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丰子恺

《大师》-丰子恺
《大师》-丰子恺

【上海卫视】《大师》

珍藏世纪民族记忆,讲述大师人生传奇——

丰子恺

这样的画,在他以前没有人画过,在他以后也没有人画过。

当年,他的画很便宜,老上海弄堂里的理发店、澡堂子、馄饨摊上都会挂着他的画。小商小贩、纤夫脚夫都要传阅他的画。老人小孩、甚至文盲都喜欢他的画。

他的画简约、洗练,甚至是简单。受他画的人说,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不以为然的人说,这些画不中不西,难登大雅之堂。

然而不管怎样,画家画出了他人生的率真、懦雅、恬静和优美,画出了他永远的悲悯与仁受,孕含了他人生的辛苦和坎坷,也映出了他高尚的人格与深远的思想。

丰子恺(上集)

大运河走到杭州的北面便在这里拐了个弯,丰子恺就出生在这个叫石门湾的小镇上。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石门湾有了四五百户人家,家家有鱼、家家有米的小镇上,乡民们在以往的两千多年里,没见过一兵一卒。

故乡没有一块荒地,全是作物,稻麦之外,四时蔬果不绝,风味各殊,尝到一物的滋味,可以联想一季的风光。石门湾的自然之美最为丰富,诗趣画意,俯拾即是。

1914年,丰子恺16岁了,他带着老家的自然之美、诗趣画意,到省城杭州

求学。

这时的浙江省立第一师师范,名师荟萃,是中国少有的文化艺术学府。然而丰子恺的学业是从陌生的惶恐中开始的,因为他还是一个腼腆、懵懂的乡村少年,他没见过这么大的城市,他更担忧在集体宿舍里怎样生活,也厌恶许多校规的管束。

求学初始的憧憬,变成了思乡心切,一心想回到有慈母和寂静流水的老家。而这时,他遇见了两位老师。

一位是音乐美术课的先生李叔同,早年中国现代音乐、话剧、西洋绘画的先驱,后来的高僧;另一们是舍监和国文课的先生夏丐尊,中国现代文学和翻译的大家。

【采访】杭州师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陈星——

丰子恺说他们两位,一个是爸爸的教育,一个是妈妈的教育。夏丐尊是妈妈的教育,李叔同是爸爸的教育。李叔同说话不多,但是表现出一种威仪,让学生很敬畏,所以像父亲一样。那么夏丐尊呢,他是什么事情都要管,很关心学生,事无巨细都要去关照。

丰子恺的文学根基是夏丐尊先生一步一步教出来的,丰子恺每写一篇文章都会想想,这样写夏先生会满意吗?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美、不善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和李先生一样痛感众生的疾苦遇迷。

李叔同永远是宁静寡言,他上课从一鞠躬开始,下课时又向学生们鞠躬告别。

学生眼前的李叔同,分明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里履开风气的泰山北斗,却是一身粗布袍子、专心教书育人的朴素的教师。遇有学生犯错,李先生先轻声告诫不要在地上吐痰,或要轻轻关门等等,再微微一躬离开。

李叔同的图画课从素描写生开始。在李叔同威严的目光下,丰子恺一笔一划地磨练。丰子恺说,大约是我的气质与李先生有一点相似,凡他喜欢的我都喜欢。李先生的人格和学问统制了我的感情。

在自己的位子上偷偷仰起头,看见李先生高高的削瘦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的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

成威严的表情。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着爱的表情。

终于在一个晚上,李叔同对丰子恺说,你的画进步很快,我在所教的学生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快速的进步。

李叔同平时话不多,一旦说了,总是轻轻的,总是十二万分的认真。

这轻轻的认真的话语,对丰子恺心灵的震荡是可以相见的。丰子恺写道:当晚的这几句话便确定了我的一生。

但究竟是怎样的一生?其中蕴涵何等宝贵的东西?丰子恺并没有说清楚。

【采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

他就是一种做人的精神,用出世的精神来成就一种入世的事业,也就是他首先做人做事有一个很高的境界,所以在这个很高的境界下面很自然而然就会流露出一种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品味。

西湖边上的五年求学是短暂的,这个懵懂少年就像一块纯洁的玉石遇上了名匠,得到了一琢一磨的机遇和成就大器的因缘。

这是丰子恺早年发表的作品,他画得那样简约、稚拙,却被他的朋友们赞叹。

朱自清说,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采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

丰子恺创造了一种很独特的一个笔墨的艺术,特别能够代表一种非常典型的中国江南文化的美,一种诗意的美,就是一种空灵的、清新的、纯洁的、简单的一种美。

老师的肯定和引领,让丰子恺越发护育自己的内心,走向广大深厚。而回报师恩的最大努力,就是一生也像老师那样去做。

从浙一师毕业后,丰子恺几乎是循着老师李叔同的足迹走的,他游学日本只有短短十个月,却是废寝忘食学音乐、绘画,苦读日语。

回国后先同夏丐尊、朱自清等执教白马湖春晖中学,又和这些良师益友在上

海创办立达学园、开明书店。

和老师一样,丰子恺做音乐美术教师,也创作和翻译许多音乐美术教育启蒙的著作。

【采访】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

我想他是比较赞成蔡元培的那种说法,就是用美育来代替宗教,来陶冶人的精神和兴趣。丰子恺始终希望用美的善的一些东西,来代替或者说来解决中国缺少那种维系人精神和信仰的那个宗教,那在这一点上他做的应该是他一以贯之的东西。

他的事业很顺利,他那些美的教育的书很畅销,但是他的眼睛却看见了自家窗外的孩子们,一个时代的悲哀辛酸出现在他的方寸画幅里。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1918年,李叔同在虎跑出家为僧,成了弘一大师。出家前他把丰子恺叫到身边,郑重赠送了自己的诗词手卷,其中一阕《金缕曲》有这样的句子: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

丰子恺就像接受遗产一样把这些保存在心里,他明白,不论何时,老师爱国的热忱始终没有熄灭。

老师离去了,丰子恺却再次得到精神的感化。

1928年,丰子恺准备画50幅护生画,为弘一大师50岁祝寿。

【采访】杭州师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陈星——

为了第一册的50张画,弘一大师和丰子恺的通信是极其频繁,他们是下了大功夫的,对一个主题该怎么画,都有非常详细的交代,就是构思极其严密。

发愿流布《护生画集》,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

弘一大师还嘱咐丰子恺,画集应是通俗的艺术品,应以优美柔和的情调,让

阅者生发凄凉悲悯的感想。

这是1929年2月在上海出版的《护生画集》第一集。丰子恺画得简单,弘一大师题词也写得通俗。

丰子恺是用自己的心灵呼应着老师广大而慈悲的心怀,一个纯真、善良、有抱负的人对于引领自己的老师的感情,是至高至圣的,他心中的师恩是重如山的。

丰子恺的《护生画集》是为报师恩发愿而作,但它又完全超越师生两个人的情感,成为一种永远的责任。

【采访】杭州师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陈星——

应该讲《护生画集》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在当时来讲是一个了不得的畅销书,应该买得起,它是很便宜,甚至是赠送,他没有经济利益的考虑。

1932年,日本人发动一二八事变,江湾地区成了战场,在那里的立达学园毁了。丰子恺离开了上海。

当年他离开老家去浙一师读书,却为不适应而想念老家。由于遇上像爸爸和妈妈般的老师而得以坚持。

在漂泊了将近20年后,他终于又回到了老家。丰子恺在老家盖了缘缘堂,他在缘缘堂里作画、写作,用平和质朴的笔墨,就像为自己的朋友画像一样,描写着劳苦大众。他们是中国的最大多数。

缘缘堂里面的世界是恬静的,缘缘堂外面的世界是痛心的。丰子恺以内心无限的悲悯画着无限的悲哀。

1937年底,当日本人从杭州湾登陆的时候,丰子恺正在书房里画《漫画日本侵华史》。他早有这个计划,要把从明代倭寇侵袭中国沿海以来,几百年里日本人在中国的所有恶行都画出来,还要像《护生画集》那样,让文盲也能看懂。

但是有一天,缘缘堂现也不能恬静了。

【采访】丰子恺长女丰陈宝——

飞机没有来以前,我爸爸嘛照常是画画,我是在做功课。

那是37年的11月6日的下午,石门镇上的孩子们都在上学,突然,只有9岁的丰一吟从被炸的学校逃回来了。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我们在学校里的时候,听见飞机来了,大家就是看一下,然后一直等到炸弹投下来,我们才知道是日本人的炸弹。跑出操场,到了操场上又是一个炸弹,我就在旁边的厕所里躲一下,然后就逃出来,出了校门以后,经过一个当时叫大井头的地方,我们家后门的地方,又一个炸弹。回家去一看,家里一个人都没有。走进院子没有人,走进客厅也没有人,一直到东边的那一间的时候也没有人,但是那个桌子,八仙桌的上面是一个棉被盖在上面,我爸爸就是从棉被下面,桌子下面探出头来说,吟吟来来。我当时是一边哭一边逃进去的。

日本人的飞机飞走了,石门小镇一片惨象。当天炸死三十二人,以后的几天又死了一百多人,他们都是丰子恺再熟悉不过的乡亲们。

【采访】丰子恺长女丰陈宝——

他没有去,他怕看的。我们镇上唯一的一个中医叫魏达三,他死在那里,他跪在那里,这里断了,这里血流光了。缘缘堂的后门那里有六个尸体,连这个尸体也没有人来收。

瞬间石门湾死了。带着十几口人挤上了一条小船,丰子恺匆匆地逃离故乡,谁知万里流亡的路一走就是9年。

【采访】丰子恺长女丰陈宝——

我父亲和我还有一个店员,三个人去拿一点东西。书有一万多本,拿这个不拿那个怎么行?就是拿一点日常用品,拿一点被子,就走了,就离开了。

船已经驶离了乡间的河埠头,但丰子恺还为没画完的《漫画日本侵华史》揪着心。

【采访】丰子恺长女丰陈宝——

我父亲就没有睡,他说想起了这本书,他说我画这本书不要紧,但是我连累了家属,连累了一船的人就不好。他就把那个书,验明正身,就把它丢在河里了,他说扑通一声好比打在他的心上。

一路上,丰子恺的画笔记录下他携妻带儿、背井离乡所遭受的苦难和恐惧,他也记录下这人间生灵被如此屠杀造成的难以愈合的创伤。“空袭也,炸弹向谁投?怀里娇儿尤索乳,眼前慈母已无头,血乳相和流。”

这个文弱书生,拖家带口,从宜山到德胜,他终于一辆车一辆车地把所有家人都塞进去,只剩下自己一步步在车后面追赶着。

【采访】丰子恺长女丰陈宝——

这一天走了90华里,走了90华里以后,晚止到,而我们一天到那里等他的车,没有,就回去,第二天再来等。就是这样的,很难很的。他的头发就是在逃难的时候急白的。

逃难路上的丰子恺得到消息,缘缘堂被炸毁了,一个亲戚在那里拣到一块做基础的石头,扛回了两扇焦黑如炭的门板。丰子恺沉默无语。

【采访】丰子恺长女丰陈宝——

他牵挂的是乡下的乡亲们,他有一次为了这个事情眼睛揩揩,有点要哭的样子,他是为了乡亲们。好多乡亲都在那里。他说最好有一个大船,统统载了逃出这个地方。

我每次设身处地的想象炮火迫近时他们的情境,必定打几个寒噤。我有十万斛的同情寄与沦落在战地里的人,我恨不得有一只大船,尽载了石门湾及世间一切众生,到永远太平的地方。

【采访】丰子恺长女丰陈宝——

桂林那个轰炸,我们还去看的,七零八落的好多尸体,我还去看的,我爸爸不敢去的。

被战火所逼,出走缘缘堂的丰子恺又在流亡路上亲历着人世间的惨状。惨绝人寰的悲惨景象让他宁静安详的心灵怎么能承受呢?

然而没有了缘缘堂,大灾大难中的丰子恺,心灵的境界更广大了,原本慈爱的心更纯厚了。这有他的画为证。

祖国破碎的山川大河,突然出现在他的画作里,还是淡雅朴素的线条中,融入了浓墨重彩的壮丽,似乎他看到了一个遭受杀戮的民族,其受受伤的不仅仅是物质和肉体的毁灭,一定还有更深刻的创伤。

所以,他的画虽然还是线条勾勒的寥寥数笔,却同他的心一样更广大而平和了。

1938年,当大片国土沦丧的时候,广西的桂林是很多文化人流亡的集居地,但到了1939年,广西也被炸了。

这一年,丰子恺的老师60岁了,流亡中的他在大轰炸中如期完成了《护生画集》第二集60幅画作。与第一集截然不同的是,经历了家仇国难的惨痛,目睹无数生灵涂炭的丰子恺,把这体画集画得更优美、更静谧了,全篇没有丝毫刀枪杀戮,画家有如一位慈祥的天使,描述着他心中深藏的美丽自然和真善美的人间。

【采访】杭州师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陈星——

我们可以歌颂非常美好的将来,也可以歌颂人类的和谐,让大家看到生活还有生机,今后还有希望,他这个是更高远的一种思想。假如没有非常宽广的一种胸襟,和一种非常长远的眼光,在那个年代当中能够说出这种话是不太敢的。

同样在流亡路上的国学大师马一浮对丰子恺说:务望尽力民挥非战文字,为世界人道留一线生机,目睹战祸之烈,身经乱离之若,发为文字,必益加亲切,易感动人。

但不同人们的理解是不同的。孤岛上海的报纸常有人批评,丰子恺不为穷人

喊救命,却为禽兽讲护生。

而他的挚友,同为李叔同学生的曹聚仁也说,1929年出版的《护生画集》十分荒唐,可以烧毁了。

丰子恺愤然同曹聚仁绝交了。

【采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

某种程度上,丰子恺画画的手和画画的笔都不是他自己的手和笔,而是中国的深厚的艺术传统和伟大的一种文化心灵,一种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心灵,通过丰子恺的手来表现在他的艺术世界当中的,他不是一个一般的对某一个异族的侵略去抗争的武器,而是表现人类的文明的一种基本的美,或者说是人类的文明的一种基本的价值。

【采访】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

他觉得即使是在战争中,人仍然要提到一种超越民族之间仇恨的更高一层的普遍的这么一个原则,就是说对任何生命都要尊重。

《护生画集》第二集的序言是丰子恺的老师夏丐尊写的。斯世众生,正在枪林弹雨之中,护生画集之出现,可谓契理契机。沸汤长莲花,兵杖化红莲。

夏丐尊深切懂得,弘一大师和丰子恺这对师徒真心交融的是一种多么广大深沉的慈悲心怀。

【采访】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

对于所有生命都要珍爱,你珍爱所有生命,所以他就说护生即护心。在这个意义上,他说你爱所有的生物,在这种心情下也反过来滋养了你自己的心灵。

丰子恺的老师收到了画集,为它题写了配图文字,并回信道:希望在70岁时画第三集70幅,80岁时作第四集画80幅,90岁时作第五集90幅,100岁时画百幅。

背井离乡中的丰子恺诚感责任重大。在战火流亡、家仇国难不知何日所终,

老师要同他约定的,是绵延40年岁月的坚守。当老师100岁时,应是1979年,他担心自己活不到那一天,无法完成老师的重托。但是,师恩如山,又怎能辜负。

【采访】杭州师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陈星——

丰子恺回信就写了八个字:世寿所许,定当遵嘱。就是说我的生命能够允许我完成这个计划的,我是一定完成。

然而,不到三年,弘一大师在福建圆寂了。

丰子恺坚守承诺,始终以他博大慈爱之心,作至纯至善之画,应答沧桑变化的人世间,直到他生命的终点。

他为人世间留下了涤荡心灵的至宝,也为后人写下了独特而永恒的人生故事。

(上集完)

抗战胜利了,丰子恺没有迎来民族的复兴,却看见腐败的蔓延、贪污舞弊、橫征暴敛、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内心慈祥的丰子凯内心不平静了,于是有了大量这样的漫画。

《乱世做人羡狗猫》《洋房四面是茅棚》《却羡蜗牛自有家》《屋漏偏遭连夜雨》。

便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西湖也黯然失色。与丰子恺惺惺相惜的老友朱自清也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了。

1948年秋天,经友人邀请,丰子恺到台湾散心。他登上了阿里山,他观阿里山的云海。他写道:莫言千顷白云好,下有人间万斛愁。

三个月后,丰子恺从台湾回来,他拜谒了恩师的故居。在迎接的人里,有人给了他一件弘一大师的遗物,一看,竟是“世寿所许,定当遵嘱”那封自己给老师的信。

当年弘一大师对丰子恺有一个终生的嘱托——每隔十年完成一集《护生画集》。将要来到的1949年是老师70岁的诞辰,丰子恺立即在当地租房,三月埋头作画。1949年4月,他带着《护生画集》第三集画稿来到上海,也迎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丰子恺(下集)

丰子恺献给新中国的礼物是《绘画鲁迅小说》。一向慈眉善目的丰子恺对永远是横眉冷对的鲁迅先生情有独钟,他说,我把鲁迅的小说译作绘画,使它们便于广大群众的阅读,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

当年,缘缘堂还没有被日本人炸毁的时候,丰子恺常在寂静的午后为孩子们诵读鲁迅先生的小说,读着,他就会流泪,听他读的孩子们也会流泪,然而,诵

读鲁迅的小说,只有自己的孩子能听到,丰子恺就把鲁迅的小说画成画。

1937年,54幅《漫画阿Q正传》由学生带到上海市城隍庙附近的印刷厂,交付印刷的时候,却被日本人的炸弹吞噬了,54块锌版连同原稿都成灰烬。

1938年,流亡中的丰子恺重画《阿Q正传》,画稿在广州出版时竟被日本人的炮火又毁了。

1939年,在画《护生画集》第二集时,他同时又画了《漫画阿Q正传》。丰子恺在出版的序言里写到:敬告鲁迅先生在天之灵,全民抗战正在促吾民族之觉悟与深省,将来的中国,将不复有阿Q及产生阿Q的环境。

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在抗日战争最惨烈的1939年终于面世了。到了1949年,这本书十年里刊印了15版,因为《漫画阿Q正传》和《护生画集》一样,谁都能看懂,谁都能买得起。

熟知鲁迅与丰子恺的人说,鲁迅的文章里有丰子恺的画,丰子恺的画里有鲁迅的精神。鲁迅说,漫画的第一紧要的是诚实,要确切地显示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这似乎就是对丰子恺画的评价。

尝遍千辛万苦,历尽沧桑的丰子恺,一生似乎没有因为悲伤哭过,但解放以后,他却常常为感动而落泪。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我记得那时候有一个电影叫《党的女儿》,他看到哭了。《江姐》他也看了哭的,他这是感动得哭。或者一篇文章或者什么他会哭的。

丰子恺是为英雄的崇高和纯洁感动,他们为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与残废军人握手也禁不住热泪盈眶,他画了这幅菊花图,以最耐寒的黄花献给最坚强的英雄。

1959年,他对孩子们说,很想在国庆十周年的时候替自己画一根甘蔗,象征新的生活渐入佳境。新社会的美好与丰子恺的内心追求是吻合的,经历过解放前黑暗和腐败的丰子恺是真心热爱共产党的。

也是在这一年,丰子恺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这是丰子恺头一回到首都,他又见到了和他同齡的总理。总理对老画家嘘寒问暖,并问,

您还画吗?画得多吗?要多给人民画一些画。

以后,老人对孩子们唠叨自己和总理在一起的场景,说着说着又是满面泪流。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因为他觉得共产党最好的地方,就是人民大众的党,不是代表那些资本家、地主,不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而是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的。他以前画的不也是这种画吗?所以这一点他是非常相信的。

在见到总理的第二年,丰子恺被任命为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由丰子恺领导人才济济、大家林立的海派画坛,据说是最佳人选。已习惯了在家作文画画的丰子恺实在推脱不了,便走马上任了。

1962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专门为他拍了电影《老画家丰子恺》,电影中的画面虽然明显留着摆拍的痕迹,但丰子恺的笑容依然纯真。

在同一年的上海市第二次文代会上,他发表了著名的“大剪刀”讲话:有人用一把大剪刀把冬青剪齐,仿佛剃头,弄得株株冬青一样高低,千篇一律,倘使冬青树会说话,会畅所欲言,我想,它们一定会提出抗议。

电影中身心舒畅的丰子恺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在文代会上的发言已经埋下了祸根。

解放后,丰子恺开始翻译日本文学巨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他为翻译这本书积累了四十多年。他说,《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的珍宝。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因为它就象我们的《红楼梦》一样的,所以他对翻译《源氏物语》这个事情很有兴趣,幸亏他在六五年以前把这个工作做完了,做完了以后呢,也幸亏它们在动乱的时期没有损失掉,都把它保留下来了。

在1958年以后,常有人说他不写工农兵形象,不歌颂社会主义,只画些生活琐事,再就写些猫啊、狗啊,或是对社会阴暗面的批评。其实,丰子恺的作品在内部早已有批判。

丰子恺曾手书陈毅市长的话作为座右铭,彻底改造自己,将心交与人民。事实上,丰子恺的翻译和他的画一样,都是在把他的心交给人民,翻译《源氏物语》也是这样。经过战争劫难的丰子恺,对日本的人民和文化依然热爱如初。他说,中日两国本来是同种同文的国家,我们都是席地面坐的人民,都是用筷子吃饭的人民。

《源氏物语》译文十分古雅,丰子恺翻译的过程,一如他作《护生画集》的恭敬与虔诚,每一个字都写得端端正正,手稿上处处是他精心琢磨、推敲锤炼的痕迹。丰子恺完成了《源氏物语》的翻译,有晚年得子般的欣慰。然而,当这个爱子与读者见面却是15年以后的事了,那时,丰子恺已去世5年了。

1959年,丰子恺如期按照和老师的约定,完成了《护生画集》第四集80幅画。这时距他第一次画《护生画集》已三十年过去了。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护生画第四集的出版,已经不是那么公开的了,他要找材料已经很难了,这个不是正正式式出版的。

丰子恺不断把画好的画稿寄到新加坡,交那里的广洽法师出版。广洽法师是弘一大师的佛门弟子,但丰子恺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何况在当时,这些画稿的内容被认为是迷信的。

【采访】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

我想丰子恺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其实在普世的你争我斗的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坚持他的慈悲心,应该说是个很艰难的事情。

对老师的承诺,丰子恺是刻骨铭心的。1965年,几乎在翻译完《源氏物语》的同时,丰子恺又完成了《护生画集》第五集90幅画的创作,而弘一大师的90岁诞辰应该是1969年,丰子恺为什么提前了四年?是天遂人愿?是某种因缘际会的驱使?还是丰子恺真的预感到要发生什么?

现在,他对老师“世寿所许,定当遵嘱”的承诺,只剩下弘一大师100岁时

最后的100幅画了。

不幸的文革来了,丰子恺遭遇了隔离审查,家被抄了,书画没收了,丰子恺的文章和画被定为攻击无产阶级的大毒草,他名列上海十大重点批斗对象。

这时丰子恺在那段时间里每天要交的情况汇报:1968年3月31日,星期天,六时起身,七时早餐,八时学习毛主席著作,反对自由主义,老三篇,十时休息,整理衣物,洗脚,全日无客来,全日不出门。

实际的情形是,山呼海啸一般的辱骂,日复一日的无休止的折磨,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他都不跟我们讲的,他回来他总归是报喜不报忧的。

丰子恺留胡须,是从母亲去世的时候开始的,已经留了三十多年的胡须被人强行剪掉了。

【采访】丰子恺长女丰陈宝——

剪掉了以后,他那个时候还蛮开心的,他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968年的那一天,下着蒙蒙细雨,一群自称狂妄大队的人,逼着丰子恺跪在画院的院子里。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用热浆糊浇在他的背上,把一个大字报贴在他的背上,他根本就走不动了,用皮鞭抽他。

晚上回家,女儿为很长时间没喝过酒的丰子恺倒了杯老酒,儿女们从来没见过父亲这样的哭泣。眼前这花白胡须的老人涕泪纵横,大滴大滴的泪滴在酒杯里。我实在是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啊,可是他们不让我爱,他们不许我爱。哆哆嗦嗦一口喝完,掏出手巾,捂着脸,呜咽不能成声。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其实他到死非常真心的,我没有反对党,没有反对社会主义,他们为什么一定要那个,一定要把我说成这样子。

这杯苦酒喝了,丰子恺恢复了往常的样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女儿们再也没有见过他哭。

丰子恺被下放到上海郊县劳动。寒冬里,女儿丰一吟给父亲去送棉衣,远远地看见田头有一位老人,走上前一看,父亲胸前挂着一个破旧的棉花袋子,在地里摘棉花。寒风里头,眼睛被吹得泪汪汪的。老人安慰哭泣的女儿说:他们看我年纪老,派我做轻松的工作。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然后我又到他睡的地方去,他先是不让我去,因为怕我看见了那个情况。下雪了,因为是个茅草屋,泥地上面铺一点稻草,下的雪就在他的枕边。有个河呢,好象他们拿水就是在这个河里拿的。那么后来我才听说,他一天只拿半盆水然后就用一天了,不知道怎么过的这种日子。

【采访】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

丰子恺那句关键的话就是护生即护心。像丰子恺这样的人其实是属于有教养的人,有教养的人他觉得自己的心灵健康和宁静是非常重要的。

三九严寒天,半夜三更的时候,牛棚里的人常常要被紧急吹哨赶出来拉练,年逾古稀的丰子恺行动迟缓,老被推搡叱骂,他只能每晚穿着衣服、不脱鞋子睡觉。在丰子恺余下不多的生命里,这样休息竟然成了一种习惯。

很快,丰子恺的腿就不行了,还因为严重的中毒性肺炎,他倒下了。熟悉的医生给丰子恺开了病假,准许他回家,但他不愿自己的病好起来,他不再按时吃药,他希望把病拖得久一些,后来甚至他把药悄悄地扔掉了。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他就是生了病才能不去上班,在这个以前上班是上得很苦,又是批斗,又是下乡,又是什么什么的,生了病以后他就很高兴的,他想我能免去这些劳动了。

他真正高兴的是能画画了,但他真的生病了,这一年丰子恺76岁,已是风烛残年。

每天凌晨4点钟他就起来了,他蜷曲在小床上,打开小台灯,用昏花的老眼,提起他久违的画笔,一幅一幅地画第六集的《护生画集》。因为他有对老师“世寿所许,定当尊嘱”的诺言,但这时和老师约定的时间还有六年。

他就是不去看病,他守在那扇可以看得见日升日落的窗边,守着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完成自己一生的承诺。或许他知道自己世寿不多了,但他并不知道,癌症已经侵蚀他了。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也不知道怎么会得,就是73年,真是,怎么会忽然的想起来会画,所以这个六册《护生画集》居然能够完整的,真是一个奇迹,真是一个奇迹。

在丰子恺的译笔下,一个正在登山的画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无法迁出的世界如果难处,那么必须使难处的地方或多或少地变成宽裕,使得白驹过隙的生命在白驹过隙的期间好好地度送,于是乎产生诗人的天职,于是乎赋予画家的使命。

这似乎就是丰子恺的独白,他一生坚守了诗人的天职,履约了画家的使命,他的画就是无声的诗,他的内心因此获得无比的丰富,感受到愈加的幸福。

这是《护生画集》第六集的第一幅画《马恋其母》,小马注视和追逐所有经过身边的白马,因为他只记得母亲是白色的。

这好心肠的鸟儿,每到五更天的时候就急急鸣叫,他急迫地呼唤勤奋的主人早早歇息。

这是《龟填床足》,一位病弱的老人错把这只龟当作砖头垫在床脚下,二十年后老人走了,这只龟才离开。

这幅《蝇聚笔端》,画的是一群苍蝇执着地、前赴后继地阻挠这个判官写下一个杀头冤案的判词。

【采访】丰子恺幼女丰一吟——

他给自己找麻烦嘛,旁边都是那些造反派啊,随时可以闯进家里来,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你去画这种画干什么?

孩子们实在为老画家担心,他们把笔和墨藏了起来。丰子恺哀求孩子们,你们这样会要了我的老命的,还给我吧!

丰子恺又画了这只鸳鸯,终于等到渔夫揭开锅盖,它悲鸣着投身沸汤里,因为那里头正煮着自己的伴侣。

他画《羔跪受乳》,羊羔在吃母亲怀里的奶的时候都是跪着的。

他画了那可怜的鳝鱼,把头和尾巴支撑在沸腾的水里,倔强而无奈地在抵抗,但悲剧在一点一点地降临。她也是母亲,腹中已怀了孩子。这是第六集《护生画集》的最后一幅。

这是1973年年底,丰子恺终于画完了《护生画集》第六集的100幅画,完成了恩师的重托。距他1928年画《护生画集》第一集已过去了整整45年。

1974年在批黑画的乌烟瘴气中蹉跎过去了,转眼到1975年。这一年邓小平复出。

自1970年患病从农村回来后,这张小床伴随了丰子恺人生最后的五年。它太短了,他要蜷曲双腿才能躺下。

丰子恺是守在这里等来1975年的,丰子恺78岁了。

老人一辈子爱喝老家的老酒,但这一年,他喝得越来越少了,甚至他也很少再提笔作画了。不知为什么,他把1975年从1月1号到12月31号的所有日子,一天挨着一天地全都写在纸上,他写上了哪天是星期天,哪天是春分小暑,哪天是立秋冬至,然后,过一天就划去一天,又过一天,就再划去一天。

春天里,老画家终于有机会回到了故乡,这时,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半年了。

我们从这张照片上依然能读到他洋溢着的爱意、质朴与平和,尽管它分明地记录了这位78岁的老画家已是步履艰难。

丰子恺重返故里,河岸上人头济济,乡亲们几乎全部出动,排列在两岸,黑压压的。

我们无法再现当年的情景,但经历了这么多苦难的丰子恺,却依然童真不变的内心,会是怎样的震撼和感动,是可以相见的。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乡亲们要他写字画画,他一概满足,乡亲们约他明年再来,他高兴地回答我一定会再来。然而半年未到,他竟去世了。

事实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已经患上绝症,只是没有查出来,直到他吃饭筷子也夹不住了,才几经周折查出肺部的恶性肿瘤已有拳头那么大了。

去世前,他似乎预感到了自己将什么话也不能说了,在一天的晚上,他讲了特别多的话。他回忆了与周总理见面的三次情形,每一次,每一个细节都让他荡漾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他沉浸在一种亲切的暖流中。似乎他还有一种预感,他最后又补说了一句,不知道周总理现在身体怎样了?

儿女给他一支笔,他一把握住,留下了这些不成方圆的图形,成为绝笔。

他没有画完,他内心的慈爱怎能画得完呢?他内心的美丽是那样纯粹,他对人类的祝福是那么广大,他将死亡看作暂别尘世。

1975年9月15日中午12时08分,丰子恺在上海华山医院的观察室里安详地离开了。

他一生画了这样的画,画风一生未变过。

从前,没有人画这样的画;在他以后,还是没有人画这样的画。但是,愈来愈多的人们已经知道珍爱它了。

丰子恺一生最崇拜的人是他的老师弘一大师。丰子恺说,我崇仰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十分像人的一个人。

像一个人,就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

(全集完)

丰子恺作品读后感

丰子恺作品读后感 丰子恺作品读后感(一) 寒假期间,我读了《丰子恺儿童文学》,我非常喜欢读这本书。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丰子恺儿童文学》这本书中收录的故事,是丰子恺在70年前的《新少年》里连载的作品,里面记录的是几个喜欢美术的小孩子的经历。 书中有很多丰子恺的漫画作品,很漂亮。里面的故事更是有趣极了!其中有一篇《儿童节前夜》,讲了一个叫逢春的孩子和她的弟弟如金、及同学华明,三个人一起尝试做书签的故事。 你们可能会问:做书签不是很好做吗?丰子恺为什么偏偏写这个呢?我告诉你们吧:他们可不是用一般的水彩笔画的,而是用山芋做的“刻版画”书签。他们是先在纸上画出想要刻的图案,华明和弟弟觉得刻图案简单,就先把图案刻在山芋上,逢春觉得太便宜他们,因为这是比较容易的工作。之后,逢春自己把题字和年号给小心地刻上。接着他们把刻好的山芋粘在厚厚的黄纸上,再把黄纸放在外面晾干。这就完成了制作书签的刻印工具。第二天早晨,华明逢春和如金到外面爬上一棵大树,发现周围有很多三原色混合的颜色,华明提议:“我们用三原色;;红黄蓝来印刷书签怎么样?”大家觉得华明这个意见很

不错。回到家里,华明来印红色,如今印黄色,逢春印蓝色。他们干得很起劲儿,一直干到姆妈叫他们吃中饭。红黄蓝三原色的书签就这样制作好了。 这本书大概每个故事都有写逢春、华明和如金他们创作作品,能让读者从其中了解很多美术创作的知识。丰子恺先生的文字功底特别棒,故事的语言也非常生动、活泼,小孩子都会喜欢看的。我就经常读着读着就大声跟妈妈说:“太好看了!”我去美国的时候,把这本书一直带在身边。 同学们,你想不想看看? 丰子恺作品读后感(二) 丰子恺是一个最具艺术气质的艺术家,他多情善感,才华横溢。他有个雅号叫“丰柳燕”,因为他爱青青的杨柳树,也爱呢喃不休的春燕。在他的漫画中,杨柳与燕子的形象比比皆是,氤氲着江南水乡的春光,天地钟灵的才子气息。这次,我主要就是来谈谈他画中的杨柳这个意象。 丰子恺爱柳是出于偶然,他只不过看见人家在种柳,就讨了一株来种,顺手就常常把它作为画材,因此看他画的人说他爱柳,他自己也觉得与柳有缘了。所以,杨柳也便成了丰子恺漫画中重要的元素。 丰子恺在《杨柳》一书中写道: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居在上面,绝

丰子恺漫画欣赏

丰子恺漫画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丰子恺,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 漫画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独特 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 喜爱,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 艺大师。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 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 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 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 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他称李叔同为“爸爸”,夏丏尊为“妈妈”,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曾写作文《怀念李叔同先生》以纪念恩师。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 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李叔同 丰子恺 先生

其后,他的画作在《文学周刊》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 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 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 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 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供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大师》-丰子恺

【上海卫视】《大师》 珍藏世纪民族记忆,讲述大师人生传奇—— 丰子恺 这样的画,在他以前没有人画过,在他以后也没有人画过。 当年,他的画很便宜,老上海弄堂里的理发店、澡堂子、馄饨摊上都会挂着他的画。小商小贩、纤夫脚夫都要传阅他的画。老人小孩、甚至文盲都喜欢他的画。 他的画简约、洗练,甚至是简单。受他画的人说,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不以为然的人说,这些画不中不西,难登大雅之堂。 然而不管怎样,画家画出了他人生的率真、懦雅、恬静和优美,画出了他永远的悲悯与仁受,孕含了他人生的辛苦和坎坷,也映出了他高尚的人格与深远的思想。 丰子恺(上集) 大运河走到杭州的北面便在这里拐了个弯,丰子恺就出生在这个叫石门湾的小镇上。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石门湾有了四五百户人家,家家有鱼、家家有米的小镇上,乡民们在以往的两千多年里,没见过一兵一卒。 故乡没有一块荒地,全是作物,稻麦之外,四时蔬果不绝,风味各殊,尝到一物的滋味,可以联想一季的风光。石门湾的自然之美最为丰富,诗趣画意,俯拾即是。 1914年,丰子恺16岁了,他带着老家的自然之美、诗趣画意,到省城杭州

求学。 这时的浙江省立第一师师范,名师荟萃,是中国少有的文化艺术学府。然而丰子恺的学业是从陌生的惶恐中开始的,因为他还是一个腼腆、懵懂的乡村少年,他没见过这么大的城市,他更担忧在集体宿舍里怎样生活,也厌恶许多校规的管束。 求学初始的憧憬,变成了思乡心切,一心想回到有慈母和寂静流水的老家。而这时,他遇见了两位老师。 一位是音乐美术课的先生李叔同,早年中国现代音乐、话剧、西洋绘画的先驱,后来的高僧;另一们是舍监和国文课的先生夏丐尊,中国现代文学和翻译的大家。 【采访】杭州师院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主任陈星—— 丰子恺说他们两位,一个是爸爸的教育,一个是妈妈的教育。夏丐尊是妈妈的教育,李叔同是爸爸的教育。李叔同说话不多,但是表现出一种威仪,让学生很敬畏,所以像父亲一样。那么夏丐尊呢,他是什么事情都要管,很关心学生,事无巨细都要去关照。 丰子恺的文学根基是夏丐尊先生一步一步教出来的,丰子恺每写一篇文章都会想想,这样写夏先生会满意吗?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美、不善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和李先生一样痛感众生的疾苦遇迷。 李叔同永远是宁静寡言,他上课从一鞠躬开始,下课时又向学生们鞠躬告别。 学生眼前的李叔同,分明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里履开风气的泰山北斗,却是一身粗布袍子、专心教书育人的朴素的教师。遇有学生犯错,李先生先轻声告诫不要在地上吐痰,或要轻轻关门等等,再微微一躬离开。 李叔同的图画课从素描写生开始。在李叔同威严的目光下,丰子恺一笔一划地磨练。丰子恺说,大约是我的气质与李先生有一点相似,凡他喜欢的我都喜欢。李先生的人格和学问统制了我的感情。 在自己的位子上偷偷仰起头,看见李先生高高的削瘦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的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

丰子恺《我的母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的母亲 丰子恺 ①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②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③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有柔软的厚壁,凌空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里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

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身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 最为冲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④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采谈家事:店伙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⑤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诚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

丰子恺书法作品欣赏

丰子恺书法作品欣赏 谈到丰子恺的书法,世人评价很不一般。丰子恺的书法多以碑笔入书,参章草和“二王”,侧锋取险势,结字瘦劲峻峭,出锋尖锐,笔力刚健,俊逸洒脱而又富幽默、诙谐和烂漫的童稚,弥散着一种人间温情。 祝允明在《论书帖》中说:“有功无性,神彩不生;有性无功,神彩不实。”功性双栖,自是书法的至境。丰子恺书法的理趣并重,是建立在他对书法的功性双栖的基准上的。探寻丰子恺的书法,不能不探寻他的艺术综合的包容立场,在时代的多变和人生的际会中,他能永持童真,淡泊应对,以如叙家常的方式,给读者和观众展现一个平民的赤子情怀。探寻丰子恺的书法,不能不涉足他享誉日隆的漫绘。他的漫绘以水墨线构为表现手段,以稚童场景、诗词意境、民间生活、自然风物、文人心绪为表叙主题,浸淫和播撒着一种个人的至爱。在丰子恺以及他的师友的文字描述里,很少涉笔关于他的书法的文字,甚至他的书名多被漫绘和散文的盛名所掩。但丰子恺的书法一帜独树却是不争的事实。他的漫绘的简静、淡定,一方面得力于他的性情和气格,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他在木刻方面的训练和书法上所下的功夫。朱光潜在《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一文中说:“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下过很久的功夫。他近来告诉我,他

在习章草,每遇在画方面长进停滞时,他便写字,写了一些时候,再丢开来作画,发现画就有长进。”这种描述可以见出中国书画的关联所在,也可以见出丰子恺的个人倾向。 丰子恺书法早年临写《张黑女墓志》,后受《爨宝子》、《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魏齐造像》影响颇深。对于取法“碑体”,丰子恺有这样的自述:“以前临这些碑帖,只是盲从先辈的指导,自己非但不解这些字的好处,有时却心中窃怪,写字为什么要拿这种参差不齐,残缺不全的古碑来模范?但现在渐渐发觉这等字的笔致与结构的可爱了。”此外,索靖《月仪帖》是丰子恺的毕生至爱。一九三九年,正值抗战时期,丰家避寇居广西宜山时购得,倍为丰子恺珍爱的“缘缘堂”已被战毁,逃难期间行物萧条,但《月仪帖》一直伴其左右,走过战乱年月,经历建国后的和平岁月、“文革”的再劫,晚年的再度临写,直到丰子恺辞世。无论是丰子恺的艺术启蒙,还是艺术概貌的日趋成形,包括他以居士之实皈依佛门,都深受其师弘一的深远影响。他的博爱于音乐、美术、文学、翻译与弘一如出一辙。但其书风却与弘一有天壤之别。弘一书法初习魏碑,早期书作亦多方笔折锋,但弃俗入佛后,字法则渐退火气,多以中锋行笔,越迈圆融、通脱、空灵之境,有出世俗、远凡尘的静穆之气。两人书风的反差,是其人生观的迥异使然。 因其博雅,丰子恺在装帧、美术、音乐、书法、文学、

走近大师:丰子恺 刘立臣

大师阅读课课型教学设计 走近大师·丰子恺 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语文组刘立臣学习目标 1、了解丰子恺的生平。 2、对其作品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尝试创作与其风格相近的文艺作品。 3、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 教学重点、难点 对其作品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尝试创作与其风格相近的文艺作品。 教具准备 投影 学生阅读储备:要详细 1.建议每个学生形成丰子恺先生的文章阅读记录梳理 2.每小组自主筛选一组感受最深的丰子恺先生的文章,形成交流话题,准备课堂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月光下婆娑的竹影,牵动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心。一双慧眼,及时地捕捉到艺术之美;一把木炭,巧妙地勾画出水墨丹青;一位父亲,适时地进行了艺术熏陶。《竹影》一文,让我们结识了一位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父亲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位独具慧心、天真好奇的

少年——丰子恺。正是这位少年,后来啊,成长为一位在多方面都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家。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这位受人敬仰的大师,来感受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第一板块:大师“丰”采 首先,进入本节课的第一环节——大师“丰”采,比一比,谁对丰子恺的生平事迹知道的最多。 (老师随机抽一名主持人,抢答式完成下面问题。) 比一比 1、丰子恺的原名叫什么?(丰润) 2、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分别是谁?(李叔同和夏丏尊) 3、1924年,丰子恺与友人创办了什么学院?(立达学院) 4、丰子恺发表的第一幅漫画叫什么?(《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5、丰子恺的第一本散文集是?(《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6、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课本收录了丰子恺的一篇什么文章?(《竹

我的母亲作文800字叙事篇

我的母亲作文800字叙事篇 母亲,一个永远没有工资的职员,她总是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爱给儿女。我在母亲的养育下,逐渐成长。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好的我的母亲作文800字,一起看看吧!篇【1】:我的母亲作文800字 母亲挺着大肚子,十月怀胎,在炎热的五月天,忍着剧痛把我生了下来。 听母亲回忆说,当时,母亲打算把我送人。可是,我生来就有缺陷,喉咙多了一个洞,母亲害怕把我送人了,人家不给我治。随之,就把我的喉咙治好了。然后,一个阿姨,是四川的,她来我家好几次,因为她家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想要又不想生,所以要抱走我!母亲抱着我,迟迟不肯答应!如今,四川又地震了,如果不是当年,我也许早就已经……我想,我是幸运的,所以,我要报答她! 母亲从小对我要求严格,一直都是父亲担任着“慈母”这个角色。母亲连别人给我的东西都不让接。直到现在,姥姥给我的压岁钱,我都要等母亲发话,我才敢接。不仅如此,还要求我做人要诚实,我骗过母亲,因此,被打得不轻。甚至我说错一句话,或者不说话,都有可能挨打,打完我睡一觉,就和好如初了。但是在学习上,母亲对我漠不关心,仅提供于物质上的使用,也是的,母亲那是上不起学,学历也不高,再加上日夜地操劳。对于

我们所学的知识早已忘却了。当我考试成绩不理想,母亲从来不打我。母亲总是说,只要你尽力而为了就好,结果无所谓。并且,鼓励我不要灰心,争取下次考个理想成绩。 母亲有一个嗜好,爱打牌,一天不玩两盘心里不舒坦,还不玩电脑里的斗地主。母亲喜欢和左邻右舍的人整个小桌,坐在一起玩“跑得快”。输一盘那五角,一次,母亲一个中午赢了16元呢。果然,名不虚传,左邻右舍都知道她是玩牌高手了。所以,人家就不愿意找她玩。因此,她就找别人玩,对别人很是谦虚,故意让别人赢。因为母亲四十多岁了,也没找到什么工作,家里也没什么活,就拿玩牌来消遣时光。 母亲有一个缺点,爱睡懒觉,晚上看电视看到凌晨,我姥爷也是如此。这大概是所谓的遗传基因吧!但是,母亲决不会在农忙时候睡懒觉。 母亲的优点嘛,多得如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完,让你目瞪口呆、眼花缭乱。在这里,我不说,因为母亲很低调哟! 这就是我的母亲,你的呢?篇【2】:我的母亲作文800字 母亲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母亲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看来,母亲不仅仅是我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人,而且还是我们一生都值得崇敬的人。 自打我睁开眼睛开始,妈妈便给我展示各种物品,或者给我讲很多故事,有时一讲就是深夜。在我没有接受任何书本的时候,

最新丰子恺先生漫画作品评析教学内容

丰子恺先生漫画作品评析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在美术、音乐、文学、还有书法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这里我重点来说一说他的漫画。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风格独特、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喜爱。以下是我对子恺先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作品的浅析: 朱自清评说:“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 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 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丰子恺的漫画的确有诗意,但是它不像中国 传统山水画那样肆意泼墨挥洒,勾勒出雄伟的山 川河流,或是大片留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他就 是随手几笔简单的画出我们平常觉得无聊的生活 景象,几片残破的芭蕉伸展在窗外,桌上摆着一盆樱桃,一只蜻蜓悠然地飞过,这是夏季多么平常的景象,甚至我们曾真正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下昏昏欲睡也未曾知晓,我们觉得百无聊赖的人和物却成了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另一种人生写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荏苒,樱桃红了,芭蕉绿了。可哪里有红?哪里有绿?不过是简单的黑白两色,但是你看那残破的芭蕉叶,有大有小,有的还在生长,有的已经成熟,它们巨大的叶子无规则地伸展着,蜻蜓从外面飞进屋里,而屋里,只

有简单的几个樱桃,那也是用极为简洁的线条随意勾勒而成,旁边还有点燃的一根烟,主人也许静思或小憩了一会儿刚刚才离开,吐着丝丝的烟雾。你再去看,那芭蕉真是绿的,那樱桃真是红的,你甚至还能感受到夏日的丝丝闷热。时光就这样随着季节的变迁,随着万物的变化而逐渐老去,但这绝不仅仅是伤春悲秋,你看那芭蕉,虽然残破,但依然坚韧昂扬,初夏的芭蕉,正是它蓬勃的季节,你再看那樱桃,粒粒饱满,充满生机。这些是什么?是生活,是丰子恺先生的生活,时光会慢慢老去,但生活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丰子恺先生的眼里是生活,笔下自然也是生活,他的画融进了生活里,也可以说,他的生活融进了他的画里。他的画里有诗意因为他对生活充满了诗意。 那一扇江南式的门窗,遮一半留一半,遮住的是夏日的残留的风景,留住的是故乡的情思,是江南水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是红绿相映,静坐观景的悠闲。故乡的芭蕉绿了,樱桃红了,故乡的初夏就这样悄悄而来,故乡的春天就那样悄然而去,故乡的时光静静的溜走,故乡的人也随着时光溜走了。随手提笔,思绪太多,反而只能用极简的线条勾勒。然而,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静”。思绪再多,看得淡了,心也就静了。 丰子恺先生眼中的生活就在他的身边,他体会生活如同品味一首诗一样,或苦或甜,都是一首好诗,都值得去品味。俗话说字如其人,丰子恺先生不仅如此,连漫画也是如其人的吧。

读丰子恺作品有感

读丰子恺作品有感 洋泾中学许焕武 很久以前,我对丰子恺先生的作品就很感兴趣。这次能聆听老师对他的介绍,了解更 深了。 在读他文章的过程中,我就有一种潜在的意识——读书是在跟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在对话、交流,好象在拉家常,在谈一些身边小事,但同时能以小见大,从中扩大见识,吸得精神营养,净化心灵。。。丰子恺就像在身边的长辈,给你谈谈周围的“小事”——个人的、社会的及人生本性、生活和艺术。其文章让人能在一个很轻松的氛围下感受、体会“大道理”。过后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真实、清净与享受快乐。。。 我虽然无缘亲眼见到丰先生,但脑子里却浮现出一个如此模糊而又清晰的形象:雍容恬静的相貌,一团和气的风度,无论在人生的海洋中遇到什么风浪,他也总是欣然微笑,在浪花飞溅中,没有忧虑没有怨言,只有他的本色依旧。 他的作品就像他的人品一般,朴素而真诚。在他的《大帐簿》里,他细细地写尽人生旅 程中的无数疑惑与悲哀,最后他仍然纯朴地希望宇宙间有一本大帐簿,事无大小轻重、来历 都一一记录在案,以此解除困惑。《学画回忆》则像放电影般重现出幼年子恺学习画画的趣事,他将那些孩童可爱真挚又逗趣的微妙心理都一一细致地加以描摹,真真切切,没有一丝人造的虚假气息。还有《华瞻日记》里的无邪童真;《秋》里的超脱淡然,只求在死的灵光中度送生命,都表现出他的朴素而真诚的文风。无论是生动有趣的描写,还是对生命的沉思,都渗露出他的真,他的朴,能让读者随之进行一次生命之旅,并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灵魂的洗礼。 他,就如滔滔长江流水边的一个辛勤的摆渡人,用他质朴的笔作长篙,以他的真诚纯洁, 为被生活所迷的失望的旅人,撑出一片天空。他让旅客的心由喧嚣归于平静,由消沉而重燃 对彼岸阳光的希望。 丰子恺先生有一付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付善于分析的大脑,有一付善于描写现实的手。 他的所写所画,像似在不经意之中随意勾画,有些画,笔法简单到不可再减一笔的境界。然而他所表现的,却几乎包含了社会的所有层面。因此也可以说,对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与其说是“看”,不如说是“读”,因为画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社会,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个中国人,凡稍许受过教育的,都学过中国历史。然而,我们所学到的历史,大都是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历史;即便有电影、有电视,但在电影电视中人们所见到的,更多的是经过后人诠释过的,时常使人不禁对其真实性表现出怀疑。历史给我们提供的实证性的资料毕竟太少了。然而我们有了丰子恺漫画,有了这样一部用画表现的历史,她表现出无可怀疑的真实性,加之赏心悦目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翁叟还是孩童,无论是智者还是文盲,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不分民族,不分国籍,不分男女,均可成为爱释手之物,她的教育意义,蕴藏在“读”画之中,其作用更是潜移默化的。 仰望着蓝天白云,我不禁自问,什么时候,我们世界才可少些欺诈,少些执着,多些自然与淡泊。正如丰子恺先生作品中所希冀的一样。 感谢老师为我们开的这个讲座,让我们对丰子恺先生及作品有了更多的了解。

丰子恺

丰子恺《吃瓜子》赏析 上传: 刘健勇更新时间:2012-5-16 13:03:41 日常生活中吃瓜子谁个不会,但能驾轻就熟地把这一简单的事儿写得如此绕有情致,有声有色,有趣有味者已不多矣;至于能够因寄所脱者更属凤毛麟角了。丰子恺作为一代大师,既有画家捕捉生活的敏锐,更有作家高超的不凡表现力。大凡伟大的文学家,取材看似貌不惊人,但描写功底深厚,由于肩负着对社会人生的责任,其作品中往往折射出时代的影子,反映的往往是一些大问题。散文作家常常举重若轻,涉笔成趣。丰子恺的《吃瓜子》就是这样一篇上乘佳作。 一、结构腾挪自如,立意巧妙深刻 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1—2段是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点出?从前听人说: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吃瓜子博士。?题目是《吃瓜子》,但是文章却先从拿筷子、吹煤头纸技能入笔。很明显,在这里运用了散文常用的对比法和烘云托月法,通过对比烘托吃瓜子技能的超绝绝伦。 前面做好了烘托铺垫,紧接着的3—5段集中来写吃瓜子。依次从瓜子的畅销、自己吃瓜子的切身体会——不得其法,经不起它的诱惑乃至觉得吃瓜子可怕起来、吃瓜子的才能表现、吃瓜子的普遍性方面,交代了?为什么吃瓜子是三种中最进步发达的技能?。在这部分中,对吃瓜子技能的描摹惟妙惟肖,让人叹绝。散文张弛是有序、有时的,在大家对吃瓜子技能沉迷的时候,作者笔峰一转,就此宕开一笔说去,说吃瓜子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闲?法。分别从因?吃不厌?,所以才?对中国人有非常的吸引力?;因?吃不饱?,所以才?一直把时间消磨下去。?;因?要剥壳?,所以?方才适合于有闲阶级的生活,可让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到:?将来此道发展起来,恐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至此,文章的立意才和盘托出:原来《吃瓜子》绝不是单写日常的闲情逸致,而是通过描写中国人(重点说的是有闲阶级)在吃瓜子上的种种表现,指出了中国人在吃瓜子上打发时间的可怕,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另外文中还多次提到了?无数精通此道的少爷、小姐们??闲散的少爷们??女人们、小姐们??有闲阶级?。联系写作时间1934年4月20日来看,作者的担忧不无道理。全文结构浑然一体,立意以小见大,可谓是别巨匠心。 二、细节描摹逼真,有声有色、形神兼备 描写情态逼真、惟妙惟肖的段落,尤以第5段为最突出。这一段作者集中笔墨来写闲散的少爷们和女人们、小姐们的吃瓜子相。写少爷们时,?一只手指间夹着一支香烟,一只手握着一把瓜子,且吸且咬,且咬且吃,且吃且谈,且谈且笑。从容自由,真是‘交关写意!’?,一副悠闲懒散的姿态;接着用拟声词?格??呸?活画出自在熟练的情态;用一比喻句?那嘴巴真像一具精巧灵敏的机器,不绝地塞进瓜子去,不绝地‘格’,‘呸’,‘格’,‘呸’?,活画出了吃瓜子的?动人?场景。写女人们、小姐们的吃瓜子相时,?态度尤加来得美妙?一句是总写。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塞??咬?,听见的是?的,的?两响,最妙的是?同时头也帮着了微微地一侧?,吃瓜子之熟练、吃瓜子属技术活,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作者说?这吃法不但‘的,的’的声音清脆可听,那手和头的转侧的姿势窈窕得很,有些儿妩媚动人。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有如朵朵兰花。?动词、拟声词的恰当选用;比喻句的活用;加上语句的短小精悍,都极好的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收到了妙不可言、让人心驰神往的效果。除此之外的细节描写,如吹煤头纸的神功,我吃瓜子?吃了非戒不可,戒了非吃不可;吃而复戒,戒而复吃,我为它受尽苦痛。?的可怕,看戏时邻席的不相识的观剧者也来掏取吃瓜子等细节也同样让人回味无穷。 三、语言亦庄亦谐、幽默风趣 开一代先河的漫画大师丰子恺,其散文随笔具有明快朴实、幽默隽永的特点。如?近来国内有不少人努力于国粹保存。国医、国药、国术、国乐,都有人在那里提倡。也许水烟和煤头纸这种国粹,将来也有人起来提倡,使之复兴。??现代中国人的精通吃瓜子术,由此盖可想见。我对于此道,一向非常短拙,说出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我的母亲初中作文(一) 我的母亲叫吴晓东,今年42岁了,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秀美的睫毛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她很喜欢笑,她的身高是1.60米,稍胖。 我的母亲很温柔,她总是对我和哥哥笑呵呵的,但是每当我和哥哥不听话、犯错误的时候,母亲就会发脾气,会给我们讲很多很多的道理,让我们懂得怎样学习和怎样面对困难。我知道,母亲是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成长,才会对我们发脾气的。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曙光乡剜野菜,妈妈都剜了一袋子的野菜了,我却只剜了半袋子野菜,我就跟妈妈说:“妈妈,为什么你剜了一袋子的野菜,而我却怎么也撵不上你呢?你看,我才剜了半袋子野菜?”妈妈听完我说的话笑了,摸摸我的头说:“孩子,因为妈妈是大人,你是个小孩子啊,不论是体力和剜菜的速度你都比不上我呀,所以你剜的就少了啊!”我当时就想:等我长大以后一定会比妈妈剜的还要多。 星期日,妈妈带我去游泳。一开始,我连进都不敢进游泳池,站在水池边看着,妈妈对我说:“孩子,进来。有妈妈在不要怕!”我听了妈妈的话,走进了清凉的水中。没想到,我一进泳池,就被淹没

了,鼻子里、嘴里、甚至感觉到耳朵里都进了水,我一边尖叫着一边快速的跑出了泳池。妈妈看见我惊慌的样子,边笑边对我说:“丫头,学游泳首先就要勇敢,胆大心细才行,只要逐步的掌握了呼吸方法和游泳技术,自然就学会游泳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再次的走进了泳池,在妈妈的保护下,我先学会了游泳时的呼吸方法和在水中换气的方法,接着,妈妈又教会了我怎样用脚打水,怎样手脚配合。我自己也很努力的学着,一个下午的时间,我终于成功了。当我顺着泳池游了一圈以后,我高兴的跳到池子边上又蹦又跳的,妈妈看见我高兴的样子,也笑了。 今天晚上妈妈教我背唐诗,诗的名字是《游子吟》,作者是唐代着名的诗人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先自己阅读几遍,然后问妈妈:“妈妈,这首诗的意思我不懂,可以给我讲讲吗?”妈妈说:“当然可以啊。”于是妈妈就给我讲了这首诗的意思:这是诗人通过描写一位母亲缝衣服的细节,来讲诉母亲惦记、牵挂即将远行的孩子,担心孩子在外面衣服破了,所以才会“临行密密缝,”因为那是这位母亲“意恐孩子迟迟归啊。”听了妈妈的这番话,我便更好奇的背了起来这首古诗。最后,我终于能把这首古诗背下来了,我高兴的去给全家人背了一遍《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家人听我背诵的这么流利,都笑了起来,妈妈似乎笑的最开心了。 这就是我的母亲,我为我有这样一个妈妈感到自豪。我爱我的妈

丰子恺漫画欣赏(一)

丰子恺漫画欣赏(一) 丰子恺漫画欣赏(一) 发表于:2012年08月16日 12:39 0 原文地址:丰子恺漫画欣赏(一)作者:晰匀 丰子恺漫画欣赏(一) 丰子恺(1898.11.9-1975.9.1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和美术、音乐教育家。从1925年开始,丰子恺先生在刊物上发表漫画,在郑振铎任主编的上海《文学周报》上冠以“子恺漫画”的题头连载他的作品,自此,我国绘画史上,漫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出现。而子恺漫画也不胫而走,受到公众的喜爱。 生活无一不可以成为丰子恺的漫画题材,用他自己的话

便是“日常所见的可惊可喜可悲可哂之相”,一时兴到之寥寥数笔便揭人生百态。俞平伯赞其漫画“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怀”;朱自清评其漫画是“一首首带核的小诗”;其文更是激情性灵、真情流露。 丰子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使他的漫画情趣盎然,富有哲理却又平易近人,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子恺漫画”问世以来,风靡至今,并远播海外。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幅画引用了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村居》,把我们带到春天的田野里放起了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一首清新明丽,生气盎然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景,写得生机盎然:青草、黄莺、蓝天、绿堤、碧柳、白烟,作者虽没有直接让浓墨艳彩沾其

笔端,但春之色彩跃入眼帘。草之“长”,静态中显生机;莺之“飞”,动态里传声韵;“拂”与“醉”,明写杨柳摇曳之姿,暗含春风荡漾之意,为下面写“纸鸢”作准备,同时也是诗人春日心境的形象写照。后两句写人,写得朝气蓬勃:诗人选取天真活泼的孩子来表现人们在春光中的活动。着一“早”字,可见“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注一“忙”字,写出了儿童那种急于玩耍的心理和神态,一群可爱的孩子就仿佛在读者眼前,他们追逐、跳跃、欢呼,那村头、田间、路旁、河滩,到处是他们的影子,天空中,各种风筝随风飘荡,红的、黄的,蝴蝶形、蜻蜓式、老鹰样,不一而足。短短四句诗,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精神爽然。 幻灯播放 画廊东畔绿窗西,斗草寻花又捉迷 这幅画引用了南阜山人之作《小娃诗再效前体》: 画廊东畔绿窗西,斗草寻花又捉迷。 袖里偷来慈母线,一勾小袜刺猫蹄。

我的母亲高中作文

我的母亲高中作文 我的母亲高中作文(一) 世界上的一切骄傲都源自母亲——题记 十八年,让我从一个稚嫩的孩童变成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除了要感谢我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更要感谢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的母亲。这十八年来,她为我付出了太多,直到现在也没有出去旅游过,也没有买过超过200元的衣服。就连一他看见她最喜欢的包也由于我要买书被搁浅,直到现在她也没有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包。 就是这样一个抠门、不会打扮、甚至连上街都不愿意去的农村女人,用她那充满老茧的双手为我撑起了一片天。 她经常告诉我,人不管怎样都要善良,这是我想起我在书上看到过的一段话:“善良是心湖,绽放着柔媚的花朵,它如同雪花一样晶莹纯洁,是人生的底气,它如同太阳一般>温暖是爱与爱传递的桥梁,它如同山间泉水一样清澈透明,荡漾着生命的尘埃,它如同琴音一样拨动子弦在心湖上最动听的音乐,善良是一盏心灯,是一片绿洲,装点生命的诗行,是人生中最美的风景。”母亲就是那太阳、心灯、绿洲在我浮躁不安时帮我坚守心里的那一份净土。 有一次,看到有人在偷我们家里栽种的葡萄,我正准备大喊“捉贼”母亲却一把把我拉过去,还叫我不准乱叫,最后那个人“吃饱喝足”以后,临走时竟还准备“打包”我终于忍不住叫了出来,那个人吓得拔腿就跑,事后母亲对我说:”人要宽容大度,别人饿了,渴了,摘一点没事与人方便就是于己方便嘛。“说完就留下目瞪口呆的我去收拾“残局”了。 后来慢慢理解了母亲,宽容让我拥有了很多的好朋友,也让我拥有更好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成功了,那一定是母亲在背后为我默默的祈祷,因为“世界上的一切骄傲都源自母亲”。 我的母亲高中作文(二)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再加上弟弟的出现,妈妈渐渐的更多地去关心照顾弟弟,而我也渐渐厌恶整天埋头苦读。我毕竟只是个孩子,天性爱玩。久而久之,母女之间就三天两头地吵个不停。 妈妈似乎本着“不打不成材”的战略指导思想,问心无愧地打着她的女儿——敢怒不敢言的我那根鸡毛掸子已不知有多少次与我的臀部亲密接触过了。那时,我甚至恨着含辛茹苦养育>我的妈妈,恨着家里所有的人,恨自己的出生。 上初中后,妈妈已经很少打我了,因为她觉得我都这么大了,打起来会很丢脸。在

《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

《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丰子恺漫画——教师之梦》观后感 这是漫画大师丰子恺老先生的又一作品。画面上一位医生正在给一青年扎针。这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画面中的医生带着一副眼镜,虽然看不到他的眼睛,但是可以感受到他的专注,他微微地低头,仔细地盯着自己扎针的地方。右手拿着针管,左手熟练地按着 扎针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而 画面上的青年则不那么淡定了,他嘴巴微张,眉头紧皱,轻轻地转头,不愿直视扎针的过程。透过画面我们可以感受青年心中的痛苦 和无奈。 这是医院里再常见不过的镜头罢了,可是右上方却醒目地写着“教师之梦”四个大字。这和教师有什么关系呢?再次细看画面, 便会发现医生和青年前面的桌子上摆着的针剂“大有学问”,这里 所用的针剂,竟然是“数学”、“历史”等各门类知识。这才发现 这里的医生并非身穿白大褂,而是身着长衫——古时私塾先生的制服。他似乎要将所有知识的通过这些“针剂”,一股脑儿地全部注 射到学生的体内。 这幅画道出了多少一线教师的.心声啊,我们恨不得将自己所掌 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一股脑儿传授给学生。古人有云,教会徒弟, 饿死师傅,所以古代的匠人或者高手通常都会“留一手”,有的甚 至等到自己临死才会把独门绝活传授给徒弟。而教师,则历来是一 片痴心、一片苦心摸索的,对学生他们总是倾其所有,恨不得一下 子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为了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点,教师 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说教,实践,寓教于乐,同一个知识点,我 们掰开了,揉碎了,重复一遍又一遍,可是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 理解。如果真有这样的一种针剂,可以将知识注射到孩子们的体内,该有多好啊!这可谓是教师、学生和学生们共同的福音啊!

2020我的母亲高一满分作文

2020我的母亲高一满分作文 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宽容; 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倾听。 ——题记 在给了母亲一阵刺痛之后,我看见了母亲含着泪的笑眼,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束慈爱的目光,也正是那双眼一直关注着我,直到那双眼再也撑不开眼皮。 我的母亲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人。我一直都是很崇敬我的母亲的。 我家的邻居是一个微胖的中年女人,虽然家境略微贫穷,但人性善良,和我的母亲非常谈得来,但却很好吃。母亲手术之后,亲人送来了很多乌鸡蛋,专为母亲补身子用。母亲把这些鸡蛋装进篮子里置于餐桌一角上。一段时间之后,母亲无意间在邻居家的饭桌上看见了乌鸡蛋,回家一数确是少了那么几颗,而我们都明白,邻居家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买乌鸡蛋的。母亲无意间提起后,我嚷着让告诉父亲,却马上被母亲制止了。面对我疑惑的眼神,母亲释然的笑笑,用极平常的腔调说道:“算了吧,一个知音总比那些鸡蛋来的重要!”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宽容。 母亲对我的教育方法很独特。她不逼我做不想做的事情,在学习上她给我最多的还是鼓励,并且从不给我报过多的补

习班。母亲认为:孩子只有在生活中过得快乐才叫做孩子。 我的母亲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古人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亦是。我的叔伯有很多个,却只有一个姑妈。姑妈性格直爽,却老是和婶婶们合不来。姑妈一生气,便跑到我家来,对着母亲发泄似的唠叨一番。对于这种唠叨,我见过很多次。母亲只是笑而不答,有时微微偏头做思考状;有时面对姑妈的质问:只是附和一声;有时也会为姑妈端上一杯热茶。劝她消消火。直到最后,母亲才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她常说:“人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下来了,何不忍一时退一步,谁的心里也不久平坦了嘛!”母亲是一朵花,让我学会了倾听。 人生本是一场孤旅,如果我在与人相处时,还懂得一点与人为善,通情达理;如果我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在学习的波折中还懂得一点坚韧,能有一点受挫力——我都得感谢我母亲的言传身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更深刻感受到,母亲给予我的影响是上天赐予我丰富的财富。 我的妈妈是一位典型的东方女性,聪慧,贤惠,为家庭,为丈夫,为女儿甘愿奉献一切,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家庭建设上。可我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从小我就不愿意盲目顺从父母的主张,我总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我总是希望走自己的路。因为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更多时候,我和父

丰子恺先生漫画作品评析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在美术、音乐、文学、还有书法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这里我重点来说一说他的漫画。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风格独特、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喜爱。以下是我对子恺先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作品的浅析:朱自清评说:“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丰子恺的漫画的确有诗意,但是它不像中国传统山水画那样肆意泼墨挥洒,勾勒出雄伟的山川河流,或是大片留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他就是随手几笔简单的画出我们平常觉得无聊的生活景象,几片残破的芭蕉伸展在窗外,桌上摆着一盆樱桃,一只蜻蜓悠然地飞过,这是夏季多么平常的景象,甚至我们曾真正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下昏昏欲睡也未曾知晓,我们觉得百无聊赖的人和物却成了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另一种人生写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荏苒,樱桃红了,芭蕉绿了。可哪里有红?哪里有绿?不过是简单的黑白两色,但是你看那残破的芭蕉叶,有大有小,有的还在生长,有的已经成熟,它们巨大的叶子无规则地伸展着,蜻蜓从外面飞进屋里,而屋里,只有简单的几个樱桃,那也是用极为简洁的线条随意勾勒而成,旁边还有点燃的一根烟,主人也许静思或小憩了一会儿刚刚才离开,吐着丝丝的烟雾。你再去看,那芭蕉真是绿的,那樱桃真是红的,你甚至还

能感受到夏日的丝丝闷热。时光就这样随着季节的变迁,随着万物的变化而逐渐老去,但这绝不仅仅是伤春悲秋,你看那芭蕉,虽然残破,但依然坚韧昂扬,初夏的芭蕉,正是它蓬勃的季节,你再看那樱桃,粒粒饱满,充满生机。这些是什么?是生活,是丰子恺先生的生活,时光会慢慢老去,但生活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丰子恺先生的眼里是生活,笔下自然也是生活,他的画融进了生活里,也可以说,他的生活融进了他的画里。他的画里有诗意因为他对生活充满了诗意。 那一扇江南式的门窗,遮一半留一半,遮住的是夏日的残留的风景,留住的是故乡的情思,是江南水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是红绿相映,静坐观景的悠闲。故乡的芭蕉绿了,樱桃红了,故乡的初夏就这样悄悄而来,故乡的春天就那样悄然而去,故乡的时光静静的溜走,故乡的人也随着时光溜走了。随手提笔,思绪太多,反而只能用极简的线条勾勒。然而,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静”。思绪再多,看得淡了,心也就静了。 丰子恺先生眼中的生活就在他的身边,他体会生活如同品味一首诗一样,或苦或甜,都是一首好诗,都值得去品味。俗话说字如其人,丰子恺先生不仅如此,连漫画也是如其人的吧。

我的母亲(9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我的母亲(900字)作文母亲,她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给了我生命,他让我接受教育,自从我出生以后对我点点滴滴的悉心照顾,使我不由得为此而感激她。不可能每一个人所得到的母爱都是那样地轰轰烈烈,都是那样地刻骨铭心,但是,从母亲对我生活中的细微关心却可以照见出母亲对我是如此地好。我的母亲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也爱唠叨,我可能会感到厌烦,但她却永远不会天气凉了,但我每天晚自习上完后回到家,她总是叮嘱我明天多加点衣服,与此同时,也就从我的衣柜里把该加的衣服叠好放在我的床头。我当然也有不听她的话的时候,自然过几天也就感冒了;天气热了,她又会叫我少穿点,为了防止我又不听她的话,她便每天早上都不厌其烦地像是安检似的仔细查看我穿了多少。十几个春秋,一直都是这样!我的母亲一向是爱睡懒觉的,只是自从我上了初中之后,几乎每天早晨她都比我起得早,在叫醒我的同时,然后便急急忙忙地在厨房里为我准备早餐。只有在周末的早晨,她见我睡得正香还没起床时,便悄悄地为我关上门只是想让我多休息一会儿。我的母亲是喜欢骂我的,我知道:那其实是在关心我。她每当发现我做错事以后,就会冲过来给我两巴掌,再使劲地骂我。我的母亲最不喜欢看到我呆板的样子,她希望我和其他孩子一样活泼,甚至调皮和捣蛋。说以,特别是过年的时候,他看到我像个朽木一样地站在那里,就会忍不住踢我几脚,打我几下,再骂骂我。由此可见,我的母亲是多么地爱我啊!我的母亲有时还爱用刻薄的话来反问我,虽然我无法回答,但是我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锻炼我的口才,是想让我更坚强一些,所以才不惜已让我讨厌她作为巨大的代价。我的母亲虽然不是完美的人,但是她对我的关心和爱是无可否认的。正如《宝莲灯》片尾曲《我的全部》中唱到的那样:她已经把我当成了她生命的全部,我永远都无法向她还清这笔感情的巨债,我不由得写下此篇文章来赞美她!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母爱是冬天里的热茶,母爱是夏天里的凉风!值此母亲节之际,祝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初二:那些年的点滴 篇一:小学作文: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很爱我,我的母亲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她有一双慈祥的眼睛,她的头发已经白了很多,她对我很好。。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学习骑车子,我们都回家学习,但是我这一生最怕的就是摔倒,听同学说他们学习骑车子可没少挨摔,我害怕了,我爸爸很少在家,家里只有我和母亲,今天回家我和妈妈说:‘今天我们老师让我们学骑车子,我害怕,能不能不骑呀。’妈妈说:‘孩子你长大了应该独立了,一会妈妈教你学骑车子’。我闷闷不乐的答应了。妈妈教我骑车子了,妈妈小心翼翼的教我骑,我心里一直好怕这,不敢往前看,妈妈在我后面突然说了一声,我放开啦,我放开啦。我一时没注意,突然摔倒了,我的腿都摔青了,我坐在地上哭了起来,我说 ‘你怎么这么笨啊,我怎么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啊。’我不学了,打死我也不学了,妈妈说: 妈妈不理我了,可是,我自己却告诉自己我必须得学会,在我自己默默付出的一下午时间里终于学会了,我要向妈妈证明我不是个不争气的孩子,我终于学会了,妈妈看到我在院子里骑着车子,对着我微微笑了一下说:‘你真是我的好孩子,真是我的骄傲。’这就是我的母亲,我爱我的母亲。 篇二:我的母亲作文 我的母亲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雨雪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毅的象征。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