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专题辅导

高中化学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专题辅导
高中化学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专题辅导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是考试中常见题型,也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试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未能掌握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本文从影响粒子半径大小的原因着手分析,总结出比较规律,以便于运用。

一、不同元素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阳离子半径依次减小,阴离子半径也依次减小。如-+++>>>>>>Cl S ,Al Mg Na ,Si Al Mg Na 232。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如----+++++<<<<<<<<<<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如:>>>>>+-++-Na F ,Ca K Cl S 222 +2Mg +>3Al 。

4、无法直接比较的粒子。

可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如-2S 与+3Al 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可借助于-2O ,由于,S O Al 223--+<<所以-+<23S Al 。

二、同种元素

1、阳离子<中性原子<阴离子。

2、元素价态越高的粒子,半径越小,如-+++<<<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以下规律:要判断粒子半径的大小,首先应看电子层数。一般情况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若电子层数相同,则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若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也相同,则看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三、示例分析

[题目]下列有关粒子半径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钠离子半径大于氧离子半径

B. 硫原子半径大于锂原子半径

C. 氢原子半径大于+H 的半径

D. 氯原子半径大于氯离子半径

[解析]A 项中,钠离子与氧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钠的核电荷数较大,所以其离子半径较小;B 项中,虽然硫原子比锂原子多一个电子层,但由于一种为金属元素,另一种为 非金属元素,所以二者的关系不能仅仅从电子层的多少进行判断,实际上原子半径:S Li >;C 项中,氢原子比+H 多一个电子层,所以氢原子半径较大;D 项中,氯原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由于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较多,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强,所以氯离子半径较大。故答案为C 。

[点评]对于同周期或同主族的元素,要利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分析;对于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要借助其他相关元素进行分析;对于同一种元素,要利用电子层数或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分析。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讲课教案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 律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一.元素的原子半径比较规律: ①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第三周期中的元素的原子半径: ②同主族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增大。如第IA族中的元素的原子半径: 二.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1.同主族的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 渐。如第IA族中的阳离子半径: , 如第ⅦA族中的: 2.同周期阳离子的半径逐渐:如第三周期中的:Na+ Mg2+ Al3+。 同周期阴离子的半径逐渐:如第三周期中的:P3- S2- Cl-。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如:

S2- Cl- K+ Ca2+;F- Na+ Mg2+ Al3+。 三.同种元素: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例如:半径 H->H>H+ Fe>Fe2+>Fe3+ 练习: 1.已知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 Y B.原 子半径X<Y C.离子半径X> Y D.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X<Y 2.A、B、C为三种短周期元素,A、B在同一周期,A、C的 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C- 离子半径r(A2-)>r(C-),B2+ 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A>B>D>C B 原子序数 d>c >b>a C 离子半径 C>D>B>A

3.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 m+ 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 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4.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A、LiI B、NaBr C、KCl D、CsF 5.下列微粒的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A. Cl-/Cl Mg2+/Mg Na/K B. Br/Cl Mg/Al Cl/S C. Li+ / Na+ S2-/O2- Na+/Mg2+ D.Br-/Cl- O2-/ Na+ S2-/ Na+ 6.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原子是____________,最小的 是____________。 第三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离子是____________,最小的 是____________。 (注:硅和磷没有阴离子) 7.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 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B元素是、C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1.同种元素粒子半径大小比较: 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如r(Na+)r(Cl);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 r(Fe)>r(Fe2+)>r(Fe3+)、r(H—)>r(H)>r(H+)。 2.不同元素粒子半径的比较: 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最高价阳离子半径、最低价阴离子半径均逐渐减小(仅限主族元素)。如 r(Na)>r(Mg)>r(Al)>r(S)>r(Cl)、r(Na+)>r(Mg2+)>r(Al3+)、r(O2—)>r(F—)。同一周期各元素,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如r(O2—)>r(Li+)。 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价态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如此。如:r(F)r(Cl—)>r(Ar)>r(K+)>r(Ca2+)、r(O2—)>r(F—)>r(Na+)>r (Mg2+)>r(Al3+)。 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与它相邻的卤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如r(Ar)>r(Cl)。 ⑤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都不相同的粒子,一般可以通过一种参照粒子进行比较。

化学四大平衡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中学化学平衡理论体系及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一个平衡理论体系,包括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络合平衡等。化学平衡是这一平衡理论体系的核心。系统掌握反应速率与 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论及应用对于深入认识其他平衡,重要的酸、碱、盐的性质和用 途,化工生产中适宜条件的选择等,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深入掌握元素化合物 的知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正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在历年高考中,这一部分向 来是考试的热点、难点。 一、化学平衡理论 1、化学平衡定义: 2、勒夏特列原理: 3、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讨论、归纳] 生产生活实例涉及的平衡根据勒原理所采取的措施或原因 解释 1.接触法制硫酸2SO2+O22SO3通入过量的空气 2.合成氨工业N2+3H22NH3高压(20MPa-50MPa),及时分离 液化氨气 3.金属钠从熔化的氯化钾中置换金属钾Na + KCl NaC l + K↑控制好温度使得钾以气态形式逸 出。 4.候氏制碱法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 NaHCO3↓+NH4Cl 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氨气 5.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CO 3 2-+H2O HCO3-+ OH-两水解相互促进,形成更多的

能混合使用NH4++H 2O NH3·H2O + H+NH3·H2O,损失肥效 6.配置三氯化铁溶液应在浓盐酸中进行Fe3++3H2O Fe(OH)3+3H+在强酸性环境下,Fe3+的水解受到 抑制 7.用热的纯碱水洗油污 或对金属进行表面处 理 CO32-+H2O HCO3-+OH-加热促进水解,OH-离子浓度增大 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加 B.加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C.合成氨时不断将生成的氨液化,有利于提高氨的产率。 D.合成氨时常采用500℃ 的高温 2、已知工业上真空炼铷(熔融)原理如下:2RbCl +Mg == MgCl2 +2Rb(g),对于此反应 的进行能给予正确解释的是() A.铷的金属活动性不如镁强,故镁可置换铷。 B.铷的沸点比镁低,把铷蒸气抽出时 平衡右移。 C.氯化镁的稳定性不如氯化铷强。 D.铷的单质状态较化合态更稳定。 3、在加热条件下,KCN 溶液中会挥发出剧毒的HCN,从平衡移动的角度来看,挥 发出HCN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产生HCN,应采取的措施 是向KCN溶液中加入。 4、把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其原因 是。 5、把Al2(SO4)3溶液蒸干,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其原因 是。 6、在泡沫灭火剂中放入的两种化学药品是NaHCO3溶液与Al2(SO4)3溶液,其灭火原 理是什么? 7、请解释:为什么生活中饮用的碳酸型饮料打开瓶盖倒入玻璃杯时会泛起大量泡沫。 解释:碳酸型饮料中未溶解的二氧化碳与溶解的二氧化碳存在平衡:CO2(g) CO2(aq),打开瓶盖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释放二氧化 碳的方向移动,以减弱气体的压力下降对平衡的影响。因此,生活中饮用的碳酸型饮 料打开瓶盖倒入玻璃杯时会泛起大量泡沫。 二、中学化学常见四大平衡 1、[讨论、归纳] 常见化学平衡体系 化学平衡 体系 化学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

化学四大平衡

中学化学平衡理论体系及勒夏特列原理得应用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一个平衡理论体系,包括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络合平衡等。化学平衡就是这一平衡理论体系得核心。系统掌握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得概念、理论及应用对于深入认识其她平衡,重要得酸、碱、盐得性质与用途,化工生产中适宜条件得选择等,具有承上启下得作用;对于深入掌握元素化合物得知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正因为它得重要性,所以,在历年高考中,这一部分向来就是考试得热点、难点。 一、化学平衡理论 1、化学平衡定义: 2、勒夏特列原理: 3、勒夏特列原理得应用: 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得就是( ) A、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得增加 B、加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C、合成氨时不断将生成得氨液化,有利于提高氨得产率。 D、合成氨时常采用500℃得高温 2、已知工业上真空炼铷(熔融)原理如下:2RbCl +Mg == MgCl2 +2Rb(g),对于此反应得进行能给予正确解释得就是( ) A、铷得金属活动性不如镁强,故镁可置换铷。 B、铷得沸点比镁低,把铷蒸气抽出时平衡右移。 C、氯化镁得稳定性不如氯化铷强。 D、铷得单质状态较化合态更稳定。 3、在加热条件下,KCN 溶液中会挥发出剧毒得HCN,从平衡移动得角度来瞧,挥发出HCN得原因就 是。为了避免产生HCN,应采取得措施就是向KCN溶液中加入。 4、把FeCl3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得主要固体产物就是其原因就是。

5、把Al2(SO4)3溶液蒸干,最后得到得主要固体产物就是其原因就是。 6、在泡沫灭火剂中放入得两种化学药品就是NaHCO3溶液与Al2(SO4)3溶液,其灭火原理就是什么? 7、请解释:为什么生活中饮用得碳酸型饮料打开瓶盖倒入玻璃杯时会泛起大量泡沫。 解释:碳酸型饮料中未溶解得二氧化碳与溶解得二氧化碳存在平衡:CO2(g) CO2(aq),打开瓶盖时,二氧化碳得压力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释放二氧化碳得方向移动,以减弱气体得压力下降对平衡得影响。因此,生活中饮用得碳酸型饮料打开瓶盖倒入玻璃杯时会泛起大量泡沫。 二、中学化学常见四大平衡 1)Mg(OH)2(s) Mg2+(aq)+2OH-(aq) 2)HAc(aq) H+(aq)+Ac-(aq) 3)CO+Cu2O Cu+CO2 4)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5)C(s)+H2O(g) CO(g)+H2(g) 6)HCO3-(aq) H+(aq)+CO32-(aq) 2、常见四大平衡研究对象及举例 A、化学平衡:可逆反应。如:; 加热不利于氨得生成,增大压强有利于氨得生成。 例1、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图,使天然气产生部分氧化,并在特殊得燃烧器中使氧气与天然气燃烧CH4(g)+2O2(g)=CO2(g)+2H2O(g),催化反应室发生得反应为:CH4(g)+H2O(g) CO(g)+3H2(g) ?H1=+216kJ/mol;CH4(g)+ CO2(g)2CO(g) + 2H2(g) ?H2=+260kJ/mol(不考虑其她平衡得存在),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D A.增大催化反应室得压强,甲烷得转化率减小 B.催化室需维持在550~750℃,目得仅就是提高CH4转化得速率 C.设置燃烧室得主要目得就是产生CO2与水蒸气作原料气与甲烷反应 D.若催化反应室中,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CH4)=amol,n(CO)=bmol,n(H2)=cmol,则通入催化反应室得CH4得物质得量为a+(b+c)/4 例2: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投入3mol H2与1mol N2,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 1)完成v-t图

化学中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原子和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掌握比较的方法和规律,才能正确判断粒子半径的大小。中学化学里常见粒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如下: 1.同种元素粒子半径大小比较: 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如r(Na+)r(Cl);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r(Fe)>r(Fe2+)>r(Fe3+)、r(H—) > r (H) > r(H+)。 2.不同元素粒子半径的比较: 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最高价阳离子半径、最低价阴离子半径均逐渐减小(仅限主族元素)。如r(Na)>r(Mg)>r(Al)>r(S)>r(Cl)、r(Na+) >r(Mg2+)>r(Al3+)、r(O2—) >r(F—)。同一周期各元素,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如r(O2—) > r(Li+)。 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价态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如此。如:r(F)r(Cl—)>r(Ar) >r(K+)>r(Ca2+)、r(O2—)> r(F—)> r(Na+)> r(Mg2+)> r(Al3+)。 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与它相邻的卤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如r(Ar) >r(Cl)。 ⑤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都不相同的粒子,一般可以通过一种参照粒子进行比较。 如铝原子和氧原子,可以通过硼原子转换,r(Al)>r(B) >r(O),也可以通过硫原子转换,r(Al)>r(S) >r(O)。 对规律的理论解释: 影响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有原子或简单阴、阳离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等。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增强,使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数及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大于核外电子数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大于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主族从上至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当电子层数、核外电子数都相同时,只有核电荷数增大对原子半径的影响,所以,核电荷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当核电荷数、电子层数都相同时,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 影响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还有测定半径的方法,根据原子的不同键合形式表现的不同“大小”,有三种原子半径。 (1)金属半径:它是金属的原子半径,就是金属晶体中两相邻金属原子的核间距的半数值。很明显,它跟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或配位数有关。一般说,配位数高,半径显得大。常见表中所列数据是折合成配位数为12的金属原子半径。金属原子半径可以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金属晶体的晶胞参数,再结合它的点阵型式计算得到。 (2)共价半径:它指两个相同原子以共价单键结合时核间距的半数值。共价半径近似地满足加和规则,即任一共价键长约为两原子半径之和。 (3)范德华半径:它指在分子型晶体中,不属于同一分子的两个最接近的相同原子在非键合状况下,它们核间距的一半。例如,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就是范德华半径。 同一种非金属,它的共价半径和它的范德华半径数值是不同的。例如在CdCl2晶体里,

高中化学09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一、几大影响因素对应的基本v-t图像 1.浓度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改变浓度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 2.温度。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进行;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的方向进行。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知识梳理

由曲线可知:当升高温度时,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吸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即υ吸>υ放,故化学平衡向着吸热的方向移动;当降低温度时,υ正和υ逆 <υ放,故化学平降低,但吸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要大于放热方向的速率降低的倍数,即υ 吸 衡向着放热的方向移动。 3.压强 对于有气体参加且方程式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反应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曲线[举例反应:mA(g)+n(B)p(C),m+n>p] 由曲线可知,当增大压强后,υ正和υ逆均增大,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 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增大的倍 数大于'υ逆增大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移动;当减小压强后,υ正和υ 均减小,但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的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的速率逆 减小的倍数(对于上述举例反应来说,即'υ正减小的倍数大于'υ逆减小的倍数),故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注意】对于左右两边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气体反应来说: *若容器恒温恒容,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虽然容器中的总压强增大了,但实际上反应物的浓度没有改变(或者说:与反应有关的气体总压强没有改变),故无论是反应速率还是化学平衡均不改变。 *若容器恒温恒压,则向容器中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等),为了保持压强一定,容器的体积一定增大,从而降低了反应物的浓度(或者说:相当于减小了与反应有关的气体压强),故靴和她均减小,且化学平衡是向着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专题辅导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是考试中常见题型,也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试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未能掌握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本文从影响粒子半径大小的原因着手分析,总结出比较规律,以便于运用。 一、不同元素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阳离子半径依次减小,阴离子半径也依次减小。如-+++>>>>>>Cl S ,Al Mg Na ,Si Al Mg Na 232。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如----+++++<<<<<<<<<<>>>>+-++-Na F ,Ca K Cl S 222 +2Mg +>3Al 。 4、无法直接比较的粒子。 可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如-2S 与+3Al 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可借助于-2O ,由于,S O Al 223--+<<所以-+<23S Al 。 二、同种元素 1、阳离子<中性原子<阴离子。 2、元素价态越高的粒子,半径越小,如-+++<<<;C 项中,氢原子比+H 多一个电子层,所以氢原子半径较大;D 项中,氯原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由于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较多,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强,所以氯离子半径较大。故答案为C 。 [点评]对于同周期或同主族的元素,要利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分析;对于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元素,要借助其他相关元素进行分析;对于同一种元素,要利用电子层数或核外电子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分析。

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1.同种元素粒子半径大小比较: 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如r(Na+)r(Cl);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r(Fe)>r(Fe2+)>r(Fe3+)、r(H—) > r (H) > r(H+)。 2.不同元素粒子半径的比较: 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最高价阳离子半径、最低价阴离子半径均逐渐减小(仅限主族元素)。如r(Na)>r(Mg)>r(Al)>r(S)>r(Cl)、r(Na+) >r(Mg2+)>r(Al3+)、r(O2—) >r(F—)。同一周期各元素,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如r(O2—) > r(Li+)。 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价态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如此。如:r(F)r(Cl—)>r(Ar) >r(K+)>r(Ca2+)、r(O2—)> r(F—)> r(Na+)> r(Mg2+)> r(Al3+)。 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与它相邻的卤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如r(Ar) >r(Cl)。 ⑤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都不相同的粒子,一般可以通过一种参照粒子进行比较。 如铝原子和氧原子,可以通过硼原子转换,r(Al)>r(B) >r(O),也可以通过硫原子转换,r(Al)>r(S) >r(O)。 对规律的理论解释: 影响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有原子或简单阴、阳离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等。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增强,使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数及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大于核外电子数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大于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主族从上至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当电子层数、核外电子数都相同时,只有核电荷数增大对原子半径的影响,所以,核电荷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当核电荷数、电子层数都相同时,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 典型例题剖析 [例1] 下列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Na、Mg、Al B.N、O、F C.P、Si、Al D.C、Si、P [解析] A中三元素同周期,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与A相类似,半径依次减小;C中三种元素同周期且核电荷数逐渐减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选项正确;D中Si 原子半径最大,故不符合题意。 [例2] 已知a A n+、b B(n+1)+、c C n—、d 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 B.原子序数b>a>c>d C.离子半径:D>C>B>A D.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电荷数及周期表中元素的相对位置和粒子半

2020高考化学冲刺核心素养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Ka、Kh、Kw、Ksp)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核心素养微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K a、K h、K w、K sp)的综合应用 1.四大平衡常数的比较 常数符号适用体系影响因素表达式 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任意水 溶液 温度升高, K w 增大 K w =c(OH-)·c(H+) 电离常数酸K a 弱酸 溶液 升温, K值增大 HA H++A-,电离常数K a= 碱K b 弱碱 溶液 BOH B++OH-,电离常数K b= 盐的水解常数K h 盐溶液 升温,K h 值增大 A-+H 2 O OH-+HA,水解常数K h= 溶度积常数K sp 难溶电 解质溶液 升温,大 多数K sp 值增大 M m A n的饱和溶液:K sp= c m(M n+)·c n(A m-) 2.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Q c 与K的关系平衡移动方向溶解平衡 Q c >K逆向沉淀生成 Q c =K不移动饱和溶液 Q c

①K h=②K h= (3)判断离子浓度比值的大小变化。如将NH 3·H 2 O溶液加水稀释,c(OH-)减小,由 于电离平衡常数为,此值不变,故的值增大。(4)利用四大平衡常数进行有关计算。 【典例】(2019·武汉模拟)(1)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____(填“Ⅰ”或“Ⅱ”)。 ②V1和V2的关系:V1________V2(填“>”“=”或“<”)。 (2)25 ℃时,a mol·L-1的醋酸与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呈中性,则醋酸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审题流程】明确意义作判断,紧扣关系解计算 【解析】(1)①醋酸为弱酸,盐酸为强酸,等浓度时醋酸的pH大,曲线Ⅱ为滴定盐酸曲线,曲线Ⅰ为滴定醋酸曲线,答案填Ⅰ; ②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醋酸钠溶液显碱性,要使溶液pH=7,需要醋酸稍过量,而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所以

化学离子半径比较专题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离子半径比较专题 一、规律方法总结 1、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一般要掌握以下规律: (1).对原子来说: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 ②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③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 (2).对离子来说:除符合原子半径递变规律外,经常使用的比较原则是: ①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相比较,阳离子比相应原子半径▁▁,阴离子比相应原子半 径▁▁; 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如O F Na Mg Al 223--+++、、、、),随着核电荷数的▁▁ ▁▁,离子半径▁▁▁▁。 2、微粒半径大小判断简易规律: (1)、同元素微粒:r 阳离子 ? r 原子 ? r 阴离子 (2)、同主族微粒: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3)、电子层数相同的简单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3、判断三部曲 第一步... 先看电子层数,因为其半径大小的决定因素是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其半径越大。 第二步... 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看核电荷数,因为核电荷数的多少是影响半径大小的次要因素。而核电荷数越多,其半径越小。 第三步... 在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相同的情况下看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影响半径大小的最小因素。核外电子数越多,其半径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三步不可颠倒。 4、填空 1)、同周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 r(Na) r(Mg) r(Al) r(Si) r(P) r(S) r(Cl) 2)、同主族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 r(Li) r(Na) r(K) r(Rb) r(F) r(Cl) r(Br) r(I) 3)、同周期阳(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 。 r(Na +) r(Mg 2+) r(Al 3+) r(P 3-) r(S 2-) r(Cl -) 4)、同主族阳(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 r(Li +) r(Na +) r(K +) r(F -) r(Cl -) r(Br -) r(I -) 5)、同种元素的原子、离子,其电子数越多半径就 r(Fe 3+) r(Fe 2+) r(Fe) r(Cl -) r(Cl) 6)、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的半径 r(O 2-) r(F -) r(Na +) r(Mg 2+) r(Al 3+) 二、例题部分 例1:下列化合物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学习文档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1.对反应2A(g)+2B(g)3C(g)+D(?),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依据图①,若t1时升高温度,则ΔH<0 B. 依据图①,若t1时增大压强,则D是固体或液体 C. 依据图②,P1>P2 D. 依据图②,物质D是固体或液体 【答案】B 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 C.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 D. 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答案】B 3.—定条件下,CO2(g)+3H2(g)CH3OH (g)+H2O(g) △H=-57.3 kJ/mol,往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v(正)>v(逆) B. b点反应放热53.7 kJ C.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 D.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 【答案】A 4.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A、B一定都是气体 C. D一定不是气体 D. C可能是气体 【答案】B 5.下图是恒温下H 2(g)+I2(g)2HI(g)+Q(Q>0)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t1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怎样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原子和单核离子半径大小比较“三步曲”: 第一步 ...先看电子层数,因为其半径大小的决定因素是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其半径越大。 第二步 ...在电子层数相同的情况下看核电荷数,因为核电荷数的多少是影响半径大小的次要因素。而核电荷数越多,其半径越小。 第三步 ...在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相同的情况下看电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影响半径大小的最小因素。核外电子数越多,其半径越大。 1.同种元素粒子半径大小比较: 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如r(Na+)r(Cl);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r(Fe)>r(Fe2+)>r(Fe3+)、r(H—) > r (H) > r(H+)。 2.不同元素粒子半径的比较: 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最高价阳离子半径、最低价阴离子半径均逐渐减小(仅限主族元素)。如r(Na)>r(Mg)>r(Al)>r(S)>r(Cl)、r(Na+) >r(Mg2+)>r(Al3+)、r(O2—) >r(F—)。同一周期各元素,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阳离子半径。如r(O2—) > r(Li+)。 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价态的离子半径大小也如此。如:r(F)r(Cl—)>r(Ar) >r(K+)>r(Ca2+)、r(O2—)> r(F—)> r(Na+)> r(Mg2+)> r (Al3+)。 ④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与它相邻的卤素原子的原子半径大,如r(Ar) >r(Cl)。 ⑤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都不相同的粒子,一般可以通过一种参照粒子进行比较。 如铝原子和氧原子,可以通过硼原子转换,r(Al)>r(B) >r(O),也可以通过硫原子转换,r(Al)>r(S) >r(O)。 对规律的理论解释: 影响粒子半径大小的因素有原子或简单阴、阳离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电子数等。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增强,使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数及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大于核外电子数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大于核电荷数增大使原子半径减小的影响,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原子半径增大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所以同一主族从上至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当电子层数、核外电子数都相同时,只有核电荷数增大对原子半径的影响,所以,核电荷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当核电荷数、电子层数都相同时,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减弱,使原子半径增大。

2018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突破《四大平衡常数》知识点总结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突破《四大平衡常数》 一、水的离子积常数 1.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含义 H 2O ?H ++OH - 表达式:25 ℃时,K w =c (H +)·c (OH -)=1.0×10-14. 2.对K w 的理解 (1)K w 适用于纯水、稀的电解质(酸、碱、盐)水溶液. (2)恒温时,K w 不变;升温时,电离程度增大(因为电离一般吸热),K w 增大. 二、电离平衡常数(K a 、K b ) 1.电离平衡常数的含义 如对于HA ?H ++A - ,K a =)A (H )A ()(H c c c -+?;BOH ?B ++OH -,K b =(BOH))(OH )(B c c c -+?. 2.K 值大小的意义 相同温度下,K 值越小表明电离程度越小,对应酸的酸性或碱的碱性越弱. 3.影响K 值大小的外因 同一电解质,K 值只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K 值越大;此外对于多元弱酸来说,其K a 1?K a 2?K a 3. 三、水解平衡常数(K h ) 1.水解平衡常数的含义 A -+H 2O ?HA +OH -,达到平衡时有K h =) (A (HA))(OH -c c c ?-=K w K a .同理,强酸弱碱盐水解平衡常数与弱碱电离平衡常数K b 的关系为K h =K w K b . 2.影响K h 的因素 K h 值的大小是由发生水解的离子的性质与温度共同决定的;温度一定时,离子水解能力越强,K h 值越大;温度升高时,K h 值增大;对于多元弱酸阴离子或多元弱碱阳离子来说,其K h 1?K h 2?K h 3. 四、溶度积常数(K sp ) 1.溶度积常数K sp 的表达式 对于组成为A m B n 的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A m B n (s)?m A n +(aq)+n B m -(aq),K sp =c m (A n +)·c n (B m -). 2.影响K sp 大小的因素 对于确定的物质来说,K sp 只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升高温度,K sp 增大. 3.溶度积规则 当Q c >K sp 时,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当Q c =K sp 时,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当Q c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及其应用

专题三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及其应用 一、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1. 层数相同,核大半径小。即电子层数相同时,结构相似的微粒中核电荷数大的微粒半径小。例如:。 2. 层异,层大半径大。即当微粒的电子层数不同时,结构相似的微粒中,电子层数大的微粒半径大。如:。 3. 核同,价高半径小。即对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简单微粒中,化合价高的微粒的半径小。如。 4.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则半径小。如。 二、规律的运用 1. 由微粒半径的大小推导原子序数(或元素的核电荷数)的大小。 例1. 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而且原子半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则四种元素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A. B. C. D. 解答:由于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应有:c、d的核电荷数比a、b的小,由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c大于d,结合规律1有:核电荷数是d大于c。综上所述,核电荷数的大小顺序为,答案D。 2. 利用微粒的半径大小比较酸、碱性的强弱 例如:HF、HCl、HBr、HI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这是因为F、Cl、Br、I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键能渐弱,在水中电离程度渐大。,碱性KOH。 3. 利用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物质熔沸点的高低 同类晶体的熔沸点比较思路为: 原子晶体�共价键键能�键长�原子半径 离子晶体�离子键强弱�离子电荷数、离子半径 金属晶体�金属键强弱�金属离子半径、离子的电荷数 例2. 碳化硅(SiC)的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谷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②①③ 解答:三种晶体均是原子晶体,晶体内的结构力是共价键。 半径,共价键键长:C�C键键键,共价键的键能:C�C键C�Si键Si�Si键。 键能越大,原子晶体的熔点越高,所以三者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答案:A。 4. 利用微粒半径的大小规律来比较物质的热稳定性。 例3. 铵盐受热分解的过程,实质上是铵离子将质子转移给酸根形成NH3的过程,对于同类铵盐,可根据此过程判断其热稳定性的强弱,试比较热稳定性的强弱的顺序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解析:依题意有:离子半径大小顺序:,其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顺序是:,所以的热稳定性,按F、Cl、Br、I的顺序增强。

微粒半径的大小与比较

对离子半径规律“三看”的看法 微粒半径的大小与比较 在中学化学要求的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1)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同一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Cl)>r(F)、r(O2-)>r(S2-)、r(Na)>r(Na+)。 李玉安评:该“看”只有同主族或同一元素才适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说“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或同价态离子半径增大”?为什么不说“阳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 r(Mg2+)

四大平衡常数的相互关系及判定

高中化学四大平衡常数的相互关系及判定 杨小过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水解常数及溶度积常数是在化学平衡常数基础上的延深和拓展,它是定量研究平衡移动的重要手段。在复习时就要以化学平衡原理为指导,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为线索,以勒夏特列原理和相关守恒定律为计算依据,以各平衡常数之间的联系为突破口,联系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串点成线,结线成网,形成完整的认识结构体系. 1.四大平衡常数的比较 HA H++A-,电离 常数K a=c(H+)·c(A-) c(HA) BOH B++OH-, 电离常数K b= c(B+)·c(OH-) c(BOH) A-+H2O OH- +HA,水解常数K h= c(OH-)·c(HA) c(A-) M A的饱和溶液:K 2.四大平衡常数间的关系 (1)CH3COONa、CH3COOH溶液中,K a、K h、K W的关系是K W=K a·K h。 (2)NH4Cl、NH3·H2O溶液中,K b、K h、K W的关系是K W=K b·K h。 (3)M(OH)n悬浊液中K sp、K W、pH间的关系是 K sp=c(M n+)·c n(OH-)=c(OH-) n·c n(OH-)= c n+1(OH-) n= 1 n? ? ? ? K W 10-pH n+1。

3.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平衡移动方向 (2)如将NH 3·H 2O 溶液加水稀释,c (OH - )减小,由于电离常数为c (NH + 4)·c (OH - ) c (NH 3·H 2O ) ,此值不 变,故c (NH + 4) c (NH 3·H 2O ) 的值增大。 (3)利用K sp 计算沉淀转化时的平衡常数 如:AgCl +I - AgI +Cl - [已知:K sp (AgCl)=1.8×10 -10 、K sp (AgI)=8.5×10 -17 ]反应的平 衡常数K =c (Cl - )c (I -)=c (Ag + )·c (Cl - )c (Ag +)·c (I -)=K sp (AgCl )K sp (AgI )=1.8×10- 10 8.5×10-17≈2.12×10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