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钢铁工业振兴规划

#安徽省钢铁工业振兴规划
#安徽省钢铁工业振兴规划

安徽省钢铁工业振兴规划

进入21世纪以来,金属材料仍是人类社会最主要、产量最大的结构材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钢铁工业是安徽重点培育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安徽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产业。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工业强省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找准产业发展制高点,适应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合理利用省内外资源,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全省钢铁工业既快又好发展,根据国家关于编制九大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和《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安徽省钢铁工业振兴规划》。该规划是引导全省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安徽省钢铁工业现状

安徽省钢铁工业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十五”期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科研、教育培训基地。形成从矿山到冶炼、加工、辅助等各工序;从教育、科研、勘察、设计、施工等完整的专业配套、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为在“十一五”期间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我省冶金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为推动和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行业基本情况

自“十五”末以来,我省钢铁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钢铁工业在全省工业中的支柱地位更加显现。

2007年,全省钢铁行业生产生铁1517万吨,钢1663万吨,钢材1769万吨;铁矿石1799万吨,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比重的3.2%、3.4%、3.1%、2.5%。分别位于全国第9、9、10、6位。其中生铁、钢材较上年前移1位,铁矿石前移2位。

2007年,在全省工业行业中,我省钢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全省工业行业的13.1 %和14.0 %,利润、利税分别占全省工业行业的14.8 %和17.5%。

2007年,我省钢铁工业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促进了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全省提出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200万吨。马钢去年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实现钢产量1416万吨,比上年增产300万吨,而粉尘排放同比削减3.8万吨,烟尘削减759吨,二氧化硫削减2544吨,化学需氧量(COD)削减801吨,实现了增产减排。“废水”、“废气”、“固废”得以循环综合利用,全面实现了污染源达标排放目标。

(二)现状特点

1、资源特点

安徽沿江靠海,交通便利。境内发展钢铁工业资源丰富,条件优越。至2007年,全省累计探明拥有铁矿石储量44.6亿吨,居华东第1位,全国第4位。霍邱矿区除现有探明的铁矿外,区内尚有高重磁异常10个和低重磁异常14个、低磁异常18个,找矿潜力巨大。省内还有着丰富的水、煤炭、电力资源,冶金辅料资源石灰石、白云石等也十分丰富。同时马钢还积极利用沿江靠海的区位优势和企业优势,利用海内外资源,在国外、省外,独资、合资办矿。这种资源优势

正在或已转化为产业优势。由此保证和促进了安徽省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

2、产业特点

拥有一批特色优势产品。我省钢铁产业已成为我省工业最具发展前途和发展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十五”以来,为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着力于产业升级,我省钢铁工业坚持以老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加大淘汰落后工艺装备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结构,着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市场短缺的品种;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生产线,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工艺布局向连续、紧凑、短流程、智能化方向发展。钢铁工业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优势:一是钢铁金属材料行业,分别形成了以马钢、芜湖新兴铸管、天大石油管材等特色产品为支撑的“专、精、特、新”钢铁企业生产格局。二是一批特色产品在全国同行具有一定地位,如马钢铁道用钢材产量居全国第四,大型H型钢产量居全国第二,大型U型钢产量居全国第一,中小型钢产量居全国第一;芜湖新兴铸管球墨铸铁管产量居全国第一;天大石油管材的石油井管已占市场份额的10%以上。三是产品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2个“中国名牌”(H型钢、火车车轮等),以及一批国家免检产品和质量实物认证产品。

3、技术基础

有着较好的科技研发基础。我省丰富的科技资源,企业强烈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为我省钢铁工业的迅速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拥有: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钢铁材料理化检验试验室、国家级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钢铁工业主要骨干企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结合。一些企业还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产品。我省还有多所国家级和省级专业设计研究院所及高等院校,为安徽省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具备了较强的大型钢铁工业装备制造能力。“十五”以来,在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改造中,我省钢铁行业大型钢铁装备制造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通过“产学研”结合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自主研发创新,自制和输出大型矿山、焦化、球团、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成套设备和备件。其中大型冷、热连轧机架,潜孔钻机,大型磁、浮选设备,环保设备,矿山服务车的制造技术,在国内领先,为国际一流水平;制造了亚洲最大的300吨转炉大包回转台和大型环保干熄焦车辆。2500 m3高炉已成套输出技术和装备;一些成套设备配备和国际工程的承包一起进行,这些都推动了企业科技进步和持续发展。目前,安徽省钢铁工业已形成了很好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和技术、人才支撑基础,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技术经济指标不断改善,打造新型钢铁工业体系基本建立,面向市场、优化产品结构、生产专业化、规模经济效益化、产品高级化和深加工化的观点已形成共识。为下一步把我省打造为全国的精品钢材基地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我省钢铁工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从全国的整体格局出发,在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时,仍然存在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目前除马钢具备1600万吨钢,新兴铸管、长江钢厂具备12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外,其余都是小型钢铁企业,平均生产能力不到10万吨。企业普遍达不到最低经济规模,抗风险能力弱。由于行业管理弱化,缺乏有效的行业协调和指导,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的矛盾愈加突出,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盲目投资、重复投资严重,难形成以优强企业为核心,带动众多中小型企业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格局和开发机制。

二是总体竞争力不强。大多数钢铁企业以生产普通建筑用线材、螺纹钢为主,产品品种单一,质量档次不高。2007年,我省钢材型线比为63.92%,比全国高出15.29个百分点;板带比32.87%,比全国低10.05个百分点;板管比36.08%,比全国低15.29个百分点。

三是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近年来,一些地方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承接、引入了一批小型钢铁企业。这些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和工艺,属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明令限期淘汰。从表面上看,这些企业在短期内能够使地方产值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但这部分落后产能规模小、

效率低、污染重、无综合利用设施,产品质量难以控制,加重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压力,也留下质量问题“后遗症”。有123家小钢铁厂落后的炼铁能力达到680万吨,落后的炼钢能力达1200万吨,分别占总产能35%和45%左右。

四是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目前,我省优势的铁矿资源正纷纷被省外企业所取得,资源外流趋势不断增大,以致省内资源不能为省内企业充分利用。省内企业到省外、国外去找矿、买矿。不仅物流不合理,增加了运输的负担、能源的消耗和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使我省巨额利益外流,没有做到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配置。目前我省铁精矿70%靠进口,原料供应各环节不确定性增多,风险加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五是发展速度不快。2007年和2001年相比,我省铁、钢、材增长率分别是2001年的2.6倍、3.1倍和3.2倍。同华东地区和周边省份相比:仅比上海的1.1、1.1、1.3倍和湖北的2倍、1.8倍、2.1倍高;比浙江的铁、钢增长率1.9倍、2.5倍高,材增长率低于浙江(浙江材增长率为4.4倍);同福建铁、材的增幅相当,钢低于福建(福建钢增长率为3.8倍);铁、钢、材的增长率均低于江西,江苏,山东和河南的3.1倍、3.3倍、3.5倍,8.4位、5.6倍、3.9倍,6.1倍、6.1倍、5.9倍和3.5倍、4.2位、4.9倍。

六是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冲击,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慢,对我省钢铁产业已产生了严重影响。

1、市场急剧萎缩,产量大幅下降。2008年11月份,我省钢产量111万吨,同比下降29.8 %,12月份,钢产量124万吨,同比下降18.4 %,重点生产企业普遍减产。

2、过剩矛盾凸显,价格急剧下跌。全国有近四分之一的钢铁产能需在国际市场消化,一旦钢材出口受阻,钢材价格就急剧下跌。2008年11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至102.3点,多数普碳品种钢材价格已从最高价4500元/吨左右回落了2500元/吨以上,降幅超过40%。

3、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经营困难。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省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经营性现金流量大幅下降,资金周转十分困难。预计2008年,钢铁产业的利润约为32亿元,同比减少21亿元。

二、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振兴发展钢铁工业的环境分析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钢铁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省钢铁行业发展和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关键阶段。

(一)面临的环境

钢铁工业是资源全球配置、国际化程度高的产业,从“十一五”产业发展趋势看,主要具有四个特点:一是企业并购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二是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更加注重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新技术、清洁生产工艺和循环经济的推广使用。三是注重节约资源、加快利用国外资源。提

高国内铁矿的利用效率和勘探开发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四是更加注重发展深加工,产业链条完整性成为竞争的关键。

我省钢铁行业经过“十五”和“十一五”前期以技术引进和产能扩张为主的快速发展以后,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实现自主创新将是推进企业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我们应清醒看到,在高端产品领域,国内外同行企业间的技术封锁,特别是原创性技术的封锁将更为突出,快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十分紧迫。

作为原材料基础工业的钢铁工业在经济增长放慢、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价格一路下滑,给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分析所面临的环境,可以预计2009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应有望转暖,国内钢铁市场会有一个适度的增长。

(二)面临的机遇

从国内外市场供需结构和产业成长环境看,我省大力发展钢铁产品产业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支撑和有利的条件。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我省加快发展钢铁工业。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安徽省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2007年全省提出淘汰落后产能:铁680万吨、钢1200万吨。将全省128家钢铁冶炼加工企业,通过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我省的钢铁企业将进一步减少,有可能相应补充新的先进钢铁产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我省钢铁工业迅速做强做大创造了新的契机。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

工业化,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钢铁工业是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基础材料的工业,具有举足轻重、事关成败的地位。这是我省钢铁企业加快现代化改造、实现体制机制创新、赶超国内一流水平和我省钢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契机。

我省经济发展已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随着交通(铁路、公路)以及汽车、装备制造、轻工家电、造船工业的大力发展,将带来新的钢铁市场需求,加上我省城镇化建设,这些都必将继续拉动钢铁材料消费的增长。

国家要发展,必然要提高人均钢材的占有量,国力要增强,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基地,也必然要提高出口高附加值的优质钢材产量的比例,从长远国际市场消费需求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所以符合产业政策且结构合理的产能扩张仍然是必要的。

(三)面临的发展比较优势

钢铁工业是对外部条件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铁矿石、水资源、运输、能源、环保五个方面条件的制约。随着全球钢铁产业的不断发展,外部条件作为发展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沿江、靠海,相比邻省,具有资源和地理、交通等诸多的比较优势。

1、矿资源

安徽省是全国五大铁矿产区之一,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

铁矿储量,铁矿储量为全国第4位,华东第1位。2007年,全省铁矿石产量为1799万吨,位于全国第七位,增幅居全国第四位。随着我省铁矿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预计到“十一五”末,全省境内铁矿石产量将达到3000~3500万吨以上;“十二五”末铁矿石产量将达到6500~7000万吨以上。省内还有着丰富的水、煤炭、电力资源,冶金辅料资源石灰石、白云石等也十分丰富。

2、水资源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钢铁行业是高耗水行业,我省拥有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和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为我省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同时,我省主要钢铁企业大都在长江沿岸,区域优越、水资源丰富,可充分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

3、能源

我省煤炭资源丰富,两淮地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种齐全,品质优良,有害元素含量低,能够满足钢铁工业的需要。在“十一五”期间将发展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焦煤基地,这对我省发展钢铁工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基于丰富的煤炭资源,我省电力供应也十分充足,对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作用。

4、交通运输

我省交通便捷,钢铁企业又都基本位于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无论铁路、水路、还是公路运输都十分便利;尤其是

大型企业都建在长江沿岸,为利用进口资源和降低运输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

5、融资条件

安徽省内有马钢股份、天大石油管材2家钢铁企业为上市公司,另芜湖新兴铸管母公司为上市公司;能为钢铁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资金保证。

6、科技支撑

多年来,我省钢铁行业已形成体系齐全的科研、设计、高校和工程技术人员数量的比较优势,以及近年来我省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体制的不断完善,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及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

全面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钢铁工业发展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紧密围绕优化布局、联合重组、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和中部崛起等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的方针,积极推行“861”行动计划,努力发展钢铁产业,建成具有我省特色、国际化的高性能优质钢铁新材料体系,把我省钢铁行业做大做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技兴业的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和完善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机制。通过合资、智力引进、招商引资等加大

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高装备水平,优化工艺结构和产品结构。

2、坚持构筑区域产业优势。从安徽钢铁工业现状和资源条件出发,确立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冶金深加工产品,做专、做精、做强具有沿江、沿淮、沿路区域特色优势的优质钢铁材料产业,鼓励和支持冶金新材料产业发展。

3、坚持总量调控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综合考虑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环境容量、市场分布等条件,切实做好钢铁工业布局和总量调控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4、坚持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重视抓好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推广使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

5、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继续从企业改造、改制、改组入手,积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以产品结构为纽带的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6、坚持以高新技术和科技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火炬”项目和省“重大、重点”攻关项目、“三高一优”项目、“技改、节能减排”项目、金属材料专项项目等为切入点,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占有率,增强产品抗市场的周期波动力。

7、坚持安徽省内优势资源优先配置给优势企业,促进优势企业在提升产业升级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带动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坚持专业化、差异化发展

思路,对省内的中小钢铁企业进行淘汰、整合→提升→发展→再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由龙头企业管控、生产特定钢铁产品的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

8、坚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行“扁平化”组织机构设置模式,建立敏捷高效的生产组织运行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产销一体,管控衔接,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的管理体系。达到建设一流队伍、实现一流管理、奉献一流产品和服务的目标。

(三)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

钢铁行业:到2011年,通过淘汰落后,上大压小,优化布局,钢产量达到2500~3000万吨,其中优特钢比例要达到50%以上;确保马钢公司在全国钢铁企业中的地位。

2、技术进步目标

2011年:马钢等企业不仅工艺技术装备全部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主要骨干企业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行业整体水平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3、产品结构目标

加大我省钢铁产品结构的调整,重点发展板带材、大小H型钢、高档硬线、车轮(特别是高速车轮)、冷轧硅钢、新型高效建筑结构钢、优质合金钢、管线钢、高强轻量化汽车用钢等特殊钢和专用钢材品种。

到2011年我省结构调整为:型线比重由2007年的

63.92%,下降到40%左右(全国45%左右水平)。钢铁板带比由2007年的32.87%,提高到50%以上(全国45%左右水平)。板管比由2007年的36.08%,提高到60%以上(全国55%左右水平)。

4、节能减排目标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在金属材料循环利用、节能和能源循环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基础上,通过清洁生产,尽可能地减少SO2、烟粉尘、废水、噪声等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同时,对生产过程中不得不产生的污染物,采用国内、国际先进的环保治理技术和设备,对其进行严格治理,使污染影响程度最小化。

2011年,实现钢铁行业技术经济指标的全面提升,吨钢综合能耗60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量5吨以下、吨钢烟粉尘排放量1.2千克以下、吨钢SO2排放量1.8千克以下;基本实现二次能源100%回收利用、冶金渣100%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四、重点产品和区域布局

在产业布局规划中,一方面要把安徽发展钢铁工业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范围去考虑,参和全国和国际的竞争;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区域布局、上下游合作,提高区域内专业品种的集中度、权重,和区域下游企业需求量相结合,减少运输,降低成本。“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以沿江优质金属材料产

业带、循环经济工业园、开发区为支撑的重点优质金属材料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一)钢铁行业重点产品和布局

1、重点产品

(1)板带类产品:开发以生产市场急需的高强、高质量的汽车板、家电板、管线钢、桥梁板、造船板以及高档精品建材板等国内市场短缺的高档板材。和此同时,开发生产冷轧硅钢片产品,满足市场急需。以确保我省在高端板材市场的竞争力。

CSP产品:热轧重点开发高强度耐候薄板系列;高强度车辆结构用钢系列。冷轧重点开发CSP流程下的高质量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技术;开发汽车及家电用高质量、高强度系列钢板;高强度热镀锌板和高质量专用彩涂板。

宽带钢产品:面向汽车、家电、造船、桥梁、石油、建筑及钢结构等行业,重点开发生产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市场急需的精品板材,品种质量等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大限度满足我省的汽车、造船行业用材的需求。

中板产品:重点开发新一代低合金高强度专用耐蚀板,开发石油储备罐等能源安全领域用钢的前期生产技术。开发各种高强度级别、高韧性、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的压力容器用钢。

(2)型钢产品

H型钢:重点开发微合金化高强度建筑用耐火、抗震H 型钢系列;铁道车辆、集装箱等耐候H型钢系列;高韧性海

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薄壁轻型和厚壁重型H型钢等专用和特殊的H型钢精品材,进一步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中型材:重点开发矿山、输电工程用新一代高强耐蚀、耐候型钢。

(3)线、棒材产品

主要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紧固件用冷墩钢、制绳、PC钢丝及钢绞线用硬线、焊条及焊丝用线材,弹簧钢及轴承钢等高级线材品种。重点开发高强在线软化处理的高性能冷镦钢和非调质钢的新的品种和新规格,和以汽车轻量化为目的的高屈服强度、高疲劳强度的非调质钢等。着重开发合金钢、高级碳素钢等高性能级别的大型棒材,满足我省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的需求。

依托设立在马钢的安徽省高性能建筑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启动安徽省、国家科技部共建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产品开发和使用研究”项目,提升钢铁产品研发能力,实现我省乃至我国建筑用钢生产工艺优化和升级,推动钢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重点关注和发展细晶热轧钢筋、多种微合金化方法生产高强度建筑用钢品种;开发高层建筑、立交桥、大跨度的厂房、地下管桩等需要的强度更高的热轧钢筋、功能性钢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用和建筑用高强度盘条及其它专用盘条;促进HRB400,HRB500钢筋的推广使用。

(4)车轮及盘环件产品

重点开发火车客运高速车轮、货运重载车轮和城市轨道

运输低噪音车轮精品系列,特别是350 km/h的高速铁路列车车轮。开发高质量的汽车轮辋、汽车车轮用钢。为机械加工提供优质大型盘环件产品。

(5)无缝钢管、球墨铸铁管和金属制品

重点开发离心铸造-径向锻造工艺技术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大口径球墨铸铁管,大口径厚壁X80、X100及以上高钢级管线钢管,矩形、异形直缝埋弧焊管,高精度冷拨管,高钢级石油套管,稀土多元合金镀层钢绞线,稀土锌铝合金镀层钢绞线,预应力钢丝及绞线。

(6)优质铸造生铁产品

通过淘汰落后、资源整合和技术进步,加大我省优质铸造生铁基地建设,满足装备制造业对优质铸造生铁的需求。

2、区域布局

(1)建成马鞍山、芜湖为龙头的沿江优质钢铁材料生产基地。依托马鞍山、芜湖钢铁资源优势和加工优势,以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冷热轧薄板、彩涂板、镀锌板、H 型钢、车轮轮箍、高速线材、高速棒材、冷墩钢和合金结构钢、轴承钢、优质碳素钢、双相不锈钢等钢种生产为目标,开发高档汽车和家电用薄板、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高速车轮轮箍、汽车车轮、优质球墨铸管、大口径厚壁铸钢管、抗蚀高强石油管、高钢级石油套管,高强度机械装备制造业用钢和优质铸造生铁等,打造全国重要精品钢铁基地。

在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钢、新兴铸管、天大管材的同时,结合淘汰落后、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

步形成先进生产力,使特色品种优势更加明显。加强对中小企业整顿,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通过兼并、参股、联合等方式,做好产业布局。经过统一规划,提高产业集中度,走专业化道路,形成若干个具有竞争力的不锈钢产品的加工产业园。

(2)建成沿路的省会经济圈优质钢铁材料生产基地。依托合肥的科技和制造业优势,围绕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突出发展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材,大力发展优质冷、热轧板(卷),冷、热镀锌板,彩涂板,H型钢,不锈钢铸件和管材、大口径厚壁X80、X100及以上高钢级管线钢管,矩形、异形直缝埋弧焊管,高精度冷拨管等钢材的深加工。充分利用我省钢铁工业淘汰落后的成果,结合国家已经批准的马钢(合肥)公司轧钢系统搬迁计划,对合肥市区的冶炼能力实施同期搬迁,形成以马钢(合肥)公司为龙头的500万吨优特钢生产基地。

(二)带动相关产业项目

通过提升钢铁产品的质量,对钢铁产品进行延伸加工,集成、优化、提升基础材料使用能力,促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耐火材料产业:促进和提高连铸用的功能型耐火材料,冶炼洁净钢用耐火材料,熔融还原、超高功率电炉、炉外精炼用耐火材料;长寿高炉和高风温热风炉,形成耐火材料产业加工、制造产业链。

(2)钢铁工业装备制造产业:随着我省优特钢和新材料

的发展,质量的提高,必将进一步推动我省汽车、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将快速推进矿山井下无轨采矿系列设备,大型磁、浮选机,大型钢铁、超声波清洗、收尘、除尘环保系列设备,以及大、异型铸钢、铜、铝件设备等冶金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使冶金装备制造业成为快速发展的产业链之一,从而成长培育为我省冶金行业经济新增长点的主导产业之一。

(3)钢构加工制造产业:带动形成钢结构构件及冷弯型钢,形成轻型、重型、大跨度钢结构件产品系列产业链。通过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促进钢材高效利用。

(4)配件制造产业:现代金属材料制造流程中,消耗着众多的高科技含量的配品配件和辅助设备。马鞍山、合肥等市形成的一批为钢铁工业提供监测仪器仪表、冷却壁、机械脱硫装置、轧辊、导卫等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而带动促进围绕为大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5)冶金辅料产业:钢铁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辅助原料。我省有着丰富的冶金用白云岩、石英岩等资源,熔剂用灰岩、蛇纹岩,萤石,耐火粘土等也有相当储量,适合中小企业生产和开发。

五、保障措施

加强优质高性能材料技术研发,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实施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带动性的技术创新项目,解

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重点研究材料合金成分,熔体净化及熔炼铸造技术,材料先进加工技术,如板形控制技术、材料热处理强化技术、残余应力消除技术等。优化产业技术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技术创新项目

通过解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升级优化产业技术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来提升我省钢铁工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制造流程高效化工艺技术

研究开发高效冶炼、高效连铸、高效轧制工艺技术,提高生产稳定性,缩短生产周期,实现企业生产要素运行效率的最大化。重点研究生产装备安全、高效、长寿命、稳定运行的系统技术;开发洁净工艺流程集成技术;新一代板材制造工艺流程、工艺控制和产品开发的成套技术。

2、重点产品关键技术

研发新一代汽车用钢关键工艺技术、无取向冷轧硅钢轧制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新型高速车抡及重载车轮材料及关键技术、高强度耐候铁道用钢的关键技术、管线钢的生产技术、海洋用耐海水腐蚀高强度钢关键生产技术、高性能冷墩钢研究和开发技术、机械装备制造用钢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高效节材型建筑用钢的技术、大口径无缝厚壁钢管、石油裂化装置专用管生产技术、高强、抗蚀金属(钢铁)制品生产技术等。

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2006-202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镇化发展战略 (2) 第三章区域城镇空间发展 (6) 第一节人口与城镇规模等级 (6) 第二节产业空间布局与城镇职能结构 (9) 第三节城镇空间组织 (21) 第四章区域城镇支撑体系 (25) 第一节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25) 第二节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31) 第三节区域防洪工程体系 (33) 第四节区域能源供应体系 (35) 第五节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划 (38) 第六节区域环境设施建设 (38) 第七节区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40) 第五章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44) 第一节相邻、相关地区的协调 (44) 第二节省内协调发展:“无地界合作” (46) 第三节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 (48) 第四节生态环境的保持与优化 (50) 第五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52) 第六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54) 第六章区域空间管治 (55) 第一节加强对城镇建设发展区的建设引导 (55) 第二节严格保护区域绿地 (57) 第三节引导乡村发展区的开发建设 (61) 第四节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管治 (62) 第七章实施措施与政策 (66) 第一节完善城镇空间规划体系 (66) 第二节改革管理体制与完善协调体制 (67) 第三节建立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和监管机制 (69) 第八章附则 (71) 附录一中心镇一览表 (72) 附录二参与规划编制的单位与人员组成 (7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要求,编制《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目的综合统筹全省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更好发挥广东在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排头兵”作用,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一)稳步推进广东城镇化,建构组合有序、和谐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引导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与建设,提升城镇人口、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能力。 (二)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区域与城镇间的协作能力。 (三)规范各项建设活动,制定区域空间管治措施,落实强制性内容,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提升政府对区域的管治能力。 第三条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着“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的总目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城乡融合的文明发展之路,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增强城镇要素聚集能力、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注重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条规划范围广东省陆域范围,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本规划建立四大地域分区,即珠江三角洲地区(下称珠三角)、粤东沿海地区(也称东翼)、粤西沿海地区(也称西翼)和北部山区,其中北部山区细分为三个亚区,即粤北山区、粤东北山区和粤西北山区。 第五条规划期限2006~2020年。其中,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六条规划适用的城镇及其空间组织形态类型 (一)小城镇:经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行政地域,即建制镇。其中,中心镇为建制镇中区位较优、综合实力较强、设施配套较完善,对周边农村和乡镇具有较大吸引力及辐射带动能力的镇。 (二)城市: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即县级市以上城市。其中,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三五”时期(2016-2020)是XXX镇经济转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XXX 镇“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理清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明确工作原则、奋斗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对于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组织动员全镇人民,步调一致,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全面实现XXX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纲要》主要阐明“十三五”期间XXX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重点,是“十三五”期间XXX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十二五”简要回顾 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二五”以来,XXX镇党委、政府在X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甘共苦、攻坚克难,不断克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坚定不移的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为“十三五”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预计到2015年底,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农业总产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X亿元,年均递增X%;农民纯收入达到XX元,年均递增X%;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年均递增X%;完成公共预算收入XX万元,年均递增X%,全镇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二)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土地整理为重点,大力优化土地经营管理,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业基础设施显著加强,粮食基础地位得到巩固。以水产养殖、畜禽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龙头企业、特色品牌不断壮大。 (三)工业发展日新月异 “十二五”以来,全镇工业以XXX开发区为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工作力度,先后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XX个,涵盖建筑材料、钢铁加工、卫生洁具、电力工程等行业,为全镇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镇围绕XXX开发区园区建设和企业用工需求,注重发展运输、工程建设、餐饮、劳务输出等行业,第三产业稳步增长。预计到2015年底,全镇各类服务网点达XX户, 从业人员达到XX人。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二五”期间,我镇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了教育资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镇初升高的入学率一直位居全区前列;以弱势群体救助为核心,社会保障再上新台阶,全面铺开居家养老工程,并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规范了孕前型管理模式,强化了服务质量,加大了新型生育文化宣传,全面落实了利益导向机制。全镇人口出生率X X‰,人口自然增长率XX‰。此外,文化、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六)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 第189号 《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5年12月29日省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王金山 二○○六年一月十九日 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规范城市规划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市规划管理,是指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及监督检查。 第三条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行依法管理。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管理 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委员会负责审查报本级人民政府 和上级人民政府审批的城市规划草案,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方案以及其他需要审查的城市规划草案。 城市规划委员会由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违反规定 下放城市规划管理权限。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 城市规划管理公示制度,促进城市规划管理的公开、公正和高效。 第八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 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计划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皖政办[2014]26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4.08.28 【实施日期】2014.08.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 通知 (皖政办〔2014〕2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8月28日

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 (省发展改革委) 为高水平做好我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感 编制好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多的情况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我省“十三五”规划,对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把规划编制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周密部署,密切合作,以改革创新精神,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要求和基本导向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的成果,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战略研究和系统谋划,积极破解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我省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约束力。 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把握五个方面的导向:一是突出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更大步伐的新要求。充分衔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深入分析支撑条件,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明确战略举措,在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征程上迈出

合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合肥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合肥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合肥市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突出改革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坚持等高对接,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打造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突破口。“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快速提升,技术储备实现提档升级,集聚发展态势日益显现,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 一是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实现20.5%和21.9%的较高增长率。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达到2788.8亿元和698.7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3%。 二是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推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

业总产值比重达29.9%。新型显示、机器人等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取得显著成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三是成为区域竞争的新标杆。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户,新增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279个;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达15000件、3300件。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启动建设。成立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生物育种、农业物联网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四是成为改善民生的主力军。大力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两化深入融合,提升信息消费供给水平,有效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的供给。积极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市、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市,带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快速增长,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发展机遇

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89号 《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5年12月29日省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王金山 二○○六年一月十九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规范城市规划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城市规划管理,是指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及监督检查。 第三条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实行依法管理。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规 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委员会负责审查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 人民政府审批的城市规划草案,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方案 以及其他需要审查的城市规划草案。 城市规划委员会由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违反规定下放城 市规划管理权限。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规 划管理公示制度,促进城市规划管理的公开、公正和高效。 第八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城 市规划管理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每年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 政主管部门报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编制 第九条城市规划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 (一)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跨设区的市的城镇体系规划 由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二)设市城市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由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 织编制。 第十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循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规划原则,符合 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和技术手段。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招标投标、多方案比较等方式,择优确定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城市规划编制任务。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的城市规划草案,应当经该单位的注册城市规划师签字 盖章,并附具公众意见、专家评审意见采纳情况的报告,方可按照法定程序报批。

江苏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修订图文稿

江苏控制性详细规划编 制导则修订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全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6号令发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其管理工作。 3、基本原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 (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关系; (3)合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 (4)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5)体现公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4、内容要求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划定规划编制单元,在用地策划的基础上,对编制单元进行地块划分。明确各地块的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筑建造、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地下空间利用等控制要求,提出空间环境景观控制引导原则,明确各地块的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 5、其他规定 (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地块变更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变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变更。 二、编制单元划分 1、编制单元划分目的 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作为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位。 2、编制单元划分原则 (1)地域完整 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部地域范围。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实现无缝衔接,同时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相关要素的协调。 (2)界线稳定 编制单元应综合考虑城市行政区划、自然地貌、城市特征、功能区划分、主要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景观组织、社会组织等要素确定,其“四至”界线应明确、稳定,经过划定的编制单元,原则上不应更动。 (3)规模合理 编制单元面积一般以100~1000公顷为宜。用地功能相对单一的地区宜适当划大,用地功能相对混合的地区宜适当划小;城市新区宜适当划大,旧城区、城市中心区等宜适当划小;城市特色风貌区、风景园林、历史街区等特定意图区的编制单元划分,应有利于保护和塑造城市特色。 (4)编码统一 编制单元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统一的编码。 3、编制单元划分成果内容 (1)编制单元汇总表(表2.1) 表2.1?╳╳市(县)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元汇总表

广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范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范 (初稿O)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

目录 1 总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术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区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5 法定文件的编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6 管理文件的编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7 附件的编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8 其他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附录1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体系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附录2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安徽城乡规划条例

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 (2010年12月18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分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镇、乡和村庄,镇、乡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不单独划定规划区。 第三条城市和镇、乡应当制定城市规划、镇规划和乡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应当制定村庄规划的区域。鼓励其他村庄根据发展需要制定村庄规划。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注重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突出地域特色和传统风貌,改善人居环境。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编制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给予经费支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需要,在年度预算中安排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 第七条经依法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管理,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城乡规划实施及监督管理的效能。 对在城乡规划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委员会是本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决策的议事机构,负责审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和需要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的城乡规划草案以及需要其审查的其他城乡规划草案,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审查意见。 城乡规划委员会由本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行政部门负责人、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其成员由本级人民政府聘任。城乡规划委员会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运作程序和表决方式等工作规程。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其中,设区的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乡规划工作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按照规定职责承担有关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江苏省城市规划条例全文

江苏省城市规划条例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保障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规范有序地实施城乡规划,根据《 * 城乡规划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第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工作的领导,根据城乡规划工作的需要,加强规划管理机构建设,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四条省、市、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依法做好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有关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应当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规划区。

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镇、乡、村庄,镇、乡规划区范围内的 村庄,不单独划定规划区,由其隶属的城市或者镇、乡统一实施规划管理。 第六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并符合国防建设和防灾减灾的需要,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处理好与交通、水利等相关规划的关系。 第八条鼓励开展城乡规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推进城乡规划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全省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城乡规划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城乡规划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效能。 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和修改 第九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人民政府根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组织编制,报 * 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城镇发展战略; (二)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 (三)区域空间的城镇功能结构和规划要求; (四)为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生态环境等需要严格控制的 区域;

广东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一、本“标准”以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3 年制定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的工日定额以及建设部建规[1996]191 号文< 关于申请调整规划设计工日单价的函> 作为依据,参考<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年修订本) 的升价比率进行修订。 二、对于1993 年国家颁布的( 城市规划收费工日定额) 所缺的项目,按照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测算的结果进行补充。 三、本标准为甲级资质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标准,乙级、丙级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按本“标准”分别乘以0.9 、0.85 系数收费。 四、经济特区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按“深圳市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收费标准” (1999 年修订版) 收费。 五、本标准只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市场指导价,各规划设计单位可根据工作难易程度上下浮动。 六、外资和中外合资建设项目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参照国际城市规划收费标准,由承担方与委托方协商确定。 七、执行本“标准”的规划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成果,必须符合国家颁发文件中的有关深度及质量标准,提供规划文件六套,其中城市总体规划须包括彩图一套,电子文件一套。委托单位要求增加的份数,另收工本费。 八、委托方负责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基础资料( 包括地形图及其电子文件) ,承担方负责汇总,如委托方不能提供所需资料,要由承担方承担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工作的,其资料费、地形图及其电子文件加工费等费用由委托方支付。 九、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必须持有国家统一颁发的城市规划设计资质证书,经工商登记、并在广东省建设厅登记注册后,方可进入广东市场,收取城市规划设计费。 十、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应遵守建设部办公厅< 关于转发深圳市建设局,规划国土局制止不正当压价竞争的通知>( 建设办设[1995]193 号) 的有关规定,不得进行不正当压价竞争。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精心整理 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到哪些环保内容呢?聘才网小编马上为您解读,详 细请看下文。解读十三五规划中的环保政策日前,《人民日报》公布“十 三五”规划的十个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这说 当前, 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提,形成“新五化”。随即,在7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多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生态文明政策体系,

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做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被视为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理念、原则、目标、实施保障等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此方案设定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就是在 化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也日益紧迫。“‘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包括生态空间、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制度等在内的完整体系,而以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体系没有这么完整。同时,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建立起来,

特别是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将建立起来,各个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将更加明确。同时,新的环保法开始严格实施。”李佐军表示。而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工作,李佐军认为,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采取行动。第一,优化资源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即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清洁能源等,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排放 明体制改革的大幕。环保领域的业内人士也对“十三五”充满期待。平安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十三五”规划将把环保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硬性任务,有望在未来5年内为“环境质量目标导向”背书。除了原有的四项常规污染物的总量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工作“五统筹”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工作“五统筹”实施方 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皖政办[2017]15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7.02.12 【实施日期】2017.02.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工作“五统筹”实施方案的通知 (皖政办〔2017〕15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城市工作“五统筹”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2月12日 城市工作“五统筹”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工作“一尊重五统筹”重要思想,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创一建”工作目标,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系统性,提升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宜居性,调动各方面推进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发〔2016〕40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发〔2016〕50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创建城市特色风貌、创造城市优良环境、创优城市管理服务,着力打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到2020年,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特色风貌初步彰显,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病”有效缓解,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较大提升,走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体现安徽特色、顺应人民期盼的城市发展道路。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实施规划引领行动,实现规划全域覆盖,提高城市工作的全局性。 贯彻“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对接全国城镇体系规划,落实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明确空间总体布局,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强分区分类指导,促进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综合协调作用,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形成“两圈两带一群”发展格局。力争合肥、芜湖、蚌埠市纳入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争取黄山市纳入全国特色中心城市。

江苏高速公路网规划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速公路网作为现代化运输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交通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调好交通与资源、环境、区域共同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一、规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公路是现代社会必需的基础设施,是各种经济社会活动联系的纽带,是兼具出行方便性与机动性的最佳交通方式。高速公路在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运输效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市化发展等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发展高速公路是江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交通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体现。 (一)发展回顾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和“三步走”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稳步发展,公路客货运量急剧增加,公路交通长期发展滞后产生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特别是主要干线公路交通拥挤、事故频繁、效率低下。为此,交通部于1992年研究制定了“五纵七横”3.5万公里的国道主干线建设规划。在其指导下,我省于1993年编制完成了5100公里的干线公路网规划,并在此基础上,于1996年制定了“四纵四横四联”35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1996-2020)。 十多年来,江苏高速公路发展经历了“八五”起步、“九五”展开和“十五”初步形成网络三个阶段,表现为“起步迟、起点高、发展快、质量好”。1993年沪宁高速公路的全面开工,揭开了江苏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1996年沪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江苏高速公路零的突破;200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了新的跨越;至2004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24公里,在建1150公里,扩建246公里,在建长江公路大桥3座;预计2008年,“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将全部建成。

广东省城市规划委员会指引

广东省城市规划委员会指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主要职能与构成 (2) 第三章工作程序 (4) 第四章委员的聘任资格和责任 (5) 附件一城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置建议 (7) 附件二城市规划委员会机构设置示意图 (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建立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确保《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根据《城市规划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条例》,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城市规划委员会是城市人民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决策的议事机构,受城市人民政府委托就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向城市人民政府提出审议意见。 第三条城市规划委员会工作经费纳入城市人民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第四条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条例》要求,参照本指引制定城市规划委员会章程、议事规则(含委员会的产生、任期、议事规则等),同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章主要职能与构成

第五条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一)审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专项规划; (二)审议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方案,核定尚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之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 (三)审议城市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 (四)城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其它职责,包括:审议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方面的地方性技术规则、规定等。 第六条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由城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设区城市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由不少于二十一人的单数成员组成,县级市和县城的城市规划委员会由不少于十五人的单数成员组成。其中专家和公众代表人数应当超过二分之一。委员由城市人民政府聘任,换届工作与政府同步,在政府换届后的三个月内完成。 第七条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城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代表应当包括城市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分管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包括建设、市政公用、发改、国土、交通、环保、文化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第八条城市规划委员会中的专家和公众代表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自愿、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进行推选。专家不包括城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九条城市规划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由市(县)长担任;副主任委员一至三名,由常务副市(县)长、主管城市建设的副市(县)长等市(县)政府领导担任;设秘书长一名,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 第十条城市规划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3—5名工作人员组成。办公室主任由城市规划委员会秘书长担任,办公室成员由秘书长提名,报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后聘任。作为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办公室在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办公,负责处理城市规划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并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城市规划委员会各项章程、工作规则的起草工作; (2)负责城市规划委员会会议的组织工作,包括会议筹备、会议记录和审议意见的起草、以及会议档案的整理和归档等;

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

江苏省城市设计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为促进提高城市规划编制质量,加强城市地区的整体筹划,提升城市品位和特色,规 范各类城市设计的技术要求和编制管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2、本导则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江苏省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单项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县城所在地镇的有关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参照执行。 3、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满足使用者要求,从使用者角度,满足其基本 需求及认知、审美需求,促进公共资源的公平使用,营造高质量 的人居环境。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规划地段及周边的基本状况,尊重自 然和人文环境特征,体现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 经济可行。加强经济可行性评估或测算,与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相适应,并有利于落实节能减排和集约发展的基本原则。

有利实施。考虑多元化实施主体的特点,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实施充分衔接,满足实施和管理的要求。 4、城市设计的内容与作用 4.1 城市设计的层次和内容 城市设计是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组织与优化为目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经济 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城市设计分为总体规划阶段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的城市设计。 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运用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在城市功能、用地布局、空间组织等方面体现城市设计的内涵,并在城市景观设计、风貌特色塑造等方面重点表达城市设计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以及根据城市规划管理需要划定的其他重要地区、地段、节点,从城市(整体)角度单独进行的深化设计。 4.2 城市设计的组织方式

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一、本“标准”以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3 年制定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的工日定额以及建设部建规[1996]191 号文< 关于申请调整规划设计工日单价的函> 作为依据,参考<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年修订本) 的升价比率进行修订。 二、对于1993 年国家颁布的( 城市规划收费工日定额) 所缺的项目,按照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测算的结果进行补充。 三、本标准为甲级资质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标准,乙级、丙级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按本“标准”分别乘以0.9 、0.85 系数收费。 四、经济特区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按“深圳市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收费标准” (1999 年修订版) 收费。 五、本标准只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市场指导价,各规划设计单位可根据工作难易程度上下浮动。

六、外资和中外合资建设项目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参照国际城市规划收费标准,由承担方与委托方协商确定。 七、执行本“标准”的规划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成果,必须符合国家颁发文件中的有关深度及质量标准,提供规划文件六套,其中城市总体规划须包括彩图一套,电子文件一套。委托单位要求增加的份数,另收工本费。 八、委托方负责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基础资料( 包括地形图及其电子文件) ,承担方负责汇总,如委托方不能提供所需资料,要由承担方承担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工作的,其资料费、地形图及其电子文件加工费等费用由委托方支付。 九、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必须持有国家统一颁发的城市规划设计资质证书,经工商登记、并在广东省建设厅登记注册后,方可进入广东市场,收取城市规划设计费。 十、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应遵守建设部办公厅< 关于转发深圳市建设局,规划国土局制止不正当压价竞争的通知>( 建设办设[1995]193 号) 的有关规定,不得进行不正当压价竞争。

2017十三五总规划纲要解读

50个常用名词及解释,目的是帮助大家成为问不倒的“理论达人”。 1“五位一体”总布局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五大发展理念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5“五大思维”能力 答: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6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是什么? 答:国内生产总值比二0一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7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两个倍增”、“两个同步” 答:“两个倍增”,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 8一带一路 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9互联网+

答: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1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1两学一做 答:“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12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 答: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3四个自信 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党面临的“四大危险” 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15党面临的“四大考验” 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16八项规定 答: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强调要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17中央政治局强调的“四种意识” 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