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学教育的含义与内容

试论文学教育的含义与内容
试论文学教育的含义与内容

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2期试论文学教育的含义与内容

北京市东城区教研中心 薛川东

一、文学教育的含义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我们经常能听到社会各个方面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批评、建议。其中,涉及文学教育的占了很大的比重。例如,有人认为“现在中学的语文课没有什么文学味儿,学生当然不爱学”。更有人建议“文学应当成为语文课的主体”。这些批评和建议都涉及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应当怎样理解文学教育的含义,怎样确定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语文教学有多项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实施文学教育。但是,“语文”不等同于“文学”,文学活动不能承担语文教学的全部任务;倘真将“文学”作为语文课的“主体”,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不可能全面实现的。对此,叶圣陶先生是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观念提出来的。他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一文中概括的第二个“基本观念”便是“国文的涵义与文学不同,它比文学宽广得多,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他对产生“国文教学就是文学教育”这种误识的主要原因作了精当的分析——“五四运动以前,国文教材是经史古文,显然经史古文是文学。”“‘五四’以后,通行读白话了,教材是当时产生的一些白话的小说,戏剧、小品、诗歌之类,也就是所谓文学。”于是不少人认为“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可以阅读的呢”,因而便“偏重文学”,“都以为国文教学是文学教学”。针对这种沿袭已久的误识,叶老据实拨谬,他说“国文所包的范围很宽广,文学只是其中一个较小的范围,文学之外,同样包在国文的大范围里头的还有非文学的文章,就是普通文。其中包括书信、宣言、报告书、说明书等等应用文,以及平正地写状一

件东西载录一件事情的记叙文,条畅地阐明一个原理发挥一个意见的论说文。中学生要应付生活,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就不能不在文学之外,同时以这种普通文为对象。若偏重了文学,他们看报纸、杂志与各科课本、参考书,就觉得是另外一回事,要好的只得自辟蹊径,去发现那阅读的方法,不要好的就不免马虎过去,因而减少了吸收的分量。再就写作方面说,流弊更显而易见。”

廓清认识,明了文学教育在语文中的地位,是正确、有效地实施文学教育的前提。从这个前提出发才可能把握住文学教育乃至整个语文教育的归宿。

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依据——文选式的教科书便将文学作品放置首位。但在语文教学的背景下,文学的一般属性应是传授语文知识的“实例”和训练语文能力的“情境”,它的特殊属性才是进行文学教育的“文本”。

言至此,一个毋庸置疑的结论已经凸现: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真正意义的文学教育是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实施的。

因此,在非文学类课文的教学中“没有什么文学味儿”无可指责,而在文学类课文的教学中“没有什么文学味儿”则是语文教学的缺憾;至于“文学应当成为语文课的主体”显然是有悖于语文教学性质的设想。

当前,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不尽如人意,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对文学教育的含义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为此,试作如下描述。

我们所说的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范畴内的不可缺少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

?

4?

在中学阶段对学生实施文学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思维品质的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语文课中文学教育的功效,不单见诸文学方面,学生既有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养成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接受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再认识和再实践。对此,教师应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力求取得文学教育的最大功效。

文学教育赋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基本任务是:教师应依据具有文学属性的课文(含有关的“知识短文”),向学生传授文学基础知识,讲析课文中的文学要素,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安排学生的文学鉴赏活动。

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建立的背景知识对接受文学教育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反过来说,当学生不能自觉地调动或者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时,文学教育的进程必然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引导以“激活”学生头脑中存储的背景知识或者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必要的背景知识。

文学教育的各项任务既是有序的,又不是僵死的程式。在教师“传授”了某一文学知识后,学生即可能利用这一既得知识发现课文的某一鉴赏点并主动地进入审美或评价的阅读阶段。在一个教学班内,学生的这种发现往往是不同一的、不平衡的。有的学生在接受某一知识信息时,头脑里存贮的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即刻被“激活”;这时,该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流向和思维活动便更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这些都会增加教学控制的难度。

出现这一现象的基本原因是:1.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是社会大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人不可避免地要与其接触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同一班级的学生接受文学教育的起点往往是不同一的;2.学生接受社会化文学教育的自由心态具有很强的“惯性”,他们的学习目的与教师在语文课中实施文学教育的目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并轨”;3.教师的文学素质,学生的知识储备乃至生活环境,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文学教育过程的稳定性。

因此,文学教育目的哪怕是其中一个子项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以数年而计的一个过程;至于文学教育的成果,也难于在学历教育阶段“灿烂辉煌”。当然,这绝不意味文学教育是苍白羸弱的,恰恰相反,只要我们态度端正并施教科学,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过程中一定会更扎实的掌握“精要、有用”的语文知识和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定会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以优化自己的道德、情操。

我们还应看到,文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很难机械确定起讫区间,由于受教材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制约,它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伸缩性和重复性。

还有几点,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以进一步端正对文学教育的认识。1.从宏观上看,文学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完整的,但在某一篇文学类课文的教学中,不可能也不必要实施文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多是在一两个环节上开展文学教育的双边活动。当文学教育的一个环节相对完成后,下一个环节的衔接既有必然性也有或然性,“程式化”的文学教育往往脱离教材实际脱离学生实际,是造成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一个原因。2.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不能完全为学生创意性活动取代。如讲解、欣赏了几首律诗,就让学生吟作律诗,恐怕不可取。因为这样的活动难以成为一个教学班全体成员的学习行为,况且,鉴赏与创作并不存在相依而生的必然联系。3.为拓宽学生视野而举办的文学讲座,作为文学教育的辅助活动是必要的,它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宽泛些。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所蕴涵的文学因素的挖掘和讲析则应尽量与学生的知能状况、生活阅历、心理及生理特点相适应、相协调。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以教师个人的文学批评观念、文学批评活动取代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文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是由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提供的。我国现行的中学各套语文教材为文学教育提供了主体内容,所以,对“内容”的确定,应当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首先,应依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挖掘、筛选、梳理教材中蕴涵的文学因素,充分考虑到其中与语文基础知识关联紧密的教育项目。这些项目在语文教学中“高频”出现,易于进入学生的实践活

?

5

?

动。一般来说,这些项目在不同的课文中展现的内容特点与蕴涵的学习价值不尽相同,为多角度、多层次及“合理反复”的进行某一项目的文学教育提供了材料,敷设了由个别到一般,由典型到普遍的教学路径。中学的文学教育不等同文学理论研究,故“个别”和“典型”的学习内容留给学生的印象会是十分深刻的,并具有“反刍”和“不断熟化”的价值。

文学教育的内容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各有侧重,要求也有深浅之别。这里,仅从文学教育的整体性出发,谈谈对几项主要内容的理解。

(一)有关中国文学发展、成就的教育

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概况,熟悉、喜爱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崇敬为中国文学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作家,是使他们整体认识文学价值的重要教育内容。这不仅有益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养成,也有利于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中国文学发展概况及其成就,既包括古典的、近代的,也包括现代的和当代的。前者是文学中的历史,这“历史”本身就极具有鉴赏价值。同时,它又是欣赏现实文学艺术的“铜鉴”,实在很宝贵。后者是文学中的“现实”,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为贴近,教育功能也就更强一些,应予以更多的关注。

中学语文课中有关文学发展概况及其成就的教育,是借助教材进行的,它不同于工具书上“词目”式的陈述,它依托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魂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剧本评论等五彩纷呈的文学样式进入学生的视野和思想,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会成为他们终生拥有的文化财富。

目前,基于教材的实际状况,这种教育基本是“散点”式进行的,有些教育因素需要教师挖掘、发现。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中学生已有的历史编年知识,让他们将有关课文在时代坐标轴上准确定位,这不仅使学生有一种清晰的历史感,也便于从时代背景和作家境况入手体会作品的社会价值,为鉴赏创造条件。当然,教师还必须对作品从时代、样式、功能等方面作适当的说明,启发学生发现“继承、改造、创新”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课中“有关中国文学发展、成就的教育”也是中学阶段各个学科对学生都要

进行的“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公共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它更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带说一下,对外国文学作品的成就和著名作家的介绍也是文学教育的内容。在这方面没有提供足够丰富的材料,因此“轻于言史,重于言文、言人”,通常也不失为可行的手段;在教学上可有意引导学生尝试对中、外作品作合理的比较,体会各自的特点、优势,感悟相互联系,努力发现共性。如何使外国文学作品的选编有利于现代意识的传输,是应该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二)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样式文学作品的特征,把握鉴赏方向和重点

语文教材几乎包容了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各种样式,尽管它们都是以语言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作者思想、情感的读物,但是,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方式、素材处理手段、艺术加工特点不尽相同,但个性化特征是非常鲜明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除了应遵循一般的阅读法则,还必须针对阅读对象的艺术特征,采取“对位”的阅读方法,否则,“读懂”这一关就很难通过,还谈什么鉴赏!所谓“对位”的阅读方法,是破译作品中艺术形式及文学语言内存载的内容信息(即有关事实、思想、情感的信息)的有效手段。采取“对位”阅读,就有可能在“解读”过程中发现、选取鉴赏点,并进入深层阅读阶段,理解、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教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不但是文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优化学生学习素质的重要举措。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对位”的阅读方法,应以教材为实例,逐一讲析各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及艺术特征。这就必然涉及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定义的描述与诠释,这一步工作是应该做的;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认识、把握各类文学体裁的属性。这项工作不可能在一个时间点、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完成,重复是必然的,重复才可能趋于完善。

作为文学教育“示例”的课文是“认识的个体”,这些“示例”不仅具有为认识共性服务

?

6?

的价值,又极具独立的鉴赏价值。真正意义的文学鉴赏是要落实在“认识的个体”上的,但是它又必须在把握与之相关的“共性的认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进行。显然,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有道是“观千剑然后识剑”,而实际上,学生不可能“观千剑”,因而必须借助文体知识的灌输,但要审慎的把握这种“灌输”的量与度,既要发挥其先导作用又要结合课文加以印证,使学生在阅读与欣赏的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精要、有用”的先导性知识。

从实际需要上讲,中学生确实应当有准确区分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知识依据,进而养成辨析同“属”文学样式中不同“种”差别的能力。这是端正阅读与鉴赏方向的前提。

总之,隶属于语文课的文学教育必须坚持语文教学应“以知识为先导”(张志公语)的原则,文学教育的双边活动均要有既定的方向、相对确定的内容。可以肯定,语文课中的文学教育是有“矢量”因素的,如果一味强调“自为”“随意”,势必造成教学效果的“少慢差费”,并且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德的形成。

(三)突出文学语言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理解、鉴赏文学语言的水平

确定这项内容,是从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出发的。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传达感情、批判丑歌颂美的。事实证明,对文学语言的感悟能力是文学鉴赏能力的核心。

实施文学语言教育,应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文学语言基本特征的认识并借以提高鉴赏能力。在落实这一目的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承担两个任务:第一,讲解传输必要的知识;第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教材组织好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独立解读、揣摩、品味课文中含义隽永或效果鲜明的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切磋、交流。

为此,拟根据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对相关教育目的的确定略作解说。

1.文学语言是生活语言再加工的艺术产品,它富有形象性、具有非“涵泳”不可解读的特点,蕴涵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文学语言不仅能客观地描述自然、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活动,而且能够艺术地展现“人物形象”反映作者的观念情感并深刻揭示生活的内涵。文学语言较之一般的交际语言更能激活读者“多元化”的思维功能,使其头脑中形象思维活动与理性思维活动产生碰撞、交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课文中的文学语言一旦进入学生的视觉或听觉系统,其特点就被学生自然感知,其功能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认识文学语言特征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养成深入挖掘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的习惯。

2.文学语言是反映现实的“艺术化的信息符号”,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与常态事理逻辑不尽吻合的现象。在文学语言教育中让学生经过阅读实践,认识、理解、破译这种现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理解非逻辑语言合理性及其艺术魅力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养成从艺术角度审视这类语言的习惯。

3.文学语言中词语的“临时意义”出现几率较高,这是特定内容的合理产物。诚然,掌握积累一定数量词语的义项(即从字典、词典中可以检索到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比喻意义),是语文学习的一项硬任务,其意义不必陈说;但仅仅谙熟词语在“静态环境”中的义项远不能满足阅读文学作品的需要。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环境是极富有艺术性与动态性的,词语在使用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临时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中词语的艺术特点和可涵泳价值,正是由所谓“临时意义”来体现的。因此,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揣摩、确定词语临时意义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养成关注这类词语艺术功能的习惯。

4.文学语言的隐含信息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文学语言中隐含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它是人类表意行为的特定方式。它常常使读者在初读似懂文意之后,又生疑问,感到作者“言此”是为“言彼”,于是驱遣了破解“彼意”的兴致。这就是说,此类语言具有推动读者深入阅读的功能。特别应指出的是,这类语言往往通过反常化的途径向读者心智发出吁请,激励人们创造性想像活动的进行,从而发现作者创造的非现实的、然而又不乏真实性的世界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破解文学语言隐含信息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养成注意捕捉作

?

7

?

品文外之意的习惯。

形象地说,文学语言教育是贯穿文学教育的一条大动脉。它影响、制约着文学教育各项内容的进展和落实。

应当注意,文学语言教育的起点不是“零”,也不在一条笔直划一的起跑线上。学生具有接受、熟悉、运用文学语言的潜能,而这种潜能的开发过程正是“思维产生语言”“语言表达思维”反复训练的过程。这可以解释为:文学作品特殊的语言形式极易激发学生多元化的思考,以判断、联想为主体的思维活动驱遣(这种“驱遣”往往由兴趣或困惑而生,不易瞬时消失)学生寻求表达思维内容的形式(即注入了“说”或“写”的动力),因此文学语言教育的反馈通常以学生的评价来完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语言教育对发展和健全学生的思维机能的作用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独具优势。应当注意,在强调文学语言教育的同时,必须防止产生轻视、贬低实用语言教育的倾向,防止进入“‘语必雕琢,言必修饰’方可审美”的误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使学生端正对实用语言的认识——实用语言(诸如生活生产用语、政务交际用语等)不仅是生成文学语言的母本,而且具有文学语言不可替代的功能。

注意到这些,对维护文学语言教育的科学性是十分必要的。

(四)在文学鉴赏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深层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种深层阅读能力应具有明显的理性化的特征。通观文学类课文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把握明示性信息的基础上,破译隐示性信息;合理运用与阅读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体悟作者写作动机;根据不同文体的创作规律,评价作品社会价值等等都需要借助深层阅读能力来完成。反过来说,深层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主要是在上述的阅读活动中体现和完成的。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贯穿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也构成了文学作品鉴赏的主体内容。

语文课中文学教育的材料是很丰富的。但学生囿于心理机制和社会经验的限制,阅读时

集注于形象化的内容,满足于形象思维活动给予心理的愉悦。这常常成为自为阅读的终点;但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只是“起点”,而深入进行文学教育,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才是“终点”——阶段性终点。

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要历经两个层次:1.感知内容,借助艺术的真实观察世界;2.评析内容,结合生活的真实认识世界。“感知内容”,有其特殊价值,没有这个“起点”,是不可能进入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第二层次,也就无法到达文学教育的“阶段性终点”。我们所说的“起点”,不等同几何图形的“点”,它实际是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习得”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引入“学得”境地,使他们开启理性思维活动,从而认识阅读对象的本质和功能。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所强调第二飞跃(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对于文学教育是有指导意义的。文学作品的主体是形象化的语言,它具有启发、诱导读者(特别是熟谙作品创作规律的读者)由形象感知到理性抽象的功能,正所谓“作者言其事,读者会于心”。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完成认识上的第二飞跃。这一步意义重大,实施亦有难度,教师要耐心地、郑重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并用各种手段验核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感知是否到位。

以上几项内容,相互联系,它们是文学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但不等同整个内容系统。这些内容在中学语文课中是能够完成的,因为其中每一项内容都与语文知识教学相关相连,都根植在教材的沃土上,这些属于语文学科自身的内容在教学中是不容舍弃或遗漏的。

我想用这样几句话作为这篇文字的结尾:必须正确认识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文学教育应当承担提高学生文学素质、道德水平和智能发展的任务。文学教育的内容必须清晰,便于操作。开展文学教育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是改革与发展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应动员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工作者关心、参与。

注:

〔1〕见《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

8?

汉语言文学论文: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 教育制度改革热潮在我国掀起之后,引起了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的改变,我国各大院校的语文教育工作也越来越被重视,语文教学在随后几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应该看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实现对接不仅是提高语文教育水平的发展需求,也是适应新时期,新文化的发展需求。 汉语言文学应该说,它本身就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并没有重点把握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反而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文学而学习。加上我国语文教育的师资水平整体来说还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因此,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实现更多方面的共通和交流,应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这样才能够重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高素质和高质量,也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精髓。现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不会存在什么不良的冲突,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比如在语文知识的运用上,教学方式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运用上,都要进行对接性思考,这样才能够把汉语言文学的一些信息反馈到语文课堂教育中去。另外,我们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特别是现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宽容,开放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育和汉

语言文学的对接问题。 第一,关于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在实践能力方面的思考。 不管是语文教育还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二者都能够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或者认识观念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都能够丰富人的见识,并重塑自我。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要实现很好的对接,要能够形成结合性发展模式,首先要实现二者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对接。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应该寻找他们的共通点,虽然语文和汉语言文学在本质上有区别,但是语言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包含汉语言文学教育这个模块的,因此,二者在教学内容或者一些理论指导上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在实践方面,应该抓住这些共通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要积极地探索提高实践能力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对汉语言文学中,诗词歌赋的品读和学习也是要重视的,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索和运用方面。而在语文教育中,也要把握汉语言文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创作诗词歌赋的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开设一些实践性课程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实践课程相对语文教育来说是比较少的,因此,应该加大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课堂的创设和开展。汉语言文学实践课堂的开展形式可以参考语文教育的实践课程,比如通过开展一些汉语言文学实践讲座,或者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知识的社会调查等,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

911 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3 万 建 中 内容提要 以往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大多都以作家文学为参照。其实,民间文学并不是以作家 文学为对应的一种文学,这一现代学科概念也不是以作家文学为参照提出来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 立的学科和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都不是由“文学”分化出来的,它有着完全独立的形成和演进轨迹,并 不完全属于文学的范畴。因此,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应该突破一般“文学”的纬度。本文从民间文 学的实际存在状况出发,对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作了重新认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生活 历史 知识 教育 民间文学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一种文学,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 一、讲述者的魅力 民间文学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结果”,也显示于其演说过程本身。任何民间文学活动都不是个体的,而是集体的,具有强烈的展示性。过去,民间文学表演和民间文学力量的释放主要集中在神庙、祭祀、竞技等公共场所。人们常常在这些公共场所表演、祭祀、聚集、歌舞、庆贺等等,举行场面宏大的公共仪式。所有的人都是仪式的参加者,也是民间文学的表演者,没有专门的观众。此时,所有的能量在瞬间聚集、释放,人们在刹那间融为一体。这种高度的集体性使得民间文学的传统力量得到极大的发挥,似乎威力也更为强大。 古往今来的不少批评家都注意到了讲故事作为人类生活中一项不可少的文化活动的意义,“不讲故事则不成其为人”①。正像世人皆知的《一千零一夜》所喻指的:从人最终的命运来看,“叙事等于生命,没有叙事便是死亡”。《一千零一夜》除了山鲁佐德讲故事这一线索贯穿始终外,故事中的一些人物也讲故事,形成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结构。它用无穷无尽的故事赞美了故事本身,赞美了讲故事的人。将这部百科全书般的故事集译成中文的纳训先生在“译后记”中提到,伏尔泰说,读了《一千零一夜》四遍以后,算是尝到了故事体文学作品的滋味。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 alter Benja m in)在《讲故事的人》(1936年)一文中说:“民间故事和童话因为曾经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是孩子们的第一位导师。无论何时,民间故事和童话总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忠告;无论在何种情况,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忠告都是极有助益的。”②在这篇著名文章中,本雅明解释了民间文学教育作用的来源:故事讲述者拥有丰富的生活经 3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间文学的生活特征及其理论建构”系列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05BZ W062。

浅谈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浅谈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汉语言文学课程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关系的基础上, 探讨了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优化人文 素质教育的策略:加强教学内容的筛选;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创建 良好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高校;汉语言文学;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优化策略 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仅是文学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更多的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感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涵与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综合素质致力于建设 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文化繁荣。本文就以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展开 了讨论。 一、重视高校汉语言文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 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新时期大学生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在大学生日 益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压力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标准已不仅仅是 要求理论知识的掌握,文学知识点的熟悉,而更多地是综合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实际操作 能力,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汉语文学的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内心的 思考与意见,培养自己良好的口才与人文素养;撰写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锻炼自己坚实 的文字功底;在参与辩论赛、模拟招聘会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准备,不断培养自己 的思辨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2、有利于人文情怀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较高的审美能力、高尚的道德与人文情怀,是一个人高雅情操、优质生活品质的重要 体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更替与兴衰,在滚滚历史长河中诸多英雄 人物为了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死而后已,在灿烂的文化里永垂不朽。还有一些感人的 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高尚的人文情怀有利于培养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鼓励人们用爱、用心、用热情去 生活与工作。尤其在一些理工院校,更应该在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注重理工院校大学 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为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往往偏重于技术性与专业性,具有容易枯燥、 难度大等特点。除了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时间,课外很少去了解、阅读文学作品。导致了部 分理工院校学生的情商较低,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能换位思考去 理解他人的心情与想法。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部分大学生缺乏健全人格,理想信念迷茫

论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趋势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d14760680.html, 论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趋势策略研究 作者:张春雷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招生数量连年萎缩。究其根源,除了社会因素外,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性较差,与社会脱节,这是我们汉语言教育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我就从实际的工作出发,剖析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期提出一定有建设性的解决对策,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单一化;应用型人才;就业导向;对策 前言: 诚然,汉语言文学教育历史由来已久。但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深厚的语言功底,教学的着眼点都放在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很多学生的就业去向是教育教学工作,新闻传播类,行政文书等工作,这些工作大都要求学生不但要具有扎实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口头交际能力。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单一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汉语言任课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很少在课堂中开展教学互动。任课教师只是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将知识体系一股脑的传输给了学生,而不去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全盘吸收。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互动较少,任课教师的重点放在了知识点的传输,而很少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和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在于任课教师疏于对课堂的管理。 1.2内容死板、课堂沉闷 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受到知识体系的影响,我们目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通常内容比较枯燥乏味,不具有趣味性,学生学习起来难免没有积极性。虽然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浩瀚无边,但是部分任课教师却没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照本宣科,课堂教学枯燥,索然无味。学生反应不积极,形成了一个严重的恶性循环链。特别是在汉语言文学的理论教学中,任课教师往往大谈,空谈理论教学,脱离社会实际,常常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聊。长此以往,就会丧失学习的乐趣和主观能动性。 1.3考核形式单一

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民间寓言 答案: 民间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47.第20题 民间文学 答案: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历史、科学、宗教及其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民间文学的体裁主要有神话、民间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长诗、民间说唱、民间小戏等。 48.第27题 生活故事 答案: 生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故事,现实性较强,幻想性较少,或看似没有幻想,而实则仍带有一定的想象与虚构的故事。 49.第36题 时政歌 答案: 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地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在旧时代,人们常借歌谣来表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 50.第37题 民间叙事长诗 答案: 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 51.第40题 “母题” 答案: 作品中大量重复出现的叙事要素,称其为母题(motif)。母题可以是一个物件(如魔棍),一个奇异动物(如会说话的马),一种观念(如禁忌),一种行为(如考验、欺骗),一个角色(如造物主、巨人),一个人物类型(如傻瓜、预言者),或一种结构特点(如常用数字或多次重复)等。

机智人物故事 答案: 生活故事中以某个机智人物为中心而编织的系列故事。在我国,这类故事大约涉及300多个具体的、有名有姓的民间机智人物,其中较著名的有谎张三、韩老大、徐文长、阿凡提、把拉根仓、阿克顿巴等。 51. 第14题 答案: “语境”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话语、语句或于此的上下文,或前后关系、前言后语;其二,指话语或语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说明言语和文字符号所表现的说话人与周围世界相互联系的方式,可扩展为事物的前后关系、境况,或者扩展到一个特定“文本”、一种理论范式以及一定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47.第3题 口头性 答案: 人民大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将这种创作传承下来,由此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民间文学的这些适宜于口头创作和口头流传的特征叫口头性。 48.第22题 传说 答案: 民间传说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和历史表达方式构建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 49.第23题 民间笑话 答案: 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它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机趣的调侃,一针见血地揭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现象,画龙点睛地突现出民众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喜剧、幽默意味。 50.第32题 史诗 答案: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一种专门描写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战争、民族英雄的不朽业绩等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规模宏大的长篇民间叙事诗。 52.第34题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代的发展方向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代的发展方向 摘要: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关键词:审美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写作能力;应用性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nception of transferring knowledge into capability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e process of specialist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gram. To adjust curriculum system is to transfer the original teaching mode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which is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knowledgeable wits into focusing on the capabilities of literary appreciatio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writ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applicabi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gram. Key Words: the capability of appreciation; the capability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 capability of writing; applicability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汉语言文学的传统模式 2O世纪8O年代中期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按照适应计划经济时代对汉语人才的需要制定的,比较切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人才配置方式和市场的实际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开设课程有:文学概论、写作、文学作品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逻辑学、语言学概论、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美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通史、西方哲学概论、高等数学、英美文选、科学概论、史学专题、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共19门。 课程的设置基于培养目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目标极不明确的专业,它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涉及新闻、广告、出版、广播、影视、戏剧、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1)资料讲解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绪论 第三节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 语文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态,而语言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姑姑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他就无法再社会上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其次,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人类的思维成果依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和发展。一个正常的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材料来进行思维,而一个人的思维力又是其智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再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分。 第二章语文教育系统 第一节语文教育系统 在当代社会中,语文教育必须与大生产,大经济,大教育想适应。按照这种观点透视分析语文教育的性质,内容,过程,功能,目标,就是大语文教育观,即语文教育的系统观点。语文教育系统观高度重视语文继续教育,认为它是学校语文教育的延续,提高和完善,是语文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 学校语文教育结束之后,绝大多数人难以有系统接受语文教育的可能,学校语文教育只能交给受教育者基础语文知识,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于是,不断学习,自我完善就显得很重要了。为人们更好的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交流,情感交融,实现智能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实现语文继续教育,在特定的意义上讲,就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第二节语文教育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语文教育系统的结构三个子系统 一.家庭语文教育分别特点 1.继承性 家庭文化氛围对个体语文素质也要产生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气质,性情,性格的熏陶感染也会渗透在个体的语文素养之中。 2.基础性 3.家庭语文教育也为个体接受学校语文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奠定最初的基 础。 二.社会语文教育 1.广泛性 2.动态性 三.学校语文教育 1.规范性 2.选择性 3 第三节语文学科教育系统 4.语文学科教育的状态系统 所谓状态,这里是指教育活动的态势,包括教师各方面的素养,如知识,能力,思维品格,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一) 一、填空(15分) 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今所传秦代民间歌谣仅首。 2.司马迁的现存作品,除《史记》外,还有《》、《》这两个单篇。《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司马迁语)的伟大著作,所以历来为人们所推重。 3.从西汉后期到东汉中期,汉赋的创作进入了时期,代表作家是、。 4.建安“七子”的名称来源于《》,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 5.在南北朝诗人中,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推动七言诗体发展的是,集六朝之大成的是。 6.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代表作,有北魏的《水经注》和北齐杨衒之的《》。 二、解释加点的词(15分) 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2.大钧 ..播物兮,坱圠无垠.。 3.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5.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7.薄.霄槐云浮,栖川怍.渊沉。 8.暧暧 ..远人村,依依 ..墟里烟。 三、默写(10分): 1.《短歌行》(对酒当歌): 2.《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 四、简述题(20分) 1.概述乐府的多重涵义。

2.“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赠白马王彪》)四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3.略述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类型,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五、论述题(40分): 1.以《李将军列传》和《苏武传》为例,谈谈《史记》和《汉书》人物塑造的共同特色。 2.根据你对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的了解,试对这一时期文人诗歌创作的特点作一综述。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文学艺术美化习俗,匡正时弊,陶冶人心,引导人类感情理性流向及 升华,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和无穷的威力,在塑造世界。”其社会作用巨大,无庸置疑与赘述。新近有关资料调查显示:中国的大中学生读文学作品的人数,仅占10%左右,尤其是中学生, 课外读物,90%是教辅读物,其现状堪忧。究其原因,除科技发展带来多媒体出现,考试评 价等因素外,关键还在教育部门的领导和任课教师,他们有着直接和重大的责任。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本特点,并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总量应至少达到400万字,其中初中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 文学教育,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必要。我将结合 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面谈点体会。 首先,教师应该更新观念,以渊博的文化素养,激起学生接近和爱好文学。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个体人文 素养的提升,才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跟上素质教育时代要求,培养出合格人才。 教师渊博的文化素养,应该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 略通天文地理,知晓文艺复兴,领略e时代……成为一个杂家,并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到见解、独到感悟、独到的信念,并能用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 形象性等特点,发挥能说会道的特点,侃与课文有关的奇闻佚事,使之迷恋老师无所不知, 进而迷恋语文。在讲授作品时,运用形象生动、丰富多彩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起学生的 情趣,把他们带入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受到陶冶,逐渐产生对文学作品的 阅读兴趣,接近之,爱好之。 其次,发挥文学的社会作用,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化、提升。 语文教育是文学的教育,人的教育。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强调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加大了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的分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60%以上,而所选课文,大都是作家和作 品形象鲜活个体、才华和感情的流露,反映了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概括领域及其深刻性, 直接在精神和人格诸方面给人以影响。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 教化、提升,既责无旁贷,有得天独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掘和利用课文中的人文因素,给以熏陶渐染。如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引导感悟那无名战士为部队而宁愿牺牲自己的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品质。 老舍的《小麻雀》中的关爱情怀,高晓声《摆渡》而嗤之世俗。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人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勇敢面对现实,乐观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是最 佳的教育载体。观《勇气》,坚定捍卫和平的信念;读《未选择的路》,培养开拓创新之思维;赏《紫藤萝瀑布》,感悟生命长河的无止境……充分发掘利用,给以启发点拨,久而久之,它定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唤醒起生命意识,感悟在生命闪光的河流上前行,会看见更美好 的彼岸就在前头,从而鼓起坚强生活的勇气,善待和珍爱生命,积淀起高尚的情操。 此外,还应该课内外结合,引入和延伸,激励多读古今中外的鲜活的人文书籍。人类积累的 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 成为教学改革实践者的新观念。将课外引入课内,拓宽教材范围,或古典,或时文,或报刊 杂志,或网络等媒体,这些的引入,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其学习。 将课内向课外延伸,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知识举一反三,巩固深化。这样,学生耳 濡目染人情、人格、人生百态等人文因素,自然会收到春风化雨之功效。

汉语言文学教育及创新

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及创新 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通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历史进行回顾,指出汉语言文学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技巧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以提高目前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教学创新 汉语言文学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汉语言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出语言学和文艺学方面的优秀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民族气节、家国情怀的国家栋梁。但是,现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创新。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招生质量、师资力量、社会风气及学科本身的问题,汉语言文学教育水平不容乐观。如今,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生源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证。一方面,不多的师资力量被名校垄断;另一方面,许多学校招不到学生,教师又面临着无课可上的窘境[1],继而无法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导致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授课水平持续下降,其表现主要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由于汉语言文学教育强烈的文科性质,使得阅读在教学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对大量的文字资料照本宣科,使得教学过程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对教师存在的必要性产生质疑。许多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求学生首先阅读著作,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都在日复一日地阅读[2]。这样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地会产生问题,学生需要极大的兴趣支撑才能在本专业的学习中继续下去。文学艺术和语言学本来是非常具有魅力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这种魅力,才能保证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活力。但许多教师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下太多功夫,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过于依赖,对于文学艺术普遍缺乏自己的理解,难以把握学生的兴趣点[3]。教

民间文学的特征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指民间文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殊标志。与作家文学比较,一般归纳为: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特征。 (一)集体性: 1、集体性的含义:民众的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民间文学作品,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集体服务的特点。它反映的是集体的愿望、集体的智慧。融会集体的艺术才能,为集体所享用的特殊文学。 2、集体性的表现: (1)集体场合中的集体创作 歌无长曲,因景因事而唱,如高山族捕到鹿后挽手合围,歌唱跳舞。再如《打夯歌》等都是集体场合的集体创作。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再由其他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如《孟姜女》的传说,据《左传》记载,春秋时仅仅是齐国战将杞梁的妻子,杞梁在与莒国的战争中战死,其妻迎灵柩于郊外,齐侯要实行吊丧礼,被她拒绝。还说它“哭之哀”。西汉时说她哭倒了长城(感动了天地),唐朝时杞梁妻有了专有的名子——孟姜女,并且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这一传说故事就是先有雏形,后有他人加工完善的。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并不排除有的作品是个人创作,个人创作的作品经认可后,很快就由集体流传开去。你传他添枝加叶,他再传他又

添枝加叶,从这个角度看,千千万万个传播者也就是作品的作者。明间文学作品流传的时间越长,受到加工修饰的机会就越多,集体意识的积淀就越厚重。正如一首民歌所唱:唱歌不是人发颤,也是前朝古人传,一人传三,三传九,河水淘沙渐渐深。因此民间文学很难找到作者。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有歌谣为证: 瞎话瞎话,无根无把,一个传俩,俩个传三。 我嘴生叶,他嘴开花,传到末尾,忘了老家。 总之,民间文学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千百人的口,不断完善,它代表了群体意识,融会了大众化的生活内容,使之彰显出集体性特征。 (二)口头性 1、口头性的含义: 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在民众口头上。如讲故事、讲笑话、唱山歌、破谜语等,无一不是“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所以,民间文学曾被称之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或“口传文学”。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本质特征。 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口头语言,民间口头语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形象夸张。如湖北刘德培讲的故事:(可简写)要说杜老幺嘛,一个姣姣个,刮骨脸,是哪朝哪代人可说不上来。有人说他比张果老的岁数都大,究竟活了多大岁数,谁也说不清白。只知道杜老幺帮过工,打过榨、赶过脚、背过盐,世

浅谈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其对于培养高素质 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 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在培养中国未 来创新人才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师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师 应该具有前瞻性,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在贯彻教学计划 的同时,需要构建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语言使用能力。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 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传统 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 学生的道德体系。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 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辨证的说,我们也不能强化用实用理性 与工具理性的思路去规范人文学科,而应该看到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特 定期待。 二、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在尊重、协助与促进 尊重是语文教育的前提,但协助和促进才是目的。面对学生自主的语文学习,教师的协助主要表现在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授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教师 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切实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情感和想象朝“深度”、“广度”和“长度”上引。 2、重在积累、互动与熏陶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只有掌握了某种 语言的人,才能进入人类社会,拥有人的活动,从这个最本质的意义上讲,语文 学习是人成其为人的重要活动。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必要的语言文字和不断地发展 语言,因此,丰富和积累语言应该成为我们有意义的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在 中学语文教学应强化三点:第一,积累。语文学习应从积累语言开始。在语文教 学中,我们可从这四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积累:一是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指掌握丰 富的词汇、俗语、谚语等;二是积累语言形式,背育一些典型结构的短语和段落,如识记一些好的排比句、顶针句,总分、转折、递进等结构的段落;三是积累语 言范例,主要指背育一些优美诗文、小说、戏曲名著的片段等;四是积累语言形象,对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典故和意象等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我们的学生,思 维就有了凭借,表达就有了材料。第二,互动。掌握语言是为了更好的交际,而 交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在互中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课 堂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语言。第三,熏陶。汉语言讲究神韵、意象和言外之意,在指导学生掌握这种语言时,不宜用纯理性的分析方法, 而重在熏陶,营造各种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并在感悟的过程中渗透理性分析,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3、重在拓展、选择与凝结 现代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应该是全息的,一切现实的、虚拟的、心理的 世界都可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教材只是这偌大的语文学习空间中的一个小小例

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在课程改革新形势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言文学特有的艺术体征和美学品格,已然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作品符合汉语言的语文认知水平,符合汉语言的内心发展特征。小学语文教材中汉语言文学与其他教材的教学要求不同,需要教师教出童真的感觉,让小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特有的美感。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结合教材和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汉语言文学。关键词: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材应用研究

一、汉语言文学符合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特点 下面是武汉映辉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的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语言词汇通过模仿和交流不断得到积累,并开始在语境中使用这些词语。这个阶段的汉语言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依靠具体形象的事物,呈现出间断性和记忆的简短性,他们在学习生活规范和记忆时,采用单事件学习和记忆法。他们的思维呈现习得事物的累积学习。这个思维特点,要求语言的表达要短小精干,学生只有在简单句的语言表达中才能体会情感,习得知识。 汉语言文学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以小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短小生动、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具体包括: 1.听过一些故事,解释一些事物的基本特征,例如《狼和小羊》一文,通过狼和小羊抢水的故事,告诉学生狼这种动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故事传递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例如《孟母三迁》传递母爱的问答,《爱你本来的样子》一文教育学生要喜欢自己、爱护自己等。从上述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的内容比较简短,语言比较通俗,基本没有理解和阅读的难点,这个表现形式是与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因此学生容易接受。汉语言文学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包括童话、寓言、小说、散文、诗歌等,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感受着语言的优美,学生在模仿中慢慢掌握词汇和语言。因此,通过这种文学形式来进行语文教学,是有效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缺乏汉语言文学素养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出于汉语言文学作品,因此,教师的汉语言文学素养会直接影响教学成效,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缺乏汉语言文学素养,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还停留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思想中,没有储备完善的汉语言文学理论,也不了解汉语言文学的美学内涵、功能价值与体裁特征,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活动。 (二)未抓住汉语言文学的特征 对于小学语文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很多教师都抓不住汉语言文学的特征,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语言文学工具化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很多教师还采用“字词句段”教学法,仍然将汉语言文学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进行讲解,没有意识到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价值。 第二,汉语言文学教学成人化一些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作品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主题,导致本应该生动有趣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变得晦涩难懂。 第三,未注意到汉语言文学的文体特征很多教师没有深刻地把握好汉语言文学的文体特征,使用与成人文学相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很多教师在讲解诗歌与儿歌时,就没有注意到儿歌的趣味性与押韵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三、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与教育(一)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教育(050113)专业(独立本科段) “三国演义源流研究” 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7820)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0一0年五月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独立本科段) 课时:43课时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三国演义源流研究》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教育独立本科段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培养和检验应考者专业知识的一门重要理论性课程。 本课程重在培养应考者对《三国演义》的成书、文本、与传播的全面把握,不仅要全方位地认识《三国演义》文本本身,同时还要深入理解这一文学和社会精神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与美学物质,进而从特定角度与侧面观照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之心的轨迹,总结中国长篇小说演进的某些规律性东西。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成书研究 第一章《三国志演义》的史传渊源(4课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叙述史传文学对《三国演义》成书的影响。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识记与《三国演义》成书有关的史传书目,了解史传对小说的影响,尤其是熟知《三国志》、裴注及《资治通鉴》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重点掌握《三国志》及裴注对《三国演义》小说成书的多方面影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史传·小说·历史小说(1课时) 第二节肇始奠基的三国史元典(1课时) 第三节添枝加叶的注释与增补(1课时) 第四节兼收集成的三国史编年(1课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小说与史传、历史小说与史传,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三国演义》与史传的关系,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三国演义》的史学来源及对《三国演义》的影响,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4、《三国志》的文化意蕴对《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影响,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5、陈寿“运奇笔再现奇人”的表现,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6、裴注的作用及对小说的影响,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 7、《资治通鉴》的“排比”艺术对罗贯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影响,要求达到 简单应用层次。 第二章野史传说中的小说因素(3课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叙述野史传说对《三国演义》成书的影响。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全面了解三国故事神奇化的发展及褒刘贬曹的时代性思潮的形成,熟知三国故事在隋唐时期的特点。 本章重点是野史传说对《三国演义》成书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三国野史传说的神奇化(1课时) 第二节褒刘贬曹的时代性思潮(1课时) 第三节隋唐三国传说故事考论(1课时)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三国野史传说神奇化的表现,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2、褒刘贬曹的时代性思潮形成原因,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3、三国野史传说的神奇化倾向对《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影响,要求 达到简单应用层次。 4、三国故事在唐代打上了时代烙印的表现,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5、隋唐时三国故事的特点,要求达到理解层次。 第三章讲史与三国故事的文学创造(4课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叙述了讲史对《三国演义》创作的影响,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说话”这种艺术形式对三国故事的发展,熟知《三国志平话》对《三国演义》在整体框架、人物塑造、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影响。 本章的重点是《三国志平话》对《三国演义》成书的影响。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摘要:本文在阐释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内容、主体和客体三个角度深入探析了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开展问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审美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增加了大量文学作品,与文学审美相关的内容也随之在考试中出现,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的诉求越来越普遍。就语文教学发展历程和新课程改革实践来看,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开展并不顺利,特别在当下大量后现代主义思想观念渗透、经典文学作品遭到一定程度消解与解构的语境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文学教育有很大难度。从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历程来看,文学艺术都能够给人以勇气和希望,保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诉求,进而构建纯洁、高尚的人文情怀,促进人格的发展,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塑造完整的人格,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力开展文学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内容应是“美”的艺术品,蕴藉丰富的人文

内涵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内容应该是各类经典 文学作品,既要有古代人智慧的结晶,如:《诗经》、《庄子》、《史记》、《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艺术名篇精品,又要有现代经典,如《呐喊》、《女神》、《边城》、《家》、《四世同堂》等内容选段。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蕴藉了民族经验、情感和理性等高贵的精神;使学生在上述作品内容学习中受到思想与艺术的熏陶。文学艺术同样不是一个独立门类,多种文化要素渗透其中,并保持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这种不可分割的联系彰显了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文性,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传承及现实意义。 文学教育确切地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学生在受文学艺术作品思想震撼的同时,也受文学艺术作品“美”的特质所熏陶。阅读、鉴赏文学艺术作品,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愉悦感受,学生与文学艺术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发生共鸣,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接受美的熏陶,在这种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如学生在《鲁滨孙漂流记》中感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崇高美;在《繁星·春水》、《傅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1、未来语文能力具有哪些特点? (1)开放的空间。①从空间看,是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向外开放,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从家庭到社会,从学校到工作单位,不断接受语文教育;②从内容看,以信息社会的高节奏高效率工作需要为目的,以社会需要和实践为出发点。 (2)全面发展的。①否定传统教育中只重视书面能力的教育观,强调听说读写全面发展。②重视复合人才的培养,重视自学能力的养成等。(案18) 2、文言文教学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用现代人的故事去理解文言文,让学生对古文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用现代人的意识去诠释文言文,使学生感悟人生,影响于行;用现代生活实例领悟文言文,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生活的自觉性,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3、谈谈你文言文教学要求的认识与困惑? 关于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一般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文言文教学只要求读懂浅显文言文就行了,现实社会中不要求用文言文写作,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求学生背那么多的篇目呢,达到一定篇目就行了,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可减少教学盲目性。二是认为把文言文教学目标定位在基本的阅读上是不够的,单纯以实用为取舍原则,会造成文化根基越来越浅。所以文言文教学应多背诵,以培养中华文化情结。4、关于新课标“写作取向”方面的认识。 (1)淡化写作的功利倾向。以往强调文章的思想性,新课标只从语言的角度,提出“表达自己思想”的要求,不再作思想性方面的硬性规定。因为中学生还是少年,人生体验,喜怒哀乐等情感非常丰富,但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实践证明,过于追求写作的功利倾向,规定表现伟大理想、积极意义等反而会扭曲表情达意的功能,容易造成学生说假话、大话的现象。 (2)关注学生写作态度。例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心得,互相评价作文,沟通见解”。(案64)5、听说读写相互促进这条原则具有什么意义? (1)听、说、读、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语文能力,是人类交流活动中的不同方式,四者相互影响,互为促进。(2)这是培养全面的语文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听说的使用频率加快,听说的功能交际范围越来越大,如果还像传统那样不重视听说训练,培养出来的人才将会遭到淘汰。 6、“整体感知”在阅读教学层面的含义。 汉语不同于西欧语系,具有整体性特点,从词到句子,意义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决定,因此,阅读教学提倡整体性感知就是要求从汉语文特点出发来把握文章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不能就句子讲句子,就段落讲段落,反对单一的肢解式的分析阅读。从目的而言,整体感知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包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 7、课标关于“语文素养”的界说: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德和谐发展。” 8、关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解。 首先从语文教育的内容来看。语言教育、文学教育、文化熏陶涵盖了语文课程所承载的全部教育内容。这三个方面不是独立的分裂的,而是相辅相成融合统一的。语言教育不仅仅是工具教育,还包含丰富的人文教育;文学教育与文化熏陶的人文教育内容也必须以工具层面的语言教育为前提,这就从课程内容方面说明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其次,从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来看。在语文课程中,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必须从教育“立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