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肺复苏

心脑肺复苏
心脑肺复苏

心脑肺复苏

一、心跳骤停

1、常见原因:“6H5T”

6H:Hypovolemia(低血容量)、Hypoxia(低氧血症)、Hydrogenion(acidosis 酸中毒)、Hyper-/hypokalemia(高钾/低钾血症)、Hypoglycemia(低血糖)、Hypothemia(低体温);

5T:Toxins(中毒)、Tamponade(cardiac 心脏压塞)、Tension pneumothorax (张力性气胸)、Thrombosis of the coronary/pulmonary vasculature(冠状动脉或肺动脉栓塞)、Trauma(创伤);

2、心电图类型:

(1)可电击性心律:包括VT和无脉搏性室性VT,应及早电击除颤和及时的有效地CRP,发病率高,抢救成功率较高;

(2)非可电击性心律:指心室停顿和无脉搏电活动,复苏效果普遍极差;

二、复苏程序:三阶段

1、基础生命支持(BLS):

(1)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a、意识丧失时心跳骤停的首要表现;b、每个环节的判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若不能肯定则应视为不正常,应立即采取复苏措施;

(2)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仅用于有颈椎骨折者)、托颌法;

(3)人工呼吸:a、口对口和口对鼻通气: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通气,均要求连续进行仅2次通气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若使用简易气囊只需使胸廓隆起即可,频率保持在8-10次分即可;

(4)胸外按压:a、部位为胸骨下半部的中间;b、按压手法:双手指交叉重叠、双肘关节余胸骨垂直,利用上身中立快读和用力下压胸壁;c、按压频率为100次/分,深度4-5cm;d、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手掌不离胸壁但必须让胸廓充分回弹;e、按压/通气鼻为30:2;f、多人施救时一般约2分钟轮换1次,可利用轮换时间进行心律检查;

2、高级生命支持(ALS)

(1)体表电除颤,初始采用360J(先前建议由200、300到360J依次递增),单词电除颤完毕后立即回复CRP,首先行胸外心脏按压,完成5个30:2周期的CRP后(约2分钟)再停止CRP检查是否恢复自主心律及脉搏;

(2)呼吸管理:开放气道和气管内导管,插管后通气频率应保持在8-10次/

分,不必考虑通气/按压比,也无需中断胸外按压。此时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并不重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呼吸停止是缘于大脑血流灌注中断,只要及时重新建立自主循环和大脑血流灌注,自主呼吸常最先恢复;

(3)建立复苏用药途径:静脉途径为首选;

(4)复苏药物:所有药物均无相关循证医学证据

a、肾上腺素:目前仍被推荐为心跳骤停的标准缩血管药物首选使用,用法:1mg iv,每3-5分钟重复1次,一般不推荐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总剂量2-2.5mg;

b、胺碘酮:可用于对CRP、电击除颤和缩血管药物治疗无反应的VF/无脉搏VT患者,初始剂量300mg+5%GS 20ml iv,随后可追加到150mg;

c、利多卡因:推荐在没有胺碘酮时使用,100mg(1-1.5mg/kg)iv ,若VF/VT持续存在,每隔5-10分钟追加0.5-0.75mg/kg,第1小时的总剂量不超过3mg/kg;

d、阿托品:应用指征为:心室停顿、节律小于60次/分的无脉搏电活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窦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缓。一般3mg iv一次;

e、碳酸氢钠:不建议常规应用碳酸氢钠,有以下情况时可考虑积极应用:

①复苏后血气分析显示PH<7.1(BE-10mmoL/L以下)、②攒在危及生命的高钾血症、③原有的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④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3、复苏后处理

(1)包括体温管理(高热的控制和轻度低体温疗法)、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抽搐/肌阵挛的处理和血糖控制;

(2)体温管理:a、复苏后72小时内的体温升高均应进行积极的治疗;b、治疗性低体温,将体温控制在32-34℃,持续12-24小时,文献报道输注2升冷却到4℃的生理盐水后30分钟,可以使体温平均下降1.5℃。但注意复温缓慢,建议0..5-0.5℃/小时;

(3)循环支持: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最初2小时,平均动脉压高于100mmHg 的患者神经学功能恢复更佳,建议使用提高血压水平是合理的,至少不应低于患者平时的血压水平;

(4)抽搐/肌阵挛的处理:建议使用异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不主张使用肌松剂;

(5)血糖控制: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策略,用胰岛素降血糖控制在<

150mg/ml(8.3mmoL/L)水平比较合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心肺复苏新进展(精)

心肺复苏新进展(1) 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生命基本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有研究证实: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如果在4min内进行有效现场心肺复苏,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min,成功率仅为4%。因此,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近20年来,心肺复苏技术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进步,1999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肺复苏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大会在美国召开,讨论并通过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与心肺复苏指南2000相比,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进一步在循证的基础上,对按压通气比值、按压通气循环周期、按压通气参数等CPR核心技术都作了重大修订,并提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普及使用。为了让广大读者掌握心肺复苏新动向,现叙述如下。 1 基本生命支持 1.1 心脏骤停的识别 能否快速识别心脏骤停是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检查颈动脉搏动来确定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是很困难的。据文献报道,10秒内只有16.5%的受试对象能准确判断患者的颈动脉搏动情况。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对于非医护人员简化了检查脉搏的过程,只需确定患者无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作出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新的改进除根据以上判断外,还包括若病人仅有临终呼吸应判为心脏骤停,即应做CPR。急救人员应该询问旁观者关于倒地病人生命体征表现,特别应注意临终呼吸的识别,并将其作为心脏骤停的标志。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建议在行CPR前不再要求非专业急救人员将检查颈动脉搏动作为一个诊断步骤,只检查循环体征。但对于专业急救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以确定循环状态,而且检查颈动脉所需要时间应在10秒钟以内。 1.2 清除呼吸道异物 以往心肺复苏中认为开放气道前应常规用手指清除口中及咽部异物,但在实际临床观察中发现心脏骤停患者中,口咽部有异物者所占的比例很小,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若常规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的话,必将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从而影响复苏效果。因此,心肺复苏指南2005中明确提出,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仅在口咽部能看到固体物质,怀疑阻塞气道时才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1.3 开放气道 2005指南指出:无论患者是否受伤,非专业急救者均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患者气道。不推荐双手推举下颌法,因为非专业急救者学习和掌握这种方法很困难,同时,它也不是一种有效的打开气道的方法,而且还会引起脊髓移动。当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头或颈部受伤时,专业救护者可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如果专业救护者怀疑患者颈部脊髓损伤,应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来打开气道。在CPR过程中,第一位的是维持患者气道开放,并提供适当通气。因此,当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不能打开气道时,应使用仰头举颏法。对于怀疑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应使用人工脊髓制动而不是使用制动装置。 1.4 检查患者呼吸

心脑肺复苏

心脑肺复苏 一、心跳骤停 1、常见原因:“6H5T” 6H:Hypovolemia(低血容量)、Hypoxia(低氧血症)、Hydrogenion(acidosis 酸中毒)、Hyper-/hypokalemia(高钾/低钾血症)、Hypoglycemia(低血糖)、Hypothemia(低体温); 5T:Toxins(中毒)、Tamponade(cardiac 心脏压塞)、Tension pneumothorax (张力性气胸)、Thrombosis of the coronary/pulmonary vasculature(冠状动脉或肺动脉栓塞)、Trauma(创伤); 2、心电图类型: (1)可电击性心律:包括VT和无脉搏性室性VT,应及早电击除颤和及时的有效地CRP,发病率高,抢救成功率较高; (2)非可电击性心律:指心室停顿和无脉搏电活动,复苏效果普遍极差; 二、复苏程序:三阶段 1、基础生命支持(BLS): (1)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a、意识丧失时心跳骤停的首要表现;b、每个环节的判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若不能肯定则应视为不正常,应立即采取复苏措施; (2)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仅用于有颈椎骨折者)、托颌法; (3)人工呼吸:a、口对口和口对鼻通气: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通气,均要求连续进行仅2次通气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若使用简易气囊只需使胸廓隆起即可,频率保持在8-10次分即可; (4)胸外按压:a、部位为胸骨下半部的中间;b、按压手法:双手指交叉重叠、双肘关节余胸骨垂直,利用上身中立快读和用力下压胸壁;c、按压频率为100次/分,深度4-5cm;d、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手掌不离胸壁但必须让胸廓充分回弹;e、按压/通气鼻为30:2;f、多人施救时一般约2分钟轮换1次,可利用轮换时间进行心律检查; 2、高级生命支持(ALS) (1)体表电除颤,初始采用360J(先前建议由200、300到360J依次递增),单词电除颤完毕后立即回复CRP,首先行胸外心脏按压,完成5个30:2周期的CRP后(约2分钟)再停止CRP检查是否恢复自主心律及脉搏; (2)呼吸管理:开放气道和气管内导管,插管后通气频率应保持在8-10次/

心脑肺复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徐国英 心肺脑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通过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快速电除颤,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以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目前,我国临床医生广泛遵循的心肺脑复苏指南是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组按照美国心脏协会(AHA)2005年的指南所编制的。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其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被证明存在问题,因此,本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学员们掌握关于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明确当前心肺脑复苏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基础知识 (一)、急救生存链的概念 急救生存链包括四个步骤:早期呼叫—早期徒手心肺脑复苏—早期除颤—早期进行高级心肺脑复苏、给药和输液,即四个早期。按照规定的时间去实施以上的四个过程,连贯起来即急救生存链。因此,一旦确定病人呼吸心跳停止,就必须立即呼叫或请他人启动急救系统(EMSS)。 (二)、心脏骤停的概念 心跳骤停即心脏性猝死,其常见原因有二:①原发心跳停止;②继发心跳停止。原发心跳停止主要是由于心脏本身的病变导致的(78%),另有10%是心律失常导致的。而继发心跳停止则主要是由于气道阻塞、呼吸衰竭、气体的交换下降、电解质紊乱、失血、吸毒、中毒等原因导致的。 (三)、心脏骤停的判定 对于心脏骤停进行快速、准确的判定是心肺脑复苏的关键。对于医学专业人士,需要掌握三方面判定标准:①意识有无丧失;②呼吸是否停止;③有无脉搏。 第一条标准是现代心肺脑复苏当中最重要的一条,通过判断病人对声音和呼叫有无反应进行判断。对

于呼吸停止的判定则应该在气道打开以后,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来判定。“一听”就是用耳朵贴近鼻子听呼吸音;“二看”即看胸廓是否起伏;三感觉即在听有无呼吸音的同时,用面颊感受有无吹面感。如果以上三个方面均是否定的,则可以判定为呼吸停止。对于非医学专业人士,第三条判定方法可不掌握。 心脏骤停关键在于争取抢救时间,每耽误一分钟,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就下降10%。因为脑缺氧耐受时间在12秒到18秒之间。真 正的脑缺氧是从第18秒开始,大脑开始真正缺氧,第30秒以后病人开 始昏迷,第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即呼吸心跳停止1分钟以后脑细 胞开始死亡,6分钟后脑细胞全部死亡。因而,呼吸心跳骤停4分钟内 是黄金抢救时间。如果大于4分钟,则存活的社会属性就差,因此,一 经确定呼吸心跳停止,就应该立即做心肺脑复苏。 二、心肺脑复苏有三个组成部分 (一)、初级生命支持(BLS) 1、BLS的目的 2005年版复苏指南指出BLS的主要目的是向心脏、脑以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包括抢救程序中的A、打开气道;B、人工呼吸;C、人工循环三个步骤。但是目前的通常做法是,除了ABC三个步骤之外,在C 里面还应包括及时除颤。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也可按C、A、B这一程序做。该特定环境是指什么呢?比如对于心血管病房的病人,BLS的实施者则可以先对病人实施胸外按压、除颤,即先建立人工循环,然后再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 目前,对于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程序中,除了2005年复苏指南 中提到的三个抢救程序,在建立人工循环的过程中,及时除颤也是 相当必要的,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早期除颤呢?

心肺复苏新进展

心肺复苏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0-11-02T16:12:44.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成穗莉 [导读] 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生命基本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成穗莉(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1)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099-02 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生命基本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有研究证实: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如果在 4min内进行有效现场心肺复苏,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min,成功率仅为4%。因此,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近20年来,心肺复苏技术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进步,1999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肺复苏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大会在美国召开,讨论并通过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与心肺复苏指南2000相比,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进一步在循证的基础上,对按压通气比值、按压通气循环周期、按压通气参数等CPR核心技术都作了重大修订,并提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普及使用。为了让广大读者掌握心肺复苏新动向,现叙述如下。 1 基本生命支持 1.1 心脏骤停的识别 能否快速识别心脏骤停是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检查颈动脉搏动来确定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是很困难的。据文献报道,10秒内只有16.5%的受试对象能准确判断患者的颈动脉搏动情况。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对于非医护人员简化了检查脉搏的过程,只需确定患者无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作出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新的改进除根据以上判断外,还包括若病人仅有临终呼吸应判为心脏骤停,即应做CPR。急救人员应该询问旁观者关于倒地病人生命体征表现,特别应注意临终呼吸的识别,并将其作为心脏骤停的标志。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建议在行CPR前不再要求非专业急救人员将检查颈动脉搏动作为一个诊断步骤,只检查循环体征。但对于专业急救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以确定循环状态,而且检查颈动脉所需要时间应在10秒钟以内。 1.2 清除呼吸道异物 以往心肺复苏中认为开放气道前应常规用手指清除口中及咽部异物,但在实际临床观察中发现心脏骤停患者中,口咽部有异物者所占的比例很小,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若常规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的话,必将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从而影响复苏效果。因此,心肺复苏指南2005中明确提出,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仅在口咽部能看到固体物质,怀疑阻塞气道时才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1.3 开放气道 2005指南指出:无论患者是否受伤,非专业急救者均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患者气道。不推荐双手推举下颌法,因为非专业急救者学习和掌握这种方法很困难,同时,它也不是一种有效的打开气道的方法,而且还会引起脊髓移动。当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头或颈部受伤时,专业救护者可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如果专业救护者怀疑患者颈部脊髓损伤,应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来打开气道。在CPR过程中,第一位的是维持患者气道开放,并提供适当通气。因此,当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不能打开气道时,应使用仰头举颏法。对于怀疑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应使用人工脊髓制动而不是使用制动装置。 1.4 检查患者呼吸 在气道打开后,通过看、听、感觉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对于非专业急救者,不要自信能检测到正常呼吸;对于专业急救者,如果不能在10秒钟之内检测到适当的呼吸,应先对患者进行2次吹气。对于非专业急救者,不愿意或不能给患者紧急吹气,则应立即开始胸部按压。 1.5 人工呼吸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提出:当检查发现患者没有呼吸时,立即给予2次紧急吹气,每次吹气超过1秒钟;在CPR过程中,各种通气方式包括口对口、口对鼻、面罩通气和高级气道通气,均推荐持续1秒钟,以使患者胸部起伏,每次吹入气量成人约为800—1200ml,儿童吹气量以胸廓上抬为准。当进行了进一步气道干预(如气管内插管和气食管联合插管等)后,2人进行CPR的吹气频率为10—12次/min,有脉搏而无呼吸者,每5秒钟吹气一口(10-12次/min)。不管是否进行高级气道干预,每次吹气时间应超过1秒钟,每次吹气应该可见胸部起伏。在紧急吹气过程中,每2分钟评价1次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钟。由于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过程中可能传播疾病等因素,口对口咽导管通气或简易呼吸器已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对于不愿意进行口对口或口对导管人工呼吸的救护人员,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中提出可单纯进行胸部按压。 1.6 判断病人有无脉搏 对于非专业急救者,如果意识丧失的患者没有呼吸,就可假定为心脏停搏。对于专业急救者仍需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脉搏,但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钟,如果在10秒内不能确定脉搏,就开始胸外按压。 1.7 有效的心脏按压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些研究提出应把心肺复苏的ABC 程序改为CAB,才能进行有效复苏。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中未强调胸外按压的质量和速率、胸腔完全恢复状态,以及减少中断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则强调进行CPR时,要有效的胸外按压才可能产生适当的血流,要求急救人员应“用力和快速地按压”。按压位置位于剑突下切迹两横指以上,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min。有研究表明,高频率按压与旧频率按压相比,可增加心输出量,提高主动脉和心肌灌注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提高24小时生存率。胸部按压深度至少4—5cm,每次按压后应让胸部完全回复。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为1∶1,达到有效按压。研究提出,旧的5∶1或15∶2的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由于复苏过程中多次中断胸部按压,影响了心输出量和血流速度,不利于复苏成功。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提出,单人对婴儿、儿童或成人进行CPR时,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双人对婴儿、儿童仍为15∶2,每2分钟或5个CPR循环后检查复苏效果。对于心胸术后早期或胸腹已经开放时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应考虑开胸心脏按压。 1.8 除颤 成功电除颤取决于从室颤发生到行首次电除颤治疗的时间,理想的除颤时间应在发生室颤或心脏骤停2分钟内进行。除时间因素,仍需选择适当的能量。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对成人首次除颤电能为200J,若首次无效,再以200-300J行第二次除颤,无效时,再以360J行

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论文摘要:复苏学是研究导致机体氧输送突然停止或接近停 止的病理状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和急救治疗的一门科学。这种病理状态严重影响心、肺和脑的功能,它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 题,复苏学尤其强调发生机制、全身缺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现代心肺复苏方法在急诊医学、心脏学和麻醉学等多个学科都是富有挑战 性的课题。现代心肺复苏方法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挽救了众多人的生命,1956年除颤器的发明,1958 年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应用及1960年胸外按压的应用均大大推进现代心肺复苏学的迅速发展。现就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的某些进展作一介绍。 复苏程序的争议 心搏骤停患者临终前出现濒死呼吸(抽泣样叹气)对通气有代偿 作用,故认为心搏骤停现场急救应以胸外按压为主,不需要做口对口呼 吸。一些学者提出心肺复苏的ABC顺序应改为CAB顺序,即胸外心脏按压、气道开放、人丄呼吸。虽然CAB是可取的复苏步骤,但建立人工气道必须及时,C与AB间隔时间应W5Diin。对未被目击的心搏骤停的患者复 苏时不宜应用CAB顺序,应用传统的CPR顺序。 生存链的概念美国心脏协会用“生存链”这一名词来描述这一过 程,包括 4个相互依赖的环节: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基木心肺复苏.早期除颤 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社区内的生存链己意识到,需要通过改善社区 ECC体系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1992年指南提出了“生存链”的基本概念,这一方法在复苏和ECC中得到了成功的证实。如评价院内心脏猝死预后的Utstein指南;用来检查儿童病人心肺急症的方法,都根据“生存链”的概念得到了发展。各个社区应该为院外危重病人不断完善及优化其救治系统。1992年指南中描述了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是降低急性心脏病有关的死亡率的一系列行动中重要的环节,这与Liaison国际复苏协会1997 年所推荐的方法相一致。现在强调要尽早进行电除颤;尽量缩短由胸外按压转到电除颤的时间,这样可以挽救更多的患者。

心脑肺复苏(课件)

心脑肺复苏 一、心跳骤停 1、常见原因:“6H5T” 6H:Hypovolemia(低血容量)、Hypoxia (低氧血症)、Hydrogenion(acidosis酸中毒)、Hyper-/hypokalemia(高钾/低钾血症)、H ypoglycemia(低血糖)、Hypothemia(低体温);......感谢聆听 5T:Toxins(中毒)、Tamponade(cardiac 心脏压塞)、Tension pneumothorax(张力性气胸)、Thrombosis of the coronary/pulmonary vasculature(冠状动脉或肺动脉栓塞)、Trauma(创伤);......感谢聆听 2、心电图类型: (1)可电击性心律:包括VT和无脉搏性室性VT,应及早电击除颤和及时的有效地CRP,发病率高,抢救成功率较高; (2)非可电击性心律:指心室停顿和无脉搏电活动,复苏效果普遍极差; 二、复苏程序:三阶段 1、基础生命支持(BLS): (1)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a、意识丧失时心跳骤停的首要表现;b、每个环节的判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若不能肯定则应视为不正常,应立即采取复苏措施; (2)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仅用于有颈椎骨折者)、托颌法; (3)人工呼吸:a、口对口和口对鼻通气: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通气,均要求连续进行仅2次通气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若使用简易气囊只需使胸廓隆起即可,频率保持在8-10次分即可; (4)胸外按压:a、部位为胸骨下半部的中间;b、

按压手法:双手指交叉重叠、双肘关节余胸骨垂直,利用上身中立快读和用力下压胸壁;c、按压频率为100次/分,深度4—5cm;d、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手掌不离胸壁但必须让胸廓充分回弹;e、按压/通气鼻为30:2;f、多人施救时一般约2分钟轮换1次,可利用轮换时间进行心律检查;......感谢聆听 2、高级生命支持(ALS) (1)体表电除颤,初始采用360J(先前建议由200、300到360J依次递增),单词电除颤完毕后立即回复CRP,首先行胸外心脏按压,完成5个30:2周期的CRP后(约2分钟)再停止CRP检查是否恢复自主心律及脉搏; (2)呼吸管理:开放气道和气管内导管,插管后通气频率应保持在8—10次/分,不必考虑通气/按压比,也无需中断胸外按压。此时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并不重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呼吸停止是缘于大脑血流灌注中断,只要及时重新建立自主循环和大脑血流灌注,自主呼吸常最先恢复;......感谢聆听(3)建立复苏用药途径:静脉途径为首选;(4)复苏药物:所有药物均无相关循证医学证据 a、肾上腺素:目前仍被推荐为心跳骤停的标准缩血管药物首选使用,用法:1mg iv,每3—5分钟重复1次,一般不推荐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总剂量2-2.5mg; b、胺碘酮:可用于对CRP、电击除颤和缩血管药物治疗无反应的VF/无脉搏VT患者,初始剂量300mg+5%GS 20ml iv,随后可追加到150mg; c、利多卡因:推荐在没有胺碘酮时使用,100mg(1—1。5mg/kg)iv ,若VF/VT持续存在,每隔5—10分钟追加0.5-0。75mg/kg,第1小时的总剂量不超过3mg/kg;

心肺复苏新进展

心肺复苏新进展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生命基本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有研究证实: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如果在4min 内进行有效现场心肺复苏,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min,成功率仅为4%。因此,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黄金时间”。近20年来,心肺复苏技术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进步,1999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肺复苏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大会在美国召开,讨论并通过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与心肺复苏指南2000相比,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进一步在循证的基础上,对按压通气比值、按压通气循环周期、按压通气参数等CPR核心技术都作了重大修订,并提倡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普及使用。为了让广大读者掌握心肺复苏新动向,现叙述如下。 1基本生命支持 1.1心脏骤停的识别 能否快速识别心脏骤停是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临床实践中,通过检查颈动脉搏动来确定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是很困难的。据文献报道,10秒内只有16.5%的受试对象能准确判断患者的颈动脉搏动情况。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对于非医护人员简化了检查脉搏的过程,只需确定患者无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作出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新的改进除根据以上判断外,还包括

若病人仅有临终呼吸应判为心脏骤停,即应做CPR。急救人员应该询问旁观者关于倒地病人生命体征表现,特别应注意临终呼吸的识别,并将其作为心脏骤停的标志。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0建议在行CPR 前不再要求非专业急救人员将检查颈动脉搏动作为一个诊断步骤,只检查循环体征。但对于专业急救人员,仍要求检查脉搏,以确定循环状态,而且检查颈动脉所需要时间应在10秒钟以内。 1.2清除呼吸道异物 以往心肺复苏中认为开放气道前应常规用手指清除口中及咽部异物,但在实际临床观察中发现心脏骤停患者中,口咽部有异物者所占的比例很小,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若常规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的话,必将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从而影响复苏效果。因此,心肺复苏指南2005中明确提出,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仅在口咽部能看到固体物质,怀疑阻塞气道时才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1.3开放气道 2005指南指出:无论患者是否受伤,非专业急救者均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患者气道。不推荐双手推举下颌法,因为非专业急救者学习和掌握这种方法很困难,同时,它也不是一种有效的打开气道的方法,而且还会引起脊髓移动。当没有证据表明患者头或颈部受伤时,专业救护者可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如果专业救护者怀疑患者颈部脊髓损伤,应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来打开气道。在CPR过程中,第一位的是维持患者气道开放,并提供适当通气。因此,当使用双手推举下颌法不能打开气道时,应使用仰头举颏法。对于怀疑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应使用

2021年心脑肺复苏

心脑肺复苏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心跳骤停 1、常见原因:“6H5T” 6H:Hypovolemia(低血容量)、Hypoxia(低氧血症)、Hydrogenion(acidosis酸中毒)、Hyper-/hypokalemia(高钾/低钾血症)、Hypoglycemia(低血糖)、Hypothemia(低体温); 5T:Toxins(中毒)、Tamponade(cardiac 心脏压塞)、Tension pneumothorax(张力性气胸)、Thrombosis of the coronary/pulmonary vasculature(冠状动脉或肺动脉栓塞)、Trauma(创伤); 2、心电图类型: (1)可电击性心律:包括VT和无脉搏性室性VT,应及早电击除颤和及时的有效地CRP,发病率高,抢救成功率较高; (2)非可电击性心律:指心室停顿和无脉搏电活动,复苏效果普遍极差; 二、复苏程序:三阶段 1、基础生命支持(BLS): (1)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a、意识丧失时心跳骤停的首要表现;b、每个环节的判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若不能肯定则应视为不正常,应立即采取复苏措施; (2)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仅用于有颈椎骨折者)、托颌法; (3)人工呼吸:a、口对口和口对鼻通气: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通气,均要求连续进行仅2次通气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若使用简易气囊只需使胸廓隆起即可,频率保持在8-10次分即可; (4)胸外按压:a、部位为胸骨下半部的中间;b、按压手法:双手指交叉重叠、双肘关节余胸骨垂直,利用上身中立快读和用力下压胸壁;c、按压频率为100次/分,深度4-5cm;d、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手掌不离胸壁但必须让胸廓充分回弹;e、按压/通气鼻为30:2;f、多人施救时一般约2分钟轮换1次,可利

心肺复苏新进展

心肺复苏新进展 复苏学是研究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机体组织细胞和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阻断并逆转其发展过程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脑和心、肺等重要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一.心肺复苏发展历史 1.古老复苏法: 体温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因素:加温法(持续到19世纪) 死亡相当于睡眠状态:唤醒法(持续到20世纪) 溺水是由于吸入水太多:震荡法和倒灌法(18世纪) 荷兰18世纪抢救方法(1774):加温、清除吞入或吸入的水、刺激法、风箱吹气法 2.现代CPCR: ⑴ 产生与描述阶段 1936年-----动物模型的建立(Negovsky) 1956年-----电除颤(Zoll抢救一例室颤患者) 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美国Peter Safar发明) 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Kouwenhoven发明) 1966年-----定义了CPR(美国科学院) ⑵ 应用阶段(60年代) 广泛采用阶段(70年代) 改良与完善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胸泵学说及辅助方法,药物治疗,脑复苏 价格与效益评价阶段(近十年) 二.心跳骤停: (一)心脏骤停的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搏,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循环突然终止,引起全身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心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存活。 从不同的临床角度出发,心跳骤停的定义也不完全相同。 WHO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 美国AHA为冠心病患者心跳骤停所作的定义是:冠心病发病后1小时内心脏停搏,

心脑肺复苏

心脑肺复苏 一、心跳骤停 1常见原因:“ 6H5T 6H: Hypovolemia (低血容量)、Hypoxia (低氧血症)、Hydrogenion (acidosis 酸中毒)、Hyper-/hypokalemia (高钾/ 低钾血症)、Hypoglycemia (低血糖)、Hypothemia (低体温); 5T: Tox ins (中毒)、Tamp on ade( cardiac 心脏压塞)、Tension pn eumothorax (张力性气胸)、Thrombosis of the coronary/pulmonary vasculature (冠状动脉或肺动脉栓塞)、Trauma (创伤); 2、心电图类型: (1)可电击性心律:包括VT和无脉搏性室性VT,应及早电击除颤和及时的有效地CRP发病率高,抢救成功率较高; (2)非可电击性心律:指心室停顿和无脉搏电活动,复苏效果普遍极差;二、复苏程序:三阶段 1、基础生命支持(BLS): (1)心跳呼吸停止的判断:a、意识丧失时心跳骤停的首要表现;b、每个环节的判断时间不能超过10 秒,若不能肯定则应视为不正常,应立即采取复苏措施; (2)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仅用于有颈椎骨折者)、托颌法; (3)人工呼吸:a、口对口和口对鼻通气: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通气,均要求连续进行仅 2 次通气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若使用简易气囊只需使胸廓隆起即可,频率保持在8-10 次分即可; (4)胸外按压:a、部位为胸骨下半部的中间;b、按压手法:双手指交叉重 叠、双肘关节余胸骨垂直,利用上身中立快读和用力下压胸壁;c、按压频率为 100次/分,深度4-5cm;d、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手掌不离胸壁但 必须让胸廓充分回弹;e、按压/通气鼻为30:2 ; f、多人施救时一般约2分钟轮换1次,可利用轮换时间进行心律检查; 2、高级生命支持(ALS) (1)体表电除颤,初始采用360J (先前建议由200、300到360J依次递增),单词电除颤完毕后立即回复CRP首先行胸外心脏按压,完成5个30:2周期的CRP 后(约2分钟)再停止CRP佥查是否恢复自主心律及脉搏; (2)呼吸管理:开放气道和气管内导管,插管后通气频率应保持在8-10 次/ 分,不必考虑通气/ 按压比,也无需中断胸外按压。此时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并不重

65-心肺脑复苏新进展(参考模板)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 黄子通 一、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制定的临床意义 自60年代建立现代心肺复苏术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院外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成功率仍很低,即使在美国,除了拉斯维加斯及西雅图等少数地区的复苏成功率比较高之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的复苏成功率亦不足2%。国际复苏指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制定的最终目的在于尽可能提高临床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尽可能的减少复苏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其临床意义包括:①证实了许多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②对一些证实为无效的抢救方法予以否定;③推荐经过严格循征医学证实的新方法;④在目前的条件下指南为最有效和便于教学;⑤提供了最新的知识、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并在世界范围进行快速的、规范化的推广该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从而让全世界所有的医护人员掌握最新的急救方法和技能,并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以胸外按压的频率与人工呼吸的比率为例,就可以说明心肺复苏制定的意义。在2000年之前,推荐的比率为5:1;在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该比率为15:2;而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比率为30:2。其比率的变动是在大量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而得出的结果,是直到目前为止最佳的按压/呼吸比率。在下一次的指南修正中,30:2是不是维持不变,抑或变动为50:2或其他的比率,目前尚不得而知。从过去的经验看这一参数就一直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但世界各国在30:2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所有科学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就有了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可能性。所产生的研究结果及相关数据将对下一次的指南该参数的修正产生重大影响。 电除颤的变动是另一案例,2000年指南建议给予3次电击后,实施CPR 1分钟后评估循环情况,每次电击期间不进行CPR。2005年新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应用AED时,给予1次电击后应该重新进行胸外按压,而循环评估应在实施5个周期(约2分钟)CPR后进行。因为大部分除颤器可1次终止室颤,中断按压去检查可能并不存在的室颤,其合理性值得怀疑。而且室颤终止后数分钟内,心脏并不能有效泵血,立即实施CPR十分必要。 当然,除了对复苏的环节、过程、步骤及方法等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之外,各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苏生存链的四个环节中:①有医护人员及早到达现场;②及早心肺复苏;③及早除颤;④及早加强治疗。有两个环节目前在世界的许多国家中是非常薄弱的。第一个薄弱环节是急诊急救医疗体系的不完善。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病人开始呼救到有正规培训的医护人员到场往往需要2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对心搏骤停的患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抢救成功的。第二个薄弱环节是尽早除颤。笔者去过美国的许多地方,无论是美国的各大机场,还是麻省理工大学等校园内,均随处可见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但在我国,不要说公共场所配备AED,就连许多基层的卫生院也没有条件配备AED,更不用说这些基层卫生院所覆盖的人群中,当心搏骤停发生后能尽早接受除颤了。大家都知道,80%-90%的非创伤性心搏骤停为室颤引起,且每过1min除颤的成功率会下降7%-10%,当转变为心停搏后复苏成功的希望则很少。因此要促使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大对急诊急救医疗体系的建设和投入,使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各项措施能落到实处,从而切实的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 二、心跳骤停后脑缺血缺氧损害与脑复苏 心跳骤停是全脑缺血缺氧性损害最为重要的原因。心跳骤停及心肺复苏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可触发易损区域(海马、皮层、丘脑等)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性损害。大量的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后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顺行性记忆缺失,学习困难,情绪和社会行为

心肺脑复苏研究新进展

心肺脑复苏研究新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研究;新进展 心跳骤停WHO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h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它可见于原发全身和心脏相对正常或无严重疾病的情况,如急性缺血、触电及急性药物反应等,也见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肺复苏是研究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机体组织细胞和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阻断并逆转其发展过程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脑和心、肺等重要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现代心肺脑复苏(cardiac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的方法是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从1956除颤器的应用,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及1960年胸外按压的应用,到70年代被广泛采用。随着心肺复苏(CPR)知识的普及与急救技术的培训,近40年来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现将心肺脑复苏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1 CPR的时间 复苏最重要的要求是在4min内给予合理的基础生命支持。常温下,脑血流中断超过4min将造成不可逆性脑损害。因此,CPCR开始

的时间越早越好。 2 CPR程序 常规为ABC,即气道保持(airway)、人工通气(breathing)和人工循环(circulation)。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重申:心脏骤停最初几分钟血中氧浓度仍高,而心排量与心脑血流量则急剧减少,这种变化与血中氧浓度下降是不平行的。因此认为人工呼吸不如胸外按压重要。CPR的顺序应为CAB。但对创伤、药物过量、溺水及儿童心脏骤停等发病机制主要由窒息引起的,CPR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同等重要。鉴于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急救呼叫反应时间长,一般都超过10min,对大多数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来说,循环复苏与呼吸复苏并重更为务实。过多强调循环复苏比呼吸复苏更重要,容易引起误导。 3 心前区拳击 适应证为目击或监护下发生的心跳骤停的病人,已知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需在心脏骤停1min内进行,一次拳击可产生5瓦秒电能(用力时可达20~25瓦秒),可使Ⅲ度房室传导阻引起的心室停搏恢复一次心搏,可阻断折返而终止刚开始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拳击仅能1~2次,反复拳击有损心肌。 4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按压部位为胸骨下半部中点,两乳头连线之间。按压深度4~5cm,按压频率100次/min,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按压后充分放松,应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按压人每2min轮换,保证按压质量。口对

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摘要:复苏学是研究导致机体氧输送突然停止或接近停止的病理状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和急救治疗的一门科学。这种病理状态严重影响心、肺和脑的功能,它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复苏学尤其强调发生机制、全身缺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现代心肺复苏方法在急诊医学、心脏学和麻醉学等多个学科都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现代心肺复苏方法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挽救了众多人的生命,1956年除颤器的发明,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应用及1960年胸外按压的应用均大大推进现代心肺复苏学的迅速发展。现就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的某些进展作一介绍。 复苏程序的争议 心搏骤停患者临终前出现濒死呼吸(抽泣样叹气)对通气有代偿作用,故认为心搏骤停现场急救应以胸外按压为主,不需要做口对口呼吸。一些学者提出心肺复苏的ABC顺序应改为CAB顺序,即胸

外心脏按压、气道开放、人工呼吸。虽然CAB是可取的复苏步骤,但建立人工气道必须及时,C与AB间隔时间应≤5min。对未被目击的心搏骤停的患者复苏时不宜应用CAB顺序,应用传统的CPR顺序。 生存链的概念 美国心脏协会用“生存链”这一名词来描述这一过程,包括4个相互依赖的环节: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基本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社区内的生存链已意识到,需要通过改善社区ECC 体系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1992年指南提出了“生存链”的基本概念,这一方法在复苏和ECC中得到了成功的证实。如评价院内心脏猝死预后的Utstein指南;用来检查儿童病人心肺急症的方法,都根据“生存链”的概念得到了发展。各个社区应该为院外危重病人不断完善及优化其救治系统。1992年指南中描述了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是降低急性心脏病有关的死亡率的一系列行动中重要的环节,这与Liaison国际复苏协会1997年所推荐的方法相一致。现在强调要尽早进行电除颤;尽量缩短由胸外按压转到电除颤的时间,这样可以挽救更多的患者。 “生存链”的概念包含了几个重要原则: 1.如果这一链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生存率将会降低。 2.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出现问题,那一环节最为重要?当然,及时发现紧急情况,并立即开始救治的环节最重要。如果没有人发现、识别病情,立即开始求救的话,病人是不可能生存的。由于快

心脑肺复苏抢救的护理体会

心脑肺复苏抢救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10-24T16:23:40.4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李华[导读] CPCR后最常见的脑损害是脑水肿,主要表现在意识障碍和抽搐。 李华 (泰山医学院附属新泰医院山东新泰 271200)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275-02 心脑肺复苏(CPCR)是针对因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循环功能丧失而给予的急救;它包括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三部分[1]。CPCR的靶器官为脑,因此应尽量维持心肺功能。现就配合心脑肺复苏的抢救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判断心脏骤停 护士快速、准确的判断是抢救成败的关键,越早越好,一般在心脏骤停4min内进行,对心跳骤停患者迅速提供基本生命支持,和心脏生命支持,40%以上的能成功复苏。延迟至4min以上,成功为17%[2]。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大声呼唤或摇动无反应,应立即开始CPCR,不能因等待医生、取抢救器材而延误复苏时机。另外关于CPCR的持续时间问题,原则上不到最后绝不放弃。通过观察实施20min内,患者是否出现脉搏、血压、瞳孔缩小等反应,是复苏成功的关键。 2 正确有效的人工通气方法及保持气道通畅 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者深吸气后吹气,氧含量为16%~18%,可以满足复苏的需要。如为院内猝死,应尽快给氧,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高频纯氧吸入对心肺复苏有重要的意义;要进行血气分析,对SAT和CO2等进行监测,以便正确给氧;由于咳嗽反射消失造成排痰困难,气管插管后痰不能咳出易并发肺炎,因此正确的吸痰和净化气道是非常重要的。 3 尽快采取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 根据心泵或胸泵学说已证明,增加压迫强度、时间、次数,可增加脏器的血流量,目前主张按压频率提高至100次/min,下压时间占一次按压周期的50%,然后快速放开,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15:2。 4 主张开胸心脏挤压 多数情况下,胸外心脏按压为首选,但是胸外按压的完全康复率为14%,而开胸挤压可达25%~28%,开胸心脏挤压心排出量是胸外按压的2.6倍[3],目前主张开展此项技术,且必须在心跳停止8~10min内开始,否则失去价值,护士应尽早做好术前准备。 5 尽早除颤 强调除颤越早越好,除颤延误l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8%,心电监护提示心脏骤停为心室颤动所致时,即刻行体外非同步除颤,对能量选择200~300J,除颤次数尚无统一说法。目前,自动体外除颤器已在临床推广应用,只需接受很简单的训练,便能操作,使及早除颤现实可行。 6 优选给药途径 目前静脉作为复苏最佳给药途径,护士必须在3min内开放两条静脉通道,浅静脉留置套管针以操作简便、输液快速的优点,作为一项新护理技术应用临床,但静脉通道未建立之前,可迅速通过气管给药[4],能快速有效的吸收,气管内给药的剂量为静脉内给药的2~2.5倍。用药时应注意:(1)肾上腺素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ml;(2)稍稍加大肾上腺素用量;(3)通过深达支气管的细导管给药;(4)注药后至少3次过度换气有利于药物扩散。 7 亚低温是促进脑复苏的主要护理措施 亚低温(34~36℃)对脑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作为重要的护理措施被重视。 要求:降温时间要早,快,l~1.5h内降到所需温度;低温程度要“够”,头部28℃,肛温30~32℃;持续时间要长,坚持到皮层功能开始恢复,出现听觉为止[5]。 8 CPCR中药物应用新认识 8.1 肾上腺素应用的新观点 长期以来,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作为心脏骤停复苏的标准剂量。有研究显示:首次静脉注射5mg与使用标准剂量lmg相比,存活率、出院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65岁以上患者和室颤者使用标准剂量较好。 8.2 碳酸氢钠应延时、慎用 多数学者认为不应常规应用碳酸氢钠,因为:(1)CPCR时酸中毒主要由呼吸抑制造成,应通过大量供氧来解决。用碳酸氢钠作用不大;(2)肺内生理性死腔气增多,代谢产生的CO2难以排出,加重脑细胞内的酸中毒;(3)输入碳酸氢钠,血钠升高,造成高渗血症并引起相应的损伤;(4)可造成酸中毒,使钾离子进入细胞内出现低血钾;(5)例氧解离曲线左移,抑制氧在组织末梢的释放。因此,应用碳酸氢钠的剂量和时机根据血气分析决定。 8.3 不应选用含糖液 除非有低血糖证据,否则不用糖,近年来研究发现,应用含糖液可使心跳骤停存活者的神经病学结果恶化。动物实验证明,此期间机体对糖利用不佳,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输入含糖液可损害脑细胞,延迟CPCR抢救成功率。 9 保证输液和营养 应根据患者状态,早期通过鼻饲给予相应的营养。为了预防消化道出血可给予适当的胃粘膜保护剂和H2受体阻滞剂。 10 CPCR中病情观察和监护重点 CPCR后最常见的脑损害是脑水肿,主要表现在意识障碍和抽搐。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抽搐,抽搐是局灶性或全身性、发作的频率、持续的时间,监测意识、瞳孔的变化,及早发现和防止脑死亡的发展过程。并通过皮肤、口唇颜色、四肢温湿度、静脉充盈度观察术梢循环,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尿的改变,保持生命指标稳定是监护最重要的目的。保证护理措施到位是提高抢救质量的关键。参考文献 [1] 周秀华,主编.急救护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1. [2] 王成成,王子祥.猝死抢救中的若干问题探讨.中国急救医学,1991:11(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