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民系或曰客家族群,是汉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先人原居我国北方。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从秦汉开始,他们的先人从中原不断迁徙,定居和繁衍于南方各个省(区)。进入近代以后,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客家人凭着勇于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漂洋过海谋生者也不少。从客家人居住的地域来看,客家人的分布很广,可以分成中国和海外两部。在国内,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赣闽粤边区的三角地带。赣闽粤边区被誉为客家民系的大本营,在客家民系时空形成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在四川、广西、湖南等省(区)均有分布。港澳台地区也有大量客家人。在国外,有82个国家均有客家人。客家人究竟有多少,没有准确的估计。据世界客家总会的估计有一亿之多。由此可见,客家民系的庞大。对于这样一支庞大的汉族支系,如何来界定它,或者说什么是客家民系,客家民系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问题成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说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是因为当我们认识客家时,首先是从文化—客家方言、客家意识、客家民俗以及其它诸种文化事象入手的,所以离开了文化,就无从谈客家民系的存在。因此认识了客家文化的内核,弄清了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也就说明了客家民系形成的时空历史过程。

“客家民系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北方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居民古越族的后裔山都木客及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融合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关系。可以说客家文化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其载体—客家民系的形成。当然,客家文化与客家民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孕育到形成再到发展壮大的动态历史过程。

(一)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1、孕育期

客家文化是在唐末至明请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孕育这一产儿的母体就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地区。从秦汉开始,就有北方汉民涉足赣南。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伴随着中原战乱,不断有中原汉民迁入赣南。然而就整体而言,这种迁入是零散的、人数不多的。唐中期至五代的变乱,带来了客家先民的大批南迁,他们在赣南驻足乃至生息繁衍。闽西毗邻赣南,交通便利,加上唐末仙霞岭山道的开通为客家先民迁徙、避难于此提供了条件。于是,广袤的赣闽边区,成为唐末五代客家先民的主要集结地。

北方汉民的大量入迁,促进了赣闽边区的进一步开发。于是,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两地不仅设治增加,而且户口大盛。赣南,唐元和中(816—820年)有26260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元年(990年),从虔州析出南安军,两州军共领13县。至元丰年间(1018——1085),在籍户口(主、客),南安军35799户,虔州98130户,两州军共计133929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5倍多。闽西,唐元和中有2618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增设上杭、武平两县,共领四县。至元丰年间,共有主客户81454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30多倍。赣南闽西两地元丰年间户数共计215383户。北宋末年,赣南人口继续增长。据崇宁元年(1102年)的统计,虔州有272432户,南安军有37721户,两州军共有310153户(此时不见汀州的户口统计)。如果按每户5口计算,则此时赣南人口已经达到155万。如果加上接壤地汀州的人口,其数字当突破200万。这么多的户口,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处于这么一片山区地域,四周又早已形成为不同的汗方言区,因此而独立成为一系也就是自然的了。

此时入迁汉族已与当地土著—古越族及其后裔山都木客发生了初步融合,以至宋代以后,山都木客就在客家地区逐渐消失了。

此时,一些重要的客家文化事象也初步形成。如崇文重教的传统。这一客家人的风尚,早在北宋时期赣南闽西就已经遍地开花结果。并且,随着客家民系向纵深发展,这种风气很快波及梅州地区。于是,耕读并举的经济生活模式成为宋代以来逐渐形成的客家人的基本生活模式。这种崇文重教的文化事象,表现在当时赣南闽西两地学校的兴盛、科举名额的增多和著名人物的涌现等各个方面。首先,学校十分兴盛。史载,宋代的赣南“虽荒服郡县,必有学。”赣南的9所县学,其中8所创建于北宋前期的太宗至仁宗时期,1所建于北宋后期的哲宗时期。除县学外,建于北宋的书院赣南有3处,它们分别是石城的琴江书院、大余的道源书院和赣州的濂溪书院。其次,由于崇文重教,使赣南、闽西两地科举名额大量增加。近以进士为例,宋代以前赣南中进士者仅3人,汀州仅1人。而两宋时赣南中进士234人(其中北宋92人,南宋142人);汀州共有进士168人,两地共计402人,比此前的4人增加了近100倍。再次,北宋时期客家地区还涌现出一大批影响全国的著名人物,其中尤以赣南为多。如政治人物有石城的陈恕、陈执父子。学者有北宋赣县名门“四曾”的开创人物赣县人曾准(著名爱国诗人曾几之父)。文学家有为苏东坡推崇,两人成为至交好友的上犹人阳孝本。

风水术和风水观念是客家人的一个重要文化事象。风水术是唐末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迁入赣南的。从客家地区风水术士门世代相传的口头资料中,我们知道,将风水术带入客家的是杨筠松。他继承和发展了风水中的行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派。自从杨筠松在赣南授业传徒之后,风水术士成为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为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两宋时期,赣南风水术大盛,名流辈出,如廖、谢世南、赖文俊等。这些风水术士不仅在本地看风水,而且声名远播,甚至奉诏为朝廷看风水。

北宋后期至南宋时期,形势派风水向福建传播,并衍生出一个新的流派—理法派。随后,风水术进一步向粤东粤北等地传播。至明清时期,风水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风俗普及于赣闽粤广大客家地区,并随着客家人飘洋过海而根植于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风水已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深深积淀于客家人心灵之中。

客家山歌也是随着客家先民迁入赣闽粤山区而产生的。它萌芽于唐末五代,至宋代,因深受唐宋诗词的影响而趋于成熟,广为流传。随着客家民系向赣西南、闽西南及粤东粤北的发展,客家山歌也流传到更为广大的地区。也成为客家人的一种文化现象。

综上所述,历史上(特别是唐中期至五代)入迁赣闽边区的客家先民,经过北宋一百余年的和平发展,繁衍数代,人口壮大,且与当地土著发生初步融合,并生长出若干客家文化事象。这表明一支新的独特民系—客家民系正在酝酿和发育成长起来。

2、形成期

正当宋代客家民系在赣闽边区酝酿形成之际,北方由于受辽、西夏、金政权的侵扰,仍是不得安宁,于是又有不少姓氏迁入赣闽边区。如赣南宁都,北宋入迁的姓氏有肖、杨、郭、邓、陈、姜、池、周、毛、艾、袁、11姓;南宋入迁的姓氏有包、康、符、鄢、叶、万、张、赵8姓。从人口史的资料中,也可看出这一时期赣闽边区入迁人口之众。吴松弟先生在《中国移民史?卷四》一书中做过一项统计,其结果指出:“高宗绍兴年间赣州户口近12.1万,孝宗淳熙年间为29.3万,年平均增长率达25.6‰,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几十倍;汀州在孝宗隆兴二年(1644年)户数为174517户,较元丰年间增长9.3万户,年平均增长率达9.1‰。这些地区的人口增加,一定程度上要归于外来人口的迁入。”如此多人口的新迁入,自然要对还在孕育阶段的客家民系发生重大影响,并加速客家民系的成长进程。

影响客家民系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与畲族的融合。北宋末至南宋时期,畲族已广泛分布于赣闽粤三角地区,与汉族形成杂居错处的局面。汉畲人民在长期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互相认同,并共同参加反封建统治和压迫斗争,从而大大加速了两族人民的融合。特别是南宋末文天祥率领汗畲人民联合进行抗元斗争,以及广东畲民首领陈吊眼和畲妇许夫人率领的“畲军”

配合张世杰参加抗元斗争,更是汉畲交融史上的佳话。汉畲融合的过程一直到明清时期才最后完成,汉畲两族在长期接触和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适应,最终融为一体,成为客家民系的一份子。

随着赣闽粤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和人口的壮大,以及汉畲瑶等族融合的家深,至南宋后期,客家民系已在赣闽粤地区成长起来,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客家方言的形成。民系是民族的分支,所以判定民系形成可以借用我国学界通行的判断民族是否形成的四要素作为标志。这四个要素是: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共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理素质。其中尤以共同语言即某一地域的方言是否形成作为重要的标志。目前,多数语言学者持客家方言形成于南宋的观点。诚如谢重光先生在《从客家方言的形成看客家民系的形成》一文中所言:“语言学者中关于客家方言形成于南宋的观点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客家方言之独立,即标志着客家民系已形成(引张卫东语)。”因此,南宋是客家民系的形成期,赣南、闽西和粤东在客家民系的形成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3、发展壮大期

南宋末年,蒙古人南侵,迫使客家人更大规模地往粤东和粤东北迁徙,由此引起客家文化中心的南移。至明代,梅州已成为客家人的第二块根据地,此地人文渊,超过赣南闽西。明末清初,闽粤客家人由于内部人口膨胀以及满人南下的影响,需要寻求新的生存空间,于是又以梅州和闽西南为策源地,四出向外播迁。此时的广东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区均为广府系和闽南系汉人,他们无法插足,只好避居沿海地区甚至渡海至台湾、南洋,还有一部分被挤向西南地区。正当闽粤客家在四面受阻、陷入困境时,赣南,这块曾经是客家人的第一故乡的地方,由于多方原因,此时正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于是,大量客家人又扶老携幼,大批回迁入赣。无论从居民结构、人口数量及其地域分布,还是从语言特点各方面看,闽粤客家倒迁入赣对赣南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它给赣南客家注入了强劲的新鲜血液,使这里唐宋以来世居的“老客家”与明末清初闽粤倒迁入赣的“新客家”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赣南客家人”。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也最终形成。当然这次闽粤客家倒迁入赣,不仅仅局限于赣南,他们中的一部分再北上进至赣中之吉安、赣西之安福、宜春、萍乡、万载及湖南之醴陵、浏阳、平江,再北至赣之铜鼓、修水等县,大大扩展了客家人的分布区域。

二、客家民俗举要

(一)婚嫁礼俗

客家族群的婚嫁习俗,有保留中原汉人古风《六礼》的一面,又有变异的一面。俗随时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至今日,虽然各阶层繁简不尽相同,但生活在乡镇的平民百姓,一般都要经过四个既郑重又隆重的仪式。

1、传庚——相亲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俗称“合八字”),看是否“相克”,这个过程即为传庚。进入新时代后,这个“合八字”的仪式已经极少见。现代意识较强的男女双方,一开始就在亲人的陪同下亲自到圩镇的酒楼里互相见面(看妹子),若双方有意联姻,便在餐桌上当面交换信物,这就算相亲之后允婚了。

2、过聘——订婚相亲允婚之后,男女双方有一段“思考期”,若双方都不“反悔”,女方则选定一个日子,携着一大群亲属到男方住处“看屋场”(采家风),是时,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将女方带来的亲属灌醉之后,便在宴席上与他们讨价还价,议定恩恤金、礼金、鱼肉、米酒的数量与嫁妆的项目,并敲定行嫁娶亲的日子。如若不能近期嫁娶,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方必须携带礼品到女方家“捎节”——慰敬女方的长辈。

3、行嫁与接亲行嫁与接亲是赣南客家婚俗中最隆重的仪式,要举行一整套项目繁多的礼仪。第一天下午开始为暖轿夜(以前接亲用花轿),新郎要进行化妆(修饰礼仪),叩拜祖宗,然后在一派

庄重的气氛下,由舅舅唱赞叹词并为新郎披红、戴花(插在礼帽上)。第二天是正酒日子,新郎随同唢呐手、彩旗手(彩旗用红布绕着两根小桂竹)、先生(礼生)、媒人等到新娘家迎亲,其间,男方必须完成以下礼仪,分别给女方家的先生(礼生)、沐浴(为新娘穿衣服的人)、开厨(厨师)、走堂(端菜的人)、整容(为新娘化妆的人)、扶鸾(伴娘)等三十多人(为喜事帮忙的人)分发红包,以示谢意。在赣南的客家地区流行以柏枝(谐音生百子)装点嫁妆;新嫁娘的五谷嫁妆,表明多子,生命不息。有些地方如南康平田乡新嫁娘脖子上挂“四子项链”即由枣子、花生、挂子、荔枝四种果子串成的珠还,按每种果子名称取义为“早、生、贵、子”。新娘除化妆外,要叩拜祖宗,还有一个特别的程序“哭嫁”,哭嫁没有固定的哭词,是触景生情,即兴而作,诉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对娘家的依恋之情等。哭叫时顺序很有讲究,须先哭祖宗,后哭在世。在客家地区哭艺如何常作为衡量女子才智贤德的标准。通常哭声愈凄厉愈好,而不哭则被视为不体面,不哭不热闹,不哭则被视为不体面,不哭为人笑之忘本。新娘出嫁时更为有趣的是抢手箱(箱内装的是新娘哭嫁钱),抢手箱是由新娘的哥哥和叔叔到新娘房间把手箱抢出来。凤冠霞披、红衣绣鞋的新娘出屋时,在喜炮声中由长辈和媒人牵着头顶簸箕的新娘走出闺房,过一门槛给一个红包,然后在大厅的上厅叩拜祖宗,再由哥哥或弟弟背到大门前送进香车(或花轿、单车、汽车),由新郎带路,在送嫁姐妹和弟弟(一般是小男孩,寓意早生贵子)的随同下起程,在吹吹打打的男方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鼓乐相迎的新郎家。而出嫁时脚不沾地,把出嫁女背出大门的现象,有的被认为新娘沐浴更衣后不能沾尘受秽,有的认为是不能带走娘家财气。男方家的亲朋好友恭候在门口用鞭炮迎接,并请送嫁的亲戚进屋喝茶,但新娘仍要站在门前的摸篮(米筛)中“站性子”(表示到婆家后不能任性,必须蹈规守矩,懂得方圆),待鞭炮燃放后,由手持点燃火把的婶子或嫂子牵着新娘进入新房(火把一般由竹片、丝茅、桃树枝、红绳组成,寓意驱邪迎新),并分撒花生、石榴、桔子、枣子、瓜子等果品于床上,并唱撒帐歌以祝颂早生、多生贵子。然后开始就餐。其入席是很有讲究的,正酒那天的首席是由舅舅坐。在酒席上还有一种独特的客家分菜(寓意分财)习俗,就是把一些便于携带的菜肴分给来客带回家中,让其家中老小一起分享丰盛的喜宴。

4、拜堂与闹房拜堂的仪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最后是夫妻相拜送入洞房。进入洞房的新郎新娘,喝两碗交杯酒,然后勾肩搭膀吃两个鸡公腿。礼毕,婚礼正宴开始,新郎新娘在礼生的引导下,敬请嘉宾对号入席。

(二)丧葬礼俗

1、丧葬礼俗中的禁忌。(1)送终。凡年逾花甲的老人,不论男女,一旦病重,为子孙者必须在塌前,日夜看守。男性病人即将断气时,要赶快把他抬到厅堂,绝不能让他在房间断气。俗规是“冷尸不能入厅下”。传统男人是要在祖堂里断气,俗谓“寿终正寝”。女人则要在她睡房里断气,俗谓“寿纳内寝”。“冷尸入屋败到底”。客家人认为人死了要到祖宗那里去,因此,祠堂与丧事紧密相关。在祠堂里断气的老人,其灵魂可以与祖宗在一起;反之,则会变成孤魂野鬼。但是有规定“凶死的、夭折的、被族内除名的”死后不能进祠堂。(2)、客家丧葬习俗中,给死者穿的衣服,口袋要撕掉。因为“袋”与“代”谐音,意思是不要让后代入棺。(3)老人去世出殡前,孝子孝孙忌外出串门,报丧下跪,受报者扶起。(4)父母逝世后49天内不能理发,三年内不得做上席,否则视为不孝。

2、二次葬习俗

二次葬是在三四年后再将骨骸挖出择日重葬。在梅州民间叫“做风水”。拾骸者将所捡的每根骨头用茶水擦洗,后用草纸抹干,再用山茶油拭净,按先脚后头的顺序,装入一种长形宽口的瓮式陶罐(金罂)里去。二次葬与风水观念有关系。

(三)生育礼俗

1、麒麟送子灯。赣南客家人在新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新娘娘家向新婚夫妇送一盏麒麟送子

灯。因为麒麟灯是一个双层莲花灯座,里面有一个骑麒麟的男童。麒麟是传说中的一个神化动物,专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而“灯”与“丁”谐音,意喻“添丁”。

2、送鲩鱼。在粤东客家地区,新婚妇女如果怀孕以后其娘家要送一条鲩鱼,以表示祈愿其女儿生育平安顺利之意。

3、做三朝,也有人称为“洗三朝”、洗三澡,即产后第三天产家办酒宴招待亲友接受亲友祝贺。去报喜一般都要送些红鸡蛋,有的地方红鸡蛋的数量有讲究,通常三个。三与“生”谐音。此外三也表多数,“送三”即添子添福。三朝礼仪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叫“洗三”。旧时的“洗三”是用树枝熬成的热水,水中放些狗毛、猫毛给婴儿洗澡。放狗毛、猫毛意为小孩日后不怕猫、狗抓咬。有趣的时在洗三时人们边洗边祈福,如“先洗头、做王侯;后洗腰,辈辈高;洗洗蛋,做知县;洗洗沟,做知州。”

(四)惜字习俗

在台湾敬字亭作为一个存有物,或是自成一独立的景观,或是纳于其它建筑物如学校(书院)、城门、庙宇等,而型塑出一个公众场域。作为一个公众场域,敬字亭所展现的是一个神圣空间,也是一个世俗空间。作为神圣空间,敬字亭反映的惜字风俗,往往彰显出特有的文化意涵与价值观的型塑;而世俗空间下的社交生活与社会组织及活动,也呈现一地域的社会互动生活。因此藉由敬字亭的探讨可以了解社会公众领域的建构及意涵。有学者指出台湾敬字亭在客家地区较多,因为客家农民,昔日有晴耕雨读的美风良俗,因而爱惜字纸的心态也非常强烈,另外目前所存敬字亭多设于(一)衙署(二)书院(三)村庄边缘(四)城门口(五)寺庙(六)私地;根据初步的观察,福佬地方上的敬字亭设置,大都附属于公共书院或大庙层级的社会系络中;而客家社群的敬字亭信仰,则以辖于庄社单位为其发展特色,其中村庄的例子如桃园龙潭、高雄美浓、屏东六堆、茄冬萧宅等,这些全是客家聚落,似乎显示客家社会与敬字亭有某种密切关系,其透露意义为何,值得进一步研究。而在族群关系方面,依据目前文献所见台湾现存敬字亭多分布在南投县、苗栗县、桃园县、台北县、屏东县、高雄县、彰化县、云林县等地,除客家地区外多为漳州籍分布地区。

(五)信仰民俗

客家人是多神崇拜者,有“举头三尺有神明”之说。在客家地区广泛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庙宇,这些庙宇是客家信仰民俗的见证和反映。

1、客家地区的共神信仰

(1)社公信仰

(2)灶王信仰

(3)风水信仰

2、客家地区信仰民俗的地域分野

(1)赣南的许真君信仰

(2)闽西、台湾的定光古佛信仰

(3)粤东、台湾的三山国王信仰

(六)春节民俗

1、人日吃“七样菜”

客家地区正月初七有吃“七样菜”的习俗。正月初七日,古称“人日”,亦称“人胜节”,始于汉末。《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以七样菜为羹”。客家地区对“七样菜”的叫法不一。粤东地区称“七样菜”,福建宁化、江西石城等县称“七样羹”,江西宁都县则叫“七宝羹”。而且菜的品种不一,有的是指蒜、芹、葱、韭、鱼、肉、米粿;有的指蒜、芹、葱、韭、肉丸、芥、芫。

2、禁忌习俗

正月初一忌扫地,意为会扫掉自家的财气;年初一不洗碗,因为洗碗时碗筷会互相碰撞发出

响声,预示家庭一年内不和睦、有冲突。正月送礼物忌“八”、“十一”两个数,所谓“七胜八败五打六”。

三、客家民俗的象征意义分析

民俗作为一种总的符号系统,有形式(民俗事象)和内容(民俗意义)两个层面,而且它的生成、发展、演变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因此,民俗学的研究要特别注重对它的种种意义内涵尤其是象征性及其象征意义的分析。因此,本文试对客家民俗存在的隐喻象征、谐音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一)客家民俗的隐喻象征意义分析

民俗的象征常通过隐喻来凸显其意义或实现意义的转换。隐喻用之于民俗学、文化学、人类学,则是人们用具体事物来描述抽象的概念,由此及彼,从而实现意义转换的一种方法、途径。在中国的民间文化形态里,处处充满着隐喻象征式的文化特征。在客家民俗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例一,在粤东客家地区,新婚妇女如果怀孕以后,其娘家要送一条鲩鱼,以表示祈愿其女儿生育平安顺利之意。鲩鱼,即草鱼,体滑多鳞。“鲩鱼—孕妇—生育”,乃一隐喻象征关系,隐示孕妇生育像鲩鱼一样顺滑、畅利。例二,客家人的婚礼中有新婚夫妇吃鸡腿的习俗。而且,这两支鸡腿必须是同一只母鸡身上的。这隐喻着两人今后永不分离,吃了母鸡的腿可以顺顺利利生个胖小子。

(二)客家民俗的谐音象征意义分析

所谓谐音象征,是根据谐声、假借原理,言此而即彼,实现意义的传递、转换和扩张,使两个本来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成为文化创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例一,。在赣南的客家地区流行以柏枝(谐音生百子)装点嫁妆;新嫁娘的五谷嫁妆,表明多子,生命不息。有些地方如南康平田乡新嫁娘脖子上挂“四子项链”即由枣子、花生、挂子、荔枝四种果子串成的珠还,按每种果子名称取义为“早、生、贵、子”。例二,在闽西客家地区婚嫁行交拜时,新人床上要放4个柚子,上贴双喜字,“柚子”与“有子”谐音。在乡村,另有一种习俗,新人床上放一个红斗,装满白米,尺、秤、算盘之类物品,再加一盏红灯,象征婚后生活富裕,会划算,“添红丁”之意。例三,客家丧葬习俗中,给死者穿的衣服,口袋要撕掉。因为“袋”与“代”谐音,意思是不要让后代入棺。例四,正月初七吃的“七样菜”都是以其谐音图吉利、平安。如下图所示:

总之,我们对客家人民俗的结构,有助于我们连接客家历史传统、民间信仰、和宗族文化,解读客家心灵深处的理念和文化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之筷子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献综述报告 题目:中国传统文化之筷子文化的现代价值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 学号:09372010 姓名:许钊 指导教师:欧阳永忠 时间:2010 年 5 月

1、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一双玉臂千人抚,酸甜苦辣她先尝.横批:为人民服务! 3、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 4、五公抱二嫂,抱抱轻巧巧,两足一张开,味道吃唧来. 5、姐妹两个一样长,厨房进出总成双。千般苦辣酸甜味,总让它们第一尝。 想必读完了上面的几则谜语,你早就猜出了它们的谜底。没错,它们所指的都是同样一件东西:筷子。 筷子,是我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进食工具,当你握着这个再简单不过的工具时,你是否曾想到过在它身上蕴藏着上千年的智慧以及文化?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曝光生产一次性筷子新闻,其生产过程中恶劣的卫生条件深深触动了我,也许我们曾经就用这些极不卫生的筷子将美味佳肴送进嘴里。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恰恰是这样一个我们司空见惯,再平常不过的小东西,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筷子是东方国家特有的一种进食工具,我们的祖先一直使用筷子进食,直到现在我们依然保持着这种习惯。不可否认,西方人的进食工具:刀和叉使用起来确实比筷子用起来简单,可是为什么我们依然钟情于相比起来更加繁琐得筷子呢? 很显然,中国人不愿摒弃筷子,并不是因为他只是一个简单的工

具,而是因为他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也许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它具体承载着哪些文化,但这些文化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让人们无法抛弃祖先遗留下的古老文明。 那么,一双不起眼的筷子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文化,这些文化对现代而言又有什么样的价值呢?以下我将用文献检索的方式,寻找此方面的研究。 一、筷子的历史 要了解一个事物,就要先了解它的历史。筷子的历史悠久,对于它的历史众说不一,有的记载甚至追溯到了神话传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筷子起源于中国,最多出现的说法还是它诞生于大禹。在龙晓添,焦玉良的《筷子的民俗象征意义》说道:“传说大禹在治理水患时,有一次乘船来到一个小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熟后,因为烫手无法抓食。大禹不愿意等汤冷了再吃肉,因为这样会白白浪费治水的宝贵时间,于是就用两根树枝把肉从汤里面夹出来吃。手下纷纷效仿,于是这两根树枝就成了筷子的雏形。也有说筷子是在燧人氏发明火以后,由夹烤肉时的碎骨演变而来的。 考古资料证明,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学会用树枝、竹棍和动物骨角夹取食物。后来筷子的质地逐渐改善,品种不断增多。《韩非子·喻者》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象箸即象牙筷,如这一记述可信,公元前11世纪筷子就已

客家人的宴请礼仪 客家人宴请礼仪常识

客家人的宴请礼仪客家人宴请礼仪常识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客家人的宴请礼仪客家人宴请礼仪常识。 客家人是衣冠之族后裔为躲避战乱灾荒从中原迁徙到南方,虽经历千百年的流徙考验,但仍慎终追远地保留和继承着好客多礼、人情交往、礼尚往来的婚嫁喜庆礼仪习俗。 把婚嫁喜庆作为一件大事来看待,一般都需请客。 首先要根据所办项目喜事内容来考虑请客的对象。一般都是围绕客家人以血缘为基础上的宗亲、婚亲及恩师友朋和乡邻之间来确定对象,列出名单写在一张红纸上称“全贴”(请柬),名列第一人坐首席。另外是每人或一家人(合家)之请帖。过去如若结婚的,帖要长折或五折以含五福之意。 必须认真写好请帖,对所请的人称呼在辈份、上下要得体,柬文尤为讲究礼节且文字要精练雅丽,内容清晰,宾主要分明。如婚贴写“庚酌”,完婚写“喜酌”,嫁女为“摈酌”,寿诞为“寿酌”、“桃酌”、“梅酌”。为父寿曰“悬孤今旦”;为母寿曰“设帨佳辰”。如三朝洗儿曰“汤饼”,周岁试婴曰“晬(音岁)盘之期”。请男长辈写“德驾”;平辈写“台驾”;晚辈写“文驾”或“台驾”。请女辈写“懿驾”或“慈驾”;平辈写“淑驾”、“鸾驾”、“彩驾”。 发请帖 发请帖由主人亲属亲自专程送到。列为第一名的坐首席者,见贴要签“敬陪末坐”,其余客人,出席的可签“敬陪”,不出席的则签“敬谢”。发贴请客,有俗云“三天为请,两天为叫,一天为提”。故邀请宾客务必要早,以表示虔诚,过些日子再提一次,到了宴请的当天要有人催,或派人及车辆去接客。 赴宴 赴宴的人一般要有贺礼(不能空手去),贺礼不论重轻,若条件不许可,三五只鸡蛋也可,以表情谊之意。贺礼以适时送去为宜,过早有失风度,送迟了难免使主人不高兴。若有写明免礼,则随主人之意。送礼的红色,旧时要封口,上加贴标签,现在多不用。对礼品的处理时,如退回,则写上“大仪璧谢”。 结婚或出嫁的女儿 结婚或出嫁女儿,亲戚先请后贺,朋友邻里是先贺后请。亲戚的贺礼,一律要收,其他友朋等酌情接纳或推辞收。 做寿 做寿,原则上先贺后请,不贺不请,但至亲密友也有先请后贺都可。 做欢喜头 做欢喜头,如做满月酒,一般只请亲戚及来探望过、帮过忙的人。送礼则随宾客之便。 其他喜庆 其他喜庆,如乔迁新居,一般先请后送,过去请客强调要催,表示热情诚意。 入席的大体规则 入席的大体规则,主人要在大门口欢迎宾客笑迎到来,并由主人指定专人依次唱号,按序入席。宴席的座次是礼仪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区分“尊卑”上下亲疏辈分。如在厅堂设宴是以朝南为尊的格式,就八仙桌(8人座位)而言,朝南的两位以右为上是第一位,左边是第二位,以下朝东朝西的座次也依次类推,最后得朝北。要让地位最高的或是辈分最长,年龄最大的人坐在首位。以下论资排辈座次,主人要待客人到齐后最后在未位坐下陪宾客。在被推到尊位的客人,在入座前要对在座的的一一拱手致意,表示感谢众人的抬举,然后才安然入座。 迟到者要用双手表示歉意,中途离席要向主人说明并向同席者表示歉意。主人谢客敬酒要起立致意。主人一一请客人就座后,为客人斟酒俗称“安席”,东道主人要在席间再斟酒,表示谢客。主人以酒敬宾客称为“献”;宾客回敬称为“酢”;主人欢饮称之“酬”。宴饮之礼又称为“酬酢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等。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

龙,在兴宁花螺墩罗屋就有一座6围的围龙屋。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讲究的还设有书房和练武厅,令人叹为观止。 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如今,客家人已走出封闭的围龙屋,走出狭窄的山门,走向辽阔的世界,围龙屋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一种独特的景观。现在梅州市保留下来的围龙屋,仅在梅州城区和城郊40公里内,就有几百座。 以下是梅县围屋的介绍: 梅县“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它的建筑和设计艺术之独特,给这个侨乡带来了浓郁的乡土风情。人们说,梅县“围屋”充满着客家人的“客味”。“围屋”是由一座弧形或方形的辅助建筑群,象城堡一样将主体住宅包围着的建筑。屋内布局“三堂四廊,十厅九井”:进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风墙隔开;横向是四排住房和过厅,错落有致;后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圆形的房屋围成天井,叫花头。屋内房间数十间,可以住上几代数十口人家。整个“围屋”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客家民俗及其象征意义 一、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民系或曰客家族群,是汉族的一个重要支系。它的先人原居我国北方。由于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从秦汉开始,他们的先人从中原不断迁徙,定居和繁衍于南方各个省(区)。进入近代以后,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客家人凭着勇于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漂洋过海谋生者也不少。从客家人居住的地域来看,客家人的分布很广,可以分成中国和海外两部。在国内,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赣闽粤边区的三角地带。赣闽粤边区被誉为客家民系的大本营,在客家民系时空形成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在四川、广西、湖南等省(区)均有分布。港澳台地区也有大量客家人。在国外,有82个国家均有客家人。客家人究竟有多少,没有准确的估计。据世界客家总会的估计有一亿之多。由此可见,客家民系的庞大。对于这样一支庞大的汉族支系,如何来界定它,或者说什么是客家民系,客家民系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些问题成了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说客家是一个文化概念,是因为当我们认识客家时,首先是从文化—客家方言、客家意识、客家民俗以及其它诸种文化事象入手的,所以离开了文化,就无从谈客家民系的存在。因此认识了客家文化的内核,弄清了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也就说明了客家民系形成的时空历史过程。 “客家民系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北方汉民渐次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土著居民古越族的后裔山都木客及畲、瑶等少数民族发生融合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关系。可以说客家文化的形成,也就意味着其载体—客家民系的形成。当然,客家文化与客家民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从孕育到形成再到发展壮大的动态历史过程。 (一)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和发展 1、孕育期 客家文化是在唐末至明请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孕育这一产儿的母体就是赣闽粤客家大本营地区。从秦汉开始,就有北方汉民涉足赣南。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伴随着中原战乱,不断有中原汉民迁入赣南。然而就整体而言,这种迁入是零散的、人数不多的。唐中期至五代的变乱,带来了客家先民的大批南迁,他们在赣南驻足乃至生息繁衍。闽西毗邻赣南,交通便利,加上唐末仙霞岭山道的开通为客家先民迁徙、避难于此提供了条件。于是,广袤的赣闽边区,成为唐末五代客家先民的主要集结地。 北方汉民的大量入迁,促进了赣闽边区的进一步开发。于是,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个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两地不仅设治增加,而且户口大盛。赣南,唐元和中(816—820年)有26260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元年(990年),从虔州析出南安军,两州军共领13县。至元丰年间(1018——1085),在籍户口(主、客),南安军35799户,虔州98130户,两州军共计133929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5倍多。闽西,唐元和中有2618户(《元和郡县志》)。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增设上杭、武平两县,共领四县。至元丰年间,共有主客户81454户(《元丰九域志》卷六),是唐元和中的30多倍。赣南闽西两地元丰年间户数共计215383户。北宋末年,赣南人口继续增长。据崇宁元年(1102年)的统计,虔州有272432户,南安军有37721户,两州军共有310153户(此时不见汀州的户口统计)。如果按每户5口计算,则此时赣南人口已经达到155万。如果加上接壤地汀州的人口,其数字当突破200万。这么多的户口,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处于这么一片山区地域,四周又早已形成为不同的汗方言区,因此而独立成为一系也就是自然的了。 此时入迁汉族已与当地土著—古越族及其后裔山都木客发生了初步融合,以至宋代以后,山都木客就在客家地区逐渐消失了。

客家习俗

年初一早开门放爆竹喜气新调羹扰来筷子夹大家食得饱非常点蜡烛装香灯像前拜烧纸钱许多花生瓜子壳厅下地面要扫光灯光火早夜连蜡烛台两边排客人头上戴绥帽身穿炮套阔和长香炉内檀香堆棹围带挂起来棉绸茧绸羊皮袄汗巾烟袋在身旁台前供养尽新鲜汤皮糤饭用油煎新杉新裤新帽子镶鞋缎袜配相当豆腐糍粑禾米粄碗头盘碟尽齐全衣食两般难记了略提几件讲别样门冬瓜线红柑子龙眼荔枝糕饼软大闹花灯喜者多抹浆褙纸小心摹茶匙茶盏茶壶子桔饼点茶再食烟破开竹篾扎圈子龙灯马灯去穿梭传盒一座摆开看拜了新年就出门转珑窃妙有消息船灯扇灯闹阳歌神坛社庙都去拜祖公堂上贺新年碗锣盆鼓并色板打起大钹大铜锣无事之时好着棋围棋象棋有赢输笙箫笛子同吹起弹琴唱曲两相和戒别纸牌切莫打送了钱财惹是非风流浪子台上跳花鼓双双两公婆大细子人好嬉游双手无闲拍棉球星光半夜旧来睡十分辛苦论蛮拖或用脚来踢毽子输了他人不知羞也有阵班去打狮装成小鬼极丑粗初三初四拜新年婿郎男女到家门举棍之人做猴子钯头钩刀爱学师或请新亲来相见丈人老表及外甥藤牌短刀手中执钻过剑门险且痴猪肉食完并腊鸭蒸醋鱼冻共三牲正月十五是元宵冲天跃子半天高浸酒开罈用大碗欢欢喜喜赛哗拳金盏银盘缔缔转花筒金菊夜来烧大富人家更排场鲍鱼鲞翼馥馥香道士请做三官会上元天官赐福朝海参燕窝鸡丝肉鱿鱼虾米做清汤立春已过雨水来烧灯送神切莫呆黄螺蛏干拿来炒蜇皮海带会辣姜各人散班寻本事好供子女奉爷□肉圆包子来凑样也有酥骨上沙糖世间第一读书篇打扮学堂安圣贤极好蜅鱼煮豆腐焖烂猪蹄锡盘装厨桌一条并凳子墨砚纸笔要齐全闽笋豆芽萝卜线好贴肝肺猪肚肠温熟书要原本背分明章句莫乖蹇最怕学生打冇口字眼不识亦徒然谷雨到来爱莳田翻钯耖烂轭牛肩惟有破蒙加小心起头先点三字经早晨脱秧昼边莳腰驼背屈真可怜合本纸库学写字捉笔填红上大人南安早赤早迟禾蚁公包子掂者多直落横画并点子端端正正分均匀又有黄早野猪糯栽在塘中种在窝幸有聪明智慧者学庸论孟及五经四月立夏日子长早粘田地做完场若然蛮蠢并躁暴跪打难免郁性情连踪管要莳大糯男妇大小起早床油盐柴米轮流去供膳先生也要勤小满到来塞粪时单用匏杓与粪箕再言经馆大书堂不比舍学点句章整光坎头度稗草连根丢却半天飞上午读书下昼想更深夜静读文章茅镰刀鞘及草篮担杆常在肩头间宗师月课府县考头名案首志昂昂好养牛牳及牛牯又肥又壮在家栏学院场中取了卷新入黉宫秀才郎田刀一把斫田堘平水石头半浅深父母伯叔同兄弟家中日日接报房禾头垅内莳夵子缓缓做来莫挨停岁考复试加补廪高升拔贡姓名扬若到五月芒种来禾苗长大等包胎门前一对桅竿竖表旌门第是书香荒隔锄松揋麻子有闲好烧芒头灰再加中举又中进出入跟随衙轿扛初一去赴中堡圩装得香包到暗归状元榜眼探花第翰林学士近帝王扇坠香珠红缎壳也有络子织马尾此是读书为第一犹如平步上天堂初三扛佛保禾苗落佛忏后做午朝于今来讲农事家钁头铁鉔与犁钯福首陪香并践道擂锣擂鼓真唠嘈耕田正爱好秧地作陂开圳水路佳请来和尚着袈裟口念南无做香花

筷子文化的民间传说

筷子的起源 筷子,古称“箸”。先秦时期称“挟”,也作“荚”。我国是筷箸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那么,它是何人发明?何时创造呢? (一)神话传说 1、「神鸟救姜子牙」 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概不管,因此穷困潦倒。他的老婆实在无法忍受,就想毒死他另嫁他人。 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 「你饿了罢,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痛得,啊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赶鸟。当他第二次去拿肉时,鸟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肉吃不得?为了试鸟,他又第三次去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他知道这是一只神鸟,于是装著赶鸟,一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见神鸟栖在一枝丝竹上,并呢喃鸣唱: 「姜子牙呀姜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足下……。」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将两根细丝竹伸进碗中,刚想夹肉,只见丝竹叽叽地冒起一股股青烟。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 「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没毒,你知道丝竹是不能碰肉的。「真没毒,那你吃一块。」,说著姜子牙夹起肉就往老婆嘴里送,老婆脸都吓白了,忙逃出门去。 姜子牙明白这丝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每餐都用两根丝竹进餐。 此事传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邻也纷纷学著用竹枝吃饭,后来效仿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传了下来。

这个传说显然是崇拜姜子牙的产物,与史料记载也不符,因殷纣时代已出现了象牙箸,姜子牙和殷纣王是同年代的人,既然纣王已经在用象牙筷,那姜子牙的丝细竹筷,也就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了。 2、商纣王从宠妃妲己用玉发簪夹菜喂纣王 商纣王喜怒无常,吃饭时不是说鱼肉不鲜,就是说鸡汤太烫,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为吃饭这件事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宠妃妲己也知道他难以侍奉,所以每次摆的酒宴,她都事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又要发怒。有次,妲己尝到有碗佳肴太烫,可是撤换已来不及了,因纣王已来到餐席前。妲己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长长玉簪将菜夹起来吹了吹再送到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由妲己挟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于是天天要妲己如此。后来妲己即让工匠特制了两根玉箸挟菜,这就是最初玉筷雏型,以后这种夹菜方式传到了民间,于是产生了筷箸。 这则筷子传说不像第一个传说充满著神话色彩,而比较贴近生活,具有某些现实意义,但依然与事实不符。因为考古学家在安阳侯家庄1005号殷墓发掘出的铜箸,经考证其年代早于殷纣末期的纣王时代,所以显然筷子既不是纣王发明,也非妲己创造,应是更早的产物。 3「大禹用树枝、细竹捞食锅中滚烫的食物」 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清除洪水之困,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日日夜夜和凶水恶浪搏斗,别说休息,就是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一秒。 有次大禹乘船到一个岛中,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沸熟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汤中挟出,吃了起来。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沸滚的锅中捞食,腾出时间处理急事。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菜,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油腻,也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箸的雏形。 虽然传说主要是通过某种历史素材来表现人民群众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看法和感情,而无法严格再现历史事件本身。但大禹在治水中偶然产生使用筷箸

客家习俗调研方案

客家风俗调研方案 11级语文教育一班黄坤15号2011121983 perfect killer 小组 设计理念 (1)主题的价值与意义 客家传统节日文化是客家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悠久民族历史的跟,同时还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客家民族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 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学期“客家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家乡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客家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客家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家乡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们老师和校领导决定本学期六年级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客家传统节日》由此产生。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客家传统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客家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2)活动对象:六年级全体学生 (3)活动时间:4周 主题活动目标(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了解客家特色的节日文化,重点是阴历节日;学会将课外采访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相结合;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过程与方法 由指导老师确定主题,设计制定出具体的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发动工作,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选出组长,负责领导组织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研究情况调整教学,负责组织活动,保证活动安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客家节日文化的基本了解,让学生感受客家特色节日的魅力,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悠久,灿烂文明的节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活动实施准备、开端 (1)收集客家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杂志,询问父母、长辈和民俗机构等方式; (2)与少先队辅导员联系开展主题活动,“客家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是最现实的爱家乡主义教育。 与计算机、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联系,取得支持,多学科教师参与组织的形式,组织学生开 展对客家传统节日的全面考察的综合实践活动。 (3)活动涉及的学科领域 四、主体设计(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发现问题、制定活动计划 组织学生学习课题,撰写出活动计划,计划力求涵盖主题、小组分工、研究阶段、探究方式等各项内容,主题确定后,活动就全面铺开。师生共同确定实施本课题的调查点: 1. 了解客家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兴宁人的客家民俗风情

兴宁人的客家民俗风情 1.婚嫁 旧时婚俗主要有“等郎妹”、“童养媳”、“顿花妹”、“指腹婚”等。“等郎妹”是指有些人结了婚长期没生下男孩,有钱便再娶,讨二奶三奶,直至能生男孩为止。没钱的便买个女孩来抚养叫做“等郎妹”。意思是取个好兆头,等生个男孩。如果真生了男孩,父母便为他们匹配为偶。如此成婚者,大多女大于男,甚至相差很远,故有“十八娇娇三岁郎,晚间共枕尿满床”的哀怨。许多父母,当孩子一生下来,就为其婚事着想,与亲朋好友讨个女孩抚养,待女的长大后成婚,叫“童养媳”。一般是男长女幼,多出现在贫困人家。这种由父母包办的婚姻,绝大多数难有和谐的感情。“顿花妹”是指做父母的急于生育,抱养人家女孩,若日后生下男孩,可成婚也可不成婚,若无生育或只生女孩,所抱养之女作自己女孩看待。“指腹婚”是指两家妇女怀孕时,互相约定,只要所生婴孩性别不同,长大便成亲。 嫁娶礼仪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此类民俗反映了客家人对人丁繁衍兴旺的期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陋俗被破除。但由于历来对婚姻大事的高度重视,在迎亲嫁娶上仍有一套追求美好、讲究吉祥的习俗。 打扮新娘。新娘出嫁前,要请“扮娘”打扮。所请扮娘一定要“四片全”(即有子、有孙、丈夫健在,且在村中有名望)。打扮新娘要梳3次头,每梳:次都说一句吉祥的话:一梳梳到头,二梳福禄寿,三梳子孙满堂。接着便为新娘穿衣、裤和鞋。 打米筛花。新娘在“上轿”前要请有声望的叔公打米筛花,说“四句”其仪式是,在祖公厅里放一“摸栏”(似匾状但比匾大的竹编织具),当中放一方凳,其外置一箩筐。选好时辰后,伴娘便扶新娘先坐一下箩筐,后端坐凳上,并说吉祥语,如“坐箩又坐凳,身家大过兴宁县”。打米筛花者双手执米筛置于新娘头顶,作筛米状,说四句吉祥的话,意为把吉祥、美好筛在新娘身上。 上轿。 打完米筛花以后,家人、亲属、亲戚都要送红包给新娘,谓之“上轿钱”。父母还送一个提包给出嫁的女儿。包里装有莲子、枣子、早稻粒、长命草、糖丸、葱、蒜等象征美好的东西。之后,新娘悄悄上轿(一般不放鞭炮,认为嫁女是蚀本的事,不值得大张旗鼓。这种观念现有所改变,但风俗犹存)。 拉月(拉,意为查巡探望)。新娘出嫁,其娘家组织送亲队到男家去。送亲队由7人组成,其中必须有媒人和男童参与,其他则是婶、嫂、婆等妇女(寡妇不能参与)。送亲队要送嫁妆,嫁妆中必配灯盏(灯同丁)、铜壶(带嘴,象征男孩)、糕饼、方镜、甘蔗、柏枝、长命草,以及9个鸡蛋,每个鸡蛋上各写一个红字,组成“百子千孙,长命富贵好”。 迎亲。新娘上轿后,由男方家的一名已婚男子引路“入门”。至新郎家时,门前燃放喜炮,用稻草、“桃符”燃起火堆,由“伴妇”接新娘“下轿”,并跨过火堆,进入祖公堂向祖宗行礼。有些地方,新娘在跨火堆后便把一些花生、糖果、枣于、莲子、硬币撒在地上,让小孩竟相抢拾,意为五福盈门。 闹洞房。风趣而不失礼。亲朋好友或兄弟叔侄、姑狸姐妹与新婚夫妻逗笑取乐。虽是戏滤,但不失礼节;虽是逗乐,但寓意深刻。 随着文明新风的推行,婚事新办的日益增多,男到女家落户、集体婚礼、旅行结

作文客家民风民俗客家中秋

作文客家民风民俗客家中秋1 我家住在客家五华的一个小镇,那里虽无都市繁华,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家乡的中秋节,更是一道亮光。 家乡的中秋节,有趣热闹和谐祥和。中秋节的早晨,阳光明媚,很多人早早地起了床走到了热闹的大街上,大街上有卖肉的卖鸡的卖饼干的,大街上人山人海,各家都抢着买东西,这一天,我想最赚钱的就是店铺的老板了。 东西买好后,各家都呆在家里准备中秋节要吃的食品,各家忙东忙西。 到了下午,很多人出来走动了,有些人到别人家去窜门,每逢来客,我们必先泡一杯茶敬客。敬茶时我们都要很讲究,例如婴儿满月老人做寿小孩上学,子女入仕,病人康复,一场虚惊,儿子结婚,女儿出嫁。 到了晚上,要过中秋了,我们把桌子摆在门口前面,摆出了香喷喷的菜,大家都做下来,开始吃饭了。吃饭的时候,大人们先替老人和小孩盛饭,人们一边吃饭一边说笑,看起来非常祥和 晚饭后,大家把盘子拿了进去,又提出了一大盘月饼,他们先是把月饼一个个拿出来,在用刀子把他们切成一小块,放进盘子里,则里面的蛋黄我们把他放在正方形饼干中间空出一个圆,再把他放进饼干的中间,在放进去之前,还要沾点酱油,末在别面上给蛋黄铺上一层皮,再放进去,这样吃起来味道更好,我们一边吃一边笑, 这就是客家的中秋节。 作文客家民风民俗客家中秋2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

崇尚读书-客家文化特征及传统民俗

图文:崇尚读书-客家文化特征及传统民俗客家人不为广东独有,江西等省也有相当比重。客家人之得称,有多种说法,归根结底,应是与原当地土著居民相对而言而得来的。客家先民,来自进入岭南的中原移民,在南迁过程与本地土著融合而形成客家民系。客家方言在广东诸方言中与普通话差异最小,反映了客家民系形成时间最迟,有研究者认为其最后形成的时间在明朝后期至清初这段时间。 由于南迁入粤较迟,平原的肥沃地带已被当地人和先期移民占据,故客家人多处闭塞贫困的山区,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俗语,非艰苦奋斗无以图存。在长期的迁移中,客家人养成一种刻苦耐劳,自立自强建设家园的淳朴民风。同时,又因为在历史上的多次迁移中,都是整个家族集体迁徙,以封闭式的生活为主,因而家族观念特别强固,保持着较多的从中原到江南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同于广府人、潮汕人的重商意识,而是崇尚读书,外出求学蔚为社会风气,有“文化之乡”之称。历史上客家人涌现了不少杰出人物。 客家民系中,有一种颇为强烈的自信、自立、自强、自我奋斗意识,这是客家民系在独特生活环境下的历史产物,但同时也有一些不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容易趋向于封闭、保守的小生产意识。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此已有所突破。近年来国内外掀起新的客家研究、联谊活动热潮,1994年在梅州召开了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 特殊的生活环境,形成了客家民俗的特色。由于迁徙的历史、入

居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入粤客家人聚族而居,强化宗族制度。民国时期,客家民系实行宗族管理严密的族长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家族小家庭的制度渐趋瓦解,在农村,大家族观念仍在意识上有所保持,在城市,则已普遍成为现代小家庭而淡化了家族观念。历史上客家人社会宗族制的强化,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祠堂设施的完善和族谱连续修撰。在聚族而居的村落,各族都重视祠堂的建造。祠堂住处讲究风水,重视堂号家声。客家围屋堂号,或有直书故土祖地,或言志明义,这些堂号的命名习惯与唐宋古俗相承。再就是在民居方面出现了超大型的土楼和楼房组合成的大理围龙屋。土楼建筑多以夯土或土坯砖为材料,渐而发展到以花岗石、大青砖为建筑材料,十分坚固,规模巨大。现存土楼,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自清康熙初年至20世纪70年代,兴建了不少土楼建筑。围楼形制依平面布局大体分为圆形和方形。大型圆形围楼高达4~6层20余米,多达四环。建于清代的始兴县隘子镇满堂村大围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0800平方米。各家围龙屋尤为讲究风水。近代,还出现了传统民居布局而门面装修西式的中西合壁的客家侨乡民居。 客家妇女 旧社会的客家妇女较少缠足,客家妇女承担田间和家庭的一切重活,富家女子也照样参加劳作。这与潮汕地区的妇女负责在家烹饪、做针线,男人干重活成为鲜明对比。客家妇女的勤劳美德受到中外研究者所赞扬,英国人欧德里在所著《客家人种志略》中赞扬说“客家妇女是中国最优秀的劳动妇女的典型”。但在旧社会客家妇女在家族

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民系性格特点

广府人 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南海人)说:广州人太现实,什么都讲‘着数’,只有有‘着数’的事广府人才会去做。广州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世界发展。只顾及自己所属的小圈子,只关心自己的房价和股票。人人都为了钱忙忙碌碌,整日东奔西跑。看重的是效益和价值,不注重形式和外表。表现出更多的功利主义(或工具化)倾向。 “叹”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有感叹、叹息之意。而在广州,叹茶,叹花,叹粥, 客家人更留恋华夏故土的情结。以梅州丘姓为例,本为河南郡望族,后因避战乱而南迁,虽曾远涉福建宁化、上杭和广东梅州蕉岭,其后因人多地少,又有不少丘姓后裔再次迁徙,但他们多选择国内其它地广人稀的山区,如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地区等,甚至向北回迁至陕西等地区,故土依恋情结由此可见一斑。客家有谚云:“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尽管原因有许多,但客家依山为居的历史已经沉积为群体的一种社区意识。客家乡村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主要有方楼、圆楼、府第式的三堂屋和五凤楼、围龙屋等。其特点是: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左右对称,规模宏大,坚固经久,防卫性高,生土建筑,古朴稚拙,少有雕刻,雄浑天然。围内“家累世义居”,“合门百口”,同姓视之为骨肉,透射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衣冠士族大家族庄园建筑及其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的传统。客家建筑外墙开窗少,

开窗小,窗台高于人头,其独特风格是客家人经历了与土著对峙和自我封闭阶段的记录,是客家人维系家族宗法制度,增进族内团结和在异乡获得生存安全的心理需要的表现。有学者认为,客家围龙屋前有半圆形的“龙池”,后有半圆形台丘,前者象阴,后者象阳,从外俯瞰围笼屋就如天地环抱于人的“天地浑沌如鸡子,古盘生其中”的意境,表现了丰富深邃的古老的文化哲学精神。客家地区的村落中各姓各宗支宗祠建筑遍布,是客家人散居以后增强族亲凝聚心理的强烈反映,也是客家人门第观念,以郡望自矜,光宗耀祖心理的坦露。客家民居门上的对联常见有:“儒士家风,振奇人品”,“河南世泽,洛水家声”之类,流露出客家人客居他乡,却念念不忘精神家园,自贵与失落感交织的复杂情感。客家人的中原正统的传统儒家思想让客家人在历次朝代更迭地抗争最为激烈,如对蒙古、满清的合法性斗争从未 停止过。 潮汕的潮瓷、木雕、潮绣等著名工艺品以细腻为共同特点,木雕以细腻的刀路著称,潮绣也以精工驰名,潮人种田一年三造,精耕细作犹如绣花,潮汕人性格承吴越人之纤细可见犹存。这也是解放后各地争相向潮州老农学习耕作方法的缘由。他们的这种精细也外延到其 文化性格。

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

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 摘要:赣南是客家人形成的重要区域,在这里广泛分布着颇具特色的客家民俗风情,对现代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本文拟从客家民俗旅游价值、旅游地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客家民俗旅游发展的构想。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俗旅游 赣南是历史上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区域,也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这里除赣州市章贡区均为客家聚居区,客家人口800多万,占赣南总人口的96%以上。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2c9238904.html, 提供由于历史上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当地土著的相互交融以及山区的相对封闭性, 这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客家民俗风情,如盛大的传统节日, 丰富多采的饮食、服饰文化,古朴的婚丧嫁娶习俗,古老的宗教仪式,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民间歌舞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独特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 一、赣南客家民俗的旅游价值 1.客家民居与旅游围屋是赣南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建筑,其风格造型为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受到国内外建筑师和文史工作者越来越强烈的关住。特别是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围屋已成为众多旅游者参观、游览、考察、研究等特有的旅游产品。赣南围屋主要以龙南、安远两县最为集中,也最具代表性。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2c9238904.html, 提供围屋平面多为方形,有“口”字和“国”字两种形式。前者除四周围屋外,围内别无房屋;后者则在围屋内还建有一座带祖堂的主体建筑,是客家人常见的那种府第式民宅。建筑材料多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为“金包银”的砌法。其外墙厚0.8米~1.5米之间,围屋四角建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楼(碉堡),并设有炮眼、炮孔,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围屋建筑是时代的写照,是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构成了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中一道靓丽风景。可开发成具有民俗特色的围屋饭店,使旅游者在享受舒适休息的同时,感受围屋浓郁的乡土气息,领略其中奥妙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2.客家食俗与旅游由于受中原习俗和当地历史、地理、气候、物产的影响, 赣南形成了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文化。特别是赣南的擂茶最具风味,其制作工具、原料、方法、功效、风味都别具一格。擂茶有一套称为“擂茶三宝”的工具:陶制擂钵、擂棍(油茶树干制成)、竹篾制成的“捞子”,在制作过程中其三宝缺一不可。擂茶原料由茶叶、芝麻、甘草、花生、大豆、蒜头、爆米花构成。一钵制作完毕的擂茶,集香、甜、苦、辣于一体,茶味真,香意浓,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消痰化气,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擂茶在客家山区十分盛行,招待客人,正月新春,大人祝寿,小孩出生等喜庆日子是不可少的。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2c9238904.html, 提供品尝风味独特的饮食在旅游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是旅游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其目的也绝不仅仅为果腹,更重要的是体验异地风情,获得特殊的感官和精神享受。在开发中可以有适当的表演,或让游客参与食品的制作过程,导游不失时机地介绍客家的饮食特色及有关传说、趣闻,使游客从中得到多方面的享受。 3.客家农耕习俗与旅游赣南客家地区多种植水稻、蕃薯、大豆、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茶、芝麻、麻草、茶果、药材、蚕桑、蔬菜等等。先民多以铲草烧火土和将铲除或拔下的杂草在水田或畜栏内呕腐以充肥料,这种原始的积肥方法如今仍在使用。提水灌溉工具还保留有古老的辘轳、龙骨车、筒车。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s://www.360docs.net/doc/2c9238904.html, 提供这些农事习俗、生产工具和灌溉工具,对旅游者特别是城市中的中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如能参与到其中,手拿锄头或镰刀,脚踏龙骨车或与客家人“同劳动”,必将给旅游者带来兴趣和新奇的感觉。可推出“田园风光游”、“农家生活游”,让游客在领略客家地区田园风光的同时,亲身体验一下客家人的农事生活。

筷子文化教案

筷子文化教案 49稿 同学们,想想看,生活中是谁一日三餐为你夹菜送饭,又是谁与你一生相依唇齿相伴。 更是谁与华夏民族有着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恋。猜对了,她就是中华民族三千年的文化符号: 筷子!今天我们就走进这被誉为“东方文明”的——筷子文化。 一、筷子的历史文化 课前我要求大家互拍生活中你使用筷子的照片,上传到我的教学博客相互交流,这不拍不知道,原来同学们拿筷子的手法还真是不拘一格,挑几幅大家看看。那标准的拿法究竟是怎样的呢?好,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筷子跟我做起,首先将下面的一根固定在大拇指和无名指间,上面一根由大拇指、食指、中指同时捏住,后头留出一公分的长度。同学们拿得很好!拿好了筷子咱再关注一下我的这篇博文筷子文化,课前已有同学浏览并跟帖说,到底是谁发明了筷子?怎么就叫筷子呢?为什么我们用筷子吃饭? 要解决这些问题,咱要先从它的历史文化说起,其实古人叫它“箸”。直到明代才改叫“筷”。因为「箸」与「住」谐音,而江南人多以行船为生,忌讳说「箸」,一日三餐喊着箸,船停住了,没生意了,他们更怕船「蛀」了。因此,有人就反其义改称“箸”为“快”,意为舟快如飞顺顺利利。加上南方多竹制筷子,于是,竹子头的“筷”很快流传并取代了“箸”。 说到筷子的发明,无可争议起源于中国,这个独特的餐具被西方赞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唐朝年间传入日本、朝鲜、东南亚,它的出现则要追溯到上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取得火种后开始烧烤熟食,食物烫手,无法抓食,而动物骨头短而脆不好用,住在森林里的原始人就折木取食逐渐演变为筷子。中国自古以仁治国,以和治家,中国人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顿团圆饭,如果这顿团圆饭不用筷子大家都挥舞着刀叉,那场面一定是相当得惨烈!于是筷子就把中国人的文明与智慧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客家文化知识

客家文化知识 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家人8000万以上。赣南、粤东、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赣南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全市客家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1、赣南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 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中国历史上共有过五次人口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许多人举族南迁到长江流域;第二次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到这里,成为第一批“客家先民”;第三次是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朝廷南迁,一批批的汉民迁来赣闽粤三角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血缘上和经济文化上的交融,最终形成客家民系;第四次是明末清初,赣南由于受满族铁蹄的蹂躏,后来又发生瘟疫,人口锐减。而此时闽西和粤东由于人口膨胀,加上清初为对付郑成功反清起义,颁布“迁海令”,封锁了沿海地区,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人口与土地的再分配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一部分客民只好携家出走,另谋出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回迁到赣南,与世居赣南的客家交错杂居在一起,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第五次是近代由于连年的战争,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一带迁到沿海,有的移居海外,谋取生路。这部份人不少成为客家中的富人。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2、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 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与闽西、粤东相比,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化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祠堂及族谱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励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每个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赣南各地现存着不少明清时期的祠堂,这些祠堂不仅规模宏伟,建设风格别致,而且文化内蕴深厚,是研究古代家族文化的很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又是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载体。谱籍资料则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据。客家人的谱籍经“十年浩劫”,虽多有遗失,但因客家人对族谱、家谱爱护有加,保存不少。正因为如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士和专家学者来赣南寻根问祖或探源追流。因而,客家人的谱籍也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珍视。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客家方言区。客家方言在赣南闽西、粤东都用习以俗成的叫法称“客家话”。但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别的称谓。如在广西叫“新民话”或“嘛介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江西亦常称作“老表话”。客家语言经久不衰,除了客家子孙繁衍昌盛之外,另一因素,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各民族风俗习惯

各民族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延久积而成的喜好、风俗、习惯和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 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 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 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 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 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 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 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 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 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 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 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 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