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李加林)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李加林)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李加林)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大众街小学李加林

摘要:古往今来,一直流行一句话叫“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的空间,而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越多,投入的精力就越大。因此,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引导;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小学生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有潜在的主动探究的动力,但由于他们的认识比较肤浅,学习方法还需要老师悉心的指点。因此,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改革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形式,讲究课堂教学策略,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之路,创造新型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充满朝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指在上课前学生要做一些课前准备,比如说把即将要讲的课文进行预习,而合作主要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之间的沟通关系如何,探究主要是指学生之间共同讨论一个问题,在这

个过程中就可以显现出学生学习的情况。在2013年时相关人员曾对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显示说明:调查的总人数是163人,其中有课前预习习惯的人占23人,占总人数的14.1%,其中偶尔会课前预习的人数有61人,占总人数的37.4%,而在语文课堂之前从不进行提前自主学习的人数有79人,占总人数的48.5%,对于每次课前都能进行自主学习的23人中,能够同时查阅资料,认真复习的人数只有4人,对于只是简单了解课文内容,并不深入学习的人数有13人。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小学生对于课前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还远远不够,几乎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在课前一点准备都没有,这种现状实在是不容乐观的。

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合作探究学习,主要体现在有组织活动的课堂上。目前,大部分学生还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仅仅是在老师的督促管教下学习。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说,不是自己愿意做的事,而是在无奈的情况下被逼迫着做的,就会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学习,根本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这种状态,消除学生在课堂中的被动状态。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习惯,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1、创设课堂学习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建轻松、高效愉悦性课堂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自己是一个主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老师在讲《开国大典》一课时,让学生假象自己坐上了时光机,穿越时空,来到了1949年开国大典现场,亲眼目睹了大典的全过程,然后说一说哪些场面令自己难忘,为什么难忘?可以通过朗读,复述的形式分小组汇报,再辅之以该场面描写图片,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课堂中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空间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在一节课中必须留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整节课不能以老师讲课为主,而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在进行新课之前,老师要先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讲内容进行自主浏览,清楚内容主题,让学生不受老师思维定势影响,把自己的第一感悟大胆说出来,并给予积极地肯定,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在讲课时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总结,要让学生的思路与老师同步,才能避免学生走神的现象,从而让学生养成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例如,老师讲生字词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学习,让学生对自己组的同学分配不同的任务,利用工具书查找这些生字词,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3、建立对话提问型课堂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但小学生正处于一种摸索求知的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往往因为胆怯而不敢提问,这就需要老师鼓励学生勇敢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尤其是小学生面对知识浩如烟海的语文学科时,老

师更要避免上诉情况的出现,要在语文课堂上建立对话提问型课堂,在新课出现时让学生质疑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每节课的最后一段时间内留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老师和学生以对话的形式来进行探讨。同时老师还可以在讲课中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解答,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学习的能力。例如,老师在结束《坐井观天》一课时,可以对学生提出:“假如你们自己坐在井里,你们能看到什么?会和青蛙看到的一样吗?”这样开放式的问题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造成了现在的学生没有自学意识和能力,只有在外界的监督下才能学习。这让学生缺少思维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上变得懒惰。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中引导学生学习,用启发点拨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逐渐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字理演变图、小幽默、小儿歌等,通常情况下这些内容都会成为学生关注的重点,老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巧妙的方式将话题引入到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合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了小学生日后的成长,也能够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的大集体打下坚实基础。

1、集思广益合作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通常会遇到一些探究性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之间以合作的方法来完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集中每个同学

的智慧去探讨问题,能够获取更多的意见。同时,老师在讲课时,也可能会设置一些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这就需要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例如,老师在讲过一课后,总会对学生提出“从课文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明白了什么道理”等,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不由得探讨起来,从而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精神。

2、各取所长与优差搭配合作

老师要清楚的了解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例如,老师在讲《梅花魂》这一课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混合分配,让学生各取所长,思考能力强与创新能力强的动脑想问题,字写得好的动手写,敢于发言的代表小组进行发言。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老师在教学时,要抛弃旧的教学观念,利用现代化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老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记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自己查询资料来解决,若是在资料中也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提出这些问题,老师再对其进行解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探究能力,还让学生养成了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语文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愉悦,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文爱.自主合作学习[J].教学研究,2012.06.

[2] 徐健.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教学[J].山东省实验小学,

2013.09.

2014-12-21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把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科学协调合理分组,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能让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具体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索、讨论交流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正文:“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的那种传道、授业、解惑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生了。教师要把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学习语文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我们教师应深刻认识“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语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需求 1、落实新课标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还有,在

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 各样的,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 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另外,同样 要重视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作为探究的对象,可以采取多种 多样的方法,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体验学习、课堂讨论、 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 进行学习。 2、教育新形势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变得日益 重要,学生的头脑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应是知识和信息的处理器。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我们每位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开创一种开 放、民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对我们的要求。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将语文研究的主题定为:语文教学中自主、 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一)、自主求知 自主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 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崔恋教师指出: “阅读是 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由此可见,学生所有的技能都不可能靠老师的讲解而学会,它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 践操作中,通过自己的反复练习方可掌握。我们的做法是: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

“五段式”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张韦芳

“五段式”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提出 1、社会的需求时代不断地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学习永无止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在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教师讲、学生听,也就是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究的现象。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们教师自然就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变,担负着艰巨而神圣的使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这种至今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由此获取知识的精髓而不是皮毛,由此形成一种文体意识和科学精神,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只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模式的理论依据

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把限制教师在课堂单向讲授的时间作为抓手,充分拓展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和操作训练的时间与空间,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教师点拨、指导的能力水平。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1)当代教学论的一般原理当代教学论对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强调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以读为主,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吸取了目标教学、尝试教学、研究性学习、发现法等优点,基本上应用科学研究的步骤,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研究、探索、创造的态度和方法。因此,它着眼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一堂课、一段时间,而是利用课文,活化知识,举一反三,着眼长远;它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甚至要让学生知其必然(解决将是什么的问题),从而给学生指出探究问题的门径,交给学生探究宝藏的钥匙,因而有可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2)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首先,在学生学习语文时,必然会有新旧知识的共同参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教材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中,包含着未知的因素;进一步解决由此构成的心理上的矛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建设课题组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钟以俊,龙文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5、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8、张福建,牟树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9、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守恒.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11、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2、郭思乐.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导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13、吴新武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 14、邵永良等.现代教育科研方法与应用.宁波:宁波出版社,1999. 15、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6、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17、张孔义,方龙云.语文教育科研导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18、杨章宏.教育实验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0、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1、李伟胜.实验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3、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4、白芸.质的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5、蔡清田.教育行动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从新的教育形势看,《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其中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作过不少的尝试,但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尽人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大的提高,有时甚至还不如传统的教学。 2、从新教育理论和高效课堂要求来看,在课堂中老师要少讲,学生要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我们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中调动学生,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 3、从班级现状看,个性不同、习惯不同,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有差异的学生被分在一个班级里,由于绝大部分教师一般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方法,以及相同的作业要求,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这种“一刀切”的学习方式产生的情况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选择这个课题作为研究内容。 二、课题关键词的界定 1、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的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学习,具有自我制订学习计划,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设计学习过程,自我

解决问题以及自我评价等特征的学习。 2、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学习的团队明确的分工,复杂的任务等因素。 3、探究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基本的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质疑、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解疑问难的尝试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改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从依赖性、独力性、封闭性的学习走向独立、合作、开放的全新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无用知识”。学生必须在情境脉络下与问题互动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必须积极建构意义,通过内在对话与思考过程,与他人互动,来理解脉络与解决问题。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研究性学习”等,都可以在该理论中找到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其作为理论支撑,就在于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教育价值论、教育理念体系建设方面的借鉴,而且还可以直接指导我们进行教育策略和方法的革新。把多元智能理论从价值观的指导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这样的研究才有实际价值,并会成为教师、学校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功能强大的发动机。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的益处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益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并被广泛的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什么益处呢? 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的角色,打破了以往那种教学中等级森严的师生关系。师生地位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权威者,而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和体会,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给学生以学习的自由空间,尊重独特见解,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知识能力价值的转化,有利于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另外,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不是把自己的观点,书本上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主张学生积极运用发散性思维,利用学生的独特视角来审视课文,审视机会,审视人生。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表达自己对课文,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感悟和体会,使蕴藏在学生心中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培养。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能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过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前预习,既能收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又能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如语文教学中需要的课外知识资料很多,教师在布置预习时经常会叫学生课下查找一些资料,并且每次都可以比比谁查到的多,哪个小组查到的又多又好,这样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个人查找的多,小组一交流,小组的资料当然也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充分扩展,很多时候,学生获得的资料比教师预想的还多还丰富。预习前,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再拿到小组里交流解决,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学得好,谁是小组中表现最棒的人。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认真地进行预习。这样在教学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读”是很重要的,“读”是理解讨论的基础,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下的“读”,组员之间互相监督,彼此之间认真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了文章的大概意思,在讨论时也会有所见解。在相互合作中,你启发我,我启发你,从中学会了补充、否定、反思、调控。小组中如果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也可请求其他小组的帮助,最终达成共识。这样通过讨论,既让学生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各个方面完善自我,

小学数学小组课堂合作教学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小组课堂合作教学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03-10T11:59:53.22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作者:杜小娟[导读] 在小学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学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 摘要:在小学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教学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但在当前也存在着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化,课堂欠缺有针对性的提问,小组合作模式缺乏创新和吸引力等问题。因此需要教师重新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兴趣,遵循开放性合作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上,要正确认识和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落到实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沟通,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苦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能动作用,能够让教师依据学生小组的成果来有效针对学生个人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由学生促进学生,互相监督学习,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如何有效的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展开来进行分析。 一、小组合作学习现存的弊病 在当前小学教学阶段,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尤为常见。这一教学方式通过解放学生的课堂主体为首要条件,通过小组交流合作的方式,来构建高效课堂,而且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小组合作方式流于形式化。一些地方的教学方式上虽然名为小组合作式教学,但实际上还是由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只不过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进行一些简单的讨论交流,并未达到实际的交流讨论的效果;有的教师还进行多花样的小组讨论,看似具有良好班级氛围,实际上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起到了反效果。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为了追求稳定的教学效果,长期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当中找不到新鲜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实行小组合作课堂时,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提问,往往给出的问题都是杂乱无章,让学生找不到准确的思路和解题方向,再加上小组交流的方式,很容易在意见上产生分歧,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面对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各自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弊病,改善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实下来,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比如,学生在小学数学阶段每天会有很多的数学练习题去做,但是每天学生的完成效果却并不理想。有的是学生本身自制力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又缺乏相关人员的监督,因此在作业完成能力这一部分有待提升。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帮助班级学生改善这一现状。小组成员通过互相监督,互相督促,互相检查的方式,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上的完成效率大大提升。为避免学生在小组内部出现抄袭的情况,老师可将学生作业分层次下发,比如每个小组成员1号练习题为一单元,2号成员为三单元等。 针对课堂上小组形式化,问题提问针对性不明显等问题,需要教师遵循开放性合作原则,优化学习方法,明确教学方向,深入启迪学生智慧。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是小组合作学习,但老师也应当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保持开放性;在学习内容上,需要针对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即在学习内容上保持开放。对于提问针对性不明显的问题,需要教师明确教学思路,认真分析教学方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益。学生通过交流沟通,互相探讨学习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便于学生之间进行查漏补缺,相互促进,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而且相对于老师,学生之间沟通频率更多,更有助于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不断创新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能够带给学生们新鲜感,满足这一阶段学生心中的好奇心,帮助教师构建高效课堂。 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上“填鸭式”教学思路,给现阶段小学教学方式上提供了一个更快捷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更便于引导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学生建立小组进行学习,让学生在阐述自己的意见、聆听他人意见的同时,自己也进行思考,便于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沟通交流的能力。 综上所言,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方法,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教师还要创新小组合作的方式,不能单一的保持固有的方式方法,要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新鲜感。通过小组合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成奇.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探讨[J].学周刊,2016(01):103 [2]冯卫. 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高效化的探讨[J].数学教学通讯,2016(02):30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之我见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潜在智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然而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感知感悟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语文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长久的、棘手的又必须要关注、要解决的问题。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

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让学生感知课文 感知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最浅层面,它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教学时,引导学生以课文题目、事情的来龙去脉、作者的创作方法等为切入点,进行思考。以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感悟作好充分准备。 1.1紧扣文章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精炼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它是发现问题的有效切入点。可引导学生紧扣题目思考。如:初学《狱中联欢》时,学生提出:监狱中怎么可以开联欢会?有哪些人参加了联欢会?各表演了什么节目? 1.2追寻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时代背景、事情的前因后果等,它能促使学生理清课文层次,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可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考。 1.3体会作者的创作方法。创作方法主要包括写作顺序、表现手法、修辞等,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考,有利于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初学《白杨》时,学生提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

最新小学语文“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有“阅读”、“表达”两种基本课型。 “阅读”分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两种策略;“表达”分低年级“自主探究”三环节写话教学、中高年级“自主探究”三环节习作教学、“自主探究”四环节口语交际教学三种策略。 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1.自读识字 学习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操作要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此环节要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一般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 2.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巩固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操作要领:用多种方式交流认识的生字、识字方法、初读课文的收获、产生的疑问,教师检查、纠错、引导。 3.品读领悟: 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操作要领:在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反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句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朗读。此环节要避免平均用力,以讲代读,要重视体验,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读书的效率。 4.巩固延伸 学习目标:巩固本课的字词句,提高应用能力,开拓视野。 操作要领:进行背诵、写字、词句积累、运用等方面的训练,适当进行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1.预习探究 学习目标:认识生字,理解字词,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感知文章大意。 操作要领: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查阅资料,完成预习要求。此环节在中年级可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高年级逐步放在课前完成。 2.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巩固字词,资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操作要领: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质疑问难。推荐代表在集体交流时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纠误、引申,落实易混易错及疑点问题,适当归纳小结。 3.品读体验 学习目标: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 操作要领:品读重点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赏读重点句段,丰富内心体验;评读重点句段,揣摩表达方法。此环节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适时点拨,反对一问(讲)到底,提倡精讲多读。 4.巩固延伸 学习目标:巩固基础知识 ,拓展阅读空间,提升读写能力。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课“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探索和实践中,也有一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学生犹如天马行空,表面热烈,实际收效甚微,诚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所说“不过是彩色的泡沫”;有的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过于格式化,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等。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高效课堂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幸福校园的根本目的所在。 三、研究内容与重点 1、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 (1)组建合作小组的研究 具体操作如下: ①分组前:通过多种方式与渠道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如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聊天、家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背景。 ②分组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以组间同质、组内互质的原则,将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并可以让小组的同学为小组起名。 ③分组后:对组内的同学进行分工,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综合考虑,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组织者)、记录者、发言者、计时者各一名,这个环节可由教师指出或学生自己选均可。其中组织者负责组内分工、组织纪律、监督和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记录者负责本组实验操作过程的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记录。发言者汇集本组的讨论结果、实验结论,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计时者控制好每个组员发言的时间,保证组内讨论按时有序完成。 ④课堂教学中设立组间竞争机制,把竞争引入课堂中去。

最新培养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

摘要 本文对国内外自主学习的涵义和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自主学习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现阶段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基本现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首先,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抓“三个习惯、三个原则;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一个中心、一个关系和三个空间;再次,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掌握两个必备和实现一个转变;第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第五,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联系机制。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探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ussed the basic theor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present Chinese pupils autonomous learning basic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asons of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irs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learning habit, catch \"the three habits, three principles; nex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grab a center, a relationship and three space; again, pay attention to study method guidance, to make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two main and achieve a change; fourth,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ifth, build a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contact mechanism. key words:pupils; Chinese Language Arts; autonomic learning; Strategy to explore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中高年级新授课)目标要求: 为体现新课程理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形成课堂教学规范,转变教育学的方式,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和主动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在我镇教师探索、研究、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形成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环节一: 预习交流展示成果(5 分钟)教师指导要求: 1、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可以提前发给学生导学案(可以用教育局统发的或自己编制的) ,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先引导学生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重难点,然后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最后带着问题去完成导学案。 2、教师在学生交流预习任务的过程中,深入各小组或倾听学生交流的情况,或进一步查看学生的预习学案,弄清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收集素材。 3、教师积极关注学生展示的每个细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适时介和点拨: 1 / 4

(1)鼓励学生敢讲。 只要学生走上讲台,教师就给予表扬,树立起自信心。 (2)指导学生会讲。 通过教师示范、点评,开设专题讲题比赛课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在讲解时能抓准要点、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鼓励学生能讲。 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 通过质疑,实现互动。 通过互动,增强学习实效。 学生学习要求: 1、组内交流预习成果,由组长主持,按次序或抽签的原则,交流预习成果、讨论存在的疑难问题等。 2、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后,让一小组同学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和解题思路,讲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小组内其他同学补充。 3、其他学生进行质疑,通过生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真正自主和高效。 环节二: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0 分钟)教师指导要求: 1、教师要根据刚才学生预习展示环节存在的难点问题以及教材的重难点提出重点探究的问题,然后再次组织小组合作或其他形式让学生讨论探究,教师指导。 2、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及时诊断出学生对探究问题的掌握

电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标准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未考试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开卷) 一、筒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怎样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答z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2分)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 (3分)从内涵看,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z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z自我教育的功能F创新功能。( 5分) 2. 为什么小学语文课程应该重视写字教学? 答:(1)写字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写字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影响。 (3) 写字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写字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 (5)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 以上五点各2分。 3. 简述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依据。 答: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主线是言语功能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根本依据。( 5分)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辅线是语意教学和语境教学,这是构建口语交际教学序列的重要依据。( 5分〉4. 关于事实的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哪些类别? 答:主要包括语文教学观察报告、语文教学调查报告、语文教学测量报告、语文教学实验报告、语文教学经验总结报告、个案研究报告等。 以上第一点、第二点各2分,其余四点各1. 5分。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具体论述。每小题1 8分,共36分} 5. 结合实际具体论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 答: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内容E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4分) 第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综合性学习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把让学生提出问题作 为教学的切人口,极大地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它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 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 单位,通过课内外阅读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并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 力来分析、解决问题。(2分其二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性学习必需 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活动形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 或班级,一起进行讨论研究与实践,共同完成一项活动,或是解决一个学习 中的问题。让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 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掏通、交流、合作的技巧,培养策划、组织、协调 和实施的能力。(2分)其三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综合性 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 据需要恰当地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初步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分) 第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具体包括:增强思想教育的形象性;(2 分)增强文化教育的广博性和亲和力;(2 分) 增强情感教青的渗透性;(2 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性。( 2分)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解放路小学申发红[内容摘要] 上海市基础教育二期课改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教师“教我学”为学生“我会学”,“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正以此为核心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的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本文结合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语文(实验修订本)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的课文《白鲸得救了》的课堂教学。从定向激趣、问题引导、领悟导思、练习巩固、拓展迁移五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定向激趣问题引导领悟导思练习巩固拓展迁移 前言:上海市基础教育二期课改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学习”无论从模式还是理念都适应二期课改的要求。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的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自主探究学习”以变教师“教我学”为学生“我会学”为核心目标,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改革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策略与评价标准,让学生走“自主探究学习”之路,使语文课堂充满朝气,焕发勃勃生机。根据小学语文的特点,在语文课堂中可具体实施如下: 一、定向激趣,学生生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就是设计疑问,提出问题。在新课导入时,教师环节中要结合新旧知识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造成“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教学境界。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的作用就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趣地走进课文,展开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合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意义是深远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总之一句话,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但纵观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1、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有些老师过分追求时尚技法,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教学时髦的一种幌子,作为一张美丽的标签贴在课堂上,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低年级学生在小组内朗读时,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自己管自己读,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2、注重“议论的热闹”轻视“深层次的思考”。有些教师出示问题之后,马上要求学生讨论、合作,并没有腾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个体进行思考,致使部分学生不动脑筋思考,讨论不深刻,甚至作为旁观者聆听而已,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以“议论”代替“自我理解性的朗读”。有些教师误以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讨论,以“议”代“读”,把它的外延缩小了,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 4、放任自流。主要是指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应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学习,而忽略了教师的引导。殊不知,如果学生的学习失去了教师的引导,就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成为一群无的放矢的

如何加强小学生语文自主探究学习

如何加强小学生语文自主探究学习 发表时间:2013-12-20T17:02:17.937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吝美珍[导读] 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 河北磁县贾璧学区索井明德小学吝美珍 0565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才能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自主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 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四、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五、让学生尽可能去“做”。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六、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在这里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谈出学生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又如学《蛇与庄稼》时,学生大胆地说:“庄稼得不到好收成的原因不仅仅是社被洪水淹死了的原因,还因为海水是咸的,破坏了土壤,使那里的泥土不适应庄稼生长了,但过了几年,由于天上下的雨水稀释了以前被盐水破坏的土壤,所以后来庄稼又丰收了,不光是因为有了蛇的原因等。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七、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 “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如通过报纸剪贴、通过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又怎样来整理、处理这些资料,使之成为自己有用的资料呢?如从“电视”上知道“明天有雨”,你将怎样处理这个信息呢?如明天你就要带雨伞。又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你面对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是不是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等等一些怎样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可行的,必要的,适时的,有效的。相信,中国语文教育的明天将新姿焕发,中国素质教育的春天必将生机盎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