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理念犹如清新的春风,给我们带来新的气息。低年级是学习的起步阶段,在低年级孩子中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意义。但是,低年级孩子自己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都还没有很好地形成,怎样在小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呢?作为从事小学低段教学工作的我,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

实施小班化教学的课题研究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转变观念,重塑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教师角色的改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首先要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地对待课程改革;其次要更新观念,要准确理解新课程理念,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广泛涉猎以求“博”,学习业务以求“专”,加强教研以求“精”,科研开路以求“新”。还要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习。

在这次衢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各县的选拔教师都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形象展现自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课堂上运用的语言都给了我一些启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首先应当准确定位,从讲台走向学生,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兴奋起来时,学生才会表现出这种神态。教师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1 、精心设计导语。“导语”是一堂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第一座桥梁,好的导语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教《画风》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咱们一块儿去旅游,根据老师的描述把你看到的和听到的用笔画出来。学生边听边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老师接着描述:你们闻到了吗?没有?赶快深呼吸,闻到了吗?这是什么香味?你们听到了吗?远处传来了什么声音?多好听啊!赶快把这些让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声音画下来。学生质疑:声音、气味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教师随机引出有三个小朋友却能画风。简单的几句话就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急于想通过阅读,寻求答案。

2 、创设情境。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应艺术地展现作品中所描绘的那种意境。低段课文都充满了生活情趣,要让学生体验这种情趣,教师就得努力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落叶》一文时,我在教室里挂上许多落叶,在黑板上也画上树叶,课件中把落叶设置成飘落下来的动画效果,给学生营造了置身秋天落叶纷飞的情境。课一开始,引着学生去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想象落叶的比喻,很快就把孩子的心给牵住了,在充满幻想的空间里,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在整堂课,我以“树叶飘呀飘,飘呀飘。”这句话贯穿每一个环节,让孩

子体会“甲虫、蚂蚁、小鱼、燕子”在落叶里的快乐。这样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情境教学的特点,可分为形象、情感、环境、角色与理智等类型。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灵活运用。

只有当教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丰富广博的知识。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个教师都应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以丰富有趣的语言、真诚的情感进入每个角色,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孩子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早在1972年的一份报告中就明确地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办法。”日本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之一是: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些中外教育家对此也早有预见。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仔的《教育论》中就已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事实正是这样:我们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正如我们不能带领他们走遍世界每个角落一样;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正像我们能指点他们迈向我们尚未走过的道路一样。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使学

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1 、交给孩子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选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确切妥贴、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不同的喜好。所以,我经常让学生挑最喜爱的词句来品赏、交流,读读背背。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大象博士请助手》中的主要人物大象、小猴、小兔、小熊和小猫,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就显得十分广阔,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讲,自主能力也随之得到培养。又如,我在教《落叶》这篇课文,深读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我抓动物们的“有趣”,让学生再读课文,看图说小动物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挑一处自己认为最有趣、趣喜爱的句子,说给小朋友听。请不要小看这一“挑”调控行为,“挑”在这挑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因为学生有权决定自己爱讲、能讲的一点;“挑”在这里改变了课堂的基本结构,传统教师的“讲”懂,就成学生自己的“练”懂,你讲这一点,他讲那一点,在教师的点拨下、沟通下,由“点”组成了“面”,形成了“体”。

2 、留给孩子质疑的时间,激发孩子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疑是追求新知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学生多方面的疑,也许是来自老师教学的“遗漏”,也许是学生自读自悟中的“疑惑”,也许是教材中的“空白”或“欠缺”,不管什么样情形,都是学生内化语言文字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思维火花的闪现。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来,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的兴趣。老师应给足学生质疑的时间,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并组织其析疑、解疑,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对于低段年级的孩子,教师要消除“提不

出高质量的问题,年龄小不会提问题”等不正确的认识。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孩子从课题、从词句等小范围处去提出不懂的问题。一年级小学生不仅敢提问题,而且会提问题。学生在学《别说我小》一课时,提出了“别说我小”这个“小”字表示什么?在学《小猴子下山》时提出了“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怎样呢?”等有较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解疑中起到“中介作用”,引导学生处理疑难问题。浅显的问题问学生自己解答;重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难点的问题引导帮助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最后教师讲解评价。如教学《桌椅的对话》时,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桌椅为什么会说话?桌椅在说些什么?我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大家去读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这篇简单的课文就在质疑课题、分组合作学习、对话朗读练习中学完。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潜力充分开发出来。

3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出不同的层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要重点指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小组讨论中,全小组怎样合作学习,怎样抓重点、难点,怎样提问,怎样讨论质疑,教师都要重点指导,适时点拨,由面到点,由扶到放,逐层深入。

(1 )一般性的问题,应多采用“自主”性学习。“一般性的问题”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学习语文最基础的环节,如识字、写字,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理解词语及句子,初步读懂某段内容,用画画、唱歌、表演等形式展现课文情景等;二是指阅读中难度较小的问题。学生“自主”性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充分实现个体在语文活动中的自主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如教学《画风》一文,课前指导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风的存在,并简要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课中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起初,我很担心这样的方式流于形式,学习效果差。但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意外的发现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伙伴之间有集体读的,互教互学,集体表演等,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划一的要求,面面俱到的学习,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后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如画一画自己眼中的风,写一写风的语言等,拓展学习空间,验证语文能力。自主性学习的空间大,在单位时间内个体获取的信息量多,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

(2)重点问题,应多采用“合作”性学习。“重点问题”指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句段的理解,对课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及运用语文的规律等。合作性学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是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问题的解决,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对话,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

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如学习《落叶》,当理解了“甲虫、蚂蚁、小鱼和燕子”把落叶当做什么后,我设计了一个句式“树叶飘呀飘,飘呀飘,落到————,——看见了,把它当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会想,最有创造性。小朋友经过合作讨论,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想象:“把落叶当做长颈鹿的项链、小猴的帽子、小鱼的桌子``````”,并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

(3)难点问题,应多采用“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难问题,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像课文中的有关自然科学,耐人寻味的课文结尾等,凡是产生疑问的,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对象。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结构还不完善,低年级和高年级也存在差异性,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活动不宜复杂,应定位在学生“喜欢”的层次上。在教学《不合群的小蝌蚪》一文中,教师将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经过筛选归纳,成为两个主问题:1、从哪些地方看出不合群?2、为什么不合群?这两个主问题综合、集中、覆盖面大。教师就以这两个问题为凭借,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与他人交流、查找相关的资料、开展某种实验等形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应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和重视。

不管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都应和文本内涵紧密结合起来,让它们相互依存,融为一体。

四、充满人文关怀,赏识尊重学生,让孩子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我们的语文课文篇篇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我的家乡》中的小朋友描写了家乡的美景,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是人文;《给妈妈的礼物》中的小作者对妈妈的情怀是人文;《苹果落地》中的牛顿从小爱动脑筋,遇到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的品质也是人文``````读着这一篇篇充满人文思想的课文,使我的人生得到感悟,灵魂得以进化。对语文教育中人文内容的解读和吸纳,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因为孩子的生命发展迫切需要诸如品质、情操、意志、境界、理念、抱负、心绪、情态等这样一些有关“人文“的东西。

我们的课堂也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动作及神态都应体现自己的人格魅力。1 、多一些民主和平等。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教学氛围。要凸现学生主体,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从而使自身的语文素养在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要有目的地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的天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与学生商量后确定,如“同学们是否愿意把这首诗歌的内容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你能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吗?”“你是否把你的看法和同桌进行交流?”等。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学生的心灵才会舒展,愉悦地进入学习情境。2、多一些信任和尊重。一方面是相信学生的能力,小学生尽管年龄小,但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已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应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尊严、权利、灵感和积极性的尊重,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的肯定。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对学力较差的学生,也要鼓励其“我能行”的信念,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在

教学时,经常用“你真行”“想一想,你肯定会说好的”“你真聪明,连老师也没想到”“你的理解确实有独到之处”等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更好地在语文学习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索。3、多一些宽容和激励。教师要宽容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摸索他们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鼓励学生对教师、教材提出不同的意见,赞赏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保护学生迸发的探究火花。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理念,只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探究的过程,教师都要给以肯定。可用“你的理解尽管不全面,但主动思考的精神应该表扬”“你看,他比以前肯动脑筋了,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多好啊”“如果再多给你一点时间,你会完成的更好”等语言,激励学生产生成功的愉悦。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地求全责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将从一次次的斥责、嘲笑中逐渐消失,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只能是一句空话。

以上是我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所谈的一些体会,只是一些非常粗浅的感受。要想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还需不断学习、理解、参与和实践新理念。

《让孩子学会写作》读书心得

《让孩子学会写作》读书心得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读完《让孩子学会写作》,我觉得在蒋老师的世界里,写作也需要“仪式感”。 写作课是我认为比较难教的课程之一,因此,这个月的读书心得我一直拖到了2018年的最后一天完成,我把这本书翻了三四遍,总结了蒋老师教的几点作文课的实用技巧。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无处不在。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读完《让孩子学会写作》,我觉得在蒋老师的世界里,写作也需要“仪式感”。 写作课是我认为比较难教的课程之一,因此,这个月的读书心得我一直拖到了2018年的最后一天完成,我把这本书翻了三四遍,总结了蒋老师教的几点作文课的实用技巧。 1、教方法比教内容更重要 写作需要天赋,其实更需要方法。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可能天生对语言感兴趣,但不代表不感兴趣就写不好作文,蒋老师的几种写作方法实用又接地气,写外貌不用“有”,写想不出现“想”,不用成语,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环境里面有“真”“情”,要动连着动,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种标点,字数三、四、五,学会用对称。

2、发现题材是最重要的写作技巧 3、培养写作的“仪式感” 孩子有的时候不是不想写而是缺乏老师的引导,缺乏一个让他 们深入进去的氛围。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次虚幻作文的描写中,蒋老师设置了有关荒岛生存的写作项目,题目设置了非常有趣的内容“热烈祝贺!你被选为‘荒岛生活小组’的成员之一。你将和你的伙 伴们在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上生活一周时间,这是一次显示你的机智、勇敢和适应能力的额绝好机会。你决定参加这次活动并描述在荒岛上遇到的各种情况吗?”而下面的每一步骤,都选择了趣味十足的内容。而正是有了这样的仪式感,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很是十足。 4、寻找文章的共通性 和之前的两本书有很大相似处,蒋老师非常擅长寻找文章的共 通处。为了培养孩子们细节描写的能力,蒋老师搜集了许多著作中关于食物的描写,每种食物,在作家的笔下熠熠生辉,仿佛出现在眼前。 这种方法我们也可以借鉴,寻找名著中关于某些物品的描写, 发现特点,从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培养孩子写作的发散性思维 这样做虽然不容易写跑题,但磨灭了孩子的作文想象力。童年 趣事、一个难忘的人、我得到了,这些作文题目很常见但有些死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设置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作文题目。让孩子写自己想写的,让作文题目尽量有创意。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眼下,“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新时尚,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1.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2.让学生尽可能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

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3.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4.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

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策略

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策略 东园学校肖艳峥(学习资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长期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圈子里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学生,在今天更需要我们极力改变学习方式,而探究即为自主学习的方式。因此要讲究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使之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把他们心灵深处被压抑的个性释放出来。 一、引导发现.感悟,注重自主探究的尝试性。 发现是探究的开始。由于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的问题,是一种教学质量观的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绝大多数教师已形成共识:只有坚持启发式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因为学生提

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正因为这样,我们说教师与其"绘"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教师必须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与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提到点子上,才能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达到学会学习之目的。如《一夜的工作》中"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一重点句品读可通过以下引导尝试探究:1、读中发现"花生米"是否因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份量?"2、读思讨论:"到底花生米有否增加?"(有),从哪看出?(好像)3、删掉"好像"一词再读句子,你悟到什么?(多了一个人,花生米增加,可增加不多),也可联系前文说一说。(人增加,花生米也一定增加了)4、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你还想说什么?(增加一个人,分量还数得清。那平时他吃的真的很少呀!)由于读中发现"花生米到底有否增加"这问题的好奇促使学生引发内在的需要,自主地去尝试、探究、感悟,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人物的品质。同样学习《草船借箭》时,"文章明明是写诸葛亮利用草船骗了曹操的箭,可课题为什么却用'借' 呢?""曹操向草船射出'火箭',诸葛亮能完成任务吗?"等许多问题的发现,不仅使课上处处闪烁探究、创新的火花,更使学生进人到深层次的学习探索阶段。

合作与创新自我评价(共5篇)

篇一:“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课堂创新理念初探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课堂创新理念初探 目前,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比 较严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处理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要设计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教学情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 一、“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要点 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内在的潜能,也能够自主地 发展自己的潜能。 2.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社会和个人的关心,假如他没有感 受到别人的关心以及一种真实基础的对学习行为的评价,他是不能很好地发展创新能力的。达·芬奇指出“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荒谬的,因为实验乃是确实性之母。”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因此,学生在物理自主学习中必须以实验探究为中心。 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指导思想 1.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自主探究最主要的特点是自己本身是 学习的主体,其主要优点是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强烈,并且自己钻研出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能逐渐积累和运用较好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习惯,能不断地形成和提高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2.以“开放性物理实验教学”为中心。以“教师放手,学生动手”为主旨的“开放性物理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以个性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做到思想开放、时空开放、资源开放、形式开放、内容开放、作业开放。 3.运用自我评价激励学习。自我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标、需要、 愿望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运用自我评价能使学生心理较完善的发展,使个体的心理倾向与环境要求之间取得积极平衡,形成良好的品质,自觉调节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充满信心地去学习。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模式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模式是:教学过程中教师 根据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因,让学生自学知识或自主进行实验探索,实现学习目标体系的初级的层次——识记,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再提出新的问题,学生运用所得知识,在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解疑,或进行新的实验探索,解决新问题,实现学习目标体系的中级层次——理解;在上述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实现学习目标体系的高一级层次——运用。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运用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然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四、“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操作 1.鼓励性评价。如在自主实验中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给 予肯定性评价,对学生的创新实验的想法和要求给予鼓励与支持,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鼓励性评价能增强学生的个人

让孩子自主发展

第五讲让孩子自主发展 经济开发区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的】 指导家长认识到应给予孩子成长所必须的自由空间,不要溺爱孩子,不要事事限制孩子,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家长们掌握培养孩子自主发展地原则和方法,用以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 【教学难点】 让家长们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孩子自主发展的重要性,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案例分析法、系统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给家长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国内某高校的一位的大学生,是家中的独子,从小备受宠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上了大学,父母要每周到学校去为他料理生活,考取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后,一想到要独自一人出国留学,无人照顾,不知道自己将如何生活,以至于过于焦虑而失常。后来,这个大学生的父母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我们一心一意地爱他,凡事为他着想,谁知却害苦了他。”爱孩子是人的天性,那位大学生的父母爱孩子没有丝毫的错。错的是他们爱孩子的方式过于盲目和无理性,只是一心一意地去爱,却忽略了孩子未来发展与独立生活,没有为孩子提供自主发展地空间,从而使孩子在习惯了消极的以来之后,一旦要独自面临新的挑战时,便无所适从。 为什么让孩子自主发展 第一节妈妈,我想出去玩 二、情景案例 1、和家长一起看教材87、88页情景案例,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爱自己的孩子的。

2、教师和家长交流:我想问一下家长,您的孩子参加了哪些课外辅导班?孩子是自己愿意去的,还是家长强制参加的?你的孩子对自己参加的辅导班持什么态度?作为家长,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家长讨论交流,谈自己的想法。 三、家长自学教材中教育故事部分,体会文中李老师的教导。 四、专家讲堂: 1、教师讲解教材中95-97页的内容。使家长明确剥夺孩子玩的权利,扼杀孩子玩的天性有很大弊端,主要表现在:(幻灯) A、高分低能。 B、交往障碍。 C、人格障碍。 D、亲子关系紧张。 2、请家长发言:你觉得您的哪些行为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现在是怎样想的?教师总结:我们今天所处地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地时代,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生产过程越来越趋向自动化,地球上的人口越来越多……摆在我们和孩子们面前的将是激烈的竞争。可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能在这些竞争中获胜吗?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与玩伴发生纠纷;担心孩子玩花了心,不少孩子成为一家两代甚至三代得重点保护对象,上学放学大人接送,日常家务不让孩子动手,还为孩子划出了许多“禁区”,这个不许,那个不许,比如刚才家长们提到的地上有一滩水、一堆沙,小孩全身心投入,可大人却大声训斥,脏水打湿了裤子怎么办?儿童不是小大人,不应该把孩子当作成人对待,我们来想,这样的孩子能够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吗?能够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吗?我们做家长的,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学习教材中专家的建议(教材97页教育活动),从小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当然家长也可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第二节妈妈,陪我做作业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能力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泉州河市中学杜白娟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情景,不断改变教学的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字】初中思想品德自主探究能力课堂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思想品德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最终又高于生活,并为青少年将来的生活奠定基础。只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才能实现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的衔接,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情景,不断改变教学的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想”探究。 任何的学习都离不开问题。学生也正是在问题的驱动下,才能积极思维,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问题可来源于教师、教材、学生自身或其它途径。就学生探究兴趣和动力而言,自己提出的问题则是最好的。然而学生很难提出确切的合适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认知、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1)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必由之路 一、为什么说“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必由之路? 1、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 我们都知道《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寓言故事。为什么小白兔不要白菜,而要菜籽和种菜技术?为什么小白兔第二年会有吃不完的菜?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而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信息技术知识”就相当于“白菜”,“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就相当于“菜籽”,“学习方法”就相当于“种菜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职业信息技术教学。职业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现实,它最需要“白菜”,需要尽快掌握实用技术,注重应用性;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着眼于未来,更需要的是“菜子”和“种菜技术”,需要加强兴趣培养,注重智能开发,注重基础性。正是由于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应用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创新”。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1)、“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是对学生发展终身有效的学习方法。教的目的是为了不用教,在信息时代,学校所能传授的知识毕竟有限,大量的知识要靠人在社会生活中自主获取。合作也将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而探究和创新则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最重要力量。 (2)、“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这就是学生学习的“种子”。 (3)、“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的能力、合作的技术,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潜能,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学生学习的“种菜技术”。

怎样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自主学习 的能力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怎样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现在,好像大家都很重视孩子学习,更知道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多么重要。那么,一个孩子成绩是否优秀,主要靠什么?自觉学习、积极上进,也就是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让一个孩子离开父母、老师的管教依然会自主学习的是什么能力呢? 但是,让大家头疼的是孩子没有自主学习的精神,也没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影响了孩子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对吗? 咱先来看一个案例: 小学时,女儿的成绩非常好。我对女儿特别用心,因为我想让他优秀,就给他报了各种补习班,并且每天陪送她。晚上回家后,我不但会一直在身边辅导孩子写作业,还会督促孩子把第二天的用品全部收拾妥当,所以,孩子成绩非常好,作业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 上了初中后,孩子开始住校,结果一年下来,成绩哗哗地下降。于是我们把孩子接回家住,目的是能看着她多些学习时间,想利用在家住的这段时间把孩子的学习管好。但事与愿违,孩子的成绩虽然稍微有了起色,但再没有回到从前的样子。跟老师沟通过,老师说孩子没有目标,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好像在为老师和家长学习。学习上主动性差,每天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去主动预习或复习。这次,看到成绩我没有骂他,但我的态度也不是非常好,跟孩子说:“为什么又考成这样?你就不能用用功?”孩子看可我一眼,就说下次努力。可是接下来的两次月考成绩依然一样。我非常生气说了些不该说的话,现在孩子啥也不跟我说了。我现在很焦虑、很着急:“孩子为什么没有学习的动力?讲了这么多的道理为什么就没有效果呢?” 大家看完这个案例有没有同感?你的孩子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的作用。 主动性,是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由个人的需要、动机、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等推动。 换句话来问,你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孩子能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容易发挥出自己的内力,使学习能达到高效收获对吗?如果一个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强,自律性高,就可以让一个孩子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当今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这些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大胆实践的过程,学生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因此我们应改变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我谈一下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体会。 一、自主学习,激发兴趣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离不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是“我要学”而非“要我学”,进而在学习中发挥主人翁精神。 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就可以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好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五步阅读法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步:浏览。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概要地读一读该文章,使自己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第二步:提问。这一阶段,边粗读,边提问,解决字词障碍,初步理清文

章思路;第三步:阅读。仔细阅读每段课文,划出重点,做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也就是边读边思考,边划重点进行思考;第四步:复述。看自己是否真正理解文章内容、特点、主题思想等;第五步:测试。巩固已有知识,进行反馈,及时弥补。 二、明确合作学习意义,激发合作学习热情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学生处于教学实践的活动交往之中,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以发展的目标。通过合作交往,能真正让学生拥有轻松、宽裕的情绪,大大激发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获得充分的自我发展。同时,学生可从他人身上反思自我,以自我为尺度评判他人,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达到扬长补短、不断自我改正提高的目的。这更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 三、懂得探究学习意义,掌握探究学习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对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探究性学习仍然是一种学习。它形式上是探索、研究,实质上是学习,

家长必读培养孩子自主性的十种方法

家长必读:培养孩子自主性的十种方 法 我们注意到,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对本该是自己处理的事毫无主张,事事都依靠家长;也有些孩子年龄虽然不大,却很自觉。早上自己按时起床;自己上学;放学回家,自己抓紧时间做作业……向这些家长求教,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我们把这些家长的成功经验概括为——自主性:指人在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它表现为个体自由地、独立地支配自己言行的一种状态。孩子的自主性最主要体现为他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自由的选择。 一、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婴儿当然喜欢生活在母亲的怀抱里,但是他不能永远这样生活。有这样一位母亲,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送他上学还要费力地背着他走,直到离学校几十米远的地方,因为怕老师看见,才不情愿地把孩子放下来……如此被母亲呵护长大的孩子,他的自主性从何谈起呢?作家长的,应根据孩子自

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二、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动。但如果成人完全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安排,孩子只是去执行,那么孩子的自主性就永远培养不出来了。 有一位父亲,他在孩子3岁多的时候,就每天给孩子一段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只要不出危险,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做他愿意做的事:玩,看电视,画画,拼图,或者什么也不干……无聊了,他最终还是会主动来找父母,父母就给孩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长此以往,孩子便逐渐懂得了珍惜时间,学会了安排时间。 三、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是要失败的,但采取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遵照客观规律,积

学会阅读受益终生

学会阅读受益终生 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我深深地感觉到“教无定法,学无定法”,需要的是适应和创新。而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没有改变的是:让孩子学会阅读。的确,学会阅读受益终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因此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指导小学生学会阅读的体会: 一、了解学生心理,激发阅读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这样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比如:我利用阅读课或是每天的夕会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我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适当的时机,问学生:你们会讲故事吗?不会。那你们知道老师讲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吗?我告诉你们,老师的故事是从书中学来的。这时学生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再比如: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我还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格林童话》是我给孩子们讲得最多的,童话故事能给低年级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获得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记得我讲《猫和老鼠》时,学生演三次猫偷吃猪油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最后连好朋友老鼠也没逃脱它的嘴,在一阵阵笑声中孩子们快乐极了,也尝到了书籍带给他们的欢乐。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去发现,在此基础上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 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根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片一样美的名字。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尽可能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四、让学生尽可能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 五、让学生尽可能去“做”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现阶段在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 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处于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要领悟改革的真谛,顺应改革的思路,以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课标》的精神为指导,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探寻一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提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理论建构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咼。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

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自主

自主合作探究开题报告

省教育学会“十三五” 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申报表 课题名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林井江 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 前郭县宝甸小学 填表日期

一、基本情况

二、课题论证与研究设计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改善学习方式是课改目标之一,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9年或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们很难想像,在他(她)的一生中,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程的主旋律。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目的有四点: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时间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时间 大家好!我是小黑丫妈妈,感谢大家的厚爱,在上次讲座之后,很多家长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时间,才有了这一次新的分享。 今天的分享主题是:如何让孩子学会自主管理时间 我相信,世界上任何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亲的爱是为了让孩子早日独立飞向远方。 这里我要强调,自主管理时间不是方法,是理念。如果家长让孩子过于依赖自己,那么自主管理时间是不现实,也实现不了的。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自主管理时间,在我看来,家长要做好两个准备: 1、允许孩子叛逆,允许孩子说不,有与我们不同的意见; 2、允许孩子犯错,自主成长犯的错误会比家长严格管理的孩子多很多。 先问问自己,我允许这些情况发生吗? 我觉得,孩子早犯错比错误隐藏起来要好,因为孩子年龄越小,犯的错误危害越小,纠正起来更比大孩子容易许多。 假如您没有做好如上的心理准备,仅用我下面所提及的方法,恐怕,效果不会达到预期。 言归正传,大部分家长把孩子的自主管理时间等同于作业时间

如果把时间狭义化,仅仅是希望孩子在作业时间能管理好自己,那么多数孩子是无法管理好时间的 因为管理时间=写作业,这本身并没有带着多少轻松的氛围和好情绪当然这个情绪会带进作业甚至是管理时间的能力上。 所以我要说明,孩子要管理好的时间应该是全部的时间 包括:玩、学、发呆、研究、读书、生活等等方方面面 那么,孩子各年龄时期对时间的概念又是如何,我们能怎样利用孩子不同时期的特点来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时间能力呢? 我看到群里有很多低年级家长。我们先来看看小学二年级前的孩子如何算计时间?。 一天有多长? 24小时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问问孩子也许就会有收获。 “10分钟后我们就出发!”你发现十分钟后孩子原来做什么,现在还在做吧?是孩子时间观念差吗? 先思考一下咱们这些大人们是如何估算时间的? 我能想到有几种方式: 家长们也可以一起想。 1、看表; 2、靠多年积累下的生物钟经验; 3、根据关键事件判断

如何让孩子更好的学会阅读

这是我第一次与家长们分享这个话题——阅读。孩子的阅读经历里藏着他未来的路,英国的教育研究专家发现:从婴儿时期就开始阅读绘本的宝宝,上小学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比同龄人优秀。 我们对孩子思想上的教育,行为上的指导可以在阅读中渗透、去感染、启发、影响,一个被书香浸润的童年将让孩子一生受益! 孩子捧着一本书,或坐床头,或依靠沙发,小小的心灵已然飞翔在广袤无垠的世界里,在那里,有我们无法给他的感受、经验和快乐,这是每个家长梦寐以求的画面,然而事实是很多孩子比起阅读,更喜欢看电视、玩电子游戏。 今天武汉江汉中心的黎明老师将跟我们分享一些小诀窍,每天坚持30分钟,让你的孩子爱上看书。 黎明老师 家长常常反映,“老师,我的小孩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认真看书,可是在家一让他坐下来看书就闹,这可怎么办呀”!别着急,让老师来告诉你方法。 建立规则很重要

建议家长购买符合当前孩子年龄阶段的认知图书,一起阅读。刚开始宝宝可能看一两分钟就坐不住,家长可以设立一个两分钟的小闹钟,和孩子约定:闹钟响了我们就可以玩一分钟玩具,一分钟结束后再看两分钟图书,然后再玩一分钟玩具,建立学习与玩相结合的回合式教学模式,待宝宝等待与安坐时间变长之后,再把闹钟调到五分钟或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看书内容由易到难 第一阶段:让小朋友自己翻书,逐步培养小朋友翻阅图书的能力,然后让小朋友指一指书中的物品,说出物品名称,如家长发指令“指一指小熊”,待小朋友正确指出小熊后提问“书中有什么?”小朋友回答“小熊”。目的是培养小朋友的选择专注力以及视觉区辨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建立小朋友的问句理解意识。

第二阶段:让小朋友指一指同页书中有联系的两到三个物件,用简单句子描述出来。如“指一指小熊和盒子”,小朋友正确指出两种物品后,家长提问“书中有什么?”小朋友回答“小熊在打开盒子。”如回答不出,家长将正确答案说出再重新提问。通过两种物品之间的联系性,让小朋友逐渐从说出名词过渡到说出名词+动词+名词组成的多元素句子,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能够将具体形象的两个物品联系起来,有利于小朋友认知思维的发展。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长期以来,在我国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从而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情趣-------引发探究欲望。 1.联系生活实际及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景。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景:××商店挂出一则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老师想买一件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你帮老师算算要付多少元人民币? 2.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问题情景。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先让学生计算2+2+2=6,接着计算2+2+2+2+2+2+2,学生感到有些麻烦了,随后把写着很多个2相加的长纸条一甩,说:“得几”。学生答不上来,感到眼前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解决有困难了,这时老师就告诉学生这道题要用新的办法来解决,于是就顺利引入新课。 二、优化师生关系,激发学习情感-------营造探究氛围。 1、留出空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中留出“空白”,让学生去探索、思考。⑴在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时留“空白”;⑵在提

问后留“空白”;⑶当学生对知识认识模糊时留“空白”;⑷在概括结论之前留“空白”;⑸在出现错误之后留“空白”;⑹在出现难题时留“空白”。只有充分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让他们去自行探究,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2.群体互动,提倡合作探究。 以教学《圆锥体积》为例。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是由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推导出来的,其中包含“等底等高”和“1/3”两个要点。以前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是全班同学看教师示范操作。一段时间后,学生总是丢三落四,不是忘记比较底和高,就是忘了乘以1/3。如果教学时先分组实验,再分别汇报交流实验结果,效果就不一样,可有效强化学生对“等底等高”和“1/3”两个要素的理解和记忆。 3.激励评价,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 发挥评价作用。不仅要重视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的评价,更要注重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有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学生只需发挥其自身能力的20%-30%,即能保证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可见,激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 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探究性问题或设想,教师都应认真对待,积极引导。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并以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促其积极自动地参与到探究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课题题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课题题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课题小学数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 一、课题背景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验是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实验假说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在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现行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以充分合作和互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 习主动性和学业成绩,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合作意识、技能的提高以及健康个性的养成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

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研究内容及目标: A、实验对象:所任学科 B、实验时间:2003年9月至今 C、实验目标 (1)教师目标:更新教育观念,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与学生共同成长。 (2)学生目标: 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性。即能主动动脑思考问题;有主见,不盲从;能根据情况做出决定。 二是培养学生具有合作性。即能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三是培养学生具有探究性。即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能主动进行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