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2012年第·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0期

M ay2012

[摘要]9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特点,他们多数追求个性、平等,渴望交流,有着务实的学习观和对网络的高依赖性。结合《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特点,其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注重建

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树

立更积极的价值观、同时改进考评制度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5-0138-02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邱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90后目前已经成为了大学校园的主力军。由于生活

环境、成长经历的不同,90后心理和行为特征与80后有着较大的差别,这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认识90后大学生的特点,如何对他们“因材施教”成为了每一位大学教师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明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我们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结合一些研究者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及笔者的亲身体会,笔者将90后大学生的典型特点总结如下:

1.追求个性。90后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在“6+1”的家庭结构中,长辈们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在成长中,他们受到的关怀和爱护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代。家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努力地为他们提供最优越的物质环境,同时在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这使得90后一代喜欢并敢于释放个性。他们通常思维活跃,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角度和见解,并常常深信不疑。

2.追求民主平等、渴望交流。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一个政治氛围相对宽松而稳定的时代,他们追求民主平等、渴望交流,希望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被人肯定,自己的要求在沟通中能够得到满足。尤其对于90后大学新生来说,他们来到大学校园这个陌生的地方,要认识陌生的同学,了解未知的事物,需要他们多沟通和交流。因此,我们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并大胆质疑,他们坚持自己的见解并乐于与老师、同学分享,从而表现出更加活波、大胆的个性。

3.学习观务实。“90后”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多数都是从当前社会现实出发的,他们的学习目标相对务实得多。这与当前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紧张是紧密相关的。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社会经济变革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他们把学习目的定位于“将来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职业”。因此,大学生们对学习内容及课程体系都很关心,不少学生存在着对所学知识能否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担心。这使得他们更希望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也更喜欢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手段。

4.对网络依赖程度高。90后大学生成长于电子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和先进的网络资源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和多元化的信息,他们从小就具备了利用网络的本领。一些学生利用网络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协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有时候他们也表现出过度依赖网络的状况。比如,一些学生习惯于一遇到问题,自己不动脑筋思考,就直接去网络上寻找答案,这些学生往往感到离开了网络很多事情都无从下手。还有一些学生则不喜欢看书,满足于了解网络上面的一些知识片段,不重视系统知识结构的构建及高效学习方法的养成。所以,网络一方面可能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但另一方面也可能禁锢了他们的创新,削弱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特点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上注重管理学基础概念、原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学目标是学生基础管理思想的培养、管理技能的训练、管理艺术的熏陶和管理素质的养成。作为基础课程,这门课通常安排在大一上,它需要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因而这门课具有一定的过渡性的特点,即学生从高中对管理专业课一无所知的状态过渡到熟悉了解的阶段。

三、针对90后大学生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结合90后大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以及《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特点,笔者认为,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当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内容上注意由浅入深、逐渐推进,同时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法上注意采用参与性强的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以提高学习效果。具体的关键点如下: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网络时代的到来,加深了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观念上的冲突。传统的教学思想强调“教化”的作用,学生多处于被动地位。但作为信息时代的“90后”,他们接受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加,很多学生对某一方面知识比教师还了解得多,因此他们常常难以将老师看作是知识的权威代表。同时他们追求个性、自由,不喜欢被动接受陈旧知识。因此,他们希望老师能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和引导他们学习。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应该成为学习探究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相互学习。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生为本”,推动教学互动,才能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

138··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因和教育对策 2010-05-26 16:34 作者:梅喜萍查看:1372 90后是指改革开放富裕起来时出生的,以独生子女为主要群体的一代人。随着90后跨进大学并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大学生的思想也随之烙上“新新人类”的特殊印记。90后的思想比前几代人更加开放独立,肩负与生俱来的前所未有的责任。如何理解、教育和呵护90后大学生,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是我们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须探讨的课题。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因 90后是独生子女的第二代,他们的父母在改革开放中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所以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而且90后在出生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得到不断完善,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观念的发展,以及关于独生子女问题在全社会受到重视和反思,使到学校和家庭愈加重视对独生子女的培养,90后大学生的素质总体上比80后大学生有了相对大的提高。 (一)自信张扬,独立特行。 90后在出生时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普及,教育民主程度提高,学习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使90后获取信息更加快捷,知识更加丰富,也使他们在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和理性上超越了他们的前辈,在知识结构的复杂和多样性方面甚至知道或考虑得比老师还多。90后大学生思想上独立开放,行动上独立特行。他们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喜欢通过深度思考,争论和碰撞再认同,并结合实际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据了解,现在很多90后大学生报考我们学校的志愿是自己拿主意,这就反映了这一代人思想上的独立。同时,在我校陪同新生报到的家长中,“不放心孩子独自来校”是首要原因的比例在下降,同时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新生比例也在下降;大多数家长是抱着“了解学习环境,方便今后指导孩子,顺便旅游”的目的而来。这说明了90后大学生行动上的独立。90后正年轻,由于年轻,总让人自信,让人在言谈举止中洋溢出充满激情的气质。所以90后大学生非常乐意组织或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他们自信有能力搞好活动,并尽力在活动中展现自己才华,磨炼自已的斗志。 (二)思维方式开阔,价值观念更加西化。 从199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教育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使中国教育慢慢脱离死记硬背,思维定向的模式,迈向注重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个性教育。同时,90后所接受的学习方法教育也与前一代的大为不同,因此,90后大学生思维方式开阔。 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日益强盛的国力和富裕起来的人民,吸引全球各地物品涌入中国,各国交流日益广泛。90后从小就接触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在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中,90后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与前几代人有很大不同,思想价值、行为方式更明显的带上西方色彩。 (三)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强,个人规划长远。 90后的父母们刚成家立业,就遭遇国家经济转型,他们习惯的生活模式——“铁饭碗”被打破了,他们不得不在改革的阵痛中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强迫自己去学习新的生存技能,去重新选择职业和创业,奋斗使他们饱偿辛酸。90后耳闻目睹父母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惆怅,变革的社会使90年代出生的孩子普遍早熟,竞争欲望、财富意识强烈,创造能力、理财能力比前辈更强。对个人发展有计划性是90后大学生又一大特点。很多同学在大一时,对自己毕业后是出国,还是考研深造,或者直接就业,就有了方向。大二时,他们付诸实际行动,炒股,开网店,英语四级考试……大三时,他们已经在实施出国、考研或者就业计划的细节了,非常了不起。所以我们学校关于职业发展的讲座十分火爆,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社团组织就有两个。寒暑假也被90后大学生安排得满满的,预习大学课程,社会实践,考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1)电子教案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一)管理与管理学 1. 识记: (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 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P7) A、人际角色:a代表人 b 领导者c联络者; B、信息角色:b传播者a监督人c发言人; C、决策角色:a企业家b冲突管理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 (5)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识记: (1)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3)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 领会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b、标准化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d、差别计件工资制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 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_90后_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第25卷 第16期2009年8月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V ol.25 N o.16 A ug. 2009 “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王肇飞1,彭家龙2,王 丹3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学院,陕西西安710055;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2008年9月,“90后”已经开始加入高校新一届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终将取代“80后”,成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的新生力量。“90后”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的思想特征、心理特点因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只有准确把握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与时俱进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指导教育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更有效地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使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他们的思想行为特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90后”从小就生活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大变革和全球化不断加剧的复杂社会背景中,新事物、新观念不断产生,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对处于成长期的“90后”大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带着时代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思想独立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90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比“80后”更加优越,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深受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已经习惯了更多的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从家庭和社会进行索取。他们更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对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有更高的标准。此外,“90后”大学生出生于中国真理标准讨论趋于成熟并深入人心的年代,他们更习惯于经过亲身实践来接受前人的结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表现出强烈的思想独立意识。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并引导自己的行为。 1.2 对家庭依赖性很大,耐挫能力较弱 “90后”大学生追求思想独立,但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对家庭的依赖也很大。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家庭的中心地位减少了他们直接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机会,以致他们心理脆弱,耐挫能力较弱。根据最近武汉大学的一项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90后”大学生中,遇到挫折后,大部分人心理素质偏弱,72.3%的人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5.1%的同学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14%的新生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1.3 关注社会主流思想,但价值观更务实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开放,“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比他们的前辈更加丰富和趋于理性。据调查,“90后”大学生近七成都拥有电脑。他们更加依赖网络,也很善于利用网络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这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同时也相当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但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多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让他们的价值观更加务实,很多人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哲学。他们重视物质生活质量,同时他们的目标定位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功利性较强,更加重视与现实的结合。例如,有部分大学生把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作为入党的目的,反映出部分“90后”大学生在政治理论、政治观念上的混乱,以

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李志彬

第9卷第7期 2012年7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l.2012Vol.9No.7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2008年,“90后”首次成为大学新生进入高等院校。当前在校 大学生,主要是“90后大学生”即出生在1990年以后的青年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岁至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1]他们是目前高校的绝对主力军,由于他们的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鲜明变化,这要求高校要认真探究出一条适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首先则是要廓清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下面,笔者就此问题作一浅陋论述,以抛砖引玉、教于方家。 一、90后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特征 社会文化是社会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于社会关系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文化一般由心理和思想两个层次构成,其中,心理是指感觉、知觉、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功能的总称。相较于文化思想、文化理论而言,文化心理处于文化的最深层次,其作用与影响更为稳定和持久。 由于时代变迁,尤其是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于90后大学生而言,呈现出同以往迥异的心理特征和问题。可以说,他们正处于社会多维思想观念交汇的旋涡中心,因此也表现出社会转型时期鲜明的心理特征。 (一)自我意识凸现,但内心矛盾重重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及其与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形式。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 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和凸现创造了外在的条件和机遇, 并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注重自我,关心自我,热衷自我完善,追求自我实现。一方面,他们更为务实进取,更为强调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民主、自由意识凸显,能够大胆追求个体利益和个人需求,同时要求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认识到,要想谋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就要从社会需求出发,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这时常促使他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自觉设定和选择自我目标,从而有助于他们走向理性与 成熟。90后大学生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发展规律,总体上也合乎人的发展本性。 不过,9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明显的两面性。例如,他们在务实观念增强的同时,功利思想趋于严重;自我意识增强的同时,易于脱离实际奢谈———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热衷权利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等等。在心理发展上,90后大学生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一是锁闭性所导致的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归属感的矛盾;二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三是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四是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五是愿望、幻想与当前现实的矛盾;六是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之间的矛盾等。当然,这些矛盾的显现,是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过,如何化阻力为动力,有效解决这些矛盾,使他们心理发展更趋成熟,则给我们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竞争意识增强,但心理素质偏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机制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导向,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体系和认知结构。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已成为普遍认可的社会现实。这对于 90后大学生的成长而言,诚然有其强大的激励作用,即锤炼 了他们勇于挑战、敢于竞争的市场观念,以便在将来的社会中寻求更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缺失,他们思维品质并不完善,对竞争中的挫折所带来的失败和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遭受挫折,往往容易一蹶不振。 90后大学生明显有“智商”高于“情商”的趋势。他们大都 成长在物质生活较为富裕和关爱太多的环境中,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不善于正确处理自我完善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还没有确立立足现实,做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当不得不直面竞争中的挫折和失败时,他们的心理素质往往不堪一击,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在90后大学生当中,较为常见的两种情绪障碍是焦虑和抑郁。所谓焦虑,是指因对环境、人际关系、学习等不适应而感到不安、害怕;抑郁是指因持续的情绪低落、沮丧而感到前途无望。因此,高等教育要能够正确地分析与理解90后大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教育和引导他们在增强自信的 浅析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李志彬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摘 要:基于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变迁,以及社会转型、高校改革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潮之语境影响, 90后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相较上一代人发生了显著的突变。本文主要从90后大学生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和恋 爱婚姻观念三个方面对其时代特征做一扼要阐述。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时代特征;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婚恋观念 163··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其研究对象是一般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社会上的管理活动虽然十分复杂,性质多样,但是这些表面复杂多样的管理活动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性,即本质规律。《管理学原理》就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的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寻找客观规律,总结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用于指导管理实践。 本课程适用对象为管理类所有专业和经济类专业学生,总学时为64学时 二、课程内容概述: 《管理学原理》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二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入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管理环境与道德;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创新等管理的职能活动。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习管理的兴趣,了解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熟悉基本的管理工作程序,掌握基本的管理工具、方法,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释现实中的管理现象,运用基本的管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 四、教学方法 1、课程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式教学、团队学习、专家现场授课、学生课堂演讲等教学方式。 2、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式。即在课堂内或校园内,引入管理要素,建立仿真环境,营造管理情景,使学生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具体形式主要有:模拟公司系列实训、调查与访问、岗位见习、校园体验、管理游戏等。 3、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学术论文、理论前沿跟踪、企业经营管理实例、各类的相关参考书籍等)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课程考核方式

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2012年第·5 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0期 M ay2012 [摘要]9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特点,他们多数追求个性、平等,渴望交流,有着务实的学习观和对网络的高依赖性。结合《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特点,其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注重建 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树 立更积极的价值观、同时改进考评制度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5-0138-02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邱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90后目前已经成为了大学校园的主力军。由于生活 环境、成长经历的不同,90后心理和行为特征与80后有着较大的差别,这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认识90后大学生的特点,如何对他们“因材施教”成为了每一位大学教师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明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我们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结合一些研究者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及笔者的亲身体会,笔者将90后大学生的典型特点总结如下: 1.追求个性。90后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在“6+1”的家庭结构中,长辈们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在成长中,他们受到的关怀和爱护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代。家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努力地为他们提供最优越的物质环境,同时在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这使得90后一代喜欢并敢于释放个性。他们通常思维活跃,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角度和见解,并常常深信不疑。 2.追求民主平等、渴望交流。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一个政治氛围相对宽松而稳定的时代,他们追求民主平等、渴望交流,希望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被人肯定,自己的要求在沟通中能够得到满足。尤其对于90后大学新生来说,他们来到大学校园这个陌生的地方,要认识陌生的同学,了解未知的事物,需要他们多沟通和交流。因此,我们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并大胆质疑,他们坚持自己的见解并乐于与老师、同学分享,从而表现出更加活波、大胆的个性。 3.学习观务实。“90后”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多数都是从当前社会现实出发的,他们的学习目标相对务实得多。这与当前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紧张是紧密相关的。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社会经济变革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他们把学习目的定位于“将来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职业”。因此,大学生们对学习内容及课程体系都很关心,不少学生存在着对所学知识能否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担心。这使得他们更希望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也更喜欢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手段。 4.对网络依赖程度高。90后大学生成长于电子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和先进的网络资源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和多元化的信息,他们从小就具备了利用网络的本领。一些学生利用网络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协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有时候他们也表现出过度依赖网络的状况。比如,一些学生习惯于一遇到问题,自己不动脑筋思考,就直接去网络上寻找答案,这些学生往往感到离开了网络很多事情都无从下手。还有一些学生则不喜欢看书,满足于了解网络上面的一些知识片段,不重视系统知识结构的构建及高效学习方法的养成。所以,网络一方面可能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但另一方面也可能禁锢了他们的创新,削弱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特点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上注重管理学基础概念、原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学目标是学生基础管理思想的培养、管理技能的训练、管理艺术的熏陶和管理素质的养成。作为基础课程,这门课通常安排在大一上,它需要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因而这门课具有一定的过渡性的特点,即学生从高中对管理专业课一无所知的状态过渡到熟悉了解的阶段。 三、针对90后大学生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结合90后大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以及《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特点,笔者认为,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当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内容上注意由浅入深、逐渐推进,同时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法上注意采用参与性强的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以提高学习效果。具体的关键点如下: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网络时代的到来,加深了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观念上的冲突。传统的教学思想强调“教化”的作用,学生多处于被动地位。但作为信息时代的“90后”,他们接受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加,很多学生对某一方面知识比教师还了解得多,因此他们常常难以将老师看作是知识的权威代表。同时他们追求个性、自由,不喜欢被动接受陈旧知识。因此,他们希望老师能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和引导他们学习。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应该成为学习探究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相互学习。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生为本”,推动教学互动,才能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 138··

管理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9)讲课教案

2015年第二学期《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 参考答案 第一大题:简答题 1、简述管理环境的分类。 答: 以影响因素在组织内还是在组织外为标准,可以将管理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类。 内部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的对组织管理活动发生影响的诸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组织内的人、财、物等因素,它影响甚至是决定组织活动的效率和规模。文化环境是指出在组织内存在并影响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条件。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外部环境是存在于组织之外的不以组织的意志为转移的对组织管理活动发生影响的诸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特定环境和一般环境。特定环境是指与组织有直接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主要包括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者、政府部门、社会利益维护团体。一般环境是指与组织有间接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 2、简述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权变理论又称应变理论或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无条件适用于一切组织的最好管理方法,因此,管理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情况寻找不同的答案和方法。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管理学家卢桑斯(F. Luthans)以及英国女学者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等人。其主要观点包括: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内的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即管理者所选择和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因此,如果环境条件一定,为了更快达到目标,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管理模式。 3、简述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答: 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是指纯经济观和社会经济观。 纯经济观的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他们认为,企业只能参加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活动,承担社会责任会违反了利润最大化原则;企业的权力已经很大,再承担社会责任会导致权力更大,且企业管理者不具备承担社会职能的专门技能;在缺乏大众一致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背景下,贸然行动会导致失败。 社会经济观认为: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能力决定其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该回应社会诉求,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目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增加长期的利润。 4、简述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 答: 头脑风暴法是“风暴思考之父”奥斯本提出的,其原则是:明确限定范围,明确具体要

90后大学生有那些特点

一、“90后”心理特点 1、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 “90后”的大部分大学生都热情、开放、充满活力,善于言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热情、开放、能言善辩是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在陌生人面前他们表现的比较沉默,不善言辞。让人感觉比较清高。从通过部分学生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与同学交流并不多,他们的交往范围仅限于同宿舍同学,有的学生甚至在宿舍也很少说话,同学会反映他比较孤僻之类的,遇到事情也从来不和周围同学说,时间长了,别的同学也会觉得他们不合群,不好交往,渐渐的大家会习惯于他们的沉默,遇到事情也很少与其交流。这样,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孤独、被忽视。 2、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 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希望别人打扰,讨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多的管自己的事情,但与此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比较多,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很少自己洗衣服、做家务,因此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依赖上对父母的依赖非常大。另外,由于独生子女,被宠习惯了,与人分享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学校里和室友、同学也会存在矛盾,事情也不愿意和同学交流,感觉孤独,对父母存在很强烈的情感依赖,但同时又不愿意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时刻存在矛盾心理。 3、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90后”的大学生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但学习能力也很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不能安于现状。并且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 4、责任感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 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历史使命感、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别人,只关心自己、关心什么时候买房、买车等,这是社会普遍认为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学生成长起来的社会背景与60、70年代的人有很大的区别。60、70年代的人经历了最艰苦的生活,深刻体会到了共产党给人民带来的自己当家作主的生活,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有强烈的爱国情怀。“90后”的青年呢,正如网上的一些文章显示的,他们生下来生活就有好的生活,父母的呵护,不知道什么叫苦,他们不需要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发展,除了父母、老师教育自己要好好学习以外,没有人告诉他们还需要关注学习以外的事情,因此,他们就显的对国家、对社会关注不够,责任感不太突出。 但是,关键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90后”的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5·12”大地震中很多大学生争先恐后的捐钱、献血等,灾难中相互帮助、舍己为人的感人事迹,出现了很多小英雄。 5、心理承受力不强 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比较特殊,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有很大好转,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比以前好,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也会更多。而且父辈们自己吃了很多苦,都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再受苦,想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即使自己再累,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几乎物质上有求必应;另外,孩子受到整个家庭的完全照顾和爱护,除了学习以外什么事情都不用干,整个家庭都以这个孩子为中心,他们可以任意发脾气,家长无条件的接受。这些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从来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一旦遇到挫折就感到像天塌了一样,觉得世界一片灰暗。 6、人际交往存在欠缺 有研究表明,“90后”的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存在一定欠缺,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在社交场合十分拘谨,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形象、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地苛求别人。对他人的言行吹毛求疵、挑剔、猜疑,缺乏理解、尊重、同情心;不懂宽容,不会设身处地为别

管理学原理教案

《管理学原理》教案 【课题一】人类的管理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培养与形成学生对管理的历史演化、不同时期、不同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观点、管理历史的演进规律的认识能力;对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难点】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导入新课】为什么需要学管理 ●提问:1、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什么地方不需要管理?——管理与人类同在 2、你所知道的管理是什么? 【教学内容】 一、史前的积累 史前管理实践与思想为近代管理奠定基础:为人类认识管理过程奠定了理解的基础为企业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制度背景为管理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对管理技术进步提出迫切而现实的需要。 二、古典管理理论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制要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中操作。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激励工人努力工作。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应来一次“精神革命”。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 2、法约尔——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 六种经营活动、五大管理职能、14条管理原则 3、马克斯·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一、巴纳德——一般组织管理原理:组织论的管理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组织平衡、管理人员的职能。 三、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一)霍桑试验 (二)工人是社会人 (三)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四)行为科学 【小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有:管理理论的史前积累、古典管理理论和近

浅谈关于90后大学生就业观

浅谈关于90后大学生就业观 就业观是一个人对就业的认知和态度,它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就业方面的具体体现,它指导着一个人的求职行为,对求职成功具有导向作用,指引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90后大学生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职场,他们在就业理想、就业选择、就业目标上表现出明显的新特点。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劳动就业体制的变革,使得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比较严峻。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关系大学生自身和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正是在这样的形式下,迫使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观念逐渐增强,尤其90后的影响最为深刻,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就业观念:一种是大学生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没有收入,感觉在社会上的地位下降,自己的经济问题解决不了,故不得不想方设法找“工作”,以实现自己的经济自立、不再依靠父母的基本目标;第二种是大学毕业生早就意识到靠政府分配工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第三种是是从众心理,看到周围的大学毕业生都忙于找工作,自己岂能闲在校园中碌碌无为的被同龄人淘汰,被社会所淘汰。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稳步发展的重要问题。面对当前的高强度的就业竞争压力,90后大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主要体现在对工作环境和薪资水平要求都很高,择业目标过于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部分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突出,社会价值观淡化,部分90后大学生的工

作价值观是切合实际的,值得肯定的;但仍有不少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是不可取或是不切实际的,其显示出来的主要问题是: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了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现象,比如,自己心目中的职业和现实中的职业不相匹配而不想就业,或者觉得以自己的实力不适合做那样的低等的工作,这样的种种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首先,应该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必不可少的前提。在大学里,校园文化坏境对以后的不同职业的价值判断和认可度往往会影响到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标准和依据,所以积极的引导大学生调整正确的就业心态,降低期望值,打破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多数大学生选择职业动机是锻炼自我,提高自身能力,这些以个人发展观为择业标准的,注重趋向于给自己带来实际物质财富的工作,从而避开对社会有贡献的工作,当然也有一些大学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实现自己自身价值的基础上为国家付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向国家想要的职业和人才靠拢,去选择这样的工作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目标。同时地域的限制对择业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离家近的城市就业,有些人也想去大都市但由于就业竞争压力过大而避免去,虽然繁华的城市机遇大同时挑战也很大,而且物价水平高消费自然也就自认而然高,然而偏远地方的则希望回自己的家乡,愿意到基层就业。

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2011年12月刊 156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随着90后的大学生渐渐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90后大学生们的成长环境、社会影响、接触的新鲜事物与思想等诸多方面原因塑成了他们特有的性格和特点,这就给高校的管理与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培养好90后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就是一个必须解决并且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一、90后大学生的几个显著特点及成因: 1、自信、张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9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父母在“90后”的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在变大,不少很多90后都有一技之长,比如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再加上接触新事物较多,所以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出自信、个性张扬的一面。90后大学生从懂事开始,就与网络一起成长,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无论是手机、宽带、MP3、MP4、数码产品等,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前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 2、自私,集体观念淡薄,承受能力差,缺少责任感。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独生子,而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青少年时代生活条件多数不好,生怕他们吃苦受罪,所以对“90后”的他们疼爱有加,久而久之养成了“90后”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习惯。家里就一个孩子的“90后”们从小就一个人玩、缺少心与心的沟通与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知道什么是忍让、不知道什么是协作。很多“90后”都是在父母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很多事都是由父母长辈们包办,“90后”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是怎么回事,而离开父母到了大学校园他们就面临着竞争的压力,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的环境中,这些常常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常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会感觉人生毫无意义,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就造成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为人服务的意识。对很多社会现象不闻不问,更谈不上参与了,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少政治追求。 3、追求高档次、高品位的生活,缺少吃苦精神,没有耐性,有强烈的反叛心里。90后大学生是在祖辈和父母的疼爱与呵护下长大的,可以说吃的、穿的、用的几乎是想要就可以得到满足的一代,这样养成“90后”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背后支持消费的能力也更强。服装、电脑、手机、IT 产品等都追求名牌。许多90后大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母、学校一些不甚合理或和他们不能接受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敢于公然提出。但有时反叛意识会出现偏差,比如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一些学生对很多问题不能够用社会化的思维来看待。动辄以民主、自由、权利为理由评价学校的人和事,却往往忽视了社会常识。比如在制止学生使用违规电器时,有的学生讲为什么住在学校的老师可以用,这是不平等。 二、90后大学生的教育办法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素质,提高服务育人意识。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方法,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真正做到为了学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工作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正确、恰当、有效的工作方法达到管理育人,科学育人的目的。 其次,从师生到朋友,从交友到交心,从强压倒感化。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尽快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目前工作中所遇到现实问题。从师生到朋友可以让学生们更主动、更愿意与我们交流,让学生排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地位戒心,放下心理包袱,这样才能实现从交友到交心,只有了解到学生心里的真实想法,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样做起学生的的思想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作为学生工作的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训斥和惩罚来压服或制服学生的工作方法,利用和学生们交心的的机会,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来感化他们,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最后,建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大学生管理不单单是学生工作者的事,教师和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作为辅导员的我们不要把所有责任都自己扛,要积极发动教师和家长,只有三方统一协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们接触学生时间长,而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接触学生,他们掌握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第一手材料,如果我们能主动与教师们建立良好通畅的沟通渠道,从教师手里拿到第一手材料,可以让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正确的找到切入点,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我要与家长保持联系,从家中那里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并且有点问题做到及时和家长沟通,听取家长意见,做到全方位了解学生,让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有针对性。 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高 华 刘凤利(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摘 要:90后大学生是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大学生,他们具有自信、张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自私,集体观念淡薄,承受能力差,缺少责任感、追求高档次、高品位的生活,缺少吃苦精神,没有耐性,有强烈的反叛心里等思想特点,这些新特点对高校的思政工作构成了挑战。由此,本文研究了90后大学生的几个显著特点及成因,并提出90后大学生的教育办法。 关键词:高校 90后大学生 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左小平,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8-140 [2]梁丽营.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2). [3]刘毓,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J],教育探索,2003,(5):55-561 [4]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3). [5]王晓丽.二战后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6):30-33. 作者简介:高华(1978.4—),女,吉林松原,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辅导员;刘凤利(1980.1—),男,吉林松原,长春工业大学辅导员。

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

9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也导致少年犯、追星族、网瘾、暴力叛逆等刺激反应现象的出现,这些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既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又没有把优秀的传统价值继承下来,导致“90后”一代中的很多青少年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他们迫切需要孝心、爱心和感恩心的教育,学会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 90后的一些典型特点: 1. 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 2. 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 3. 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 4. 往往具有成年人很难理解的古怪爱好; 5. 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 6. 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 7. 市场消费观念强烈,但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 8. 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 9. 网络时代的广阔事业,信息和知识丰富,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90后的偏差: 1. 很多孩子学习焦虑 2. 自私且承受挫折能力弱: 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会不自觉的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甚至遇

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 3. 嫉妒心比较强: 有些学生嫉妒心比较强,看不惯别人比他(她)强,我没有的别人不能有,不允许别人比我“拽”,否则他们就会搞些小动作,甚至会想方设法让你“拽不起来”。 4. 有强烈的反叛意识: 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这是这一代人的显著特点,但是有些时候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说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的学生)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 5. 极力表现与众不同 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看看大街上的青少年,已经有部分男生戴着耳环、打着耳钉、染了发,有些女生刻意模仿自己喜欢的**韩明星的穿着打扮。 6. 对网络十分依赖 青少年上网现象被称为“网络海洛因”,也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迷恋网络的孩子,也有求助心理咨询的,他们往往都知道迷恋网络的害处,又无法控制自己,老想往外面跑。 社会对90后的关注点

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与特点浅析

2012年第07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7,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3期) Total No .283 收稿日期:2012—03—08 作者简介:高晓华(1973—),女,山西吕梁人,德州学院经管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与特点浅析 高晓华 (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当今大学校园中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正在学生中间蔓延,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随着“90后”大学生开始进入大学校园,作为在社会经济和政治大变革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消费行为引起许多人的关注。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与特点,提出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建议。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特点;消费道德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1)07—0031—02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一)成长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大变革时代“90后”的成长背景处于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探索与确立时期, 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通过教育机制传导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使他们的生活、学习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与父辈或祖辈所处的农业社会相比,他们面对的是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推进时代。 (二)家庭模式多数是“4+2+1”模式 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90后”一代的 家庭模式普遍为“4+2+1”模式,来自祖辈、父辈的 关爱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人。加之应试教育的特点使 学校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导致“90后”大学生与社会 处于相对隔离状态,是被宠爱的一代。 (三)价值观趋于复杂化“90后”的价值取向多样化、复杂化,消极与积极并存,主体性与功利性并存。既不太喜欢形而上的东西,也不喜欢谈论空泛而高远的理想。这导致部分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凸显,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但同时,他们的竞争意识、利益意识和生存意识更加强烈,崇尚独立自主,追求独立空间。 二、“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与特点(一)消费行为1.超前消费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90后”的消费意识与 祖、父辈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消费时考虑更多的不再是经济状况,而是个人喜好,甚至可以借 钱购买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他们标志性的消费方式。 2.时尚消费“90后”大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敏锐地把握潮流,时尚手机、时尚笔记本、流行服装等等成为他们消费和追捧的对象。这些支出大大超出了他们的经济能力,但仍然受到家长的支持,甚至出现了“90 后”独有的“开学经济”现象。3.盲目攀比消费“90后”所处的年龄阶段自尊心、好胜心较强,自觉意识低,其消费容易受到他人消费行为的影响。错误地把消费水平作为家庭经济状况的衡量标准,为了显示家庭经济地位的优越性,盲目地追求高消费,“只买贵的,不买对的”。4.恋爱行为消费 恋爱支出也是“90后”大学生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本没有自己的经济收入,但受社会风气影响在恋爱方面的消费比例很大。情侣一起吃饭、逛街、游玩等费用构成大学生恋爱的基本开支,让经济尚不独立的大学生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二)消费特点1.依赖性消费为主 大学生本身属于特殊消费群体,既没有稳定经济收入,又缺乏创造稳定收入的能力,是纯消费者。他们的购买力只能建立在其家庭收入基础之上,他们的消费行为便成为依赖性消费。调查结果显示: 1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