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计量期末论文

金融计量期末论文
金融计量期末论文

楚雄师范学院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查卷A卷课程金融计量分析考查时间:2016_年12月28_日班级2014 级统计4班姓名大大学号20140623102

1问题重述

1.1问题背景

1938年,弗雷德里克?麦考利首先提出了久期( Duration,简记为D)的概念,久期是指现金流支付时间的加权平均,权重是每期支付的现金流的现值在所有现金流的现值总和中所占的比例,即以每期支付的现金流的现值除以所有现金流的现值总和。在下载的债券分析中,它用来衡量债券价格变动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一项现金流的现值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现金流的时间长短、每期现金流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率的高低、

现金流的分布情况等。因此,现金流的风险不能单纯以时间长短来衡量。为了合理地衡量现金流的风险,也就是现金流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

1.2提出问题

(1)设某证券面值为1000元,到期收益率为10%期限为20年,试计算在息票率为5% 10% 15%青况下债券的久期。

(2)设某债券面值为1000元,到期收益率为10%期限为20年,试计算在不同票面利率情况下债券的久期,并画图显示计算结果,从而得到债券的久期与息票率的关系。

2问题分析

设有一种期限为n的债券,每期流入的现金流为CF t t =1,2,...,n,通常

CF t t =1,2,...,n-1是指第1期至第n-1期各期利息的流入,CF t为最后一期利息和本

金的总和。若期限结构曲线水平,即每期现金流的贴现率都为r,则该现金流的现值为:

PV< C S

tm (1 + r)

而久期的公式为:

D = 1J tCF t

PV td 1 r t (1)期限相同的不同现金流,现金流的支付方式不尽相同,久期也不同。久期综合考虑了现金流到期之前的全部现金流特征,它比到期期限更适合测算现金流的时间特性。久期作为度量现金流对市场利率的敏感程度的指标,被广泛的应用于现金流的风险度量。通常认为久期越长,现金流对利率变动所产生的变动幅度越大,从而风险也越大。

1.久期视为现金流支付时间的加权平均

将久期的计算公式(1)变形可得到

严 _ CFt/(1+J

其中,权重、=—n

「恰为各期现金流的现值与各期现金流的现值总和的

送CF t 心+r J

t 4

比值(所有现金流的权重之和等于 1),因此久期可以看成是现金流支付时间的加权平

均。

有定义修正的久期D*为:

此处r 为每年计息一次的贴现年利率,若债券的年付息次数不止一次,则有

年贴现率 年付息次数

2.久期视为债券价格相对贴现率的弹性

将债券的久期理解为债券价格对贴现率(市场利率和市场收益率)的弹性,可以很 容易地利用久期来度量债券价格的波动性和度量债券风险。

n

CF

将债券的价格公式 P

t

t 两边对贴现率r 求导数可得:

y (1 + r ) dP _ J t CF t

_

1 J t CF t

_ D P

dr t 丑(1 +r j 1 +r tm (1 +r )

1 + r

由以上公式可以推出如下的两个结论 : (1)久期可看作为债券价格对其贴现率的弹性。

dP/ P 债券价格的变化率 二 D = ----------------------------

dr / 1 r

贴现率的变化率

dP / P

d r /1 r 表示债券价格的变化率对贴现率的变化率的比值,称为“债券价

— J tCF PV 1 r

£茁

1

」?t t t4 PV

t4

式中,

格对贴现率的弹性”,它描述了债券价格的变化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由于贴现率与

价格呈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债券价格对贴现率的弹性为负值,显然,其绝对值等于久期。 (2)久期近似地度量债券价格的波动性(风险)

dr

1 r

?讦较小时,dP . :P 。因此,当.:r 较小时,有

—或也P 拓一DxP 汉也r/(1+r ) p

1 r 或

利用上面的公式就可以通过久期来度量债券价格的波动性,即市场利率变化会对债 券价格造成多大的变化。

又由修正久期的定义,有

:_D r 或 P : _D P r

3基本程序及符号说明

3.1基本程序

1.等时间间隔债券久期计算

在Matlab 中,在没有给定交收日和到期日的情况下, 计算等时间间隔的周期性的现

金流的久期和修正的久期的函数为

cfdur 。函数的命令为:

[Duratio n,ModDurati on ]=cfdur (CashFlow,Yield )

3.2符号说明

Durati on —久期,又称麦考利久期;

ModDurati on —每年计息一次的修正的久期;

CashFlow —现金流量,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Yield —到期收益率,是当债券的所有将来发生的现金流的现值之和与债券目前的市 场价格相等时

的折现率。

班级 2014 级统计4班

姓名

大大

学号 20140623102

公式

dP/P d r / 1一J 可重新表述为:

dP P 由微分学知识可知,当

4结果分析

久期刻画了债券价格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它有效地度量了债券的风险。影响久期的主要因素不只是息票率,还有到期期限和市场利率(贴现利率或到期收益率),这三个因素对于债券的组合管理都很重要。

我们以等时间间隔债券的久期计算为例,在Matlab中程序运行函数(1)的输出的

结果,有息票率为5% 10唏口15%分别对应的久期(Duration ),分别为10.7412、9.3649 和

8.8105,修正久期(ModDuration)分别为9.7647、8.5136和8.0095。我们可以看出,在到期时间和到期收益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债券的久期随着债券票面利率的上升而递减;付息债券的久期总是小于它的到期期限。

在Matlab中程序运行函数(2)的输出的数据,建立表格如下表 4.1所示

图4.1债券久期与息票率的关系图

―在输出的图4.1中,实线表示债券的久期与息票利率的趋势走向,虚线表示的是债券的修正久期与息票利率的趋势走向。

从计算结果及图形都可以看出,并得到以下结论:

(1)在到期时间和到期收益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债券的久期随着债券票面利率的上升而递减,但递减的速度越来越慢。

(2)零息债券的久期就等于它的到期期限,付息债券的久期总是小于它的到期期限。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__________的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和_________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_________数据、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和__________检验。

经济管理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宏观经济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宏观经济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学和管理学不断地融合加深,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能找到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学领域广泛地使用,能更好提升工作效率,基于这点,文章对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关地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经济管理 为了更全面地得知大数据统计在经济管理领域上的运行情况,合理有效运用大数据统计方法,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确保企业稳定发展,因此,对大数据分析方法在管理领域以及经济上的应用、以及大数据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方面中运用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最后对

如何完善和加强大数据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方面中的运用提出了观点。 一、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经济管理方面中运用的意义 (一)经济管理领域1.企业在运营的时候,需要根据有关的政策,对企业业务产品和发展方向做出的调整,这就得需要多个部门积极配合和参与,尽快地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方案;采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能把企业有关的运营数据进行整合,及时地为企业领导部门做出反馈的信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简化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流程,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2.现如今随着全球经济开放性的加大,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外资企业的冲击,这就得要求企业在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为企业发展制定行之有效的生产经营战略,在制定这些战略之前,需要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市场的信息进行收集整合,为决策提供保障和依据。

(二)经济宏观领域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企业的运营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能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市场上行业发展形势得到一个很好的判断和分析,在这些操作之前需要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对行业发展形式的了解,能更好地为企业结构做出合理的调整,对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在管理领域以及经济上的应用 (一)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1.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是降低企业资金风险、确保企业资金资源得到有效地使用的重要环节,通过采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能更有效地把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管理者在决策的时候,提供有效的决策保障,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良好地分析,能更好地为企业投资评估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2.在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中,财务的工作压力是很大,往往需要重复一些操作,致使工作效率和财务管理效率过低,间接影响了财务有关数据的准确性;通过使用大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

计量经济学论文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1、因素分析 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所以,模型假定为 LnY=β0+β1㏑X1 +β2㏑X2 + μ 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 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

如何用EViews计量软件帮金融类论文建模分析

Eviews7.2 金融论文计量教学 根据我以往写论文所用到的检验方法,特别总结出这篇《如何用EViews计量软件帮金融类论文建模分析》,其中有基本操作、单位根检验、VAR模型估计、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希望能够帮助有这方面需求的同学们排难解疑。 关键词:单位根 VAR Granger 脉冲响应方差分解 目录 一、录入数据 (2) 二、取对数 (7) 三、单位根检验 (8) 四、VAR模型 (13) 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18) 六、脉冲响应 (20) 七、方差分解 (22)

一、录入数据 写金融类论文,常常会用到股市的日数据,而股市是一周5天制的时间序列数据,因此,一般按照(很多事实证明一般都是错的)下面这样创建文件,File—New--Workfile如图1-1 图1-1 然后录入数据:打开Quick—Empty Group,从Excel文档直接复制粘贴到下面数据录入窗口,如图1-2

图1-2 再然后,我们会发现,数据和样本区间不一致,如下图1-3: 图1-3 相信不少同学在这里就抓狂了,尼玛这EViews咋这么难啊!!!

这是因为股市日数据属于不规则类型的时间序列数据即非规范日期数据,关于这类数据如何导入到EViews软件中的问题,相信很多写论文的同学们遇到过,下面将为同学们介绍正确的导入不规则时间序列数据的方法。 首先,创建一个新的Excel文档,把想录入的数据依列排好,注意A列就是数据的日期,后面才是选用的样本数据,而第一行是各数据的英文缩写。如下图1-4所示: 图1-4 然后保存文档,例如:另存为:桌面/Book1.xlsx(注意关闭该Excel 文档,文档处于打开状态将影响下面的导入数据步骤) 其次,打开EViews点击左上角的File—Open—Foreign Data as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1)

1、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 i i ?Y =101.4-4.78X (45.2)(1.53) n=30 R 2=0.31 其中,Y :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 :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 (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i ?Y 而不是i Y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i u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答:(1)系数的符号是正确的,政府债券的价格与利率是负相关关系,利率的上升会引起政府债券价格的下降。 (2)i Y 代表的是样本值,而i ?Y 代表的是给定i X 的条件下i Y 的期望值,即?(/)i i i Y E Y X =。此模型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出的回归结果,左边应当是i Y 的期望值,因此是i ?Y 而不是i Y 。 (3)没有遗漏,因为这是根据样本做出的回归结果,并不是理论模型。 (4)截距项101.4表示在X 取0时Y 的水平,本例中它没有实际意义;斜率项-4.78表明利率X 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引起政府债券价格Y 降低478美元。 2、有10户家庭的收入(X ,元)和消费(Y ,百元)数据如下表: 10户家庭的收入(X )与消费(Y )的资料 X 20 30 33 40 15 13 26 38 35 43 Y 7 9 8 11 5 4 8 10 9 10 若建立的消费Y 对收入X 的回归直线的Eviews 输出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var Adjusted R-squared 0.892292 F-statistic 75.55898 (1)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及解释能力。 (2)在95%的置信度下检验参数的显着性。(0.025(10) 2.2281t =,0.05(10) 1.8125t =,0.025(8) 2.3060t =,0.05(8) 1.8595t =) (3)在95%的置信度下,预测当X =45(百元)时,消费(Y )的置信区间。(其

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范文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宏观经济学》学年论文 题目最低工资调整对东莞经济的影响 系别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张三 指导老师黎伟 2013年月

摘要 2010年3月18日广东省人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调高该省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并相应提高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超过21.1%,该标准从今年5月1日起执行。 调高最低工资到底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三方面研究。通过对了解东莞人群的薪金以及劳动成本占企业成本的状况来分析最低工资调整对东莞的企业、居民和经济的总体影响来说明了调整最低工资所带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最低工资不仅可以缓解贫富矛盾滋生的问题提高广大工人的工资,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而且还缓解了民工荒问题、加速了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东莞最低工资经济影响

目录 绪论 (1) 一、东莞目前的工资状况 (1) (一)东莞企业各职位的薪金状况 (1) (二)东莞最低工资的人群状况 (3) (三)东莞企业的基本状况 (4) (四)劳动力成本与东莞企业生产成本的关系 (4) 二、对居民的影响 (5) (一)提升人民收入,共享发展成果 (5) (二)调整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6) (三)缓解了贫富差距 (7) 三、对东莞企业的影响 (8) (一)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削弱了一部分企业的竞 (8) (二)有利于吸引更多劳动力来莞工作 (9) (三)迫使了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9) 四、对东莞经济总体的影响 (10) (一)有利于东莞经济的稳定发展 (10) (二)加速了东莞企业转型升级 (10) (三)收入增加带动了东莞消费增长 (11) 五、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范文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劳动力,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全世界近1/4 的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计量经济学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计量经济学论文 15130322 张佳伟 GDP与CPI和贷款总额的关系 摘要:众所周知,GDP作为一个比较有说服性的统计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今天我所要研究的,是GDP和居民消费指数和贷款总额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CPI 涨幅与GDP 增幅经历了几轮波动,1997年之前的几轮经济高增长,物价都出现了明显的高涨幅;1998-2008 GDP连续11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但物价涨幅却保持低位运行,经济运行从高增长高物价向高增长低物价转变,反映了CPI涨幅与GDP 增速相关关系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贷款总额既然作为一个经济指标,其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影响,至于这个影响程度的大小,如果要具体形象的反映出来,就必须要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办法,去分析CPI和贷款额这两者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影响。 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手段可以知道,居民消费指数CPI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贷款总额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办法对于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形象的测算和研究。 为了确定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决定运用eviews软件对相关的变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为合理的方程以及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异方差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和自相关检验。(为了更加精确的进行变量之间关系数据的测算,使用了eviews8.0版本进行实证分析)

1、确定变量 我们确定“GDP ”为被解释变量,“CPI ”和“贷款总额”为解释变量。 2、建立模型 Y=0β+1βP+2βX+c (c 为随机扰动项) 3、数据处理 此为1992-2008年度的GDP 、CPI 以及贷款额的数据。 年度 GDP (Y ) 居民消费指数(P ) 贷款额(X ) 1992 26923.5 282 26322.9 1993 35333.9 305.8 32943.1 1994 48197.9 320 39976 1995 60793.7 345.1 50544.1 1996 71176.6 377.6 61156.6 1997 78973 394.6 74914.1 1998 84402.3 417.8 86524.1 1999 89677.1 452.3 93734.3 2000 99214.6 491 99371.1 2001 109655.2 521.2 112315 2002 120332.7 557.6 131294 2003 135822.8 596.9 158996 2004 159878.3 645.3 178198 2005 183217.4 698.2 194690 2006 211923.5 766.4 225347.2 2007 257305.6 849.9 261691 2008 300670 926.4 303468 (数据来自人民网) 4、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模型 (1)建立工作文件:启动EViews ,点击File\New\Workfile ,在对话框“Workfile

以往《计量经济学》作业答案

以往计量经济学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1-2.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 答: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是研究经济现象中的具体数量规律(或者说,计量经济学是利用数学方法,根据统计测定的经济数据,对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经济数量关系进行研究)。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即计量经济学方法或理论计量经济学;二是应用,即应用计量经济学;无论是理论计量经济学还是应用计量经济学,都包括理论、方法和数据三种要素。 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随机关系;二是因果关系。 1-4.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1)设定理论模型,包括选择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3)估计模型参数;(4)模型检验,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型预测检验。 1-6.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预测检验。在经济意义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检验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大小是否与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经济理论所拟订的期望值相符合;在统计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即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包括随机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模型预测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对样本容量变化时的灵敏度,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于样本观测值以外的范围。 第二次作业: 2-1 答:P27 6条 2-3 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基本假设?违背基本假设的计量经济学模

宏观经济论文宏观经济指标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宏观经济指标论文 宏观经济与股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摘要]本文运用2008-2010三年间的月度宏观经济指标与上证股指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探讨影响股指涨跌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大小,并简要分析其作用时滞。 [关键词]股票指数宏观经济指标相关性分析 一、宏观经济对股票指数影响的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是影响证券市场大盘走势的最基本因素。证券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中发展,同时又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股市的运行与宏观的经济运行应当是一致的。 本文在宏观经济指标中选取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广义货币供应量M2、新增信贷额、财政收支、进口和出口额等多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 1.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当存在通货膨胀时,代表人民币间接贬值,将导致股市上涨以配合利率的相对降低,从而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上涨因素,相反,CPI的值相对较小则会预期人民币升值,利率上扬,股市将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2.广义货币(M2):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流通中现金M0,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0加上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三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1加上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3.新增信贷:中国股市跟信贷新增贷款正相关,信贷投放得多,股指就会走高;投放少就会走低,股市主要还是资金推动型,而市场上的资金,最重要的来源就是银行信贷,股市和新增贷款的走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4.财政收支关系对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发生影响,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财政收大于支出为财政盈余,采用结余政策和压缩财政支出,可以减少社会总需求,给过热的经济降温,股市应呈现下跌的趋势;财政收不抵支出为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需求,拉动经济的功效,股市会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强势。 5.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的增加或减少,特别是净出口额直接反应本国对外经济,净出口额增加,意味贸易顺差,将对股市是利好影响,股市会上涨。相反,净出口额为负,则表明本国对外经济逆差,股市相应下跌。 二、相关性实证检验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学院 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 晋兆晖 290508210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我国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虽然各地区的经济消费结构会有所差异,但总体还是有绝大部分相似之处的。分析之后最终促使消费需求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计量经济模型居民消费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储蓄 一、选题背景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消费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一国或某一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其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一点无论在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中还是在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中都得到证实。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我国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财政及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但是居民存款额依然居高不下,居民消费虽有增长却不能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管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来分析,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都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运行及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十分重要。我们可以运用研究的结果来分析现状并制定正确的应对方针,这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变量的选择分析 根据传统的凯恩斯消费理论,消费需求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同时就是增加自己的银行储蓄为以后的购房、养老、医疗保健做准备,这对居民的消费支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可支配收入这一因素必须选取为模型的解释变量。 居民储蓄是影响居民最终消费的直接因素,居民储蓄越多,最终消费就越少,储蓄越少,最终消费支出就越多。 物价水平对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会有影响,即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支出,当居民的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涨,则消费支出增加;反之,居民收入不变,若物价下跌,则消费支出减少。对于物价水平,选择通货膨胀率来反映。 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的指标,也是需要被列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详细版

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 潘省初

第一章 绪论 试列出计量经济分析的主要步骤。 一般说来,计量经济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陈述理论(或假说)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3)收集数据 (4)估计参数 (5)假设检验 (6)预测和政策分析 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扰动项? 为了使模型更现实,我们有必要在模型中引进扰动项u 来代表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其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相对而言不重要因而未被引入模型的变量,以及纯粹的随机因素。 什么是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 试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周期(即按固定的时间间隔)收集的数据,如年度或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财政赤字或某人一生中每年的收入都是时间序列的例子。 横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点收集的不同个体(如个人、公司、国家等)的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世界各国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全班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等都是横截面数据的例子。 估计量和估计值有何区别? 估计量是指一个公式或方法,它告诉人们怎样用手中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去估计总体参数。在一项应用中,依据估计量算出的一个具体的数值,称为估计值。如Y 就是一个估计量,1 n i i Y Y n == ∑。现有一样本,共4个数,100,104,96,130,则 根据这个样本的数据运用均值估计量得出的均值估计值为 5.1074 130 96104100=+++。 第二章 计量经济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略,参考教材。

请用例中的数据求北京男生平均身高的99%置信区间 N S S x = = 4 5= 用 =,N-1=15个自由度查表得005.0t =,故99%置信限为 x S t X 005.0± =174±×=174± 也就是说,根据样本,我们有99%的把握说,北京男高中生的平均身高在至厘米之间。 25个雇员的随机样本的平均周薪为130元,试问此样本是否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原假设 120:0=μH 备择假设 120:1≠μH 检验统计量 () 10/2510/25 X X μσ-Z == == 查表96.1025.0=Z 因为Z= 5 >96.1025.0=Z ,故拒绝原假设, 即 此样本不是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某月对零售商店的调查结果表明,市郊食品店的月平均销售额为2500元,在下一个月份中,取出16个这种食品店的一个样本,其月平均销售额为2600元,销售额的标准差为480元。试问能否得出结论,从上次调查以来,平均月销售额已经发生了变化? 原假设 : 2500:0=μH 备择假设 : 2500:1≠μH ()100/1200.83?480/16 X X t μσ-= === 查表得 131.2)116(025.0=-t 因为t = < 131.2=c t , 故接受原假 设,即从上次调查以来,平均月销售额没有发生变化。

宏观经济学论文

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姓名:许玲 学号:14313105

【摘要】本文从现状出发,将从多个角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给出一些对策。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业,就业市场分割 近些年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调越来越严重,人才供给可以说远远大于人才需求,特别是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难更显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的表现是人才供给太过充裕和人才需求紧缩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考大学变得越来越容易,并且逐渐在下一代年轻人中成为一种趋势,也许要不了几年,大学教育可能会成为一个普遍的教育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当今大学生已不是过去的大学生一样的天之骄子——深受社会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剧: ①庞大的大学生队伍涌入人才市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巨大冲击,数据显示,2001年大学毕业生仅114万人,到去年为止已经增加到727万,预计今年的毕业生人数将会增长到749万。而据统计2009-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75%之间;②面对残酷的现实,虽然大学生不断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遭遇“毕业即失业”的不幸,历年未就业人员累计已达到100 多万左右,总计2014 年要解决近900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高校与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拐点,

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和2014年中国GDP增长下降到百分之七点多,保8难以持续。同时多年来结构相矛盾充分暴露,一方面是产业结构的矛盾,热的太热,冷的太冷,比如房地产,股票基金等行业近几年被炒得越来越热,而制造业,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则越来越被冷落,年轻一代可以说很少有人会愿意做这些,除非是实在找不到工作的。另一方面是分派结构的矛盾,积累过多,基本建设规模大,形象工程耗资多,工资分配低,群众收入少,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严重。 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多数企业遭遇低增长、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经济状况。同时,因为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我们外向型企业也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外贸订单明显减少,加之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那些以出口为主的中小型企业处境十分艰难,而这些企业正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对象。收入的减少迫使他们想尽办法节省开支,减少员工数量正是节省开支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企业通不招收新员工的方法减少人工成本,这样人才市场的需求量顿时大大下降,这就使原本十分艰难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泛滥,大学生已经不值钱了。 但是,大学生真的已经过剩了吗?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 年我国从业人员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学教育水平的人员为主体,占75%左右,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4.7%,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 年。这种受教育程度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5%,

金融工程期末论文

本科期末作业 (2011届) 题目:市场新信息对股价影响的实证 分院: 金融学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2014年6月完成时间:

市场新信息对股价影响的实证(或案例) 金融工程这门课是这学期刚刚接触的一门课程,对于里面的内容作为一个金融方面的学生,有些并不是完全陌生的。虽然是作为一门专选课来进行学习,但是通过老师的认真尽职,风趣的讲课方式使我们对书面上各个方面的内容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那通过一个学期对金融工程的学习和理解,我现在以市场新信息对股价的影响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实证。 股票价格的变动及变动趋势一直是资本市场备受关注的问题,它影响着股票市场的稳定及投资者的策略。股价的变动主要受市场哪些信息的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股票市场的一般规律,为更好地完善资本市场提供参考意见。 影响股价的因素有多重多样的,如果市场发布的信息是以这些影响因素为基础的,那这些因素必然影响到股价的波动。那么,本文结合我国股市波动的实例,将这些因素大致的分为这三点:(1)股票的内在价值,比如增股,分股,重组股票以及配股等;(2)股价随投资者对各种因素的信息预期的变化而波动,比如一种新信息的出现,是利好消息会增加股民的信心;(3)股价波动是诸因素形成合力作用的结果。现在就这几个方面分析这些因素市场新信息的发布对股价有何影响。 首先,从大的方面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信息的发布将对股价产生什么影响?国家的重大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其股票价格会被推高,而国家限制的产业,股票价格会受到不利的影响,例如政治对深灰公用事业的产品和劳务进行限价,包括交通运输、煤气、水电等,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公用事业的盈利水准,导致公用事业公司股价下跌;国家货币政策的改变,会引起市场利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股价变化;税收政策方面,能够享受国家减税免税优惠的股份公司,其股票价格会出现上升趋势,从而调高个人所得税,由于影响社会消费水准下跌,引起商品的滞销,从而对公司生产规模造成影响,导致盈利下降,股价下跌。这些政治因素对股票市场本身产生的影响,即通过公司盈利和市场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动。下面从利率调整和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价影响来进行具体分析。 为什么利率的升降与股价的变化呈反向运动的关系呢?这主要有3个原因:①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而且还会使公司难以获得必需的资金,这样,公司就不得不消减生产规模,而生产规模的缩小又势必会减少公司的未来利润。因此,股票价格就会下跌。反之,股票价格就会上涨。②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评估股票价格所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值因此会下降,从而,也会使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票价格则会上升。 ③利率上升时,一部分资金从投向股市转向银行储蓄和购买债券,从而会减少市场上的股票需求,使股票价格出现下跌。反这,利率下降时,储蓄的获利能力降低,一部分资金又可能从银行和债券市场流向股市,从而,增大了股票需求,使股票价格上升。既然利率与股价运动呈反方向变化是一种一般情形,那么投资者就应密切关注利率的升降,并对利率的走向进行必要的预测,以便在利率变动之前,抢先一步对股票买卖进行决策。对利率的升降走向进行预测,应侧重注意如下几个因素的变化情况:①贷款利率的变化情况。由于贷款的资金是由存款来供应的,因此,根据贷款利率的下调可以推测出存款利率必将出现下降。②市场的景气动向。如果市场兴旺,物价上涨,国家就有可能采取措施来提高利率水准,以吸引居民存款的方式来减轻市场压力。相反的,如果市场疲软,国家就有可能用降低利率水准的方法启动市场。③资金市场的松紧状况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准。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准,往往也能影响国内利率水准的升降和股市行情的涨跌。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中,金钱是没有国界的,如果海外利率水准低,一方面会对国内的利率水准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吸引海外资金进人国内股市,拉升股票价格上扬。反之,如果海外水准上升,则会发生与上述相反的情形。

宏观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论文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家和记者常用的表达方式,意思是一个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往年的增长率。更一般地来探讨,经济增长的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需要商品与劳务潜在生产力之扩大(亦即生产可能曲线向外扩张)。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粗放型和集约型。根据总量生产函数分析和资本产出弹性与劳动产出弹性的计算,可将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进行分解,即由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和由要素生产率提高导致的部分。如果要素投入量增加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如果要素生产率提高引起的经济增长比重大,则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分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二者有时还是互相交叉的。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应坚持以下三条原则:(1) 是否有利于持续、协调的经济增长;(2) 是否有利于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3) 是否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即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改善和使环境得到保护等。 度量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度量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量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三大要素,分别是投资、出口和消费。 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统计数据。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

支持经济增长的人认为它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并且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正增长一般被认为是整体经济景气的表现。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数,即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往年减少,就叫做经济衰退。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持续减少,才被称为经济衰退。 决定经济增长的有: 1、市场因素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进行的,一是通过要素投入带动经济增长;二是通过投资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来推动经济增长;三是通过投资促使知识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二是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投资需求是指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对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缩小投资需求,则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首先对投资需求与经济增长作系统研究的凯恩斯,他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了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投资乘数理论。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支出

分数:______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人均GDP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及政府 支出 系别:国贸系 班级:国本五 学号: 2012016533 姓名:张璐 指导老师:岁磊

【提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衡量宏观经济的经济指标之一。本人认为人均GDP具有社会公平和平等的含义,它直接反映了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的变化与居民消费水平、税收以及政府支出有着莫大的联系,因此,本文选取了1990-200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试验和分析。 【关键字】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税收、政府支出 具体数据如下: 图1数据收集 注: Y: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每年每人)(单位:元) X1:居民消费水平(单位:亿元) X2:国家税收(单位:亿元) X3:政府支出(单位:亿元)

由此,我们可得到Y与X1 、X2、X3的散点图,如下: 图2 Y与X1 图3 Y与X2

图4 Y与X3 由图我们可以发现Y与X1 X2 X3都有比较明显的线形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eviews7 命令框中输入:LS Y C X1 X2 X3回车 所以我们得到以下结果:Y=-275.7004+0.763471X1+0.330198X2-0.069827X3 在现有的学习中,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单位根检验及协整的方法,所以对模型的平稳性暂时不作考虑。

若不考虑单位根检验,直接用我们在前几章学习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1.拟合优度:我们由表可知,,修正的可决系数为,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在F分布表中查出临界值,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居民消费水平、税收和我国政府支出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3.T检验:对于C、X1、X2的系数,t的统计量的绝对值都>2.179,都通过了检验,而X3的系数的t统计量为-2.033472,在df=12、α=0.05的情况下,t统计量应大于2.179,显然X3的系数不能通过T检验。 根据经验判断无法通过第一步检验的原因很可能是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4.我们对X1 X2 X2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在命令框中输入:COR X1 X2 X3回车得到以下结果: 可以发现X1、X2、X3之间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 运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 模型的回归结果为: 模型的回归结果为:

金融统计论文

学生姓名:何雨芹 学号:41108065 学校:西南财经大学 课程:金融统计分析

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风险度量——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摘要 本文利用VaR模型通过2013年1月4日至2014年10月30日我国银行间 同业拆借市场每日加权平均利率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基于GARCH模型的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风险测度GARCH族模型(GARCH(1,1)/TARCH(1,1)/EGARCH(1,1)),得出以下结论: t分布不适合描述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序列的分布状况,广义误差分布能较好刻画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分布;根据样本数据,现阶段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风险也较低。 关键词:VaR模型同业市场拆借利率GARCH族模型

一、文献综述 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头寸调剂的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以来, 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下稳步发展, 目前已形成全国统一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格局,生成了全国统一的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China inter -bank offered rate,CHIBOR),它是我国货币市场最早市场化的利率,也是目前唯一直接的市场利率,能够十分灵敏的反应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状况,因此可视为我国货币市场上的基准利率。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人,利率结构体系的完善和合理,我国金融市场的成熟,金融衍生工具的丰富,各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经验的逐渐成熟。商业银行可以逐步向先进的利率风险度量模型演进。从而跟国际先进风险管理水平接轨,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而银行间同业拆借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沿阵地,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96年,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具备了运用VaR模型的客观条件。再加上VaR模型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模型,用它来研究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应当是有一定研究价值的。 VaR模型源自马科维兹于1952 年创立的基本均值—方差模型,蒂尔.古尔迪曼被视为“风险价值”这一术语的创立者,该理论一经提出就迅速得到学者的关注。国外已有很成熟的关于V aR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Jeremy Berkowitz(1999)提出了新的评价VaR的方法,Tean-Philippe Bouchaud和Marc Poters(1999)提出了如何利用金融资产波动的正态性去简化计算复杂的非线性组合VaR;大部分学者在计算风险价值VaR值时,都以金融时间序列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和无条件方差为假设前提,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时间序列数据并不严格符合这一假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有学者提出了半参数模型和广义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模型)等模型,大大丰富了VaR的计算方法。Kees Koedijk(2001)将V aR风险管理模型应用于资产组合选择和资本资产定价,并指出由于资产组合收益率呈现出尖峰肥尾的特征,这会导致传统的均值-方差模型存在低估风险资产组合所面临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投资风险。 在国内,近几年关于VaR的实证研究已经越来越丰富和深入,早在2000年初,国内就有学者王春峰、万海辉和李刚指出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VaR值所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的计算方法。之后也有一批学者相继提出了对VaR计算方法的改进,同时,VaR方法的应用研究开始受到重视。杜海涛(2000)在《VaR方法在证券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一文中在市场指数风险度量、单个证券的风险度量、基金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及确定配股价格等方面运用了VaR方法。他认为沪深两市的指数。单个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都服从正态分布,在这一前提下去计算资产的VaR值并进行模型检验,得出了较好的结果。以他的研究为代表,早期的关于VaR的实证研究多集中在证券市场。迄今为止,将VaR方法运用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研究还不太丰富,但就我刚才所说,在我国面临重大金融市场改革的前提下,银行间的同业市场越来越重要,对它进行风险度量分析时非常必要的。 现有研究下,郑尧天和杜子平(2007)选择隔夜拆借利率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用组合正态VaR方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其进行建模,经后验区间检验发现蒙特卡罗模拟法的估计结果更为理想;冯科和王德全(2009)以2002年6月4日至2009年3月31日期间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隔夜拆借和7天拆借品种的预测模型,并度量了其利率风险。得出通过选择适当滞后阶数的ARMA-GARCH类模型,可以有效地刻画同业拆借利率的动态特性:t-分布和g-分布下的模型能更好地捕捉同业拆借利率序列的尖峰厚尾性,同业拆借利率存在显著的自相关性、风险溢价效应和波动的反杠杆效应,即利率上升时的波动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