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滨湖区胡埭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无锡滨湖区胡埭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无锡滨湖区胡埭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无锡滨湖区胡埭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一、选择题

1.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

A.B都为固态物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A和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30%

B.t3℃时,A的溶解度比B大,故A溶液的质量分数也一定比B溶液大

C.B的浓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A的稀溶液大

D.把c点对应A的溶液降温至t2℃可得A的饱和溶液,继续降温可析出A晶体

2.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只有③

D.①②③④

3.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pH B.配制溶液

C.称量固体D.稀释浓硫酸

4.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

5.一定质量的Mg、Al、Fe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4g的H2。则该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4g

B.3.6g

C.4.8g

D.11.2g

6.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7.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HCl滴入碳酸钠溶液

B CO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 NaOH Na2CO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O Cu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

A.A B.B C.C D.D

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FeCl2溶液CuCl2溶液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CaCO3粉末NaCl粉末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氯化钾氯酸钾加热

D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通入CO2,过滤

A.A B.B C.C D.D

9.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B.

C.D.

10.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结论

A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

B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C除去C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通入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

4

A.A B.B C.C D.D

11.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为酸性

B.b点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

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1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没,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其逐一鉴别出来的是()

A.NaOH Ca(OH)2HCl Na2CO3B.KCl Ba(NO3)2CuSO4NaOH C.AgNO3HCl Na2CO3CaCl2D.Ba(OH)2KCl Na2SO4Na2CO3 13.某同学欲从量筒中倒出部分液体,他先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4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16ml B.大于16ml C.小于16ml D.不能确定

14.某白色固体A,含有K2SO4、NaOH、Ca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A进行如下实验。

注:BaSO4难溶于盐酸;K2SO4、BaCl2的水溶液均呈中性。据此实验可知,固体A中的物质最多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5.实验室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4% B.46% C.50% D.55%

16.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 Ca(OH)2(CaCO3)HCl溶液溶解、过滤

B NaCl(Na2SO4)适量BaCl2吸附

C KCl(MnO2)H2O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SO2(HCl)NaOH洗气

A.A B.B C.C D.D

17.中考复习阶段,小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用淬火后的钢针制钓鱼钩;②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③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④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⑤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⑥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⑦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⑧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是一种复合肥。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4 B.3 C.2 D.1

18.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A.Na2CO3、H2SO4、HCl、KNO3

B.CuSO4、KOH、NaCl、NaOH

C.Na2SO4、Na2CO3、BaCl2、HNO3

D.NaNO3、MgCl2、KCl、Ba(OH)2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是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B.②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20.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

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

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21.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

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

()

A.49.6g B.34.8g C.32.7g D.18.5g

22.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

A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三种气体的集气瓶B除去NaCl固体中的Na2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C分离K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K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检验溶液是否呈酸性加NaOH溶液

A.A B.B C.C D.D

23.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B.

C. D.

24.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

A.Na2CO3→NaCl→NaNO3→NaOH B.C→CO→CO2→Na2CO3

C.Cu→CuO→CuSO4→Cu(OH)2D.CaCO3→CaO→Ca(OH)2→NaOH

25.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二、实验题

2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向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

(1)(实验一)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

____,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此实验是想从____角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得到了小组其他同学的认同。

(2)(实验二)实验装置图所示(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

(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氢氧化钠碳酸钠

溶解性

溶剂

水极易溶易溶

乙醇易溶微溶

(温馨提示)CO2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

①把注射器Ⅰ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目的是____。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实验从_____角度证明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2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左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 (2)B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那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 ,一定不是 。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 。

28.某学习小组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 3N 2)。查阅资料可知 Mg 、Mg 3N 2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2

Δ

2Mg+O 2MgO ②2

32Δ

3Mg+N Mg N ③2

Δ

2Mg+CO 2MgO+C

④22Δ

Mg+H O

MgO+H ↑ ⑤32223Δ

Mg N +6H O 3Mg(OH)+2NH ↓↑

实验中所用的装置和药品如图所示(镁粉、还原铁粉均已干燥,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整套装置的末端与干燥管相连)。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并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将空气通入实验装置,则气流流经装置的顺序是_____(填装置序号)。D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通气后,应先点燃_____(填“A ”或“B ”)装置的酒精灯,如果同时点燃A 、B 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_____。 (3)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产物是氮化镁:

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产物是氮化镁

(4)思维拓展: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的质量却远大于Mg3N2的质量,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

29.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收集装置不能用C的原因是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选用A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同学们对水的来源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试管口的水来自哪里?

[猜想与假设]

猜想1: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水

猜想2:试管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猜想3:高锰酸钾固体含有水分

小莉认为猜想1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用A装置,不加药品加热一段时间__________猜想2不成立

方案二将高锰酸钾先在酒精灯上加热干燥,再用A、C装

置进行实验

__________猜想3成立

[交流与评价]方案二中先将高锰酸钾在酒精灯上加热干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多数需要密封保存。下列实验室试剂要密封保存的目的正确的______________。

A纯碱密封保存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B白磷密封存于水中,防止发生自燃

C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浓度降低

30.同学们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如图所示久置的瓶口有白色固体、瓶塞丢失的无色溶液.已知原溶液可能是NaCl、NaOH或Na2CO3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溶液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成分

①小张同学取待测液测得pH=10,他得出的关于溶液成分的结论是______.他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HCl,看到______,由此小张同学认为,溶液为Na2CO3溶液.②小李同学对小张同学的结论提出疑问,拟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过滤,取滤液,(写出还需进行的操作及现象)______.通过实验,小李认为小张结论不正确.

③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试剂瓶原标签应该是氢氧化钠,但因吸收空气中______的而变质.(2)测定碳酸钠的浓度

取该试剂瓶中溶液50g倒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逐滴滴加盐酸使其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假设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测得加入盐酸的质量与烧杯中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累计加入盐酸的质量/g02537.550

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g507585.397.8

请你计算:

①这一测定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g.

②这一瓶试剂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1.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

猜想②:可能是Na+;

猜想③:可能是OH-。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滴~2滴

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试管内溶液仍为无

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

溶液变红色

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滴~

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

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A、由于在t1℃时,A的溶解度是30g,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3.1%,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以看出t3℃时,A的溶解度比B大,只能说明t3℃时A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若不是饱和溶液则无法比较出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故B错误;

C、由于没有说明温度,因此无法比较B的浓溶液和A的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故C错误;

D、根据图象不难看出,c点对应的A的溶液是t3℃时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若再降温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C

【解析】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氧化物还有一个条件是两种元素组成。故①错误。

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溶解该物质了,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②错误。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都是碱,都可以与酸反应,故③正确。

硝酸铵属于盐,故④错误,

故选C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测定溶液pH时,可以将pH试纸,放到玻璃片上,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卡比对,故符合题意;

B、配制溶液,不能用量筒配制,故不符合题意;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只能精确称量到0.1g,不能精确称量12.25g,故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稀释酸性溶液,溶液pH升高;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温度不变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详解】

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不能升高到7,更不能大于7,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I溶液蒸发适量水,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对应关系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对应关系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假设0.4g氢气全部是由Mg、Al、Fe 3种金属中的一种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所生成的。通过

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得出要生成0.4g 氢气需要Mg 4.8g 或需要Al 3.6g 或需要Fe 11.2g 。 设生成0.4g 氢气需要Mg 、Al 、Fe 的质量为x , y , z

2442Mg H SO MgSO H 2420.4g

x

↑+=+ 24=20.4x g

解得:x =4.8g 2424322Al 3H SO Al (SO )3H 5460.4y

g

↑+=+ 54y =60.4g

解得:y =3.6g 2442Fe H SO FeSO H 562z

0.2g

↑+=+ 56z =20.4g

解得:z =11.2g 如果0.4g 氢气是由Mg 、Al 、Fe 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那混合物的质量一定在上步计算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即在3.6g 与11.2g 之间。 故选C 。

6.D

解析:D 【解析】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A 、a 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盐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镁三种物质,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 错误;B 、bc 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MgCl 2 +2NaOH==Mg(OH)2↓+2NaCl ,故B 错误;C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生成沉淀或气体,也没有加入,所以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故C 错误;D 、d 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故D 正确。故选D 。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像分析问题。

7.B

解析:B 【解析】

A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是新的杂质,违背除杂原则,错误;

B 、氧气与灼热的铜网反应生成氧化铜,能除去氧气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正确;

C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错误;

D 、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错误。

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D

解析:D

【解析】

A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溶液中只有氯化亚铁,符合除杂要求;B、碳酸钙沉淀难溶于水,加水溶解后过滤,固体只有碳酸钙,洗涤,烘干后得纯的碳酸钙;C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得固体只有氯化钾;D二氧化碳和和氢氧化钠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错误;

B、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溶剂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溶剂质量不再变化,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减小,完全反应后,过氧化氢的质量为0,质量分数为0,错误;

D、FeCl3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溶液质量减小,FeCl3的质量分数变大,错误。故选B。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铁粉,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氧化铜,无明显变化的是碳粉,可以鉴别三种物质,该选项方法正确。

B、 K2CO3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D、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不一定有SO42-,因为银离子也能和氯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所以也可能是硝酸银溶液等,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故选A。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该实验是把碱氢氧化钡滴加倒硫酸中,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a点时溶质没有减小到最小,所以剩余硫酸溶液显酸性,是正确的叙述;

B选项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零,说明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是正确的叙述;

C选项c点时氢氧化钡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钡,不是硫酸,故叙述是错误的;

D选项因为b点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没有硫酸与之反应生成沉淀,故两点生成的沉淀质量相等,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C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Na2CO3溶液,与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Cl,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OH)2,与Na2CO3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3)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Cl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两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Na2CO3溶液,与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AgNO3、CaCl2,再将稀盐酸分别滴加至AgNO3、C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gNO3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Ba(OH)2溶液与Na2SO4、Na2CO3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D。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量筒的读数方法以及错误的读数方法会导致的后果。

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时,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如果读数为

30mL,实际小于30ml,假设为29mL,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由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4m1,实际比14ml大,假设15mL,所以倾出液体的体积是29ml15ml14ml

-=,小于16mL,故C符合题意。

【点睛】

1、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视和俯视产生误差的具体情况进行解题,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接近刻度后要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利用假设数值的方法进行解答。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碳酸钙是白色沉淀,难溶于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沉淀全部溶解。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硫酸钡不溶于酸,故硫酸钾与氯化钡不能共存。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固体A中的物质最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硫酸钾(或氯化钡)3种。

故选C。

1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碳酸钾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分别生成氯化钙和氯化钾,由方程式可知,碳酸钾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2个氯离子代替,两个氯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71,碳酸根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相差11,即完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1,份质量。实际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82.7g-75g=7.7g,设原混合物含碳酸根质量为x,则

6011

=

x7.7g

解得:x=42g;则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为75g-42g=33g,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33g

75g

×100%=44%,故选A。

16.C

解析:C

【解析】

除杂的要求是只除杂,不引杂。A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但反应进行过滤操作,使氯化钠和沉淀分离,然后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加水溶解后的氯化钾溶液,然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得氯化钾固体;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选C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淬火后的钢针变脆,韧性减弱,不能用来制钓鱼钩,错误;

②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是活泼金属如铁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错误;

③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便是因植物花瓣遇到酸性物质变色而得到的启发,许多植物的花瓣浸出液遇到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都能变色,故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正确;

④汽水中含碳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可以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正确;

⑤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铜能与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正确;

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放出热量,但不是燃烧,错误;

⑦热固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也不再熔化,故不能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错误;

⑧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硝酸铵含氮元素,属于氮肥,说法错误。

故正确的个数是3。

故选B。

1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详解】

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Na2CO3溶液与H2SO4、HCl溶液反应均能产生无色气体,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B、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KOH、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但无法区别KOH、NaOH溶液,不加其他试剂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N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2SO4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MgCl2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能产生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题意可知,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放入到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则金属有剩余,酸完全被消耗。则金属与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酸中氢元素的质量。由于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而又因为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镁与硫酸反应速率比较快,反应时间短。A正确;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pH=3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由于氢氧化钠逐渐被消耗,则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则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

逐渐变小,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当继续滴加稀盐酸时,稀盐酸过量,则溶液的pH 小于7,但是最终的溶液pH不会到达3,更不会小于3。B错误;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所以应该一开始就产生沉淀。C错误;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氧气,最后产生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与是否添加催化剂无关。因为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D错误。

故选A。

2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充分反应后溶液无色,说明M不可能是铁,且溶液中一定没有铜离子,即M的活动性较铜强,由于溶液中无铜离子,所以溶液中也不可能有硝酸银,即溶液的溶质只有M的化合物,固体中加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M过量,固体的成分是M、铜和银。

【详解】

A、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液中无沉淀产生,说明滤液中不含有银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B、在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M,则滤渣中一

定含有反应生成的银和铜和过量的M,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上分析可知M过量,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说明滤液中不含有铜离子,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该选项说法正确;

D、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的硝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因此加入的金属M不可能是单质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于锌铁铜均比银活泼,所以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且都是固体质量增加的过量,由于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所以一定是铁、铜和银。此时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是只有锌参加反应且完全反应;第二种情况,锌反应完全,铁部分反应。结果介于两者之间。

【详解】

设锌完全反应生成的银的质量为x

Zn+2AgNO=Zn(NO)+2Ag

332

65216

6.5g x

65 6.5g

=

216x

x=21.6g

设铁完全反应生成的银的质量为y

Fe+2AgNO=Fe(NO)+2Ag

332

56216

5.6g y

56 5.6g

=

216y

y=21.6g

由于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所以一定是铁、铜和银。此时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是只有锌参加反应且完全反应,此时滤渣的质量为21.6g+5.6g+6.4g=33.6g

第二种情况,锌反应完全,铁部分反应,此时滤渣的质量小于21.6g+21.6g+6.4g=49.6g。所以结果介于大于等于33.6g而小于49.6g

故选:B。

2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带火星的木条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在空气中也可能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相应的选项标号涂黑) 1.(3分)﹣3的相反数是() A.﹣3B.﹣C.3D.±3 2.(3分)下列代数式中,次数为3的单项式是() A.x3+y3B.x2+y C.x2y D.3xy 3.(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5=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A.1B.﹣1C.9D.﹣9 4.(3分)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数 B.最大的负有理数是﹣1 C.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D.平方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和1 5.(3分)如图所示,根据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b|B.a>﹣b C.b<﹣a D.a+b>0 6.(3分)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沿EF折叠,若∠AED′=40°,则∠DEF的度数为() A.40°B.50°C.60°D.70° 7.(3分)已知∠AOB=80°,OM是∠AOB的平分线,∠BOC=20°,ON是∠BOC的平分线,则∠MON的度数为() A.30°B.40°C.50°D.30°或50° 8.(3分)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9.(3分)某班组每天需生产50个零件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批零件任务,实际上该班组每天比计划多生产了6个零件,结果比规定的时间提前3天并超额生产120个零件,若设该班组要完成的零件任务为x个,则可列方程为() A. B.

中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中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1.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X是() A.水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D.稀盐酸 2.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请你利用这个定律判断:向 + NaCl 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 HCl —— 中的物质是() A、H2O B、CO2 C、H2CO3 D、NaHCO3 3. 请你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选项中哪种物质是由所提供的粒子构成的() 4.小英的妈妈在洗碗筷时,经常在水中加入一种物质,很快就能将“油乎乎”的菜盘洗得干干净净。小英的妈妈在水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汽油 B.烧碱 C.纯碱 D.食盐水 5. ) 6. 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有关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 一定有碳、氢、氧元素 B. 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 一定有碳元素,可能有氢、氧元素 D. 一定有碳、氧元素,可能有氢元素 7. 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类反应中,可能生成水的反应共有() A.1类B.2类C.3类D.4类 8. 以下关于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不相符的是() A.海尔洗衣机厂开发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解决污染问题 B.厦门三达膜技术公司开发的“海水淡化膜”——解决资源问题 C.中科院开发的“用CO2制取全降解塑料”——解决能源问题 D.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解决材料问题 9. (双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4个 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比较容易获得电子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D.单质的化合价为0 10.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方案或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B.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氢气 C.将Fe(OH)3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 D.在混有Na2SO4的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可得到纯净的NaOH溶液 11.(双选)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一、选择题 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归类物质(或元素) A常见碱纯碱、烧碱、熟石灰 B常见合金生铁、铜绿、硬铝 C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 D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碘、锌、硒、钙等 A.A B.B C.C D.D 2.某固体混合物由Mg和MgO组成,取该混合物与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82. 2g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24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6% B.20% C.25% D.40%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B.t1℃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D.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丙4.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 ...的是( )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5.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 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此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 6.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在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7.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c物质会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 C.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髙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 8.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锌粉,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无锡高中及初中排名

2004年晋升为四星级高中:(第一批) 1.一中全称:无锡市第一中学 2.辅仁高中全称: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3.省锡中全称: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4.天一中学全称:江苏省天一中学 5.梅村高中全称: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 6.太湖中学全称: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7.羊尖中学全称: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 8.怀仁高中全称:江苏省怀仁高级中学 9.玉祁高中全称:江苏省玉祁高级中学 2006年晋升为四星级高中: 10.市北高中全称: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 11.洛社高中全称: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12.三中全称:江苏省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无锡13所初中排名 1、大桥中学 优势: 1、大桥中学学风较好,孩子们相互竞争,有良好的学风。 2、大桥中学教学质量一直比较排名靠前。 3、大桥中学有直升名额,借读生成绩比较好,也可直升。 4、大桥中学借读生,可以通过自主招生和计划外考取其他四星级高中 劣势: 1、大桥中学尖子生云集,竞争激烈,孩子学习压力大。 2、大桥实验学校学生数量相对较小,中考名额分配较小,借读更不享有分配名额。 3、大桥实验学校正常学费每学期6000元左右,费用偏高,借读生还要在学籍所在学校缴纳一定费用,花费比较大。 2、辅仁中学 优势: 1、辅仁初中是无锡一流初中。最近几年的成绩不错,2011年中考成绩超过外国语。 2、辅仁初中年级排名前五十,一般都能得到辅仁高中的签约。一部分能直接进入辅仁高中的双语班A班。据统计,辅仁初中65%的学生能进入辅仁高中。 3、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是一所管理满严格的学校,教学水平很好。 劣势: 1、辅仁中学与辅仁高中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辅仁高中是公办的,辅仁初中是民办的。 2、辅仁中学是平行分班。 3、公办快班和辅仁差距不大,择校要考虑距离远近的问题。 4、交通不是很方便。 5、费用较高。 3.天一中学 优势: 1、学籍 学籍是选择公办中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天一实验学校本区内学校集中转移学籍相对容易,跨区则需要自己解决学籍问题。 2、分配名额 名额多 天一实验班级前十能获得分配名额,天一实验学校相比于省锡中实验学校,分配名额较多。省锡中五四班由于无法解决学籍问题,会占掉部分省锡中实验学校的分配名额。

无锡小学排名,无锡小学排行榜

无锡小学排名,无锡小学排行榜 篇一:无锡20XX年最新版小学和中学学区房划分 无锡最新版小学和中学学区房划分 无锡各片区小学区房划分 篇二:20XX无锡市滨湖区小学招生学区划分 无锡市滨湖区小学招生学区划分: 马山小学:古竹、耿湾、和平、万丰、西村、嶂青、群丰、桃坞。 峰影小学峰影校区:东至乐山振兴街,南至一号桥,西至西大坝(梅梁路以北),北至奶牛场(包括峰影新村、梅梁新村等);履丰苑(只限一年级新生) 峰影小学朝霞新校区:东至十里明珠堤,南至南大坝,西至振兴街,北至闾江口(包括迎晖新村、碧波新村、朝霞新村、乐山新村等),栖云苑(暂借)、圣芭芭拉(暂借)、御园(暂借) 胡埭中心小学:胡埭集镇,胡埭村、龙延村、鸿翔村所辖的自然村,花汇新村,花汇社区(花汇苑 一、二、三区),汇景新城,富安村的东街、蔡村,香槟花园 立人小学:张舍村,富安村(东街、蔡村除外),马鞍村,林场的秦巷,富安安置一期(张舍苑A块、b块),富安安置二期A块、b块(富安花园A块、b块),富安安置二期c块、D块、e块(富润花苑一、 二、三期),富安安置三期(立人花园),阖闾社区

育红小学(公益校区设置三、四年级):河埒社区:万达广场、阳光嘉园、领馆88、河埒新村、溪北新村:1-27、36-45、47-51、64-66、68-107产山社区:紫金英郡西苑(紫金伴山)1-27、48-53太康社区:泰康新村、太康新村、大丁村(无线电家舍)263之1-3、264之1-3、大丁村(西丁小区)567-571、蓓蕾新村、鹏程大厦、大丁佳苑、桃源居、富安华庭(1-7)、梁清路小区桃源社区:桃园新村、上里东老村、上里东(原河埒村的居民)、上里东69(纺机专件厂宿舍)、70-71、79、上里东81-83、84-105幢、王巷、刘巷、张桥村74-79、尤巷、陶巷龙山社区:公益新村、荣巷新村、山语银城、江大新村、梁湖家园、桃源人家、梁溪路(36、42、45、46、54、71、100)、东横山、东横山新村、荣巷(上荣)、许巷、许巷新村、许巷教工家舍、小丁巷、龚巷、郁巷新村、郁巷、梁巷、贾湾、曹巷新村、郑巷、鑫龙佳苑。荣巷社区:孙巷村、孙巷小区、大张巷村、张巷新村、东浜、西浜、荣巷(中荣、下荣)、荣巷街、大渲3、5-10、12、13、13-1、13-2、13-3、351、352、355-373、376-380、龙山小区、龙山村、梁湖南苑。梁溪社区:金色江南天景花园、颐景花园、秀景花园、集景花园、陆丼、云景佳园。梅园社区:徐巷。新峰社区:史巷、贾巷、张巷、丁巷、王巷、东山、西山、郑家旦。青龙山社区:青龙山村、青龙山新村。勤新社区:勤新苑小区、118家舍、陈漕湾新村、张巷、朱巷、乌泾桥、祝家旦。其它:梁溪警苑、六一四所、十三分部干休所、微生物研究所家舍、油泵研究所家舍、地质勘探队家舍、青山林果场、江大龙山家舍、天马苑、钱巷208号(退休军人干休所)、荣裕华府1-42

中考化学易错题集锦(最新整理)

中考化学易错题集锦 1. 现有盐酸和 CaCl 2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 X ,溶液的 pH 随滴入 X 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 X 是( ) A .水 B .澄清石灰水 C .纯碱溶液 D .稀盐酸 2. 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请你利用这个定律判 断: 向 Na2CO3 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N a 2CO 3 + HCl —— + NaCl 中 的物质是( ) A 、H 2O B 、CO 2 C 、H 2CO 3 D 、NaHCO 3 3. 请你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选项中哪种物质是由所提供的粒子构成的( ) 4. 小英的妈妈在洗碗筷时,经常在水中加入一种物质,很快就能将“油乎乎”的菜盘洗得干干净净。小英的妈妈在水 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汽油 B.烧碱 C.纯碱 D.食盐水 5. 如图所示,将气体 X 和气体 Y 同时通入液体 Z ,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 ) 6. 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物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 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有关该物质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碳、氢、氧元素 B. 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 一定有碳元素,可能有氢、氧元素 D. 一定有碳、氧元素,可能有氢元素 7. 在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类反应中,可能生成水的反应共有 ( ) A .1 类 B .2 类 C .3 类 D .4 类 8. 以下关于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不相符的是( ) A .海尔洗衣机厂开发的“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解决污染问题B .厦门三达膜技术公司开发的“海水淡化膜”——解决资源问题C .中科院开发的“用 CO2 制取全降解塑料”——解决能源问题D .应用于计算机领域的“导电塑料”——解决材料问题 9. (双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 4 个B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一般比较容易获得电子 C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 8 个电子 D .单质的化合价为 0 10. 下列有关实验设计方案或实验事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B .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氢气C .将 Fe(OH)3 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 D .在混有 Na 2SO 4 的 NaOH 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BaCl 2 溶液,过滤可得到纯净的 NaOH 溶液 11.(双选)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X Y Z A H 2 N 2 水 B HCl CO 2 石灰水 C CO 2 O 2 烧碱溶液 D HCl O 2 硝酸银溶液

郑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郑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是()A.Na2CO3、H2SO4、HCl、KNO3 B.CuSO4、KOH、NaCl、NaOH C.Na2SO4、Na2CO3、BaCl2、HNO3 D.NaNO3、MgCl2、KCl、Ba(OH)2 2.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3.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 CO2CO点燃 B CaO CaCO3高温灼烧 C NaOH溶液Na2CO3适量稀盐酸 D稀盐酸稀硫酸适量Ba(NO3)2溶液 A.A B.B C.C D.D 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D.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童 6.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结论 A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

B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C除去C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通入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 4 A.A B.B C.C D.D 7.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8.A—F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且A、B、C、D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物质X能用于金属除锈 B.反应②是中和反应 C.反应①②③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A、B、E、F一定是氧化物 9.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和Zn(NO3)2 ④若溶液甲是无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可能有Zn(NO3)2、一定没有Cu(NO3)2

无锡高中排名

1 一中,这个毫无疑问的,无锡人都知道,叫一中嘛,二本率93%左右 2 梅村,这个学校二本率非常高,每年几乎都是仅次于一中的,而且学校管理非常严格住校二本率都在90%左右 3 天一,这个学校也是不错的,实力和梅村差不多。住校,管的也很严,二本率都在90%左右 4 省锡中,理由同上,和天一,梅村实力差不多,管的都很严格二本率都在90%左右 5 辅仁,我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实力相对上面4所学校差点,二本率在80%左右, 6 一女中(之前的东林高中),可是只招女生,因为才有的,升学率不了解,不过在我看来,不会低的 以上6所学校是四星高中,其中一中和一女中不住校的,其他是寄宿学校 7 三中,二本率一般在65%-70%左右,是三星级中最好的学校,文科理科实力都是可以的,老师也不错的,不是寄宿学校

8 太湖高中,这所学校虽然挂着四星级的牌子,其实很一般,所以我排在了第8位,但是艺术类,文科比较强,尤其是艺术,如果去上这个学校,推荐文科或者艺术,尤其是艺术类,这个学校比较厉害的,学理科去这个学校就完蛋了,是寄宿学校 9 青山高中,也算名气比较大的学校了,理由一样,去这个学校不推荐学理科,文科还是可以的,不是寄宿学校 10 洛社高中,一样,文科,不多说,我朋友就在那的,管的挺严格的,也是寄宿学校 11 市北高中,寄宿学校,这个学校我不怎么推荐上,现在实力下降很多了,也是文科强点 12 六中,三星级中比较差的学校了,主要是中考分数低点,招的人又多,所以很多人选择这个学校,其实现在这学校实力有所上升,以前不怎么样,不是寄宿学校 13 羊尖高中,寄宿学校,实力也是可以的,一样推荐文科 14 怀仁高中,寄宿学校,名气不怎么大,不过也能出一些有实力的学生

人教版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易错题集锦(精华)

初中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 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 OH-NO3-CO32-SO4 2-PO43-NH4+ 2、化合价口诀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 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 ===2H2O+O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磺:淡黄色 4、溶液的颜色: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氨气)、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空气、稀有气体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即醋);氨水;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6、有毒的:气体:CO ; 四、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 (甲烷) 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还原性的物质:C、H2、CO 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助燃性物质: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最轻气体:H2也是唯一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 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五、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 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可燃物燃烧条件:⑴是可燃物;⑵与空气(或O2)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CO2灭火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北京第一一九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北京第一一九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一、选择题 1.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段发生的反应为中和反应 D.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为1∶1 2.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 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3.如图所示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 4.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表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NO3)2溶液(AgNO3)加过量铜粉,过滤 B KCl溶液(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Zn)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D 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A.A B.B C.C D.D 6.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B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8.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 D.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9.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B.X可能是铁,Y一定是铜

最新-2019江苏无锡初中学校民办排名情况 精品

2019江苏无锡初中学校民办排名情况 暑假将至,一年一度的升学季又到了。 面对众多学校,家长难免会在挑选学校时不知所措,而重点的初中,更是挤破头都难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无锡有哪些重点初中? 2从办学规模来看的话,金桥先从幼儿园办学起步,只有小学部和初中部,而且有急于扩大办学规模的趋势,比如今年的惠山校区,但是实际上没有招生成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 而大桥,相对来说,办学历史比较久远,而且,最先有初中部和高中部,再后来增加了小学部和国际部,这样的话,应该说学校在初高中建设上,更有经验一点。 3从出口来看,金桥初三的学生需要全部参加中考,大桥的学生除了参加中考之外,还可以有机会直升到大桥的高中部或者是国际部,并且每年的高考本科率也很高,从近三年来看,基本上二本以上的达线率直逼100,所以成绩还是不错的。 如果说自主招生和分配生名额的话,各个高中给的金桥和大桥的名额其实差不多,比如大桥的自主招生名额一中11人,辅仁5人,梅村6人,天一14人,锡中14人,太高1人、金桥的自主招生名额一中16人,梅村3人,天一18人,锡中10人,太高1人,大桥的分配生名额一中24人,辅仁高中24人,梅村高中21人,太湖高中23人,金桥的分配生名额一中11人,辅仁12人,梅村11人,太高11人,有人会疑问为什么大桥的分配生名额比金桥的多一半了?这个得参考下学校的学生数吧。 4大桥是平行分班,金桥是有分重点班的。 所以,如果非得选择其中一个,单从以上四点考虑,大桥会更胜一筹。 第二梯队民办辅仁、外国语 1两个学校都有很久的办学历史,目前民办辅仁只有初中部但是与辅仁高中依然有着血缘关系,外国语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而且有国际课程,招生人数比辅仁多。 如果以后有出国打算的话,优先选择外国语是比较好的。 2考虑到两个学校都是民办的,生源相对很多公办学校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详解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用2B铅笔把答題卡上相应的选项标号涂黑) 1.(3分)﹣3的相反数是() A.﹣3B.﹣C.3D.±3 2.(3分)下列代数式中,次数为3的单项式是() A.x3+y3B.x2+y C.x2y D.3xy 3.(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5=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A.1B.﹣1C.9D.﹣9 4.(3分)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数 B.最大的负有理数是﹣1 C.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D.平方等于本身的数只有0和1 5.(3分)如图所示,根据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b|B.a>﹣b C.b<﹣a D.a+b>0 6.(3分)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沿EF折叠,若∠AED′=40°,则∠DEF的度数为() A.40°B.50°C.60°D.70° 7.(3分)已知∠AOB=80°,OM是∠AOB的平分线,∠BOC=20°,ON是∠BOC的平分线,则∠MON的度数为() A.30°B.40°C.50°D.30°或50°8.(3分)下列四个说法: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

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9.(3分)某班组每天需生产50个零件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批零件任务,实际上该班组每天比计划多生产了6个零件,结果比规定的时间提前3天并超额生产120个零件,若设该班组要完成的零件任务为x个,则可列方程为() A.B. C. 10.(3四等分的点;()A. 11.(2. 12.(2分)据《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白皮书报道:2018 2800000人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13.(2的余角是. 14.(22y n是同类项,则m+n 15.(2分)小明的爸爸现在的年龄比小明大25岁,8年后小明爸爸的年龄将是小明的3倍多1 16.(2BOD=度. 17.(2分)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的包装盒展开后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cm3., ?!!

历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科普阅读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NO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答案】无色气体分子构成不同 N2+ O22NO 2NO2+ H2O = HNO3+ HNO2减 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解析】 【分析】 【详解】 (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通常包括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 (2)决定物质的性质的是组成和结构,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分子的构成不同。 (3)产生NO的过程化学方程式:N2+ O22NO (4)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 H2O = HNO3+ HNO2 (5)防止光化学污染的措施很多,如:少开私家车,使用清洁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 2.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它的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

成都七中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成都七中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一、选择题 1.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A、B、C、D物质类别不同,其中C和D中不含相同的元素,E、F的组成元素相同。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是吸热反应 B.C和E 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D一定是稀硫酸 D.C→A 反应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银白色 2.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HCl滴入碳酸钠溶液 B CO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 NaOH Na2CO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O Cu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

A.A B.B C.C D.D 4.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O+2Al3Cu+A12O3.反应结束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铁片插入溶液中.下列叙述的现象中,能够说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的是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 ②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 ③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④插入溶液中的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A.只有④B.②③C.③④D.①③④ 5.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全 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全 6.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B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7.如图以稀硫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无锡市滨湖区财政局

无锡市滨湖区财政局 无锡市滨湖区委组织部文件无锡市滨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锡滨财[2014]24号 关于转发《无锡市党政机关培训费 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镇、开发区、街道、各区机关部门、区各直属单位:现将《关于转发<无锡市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锡财行[2014]4号)转发给你们,请按照通知精神遵照执行。 附件:《无锡市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 无锡市滨湖区财政局无锡市滨湖区委组织部 无锡市滨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0一四年八月二十二日无锡市滨湖区财政局办公室2014年8月22日

附件: 无锡市党政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党政机关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加强培训费管理,节约培训费开支,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培训,是指我市党政机关及其所属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使用财政资金在境内举办的三个月以内的岗位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初任培训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级以下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四条各单位举办培训应当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实行单位内部统一管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培训质量,节约培训资源,提高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第二章计划和备案管理 第五条建立培训计划编报和审批制度。各单位培训部门制订的本单位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名称、对象、内容、时间、地点、参训人数、所需经费及列支渠道等),经单位

财务部门审核后,报单位领导办公会议或党组(党委)会议批准后施行。 第六条年度培训计划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调整。因工作需要确需临时增加培训及调整预算的,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批。 第七条各单位年度培训计划于上年度12月底前同时报同级组织、人社、财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开支范围和标准 第八条培训费是指各单位开展培训直接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讲课费、培训资料费、交通费、其他费用。 (一)住宿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租住房间的费用。 (二)伙食费是指参训人员及工作人员培训期间发生的用餐费用。 (三)培训场地费是指用于培训的会议室或教室租金。 (四)讲课费是指聘请师资授课所支付的必要报酬。 (五)培训资料费是指培训期间必要的资料及办公用品费。 (六)交通费是指用于接送以及统一组织的与培训有关的考察、调研等发生的交通支出。

历年备战中考化学易错题汇编-综合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b__________;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上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 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 ___________。 (3)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①制取O2的质量是________g; 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铁架台 A 催化导气管撤出水面 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19.2 81.7%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图可知仪器b是铁架台;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为防止受冷温度降低水回流炸裂试管,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气管撤出水面;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深圳横岗康乐学校初中部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深圳横岗康乐学校初中部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集锦 一、选择题 1.NaCl是重要的资源,其应用与生产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用①操作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B.应用②在制备烧碱的过程中,水参与了反应 C.应用③为提高产率应先通NH3,再通CO2,制备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化肥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可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过滤、蒸发 2.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的铁10g与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5.4g,则杂质的质量为() A.4.6 B.4.4g C.2.8g D.5.6g 3.(2012年山东烟台,18题,2分)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B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5.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和操作 A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B 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2020年无锡市滨湖区初三调研考试答案(20200424定稿)

2020年无锡市滨湖区春学期调研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初三英语2020.05 第I卷客观题(共50分) 一、单项填空(本大题共14分,每小题1分) 1-5 DBACC 6-10 BCACB 11-14DBAD 二、完形填空(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5-19 BDACD 20-24BCACB 三、阅读理解(本大题共26分,每小题2分) 25-29ABDDB 30-34 ABCCC 35-37 DAC 第II卷主观题(共40分) 四、词汇运用(本大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 require 2. choices 3. specially 4. common 5. safety 6. simply 7. laid 8. lively 五、动词填空(本大题共6分,每小题1分) 1. to leave 2. expected 3. know 4. has sent 5. will be remembered 6. was wondering 六、阅读填空(本大题共5分,每小题1分) 1.Technology 2.what 3.risk/possibility 4. easier 5. personal 七、完成句子(本大题共6分,每小题1分) 1. will be worth paying attention to 2. force you to change your mind 3. was so satisfied with our service 4. how the research/it was carried out 5. has been absent from 6. has nothing to do with/doesn’t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八、书面表达(本大题共15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It’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speak here. I’m Wang Hua in Class 1, Grade 10. I’d like to join the Student Union to improve myself and serve others. I am ready to help others and have a lot of experience in serving classmates. I’m good at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and making plans. We can hold a poster show in the school hall on the Reading Day.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draw a poster to recommend their favourite book. In this way, they can share good books with each other and find those who share the same interests. (90 words) That’s all for my speech.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