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姓名:涂丽

指导教师:陈仁

学科专业:小学教育

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方向

学号:201209475363

学习中心:安徽庐江电大奥鹏学习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4年04月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涂丽安徽庐江电大奥鹏教育中心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把重心由教法转向学法,这是教育改革向深层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化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的汹涌浪潮,一个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展现在我们面前。由于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国际竞争的空前激烈,再加上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已由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转变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把重心由教法转向学法,这是教育改革向深层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化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能够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倡导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更是未来的需要。

一、小学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势在必行。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1、新课程的呼唤。

《标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让学生“知”“能”并举,具有美好之情愫、良好之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开发创造潜能,发展个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然成为新课程的呼唤。

2、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其特点有三: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美学诸方面的内容。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母语有一定的基础,有语境,有资源。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特殊性,汉字组词率高、情感色彩丰富,汉语语言简洁、语法灵活、富有韵律,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因此,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时代的呼吁。

现代学生观——学习的主体、各有个性的人、处在发展中的人。现代人才观——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终身学习。现代教师的角色——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师生在目标一致的学习过程中和谐共振,共同发展。因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则为现代性教育之必要方式。

二、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具体操作方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1、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选择一个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创设一个合适的背景,调动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是提高探究学习能力的关键之一。老师的职责就是创造一个能使学生积极思考、进行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从多角度、多渠道来整合探究学习的材

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包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目的地进行问题探究。

因此,教师应对合作探究加强有效的组织和指导,提出问题后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自主探究,把握合作的时机,协调自主与合作的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对问题的讨论,提高合作交流的效果。同时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共同探究,使之也能积极地参与活动。教师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学生探索学习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2、留出展示个性的空间

面向全体,鼓励创新,关注学生个性,是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些探究活动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没有统一答案,甚至于没有标准答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度”,为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展示学生个性,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3、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

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扩大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片宽松的探究活动空间,精心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活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地进行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4、搭建提升自我价值的平台

新课程理念中,师生关系已从过去的师徒关系转变为平等对话的关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语文探究学习能力的关键。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保护学生的权利,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有更多参与语文探究学习的机会。只要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探索学习的条件,创设自主的情境,及时发现他们创新的火花,学生潜能就会被开发出来,从而得到很好的发展。

5、划出自主探究的时间

充足的时间,是提高探究学习能力的基本保证。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探究活动,提供了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课中的三则故事

流传久远,并浓缩成三个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被人们广泛运用在口头和文章中,说明其寓意一直在给人们以启示和教育,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探究,请同学们联系实际,来印证这三则故事的寓意,学生有的是从自己身上举例,有的是从同学身上找例子,也有的是从家长身上找例子,事例虽然都很普通,但可以看出学生已经真正理解这三个成语了。

总之,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1、在讲读课文中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中讲读课文占有首要的位置,所选课文为兼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等为一体的经典文。教学时,我们教师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小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略读课文中尝试

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的篇幅,是对讲读课文的巩固、补充、延伸,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根本任务。教学时主要是读,即泛读和精读,随机而用。教学时,要求教师自觉帮助小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默读、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进行重认识性、理解性阅读(低年级),重评判性、创造性阅读(中高年级)。注重发展小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激发、主动求知的方法和能力习得、主动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做好文章。具体的做法是:(1)营造民主氛围。让小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培养其主体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以树立小学生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便于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2)创设活动情境。(3)发展创新思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关注小学生的异象,诊视小学生的反常,异象即标新,反常即创新。采用引导质疑、合作探究使小学生在学文中收获料想不到的成功和体验。我们教师始终坚持课前预习中让学生读熟课文,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课上汇报交流,师生达成共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在校长亲自指导下,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发挥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掀起课外阅读热潮,师生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达到《标准》规定的相应的课外阅读量,重视语文积累。因而,我们把教师定位于学前指导,学中帮助,学后促进的角色,给小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自主,从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出发,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丰富语文知识,积累语文技能,美化语文素养。同时各班每周开展读书回报交流,让全体学生身心愉悦地走进课外阅读,在激情中学语文、用语文。我校唐老师的课外阅读教学成绩凸显,学生已养成独立阅读习惯,从教师的导读、导说、导做、导写四方面引领。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在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上下功夫,在读书回报中见收获。在姚老师的示范引领下,我校其他班级也积极实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阅读能力。

4、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尝试

《标准》首创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是拓宽语文学习途径的现代性方法。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在此仅论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教学时,要强化过程,淡化结果;要着重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之形成及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开辟语文学习途径,让生活成为课本,让语文融于生活。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兴趣出发选题、定题,放手让家长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搜集、整合、处理信息,在合作中交流,达到“有心载花花自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理想境界,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和本领。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既是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迫切需要,但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完成课堂改革赋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6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语文出版社,2011.06

[3]王崧舟.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4]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9

[5]李海林.李海林讲语文. [M]语文出版社,2008.01

[6]吴忠豪.外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 [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06

[7] 熊生贵.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 [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00.01

[8] 张先华、巩建华.能力开路:小学语文教学能力训练. [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06 [10]张文质、窦桂梅主.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成败探究.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把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科学协调合理分组,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能让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具体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索、讨论交流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 正文:“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的那种传道、授业、解惑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生了。教师要把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学习语文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我们教师应深刻认识“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语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需求 1、落实新课标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还有,在

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 各样的,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 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另外,同样 要重视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作为探究的对象,可以采取多种 多样的方法,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体验学习、课堂讨论、 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 进行学习。 2、教育新形势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变得日益 重要,学生的头脑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应是知识和信息的处理器。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我们每位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开创一种开 放、民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对我们的要求。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将语文研究的主题定为:语文教学中自主、 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一)、自主求知 自主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 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崔恋教师指出: “阅读是 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由此可见,学生所有的技能都不可能靠老师的讲解而学会,它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 践操作中,通过自己的反复练习方可掌握。我们的做法是: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我们应改变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氛围的创设。 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学时,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去和学生商量,商量这节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商量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态度的一项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则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上课开始。今天的问候语变了,“同学们,过年好”“老师,新年快乐”对联、倒福、灯笼、鲜花,都进了教室,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其实,这只是《本命年的回想》的教学课堂。课上,主要围绕“我们这儿(南方)的春节怎么过?北方的春节是怎样的呢?现在过年和过去有什么不同?过年时你最爱干什么?你想过什么样的春节?”这几个学生最了解、最清楚、想知道、想表达的话题展开。在讲到对联时,教师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笋岗小学曾如红 语文《基础教育理论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时代发展要求学生的新的学习方式。为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全方位、多途径地改革课堂教学,认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的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的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学习的主体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具有自主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以实现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1、激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课前激趣。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组织有效的各种

语文活动,如:开展“每天新闻发布会”、“猜一猜”、“我想说”、“音乐欣赏”等活动,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为上好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激趣引入课文。一堂课开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成功与否。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课文的引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生动的谈话、动情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维、情绪引入到教学中来。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一上课,我并不急于讲课,而是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风光影片。看完影片,当同学们还沉浸在美妙的画面中时,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桂林山水的美。这样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主地学习并加以体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激发课后兴趣。兴趣的培养不单在课前、课中,课外学习同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文的学习,更要重视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教学完《草船借箭》一文后,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寻找、领略诸葛亮的的聪明才智的故事,要求学生自觉阅读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课后开展“故事会”。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很多。开展读书节活动、进行手抄报竞赛、各种语文课外活动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创设“动态”课堂,放手让学生自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是要让课堂“动”起来,调动学生的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

“五段式”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张韦芳

“五段式”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提出 1、社会的需求时代不断地发展,知识不断地更新,学习永无止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在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教师讲、学生听,也就是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究的现象。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们教师自然就面临着亘古未有的巨变,担负着艰巨而神圣的使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这种至今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 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由此获取知识的精髓而不是皮毛,由此形成一种文体意识和科学精神,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只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模式的理论依据

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把限制教师在课堂单向讲授的时间作为抓手,充分拓展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和操作训练的时间与空间,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教师点拨、指导的能力水平。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1)当代教学论的一般原理当代教学论对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中,强调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方法,为终身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以读为主,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吸取了目标教学、尝试教学、研究性学习、发现法等优点,基本上应用科学研究的步骤,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发展认识能力;培养研究、探索、创造的态度和方法。因此,它着眼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一堂课、一段时间,而是利用课文,活化知识,举一反三,着眼长远;它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甚至要让学生知其必然(解决将是什么的问题),从而给学生指出探究问题的门径,交给学生探究宝藏的钥匙,因而有可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2)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首先,在学生学习语文时,必然会有新旧知识的共同参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教材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中,包含着未知的因素;进一步解决由此构成的心理上的矛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从新的教育形势看,《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其中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作过不少的尝试,但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尽人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大的提高,有时甚至还不如传统的教学。 2、从新教育理论和高效课堂要求来看,在课堂中老师要少讲,学生要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我们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中调动学生,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 3、从班级现状看,个性不同、习惯不同,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有差异的学生被分在一个班级里,由于绝大部分教师一般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制订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方法,以及相同的作业要求,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这种“一刀切”的学习方式产生的情况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选择这个课题作为研究内容。 二、课题关键词的界定 1、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的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学习,具有自我制订学习计划,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设计学习过程,自我

解决问题以及自我评价等特征的学习。 2、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学习的团队明确的分工,复杂的任务等因素。 3、探究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基本的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质疑、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各种解疑问难的尝试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改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从依赖性、独力性、封闭性的学习走向独立、合作、开放的全新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无用知识”。学生必须在情境脉络下与问题互动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必须积极建构意义,通过内在对话与思考过程,与他人互动,来理解脉络与解决问题。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研究性学习”等,都可以在该理论中找到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其作为理论支撑,就在于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教育价值论、教育理念体系建设方面的借鉴,而且还可以直接指导我们进行教育策略和方法的革新。把多元智能理论从价值观的指导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这样的研究才有实际价值,并会成为教师、学校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功能强大的发动机。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心 得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改革,其出发点就是学生是学 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语文课程 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就谈一下自己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的 感受。 一、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启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构筑新 课堂。力求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呢?主要是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提出的,教师不代劳。教师在课堂中要抓准机会,创设条件,让学生 自主深入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玩、说、练、议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我 们语文教研组采用的是“以学定教、顺学而教、顺学而导”的教 学模式。 语文教学中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基本是放手让 学生去学,精读课文教师则采用“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

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课时根据具体的文本 来决定。 下面结合自己参与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 受。 1、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目标要明确,学生能一目了然,切 忌学习目标过多,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引起消极情绪。 2、导课的设计。导课的设计要采用多样的方式,如“故事导 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或者采用 游戏导入法,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3、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也就是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 疑难问题的提示等。每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的如何,学习方法的指 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随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存在的问题及疑惑: 1、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不到位,课前自主学习效果不太显著。 以至导致课前预习收效不大。 2、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拓展延伸部分 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在备课中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由于 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这部分内容大打折扣,为了完成所谓 的教学任务,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没有起到拓展延伸的真正实效。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总结

农村初中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阶段总结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是省级重点课题。该课题于2013年9月启动,经过这2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工作小结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行的语文教学,一般是以班级为基本的组织形式进行课堂活动。它是把学生个体学习组织成群体学习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是封闭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方法呆板,语文学习与生活严重脱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依附性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倡导有效的教学势在必行,开展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正是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的要求。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语文学习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语文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目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更体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合作交流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的弊病。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学生合作与交流是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促进了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们注意到,在目前相当一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热闹,不求实效。我们也发现,大多数教师只是为了表明自己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证明自己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视而在教学中采用学生合作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的学生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由外而内的方式产生的,亦即:并不是教师出于真实的内在的迫切的教学需要而产生的教学实践智慧。有的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北滩小学:杜积宏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谈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 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的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程的学习任务把班级的同学划分成若干组,小组的成员通过师生、生生合作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探索、研究等活动形式,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它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识品质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几点认识。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利于美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最优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要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的学习小组,一般四至六人为一组。通常是以以下几种方式建组: 1、根据学生的常规固定座位,就近组成学习小组。根据学生人数及情况可采取多种座位排列的方法 ①双马蹄形排列法;②“T”型排列法; ③田字格排列;④梅花形排列以及自由排列等。 2、根据学生的小群体来分

在学生中,有一种不用组织而自然形成的“小群体”。由于小群体中的成员之间有共同的行为模式,有较强的凝聚力,再加上在这个小组中,学生的精神是自由的,所创造的氛围是宽松的,从而孩子的天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成员之间能产生较强的互相促进的力量。在这种形式的分组中,教师把分组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群体,改变平时固定的座位,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这种学习小组的学习伙伴是相对稳定的。 3、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学具准备情况来分 (1)小组之间合作 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实施,美术课教材更加强调了趣味性,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事物,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还强调了探索性和研究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和种种问题,要通过学习他们讨论尝试得出结果,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由于实验教材的活动方式非常多,进行班级集体活动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从中认识美术、感受美术。又因现在的美术课涵盖的范围广,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完成不断变换的教学内容。可是由于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有些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孩子学习材料准备不足较难完成作业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资源互补,小组成员把自己准备的材料集中起来,共同使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每个人现有的学具,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关于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认识

关于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认识 韩立福教授在辅导中告诉我们:基于新的知识观和新的学习观,新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活动,决不是教师片面灌输的被动的活动”,“知识”并不是靠教师传递的,而是学习者自身主动建构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师角色要发生本质性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研究者。这种新教学观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过程,教师在适当情境下给予智慧型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 今天的教育审视的不是教师教得如何,而是学生学得如何。在研究借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此模式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嵌入问题训练模式。该阶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将问题嵌入导入新课和讲解新课的环节。 第二阶段是问题导学案教学模式。此阶段的教学流程是复习旧课,巩固知识;自主导学,合作指导;小组展示,规范指导;问题训练,科学指导;总结概括,提升意义。 第三阶段是问题发现生成模式。包括创设情境,呈现目标;问题导入,评价学习;问题生成,合作解决;问题训练,科学指导;总结概括,提升意义。 第四阶段是问题展示解决模式。此种教学模式由创设情境,呈现目标;小组合作,呈现问题;展示解决,合作评价;解决训练,科学评价;总结概括,提升意义五部分组成。 最后一个阶段才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模式。 综合这几个阶段的教学流程,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每个阶段的逐步提升,学生的活动所占教学时间越来越多,学生的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到新课标提倡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逐步回归给学生,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关注了个体差异,实现着“让每个学生都成功”的教学观念。韩教授的“先学后导”新思维,新行动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体现的充分自然。 我们收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的教学只停留在第三阶段,今后将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观念,大胆尝试,不断吸收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教学行为,使之更快实现高效课堂。

最新小学语文“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有“阅读”、“表达”两种基本课型。 “阅读”分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两种策略;“表达”分低年级“自主探究”三环节写话教学、中高年级“自主探究”三环节习作教学、“自主探究”四环节口语交际教学三种策略。 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1.自读识字 学习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操作要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此环节要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一般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 2.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巩固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操作要领:用多种方式交流认识的生字、识字方法、初读课文的收获、产生的疑问,教师检查、纠错、引导。 3.品读领悟: 学习目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操作要领:在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反复朗读,结合语境领悟词、句的意思,体会思想感情,指导有感情朗读。此环节要避免平均用力,以讲代读,要重视体验,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读书的效率。 4.巩固延伸 学习目标:巩固本课的字词句,提高应用能力,开拓视野。 操作要领:进行背诵、写字、词句积累、运用等方面的训练,适当进行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1.预习探究 学习目标:认识生字,理解字词,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感知文章大意。 操作要领:出示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充分读书,查阅资料,完成预习要求。此环节在中年级可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高年级逐步放在课前完成。 2.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巩固字词,资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操作要领:小组内交流预习收获、质疑问难。推荐代表在集体交流时发言,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纠误、引申,落实易混易错及疑点问题,适当归纳小结。 3.品读体验 学习目标: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 操作要领:品读重点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赏读重点句段,丰富内心体验;评读重点句段,揣摩表达方法。此环节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适时点拨,反对一问(讲)到底,提倡精讲多读。 4.巩固延伸 学习目标:巩固基础知识 ,拓展阅读空间,提升读写能力。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9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 (一)新课程的呼唤 《标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重要地位是:“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让学生“知”“能”并举,具有美好之情愫、良好之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开发创造潜能,发展个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代的必然,新课程的呼唤。 (二)语文教育的渴求 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特点有三: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美学诸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建构主义理论),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倡导自主探究学习。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母语有一定的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所以就语文实践而言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要着眼于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认为,改变传统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科学时能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是小学科学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本人通过实践,初步形成了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得以优化,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得以落实,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了极大的提升。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科学与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已经越来越依靠科学与技术。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当今时代,人们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所以,科学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为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推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小学科学课程要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以促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和语言水平,获得科学探究的相关技能和方法,培养热爱科学、善于思考、求真务实、互助合作、保护环境和呵护健康的生活态度,是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不是一种单一的、刻板的教学过程,而是一种具有自己独特特点的有效教育方法,不但在科学教育里能够使用,而且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科学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探究是科学家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小学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就要我们每个语文教 师的职责。我们怎样来履行自己的职责教育好学生呢?这求我们要与时俱进,要跟上教育改革的形势,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我们应改变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和教学观念。切实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 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自主指的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但这种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否则要偏离教学方向或目标。合作:即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即有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有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的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

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与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探究式”教学是在学生主动参与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风,即放弃教师以自我校威为中心的意识,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在教学中,倡导相互合作,放弃手把手式的教育方式;放弃单纯的知识传授,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对事物主动思考和质疑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运筹能力,善于使用信息的能力和提出有创新的设想方案等等。即要求教师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人以渔”。它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前提所在。 重视学生的相互交流研讨,深化学生认识,发展学生思维现代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教师的教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教师的教 ——有效的教与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学能力,使其学会学习,提高其自学能力,是当代教师时代所需职责所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谈谈本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学生与老师明确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这一句话说出了预习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重视预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的研究(1)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15617518.html,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的研究 作者:吴银菊 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37期 从语文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课程理念深入人心,而且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得到一些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有所改观,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转变,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兴趣、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校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一些学校通过改革提高了自己的区位优势,甚至走向全国。有些教师通过改革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成就了自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名师,这些成就无不是新课程理念或新课程理念影响下的取得的。然而,我们发现许多课堂在贯穿着“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同时,课堂教学形式又有趋同的趋势,在活跃的气氛中,缺少了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与活力,这些情况不得不引起有关课程专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的深思。 一、“自主、合作、探究”严格地说是一种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展开的组织形式,而把这种教学方式上升到课程理念的高度,并且把它定于一尊是值得商榷的。 杭州师范大学的倪文锦教授的一番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他认为:“教学方式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联系的活动形式,它是具体的,处于课程的微观层面。由于课程理念和课程实施中的方式方法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不同,所以,把教学(学习)方式方法上升到课程理念缺乏正当的学理基础,用它来“指导”教学必然会产生诸多弊端。”(《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8期,38页)。在当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中,“自主、合作、探究”也被当作语文新课程理念,同时也是一种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是新课程理念与方法论的统一。但作为教学方法来看,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适用范围,“自主、合作、探究”也一样,不能定于一尊,这是由教学方法的特点决定的。 二、从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来看,教学方式方法有个人性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唯一要使用的方式方法。 因为教学方法的个人性、个性化的特点,所以教学方式方法也就有极大的创造性。在大多情况下,一种运用比较成功、熟练的教学方法只属于某个人。人的个性特征是有差别的,因而会影响到他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具有了个性化的特点,这就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就很擅长上公开课、表演课、代表课等,而有些教师则不擅长。即使同一种教学方式方法,不同的教师使用,其效果都有很大的差别。换句话说,教学方法的个人性特征,也就是教学方式方法的随机性、艺术性等。根据教学方法的个人性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也不是教师唯一要使用的方式方法,否则,会限制教师个人的个性发挥和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如诵读法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之法,有的教师能身体力行,自己读起来很有感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我就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谈谈自己几年来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教学过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出所需要的资料,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要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是要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或者对他人意见做出评价,做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预习、主动复习,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 比如,我在上《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对于草原,很多山村的孩子只从一些片段或者是一些图片上有一点认识,真正到过大草原的根本就没有,我也没去过大草原!那怎么办呢?我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布置各种不同的任务,从各个渠道去收集和认识大草原,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孩子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的表扬,自己要求学习的劲头、求知欲望更浓,对课文理解就更深刻,就更能感受到作者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课文教学目的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老师也成功的把学生引上爱学习的路上!比起老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当录音机效果,不言而喻! 另外,课堂教学应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二,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是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许多创新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就学习而言,学生学会合作,享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便会加强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学习。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合作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在《东郭先生和狼》一课中,我没有急着讲授课文内容,我也没要求学生要怎样去了解课文,我只布置一个任务:全班同学在各组组长的组织下,编演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看哪

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文档资料

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不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的重心或出发点在于学生方面,教是为学服务,而不是要学服从教。因此,课堂教学的主人翁应是学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3、利用数学本身的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将枯燥的内容生动化,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又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并强化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合作创新,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数学新课标》指出“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提倡的学生学习中交流合作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了学习的民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讨论,并通过交流合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积极大方的展示自我,培养合作意识和品质,实现教与学灵动与共鸣。心理学家肯定的指出:“不合作,就没有成功。” 1、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