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系标准条款解释

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理解及解码

1、职责、权限(Q5.5.1,ES4.4.1)涉及领导、综合办

--建立公司组织机构、确定管理体系网络,按标准条款进行管理分工,形成职能分配表。

--明确最高管理者职责、权限。

--确定并任命管理者代表,明确管理者代表职责和权限。

--确定各系统(或各部门)管理职责和权限。

--确定各模块管理职责和权限。

--确定各岗位或各类人员职责和权限。

—各级人员应清楚自己的主要职责。

—各部门需确定内部机构设置和网络结构、主管设置、管理分工及内部人员结构,管理职责应明确并清楚(包括内部人员名册及结构)。

2、方针、目标(Q5.1/5.3/5.4.1,ES4.2)涉及领导层、企管部

—确定公司愿景、管理方针及目标,并传达到全体员工。企管部应对公司目标组织各部门进行解码,形成全员目标管理方案,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未完成目标应有改进措施并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各部门全员目标应传达到部门全体员工。部门应进一步解码到各模块、班组和个人,并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未完成目标应有改进措施并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3、沟通与交流(Q5.5.3,ES4.4.3)涉及领导层、安委

1 / 17

会、企管部

--内部沟通经常采用会议、谈话、公告、公示、刊物、电话、电子邮件、网上信息平台、报告、报表、工作联系单等方式进行,每种沟通方式均应保留证实性记录(包括文本记录、电子版记录、照片、图片、材料等)。

—外部沟通和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向执法机构或管理、服务单位等报告或沟通监测结果、应急计划、事故事件处理以及就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事务进行交流并取得其理解和支持;

b) 针对外部相关方所暴露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风险向其传达有关控制要求;接受外部相关方的有关要求、抱怨和投诉并进行记录和处理;

c) 向外界展示公司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方针、目标及企业形象等。

外部沟通应保留信函、图片、照片及登记台帐等资料。

4、人力资源(Q6.2,ES4.4.2)涉及综合办

—岗位人员适岗条件和工作标准应明确。

—特种作业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包括电工、起重工、吊车、铲车、叉车、电氧焊、压力容器操作、分析化验、计量检定等人员),普通操作人员上岗证。

—对岗位人员进行评价的资料,包括日常奖励与考核、绩效考评结果、比较管理结果、目标管理结果。

—教育培训资料(包括一、二、三级安全教育,安全、环

2 / 17

境、质量意识教育和培训等内容),从培训计划、教案、签到表、测试、培训效果评价及相关培训图片应收集齐全。

5、工作环境(Q6.4)主管部门:安委会

办公现场、生活区、食堂、生产区、操作室、分析室、厕所、仓库等地方环境状况应随时保持干净、整洁。

6、文件和记录管理(Q4.2,ES4.4.4/4.4.5/4.5.3)涉及领导层、

--本公司管理体系的文件包括:

a) 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

b) 管理手册;

c) 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程序和公司建立的管理程序;

d) 公司为确保管理体系过程有效运行而制定的其他文件,如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计划、方案、操作规程等;

e) 适用的外来文件;如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其他要求等;

f) 为证实公司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实现可追溯性所需要的记录。包括文字的、表格的和电子媒体的记录。

—文件应是经审批有效版文件。

—法律、法规应有识别清单,并有电子版文本备查。

—记录、台帐、报告、报表应完整,不能有漏项,除台帐可保留电子版外,报告、报表类应经部门负责审批。

7、过程的监视和测量(Q8.2.3,ES4.5.1)主管部门:企管部、安委会

3 / 17

—对过程的监控有日常检查和考核、奖励,责任追究,审核,比较管理等方式。

—检查、审核发现的问题应制定改进措施,有实施、跟踪、验证。

—职能部门侧重对公司体系监督情况检查、审核,事业部侧重内部体系检查、审核。

--确定数据收集的种类和渠道,主要收集以下方面数据:

a)顾客满意度调查数据

b)与产品要求符合性的数据(对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的数据(工艺指标统计数据)

d)供方供货业绩的数据(采购产品的验证的结果)

e)销售合同履行结果及顾客投诉、顾客抱怨等数据(与顾客的沟通)

f)过程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数据(如日常检查和考核、责任追究等)

g)与生产设备有关的数据(设备系统的数据)

h)环境监测数据

i)安全事故、事的统计数据,对职业病防治的数据。

j)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相关数据(如审核合格率等)

k)目标完成情况数据(对目标的统计分析)

--确定收集和统计的方法,如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季报、年报等。

--分析过程可采用直方图、折线图、控制图、因果图、树

4 / 17

图、饼图、对策表、散布图等图表方式进行。

—数据分析通过各部门工作总结体现。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的问题应制定改进措施,有实施、跟踪、验证。

8、纠正/预防措施(ES4.5.2)涉及各部门

—包括各层次审核下达的不合格整改报告、各职能部门下达的整改督办清单、内部整改督办清单、内部审核不合格项整改报告、各种分析会提出的改进措施。

—所有问题应制定改进措施,有实施、跟踪、验证,并保证完整性。

9、环境因素、危害因素(ES4.3.1)主管部门:设备动力部、生产部、安委会

—公司及部门环境因素、危害因素识别清单,并评价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因素。

—评价内容应就包括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环境七大类别、20类事故分类和职业病类别。

—控制措施计划应具体、适用、可操作性强,应包含运行控制、应急控制、管理方案控制三种控制手段。

10、安全环境运行控制(ES4.4.6)主管部门:各部门

—运行控制应针对识别的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按安全环保各模块的相关程序和标准进行控制。

重点关注内容包括:

—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环保设施台帐及现场配置、完好

5 / 17

情况。

—安全、环境现场标志、标识牌配置和完好情况,危化品灌装岗位应有技术说明书和技术标签。

—安全、环保运行记录,对安全环保情况巡检、检查记录,日常监测记录。

—现场环境状况(消除脏、乱、差和跑、冒、滴、漏现象)。

—现场作业安全票证应办理齐全,作业应规范。

—危化品灌装作业应有作业指导书,现场作业应规范。

—对现场外施队和外施人员监督检查和管理应到位。

—现场易出现违章的情况包括:现场作业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不办证、监护人不在现场或未履行监护职责,动火作业间距不达标,吊装作业无方案、无有资质人员进行指挥,危化品运输无资质证明,焊接作业电缆线损坏、裸露,尘毒区域作业不戴防毒面具、防尘口罩,高噪音区域作业不戴耳塞,易腐蚀品作业不戴防护手套、不穿防护鞋,电器作业不戴绝缘手套、不穿绝缘鞋,车工作业不戴工作帽、留长发等,应消除。

11、应急准备和响应(ES4.4.7)涉及安委会、设备、生产部、各事业部

—针对识别的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中紧急状态均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办法。分级制定,公司级有应急预案,各部门有应急预案或应急办法(如异常情况处理有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分析规程等,安全救护知识有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救护相关知识等)。

6 / 17

—现场应急救援设施(含消防设施、气防设施、应急药品、应急设施等)应按标准配备到位,现场设施应完好,作业人员会正确使用。

—应急演练应有方案、实施记录、效果评价、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及跟踪验证记录等。

—发生事故后应对事故应急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有改进措施及跟踪验证记录。

12、内部审核(Q8.2.2,ES4.5.5)涉及企管部

--编制审核计划:必须覆盖纳入体系的所有产品,必须覆盖所有部门和区域,必须覆盖三个标准中所有条款(按规定删减的条款除外)

--编制审核检查表:按部门编制检查表,应覆盖部门主管条款的全部内容和通用条款的相关内容。

--审核记录要求:完整、详细,具有可复查性。

--编制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必须对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并对每个过程(每个条款)进行综合评价。

--开具不合格项和建议项:对不合格项描述准确,判定条款要准确。

--内部审核的方式:集中审核(统一安排,一次集中完成审核)或循环滚动审核(分月或分季度分条款进行审核,全年完全覆盖全部条款)。

13、管理评审(Q5.6,ES4.6)涉及企管部

--公司管理评审定期由公司总经理亲自主持,按如下方式

7 / 17

进行:

a)对公司管理方针通过公司民主生活会或行政办公会进行评审;

b)对公司管理目标及全员目标通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评审;

c)公司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职责权限、顾客满意、法律法规满足程度、内外部审核结果、体系运行相关资源配置情况、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情况、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体系改进需求等内容通过行政办公会或每周生产调度会进行评审。

--管理评审进行前,由各部门准备评审输入资料,评审结果及相应措施以公司督办清单形式下发各相关部门进行改进落实,综合办负责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每年底由企管部下发收集管理评审资料的通知,各部门将管理评审输入信息、资料及管理评审结果及采取的措施进行汇总整理,报企管部形成公司年度管理评审输入材料和管理评审报告。

--公司管理评审记录以收集公司会议记录(或会议纪要)为主。

--对于管理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需采取的措施已以公司督办清单方式进行跟踪和验证的将督办清单收集齐全,未解决需继续督办解决的重新下达督办清单,并跟踪完成情况。

8 / 17

14、基础设施Q6.3 涉及设备动力部

—设备台帐,动力部应建立公司设备总台帐(含压力容器),各事业部应建立各部门分台帐,综合办应建立办公设施、通讯设施台帐,财务部应建立固定资产台帐,物流部应建立运输车辆台帐;对台帐应及时更新。

—设备检修计划和检修方案。

—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或检修标杆、检修规程。

—设备维护保养应建立记录(包含双包机、润滑、巡检、三位一体点检等)。

—现场设备管理状况(包含设备完好情况、汇漏情况、设备卫生状况等)。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应有检定报告、检定证书和日常检测记录。

15、产品实现的策划(Q7.1)涉及生产部

--已定型产品实现过程策划在产品正式投产前已完成。不需要进行策划。

--重点是新开发的产品在产品设计完成后,应对产品实现全过程进行策划,工程建设应提前介入,每一个过程如何控制。如:工程施工、设备和设施安装、过程签证、竣工验收、“七新验收”等过程。

--对于顾客有特殊要求的合同、订单,要下达质量计划,规定从原料采购到产品交付全过程怎样进行控制。如顾客要求生产高级别或高浓度产品,怎样控制才能满足要求。

9 / 17

16、与顾客有关的过程(Q7.2)涉及销售部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a)顾客规定的要求,即合同、订单明示的要求;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如产品标准的要求、质量法规定等。

d)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如:季戊四醇产品标准中未规定铁离子含量要求,内控指标进行了规定等。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评审时机:在合同、协议签订前。

b)评审过程:应确保产品要求规定明确无异;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应从技术、质量、交货期等方面的能力考虑。

c)评审方式:会议、合同会签及审批。

d)产品要求变更的控制:对变更进行评审;确保相关文件修改;确保相关人员知道。

e)对评审结果及评审而引发的措施应保持记录。

17、采购(Q7.4)涉及物管部、煤炭部

—供方评价、选择、再评价应有方法和准则。

—对供方进行评价应有评价记录,评价合格的供方应有合格供方名册。

—采用招投标方式对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应有相应的招

10 /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