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实施方案

【工作计划】

为推动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改厕工作,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太和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太农工办〔2019〕20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为大家带来的人居环境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居环境实施方案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加快推进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8〕5号)、《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办〔2018〕14号)和《中共济源市委办公室、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济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济办〔2018〕16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以通、净、绿、亮、文综合整治提升为重点,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与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紧密结合,整合资源,强化举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强化村级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责任,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以人民为中心,补短板、强弱项;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打造特色鲜明的“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

规划先行,统筹兼顾。坚持先规划后实施,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和各村发展水平,统筹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实施。

注重保护,建管并重。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留住乡愁。深化农民自我管理,鼓励农民全程参与“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建设、管理。

二、主要目标

2018年-2019年全镇至少建成18个“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特色鲜明的“四美乡村”,创建市级“四美乡村”示范镇。完成全镇210户“五美庭院”创建任务,完成全镇1200户改厕任务。

三、重点工作

(一)突出综合环境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是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各村要在11月10日前全面完成陈年垃圾清理,加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力度。垃圾全面清理,突出“五边三面”(沟边、路边、田边、村边、林边和桥下面、村里面、坑塘里面)和房前屋后的各类垃圾,做到干净、无死角,留用的柴草、物料规范堆放,不影响美观。二是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各村要配合众邦公司按照“五有”(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有完善的监督制度)标准和“四个环节”(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三是加强村民生活习惯养成引导。各行政村要成立由两委干部、党员代表组成的卫生督导巡查小组,建立村干部包组,组干部报、党员包片的日常维护机制,并开展每月大清扫、大清理活动,切实对众邦公司维护范围之外的农户房前屋后物品摆放、沟渠河道垃圾倾倒、农作物秸秆堆放等问题进行巡查、整改,引导农户养成,不随便倾倒垃圾、规整房前屋后物品摆放、不随意堆放农作物秸秆的良好生活习惯。(镇村镇建设发展中心、各行政

村负责)

梯次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各村要因地制宜,开展生活污水治理。2018年,重点推进桥沟、王庄、东沟、寺郎腰、桐树岭五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其余村要积极探索小型人工湿地、氧化塘、无(微)动力等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设施,要以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垃圾清理、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镇村镇建设中心、镇农业服务中心、各行政村负责)

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加快户用厕所改造,加强农村公共厕所建设,配套搞好厕所粪污处理。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合理确定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模式,在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冲厕所,在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推广三格式粪池式厕所。(镇计生中心、各行政村负责)

加快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养殖业“三退三进”(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场、进入合作社、进入市场循环)工作,发展绿色养殖。(镇农业服务中心、各行政村负责)

(二)突出村庄环境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加强村庄空间整治,整治残垣断壁。在村民居住集中区域空闲地、废弃宅基地开展“一荒变四园”(荒芜宅基地变花园、游园、菜园、果园)行动,美化村庄环境。各行政村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传统民居特色和时代特征,严禁盲目照搬照抄、千村一面,打造一村一品。推进村内绿化和围村片林建设,建设“村庄森林公园”,打造绿色生态村庄。开展农村建筑日常性动态巡查,对违法建设严查快处。(镇村镇建设发展中心、镇农业服务中心、各行政村负责)

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整合农村公共资源,建设文化健身广场。实施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加快自来水管网向农户延伸覆盖。实施村庄亮化行动,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实现村庄主要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夜晚有照明,对照明设施定期进行维修维护。(镇科教文卫中心、镇村镇建设发展中心、镇农业服务中心、各行政村负责)

(三)突出庭院环境建设,实现宜居家园庭院美

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五美庭院”创建活动。各行政村应建立相应的评比评选机制,定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镇妇联、各行政村负责)

四、保障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