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28课111

导学案28课111
导学案28课111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

【55-28-1观潮】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句、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学法指导: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1、填空:

《观潮》选自,作者,字,号,(朝代)文学家。著有、、等。

2、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尔一舸()善泅()倍穹()

珠翠罗qǐ() sù( )迎而上Jiù( )赁()看幕如lǚ()平地鲸波万rèn(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5)珠翠罗绮溢目溢:(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

出没:(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古义:今义:(2)吞天沃日古义:今义: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今义:标枪:古义:今义: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

(1)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海涌银为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以:以此夸能()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3)仅:仅如银线()仅有“敌船”为火所焚()(4)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势:势极雄豪()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6)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腾: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腾身百变()

7.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描写了钱塘江观潮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请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观潮”的?

3、题目为《观潮》,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校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

4、课文是怎样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当堂达标】:1、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

(1)仅有“敌船”为火所焚()(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3)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4)出没于鲸波万仞

中()

2、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B: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C: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课外拓展】1、按原文填空。

(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课后反思】

自我评价:对子评价:教师评价:

第28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第28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周旺中学初一语文教师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 2、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3、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难点: 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正确理解课文主旨。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2.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学习过程 【感知课文】 1、记一记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选自《》,作者,字仲可,近代人,浙江杭州人。清朝光绪十五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是南社重要诗人。晚年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过《辞源》和《中国人名大辞典》的编辑工作。其人好学不倦,勤于笔记,著述甚多。文中表现了蔡勉旃“”的高尚品质。 2、读一读 ①学生读课文,不会读的生字词划上记号。 ②组内相互讨论,查阅工具书和结合下面注释解决字词的读音。 ③尝试练习读准下列生字词的字音。 旃( ) 璘( ) 诺( ) 敦( ) 券( ) 亡.何( ) 其人亡.( ) 愕() 语( ) 卒()辇( ) ④学生再读课文,注意文中的停顿。 ⑤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⑥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3、译一译 ①以组为单位,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把文章口头翻译一遍,遇到疑难问题先与小组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就举手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商讨解决。 ②指名学生口头翻译。 ③尝试练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重诺责(诺责:) 敦风义(敦:风义:) 不立券( 券: ) 且父未尝语我也(尝:语: ) 归之( 归: ) 而翁知我( 而:翁: ) 卒辇而致之(卒:辇:致:) 亡何( ) 愕然()以千金寄之(寄:) ④翻译下列句子 (1)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8课导学案及答案

28、《观潮》 学习目标: 1.读懂读通文章,记住一些文言词句。 2.整体把握文章,知道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学习过程: 前置作业 一、基础知识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雷霆()艨艟数百()如履平地()罗绮()僦赁看幕()万仞() 2、《观潮》选自《》,作者,代湖州人。 3、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课堂探究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5、文章第一、二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6、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 7、这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 当堂检测 四、课内精读 (一)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8、第一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9、第一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行描写? 10、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 11、第二段文字主要写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8课《胸有成竹》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胸有成竹》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 3.能熟练地复述这个成语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学习文与可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许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同学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师要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9页。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新词,分析字形。

4.汇报识字结果。 (1)认读生字卡片。(个人读,齐读) 闻wén名妙诀jué琢zuó磨mo 形态tài颜yán色 季jì节时辰chen凝nínɡ神逼bī真 谦qiān虚xū画huà画房前屋wū后胸xiōnɡ有成竹(2)分析字形。 左右结构的字:胸诀琢颜谦上下结构的字:态季 半包围结构的字:闻磨逼虚屋画 5.练习书写,老师做重点指导。 “胸”的右半部分的笔顺:。 “闻”的笔顺: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同学们,读了课文内容,你们能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什么问题吗? 2.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1)文同画竹的妙诀是什么? (2)“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 3.师:这些问题你会回答吗?学完了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弄清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认读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开火车竞读——齐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观潮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1

观潮 课题:观潮课型新知预展 学习目标:1熟读并翻译文章,记住文中的重点文言词汇 2整体把握文章,说出文章从哪些方面写“潮”的 3通过本文的学习,说说文中有哪些你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至少两点)学习重点:翻译文章,记住文中的重点文言词汇 知识链接: 钱塘江大潮,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它的形成与其独具的自然条 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 窄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其二,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 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下;前浪遭阻,后浪又上,波赶波, 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自主预习: 1.给下列字词注音 雷霆()杨诚斋()艨艟()如履平地() 倏尔()一舸无迹()善泅()僦赁()罗绮() 2.辨明词义: 既望方玉城雪岭出没 倏尔略不相睹皆披发文身江干 溢目溯迎而上如履平地随波而逝僦赁3.重点句子翻译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合作探究教学随笔教学反思:

1.通过梳理文章,说说文章四个段落分别写了哪些内容?着眼点和立足点分别是什么?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文中从哪些词语来写钱塘江潮之“伟观”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用成语语来形容一下这种景象。(至少三个) 3.第四段中写观潮人数之多与上文写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有何联系? 4.文章题目是观潮,通过自主预习,大家已经知道了钱塘江潮之“伟观”,请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面从写作方法来进行赏析。 拓展运用: 请你展开想像,结合课文内容为钱塘江大潮写解说词。

导学案28课111

班级:组名:姓名:时间: 【55-28-1观潮】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 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句、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学法指导: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1、填空: 《观潮》选自,作者,字,号,(朝代)文学家。著有、、等。 2、注音或写字: 每岁京尹()艨()艟()shū()尔一舸()善泅()倍穹() 珠翠罗qǐ() sù( )迎而上Jiù( )赁()看幕如lǚ()平地鲸波万rèn(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沃:(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3)人物略不相睹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5)珠翠罗绮溢目溢:(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文:(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溯迎: 出没:(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干: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海涌银为郭古义:今义:(2)吞天沃日古义:今义: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骑:古义:今义:标枪:古义:今义: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 (1)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海涌银为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2)以:以此夸能()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3)仅:仅如银线()仅有“敌船”为火所焚()(4)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势:势极雄豪()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6)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腾: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腾身百变()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华南虎》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8《华南虎》课中导学案 【学习方针】 1.理清思路,全体掌握诗篇结构。 2.学习标志的写作方法,了解华南虎标志意义。 3.了解诗人在窘境中不平的品格和对自在的巴望。 【学习进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教师安置咱们收集有关“虎”的成语,现在请咱们说说。 二、预习查看 1.查看预习学案的完结状况。 2.查看课文吟诵及字词掌握状况。 3.查看收集的作者、著作等状况。 (1)华南虎: (2)牛汉(1923—): (3)写作布景: 三、全体感知

1.华南虎在窘境中不平服,软禁中力求自在和品格独立,具有傲慢不羁的魂灵。本诗创造于“十年动乱”的特定时代。这是一个软禁生命、戕害魂灵的时代。诗人以一颗灵敏的心,激烈地感触到这种悲怆和磨难,一起也感触到了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的坚强奋斗精力。 2.自读这首诗,品尝诗中含义。 3.小组内互读,沟通研讨不理解的当地。 四、研读赏析 1、百兽之王的华南虎遭到怎样的待遇? 2、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耻辱”? 3、诗人笔下的这只山君具有怎样的特性? 请从课文中找 出诗句阐明。 4、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惭愧”? 5、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6.作者最终写“我总算理解……”中“我”这时理解了一些什么?

7.诗人为什么没有被风景如画的漓江景致招引,却偏偏 被这只笼中之虎深深牵动?是华南虎的什么深深牵动了他?你 从哪里看出来? 8.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征? 五、拓宽延伸 1.有关“虎”的成语有哪些? 2.日子中还有许多具有华南虎这样具有不羁魂灵的人物,你罗列出在窘境勇于与命运作坚强反抗的“山君”吗? 3. 学习这首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六、讲堂小结 正如《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 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灭掉,可便是打不败他。咱们要有虎的精力,以自己强壮的精力来开辟人生的荆棘路,做日子的勇者、强者、胜者! 七、合格检测 八、作业 收集有关虎这种动物的有关资料或故事,并讲给咱们听。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25-28课)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25-28课)导学案及知识点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一、播放动画,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配音: 同学们,你会发现我们周围的人有的性子急,有的性子慢。如果一个性子很急的人和一个性子很慢的人碰到了一起,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看看到底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2.指导两读课题:(出示课题和以下文字) 齐读课题,请突出人物的性格; 齐读课题,请突出人物的身份。 3.师生交流。 二、目标引领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缝、箱、夸”等11个生字,会写“性、卷、货”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衬衫、负责、手艺”等词语,积累“衣”字旁的字,认识多音字“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了解故事的内容,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了解“裁缝”与“顾客”之间的故事。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故事的趣味性,激发想象的兴趣。 学习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 学习难点: 感知故事的趣味性,激发想象的兴趣,会复述故事。 学法指导(供教师参考) 首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课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新课学习中。然后通过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了解“裁缝”与“顾客”之间的故事。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 三、字词运用 (一)读准生字。 xìng juǎn huò qǔ jiá kuā 性卷货取夹夸 wù chèn shān fù zé yì 务衬衫负责艺 (二)词语认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第28课《出师表》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28.出师表

作者、题目及写作背景简介 1、作者 诸葛亮(181—234),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曹丕代汉后,他建议刘备称帝,并自命任丞相。建兴元年(公元223)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得中原。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传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著作有《诸葛亮集》。 2、解题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3、写作背景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2019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28课时 与圆有关的计算导学案

2019版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28课时 与圆有关的计算导学案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 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将正多边形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 2. 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及组合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3. 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掌握圆柱、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难点:会计算圆的弧长、扇形的面积及组合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⑴各边________,各角_________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外接圆(或内切圆)的圆心叫做正多边形的_________. ⑵ 正多边形都是_ _对称图形,一个正n 边形共有____条对称轴.如果正n 边形的边数为偶数,它又是____对称图形 . ⑶圆的有关计算公式(设半径为R ,圆心角的度数为n ?): ① 圆周长C =_________,弧长l =______________. ②圆面积S =______________, S 扇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圆锥: 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________. 这个扇形的______是圆锥的母线长, 这个扇形的_______是圆锥底面圆的周长. 二、典型例题 1.与正多边形有关的计算 : (1)(xx·北京)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6 B. 12 C. 16 D. 18 (2) (xx·沈阳)如图,正六边形 ABCDEF 内接于⊙O ,正六边形的周长是12,则 ⊙O 的半径是___________. 2.与弧长有关的计算 : (3)(xx·咸宁) 如图,⊙O 的半径为3,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连接OB OD ,,若BOD BCD ∠∠=,则弧BD 的长为___________. (4)(xx·安顺)如图,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ABC ,在水平桌面上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若12 BC cm =,则顶点A 从开始到结束所经 转到△A B C '''的位置, r l O

最新语文教案:第28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最新语文教案:第28课《古文二则》导学 案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2、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3、在阅读 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教学重点: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难点:在阅读中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正确理解课 文主旨。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理解《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意,掌握 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2.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二、学习过程 【感知课文】1、记一记《蔡勉旃坚还亡友财》选自 《》,作者,字仲可,近代人,浙江杭州人。清朝光绪十五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 是南社重要诗人。晚年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过《辞源》和 《中国人名大辞典》的编辑工作。其人好学不倦,勤于笔记,著述 甚多。文中表现了蔡勉旃“”的 高尚品质。 2、读一读①学生读课文,不会读的生字词划上记号。 ②组内相互讨论,查阅工具书和结合下面注释解决字词的读音。③ 尝试练习读准下列生字词的字音。旃( ) 璘( ) 诺( ) 敦 ( )券( ) 亡何 ( ) 其人亡( ) 愕

()语( ) 卒 ()辇( )④学生再读课文,注意文中的停顿。⑤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 出他的优点和不足之处。⑥开展小组朗读比赛。3、译一译①以组 为单位,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把文章口头翻译一遍,遇到疑难 问题先与小组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就举手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商 讨解决。②指名学生口头翻译。③尝试练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词的意思重诺责(诺责: ) 敦 风义(敦:风义: )不立券 ( 券:) 且父未尝语我也(尝:语: )归之 ( 归:) 而翁知我 ( 而:翁: ) 卒辇而致之 (卒:辇:致: ) 亡何 ( ) 愕然()以 千金寄之(寄:)④翻译下列句子(1)安有寄千金而 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2)券在心,不在纸。(3)卒辇而致之。(4)重诺责,敦风义。4、讲一讲请一个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阅读课文。在他读的时候,请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本文讲了一个什 么故事? 【探究课文】1、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蔡勉旃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2、本文是如何体现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的呢? 3、

第28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第28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2、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3、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教学重点: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难点: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正确理解课文主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理解《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2.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二、学习过程【感知课文】1、记一记《蔡勉旃坚还亡友财》选自《》,作者,字仲可,近代人,浙江杭州人。清朝光绪十五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是南社重要诗人。晚年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过《辞源》和《中国人名大辞典》的编辑工作。其人好学不倦,勤于笔记,著述甚多。文中表现了蔡勉旃“ ”的高尚品质。 2、读一读①学生读课文,不会读的生字词划上记号。②组内相互讨论,查阅工具书和结合下面注释解决字词的读音。③尝试练习读准下列生字词的字音。旃 ( ) 璘( ) 诺( ) 敦( )券 ( ) 亡何( ) 其人亡( ) 愕()语 ( ) 卒()辇( )④学生再读课文,注意文中的停顿。⑤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⑥开展小组朗读比赛。3、译一译①以组为单位,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把文章口头翻译一遍,遇到疑难问题先与小组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就举手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商讨解决。②指名学生口头翻译。③尝试练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重诺责(诺责: ) 敦风义(敦:风义: )不立券( 券: ) 且父未尝语我也(尝:语: )归之( 归: ) 而翁知我( 而:翁: )34 2019--05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读懂古文,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2、理解文意,

第28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第28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设计:高春峰审核:七年级语文组复审:王树东)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学生能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2.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设置情境:老师向学生借一笔钱,问需不需要打一个借条。 二、自主学习 1、初次阅读,快速的默读课文,并借助字典为加粗的字词注音。 旃璘诺敦券 亡何其人亡语卒辇 2、再次阅读,大声的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遇到疑难问题先与讨论小组讨论,如果不能解决就举手与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商讨解决。 3、积累文言字词 一词多义:

而翁知我又有某以千金寄之 而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以无以应 卒辇而致之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 三、合作探究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提问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蔡勉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本文是如何体现蔡勉旃“重诺责,敦风义”的呢? 4.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 5、在现实社会,“不立券”的做法值不值得提倡? 四、巩固练习 一、解释粗体字的意思。 1、重诺责,敦风义()() 2、亡何,其人亡()() 3、且父未尝语我也()() 4、而翁知我()

5、卒辇而致之()() 6、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二、课下你能搜集一些有关金钱、诚信的故事、成语、名言警句吗? 第二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实话实说 有一次,你正过河,小船超载,必须将船上的七件货物(健康、金钱、名誉、事业、诚信、自由、爱情)中的六件扔掉,只保留其中一件,你将如何选择?请说明理由。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把握节奏 2、掌握重点词义(加粗的)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 就傅读书()师应之曰() 即问()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此非常儿也()3、一词多义 先生是年乃能言 言日数千言 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第28课时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导学案

第28课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导学案 【学习目标】 【重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难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知识梳理】(P99——102) 1、价值判断的含义是什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是什么?(P99第一段)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是什么?①②③(P99第二段)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P99第三、四段) (1)为什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含义是什么? (3)把握好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何意义? 4、影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因素有哪些?①②(P100第一、二段) 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是什么?(P101第一段) 6、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①②③④(P102第一段) 【合作探究】 马永顺,我国著名的林业劳动模范,在当林业工人的34年里,共伐木36500多棵。1992年退休后,他又带领全家人共栽树5 000多棵,以此“向大山还债”。联合国授予他世界环保“五百佳”的称号,国家林业部授予他我国建国以来“林业英雄”第一块金牌。马永顺从伐木功臣变为造林英雄。1.马永顺作出砍树到栽树的价值选择是如何形成的? 2.马永顺的上述转变,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什么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还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3.马永顺的事迹对我们作出正确价值选择有什么启示? 【思维拓展】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联系: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二者同属于主观范畴,都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提醒从个人角度看,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产生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冲突。这要求我们明确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3.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是,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要自觉站在最 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提醒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一般标准有两个,一是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思考判断】 (1)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

28.《女娲造人》导学案及答案

28、《女娲造人》导学案 设计:龙的故乡 【学习目标】 1、了解神话的特点。。 2、通过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作用。。 3、通过朗读,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并运用创造性想象改编神话。。 【学习重点】 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学习难点】 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如引导学生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作另一种推测。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女娲澄澈掘起 掺和莽莽榛榛踪迹 2、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奔奔榛榛开僻气慨兴高彩烈 3、填空、简答。 、 ___ 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 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_和_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本文选自 ___ ,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叙述了 _____________ 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科学地解释,于是被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 的想像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一个被幻想加工过的神奇世界便产生了:山川日月风雨等自然事物都有一个专司其职的神灵;开天辟地后的盘古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威武的太阳神每天乘坐羲和驾驶的车子绕天巡行……。 人,到底从何而来?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像创造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就是袁珂根据中国古代神话而改写的。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初读课文 1、听一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记一记。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们首先都要积累一些新词。在听读中,你圈点勾画了哪些生字词? 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 合作探究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师生共用导学案 课型:讲读课备课:徐春红备课时间:2015、4、28 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了解何为赠序。 2、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3、把握本文因事说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语言风格。 4、辩证看待学习中的难与易、苦和乐。 【学习重难点】 1、积累重要文言词汇。 2、学习古人求知若渴,克服艰难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 【知识】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学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基、高启并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为明“开国文臣之首”。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的文字,容多是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的文字【预习导学】 一、熟读课文, 1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 嗜()学:逾():硕(): 俟():衾():烨()然: 叱()咄():皲()裂: 媵()人:容臭(): 负箧()曳()屣():。 2、指出下列通假字,并解释。 ①四支僵劲不能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③滕人持汤沃灌 3、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走送之古:今:②日再食:今:

③滕人持汤沃灌古:今: 4、一词多义 (1)至礼愈至()(2) 以无从致书以观() 至舍()以是人多以书假()而足肤皲裂而不知()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计日以还()(4)之弗之怠()走送之()当余之从师()慕圣贤之道() 5、词类活用: ①手自笔录②腰白玉之环 ③录毕,走送之④余立侍左右 6、翻译下列句子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能用原文时请用原文): 1.文章主要是以作者自身经历,勉励马生读书当且(用原文)。

四年级下人教版语文25-28课导学案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知识链接: 伽利略,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试验科学家的先驱。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 比萨斜塔,意大利城的一幢建筑,建于1174年。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定中心已偏离他体重垂直中心线。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大噪。1918年起,每年增加斜度为一毫米。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检测交流 1、朗读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违妄执 着 略 辩 奉 违 磅 拴 释 宣 萨 妄 执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交流合作探索 1、通过读课文,我认为伽利略是一个(_____ ___)的科学家,因为(从课文中找理由) 2、伽利略的这个试验证明了铁球往下落的跟没有关系。 围观的人惊讶的原因是:原以为没想到 3、我能说一说“一个事实,两个相反结论”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研读第三自然段,以公式法、图示法、描述法等进行说明) 4、他的试验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要到比萨斜塔上来做公开试验呢? 5、我联系生活实际谈理解:“这时大家才明后,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才”说明 “大”说明 我体会到 迁移训练: 1、听写词语 辩论寻常解答信奉容许违背曾经拖住的确更改 解释教授宣布固执胆大妄为伽利略比萨城亚里士多德 2、找到课文中的反义词。 3、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

导学案模板全套

崆峒区东大街小学教师导学教案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 科目: 年级: 姓名:

教学计划 学 情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目 标 与 任 务

方法与过程

总课数或每周总授课时考试 5 70 授课时间8.28 2 节数数次数 章数 日期 页数 周次章节教材内容教时实验备注起讫 起讫 月日月日 一8. 28 9 1 1 分数乘法 2 12 5 二9 4 9 8 1 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和 整理与复习 13 18 5 三9 11 9 15 2 位置与方向(二)19 27 5 四9 18 9 22 3 分数除法28 36 5 五9 25 9 29 3 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和 练习 37 45 5 六10 2 10 6 国庆放假 七10 9 10 13 3 分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及完成练习册 46 47 5 八10 16 10 20 4 比48 56 5 九10 23 10 27 4 复习比和期中总体复习 5 十10 30 11 3 中期考试

总课 每周总授课时考试 节数数次数授课时间 数或 章数 日期 页数 周次起讫章节教材内容教时实验备注 起讫 月日月日 讲解期中试卷 十一11 6 11 10 5 57 61 5 认识圆 十二11 13 11 17 5 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62 71 5 十三11 20 11 24 5 圆的面积和扇形72 76 5 圆的整理和复习及完成 十四11 27 12 1 5 77 81 5 练习册 百分数的意义、写法和小 十五12 4 12 8 6 82 88 5 数的互化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及整 十六12 11 12 15 6 89 95 5 理和复习

2016初中数学一轮复习课时导学案30讲:2016初中数学中考一轮复习第28课--圆的综合导学案

2016年初中数学中考一轮复习 第28课圆的综合导学案【考点梳理】: 1、圆与三角形 2、圆与四边形 3、圆与函数 4、圆与图形变换 【思想方法】 方程思想,分类讨论 【考点一】:圆与三角形 【例题赏析】(2015?湖北, 第25题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AE 和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E,AE交⊙O于点D,直线EC交AB的延长线于点P 接AC,BC,PB:PC=1:2. (1)求证:AC平分∠BAD; (2)探究线段PB,AB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AD=3,求△ABC的面积. 考点:圆的综合题. 分析:(1)首先连接OC,由PE是⊙O的切线,AE和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可证得OC ∥AE,又由OA=OC,易证得∠DAC=∠OAC,即可得AC平分∠BAD; (2)由AB是⊙O的直径,PE是切线,可证得∠PCB=∠PAC,即可证得△PCB∽△PAC,然后 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与PB:PC=1:2,即可求得答案; (3)首先过点O作OH⊥AD于点H,则AH=AD=,四边形OCEH是矩形,即可得AE=+OC,由OC ∥AE,可得△PCO∽△PEA,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OC的长,再由△PBC 思考与收获

∽△PCA,证得AC=2BC,然后在Rt△ABC中,AC2+BC2=AB2,可得(2BC)2+BC2=52 思考与收获BC的长,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1)证明:连接OC, ∵PE是⊙O的切线, ∴OC⊥PE, ∵AE⊥PE, ∴OC∥AE, ∴∠DAC=∠OCA, ∵OA=OC, ∴∠OCA=∠OAC, ∴∠DAC=∠OAC, ∴AC平分∠BAD; (2)线段PB,A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AB=3PB. 理由:∵AB是⊙O的直径, ∴∠ACB=90°, ∴∠BAC+∠ABC=90°, ∵OB=OC, ∴∠OCB=∠ABC, ∵∠PCB+∠OCB=90°, ∴∠PCB=∠PAC, ∵∠P是公共角, ∴△PCB∽△PAC, ∴, ∴PC2=PB?PA, ∵PB:PC=1:2, ∴PC=2PB, ∴PA=4PB, ∴AB=3PB;

秋语文版语文九上第28课《马说》word导学案

菱角中学九年级上册语文师生共用讲学稿 教学内容:28、马说课时 2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有关“马”的成语:马到成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快马加鞭。伯乐相马。 (二“说”是古代的一种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大致相似。如学过的“说”有《》、《》等。 韩愈,朝文学家、哲学家,字。世称。有“”的美称。与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三)初读课文,把握字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2.字词:A。注音:祗()骈()食()马者其真无马邪() B.通假字:食-- (喂养)材-- (才华)见-- (表 现)邪-- (语气助词,“吗”) 3.男女同学各一名代表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学生再齐读。 (四)再读课文,推究文理。 1.教师出示讨论题,学生分组选择题目讨论。(要求: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原句回答) (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5)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 (6)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2.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 (五)、三读课文,品味意境。 1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作者幼年早孤,由嫂抚养。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最后不得不依附节度使。仕途坎坷,当时社会黑暗,很多有才之士不受重用,他痛感明主难遇,写下此文。) 2 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食马者:比喻伯乐:比喻 千里马:比喻 3 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原文“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 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是“”。 5 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铿锵悦耳,声情并茂,并背诵课文 (六) 拓展延伸 讨论: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其实封建社会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那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 1、伯乐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2、是金子总会发光,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金。 3、不是说能日行千里的马才是好马,能拉车耕地的马只要不偷懒也应该算是好马。 4、既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拥有真本领,又要积极寻找机会,寻找伯乐,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 (可联系实际来谈,如飞人刘翔和教练孙海平。一代影后章子怡和张艺谋等)

冀教版-英语-七上-第五单元第28课导学案

课题:Lesson 28;A Family Picnic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学习并运用重点单词和短语表达go on a picnic;carry;a basket of; 2.学习并运用英语谈论家庭成员聚餐。 【重点、难点】重点:词汇、短语和介绍家庭成聚餐员句型。 难点:掌握并能够使用家庭成员聚餐基本句型 课时:第5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认真准备: A.翻译下面重要的短语 1.去野餐________________ 2. 一篮子……________ 3.阳光晴朗的日子_______ 4. 靠近湖___________ B .完成课后第四题。 二.预习交流、完成情况检查、教师点拨 翻译课文 三、探究新知,要点练习 【知识链接】: 1, and的用法 and 与or做连词,意为“和,与” ,连接并列成分。And 用在肯定句中or 常用在否定句和问句中。 My family and I are going on a picnic near the lake.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 she and I ______ (be) good friends. 你我她是好朋友。 There are lot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for us. 我们有很多的水果和蔬菜。 四.拓展练习. .讨论一:Bob is carrying a big basket of food .(划线提问)______________. 讨论二:It's sunny today.(改为否定句和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当堂练习.检测固学 ( ) 1. Jenny her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A. do B. does C. is doing D. to do ( ) 2. I love my father. My father , too. A. love me B. love I C. loves me D. loves I ( ) 3. is Mary ?-- She is eating a hamburger A. What, doing B. What, do C. What, does D. What, to do ( ) 4. The girl is doing homework. A. she B. my C. she’s D. her ( ) 5. My friends with me tonight. A. play B. will play C. plays D. playing ( ) 6. Are you writing a letter? --- Yes, .

最新锐角三角函数导学案

年 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C B A 斜边c 对边a B (2)13 5 3C B A (1) 3 4C B A 静宁县双岘初级中学 年级:九年级 课 型: 新授课 使用时间: 课题:28.1锐角三角函数(1) 执笔人: 王爱斌 【学习目标】 ⑴: 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⑵: 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设问导读】 一、自学提纲: 1、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BC=10m ,?求AB 2、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AB=20m ,?求BC 3、问题: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 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思考1: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50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a 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思考2:在Rt △ABC 中,∠C=90°,∠A=45°,∠A 对边与斜边 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吗??如果是,是多少? 结论:这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正弦函数概念: 规定:在Rt △BC 中,∠C=90, ∠A 的对边记作a ,∠B 的对边记作b ,∠C 的对边记作c . 在Rt △BC 中,∠C=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 记作sinA ,即sinA= = a c . sinA = A a A c ∠=∠的对边的斜边 例如,当∠A=30°时,我们有sinA=sin30°= ; 当∠A=45°时,我们有sinA=sin45°= .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45°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三、自学检测 1.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sin α的值是﹙ ﹚ A .4 3 B .3 4 C .53 D .54 2.如图,在直角△ABC 中,∠C =90o ,若AB =5,AC =4,则sinA =( ) A .35 B .45 C .34 D .43 3. 在△ABC 中,∠C=90°,BC=2,sinA=2 3,则边AC 的长是( ) A .13 B .3 C .4 3 D . 5 4.如图,已知点P 的坐标是(a ,b ),则sin α等于( ) A .a b B .b a C D 四、控顾训练: 1 如图,在Rt △ABC 中, ∠C=90°,求sinA 和sinB 的值. C B A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