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厅设计说明

报告厅设计说明
报告厅设计说明

海军总医院学术报告厅声学设计说明

一.建筑概况及使用要求

海军总医院学术报告厅总面积约650 m2,顶棚为钢网架夹心钢板轻型屋盖,钢网架下侧安装吊顶,吊顶高度为3。2---5.5m,总容积3242.7m3.观众人数650-700人,折合每座容积约为4.6 / m3人.海军总医院学术报告厅使用要求为:以会议报告为主,兼顾放映电影及舞会娱乐等多功能使用.

二.建筑声学设计指标

根据使用要求,为了保证会议语言清晰饱满并兼顾电影放映,经与甲方剧场专家协商,确定报告厅最佳混响时间为中频1.0±0.1秒(500Hz).

三.室内音质设计

因在进行建筑声学设计前,报告厅土建结构及网架屋盖已经完成,而且内装修设计方案已完成且正式通过甲方认可,因此,在本室内音质设计的重点是,在不变更原结构形式和原装修风格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吸声结构和吸声材料,保证达到中频1.0s的混响时间设计指标.

报告厅设计装修形式为:吊顶中间部分为正方形铝格栅吊顶内嵌灯带,四周为平面吊顶;舞台后墙0.3m以上为软包材料,下做木墙裙;舞台两侧音控室墙面为通高装饰榉木板;两侧墙及后墙1.4m以上为软包材料,1.4m以下为石材墙裙,墙上通高装饰柱为石材.室内座椅为软座倚.

根据装修方案及声学指标要求,各部分材料及做法说明如下(详细设计见声学设计图);吊顶四周部分采用纸面石膏板吊顶(基本无吸声性能);栅格吊顶上部加装一层经防火处理的穿孔五夹板吊顶(用以吸收低频),孔径5mm,孔中--中间距20mm,穿孔率1.8%,五夹板后放25mm厚容重24Kg/m3玻璃棉板;舞台地面采用架空实木地板(可少量吸收低频);舞台部分天花吊顶采用纸面石膏板实贴矿棉吸音板(用以防止舞台天花和地板之间产生颤动回声);舞台后墙采用25mm厚玻璃棉防火软包材料,后留空腔250mm(用以吸收中高频,控制混响时间,并防止颤动回声);舞台两侧音控室墙面采用做防火处理的两层三夹板叠和,后留200mm空腔(用以吸收低频).两侧墙及报告厅后墙软包部分采用25mm厚玻璃棉防火软包材料,后留空腔250mm(用以吸收中高频,控制混响时间,并防止颤动回声).地面和墙裙为石材(基本无吸声作用).

报告厅座椅为软座椅,因数量较多,对室内吸声影响很大,根据设计,座椅需采用中频吸声量为0.3---0.4m2的软座椅.设计时,甲方尚不能决定采用何种座椅,故座椅的声学数据为推算得来.为了保证声学效果,在大厅装修工程完工后,座椅未安装前,应对大厅空室混响时间进行测量,并对所采用座椅的吸声量进行测量,根据实际测量数据确定所采用座椅是否能够满足声学要求.

四.隔声问题

为了防止报告厅使用时的声音传出干扰周围环境,亦防止周围环境噪声传入

室内干扰报告厅正常使用,故隔声的意义非常重要.

本报告厅隔墙材料为240mm厚陶粒空心砖墙,外墙20mm厚水泥沙浆贴瓷砖,根据有关资料,该墙体隔声量估计为Rw=45dB.当报告厅内放映电影时,室内声级将达到90dB以上,将在外界产生40dB以上的噪声干扰,对于医院,属于噪声标准一级区域(允许标准为白天40dB(A)以下,夜晚30dB(A)以下),因此夜晚放映电影时将造成周围噪声超标,影响周围的安静.

本报告厅的屋盖为夹心板轻型屋盖,隔声性能很差,隔声量Rw在25dB左右,从屋顶传出的声音将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在下雨时,由于轻型钢板会产生严重的撞击声,经由屋盖下传到厅内,造成严重的雨噪声.根据经验,若此屋盖下不进行隔声处理,中雨时厅内雨噪声将达60dB以上,会严重影响报告厅使用.

报告厅南侧和东西两侧的进出口门直接通向室外,亦是隔声的薄弱环节,需要进行隔声处理.

报告厅内的音控室因位于舞台两侧,距离前排座位较近,因此音控室隔墙需做必要的隔声设计.

在本隔声设计中,为防止雨噪声和声音从屋盖传出,已经考虑了屋盖下的隔声吊顶,但由于网架荷载不足,在甲方要求下,将屋盖隔声部分去除,这是本次声学设计遗憾之一;另外,原考虑在室内墙体内表面附加一层隔声贴面墙,提高墙体的隔声性能,但因原装修方案的限制/造价/工程进度安排等因素,在甲方要求下,将贴面墙隔声部分去除,这是本次声学设计遗憾之二.

本次设计隔声处理主要考虑室音控室隔墙和大门的门缝密封隔声处理.音控室隔墙需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得随意更改.各个进出门的门缝必须做压条密封处理,并保证门本身的隔声量大于40dB.

五.室内噪声的控制

为了创造安静的听音环境必须做好报告厅的噪声控制.因受条件制约,墙体/屋盖隔声处理不够,噪声控制中暂不考虑这部分噪声.在不计入外界噪声传入(如雨噪声)的情况下,室内噪声水平应控制在30dB(A)以下.

室内噪声主要来源于空调风口/照明电器噪声/座椅翻动噪声以及投影机/舞台机械噪声等,需责成有关专业设计人员按允许噪声指标合理地选用设备,在安装时做好隔声减振处理.

报告厅专业灯光

报告厅专业灯光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报告厅专业灯光、舞台机械设计说明 第一章概况 一、工程概况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平面体为长方形:最小宽度为16.2米,最大宽度为23.4米,长度43.6米,最大高度为9.8米(观众席至天花)。报告厅设固定座位,共984座,报告厅后部设音控、灯控室及放映室。 学术报告厅是以会议报告、文艺表演、室内音乐等舞台节目演出为主,以及放映电影,可现场电视录像直播。 一、设计依据: 1、《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 2、《剧场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57-2000 J67--2001) 3、剧场建筑设计图 4、用户对剧场的功能分析和要求 二、设计构思 工艺设计在使用功能中,综合论证,全面考虑各类演出使用要求。它将成为公众聚集、活动的重要场所。因而在整体设计中,既要考虑演出、电影等各种专业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演出场地及工作的安全性。在设备选型、报告厅非标准设备工艺设计上充分考虑工程造价、价格比、功能齐全,力求设备操作简单、运转可靠,不需设专人维护保养。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在对该项目进行全方位综合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在已施工及设计项目中综合了学术报告厅现状及国内部分剧场情况,充分征求了专家和使用单位的意见,根据目前国内部分剧场存在的缺陷及设备功能比较落后的现状,以及同类剧场建成使用情况等,综合分析考虑后制定本工程设计目标。 在设计中由于建筑设计所限,均要充分考虑设计的实用价值,尽量健全剧场的使用功能,在控制系统、设备选型、结构设计中,既要考虑功能健全,又要考虑造价,同时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运转的可靠性,力求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人操作、维护和保养。 第二章灯光设计说明 一、灯光设计说明 在基础照明布光上,按照国家JGJ/T16-92标准,分别设置了面光、顶光、耳光、侧光、逆光、天排光、地排光、观众席灯光、追灯光以及效果灯光等。 a、面光 舞台设计了一道面光,面光由远程LED灯组成,光线柔和,温度底,使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无光线刺眼现象发生。光束以45o自舞台正前方灯光吊杆上投向舞台,具有光效高、光斑均匀的远程LED面光灯,能突出演绎舞台人物造型和演员的艺术形象。 b、顶光 顶光设置由舞台区台口向后延伸布置,分别选用3*54颗LED PAR灯,另外还配置了三基色冷光灯,适用于演出、舞台节目等文艺节目,在文艺演出及歌舞表演的时候也可以补充舞台照明,同时冷光灯可用于学校作会议报告时的照明灯光。 c、耳光

报告厅音响灯光系统设计方案

报告厅音响灯光系统设 计方案

报告厅音响灯光系统 设计方案 设计单位:陕西坤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5年10月28日

本方案是针对业主需求而设计的,系统要求具有以文艺汇演、舞台演唱及会议报告等多种功能音频扩声系统,文艺汇演做到轻柔悦耳,声压足够大,强劲震撼的现场效果。会议报告做到声音清晰。 根据甲方对多功能厅的设备档次的要求,多选用国内知名品牌,实现音频扩声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1、方案编制依据 本方案主要依据下列标准及文件进行设计。 1、行业设计规范《歌舞厅设计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 WH0301一93《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SJ2112-82《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 GB/T14220--93《视听视频和电视设备及系统音频盒式系统》 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 CBJ232-8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B/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EIA/TIAT SB67《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 2、.声场设计 本设计包括隔声处理,现场噪声的降低,建筑结构的合理要求,声均匀度的实现,声颤动、聚焦、共振、反馈等问题的解决,室内混响的正确计算。1). 建声原则 混响合理,声音扩散性好,没有声聚焦、没有可闻的振动噪声、没有死声点。

2).室内装修注意事项 色调不能导致会议或演出时太昏暗,避免扩声区域内出现中空较大或支撑较差的腔体结构,避免大面积玻璃窗,不要将石膏天花板直接安装在铝合金槽里,要有隔声处理,最好采用吸音板装饰室内内墙。 3). 室内声学特性的基本要求 具有合适的响度: 响度大于103dB 4). 声能分布均匀: 在观众席的各个座位上听到的声音响度应比较均匀。通过音质设计,应该能使观众席各个区域的声压级差别不太大,室内声场不均匀度应控制在高低约 3dB之内 5). 满足信噪比要求: 噪声对人们的正常听觉产生干扰和掩蔽作用。不同用途的室内听音环境,其充许的噪声级不尽相同,通常在室内最小声压级的位置上,信噪比应该大于30dB。 6).保证室内各处频率响应均衡: 室内音响系统应保证各处频率响应均衡,要求125--4000HZ内起伏为6-- 10dB,100--8000HZ内起伏为10--15dB。如果室内存在声聚焦、死声点、驻波、声共振等声学缺陷,就会破坏频率均衡 7). 厅堂的建声合理比例:

报告厅的声学设计

报告厅的声学设计 一、报告厅的声学设计的特点: 报告厅声学设计的特点是由会议本身的规模、使用范围和要求所决定的。其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报告厅规模(容积和容量)的差异比所有会堂都大。小至十几人,能容纳100m3左右;大的可容纳万名听众,容积为100000m3用乃至更大规模的报告厅,差距达千倍。因而相应的混响时间差别也很大,必须根据容积确定混凝土响时间值,通常在0.5-1.8s范围内; 2.报告厅的等级、用途和标准的差异很大,如有本部门或本系统的报告厅,也有供国际会议使用的各类报告厅、室。由于等级、用途和标准不同,所用扔设备、内装修和声学处理,显然也有较大的差别。 3.由于报告厅均采用强吸声、短混响的声学处理方式,因此,体形在声学上作用不大,选择比较自由。 4.报告厅根据容量和用途可采用扩声系统,也可用自然声,这在建筑设计和声学处理上也将区别对待。 由于报告厅以上的特点,相应地在声学设计上引出有别于其它会堂的特点。 二、报告厅最佳混响时间的选择 根据语言清晰度的要求和扩声系统设计的需要,应尽可能采用短混响。但在大容积的报告厅内选用短混响,特别是控制低频混响,就会增加投资,同时也难以实施。因此,确定既能满足语言的良好听闻,又能节约投资的合理的最佳的混响时间值,应根据容积大小而定。 有关报告厅的最佳混响时间,很多文献内有介绍,但有较大的出入,特别在大容积报告厅内,国内外提出的推荐值,差距较大。对此,我们通过对国内42个大小报告厅(或以会议为主的会堂)的声学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随容积变化的混响时间建议值。 建议值允许有±0.1s的变动范围.此外,当容积小于30m3时,不必低于0.4s,当容积大于40000m3时,不应大于1.9s。根据调查,当大容积报告厅,混响大于1.9s时,语言清晰度都较差.必须通过分散式扩声系统,即每个座位的椅背上配置小功率扬声器,满足其听闻效果,这时还须设置声延迟系统.这无论在增加投

报告厅音响视频设计说明

报告厅音响视频设计说明 一、设计思想 我们此次的设计是根据业主方所提出来的有关该系统的扩声系统具体应用 需求,结合我们以往同类项目的工作经验,依据现有的国家标准、规范,并参照国际上通用规范进行的。在系统设计过程中,我们按以下的思路进行设计:突出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系统特点 多功能的应用性 极易伸张的扩展性 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体系 根据上述标准和甲方技术文件要求,我方进行了设备的合理化配置、计算机辅助声学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将本工程项目进行了最合理的优化。设计涉及的计量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SI 制。 设计所涉及的所有设备和材料,除专门规定外,均依照下列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 GB4959-8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WH01-93 《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GYJ25-86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J118-8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T15381-94 《会议系统及其音频性能要求》 GB/T4959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J23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T16-9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14197-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J76-84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GB/T14476-93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 法》 GB120206-89《声频设备一般术语和计算方法》 以及其它现行的国家和行业一级语言与音乐标准及规范,招标技术要求,招标设计相关 图纸和材料表。 二、设计指标 为了使设计的目标具有可“度量性”,以原广电部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我们认为所确定的指挥中心大厅的设计指标,应该为本厅扩声系统的设计将选用国家《语言音乐兼用一级声学特性指标》 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学术报告厅音视频设计方案

XXXX 学术报告厅 设计方案 二〇一八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概论.......................................................................................... - 4 - 1.1.工程概况 (4) 1.2.设计依据 (4) 1.3.设计指标 (6) 1.3.1. 报告厅扩声系统设计指标 ........................................................ - 6 - 1.3.2. 报告厅视频系统设计指标 ........................................................ - 7 -1.4.设计理念 (7) 1.4.1. 先进性原则................................................................................ - 7 - 1.4. 2. 可靠性原则................................................................................ - 9 - 1.4.3. 通用性与适应性原则 ................................................................ - 9 - 1.4.4. 安全性、标准性原则 .............................................................. - 10 -第二章报告厅扩声、视频系统 ........................................................... - 11 -2.1.扩声系统组成 .. (11) 2.1.1. 扩声系统.................................................................................. - 11 - 2.1.1.1. 扬声器系统布置原则........................................................ - 12 - 2.1.1.2. 扬声器布局主要技术特点 ................................................ - 13 - 2.1.2. 功率放大器.............................................................................. - 14 - 2.1. 3. 音频控制、处理与传输系统 .................................................. - 15 - 2.1. 3.1. 调音台控制系统................................................................ - 16 - 2.1.4. 声源拾取及重放系统 .............................................................. - 16 - 2.1.4.1. 话筒设备 ........................................................................... - 17 - 2.1.4.2. 重放系统 ........................................................................... - 17 - 2.1.5. 设备工作原理:...................................................................... - 18 - 2.1.6. 声场模拟图.............................................................................. - 19 -2.2.LED显示系统 . (19) 2.2.1. 显示系统组成.......................................................................... - 19 - 2.2.1.1. 显示屏屏体 ....................................................................... - 19 - 2.2.1.2. 显示屏控制器 ................................................................... - 20 - 2.2.1. 3. 显示屏工作计算机............................................................ - 20 -

报告厅建筑设计

第三节报告厅(多功能厅) 学术报告是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图书馆作为信息社会的一种重要的信息管理、交流机构,建一个报告厅也是必要的。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的图书馆一般都设 置了报告厅或者多功能厅,为读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的设计应 以不影响馆舍的整体使用为前提。报告厅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嘈杂,首先应满足闹静分区。另外,由于使用时人流集中,而且人流的性质与目的与阅览人流区别较大,最好 与主楼隔开,可单独设出人口,做到能分能合为最佳。报告厅要求大空间,一般考虑 设置200~500的座位,其空间特性(跨度、层高、荷载)等结构方面的要求,难以适应现代图书馆藏阅空间的“三统一”的模数,而且功能上也有其相对的不确定性。所以 报告厅设计时超过300个座位应与阅览区隔离,独立于图书馆馆舍之外,自成体系; 单独设出人口及休息、接待室和专用厕所等,并与图书馆主体有方便的内部联系通道,也有将报告厅置于顶层,避免厅中有柱。但是大量人流上下登楼,不够方便,且易造 成对阅览区的干扰,同时,独立开放也会受到一些限制。报告厅应满足幻灯、录像、 电影和投影、扩音等使用功能的要求。以下介绍几个图书馆的报告厅设计实例及简要 分析。(1)新建上海图书馆结合地形,将1000座的多功能演讲厅以及声像资料部布置 在基地东北的斜角,位置突出,分合两便,闹静隔离,疏散直接,是现代图书馆处理 的比较好的范例,参见实例12。(2)浙江师范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可由北人口进入专用的休息厅。报告厅设有200个座位,有电动黑板、电声设备、电影放映室和专用空调系统,并附有贵宾接待室和相应服务设施,可以举办高层 次的学术活动。报告厅单元与主楼之间隔一小庭院,借以分隔空间,增加空间层次及 美化环境。同时,从目录厅也可以通向报告厅和接待室,以便馆内使用和管理(图8-9)。报告厅如果规模小,也可以设置在主楼内。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听讲人流与一般读 者人流完全分开。通常设在图书馆的底层,有单独的出人口。如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其主人口设在2层,而可容纳100人的小报告厅则设在底层东北角,有单独的出人口,与大量的读者人流分开。由于其面积较小,故可安排在统一的柱网内,参见实例6。 东北大学图书馆的报告厅也设置在主楼内。由于其规模较大,为了满足空间要求.只 得将其设置在顶层——4楼上(图8—10)。为了防止外来听报告的人流对馆内的干扰,将东北侧门作为报告厅出入专用。但投人使用后,由于报告厅使用范围扩大,东侧门 不便利用,仍走正门。每逢报告厅有会议时,人流穿行正门及中央的共享大厅,尤其 在会间休息时,声音嘈杂.严重地干扰阅览环境,而且不便于闭馆后报告厅单独使用。报告厅的规模应根据图书馆的性质、规模、任务而定。一般分大、中、小三种类型。 小型能容纳200—300人,中型为400—600人,大型为1000-2000人。每人占建筑 面积0.8—1.0nl真。300座以上的报告厅宜与阅览区分开,单独布置,并应满足防火疏散要求。如果报告厅是单独功能,地面要有升起,设主席台,座椅固定。如报告 厅有多功能要求,除举办报告、会议以外,还兼作展厅、放映厅等其他功能,则地面

学校报告厅方案设计V

深圳市美中学校报告厅多媒 体音视频 设 计 方 案

2016年01月06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4) 第一章项目设计概述 (6) 1.1项目概述 (6) 第二章系统设计思路 (6) 2.1系统设计依据 (6) 2.2系统设计原则 (6) 2.3设计标准规范、安全要求 (7) 第三章项目设计方案详述 (8) 3.1 250平米多功能报告厅 (8) 3.1 .1 场地概述 (9) 3.1 .2 设计简述 (9) 第四章选型产品技术参数详述 (10) 4.1 扩声系统 (10) 4.1 .1 主音箱 (10) 4.1 .2 辅助音箱 (11) 4.1 .3 超重低音音箱 (12) 4.1 .4 D类数字功放 (13)

4.1.5 数字调音台 (14) 4.1.6 数字信号处理器 (15) 4.1.7 时序电源器 (16) 4.1.8 手持无线话筒 (17) 4.1.9 头戴无线话筒 (17) 4.1.10 鹅颈话筒 (17) 4.2、视频显示部分 (18) 4.2.1投影机 (18) 4.2.2幕布 (19) 4.3、舞台灯光部分 (19)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多功能报告厅系统除了要满足传统简单的会议要求外,还应具有高雅格调和优美音质、清晰图像演示,并且可以根据要求发言讨论功能以及会议视频系统。它由投影幕显示、多媒体音视频信号源、音响、切换以及舞台灯光。 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议室现代化的建议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会议室已从一个单纯的以听、闻、为主的交流场所,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的信息资源交流场所,幻灯机、投影机、摄录放像器材、扩声器材等各类电子设备大量进入会议场所,使会议系统的配置越来越专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因此,目前的会议系统可以称之为多媒体会议系统,而对于这方面的设计,也已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现代型会议室的具体需求 多媒体报告厅最基本的用途需求主要如下: ●满足会议、讨论等方面的需要; ●满足演讲、讲座、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需要。 ●根据具体使用要求的不同,满足其他一些诸如同声传译、远程电视会议、DVD碟片式的环绕声电影播放、卡啦OK演唱,节目演出等等方面的需要。 以上基本涵盖了目前现代型多媒体报告厅的用途及使用功能需要,虽然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由于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数字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处理信息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各种针对不同需求的电子设备越来越细化,需要操作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因此,如果满足上述功能要求,则多媒体会议系统至少要提供如下操作功能: ●具备良好的现场拾音、扩(放)音、录音功能,简而言之是说得清楚、听得明白、记得牢固;

报告厅设计理念

报告厅设计理念 根据“适度超前,经济实用,满足河北省税务干部学校演出、视频会议、电影放映、多媒体教学的需求”为原则,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报告厅的设计理念。 一、舞台灯光系统设计理念 舞台灯光系统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置的,其目的在于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过程所需的灯光工艺设备,按系统工程进行设计配置,使舞台灯光系统准确、圆满地为艺术服务,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创造完全的舞台布光自由空间; 2.为使灯光系统持续运行,适当加大储备和扩展空间; 3.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安全性作为重要设计指标; 4.高效节能冷光新型灯具被引入系统设计中; 5.DMX512数字信号网络技术被引入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舞台音响系统设计理念 舞台音响系统设计需要具备以下理念:良好的清晰度,符合国家相关的声场标准,声像一致,具体有良好的音质、音色,特别在报告厅里,声像一致和良好的音色非常重要。针对报告厅具有会议及演艺功能,其音响扩声系统应具有以下两种特点: 1.以语言为主的单点中央单通道扩声模式,并辅以左右线性阵列组成高质量的扩声系 统,满足阶梯形式的会场对于声场的要求。 2.以媒体和音乐信号的多声道扩声模式,并辅以重低、返听音箱组成的多声道扩声系 统。 三、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系统理念 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在设计时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扩展性、可靠性,满足未来的发展要求,根据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理念,应把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纳入整体的设计理念,具体如下: 1.智能化控制。通过直观的控制操作,将复杂的电教设备(录像机、影碟机、投影机、 录音卡座等)及环境设备控制变得轻松自如。操作者只需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对复 杂的设备及环境进行控制。 2.通过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各种信号的输入输出,实现教学设备间的相互

报告厅设计说明

海军总医院学术报告厅声学设计说明 一.建筑概况及使用要求 海军总医院学术报告厅总面积约650 m2,顶棚为钢网架夹心钢板轻型屋盖,钢网架下侧安装吊顶,吊顶高度为3。2---5.5m,总容积3242.7m3.观众人数650-700人,折合每座容积约为4.6 / m3人.海军总医院学术报告厅使用要求为:以会议报告为主,兼顾放映电影及舞会娱乐等多功能使用. 二.建筑声学设计指标 根据使用要求,为了保证会议语言清晰饱满并兼顾电影放映,经与甲方剧场专家协商,确定报告厅最佳混响时间为中频1.0±0.1秒(500Hz). 三.室内音质设计 因在进行建筑声学设计前,报告厅土建结构及网架屋盖已经完成,而且内装修设计方案已完成且正式通过甲方认可,因此,在本室内音质设计的重点是,在不变更原结构形式和原装修风格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吸声结构和吸声材料,保证达到中频1.0s的混响时间设计指标. 报告厅设计装修形式为:吊顶中间部分为正方形铝格栅吊顶内嵌灯带,四周为平面吊顶;舞台后墙0.3m以上为软包材料,下做木墙裙;舞台两侧音控室墙面为通高装饰榉木板;两侧墙及后墙1.4m以上为软包材料,1.4m以下为石材墙裙,墙上通高装饰柱为石材.室内座椅为软座倚. 根据装修方案及声学指标要求,各部分材料及做法说明如下(详细设计见声学设计图);吊顶四周部分采用纸面石膏板吊顶(基本无吸声性能);栅格吊顶上部加装一层经防火处理的穿孔五夹板吊顶(用以吸收低频),孔径5mm,孔中--中间距20mm,穿孔率1.8%,五夹板后放25mm厚容重24Kg/m3玻璃棉板;舞台地面采用架空实木地板(可少量吸收低频);舞台部分天花吊顶采用纸面石膏板实贴矿棉吸音板(用以防止舞台天花和地板之间产生颤动回声);舞台后墙采用25mm厚玻璃棉防火软包材料,后留空腔250mm(用以吸收中高频,控制混响时间,并防止颤动回声);舞台两侧音控室墙面采用做防火处理的两层三夹板叠和,后留200mm空腔(用以吸收低频).两侧墙及报告厅后墙软包部分采用25mm厚玻璃棉防火软包材料,后留空腔250mm(用以吸收中高频,控制混响时间,并防止颤动回声).地面和墙裙为石材(基本无吸声作用). 报告厅座椅为软座椅,因数量较多,对室内吸声影响很大,根据设计,座椅需采用中频吸声量为0.3---0.4m2的软座椅.设计时,甲方尚不能决定采用何种座椅,故座椅的声学数据为推算得来.为了保证声学效果,在大厅装修工程完工后,座椅未安装前,应对大厅空室混响时间进行测量,并对所采用座椅的吸声量进行测量,根据实际测量数据确定所采用座椅是否能够满足声学要求. 四.隔声问题 为了防止报告厅使用时的声音传出干扰周围环境,亦防止周围环境噪声传入

报告厅方案

报告厅方案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及主要功能 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是我院教学设施重大建设项目,项目内涵主要体现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实用性强的建设思想。主要功能为学术报告、教学竞赛、精品课全自动录播、视频会议和其它中型会议等,本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建成将显着提升我院办学环境条件。 二、建设任务 1、声学装修。弥补原有建筑声学缺陷,有效控制混响时间及背景噪声,以简洁、严肃、庄重、大气的装饰风格,达到良好的建筑声学效果。 2、桌椅。定制发言席、主席区、观众区前排桌椅,安装液晶显示器升降装置。观众区礼堂吸声座椅并配备手写翻板,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符合声学设计的吸声系数要求,自动回翻过程无噪声,保持场所的静音效果。 3、灯光系统。以三基色冷光源为主,为报告厅提供普通会议照明,并为视频会议和精品课录播提供专业照明。主要包括三基色筒灯、聚光灯、柔光灯,吊杆、阻燃电缆、接插件,电源分配箱、数字调光台、数字调光硅箱、信号控制等。 4、音响系统。全数字音源、扩声、控制系统,红外无线会议系统(20个单元),为会议、报告、竞赛、精品课互动提供良好扩声效果。 5、大屏显示系统。DLP无缝拼接大屏幕,具有高亮度、高清晰、宽视角、高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另在拼接大屏幕上方配LED字幕显示条屏。

6、全自动录播系统。对讲座、竞赛、精品课,实现老师、学生、板书、课 件等场景的全方位全自动录播、直播和点播,实现实时和课后微格教学点评。 7、空调及新风系统。独立的空调和新风系统,达到良好的气温和新风调节 效果,满足国家要求的空气指标。 8、集中控制系统。具有多种接口、可扩展性、兼容性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对DLP大屏显示系统、全自动录播、音响系统、灯光系统等进行便捷高效的遥控操控。 9、消防报警。温感烟感报警系统。 10、网络集成。网络、供电、音视频、监控、电话、机房设备的防雷接地等强弱电综合布线。 11、其他。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迁移整合,观众席台阶八字形改造及垫高、报告厅南侧15米栈桥、2个空调室外主机水上平台、控制室加层、室内外安防监控等。 三、工程技术标准 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工程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相关行业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果。具体要求如下: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2、《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 3、《Electrical and audio requirements of the conferences systems》IEC914 4、《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

报告厅方案设计

报告厅方案设计 一、系统概述 多功能厅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如:会议厅,视频会议厅,报告厅,学术讨论厅,培训厅等),特别适合我国国情需要,并在这几年的时间得到迅速普及应用。在初期的建设投入上可能要高於单一功能的投资建设,并且从技术的角度上来看,对系统在设计和施工上都有一定的技术复杂度,尤其对用户方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这就需要一种技术来综合管理不同功能的A/V设备使其相互协调的工作,这种技术就是中央控制技术。二、用户需求 整个系统要高效率的完成会议室任务,结合各个系统,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功能,实现现代化的会议、教学、培训、学术讨论。 (一)多媒体显示系统: 多媒体显示系统由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液晶投影机和电动屏幕构成;完成对各种图文信息的大屏幕显示。由於会议室面积较大,为了各个位置的人都能够更清楚的观看,整个系统设计了2套投影机显示系统。 (二)A/V系统: A/V系统由4台计算机、摄像机、DVD、VCR(录像机)、MD机、实物展台、调音台、话筒、功放、音箱、数字硬盘录像机等A/V设备构成。完成对各种图文信息(包括各种软体的使用、DVD/CD碟片、录像带、各种实物、

声音)的播放功能;实现多功能厅的现场扩音、播音,配合大屏幕投影系统,提供优良的视听效果。并且通过数字硬盘录像机,能够将整个过程记录在硬盘录像机中。 (三)会议室环境系统: 会议室环境系统由会议室的灯光(包括白炽灯、日光灯)、窗帘等设备构成;完成对整个会议室环境、气氛的改变,以自动适应当前的需要;譬如播放DVD时,灯光会自动变暗,窗帘自动关闭。 (四)智能型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 采用目前国内档次最高、技术最成熟、功能最齐全,用途最广的宏控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多媒体电教室各种电子设备的集中控制。 ?要求操作简单、人性化、智能化; ?要求整个系统可靠性高; ?尽量多的体现出各种设备的卓越功能,让所有设备工作在最佳状态,发挥设备的最大功效; ?能够控制DVD、录像机、MD 进行播放、停止、暂停等功能; ?能够控制投影机,进行开/关机、输入切换等功能,并能够控制电动吊架、屏幕,实现上升、停止、下降等功能; ?能够控制实物展台进行放大、缩小等功能; ?能够控制音量,进行音量大小的调节功能;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

1.建筑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第六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⑵总建筑面积:12029.78平方米 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 ⑷层数:主体建筑为5层(6层水箱间) 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1.2平面设计 1.2.1设计依据 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 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2.2柱网尺寸 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本建筑柱网采用:9000 X 7200、9000X 3300、9000 X 5700。 1.2.3平面布置形式及变形缝的设置 本建筑主体采用矩形形式。建筑总长125.1m,分别在6轴和7轴,14轴和15轴之间设有变形缝。 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 20 ~ 30 mm,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

报告厅设计说明

报告厅设计说明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报告厅设计方案 目录 一、扩声系统设计说明 、设计概述 随着经济不断开放和发展,具有高水准、符合国际标准的服务接待场所越显不足,公司领导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该地区打造出了国际现代水准的大厦,作为一座有代表意义的形象大厦,对地区的形象有着高度的重视,对各系统的软硬件要求相当的高,系统工作的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兼容性、扩充性是系统设计时必须予以充分全面的考虑,系统应用的智能化和操作的简易性也是系统设计时必须予以充分的考虑。根据我方技术人员对系统建筑结构图纸/各会议室使用功能/装饰要求(主要是建声方面),在完全满足甲方的所有要求的情况下,对此音视频系统

工程进行全方面精心设计,将此系统的音频系统按照《GYJ25-86厅堂扩声 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整个工程都将按照声学标准达到国家语言和音乐兼用的扩声一级标准实施完成,建成1套先进/稳定/可靠/优越的系统,保持 系统在10-20年内不落伍。 、功能定位: ◆满足各种音乐会、周年活动、歌舞等文艺表演的扩声需求; ◆满足各种大型会议、报告会、学术交流、新闻发布会的扩声需求; ◆满足电视台、电影放映、电台对各种文艺节目的直播和录播的接口预留的基本需要; 、设计理念 通过对多功能厅建筑图纸认真消化和国外相关工程扩声系统布局方案的详细分析,并参考国内成功案例的设计方案。综合各方面的经验,我们确定多功能厅的基本设计理念如下: 第一、服务于“声音艺术”的扩声系统的核心目标,实现高质量声音重放和还原。 基于对人听觉生理及心理特性的研究成果,如何在观演建筑中让所有观众能获得“自然”、“真实”、“优美”的听觉艺术享受是建筑声学和电声学研究者与设计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设计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设计中,充分使用最新声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以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更先进的艺术享受。 第二、新技术的应用让系统管理和控制变得更“精确”与“简单”,彰显“人性化”设计。 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供选择配置的设备名目繁多,功能各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该使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工作更简单可靠。因此,坚持“人性化”设计是我们的基本设计理念。 第三、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型配置,要兼顾厅堂专业性要求的基础上

报告厅音响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报告厅音响系统设计方 案说明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报告厅音响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发布时间:2010-4-28|浏览次数:603次 ?详细描述 ?一、会议系统方案设计 ?会议系统功能需求 ?该工程项目为多媒体会议音响扩声系统,工程主要有1间大会议厅,面积500平方米,可容纳300到400人的大型会议室。该工程项目多媒体会议室主要要求满足日常会议语音扩声、学术报告、学习培训等功能。该会议室平面图、会议室透视图和会议室正侧立面效果图见下面: ?①会议室平面图: ? ? ? ?? ?②会议室透视图:

? ? ?会议功能设计 ?根据工程的需求,要使该会议室能达到良好的扩声效果,推荐使用6组音箱,5组壁挂式音箱分别均匀安装在会议室会场前、中、后位置(其中前场1组音箱为主席台监听),1组吸顶式音箱布置于会场顶部中间位置进行近距离扩声。达到扩声面广、声清晰明亮,不易产生自激。听众席有合适的响度。良好的声音自然度,即声像一致,声音信号真实重放。使与会人员能感受到声源的真实存在,达到高保真重放的扩声要求。 且达到多媒体会议室音响以自然声为主,要求扩散性良好,声场分布均匀,响度合适,自然度好等要求。

? ? ?会议语音扩声设计?①会议室平面扩声图: ?

?③会议室正侧立面效果图: ? ?二、会议系统设备组成功能 ?一个完整的会议系统主要由声源设备(如话筒等),调控设备(如调音台等),放大设备(如功率放大器),重放设备(如音箱)和周边设备(如均衡器,分讯器等)组成。详细会议扩声产品设备技术参数,产品图片见正文后面附件。

学校报告厅多媒体音视频设计方案

学校报告厅多媒体音视 频设计方案 第一章项目设计概述 1.1项目概述 本次多媒体会议室项目建设内容包括:250平方多功能报告厅,主要用于学术报告、技术培训,以及在会议过程中的发言等功能。一个集数字会议、语音、数据为一体的多媒体音视频应用系统;将为贵单位提供更好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服务,方便实时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提高日常行政管理效率;节约工作时间;全面提升单位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应用水平。本着对贵单位实际需求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公司在设计这几种类型的系统时经过仔细缜密的分析研究,结合用户自提要求,提出多媒体会议室的建设方案。 第二章系统设计思路 2.1系统设计依据 多功能报告厅采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和专业设备进行精心设计,充分体现会议室现代化、高效率的办公特点,符合改革开放、全面发展经济与形象要求,并且所采用的技术将在5-8年内不会被淘汰。 ?设备配置属于中高档级别,无论是音频、视频系统,所选关键设备的品牌都为该领 域知名品牌,这些设备都在众多的类似项目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以及长时间的考验。 ?系统设备的配备简洁合理,无重复累赘,操作方便,每个设备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且具有相当的持久性,高性价比,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型会议室的特点。 2.2系统设计原则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满足举行各类型会议和活动的使用要求,并兼顾其它相关的管理要求,使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音频系统设备必须具有高可靠性,避免发生故障。在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 ?灵活性和扩展性 为适应音频系统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不同使用需要,兼容不断更新设备及技术功能,方便扩展。同时具备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互连性 具备与多种影音、会议系统及计算机系统互连互通的特性,确保系统作用可以充分发挥。 ?经济性 完成后的系统应以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运转,提供系统的高效能与高效益。 2.3设计标准规范、安全要求 ?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SJ2112-82《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 ?GB/T15485《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GB/T4959-1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T14476-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GBJ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JB-92《民用建筑电气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B1123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验收规范》 ?GB50343-200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接地规范》 ?GB5-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423.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2423.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报告厅多媒体会议室舞台机械方案

报告厅多媒体会议室舞 台机械方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武警报告厅 舞 台 机 械 幕 布 设 计 技 术 方 案

武警报告厅 舞台机械、幕布系统设计说明 舞台机械系统 根据建筑图纸、相关标准及会议的需要,鉴于报告厅的实际情况,在设计载荷允许的范围内,在舞台上放设置与实际建筑相适应的机械设备,尽量满足会议和中小型文艺演出需要。机械设备采用国产着名品牌,以保证设备安全、可靠。 根据剧场的实际情况和使用情况合理布置电动吊杆,其中电动吊杆12道,每根吊杆承重400Kg;灯光吊杆8道,每根吊杆承重600Kg,来进行设计。 一、设计依据 《镜框台口箱型舞台的基本要求》 《剧场设备配重规范》(舞台机械部分)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板), 《舞台影视用吊杆装置》ZBJ8011—88 《剧场舞台用大幕机械装置》ZBJ80017—89 《舞台电动单点吊机》WH/T0102—1996 《钢结构设计规范》GB17—1988

《起重机设计规范》GB3811 《起重机机械安全规范》GB6067 《起重机械验收规范和程序》GB590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 《电力装置的绝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1992 《电力工程电缆的设计规范》GB50217—1994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0—1992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 二. 设计概述 舞台机械作为一种非常专业的领域,非常讲究工艺设计和技术要求。以确保设备功能的完美以及使用的安全和可靠。建筑设计必须为舞台设计提供足够的空间尺度,满足台上机械布置。同时在设计时应考虑舞台机械设备荷载、预埋件、用电负荷等要求。舞台机械设计不仅要满足舞美及舞台其它设备的布置要求,而且还要满足所有舞台设备的安装、检修、操作等使用要求。本方案中舞台台上机械主要要由

报告厅会议室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山西省知达实验中学新校区 报告厅、大中会议室、音乐舞蹈教室装修 施 工 组 织 设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技术文件 1) 《施工招标文件》 2) 装饰工程设计图纸 2、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法规(主要)

1) 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3) GB50205-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GB50300-200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 GB50206-200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 GB50210-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 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 JGJ113-2001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9) JGJ113-97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 10)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业主名称:山西省知达实验学校 工程名称:新校区报告厅、大中会议室、音乐舞蹈教室装饰工程 建设地点:山西省知达实验学校新校区 承包方式:包工包料 施工工期:45天 质量等级:合格 2、工程范围和内容:装饰施工图中内容 (三)施工准备 1. 现场准备 1.1 针对本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为保证施工现场的管理有序有力,拟在现场设立施工现场管理办公室,分设材料库房,进行封闭管理,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凭证进出。 1.2 区域独立封闭进行施工,对有关设施、设备进行成品保护,入口设置门卫,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所有非施工人员进场要得到项目部的许可,并有专人带领。 1.3 制定施工机具需用动态计划,按施工平面的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退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