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2

第四节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

掌握物体间存在摩擦力时解题方法。

学会判断物体间摩擦力的类型。

重点:物体间存在摩擦力时解题方法

难点:摩擦力类型的判断

复习提问----引入课题----讲解新课-----练习-----总结

摩擦作业解答

摩擦作业参考答案与解答 1.相同的光滑半球,半径各为r ,重量各为2 P ,放在摩擦系数21 =f 的水平面 上。在两半球上放了半径为r 、重为P 的球,如图所示。求在平衡状态下两半球 球心之间的最大距离b 。 答案:22r b =

2.均质杆AB 斜放于铅垂墙与光滑滑轮间,如图所示。已知杆与墙之间的摩擦角为? f 。求平衡时杆长的极大值与极小值。 解:分别考虑A 处将要发生向上和向下运动两种临界状态 。先考虑A 处将要发生向下滑动的临界状态,受力分析如图(b )所示。这里用几何法求解,三力应汇交于点D ,根据几何关系有 (1) ) cos(cos )cos( ,2f f ?θθ?θ?=?== a AC AD l AE 又 (2) cos cos f ?θAD AE AH == 将式(1)代入式(2)解得 ) cos(cos cos 2 f 2f min ?θθ??= =a l l 同理,只要改变摩擦力的方向,即可求得 ) cos(cos cos 22 max f f a l ?θθ?+= 本题当然也可用解析法求解,这里不再给出。

3.图示一折梯放置地面上。折梯两脚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分别为:f A =0.2,f B =0.6。折梯一边AC 的中点D 上有一重P =500N 的重物。如果不计折梯的重量,问能否平衡?如果平衡,计算两脚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答案:折梯平衡,此时摩擦力 F A S =F B S =72.17N 提示:先假定平衡,在平衡的前提下,摩擦力的计算与一般的约束力的计算相同;然后校核计算出的摩擦力是否满足F S

摩擦力平衡力练习(有答案)

平衡力、摩擦力练习 课题属性:基础知识 难点 重点 易错点 常考点 综合难度:☆☆☆☆☆ 教师:张老师 学生: 时间: 2015年 月 日 段 1.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质量为1200kg 的“嫦娥三号”在距月面4m 高处短暂悬停,然后 关闭发动机自由下落.已知地球上g 取10N/kg “嫦娥三号”悬停 时受到向上推力的大小及自由下落过程重力对它做功的大小分别是( ) A . 2×103 N 8.0×103J B . 2×103N 4.8×104J C . 1.2×104N 8.0×103J D . 1.2×104N 4.8×104J 2.(2分)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 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 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 .等于600N ,竖直向下 B . 等于600N ,竖直向上 C .大于600N ,竖直向下 D . 大于600N ,竖直向上 3.小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较往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如 图甲所示,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次木块的动能一样多 B . 两次木块受到的拉力相等 C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D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4.质量为8kg 的均匀木块,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 2,若用2N 拉力使它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前进 1m ,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木块与桌面之间摩擦力大小是2N B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C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800Pa D .拉力在此过程中做功是2 J 5.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上升的电梯受到的拉力与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 C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6.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物体A 紧贴在竖直的墙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若改变F 的大小, 则下列判断有不正确的是( ) A .若适当增大F ,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B .若适当增大F ,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C .若适当减小F ,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D .若适当减小F ,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二力平衡】【摩擦力】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二力平衡】【摩擦力】练习题 1.体育课上常有爬绳索和爬滑杆两种运动.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华两人想比赛看谁爬杆爬的快.两人先后以相同的姿势匀速向上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华爬绳和小明爬杆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B小华爬绳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C若小华和小明爬杆和爬绳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人受到的摩擦力要大些 D小明爬绳时自身的重力和手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一个物体受到10N的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时这对平衡力同时突然增大到40N,则物体() A.速度增大B.按增大后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仍按原来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D.作变速运动 4.一电灯吊在天花板上,下列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灯受到的重力与灯对线的拉力 B.灯受到的重力与灯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灯线对灯的拉力与灯受到的重力 D.灯线对天花板的拉力与灯线对灯的拉力 5.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6.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个物体() A.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C.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7.如图3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甲对乙的压力与乙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对甲的支持力与甲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对乙的支持力与乙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对地的压力与乙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4所示,放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此时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图4 A.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板受到的摩擦力 B.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

20二力平衡摩擦力讲解

二力平衡摩擦力 一、知识概述 1、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与特点; 2、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 3、理解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4、掌握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5、掌握怎么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与讲解 (一)二力平衡 1、几个力的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这几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3、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1)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是否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或减小; (3)是否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4、二力平衡的应用: (1)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二力的三要素;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摩擦力的基本概念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压力; (2)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但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有时摩擦力有利于物体运动,起动力作用。但要注意分析阻碍的是哪种相对运动。如人走路时,脚用力向后蹬地,脚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摩擦力阻碍了脚向后运动,但有利于脚向前运动。 4、两个物体间的摩擦力是相互的。 5、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其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初步讨论时,可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6、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7、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两物体相互接触有摩擦力产生,但是它们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三)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增大有益摩擦: (1)增大压力

专题一 摩擦力与平衡

专题一 摩擦力与平衡 摩擦力是力学中难点内容之一,尤其在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及静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判定,是易出错的地方,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内容。 一、摩擦力分类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二、静摩擦力 1、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 (1)物体与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物体与物体之间接触并且相互挤压(有形变); (3)两个接触面粗糙,不光滑。 2、静摩擦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是一个变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静摩擦力不会无限制增大,它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当超过这个限度时,物体将由静止变为运动,即由相对运动的趋势变为相对运动,此时的静摩擦力叫做最大静摩擦力max F 。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在0与max F 之间,即0<F <max F 。 3、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两种方法: ①假如“光滑”法:可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看物体间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 ②状态分析法:根据运动状态,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判断(下一章即将学习)。 三、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和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四、摩擦力可能为动力,也可能为阻力 五、根据运动状态判定摩擦力的大小 物体有运动趋势而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据此可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如:沿水平方向推车,但未推动,此时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增大推力,若仍未动,摩擦力与推力仍平衡。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据此可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若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既使物体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也不改变。 典例精析 例1、如图,两木块A 和B 被水平力F 通过挡板C 压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物体A 对 B 没有摩擦力 B .物体A 对B 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 .物体A 对B 的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解析:挡板C 静止是由于A 对C 的摩擦力与C 的重力平衡,所以A 对C 的摩擦力一定向上。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对A 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下。物体A 静止是由于B 对A 的摩擦力与A 的重力和C 对A 的摩擦力的合力平衡,所以B 对A 的摩擦力一定向上,A 对B 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下。物体A 对B 的静摩擦力与B 物体的重力的合力必须由墙面提供向上的摩擦力来平衡。所以答案选C 项。 例2、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F 1和F 2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 1=9N ,F 2=5N .则甲物体对乙物体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为 5 N ,方向 水平向左 ;水平桌面对乙物体产生的摩擦力大小为 4 N .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中的摩擦力分析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中的摩擦力分析 如图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 空气阻力且V 1〈V 2 ,则它们所受拉力F 1 与F 2 的关系为() V 1 V 2 图1 A.F 1═F 2 B.F 1 >F 2 C.F 1 < F 2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解析: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的有拉力、摩擦力。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说明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即两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相同。又由于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也就是说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所以本题应选A。 例1. 如图2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A正在随传送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球运动,分析物体A所受的力有哪些? 图2 解析:在竖直方向上有重力和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那么在水平方向上呢?由于A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这个方向上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假定A 受到的有摩擦力,那么应当有另一个力去与之平衡,而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力,因而这个假设不成立。那么它在水平方向上应当是不受力。所以物体A 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例 3.体育课上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项目。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差

绳子和竹竿匀速向上爬,那么 ( ) A.爬绳与爬杆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B.爬杆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 C.若爬绳和爬杆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力较大 D.爬绳时该同学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绳子粗糙些 解析:不论是爬杆还是爬绳,其关键都是在身体要下滑时,手与绳间产生一个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与身体重力相平衡时,就能使身体保持静止从而阻止了身体的下滑。所以爬绳与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都与身体重力大小相等。所不同的是,爬杆时的摩擦面更光滑,要想产生与爬绳相同的摩擦力,就要给竹竿施加更大的压力,握的更紧些。另外,这么大的摩擦必须在短时间内在单手间产生,以保证另一只手握向更上方时身体不会下滑。这样,两只手的交替作用便牵引着身体步步上升。 例4.图3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 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N。 B 解析:B物体悬空时,通过绳给A施加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B物体的重力。当A受到这个水平拉力时,不论是要运动还是已经运动起来,都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如果A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摩擦力与拉力相互平衡。本题中,物体B重为2N时,拉力也为2N,而物体A静止,根据二力平衡,A受到的摩擦力为2N;当物体B重为3N时,对A的拉力也为3N,而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摩擦力与此时的拉力平衡,为3N;托盘着地,绳松弛,对A的拉力消失,由于惯性A仍然在运动,但摩擦力使之运动速度变慢,所以A将做减速运动。减速时,对桌面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

二力平衡解析与摩擦力方向判定

一、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在运动状态上讲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受力分析上讲,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或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这里,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的参照为地球。 物体若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或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物体若所受合外力为0或不受任何外力做用,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合外力:在初中我们只研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的合外力。 例:若一物体受一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 的力,同时该物体受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3N 的力,则该物体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为7N ,方向水平向左。(通常我们默认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将物体简化为质点来分析的) 例:若一物体受一水平向右的大小为10N 的力,此时向该该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3N 的力,则该物体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为13N ,方向水平向右。 例:若一物体受一竖直向上的力5N ,同时受一个竖直向下的力5N ,水平向左的力2N ,水平向右的力2N 。则该物体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为0,竖直方向上合外力为0,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 例:若一物体受一个斜向上30度的力10N ,在该力的反方向上施加一个大小为8N 的力,则该物体合外力为2N,方向斜向上30度。 二、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摩擦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且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③接触面粗糙④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是以两相互接触物体中的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例1: 问题一:AB 间有摩擦力吗?则B 对A 的摩擦力方向为? 方法一:(直接判断出接触物体的相对运动情况)直接判断出A 相对于B 有向右的运动趋势,因此A 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方法二:(判断静摩擦力方向时,假设接触面绝对光滑,看物体是否会相对运动——有些题目不适用,一个物体与多个物体接触时,不宜使用此方法)假设A 、B 间接触面绝对光滑,则A 在F 作用下要水平向右运动,由此判断A 相对于B 有向右的运动趋势,因此A 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如左图所示,大小为5N,方向为水平向右的力F 作用在物体A 上,使A 和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间有摩擦力吗?若有,则A 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为?水平面对B 有摩擦力吗?若有,大小方向 为?

斜面上物体平衡时的摩擦力的问题

斜面上物体平衡时的摩擦力的问题 1.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则物块( ) A .处于静止状态 B .沿斜面加速下滑 C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2.如图所示,把重为20N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度的粗糙斜面上,物体右端与固定在斜 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并静止,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2N ,则弹簧的弹力:(弹簧与斜面平行)( ) A .可以为22N ,方向沿斜面向上; B .可以为2N ,方向沿斜面向上; C .可以为2N ,方向沿斜面向下; D .弹力可能为零。 3.如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直角劈M 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若m 在其 上匀速下滑,M 仍保持静止,那么正确的说法是:( ) A .M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 .M 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 C .地面对M 没有摩擦力 D .地面对M 有向左的摩擦力 4.物体m 静止于斜面上,现用力F 推m ,当F 由零稍许增大一点时仍保持静止 状态则:( ) A .m 受合力增大 B .斜面受到的正压力增大 C .m 的静摩擦力增大 D .合外力不变 5.如图所示,物体A 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B 上,A 与B 、B 与水平地面间接触面均粗 糙。现对物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F ≠O)后,A 、B 都保持静止不动,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 A 、B 之间,B 与水平面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B 对A 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地面对B 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水平向右 C . B 对A 的摩攘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或沿斜面向下,地面对B 的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D. B 对A 的摩擦力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沿斜面向 下;地面对B 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且方向只能是水平向右 6.如右图所示,小木块放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它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F≠0)的作用下 处于静止状态,以竖直向上为y 轴的正方向,则小木块受到斜面的支持力 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可能是( ) A.沿y 轴正方向 B.向右上方,与y 轴夹角小于α C.向左上方,与y 轴夹角小于α D.向左上方,与y 轴夹角大于α 7.如图所示,物体B 叠放在物体A 上,A 、B 的质量均为m ,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 行,它们以共同的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 匀速下滑。则:( ) A 、A 、 B 间没有摩擦力 B 、A 受到B 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C 、A 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sin θ D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A 放在斜面体B 上,若A 和B 沿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 0一起 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和B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 A. mg B. mgsin θ C. mgcos θ D. 0 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重为G 的物体,若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恒力2 G F =推它,恰好能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 22 B .33 C .36 D .66 10.一个质量为3 kg 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α=37°的动摩擦因数0.2 的固定斜面上,下列选项中所示的四种情V m M θ 30 ° αB A F m θF

摩擦力与力的平衡

1.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友情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 ) 2. 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3.在水平地面上拖动一个木制小桌(各部分的光滑程度相同),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拖法,与图(a)相比,图(b)中小桌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A、较小 B、较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 4.如下图所示,在墙上挂图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图是否 挂正,这是利用了() A.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C.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D.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5.书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桌面会受到的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 的直接原因是() A. 书发生了弹性形变 B. 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C. 书和桌面都发生了弹性形变 D. 书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6.如图,设想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曲线由 A向B运动,当到B点时突然撤去力F,那么此后物 体的运动路线是() A.是A B是b C.是C D是d 7.在火车的车厢内,有一个自来水龙头C.第一段时间 内,水滴落在水龙头的正下方B点,第二段时间内, 水滴落在B点的右方A点,如图所示.那么火车可能 的运动是[]

A.先静止,后向右作加速运动.B.先作匀速运动,后作加速运动. C.先作匀速运动,后作减速运动.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如图所示,轮船在海上匀速直线航行,小明同学在甲板中央竖直向上 跳起,则小明下落时() A.仍在起跳点B.在起跳点前C.在起跳点后D.可能从船后部落水 9.如图所示,用F= 6 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体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A.6N,向左B.4N,向右C.6N,向右D.4N,向左 10.如图A和B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A对B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B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地对B的支持力与B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B对地的压力与B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1.体育课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子和杆匀速向上爬,则( ) A.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绳子粗糙 B.爬杆时受到的摩擦较大,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 C.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D.若爬绳和爬杆的速度不一样,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12.用同样大小的作用力F,分别以如图6所示的方式依次作用在同一木箱A上,使木箱向右运动,其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 (A)甲图(B)乙图(C)丙图(D)摩擦力都相同 13.用一弹簧秤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重20牛,运动速度是2米/ 秒,弹簧秤的读数是F1,若用弹簧秤拉着这木块,跟原来的方向相反,以1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秤的读数是F2,则F1和F2的关系是( ) A.F1>F2 B.F1=F2 C.F1<F2 D.F1=F2=20牛

二力平衡 摩擦力

二力平衡摩擦力 知识强化 一、知识概述 1、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与特点; 2、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点 3、理解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4、掌握摩擦力跟什么因素有关 5、掌握怎么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与讲解 (一)二力平衡 1、几个力的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说这几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3、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1)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是否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增大或减小; (3)是否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4、二力平衡的应用:

(1)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二力的三要素;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摩擦力的基本概念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压力; (2)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但不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有时摩擦力有利于物体运动,起动力作用。但要注意分析阻碍的是哪种相对运动。如人走路时,脚用力向后蹬地,脚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摩擦力阻碍了脚向后运动,但有利于脚向前运动。 4、两个物体间的摩擦力是相互的。 5、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其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初步讨论时,可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6、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7、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两物体相互接触有摩擦力产生,但是它们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三)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

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 一、受力分析的步骤 1、画出已知力 2、画出重力 3、分析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等) 4、分析摩擦力(判断是滑动摩擦力或是静摩擦力) 5、在分析完弹力与摩擦力后,用平衡关系去分析判断所受的力是否平衡。 6、注意力的相互性。 二、例题分析 例1:如左下图所示,物体A 、B 各重10N ,水平拉力F 1= 4N ,F 2=2N ,物体保持静止,则A 、B 间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B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 针对训练1:如右上图,用水平力F 把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物体静止的压在竖直墙面上,试画出A 、B 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并求出各力的大小。 例2:在左下图中,A 、B 、C 物体都静止,试画出A 、C 两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针对训练2:在右上图中,A 、B 物体均静止,试画出A 、B 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例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 上叠放着物体b ,a 和b 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已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 、b 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b 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 、a 受到b 对它的向左的摩擦力 C 、地面对a 的摩擦力向右 D 、地面对a 无摩擦力作用 针对训练3:试画出A 、B 两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作业】: 1、如图所示,物体a 、b 、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为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 a 、b 和c 仍保持静止。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的静摩擦力的 大小,则() A 、F 1=5N ,F 2=0,F 3=5N B 、F 1=5N ,F 2=5N ,F 3=0 C 、F 1=0,F 2=5N ,F 3=5N D 、F 1=0,F 2=10N ,F 3=5N 2、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g m k L 1μ+ B 、g m m k L )(21++μ C 、g m k L 2μ+ D 、g m m m m k L )(2 121++μ 3、试画出A 、B 两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4、如图所示,用力F 将质量为1kg 的物体压在竖直墙上,F=50N ,方向垂直于墙,若物体匀 速下滑,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 ,动摩擦因数是___________,若物体静止不动, 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__。(g=10N/kg ) 5、如图所示,重力为G 1=10N 的物体A 与重力为G 2=50N 的物体B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B 放在水平桌面上,且绳BO 呈水平状态,AO 段处于竖直状态。已知B 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摩擦力F m =8N ,为了使A 、B 均保持静止状态,则可对B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 ,试确定拉力F 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高考物理摩擦力问题 - 汇总

专题复习——摩擦力问题 复习1:摩擦力类型及其大小的求解(基础) 1、(单选)节目《激情爬竿》在春晚受到观众的好评。当杂技演员用双手握住固定在竖直方向的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 f1和F f2,那么( ) A .F f1向下,F f2向上,且F f1=F f2 B .F f1向下,F f2向上,且F f1>F f2 C .F f1向上,F f2向上,且F f1=F f2 D .F f1向上,F f2向下,且F f1=F f2 2、(多选)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 随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减速运动,B 、C 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方向向右 B .三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均不为零 C .B 、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B 、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多选)如图,用夹砖器把两块质量都为m 的相同长方体砖块P 和Q 竖直夹起,悬停半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握住夹砖器的力越大,夹砖器对P 和Q 的摩擦力越大 B .P 和Q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C .两块砖块受到夹砖器的摩擦力总和为2mg D .砖块所受的摩擦力与砖块的重力无关 4、(单选)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物块位于水平面上。A 、B 是物块能保持静止的位置中离墙壁最近和最远的点,A 、B 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是x 1、x 2。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 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F f m x 1+x 2 B. 2F f m x 1+x 2 C.2F f m x 2-x 1 D.F f m x 2-x 1 5、(单选)如图,滑块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 (A 、B 接触面竖直),此时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已知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 的质量之比为( ) A . 1 μ1μ2 B .1-μ1μ2 μ1μ2 C .1+μ1μ2 μ1μ2 D .2+μ1μ2 μ1μ2 6、(多选)木块A 、B 的重力均为40N ,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Δx =2.0 cm ,弹簧的劲度系数k =400 N/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10 N 的水平力推木块B ,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 ) A .木块A 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8 N B .弹簧的压缩量变为2.5 cm C .木块B 所受静摩擦力为零 D .木块B 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2.0 N

二力平衡与摩擦力(人教版)(含答案)

二力平衡与摩擦力(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2道,每道7分) 1.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内,下列的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人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C.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D.电梯的重力与电梯对地球的吸引力 答案:A 解题思路: 判断一对力是不是平衡力,首先看这两个力是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其次看是否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A:是平衡力。 B: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 C: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 D: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力平衡 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是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题思路: 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而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方向相反”,故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力的三要素 3.在下列事例中,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正在圆轨道上转圈的过山车 B.减速进站的火车 C.腾空而起正在加速上升的火箭 D.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答案:D 解题思路: 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相当于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故答案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和受力的关系 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C.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摩擦力 D.相互紧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才产生滑动摩擦力 答案:D 解题思路: 产生滑动摩擦的条件是: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②接触面粗糙;③发生相对滑动。 产生静摩擦力的条件是: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趋势。A:两个物体没有相对滑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不存在摩擦力。故该选项错误。 B: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在粗糙的接触面上,不一定受到摩擦力。故该选项错误。 C:静止的物体,如果和与它接触的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则不存在静摩擦力。故该选项错误。 D: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摩擦力产生条件 5.汽车重为,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汽车的牵引力为( ) A. B. C.0N D. 答案:B 解题思路: 水平方向上,汽车受到两个力:牵引力和摩擦力。因车匀速行驶,故牵引力与摩擦力为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答案选B。 解答这个题目需注意:车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上,题目中车重属于干扰条件。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二力平衡的应用 6.自重400N的桌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120N的力推它,没有推动,则摩擦力为( ) A.120N B.380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