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地质学

储层地质学
储层地质学

第六章储层非均质性

第一节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及分类

一、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

油气储集层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影响,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上都存在不均匀的变化,这种变化就称为储层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地下油、气、水运动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储层的均质性是相对的,而非均质性是绝对的。在一个测量单元内(如岩心塞规模),由于只能把握储层的平均特性(如测定岩心孔隙度),可以认为储层在同一测量单元内是相对均质的,但从一个测量单元到另一个测量单元,储层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如两个岩心塞之间的孔隙度差异,这就是储层非均质的表现。测量单元具有规模和层次性,储层非均质性也具有规模和层次性。一个层次的非均质规模包含若干低一级层次的测量单元(如小层单元包括若干个岩心测量单元)。

另一方面,储层性质本身可以是各向同性的,也可以是各向异性的。有的储层参数是标量(如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其数值测量不存在方向性问题,即在同一测量单元内,沿三维空间任一方向测量,其数值大小相等,换句话说,对于呈标量性质的储层参数,非均质性仅是由参数数值空间分布的差异程度表现出来的,而与测量方向无关。有的储层参数为矢量(如渗透率),其数值测量涉及方向问题,即在同一测量单元内,沿三维空间任一方向测量,其数值大小不等,如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差别。因此,具有矢量性质的储层参数,其非均质性的表现不仅与参数值的空间分布有关,而且与测量方向有关。由此可见,矢量参数的非均质性表现得更为复杂。

二、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

1.Pettijohn (1973)的分类

Pettijohn (1973)对河流沉积储层按非均质性规模的大小提出了一个由大到小的非均质性分类谱图,划分了五种规模的储层非均质性(图6—1),即层系规模(100m级)、砂体规模(10m级)、层理规模(1~10m级)、纹层规模(10~100mm级)、孔隙规模(10~100μm级)。

2.Weber (1986)的分类

Weber(1986)根据Pettijohn 的思路,也提出了一种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体系(图6-2)。但在他的分类中,不仅考虑储层非均质性的规模,同时考虑了非均质性对流体渗流的影响。他将储层非均质性分为七类:

(1)封闭、半封闭、未封闭断层

这是一种大规模的储层非均质性。断裂的封闭程度对油田区内大范围的流体渗流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断层是封闭的,就隔绝了断层两盘之间的流体渗流,实际上为渗流隔板;如果断层没有封闭,那么断层就成为-大型的渗流通道。

(2)成因单元边界

成因单元边界实质上是沉积相边界,亦是岩性变化边界,且通常是渗透层与非渗透层的分界线,至少是渗透性差异的分界线。因此成因单元边界控制着较大规模的流体渗流。

图6—1 Pettijohn (1973)的储层非均质性分类(以河流沉积储层为例)

(3)成因单元内渗透层

在成因单元内部,具不同渗透性的岩层,它们在垂向上呈带状分布,从而导致了储层在垂向上的非均质性。

(4)成因单元内隔夹层

在成因单元内不同规模的隔夹层对流体渗流具有很大的影响,它主要影响流体的垂向渗流,也影响流体的水平渗流。

(5)纹层和交错层理

由于层理构造内部纹层方向具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流体渗流亦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影响注水开发后残余油的分布。

(6)微观非均质性

这是最小规模的非均质性,即由于岩石结构和矿物特征差异导致的孔隙规模的储层非均质性。

(7)封闭、开启裂缝

储层中若存在裂缝,那么,裂缝及其封闭和开启的性质亦可导致储层非均质性。

从上可以看出,Weber 的分类方案在考虑非均质规模的同时,特别注重储层非均质性对流体渗流的影响。

3.Haldorsen (1983)的分类

Haldorsen(1983)根据储层地质建模的需要,按照与孔隙平均值有关的体积分布将储层非均质性划分为四种类型(图6-3),即:

(1)微观非均质性(Microscopic Heterogeneities ),即孔隙和砂颗粒规模。

(2)宏观非均质性(Macroscopic Heterogeneities),即岩心规模。

(3)大型非均质性(Megascopic Heterogeneities),即模拟模型中的大型网块。

(4)巨型非均质性(Gigascopic Heterogeneities),即整个岩层或区域规模。

图6—2 Weber(1986)的储层非均质性分类

4.裘亦楠(1992)的分类

裘亦楠(1992)将碎屑岩的储层非均质性由大到小分为四类,这也是我国油田生产部门通常使用的储层非均质性分类。

(1)层间非均质性

包括层系的旋回性、砂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特殊类型层的分布、层组和小层的划分。

图6—3 Haldorsen(1983)的储层非均质性分类

(2)平面非均质性,包括砂体成因单元连通程度、平面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及非均质程度以及渗透率方向性。

(3)层内非均质性

包括粒度韵律性、层理构造序列、渗透率差异程度及高渗段位置、层内不连续薄泥质夹层的分布频率和大小、全层规模的水平/垂直渗透率比值等。

(4)孔隙非均质性

孔隙非均质性指砂体孔隙、喉道大小及其均匀程度,孔隙喉道的配置关系和连通程度。这些性质直接影响油田开发过程中注入剂的驱替效率。

裘亦楠的分类方案与前述几种分类一样,也考虑储层非均质性的规模,但更注重油田开发生产的实用性。

除上述分类方案外,还有宏观非均质性、中观非均质性、微观非均质性的分类,另外还有人采用大型、中型和小型非均质性的分类方案。

5.本书采用的储层非均质分类方案

综合上述储层非均质性分类的优点,本书提出了一个储层非均质的综合分类体系(表6-1)。

表6-1 储层非均质性综合分类

分类原则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油田开发生产的实用性;

(2)非均质性的规模;

(3)储层性0质(储层连续性、储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喉道等)。

为此,首先按照我国油田生产部门的实用分类(包括裘亦楠的分类),将储层非均质性分为层间、平面、层内和微观非均质性,实际上,这是储层非均质性在不同侧面的表现形式。层间非均质性属于多层规模,平面和层内非

均质性属单层规模。所谓多层规模包括含油层系规模(测量单元为油组)、油组规模(测量单元为砂层组)、砂层组规模(测量单元为单砂体)等多个层次,重点突出层间的非均质性(多层次的空间非均质性),包括分层性、层间渗透率差异程度、层间隔层及层间裂缝。单层规模相当于小层规模(由于相变的原因,一个油层在横向上可出现分叉合并),重点突出砂体的平面非均质性和层内非均质性,两者是描述单砂体储层非均质性的两个方面。平面非均质性重点描述砂体及其属性参数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包括砂体几何形态、各向连续性、裂缝和断层的平面分布、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层间渗透率的差异程度;而层内非均质性着重描述储层性质的纵向变化及纵向非均质程度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包括砂体粒度韵律、渗透率韵律、层理构造的渗透率各向异性、层内夹层、层内裂缝、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比值以及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层间非均质性也涉及到平面问题,如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的平面变化。

微观非均质包括孔隙非均质性、颗粒非均质性及填隙物非均质性。测量单元为一个或几个孔隙大小,而研究规模在现阶段最大只能达到样品规模,即通过样品分析来研究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如通过样品的铸体薄片分析研究孔隙的形状、大小的分布,或通过样品的压汞分析研究喉道的大小的分布。如何将微观非均质性的表征规模扩展到砂体规模,在目前是一个难点,也是今后的攻关研究方向。

第二节储层非均质性表征

一、层间非均质性

层间非均质性是指砂体之间的差异,包括层系的旋回性、砂层间的渗透率非均质程度、隔层分布及层间裂缝特征等。研究层间非均质性是划分开发层系、决定开采工艺的依据,同时,层间非均质性是注水开发过程中层间干扰和水驱差异的重要原因。层间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相的控制。我国陆相湖盆中大多数沉积体系的流程短、相带窄、相变快,往往为多种成因类型的砂体叠加成一套储集层,因而层间非均质性一般都比较突出。

1.沉积旋回性

沉积旋回性是指各类沉积环境形成的不同性质砂体和隔层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是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的成因,也是储层层组划分对比的依据。

根据我国各油田的实践,陆相盆地沉积旋回一般可以分为五级。一、二级旋回是反映盆地构造演化、盆地沉降和抬升背景上形成的沉积层,旋回之间有不整合和(或)沉积相的明显变化,这二级旋回的划分一般在区域储层评价中在盆地范围内解决。在油田开发中,储层层组的划分对比主要依据三、四、五级旋回。

三级旋回代表湖盆水域的扩展与收缩。不同三级旋回之间地层是连续的,常有湖侵层分隔。它是形成油组的基础。油组是在油田范围内有一定厚度的、分布稳定的隔层分隔的储层段,适用于开发层系的划分。油组间隔层在现有采油工艺技术条件下最好能达到5米以上,最小不能小于3米。

四级旋回是沉积条件变化所形成的沉积层,是划分砂岩组的基础。砂岩组是在油组内根据储层性质的差异和隔层的稳定程度进一步划分的次一级储层单元。它适应于开发区块范围内的分层开采工艺的实施。

五级旋回是同一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微相单元,如三角洲前缘的一次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或一次河口坝沉积,相当于开发地质研究中的单层。单层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储油(气)砂层,上下有隔层分隔,砂层内部可构成一个独立的流体流动单元。然而,由于陆相沉积环境相变的复杂性,单层在横向上可能出现分叉、合并甚至尖灭。

由此可见,层间非均质具有不同的层次,即油组之间的非均质、砂层组之间的非均质和单层之间的非均质。

2.分层系数与砂岩密度 主要表征一套储层内砂体分布的复杂程度。

(1)分层系数

分层系数是指一套层系内砂层的层数。由于相变的原因,在平面上同一层系内的砂层层数会发生变化。可用平均单井钻遇砂层层数来表示(钻遇砂层总层数/统计井数)。分层系数愈大,层间非均质愈严重,油层开采效果一般越差。大庆油田的统计结果表明,开发层系内砂层层数越多,单层厚度越小,则油层的动用率越低。

(2)砂岩密度

砂岩密度指垂向剖面上的砂岩总厚度与地层总厚度之比,以百分数表示,相当于砂地比(%)及国外文献中常用的净总比(NGR,即net/gross ratio)另外,可根据各井钻遇的分层系数及砂岩密度,进行平面成图,以反映层间差异的平面变化。

3.砂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在一套储集层内,由于砂体沉积环境和成岩变化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砂体渗透率的较大差异。这是划分开发层系和决定开采工艺的关键。在划分开发层系时,必须充分注意二点:一是开发层系之间必须有稳定的隔层(且无裂缝贯穿),另一是开发层系内砂层间渗透率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会严重影响开发效果。例如若对几个渗透性差异较大的油层采用合层注水开发的话,注入水会优先进入高渗透层驱油,而往往会在较低渗透层中形成剩余油区,因为高渗层水驱启动压力低,容易水驱,而较低渗透率层由于水驱压力相对较高,吸水能力相对较弱,水驱油效率相对较低,从而造成不同油层的水驱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形成剩余油区,影响总体开发效果。大庆油田用流管法进行了研究,将原油性质相同的两个油层同时开采,若渗透率相差一倍,采收率为52.29%;若渗透率相差4倍;采收率为49.27%,若渗透率相差8

倍,则采收率为46%,可见层间渗透率差异越大,油田采收率越低,开发效果越差。

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可用以下统计方法或指标来表示:

(1)层间渗透率分布形式

主要描述各砂层的平均渗透率在剖面上的分布情况,表现各砂层平均渗透率的差异程度及最高渗透率层在剖面上的分布位置。如在图6-4中,层间

渗透率差异较大 ,最大渗透率为210×10-3μm 2(位于6小层),最小渗透率

为30×10-3μm 2,位于8小层。

图6-4 胡状集油田沙三中段10砂组各小层渗透率分布型式图

(2)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 K n K K

V n i i k ∑=-=

12/)( (3)层间渗透率突进系数 K K T k max =

(4)层间渗透率级差

min

max K K J k = 式中 K max ——最大单层平均渗透率;

K min ——最小单层平均渗透率;

K i ——第i 层平均渗透率;

?K ——各层渗透率平均值;

n ——n-总层数。

大庆油田统计结果表明,对于三角洲前缘亚相开发层系,渗透率级差小于3的层系,不出油的层占12%,渗透率级差大于3的层系,不出油的层占86.3%。对于河流相开发层系,渗透率级差小于5的层系,不出油的层占13.5%,渗透率级差大于5的层系,不出油的层占61.2%,可见,层间非均质性对储层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对于这种情况,要采用分层开采工艺技术,以克服层间非均质带来的矛盾。

4.层间隔层

隔层是指分隔不同砂体的非渗透层,如泥岩、粉砂质泥岩、膏岩等,其横向连续性好,能阻止砂体之间的垂向渗流。隔层的作用是将相邻的油层完全隔开,使油层之间不发生油、气、水窜流,形成两个独立的开发单元。同样,层间隔层具有层次性,即油组之间的隔层、砂岩组之间的隔层和单层之间的隔层。对于隔层,应对以下方面进行描述:

(1)隔层的岩石类型

碎屑岩储层中的隔层岩性一般以泥岩为主,亦有少量的蒸发岩和其它岩类。

(2)隔层在剖面上的分布位置

(3)隔层厚度在平面上的变化情况

5.构造裂缝

穿层裂缝易引起油层间的流体窜流,这对注水开发的影响极大,因此,要充分重视描述构造裂缝在不同岩性、不同厚度储层中的产状、性质,密度及其穿层程度。

二、平面非均质性

平面非均质性指单一油层砂体的几何形态、各向连续性、连通性以及砂体内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平面非均质性对于井网布置、注入水的平面波及效率及剩余油的平面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1.砂体几何形态及各向连续性

(1)砂体几何形态

砂体几何形态受控于沉积相。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砂体,一般都具有其各自的几何形态。如冲积扇砂体呈扇状或锥状,分流河道砂体往往呈条带状,河口坝砂体常呈叶状体,如此等等。一般以砂体长宽比对其几何形态进行分

类和命名。据此将砂体几何形态分为六类:

①席状砂体:平面上呈等轴状,长宽比近于1∶1,大片分布,面积从几平方公里至几十平方公里。

②土豆状砂体:长宽比等于或小于3∶1,分布面积小,形似“土豆”零星分布,多为小透镜状砂体。

③条带状砂体:长宽比介于3∶1和20∶1之间,一些顺直型分流河道砂体即属此类。

④鞋带状砂体:长宽比很大,大于20∶1。

⑤树枝状砂体:属伸长状砂体,通常较为弯曲并有分枝。树枝状分流河道砂体即属此类。

⑥不规则状砂体:形态不规则,一般有一个主要延伸方向,但在其它方向也有一定的延伸,为多次水流改道形成的复杂成因的砂体。

(2)砂体的连续性

这是定量描述砂体规模的重要指标,与开发工程直接相关。砂体各向连续性的描述内容包括:

①砂体各向长度(m),特别是砂体宽度和宽厚比。

②钻遇率,即钻遇砂体井数占总井数的百分率。

砂体连续性按其延伸长度可分为以下五级:

一级:砂体延伸大于2000米,连续性极好;

二级:砂体延伸1200-2000米,连续性好;

三级:砂体延伸600-1200米,连续性中等;

四级:砂体延伸300-600米,连续性差;

五级:砂体延伸小于300米,连续性极差。

我国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沉积砂体,连续性总体较差,特别是侧向连续性,因而普遍采用密井网开发,注水开发井距大多在300米以下,至今一些小型河流砂体储层在经济井距下无法注水开采。

砂体的连续性受到沉积相的控制。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在致力于研究砂体连续性与沉积相的定量关系,业已在河流沉积中取得一些进展。图6-5即为不同河道类型的宽度/河道深度,河道砂体厚度/河道深度以及河道宽度/厚度的统计关系。

2.砂体连通性

砂体的连通性对注采井网的布置及注水开发效果有很大的意义。砂体之间若连通,则进一步扩大了砂体的连续性,有利于开采工艺的实施,若砂体之间互不连通,则不能作为一个注采井组进行开采。

砂体之间的连通形式主要有二种:一是靠断层连通,二是砂体间的侧向接触连通(多边式)或垂向叠加连通(多层式)。未与其它砂体连通的砂体则称为孤立砂体。在注水开发区,孤立的小砂体往往是剩余油分布区(井网控制不够)。

图6-5 河流及其砂体的宽/深、密/厚关系图 (据Fielding 和Crane,1987) A-现代和古代河道的宽深关系;1A-深切的、顺直的、北迁移的河道宽/深关系; 1B-非深切、非迁移的河道宽/深关系;2A-所有河道类型宽/深关系的几何平均; 2B-曲流河的宽/深关系;3C-辩状河体系的宽/深关系;

B-河道深度与砂体厚度的关系;C-河道砂体宽/厚关系(为所

有统计河道的平均值)

砂体连通性常用以下指标来描述:

(1)砂体配位数

指与一个砂体接触连通的砂体数

(2)连通程度

指砂体与砂体连通部分的面积

占砂体总面积的百分数。

(3)连通系数

指连通的砂体层数与砂体总层

数之比。

(4)连通体大小

各种成因单元砂体在垂向上和

平面上相互接触连通所形成的复合

砂体称为“连通体”。在开发储层评

价中,应研究一个连通体内包含的

成因单元砂体的个数、连通体的长

度、宽度、总面积及厚度等。

(5)砂体接触处渗透能力

在有的砂体间接触处,不一定

是流体流动的连通通道,如由于泥

质披覆层或钙质胶结层的存在,使

得砂体间的冲刷接触面可能形成不

渗透或低渗透界面。因此,应对砂

体接触处的渗透能力进行更为深入

的研究。

井间砂体连通性研究是随着油

田的开发进程为满足提高采收率的

需要所必须研究的内容,特别是对

于河道或分流河道砂体及薄层砂体

而言,井间砂体的连通性的研究更

为重要。

3.砂体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

向性

任何一个油层,其渗透率在平

面上都是变化的,对于非均质严重

的油层,平面渗透率的变化可达几

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以上,而且,

渗透率在平面上往往具有方向性,

这是油田开发中产生平面矛盾的内

在原因。 渗透率平面非均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沉积因素的影响

由于平面上沉积相、沉积条件及岩石结构的差异,导致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及方向性,包括:

①平面上不同砂体微相渗透率的差异

在平面上,砂体由不同微相的砂体复合而成,由于各微相砂体的渗透率不同,必然导致渗透率的平面变化。

②同一微相不同部位渗透率的差异

在同一微相内,主体带与边缘带、近源带与远源带的渗透率不同,这也造成渗透率的平面变化。

③砂体几何形态引起的渗透率方向性

对于呈带状分布的砂体,高渗带则呈条带状。沿砂体条带发育方向,砂体厚度和渗透率变化不大,而垂直砂体延伸方向的砂体厚度和渗透率变化较大,向两侧明显变小。其它伸长状砂体(如树枝状砂体)亦具此规律。

④古水流主流方向引起的渗透率方向性

砂体沉积的古水流方向对渗透率的方向性有很大影响。沿古水流主流线,水流强度较大,碎屑颗粒较粗,因而渗透率往往较大,在平面上则沿主流线方向形成高渗带。大庆油田通过大量的开发实践发现,注水开发时注入水优选沿古河道水流方向驱动,尤其沿古河道下切较深的凹槽向油井快速突进,形成一条注入水的“自然水路”。位于这一“自然水路”的油井,不管离注水井排多远,不管是早投产还是晚投产,它们总是比周围的油井先受效,先水淹。

另一方面,古水流方向造成了颗粒排列的方向性和交错层理纹层的方向性。沿古水流方向,一些长形颗粒定向排列,斜层理倾向下游,因而沿古水流方向的渗透率比逆古水流方向的渗透率要大。在注水开发时,沿古水流方向注水对水流的阻力最小。对于河道砂体来讲,注入水沿古河道下游方向的推进速度快,向上游方向推进速度慢,驱油效果亦有差别。大庆油田对某注水开发区的实例研究可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该开发区内河道砂体主水流方向为自北而南的方向。在开发初期,主要是横切割式的行列注水。在注水后不久,发现注水井排南面的油井水淹严重,而在同一注水井排北面的油井吸水量太少,油井产量和压力稳不住,需要增加注水量,矛盾十分突出,形成所谓的“南涝北旱”现象。这种“南涝北旱”现象与砂体沉积时的古水流方向有密切关系(图6-6)。

(2)裂缝的影响

当储层存在裂缝时,将导致渗透率的明显变化和方向性。闭合的裂缝形成渗流屏障,开启的裂缝则形成渗流通道,从而影响油田开发效果。

不同类型的裂缝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不同。对于微裂缝而言,一般增大

储层渗透率,但对渗透率在平面上的宏观变化和方向性没有大的影响;对于局部发育的、延伸长度不大于井距的裂缝,对渗透率的平面变化和方向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范围有限,在全油田范围内影响较小;而对于延伸长度超过井距的裂缝,特别是这类裂缝构成网状裂缝系统时,将会导致严重的渗透率方向性,对油田注水开发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应充分研究裂缝的成因类型(构造缝、层理缝、收缩缝等)、裂缝产状尤其是走向、延伸长度及在三维空间的分布。

图6-6 注水速度与古水流方向的关系

(3)断层封闭性的影响

断层主要影响大范围的流体渗流。封闭的断层形成大规模的渗流屏障,而开启性断层则形成大规模的渗流通道。断层的封闭程度对流体渗流具有很大的影响。

断层封闭机理主要有三种:即断层面的粘土沾污(Clay smearing)、断层压碎作用(cataclasis)和成岩封闭作用。

①断层面的粘土沾污

主要发生在同沉积断层形成过程中的未固结砂/泥层序,如在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同沉积断层,就很易发生粘土沾污。断层泥的封闭能力主要取决于断层错断层序中泥岩的比例,因此详细研究层序中砂泥比例对认识断层粘土沾污作用很有帮助。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断层泥分布比较局限,且主要发生于中等压力差异条件下,但断层泥封闭对流体运动有很大的影响。

②断层压碎作用

主要在断层活动过程中对颗粒的压碎作用,这大大降低了断层带的渗透性。断层压碎作用主要取决于垂直于断层面的应力大小,因而主要发育于压扭断层和逆断层中。

③断层的成岩封闭 成岩作用使原始渗透的断层面发生封闭,这种过程较难预测。应用断层封闭机理及区域地质资料可大体预测断层的封闭程度。除此之外,还可用脉冲试井,干扰试井,示踪剂测试等手段了解断层的封闭程度及对流体渗流的遮挡作用。

4.井间渗透率非均质性程度 包括以下内容:

(1)井间渗透率变异系数

井间渗透率的变异系数反映了砂体渗透率在平面上的总体非均质程度。 K n

K K

V n i i k ∑=-=12/)(

式中 K i ——第i 个井点的砂体渗透率;

?K ——所有井点的平均渗透率;

n ——井点数。

(2)不同等级渗透率的面积分布频率

在渗透率等值线图上,根据划定的渗透率等级,计算不同等级渗透率分布面积的百分数,并编绘分布频率图,以了解渗透率在平面上的差异程度。

(3)注采井间渗透率的差异程度

在注采井网确定的条件下,描述注入井向各采油井之间渗透率的差异程度,这一差异程度是导致注水开发中平面矛盾的内在原因。

三、层内非均质性

层内非均质性是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为人们所重视的储层非均质类型。它表现为砂层内部垂向上的渗透率韵律、最高渗透层所处位置、非均质程度、单砂层规模宏观的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比值以及层内夹层的分布。它直接控制和影响一个单砂层垂向上的注入剂波及厚度。从储层地质学角度来讲,层内非均质性研究应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1.粒度韵律

单砂层内碎屑颗粒的粒度大小在垂向上的变化称为粒度韵律,它受沉积环境和沉积方式的控制。粒度韵律对渗透率的垂向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在成岩变化小的储层中,剖面上粒度的韵律性直接控制着渗透率的韵律性。粒度韵律大体可分为正韵律、反韵律、复合韵律和均质韵律四类

正韵律:颗粒粒度自下而上变细者称为正韵律。正韵律往往导致岩石物性自下而上变差。曲流河点坝、浊积岩可形成典型的正韵律。

反韵律:颗粒粒度自下而上变粗者称为反韵律。反韵律往往导致岩石物性自下而上变好。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形成典型的反韵律。

复合韵律:即正、反韵律的组合。正韵律的叠置称为复合正韵律,反韵律的叠置称为复合反韵律;上下细中间粗者为反正复合韵律;上下粗中间细者为正反复合韵律。

均质韵律:颗粒粒度在垂向上变化无韵律者则称为无规则序列或均质韵律。

2.渗透率韵律及最高渗透层所处位置

渗透率大小在纵向上的变化所构成的韵律性称为渗透率韵律。一般情况下,渗透率韵律与粒度韵律基本一致,但也不尽然,因其同时受到沉积组构和成岩作用的影响。渗透率韵律亦可分为正韵律、反韵律、复合韵律、均质韵律(图6-7)。

最高渗透层在正韵律中位于底部,在反韵律中位于顶部,在复合韵律中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3.层理构造及渗透率各向异性

在碎屑岩储层中,大都具有不同类型的层理构造。常见的层理有平行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块状层理、波状层理、水平层理等。层理类型受沉积环境和水流条件的控制。层理的构成主要表现在粒度、成分、颗粒排列组合的差异,这种差异便导致了渗透率的各向异性。不同层理类型对渗透率方向性的影响不同,层理构造的垂向演变导致了渗透率的垂向变化,层理构造的侧向延伸和演变导致了渗透率在平面上的方向性。层理构造形成的非均质规模介于砂体规模与微观规模之间,目前仅限于岩心规模的研究(对于地下储层来说)。

在不同的层理构造中,渗透率的各向异性有所差别。

平行层理的渗透率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水平渗透率(K h )的垂直渗透率(K v )的差异,一般K h 比K v 大得多,因此K v /K h

比值很小。平行层理的方向为

图6-7 渗透率韵律模式

A —正韵律;

B —反韵律;

C —均质韵律层;

D —复合正韵律;

E —复合反韵律;

F —复合正反韵律;

G —复合反正韵律

古水流方向,长轴颗粒亦顺此方向排列,从而造成该方向的渗透率较大。

高流态水流作用形成的平行层理具有剥离线理,其纹层呈数毫米至数厘米级的薄板状,薄板间为空隙(即所谓沉积成因的层间缝),很易剥离,在注水压力下则呈开启状态,形成“大孔道”,易发生水窜。水平渗透率很大,K v /K h 比值极小。

斜层理的渗透率各向异性表现在顺层理倾向、逆层理倾向和平行纹层走向方向的渗透率的差异。顺层理倾向的渗透率最大,而逆层理倾向的渗透率最小,平行纹层走向的渗透率介于其间。

交错层理的渗透率各向异性最强,且交错纹层的组合愈复杂,各向异性程度愈高。Weber(1982)提出了一套计算槽状交错层理渗透率各向异性的方法(图6-8),并认为在未固结层中,平行纹层方向的渗透率(K //L )与垂直纹层方向的渗透率(K ⊥L )之比可达3,而在固结的砂岩中,这一比值更大。Emmett et al.(1971)通过对怀阿明某储层的研究,认为在该储层中平行于交错纹层方向的渗透率是垂直于纹层方向的4倍。这一渗透率差异对流体的渗流有较大的影响,从而对二次采油(注水开发)后残余油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公式

L

L K K K ⊥+=ααα2//2sin cos 1

αK LK d K B x 11+= L

B y K WK d K //11+=

H y x A K K = 流向井筒的径向渗透率==y x R K K K

B

v K d K H K d H +-=+)90(α

图6-8 槽状交错层理中不同方向渗透率的计算公式(据Weber,1982)

4.层内夹层

夹层是指分散在单砂体内的相对低渗透层或非渗透层。其厚度较小,一般几厘米至几十厘米。它直接影响砂体宏观规模的垂直和水平渗透率的比值。夹层将油层细分为几个段,对油水运动规律和措施有效期保持时间的长短起很大的作用,有时也可能直接阻挡注入剂的驱替,从而影响驱油效果。

(1)夹层的岩性及产状 夹层类型按岩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泥质夹层:主要为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其形成和分布受沉积环境的控制。

从成因和产状来看,泥质夹层一般以下面三种形式存在:

A:砂体中的泥质薄层。这种夹层在砂体中多平行于砂层层面分布。大部分湖泊砂体都发育这类夹层,如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席状砂。

B:砂体中的泥质侧积层。这种夹层与砂体斜交,在河流点坝砂体中最为常见。点坝砂体由多个呈叠瓦状排列的侧积体组成,在每个侧积体之上经常披覆一层间洪期的泥质侧积层(即夹层)。夹层为等时间单元,与砂体斜交(图6-9)。

图6-9 河流点坝砂体的泥质侧积层(据薛培华,1991)

C:层理构造中的泥质纹层或条带。特点为厚度小、数量多、分布不规则(图6-10)。

图6-10 层理构造中的不连续泥质条带

夹层产状在开发储层研究中十分重要。国内外许多人甚至认为,在油田开发中,控制流体宏观运动的是砂岩和泥岩的配置方式,而不是砂体中的渗透率变化,因为砂/泥几何配置方式首先对油水运动的空间轨迹、速度和产出状况有很大的影响。J.C.M.泰勒将此几何配置方式划分为二类:即:平行的渗透屏障和交织的渗流屏障。

他认为,渗流屏障越交织且越连续,采出油气就越难,采收率也就越低。

泥质薄层多属于平行的渗流屏障,而泥质侧积层、交错层理泥质层及部分胶结条带则属于交织的渗流屏障。

②成岩胶结条带

为胶结作用形成的非渗透条带,如钙质条带、硅质条带或粘土胶结条带。这类夹层的岩性往往相对较粗(一般为粗粉砂级以上),但由于胶结作用而使得渗透率变得很低而成为夹层,这就是所谓的“物性夹层”。物性夹层属于成岩非均质的范畴。这类夹层的横向预测较难。

砂体内碳酸盐胶结物分布的类型主要有三种:

A.薄层砂体全胶结型:薄层砂体夹于泥岩中,来自于泥岩的Ca2+使薄层砂岩胶结成致密砂岩(图6-11—A)。

B.厚层砂体顶底胶结型:在厚层砂体底部和(或)顶部与泥岩接触的界面附近,被来自于泥岩的Ca2+胶结,形成砂体顶底被胶结的表层致密条带(图6-11—B)。

C.砂体内的的分散胶结型:在厚层砂体内部,形成分散状分布的胶结团块。(图6-11—C)。

图6-11 钙质胶结带的分布形式

上述胶结型式在我国陆相湖盆砂体中均有分布,如中原胡状集油田沙三段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顶底常被碳酸盐胶结,尤其是底部砂砾岩往往胶结得很致密;另外,一些远砂坝薄层砂体和扇三角洲薄层砂体则被完全胶结。

③沥青条带

石油运移过程中所产生的沥青或重质油充填带。这类条带在油气开采过程中亦起着夹层的作用。

(2)夹层大小及延伸长度

夹层大小及延伸长度对油水运动规律影响较大。一般地,在厚油层中夹层延伸越长,开发效果越好。根据夹层延伸长度与注采井距之间的关系,将夹层分为三类:

A.相对稳定的夹层:夹层在油层内延伸距离达到一个注采井距以上,如图6-12的夹层1即属于此类。这类夹层的作用相当于隔层。

B.较稳定的夹层:夹层在油层内延伸距离可达到注采井井距一半以上,但不到一个井距,如图6-12的夹层2。

C.不稳定夹层:夹层在油层内的延伸距离均小于注采井距之半,呈透镜状分布,如图6-12。

(3)夹层出现的频率的和密度

夹层频率是指单位厚度岩层中夹层的层数,用(层/米)表示。

夹层密度是指砂体中夹层总厚度与统计的砂体(包括夹层)总厚度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通过编绘夹层频率和夹层密度的平面等值线图,可了解夹层在平面上的分布情况。

图6-12 砂体内夹层大小及延伸长度示意图

5.层内裂缝

层内裂缝的存在,会增加某一方向的渗透率,改变流体在层内的渗流特

征。因此,层内裂缝的存在及分布亦导致层内非均质性。为此,需在岩心和显微镜下描述裂缝的大小(长、宽度)、产状、组合方式、充填性质及发育程度。

6.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比值K v /K h

这一比值对油层注水开发中的水洗效果有较大的影响。K v /K h 低,说明流体垂向渗透能力相对较低,反之则较高。

岩心的(K v /K h )可通过实验测定求取。就层理规模的K v /K h ,可应用如前所述的Weber(1982)提出的一套计算交错层理渗透率各向异性的公式来求取。而对于层内夹层对砂体垂直渗透率的影响,Haldersen 等人(1984、1986)提出了一个计算公式:

])2

1(1[2av s ve L S F K

K +-= 式中 K ve ——有效垂直渗透率;

K ——均质砂体垂直渗透率;

F s ——夹层密度(以小数表示);

S ——夹层频率(层数/m);

L av ——几何常数。在二维剖面中计算时,C=2,在三维空间中计算时,C=3。

7.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为层内渗透率(主要是水平渗透率)的垂向变化程度,这是定量描述层内非均质性的重要内容,可采用以下几个指标:

(1)渗透率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一统计概念,指用于统计的若干数值相对于其平均值的分散程度或变化程度。渗透率变异系数是对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的一种度量。 K n

K K

V n i i k ∑=-=12/)(

式中 V k ——渗透率变异系数;

K i ——层内某样品的渗透率值;

?K ——层内所有样品渗透率平均值;

n ——层内样品的个数。

(上述“样品”可以是岩心分析样品,取样应比较均匀,而且样品密度最好大于5块/米;也可以是测井解释值,一般8点/米;另外,“样品”也可以看作为砂体内的相对均质段)。

一般地,当V k <0.5时,反映非均质程度弱;V k =0.5~0.7时,反映非均质程度中等;V k >0.7时,反映非均质程度强。当然,在实际工作中,需

《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储集岩 2、储层 3、储层地质学 第二章储层的基本特征 一、名词解释 1、孔隙度 2、有效孔隙度 3、流动孔隙度 4、绝对渗透率 5、相渗透率 6、相对渗透率 7、原始含油饱和度 8、残余油饱和度 9、达西定律 二、简答题 1、简述孔隙度的影响因素。 2、简述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3、简述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第三章储层的分布特征

一、简答题 1、简述储层的岩性分类? 2、简述碎屑岩储层岩石类型? 3、简述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类型? 4、简述火山碎屑岩储层岩石类型? 5、风化壳储层的结构 6、泥质岩储层的形成条件 二、论述题 1、简述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湖盆中的主要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要点:重点针对河流相、三角洲、扇三角洲、滩坝、浊积岩等砂体分析其平面及剖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储层孔隙成岩演化及其模型 一、名词解释 1、成岩作用 2、同生成岩阶段 3、表生成岩阶段 二、简答题 1、次生孔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碳酸盐岩储层成岩作用类型有哪些? 3、如何识别次次生孔隙。 三、论述题 1、简述成岩阶段划分依据及各成岩阶段标志

2、论述碎屑岩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3、论述影响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 第五章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孔隙结构 2、原生孔隙 3、次生孔隙 4、喉道 5、排驱压力 二、简答题 1、简述砂岩碎屑岩储层的孔隙与喉道类型。 2、简述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与喉道类型。 三、论述题 试述毛管压力曲线的作用?并分析下列毛管压力曲线所代表的含义 第六章储层非均质性 一、名词解释 1、储层非均质性 2、层内非均质性 3、层间非均质性 4、平面非均质性 二、简答题 1、请指出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 2、如何表征层内非均质性?

2020年春【中石油】储层地质学第一阶段在线作业(标准)

【石油大学】储层地质学-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 1 题,1. ( 2.5 分)三角洲砂体在平面上的形态? A 、带状 B 、席状 C 、土豆状 D 、鸟足状 正确答 案:D 第 2 题,2. ( 2.5 分)湖底扇砂体在平面上的形态? A、带状 B、席状 C、土豆状 D、扇状正确答案:D 第 3 题,3. ( 2.5 分)滩坝砂体在平面上的形态? A、带状 B、席状 C、土豆状 D、扇状 正确答案:A 第 4 题,4. ( 2.5 分)低渗透致密储层是指渗透率小于多少的储层? A、0.001mD B、0.01mD C、0.1mD D、1mD E、10mD 正确答案:C 第 5 题,5. ( 2.5 分)低渗透致密储层的主要圈闭类型是什么? A、构造圈闭 B、岩性圈闭 C、地层圈闭 D、复合圈闭正确答案:B 第 6 题,6. ( 2.5 分)碳酸盐胶结物的主要胶结方式是什么?

A、孔隙式胶结 B、接触式胶结 C、基底式胶结 D、嵌晶式胶结正确答案:A 第7 题,7. ( 2.5 分)我国90%以上的储层类型是什么? A、碎屑岩储层 B、碳酸盐岩储层 C、变质岩储层 D、火山岩储层 正确答案:A 第8 题,8. ( 2.5 分)油气藏的核心是什么? A、烃源岩 B、储层 D、圈闭 正确答案:B 第9 题,9. ( 2.5 分)岩浆岩、变质岩、泥页岩的主要储集空间是什么? A 、孔隙 B 、裂缝 C 、溶洞 D 、微孔隙 正确答 案:B 第10 题,10. (2.5 分)同一岩样,相同条件下,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孔隙度三者,哪个最大? A、绝对孔隙度 B、有效孔隙度 C、流动孔隙度正确答案:A 第11 题,11. (2.5 分)同一岩样,相同条件下,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流动孔隙度三者,哪个最小? A、绝对孔隙度 B、有效孔隙度 C、流动孔隙度 正确答案:C 盖层

储层地质学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第一章储层地质学的形成、发展与趋势 一、储层地质学 1、储层地质学(又称油藏地质学),是指应用地质与地球物理、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研究和解释油气储集地质体的成因、演化及分布,描述并表征储层的主要特征(几何特性和物理特征)与信息,应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来分析和评价储层不同层次的非均质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影响,采用先进的建模技术预测其空间展布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油藏描述是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用地质、地震、测井及计算机手段,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油藏在三维空间中特征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 3、储层表征:定量地确定储层的性质、识别地质信息及空间变化的不确定过程。 其中储层地质信息包括:物理特性——Φ、Κ和S O的非均质性 空间特性——储层建模过程中的各异向性 第二章油气储层的基本特征 碎屑岩储层与碳酸盐岩和其它岩类储层相比具有四个优点: ①孔隙以粒间孔为主,而碳酸盐岩多为粒内孔;②沉积作用控制强; ③粒度的粗细对孔、渗的影响通常具有较好的规律性;④压实过程比较清楚,并易进行定量分析。 第一节储层的物理特性——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 一、孔隙性:指岩石中颗粒间、颗粒内和填隙物内的空隙 ———属原生孔 ———属次生孔 (二)孔隙度 1、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2、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 孔隙度的影响因素: 1、岩石的矿物成分 2、颗粒的排列方式及分选性 3、埋藏深度 4、成岩作用 二渗透率 储集岩的渗透性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能。 1、分类: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A、绝对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1)岩石特征的影响2)孔隙结构的影响3)压力和温度的影响 B、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1)润湿性的影响2)孔隙结构的影响3)温度的影响4)优势流体相饱和度的影响 三饱和度:所饱和油、气、水含量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四、储层 (一)储层的概念:凡是能够储存油气并在其中渗滤流体的岩石称为储集岩。 两个基本要素:孔隙度和渗透率。 (二)储层分类

储层地质学

第七章储层地质模型 在油气田的勘探评价阶段和开发阶段,储层研究以建立定量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为目标,这是油气开发深入发展的要求,也是储层研究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体现。 现代油藏管理(Reservoir Management)的两大支柱是油藏描述和油藏模拟。油藏描述的最终结果是油藏地质模型,而油藏地质模型的核心是储层地质模型。这也是油藏描述所建立的各类模型中最难的一部分。三维定量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是国外近十年来的热门研究课题,无论是在模型的分类及建模方法方面都发展很快。这类模型的建立在我国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 储层地质模型主要是为油藏模拟服务的。油藏数值模拟要求一个把油藏各项特征参数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定量表征出来的地质模型。实际的油藏数值模拟还要求把储层网块化,并对各个网块赋以各自的参数值来反映储层参数的三维变化。因此,在油藏描述中建立储层地质模型时,也抛弃了传统的以等值线图来反映储层参数的办法,同样把储层网块化,设法得出每个网块的参数值,即建成三维的、定量的储层地质模型。网块尺寸越小,标志着模型越细;每个网块上参数值与实际误差愈小,标志着模型的精度愈高。 第一节储层地质模型的分类 储层地质模型的研究在近十年来发展很快,不同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储层模型类型。 一、按开发阶段及模型精度的分类 在不同的开发阶段,资料占有程度不同,因而所建模型的精度也不同,作用亦不同。据此,可将储层地质模型分为三大类,即概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静态模型(Static model)和预测模型(Predictable model)(裘亦楠,1991),体现了不同开发阶段不同开发研究任务所要求的不同精细程度的储层地质模型。 1.概念模型 针对某一种沉积类型或成因类型的储层,把它具代表性的储层特征抽象出来,加以典型化和概念化,建立一个对这类储层在研究地区内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储层地质模型,即所谓的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并不是一个或一套具体储层的地质模型,而是代表某一地区某一类储层的基本面貌,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与沉积模式类同,但加入了油田开发所需要的地质特征。图7-1为点坝砂体的储层概念模型——半连通体模式。

储层

储层:凡是能够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地层的岩石构成的地层叫储层。 储层地质学:是一门从地质学角度对油气储层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评价及预测的综合性学科。 研究内容:储层层位、成因类型、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构造作用、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含油性、储集岩性几何特征储集体分布规律、对有利储层分布区的预测。有效孔隙度:指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差下(大于常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总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绝对渗透率:如果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测得的渗透率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剩余油饱和度:地层岩石孔隙中剩余油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残余油饱和度:地层岩石孔隙中残余油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构造作用低渗透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孔隙度和渗透率低、毛细管压力高、束缚水饱和度高 低渗透储层的成因: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论述碎屑岩储层对比的方法和步骤: 1、依据 2、对比单元划分 3、划分的步骤 1、依据:①岩性特征:指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地层变化、规律及特殊标志层等。在地层的岩性、厚度横向变化不大的较小区域,依据单一岩性标准层法,特殊标志层进行对比;在地层横向变化较大情况下依据岩性组合②沉积旋回:地壳的升降运动不均衡,表现在升降的规模大小不同。在总体上升或下降的背景上存在次一级规模的升降运动,地层剖面上,旋回表现出次一旋回对比分级控制③地球物理特征:主要取决于岩性特征及所含流体性质,电测曲线可清楚反映岩性及岩性组合特征,有自己的特征对比标志可用于储层对比;测井曲线给出了全井的连续记录,且深度比较准确,常用的对比曲线:视电阻率曲线、自然电位曲线、感应测井曲线 2、对比单元划分:储层层组划分与沉积旋回相对应,由大到小划分为四级:含油层系、油层、砂层组和单油层。储层单元级次越小,储层特性取性越高,垂向连通性较好 3、划分的步骤:沉积相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岩心沉积相标志研究、单井剖面相分析、连续剖面相对比和平面相分析四种方法 岩心沉积相标志的研究方法是以岩石学研究为基础,可分为三类:岩性标志,古生物标志和地球化学标;单井剖面分析是根据所研究地层的露头和岩化剖面,以单井为对象,利用相模式与分析剖面的垂向层序进行对比分析,确是沉积相类型,最后绘出单井剖面相分析图;连井剖面相对比分析主要表示同一时期不同井之间沉积相的变化,平面相分析是综合应用剖面相分析结果进行区域岩相古地理研究的方法。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层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①岩石为生物、化学、机械综合成因,其中化学成因起主导作用。岩石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但结构构造复杂,岩石性质活泼,脆性大②以海相沉积为主,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发育③成岩作用和成岩后生作用严格控制储集空间发育和储集类型形成。 扇三角洲储层特征? ①碎屑流沉积。由于沉积物和水混合在一起的一种高 密度、高粘度流体,由于物质的密度很大,沿着物质聚集体内的剪切面而运动。②片汜沉积。是一种从冲积扇河流末端漫出河床而形成的宽阔浅水中沉积下来的产物,沉积物为呈板片状的砂、粉砂和砾石质。 。③河道沉积。指暂时切入冲积扇内的河道充填沉积物。④筛积物。当洪水携带的沉积物缺少细粒物质时,便形成由砾石组成的沉积体。 碎屑岩才沉积作用:垂向加积、前积、侧向加积、漫积、筛积、选积、填积、浊积 喉道:在扩大孔隙容积中所起作用不大,但在沟通孔隙形成通道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相对狭窄部分,称为喉道。孔隙结构: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相互连通情况以及孔隙与喉道间的配置关系。 碎屑岩的喉道类型:孔隙缩小型喉道、缩颈型喉道、片状喉道、弯片状喉道、官束状喉道 孔隙类型:原生孔隙、次生孔隙、混合孔隙 排驱压力:非润湿相开始进入岩样所需要的最低压力,它是泵开始进入岩样最大连通孔喉而形成连续流所需的启动压力,也称阀压。 成岩作用:指碎屑沉积物在沉积之后到变质之前所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变化。 同生成岩作用:沉积物沉积后尚未完全脱离上覆水体时发生的变化与作用的时期。 表成岩作用:指处于某一成岩阶段弱固结或固结的碎屑岩,因构造抬升而暴露或接近地表,受到大气淡水的溶蚀,发生变化与作用的阶段。 成岩作用的基本要素:岩石、流体、温度、压力 孔隙水的流动方式和动力:压实驱动流、重力驱动流、滞流 碎屑岩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哪些?分别对孔隙有什么影响? 根据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可将碎屑岩的残岩作用分为两大类:一是降低储层孔渗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其次压溶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其中机械压实作用是沉积物在上覆重力及静水压力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碎屑颗粒紧密排列而使孔隙体积缩小,孔隙度降低,渗透性变差的成岩作用;胶结作用是指孔隙溶液中过饱和成分发生沉淀,将松散的

储层地质学裂缝

第五章储层裂缝 裂缝是油气储层特别是裂缝性储层的重要储集空间,更是良好的渗流通道。世界上许多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储集层即为裂缝性储层。作为一种特殊的孔隙类型,裂缝的分布及其孔渗特征具有其独有的复杂性,它不象正常孔隙那样通过沉积相、成岩作用及岩心分析能够较为容易地预测和评价。由于裂缝的存在对油气储层的勘探和开发会导致很大的影响,因而对油气储层中裂缝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章主要介绍裂缝系统的成因、裂缝的基本参数、孔渗性以及裂缝的探测和预测方法。 第一节裂缝的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所谓裂缝,是指岩石发生破裂作用而形成的不连续面。显然,裂缝是岩石受力而发生破裂作用的结果。本节分别从力学和地质方面简要介绍裂缝的成因分类及分布规律。 一、裂缝的力学成因类型 在地质条件下,岩石处于上覆地层压力、构造应力、围岩压力及流体(孔隙)压力等作用力构成的复杂应力状态中。在三维空间中,应力状态可用三个相互正交的法向变量(即主应力)来表示,以分量σ1、σ2、和σ3别代表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图5-1)。在实验室破裂试验中,可以观察到与三个主应力方向密切相关的三种裂缝类型,即剪裂缝、张裂缝(包括扩张裂缝和拉张裂缝)及张剪缝。岩石中所有裂缝必然与这些基本类型中的一类相符合。 图5-1 实验室破裂实验中三个主应力方向 及潜在破裂面的示意图 图中A示扩张裂缝,B、C表示剪裂缝

1.剪裂缝 剪裂缝是由剪切应力作用形成的。剪裂缝方向与最大主应力(σ1)方向以某一锐角相交(一般为30°),而与最小主应力方向(σ3)以某一钝角相交。在任何的实验室破裂实验中,都可以发育两个方向的剪切应力(两者一般相交60°),它们分别位于最大主应力两侧并以锐角相交(图5-1)。当剪切应力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便产生了剪切破裂,形成剪裂缝。根据库伦破裂准则,临 界剪应力与材料本身的粘结强度(τo)及作用于该剪切平面的正应力(σn )和 材料的内摩擦系数(μ)有关,即, τ临界=τo+μσn 剪裂缝的破裂面与σ1-σ2面呈锐角相交,裂缝两侧岩层的位移方向与破裂面平行,而且裂缝面上具有“擦痕”等特征。在理想情况下,可以形成两个方向的共轭裂缝(即图5-1中的B、C)。共轭裂缝中两组剪裂缝之间的夹角称为共轭角。但实际岩层中的剪裂缝并不都是以共轭型式出现的,有的只是一组发育而另一组不发育。剪裂缝的发育型式与岩层均质程度、围岩压力等因素有关。当岩层较均匀、围岩压力较大时,可形成共轭的剪裂缝;而当岩层均质程度较差、围岩压力较小时,趋向于形成不规则的剪裂缝。 2.张裂缝 张裂缝是由张应力形成的。当张应力超过岩石的扩张强度时,便形成的张裂缝。张应力方向(岩层裂开方向)与最大主应力(σ1)垂直,而与最小主应力(σ3)平行,破裂面与σ1-σ2平行,裂缝两侧岩层位移方向(裂开方向)与破裂面垂直。张裂缝一般具有一定的开度,有的被后期矿物充填或半充填。 根据张应力的类型,可将张裂缝分为二种,即扩张裂缝和拉张裂缝。 (1)扩张裂缝 扩张裂缝是在三个主应力均为压应力的状态下诱导的扩张应力所形成图5-2 扩张裂缝的形成和应力单元

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胜利学院

1.储层地质学:是一门从地质学角度对油气储层的成因类型、特性、形成、溶化、几何形态及分布规律进行描述,评价及预测的综合性学科。 2.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差下(大于常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总体积(即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3.绝对渗透率:如果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测的的渗透率。 4.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孔喉半径小、渗透率低、毛细血管压力大、束缚水饱和度高。 5.低渗透储层的成因:沉积作用控制、成岩作用控制 6.有效渗透率:又称相渗透率,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存在于岩石中时,对其中一种流体所测的的渗透率。 7.剩余油饱和度:即剩余在油层中石油体积战油层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8.残余油饱和度:地层岩石孔隙中残余油(被工作剂驱洗过的地层中滞留或闭锁在岩石孔隙中的油)的体积与孔隙体积的比值。 9.储层:由能够储存油气并在其中渗滤流体的岩石所构成的地层。 10.储层发育、影响非均质性的因素:沉积因素、成岩作用、构造改造作用。 11.储层的划分和对比: (1)依据:岩性特征、沉积旋回、地球物理特征; (2)根据陆相碎屑岩油层特性的一致性与垂向上的连通性,一般可将油层单元从大到小划分为四级: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 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划分:1)一级旋回,受区域性构造运动所控制,包含整个含油层系在内的旋回性沉积,在全区稳定分布。它相当于区域性生储组合或储盖组合。 2)二级旋回,为一级旋回中不同岩相段组成的旋回性沉积,在二级构造范围内可以对比。二级旋回代表湖盆水域的扩张与收缩,不同二级旋回之间地层是连续的,常有湖侵层分隔。3)三级旋回,根据二级旋回中同一岩相段内几种不同类型岩石组成的旋回性沉积,在三级构造范围内稳定分布。对于三角洲沉积来说,是一次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的旋回沉积。 4)四级旋回,是同一沉积条件下的微相单元在三级构造内部某些局部地段稳定分布。 (3)程序:点(典型井段的选择)线(骨架对比剖面建立)面(面积控制)12.碎屑岩单个成因单元(砂体)形成时的沉积作用:垂、前、侧、漫、筛、选、填、浊。 13.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储层相比,具有哪些特征 (1)岩石为生物、化学、机械综合成因,其中化学成因起主导作用。岩石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但结构构造复杂。岩石性质活泼、脆性大。 (2)以海相沉积为主,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发育。 (3)成岩作用和成岩后生作用严格控制储集空间发育和储集类型形成。 14.扇三角洲储层特征 (1)扇根:它既可有孔隙性差的泥石流沉积,又有储集性可变的漫流沉积,又有储集性相对较好的河道冲填沉积,甚至可发育孔渗性很好的筛状沉积。 (2)扇中:主要为辫状河河道、泥石流及漫流沉积互层组成。扇中的储集性能则相对较好,辫状冲填沉积相对发育,因而储层可能较好。 (3)扇端:漫流沉积为主,悬浮泥质相对较多,储集性相对较差。

《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 《储层地质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储集岩:具有孔隙空间并能储渗流体的岩石。 2、储层:凡是能够储存油气并能在其中参与渗流的岩岩层即为储层。 3、储层地质学:是研究储层成因类型、特征、形成、演化、几何形态、分布规律,还涉及储层的研究方法和描述技术以及储层评价和预测的综合性地质学科。 4、孔隙度:岩样孔隙空间体积与岩样体积之比 5、有效孔隙度:指相互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6、流动孔隙度:指在一定压差下,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7、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为某单一流体所饱和时,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能力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8、相渗透率: 又称之为有效渗透率,指岩石孔隙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流体共同渗流时,岩石对每一种流体的渗透能力的量度,称之为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9、相对渗透率:岩石孔隙为多相流体饱和时,岩石对各流体的相对渗透率指的是岩石对各种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10、原始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前,所测出的油层岩石孔隙空间中原有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称为原始含油饱和度 11、残余油饱和度:残余油是在油层内处于不可流动状态的那一部分油,其所占总孔隙体积百分数称为残余油饱和度。 12、达西定律: 位时间内通过岩石截面积的液体流量与压力差和截面积的大小成正比,与液体通过岩石的长度以及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13、成岩作用:沉积物沉积之后转变为沉积岩直至变质作用之前,或因构造运动重新抬升到地表遭受风化以前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所引起的沉积物或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和成分的变化。 14、同生成岩阶段: 沉积物沉积后至埋藏前所发生的变化与作用时期。 15、表生成岩阶段: 处于某一成岩阶段的弱固结或固结的碳酸盐岩、碎屑岩,因构造作用抬升至地表或近地表,受大气淡水的溶滤等作用所发生的变化与作用时期。 16、孔隙结构:是指岩石中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态、大小及其相互连通和配置的关系。 17、原生孔隙:是岩石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隙,它们形成后没有遭受过溶蚀或胶结等

储层地质学

第六章储层非均质性 第一节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及分类 一、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 油气储集层由于在形成过程中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的影响,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上都存在不均匀的变化,这种变化就称为储层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地下油、气、水运动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储层的均质性是相对的,而非均质性是绝对的。在一个测量单元内(如岩心塞规模),由于只能把握储层的平均特性(如测定岩心孔隙度),可以认为储层在同一测量单元内是相对均质的,但从一个测量单元到另一个测量单元,储层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如两个岩心塞之间的孔隙度差异,这就是储层非均质的表现。测量单元具有规模和层次性,储层非均质性也具有规模和层次性。一个层次的非均质规模包含若干低一级层次的测量单元(如小层单元包括若干个岩心测量单元)。 另一方面,储层性质本身可以是各向同性的,也可以是各向异性的。有的储层参数是标量(如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其数值测量不存在方向性问题,即在同一测量单元内,沿三维空间任一方向测量,其数值大小相等,换句话说,对于呈标量性质的储层参数,非均质性仅是由参数数值空间分布的差异程度表现出来的,而与测量方向无关。有的储层参数为矢量(如渗透率),其数值测量涉及方向问题,即在同一测量单元内,沿三维空间任一方向测量,其数值大小不等,如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差别。因此,具有矢量性质的储层参数,其非均质性的表现不仅与参数值的空间分布有关,而且与测量方向有关。由此可见,矢量参数的非均质性表现得更为复杂。 二、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 1.Pettijohn (1973)的分类 Pettijohn (1973)对河流沉积储层按非均质性规模的大小提出了一个由大到小的非均质性分类谱图,划分了五种规模的储层非均质性(图6—1),即层系规模(100m级)、砂体规模(10m级)、层理规模(1~10m级)、纹层规模(10~100mm级)、孔隙规模(10~100μm级)。 2.Weber (1986)的分类 Weber(1986)根据Pettijohn 的思路,也提出了一种储层非均质性的分类体系(图6-2)。但在他的分类中,不仅考虑储层非均质性的规模,同时考虑了非均质性对流体渗流的影响。他将储层非均质性分为七类: (1)封闭、半封闭、未封闭断层

储层地质学

《储层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请回答以下概念 1、储集岩 2、储层 3、储层地质学 二、简答题 1、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沉积成因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分类 一、请回答以下概念 1、碎屑岩的结构 2、碎屑岩的构造 3、层理 4、层面构造 二、简答题 1、简述砂岩的分类方案。 2、简述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及其特有的构造。 三、论述题 1、论述碎屑岩储层主要的层理构造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第三章沉积环境分类及碎屑岩储层沉积环境 一、简答题 1、简述沉积环境分类。

2、什么是河流的二元结构?曲流河相可以划分为哪些亚相及微相类型。 3、简述不同类型河流的储集岩特征。 4、简述滨岸亚环境的划分。 5、简述海洋三角洲的主要类型及其储集岩体特征。 6、简述海底扇沉积环境及其储集岩体特征。 二、论述题 1、简述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湖盆中的主要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主要特征。 2、论述扇三角洲与三角洲相在古地理背景条件、岩石学特征和储集体形态三个方面的主要区别。 第四章碳酸盐岩储层沉积环境 一、简答题 1、画图并简述威尔逊的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2、简述正常海洋潮坪环境及储集岩发育特征。 二、论述题 1、请指出砂岩和生物礁油气储层在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和储集空间三个方面的主要区别。 2、请结合实例论述湖泊碳酸岩储层的沉积环境、沉积特征、沉积模式。 第五章储层的主要物理性质 一、请回答以下概念 1、孔隙度 2、有效孔隙度 3、流动孔隙度 4、绝对渗透率 5、相渗透率 6、相对渗透率 7、原始含油饱和度

8、残余油饱和度 9、岩石比表面 二、简答题 1、简述孔隙度的影响因素。 2、简述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3、简述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第六章储层孔隙结构 一、请回答以下概念 1、孔隙结构 2、原生孔隙 3、次生孔隙 4、喉道 二、简答题 1、简述砂岩储集岩的孔隙与喉道类型。 2、简述压汞法研究孔隙结构的基本原理。 第七章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孔隙发育的影响 一、请回答以下概念 1、成岩作用 2、同生成岩阶段 3、表生成岩阶段 二、简答题 1、论述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2、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依据。 第八章储层非均质性 一、简答题

储层地质学读书报告

储层地质学读书报告 储层和封盖是形成油气田(藏)必要的条件之一,是控制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无论在勘探油气过程中,还是开发油气的过程中,石油地质学家和石油工程技术人员都十分关注储集层(体)的研究。为了寻找更多的大油气田,研究者们在不断的加速提高储集层地质学的理论认识和研究方法。近十年来储集层(体)的理论认识和研究方法得到迅速的发展。、近期国内外皆召开过专门的会议,探讨储集层地质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概括起来储集层地质学的发展有如下方面。 1储层地质学理论和内容方面 1.1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深部都找到了孔隙带 研究者们认为存在二种模式:一种是次生孔隙模式(Mctunna,1979) ;另一种是原生孔隙模式(S.Apixon,1989)。这个进展为勘探家们寻找油气指出了方向。这对从事储集层地质学的研究者提出了明确的研究任务:寻找深部的孔隙带。关于深部次生孔隙带,是根据在碎屑岩深部找到的孔隙带提出的。关于它的成因解释,已出现两种理论,一种是广泛运用的由Schmidt和McDonald(1979)提出的,认为深部次生孔隙带的出现是由于有机质尚烃类转化时,在成熟阶段出现的脱梭基作用放出大量的co2,形成弱酸性溶液发生溶解作用而成。这就是说在有机质向烃类转化过程中,势必发生溶解作用,产生次生孔隙。这些孔隙必将储存油气。另一种理论是被人们忽视的挪威学者Kmiit(1984)提出的,他根据大量的盆地计算,认为深部有机物质向烃类转化、脱梭基作用放出的CO:不足以形成巨大的次生孔隙带,相反是地下水淋滤作用的结果。关于这两种理论,通过我们的实践,实际都是存在的。运用这些理论,关键取决于研究地区的本身特征,不能简单套用。 1.2微孔是储集油气的一个重要的场所 国内外一些盆地(阿巴拉契盆地、落基山地区的尤莫塔盆地、加利福尼亚州的文图拉盆地、墨西哥湾第三系、西伯利亚盆地、厄瓜多尔;我国柴达木盆地、江汉盆地、东营凹陷、沾化凹陷等)中都发现了泥岩油气藏及工业性油气藏。自然其中部分是裂缝起着作用。而有一些油气藏,研究证明是微孔储油。其孔径达1 m左右。这为寻找油气又揭开了新的领域。但这方面的研究仅仅开始。除此之外,90年代不少资料证明,缝合线是一种有意义的储集空间。不仅为实际观察所证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试题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试题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院(系) 考试日期 2008年6月20日

1、请论述现代油藏描述技术特点。(20分)。 答:现代油藏描述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发展单项技术水平,促进油藏描述水平的提高 不断提供和发展单项技术水平,促进整个油藏描述水平的提高。比如发展水平技术,为确定性建模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发展和建立最优化的数据库,从中可进行地球物理和地质建模及生产模拟。目前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如历史拟合和建模等主题已引起世界各石油公司的关注。总之,各学科描述技术紧密适应地质描述及建模的需求发展。 (2)地质统计学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现代油藏描述的直接目的在于准确提供油藏数值模型,为勘探开发奠定基础。传统的油藏模型是以少量确定性参数(钻井取芯及测井),以常规统计学方法进行参数求取及空间分布内插。结果所提供模型不能准确反映地质体变化的非均质性及随机性。由于地质变量在空间具有随机性和结构化的特点,为了准确求取油藏各项特征参数,仅二十年来发展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随机模拟理论为油藏描述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使油藏非均质性特征得以更准确地描述,可以建立较符合地下实际情况的模型。地质统计学在油藏描述中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数估计,地址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就是应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对地质变量进行局部的最优化估计。二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对勘探开发都有重要影响,储层模型中对非均质性的描述与表征是关键。地质统计学中的随机建模技术就是针对非均质性研究提出来的,随机技术是联系观察点和未采样点之间的桥梁。其目的是以真实和高效的方法在储层模型中引入小型和大范围的非均质性参数。三是各种资料的综合应用。油藏描述涉及多学科、多类型资料信息,如何系统的匹配使用好各种资料信息至关重要,地质统计学为此提供了许多方法,如指示克里金技术可将定性的信息进行系统编码,将定性的概念定量化。协同克里金可综合多种类型的信息,给出未采样的参数值落入任一给定范围的概率分布。通过定量回归处理出的模型与多种信息资料取得一致,而不是地质模型、地球物理模型、生产模型自成系统无法综合在一起。四是不确定性描述,静态、动态的确定性模型很难反映油藏地下复杂的变化,只有通过不确定性描述,从地质统计观点概括和综合地质模型,才能真实地反映复杂的油藏模型,而不会导致传统油藏模型把控制流体在油藏中运动的复杂地质现象过于简单化,如“蛋糕层模型”,用这种模型模拟的历史表明,往往给出了过于乐观的油藏动态预测,造成开发过程的低效益。(3)建立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管理系统 ①地质、地震、测井、岩石物理、地球化学、工程(钻井、完井、开发、采油)等学科的资料及成果是油藏描述的基础,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地下油藏特点。以井为出发点的测井、岩石物理、地球化学、工程等学科,能提供油藏的各种精细参数,但是在空间上的分布的尺度较小,尤其是勘探早期,探井很少,在如此稀疏的空间上所采集到的数据,难以代表整个油藏,它们的数据与油藏参数也有某种相关性,但却无法直接求出油藏各种参数的精确值。这主要是地震资料本身的分辨率不高,而且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若把这些学科的资料与成果综合起来用于油藏描述,肯定比只依靠单门学科好,所建立的油藏模型一定更为可信。 ②现阶段,油气勘探综合研究是以地质、地震、测井地球化学、油藏工程及计算机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为依据。它必须通过各学科研究人员的相互配合,把各方面研究成果互相渗透、综合利用,才能提高油田勘探开发效益。目前我们在油藏描述研究中,还存在着主要依靠单一学科研究,多学科不能有机结合的问题。同国外石油公司多学科协同作战、科学严密的管理方法相比,我们的管理

地震属性油气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第32卷第3期2010年9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 ur nal of H ubei U niversit y(Natura l Science)V ol.32 N o.3 Sep.,2010 收稿日期:2010 01 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104)资助作者简介:郝骞(1982 ),男,博士生文章编号:1000 2375(2010)03 0339 05 地震属性油气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应用 郝骞1,张晶晶2,李鑫1,毛婉慧1,张宇航1 (1.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按沿层方式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泰州组砂岩储层提取了20余种属性,经过优化并在最佳时窗段内 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后可识别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指示出三角洲朵叶向凹陷深湖区的进积分布状况.对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内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按层间平均等分顶底时窗厚度作为约束界面的方式提取了30余种 属性,从波阻抗及地震相的识别入手仔细区分火山岩储层地震属性平面展布特征,在已获工业油流的钻井指 示下确定地震属性异常变化区域,从而有针对性圈定火山岩体储层的平面分布范围. 关键词:地震属性;储层预测;砂岩储层;火山岩储层 中图分类号:P 618.13 文献标志码:A 伴随油气勘探开发难度日渐加大,隐蔽油气藏、岩性油气藏、裂缝油气藏及断块油气藏等已经成为勘探开发主体目标,对这类油气藏的非均质性、各向异性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地震数据携带丰富的地质储层信息,用地震技术预测油气储层已经成为当前主要的勘探手段和重要的实现方法,地震属性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地震属性信息中包含着大量的地质信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不仅能深入认识盆地构造特征、沉积体系分布及其时空演化规律,也可直接用于油气藏的储层性质及含油气性预测. 地震属性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亮点技术,它以反射波振幅和极性的变化作为识别油气藏的特殊属性方法[1].70年代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即成为地震解释的良好工具,最初的属性仅包括振幅、频率和极性,其后快速发展为几十种.80年代中期出现多属性分析;90年代初引入的多维属性分析使属性分析技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现今地震属性技术已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进展,其范围从计算单道瞬时同相轴属性到提取复杂多道分时窗地震同相轴属性乃至建立地震属性数据体,提取的地震属性也由最初的两种增加到几百种之多[2]. 1 地震属性分析原理及方法 地震采集的地球物理场资料是现今地下地层的构造、岩性、流体等特征的综合反映.这些特征隐藏在各种地球物理原始场之中,非常微弱,甚至于根本不能识别.必须依据地质信息的综合和分解理论,采用多种特殊手段,从原始场中提取出具有确定物理意义和明确地质意义的特征分量或参数.储层预测是在一定的地质研究基础上(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沉积微相、测井多井储层评价和油藏综合研究等),对追踪的层位开时窗并提取出一定的地震参数,由已知储层预测未知储层.地震属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准确提取地震数据中的各种属性,将定量的地震属性转化为储层特征,通过地震属性分析获取相关油藏的储集物性、含油气性等信息. 地震属性技术是由叠前或叠后地震数据经过数学变换导出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或统计学特征的特殊测量值[3] ,它是地震资料中可描述、定量化的特征信息,并可与原始资料相同的比例显示出来,代表原始地震资料所包含的关于油气信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地震属性与所预测对象之间关系复杂,在不同地区不同储层对所预测对象如砂岩体、火山岩体敏感的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参数井(地层探井、区域探井):在油气区与勘探阶段,在已完成了地质普查的盆地或凹 陷,为了解一级构造单元的区域地层层序、厚度、岩性、生油、储层和盖层条件、生储盖组合关系,并为物探解释提供参数而钻的探井。 2、定向井:指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方位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 3、完井--指一口井按地质设计要求钻达目的层和设计井深以后,直到交井之前所进行的一 系列工作。 4、固井--指向井下入一定尺寸套管后,在井壁与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水泥的工作。 3、钻时:是指每钻进一米所需的纯钻井时间,单位为min/m。 4、岩屑:地下岩石被钻头钻碎后,随着泥浆(钻井液)被带到地表的岩石碎块,又称“砂样”。 5、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6、固井:指向井下入一定尺寸套管后,在井壁与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水泥的工作。 7、标志层:在地层剖面中特征突出(容易识别)、分布较稳定且厚度变化不大,为某一特定时间在一定围形成的特殊沉积。 沉积旋回--指垂直地层剖面上具有相似岩性的岩石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8、油田标准层:岩性、电性特别明显,在三级都早围稳定分布,用它基本可确定油层组界线。 9、沉积时间单元:在相同沉积环境背景下的物理作用、生物作用所形成的同时沉积。 10、储集单元:指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组合)。 11、有效厚度:指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油层中能够提供工业油流的厚度。 12、沉积微相:沉积微相是沉积微环境的产物,是沉积微环境的物质表现。 13、微环境:指控制成因单元砂体—具有独特储层性质最小一级砂体的环境。 14、储层的非均质性:指油气储层在沉积、成岩以及后期构造作用的综合影响下,储层的空间分布及部各种属性的不均匀变化。 15、迂曲度:反应孔喉的连通和复杂程度,即喉道的弯曲程度。 16、视孔喉体积比:是度量孔隙体积与喉道体积的比值。 17、孔隙配位数:连通每一个空隙的喉道数量。 18、井间断点组合:把各单井钻遇同一条断层的断点联系起来,研究整条断层特征的工作。 19、断面构造图(断面等高线图):以等高线的方式表现断层面起伏形态的图件。 20、同生断层:指沉积盆地发育过程中,与沉降、沉积过程同时发生、发育的断层。

油气储层地质学习总结

油气储层地质学基础学习总结 学号:2010050022 姓名:周道容专业:地质工程为期半年的油气储层地质学学习完了,对于一个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未曾学习的知识,同时在去博物馆的参观中深深的体会到了实地参观考察的重要性,受益非浅。现在我就这一学期对于这门课所学及平时阅读的相关文献所得的知识及体会做一个小结。 课堂上,张老师讲的很多是在有一定基础之上的拓展,所以平时我常去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以补习我的基础知识同时结合老师课堂上所讲的,使我从基本知识到储层地质的发展趋势都有所了解。 首先,我在对储层地质相关书籍的学习中知道了许多基本的知识。明白了油气储层(Reservoir)是指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油气水)的岩层。是油气勘探和开发的直接目的层,是油气藏的核心,而油气储层地质学:是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油气储层的地质科学,是石油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通过系统地研究油气储层的建造和改造作用,表征了油气储层的宏观分布模式、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以及开发过程中具有很大影响的储层非均质性和储层敏感性,最终建立适合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储层地质模型,为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地质依据。油气储层地质学是80年代以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研究迅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科学。它涉及到的学科很多,包括:石油地质学,油矿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开发地质学,数学地质学等。明白了储层研究的发展的四个特点即:1、从宏观→微观方向发展2、从定性→定量方向发展3、从单学科研究→多学科一体化的综合性研究发展4、从大量的手工分析→依靠储层综合研究软件进行研究。其基本内容包括:1、油气储层基本特征;2、储层原始建造;3、原始孔隙成岩演化,它是油气储层预测、成岩非均质研究及储层潜在敏感性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4、储层裂缝即后期构造改造;裂缝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和运移通道,裂缝性油气田开发较难,容易造成层间干扰;5、储层孔隙结构即储层的微观特征;6、储层敏感性即储层的微观孔壁特征,这一研究对勘探开发工程中油气储层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储层非均质性即宏观和微观的非均质性,这是油气储层地质学和油藏描述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8、储层地质模型,储层地质建模是近十几年储层地质学的前沿研究课题,是油气田开发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

储层地质学(模拟2)

一、请回答以下概念(每题4分): 1)原生孔隙:原生孔隙是岩石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隙,它们形成后没有遭受过溶蚀或胶结等重大成岩作 用的改造。 2)次生孔隙:次生孔隙是岩石经成岩作用改造后产生的孔隙,最主要的类型是溶蚀孔隙,还有少数交代 作用和胶结作用形成的晶间孔隙。 3)喉道:喉道是孔隙系统中相对较小的、局限在两个颗粒之间连通的狭窄空间部分。 4)裂隙度:是指单位体积岩石中张开裂隙体积与该单位岩石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5)渗透率:渗透率是岩石传递流体能力的一种度量。 6)有效渗透率:当岩石为两种或多种流体饱和时,对其中一种流体所测得的渗透率即为相渗透率或有效 渗透率,表示岩石允许某种流体通过的能力,符号Ke。 7)孔隙度:参见教材115页。 8)原始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前,所测出的油层岩石孔隙空间中原油体积(Vo)与岩石孔隙体积(Vp)的比 值称为原始含油饱和度,Soi=Vo/Vp*100%。 9)束缚水饱和度:参见教材121页。 10)岩石比表面:岩石的比表面是度量岩石颗粒分散程度的物理参数,表示单位体积岩石中所有颗粒的 总表面积,颗粒愈细比表面愈大,反之则愈小。 11)残余油饱和度:油层内处于不可流动状态的那一部分油所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残余油饱和度。 12)地震相:参见教材222页。 13)测井相:参见教材226页。 14)层内非均质性:是指单一砂层内部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在垂向上的变化。 15)层间非均质性:在砂岩与泥岩间互组成的含油层系中,由于储集岩与非储层交互出现而具有的非均 质性,一般称之为层间非均质性。 16)突进系数:渗透率非均质系数,是指某一油层相对均质层段内的最大渗透率与该层内的平均渗透率 值的比值。 17)储层流体流动单元:是指不同级次的非均质单元,具有相似的岩石物理性质和渗流特征。 18)储层潜在水敏性:是指在井下作业过程中,由于工作液的侵入,地层水的组成和浓度发生了改变,地 层粘土矿物与原始地下流体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粘土矿物发生膨胀、分散或絮凝,对储层产生损害。 二、简答(每题10分) 1、简述沉积环境划分及其沉积相类型(10分)。 参考答案:见课本Page32沉积环境分类部分。 2、简述海底扇沉积模式及储集岩特征(10分)。 参考答案:见课本Page82~83。 3、简述生物礁储集岩发育特征(10分)。 参考答案:见课本Page99~102。

油气储层地质学

油气储层地质学研究新进展 班级:资工11003 姓名:欧赛祺 序号: 27 学号: 201004271

引言:从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和基岩等储层类型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储层地质学的新进展,论述了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和地球化学以及计算机技术在油气储层的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并分析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一.油气储层类型 1.1 火山岩储层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事业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出现了一门边缘学科———火山岩储层地质学。火山岩储层作为一种特殊的油气储层类型引起油气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手段和方法不仅包括野外和岩心观察、微观测试分析,还包括测井和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的应用。含火山岩盆地的环境分析是火山岩相带分布预测及火山岩储层预测的基础,而火山岩储层表征是火山岩储集性评价和火山岩油藏评价的前提。火山岩储层地质学的任务是深入研究火山岩油气储层的宏观展布、内部结构、储层参数分布、孔隙结构等特征,以及在火山岩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储层参数的动态变化特征,为油气田勘探和开发服务。火山岩储层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储层地质特征、储层物理性质及储层非均质性、储层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孔隙演化模式及其控制因素、储层地质模型、储层敏感性、储层预测与储层综合评价等7个方面。在整个环太平洋地区火山岩十分发育,尤其是安山岩。火山岩储层已成为油气勘探中的一个新目标。除新生代火山岩是潜在的油气储层外,某些油田的储层还出现在深部中、新生代火山岩中。这些火山岩储层的特点是产层厚、产率高、储量大。火山岩中还发现了数量可观的天然气,具有很好的储量和潜力。王全柱对惠民凹陷商河地区火山岩储层的裂缝产状及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确定了火成岩储层的评价方法,确定了4类储集层,指出有效裂缝带。张占文等通过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成岩储层的研究,发现了大型粗面岩、辉绿岩油藏,从构造条件、油源条件、岩性条件等方面分析了火成岩油气的成藏机制,并从地震、测井等方面总结了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技术,进而指出火成岩油气藏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1.2 基岩储层 基岩储层由几种类型的岩石组成,这些岩石包括:不同成分的岩浆(从酸性岩类到超基性岩类)、喷出岩和岩墙,以及不同变质程度的原生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孔隙发育良好的基岩在合适的条件下,有可能形成基岩油藏。尽管不同地区的基底具有不同类型的岩石,但初步计算表明,结晶基底的工业性油气聚集大多(近80%)与花岗岩类(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浅色闪长岩)有关。我国任丘油田、渤海地区以及西伯利亚、中亚和越南油气田基底的有关资料以及有关世界其它地区公布的资料都表明,上述岩石中储层的形成是若干种不同作用的结果。基岩储层的形成是由以下几种作用形成的:自交代作用、收缩作用、构造作用、岩浆期后作用及表生作用等。 1.3 碳酸盐岩储层 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比碎屑岩储层更为严重的非均质性,正是裂缝和孔洞的渗透作用构成了碳酸盐岩裂缝( 孔洞型储层。裂缝和孔洞在油气运移和开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裂缝的识别、几何参数的计算、裂缝发育程度和有效性的预测等方面。利用“数字地球”现代化的信 息技术来整合地球科学数据资料,数字地球用来整合地下地质信息、测井信息、地震信息和遥感信息等,解释出的裂缝和孔洞系统与产油气带吻合性很好。“数字地球”为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