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和方法以及练习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和方法以及练习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和方法以及练习

思想方法: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思想

解选择题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直接法、分析法、验算法、?排除法(筛选法)等. 有理数(数)

选择题除最后一道题外都为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注重基础能力的考查 1、 数的比较大小

规则: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2、0、2、-3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2 B .0 C .-2 D .-3 2、绝对值

规则: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2】-3的绝对值是

3、相反数 ?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3】6的相反数是

4、倒数

.a 和b 互为倒数,则ab=1 【4】2的倒数是 5、科学计数法 ? 1、科学记数法:设N >0,则N= a ×(其中1≤a <10,n 为整数)。 ? 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精确到那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5】我省2010年末森林面积为3804.2千公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804.2千.

正确的是【 】 A .3804.2×103 B .380.42×104 C .3.8042×106 D .3.8042×107

6、幂的运算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 +n

(m 、n 都是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有的幂相乘,即 (n 为整数).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a ≠0,m 、n 都为整数). 【6】、(2011福建龙岩,2,4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7、因式分解 ?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 (1)一提: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 (2)二用:如果各项没有公因式,那么可以尝试运用公式法来分解; ? (3)三查: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7】分解因式2x 2

? 4x + 2的最终结果是 ( )

A .2x (x ? 2)

B .2(x 2 ? 2x + 1)

C .2(x ? 1)2

D .(2x ? 2)2

8、不等式和方程组

首先求出不等式和方程的解 第二步表示出不等式和方程的解 分式方程的解法:

分子或者分母化为相同的数或者式子(运用分式的性质)求解

??

???-==0

,0

,

00

,

a a a a a a

【7-1】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则该不等式组可能是()

A、B、C、 D 、

【7-2】分式方程的解是( ),

A. B. C. D.或

8、数据的收集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8】(2011?重庆)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方式的是()

A、调查我市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

B、调查某班学生对“五个重庆”的知晓率

C、调查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质量

D、调查广州亚运会100米参赛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

9、一次函数图像(数形结合)

主要考虑特殊的情形(特殊点和面……)

【9】(2011?重庆)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市积极推进“行政村通畅工程”.张村和王村之间的道路需要进行改造,施工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因暴雨被迫停工几天,不过施工队随后加快了施工进度,按时完成了两村之间的道路改造.下面能反映该工程尚未改造的道路里程y(公里)与时间x(天)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A、B、C、D、

9、二次函数

图像的性质和字母的符号的判定

首先根据开口方向判定字母a、c的符号

第二步根据对称轴判定b的符号

最后根据选项判定正确的答案

【9】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现有下列结论:①b2﹣4ac>0 ②a>0 ③b>0 ④c>0 ⑤9a+3b+c<0,则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归纳推理

做题原则

首先根据题目中所给的图写出数字;

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最后先出一般的式子。

如果是选择题代入法比较简单

【10】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请仔细观察,第n 个图形有个小圆.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图形

11、图形对称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把一个图新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11-1】下列图形中,即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梯形

D、矩形

【11-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12、三视图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1.主视图与俯视图反映长度——长对正

2.主视图与左视图反映高度——高平齐

3.俯视图与左视图反映宽度——宽相等

【12-1】如图所示,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相同的是( )。:

【12-2】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那么它的俯视图是()

A、B、

C、D、

13、平行线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角形外角等于两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13】如图,点B是△ADC的边AD的延长线上一点,DE∥AC,若∠C=50°,∠BDE=60°,则∠CDB的度数等于()

A、70°

B、100°

C、110°

D、120°

14、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

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OCB=40°,则∠A的度数等于()

A、60°

B、50°

C、40°

D、30°

15、综合: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首先翻转和折叠中确定三角形全等;

第二步根据三角形全等确定角和边相等;

第三步构造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

第四步求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

(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

(4)如果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3)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矩形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3)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两个对称轴,它的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

3.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3.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或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性质:(1)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 平行、对应的边成比例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对应角平分线、对应中线、对应高线、对应周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直角三角形

【15-1】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6,点E 在边CD 上,且CD=3DE .将△ADE 沿AE 对折至△AFE ,延长EF 交边BC 于点G ,连接AG 、CF .下列结论:①△ABG ≌△AFG ;②BG=GC ;③AG ∥CF ;④S △FGC =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5-2】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外取一点E ,连接AE 、BE 、DE .过点A 作AE 的垂线交DE 于点P .若AE =AP =1,PB =.下列结论:①△APD ≌△AEB ;②点B 到直线AE 的距离为;③EB ⊥ED ;④S △APD +S △APB =1+;⑤S 正方形ABCD =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16、与圆有关的公式 面积公式 弧长公式 扇形公式 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8-的相反数是( ) A .8- B.18

-

C. 1

8 D. 8

2.我们身处在自然环境中,一年接受的宇宙射线及其它天然辐射照射量约为3 1 00微西弗(1西弗等于1000

毫西弗,1毫西弗等于1000微西弗),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6

3.110?西弗 8.3

3.110?西弗 C .3

3.110-?西弗 D .6

3.110-?西弗

3.如图所示,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相同的是( )。:

4.函数

6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6x ≤

B 6x ≥ C. 6x ≤- D. 6x ≥-

5.分式方程253

22x x x

-=--的解是( ),

A .2x =-

B .2x =

C .1x =

D .1x =或2x =

6.如图,已知△ABC 中,∠ABC=45°,F 是高AD 和BE 的交点,CD=4,则线段DF 的长度为( )

A .22

B .4

C .32

D .42

7.已知直线y kx b =+经过点(k ,3)和(1,k),则k 的值为( )

A .

3 B . 3± C . 2 D .2±

8.如图,直径为10的⊙A 山经过点C(0,5)和点0(0,0),B 是y 轴右侧⊙A 优弧上一点,则∠OBC 的余弦值为( )

A.

12 B .

34

C.

3

2

D .45

9.如图,从边长为(4a +)cm 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a +)cm 的正方形(0a >),剩余

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 A .2

2(25)a

a cm + B .2(315)a cm + C .2(69)a cm + D .2(615)a cm +

10.二次函数

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反比例函数a

y x

=

与一次函数y bx c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MN 分别与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交于点M 、N ,且OM=6cm ,∠OMN=30°,等边△ABC 的顶点B 与原点O 重合,BC 边落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A 恰好落在线段MN 上,如图2,将等边△ABC 从图1的位置沿x 轴正方向以1cm/s 的速度平移,边AB 、AC 分别与线段MN 交于点E 、F ,在△ABC 平移的同时,点P 从△ABC 的顶点B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折线B→A→C 运动,当点P 达到点C 时,点P 停止运动,△ABC 也随之停止平移.设△ABC 平移时间为t (s ),△PEF 的

面积为S (cm 2

).

(1)求等边△ABC 的边长;

(2)当点P 在线段BA 上运动时,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3)点P 沿折线B→A→C 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在某一时刻,使△PEF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路:

(1)根据,∠OMN=30°和△ABC 为等边三角形,求证△OAM 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OM=6cm ,∠OMN=30°,利用勾股定理求出MN 和ON 的长,再根据△OMN ∽△BEM ,利用其对应边成比例求出BE 、PE ,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3)△PEF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t 的值,如果在0<t <3这个范围内就存在,否则就不存在.

填空题知识点 1、科学计数法 2、中位数、众数

3、分式的取值范围(分母不为零)

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5、圆的基本概念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圆的公式 弧长公式l=

6、概率 符合条件的情况除以总的满足情况数

7、方程(不定方程,等式方程)

练习:甲、乙两厂生产同一种产品,都计划把全年的产品销往重庆,这样两厂的产品就能占有重庆市场同

类产品的

43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理想,甲厂仅有21的产品、乙厂有3

1

的产品销到了重庆,两厂的产品仅占了重庆市场同类产品的3

1

,则甲厂该产品的年产量于乙厂该产品的年产量的比为

解答题知识点

1、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 练习:|﹣3|+(

﹣1)0﹣()﹣

1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 练习:+=1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

练习:20.如图,A 、C 、F 、B 在同一直线上,AC=BF ,AE=BD ,且AE ∥BD .求证:

△AEF ≌△BDC . 4、作图题(垂直平分线)

练习:某校把一块沿河的三角形废地(如图)开辟为生物园,现学校准备从点C 处向河岸AB 修一条小路CD 将生物园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请你用尺规和圆规在图中作出小路CD (写出已知、求作和结论,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5、分式的化简求值

练习:先化简,再求值:????

?

?--22a a a 44423+--÷a a a a 其中a=

22-

6、反比例函数

练习:如图,将直线y=2x 沿y 轴向下平移后,得到的直线与x 轴交于点A(25,0),与双曲线y=x

k 在第一象限交于点B ,且△OAB 的面积4

15

.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2)求双曲线的解析式.

7、数据统计(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练习:某厂将A,B,C,D四种型号的空调的销售情况绘制成了图1和图2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1)请补全图2的条形统计图;

(2)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该厂决定降价促销,A,B,C,D四种型号的空调分别降价30%,10%,10%,30%,因此该厂宣称其产品平均降价20%,你认为该厂的说法正确吗?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3)为进一步促销,该厂决定从这四种型号空调中任意选取两种型号空调降价销售,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出降价空调中含D种型号空调的概率.

8、梯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性质中位线性质

练习:如图,梯形ABCD中,AD∥BC,∠DCB=45°,CD=2,BD⊥CD.过点C作CE⊥AB于E,交对角线BD于F,点G为BC中点,连接EG、AF.

(1)求EG的长;

(2)求证:CF=AB+AF.

9、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综合题

练习题:某企业为重庆计算机产业基地提供电脑配件,受美元走低的影响,从去年1至9月,该配件的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每件配件的原材料价格y1(元)与月份x(1≤x≤9,且x取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表:

月份x 1 2 3 4 5 6 7 8 9

价格y1(元/件)560 580 600 620 640 660 680 700 720 随着国家调控措施的出台,原材料价格的涨势趋缓,10至12月每件配件的原材料价格y2(元)与月份x (10≤x≤12,且x取整数)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变化趋势:

(1)请观察题中的表格,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或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直接写出y1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如图所示的变化趋势,直接写出y2与x之间满足的一次函数关系式;

(2)若去年该配件每件的售价为1000元,生产每件配件的人力成本为50元,其它成本30元,该配件在1至9月的销售量p1(万件)与月份x满足函数关系式p1=0.1x+1.1(1≤x≤9,且x取整数)10至12月的销售量p2(万件)与月份x满足函数关系式p2=﹣0.1x+2.9(10≤x≤12,且x取整数).求去年哪个月销售该配件的利润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利润;

(3)今年1至5月,每件配件的原材料价格均比去年12月上涨60元,人力成本比去年增加20%,其它成本没有变化,该企业将每件配件的售价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a%,与此同时每月销售量均在去年12月的基础上减少0.1a%.这样,在保证每月上万件配件销量的前提下,完成了1至5月的总利润1700万元的任务,请你参考以下数据,估算出a的整数值.

(参考数据:992=9901,982=9604,972=9409,962=9216,952=9025)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分类讨论。

分析:(1)把表格(1)中任意2点的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可得y1的解析式.把(10,730)(12,750)代入直线解析式可得y2的解析式,;

(2)分情况探讨得:1≤x≤9时,利润=P1×(售价﹣各种成本);10≤x≤12时,利润=P2×(售价﹣各种成本);并求得相应的最大利润即可;

(3)根据1至5月的总利润1700万元得到关系式求值即可.

解答:解:(1)设y1=kx+b,

则,

解得,

∴y1=20x+540(1≤x≤9,且x取整数);

设y2=ax+b,则,

解得,

∴y2=10x+630(10≤x≤12,且x取整数);

(2)设去年第x月的利润为W元.

1≤x≤9,且x取整数时,W=P1×(1000﹣50﹣30﹣y1)=﹣2x2+16x+418=﹣2(x﹣4)2+450,

∴x=4时,W最大=450元;

10≤x≤12,且x取整数时,W=P2×(1000﹣50﹣30﹣y2)=(x﹣29)2,

∴x=10时,W最大=361元;

(3)去年12月的销售量为﹣0.1×12+2.9=1.7(万件),

今年原材料价格为:750+60=810(元)

今年人力成本为:50×(1+20%)=60元.

∴5×[1000×(1+a%)﹣810﹣60﹣30]×1.7(1﹣0.1×a%)=1700,

设t=a%,整理得10t2﹣99t+10=0,

解得t=,

∵9401更接近于9409,

∴≈97,

∴t1≈0.1,t2≈9.8,

∴a1≈10或a2≈980,

∵1.7(1﹣0.1×a%)≥1,

∴a≈10.

练习:25.未来一年,重庆将在打造“森林重庆”的过程中对“两翼一圈”中的“两翼”地区实施万元增收工程,为了提高农户收入,某县决定对在森林间的空地上种植中草药实行政府补贴,规定每种植一亩中草药一次性补贴农户若干元,经调查,种植亩数y(亩)与补贴数额x(元)之间成一次函数关系,且补贴与种植情况如下表:

补贴数额x(元)100 200 …

种植亩数y(亩)1600 2400 …

随着补贴数额x的不断增大,种植规模也不断增加,但每亩中草药的收益z(元)会相应降低,该县补贴政策实施前每亩中草药的收益为3000元,而每补贴10元,每亩中草药的收益会相应减少30元.

(1)分别求出政府补贴政策实施后,种植亩数y(亩)、每亩中草药的收益z(元)与政府补贴数额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要使全县种植这种中草药的总收益W(元)最大,政府应将每亩补贴数额x定为多少元?并求出总收益W的最大值和此时的种植亩数:(总收益=每亩收益×亩数)

(3)在取得最大收益的情况下,为了发展森林旅游,需占用其中不超过60亩的森林间空地修建一个森林公园.已知修建森林公园平均每亩的费用为650元,此外还要购置部分游乐设施,这项费用(元)等于空地面积(亩)的平方的25倍.这样,将空地用来修建森林公园比用来种植中草药时每亩的平均收益增加了2000元,在扣除所有修建费用后总收益为85000元,求修建的森林公元有多少亩?(精确到个位)(参考

数据:2=1.414,3=1.732,5=2.236)

数学最后一题

思想(分类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

首先解决思路;

其次细节;

最后步骤。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A,SAS,SSS)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SA,AAS,HL)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4、二次函数的性质和最大值和最小值

5、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如图(1),Rt△AOB中,∠A=90°,∠AOB=60°,OB=23,∠AOB的平分线OC交AB于C,过O点做与OB 垂直的直线ON.动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BC-CO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O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折线CO-ON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点P到达点O时P、Q同时停止运动.(1)求OC、BC的长;

(2)设△CPQ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3)当P在OC上Q在ON上运动时,如图(2),设PQ与OA交于点M,当t为何值时,△OPM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值.

思路:(1)求出∠B ,根据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OA ,求出AB ,在△AO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关于OC 的方程,求出OC 即可;

(2)有三种情况:①当P 在BC 上,Q 在OC 上时,t <2,过P 作PH ⊥OC 于H ,求出PH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②当t=2时,P 在C 点,Q 在O 点,此时,△CPQ 不存在;③当P 在OC 上,Q 在ON 上时,过P 作PG ⊥ON 于G ,过C 作CZ ⊥ON 于Z ,求出CZ 和PG 的值,求出△OCQ 和△OPQ 的面积,相减即可;

(3)有三种情况:①OM=PM 时,求出OP=2OQ ,代入求出即可;②PM=OP 时,此时不存在等腰三角形;③OM=OP 时,过P 作PG ⊥ON 于G ,求出OG 和QG 的值,代入OG+QG=t-2,即可求出答案. (1)解:∵∠A=90°,∠AOB=60°,OB=23,

∴∠B=30°, ∴OA=

2

1

OB=3, 由勾股定理得:AB=3, ∵OC 平分∠AOB , ∴∠AOC=∠BOC=30°=∠B , ∴OC=BC ,

在△AOC 中,AO 2+AC 2=CO 2

∴(3)2

+(3-OC )2=OC 2

, ∴OC=2=BC ,

答:OC=2,BC=2.

(2)解:①当P 在BC 上,Q 在OC 上时,t <2, 则CP=2-t ,CQ=t , 过P 作PH ⊥OC 于H , ∠HCP=60°, ∠HPC=30°,

∴CH=

21CP=2

1

(2-t ),HP=23(2-t ),

∴S △CPQ =21CQ×PH=2

1

×t×23(2-t ),

即S=-43t 2+2

3t ; ②当t=2时,P 在C 点,Q 在O 点,此时,△CPQ 不存在,

同理当t=4时,△CPQ 也不存在, ∴S=0;

③当P 在OC 上,Q 在ON 上时2<t <4,

过P 作PG ⊥ON 于G ,过C 作CZ ⊥ON 于Z , ∵CP=2,∠NOC=60°, ∴CZ=3,

CP=t-2,OQ=T-2, ∠NOC=60°, ∴∠GPO=30°,

∴OG=

21OP=2

1

(4-t ),PG=23(4-t ),

∴S △CPQ =S △COQ -S △OPQ =21×(t-2)×3-2

1

×(t-2)×23(4-t ),

即S=4

3t 2

-33.

(3)解:①OM=PM 时, ∠MOP=∠MPO=30°, ∴∠PQO=180°-∠QOP-∠MPO=90°, ∴OP=2OQ , ∴2(t-2)=4-t , 解得:t=

3

8, ②PM=OP 时,

此时∠MPO=∠PMO=30°, ∴∠MPO=120°, ∵∠QOP=60°, ∴此时不存在; ③OM=OP 时,

过P 作PG ⊥ON 于G , OP=4-t ,∠QOP=60°, ∴∠OPG=30°, ∴GO=

2

1

(4-t ),PG=23(4-t ),

∵∠AOC=30°,OM=OP ,

∴∠OPM=∠OMP=75°, ∴∠PQO=180°-∠QOP-∠QPO=45°, ∴PG=QG=

2

3

(4-t ), ∵OG+QG=OQ , ∴

2

1

(4-t )+23(4-t )=t-2,

解得:t=

3

326 ,

△OPM 是等腰三角形.

练习题:直线y=-

4

3

x+6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 点出发,同时到达A 点,运动停止.点Q 沿线段OA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 沿路线O ?B ?A 运动. (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S=5

48

时,求出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 的坐标.

中考必考知识点初中数学规律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 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 [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初级中学数学考试答题技巧窍门

初中数学考试答题技巧 一、答题原则 大家拿到考卷后,先看是不是本科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处理。 答题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从前向后,先易后难。通常试题的难易分布是按每一类题型从前向后,由易到难。因此,解题顺序也宜按试卷题号从小到大,从前至后依次解答。当然,有时但也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中间有难题出现时,可先跳过去,到最后攻它或放弃它。先把容易得到的分数拿到手,不要“一条胡同走到黑”,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选择、填空题,后解答题。 2.规范答题,分分计较。数学分I、II卷,第I卷客观性试题,用计算机阅读,一要严格按规定涂卡,二要认真选择答案。第II卷为主观性试题,一般情况下,除填空题外,大多解答题一题设若干小题,通常独立给分。解答时要分步骤(层次)解答,争取步步得分。解题中遇到困难时,能做几步做几步,一分一分地争取,也可以跳过某一小题直接做下一小题。 3.得分优先、随机应变。在答题时掌握的基本原则是“熟题细做,生题慢做”,保证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但是要防止被难题耗时过多而影响总分。 4.填充实地,不留空白。考试阅卷是连续性的流水作业,如果你在试卷上留下的空白太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印象,会认为你确实不行。另外每道题都有若干采分点,触到采分点便可给分,未能触到采分点也没有倒扣分的规定。因此只要时间允许,应尽量把试题提问下面的空白处写上相应的公式或定理等有关结论。 5.观点正确,理性答卷。不能因为答题过于求新,结果造成观点错误,逻辑不严密;或在试卷上即兴发挥,涂写与试卷内容无关的字画,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胡乱涂写可以认为是在试卷上做记号,而判作弊。因此,要理性答卷。 6.字迹清晰,合理规划。这对任何一科考试都很重要,尤其是对“精确度”较高的数理化,若字迹不清无法辨认极易造成阅卷老师的误判,如填空题填写带圈的序号、数字等,如不清晰就可能使本来正确的失了分。另外,卷面答题书写的位置和大小要计划好,尽量让卷面安排做到“前紧后松”而不是“前松后紧”。特别注意只能在规定位置答题,转页答题不予计分。 二、审题要点 审题包括浏览全卷和细读试题两个方面。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大全及技巧

专业资料整理分享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 湖北竹溪城关中学明道银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 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

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5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供初三同学参考。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归纳训练

初中数学--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 一:【要点梳理】 将未知解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想的过程, 选择运用的数学方法进行交换,化归为在已知知识范围内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思想叫做转化与化归的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实质是揭示联系,实现转化。 除简单的数学问题外,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实现的, 化归月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思想,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步步转化的过程,数学中的转化比比皆是,如未知向已知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转化,空间向平面的转化,高维向低维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高次向低次转化,函数与方程的转化,无限向有限的转化等,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 熟练,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转化的基础;丰富的联想, 机敏细微的观察、比较、类比是实现转化的桥梁;培养训练自己自觉的化归与转化意识需要对定理、公式、法则有本质上的深刻理解和对典型习题的总结和提炼,要积极主动有意识的去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抓基础,重转化”是学好中学数学的金钥匙。 二:【例题与练习】 1.已知实数x 满足221 10x x x x +++=,那么1 x x +的值是( ) A.1或-2; B. -1或2; C. 1 ; D.-2 2.如图①,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 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则不难证明S 1=S 2=S 3 (1)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 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那么S 1,S 2,S 3之间有什么 关系(不求证明)? (2)如图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 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表示,请你确定S 1,S 2,S 3 并加以证明。 (3)若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想外作三个一般三角形, 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为使S 1,S 2,S 3之间仍具 有与(2)相同的关系,所作三角形应满足什么条件?证明你的结论; (4)类比(1)(2)(3)的结论,请你总结出一个更具一般意义的结论。 3.如图①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角ACB=90,AC=8,BC=6,沿斜边AB 把这张纸片剪成三角形AC 1D 1和三角形BC 2D 2两个三角形(如图②所示),将纸片三角

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

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1,2,3,4,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初中数学规律题总结

初中数学规律题解题基本方法 (一)数列的找规律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基本方法——看增幅 (一)如增幅相等(此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 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相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6=6n-2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 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 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举例说明:2、5、10、17……,求第n位数。 分析:数列的增幅分别为:3、5、7,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那么,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是:3+2×(n-2)=2n-1,总增幅为: [3+(2n-1)]×(n-1)÷2=(n+1)×(n-1)=n2-1 所以,第n位数是:2+ n2-1= n2+1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凑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二、基本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下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 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或2n、3n,或2n、3n有关。 例如:1,9,25,49,(),(),的第n为(2n-1)2 (三)看例题: A: 2、9、28、65.....增幅是7、19、37....,增幅的增幅是12、18 答案与3有关且............即:n3+1 B:2、4、8、16.......增幅是2、4、8..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2n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的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 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0、3、8、15、24……, 序列号:1、2、3、4、5

初中数学十大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十大解题方法 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 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例题: 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经过配方,得到( ) A.(x+2) 2=5 B.(x-2) 2=5 C.(x-2) 2=3 D.(x+2) 2=3 【分析】配方法:若二次项系数为1,则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若二次项系数 不为1,则可先提取二次项系数,将其化为1后再计算。 【解】将方程x2+4x+1=0, 移向得: x2+4x=- 1, 配方得: x2+4x+4=- 1+4, 即(x+2) 2=3; 因此选D。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 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 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例题: 若多项式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 x-1)(x+3),则m的值为()A. -2 B. 2 C. 0 D. 1 【分析】根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先将(x-1)(x+3) 乘法公式展开,再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求出m的值。 【解】∵x2+mx-3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3), 即x2+mx-3=(x-1)(x+3), ∴x2+mx-3=(x-1)(x+3)=x2+2x-3, ∴ m=2; 因此选B。 3、换元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5、配方法:就是把一个代数式设法构造成平方式,然后再进行所需要的变化。配方法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变形技巧,配方法在分解因式、解方程、讨论二次函数等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6、换元法:在解题过程中,把某个或某些字母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表示,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换元法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式子化简,把问题归结为比原来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7、分析法:在研究或证明一个命题时,又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既从结论开始,推求它成立的充分条件,这个条件的成立还不显然,则再把它当作结论,进一步研究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达到已知条件为止,从而使命题得到证明。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执果寻因” 8、综合法:在研究或证明命题时,如果推理的方向是从已知条件开始,逐步推导得到结论,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由因导果” 9、演绎法: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史上最全)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史上最全)

初中数学选择题、填空题解题技巧(完美版) 选择题目在初中数学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又不能失去这些分数,还要保证这些分数全部得到。因此,要特别掌握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帮助我们更好的答题,选择填空题与大题有所不同,只求正确结论,不用遵循步骤。我们从日常的做题过程中得出以下答题技巧,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排除选项法: 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2.赋予特殊值法: 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3.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 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4、直接求解法: 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

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 88元 5、数形结合法: 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6、代入法: 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7、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8、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9、待定系数法: 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中考数学考试典型10大解题思路及方法

中考数学考试典型10大解题思路及方法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一些经典而实用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里总结10大解题方法的汇总。 1、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R,a≠0)根的判别式△=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解析几何、三角函数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6、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有哪些]初中数学动点解题方法总结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有哪些]初中数学动点解题方法总结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有哪些?学好初中数学好的学习方法一定少不了,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一、选择题的解法 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 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 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总结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 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史上最全)

初中数学选择题、填空题解题技巧(完美版) 选择题目在初中数学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又不能失去这些分数,还要保证这些分数全部得到。因此,要特别掌握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帮助我们更好的答题,选择填空题与大题有所不同,只求正确结论,不用遵循步骤。我们从日常的做题过程中得出以下答题技巧,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排除选项法: 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2.赋予特殊值法: 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3.通过猜想、测量的方法,直接观察或得出结果: 这类方法在近年来的初中题中常被运用于探索规律性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总结、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4、直接求解法: 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正确的运算或推理,直接求得结论,再与选择项对照来确定选择项。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如:商场促销活动中,将标价为200元的商品,在打8折的基础上,再打8折销售,现该商品的售价是( )A 、160元 B、128元 C 、120元 D、 88元 5、数形结合法: 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 6、代入法: 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7、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关系作出选择。 8、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 ) (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9、待定系数法: 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10、不完全归纳法: 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 以上是我们给同学们介绍的初中数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希望同学们认真掌握,选择题的分数一定要拿下。初中数学答题技巧有以上十种,能全部掌握的最好;不能的话,建议同学们选择集中适合自己的初中数学选择题做题方法。 初中填空题解法大全 一.数学填空题的特点: 与选择题同属客观性试题的填空题,具有客观性试题的所有特点,即题目短小精干,考查目标集中明确,答案唯一正确,答卷方式简便,评分客观公正等。但是它又有本身的特点,即没有备选答案可供选择,这就避免了选择项所起的暗示或干扰的作用,及考生存在的瞎估乱猜的侥幸心理,从这个角度看,它能够比较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真正水平。考查内容多是“双基”方面,知识复盖面广。但在考查同样内容时,难度一般比择题略大。 二.主要题型: 初中填空题主要题型一是定量型填空题,二是定性型填空题,前者主要考查计算能力的计算题,同时也考查考生对题目中所涉及到数学公式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后者考查考生对重要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性质等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当然这两类填空题也是互相渗透的,对于具体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程度

初中数学期末考试答题技巧汇总

常青藤真教育初中数学期末考试答题技巧汇总 一、答题原则 大家拿到考卷后,先看是不是本科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处理。 答题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 1.从前向后,先易后难。通常试题的难易分布是按每一类题型从前向后,由易到难。因此,解题顺序也宜按试卷题号从小到大,从前至后依次解答。当然,有时但也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中间有难题出现时,可先跳过去,到最后攻它或放弃它。先把容易得到的分数拿到手,不要“一条胡同走到黑”,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选择、填空题,后解答题。 2.规范答题,分分计较。数学分I、II卷,第I卷客观性试题,用计算机阅读,一要严格按规定涂卡,二要认真选择答案。第II卷为主观性试题,一般情况下,除填空题外,大多解答题一题设若干小题,通常独立给分。解答时要分步骤(层次)解答,争取步步得分。解题中遇到困难时,能做几步做几步,一分一分地争取,也可以跳过某一小题直接做下一小题。 3.得分优先、随机应变。在答题时掌握的基本原则是“熟题细做,生题慢做”,保证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但是要防止被难题耗时过多而影响总分。 4.填充实地,不留空白。考试阅卷是连续性的流水作业,如果你在试卷上留下的空白太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印象,会认为你确实不行。另外每道题都有若干采分点,触到采分点便可给分,未能触到采分点也没有倒扣分的规定。因此只要时间允许,应尽量把试题提问下面的空白处写上相应的公式或定理等有关结论。 5.观点正确,理性答卷。不能因为答题过于求新,结果造成观点错误,逻辑不严密;或在试卷上即兴发挥,涂写与试卷内容无关的字画,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胡乱涂写可以认为是在试卷上做记号,而判作弊。因此,要理性答卷。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总结大全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总结大全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有关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总结大全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更多信息请关注学习方法网! 一、选择题的解法 1、直接法:根据选择题的题设条件,通过计算、推理或判断,最后得到题目的所求。 2、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 在解这类选择题时,可以考虑从取值范围内选取某几个特殊值,代入原命题进行验证,然后淘汰错误的,保留正确的。 3、淘汰法:把题目所给的四个结论逐一代回原题的题干中进行验证,把错误的淘汰掉,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4、逐步淘汰法:如果我们在计算或推导的过程中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进行,既采用“走一走、瞧一瞧”的策略;每走一步都与四个结论比较一次,淘汰掉不可能的,这样也许走不到最后一步,三个错误的结论就被全部淘汰掉了。 5、数形结合法: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体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联系与转化的思想: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待定系数法: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得值就可以了。 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一、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解题的学习过程通常的程序是:阅读数学知识,理解概念;在对例题和老师的讲解进 行反思,思考例题的方法、技巧和解题的规范过程;然后做数学练习题。 基本题要练程序和速度;典型题尝试一题多解开发数学思维;最后要及时总结反思改错,交流学习好的解法和技巧。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如果没有反思,就错过了解题的 的一次重要而有意义的方面。”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让解学生好数学问题,就要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清楚的认识,才能 更好的挖掘题目的功能,引导学生发现总结题目的解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1.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所谓函数的思想是指用运动变化的观点 去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再运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去 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而所谓方程的思想是分析数学中的等量关系,去构建方程或方程组,通过求解或利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解决问题。 2. 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与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如某些代数问题、三角问题往往有几何背景,可以 借助几何特征去解决相关的代数三角问题;而某些几何问题也往往可以通过数量的结构特 征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因此数形结合的思想对问题的解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之所以重要,原因一是因为它的逻辑性较强,原因二是因为它的知识 点的涵盖比较广,原因三是因为它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四是实际问 题中常常需要分类讨论各种可能性。 解决分类讨论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在局部讨论降低难度。常见的类型:类型 1 :由数学概念引起的的讨论,如实数、有理数、绝对值、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概念 的分类讨论;类型 2 :由数学运算引起的讨论,如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正数还是负数的问题;类型 3 :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条件引起的讨论,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应 用引起的讨论;类型 4 :由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如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 中的相关问题引起的讨论。类型 5 :由某些字母系数对方程的影响造成的分类讨论,如 二次函数中字母系数对图象的影响,二次项系数对图象开口方向的影响,一次项系数对顶 点坐标的影响,常数项对截距的影响等。

初中数学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常用的十种解题方法 数学的解题方法是随着对数学对象的研究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教师钻研习题、精通解题方法,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中学数学教材,练好解题的基本功,提高解题技巧,积累教学资料,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下面介绍的解题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最常用的,有些方法也是中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

浅谈初中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与步骤

浅谈初中数学证明题解题技巧与步骤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证明》占三章节,教材这样安排的目地是想:通过对《证明》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图形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进行大量的探索,在探索的同时,使学生经历推理的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推理训练,从而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树立了初步的推理意识,为严格的推理证明打下了基础。但生活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许多学生在实际解决证明题的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无从下手!那如何求解证明题呢?如何让学生不再畏惧证明题呢?通过对教材中《证明》的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解决: [例题] 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1.弄清题意 此为“文字型”数学证明题,既没有图形,也无直观的已知与求证。如何弄清题意呢?根据命题的定义可知,命题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组成,因此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至关重要,是解题成败的关键。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就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就是命题的结论,据此对题目进行改写:如果在等腰三角形中分别作两底角的平

分线,那么这两条平分线长度相等。于是题目的意思就很清晰了,就是在等腰三角形中作两底角平分线,然后根据已知的条件去求证这两条平分线相等。这样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就一目了然了!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图形对解决证明题,能起到直观形象的提示,所以画图因尽量与题意相符合。并且把题中已知的条件,能标在图形上的尽量标在图形上。 3.根据题意与图形,用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写出已知和求证。 众所周知,命题的条件---已知,命题的结论---求证,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已知、求证必须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来表示。 已知:如图(1),在△ABC中,AB=AC, BD、C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D=CE 4.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的思路。 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初中数学几何解题技巧

学习总结:中考几何题证明思路总结 几何证明题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通过严密的"因为"、"所以"逻辑将条件一步步转化为所要证明的结论。这类题目出法相当灵活,不像代数计算类题目容易总结出固定题型的固定解法,而更看重的是对重要模型的总结、常见思路的总结。所以本文对中考中最常出现的基本证明题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思路总结。

五、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 1.作两条线段的和,证明与第三条线段相等。 2.在第三条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第一条线段,证明余下部分 等于第二条线段。 3.延长短线段为其二倍,再证明它与较长的线段相等。 4.取长线段的中点,再证其一半等于短线段。 5.利用一些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的重心、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 六、证明角的和、差、倍、分 1.作两个角的和,证明与第三角相等。 2.作两个角的差,证明余下部分等于第三角。 3.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七、证明两线段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 2.垂线段最短。 3.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而夹角不等,则夹角大的第三边大。 5.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弦大,弦心距小。 6.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八、证明两角不等 1.同一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 2.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3.在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相等,第三边不等,第三边大的,两边的夹角也大。 4.同圆或等圆中,弧大则圆周角、圆心角大。 5.全量大于它的任何一部分。 九、证明比例式 1.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 2.利用内外角平分线定理。 3.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 以上九项是中考几何证明题中最常出现的基本证明思路的总结,但这些思路仅能称为某种“固定的套路”。几何证明题需要学生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考试是活的,知识点和套路是死的,学生只有掌握了对应的方法,再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才能顺利把题目攻破。

初中经典的数学解题方法

初中经典的数学解题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 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6.构造法: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