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自攻螺钉(标准状态:现行)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自攻螺钉(标准状态:现行)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自攻螺钉(标准状态:现行)

I C S21.060.10

J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098.21 2014

代替G B/T3098.21 2008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

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f a s t e n e r s S t a i n l e s s s t e e l t a p p i n g s c r e w s

(I S O3506-4:2009,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c o r r o s i o n-r e s i s t a n t

s t a i n l e s s s t e e l f a s t e n e r s P a r t4:T a p p i n g s c r e w s,MO D)

2014-06-24发布2015-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

G B/T3098.21 201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 w w.s p c.o r g.c 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4年7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四1-49327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G B/T3098.21 2014

前言

G B/T3098‘紧固件机械性能“包括以下部分:

G 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二螺钉和螺柱;

G B/T30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 B/T3098.3紧固件机械性能紧定螺钉;

G B/T3098.4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G B/T3098.5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 B/T3098.6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二螺钉和螺柱;

G B/T3098.7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挤螺钉;

G B/T3098.8紧固件机械性能 -200?~+700?使用的螺栓连接零件;

G B/T3098.9紧固件机械性能有效力矩型钢锁紧螺母;

G B/T3098.10紧固件机械性能有色金属制造的螺栓二螺钉二螺柱和螺母;

G B/T3098.11紧固件机械性能自钻自攻螺钉;

G B/T3098.1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锥形保证载荷试验;

G B/T3098.13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与螺钉的扭矩试验和破坏扭矩公称直径1~10m m;

G B/T3098.14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扩孔试验;

G B/T3098.15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 B/T3098.16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紧定螺钉;

G B/T3098.17紧固件机械性能检查氢脆用预载荷试验平行支承面法;

G B/T3098.18紧固件机械性能盲铆钉试验方法;

G B/T3098.19紧固件机械性能抽芯铆钉;

G B/T3098.20紧固件机械性能蝶形螺母保证扭矩;

G B/T3098.21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

G B/T3098.22紧固件机械性能超细晶非调质钢螺栓二螺钉和螺柱三

本部分是G B/T3098的第21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代替G B/T3098.21 2008‘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三

本部分与G B/T3098.21 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环境温度为15?~25? ,改为 在环境温度为10?~35? (见第1章,2008版

第1章);

以 硬度等级 代替 性能等级 (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新增 自攻螺钉按G B/T5267.4钝化处理,可增加标记 P (见图1);

调整了包装标识要求,新增 标志或标签应包括制造者和/或经销者商标(或识别标志) 和 按

G B/T90.3规定的生产批号 (见3.2.4);

调整了表面精饰要求,新增 按特殊定单制造的自攻螺钉,应有附加标志,并且既适用于自攻螺

钉,也适用于标签三但从仓库发送的自攻螺钉,该附加标志仅适用于标签三 (见3.3);

新增 注:表2给出的化学成分与G B/T3098.6 2014表1相应组别的化学成分是一致的三 (见第4章)三

本部分修改采用I S O3506-4:2009‘耐腐蚀不锈钢紧固件机械性能第4部分:自攻螺钉“(英文

G B/T3098.21 2014

版),主要修改如下:

名称改为‘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

在引用文件中,用我国标准代替国际标准(见第2章);

I S O3506-4规定: 钢的组别(第一部分)由一个字母组成 ,有误,国标改为: 钢的组

别(第一部分)由一个字母和数字组成 (见3.1)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三

本部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85)归口三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三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舟山市正源标准件有限公司三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T3098.21 2008三

G B/T3098.21 2014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

1范围

G B/T3098的本部分规定了由奥氏体二马氏体和铁素体耐腐蚀不锈钢制造的二在环境温度为10?~ 35?条件下进行试验时,自攻螺钉的机械性能三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其性能可能不同三本部分适用于G B/T5280规定的螺纹为S T2.2~S T8的自攻螺钉三

本部分不适用于有特殊要求,如可焊接性的自攻螺钉三

注:只要能符合硬度等级的所有机械和物理的技术要求,则本部分规定的标记制度可以用于超出本部分规定的规格(如d>S T8)三

本部分未规定特殊环境下耐腐蚀性和耐氧化性,而在附录C中给出了在特殊环境中使用材料的一些信息三关于腐蚀和耐腐蚀的定义,见G B/T10123三

本部分对耐腐蚀不锈钢自攻螺钉按硬度等级进行了分级三

对高温或零度以下使用的耐腐蚀性二耐氧化和机械性能,可以由使用者与制造者按每一特殊场合进行协议三附录D显示了有关高温条件下,含碳量对晶间腐蚀的风险取决于含碳量的情况三所有奥氏体不锈钢紧固件在固熔状态下,通常是无磁的;经冷变形加工后,有些会呈现明显的磁性(见附录E)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T90.3紧固件质量保证体系(G B/T90.3 2010,I S O16426:2002,I D T)

G B/T3098.6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二螺钉和螺柱(G B/T3098.6 2014,I S O3506-1: 2009,MO D)

G B/T4334金属和合金钢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G B/T4334 2008,I S O3651-1: 1998&I S O3651-2:1998,MO D)

G 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 B/T4340.1 2009,I S O6507-1:2005,MO D)

G B/T5267.4紧固件耐腐蚀不锈钢钝化处理(G B/T5267.4 2009,I S O16048:2003,I D T) G B/T5280自攻螺钉用螺纹(G B/T5280 2002,i d t I S O1478:1999)

3标记二标志和表面精饰

3.1标记

自攻螺钉的不锈钢组别和硬度等级的标记制度,如图1所示三材料标记由短划隔开的两部分组成三第一部分标记钢的组别,第二部分标记硬度等级三

钢的组别(第一部分)标记由一个字母和数字组成,其中:

A为奥氏体钢;

C为马氏体钢;

1

紧固件机械性能说明

1)紧固件的含义 商品紧固件材料不用材料钢号,而用性能等级表达。 ①碳钢: a) 碳钢螺栓、螺柱和螺钉在GB/《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中的性能等级的标代号由“·”隔开的两部分数字组成: 第一部分数字(“·”前)表示抗拉强度(σb)的1/100; 第二部分数字(“·”后)表示公称屈服点(σs)或公称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σ)与公称抗拉强度(σb)比值(屈强比)(σs/σb)的10倍。 这两部分数字的乘积为公称屈服点(σs)或公称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σ)的10倍。 性能系列为:,,,,,,,,,。 例如:“级”即为公称抗拉强度σb=800MPa,公称屈服点σs=640MPa。 b)螺母在GB/《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中性能等级的标记,当公称高度大于时,用公称抗拉强度σb的1/100来表示性能等级,性能等级系列为:4,5,6,8,10,12;当公称高度大于或等于且小于时(即扁螺母),用“0”及一个数字标记,其中数字表示用淬硬心棒测出的保证应力的1/100,而“0”表示这种螺母组合件的实际承载能力比数字表示的承载能力低,例如:级即公称保证应力400MPa,实际保证应力380MPa。 c)紧定螺钉在GB/《紧固件机械性能紧定螺钉》中的性能等级标记代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部分表示最低维氏硬度值的1/10,字母H表示硬度,性能等级系列为:14H,22H,33H,45H。例如22H即维氏硬度220。 d)平垫圈的性能等级标记代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部分表示最低的维氏硬度值,字母HV表示硬度,性能等级系列为:100HV,140HV,200HV,300HV。例如:140HV即维氏硬度140。 ②不锈钢。不锈钢螺栓、螺柱、螺钉和螺母在GB/《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中的性能等级的标记由材料组别和性能等级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在“-”前表示钢的组别,标记由字母和一个数字组成,字母表示钢的类别,数字表示该类钢的化学成分范围。 第二部分数字在“-”之后表示产品的性能等级,其数字为公称抗拉强度(σb)的1/10。 性能系列为:A1-50,A2-50,A3-50,A4-50,A5-50,A1-70,A2-70,A3-70,A4-70,A5-70,A1-80,A2-80,A3-80,A4-80,A5-80,C1-50,C1-70,C1-110,C3-80,C4-70,F1-45,F1-60。 例如:“A4”为00Cr17Ni14Mo2;“A2”为0Cr18Ni9。A2-50与A2-70虽然可以是同样的材料,但通过冷作硬化可使σb改变。

不锈钢力学性能

不锈钢的物理性能不锈钢和碳钢的物理性能数据对比,碳钢的密度略高于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而略低于奥氏体型不锈钢;电阻率按碳钢、铁素体型、马氏体型和奥氏体型不锈钢排序递增;线膨胀系数大小的排序也类似,奥氏体型不锈钢最高而碳钢最小;碳钢、铁素体型和马氏体型不锈钢有磁性,奥氏体型不锈钢无磁性,但其冷加工硬化生成成氏体相变时将会产生磁性,可用热处理方法来消除这种马氏体组织而恢复其无磁性。奥氏体型不锈钢与碳钢相比,具有下列特点:1)高的电阴率,约为碳钢的5倍。2)大的线膨胀系数,比碳钢大40%,并随着温度的升高,线膨胀系数的数值也相应地提高。3)低的热导率,约为碳钢的1/3。不锈钢的力学性不论不锈钢板还是耐热钢板,奥氏体型的钢板的综合性能最好,既有足够的强度,又有极好的塑性同时硬度也不高,这也是它们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之一。奥氏体型不锈钢同绝大多数的其它金属材料相似,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塑性则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其抗拉强度在温度15~80°C范围内增长是较为均匀的。更重要的是: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冲击韧度减少缓慢,并不存在脆性转变温度。所以不锈钢在低温时能保持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不锈钢的耐热性能耐热性能是指高温下,既有抗氧化或耐气体介质腐蚀的性能即热稳定性,同时在高温时双有足够的强度即热强性。不锈钢国际标准标准标准标准名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KS 韩国工业标准协会规格Korean Standard AISI 美国钢铁协会规格America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 SAE 美国汽车技术者协会规格Society of Automative Engineers ASTM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规格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 AWS 美国焊接协会规格American Welding Society ASME 美国机械技术者协会规格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BS 英国标准规格British Standard DIN 德国标准规格Deutsch Industria Normen CAS 加拿大标准规格Canadian Standard Associatoin API 美国石油协会规格American Petroleum Association KR 韩国船舶协会规格Korean Resister of Shipping NK 日本省事协会规格Hihon Kanji Koki LR 英国船舶协会规格Llouds Register of Shipping AB 美国舰艇协会规格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 JIS 日本工业标准协会规格Japanese Standard 316和316L不锈钢316和317不锈钢(317不锈钢的性能见后)是含钼不锈钢种。317不锈钢中的钼含量略高明于316不锈钢.由于钢中钼,该钢种总的性能优于310和304不锈钢,高温条件下,当硫酸的浓度低于15%和高于85%时,316不锈钢具有广泛的用途。316不锈钢还具有良好的而氯化物侵蚀的性能,所以通常用于海洋环境。316L不锈钢的最大碳含量0.03,可用于焊接后不能进行退火和需要最大耐腐蚀性的用途中。耐腐蚀性:耐腐蚀性能优于304不锈钢,在浆和造纸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的性能。而且316不锈钢还耐海洋和侵蚀性工业大气的侵蚀。耐热性:在1600度以下的间断使用和在1700度以下的连续使用中,316不锈钢具有好的耐氧化性能:在800-1575度的范围内,最好不要连续作用316不锈钢,但在该温度范围以外连续使用316不锈钢时,该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316L不锈钢的耐碳化物析出的性能比316不锈钢更好,可用上述温度范围。热处理:在1850-2050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退火,然后迅速退火,然后迅速冷却。316不锈钢不能过热处理进行硬化。焊接:316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可采用所有标准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焊接时可根据用途,分别采用316Cb、316L或309Cb不锈钢填料棒或焊条进行焊接。为获得最佳的耐腐蚀性能,316不锈钢钢的焊接断面需要进行焊后退火处理。如果使用316L不锈钢,不需要进行焊后退火处理。典型用途:纸浆和造纸用设备热交换器、染色设备、胶片冲洗设备、管道、沿海区域建筑物外部用材料。不锈钢加工及施工Drawing深加工:易产生磨擦热量所以使用耐压、耐热性高不锈钢种同时成型加工结束后应除掉表面附着的油。焊接:焊接之前应彻底除掉有害于焊接的锈、油、水份、油漆等,选定适合钢种的焊条。点焊时间距比碳钢点焊间距短,除掉焊渣时应使用不锈钢刷。焊完以后,为了防止局部腐蚀或强度下降,应对表面进行研磨处理或清洗。切断以及冲压:由于不锈钢比一般材料强度高,所以冲压以及剪切时需要更高的压力,而刀与刀间隙准确时才能不发生切变不良和加工硬化,最好采用等离子或激光切断,当不得不采用气割或电弧切断时,对热影响区进行研磨以及必要进行热处理。折弯加工:簿板可以折弯到180,但为了减少弯面的裂纹同半径大小最好2倍板厚的,厚板沿压延方向时给2倍板厚半径,与压延垂直方

紧固件检验规范

出厂检验规范 1、引言 1.1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标准紧固件的出厂检验 1.2每个紧固件都应当符合相应标准的全部规定,但这在大量生产中总是部可能的,根据紧固件的功能和应用,将全部符合标准的和不完全符合标准的紧固件截然分开是不必要的,也是不经济的。 2 引用标准 下列规范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实施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6-81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197-81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 GB3103.1-82紧固件公差螺柱、螺钉和螺母 GB1237-88紧固件的标记方法 GB3098.1-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柱和螺钉 GB3098.6-82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栓和螺母 GB90-85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志与包装 GB5779.1-86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螺钉和螺栓——一般要求 3 尺寸检验要求 3.1 AQL的确定 3.1.1六角螺栓: a.本厂公差等级为B级,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0;头下圆角半径 1.5;其他所有项目2.5. 3.1.3双头螺柱: a.当公差等级为B级,AQL分别为: 对边宽度、对角尺寸、螺纹通规、螺纹止规均为1.0;其他所有项目:2.5. 3.2检查比例(LQ10/AQL)的确定。 按生产者风险不大于5%的抽样方案定LQ10/AQL值为6.2(生产者风险等于5%) 3.3检查项目 3.3.1六角螺栓 a. B级公差等级的主要项目——对边宽度(S),对角尺寸(e),头下圆角半径rmin,螺纹通规,螺纹止规; c. B级公差等级的次要项目——头厚(K),无纹处直径(ds),螺纹长度(b),

《紧固件机械性能 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螺栓、螺钉和螺柱》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ICS 21.010.10 J13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团体标准 T/ CMIF××××—20×× 紧固件机械性能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 螺栓、螺钉和螺柱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steners Sorbite stainless high-strength structural steel bolts, screws and studs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20××-××-××实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

目录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代号 (1) 4 标记制度 (2) 5 化学成分 (2) 6 机械性能 (2) 7 试验方法 (4) 8 标志 (6) 9 表面处理和包装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的特性 (9) 附录B(资料性附录)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物理性能 (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紧固件性能等级与对应的热处理工艺参数11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紧固件机械性能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 螺栓、螺钉和螺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制造的、在环境温度为10℃~35℃条件下测试时,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其性能可能不同。 本标准适用的螺栓、螺钉和螺柱; ──螺纹公称直径d ≤39mm; ──直径和螺距符合GB/T 192、GB/T 193和GB/T 9144普通螺纹; ──任何形状的。 不适用于有特殊性能要求的紧固件,如可焊接性。 注:对超出本部分规定的极限规格(如d >39mm),只要能符合性能等级的要求,则可以使用本部分标记制度。 本标准未规定特殊环境下耐腐蚀和抗氧化性,对高温或零度以下使用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机械性能,可以由使用者和制造者按每一特殊场合进行协议。有关材料特性的一些信息在附录A和附录B中给出。有关腐蚀和耐腐蚀的定义,见GB/T 10123。 成型加工后的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紧固件是有磁性的(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90.2 紧固件标志与包装 GB/T 90.3 紧固件质量保证体系 GB/T 192 普通螺纹基本牙型 GB/T 193 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 GB/T 3098.1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3098.6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4334 金属和合金钢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 GB/T 5267.4 紧固件表面处理耐腐蚀不锈钢钝化处理 GB/T 9144 普通螺纹优选系列 GB/T 37430-2019 建筑结构用高强不锈钢 T/SSEA 0002—2017 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热轧钢棒 T/SSEA 0003—2017 索氏体高强不锈结构钢热轧盘条 3 代号 A机械加工试件的断后伸长率,% A1断后伸长量,mm A s,公称螺纹公称应力截面积,mm2 b 螺纹长度,mm d螺纹公称直径,mm d2外螺纹基本中径,mm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自攻螺钉(标准状态:现行)

I C S21.060.10 J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098.21 2014 代替G B/T3098.21 2008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 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f a s t e n e r s S t a i n l e s s s t e e l t a p p i n g s c r e w s (I S O3506-4:2009,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c o r r o s i o n-r e s i s t a n t s t a i n l e s s s t e e l f a s t e n e r s P a r t4:T a p p i n g s c r e w s,MO D) 2014-06-24发布2015-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 G B/T3098.21 2014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 w w.s p c.o r g.c 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4年7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四1-49327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G B/T3098.21 2014 前言 G B/T3098‘紧固件机械性能“包括以下部分: G 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二螺钉和螺柱; G B/T30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 B/T3098.3紧固件机械性能紧定螺钉; G B/T3098.4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G B/T3098.5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 B/T3098.6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二螺钉和螺柱; G B/T3098.7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挤螺钉; G B/T3098.8紧固件机械性能 -200?~+700?使用的螺栓连接零件; G B/T3098.9紧固件机械性能有效力矩型钢锁紧螺母; G B/T3098.10紧固件机械性能有色金属制造的螺栓二螺钉二螺柱和螺母; G B/T3098.11紧固件机械性能自钻自攻螺钉; G B/T3098.1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锥形保证载荷试验; G B/T3098.13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与螺钉的扭矩试验和破坏扭矩公称直径1~10m m; G B/T3098.14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扩孔试验; G B/T3098.15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 B/T3098.16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紧定螺钉; G B/T3098.17紧固件机械性能检查氢脆用预载荷试验平行支承面法; G B/T3098.18紧固件机械性能盲铆钉试验方法; G B/T3098.19紧固件机械性能抽芯铆钉; G B/T3098.20紧固件机械性能蝶形螺母保证扭矩; G B/T3098.21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 G B/T3098.22紧固件机械性能超细晶非调质钢螺栓二螺钉和螺柱三 本部分是G B/T3098的第21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代替G B/T3098.21 2008‘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自攻螺钉“三 本部分与G B/T3098.21 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环境温度为15?~25? ,改为 在环境温度为10?~35? (见第1章,2008版 第1章); 以 硬度等级 代替 性能等级 (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新增 自攻螺钉按G B/T5267.4钝化处理,可增加标记 P (见图1); 调整了包装标识要求,新增 标志或标签应包括制造者和/或经销者商标(或识别标志) 和 按 G B/T90.3规定的生产批号 (见3.2.4); 调整了表面精饰要求,新增 按特殊定单制造的自攻螺钉,应有附加标志,并且既适用于自攻螺 钉,也适用于标签三但从仓库发送的自攻螺钉,该附加标志仅适用于标签三 (见3.3); 新增 注:表2给出的化学成分与G B/T3098.6 2014表1相应组别的化学成分是一致的三 (见第4章)三 本部分修改采用I S O3506-4:2009‘耐腐蚀不锈钢紧固件机械性能第4部分:自攻螺钉“(英文 Ⅰ

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和应用

00Cr17Ni14Mo2不锈钢 (316L不锈钢 ) SUS316(L)- 00Cr17Ni14Mo2 添加了Mo(2~3%)达到优秀的耐孔蚀和耐腐蚀性,高温Creep强度优秀 特性及实用用途: 化学成分:(单位:wt%) 机械性能: SUS304不锈钢-0Cr18Ni9不锈钢材质性能及用途介绍 作为AUSTENITE系的基本钢种耐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机械性能优秀,热处理后不发生硬化,几乎没有磁性 特性及实用用途:

化学成分:(单位:wt%) 机械性能: SUS317L不锈钢-00Cr19Ni13Mo3不锈钢材质性能介绍 化学成分:(单位:wt%) 机械性能:

SUS 430不锈钢钢种介绍 1、概要 含有17% Cr, 在高温以混合相(α+γ)形式存在,1000OC以下是α单相的BCC结构。广泛使用的铁素体系不锈钢。 2、特点 1)深冲性能优秀,类似于304钢; 2)对氧化性酸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对碱液及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也有一定的耐腐蚀能力;耐应力腐蚀开裂能力强于304钢种; 3)热膨胀系数低于304钢种,耐氧化能力高,适合于耐热设备; 4)冷轧产品外观光亮度好,漂亮; 5)和304比较,价格便宜,作为304钢种的替代钢种。 2、适用范围 主要用作在温和的大气中高抛光装饰用途,如燃气灶表面, 家电部件, 餐具, 建筑内装饰用,洗涤槽, 洗衣机内桶等。 6、热处理 熔点:1425~15100C; 退火:780~8500C。 7、使用状态 1)退火状态: NO.1,2D,2B,N0.4,HL,BA,Mirror,以及各种其他表面处理状态 8、使用注意事项 - 相对304,拉伸性能、焊接性能较差; - 由于是铁素体不锈钢,强度相对较低,加工硬化能力也低,选择使用时应该注意; - 拉伸加工后表面会出现轧钢方向条状缺陷(ridging),给抛光作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 一、强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不锈钢的强度由各种因素来确定,但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因素是其中添加的不同化学元素,主要是金属元素。不同类型的不锈钢由于其化学成分的差异,就有不同的强度特性。 (1)马氏体型不锈钢 马氏体型不锈钢与普通合金钢一样具有通过淬火实现硬化的特性,因此可通过选择牌号及热处理条件来得到较大范围的不同的力学性能。 马氏体型不锈钢从大的方面来区分,属于铁—铬—碳系不锈钢.进而可分为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在马氏体铬系不锈钢中添加铬、碳和钼等元素时强度的变化趋势和在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中添加镍的强度特性如下所述。 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在淬火—回火条件下,增加铬的含量可使铁素体含量增加,因而会降低硬度和抗拉强度。低碳马氏体铬不锈钢在退火条件下,当铬含量增加时硬度有所提高,而延伸率略有下降。在铬含量一定的条件下,碳含量的增加使钢在淬火后的硬度也随之增加,而塑性降低。添加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及二次硬化效果。在进行低温淬火后,钼的添加效果十分明显。含量通常少于1%。 在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中,含一定量的镍可降低钢中的δ铁素体含量,使钢得到最大硬度值。 马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征是,在0.1%----1.0%C,12%---27%Cr的不同成分组合基础上添加钼、钨、钒和铌等元素。由于组织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因而在高温下强度急剧下降。而在600℃以下,高温强度在各类不锈钢中最高,蠕变强度也最高。 (2)铁素体型不锈钢 据研究结果,当铬含量小于25%时铁素体组织会抑制马氏体组织的形成,因而随铬含量的增加其强度下降;高于25%时由于合金的固溶强化作用,强度略有

h不锈钢机械性能基础术语介绍

h不锈钢机械性能基础 术语介绍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17-4ph不锈钢机械性能基础术语介绍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此时应力不增加或开始有所下降,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 =N/m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 。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抗压强度(σlc) 材料试样受压力时,在压坏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5)抗弯强度(σcb) 材料试样受弯曲力时,在破坏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5)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低合金结构钢为,合金结构钢为。6)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①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AL-6XN等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性能

254SMO、AL-6XN等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性能 1.1 化学成分与金相组织 一些主要高合金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在表1中给出。其中AL-6XN 和254 SMO为典型的6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而654 SMO为典型的7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基本金相组织为典型的,百分之百的奥氏体。但由于铬和钼的含量均较高,很有可能会出现些金属中间相,如chi和σ相。这些金属中间相常常会出现在板材的中心部位。但是如果热处理正确,就会避免这些金属中间相的生成,从而得到近百分之百的奥氏体。254 SMO 的金相组织没有任何其它金属中间相。该组织是经在1150~12000C温度下热处理之后得到的。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少量的金属中间相,它们也不会对机械性能和表面的耐腐蚀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要尽量避免温度范围600~10000C,尤其是在焊接和热加工时。 1.2 机械性能 奥氏体结构一般具有中等的强度和较高的可锻性。在加入一定量的氮之后,除提高了防腐能力外,在保持奥氏体不锈钢可锻性和韧性的同时,高氮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还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其屈服强度比普通奥氏体不锈钢要高出50~100%。在室温和较高温度下氮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分别在表2和表3有所显示。

如表2和表3所示,在所有温度下机械强度均随氮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尽管强度增加了许多,但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延伸率仍然很高。甚至高于许多低合金钢的延伸率。这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含氮量和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特点——高加工硬化率,见图2和图3。因此经冷加工成型的部件就可获得很高的强度。可利用这一特性的用途包括较深井中的管道及螺栓等。和普通奥氏体不锈钢一样,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低温性能也是很好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撞击及抗断裂能力是很高的,并且只有在低达-196℃时才会略有下降。 1.3 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主要取决于奥氏体结构,同时也部分地取决于材料的化学成分。就是说超级奥氏体不锈钢较普通奥氏体不锈钢,如304或316型,在物理性能方面是没有很大区别的。表4列出不同合金的一些典型物理性能值。 在结合部位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形。虽然镍基合金的热膨胀度一般较低,但其较差的导热性正好将其这一优点抵消。这些物理性能在设计用不锈钢制作部件或不锈钢与其它合金连接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在很大程度上,奥氏体不锈钢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各种环境中对防腐性能的要求。许多合金曾是被设计用于一种特定环境的,随后其应用范围发展得越来越广泛。因此,对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选用,其耐腐蚀性能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这里主要介绍均匀腐蚀、点蚀、缝隙腐蚀和应力腐蚀破裂。 3.1 均匀腐蚀 提高不锈钢稳定性的最重要合金元素为铬和钼。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中这些成分的含量均较高,因此在各种溶液中都显出很好的耐腐蚀性。在有些环境中,硅、铜和钨等元素的添加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图1所示是一些奥氏体不锈钢在纯硫酸中的等腐蚀速度曲线图。可以看出,合金含量较高的不锈钢,如904L,254 SMO和654 SMO等,在较大浓度和温度范围内比普通型奥氏体不锈钢,如304和316等,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该图同时也显示了高硅不锈钢SX具有非常强的,抵抗浓硫酸的能力。

紧固件机械性能常用术语介绍

紧固件机械性能常用术语 扭矩( Torque ) 扭矩是一种产生旋转的力量. 下面是一些最普通的扭矩的事例: 1.给表上弦2. 旋开瓶盖3. 旋转门把手4. 拧入螺丝. 扭矩在大多数的应用场合都需要着重考虑. 下面四种扭矩有着些微小的差别. 1.驱动扭矩( Driving Torque ) 2.锁紧扭矩( Seating Torque ) 3.松动扭矩( Break away Torque ) 4.预置扭矩( Prevailing Torque ) 所有这些扭矩在实际应用中都会遇到, 但不同的使用状况其重 要性不相同. 1.驱动扭矩—使机件组合在一起必须的施予之旋转力量. 2.锁紧扭矩—使机件组合达到预先设定的松紧程度所需要的力量. 3.松动扭矩—使组合在一起的机件分离所必需要的施予之旋转力量. 4.预置扭矩—在紧固件上设置的一种特性, 使紧固件在一锁入配 合螺纹工件即因磨擦力产生阻力以达成防松的目的, 克服该磨擦力矩所需要的驱动旋转力矩即称为预置扭矩. 驱动力矩: 驱动扭矩在螺丝切削, 螺丝滚制和自锁机件应用中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旋转机件必须的最大力, 要求是必须的. 过高的驱动扭矩会使旋转失效和旋转失败, 所有这些将增加紧固件的成本, 所以尽可能地降低驱动扭矩是十分必要的. 这需求就引导出另一个工程要求”驱动-拉脱比”. 它是驱动紧固件需要的扭矩值与抗脱或破坏所配合的内螺纹所需扭矩值的关系, 此值范围越大, 越有利于减少装配不良, 重复装配和降低相应的成本, 紧固件便越适用. 对于螺纹滚制自攻螺丝而言, 其要求的驱动-拉脱比( Drive to Strip Ratio )为1 : 3, 即有一个单位的驱动扭矩, 就需要有三个单位的抗拉脱强度的配合螺纹强度.

10 紧固件机械性能检测标准对照

检测项检测方法 ISO898.1适用于:ds>d2或ds≈d2,L2≥2.5d,Lt≥2.0d(钢结构螺栓L<2d),头部强度高于螺纹和光杆部 分强度。试验时夹具外未旋合螺纹长度≥1.0d(钢结构螺栓L<1.0d)。 斜垫角度:1),10°斜垫,粗杆长度Ls≥2d,d≤M20,性能等级10.9级及以下;2),6°斜垫,粗杆长度Ls≥2d,d>M20,性能等级10.9级及以下;或粗杆长度Ls≥2d,d≤M20,性能等级12.9级;或粗杆长度 Ls<2d,d≤M20,性能等级10.9级及以下;3),4°斜垫,粗杆长度Ls≥2d,d>M20,性能等级12.9级;或 粗杆长度Ls<2d,d>M20,性能等级10.9级及以下;或粗杆长度Ls<2d,12.9级。 斜垫硬度:45HRC min。斜垫孔径:d≤3.5,+0.4;d≤5,+0.5;d≤7,+0.6;d≤10,+1;d≤16, +1.5;d≤24,+2;d≤39,+3。 斜垫孔深最薄处厚度:≥0.5d;斜垫孔周圆弧半径:d≤6,0.7;d≤12,0.8;d≤20,1.3;d≤39,1.6 ASTM F606 3.5条款:经过超过屈服点拉伸试验的样品不能用于楔负载试验;纽扣头内六角、沉头内六角 等头部强度低于螺纹和光杆部分强度的产品不做楔负载试验;断裂不得产生在头-杆过渡圆弧。 斜垫角度:1),英寸螺纹:螺纹尾接近头下1D的螺栓,直径1/4~3/4":6°;直径>3/4":4°;螺柱、法兰面螺栓,直径1/4~1":6°;直径>1":4°;其它螺栓,直径1/4~1":10°;直径>1":6°。 2),公制螺纹:螺纹尾接近头下1D的螺栓,直径M5~M20:6°;直径>M20:4°;螺柱、法兰面螺栓,直径M5~M24":6°;直径>M24:4°;其它螺栓,直径M5~M24:10°;直径>M24:6° 斜垫孔径及孔口倒圆半径:1),英寸螺纹:1?4–1?2: 0.03, 0.03;9?16–3?4: 0.05, 0.06;7?8-1: 0.06, 0.06;1 1?8-1 1?4: 0.06, 0.125;1 3?8-1 1?2: 0.094, 0.125;1 3?4–2: 0.094, 0.225;2 1?4–3: 0.125, 0.256。 2),米制螺纹:M5-M6: 0.5, 0.7;>M6–M12: 0.8, 0.8;>M12–M20: 1.6, 1.3;>M20–M36: 3.2, 1.6;>M36: 3.2, 3.2 ASTM A370 A3.2.1.5,A3.2.1.6条款:斜垫孔径及孔口倒圆半径:1?4~1?2:0.030 (0.76),0.030 (0.76);9?16~3?4:0.050 (1.3),0.060 (1.5);7?8~1:0.063 (1.5),0.060 (1.5);11?8~11?4: 0.063 (1.5),0.125 (3.2);13?8~11?2:0.094 (2.4),0.125 (3.2) ISO898 适用于:ds>=d2或ds≈d2;L>=2.5d;Lt>=2d(钢结构螺栓Lt<2d);螺柱总长>=3d;头部强度高于 螺纹和光杆部分强度 试验时夹具之间未旋合螺纹长度≥1.0d(钢结构螺栓夹具之间未旋合螺纹长度<1.0d);ds>d2的产品,断裂应出现在未旋合螺纹;ds≈d2,断裂应出现在未旋合螺纹或无螺纹杆部;加载速度:夹头自动移动速度<=25mm/分钟。 ASTM F606 3.4条款:夹具之间至少保留6牙(普通紧固件)或4牙(钢结构紧固件)螺纹;如未做规定, 断裂应出现在未旋合螺纹;加载速度:夹头自由移动速度不超过每分钟1.0"(或25mm) ASTM A370 A3.2.1.4条款:夹具之间至少保留6牙(普通紧固件)或4牙(钢结构紧固件)螺纹;如未做规定,断裂不得出现在头杆结合部位;加载速度:1/2屈服强度开始直到屈服点,夹头自由移动速度每分钟 1/160~1/16"(0.16~1.6mm),超过屈服点以后加载速度可以调整到不超过每分钟 1/20~1/2"(1.25~12.5mm);或者1/2屈服强度开始直到屈服点,加载速度每分钟10~100Ksi(70~690MPa) ISO898适用于:检测全尺寸断后伸长量;全尺寸0.0048d应变下的应力。ds>d或ds≈d;L>=2.7d; Lt>=2.2d;螺柱总长>=3.2d;头部强度或螺柱旋入端强度高于螺纹和光杆部分强度。试验时夹具之间未旋合螺纹长度=1.2d。加载速度:夹头自动移动速度,屈服点以下<=10mm/分钟,屈服点以上<=25mm/分钟。 ASTM F606 3.7条款:全尺寸拉伸断后伸长量。夹具之间至少保留6牙(普通紧固件)或4牙(钢结构紧固 件)螺纹;如未做规定,断裂应出现在未旋合螺纹; ASTM A370未规定全尺寸断后伸长量检测. 9.4 拉伸试验ISO898.1适用于:ds>d2或ds≈d2,L2≥2.5d,Lt≥2.0d,头部承载能力低于螺纹部分;试验时夹具间未旋合螺纹长度≥1.0d。夹头自由移动速度不超过每分钟25mm。 ASTM F606和ASTM A370未单独规定头部弱的外螺纹紧固件的轴向拉伸试验 9.5 拉伸试验ISO898.1适用于:ds=3ds,Lt>=1d的减径杆产品的轴向拉伸试验。加载速度:夹头自由移动速度不超过每分钟25mm。强度按照杆部直径计算。 ASTM F606和ASTM A370未单独规定减径杆螺栓的轴向拉伸试验 9.1 楔负载试验 9.2 轴向拉伸试验9.3 轴向拉伸试验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 不锈钢的强度是由各种因素不确定,但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因素是其中添加的不同化学因素,主要是金属元素。不同类型的不锈钢由于其化学成分的差异,就有不同的强度特性。(1)马氏体型不锈钢 马氏体型不锈钢与普通合金钢一样具有通过淬火实现硬化的特性,因此可通过选择牌号及热处理条件来得到较大范围的不同的力学性能。 马氏体型不锈钢从大的方面来区分,属于铁-铬-碳系不锈钢。进而可分为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在马氏体铬系不锈钢中添加铬、碳和钼等元素时强度的变化趋势和在马氏体铬系不锈钢中添加镍的强度特性如下所述。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在淬火-回火条件下,增加铬的含量可使铁素体含量增加,因而会降低硬度和抗拉强度。低碳马氏体铬不锈钢在退火条件下,当铬含量增加时硬度有所提高,而延伸率略有下降。在铬含量一定的条件下,碳含量的增加使钢在淬火后的硬度也随之增加,而塑性降低。添加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及二次硬化效果。在进行低温淬火后,钼的添加效果十分明显。含量通常少于1%。 在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中,含一定量的镍可降低钢中的δ 铁素体含量,使钢得到最大硬度值。 马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征是,在0.1%-1.0%C,12%-27%Cr的不同成分组合基础上添加钼、钨、钒、和铌等元素。由于组织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因而在高温下强度急剧下降。而在600℃以下,高温强度在各类不锈钢中最高,蠕变强度也最高。 (2)铁素体型不锈钢 据研究结果,当铬含量小于25%时铁素体组织会抑制马氏体组织的形成,因而随铬含量的增加其强度下降;高于25%时由于合金的固溶强化作用,强度略有提高。钼含量的增加可使其更易获得铁素体组织,可促进α’相、б相和x相的析出,并经固溶强化后其强度提高。但同时也提高了缺口敏感性,从而使韧性降低。钼提高铁素体型不锈钢强度的作用大于铬的作用。铁素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的特征是含11%-30%Cr,其中添加铌和钛。其高温强度在各类不锈钢中是最低的,但对热疲劳的抗力最强。(3)奥氏体型不锈钢 奥氏体型不锈钢中增加碳的含量后,由于其固溶强化作用使强度得到提高。 奥氏体型不锈钢的化学成分特性是以铬、镍为基础添加钼、钨、铌和钛等元素。由于其组织为面心立方结构,因而在高温

SUS304不锈钢高温力学性能的物理模拟.

304 不锈钢高温力学性能的物理模拟 关小霞田建军杨健 指导教师:杨庆祥胡宏彦博士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04 不锈钢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物理模拟。对模拟结果中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并结合断口附近组织形貌的观察,得出结论:金属的极限应力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在δ-Fe向γ-Fe转变的某一温度,金属塑性急剧下降;对断口附近金相组织及SEM分析,推测晶界处可能存在着元素偏聚或析出相现象。 关键词:304不锈钢;力学性能;物理模拟 1.前言: 双辊铸轧不锈钢薄带技术是目前冶金及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1],是直接用钢水制成2-5mm厚薄带的工艺过程。该技术可以大大简化薄带钢的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并形成低偏析、超细化的凝固组织,从而使带材具有良好的性能,被公认为钢铁工业的革命性技术[2、3]。但是,不锈钢经铸轧后,薄带表面会形成宏观的裂纹,从而降低不锈钢薄带的力学性能,影响其质量[4-6]。 国内外在双辊铸轧不锈钢薄带技术上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文献[7]对比了铸轧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薄带;文献[8、9]对铸轧304不锈钢薄带过程中高温铁素体的溶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文献[10]对不锈钢薄带铸轧过程中凝固热参数和组织进行了研究;文献[11-14]对不锈钢薄带铸轧过程中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文献[15]对铸轧304不锈钢薄带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文献[16]对304不锈钢在加热过程中的高温铁素体形核与长大和夹杂物在固-液界面的聚集进行了原位观察;文献[17]对薄带铸轧溶池液面进行了物理模拟;文献[18]对铸轧不锈钢薄带过程的凝固组织、流场、温度场及热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但是,缺少对铸轧不锈钢薄带表面与内部裂纹的生成机理、演变规律以及预防措施方面的研究。 在高温性能物理模拟方面,国内外也有不少研究。文献[19]应用THERMECMASTOR-Z热加工模拟机对奥氏体不锈钢的高温热变形进行了模拟试验;文献[20]利用Gleeble-1500试验机对铸态奥氏体不锈钢在1000-1200℃温度区间进行了热压缩试验;文献[21]从位错理论角度出发,对高钼不锈钢热加工特征与综合流变应力模型进行了研究。但是,对铸轧不锈钢薄带高温力学性能的物理模拟方面的研究却极少。

h不锈钢机械性能基础术语介绍

h不锈钢机械性能基础术 语介绍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17-4ph不锈钢机械性能基础术语介绍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此时应力不增加或开始有所下降,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 。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抗压强度(σlc) 材料试样受压力时,在压坏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5)抗弯强度(σcb) 材料试样受弯曲力时,在破坏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低合金结构钢为,合金结构钢为。 6)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①布氏硬度(HB)

紧固件机械性能说明之令狐文艳创作

1)紧固件的含义 令狐文艳 商品紧固件材料不用材料钢号,而用性能等级表达。 ①碳钢: a) 碳钢螺栓、螺柱和螺钉在GB/T3098.1-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中的性能等级的标代号由“·”隔开的两部分数字组成: 第一部分数字(“·”前)表示抗拉强度(σb)的 1/100; 第二部分数字(“·”后)表示公称屈服点(σs)或公称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σp0.2)与公称抗拉强度(σb)比值(屈强比)(σs/σb)的10倍。 这两部分数字的乘积为公称屈服点(σs)或公称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σp0.2)的10倍。 性能系列为:3.6,4.6,4.8,5.6,5.8,6.8,8.8,9.8,10.9,12.9。

例如:“8.8级”即为公称抗拉强度σb=800MPa,公称屈服点σs=640MPa。 b)螺母在GB/T3098.2-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 母粗牙螺纹》中性能等级的标记,当公称高度大于0.8D 时,用公称抗拉强度σb的1/100来表示性能等级,性能等级系列为:4,5,6,8,10,12;当公称高度大于或等于0.5D 且小于0.8D时(即扁螺母),用“0”及一个数字标记,其中数字表示用淬硬心棒测出的保证应力的1/100,而“0”表示这种螺母组合件的实际承载能力比数字表示的承载能力低,例如:0.4级即公称保证应力400MPa,实际保证应力380MPa。 c)紧定螺钉在GB/T3098.3-2000《紧固件机械性 能紧定螺钉》中的性能等级标记代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部分表示最低维氏硬度值的1/10,字母H表示硬度,性能等级系列为:14H,22H,33H,45H。例如22H即维氏硬度220。 d)平垫圈的性能等级标记代号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部分表示最低的维氏硬度值,字母HV表示硬度,性能等级系列为:100HV,140HV,200HV,300HV。例如:140HV即维氏硬度140。

GBT 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GBT 3098.6-2000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T 3098.6-2000 idt ISO 3506-1:1997 代替GB/T 3098.6-1986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steners Bolts,screws and studs made of stainless-steel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奥氏体、马氏体和铁素体耐腐蚀不锈钢制造的、在环境温度为15^25℃条件下进 行试验时,螺栓、螺钉和螺柱的机械性能。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其性能可能不同。 本标准适用的螺栓、螺钉和螺柱: 螺纹公称直径d<39 mm; 符合GB/T 192规定的普通螺纹; 符合GB/T 193规定的直径与螺距组合; 符合GB/T 196规定的基本尺寸; 符合GB/T 197规定的公差; 任何形状的。 本标准不适用于有特殊性能要求的紧固件,如可焊接性。 本标准未规定特殊环境下耐腐蚀性和耐氧化性,而在附录E(提示的附录)中给出了在特殊环境中 使用材料的一些信息。关于腐蚀和耐腐蚀的定义,见ISO 80440 本标准的目的在于对耐腐蚀不锈钢紧固件的性能进行分级。某些材料在空气中能使用到温度 - 200'C,而某些材料在空气中能使用到温度+800`C o温度对机械性能影响方面的资料,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 对高温或零度以下使用的耐腐蚀性、耐氧化性以及机械性能,必须由使用者与制造者按每一特殊场 合进行协议。附录G(提示的附录)给出了有关高温条件下含碳量对晶间腐蚀的影响情况。 所有奥氏体不锈钢紧固件在退火状态下,通常是无磁的;经冷加工后,有些磁性可能是明显的,见附 录H(提示的附录)。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2-1981 普通螺纹基本牙型 GB/T 193-1981 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直径1^600 mm) GB/T 196-1981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直径1^600 mm) GB/T 197-1981 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直径1 355 mm) GB/T 228-1987 金属拉伸试验方法(neq ISO 6892:1984) GB/T 230-19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231-19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idt ISO 898-1:1999) GB/T 4340.1-199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eqv ISO 6507-1:1997) ISO 683-13:1986 热处理钢、合金钢和易切钢第13部分:可锻不锈钢 ISO 3651-1.1976(将发行修订本)耐晶间腐蚀不锈钢的测定第1部分:奥氏体和铁素体一奥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