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姓名:

1.【2015济宁】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2015·绍兴)1882年,李鸿章准备派人“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希望)稍分洋商之利。”由此可见

A.洋务运动注重学习西方技术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C.维新变法运动正式拉开序幕D.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3.(2015·泰安)某网站为纪念“百日维新”117周年展开了大讨论,下面观点不正确

...的是()

A.戊戌变法期间在位的清朝皇帝是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

B.戊戌变法时期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C.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4.(2015·鄂州)“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

5.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

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

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6.(2015·聊城)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关于某运动的一张卡片(见右图)。该

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C.开启了近代化进程D.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7.(2015·南京)右图下,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造成()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2015·大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对下列表

格中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照相术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B.剪辫子只是人们审美的变化

C.人际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D.变化后的服饰全盘西化

9.(2015·连云港)《海国图志》中使用“新闻纸、铁路”等新名词,反映了魏源()

A.关注西方新知识和新技术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D.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10.(2015·内江)下列各项中,能了解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有()

①科举制度的废除②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③清末状元张謇退出官场办实业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④

11.【2015齐齐哈尔】在中国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A】

A.康有为、梁启超

B.李大钊、胡适

C.李鸿章、张之洞

D.曾国藩、奕沂

15.【2015福州】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培养了邓世昌、詹天佑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的新式学堂是【B】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9.【2015郴州】为维

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下列属于军事工业的是【C】

A.汉阳铁厂

B.开平矿务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6.【2015益阳】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C】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10.【2015泉州】图3是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他毕业的时间应

该是公元【D】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8.【2015济宁】右图是小红同学的笔记,据此可以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

一次重大的运动,下面对该运动表述正确的是【A】

①《新青年》是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②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这次运动也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④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

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①④B.①③

C.②④D.①②

二、材料分析题

11.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小组围绕“近代化的探索”这一专题,通过搜索,整理,分析资料,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

A.孙中山在总统府前接受卫兵致敬

B.汉阳铁厂 C D

(1)将上图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如下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来填部分的内容。

“师夷长技”→→三民主义→

(3)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11.(1)①B②D③A④C(2)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变法图强);民主、科学。(3)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由学习西方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针对病入膏肓的中国,王照的药方,是静养,康有为的药方,当属猛药,如其上皇帝书所云:“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可惜药效过于刚猛,非但不能药到病除,反而加重了病情:康有为们的急躁、操切与轻浮,正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一大原由。

——2014-05-26新浪文化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请举一例李鸿章在这方面的具体活动。

(2)材料二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材料三中的哪句话是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体现(请用下划线“____”在材料中标出来)?辛亥革命取得哪些重大成果?

12.(1)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建立北洋海军等。

(2)康有为等人的急躁、操切与轻浮,是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一大原由。资产阶级势力弱小,顽固派势力强大;没有发动群众等。(3)材料三中“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15 贵州铜仁】1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材料中的“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指谁?(3分)

(2)材料中为显示“救国之梦”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2分)

(4)材料中使我国实现了“强国之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5)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会怎么做?(3分)

【参考答案】(1)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3分)

(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2分)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分)

(5)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奇斗等(学生言之有理可得分)(3分)

22.【2015黔东南】孔子学院是中国派驻外国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目前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400 多所孔子学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创始人孔子生活在那一时期?如果要了解孔子的言行,你认为应该查阅哪部经典著作?(3 分)

(2)秦朝时,秦始皇对儒家采取了什么措施?西汉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从此确立了儒学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2 分)

,陈独秀等人大力提倡的新思想是什么?(2 分)

(3)新文化运动中斗争矛头直指“孔孟之道”

22.(1)“仁”;春秋时期。《论语》(3分)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3)“民主,科学”(2分)

9、【2015安顺】看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图一李鸿章图二图三图四

(1)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或民用工业。(2分)

(2)你能认出图二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一重要人物,请写出来。(2分)

(3)图三历史人物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4)新文化运动是图四历史人物等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时间和口号。(3分)

9.(1)江南制造总局或轮船招商局(任写一个即得2分);

(2)康有为(2分);

(3)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2分);

(4)时间:1915年;(1分)口号:民主(1分),科学(1分)。

【2015梅州】17.(6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惊醒了近代中国一些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A B

材料二……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请分别写出A、B两部著作的编写者或译著者姓名。(2分)

A:魏源 B:严复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他们掀起“‘自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

(3)材料三中“这场思想革命”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中起主要阵地作用的著名杂志是什么?(2分)新文化运动;《新青年》。

【2015内江】(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是向谁上书?(1分)公车上书后,爱国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1分)指出这场运动的结果和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2分)

材料二普通百姓眼中的辫子

1899年生在宁波的法学家吴经熊说:“1911年革命后,剪辫子成了时尚,但我大娘并不知道这件事。有一天,我的辫子被同学剪掉了;我回家时,把辫子拿在手里,看上去像一条死蛇。可怜的大娘一见到我就吓得号啕大哭起来。……这辫子可是她十年里每天早上都静心地梳理打编的。”

——《历史教学》2015年第5期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1911年革命”指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举一例说明“剪辫子成了时尚”。(1分)剪辫子的依据是什么?(1分)普通百姓对剪辫子是怎样的态度?(1分)

材料三

图7 中国军队在卢沟图8 百团大战中的一个图9 中国战区代表接受

桥上自卫反击八路军伤病员慰问站冈村宁次签字的投降书

(3)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9月3日全国放假1天。读图7――图9,综合概括抗日战争的相关信息。(4分)

(1)谁:光绪帝。(1分)运动:戊戌变法。(1分。或:百日维新)结果:失败。(1分)作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分)(2)历史事件:辛亥革命。(1分)举例:我(法学家吴经熊)的辫子被同学剪了。(1分)依据: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1分。或:剪辫令)态度:不理解,吓得号啕大哭起来。(1分。表达相应的意思即可)(3)答题思路:抗战力量(中国军民。只答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或国民党军队均片面而不对)、抗战时间(八年)、抗战代价(巨大的牺牲)、抗战结果(取得胜利)、抗战评价(不能超出三幅图任意评价)等。答案要点:①中国军民经过②八年抗战,③作出了巨大的牺牲,④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胜利,⑤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评分意见:共4分。正确回答4方面就给4分。

【2015龙岩】(10分)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和复兴。

【民族觉醒】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1)“甲午战败割台”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甲午战败”唤起了哪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4分)

【民族团结】

(2)面对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共发表的抗日通电和《国共合作宣言》发出什么共同呼吁?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什么?(4分)

【民族复兴】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摘编自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的谈话(2015年5月4日)

(3)就“中华民族复兴”,习近平的谈话要点表达了何种意愿?(2 分)

(1)《马关条约》(2分);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戊戌维新)(2分,回答“百日维新”不得分);(2)全民族团结抗战(2分);抗日战争胜利(2分);(3)围绕“两岸携手,共同努力”等有关内容作答。(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