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省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图111)。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km,南北最大纵距990km。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邻。云南就是全国边境线最长得省份之一,国境线长达4060km,其中,中缅边界1997km,中老边界710km,中越边界1353km。国境线上有25个边境县。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得4、1%,居全国第8位。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8个地级市,下辖13市辖区、11县级市、76个县与29个自治县,共129个县级行政单位,省会昆明市。其她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蒙自、大理、楚雄、文山、保山、瑞丽、普洱、临沧、昭通、景洪、瑞丽等。

图121 云南省区位

(1)地形地貌

云南地处中国大陆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缘与西南部云贵高原得结合部位,就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山地高原为主得边疆内陆省份。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级状逐级下降,高差很大。从北到南,坡降为6‰,

平均每公里下降6m。其中西北部最高,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山地像张开得手指,由西北顺着地势分别向东、东南、南、西南与西等方向伸展,相对坳陷得地方,由河谷与陷落盆地组成。降至边缘地带,残余高原面或破碎得低山得海拔仍在10 00m以上,河谷谷底、陷落得盆地则在1000m以下。省内最高点为德钦县怒山山脉得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为河口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m。最高点与最低点直线距离不到900km,高差达6663、6m。

云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坝子)、平原(河谷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独特得喀斯特地貌分布也十分广泛。滇中、滇南与滇西南地区外力以河流作用为主,在砂页岩及岩浆岩、变质岩等分布区,分别塑造出不同形态得山地与河谷。滇东、滇东南及滇西得部分地区,石灰岩地层分布广泛,在不同得外力作用下,形成不同得喀斯特地貌形态。滇西北得高山地区,地势高耸,气温较低,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所以虽然在岩石性质与构造体系等方面与南部无大差别,地貌形态差异得程度则较大,滇西南、滇南就是流水作用形成得山地,滇西北就是冰川作用与寒冻风化造成得山地。滇东一带就是喀斯特地貌为主体,分别与流水地貌、构造地貌及重力地貌向结合。滇西北以寒冻风化、冰川地貌为主,又与流水侵蚀作用、喀斯特作用相间存在。滇西德宏州附近,以河流作用得山地为主,并与构造地貌、火山地貌等共同组合成一个新得结合体。

云南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与高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得94%(山地面积占84%,高原面积占10%),山地、高原间分布众多山间盆地(俗称坝子)。大致以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为界,把云南划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高原地形,属云贵高原得西部。高原内部起伏与缓,古夷平面形态特征比较典型,坝子分布广泛,面积较大,多为湖积冲积型或断陷型,坝子得四周就是一些起伏与缓得丘状山地,喀斯特发育,边缘受河流切割成中山山地。西部属横断山区,高原已基本解体,主要由中高山地组成,就是省内重要得山地集中地带。坝子数量少,面积不大,多为沿河谷伸展得河谷冲积坝。据研究统计,全省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得坝子206个,面积约15340、2k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得4%。云南高原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 0km2得坝子100个,西部横断山区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得坝子106个(图113)。

图114 云南省坝子分布

(2)气候

云南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得云贵高原地区,气候环境非常复杂多样。由于纬度低、海拔高等地理条件得综合影响,形成了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异显著得气候特征。云南除南热带与中热带外,其余各个气候带与高原气候区都有,分别为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与北热带等7个气候带。

云南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在4、7~23、7℃之间。除河谷地带与南部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均在19~22℃以下。除了少数高寒山区外,多数地区冬无严寒,最冷月平均气温多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只有1 0℃~12℃。年平均气温分布得总体特征就是:①河谷地区气温高,高山地带气温低;

②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与海拔得增高,年平均气温急剧下降;③降水量多、湿润度大得地方因水分供应充足、蒸发耗热量大,因而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得其她地方。

全省降水在季节上与地域上得分配极不均匀。干湿季节分明,湿季(雨季)为5~10月,集中了85%得降雨量,干季(旱季)为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只占全年得

15%。全省降水得地域分布差异大,最多得地方年降水量可达2200~2700mm,最少得仅有584mm,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全省降水量空间分布就是从南到北逐渐减少。降水量得地区性分布与云南高原复杂得地形、山脉走向等有密切关系。一般偏南暖湿气流北上得迎风坡雨量多,背风坡雨量少;山地雨量多,坝区雨量少,河谷区雨量最少。

(3)土壤

云南省在气候、地形、植被、成土母岩、栽培制度等诸因素影响下,形成了多种土壤类型。土壤分类系统主要由7个纲、14个亚纲、19个土类、34个亚类组成。云南土壤类型多种多样,由于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得共同作用,在分布上具有其独特性,既有明显得水平地带性,又有显著得垂直地带性与地域性。云南南北跨8个多纬度,最大纵距960k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四级阶梯逐级降低,土壤水平地带分布与生物气候带基本吻合,形成了4个大得土壤区域,即砖红壤为主得地带、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壤)地带、山原红壤与紫色土为主得地带、棕壤为主得地带(图115)。

图116 云南省土壤分布

(4)水文水资源

全省河川纵横,湖泊众多。全省境内径流面积在100km2以上得河流有889条,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红河与南盘江发源于云南境内,其余为过境河流。除金沙江、南盘江外,均为跨国河流,这些河流分别流入南中国海与印度洋。多数河流具有落差大、水流湍急、水流量变化大得特点。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个,多数为断陷型湖泊,大体分布在元江谷地与东云岭山地以南,多数在高原区内。湖泊水域面积约1100km2,占全省总面积得0、28%,总蓄水量约300亿m3。湖泊中数滇池面积最大,约300km2,洱海次之,面积约250km2;抚仙湖深度全省第一,最深处150多米,泸沽湖次之,最深处约90多米(图117)。

图118 云南省水系分布

云南省地表径流主要由降水产生,西部少数地区初春有融雪补给,全省年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210亿m3,约占全国得1/13,全省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76、7mm,多年平均产水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公里57、7万m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得两倍。云南省自然地理与气候复杂多样,地表水资源地区分布差异极大,资源量除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外,垂直变化也十分明显。全省径流深得分布规律就是:西多东少、南多

北少,中部就是径流深较小得地带,同时由于几条近似南北走向得大山脉对气流得阻隔,使径流深地带分布呈现出明显得高低相间得特点,主要表现为河谷小、山区大。

(5)生物生态

云南就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得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植物类型都有分布,古老得、衍生得、外来得植物种类与类群很多。在全国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占60%以上,列入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与发展得树种有150多种。2011年,云南森林面积为1560万公顷,居全国第3位,森林覆盖率将近50%(含灌木林)。活立木总蓄积量15、48亿立方米,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得11、4%。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16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95、5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4、27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8、31万公顷。云南树种繁多,类型多样,优良、速生、珍贵树种多,药用植物、香料植物、观赏植物等品种在全省范围内均有分布,故云南还有“药物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之称。

云南动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脊椎动物达1737种,占全国58、9%。其中,鸟类793种,占63、7%;兽类300种,占51、1%;鱼类366种,占45、7%;爬行类143种,占37、6%;两栖类102种,占46、4%。全国见于名录得2、5万种昆虫类中云南有1万余种。云南珍稀保护动物较多,许多动物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珍禽异兽如蜂猴、滇金丝猴、野象、野牛、长臂猿、印支虎、犀鸟、白尾梢虹雉等46种,均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熊猴、猕猴、灰叶猴、穿山甲、麝、小熊猫、绿孔雀、蟒蛇等154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量小型珍稀动物种类。

(6)矿产资源

云南地质现象种类繁多,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就是得天独厚得矿产资源宝地。云南矿产资源得特点:一就是矿种全,已发现得矿产有143种,已探明储量得有86种;二就是分布广,金属矿遍及108个县(市),煤矿在116个县(市)发现,其她非金属矿产各县都有;三就是共生、伴生矿多,利用价值高,全省共生、伴生矿床约占矿床总量得31%。云南有61个矿种得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含量分别居全国前3位。

(7)旅游资源

云南以独特得高原风光,热带、亚热带得边疆风物与多彩多姿得民族风情,闻名于海内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已经建成一批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斯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等为特色得旅游景区。全省有景区、景点200多个,国家级A级以上景区有134个,其中,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得有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冲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2处,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得有陆良彩色沙林、禄劝轿子雪山等53处。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腾冲、威信、保山、会泽、石屏、广南、漾濞、孟连、香格里拉、剑川、通海等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禄丰县黑井镇、会泽县娜姑镇白雾街村、剑川县沙溪镇、腾冲县与顺镇、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石屏县郑营村、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孟连县娜允镇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还有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4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与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江并流、石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8)人口与民族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8个市得人口总量为2852、7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232、9万人,增长率为8、89%,占全省人口总量得62、06%。八个民族自治州得人口总量为1743、9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27、9 万人,增长7、91%,占全省人口总量得37、94%。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得市人口总量大,增长幅度较快。

云南就是民族种类最多得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5000人以上得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个。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怒族、基诺族、独龙族15个民族就是云南特有得。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545、18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得33、37%,就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超过千万得3个省区(广西、云南、贵州)之一。民族自治地方得土地面积为27、67万km2,占全省总面积得70、2%。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超过100万人得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6个民族;超过10万人不到100万人得有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藏族、布朗族9个民族;超过1万人(含1万)不到10万人得有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蒙古族、德昂族、满族、水族9个民族;超过1000人不到1万人得有独龙族、仡佬族、土家族、侗族等。云南少数民族交错分布,表现为大杂居与小聚居,彝族、回族在全省大多数县均有分布。

初中地理-中国地理自然环境、资源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我国的疆域 (1)领土四至点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三、我国的人口

人口最多省:广东省,最少省:澳门 2、人口东多西少 (1)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四、我国的民族 2、民族分布 (1)分布特点: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东部和中部;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部分地形、地势和气候 一、我国的地形 1、地形特征及分布 (1)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分布:a、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b、山地、高原和盆地多分布在西部地区。

3、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山区面积广大 (1)优势:利于多种农业模式协调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2)劣势:地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多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坡度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二、我国的地势 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我国的气候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3、气候的主要特征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复杂多样 形成原因:背靠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为界

第二部分河流、自然灾害 一、以外流河为主 1、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为外流河,西北为内流河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水能资源:上游流经第一、第二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2)水运开发: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享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三、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2019年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C卷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2019年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已知全集U={1,2,3,4,5},集合A={1,2,3},B={2,4},则(?UA)∪B为() A . {1,2,4} B . {2,4,5} C . {0,2,4} D . {0,2,3,4} 2. (2分) (2016高二下·南昌期中) 若复数(1+a?i)2(i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 A . ±1 B . ﹣1 C . 0 D . 1 3. (2分) (2017高一下·孝感期末) 若偶函数f(x)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且f(3)=0,则不等式(x﹣1)f(x)>0的解集是() A . (﹣∞,﹣1)∪(1,+∞) B . (﹣3,1)∪(3,+∞) C . (﹣∞,﹣3)∪(3,+∞) D . (﹣3,1]∪(3,+∞) 4. (2分) (2019高二上·大庆月考)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 若命题:,,则命题:, B . “ ”是“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

C . 若,则 D . 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 5. (2分)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k,则当k取最小值时a的值为() A . B . C . 1 D . 2 6. (2分) (2016高一下·天津期末) 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运行相应程序,输出S的值是() A . 60 B . 61 C . 62 D . 63 7. (2分) (2016高一下·卢龙期中) 已知 =(cosθ,sinθ), =(﹣1,),则| ﹣2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解读云南地理环境对于鲜花饼的增值作用——以台氏花园为例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有着“彩云之南”美称的云南幅员辽阔,景色壮丽,资源丰富,也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 云南是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4%,全省海拔高低差距很大,地势呈现西北高、东南低,从北向南按阶梯的形状逐层下降。在气候上云南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的变化异常明显在一个省区内。滇南和滇西南属于低热河谷区,滇东和滇中属于温带气候,滇西北则属于寒带气候,云南兼具寒、温、热三带气候,随着地区海拔的上升,气温也逐渐下降,故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景象别具特色。 得益于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云南的土地中蕴藏了丰富的地质宝藏,云南是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其中云南的高原玫瑰富含大量的活性物质和有机元素甚至超越了著名的保加利亚玫瑰,品质位于全球前列。鲜花饼就是云南优异环境下的产物,鲜花饼是一种以玫瑰花瓣作为原料的美味糕点,选用云南特有的高原玫瑰和野生百花蜂蜜,按比例调和成馅,配以优质小麦粉糅合成的千层酥饼皮,口感层次鲜明,细腻爽滑,唇齿余香。鲜花饼是云南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在云南人民每日的劳作和生活中诞生的,寄托着云南人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也是我国特有饮食文化的体现。时至今日,仍然有相当多的云南糕点铺传承了鲜花饼的传统制作工艺,台氏花园鲜花饼坚持纯手工的制饼工艺,制作天然美味的玫瑰花饼,这是云南人对于传统工艺的尊重与热爱。 云南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各民族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创造出无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以其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流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省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图1-1-1)。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km,南北最大纵距990km。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国境线长达4060km,其中,中缅边界1997km,中老边界710km,中越边界1353km。国境线上有25个边境县。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8个地级市,下辖13市辖区、11县级市、76个县和29个自治县,共129个县级行政单位,省会昆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蒙自、大理、楚雄、文山、保山、瑞丽、普洱、临沧、昭通、景洪、瑞丽等。 图1-2-1云南省区位 (1)地形地貌 云南地处中国大陆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缘与西南部云贵高原的结合部位,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山地高原为主的边疆内陆省份。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级状逐级下降,高差很大。从北到南,坡降为6‰,平均每公里下降6m。其中西北部最高,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山地像张开的

手指,由西北顺着地势分别向东、东南、南、西南和西等方向伸展,相对坳陷的地方,由河谷和陷落盆地组成。降至边缘地带,残余高原面或破碎的低山的海拔仍在1000m以上,河谷谷底、陷落的盆地则在1000m以下。省内最高点为德钦县怒山山脉的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为河口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m。最高点和最低点直线距离不到900km,高差达6663.6m。 云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坝子)、平原(河谷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分布也十分广泛。滇中、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外力以河流作用为主,在砂页岩及岩浆岩、变质岩等分布区,分别塑造出不同形态的山地与河谷。滇东、滇东南及滇西的部分地区,石灰岩地层分布广泛,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形态。滇西北的高山地区,地势高耸,气温较低,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所以虽然在岩石性质与构造体系等方面与南部无大差别,地貌形态差异的程度则较大,滇西南、滇南是流水作用形成的山地,滇西北是冰川作用和寒冻风化造成的山地。滇东一带是喀斯特地貌为主体,分别与流水地貌、构造地貌及重力地貌向结合。滇西北以寒冻风化、冰川地貌为主,又与流水侵蚀作用、喀斯特作用相间存在。滇西德宏州附近,以河流作用的山地为主,并与构造地貌、火山地貌等共同组合成一个新的结合体。 云南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和高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4%(山地面积占84%,高原面积占10%),山地、高原间分布众多山间盆地(俗称坝子)。大致以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为界,把云南划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高原地形,属云贵高原的西部。高原内部起伏和缓,古夷平面形态特征比较典型,坝子分布广泛,面积较大,多为湖积冲积型或断陷型,坝子的四周是一些起伏和缓的丘状山地,喀斯特发育,边缘受河流切割成中山山地。西部属横断山区,高原已基本解体,主要由中高山地组成,是省内重要的山地集中地带。坝子数量少,面积不大,多为沿河谷伸展的河谷冲积坝。据研究统计,全省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的坝子206个,面积约15340.2k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云南高原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的坝子100个,西部横断山区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 m2的坝子106个(图1-1-3)。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 (共6题;共43分) 1. (6分) (2019六上·镇原期中) 写出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稍(shāo sāo)________微屈(qǖqū)________服橡(xiàng xàng)________皮沙漠(mòmè)________ 流淌(dǎng tǎng)________ 淋(líng lín)________雨 2. (4分)读拼音,写词语。 duōshǎo shítou bújiàn rìch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分)选词填空。 必须必需 ①淡水是人类生存的________品。 ②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________学习怎么生活。 4. (12分)比一比组成词语。 江________ 秋________ 忙________ 红________ 伴________ 志________ 雨________ 看________ 晚________ 雪________ 着________ 兔________ 5. (6分)在前后两个横线上填上一对反义词组成成语。

化________为________舍________求________若________若________ 6. (13分)背一背,填一填。 (1) ________ 初,性________善, 性________ ,________ 。 苟________教,性乃迁, 教________道,贵以专。 (2) ________ ,非所宜, 幼________ ,老何为? ________ 琢,________ 器, ________,________知________。 二、阅读积累与运用 (共2题;共18分) 7. (11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蝴蝶总理 几十年前,加拿大有一个小男孩,由于生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每当讲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因此他相貌十分丑陋。更糟糕的是,他还有口吃的毛病,另有一只耳朵什么都听不见。可以说,生命中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这个可怜的小男孩身上了。 但是,这个小男孩并没有因为自己有如此多的不幸而自暴自弃,灰心绝望,羞于见人,相反,他总是尽一切努力去克服自己的缺陷。 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他模仿古罗马一位有名的演说家,每天在嘴里含一块小石子讲话、朗诵。几天下来,他的舌头和腮部就被石子给磨破了。看着他的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得鲜血直流,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我的孩子,妈妈一辈子都陪着你。”懂事的孩子替妈妈擦掉眼泪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

《中国地理》题库

《中国地理》题库 第一篇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章国土概况 一、填空 1.中国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在世界各国居第位,仅次于和。 2.中国陆地边界约万千米。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南至,长万千米。中国岛屿海岸总长万千米。 3.中国大陆及沿海岛屿的领海,是以连结各基点之间的作为基线,由此基线起算,其外侧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 二、选择 1.中国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是 (1)中国地理环境。(2)中国自然地理环境。(3)中国区域地理环境。 2.中国自然地理的研究内容是 (1 ) 研究中国全国及不同等级区域的自然地理过程、结构和区域分异规律。 (2)研究中国全国及不同等级区域的各自然地理要素性质、自然资源特点和人类开发利用的方向。 3.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1 ) 是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的总和。 (2 ) 是中国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表现之总和。 (3)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自然地理过程、结构的显著征象或重要因素,又是中国自然地理过程、结构的综合反映。 三、解释 1.自然地理过程 2.自然地理结构 3.区域分异 四、问答 1.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对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形成有何作用? 2.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表现如何? 第二章地貌 一、填空

1.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2.第一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第二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第三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3.世界的最高峰是,第二高峰是。 4.中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它们是:北列、,中列、,南列。 5.中国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 6.中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它们是:西列、、、、,中列、、、 ,东列。 7.中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等。 8.横断山脉是由一系列平行岭谷相间的高山深谷组成,从东向西依次有:邛崃山、 河,大雪山、江,沙鲁里山、江,宁静山、江,怒山、 江,高黎贡山。 9.台湾岛上山地占全岛面积的2/3,自西向东有五列北北东向平行山脉,它们依次是:、、、和。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就位于台湾岛上。 10.中国的四大高原中,分布在第一级阶梯的有,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有、和。 11.中国的四大盆地中,分布在第一级阶梯的是,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是、和。其中,是海拔最低的盆地。 12.中国最大的平原是,其次是和,它们都分布在第级阶梯上。 13.中国的丘陵中,胶辽丘陵包括和,东南丘陵包括、和。 14.中国最大的火山群分布在,第二大火山群称为火山群,它们都分布于向与向构造带的交汇地区。 15.中国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是处于板块与 板块碰撞带,和板块与板块俯冲带附近。 16.新构造运动主要是指到晚喜马拉雅运动中的地壳运动。17.中国境内的地台主要有三处,即、和 地台。地台区的地壳运动比较和缓,反映在地貌上是以、和平原为主。18.地槽在现代地貌中表现为和。 二、选择 1.中国最长的山脉是 (1)喜马拉雅山脉(2)昆仑山脉(3)天山山脉(4)秦岭山脉 2.中国红层地形的红色岩系形成的环境是 (1)温带湿润环境(2)高温多雨环境(3)高温干旱环境 3.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峰是

迪庆概况

迪庆慨览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惟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的青藏高原南延地段,是世人向往的香格里拉,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区。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形成“雪山为城,江河为池”的特殊地貌,是滇西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悠久的历史 迪庆有着悠久的历史。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的戈登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远在六七千年前,迪庆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德钦县永芝、纳古、石底等地出土的石棺墓及随葬文物显示,约在二千三百多年前,吐蕃先民已在这里创造了个性鲜明的土著文化。秦王朝时期,吐蕃统治势力已延伸到迪庆。汉朝,汉武帝在“西南夷”设置郡县。东汉时,迪庆为牦牛羌地。三国蜀汉时期,属云南郡地。隋时为南宁州总管府地。唐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吐蕃在今迪庆境内维西塔城一带设“神川都督”。南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领“回回亲军”挥师南下,西路军兀良合台经旦当(今香格里拉)、罗裒间(今维西)并于境内金沙江上“革囊渡江”,后平大理国。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设临西县,属丽江路军民抚司巨津州。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在今维西县设刺和庄长官司,直属云南都司管辖。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公元1522—1572年),丽江军民府土知府木氏染指藏务,经营康区,并以迪庆为据点,攻下巴塘、理塘、乡城等康南地区。

这一时期,香格里拉称“中甸”,维西称“你那”,德钦称“阿德酋”。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准于中甸互市”,“遂设渡通商贸易”。清雍正四年(公元1276年),清政府将迪庆地区划归云南省,设中甸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设维西厅。 千百年来,居住在迪庆这方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为争取和平与自由,同一切残暴势力进行顽强斗争。早在唐咸通十五年(公元669年),迪庆藏民就投入“洛金邦”奴隶平民大起义。公元1801年,傈僳族人民不堪忍受清王朝、土司、喇嘛寺的重重压迫剥削,爆发了震惊清王朝的“恒乍绷起义”。清光绪壬辰年(公元1905年),在德钦县爆发了有上万名藏民僧俗及其他民族参加的反帝斗争。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径中甸(今香格里拉),与藏民和松赞林寺结下深厚情谊,贺龙同志向松赞林寺赠送了“兴盛番族”的锦幛。1949年5月20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维西县举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7月成立了维西县人民政府。1950年5月,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县)和平解放,成立了香格里拉县人民政府。随即德钦也宣布和平解放,仍称德钦设治局,1952年5月建立县一级的德钦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德钦县。1957年9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由丽江地区代管。1973年8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迪庆藏族自治州不再由丽江地区代管,直接受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二、独特的区位

云南省迪庆州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云南省迪庆州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3年数据解读报 告2020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迪庆州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及趋势。迪庆州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迪庆州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核心指标从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迪庆州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迪庆州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迪庆州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 (1) 第二节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7) 一、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迪庆州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9)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7题;共54分) 1. (2分)下列关于商品谷物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 . 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 B . 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 .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D . 中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的 2. (2分) (2018高二上·大连期末)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全球定位技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3. (4分) (2017高二下·孝感期末) 据悉,摩拜共享单车2017年5月5日晚上已正式登陆孝感市,目前已在孝感东站、槐荫公园、保利广场等地投放单车。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见下图。使用摩拜单车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然后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即可骑行。摩拜单车不仅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共享单车服务,更倡导着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摩拜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程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 . RS GPS B . GIS RS C . RS GIS D . GPS GIS (2)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有() ①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②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 ③解决短途出行问题 ④提升旅游城市用户感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2019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2019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3题;共60分) 1.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 最低级的天体系统是()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河外星系 D . 总星系 2. (2分) (2019高二上·静海月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 . 月球或水星 B . 水星或金星 C . 金星或木星 D . 火星或土星 (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3. (4分) 2016年3月22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一段影像,显示了远在12光年以外的一颗恒星的爆炸画面.这次爆炸持续了20分钟左右,这也是人类首次成功捕捉到恒星爆炸的画面.该恒星可能位于哪一级天体系统() A . 太阳系 B . 地月系 C . 银河系 D . 河外星系 4. (4分)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星空观察,他们看到的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大多数是 A . 恒星 B . 行星 C . 星云 D . 卫星 5. (2分) (2020高一上·昌平期末) 液态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 稳定的太阳光照 C . 适宜的体积和质量 D . 适中的日地距离

6. (2分) (2015高一上·河东期末) 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 A . 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B . 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 . 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 D . 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7. (4分) (2015高一上·肇庆期末)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 .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B . 黑子和耀斑 C . 太阳内部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D .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 8. (4分)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 . 24小时 B . 一个恒星日 C . 一个太阳日 D . 一个恒星年 9. (2分) (2017高一上·辽源月考)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

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 就东西关系而言,云南作为横跨东西两大文化区而又以东部经济文化为主的地区,省内及跨省区东西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优长互补的关系就表现得非常突出了。云南被划归西部经济文化区的滇西北一隅今天居住着藏、纳西、独龙、怒、傈僳等民族,再往西北,就是西藏自治区。在古代,这些民族都属于氐羌民族集团,以游牧为生;今天,纳西、独龙、怒、傈僳等民族均早已完成游牧向农耕的转变,藏族则发展为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牧民以肉、乳为主食,要靠饮茶去油腻、净膻腥、助消化,并补充身体因缺少蔬菜而所需的各种养分。藏区不产茶,与藏区临近的西北几省也不产茶,藏族人民对茶叶的需求便只能依靠盛产茶叶的川、滇两省,特别是云南。故早在古代,就有商贾不畏山高路险将滇茶和川茶贩运至藏区,以后便逐渐形成从云南普洱经磨黑、南涧、大理、丽江、中甸、德钦,翻越梅里雪山到西藏察隅、左贡、拉萨、亚东、日喀则,再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及红海沿岸各国的“茶马古道”。由这一古道所承载的东西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商贸交往直到民国年间仍然盛行不衰。据谭方之的《滇茶藏销》统计,民国年间,滇茶入藏一年至少有一万担。他描述这一交易盛况云:“滇茶为藏所好,以积沿成习,故每年于春冬两季,藏族古宗商人,跋涉河山,露宿旷野,为滇茶不远万里而来……概藏人之对于茶也,非如内地之为一种嗜品或为逸兴物,而为日常生活上所必需,大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概。自拉萨而阿墩子(今德钦县升平镇),以至滇西北丽江转思茅,越重山,过万水,历数月络绎不断于途中者,即此故也”。[27](P2-3)在这里,他已经将茶马古道对于加强民族联系的意义阐述得很清楚了。这就是地理环境影响云南民族关系的第三个基本方面。 (四)由云南地理环境所自然形成的“边内结构”和“山坝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所谓“边内结构”,指的是地理区位上边疆与内地的差别及其相互影响。就全国范围来说,云南全省都属于边疆地区,但就云南省内而言,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直接与外国接壤的边疆区和不与外国接壤的内地区。因此,这里所说的“边内结构”,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边疆地区的云南与祖国内地的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如前所述,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足迹就像满天星斗一样遍布中华大地,与此同时,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考语文试卷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阅读理解(60分) (共5题;共60分) 1. (15.0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②感时花溅泪,________ 。(杜甫《春望》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④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千里之堤,________ 。(韩非《韩非子·喻老》) ⑦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________。”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2. (10分) (2018九上·吉林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________》亦称《春秋左氏传》,旧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________(人名)所撰。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________ ②肉食者鄙________ ③忠之属也________ ④既克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全文中的作用。 (4)作者笔下,鲁庄公的形象也十分鲜明,可以用“鄙”来形容。请指出他的“鄙”体现在哪里?塑造他的这一形象有何作用? (5)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鲁国的胜利,曹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曹刿战前与

2020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医学专业知识》医学

2020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医学专业知识》医学(说明:本卷共10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 患者,女性,46 岁,1 型糖尿病 18 年,近半个月来常感乏力,头晕,食欲下降,排尿时有泡沫。查:尿蛋白(+++),血浆白蛋白 28g/L,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肌酐清除率正常,血压 170/110mmHg,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该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肾病综合征 D、慢性肾衰 E、肾盂肾炎【答案】C 2. 癌肿 TNM 分期法中,M 代表()。 A、肿瘤大小 B、原发肿瘤 C、继发肿瘤 D、区域淋巴结转移 E、远处转移【答案】 3. 头皮损伤皮下血肿的特点哪项不对()。 A、血肿小 B、血肿局限 C、疼痛明显 D、血肿张力高 E、血肿中心硬,周边软【答案】 4. 观察颅脑损伤病人时,下列哪一项提示为急性内压增高早期表现()。 A、脉快,呼吸急促 B、脉快,血压降低 C、脉快,血压高 D、脉慢,呼吸慢,血压高 E、脉慢,血压低【答案】D 6. 某产妇,38 岁,孕 2 产 0,孕 40 周临产,该产妇是()。 A、高龄初产妇 B、初产妇 C、经产妇 D、初孕妇 E、高龄初孕妇【答案】A 7. 女性,70 岁,因“颌下急性蜂窝织炎”人院。病人颈部明显红肿、疼痛,伴严重全身感染症状,自感心慌、气紧、胸闷,口唇发绀。既往有冠心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历史。入院后予以补液、抗感染治疗。预防该并发症的最重要措施是()。 A、尽早吸氧 B、应用支气管解痉剂 C、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 D、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E、尽早行局部脓肿切开减压【答案】 8. 易引起缺血性骨坏死的是()。 A、股骨中段骨折 B、胫骨中段骨折 C、股骨颈骨折 D、肋骨骨折 E、Colle 骨折【答案】C

云南地理-第六章 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

第六章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 第一节云南土壤 一、云南省土壤形成的地理环境 云南省的以高原季风气候为主的多样气候类型和垂直气候显著以及降水相对充沛和干湿季分明、地势特征与地形复杂多样和地貌分区、植被类型多和植物种类多、成土母质、栽培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了云南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造就云南的土壤类型多样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其主要形成特点是: 1、地势变化与纬度变化复合,造成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2、山川南北走向改变了土壤分布的基本格局。 3、古红色风化壳与现代风化壳交错出现,使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发生"倒置"现象。 4、土壤形成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地处中低纬度) 总之,地貌因子在云南的生物气候带的分异中起着主导作用,导致了云南综合自然体在以垂直变化为主,相性、水平变化为辅的各种自然因子作用下,经过一个相当长期的历史过程,形成了一个独突的“立体自然景观”,影响着土壤的形成、发育和发展。 二、云南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云南共有7个纲,14个亚纲,19个土类,34个压类组成。其中铁铝土占一半多。(图6-1) 1、铁铝土 1.1砖红壤 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宽谷盆地边缘。分布于云南省南部的热带北部边缘,海拔西部低于750 m,东部低于400 m.包括怒江、澜沧江、李仙江、藤条江下游河谷,坝区及元江中下游地区.共分3个部分: ①由潞西东南至孟定东南; ②自勐海西经景洪北向西至国界;③从江城东经元江至河口东北止。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面积为66.95万公顷。剖面一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酸性、强酸性反应。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收富集过程。其有3个亚类: 1.1.1砖红壤 砖红壤亚类具有砖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 1.1.1黄色砖红壤 分布于云南河口,降雨量一般比砖红壤地区高500毫米左右。土壤黄化特征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地关系

关于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的调查研究课题负责人:田园梁子(五班) 课题组成员:田园梁子朱成林政(五班) 课题指导老师:耿顺传王付江 第一部分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过程 一、课题的来源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中国民居的调查研究,开拓视野,深入了解在中国地域文化,并更好地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三、课题的研究计划 1、课题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 2、课题进程的安排 第一天: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对地方民居有大致地了解。 第二天;多方面查找文献资料、媒体报道、照片,联系以前的实地考察经历,把资料进行汇总。 第三天:有条理地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第四天: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研究报告,结题。 3.课题任务分工 田园梁子:总负责。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编辑,整理和筛选。最后撰写结题报告。 朱成林:多渠道搜集文献。 政:搜集照片,媒体报道等。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的成果 1、容摘要: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因此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方民居。我们将中国民居分为北方民居,南方民居,少数民族民居三大方面进行研究,每个小方面又具体地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中国民居的研究,我们发现应该对现有的这些民居建筑做到充分的保护,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伟大的民居建筑特色,让中国民居走向世界,让世界为之震撼! 2、关键词:民居、地理位置、气候、地方风俗、保护与继承 3、研究结论: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2020云南迪庆公务员面试人员名单及时间安排

2020云南迪庆公务员面试人员名单及时间安排 各位报考人员: 根据《云南省201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及其他相关要求,现将迪庆州各级机关(含参公单位,不含法检系统,下同)及驻州的 省属单位2013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资格复审情况和面试安排等有关事 宜通知如下: 一、资格复审情况 全州共有524名报考人员进入资格复审,共有507名报考人员资格复审合格。具体情况请查阅本公告附件《迪庆州2013年考试录用 公务员资格复审情况》。 二、面试时间及地点 面试时间:2013年7月25日至27日,所报考的岗位具体面试 时间请详阅本公告附件《迪庆州2013年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人员名单》。 面试地点:迪庆州委党校 具体地址:香格里拉县云丹路3号 三、面试方式 面试统一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面试由州级公务员主管部门集中统一组织。面试满分100分,面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全省统一 划定为70分。面试成绩未达面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不得参与后续 考录过程。面试成绩当场公布。 综合成绩=(笔试总成绩/3+面试成绩)×0.5 面试成绩、综合成绩保留两位小数进行计算。如果综合成绩相同,则面试成绩高者胜出;若面试成绩仍相同,则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 高者胜出。

四、面试注意事项 1、应试人员必须严格按面试报到时间要求准时到面试地点集中。通过资格复审的人员不得缺席面试,否则按招考公告的相关规定进 行处理。 2、应试人员集中后按考场顺序点名,然后由考务工作人员引领 至候考室。除应试人员外,应试人员的亲友等与面试无关人员严禁 进入考场警戒区。 3、应试人员面试当天必须携带本人身份证及经用人单位和公务 员主管部门签章的资格复审确认表,由工作人员核对本人身份,并 向应试人员宣布面试纪律、程序和其他有关注意事项。应试人员按 报考部门和职位分别抽签,确定面试先后顺序,并在《考生抽签表》签名确认。等候面试过程中需暂时离开候考室的应试人员,须在工 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面试开始后,应试人员佩戴号牌由引导员引 领到考场进行面试。 4、应试人员面试实行封闭管理。应试人员不得携带相关资料和 通讯工具进入面试候考室,已带入的,应主动交工作人员统一保管。如考生携带通讯工具不按规定上交,一经查出,视为违纪,取消面 试资格,并按《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有 关规定予以处理。 5、面试开始后仍未到考点报到的应试人员,取消面试资格,并 视情况进行处罚。 6、应试人员进入面试考场只准报本人抽签号,不得以任何方式 向考官透露本人姓名、父母姓名等信息,违者对面试成绩酌情扣分。 7、应试人员在候考室和休息室应遵守秩序,服从工作人员管理,不得大声喧哗和随意出入。 8、应试人员面试时既可用方言也可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原则上 提倡普通话回答问题。

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试述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郭萌萌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地理环境就是一种重要因素。在东亚大陆的地理环境适合农业发展的条件下,传统中国的民族心理、文化性格、生活习俗都随着这种条件产生并发展,散发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一的光芒。 关键词: 自然地理环境中国文化农耕文明保守文化心理 一个民族形成稳定的民族文化,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基础、自然环境等。这其中,自然地理环境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一个民族的立身之地就是以所在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并且影响到经济构成、名族心理等很多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维持下去,不至于像其他文明古国那样中断,并且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民族心理的保守和封闭,同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从地理环境上看,传统中国的政权围比较固定,主要的围大致在太平洋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南海以北,蒙古高原的南部一带,也就是历史上的“华夏”,这也构成了中国现代版图的基本轮廓。这其中,最稳定的统治区域在阴山山脉和辽河中游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的中国地。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部分疆域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最初摇篮①。可以看出,这部分地域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这部分地区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极适合农业发展。位于亚欧大陆的部,地域封闭,较少受到外部侵扰,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 纵观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那些远古时期的伟大

文明大都集中在大河流域,被称为“大河文明。”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产生了古巴比伦文明,恒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明。中国也不例外,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产生了古华夏文明。而西方的古希腊和雅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文明,从此整个世界的文明形式就出现了很大的区别②。在古中国,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以北温带为主的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雨热同季。那时的黄土高原还是一片森林。在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农业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这里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最初摇篮。现代的很多考古文献和考古发现证实:夏商周等远古文明的中心地区就是今天省的中部和北部、省南部、省的关中盆地、省的西南部和省的西部,其实这也是当时自然环境最优越的地区。中国远古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从西部高原吹过来的土壤使得这里的土地的养分每年都能得到补充,而不用每年撂荒另寻他地,农业的持续发展得到了保证,农业发达,各种农耕器具出现的也很早。那么,中原地区出现先进的农耕文明就不足为奇了。中华文化发生的经济、人口、地理基础都已经具备了。从此以后,中国的先民世世代代都在这块土地上劳作,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最初雏形。。在工业文明出现以前,哪个国家的农业经济最为发达,哪个国家的就实力强大。在中国这样的地理位置的支持下,中国的农业文明一直很发达,并且在世界上一直占据着遥遥领先的地位。 二、自然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得以发展和延续 随着农业的发展,中华民族已经不能满足于中原地区的土地了。中国历朝历代都鼓励垦荒和屯田,以扩大农业生产,使国力强盛,稳定统治。大量的移民向外扩散,所到的地方也自然就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向外传播。农耕经济是一种能够可以长期持续发展的经济,它不像商业经济那样充满风险和征服、被征服。虽然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是在农耕经济的支持下,中国文化一直在向前发展从周边和外部来看,中国的地理环境有力保证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在疆域的东边是太平洋,南边是南海,西边有青藏高原阻隔。这样就整个把中国包围起来。天然的地理环境的屏障使得这一区域很少受到外族的侵扰,这就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外部保证。这时只有北部没有任何保障,坦露在北部游牧民族的面前,对整个文明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从历史上看确实是这样,在古代各种交通都不发达的情况

2020最新云南迪庆中考各高中录取分数线出炉

2020云南迪庆中考各高中录取分数线出炉 云南迪庆州2020年普通高中中考分数线公布,本文整理了各高中录取分数线及录取人数,欢迎阅读。 一、2020中考分数线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以最高分571.7分,最低分549.5分的成绩录取2 名香格里拉市籍考生,以最高分567.9分,最低分549.1分的成绩录取3名德钦籍考生,以543.6分的成绩录取1名维西籍考生。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最高分564.5分、最低分556分的成绩录取5名藏族考生;以566.4分的成绩录取1名傈僳族考生。 昆明市第一中学以最高分566.5分、最低分552.2分的成绩录取10名考生。 云南民族中学以最高分552.6分、最低分469.7分的成绩录取28名考生。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附属藏族高中班以最高分549.8分,最低分533.9分的成绩录取10名考生。 大理一中(华萌班)以最高分567.9分、最低分550.7分的成绩录取4名考生。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以最高分562分、最低分549.6分的成绩录取4名考生。 迪庆州民族中学录取1000人,其中第一志愿以最高分569.1分、最低分431.8的成绩录取960名考生。省内迪庆高中班(学籍保留至州民中):云南衡水西山实验中学以最高分567.1分,最低分539.2分的成绩录取40名考生。 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录取800人,其中第一志愿以最高分465.3分,最低分349分的成绩录取541名考生;第二志愿361.85分以上录取228名考生。省内迪庆高中班(学籍保留至州香中):曲靖一中以最高分570.3分,最低分543.7分的成绩录取10名考生;曲靖二中以最高分560.8分,最低分505.4分的成绩录取名18考生;曲靖民中以最高分533.5分,最低分521.65分的成绩录取3名考生。 迪庆州藏文中学录取400人,其中,第一志愿以最高分535分,最低分348.3分的成绩(本校考生最低313.3分的成绩)录取372名考生;第二志愿363.8分以上录取26名考生。省内迪庆高中班(学籍保留至州藏中):昆八中以最高分562.3分、最低分540.2分的成绩录取2名考生。 维西县第一中学录取300人,其中第一志愿以最高分555.1分,最低分416.55分的成绩录取296名考生;第二志愿428.9分以上录取4名考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