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618有机化学2010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618有机化学2010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618有机化学2010考研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化学实验技能考核题

部分实验技能考核试题 实验技能考核 姓名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实验要求:用动态法测定未知纯液体在不同温度(6个以上)下的饱和蒸汽压;并求出在该温度区间液体的平均摩尔气化热及下的沸点。 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要注明数据处理所用的方法或公式) (1)温度(6个以上)及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2)用作图法求出该温度区间液体的平均摩尔气化热 (3)从图上求出下的沸点。 评分:实验原理(10%)方法步骤(30%)操作规范(30%)数据处理(15%)实验结果(15%) 实验技能考核 姓名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要求:利用旋光仪测定室温下蔗糖转化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催化剂HCl的浓度为3M) 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要注明数据处理所用的方法或公式) (1) (2)用作图法求出室温下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k (3)求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半衰期。 评分:实验原理(10%)方法步骤(30%)操作规范(30%)数据处理(15%)实验结果(15%) 实验技能考核 姓名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要求: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酸催化时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依据初速率法确定反应速率对酸、丙酮、碘的反应级数。 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要注明数据处理所用的方法或公式) (1)用作图法求出室温下各不同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2)求出反应速率对酸、丙酮、碘的反应级数。 评分:实验原理(10%)方法步骤(30%)操作规范(30%)数据处理(15%)实验结果(15%)

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化学(化学)上册A卷

一、命名及写结构式:(共8分,每一小题1分) 1CH CHCHO2CH 2 CHCH2OCHC(CH3)2 3 COOH OH OH4CH3COOCH CH2 5. 2-甲基-4-硝基苯磺酸 6. (E)-4-己烯-2-醇 7. (2R,3S)-2,3-丁二醇8. 肉桂酸 二、完成反应式:(共30分,每一小题2分) 1. (CH3)3CCHOH CH3 HBr 2. H H OH HO HIO4 3. Cl 3 CH3 H 4.OH 稀HNO3 5. CH3CH3 C2H5O C2H5OH 6. C6H5COCH3+ NH2NHCONH2 H+ 7. CH3CH2CH2COCl + AlCl3 8.CH2COOC2H5 CH2COOC2H5 C2H5ONa 9.COOH Br2 P 10.O COOC2 H5

11. CH 2 CH 2CH 2COOH CH 2CH 2COOH 12. CHO +(CH 3CH 2CO)2O 3213. COCH 2CH 3 CH 2CHO +HCN OH - 14. CH 3OOC COOCH 3+2HOCH 2CH 2OH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英文代号填入括号中(共16分,每一小题2分) 1. 分子式为C 5H 8O 在270nm 附近有吸收峰的结构为[ ] A. CH 2CHCH 2COCH 3 B. CH 3CH CHCOCH 3 C. CH 3CH CHCH 2CHO D. CH 2CHCH 2CH 2CHO 2. 预计化合物 CH 3CH CH 2O 的核磁共振信号有[ ] 个 A. 4 B. 3 C. 2 D. 1 3. 下列亲核试剂亲核性大小顺序是[ ] ① OH - ② C 6H 5O - ③ C 2H 5O - ④ CH 3COO - A. 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 4. 能使醛酮中C O 还原成CH 2的还原剂是[ ]A. LiAlH 4 B. Na-C 2H 5OH C. Na-NH 3 D. Zn-Hg/HCl 5.下列化合物发生消除反应的难易次序是[ ] 1C CH 3CH 3OH 2 CH 2CH 2OH 3 CHCH 3OH CH 2CHOH CH 34 A. 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 ①>④>②>③ D. ③>④>①>② 6. 下列化合物与HCN 加成的反应活性从强到弱的次序是[ ] 1 CH 3COCH 3 2 C 6H 5COCH 3 3CH 3CHO 4ClCH 2CHO A. 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 ④>③>①>② D. ④>②>①>③ 7.下列化合物进行醇解反应的活性次序是[ ] 1CH 3COCl 2 CH 3COOC 2H 53(CH 3CO)2O 4 CH 3CONH 2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④>②>① D. ②>①>④>③ 8.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OOH B.HO COOH C. O 2N COOH D.O 2N COOH 四、回答问题:(共8分,每一小题4分) 1、 下面两个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哪一个快?为什么?

2010华中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答案

2010华中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 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 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 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 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2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 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概念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 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 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3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 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讲授法可分讲读、讲述、讲解和 讲演四种。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 )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 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 2 )要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 3 ) 要讲究语言艺术。 4、学记:《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 的论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 期。《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 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 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 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 、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 始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在学校里废除课 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2) 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 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一人负责指导学生。 (3)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生物化学真题08-11

2008-2012生物化学 2008年五、单项选择题:22—36小题。每小题l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阐明三羧酸循环的科学家是 A.J.D.Warson B.H.A.Krebs C.L. C.Pauling D.J.B.Sumner 23.DNA单链中连接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A.氢键 B.离子键 C.3′,5′- 磷酸二酯键 D.2′,5′- 磷酸二酯键 24.由360个氨基酸残基形成的典型α螺旋,其螺旋长度是 A.54 nnl B.36 nm C.34 nm D.15 nm 25.5′-末端通常具有帽子结构的RNA分子是 A.原核生物mRNA B.原核生物rRNA C.真核生物mRNA D.真核生物rRNA 26.由磷脂类化合物降解产生的信号转导分子是 A.cAMP B.cGMP C.IMP D.IP3 27.氨甲酰磷酸可以用来合成 A.尿酸 B.嘧啶核苷酸 C.嘌呤核苷酸 D.胆固醇 28.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是 A. 四氢叶酸 B.泛酸 C.核黄素 D.抗坏血酸 29.大肠杆菌中催化DNA新链延长的主要酶是 A.DNA连接酶 B.DNA聚合酶I C.DNA聚合酶Ⅱ D.DNA聚合酶Ⅲ 30.大肠杆菌DNA分子经过连续两代的半保留复制,第2代中来自亲代的DNA 含量与总DNA含量的比值是 A.1/2 B.1/4 C.1/8 D.1/16 31.原核生物DNA转录时,识别启动子的因子是 A.IF-1 B.RF-l C.σ因子 D.ρ因子 32.糖酵解途径中.催化己糖裂解产生3-磷酸甘油醛的酶是 A.磷酸果糖激酶 B.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C.醛缩酶 D.烯醇化酶 33.下列参与三羧酸循环的酶中,属于调节酶的是 A.延胡索酸酶 B.琥珀酰CoA合成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柠檬酸合酶 34.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 A.50S B.60S C.70S D.80S 35.下列酶中,参与联合脱氨基作用的是 A. L-谷氨酸脱氢酶 B.L-氨基酸氧化酶 C.谷氨酰胺酶 D.D-氨基酸氧化酶 36.呼吸链中可阻断电子由Cytb传递到Cytc1的抑制剂是 A.抗霉素A B.安密妥 C. 一氧化碳 D.氰化物 六、简答题:37~39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7.简述ATP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 38.简述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其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39.以丙二酸抑制琥珀酸脱氢酶为例,说明酶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七、实验题:40小题,10分。 40.从动植物细胞匀浆中提取基因组DNA时,常用EDTA、氯仿-异戊醇混合液和95%乙醇试剂。请根据蛋白质和核酸的理化性质回答: (1)该实验中这些试剂各起什么作用?

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答案

2012年333真题参考答案 ()里面标注是指《333大纲及指南》的页码 名词解释: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P42)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并促进他们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p65) 陶冶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p78) 技能 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活动方式或躯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p229) 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指按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的类型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 简答题: 1.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必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全面贯彻教学原则,善于科学而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1)明确教学目的,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的质量要求。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内在动力。 4)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他们的发展。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5)组织好教学活动,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障。 6)布置好课外作业。(p68) 2.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专业性(p82)

3.培养集体的方法 1)确定集体的目标 2)健全组织,培养干部已形成集体核心 3)有计划的开展集体活动 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学风。(p81) 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1)内部条件 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2.成熟和年龄特点。 3.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 4.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5.学生的焦虑程度。 2)外部条件 1.家庭环境和社会舆论。 2.教师的榜样作用。(p223) 论述题: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命题。 生活即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说,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命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或者说,以社会为学校,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高墙。同时,劳苦大众只能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受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的力量帮助学校进步;而学校的力量也帮助社会进步。 教学做合一。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相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即教人者先教己,教人者还要为教而学,即知即传。最后,反对注入式教学法。(p148) 2.赞科夫发展教学理论 1)强调教学要着眼于是学生获得一般发展,有力的破除了把掌握知识混同与发展的陈旧观念,突出了教学的发展功能。 2)对一般发展的界定突出了一般发展与智力发展的区别,扩大了发展的内涵。 3)深刻的揭示了发展的内部源泉和外部源泉之间的辩证关系。 4)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提出并论证了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为主导思想的实验教学体系,强调了教育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全面性 5)从整体的观念出发,提出观察活动,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作为研究儿童发展进程的三条线索,并对这种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方式进行了合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的论证。6)强调了揭示和研究学生精神需要各种表现(主要是指认识需要,如兴趣,动机等内部诱因)的必要性,认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尽最大可能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对认识的需要得以多方面的表现出来,并培植发展这种需要。(p200) 3.联系实际说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华师物化实验报告 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实验类型 □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评分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回流冷凝法测定溶液沸点的方法。 2. 绘制异乙醇-乙酸乙酯双液系的沸点—组成图,确定其恒沸组成及恒沸温度。 3. 了解阿贝折射仪的构造原理,掌握阿贝折射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两种液体物质混合而成的两组分体系称为双液系。根据两组分间溶解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互溶、部分互溶和完全不互溶三种情况。两种挥发性液体混合形成完全互溶体系时,如果该两组分的蒸气压不同,则混合物的组成与平衡时气相的组成不同。当压力保持一定,混合物沸点与两组分的相对含量有关。 对于二组分体系,常常保持一个变量为常量,而得到立体图形的平面截面图。这种平 面图可以有三种:p-x 图,T-x 图,T-p 图。常用的是前两种。在平面图上,f *=3-φ ,f * max =2,同时共存的相数φmax =3。 单组分的液体在一定外压下,它的沸点是一定值,把两种完全互溶的挥发性液体(组分A 和B )互相混合后,在某一定温度下,平衡共存的气液两相的组成,通常并不相同,因此如果在恒压下将溶液蒸馏,测定馏出物(气相)和蒸馏液(液相)的折射率,就能找出平衡时气液两相的成分,并绘出沸点—组成(T —x )图线,在常温下,两种液态物质以任意比例相互溶解所组成的体系称之为完全互溶双液系。完全互溶双液系在恒定压力下的沸点—组成图可分为三类: (1)一般偏差:混合物的沸点介于两种纯组分之间,如甲苯-苯体系,如图1(a)所示。 (2)最大负偏差:混合物存在着最高沸点,如盐酸-水体系,如图1 (b)所示。 (3)最大正偏差:混合物存在着最低沸点,如正丙醇—水体系,如图1(c)所示。 t A t A t A t B t B t B t / o C t / o C t / o C x B x B x B A B A A B B (a) (b) (c) x ' x '

华中师范大学理科权威期刊(30种)

华中师范大学理科权威期刊(30种) 综合类:中国科学 数学类: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 物理类:物理学报、中国物理 化学类:化学学报、应用化学 地理类:地理学报、中国土地科学 生物类:动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遗传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微生物学报 医学类:中华医学杂志、病毒学报、生理学报、心理学报 农业类:植物保护学报 材料类:材料研究学报 电子通讯类:自动化学报、通信学报、电子学报 计算技术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 资源与环境类:自然资源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生态学报、测绘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理科重点期刊 (18类153种) 1.综合类(4)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科学基金 2.数学类(8) 数学学报(中英)、数学年刊AB、应用数学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 数学物理学报(中英)、生物数学学报、计算数学学报(中英)、数学进展3.物理类(11) 物理学报(中英)、光学学报、天体物理学报、固体物理学研究与进展、 物理学进展、计算物理、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生物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快报(英)、理论物理通讯(英)、量子光学学报 4.化学化工类(18) 分析化学、化学通报、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无机化学学报、环境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农药、化学试剂、中国化学快报、分析试验室、化学工程、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波谱学、 中国化学(英) 5.地理学学科(7) 地理学报(中英)、地理科学(中英)、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地球科学进展、山地学报 6.环境类(10) 自然资源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生态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海洋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研究 7.生物类(20) 植物学报、植物生理学报、遗传学报、植物分类学报、生物工程学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水生生物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动物学报、古生物学报、动物分类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有机化学(化学)上册B卷

一. 命名及写结构式(8分,每小题1分) CH 2OCH 2CH 3 2OCH 2CH 3 3. O 2N CH 2CH 2CHOOH CH 3 4.1. C O CH 2CH 2CH 3 2. OH NO 2 2 5. 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醛) 6. R-2-羟基丁醛 7. 顺-1,2-二甲基环戊醇 8. 四氢呋喃 二. 完成反应式(共30分,每小题2分) OH O 2N + BrCH 2CH 3 OH _ 1. 2. O CH 2 CH CH 3+ HBr 3. Cl CH 3 H CH 3 C 2H 5O _ 4. HO + Br 2(H 2O) 3 5. CH 3CH 3 CH 3 OH OH H HIO 4 C C 6. HCHO + CH 3CHO 浓 7. C O OC 2H 5+CH 3CH 2COOC 2H 5 C H ONa

(CH 3)2CHCH 2COOH SOCl 2 NH3 (1)(2)8.I 2+NaOH 9. C O C O O +2C 4H 9OH + 10. CH 2 CH 2COOH 2CH 2COOH 11. CHO + (CH 3CO)2O CH COONa 12. O CH 3 +NH 2OH H + 13. C CH 3 H 3C C CH 3 CH 3 H 2SO 4 14. O OC 2H 5 (1) 2C 2H 5MgBr (2) H 3O + 三.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英文代号填入括号中(共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波长从长到短的顺序是( ) O O CH 3O ①②③ A . ①>②>③ B. 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2.预计化合物CH 3CH 2CONH 2核磁共振信号有( )个 A.4 B.3 C.2 D.1 3.下列化合物中发生消除反应活性最大的是( ) A.CH 3CH 2CH(CH 3)OH B.CH 3CH 2CH 2CH 2OH C.(CH 3)2CHCH 2OH D.(CH 3)3COH 4.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CH 3COCH 3 B.C 6H 5COCH 3 C.C 6H 5COCH 2CH 3 D.CH 3CHOHCH 2CH 3 O +Ph 3P=CHCH CHCH 3反应属于( ) 5. A. Wittig B.perkin C.Cannizzaro D.clemmenson 6.下列化合物中水解反应速度最慢的是( ) A. CH 2=CHCH 2CH 2Cl B.CH 3CH 2CH=CHCl C.CH 3CH=CHCH 2Cl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您准备考教育学,那么教育学考研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凯程老师特别把历年教育学考研真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参考,更多年份的真题,同学们也不用费心去寻找,凯程官方网站就有免费提供,找客服索取即可。 凯程创建于2005年,已经有11年悠久历史,在教育学方面战绩辉煌,网站有很多学员经验谈视频,肯定对大家很有帮助,也是凯程辅导成果的展示,凯程开设有基本保录班、半年保录班、暑期集训营、百日冲刺集训营,飞翔标准班等课程。下面发布的是2013年华中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单选(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 A、研究教育现象 B、解决教育问题 C、揭示教育规律 D、总结教育经验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D ) A、涂尔干 B、克伯屈 C、杜威 D、梅伊曼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C )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人的主观能动性 4、学生运用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D ) A、引起求知欲 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 D、形成技能技巧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是强调(A ) A、因材施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集体中教育 6、唐代“六学二馆”是指(C ) A、地方官学 B、图书馆 C、中央官学 D、私学 7、中国儒家经典四书(D ) A、《大学》《中庸》《孝经》《论语》 B、《论语》《孟子》《诗经》《尚书》 C、《大学》《中庸》《论语》《春秋》 D、《大学》《中庸》《孟子》《论语》8、由维新派创立

的学校(B ) A、京师同文馆 B、万木草堂 C、爱国学社 D、南洋公学 9、提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哲学王的教育家是( C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夸美纽斯 10、近代欧洲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 ) A、卢梭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1、个体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新的刺激整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A )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整合 12、根据佛洛依德的个性发展理论,男孩出现恋母情结的阶段是(B ) A、肛门期 B、器官期 C、潜伏期 D、生殖期 13、最早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将S-R变成S-O-R的心理学家是(D ) A、华生 B、斯金纳 C、苛勒 D、托尔曼 14、观察者因看到榜样收到强化而简介收到的强化成为(D ) A、一级强化 B、自我强化 C、部分强化 D、替代强化 15、“教育应该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是(A )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B、列昂节夫的学习活动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D、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 二、名词解释(共20分) 1、体育 2、程序性知识 3、形成性评价 4、白板说 三、简答题(共40分) 1、朱子读书法 2、教育的文化功能 3、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 4、教师的教育素养 四、论述题(共60分) 1、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体系 2、举例说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的要求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教学意义 本文转载自凯程考研网 凯程考研免费提供以下内容,到凯程网站找客服免费索取。 2007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 2008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 2009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 2010年教育学考研真题与答案

华师物化实验报告 凝固点的测定测定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类型 □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评分 一、实验目的: 1、明确溶液凝固点的定义及获得凝固点的正确方法。 2、测定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 3、掌握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的原理,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 4、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了解物质的一个最基本而且重要的物理化学数据,其测定方法有多种。凝固点降低法成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简单又比较准确的方法,在溶液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一种依数性,这里的凝固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溶液中纯溶剂开始析出的温度。由于溶质的加入,使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析出的温度f T 比纯溶剂的凝固点 *f T 下降,其降低值f f T T T -=?*f 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即f T ?=m K f 式中,f T ?为凝固点降低值;m 为溶质质量摩尔浓度;f K 为凝固点降低常数,它与溶剂的特性有关。 表1 几种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值 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B W (g)和溶剂A W (g ),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 m 为 3A B B B 10W M W m ?= mol/kg 式中,B M 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则3A f B f B 10W T W K M ??= g/mol 若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f K 值,通过实验测定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f T ?,即可计

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

一、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 欧洲化学生物学的一个专门刊名为ChemBioChem刊物,这部刊物在我所阅读的文献中被反复提及,我查到该文献的两位主编分别是Jean-Marie Lehn教授和Alan R. Fersht教授,他们在诠释刊物的宗旨[1]时指出:ChemBioChem意指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其使命是涵盖从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多肽蛋白质到DNA/RNA,从组合化学、组合生物学到信号传导,从催化抗体到蛋白质折叠,从生物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到药物设计,这一范围宽广而欣欣向荣的学科领域。既然化学生物学涵盖面这么广泛,它到底和其它学科之间怎么区分呢? 想到拿这个题目出来介绍是因为这是我在第一节课课堂讨论中的内容,我们小组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是关于对化学生物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化学生物学的分析手段以及一些新的研究进展,比如药物开发和寻找药物靶点。当时课堂上对于题目中三者展开过热烈讨论,作为新兴学科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的是小分子作为工具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学科,它如何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分别出来,这也是我自己最开始产生过矛盾的问题,这里我结合所查阅的文献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1.1 生物化学(Biological Chemistry)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化学现象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生物学分支学科[1]。根据一些生物化学的书我归纳了一下,其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对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的鉴定,对

新陈代谢与代谢调节控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测定,以及研究酶催化,生物膜和生物力学,激素与维生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物化学对其他各门生物学科的深刻影响首先反映在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细胞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领域。通过对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摘自https://www.360docs.net/doc/2b4387617.html,/view/253496.htm) 1.2 化学生物学(Chemical Biology) 化学生物学是使用小分子作为工具解决生物学的问题或通过干扰/调节正常过程了解蛋白质的功能[1]。曾看到过一篇关于介绍化学生物学的奠基人Schreiber的文章,他曾经指出:“化学生物学是对分子生物学的有力补充,分子生物学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来改变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功能;而化学生物学是采用化学的手段,如运用小分子或人工设计合成的分子作为配体来直接改变生物分子的功能[2]。” 化学生物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它融合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研究方法,是一个有活力、有应用前景的新学科。它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3]:1化学遗传学—采用小分子活性化合物作为探针,探索和调控细胞过程 (1)基因表达的小分子调控

华中师范大学历年333教育综合试题

2010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 3、讲授法 4、学记 5、道尔顿制 6、元知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3、教师劳动的特点 4、影响学习的动机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 2、朱子读书法极其当代意义 3、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评述 4、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011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学校制度 2、课程标准 3、智育 4、分组教学 5、陶冶 6、技能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2、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3、教师的素养 4、培养集体的方法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4、联系实际谈谈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 学校教育;教育目的;分组教学;讲授法;陶冶;技能 二、简答题 1、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2、培养集体的方法 3、教师劳动的特点 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三、论述题 1、人的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学意义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4、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013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单选(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 A、研究教育现象 B、解决教育问题 C、揭示教育规律 D、总结教育经验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D ) A、涂尔干 B、克伯屈 C、杜威 D、梅伊曼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C )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人的主观能动性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细胞大纲解析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1.1.了解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 *细胞的发现 (1)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发现细胞,研制了能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 (2)荷兰学者列文虎克,观察了许多动植物的活细胞与原生动物,并于1674年在观察鱼的红细胞时描述了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学说的创立 (1)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1839年,动物学家施旺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 (2)1858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魏尔肖,强调细胞只能来源于细胞,它们靠分裂繁殖。人们通常称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确立的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文确立的进化论和1866年孟德尔确立的遗传学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 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分裂)产生,并且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 细胞学说是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等的基础,并且细胞学说的建立为达尔文进化论和孟德尔遗传学的确立提供了基础,细胞学说的建立后人们才逐步开始了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因此细胞学说的建立对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明确了细胞的概念,同时孕育了细胞学的产生;对生物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先于进化论20年,是进化论和遗传学的基石) 1.2.了解细胞学经典发展时期:原生质理论的提出,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发现,细胞学的建立 *原生质理论的提出 原生质:指构成细胞的全部生活物质,呈复杂的胶体系统(普金耶和冯.莫尔命名) 1861年由舒尔策提出原生质理论,认为组陈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一小团原生质,这种物质在各种有机体中是相似的,分化出质与核。 1880年,Hanstein提出“原生质体”概念,因此细胞的概念进一步演绎成具有生命活性的一小团原生质。 *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发现 1841年R.Remak发现鸡胚血细胞的直接分裂 W.Flemming在动物细胞中,E.Strasburger在植物细胞中发现有丝分裂,并证实有丝分裂的实质是核内丝状物(染色体)的形成及其向两个子细胞的平均分配 E.vanBeneden(1883年)和Strasburger(1886年)分别在动物与植物细胞中发现减数分裂 1883年vanBeneden和T.Boveri发现中心体,1894年R.Altmann发现线粒体,1898年C.Golgi 发现了高尔基体 *细胞学的建立 细胞学是在光学显微镜时代形成和发展的,侧重于细胞整体水平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的研究1953年J.Watson和F.Crick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提出遗传中心法则,20世纪70年代以后,细胞生物学这一学科最后得以形成并确立。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答案

2014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 1)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有价值的,普遍引起社会关注的) 2)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是(12华东):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现代意义上活动课程的首倡者(11华东): 杜威 4)学校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5)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6)被称为中国平民教育家的是(11陕西):晏阳初平民教育目标: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 7)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教学目标有层次结构: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简单到复杂: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价值内化程度: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组织价值观念,价值体系性格化

动作技能的教育目标:从简单到复杂:直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 评价:操作性强,适应性强,具体化;机械,固定了教师的思维。 8)《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是(11陕西):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新三艺)的教学;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9)自我效能感的提倡者:班杜拉 10)以社会契约为准则的阶段属于科尔伯格发展理论的什么阶段(11首都):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 二、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制度(11华中12陕西13杭州14华东)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及其管理规则的总称。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

2.苏格拉底教学法(11北师10西南10天津12东北12南京13西南) 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 3.元认知论(10华中) 三、简答 1.简述现代教育的生态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12南京14北师14西南)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12北师12山东)、 教育的文化功能(12浙江13华中)、教育的生态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11华南12华南13华东13杭州) 其中,教育的生态功能: (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

华师物化实验报告材料 凝固点地测定测定

华 南 师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 学 号 专 业 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类型 □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评分 一、实验目的: 1、明确溶液凝固点的定义及获得凝固点的正确方法。 2、测定环己烷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 3、掌握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的原理,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 4、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了解物质的一个最基本而且重要的物理化学数据,其测定方法有多种。凝固点降低法成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简单又比较准确的方法,在溶液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一种依数性,这里的凝固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溶液中纯溶剂开始析出的温度。由于溶质的加入,使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析出的温度f T 比纯溶剂的凝固点 *f T 下降,其降低值f f T T T -=?*f 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即f T ?=m K f

式中,f T ?为凝固点降低值;m 为溶质质量摩尔浓度;f K 为凝固点降低常数,它与溶剂的特性有关。 表1 几种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值 若称取一定量的溶质B W (g)和溶剂A W (g ),配成稀溶液,则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 m 为 3A B B B 10W M W m ?= mol/kg 式中,B M 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则3A f B f B 10W T W K M ??= g/mol 若已知某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f K 值,通过实验测定此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f T ?,即可计算溶质的相对分子量B M 。 通常测凝固点的方法有平衡法和贝克曼法(或步冷曲线法)。本实验采用后者。其基本原理是将纯溶剂或溶液缓慢匀速冷却,记录体系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出步冷曲线(温度-时间曲线),用外推法求得纯溶剂或稀溶液中溶剂的凝固点。 纯溶剂步冷曲线:纯溶剂逐步冷却时,体系温度随时间均匀下降,到某一温度时有固体析出,由于结晶放出的凝固热抵消了体系降温时传递给环境的热量,因而保持固液两相平衡,当放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在步冷曲线上呈现出一个平台;当全部凝固后,温度又开始下降。从理论上来讲,对于纯溶剂,只要固液两相平衡共存,同时体系温度均匀,那么每次测定的凝固点值应该不变。但实际上由于过冷现象存在,往往每次测定值会有起伏。当过冷现象存在时,纯溶剂的步冷曲线如图1-1(1)所示。即先过冷后足够量的晶体产生时,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发展(狭义) 2.发展性原则 3.《大学》 4.终身教育 5.个体本位论 6.负强化 二、简答题 1.教育对人的作用。 2.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历史影响和贡献。 3.新文化运动反对传统教育对改变教育观念的主要表现。

4.教育适应自然。 5.元认知策略的类型。 三、论述题 1.社会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启示。 2.教师师德。(教师素养的品德要求) 3.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个体发展(狭义) 答: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生命成长的过程就是个体发展的过程。个体发展是指个体生命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生中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它是个动态的过程,它等同于变化,但不只是积极的、自觉的变化。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发展的过程是全人生的,包括随着年龄的增大所导致的身心机能的衰老和减弱。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①遗传;②环境;③教育;④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发展性原则 答:发展性原则是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但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使其需通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贯彻发展性原则的有效途径是采用支架教学,即通过老师或其他助学者提供相应的帮助,使得学习者完成其原本水平无法完成的任务,并逐渐减少对其的帮助,直至最后完全由学习者独立完成。发展性原则要注意考虑学习者现有水平,并注意内容及方法选择的循序渐进。 3.《大学》 答:《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它着重阐明“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一般认为,《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反映了《礼记》一书综合、总结的总体特点。与《论语》《孟子》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 2、修养 3、学园 4、活动课程 5、心理发展二简答题 1 教育独立性及其表现 2 直观性原则含义及特点 3 教师劳动的特点 4 梁启超教育思想 5 青少年心理健康培养的途径 三论述题 1 论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2 论述德育过程中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课程 3 论述创造性的培养措施 4 实验教育学评述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学校教育 2、教育制度 3、苏格拉底方法 4、元认知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教育的生态功能 2、德育途径 3、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4、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2、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3、试述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异同 2013 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单选(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 A、研究教育现象 B、解决教育问题 C、揭示教育规律 D、总结教育经验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D ) A、涂尔干 B、克伯屈 C、杜威 D、梅伊曼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C )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人的主观能动性 4、学生运用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D ) A、引起求知欲 B、理解知识 C、巩固知识 D、形成技能技巧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是强调(A ) A、因材施教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集体中教育 6、唐代“六学二馆”是指(C ) A、地方官学 B、图书馆 C、中央官学 D、私学 7、中国儒家经典四书( D ) A、《大学》《中庸》《孝经》《论语》 B、《论语》《孟子》《诗经》《尚书》

生化名词解释

华中师范大学生化真题名词解释(1998--2010) 刘旭东、朱梦琪 2010年真题 1、超二级结构: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元件组合在一起,彼此间相互作用,形成种类不多、 有规则、稳定的二级结构组合或二级结构串 2、DNA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可使两条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恢复双螺旋结构, 这个过程称为~ 3、Ribozyme:核酶,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4、分子杂交:不同来源或不同种类生物分子间相互特异识别而发生的结合。如核酸(DNA、 RNA)之间、蛋白质分子之间、核酸与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自组装单分子膜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5、酶原激活:酶原经专一的蛋白酶解断开某个肽键,有时并除去部分肽链才转变成有活性 的酶,这个过程称为~ 6、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7、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中的传递,伴随有ADP 磷酸化成ATP的作用 8、衰竭子:又称弱化子,当操纵子被阻遏,RNA合成被终止时,起终止转录信号作用的 那一段核苷酸序列 9、Promoter:启动子,在DNA分子中,RNA聚合酶能够识别、结合并导致转录起始的序列 10、snRNA:细胞内有小核RNA,它是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剪接体的主要成分, 参与mRNA前体的加工过程 2009年真题 1、结构域:在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往往形成几个紧密的球体构象,彼此分开,以 松散的肽链相连,此球状构象称为~ 2、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测定,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检测复杂样品中的某种 蛋白的方法 3、肽单位:组成肽键的4个原子(C、H、O、N)和相邻的α-碳原子,6个原子组成的基团 称为~ 4、化学渗透学说:用于解释氧化磷酸化的机制,:①线粒体内膜对离子和质子具有选择性 ②具有氧化还原电位的电子传递体不匀称地嵌合在膜内③膜上有偶联电子传递的质子 转移系统④膜上有转移质子的ATP酶。当氧化进行时,呼吸链起质子泵作用,质子被泵出线粒体内膜之外侧(膜间隙),造成了膜内外两侧间跨膜的电化学势差,质子返回基质被膜上ATP合成酶所利用,使ADP与Pi合成ATP 5、Intron:内含子,隔断基因的线性表达而在剪接过程中被除去的核酸序列 6、乳糖操纵子:大肠杆菌中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机制。包括调控元件P(启动子)和O(操纵 基因),以及结构基因lacZ(编码半乳糖苷酶)、lacY(编码通透酶)和lacA(编码硫代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在没有诱导物时,调节基因lacI 编码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O 结合后抑制结构基因转录;乳糖的存在可与lac阻遏蛋白结合诱导结构基因转录,以代谢乳糖。 7、siRNA:是一种小RNA分子(21-25核苷酸),由Dicer(RNAase Ⅲ家族中对双链RNA具 有特异性的酶)加工而成。SiRNA是siRISC的主要成员,激发与之互补的目标mRNA的沉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