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的解题技巧

初三数学的解题技巧
初三数学的解题技巧

怎样掌握初中数学的解题技巧

有一些初三学生的家长经常发问数学解题过程中到底有哪些主要的解题技巧与

方法。事实上数学的解题方法一般都很固定,主要有这么一些,但需要吃透,灵活变通。

步骤/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

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

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

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

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

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

三角函数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

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

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

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

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a、b、c∈R,a≠0)根的判别式△=b2-4ac,不

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解析几何、三角函数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

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

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

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

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6.构造法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

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

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7.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

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2)归谬;(3)结论。

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理必须严谨。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

8.等(面或体)积法

平面(立体)几何中讲的面积(体积)公式以及由面积(体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体积)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仅可用于计算面积 (体积),而且用它来证明(计算)几何题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面积(体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几何题的方法,称为等(面或体)积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用归纳法或分析法证明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助线。等(面或体)积法的特点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积(体积)公式联系起来,通过运算达到求证的结果。所以用等(面或体)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要添置辅助线,也很容易考虑到。

9.几何变换法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个一一映射。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换。有一些看来很难甚至于无法下手的习题,可以借助几何变换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另一方面,也可将变换的观点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将图形从相等静止条件下的研究和运动中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图形本质的认识。

几何变换包括:(1)平移;(2)旋转;(3)对称。

10.客观性题的解题方法

选择题是给出条件和结论,要求根据一定的关系找出正确答案的一类题型。

选择题的题型构思精巧,形式灵活,可以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增大了试卷的容量和知识覆盖面。填空题是标准化考试的重要题型之一,它同选择题一样具有考查目标明确,知识复盖面广,评卷准确迅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等优点,不同的是填空题未给出答案,可以防止学生猜估答案的情况。要想迅速、正

确地解选择题、填空题,除了具有准确的计算、严密的推理外,还要有解选择题、填空题的方法与技巧。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 知识点总结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式子 a≥0叫做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如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因被开方数中含有4是可开得尽方的因数,又如 , ,..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而 , ,5 , 都是最简二次根式。 3.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如 , , 就是同类二次根式,因为 2 , 3 ,它们与的被开方数均为2。 4.有理化因式: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则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如与 ,a+ 与a- , - 与 + ,互为有理化因式。 二次根式的性质: 1. a≥0是一个非负数, 即≥0; 2.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再平方仍得这个数,即: 2aa≥0; 3.某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某数的绝对值,即 |a| 4.非负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即 ? (a ≥0,b≥0)。 5.非负数的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即 (a≥0,b0)。 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 1. 二次根式的乘法 两个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即(≥0,≥0)。

说明:(1)法则中、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要注意它们的取值范围,、都是非负数; (2)(≥0,≥0)可以推广为(≥0,≥0); (≥0,≥0,≥0,≥0)。 (3)等式(≥0,≥0)也可以倒过来使用,即(≥0,≥0)。也称“积的算术平方根”。它与二次根式的乘法结合,可以对一些二次根式进行化简。2. 二次根式的除法 两个二次根式相除,把被开方数相除,根指数不变,即(≥0,>0)。 说明:(1)法则中、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要注意它们的取值范围,≥0,在分母中,因此>0; (2)(≥0,>0)可以推广为(≥0,>0,≠0); (3)等式(≥0,>0)也可以倒过来使用,即(≥0,>0)。也称“商的算术平方根”。它与二根式的除法结合,可以对一些二次根式进行化简。? 3. 最简二次根式 (1)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方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 1. 同类二次根式? 注:判断几个二次根式是否为同类二次根式,关键是先把二次根式准确地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观察它们的被开方数是否相同。? (2)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类似,系数相加减,二次根号及被开方数不变。? 2. 二次根式的加减? (1)二次根式的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同类二次根式分别合并。? (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多项式的加减法类似,首先是化简,在化简的基础上去括号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相当于同类项。? 一般地,二次根

初三数学期末考试题

精心整理 初三数学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 x+2)2﹣ 5 4.抛物线y=(x+2)2﹣3可以由抛物线y=x2平移得到,则下列平移过程正确的是() A .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

B.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C.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 D.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 5.为了测量被池塘隔开的A,B两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 上.有 ∠ADB; 间距离 AB=4,则 0),B 是y 8.在Rt△ABC中,∠C=90°,若斜边AB是直角边BC的3倍,则tanB的值是() A.2B.3C.D. 9.如图,点B、D、C是⊙O上的点,∠BDC=130°,则∠BOC是

() A.100°B.110°C.120°D.130° 10.如图,△ABC中,A,B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C的坐标是(﹣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作△ABC的位似图形 A EF丄FC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5.计算:(﹣1)2016+2sin60°﹣|﹣|+π0.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8分) 16.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3,0),B(﹣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17.某校九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量湘江宽度的活动.如图,他们在河东岸边的A点测得河西岸边的标志物B在它的正 处,测 得B(结 A、B,PD 以 20.如图,直线y=﹣x+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1,4),B两点,延长AO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连接OB. (1)求k和b的值; (2)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x的取值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x 2·x 3=x 6 B 、(a -1)2=a 2-1 C 、3a +2a =5a 2 D 、(ab)3=a 3b 3 2.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3.在下面4个条件:①AB=CD ;②AD=BC ;③AB ∥CD ;④AD ∥BC 中任意选出两个,能判断出四 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 ) A 、 65 B 、 31 C 、 21 D 、 3 2 4.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②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 行四边形 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④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 边形.其中真命题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2m-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x 1,x 2,x 12+x 22=7,则(x 1-x 2)2 的值是( ) A 、-11 B 、13或-11 C 、25或13 D 、13 6. 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高,∠ACB =90°,AC =3,AD =2,则sinB 的值是( ) A 、 32 B 、2 3 C 、35 D 、25 7.某商店有5袋面粉,各袋重量在25~30公斤之间,店里有一磅秤,但只有能称50~70 公斤重量的秤砣,现要确定各袋面粉的重量,至少要称( ) D C B A

L p Q (C) (A ) M M L L Q p (D) (B) M L (D) (B) M L L Q p (C) M L A 、7次 B 、6次 C 、5次 D 、4次 8.二次函数y=ax 2+x+a 2-1的图象可能是( ) 9.如图,直线l 是一条河,P 、Q 两地相距8千米,P 、Q 两地到l 的距离分别是2千米、5千米,欲在l 上的某点M 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P 、Q 两地供水,现有如下四种铺设方案,图中实线表示铺设的管道,则铺设的管道最短的是( ) 10.如图,将ABC △绕点C 旋转60o 得到A B C ''△,已知6AC =, 4BC =,则线段AB 扫过的图形面积为( ) A .32π B .83π C .6π D .310π 二.填空题( 24分) 11. 地球距离月球表面约为 384 000千米,将这个距离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表示应 A. B. C. D. A '

初三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6.如果(x ? y -4)2 ' 3x - y = 0,那么 2x - y 的值为( (A)- 3 (B) 3 (C )- 1 (D) 1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一次函数 kx b 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正的是( ) (A ) k >o,b >0 ( B ) 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C )有两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k >0, b <0 ) (C ) k <0, b >0 ( D ) k <0, (B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初三数学期末测试题 全卷分A 卷和B 卷,A 卷满分86分,B 卷满分3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 卷分第I 卷和第U 卷,第I 卷为选择题,第U 卷为其他类型的题 A 卷 B 卷 总分 题 号 -一一 -二 二 -三 四 A 卷总 分 17 18 19 B 卷总 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个小题,每小题 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的,把正确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 0.38 ( B )二 (C ) .. 4 (D ) —22 7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1,- 3)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下列四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 ) (A ) 3,4,6 ( B ) 7,24,25 (C ) 6,8,10 ( D ) 9,12,15

4?下列各组数值是二元一次方程 x - 3y = 4的解的是( ) X=1 x = 2 X = —1 \ = 4 (A )丿 (B )丿 (C )丿 (D )丿 $ = -1 』 2 、目= - 5.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各为 720 °,则这个多边形为( ) (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目录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1) 第一章有理数(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3)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4)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5) 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6)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6)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 第七章三角形(9)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3) 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14)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14) 第十二章轴对称(15) 第十三章实数(16)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17)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18) 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19) 第十六章分式(19)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20)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21) 第十九章四边形(22)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3) 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24)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24)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根式(25) 第二十三章旋转(26) 第二十四章圆(27)

第二十五章概率(28) 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30)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30) 第二十七章相似(32)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33)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34) 1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初三数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初三数学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随堂检测 1.已知在△ABC中,∠A=30°,AB=1米,现要用1:100的比例尺把△ABC画在纸上记作△A′B′C′,那么A′B′=________, ∠A′=______. 2.在某时刻的阳光照耀下,?身高160cm?的阿美的影长为80cm,她身旁的旗杆影长10m,则旗杆高为_______m. 3.在比例尺是1:38000的某交通游览图上,某隧道长约7cm,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A.0.266km B.2.66km C.26.6km D.266km 4.如图1,雨后初晴,一学生在运动场上玩耍,他的身高为AB,从他前面不远的一小块积水处,他看到了旗杆顶端的倒影C点,于是他向前走了两步,到达积水处,又继续向前走,到达旗杆底部时他共走了18步(假设他的步幅是不变的),已知他眼部A点高1.5m,则旗杆DE的高度为多少?(学生一步长为1m) 解:由题意得△ABC∽△DEC. ∴ ① ∴DE=21 ,∴旗杆DE高度为21 m.② 图1 (1)上述解题过程有无错误?如有,错在第______步,错误原因是________. (2)请写出准确解题的过程. ◆典例分析 如图,九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利用标杆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已知标杆高度CD=3cm,标杆与旗杆的水平距离BD=15m,?人的眼

睛与地面的高度EF=1.6m,人与标杆CD的水平距离DF=2m,求旗杆AB 的高度. 分析:求旗杆AB的高度,就是求AH+BH的值,已知BH=EF,所以 只要利用三角形相似求出AH即可. 解:∵CD⊥FB,AB⊥FB,∴CD∥AB, ∴△CGE∽△AHE. ∴ ,AH=11.9. ∴AB=AH+HB=AH+EF=11.9+1.6=13.5(m). 点拨:此题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利用相似解决. ◆课下作业 ●拓展提升 1.如图2,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间的距离,先从B处出发,?与AB?成90°角方向,向前走50米到C处立一根标杆,然后方 向不变继续朝前走10米到D处,?在D处沿垂直于BD的方向再走5米 到达E处,使A(目标物),C(标杆)与E在同一直线上,?则AB的 长为_________. 图2 图3 2.如图3,小明站在C处看甲乙两楼楼顶上的点A和点E,C、E、A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点B、D分别在点E、A的正下方且D、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C相距20米,D、C相距40米,乙楼高BE为15米,甲楼高AD为(小明身高忽略不计)(? ) A.40米 B.20米 C.15米 D.30米 3.如图4,要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在O点设桩,取OA的中 点C,OB的中点D,测得CD=28m,求A、B两点间的距离.

鲁教版五四制初三数学期末考试题 含答案

吴伯箫学校2017-2018学 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第三次月月清作 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从左到右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x 2-3x +1=x (x -3)+1 B. x 2 +2x -3=x (x +2-x 3) C. (x -y )2-(y -x )3=(x -y )2(x -y +1) D. (x +2y )(x -2y )=x 2-4y 2 3.已知a +b =3,ab =2,则代数式- a 2 b -ab 2的值为( ) A.2 B.3 C.-6 D.6 4.若x 、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值保持不变的是 ( ) A . y x 23 B .2 23y x C .y x 232 D .23 23y x 5、若已知分式 9 61 |2|2 +---x x x 的值为0,则x -2 的值为( ) A.91或-1 B. 91 或1 C.-1 D.1 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1v km ,t 小时可以到达,如果每小时多行驶2v km ,那么可以提前到达的时间为(小时) ( ) (A ) 212v t v v + (B ) 112 v t v v + (C ) 12 12 v v v v + (D )1221v t v t v v - 7.吴伯箫学校初三级部校合唱团共 有40名学生,他们的年龄如下表所 示: 年龄/ 岁 11 12 13 14 人数/ 人 8 12 17 3 则合唱团成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

人教版初三数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初三数学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一元二次方程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 ≠0时,ax 2 +bx+c=0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问题时,多数习题要先化为一般形式,目的是确定一般形式中的a 、 b 、 c ; 其中a 、 b,、c 可能是具体数,也可能是含待定字母或特定式子的代数式.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要求灵活运用, 其中直接开平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适用范围较小;公式法虽然适用范围大,但计算较繁,易发生计算错误;因式分解法适用范围较大,且计算简便,是首选方法;配方法使用较少. 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当ax 2+bx+c=0 (a ≠0)时,Δ=b 2 -4ac 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请注意以下等价命题: Δ>0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Δ=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Δ<0 <=>无实根;Δ≥0 <=>有两个实根(等或不等). 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当ax 2 +bx+c=0 (a ≠0) 时,如Δ≥0,有下列公式: .a c x x a b x x )2(a 2a c 4b b x ) 1(212122 ,1= -=+-±-=, ; ※ 5.当ax 2 +bx+c=0 (a ≠0) 时,有以下等价命题: (以下等价关系要求会用公式a c x x a b x x 2121=-=+,;Δ=b 2 -4ac 分析,不要求背记) (1)两根互为相反数?a b -= 0且Δ≥0?b = 0且Δ≥0; (2)两根互为倒数?a c =1且Δ≥0?a = c 且Δ≥0; (3)只有一个零根?a c = 0且a b -≠0?c = 0且b ≠0; (4)有两个零根 ?a c = 0且a b -= 0?c = 0且b=0; (5)至少有一个零根 ?a c =0?c=0; (6)两根异号 ?a c <0 ?a 、c 异号; (7)两根异号,正根绝对值大于负根绝对值?a c <0且a b ->0?a 、c 异号且a 、b 异号; (8)两根异号,负根绝对值大于正根绝对值?a c <0且a b -<0?a 、c 异号且a 、b 同号; (9)有两个正根 ?a c >0,a b ->0且Δ≥0?a 、c 同号, a 、b 异号且Δ≥0; (10)有两个负根 ?a c >0,a b -<0且Δ≥0?a 、c 同号, a 、b 同号且Δ≥0. 6.求根法因式分解二次三项式公式:注意:当Δ< 0时,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 ax 2 +bx+c=a(x-x 1)(x-x 2) 或 ax 2 +bx+c=??? ? ?? ----???? ? ?-+--a 2ac 4b b x a 2ac 4b b x a 22. 7.求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 x 2 -(x 1+x 2)x + x 1x 2 = 0. 注意:所求出方程的系数应化为整数. 8.平均增长率问题--------应用题的类型题之一 (设增长率为x ): (1) 第一年为 a ,第二年为a(1+x) , 第三年为a(1+x)2 . (2)常利用以下相等关系列方程: 第三年=第三年 或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总和. 9.分式方程的解法: . 0)1(≠),值(或原方程的每个分母验增根代入最简公分母公分母 两边同乘最简 去分母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 A .221 x x + B .02=++c bx ax C .()()121=+-x x D .05232 2 =--y xy x 2.化简 1 321 21++ -的结果为( ) A 、23+ B 、23- C 、322+ D 、223+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60x kx --=的一个根为3x =,则实数k 的值为( ) A .2 B .1- C .1 D .2- 4.要使二次根式1-x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 x <1 (C ) x ≥1 (D )x ≤1 5.有6张写有数字的卡片,它们的背面都相同,现将它们背面朝上(如图 2),从中任意一张是数字3的概率是( ) A 、61 B 、31 C 、21 D 、3 2 6.已知x 、y 是实数,3x +4 +y 2 -6y +9=0,则xy 的值是( ) A .4 B .-4 C .94 D .-94 7、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8.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5cm 和4cm ,圆心距为7cm ,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内切 C .外切 D .外离 9.如图3,⊙O的半径为5,弦AB的长为8,M是弦AB上的动点,则线段OM长的最小值为( ) A.2 B.3 C.4 D.5 10.已知:如图4, ⊙O 的两条弦AE 、BC 相交于点D,连接AC 、BE. 若∠ACB =6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O B =60° B . ∠ADB =60° C .∠AEB =60° D .∠AEB =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方程 x 2 =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五角星的顶点是一个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这个 五角星可以由一 个基本图形(图中的阴影部分)绕中心O 至少经过____________次旋转而得到, 每一次旋转_______度. 13.若实数a 、b 满足1 112 2+-+-= a a a b ,则a+b 的值为 ________. 14.圆和圆有不同的位置关系.与下图不同的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_____.(只填一种) 15.若关于x 方程kx 2–6x+1=0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6.如图6,在Rt △ABC 中,∠C=90°,CA=CB=2。分别以A 、B 、C 为圆心,以2 1AC 为半径画弧,三条弧与边AB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17.已知:如图7,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4,若以AB 为直径的⊙O 与BC 相交于点D ,DE ∥AB ,DE 与AC 相交于点E ,则DE=____________。 18. 如图,是一个半径为6cm ,面积为π12cm 2的扇形纸片,现需要一个半径为R 的圆形纸片,使两张纸片刚好能组合成圆锥体,则R 等于 cm 三.解答题 19.(6 分)计算:÷ (6分)解方程:2(x+2)2=x 2 -4 图2 O A B M 图3 图4 图5 图7 图 6 12题图

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期中考试卷

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期中 考试卷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一学期初三数学期中考试卷 说明:考试时间(全卷120分,90分钟完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一元二次方程042=-x 的根为( ) A 、x=2 B 、x=-2 C 、x 2=2,x 2=-2 D 、x 2=2,x 2= 2.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若∠BOD=1000 , 则∠DAB 的度数为( ) A 、500 B 、800 C 、1000 D 、3.用换元法解方程1)2()2(2=+-+x x x x ,设x x y 2 +=,则原方程可化为( ) A 、012=--y y B 、012=++y y C 、012=-+y y D 、012=+-y y 4.在ABC Rt ?中,090=∠C ,则正确的是( )。 A . A b a sin = B .B c a cos = C .b a B =tan D .A a b cot = 5.以31+与31-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0222=++x x B 0222=+-x x C 0222=--x x D 0222=-+x x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6.关于x 的方程02)32()1(2 =---+-m x m x m 则m 的取值范围为 。 7.如图,⊙O 的半径是10cm ,弦AB 的长是12cm ,OC 是⊙O 且OC ⊥AB ,垂足为D ,则OD= cm ,CD= cm 8.比较大小:,30cot _____35tan ,25cos ______0324cos ???'? 9.方程0622=--x x 的两根为21x x ,,则 =+2 111x x 。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总复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 结总复习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考试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数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数学学业考试命题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认知特点、不同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正常表现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业考试要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初中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发展状况。 数学学业考试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与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学业考试试卷要有效发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开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阅读分析题、探索性问题及其它各种题型的功能,试题设计必须与其评价的目标相一致,加强对学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使试题的解答过程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内容 数学学业考试应以《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四大学习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为依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体验和基本思想。 1.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了解数的意义,理解数和代数运算的算理和算法,能够合理地进行基本运算与估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使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 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够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 正确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结合实际需要有效地表达数据特征,会根据数据结果做合理的预测;了解概率的涵义,能够借助概率模型或通过设计活动解释事件发生的概率。 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当考查学生能否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和从事数学规律的探究活动。 2.关注“数学活动过程” 包括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活动对象、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深度;从事探究的意识、能力和信心等。也包括能否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否使用恰当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数学的思考过程。 3.关注“数学思考”

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共3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道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如果 53 2x =,那么x 的值是 A .15 2 B .215 C .103 D . 310 2.在Rt △ABC 中,∠C =90°,1 sin 3 A =,则 B cos 等于 A .13 B .2 3 C . D .3 3.把只有颜色不同的1个白球和2个红球装入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搅匀,从中随机 地摸出1个球后放回搅匀,再次随机地摸出1个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A . 12 B .13 C .19 D .4 9 4.已知点(1,)A m 与点B (3,)n 都在反比例函数x y 3 =(0)x >的图象上,则m 与n 的关系是 A .m n > B .m n < C .m n = D .不能确定 5.如图,⊙C 过原点,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D 两点.已知∠OBA =30°,点D 的坐标为(0,2),则⊙C 半径是

A B C . D .2 6.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 ①因为a >0,所以函数y 有最大值; ②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 ③当2x =-时,函数y 的值等于0; ④当31x x =-=或时,函数y 的值都等于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 7.如图,∠1=∠2=∠3,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 .4对 B .3对 C .2对 D .1对 D . 第Ⅱ卷(共8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 2 1 E D C B A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O 24 4 2

人教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87881

初三知识整理 全套教科书包含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力求反映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九年级上册包括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旋转、圆、概率初步五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包含以下章节: 第21章二次根式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23章旋转第24章圆 第25 章概率初步 本册书内容分析如下: 第21章二次根式 学生已经学过整式与分式,知道用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还会遇到二次根式。“二次根式” 一章就来认识这种式子,探索它的性质,掌握它的运算。 在这一章,首先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掌握以下重要结论: (1)是一个非负数; (2)≥0); (3) (a≥0). 注:关于二次根式的运算,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相对于二次根式的加减来说更易于掌握,教科书先安排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安排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乘除”一节的内容有两条发展的线索。一条是用具体计算的例子体会二次根式乘除法则的合理性,并运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进行运算;一条是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得到 (a≥0,b≥0), (a≥0,b>0), 并运用它们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节先安排二次根式加减的内容,再安排二次根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内容。在本节中,注意类比整式运算的有关内容。例如,让学生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又如,通过例题说明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仍然适用。这些处理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就来认识这种方程,讨论这种方程的解法,并运用这种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形如的方程。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形如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进而举例说明如何解形如的方程。然后举例说明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形如的方程,引出配方法。最后安排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二次项系数不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学了“公式法”以后,学生对这个内容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学年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全卷满分分。考试时间共分钟。注意事项: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的答案须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须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位置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的绝对值是6?11....6??66.如图是一个圆台,它的主视图是 .下列运算结果为的是.÷.(-) .+.·

、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一组数据、,.,.,.,. .如图,已知∥,∠°,∠°,则∠的度数为.°.°.°.° 、,则表示数-的点应落在线段、分别表示数、.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5 .上.上.上.上 . 精品文档.若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图形是一个矩形,则四边形一定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菱形.矩形边形

、是.如图,⊙的两条互相垂点从点直的直径, ,那么与点运动的时间(单位:秒)出发,沿→→→的路线匀速运动,设∠(单位:度)的关系图是.如图,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底面周长为,在容器图的内壁离容器底部的点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点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是....34226161、为线段上两动点, 且∠°,过点、分别作、的垂线.如图,在△中,∠o,, 1;③;;②当点与点重合时,相交于点,垂足分别为、.现有以下结论:①221?④,其中正确结论为2.①②③.①③④ .①②③④.①②④ 共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个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太阳的半径约为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千米..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某学校为了解本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满分120分(北师大版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 Rt 90ABC C BAC ∠∠ 在△中,=,的角平分线AD 交BC 于 点D ,2C D =,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A .1 B .2 C .3 D .4[来源:学科网] 2.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的解是( ) A .0x = B .1203x x ==, C .1210,3 x x == D .13x = 3.顺次连结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 ) A .平行四边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7a8266224.html,][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7a8266224.html,] 4.小明拿一个等边三角形木框在阳光下玩,等边三角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 B C D 5.某农场的粮食总产量为1500吨,设该农场人数为x 人,平均每人占有粮食数为y 吨,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6.在李咏主持的“幸运52”栏目中,曾有一种竞猜游戏,游戏规则是:在20个商标牌中,有 5个商标牌的背面注明了一定的奖金,其余商标牌的背面是一张“哭脸” ,若翻到“哭脸”就不 获奖 ,参与这个游戏的观众有三次翻牌的机会,且翻过的牌不能再翻.有一位观众已翻牌两次,一次获奖,一次不获奖,那么这位观众第三次翻牌获奖的概率是 A . 15 B . 29 C . 14 D . 518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7.如图,地面A 处有一支燃烧的蜡烛(长度不计),一个人在A 与墙BC 之间运动,则他在墙上的投影长度随着他离墙的距离变小 B A . B . C . D .

初三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潮南区实验中学2012—2013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9494+= + B .3327= C . 3333=+ D .4)4(2-=- 3、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x x 112 = + B .1)1)(1(2+=--+x x x x C .1322-+x x D .12 12 =+x x 4、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44+a B .48 C .14 D .b a 5x 的取值围是( ) A.x ≥﹣ 25 B.x ≤25 C. x ≥25 D. x ≤- 25 6、关于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0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无法判断 7、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2x +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24 B. 26或16 C. 26 D. 16 8、某旅游景点三月份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五月份共接待游客64万人次,设每月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为( ) A 、 225(1)64x += B 、225(1)64x -= C 、264(1)25x += D 、264(1)25x -= 二、填空题二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 9、若点A (a –2,3)与点B (4,–310、已知x =‐1是方程x 2-ax +6=011.若2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目录 一、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有理数 2、整式的加减 3、一元一次方程 4、图形的认识初步 二、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5、相交线与平行线 6、实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 8、二元一次方程组 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三、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1、三角形 12、全等三角形 13、轴对称 14、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5、分式

四、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16、二次根式 17、勾股定理 18、平行四边形 19、一次函数 20、数据的分析 五、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21、一元二次方程 22、二次函数 23、旋转 24、圆 25、概率 六、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26、反比例函数 27、相似 28、锐角三角函数 29、投影与视图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 0()0(0) 0(a a a a a a 或???<-≥=)0a (a ) 0a (a a 或???≤->=)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精选】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已知反比例函数y=k x的图象经过点P(-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 A.第二、三象限B.第一、三象限 C.第三、四象限D.第二、四象限 2.下列几何体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其中左视图与俯视图相同的是() 3.若Rt△ABC中,∠C=90°,sin A=2 3,则tan A的值为() A. 5 3 B. 5 2 C. 3 2 D. 25 5 4.在双曲线y=1-3m x上有两点A(x1,y1),B(x2,y2),x1<0<x2,y1<y2,则m的取值 范围是() A.m>1 3B.m< 1 3C.m≥ 1 3D.m≤ 1 3 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如果△ADE∽△ABC,AD∶AB=1∶4,BC=8 cm,那么△ADE的周长等于() A.2 cm B.3 cm C.6 cm D.12 cm (第5题) 6.小芳和爸爸在阳光下散步,爸爸身高1.8 m,他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1 m.小芳比爸爸矮0.3 m,她的影长为() A.1.3 m B.1.65 m C.1.75 m D.1.8 m 7.一次函数y1=k1x+b和反比例函数y2=k2 x(k1k2≠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y1>y2,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2<x <0或x >1 B .-2<x <1 C .x <-2或x >1 D .x <-2或0<x <1 8.如图,△ABO 缩小后变为△A ′B ′O ,其中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点A ,B ,A ′, B ′均在图中格点上,若线段AB 上有一点P (m ,n ),则点P 在A ′B ′上的对应点P ′的坐标为( ) A.? ?? ??m 2,n B .(m ,n ) C.? ? ? ??m ,n 2 D.? ?? ?? m 2,n 2 9.如图,在两建筑物之间有一旗杆GE ,高15 m ,从A 点经过旗杆顶点恰好看到矮建 筑物的墙脚C 点,且俯角α为60°,又从A 点测得D 点的俯角β为30°,若旗杆底部点G 为BC 的中点,则矮建筑物的高CD 为( ) A .20 m B .10 3 m C .15 3 m D .5 6 m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10.如图,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3 x 的图象上,第二象限内的点B 在 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且OA ⊥OB ,cos A =3 3,则k 的值为( ) A .-5 B .-6 C .- 3 D .-2 3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计算:2cos 245°-(tan 60°-2)2=________. 12.如图,山坡的坡度为i =1∶3,小辰从山脚A 出发,沿山坡向上走了200 m 到达 点B ,他上升了________m.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