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

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
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

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

1993年,“93′跨国公司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时任中国惠普公司副总裁的任守勤在会上发言道: “中国惠普在创业的历程中, 事事皆难, 但又无事可不为。中国惠普过去有所作为, 将来大有作为, 除外界环境因素, 如中国政府和投资股东的关怀, 中美政府关系、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 以及广大客户、社会各界的合作之外, 所依靠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中国惠普之道。”任守勤认为, 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是中国惠普之道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 究竟什么是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 它对中国惠普公司的成功和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按照惠普公司自己的解释, 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可以概括为: ①阶跃进展。②三位一体。

③辐射成网。所谓阶跃进展是指惠普对华经营在总体上先合作, 后合资; 在合资的经营上先创业、发展, 后创造、腾飞。所谓三位一体, 是指公司内部市场销售、市场制造和研究开发相结合的经营结构。所谓辐射成网, 是指中国惠普在中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商务、生产、技术合作, 充分发挥其社会辐射效应。其中三位一体是中国惠普经营模式的核心。

中国惠普的阶跃进展模式, 首先体现在惠普在华经营总体上先合作、后合资的发展过程。1979 年, 基辛格博士在中美建交后不久访华, 在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会晤中, 两人探讨了两国全方位合作与发展的前景, 基辛格博士提出让中国和美国合作的建议, 并首先推荐他曾任美国国防副部长的老同事、美国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戴维·帕卡德先生访华。帕卡德先生随即访问中国,他与中国领导人和普通民众进行了沟通, 对中国的现代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并且与中方探讨了惠普和美国高科技电子公司到中国投资的设想。随后, 1980 年, 当时任中国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的邹家华率领官员和专家访问美国, 特地参观了惠普公司,经过进一步的探讨, 双方达成了共识。帕卡德与邹家华签署了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制定了“先合作, 后合资”的阶跃发展策略。此后, 惠普在中国经营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1981~1985 年是第一阶段, 惠普主要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1981 年11 月, 双方开始产品经销合作, 同年, 惠普在北京设立

服务处, 为中国方面引进和经销惠普产品提供技术服务。1985~1992 年为第二阶段, 惠普开始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比较有意思的是, 惠普在与中国的合作中似乎特别偏爱以“备忘录”开道。1983年7月,中美双方签署了“合资经营备忘录”1984 年8 月, 又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 决定将双方的合作升级, 成立合资公司。1985 年6 月20 日,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CHP)正式成立, 投资总额2500万美元, 第一个合同为期10年。合资公司成立后, 中国惠普公司成为惠普产品的独家经销者, 公司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广州、沈阳等地设立分公司, 主要从事销售和售后服务, 公司还于1985 年和1988 年先后在北京和深圳建立了两个生产基地。1993 年以来, 惠普在华经营进入第三阶段, 即大规模系统化投资阶段。此阶段, 不仅惠普在华公司数目迅速增加, 而且从占有少数股权到控制多数股权, 从合资到独资, 惠普对中国投资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直到1995 年11 月, 惠普对中国投资的形式仍在不断发展。该公司注册资本3000 万美元, 作为一家投资性控股公司, 全面管理协调惠普在华公司和在华业务, 使惠普在华投资高度系统化。至此, 惠普在华公司达到了8 家(见表7—1), 惠普对中国的投资高潮暂时告一段落。

表7—1 惠普在华企业

名称设立时间股份比例地点经营范围

惠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995.11 100% 北京投资管理中国惠普有限公司1985.6 52.7% 北京销售制造研发惠普计算机产品(上海)有限公司1995.11 100% 上海 HP打印机惠普上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1995.10 70% 上海分析仪器普天系统集成有限公司1994.11 30% 北京系统集成

惠普医疗产品(青岛)有限公司1994.7 75% 青岛医疗仪器华泰软件工程有限公司1993.2 15% 上海软件开发

华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991.5 1/3 上海系统集成

1. 先创业发展, 后创造腾飞

中国惠普的阶跃进展模式还体现在, 具体合资公司的发展也是阶跃式的, 即先创业、发展, 后创造、腾飞。例如,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的第一个合同期是10 年,前5年重在创业,后5年重在发展。早在5 年创业期间, 中国惠普就已经为合资双方、中国电子行业和社会各界奉献了丰硕的成果。中国惠普是第一家中美合资高科技公司, 当年营业, 当年赢利, 1985~1990年间共实现销售收入2. 6 亿元, 净利润和上缴国家税收分别为4400万人民币和5500 万人民币, 利税合计近亿元, 宏观效益和微观效益均十分可观。中国惠普自成立当年起连续6 年蝉联全国十大最佳合资公司称号, 先后被授予先进技术型公司、经济效益和出口创汇双优公司、海关“信得过”合资公司等多项荣誉称号, 客户满意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此外, 中国惠普关心公益事业, 到目前为此, 对1990 年北京亚运会、教育界和救灾等方面的捐赠已达200 万美元。就这样, 中国惠普在电子高科技、严格遵守商业道德标准、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均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中国惠普还致力于人才培养, 投巨资于员工培训, 1985~1990年,中国惠普用于员工海外培训的经费高达250 万美元,使公司中成长起一批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代替外籍员工的本地管理人员。1986 年,公司的外籍员工只剩下18 人, 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也下降到了4%。公司盖起了20层的北京员工大楼, 共耗资550万美元。这些努力为惠普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大规模系统化投资创造了条件。1990 年, 中国惠普公司实现利润2500 多万元, 比前5 年的总和还多, 标志着中国惠普从创业期跨入发展期的历史转折。进入发展期后, 惠普的经营成果更加喜人: 销售额迅速增长, 1990年接近1985年的两倍, 1995年较1990年又增长了464%,发展期前后两年利税总额就达一亿元, 超过1985 ~1990 年的总和,利税效益超过50 % (见表7—2); 中方人才构成比例显著提高,成本大幅下降; 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1990~1992 年, 在员工数量仍维持在400 人左右的情况下, 销售收入却增长了两倍。

表7—2 中国惠普的经营状况(1985~1996)

年份198

5

198

6

198

7

198

8

198

9

199

199

1

199

2

199

3

199

4

199

5

199

6

32 44 36 52 46 56 85 132 193 237 372 550

3 4 2 8 22 4 26 38 37 59 68 112

2 5 8 12 10 19 27 34 51 75 79 108

注: 订单单位为百万美元, 利润和税收单位为百万元人民币。

显然, 中国惠普在第一个10 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总结合资初期中国惠普成功的经验时, 惠普公司称: “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股东的经营指导思想:

一曰平等互利; 二曰远近结合; 三曰真诚合作”。平等互利是指合资双方均思想开明, 中方充分尊重对方利益, 共同寻求利益结合点, 构想了市场销售、市场制造和研究“三位一体”平等互利的经营模式。远近结合实际上是指双方渐进的合作过程。双方合作采取了长期策略与现实步骤相结合的方针, 首先建立美国惠普在华业务的独家代理, 经过4年合作, 双方经历了产品、技术、管理乃至心理方面相互了解、适应的过程, 这时双方不失时机地的将合作关系转为合资关系, 避免了初期即进行旷日持久的合资谈判, 以及合资公司面临的一穷二白窘境。真诚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出资比例初定50∶50, 二期投资中, 中方因外

汇短缺让股7. 5 % , 实际中外比例为42. 5∶57. 5, 但董事会席位仍然对等; 第二, 投资以美元现金支付, 实打实, 防止为自身利益损害合资公司利益; 第三, 美国惠普将合资公司开业前半年同中国国内客户的订单及其佣金, 全部转给中国惠普, 解了燃眉之急。中国惠普的合资合同已经续签, 为期10 年, 这10 年, 前5年为创造期, 后5 年为腾飞期, 两个合同期之间也呈现出阶跃发展之势。

2. 三位一体

中国惠普经营的三位一体模式是指: 市场销售、生产制造和研究开发相互结合、相互依托的业务关系; 人事、质量、财务等方面的支持功能; 保证它们有机结合、协调运行的科学管理。具体说来, 主要是:

(1) 市场销售领域的独家经销代理。中国惠普借鉴国际经验和美国惠普的经营实践, 建立了完整的市场、销售和服务部门,走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发展之路。最初, 中国惠普为了生存需要, 采取的是逆向发展战略, 即市场—生产—开发, 所经营的产品主要靠美国惠普转让。即对社会急需而国内又不能生产的

产品, 先进口元器件与设备组装, 或直接进口整机, 然后通过消化吸收、改革创新, 形成独立设计、自力更生的能力。自1990年起, 中国惠普正式转入正向发展战略, 即开发—生产—市场, 开始创新, 独立开发专有产品和技术。无论是正向还是逆向发展战略, 中国惠普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客户, 即以市场为导向。因此, 中国惠普的市场管理宗旨是: 确认社会上尚未满足的需求和愿望并作出预测, 选定公司具备优势或可能建立优势的目标市场, 生产或引进合适的产品, 并提供最佳服务。为了贯彻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发展策略, 必须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中国惠普采取的是独家经销代理制, 辅之以有条不紊的渠道管理。独家经销代理制是指, 中国惠普在华独家代理进口经销美国惠普公司的产品。这是迄今为止惟一获得国家特批, 可独家在华经销代理外方股东产品的合资公司, 也是美国惠普诚意和努力的结果: ①改革开放之初, 美国惠普即为合资经营公司开办技术服务中心、经销代理处, 表明长期合作的诚意。②惠普世界领先的电子技术, 是中国惠普的薄弱环节, 而美国惠普明确表示向中国惠普转让技术, 在中国设立研究开发部门, 开发专有产品和技术。独家经销权使中国惠普具有惠普产品的专卖权, 因此, 在产品上已经不存在什么障碍, 只需制定价格、搞好促销和管理好经销商, 特别是管理好经销商。惠普的营销分为两部分。首先是纵横配合的矩阵式管理体系。横向除北京总部外, 惠普公司在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五个城市设有分公司, 分公司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组织各自的市场策划和渠道管理, 总部则从繁杂的业务中解放出来, 将精力集中于全国市场的协调和研究上。纵向按产品种类设置互相独立的产品经理, 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提供不同的销售支持, 分工明确。纵横配合的矩阵式管理体系主要是对渠道进行管理、提供服务和支持, 本身并不参与销售。其次是长宽相宜的二级分销渠道, 惠普信息产品事业部的全部产品都通过该渠道进入最终市场, 渠道被控制在两层, 便于对价

格、进货等进行管理, 避免恶性竞争。同时, 惠普严格控制中间商数量, 并采用经销制, 选择覆盖全国或某区信誉良好的中间商。目前, 惠普信息产品事业部仅拥有联想科技发展公司、上海华东电脑公司、怡海电子资源(中国)有限公司等9 家一级分销商, 经认证的二级经销商由各地分支机构设专业的经销管理人员分区管理。1991~1997 年间, 惠普信息产品事业部的业务增长近20倍, 仅1997 年就比上年增长了64 % , 据业内人士分析, 主要就是得益于这种独家经销制和中国惠普对惠普产品的健全、通畅的经销渠道管理。

(2) 生产制造领域的动态技术转让。中国惠普的生产制造宗旨是: 根据选定的国内、国际目标市场的需求, 在坚持国际质量、成本的条件下, 采取动态技术引进和整机专业生产的策略,建立美国惠普转让和中国惠普设计的电子产品的现代化生产基地。中国惠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只规定了引进产品的范围: 美国惠普的电子测量仪器、化学分析仪器、电子计算机及医疗电子设备。至于具体引进产品, 将依市场竞争、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确定或调整。仅在经济技术效益分析中列举10 个引进生产可能性最大的产品及其市场预测数据。也就是说, 采用动态技术转让和引进的方式。中国惠普的技术引进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美国惠普必须执行美国政府对中国高科技出口的限制政策,而中国惠普也必须在引进时尽量遵循以下原则: ①技术先进、适用。②具有出口创汇前景。③国内急需但又不能生产。双方寻求结合点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例如, 最初引进的两个产品分别是H P8350 微波扫频源及HP3000 超小型计算机, 它们都是当时美国惠普的最新产品, 技术先进。但是自1985 年投产到1987 年3 月, 累计销售额仅150万美元, 离盈亏临界点相距甚远, 因此于1987 年停产。两者虽然符合选型标准, 又符合股东主观愿望(中方主张生产微波信号源, 外方主张生产计算机), 但是显然违背了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因为首先应该投产的是市场需求量大的通用数据测量仪器, 因此中国惠普于1988 年果断转产, 生产逻辑分析仪与数字存储示波器, 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如果没有动态技术引进协议, 中国惠普一旦确定引进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就无法更改, 必将陷入困境。

实际上, 动态技术引进是高科技电子领域合资公司的必备特点之一, 否则公司将无法生存和发展。动态技术引进过程需要经过三个循序渐进、迥然不同但又彼此关联、相互渗透的阶段: 转让技术、改进设计和技术创新。现在, 中国惠普的动态技术引进已经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之中, 它们总结出四点经验: 阶段性、长期性、效益性和灵活性。1985 年和1988 年, 中国惠普先后在北京和深圳设立了两个仪器整机专业化生产基地, 分别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 生产数据电子测量仪器和化学分析仪器, 均效益良好。1995 年11 月, 惠普计算机产品(上海) 有限公司建立, 主导产品是惠普刚刚开发的彩色喷墨打印机, 产品极具竞争力, 100%出口。至今,中国惠普已经成功引进了二十多种转让产品。

(3) 研究开发领域的专有产品开发。从1990 年下半年起,中国惠普进入发展期, 发展战略也从逆向转为正向, 这就对研究与开发提出了要求。中国惠普的究与开发机构于1990 年诞生。该研究机构选择通用数字电子测量仪为研究方向,在发展策略上从联合开发到独立创新。1991年初,中国惠普将1990年纯利的15%作为研究开发的初始投资, 这一比例一直延续至今。1992 年, 中国惠普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在美国惠普的指导下,开发出了第一个改进产品, 第二年便独立开发出了第一个与美国惠普产品配套的新产品。到1995 年公司第一个合同期满时,该研究机构已经开发出了2 个硬件产品和3 个软件产品。1996 年3月, 惠普又投资300 万美元在北京成立了测量仪器开发中心, 专门致力于先进电子测量仪器

的开发研究。中国惠普为了实现独立创新的目标, 采用了对外借鉴先进技术、对内借鉴阶段成果的联合开发策略, 将研究项目划分为三种: ①跟踪项目, 即在转让生产的产品中选择项目, 根据国内用户的实际需要修改设计, 跟踪美国惠普的技术。②配套项目, 在美国惠普的产品中选择项目,联合开发, 同美国产品配套进入国际市场。③专有项目, 在应用领域选择项目, 独立开发专用产品和技术, 面向国内市场, 进而进军国际市场。显然, 跟踪项目以引进、设计技术为目标; 配套项目以出口创汇为目标; 专有项目以建立技术实力为目标。

3. 辐射成网

中国惠普自成立之日起, 就面临十分复杂的经营环境。根据独家经销权协议, 所有美国惠普的产品都应该通过中国惠普生产销售, 但是, 中国的电子高科技产业及公司都希望同美国惠普直接建立合作关系, 以便学习借鉴管理经验、获取先进技术, 促进自身发展。惠普为了兼顾二者的愿望, 采取了辐射成网的经营模式。所谓辐射成网, 是指中国惠普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商务、生产和技术合作, 将美国惠普的产品技术同中国的工业经济结成互补、互利的合作关系, 除了中国是惠普的本身的市场销售、生产制造和研究开发所造成的辐射效应外, 中国惠普还协助美国惠普同国内工业企业建立计算机工作站、计算机软件工程、病床监护仪、微波功率计、气相色谱仪的生产、技术合作关系, 或者合资经营, 或者合作生产。中国惠普辐射成网的宗旨, 是在国内各界与美国惠普之间架一条由此达彼的桥梁, 发挥国内群体优势, 加速美国惠普先进电子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的引进, 有效地促进电子工业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的融合。中国惠普卓越的经营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1985~1996 年, 中国惠普年年有盈利, 共赢利近4 亿元, 同期上缴国家税收4. 3 亿元, 惠普计算机产品( 上海) 有限公司1995 年11 月建立, 1996 年3 月投产, 当年销售额达到5000 万美元, 1997 年达到1 亿美元, 利润高达6000 多万元, 惠普医疗产品(青岛) 有限公司1994 年7 月投产, 1995 年赢利超过2000万美元, 1996 年和1997 年又有明显增长。惠普在华公司个个经营良好, 效益颇佳。1985 年, 中国惠普公司创建时, 办公地设在北京市三环路西北角的原北京手表厂(现已改建为双安商场)内一幢拥挤、窄小的四层楼里; 14 年后, 中国惠普公司已经在全国近十五个城市建立了分公司, 员工已达1780 人。1998 年,惠普在华销售额达8 亿6 千万美元, 就在这一年8 月, 惠普中国公司搬进了他们新购买的位于东三环南路18 层的中国惠普大厦。中国惠普的成功既出人意料, 也在预想之中。说它出人意料, 是因为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成功超乎人们的想像。说它在预想之中, 是指它迄今为止的发展都是符合合资双方的设想的,可谓按部就班。现在中国惠普正处于它的创造期, 在这一时期, 独立开发专有技术成为其显著特征, 惠普已经开始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谱写辉煌。中国惠普公司的领导人自己总结道: “创业期以代理经销为标志, 发展期以转让生产为标志, 创造期以独立开发为标志。中国惠普‘三位一体’的竞争优势将显现在腾飞期, 即2000~2005年,届时,中国惠普的经营额、纯利和税金必将大幅上升, 势若腾飞。”

问题:

1. 惠普进入中国市场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如果惠普直接一步到位, 采取合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 会遇到哪些方面的问题?

2. 惠普在中国的经营模式是什么? 什么是三位一体? 具体指哪些方面的内容? 此经营模式能借鉴到哪些行业中去?

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

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 1993年,“93′跨国公司与中国”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时任中国惠普公司副总裁的任守勤在会上发言道: “中国惠普在创业的历程中, 事事皆难, 但又无事可不为。中国惠普过去有所作为, 将来大有作为, 除外界环境因素, 如中国政府和投资股东的关怀, 中美政府关系、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 以及广大客户、社会各界的合作之外, 所依靠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中国惠普之道。”任守勤认为, 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是中国惠普之道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 究竟什么是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 它对中国惠普公司的成功和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按照惠普公司自己的解释, 中国惠普的经营模式可以概括为: ①阶跃进展。②三位一体。 ③辐射成网。所谓阶跃进展是指惠普对华经营在总体上先合作, 后合资; 在合资的经营上先创业、发展, 后创造、腾飞。所谓三位一体, 是指公司内部市场销售、市场制造和研究开发相结合的经营结构。所谓辐射成网, 是指中国惠普在中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商务、生产、技术合作, 充分发挥其社会辐射效应。其中三位一体是中国惠普经营模式的核心。 中国惠普的阶跃进展模式, 首先体现在惠普在华经营总体上先合作、后合资的发展过程。1979 年, 基辛格博士在中美建交后不久访华, 在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会晤中, 两人探讨了两国全方位合作与发展的前景, 基辛格博士提出让中国和美国合作的建议, 并首先推荐他曾任美国国防副部长的老同事、美国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戴维·帕卡德先生访华。帕卡德先生随即访问中国,他与中国领导人和普通民众进行了沟通, 对中国的现代化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并且与中方探讨了惠普和美国高科技电子公司到中国投资的设想。随后, 1980 年, 当时任中国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的邹家华率领官员和专家访问美国, 特地参观了惠普公司,经过进一步的探讨, 双方达成了共识。帕卡德与邹家华签署了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制定了“先合作, 后合资”的阶跃发展策略。此后, 惠普在中国经营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1981~1985 年是第一阶段, 惠普主要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1981 年11 月, 双方开始产品经销合作, 同年, 惠普在北京设立 服务处, 为中国方面引进和经销惠普产品提供技术服务。1985~1992 年为第二阶段, 惠普开始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比较有意思的是, 惠普在与中国的合作中似乎特别偏爱以“备忘录”开道。1983年7月,中美双方签署了“合资经营备忘录”1984 年8 月, 又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 决定将双方的合作升级, 成立合资公司。1985 年6 月20 日,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CHP)正式成立, 投资总额2500万美元, 第一个合同为期10年。合资公司成立后, 中国惠普公司成为惠普产品的独家经销者, 公司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广州、沈阳等地设立分公司, 主要从事销售和售后服务, 公司还于1985 年和1988 年先后在北京和深圳建立了两个生产基地。1993 年以来, 惠普在华经营进入第三阶段, 即大规模系统化投资阶段。此阶段, 不仅惠普在华公司数目迅速增加, 而且从占有少数股权到控制多数股权, 从合资到独资, 惠普对中国投资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直到1995 年11 月, 惠普对中国投资的形式仍在不断发展。该公司注册资本3000 万美元, 作为一家投资性控股公司, 全面管理协调惠普在华公司和在华业务, 使惠普在华投资高度系统化。至此, 惠普在华公司达到了8 家(见表7—1), 惠普对中国的投资高潮暂时告一段落。 表7—1 惠普在华企业 名称设立时间股份比例地点经营范围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农业合作社联合社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建农业合作社 联合社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己任,本着“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的原则,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企业+农户+超市的产业组织形式,发展“市场连接型、龙头带动型、专业协会引导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我镇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镇现拥有耕地面积75000亩,旱地面积10000亩,山林13000亩,河流总长度368公里,渔船总数348艘。我镇虽然在保障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较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龙港的农业与工业间、城乡与城区间的发展仍有差距,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传统的耕作方式依然存在,农户缺乏对土地流转法律观念的了解,农田抛荒现象屡有出现,粮食生产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二是营销人员缺乏,销售信息不畅,出现流通环节多,中间销售资金份额大的问题。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产品生产附加值不高。

四是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最基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保鲜贮藏室,形不成商品经济。 二、创建农业联合社的重要意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联合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的整合。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方法,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职能和作用 (一)完善组织,创新模式 我镇以联合社为龙头,以“企业+农户+超市”的模式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着力完善组织体系,探索发展新模式,努力落实上级有关文件政策要求。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组织各专业合作社兴办实体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资金互助,逐步扩大生产领域,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构建适应我镇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经济实体体系。着力提高联合协作,共同辅设致富路。作为一个跨行业,跨区域,跨实体的联合性团体组织,以扎实工作作风,有效的服务理念,积极联合,吸纳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涉农经济组织和经济股份加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

惠普生产管理

惠普生产管理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经理是公司的主宰,不光是受过创新生产管理工作体系培训之后,认为经理是公司的决策人物。许多经理们认为发号施令、独断专行的工作很具诱惑力,他们希望自己高高在上,员工们应该对他们俯首贴耳,惟命是从,这样才不失为一个总裁。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鼠目寸光,因为接受生产管理工作体系培训方法只能发挥一时的作用,最终必然会导致群情激愤的。总有一天善于发号施令的总裁们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做法不但没有笼络住员工,反而为自己树了许多敌人,他的下属们会随时背叛他。当总裁们不失时机地想出新办法控制员工行为,操纵公司一切事务时,他的雇员也正在千方百计、摩拳擦掌做好准备随时脱离他的高压统治。 这种“生产管理工作即控制”模式还会营造一种过火的政治环境。处在这种环境下,势力范围之争、劳工争端、高压统冶等一些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会给公司带来不良后果,而且最终还会削弱公司实力,从而使公司无法达到为用户服务的目的,甚至还会产生“过分控制”的现象。比如把产品引入市场这种最简单的事情也要经过各级签字,多方协商,达成协议才得以批准。由于机构的复杂,做一项简单的工作也会不知不觉地卷入政治漩涡中。很多人认为:大企业应该建立起庞大的生产管理工作https://www.360docs.net/doc/2b4465206.html,体系机构对企业实施创新生产管理体系培训,参加杭州企业培训,也就是说:企业越大,行政机构就应该越多,企业因此才能发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即使是小企业,在经理们事无巨细的干预下也不会繁荣,反而会每况愈下。但惠普公司

的经验却告诉我们,生产管理体系机构是可以做到又大、又富于灵活性的。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两种创新生产管理工作体系模式所带来的不同后果,还是让我们看看惠普是怎样超过DIGITAL而成为美国第二大计算机公司的吧! 在所有的70年代繁荣一时的计算机厂商中,历经了15年的风风雨雨,艰难险阻,却能转危为安,而没有面临停工、破产和失去市场威胁的企业,也只有惠普公司一家了。 许多企业的经理们要靠“数量”取胜。归根到底就是要通过克扣员工工资来增加企业利润。比尔·休略特和戴维·帕卡德(惠普公司的创立者)却认为只有员工们受益,企业才会繁荣,企业应该给员工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帮助他们摆脱随时被解雇的不安心理。随时解雇员工的做法在当时的电脑界是很正常的。但比尔和戴维却认为,强大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团体,应创立一种不拘礼节的公司作风。在经营和创新生产管理体系惠普公司的过程中,比尔和戴维创立了一种为员工服务的企业文化。在这种新型创新生产管理体系模式的指导下,惠普公司不断繁荣发展。 当时惠普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总部设在马萨诸塞州的DIGITAL 公司(1957年由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师肯·奥尔森创立)。奥尔森认为DIGITAL公司的一切行动都要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他甚至创造了企业座右铭:“一个公司,一个策略,一个思想。”DIGITAL公司的生产管理体系方法是“生产管理工作体系即控制”生产管理工作体系模式走向极端的一个例子。

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前景和措施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的现状分析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实施产业化战略可以推动农业的大发展,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进入市场的需要。如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如何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如何抵御市场风险,这些问题在 90 年代以后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之后变得日益突出。二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比较利益低下,严重影响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是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农业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主要是农业政策、农业投入以及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如果对这些因素进一步细分和具体化,除了农产品价格水平及其与工业品的比价关系这一影响农业比较利益高低的重要因素外,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农业专业化分工状况,以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相互关系等因素,都对农业效益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这些已经为我国农村走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山东省自 1993 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来,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 1.3 万个,连接 700 万个农户,带动基地 5500 多万亩,全省已确立 18 个主导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推动山东农业出现新突破,农业经济全面增长。过去农民只得到生产环节的收益,而实行农业产业化,还可以从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和流通利润中分享一部分。而黑龙江省由于近年来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各地对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收到了显著成效。如双城雀巢公司投资4.3 亿元,日处理鲜奶530 多吨,带动了全市27 个乡镇和附近市县乡镇奶牛饲养业的发展。现在黑龙江省的经济作物也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加工企业增多,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海南省近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抓住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海淡水养殖几个主导产业,组织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贸工农、产加销有一体化,同时下大力气解决了运输流通环节严重妨碍农产品市场实现的难点,推动了海南市场农业的大发展,农业比较利益大为提高。实现了农业增加值、农业纯收入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增长,粮食连续三年夺丰收。 近年来政府尽可能地采取了一些支持、加强农业的措施,但是,目前我国财政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可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创造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地方小气候”,但是从全国广大农村以及庞大的农垦系统来看,至少在近期内是不可能得到这种资金投入的。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主要应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来实现。可以说,事实证明,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农垦企业的兴旺发达是确定无疑的。 (二)、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分析广东垦区自改革开放后,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加速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 “八五”以来,进一步实施“巩固提高农业,主攻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方针,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速度有较大较快的扩大及进展。 1 、建立了一批区域商品基地。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环节,也是“龙头企业”依托和赖以生存的条件,目前,已建成或初步建成的区域性基地有:湛江垦区的糖蔗、剑麻、橡胶、水果茶叶和禽畜饲养、养殖基地,茂名垦区的水果、橡胶、蔬菜、茶叶、禽畜饲养和水产养殖基地,阳江垦区的水果、橡胶、海水养殖和生殖和生猪饲养基地,揭阳垦区的水果、高档茶生产基地,汕尾垦区的海水养殖、优质稻生产基地,总直的乳制品、无公害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等。其中大部分“基地”可以为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奠定得天独厚的基础。 2、“三高”农业规模不断扩大。至 1997 年底,其累计面积达到 106.05 万亩,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养猪场 13 个,万头以上的猪场 5 个,生猪饲养量 44.2 万头,鸡 300 万只,饲养奶牛 2000 头,

《如何创造高利润的阿米巴经营模式》

绝对盈利——阿米巴经营模式:京瓷集团经营五十年从不亏损的奥秘 他,叫稻盛和夫,在企业界被称为经营之圣,人生之师! 他,白手起家,一手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 他78岁受首相之托挽救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日航!仅用了2年零8个月他就使日航重新上市,他的企业经历多次金融危机,创造了50年从未亏损的奇迹!稻盛和夫的成功和他独创的“经营模式”分不开!稻盛和夫独创的“阿米巴经营模式”就是将整个公司分割成若干个经营团队,每个经营团队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按照一家家中小企业的方式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让每一位员工成为主角,全员参与经营。实施经营模式结合稻盛哲学文化,将大大提升企业竞争力,团队活力,让每一位员工成为企业的主角,实现全员参与经营,解放老板,持续发展! 阿米巴经营模式激励员工的3个要点: 阿米巴经营要着眼于每一个员工的利益和发展。阿米巴的发展能为每一位员工创造财富、价值和快乐,真正地实现个人和阿米巴组织的共赢。阿米巴经营并不强调经济奖励,因为这会激励各阿米巴组织去争抢有限的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等。结果将使得企业整体效益变差,而阿米巴经营要的是整体效益。 通过人人成为经营者,员工在工作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和成功的喜悦 阿米巴经营要营造“人人成为经营者”的工作氛围,使全体员工共同参与

经营成为可能。如果全体员工能够积极参与经营,在各自的岗位上主动发挥自己的价值,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他们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劳动者,而将成为并肩奋斗的伙伴,并会具有作为经营者的意识。 阿米巴经营的全员参与,实际上是激活了阿米巴组织的活力,激励全体员工为了阿米巴的发展而齐心协力地参与经营,有自我认同和成就感,都成为阿米巴的经营者,最终形成一个员工和阿米巴紧密地绑在一起,从而消除劳资双方的对立,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此一来,每当履行了自己在工作的职责之后,就会在工作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和成功的喜悦。 关注整体效益,追求附加价值的最大化 阿米巴关注整体效益,追求附加价值的最大化。在阿米巴经营中,阿米巴设定的经营目标不是成本而是生产量和附加值。核心点是以最少成本、费用,实现最大业绩的阿米巴经营团队,关注点在于阿米巴团队创造的附加值。 当然,每个阿米巴的经营业绩会有差别,但公司并不因此在工资、奖金上有差别待遇。对业绩好的阿米巴组织只是做些表扬,颁赠纪念品等,对阿米巴团队更为注重精神奖励。对经营业绩不佳的阿米巴组织,公司会严格追究责任。 阿米巴经营既提高了员工的成本意识和经营头脑,又提高了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并且对经营业绩进行全局把握。

农业经营新模式

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一、CSA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简称CSA。从字义上看,“社区支持农业”指社区的每个人对农场运作作出承诺,让农场可以在法律上和精神上,成为该社区的农场,让农民与消费者互相支持以及承担粮食生产的风险和分享利益。CSA的概念是不要中间商来操纵当地的食品经济。它可以恢复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友好关系。CSA的重要原则是农民在具有生态安全的农业系统中生产能带来健康的食物,消费者也是“股东”,也要承担生产耕作的风险,比如可能遇到自然灾害等等。CSA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建立起本地的食品经济体系并创造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农民和消费者一起工作来实现食品保障和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CSA没有一个特定的模式。每个社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素和条件,因此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通常,CSA是由一群消费者发起的,这些消费者一般都关心自己的食品、健康和环境。他们承诺支持一个或一群农民生产有益健康的食品,食品的价格应该使农民能够持续地经营自己的农场。 优点:1、城市社区居民一次性交付一年的菜钱,与农民共同承担风险,增强彼此的信任,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城乡交流。 2、农民预先收到订金,有利于农业资金运转。 3、社区居民直接从农民手中预订蔬菜,解决了农村蔬菜的销路问题。 4、方便社区居民更直接的吃到清洁绿色有机蔬菜。 二、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

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简单地说,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三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把人类梦想的“青山、绿水、蓝天、生产出来的都是绿色食品”变为现实。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出现了生态农业,引起了各国普遍重视,且发展势头很快,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优点:1、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减少生态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物质和能量损耗,使相同的生产原料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2、通过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增大生产效益。 3、通过食物链与食物网模拟自然的生态系统,生产出的农产品更清洁无公害。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优点: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以来,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但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

阿米巴经营模式研究与分析

在我办公桌上,一直放着两本书,两本都是橘黄色封面,一本是《阿米巴经营实践指南》,另一本更是让世界很多公司管理者为之动容的管理学著作——《阿米巴经营》。 阿米巴经营的提法,最初来自于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的一名年轻员工,用于形象地比喻稻盛和夫创造的经营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把企业划分成独立核算单元,每个单元就是一个阿米巴。稻盛缔造三家世界五百强企业——京瓷、KDDI和JAL(日航),能够一直保持高收益并可持续发展,按他自己的说法,其奥秘全在他的经营哲学和阿米巴组织。 一、阿米巴经营的目的 稻盛和夫指出:“所谓的‘阿米巴经营’就是将企业划分为一个个的小集体即阿米巴,每个阿米巴独立核算,他们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每个阿米巴就像一个小商店、小企业独立经营,他们之间是买卖关系。”具体来说,阿米巴经营有三个主要目的: 第一,“确立与市场挂钩的单元核算制度” 稻盛将企业的核算简单理解为“追求销售额最大化和费用最小化”,并要求可以核算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部门,都要学会自己算账,降低支出,增加销售。 第二,“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 阿米巴的领导人享有经营权,有权制定本阿米巴的计划,并提出相应的目标。为了实现经营目标,阿米巴领导人必须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自身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在同下游阿米巴协商的基础上尽量提高价格。所以,经营阿米巴犹如经营一个独立的小公司,需要领导人具备方方面面的能力。 第三,“实现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为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稻盛一方面不断强调自己的经营理念,使之获得所有员工的认同;另一方面将阿米巴的经营信息以晨会方式通报给所有员工(包括临时工),实现玻璃般透明的经营,所有员工能够实时掌握所在阿米巴的动态,明确努力的方向以及成果。 二、阿米巴经营单元的构建 划分阿米巴单元是阿米巴经营的开始。 稻盛和夫强调,阿米巴经营成功与否,系于其划分是否合理。“组织的划分必须准确地把握事业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划分。”一般而言,划分阿米巴应遵循三个原则。

惠普供应链运作模式

惠普供应链运作模式 09物流管理三班黄浩芳 090404310 惠普公司成立于1939年,惠普台式机于1988年进入市场,并成为惠普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公司有5个不同地点的分支机构负责该种打印机的生产、装配和运输。从生产到最终产品,生产周期为6个月。在以往的生产管理方式下,各成品厂装配好打印机之后直接进行客户化包装。为了保证顾即时满足率,各配送中心需保证大量的安全库存,但随着销售量的增加,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库存占用大量资金,且流动性差,该供应模式如下: 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如下: 1、分销中心安全库存过多,以备货生产的形式以保证供货准时,导致分销中心存有大量库存; 2、供应链反应慢,组织混乱,服务质量低,不能及时补充分销中心的库存,提前期过长,难以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作出反应; 3、占用大量的资金一旦某一地区产品缺货,将产品进行拆开重新包装,造成资金的浪费。 面对这样的需求、制造、供应的不确定性,惠普公司采用了以下的供应模式来解决:

这样的新模式是采用了延迟策略,即各个零部件原材料在通过供应链管理,基本改善大量库存的情况,使得电路板组装与总装厂基本实现无库存,接着在温哥华生产打印机,并采取对配送中心进行JIT供应,使其保持目标库存量(预测销售量+安全库存量),运输到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配送中心,再由当地分销中心或代理商完成整机包装,再由当地经销商送到消费者手中。这样的新模式,使其安全库存周期从7降为5周,减少库存总投资的18%。 1985年,惠普公司进军中国,他不仅仅采用一种供应链模式来满足不同产品的配送,他还采用了如下模式: 1、合同制造模式 2、高端产品“纵向整合高速供应链”模式,一些高端产品从设计、制造到销售全部由惠普来完成。 3、增值系统解决方案模式,比如根据客户的具体订单专门制造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客户可以自己决定先用多 大的硬盘、哪种处理器,惠普把这样的订单转交给协同伙伴,由他们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定制,从而通过这样的增值服务来为客户提供整体服务。 4、服务后勤供应链模式 5、直销模式,即通过直销的网站,订购惠普的产品。让惠普和客户直接产生互动,进行直接销售。而其“直 销”模式与戴尔的“直销”是不一样的。引用戴尔总裁符标榜的话,他认为惠普的这种模式更多地只是一种客户服务方式,如惠普可以帮助客户将计算机运到维修站维修,再送回去;或者当场设置计算机,所以用户不需要自己完成,用户也可以选择将它们整个一个部门比如信息部门包给惠普做,由惠普来帮他们制定供应链解决方案。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直销”。 惠普公司正是由于拥有那么丰富的供应链渠道,才能将惠普不同的产品送给不同的客户。使其能够接触到个别的消费者、大型的企业和小企业,从而保证惠普的客户可以自己选择以何种方式来与惠普打交道。 尽管惠普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多种多样,能够与不同客户打交道。但是惠普公司的整体供应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根据以上采用了的延迟策略的供应模式,我们可相应的做出以下完善: 1、供应商实现VMI库存管理模式,由供应商监控温哥华总厂的库存量,然后根据库存的情况来进行补 货,从而实现原料的零库存,保证供应的连续性,降低缺货成本。 2、未本土化的打印机通过JIT供应到各区域配送中心之后,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整机包装,然后 直接由配送中心送达门店或消费者,减少物流节点,缩短客户等待时间。 3、在供应商、温哥华总厂、配送中心和门店等建立一信息系统,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在客户订单的 同时,各物流节点都能获得此信息,以保证整条供应链的正常运行,适时的送达给消费者。 4、实行人员培训策略,对本企业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得服务统一,提高 服务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 5、各供应商之间可以实现联合库存管理,各零件厂商可联合在温哥华总厂附近建立库存,降低库存成本, 并且可实现信息的共享,以避免各自独立存储,造成需求放大,即长鞭效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供应链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种类的供应模式出现,但是企业家们必须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来对供应模式进行改进。现在的竞争是供应链间的竞争,而非是企业间的竞争。所以各企业要与其上下游节点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关于企业级产品升级部件的保修规定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关于企业级产品升级部件的保修规定 为了保证用户及时获得满意的服务,自2005年2月1日起,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对其销售的企业级产品升级部件执行如下保修服务规定: 1.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对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系统升级部件(简称“部件”),提供惠普原厂商安装及保 修服务: 1.1.2003年5月1日(以惠普订单日期为准)后,通过合法渠道向中国惠普有限公司购买且在中国 大陆地区安装、使用的系统部件; 1.2.部件安装至系统时,其安装日期不晚于发货日期(date of shipment)一年; 1.3.部件属于下列惠普产品: 1.3.1.HP9000 UNIX服务器、惠普动能服务器(Integrity)、惠普Alpha服务器; 惠普企业级在线存储设备(MSA500及以下除外)、光纤存储交换机、带库设备(磁 带机及光盘存储设备除外)、NAS设备; 1.3. 2.不属于上述惠普产品线的部件,其保修条款不执行本规定; 1.3.3.属于上述惠普产品线,但不符合1.1或1.2规定的部件不享受保修服务。 2.属于下列情况,相关部件不享有惠普安装及保修服务: 2.1.未经惠普公司书面许可,拆卸自其它设备并再次使用的部件; 2.2.无法证明由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合法渠道购买的部件。 3.部件保修条款: 3.1.保修期: 3.1.1.保修期起始时间:部件保修期由惠普公司将部件安装至系统之日起开始计算; 3.1.2.保修期终止时间: 3.1.2.1.在惠普公司实施部件安装服务时,安装此部件的服务器或存储系统在惠普支持 服务期(包含保修及惠普支持服务,下同)内且剩余服务期限长于90天的, 此部件保修期终止日期以此服务器或存储系统的惠普支持服务期结束日期为 准; 3.1.2.2.在惠普公司实施部件安装服务时,安装此部件的服务器或存储系统不在惠普支 持服务期内或其服务期限少于90天的,此部件的保修期终止日期为安装完成 之后的第91天。 3.2.保修服务级别: 3.2.1.安装此部件的服务器或存储系统在惠普支持服务期内的,其保修服务级别以安装此部 件的服务器或存储系统的惠普支持服务级别为准,惠普公司不为部件提供与其所安装 系统服务级别不同的支持服务; 3.2.2.安装此部件的服务器或存储系统不在惠普支持服务内的,其保修服务级别为: 3.2.2.1.惠普公司在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至17:3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内 接受保修申请; 3.2.2.2.依备件库存状况,提供最高第二工作日到现场部件交换服务; 3.2.2.3.系统诊断、旧部件拆除及新部件安装需另行付费。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 5、农业园区带动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园+农户型); 6、中介组织协调型(“农产联”+企业+农户); 7、其他组织模式(主要以以上几种模式衍生而出)。 1.1 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这种模式是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企业或农户品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对某一农产品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带动农产或相关的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联结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紧密程度不同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龙头为农民承担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与农户利益直接对立的状况,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③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生产要素上实现了优势互补,龙头企业负责技术、资本密集、风险大的部分,劳动密集和风险小的部分交由农户负责,形成新的生产力。 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既发挥了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又弥补了农业小生产在经营环节上的缺陷,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双层经营。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①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农户品的供求关系难以稳定; 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 1.2 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成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 ②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①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 ②农村流通中介组织还未发展完善,还需要培育专业化的经纪人队伍及提高农民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1.3 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投资少、易起步、风险小,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 ②资源优势相对突出,生产专业化水平较高,形成了专业村、专业乡。 ③形成产、加、运、销为一体的产业群体。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关于惠普在中国市场营销的调研分析报告

关于惠普在中国市场营销的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2

关于惠普在中国市场营销的调研报告 班级:统计0801 姓名:雷端端 学号:0804100114

目录 序言 一惠普的营销渠道 (一)惠普的营销渠道动态模式 (二)惠普的深度营销渠道策略 二惠普的营销策略特点 (一)惠普变身 (二)跨界思维 (三)营销主义志在为用户创造价值 1商业平衡为客户着想 2重在增量 3双赢理念 (四)营销渠道管理 建立分销商的信心,让合作伙伴获利,始终是惠普公司的重要营销策略。 (六)让渠道走得更远 (七)改进营销技术 三惠普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问题及建议 (一)惠普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营销问题 (二)建议 序言 2010 年1 月7日,惠普全球副总裁、中国(含香港)惠普信息产品集团总经理张永利向记者坦言:“惠普在2009年第四季度净营收为307.77亿美元,如果按照地域划分,全球各主要区域市场的数字都是下滑的,只有来自中国的营收同比增长了20%以上。”在200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惠普自身增长也明显变慢,前两个季度尤为明显。2009年业绩压力的确很大,作为全球最大的IT厂商,惠普必须想尽办法在这个位置上尽可能待得更久。 中国业务的强劲表现,无疑让这个全球最大PC制造商在挖掘中国纵深市场上尝到了甜头,在张永利规划的2010年最新市场策略中,渠道又成了最为核心的部分。 张永利说,“我们能最终制胜的法宝,就是发挥渠道的力量真正走进了纵深市场,放下高高在上的国际品牌姿态,真心帮助渠道健康运转,辅助渠道去开拓更具广度和深度的中小客户群体。我们计划在新年里覆盖15大行业以及148个子行业,预计发展系统集成商7000家,远超现阶段的1500家规模。在区域市场拓展上,还计划把渠道网络从目前的2000个县扩展到至少10000个乡镇,在4-6级城市将惠普门店从1500个增加到8000个。”对于最新的渠道策略,张永利一言以概之:“就是要从县到乡,在中国打一场地道的区域争夺战。” 一惠普的营销渠道 营销渠道是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通道。营销渠道作为市场营销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是连接生产者与最终用户之间的纽带,是企业营销战略建设中的重点。 惠普公司创办人大卫·帕卡德曾直言:“如果一个企业不赚钱,它是无法长期经营下去的。”市场营销是实现这个宗旨的重要环节,它是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整个商业活动。从传统的4P(产品、价格、渠道与促销)到近期的4C(顾客、成本、方便与沟通)营销组合理论,

阿米巴的经营模式

阿米巴经营模式 阿米巴经营模式是日本的稻盛和夫独创的经营模式,阿米巴经营模式源于稻盛创业早年的困境,当时他一个人既负责研发,又负责营销,当公司发展到100人以上时,觉得苦不堪言,非常渴望有许多个自己的分身可以到各重要部门承担责任。于是,他把公司细分成所谓“阿米巴”的小集体,从公司内部选拔阿米巴领导,并委以经营重任,从而培育出许多具有经营者意识的领导。 王育琨-稻盛和夫的阿米巴哲学 王育琨-清华大学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家 已是耄耋之年的稻盛和夫受鸠山由纪夫政府的三顾之请,于2月1日出任已申请破产保护的日航CEO。他坚信,"只要注入经营真谛,日航一定能够重生"。稻盛和夫这里说的"经营真谛",就是阿米巴经营的一整套现场调节激励员工精神气的会计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 稻盛和夫创业遇 1959年稻盛和夫创立京瓷公司,当时只有28个人。第二年招聘了10个高材生-高中毕业生。他们工作了一年,突然跑到稻盛和夫那里要求改善待遇,还写下了血书,如果不能保障他们的未来,他们就辞职!他坐下来,将心比心跟这些员工谈话。谈判持续了三天三夜,最后他把刀子往桌上一拍说:"我要用我的生命做赌注,为了大家过上好日子我会去维护好这个公司。如果我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杂念而经营公司,你们可以砍死我!"

最后,大家总算信服了。说服了那些要辞职的人,却没有说服他自己。稻盛和夫苦思冥想了几个星期以后,终于想明白了:年轻员工是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公司,所以公司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保障员工及其家庭的幸福。我必须带头为员工谋幸福,这是我的使命! 变出1万个稻盛和夫 经营目的做了调整,稻盛和夫与员工之间也就明确为一种伙伴关系。创业时28个人,他处处冲在第一线,是研发、制造、技术服务等等的大头兵,可以说是阵阵不落。但是公司扩展成了100人、200人、300人,他再能折腾,再阵阵不落,也忙不过来了。公司经营管理到底靠什么? 中国的《西游记》给他很强的启示。孙悟空一遇险情,就会拔出一把毫毛来一吹,每一个敌手跟前便都有一个孙悟空在那里对垒。稻盛和夫就想,我能不能学学孙悟空,也拔出一把毫毛来一吹,每一个业务现场都是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从一线技术攻关的大头兵起步。在松风工业快要倒闭的时候,正是他这个大头兵,冒着当"工贼"的风险,不去参加罢工,而是一心研究新产品,结果给公司带来了滚滚订单。他明白,公司的发展,不靠高层管理的高瞻远瞩,也不靠总裁的英明果断,而是靠关键现场的员工,发奋努力把活做到极致。 几个因素的综合,使得稻盛和夫有一天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既然我一个人能够管理100名员工,而一些中层人员还只能管理20、30人,为什么不把公司分解成若干小集体呢?何不放权给这些小集体让他们自己管理呢? 这样的思考,让稻盛和夫联想起在鹿儿岛大学学习的阿米巴。阿米巴又称变形虫,属原生动物变形虫科,虫体赤裸而柔软,其身体可以向各个方向伸出伪足,使形体变化不定,故而得名。变形虫最大的特性是能

惠普与戴尔供应链管理模式

惠普与戴尔供应链管理模式 惠普5种供应链管理模式:一、合同制造模式。二、高端产品“纵向整合高速供应链”模式。三、增值系统解决方案模式。四、服务后勤供应链模式。五、直销模式。戴尔直销5诀:一、要找到最短的到达用户路径。二、标准化。三、零库存。四、低成本。五、客户关系管理。 JoeDilger不再满足于“中国制造”的概念──HP高达95%的笔记本是在中国完成生产的(主要是在上海、昆山、苏州等地区)。他更希望“为中国而设计”这一口号能够叫响。JoeDilger刚刚参加11月18日惠普在上海的CTO生产线的剪彩仪式。这个仪式启动了惠普在中国的第一个根据客户订单专门定制(CTO)的生产线,并庆祝了惠普在中国第一台定制产品的面世。作为惠普移动产品事业部全球供应链副总监,JoeDilger清楚地看到,中国不仅已经具备制造基地的优势,同时也是惠普现在和将来的大市场。在中国增加定制化生产线后,惠普得以完善其全程供应链,包括启动直接供应链上直面竞争,在直销模式上正面碰撞。启动直销模式近年来,惠普的供应链模式不断演进。 在全球,惠普将纷繁复杂的47种模式逐步统一成5种主要模式。这5种模式根据客户和产品的不同而各归其位。 JoeDilger把惠普产品送到客户手中的第五种模式称为“高速公路”─直销的网站,订购惠普的产品。让惠普和客户直接生互动,进行直接销售。在中国设立定制工厂,是惠普启动直销模式的开端。 而对于惠普在中国是否会放弃传统的销售渠道而全面采用直销的模式,JoeDilger没有回答。惠普直销的具体操作模式也有待观察。惠普此次设立CTO生产线并不难理解。 近年来,戴尔(DELL)直销模式风靡全球,美国市场戴尔品牌早已占据所有品牌第一的地位。欧洲、亚洲的其他地方,也是所到之处,整个电脑市场为之变色。戴尔模式引来从多IT厂商的垂涎和竞相仿效。作为老牌IT制造劲旅的惠普自然在这方面不甘落后,已经在美国、欧洲等地方也启动了“第五种模式”──直销。 另一方面,惠普、康柏的合并使提高成本效益成为新公司的重要挑战。JoeDilger 提到,任何两大公司合并的时候都面临很多资源重复的问题,需要理顺。惠普、康柏合并18个月以来,惠普一直围绕提高成本效益做文章。主要的做法是比较原来康柏和惠普各自最佳的实践在哪里,然后看如何向前去推进、发展。比如,在中国生产笔记本就是惠普为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益采取的主要措施。而定制、直销无疑是提高成本效益的捷径。但是,直销并不是惠普的惟一选择。有20多年跨国公司采购经验的惠普亚洲国际采购处(IPO)总经理萧国坤表示,如果惠普只是一家北美的公司,或者只是一家PC的公司,直销将是最有效的模式。 但惠普在全球的销售覆盖170多个国家,产品从掌上型到大型的不间断服务器,从电脑到打印机,再到服务,如果哪家跨越这么大范围、覆盖如此之广产品或地区的公司,只依靠直销模式,“那就太神奇了”。他举例,在中国和欧洲、亚洲的其他很多地方,很多客户不会仅仅看到产品目录册就会打电话去购买。这是惠普不完全依靠直销一种模式的最重要原因。 在一些独家高端产品方面,惠普采用“纵向整合高速供应链”模式,从设计、制造到

写给年轻人惠普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退休感悟

一、关于工作与生活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说,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好了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力冲沛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 从上面这个例子,其实可以看到我们的工作轨迹,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身体还比较好,上面的父母身体还好,下面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当个外企小白领还是很光鲜的,挣得不多也够花了。但是人终归要结婚生子,终归会老,到了40岁,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还房贷,要过基本体面的生活,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要知到,有很多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大概能拿到3k-6k/月的工资,有些特别技术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问题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计5k-10k了不起了。起点虽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前两天问我的一个销售,你会的这些东西一个新人2年就都学会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却只是你的一半,到时候,你怎么办?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大多数都是实力一般的人,这时候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很快就能让人脱颖而出,于是有的人二十多岁做了经理,有的人迟些也终于赢得了初赛,三十多岁成了经理。然后是复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极影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5、农业园区带动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园+农户型),6、中介组织协调型(“农产联”十企业十农户),7、其他组织模式(主要以以上几种模式衍生而出) 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这种模式是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企业或 农户品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对某一农产品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带动农产或相关的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联结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紧密程度不同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龙头为农民承担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与农户利益直接对立的状况,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③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生产要素上实现了优势互补,龙头企业负责技术、资本密集、风险大的部分,劳动密集和风险小的部分交由农户负责,形成新的生产力。龙头企业与农

户结合,既发挥了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又弥补了农业小生产在经营环节上的缺陷,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双层经营。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农户品的供求关系难以稳定。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 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成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②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②农村流通中介组织还未发展完善,还需要培育专业化的经纪人队伍及提高农民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投资少、易起步、风险小,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②资源优势相对突出,生产专业化水平较高,形成了专业村、专业乡。③形成产、加、运、销为一体的产业群体。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受资源比较优势战略的影响,不容易把握市场需求。②产业层次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③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对市场的需求的动态适应性不强, 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②较好地解决了农户生产规模小与市场大的矛盾。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有些服务以盈利为目的,不考虑农民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