,推翻了明代一卫辖五所的一般说法。张世尊《明初辽东二十五卫建置考释》(《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第2期)对辽东二十五卫的建置作了详细地考证。研究辽东地区军屯、军户等与卫所制度相关的论著逐渐

《宋史》研究参考书

宋史研究参考书目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97年 本书于1951年初版,以后三次增订。作者认为:王安石关于变法改制的全部构想,可以说都是合乎时势之发展趋向,应乎民众解除患苦的迫切需求的。本书的目的之一是要反驳自南宋以来所形成的对王安石的传统成见,恢复王安石的本来面目,使一个政治改革家的本来风度和丰采,再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是一本关于王安石的个人传记,更是反映北宋熙丰改革史事的实录。 本书作者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山东临邑人,生前为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邓广铭《岳飞传》(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 本书是在1944年的《岳飞》和1955年的《岳飞传》基础上,再次修改而成的。本书勾画出了岳飞生活的时代轮廓,描绘了岳飞一生所建立的事功,他的形象和丰采,思想和情操,并对这一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做出公允的评价。该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位英雄人物的传记,是一部两宋之际的政治史、军事史,是一部两宋之际的宋金战争史。 朱瑞熙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社1998年本书是“中国古代社会史”丛书之一种,利用大量文献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考察了辽、宋、西夏、金时期社会生的方方面面,内

容涵盖饮食、服饰、居室、交通、妇女、婚姻、生育、丧葬、社会交谊、宗教信仰、鬼神崇拜、巫卜、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称谓、排行、避讳、押字、刺字纹身、休假、语言文字、家族、节日等,是目前本领域最为重要的专著。 本书作者朱瑞熙,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张邦炜,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复生、蔡崇榜,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曾瑜,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白钢全书主编、朱瑞熙分卷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6卷“宋代”,人民出版社1996年 本书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除介绍宋代各项制度外,着重在阐述其运行机制和特点;同时,首次论述宋代的中央决策体制,探讨中央决策机构和决策的依据,信息传递渠道,决策和政策贯彻执行的程序、方式,决策的特点与效应等。这是目前最为全面地阐述宋代国家制度史的著作。 漆侠《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88年 本书依据丰富的史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宋代农业生产、土地关系、手工业发展、国家专利制度、商业和城市经济、对外贸易、货币及经济思想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和论述,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文字学认识

我对古文字学的认识 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其文明文化历史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和遗留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批精神财富,就蕴藏在他们得以依赖薪火相传的文献载体中。古文字便是构成这一载体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子。对于学习和整理好古文字,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开拓古代精神文明,也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先人的智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文明文化在当代快节奏的迷惘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中重新定位,寻找我们心灵上的传统优秀的根。 古文字学原是文字学的一支,但其对历史学研究的贡献则远非一般文字学所能比;古文字学是一门研究我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的学科。由于它的可接受、可操作的技术纯度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要研究学习古文字学,通常都从大学开始,那么,大学生便肩负起古文字学学习和研究的历史重任。 (一)当代大学生学习古文字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1)文字学的责任落实对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选择。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已经超过了大学生自身所吸收的当代文化知识。这必然导致要求当代大学生更多、更广地吸取来自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文化知识。古代文献,无疑成为了一种文化底蕴作为广大学生吸收知识的基础。而大学生本身已初具学习、领悟知识、理论的能力,对于正式学习古文字学,有了良好的底子。作为一个大学生,同时兼备着审美、辨别事物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容易诱发对学科学习开拓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相对容易培养出一种专业的技能。由此来看,古文字学从大学开始设课研究,有着一种历史性的选择。(2)学习古文字知识的意义何在 ①为什么要学习古文字知识?学习了古文字知识,能为我们自身价值的实现带来何种好处、利益?目的性,是我们每个人在做每一件事之前必须考虑涉及到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回答了“意义”之所在。当代大学生学习古文字知识,大抵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了追求自身素质的完备,不得不多方面吸收知识;另一个方面就是现今一般大学生的古汉语水平不够高。虽然一般在一年级时学过古代文选,但是学的很不够,对古汉语的语法、句法的知识也不够,读起古书来感到非常困难。要克服这样一种情况,那么,就有必要学习古文字知识,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打好基础,这样一来,那些艰涩难懂的古文,才将会以一种很浅白的语言烂熟于心中,也方便于吸收古代的文化知识。 ②一般说来,越古的文章就越难懂,搞先秦的历史,比搞秦以后的历史,古文的根底要深一些。不过搞近代史,也同样要有好的古文基础,因为近代人作的文章也大部分是用文言的,白话的材料很少。有少数人,比如章太炎的文章是很难懂的,因为他喜欢用古字、古语,用典故很多。又如严复译西方资产阶级的书也是用文言,而且译得古色古香,古文程度差的人读起来是很吃力的。当代的大学生要从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有所开拓创新,就不必须掌握好古

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大明王朝灭亡的原因,自灭亡的那一刻起,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各种各样的观点都有。一个朝代的灭亡原因总是多方面的,但也是有主要和次要之分。现在的高中教科书上将其简单的归为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以及天灾等原因,这虽然是比较笼统说的,但也是最主要的,但是对我们更加清晰地把握其事件本质和深层次原因,并理清整个事件的脉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纵观各家的观点,进行比较探讨,才会有真正所得。 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探讨和相关的研究是多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内部原因 1、政治体制。明灭元之后采取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张薇认为,中国的封建官僚政治体制,在明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保证了封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这种制度已经暴露了弊端,到明末越来越清晰,以致最后全部显露出来,等于机器的运转已经不正常,最终导致了全面的崩溃。但她还认为这种危机是可以调节的,不过到了末期,在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就无法挽回了。董倩在对明代的官吏考核制度做研究的时候,认为“明政府希望通过考满之法,选出一批有实际经验、老成持重的官员来。但考满过于注重资格,使一批年轻有为之士疲于熬资力而无法到重要岗位上去施展才能,发挥作用。”以致后来朝中没有可用之材的局面。万明认为,在万历年间的援朝战争已经显露了明朝政治体制的缺点,也预示着明王朝走向衰亡的必然趋势。 2、军事策略的失误。万明认为,在援朝战争中,明朝将辽东的兵力大部分都抽到了朝鲜,投入了援朝之战,使女真族乘机发展,势力越来越大,到最后不可控制,而遭其祸。崇祯在危乱之际,还杀害忠良和守边大将的行为,造成最后“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也算是军事上的失误,这里就不加叙述。 3、宦官的原因。宦官对历朝以来影响是很大的,冷东先生在《也谈崇祯年间的宦官》中认为宦官参政的主要作用,就是败坏军政,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他还认为宦官作为一种制度在历史上重未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周晓光却持相反的态度,他认为明末的宦官制度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在《论明代崇祯年间的宦官》一文中结论说:“崇祯年间宦官参与政事,作为一种制度,具有监督官员和强化官僚机构的作用。”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面说:“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到明末时期,这种斗争并没有随着国家的危机而终止,一直到明朝灭亡才算是结束。 4、前代的原因。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明朝亡与万历时期,黄松筠说崇祯承继了万历和天启两朝的弊端,回天无力。但他还认为是两大不幸造成了崇祯的悲剧命运,还有一个就是遇到了皇太极这样的强手。万明女士也有这样的看法,认为在前朝就种下了祸根。 二、外部原因 1、内忧。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叁》中记载:“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彭安玉认为,朝代更替的原因很多,但农民的压力是主导原因。他还举例说明了农民负担轻时,则社会繁荣,农民负担过于重时,则天下难安。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崇祯末年,盗贼四起,年谷屡荒,人们都以无田为幸运。”所以农民起义是导致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因为是李自成攻灭了北京。 2、外患。明王朝与女真族的关系,本来是附属国的关系。在明初到明末,中央汉族政权给女真族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援助。栾凡从经济上阐释了女真族强大起来的原因,他说:“明代女真族的对内对外贸易十分活跃,包括与明朝政府、与辽东汉人、与朝鲜政府、与朝鲜百姓的贸易,女真内部的贸易以及通过明政府及商人做中介与江南丝织业的贸易等,形成了一个地域广阔的贸易关系网。”阎立新从民族融合的角度阐述了女真族强大起来的原因,最后打垮了先进的明朝,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2005年宋史研究综述

2005年宋史研究综述 李全德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872)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10期 本年度的宋史研究论著从数量上看,可谓丰富。关于宋代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著作和论文集近50种,论文800多篇。本年度宋史研究最值得纪念的事情是十卷本《邓广铭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出版,全集共收录邓广铭先生学术著作六种,古籍整理笺注四种,讲义、教材、百科词条等五种,以及论文等224篇。其他主要著作有:王菱菱《宋代矿冶业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周梦江《叶适与永嘉学派》(浙江古籍出版社),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柳立言《宋代法律与妇女》(广东人民出版社),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商务印书馆),张文《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马斗成《宋代眉山苏氏家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刘长东《宋代佛教政策论稿》(巴蜀书社),邢铁《宋代家庭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赵永春《金宋关系史》(人民出版社),贾志扬著,赵冬梅译《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江苏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宋史研究丛书再出两种:李景寿《宋代商税问题研究》和林文勋、谷更有《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云南大学出版社)。论文集主要有:包伟民主编《宋代社会史论稿》(山西古籍出版社),张邦炜《宋代政治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邹重华、粟品孝主编《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葛金芳主编《中国传统社会探研》(人民出版社),姜锡东、李华瑞主编《宋史研究论丛(第六辑)》(河北大学出版社)。此外还有张其凡《宋代典籍研究》(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文献校勘、整理等方面的著作有:金文明《金石录校证》(广西师大出版社),孙猛《郡斋读书记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燕永成《宋太宗实录》(甘肃人民出版社),彭向前补注《宋史夏国传集注》(宁夏人民出版社),《二十五史补编》委员会编《宋辽金元明六史补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李勇先、毛丽娅校点《舆地纪胜》(四川大学出版社),俞定启、乔卫平编《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文献集成(北宋南宋)》(第5卷,人民教育出版社),傅璇琮等编《全宋诗订补》(大象出版社)。等等。

文字学试题

一,文字学术语解释 1小学2.小篆 3 大篆4.古文5合文 6 以形会意宇7.借形变体字8合音宇9.异体宇10古今字 l 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民国以前称为“小学”。隋唐以后,“小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了传统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门学科的总名。清代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学”之名不确切,建议把它改为“语言文字之学”。其后,人们逐渐用‘汉语文字学”或“文字学”来代替“小学”,专称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近人多改称之为“汉字学”。 2 小篆: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通用的泰国文字,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小篆的面貌,现还可以从一些秦代的刻石、有铭文的金属器物,以及《说文解宇》和三体石经上看到。 3 大篆:广义的大篆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其他古文字。狭义的大篆则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是与小篆相对而言的。大篆通过《说文解字》和春秋时的金石器物流传至今,《说文解宇》中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秦公钟、氢公鎢、秦公簋上金文是其典型代表。 4 古文: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5 合文;或称合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刻或合写在一起,在行款上只占一个字的位置,形式上象一个字而实际上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语素。例如:甲骨文中“祖乙”写作、“祖丁”写作、“四祖丁”写作。 6以形会意宇一种会意字,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的会意宇。例如:“ ifc休,”和“制(杲)”字。 7 借体变体宇;指改造变易现存字的形体结构而形成的与原字不是异体字关系的新字。它是通过改变笔画形态、增减笔画、倒书或反书字形、移换偏旁的位置等方式来形成的与原字读音、意义有不同的字。例如:“甩”、“乒”、“丛”、“幻”和“忡”等。 8 合音宇:是一种由两个作表音构件的宇组合而成的合体宇,其读音由用作构件的两个字反切而成,即取一字的声母取一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例如:‘‘ ”(名夜反)和“秽(禾岁反)。 9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部可以互相替代的宇。也称为或体、重文、俗宇。例如:“野”字和“墼”字,“块”宇和“由”字。 10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今字。例如;“要”字和“腰”字,“说”字和“悦”字。 二,填空 L《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段玉裁),《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于省吾)。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王筠),(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朱骏声)。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罗振玉),《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郭沫若)。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孙海波),《金文编》的作者是(容庚)。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 意音、语素)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 音节)文字。 6. 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 象意、)文字、( 形声)文字三类。 7. 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 象形)、( 假借)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古文字、),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今文字)。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 殷商)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 战国)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 一)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双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今字)。 12异体字的(读音)和( 意义)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 削弱)而表音性(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削弱而(表音性)增强,由日益繁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_陈时龙

2007年明史研究综述 陈时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 2007年的明史研究,在通俗历史读物的催动下,一时竟成“显学”。明史研究者在各个具体领域内默默耕耘,成果颇丰。据不完全统计,明史研究专著约102部,论文约989篇。以下仅就笔者阅读所及,分而述之。不周之处,敬请同行谅解。 一、著 作 政治史方面,胡吉勋《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社科文献出版社)考察了嘉靖三年左顺门哭谏群臣的遭遇,进而检讨了大礼议之后的人事巨变对明代中后期政治伦理转向的影响。军事史方面,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线装书局)逐一考察了明代军户的来源、形成、饷粮、组织管理、职业选择、后勤保障等问题。法制史方面,丁玉翠《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研究:以明实录为基本史料的考察》(中国法制出版社)对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的立法、刑责、裁量等问题作了阐述。范金民《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南京大学出版社)对商会产生以前及之后的商事纠纷、商业诉讼以及商人对当官应值的额外负担的诉讼、商帮之间的商事纠纷及诉讼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社会史方面,周致元《明代荒政文献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在概述明代以前及明代的荒政文献之余,对明代的救荒思想、备荒及救荒制度进行了探讨。另外,社会史方面的著作还有张小也《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中华书局)、李长森《明清时期澳门土生族群的形成发展与变迁》(中华书局)、王美英《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风俗与社会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思想文化史方面著作较多,有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明清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商传《明代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傅小凡《李贽哲学思想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马晓英《出位之思:明儒颜钧的民间化思想与实践》(宁夏人民出版社)、邱春林《会通中西:晚明实学家王徵的设计与思想》(重庆大学出版社)、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龚笃清《明代科举图鉴》(岳麓书社)等。民族关系方面,有伍莉《明清时期云南藏缅语诸族关系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宗教史方面,有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梅莉《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外关系方面,有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景莲《明清澳门涉外司法审判制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历史地理方面,有郭红、靳润成《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人物研究方面,有吴建华《明代经世儒臣丘》( 广东人民出版社)。资料整理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了《明清档案卷(明22008年第6中国史研究动态期

2003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综述

2003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取得较大成绩,在两宋货币史、宋元商业贸易、地域经济等方面有新的进展。出版专著、论文集有:姜锡东《宋代商人与商业资本》(中华书局02、12)、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汪圣铎《两宋货币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游彪《宋代寺院经济史稿》(河北大学出版社)、姜锡东、李华瑞《宋史研究论丛》第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11)、王颐《驾泽抟云——中外关系史地研究》(南方出版社06)、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0)、《李埏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收入宋代经济史方面的论文10篇(云南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论文集),现据笔者所见,作如下评述。专论姜锡东《宋代商人和商业资本》共分导论和正文十章,系统考察宋代商人与小农家庭的生产活动;官私商业的经营方式;商人的市场垄断与政府的反垄断;国有商业资本;宋代的盐商、粮商、布帛商;以及政府与商人的矛盾和宋代民间商业资本发展的重重阻力。对此前宋代商业研究中没有探讨或研究不够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做了认真缜密的分析论述。游彪《宋代寺院经济史稿》详细论述了宋代寺院经济的管理制度、经济状况、田产来源及经营模式、内部生产诸关系、寺院及僧人的赋役负担、寺院所经营的手工业及商业与高利贷、地区差异、内部阶级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客观地评价了宋代寺院经济在宋代、乃至中国古代史上所占的地位。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主要论述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及其原因,海外贸易与宋代商业的发展、海外贸易与宋代财政、政治和社会生活,海外贸易与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内容,指出中国古代包括宋代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占有的主导地位源于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超前发展的经济文化水平,而发展曲折迟缓的原因却在于中国古代的经济形态、封建王朝的贸易、华夷观念和重本轻末政策等等。另外对海南岛的开发、东南沿海市镇的兴起及铜钱的外流亦有新的探索。汪圣铎《两宋货币史》上下册,分述铸币管理;铜钱的供给、铸行、购买力;铁钱和特殊货币区;纸币的产生、演变及管理与形制;金银的供给、货币职能、形制、购买力、地位等。另外,作者对宋代货币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并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在1996年版的基础上主要增写了第三章,“制度变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之二”专论制度变迁对经济重心南移的作用,重点讨论了关于国家界定产权问题、关于租金最大化问题、“统治者的权力扩散”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地域经济王社教《辽宋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城镇体系和规模演变》认为辽宋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城镇的发展大致经过了宋金时期的快速发展和元代的衰落调整两个阶段.这一时期山西地区的城镇发展水平是比较落后的。宋金时期的快速发展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发展,城镇数量的增加不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发商品流通的需求增长所致,大多是出于军事或税收的需要而设(陕西师大学报4)。苏基朗《中国经济史的空间与制度:宋元闽南个案的启示》从宋元闽南的研究案例出发,探讨中国经济史上空间与制度概念,说明两者在表述复杂的长期经济表现时,不仅具有相当的解释功能,而且可以带来不少启示。文章触及宋元闽南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阶段,区域经济地理整合现象,对海外贸易成本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对长期经济表现可能构成的正面作用等(历史研究1)。陈丽霞《对区域经济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对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内容、方法论、学科体系、现实意义等理论问题展开讨论(福建论坛1)。[!--empirenews.page--]陈勇勤《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移动引发的思考——两宋定都作为总变化轨迹上一个关键点》认为两宋定都涉及中国经济中心东移和东南移。首都与经济中心位移的总变化轨迹反映出,从西北到华北、到东南、再至华北,由此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1经济政策对经济实践的指导作用;2、西北与东南、区域差距;3、可以借鉴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经济中心移动及有关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流动问题(南都学刊4)。魏华仙《北宋东京节日消费》认为宋代东京的节日消费既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带动了城市相关行业和饮食、商业、零售业、娱乐业等的发展,同时这种节日消费又具有季节性、短暂性、两极分化和剥削性等特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3)。成荫《北宋

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本学科上掌握较为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有较强地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一般为3年。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或提前攻博,硕士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三、研究方向 1、汉语语法学 2、汉语词汇学 3、方言与音韵学 4、汉字学 5、对外汉语教学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学分不少于30学分。另实践活动、学术活动各2学分,具体结构为: 政治理论课程,2门,必修,4学分 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1门,必修,4学分 学位基础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3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每门3学分,必修,至少修满9学分 非学位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8学分 跨专业课程,每门2学分,至少修满2学分 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主要课程2-3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以通过考试为准。 五、培养环节 1、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至迟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2、论文开题:硕士研究生至迟在第三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学科组可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论文开题的具体时间,如果条件成熟,也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进行。 3、论文工作检查:硕士研究生用于学位论文的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工作检查。导师组要根据硕士生论文开题情况,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工作检查需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前三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DOC)

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安徽师大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七)二十世纪明清史研究综述 周晓光刘道胜 明清两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有关明清史的研究,是史学界最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近百年来,特别是建国50多年以来,在明清史研究的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明清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民族、宗教、中外关系、文学艺术、思想文化、历史人物等诸多方面。因限于篇幅,兹将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概况,分述于下。 一、关于明史与清史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 明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先后传12代,历太祖、建文帝、太宗(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泰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毅宗)16帝,共计276年。学术界将这一段历史大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4世纪60年代到15世纪30年代。该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主义专制制度高度发展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和巩固明朝统治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废行中书省,改设十三布政司,分设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掌地方民政、刑法和军事;废中书省及丞相,设置直属皇帝的六部;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分掌司法、监察大权;分兵权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在民间实行里甲制、关津制等,严格户籍管理;制定《大明律》,从法律上保障封建统治秩序;亲自颁写《大诰》,并先后制造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南北榜案”以及文字狱,以打击功臣与豪强;分封诸子为藩王,分镇各地,以巩固朱氏的统治等。这些措施使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达到了空前强化的程度。与此同时,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如解放匠户、奴婢,迁徙农民,鼓励垦荒,实行屯田,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等。这些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在北平起兵,通过三年战争夺取了皇位。朱棣在位期间,成功地削除了明初的藩王势力,并通过设置内阁,任用宦官,设立东厂等,继续强化君主专制。他为了安定北方边陲,曾多次亲征,并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他还改变明初的闭关政策,多次派郑和等使臣出使海外诸国。经过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的努力,到了洪熙、宣德时,明朝的统治呈现出稳定和繁荣的局面,史称“仁宣之治”。

宋史研究史料

宋史研究史料 《宋史》、《东都事略》 《宋史》元脱脱奉敕撰,496卷,至正五年(1345)成书,主要依据宋朝国史、实录、日历、时政记等删削增补而成,详于北宋,略于南宋,南宋后期尤疏略,向以粗疏芜杂著称,但保存史料丰富。 《宋史翼》40卷,清末陆心源以宋人文集、史书以及年谱、方志资料,辑补《宋史》未立传人物,补传781人(附传64人),可补《宋史》之不足。 《东都事略》130卷,南宋王称撰,纪传体北宋史,无志表,时称“信而有征”,少数史料为《宋史》所无或可纠《宋史》失误。 《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520卷,南宋李焘据国史、实录、家传、野记等修撰,淳熙十年(1183)成书,广征博引,考证异同,保存大量史料,久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重编分卷,已佚徽宗、钦宗两朝以及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各一部分。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150卷,南宋杨仲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编撰,按朝各分事目,虽太祖、太宗、哲宗、徽宗四朝共佚8卷,另2卷亦残缺,仍保存了许多史料。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南宋李心传撰,高宗一朝编年史,据国史、日历、文集、碑传等修撰,约于嘉定元年(1208)成书,保存了南宋初期及宋金战争史料。

《三朝北盟会编》250卷,南宋徐梦莘编撰,绍熙五年(1194)成书,具载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宋金和战史料,全录或节录原文,尤为珍贵。 《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宋会要辑稿》宋代至宁宗朝历朝修撰会要皆已成书,久佚。清嘉庆时徐松自《永乐大典》辑出,后经多人整理未能完成。1936年据整理稿影印出版,为200册;1957年再缩版影印,为八大册。分为17门,门下分目收录大量诏令、法令、奏议,虽多有残缺,但保存了大量宋代典章制度史料。陈智超将本书整理时的复文或误作复文而被删落的遗文约八十万字,整理为《宋会要辑稿补编》,1988年影印出版,为一大册。 《文献通考》348卷,马端临编撰,元大德十一年(1307)成书,分为24门,门下分目,为典制通史,下迄南宋宁宗朝,对宋代典制记载尤详。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南宋李心传撰,分甲、乙两集,各20卷,甲集分13门,乙集分12门,体例类同会要,分类记载嘉定以前典制、事迹。南宋李攸《宋朝事实》20卷,记北宋典制,体例亦近会要。 《宋大诏令集》、《庆元条法事类》 《宋大诏令集》原为240卷,今存196卷,1962年中华书局校印出版。传宋绶后人于南宋初编辑。存17门,分类辑录北宋八朝(无钦宗朝)诏令3600余篇。 《庆元条法事类》存36卷,南宋谢深甫等奉诏编集,嘉泰二年(1202)编成,为当时现行法令汇编,也保留一些已不实行的北宋法令,存16门,门下分类,排列敕、令、格、式、申明,“申明”载有时间,自元佑七年(1092)

文字学分析研究综述

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文字类综述 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共收101篇全文,其中方言类22篇、文字类7篇、训诂类5篇、词汇类4篇、音韵类14篇、语法类49篇。论点摘编中收录了5篇文字学类文章。索引中收录了259篇文字类文章。综合上述三部分,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共收录271篇文字类文章。从整个汉语言文字卷来说,语法研究是重点,其次是方言研究,文字学研究相对少些。 笔者将文字类研究分为:《说文解字》研究,共48篇;现代汉字学研究,共 54篇;单字研究,共19篇;古文字研究,共24篇;汉字发生研究,共7篇;汉字结构形体研究,共40篇;汉字文化研究,共22篇;三字研究,共19篇;俗字研究,共5篇;专书研究,共9篇;族字研究3篇;其他类20篇。 笔者将对《说文解字》研究、现代汉字学研究、古文字研究、三字研究、俗字研究等研究方向做综述。 一、《说文解字》研究 《说文解字》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文字学的研究重点,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汉语言文字学》依旧收录了很大比重的《说文解字》研究成果。笔者将《说文解字》研究分为价值研究、重文研究、体例研究、文化研究、释义研究等方面。 1.1文化研究 《说文解字》中的文化研究是其研究重点,共有11篇。有一点比较特殊:收录的7篇部首及部首字研究<牛部、心部、玉部、女部、水部、木部、示部),都是研究文化。可见文化研究已经成为《说文解字》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说文“玉”部字小考》孔明玉宜宾学院学报 2007.1

这是一篇阐释玉石文化的文章。玉石文化在我国古代生活中到处可见,且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特点。《说文解字》亦收有“玉”部字,此文把《说文》所收“玉”部字进行分类,并与先秦文献和出土遗物相参照,试图说明我国玉石文化的早期特点。 《近十年对<说文>体现的文化现象的研究》王德周聊城大学学报 2007.2 这是一篇综述性的研究文章。《说文解字》是一座语言文化的宝库,书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多层面的。深入对《说文》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十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经济等的认识。因此,该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出现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此文仅就近十年来关于《说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1·2价值研究 《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宝典,关于它的价值研究也是层出不断的。2007年《人大复印资料》共收录8篇价值研究方面的文章。说文学一直来奉《说文解字》为圭臬,价值研究旨在指出其用处。有的从《说文》本身的价值出发,有的从说文学的其他理论著作出发阐释其价值。 《说文解字》的汉字史论与结构构成价值罗红胜、刘守安求索 2007.6 此文阐述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说文解字·叙》对汉字起源、构造、字体、书体等作了详细地论述,揭示了汉字史论中的诸多问题。《说文解字》所建立的“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构成的理论。它对汉字字体、书体不同结构方式的归纳、概括和对当时所应用的大量汉字结构构成的具体说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价值。 《段注古今字理论的历史贡献》班吉庆扬州大学学报 2007.2 这是一篇阐释段注在古今字理论方面的历史贡献的文章。作者认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系统地阐释了古今字问题,段提出的一系列古今字理论,如古今字是古今人用字不同、古今字非古籀篆隶之别、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当而言的等等,在当时说来是非常卓越的。作者认为肯定段注的历史贡献,指出其中某些不足,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王筠<说文释例>校改本的文献学价值》唐桂艳文献 2006.4

明史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明清史2017.10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代的中国已处于传统社会的后期,新旧杂陈, 同期的欧洲正快速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明代史 的研究,涉及这一时期的各个领域,又直接受不同研 究者的视角、理论和方法的影响。粗略统计,本年 度明史研究的专著约50余种,论文超过500篇。总 体而论,明史研究者能立足各自的研究领域,求创 新寻融通,既关注社会热点又有所坚守,成果丰 硕。为评述的方便,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和关注 点,对论著略加分类。限于学识和篇幅,难免遗珠弃 璧,请同仁批评。 一、热点:“一带一路”与中外关系史。1.“一带一 路”成为研究新热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不过三年 时间,研究热潮已席卷全国,各类研讨会密集举办, 一些期刊还开设了相应的专栏。《新疆师范大学学 报》设有“丝绸学研究·丝路文化”专题,其中万明 《明代中国国际秩序的演绎》(第5期)认为,明初从 农耕大国向海洋大国的走势和郑和七下西洋形成 的国际秩序,全面贯通了古代陆海丝绸之路,建立 了新的国际秩序。《暨南学报》第4期设“国际政治与 历史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专题,其中万明《乡国之 间:明代海外政策与海外移民的类型》认为,洪武朝 开启了国家主导的国际移民类型。刘迎胜《丝绸之 路的缘起与中国视角》(《江海学刊》第2期)分析了15世纪欧洲崛起时内含的中国因素和明清中国在应对世界大变局中的教训。晁中辰《明永乐帝为柯 枝封山考——以〈明史·柯枝传〉为中心》(《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认为明朝永乐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新阶段。 狭义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陈支平《福建客家的从商性格与连城海丝之路》(《历史教学》第2期下半月刊)从闽西客家人的基本生态入手,认为从商习俗扩大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视野。涂丹与刁培俊《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古代文明》第4期)、汤开建《明清时期外来植物引入澳门考》(《中国农史》第5期)、陈春晓《宋元明时期波斯绿松石入华考》(《北京大学学报》第1期)等研究了丝路经济带上的香药、茶叶、植物、绿松石等物资往来。赵世瑜、杜洪涛《重观东江: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中国史研究》第3期)认为东江贸易实际是16—17世纪东亚贸易,乃至全球贸易史的重要组成。张海英《14—18世纪中朝民间贸易与商人》(《社会科学》第3期)认为民间商人最大限度地利用中朝两国的政策许可,往来开展商贸活动。 2.“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外关系史。广义的丝绸之路是“以中国为根本的古代东西交通的各条通道”(荣新江《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近年,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南海争端,明史研究中的郑和下西洋、东亚局势、西学东渐、西方殖民者东来等成为热点。 刘晓东、年旭《禁倭与申交:明太祖对日交涉目的探析——以洪武初年的对外诏书为中心》(《外国问题研究》第1期)认为,明初对日交涉围绕“禁倭”与 2016年明史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彭勇 【作者简介】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 【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17.4.13~20 【动态与综述】 · ·68

近十年柳永研究综述_乐芳

2010年2月 第28卷第1期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Feb.2010 Vol.28 No.1近十年柳永研究综述 乐 芳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 柳永其人其作生动体现了北宋的部分生活,也为我们今天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学研究者的不同解释,提供了多种可能。近十年的柳永研究,证实了这一解释学原理。 [关键词] 柳永;词;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36(2010)01-0055-06 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柳永,曾经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十年柳永词研究呈现繁荣态势,据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仅研究论文就超过340篇,比整个20世纪一百年间发表数量的总和还多。审视角度多样,研究范围不断扩展,许多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笔者仅就所见,对近十年来所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柳永其人研究 (一)关于柳永生平 柳永虽是著名的词人,但《宋史》没有为他立传,古籍中涉及柳永的记载虽也不少,但又多系传闻附会,真正可靠的资料为数甚少。因而,关于柳永家世与生平行迹考证就众说纷纭,至今无定论。自上个世纪以来,“知人论世”的批评传统,导致许多学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进入新世纪近十年也有一些关于柳永生平的文章。王辉斌《柳永生平订正》一文认为,柳永生于987年,于1031年考中进士,其卒后由王安石之弟王安礼与陈朝请共同营葬。《镇江府志》所载泗州判官、著作郎、太常博士诸职,均非柳永生前所任,所谓的《宋故郎中柳公墓志》,乃系一篇伪作。这个观点较为新颖,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商榷[1]。曾大兴在《“柳永”辩正》文章中对《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吴世昌先生撰写的柳永词条进行细读发现三个问题,一是柳永的名和字及其改名换字的问题,二是柳永的婚姻及后嗣问题,三是群妓合资葬柳永及“吊柳会”的问题,对此三个问题分别作了很有见地的阐述,认为王辟之说柳永改名换字的原因“以疾”是对的,“永”者,长久之谓也。词条中提出柳永没有结过婚也是有误的,据康熙《崇安县志》卷七 载:柳永有子名,字温之,庆历六年贾黯榜。官至著作郎。另外关于群妓合资葬柳永及“吊柳会”也是以讹传讹,文中引用宋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云:永终屯田员外郎,死旅,殡润州僧寺。王和甫为守时,求其后不得,乃为出钱葬之。此种说法较可靠,这篇文章对以往的一些不是很可靠的说法进行了考证并得出具有说服力的见解,比较有新意[2]。 (二)柳永的悲剧命运探讨 袁美丽《试论柳永人生悲剧的深层文化意蕴》指出柳永流连风月,终生沉沦,堪称悲剧的一生。文章认为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是上层统治者视柳词为“小词”,“好为淫冶讴歌之曲”,有伤风化;另一方面,柳词 [收稿日期] 2009-07-13 [修定日期] 2009-12-09 [作者简介] 乐芳(1978-),女,江西上饶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07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 5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