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药

化痰药
化痰药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化痰药

概述

第一、化痰药的含义

1以祛痰或者消痰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2三个不同功效的概念

祛痰----对狭义之痰的治疗作用。

消痰----对广义的痰的治疗作用。

化痰----祛痰和消痰两种不同功效的统称。

3了解中医学对痰的认识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的痰,是属于人体的水液代谢失常。而这种水液停留在人体的局部,进一步的变得比较浓稠或者变得比较稠浊,而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统称为痰。

狭义的痰===一般就是指储存在肺窍里面能影响呼吸畅通,引起咳喘的这样一类痰。

广义的痰===根据中医的理论,狭义的痰一旦形成了以后,“随气升降,无处不到”。除了肺窍以外,分散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痰。

痰不管在肺窍或者在其他的部位,都是有形的。能否看见只是在里在外。

由于中医学痰的个特殊性,所以化痰功效是针对整个痰而言的。

痰在中医学当中既是一个病理产物,又是一个继发的引起其他病证的病因。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试卷1 2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试卷1-2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化痰药治痰证时最常配伍 (分数:2.00) A.平肝、安神药 B.健脾、泻下药 C.健脾、理气药√ D.补气、消食药 解析:解析:“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津液不归正化而聚湿生痰,故常配健脾燥湿药同用,以标本兼顾。又因痰易阻滞气机,“气滞则痰凝,气行则痰消”,故常配理气同用,以加强化痰之功。 2.善治脏腑湿痰的药物是 (分数:2.00) A.白前 B.禹白附 C.半夏√ D.白芥子 解析:解析:半夏辛湿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故正确答案是C,而A、B、D项药物则无此特点。 3.具有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功效的药物为 (分数:2.00) A.半夏 B.胆南星 C.天南星√ D.白芥子 解析:解析:天南星性温而燥,有较强的燥湿化痰之功,且入肝经,走经络,善祛风痰而止痉厥。而胆南星为天南星用牛肝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性味苦、微辛,凉,归肝、胆经,功能清热化痰,息风定惊,而无燥湿化痰之功。A、B、D 均非正确答案。 4.能祛顽痰,通窍开闭,祛风杀虫的药物为 (分数:2.00) A.半夏 B.天南星 C.旋覆花 D.皂荚√ 解析:解析:皂荚辛能通利气道,咸能软化胶结之痰,味辛性窜,入鼻则嚏,入喉则吐,又能开噤通窍,另外用可治皮癣,有祛风杀虫止痒之功。 5.善治头面部疾患,祛风痰解痉的药物是 (分数:2.00) A.半夏 B.皂荚 C.禹白附√

解析:解析:禹白附既祛风痰,又能止痛,其性上行,尤擅治头面部诸疾。 6.白芥子的功效为 (分数:2.00) A.温化寒痰,解毒散结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B. C.燥湿化痰,消痞散结 D.温化寒痰,消肿散结 解析:解析:白芥子辛温,能散肺寒,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遂水饮,温通经络,又能消肿散结止痛,故正确答案当为B。 7.桔梗可用于治癃闭、便秘,主要是因其 (分数:2.00) A.有利尿通便之功 B.有通淋润肠之功 C.有开宣肺气之功√ D.有肃降肺气之功 解析:解析:肺主宣发而司二便,桔梗性散上行,可开宣肺气而通二便。故答案应选C。 8.川贝母与浙贝母药性功效的主要区别是 (分数:2.00) A.川贝母偏于甘润,浙贝母偏于苦泄√ B.川贝母能润肺化痰,浙贝母能理气散结 C.川贝母益气润肺,浙贝母化痰散结 D.川贝母质优效佳,浙贝母质次效逊 解析:解析:川贝母以甘味为主,性偏于润,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用之为宜;浙贝母以苦味为主,性偏于泄,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之咳嗽用之为宜。 9.治疗痰热咳嗽兼有便秘者,宜首选 (分数:2.00) A.川贝母 B.浙贝母 C.瓜蒌仁√ D.前胡 解析:解析:瓜蒌仁甘寒而润,善清肺热,润肺燥而化热痰、燥痰,且又能润燥滑肠,适用于肠燥便秘。故答案应选C。 10.竹茹治呕吐最宜者为 (分数:2.00) A.胃阴虚呕吐 B.胃气虚呕吐 C.食积呕吐 D.胃热呕吐√ 解析:解析:竹茹微寒能清热降逆止呕,为治热性呕逆之要药,故治胃热呕吐最宜。故答案应选D。 11.既能消痰软坚,散结消瘿,又能清热解毒,治疮疡肿毒及肿瘤的药物为 (分数:2.00) A.海藻 B.昆布 C.海浮石

《中药学》学习笔记:化痰药之白芥子

《中药学》学习笔记:化痰药之白芥子 《名医别录》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白芥Sinapis albaL.的种子。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本草纲目》: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韩懋《医通》:凡老人苦于痰气喘嗽,胸满懒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药,反耗真气。懋因人求治其亲,静中处三子养亲治之,随试随效。盖白芥子白色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紫而主气,定喘止嗽。萝卜子白种者主食,开痞降气。各微炒研破,看所主为君。每剂不过三、四钱,用生绢袋盛入,煮汤饮之,勿煎太过,则味苦辣。若大便素实者,入蜜一匙。冬月加姜一片,尤良。 《本经疏证》:白芥子布种于秋尽,采实于夏初,以生以长,咸在冬凑,而于夏秋反若无所与者,殊不知发生于冬,长养于春,皆其胚胎之际,而夏秋则其原始要终之会也。味之辛得于秋尽,气之温得于夏初,是辛感于水而生,温孕于寒而育,温不能离辛,辛不能离温,则辛温之用,皆萃于水矣。辛者所以通,温者所以发,痰冷阻中,则气难横达而一于上行为上气,气难横达,则痰冷益无所泄,而惟留于胸膈,于是碍脾之磨荡而黄发于面,一温而胸膈痰冷无不发越,一辛而气机上逆无不宣通,皆由横达之功,并非泄降之力,故后世称其能除皮里膜外之痰,四支骨节之痛,亦为此耳。然得谓凡痰凡痛皆可治

以是欤,盖亦有界限矣。夫大则空虚,小则坚实,他物之恒情。惟白芥之茎小者反中空,大者中实,仍系一类二种可同为用,中空者象痰之逼窄气道,中实者象痰之壅肿径隧。是故用以治内,其证必兼上气,用以治外,其证必兼肿痛,则凡痰在骨节及皮里膜外之候,必里有痰而外为肿痛已久而按之不空者,方与此宜,以是为其轸域可也。 【功效与应用】 1.温肺化痰,用于寒痰喘咳,悬饮等。本品辛温走散,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逐饮邪,善治“皮里膜外之痰”。治寒痰壅肺,咳喘胸闷痰多,配苏子、莱菔子,即三子养亲汤。若悬饮咳喘胸满胁痛者,配甘遂、大戟等以逐饮,如控涎丹。 2.利气散结,用于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等。本品能祛经络之痰,又能消肿散结,通络止痛。治阴疽流注,配鹿角胶、肉桂、熟地等,以温阳通滞,消痰散结,如阳和汤。治痰湿阻滞经络之肢体麻木或关节肿痛,配马钱子、没药等。 此外,本品捣烂外敷,有活血消肿、散寒逐饮的功效,可用于胸胁刺痛、寒痰哮喘的轻症。 【处方用名】白芥子(炒至微焦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3~ 6g。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白芥子辛散温通而利气,既能祛寒痰壅滞于肺络,以治肺寒喘咳;又能祛寒饮壅滞于胸膈,以治胸满胁痛;并可搜皮里膜外或筋骨间之痰结,以治流注阴疽等症。因它的袪痰力量较强,故称它有豁痰之功。

常用止咳平喘化痰中成药

百合固金丸 名称百合固金丸 组成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 功用养阴,润肺,止咳。用于肺肾阴虚之燥咳痰中带血、咽喉干痛,或自汗盗汗,或潮热、手足烦热、便秘尿赤等症。现代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剂量小蜜丸剂:120g/瓶。大蜜丸9g/丸,内服,9g/次,2—3次/日。 注意忌油腻、腥冷、辛辣、烟、酒。 备注暂无 桔贝半夏曲 名称桔贝半夏曲 组成橘红、川贝母、半夏、桔梗、远志、紫苏子、紫苑、冬花、枇杷叶、麻黄、肉挂、天花粉、苦杏仁霜、木香、甘草。 功用化痰止咳,宽中下气。用于咳嗽痰多、胸闷气急等症。 剂量曲剂:12g/块,内服,3—6g/次,2次/日。 注意暂无 备注暂无

小青龙合剂(冲剂、糖浆、口服液) 名称小青龙合剂(冲剂,口服液、糖浆) 组成麻黄、挂枝、白芍、半夏(制)、干姜、炙甘草、五味子、细辛,功用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等 剂量暂无 注意暂无 备注暂无 蛇胆陈皮末 名称蛇胆陈皮末 组成暂无 功用清化热痰,熄风解痉。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及小儿痰热惊风、惊搐、神昏等症。现代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剂量[剂量]散剂:o.3g/瓶,内服,0.3—0·6g/次,2—3次/日。 注意孕妇禁用。 备注暂无

固本喘咳片 名称固本咳喘片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麦冬、甘草。 功用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慢性交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剂量片剂:100片/瓶,内服,4—5片/次,3次/日、3个月为1个疗程,常年服用疗效更佳。 注意暂无 备注暂无 鸡苏丸 名称鸡苏丸 组成麻黄、苦杏仁,紫苏叶、紫苏子(炒)、黄芩、石膏、远志(制)、白芍、天门冬、紫苑、五味子、知母、法半夏、麦门冬、款冬花、桑白皮、草房子、瓜萎仁、桔梗、北沙参、前胡、桔红、马兜铃、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清肺平喘,润燥止咳,化痰除痞。用于阴虚肺热咳嗽、气喘痰粘、胸膈满闷,亦可用于兼有外感风寒者。现代用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咽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见有上述表现者。

中药学题库化痰止咳平喘药

化痰药 一、填空题: 1.化痰药以____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____。 2.姜半夏长于____,法半夏长于____。 3.竹茹____用长于清热化痰,____后偏于止呕吐。 4.瓜蒌主归____,____经。 5.旋覆花因有____,故入煎剂宜____。 6.除清热化痰外,瓜蒌壳还长于____,瓜蒌仁还长于____。 7.黄药子的功效是____,____。 8.因白芥子对皮肤有____作用,故____者忌用。 9.半夏与生姜配伍可以增强____功效;半夏配伍橘皮可以增强____功效。 10.天南星对于____及____忌用。 二、简答题: 1.为什么化痰药要与行气药配伍。 2.简述半夏的主治病证。 3.天南星的主治病证有哪些? 4.简述白芥子的功效与使用注意。 5.浙贝母的功效,主治是什么? 6.简述半夏与橘皮的配伍意义。 7.瓜蒌壳与薤白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8.简述瓜蒌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9.旋覆花的功效与使用注意是什么? 10.半夏与生姜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试述化痰药的功效.主治病证及主要配伍应用。 2. 试比较浙贝母与川贝母功效及主治病证方面的异同。 3.试比较半夏与天南星在功效与应用方面的异同。 4.试比较瓜蒌壳与瓜蒌仁在功效与应用方面的异同。 5.试述桔梗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证及使用注意。 四、选择题: 1.半夏不具有的功效是() A.燥湿化痰 B.祛风止痉 C.降逆止呕 D.止咳 2.天南星.禹白附共同具有的功效是() A.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B.燥湿化痰,润肺 止咳 C.燥湿化痰,祛风 止痉 D.燥湿化痰,温肺 化饮 3.白芥子的功效是() A.温肺化痰,通络 B.润肺止咳,杀虫 C.温肺化痰,止呕 D.温肺止咳,通便 4.旋覆花的功效是()

清肺化痰的药有哪些

清肺化痰的药有哪些 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肺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吧,我们的肺部如果出现了问题,不但会给我们带来了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呼吸,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肺部,如果肺部出现了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些清肺化痰的药,希望能带来帮助。 清肺的有效药物有哪些? 治疗肺中燥热的治法。脏为阴,腑为阳,脏阴宜润不宜燥。内脏津液不足,或因感受温邪,化燥伤阴,则影响其功能。燥热在上者,多责之于肺。养阴清肺具有滋养阴液,清肺中燥热的作用,适用于临床表现为干咳少痰,咽燥咯血,或咳嗽气喘,甚或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拨出,病变甚速,初起发热,鼻干唇燥,呼吸有声,似喘非喘的证候。常用药物有西洋参、玄参、麦冬、百合、生地、梨汁、藕汁等,代表方剂如琼玉膏、养阴清肺汤、五汁饮。 清肺药物之中药 材料:石膏9克,黑参,生地黄,赤芍,贝母,栝楼根各3

克,麦门冬(去心)4.5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养阴清肺。。 清肺药物之化痰中药 具有化痰功效的清肺药物主要有: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天竺黄,前胡,桔梗等,方剂的话有泻白散,清燥救肺汤等。 清肺散结丸 “清肺散结丸”系选用灵芝、冬虫夏草、阿胶、珍珠、牛黄、绞股蓝等11味名贵中草药,经科学配方,按炮制规范,采用现代最新工艺精制而成。本药具有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温阳化湿、化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适用于肺癌重症结核、以及各种肺部慢性炎症。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肺部对于我们人体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保护自 己的肺部,如果肺部出现问题要及时去治疗,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清肺化痰的药有哪些。

《中药学》学习笔记:化痰止咳药之概述

《中药学》学习笔记:化痰止咳药之概述 凡具有祛除或消除痰浊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痰、咳喘三者,在病机上相互影响。咳嗽喘息病证每挟有痰涎,痰浊壅盛又能刺激或阻塞气道,引起咳嗽气喘。而化痰药多兼止咳平喘之功,止咳平喘药亦多有化痰之效。所以,这两类药合于一章,总称之为化痰止咳药。 化痰药适用于各种痰证。痰是一种病理性的致病因素,既是人体水液代谢和津液运行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引起多种病证。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痰之为病,部位广泛,病证复杂,随痰浊停留阻滞的部位不同,症状特点各异。如痰停脏腑,阻于肺窍,则发为咳喘有痰;阻于胸中则为胸痹;停于脘腹发为痞满证;若痰浊上蒙清窍可引起眩晕、痫证、癫狂;肝风夹痰上犯可致中风、惊风;痰阻经络则可见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火互结形成瘰疬、瘿瘤;痰凝肌肉,流注骨节发为阴疽流注等。一般说来,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或痰饮气喘,咯痰不爽等证。若痰流于经络,肌肤所致的瘿瘤瘰疬,阴疽流注;或痰浊蒙蔽心窍引起的癫痫惊厥、中风等证,因病机上与痰有密切的关系,故亦可用化痰药治疗。 止咳平喘药,具有宣肺祛痰,润肺止咳,降气平喘等作用,主要用于外感、内伤所引起的各种咳嗽和喘息。 应用本章药物,除应根据病证不同,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化痰药及止咳、平喘药外,因咳喘每多夹痰,痰多易发咳嗽,故化痰、止

咳、平喘三者常配伍同用。 痰、咳、喘是病之标,非病之本,故临床须审症求因,辨证论治。张介宾倡导“见痰休治痰”,即应根据痰、咳、喘的不同病因病机而配伍,以治病求本,标本兼顾。如外感而致者,当配解表散邪药;火热而致者,应配清热泻火药;里寒者,配温里散寒药;虚劳者,配补虚药。此外,如癫痫、惊厥,眩晕、昏迷者,则当配平肝息风、开窍、安神药;痰核,瘰疬,瘿瘤者,配软坚散结之品,阴疽流注者,配温阳通滞散结之品。 某些温燥之性强烈的化痰药,凡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否则有促使出血之虞。麻疹初起有表邪之咳嗽,一般以清宣疏解为主,不宜单用止咳,尤不宜用温燥或有收敛之性的化痰止咳药,以免助热敛邪而影响麻疹的透发。 《名医别录》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白芥Sinapis albaL.的种子。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本草纲目》: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韩懋《医通》:凡老人苦于痰气喘嗽,胸满懒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药,反耗真气。懋因人求治其亲,静中处三子养亲治之,随试随效。盖白芥子白色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紫而主气,定喘止嗽。萝卜子白种者主食,开痞降气。各微炒研破,看所主为君。每剂不过三、四钱,用生绢袋盛入,煮汤饮之,勿煎太过,

中药学第 讲理气药

请使用IE7或IE8预览本页,个别文件很大超过5M,请等几分钟后再下载!谢谢! 中药学第5讲理气药.txt 白豆蔻 白豆蔻味辛,性温。是常用的行气、化湿、健胃、止呕药。能宣散肺中滞气,温行胃中寒气,燥化脾经湿气。 适用于脾胃虚寒、湿郁或气滞而导致的消化不良,呕吐反胃,胸脘满闷,腹部胀痛等症。常配合藿香、半夏、陈皮、生姜、丁香等同用。 本品有芳香行气温燥化湿的特长,可用于治疗夏秋之交发生的湿温病(身热不扬、有汗而热不退、头痛身重胸脘堵闷、食欲不振、口不渴或口甜、小便不利、舌苔白厚滑腻、脉象濡滑缓)。常配合杏仁、苡仁、厚朴、半夏、滑石、通草、竹叶(三仁汤)等同用,而收到辛开、苦降、淡渗的功效,是治疗湿温最常用的方药。白豆蔻配陈皮、生麦芽、香稻芽等,可用于食欲不振;配高良姜、香附、干姜、吴萸等,可用于胃寒疼痛。 白蔻衣(即白蔻皮)长于理气宽胸消胀,温性较白蔻小,可应证选用。 用量一般1.5~6克。若去皮使用,名白蔻仁。入汤药“后下”药效较好。 肺胃火盛正气虚者忌用。 处方上如果只写“蔻仁”药房即给紫蔻仁(白豆蔻的上等品,个儿大、味浓、药力足)。紫蔻仁生用为芳香行气,温中调胃药。功效介于砂仁与白蔻之间,芳香温燥之性,比砂仁较小,但比白蔻稍强。故在调胃药中,有时可以紫蔻仁代替砂仁。 槟榔 槟榔味辛,性温。降气破滞是它的特长,兼能行痰下水,消积杀虫。 本品长于降气,前人经验认为“性如铁石之降”,能把人体最高部位之滞气,降泻至极下之处。所以对于因气逆、气滞所造成的胸腹胀闷、嗳气呕逆、腹满便难、痢疾后重、脚气水肿等症,都可使用。例如:对胸腹胀闷,常配合枳壳、苏梗、藿香梗、厚朴花等同用。对嗳气呕逆,常配合生赭石(先下)、旋复花(布包)、苏子、丁香、半夏、竹茹等同用。对腹满便难,常配合厚朴、枳实、生大黄等同用。对痢疾后重(前人认为调气则后重可除),常配合木香、厚朴等同用。对脚气水肿,常配合紫苏、陈皮、木瓜、防己等同用。 对由于气滞不运而致痰食积聚,痃癖癥瘕(肝脾大及良性肿物、囊肿、以及某条肌肉紧张等)、虫积疳积、腹水胀满等症。可借本品降气破滞、行痰下水、杀虫消积之力,配合消食、化痰、活血祛瘀、利尿、消积等品,随证加减治疗。例如:对痰食积聚、痃癖(“痃”与“癖”是两种症候,但习惯上通称痃癖。“痃”是形容脐两边有条状筋块扛起,状如弓弦,大小不一,攻痛或不痛;“癖”是指潜匿于两胁之间的积块,痛时摸之才觉有物)癥瘕等症,可配合焦三仙、莱菔子、黑白丑、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生牡蛎、香附、郁金、皂角子、山楂核、苍

强烈推荐:一张图表帮你选择化痰中成药(痰的分类及中成药用药选择)

导读:中医认为“百病多因痰做祟”。痰是产生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如何辨痰性选药物?即临床问诊时要仔细询问患者在疾病的症状中有无痰、咯痰的难易程度、痰的颜色、痰的黏稠和清稀(根据痰的黏稠或清稀分为痰和饮)、痰量的多少等,必要时还要亲自查看,以便对痰做细致的研究,并予以定性,临床指导辨痰性选药物进行治疗。 七辨痰性选药物,化痰止咳来治病: 热痰:痰黄黏稠而结块,多因热邪煎熬津液所致。有时热痰亦表现为痰白而黏稠。可选用橘红丸治疗,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功能。如患者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可选川贝枇杷颗粒、露、糖浆,用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寒痰:痰色白而清稀或夹有灰色黑点,多因寒伤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布,聚湿成痰。寒痰多在清晨咳嗽痰多,可选半夏止咳糖浆治疗,以疏散风寒,宣肺化痰。 湿痰:痰白易咯而量多,多因脾虚失运,聚湿为痰,上犯于肺所致。可选二陈丸治疗,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燥痰:痰少而极黏,难以咯出,多为燥邪耗伤肺津所致。可选用雪梨膏治疗,有清肺化痰、润燥止咳功效。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者,也可选养阴清肺丸,以养阴润肺,清热利咽。 风痰:痰白清稀而多泡沫,多因痰浊上扰,引动肝风,或肝风挟痰,上扰清空。选化风丹治疗。以息风镇痉,豁痰开窍。该药主要用于风痰闭阻,中风偏瘫,癫痫,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 脓血痰:为热毒蕴肺,血肉热腐成脓之肺痈,若将脓血痰吐于水中,浮者为痰,沉者为痈脓。选复方桔梗止咳片治疗,可镇咳、祛痰,用于咳嗽、哮喘及肺痈溃脓期。 痰中带血:为邪热犯肺,或阴虚火旺,热邪灼伤肺络,络破血溢所致,甚则咳吐鲜血。选百合固金丸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化痰的中成药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 常见化痰的食物: 1、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热咳烦躁等症。 2、蒜: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3、萝卜:能化痰消胀气。 4、茼蒿:功效暖胃、养肠、利肠胃、化痰浊。 5、葫芦:性味甘、淡、平;功效利水通淋。润肺止咳。 6、竹笋:有消渴、益气、消痰、防止咳嗽等功效。 7、柿子:有清热、止咳、润肠、化痰止泄等功能。 8、杏仁:有治疗气喘、咳嗽、气逆、痰聚、气短等症。 9、百合:有温肺止痰、清热安神、养阴清心等功效。 10、苹果:有补心益气、生津止咳、降压等功效。 11、甘蔗:有滋阴润燥,调中和胃,润肺止咳之功效。

12、生姜:有散寒、止呕、祛之功效。 13、无花果:健脾清肠、消肿解毒、利咽抗癌作用,治消化不良、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 14、海蜇:痰饮咳嗽,肝阳上亢:海蜇皮(漂净)30g,鲜荸荠120g,煮服,兼治淋巴结核。 15、罗汉果:清肺止咳,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者宜服。可用罗汉果1个,柿饼15克,水煎服食。 16、荸荠能化痰、清热,对热性咳嗽吐脓痰者尤宜。每次可用鲜荸荠250克,洗净削去皮,用沸水烫一下,生吃,早晚各1次,连吃3~5天。 17、胖大海: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因于外感者:胖大海五枚,甘草一钱(3克),炖茶饮服,老幼者可加入冰糖少许。” 18、鸭蛋:性凉味甘,能清肺热。 19、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化痰软坚清热。“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紫菜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1日2~3次,饭后服。”凡属肺热咳嗽或风热咳嗽吐痰黄稠腥臭者,食之皆宜。

化痰药

化痰药 概述 第一、化痰药的含义 1以祛痰或者消痰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2三个不同功效的概念 祛痰----对狭义之痰的治疗作用。 消痰----对广义的痰的治疗作用。 化痰----祛痰和消痰两种不同功效的统称。 3了解中医学对痰的认识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的痰,是属于人体的水液代谢失常。而这种水液停留在人体的局部,进一步的变得比较浓稠或者变得比较稠浊,而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统称为痰。 狭义的痰===一般就是指储存在肺窍里面能影响呼吸畅通,引起咳喘的这样一类痰。 广义的痰===根据中医的理论,狭义的痰一旦形成了以后,“随气升降,无处不到”。除了肺窍以外,分散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痰。 痰不管在肺窍或者在其他的部位,都是有形的。能否看见只是在里在外。 由于中医学痰的个特殊性,所以化痰功效是针对整个痰而言的。 痰在中医学当中既是一个病理产物,又是一个继发的引起其他病证的病因。

第二、化痰药的主治 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可以在脏腑,也可以在经络。因此主治范围非常广泛。 痰的分类 湿痰---一般来讲,如果肺窍的痰比较清稀量而且比较多,容易咯出,加上有其他的湿象,比如说舌苔比较腻,身体比较沉重,像这样的一些症状,我们把它叫做湿痰。 寒痰---在湿痰的基础上,痰进一步的清稀如水,加上全身的寒象加重,比如说舌质很淡,舌苔比较薄,畏寒,脉较沉这样的,我们就把它叫做寒痰。 (实际上寒痰和湿痰有共通的,都是量比较多,比较清稀。只不过寒痰更加清稀,量更加多,更容易咯出,全身的寒象更为明显。)热痰---从狭义的痰来说,比较粘稠色黄的,加上全身有热象,比如说舌质偏红,口渴,或者舌苔黄腻,或者有其他的热象,心烦这样的一些症状,就称为热痰。 燥痰---从狭义的痰来说,不容易咯出,比较粘滞,兼有口燥咽干,这种痰就称为燥痰。 风痰---在有肝风的同时又有痰多的就叫风痰。 燥痰一般只见于狭义的痰。风痰一般只见于广义的痰。寒痰、湿痰、热痰,狭义和广义的痰都可见到,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 因此针对不同的痰证,就需用不同功效的化痰药。 第三、化痰药的性能特点

中医(专长)-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练习题

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A1 1、治疗风热咳嗽、痰热咳嗽均适宜的药组是 A、前胡、浙贝母 B、瓜蒌、天竹黄 C、竹茹、桔梗 D、白前、荆芥 E、旋覆花、半夏 2、既能清热化痰,又能除烦止呕的药物是 A、生姜 B、陈皮 C、竹茹 D、贝母 E、旋覆花 3、用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之证,宜选的药物是 A、浙贝母 B、川贝母 C、陈皮 D、黄芩 E、半夏 4、与乌头相反的药物是 A、贝母 B、海藻 C、天南星 D、礞石 E、昆布 5、川贝母与浙贝母都具有的功效是 A、清肺养阴 B、温肺化痰 C、润肺化痰 D、燥湿化痰 E、清肺化痰 6、白前与前胡都具有的功效是 A、宣散风热 B、发散风热 C、降气化痰 D、祛痰利咽 E、祛痰宽胸 7、旋覆花的用法入煎剂应 A、先煎 B、后下

C、冲服 D、包煎 E、另煎 8、药性微温,善降肺胃之气而消痰止咳的药物是 A、半夏 B、旋覆花 C、陈皮 D、砂仁 E、枳实 9、外敷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忌用的药物是 A、半夏 B、天南星 C、白附子 D、白芥子 E、皂荚 10、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散结消肿的药物是 A、天南星 B、蝉衣 C、胆南星 D、防风 E、蕲蛇 11、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药物是 A、枳实 B、半夏 C、莱菔子 D、芦根 E、全瓜萎 12、半夏与天南星均可治疗的病证是 A、热痰 B、风痰 C、瘿瘤 D、痰核 E、湿痰 13、下列具有利尿作用的药物是 A、苏子 B、莱菔子 C、决明子 D、白芥子 E、葶苈子 14、桑白皮与葶苈子都既能泻肺平喘,又能 A、利水渗湿

B、利水通淋 C、利水消肿 D、利水止泻 E、利水退黄 15、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的药物是 A、百部 B、桔梗 C、紫菀 D、款冬花 E、杏仁 16、下列何药治肺痨咳嗽最宜 A、白前 B、百部 C、紫菀 D、麻黄 E、苏子 17、紫苏子既能用于肠燥便秘,又能用于治疗何种病证 A、肺燥咳嗽 B、肺虚久咳 C、肺热咳嗽 D、百日咳 E、痰壅咳喘 18、既能够治疗咳嗽气喘,又能够治疗肠燥便秘的一组药物是 A、苦杏仁、紫苏子 B、苦杏仁、胖大海 C、苦杏仁、火麻仁 D、苦杏仁、柏子仁 E、苦杏仁、郁李仁 19、被誉为“诸药之舟楫”,能载药上行的药物是 A、桔梗 B、柴胡 C、升麻 D、白前 E、葛根 20、桔梗与贝母都能够治疗的病证是 A、肠痈 B、乳痈 C、疮痈 D、肺痈 E、瘰疬 2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桔梗的主治证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概念: 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二、分类 1.温化寒痰湿痰药。主要用于寒痰、湿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证;以及痰湿阻关于经络所致的肢节酸痛、肢体麻木、眩晕、呕恶、阴疽流注,瘰疬等证。 第一节温化寒痰湿痰药 半夏 辛,温。有毒。 ①燥湿化痰:性温燥,为治湿痰之要药。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②降逆止呕:味苦,降逆和胃,为止呕要药。胃气上逆,恶心呕吐。用于多种呕吐,主治寒饮呕吐。 ③消痞散结: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用法:法半夏长于燥湿,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清半夏长于化痰;竹沥半夏长于清热化痰。生半夏外用。 天南星 苦、辛,温。有毒。 ①燥湿化痰:性温而燥,有较强的燥湿化痰之功。顽痰咳嗽。

②祛风止痉:善祛风痰。用于痰饮眩晕、半身不遂、癫痫、破伤风等。 ③散结消肿: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用法: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宜制用,散结消肿宜生用。 白附子 ①燥湿化痰,息风止痉:中风痰壅,破伤风,惊风癫痫,偏正头痛。 ②解毒散结:毒蛇咬伤,瘰疬痰核等。 附注: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又称“禹白附”。历代本草中所用的白附子均为今之“关白附”。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性热而毒性较大,当别。 芥子 ①温肺化痰:辛散利气豁痰,性温而化寒痰。应用:寒痰喘咳。悬饮胁痛 ②利气散结:搜剔内外痰结。应用: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③通络止痛:通行甚锐,可除关节、经络之痰。应用:痰滞经络肢体关节疼痛麻痹。

桔梗 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功效:主治病证: 1)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咽痛音哑。 2)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 旋覆花 ①消痰行水: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痰饮蓄结之胸膈痞闷。寒痰咳喘。 ②降气止呕: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噫气等。 用法:包煎。 瓜蒌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六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 概述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本类药或辛或苦,或温或凉,多入肺经,辛开苦降,温以散寒,凉可清热。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配伍方法 使用注意 刺激性较强的化痰药,不宜用于咳嗽兼有出血倾向者,以免加重出血。 麻疹初起兼有表证之咳嗽,应以疏解清宣为主,不可单用止咳药,忌用温燥及具有收敛之性的止咳药,以免影响麻疹透发。 温化寒痰药 半夏 性能: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应用: 湿痰,寒痰证。 呕吐。为止呕要药,各种原因的呕吐,皆可随证配伍使用。 心下痞,结胸,梅核气。 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外用能消肿止痛。 使用注意:反乌头。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慎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一般宜制过用。炮制品中有姜半夏、法半夏等,其中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且温性较弱,半夏曲则有化痰消食之功,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外用适量。 天南星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湿痰、寒痰证。有较强的燥湿化痰之功。常与半夏相须为用。 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破伤风。 痈疽肿痛,蛇虫咬伤。外用能消肿散结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多制用;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 白芥子 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 旋覆花 功效: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主治病证: 1.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 2.噫气,呕吐。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同用。 用法用量:本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宜包煎。 使用注意: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 白前 功效:降气化痰。 主治病证:咳嗽痰多,气喘。

《中药学》学习笔记:化痰药之桔梗

中药学》学习笔记:化痰药之桔梗 《神农本草经》 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oq . )A. DC 的根。切片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肺经。 【功效与应用】 1.宣肺祛痰,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嗽痰多,胸闷不畅。本品辛散苦泄,宣开肺气,祛痰利气,治疗咳嗽痰多,无论属寒属热皆可应用。风寒者,配紫苏、杏仁,如杏苏散。风热者,配桑叶、菊花、杏仁,如桑菊饮。若痰阻气滞,升降失司,胸膈痞闷者,配枳壳以升降气机,理气宽胸。 2.利咽,用于咽喉肿痛,失音。本品能宣肺利咽开音。凡外邪犯肺,咽痛失音者,配甘草、牛蒡子等,如桔梗汤及加味甘桔汤。若咽喉肿痛,热毒盛者,配射干、马勃、板蓝根等以清热解毒利咽。 3.排脓,用于肺痈咳吐脓痰。本品性散上行,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临床上常配以鱼腥草,冬瓜仁等以加强清肺排脓之效。 此外,桔梗有载药上行的作用,可作舟楫之剂,载诸药上浮,临床常在治疗肺经病变的方药中,加入桔梗,以引药上行。 【处方用名】苦桔梗、白桔梗、玉桔梗(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二钱,煎服。3?10g。 桔梗辛散苦泄,善能宣通肺气、袪痰排脓,故适用于咳嗽多痰、 咯痰不爽、咽痛、失音以及肺痈等病症。本品配甘草,可袪痰利咽;配枳

壳,可利胸膈;配鱼腥草,可排脓解毒而治肺痈。 【方剂举例】桔梗汤《金匮要略》:桔梗、甘草。治肺痈、咳逆胸满、吐脓。 【使用注意】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单用。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现代研究】本品含多种皂苷,主要为桔梗皂苷,另外还含菊糖、植物甾醇等。本品能反射性增加气管分泌,稀释痰液而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并有镇咳作用。所含桔梗皂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溃疡,还有解痉、镇痛、镇静、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化痰药之旋覆花 《神农本草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Thunb .或欧亚旋覆花I .britannicaL .的头状花序。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苦、辛、咸,微温。归肺,胃经。 《本草汇言》:旋复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主心肺结气,胁下虚满,胸中结痰,痞坚噫气,或心脾伏饮,膀胱留饮,宿水等症。大抵此剂微咸以软坚散痞,性利以下气行痰水,实消伐之药也。《本草》有定惊悸、补中气之说,窃思痰闭心包脾络之间,往往令人病惊,旋复破痰逐饮,痰饮去则胞络清净而无碍,五志自宁,惊悸安矣。又饮消则脾健,肿健则能运行饮食,中气自受其益而补养矣。又:童玉峰云,若热痰,则多烦热;湿痰,则多倦怠软弱;风痰,则多瘫痪奇症;' 凉痰,则多心痛癫疾;冷痰,则多骨痹痿疾;饮痰,则多胁痛臂痛;食积痰,则多癖块痞满。其为病

选用止咳祛痰西药

选用止咳祛痰西药 感冒时如何正确选用止咳祛痰西药? ( 1 )咳嗽的西药治疗 ①早期的无痰的干咳及阵咳可选用末梢性镇咳药,这类药物可对呼吸道赫膜感受器产生局部麻醉作用,抑制咳嗽反射的向心冲动,可选用喷托维林、右美沙芬、苯丙呱林等。 ②对于有痰的咳嗽不宜单独使用止咳药物,而应与化痰药物合并使用,如嗅己胺、氯化按、氨嗅索等;若痰色黄说明伴有感染,要加用抗生素;使用有止咳化痰的复方甘草片剂)也可。 ③对于剧烈咳嗽、影响睡眠质量者应选用可待因等止咳作用强的中枢性止咳药物。 ④若咳嗽时间较长或剧烈咳嗽,由于对外周刺激不敏感,应用中枢性镇咳药物,如喷托维林、可待因等。如剧烈咳嗽且痰量较多,应加用祛痰药。 ( 2 )化痰的西药治疗 西药祛痰药分三类:1)恶心性祛痰药和刺激性祛痰药,如 氯化钱、碘化钾、愈创木酚甘油醚等,口服后刺激胃勃 膜,引起轻微的恶心,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增 加,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2)豁痰溶解药,如氨澳索、乙酞半胧氨酸、舍雷肤酶等,可分解痰液的豁性成分(豁多糖、薪蛋白),使勃痰液化,豁滞性降低易于咳出。 2)豁液稀释剂,如梭甲司坦、稀化豁素等,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的豁液产生细胞,促其分泌赫滞性低的分泌物,使呼吸道分泌物的流变性恢复正常,痰液由豁变稀,易于咳出。 ②氯化按用于急性呼吸道炎症时痰液勃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很少单独应用,多与其他药物合用,如与桔梗、远志等一些中药制成糖浆剂。其酸化尿液的作用可使碱性药物的排泄加快,增加酸性药物的药理作用。 ③如感冒痰多,可使用嗅己新、氨嗅索等豁痰溶解剂。如有脓痰应考虑使用抗菌药物配合治疗。 ④如感冒有脓痰不易咳出,此时应使用乙酞半胧氨酸和梭甲司坦等。这类药物溶解勃稠脓痰的效果比较好,但乙酞半胧氨酸使用不太方便(需吸人给药)。 ⑤嗅己新、氨嗅索等可增强青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头抱吠辛、红霉素、多西环素的抗菌作用,但氯化按降低磺胺嗜吮、吠喃妥因的作用,乙酞半胧氨酸也可减弱青霉素、四环素、头抱菌素的抗菌活性,所以化痰药与这些抗菌药物合用时要注意。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 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总结 凡具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能减轻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中药学化痰止咳平喘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化痰药:温化寒痰药:性多温燥,具有温肺祛寒、燥湿化痰之功,主治寒痰、 湿痰所引起的咳嗽、气喘、痰多、色白、苔白腻等证;以及痰湿阻关于经络所 致的肢节酸痛、肢体麻木、眩晕、呕恶、阴疽流注,瘰疬等证。 清化热痰药:性多寒凉,具有清热化痰之功,主治热痰咳喘,痰黄质稠或痰稠 难咯,或伴唇舌干燥,舌红苔黄腻或薄黄,脉数或滑数。亦可用于因痰热所致 的癫痫,中风惊厥、瘿瘤、痰火瘰疬等证。

止咳平喘药:主治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嗽、喘息之证。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燥,主入脾胃兼入肺,有毒而力较强,能行水湿、降逆气, 最善祛脾胃湿痰。内服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外 用能消肿散结,可治瘿瘤痰核及痈肿等证。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证】 ①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②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③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痰核,痈疽肿毒。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苦燥,善祛经络风痰,力强有毒。既能燥湿化痰,治顽痰; 又能祛风止痉,治风痰诸证及破伤风;还能散结消肿而止痛,治痈疽、瘰疬等。 【功效】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 【主治病证】 ①顽痰咳嗽。 ②风痰眩晕,中风口眼歪斜,癫痫,破伤风。 ③痈疽肿痛,瘰疬痰核。 【性能特点】本品辛散温通,气锐走窜,既温肺脏、豁寒痰、利气机,又通经络、 散寒结、止疼痛。长于祛除寒痰,在皮里膜外及经络者最宜。 【功效】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习题:化痰止咳平喘药

(1)半夏的采集季节为: A早春 B夏末 C秋末 D冬初 E初夏 答案E (2)半夏内服的功效为: A温化寒痰、温肺化饮、降逆止呕 B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C燥湿化痰、祛风解痉、降逆止呕 D温化寒痰、燥湿化痰、消肿散结 E温化寒痰、消痞消结、祛风解痉 答案B (3)下列除何者外,均为天南星的主治证? A湿痰、寒痰证 B风痰眩晕证 C破伤风症 D痈疽肿毒症 E心下痞、结胸证 答案E (4)治头痛,口眼歪斜,首选药是: A半夏 B天南星 C禹白附 D白芥子 E胆南星 答案C (5)下列除何条外,均是半夏与天南星的共同点? A均为天南星科植物的块茎 B均辛温,有毒 C均能燥湿化痰 D均能消肿止痛 E均能祛风解痉 答案E (6)治阴疽流注及痰阻肢体麻木关节肿痛之证的首选药物为:A半夏 B天南星 C禹白附 D白芥子 E黄药子 答案D (7)川贝母与浙贝母的主要区别为: A川贝母偏于甘润,浙贝母偏于苦泄

B川贝母能润肺化痰,浙贝母能解郁散结 C川贝母质优效佳,浙贝母质次效逊 D川贝母养阴润肺,浙贝母化痰散结 E川贝母清热化痰,浙贝母润燥化痰 答案A (8)治疗痰浊痹阻之胸痹,宜首选: A半夏 B天南星 C浙贝母 D川贝母 E瓜蒌 答案E (9)患者男,45岁。胸膈满闷,喘咳短气,痰诞雍盛,肢体浮肿,舌苔白腻,脉弦滑。宜首选: A瓜蒌 B胆南星 C半夏 D关白附 E桔梗 答案C (10)患者女,39岁,寒热互结,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胸呜下痢,舌苔腻而微黄,宜首选: A竹茹 B半夏 C贝母 D茯苓 E旋覆花 答案B (11)患者男,38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平,痰粘腻色白,每天早晨或食后加重,胸闷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宜首选:A瓜蒌 B桑白皮 C苍术 D半夏 E关白附 答案D (12)患者男40岁,反复咳嗽痰多,声音重浊,痰粘腻,白色,每进甘甜油腻食品,咳嗽加重,胸闷、呕噁、食少体倦、大便时塘、舌苔白腻、脉濡滑。宜选:A半夏 B禹白附 C桑白皮 D葶苈子 E胆南星 答案A

中药学讲义第九章消食药

第九章消食药 【字体:大中小】【打印】 概述 概念凡以消化食积,增进食欲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之为消食药。 药性大都甘味,性平,主归脾胃经。 作用及适应证消食药的功效主要有二:一为消食磨谷,理气导滞,消除食积;二为健脾和胃,增强胃的消化作用和脾的运化之功。 适应证:食积内停,症见脘腹胀闷,纳食不思,嗳腐吞酸,恶心呕吐,或伴有脘腹疼痛,大便泄泻等。 配伍 ①配行气药同用,因食积常兼气滞;②脾虚食积者配伍健脾药;③食积兼有寒邪者,配温里药;④食积郁久化热者,配清热药;⑤兼湿邪者配伍化湿药。 考点:配伍原则。 消食药分类 【山楂、神曲、麦芽、谷芽、莱菔子、鸡内金】 功用共同点消食化积,治饮食积滞证。 各药特点

山楂:①尤善消化油腻食积。②味酸,性温走血分,有活血散瘀之功,用于一切瘀血证及瘀血引起的疼痛证,如产后瘀血腹痛、痛经等;亦可治疝气痛、痢疾。现代常用治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 神曲、麦芽、谷芽三者味甘,有助消化而不伤胃气之特点,善消淀粉类米面食积,且有和胃作用,主治食积证虚实均可。 麦芽还有回乳作用,需断乳之妇女用之。 谷芽还有健脾之功,多用于脾虚失运之食积证。用量:9-15g 大剂量30-120g 神曲可作为赋形剂,并能增强对矿物类药的消化与吸收。 莱菔子,消食导滞,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者。亦可用于湿热积滞。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泻而不畅。又能降气祛痰,用于痰涎壅盛之咳嗽痰多胸闷。 鸡内金,消食力强而不伤正,并有健脾助运之功。又能固精缩尿,用于遗精、遗尿或小便频数。化石,用于尿路结石、肾结石和胆结石。 用法用量山楂消食每用焦山楂。神曲消食宜炒焦用。鸡内金生用研末比入煎剂作用好。 使用注意麦芽能回乳,故妇女授乳期不宜用,莱菔子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 考点:这几味药每次考试总会占一题。关注各药消食的特点及兼有功效。 1.重要配伍: 神曲配麦芽、山楂:三药相配,既消各种食积,又健胃和中,适用于各种食积不化,脾胃失健之证。

《中药学》学习笔记:化痰药之白芥子

中药学》学习笔记:化痰药之白芥子 《名医别录》 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白芥Sinapis albaL .的种 子。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本草纲目》: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韩懋《医通》:凡老人苦于痰气喘嗽,胸满懒食,不可妄投燥利之药,反耗真气。懋因人求治其亲,静中处三子养亲治之,随试随效。盖白芥子白色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紫而主气,定喘止嗽。萝卜子白种者主食,开痞降气。各微炒研破,看所主为君。每剂不过三、四钱,用生绢袋盛入,煮汤饮之,勿煎太过,则味苦辣。若大便素实者,入蜜一匙。冬月加姜一片,尤良。 《本经疏证》:白芥子布种于秋尽,采实于夏初,以生以长,咸在冬凑,而于夏秋反若无所与者,殊不知发生于冬,长养于春,皆其胚胎之际,而夏秋则其原始要终之会也。味之辛得于秋尽,气之温得于夏初,是辛感于水而生,温孕于寒而育,温不能离辛,辛不能离温,则辛温之用,皆萃于水矣。辛者所以通,温者所以发,痰冷阻中,则气难横达而一于上行为上气,气难横达,则痰冷益无所泄,而惟留于胸膈,于是碍脾之磨荡而黄发于面,一温而胸膈痰冷无不发越,一辛而气机上逆无不宣通,皆由横达之功,并非泄降之力,故后世称其能除皮里膜外之痰,四支骨节之痛,亦为此耳。然得谓凡痰凡痛皆可治以是欤,盖亦有界限矣。夫大则空虚,小则坚实,他物之恒情。惟白芥之茎小

者反中空,大者中实,仍系一类二种可同为用,中空者象痰之逼窄气道,中实 者象痰之壅肿径隧。是故用以治内,其证必兼上气,用以治外,其证必兼肿痛,则凡痰在骨节及皮里膜外之候,必里有痰而外为肿痛已久而按之不空者,方与此宜,以是为其轸域可也。 【功效与应用】1.温肺化痰,用于寒痰喘咳,悬饮等。本品辛温走散,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逐饮邪,善治“皮里膜外之痰”。治寒痰壅肺,咳喘胸闷痰多,配苏子、莱菔子,即三子养亲汤。若悬饮咳喘胸满胁痛者,配甘遂、大戟等以逐饮,如控涎丹。 2.利气散结,用于阴疽流注及痰阻经络关节之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等。本品能祛经络之痰,又能消肿散结,通络止痛。治阴疽流注,配鹿角胶、肉桂、熟地等,以温阳通滞,消痰散结,如阳和汤。治痰湿阻滞经络之肢体麻木或关节肿痛,配马钱子、没药等。 此外,本品捣烂外敷,有活血消肿、散寒逐饮的功效,可用于胸胁刺痛、寒痰哮喘的轻症。 【处方用名】白芥子(炒至微焦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3~ 6g。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白芥子辛散温通而利气,既能祛寒痰壅滞于肺络,以治肺寒喘咳;又能祛寒饮壅滞于胸膈,以治胸满胁痛;并可搜皮里膜外或筋骨间之痰结, 以治流注阴疽等症。因它的袪痰力量较强,故称它有豁痰之功。 本品辛散容易耗气,性温容易动火伤阴,故对肺虚久咳、阴虚火旺及胃火炽盛者忌用。 【方剂举例】控涎丹《三因方》:白芥子、甘遂、大戟。治痰涎停留胸

中药化痰药

中药化痰药 概述 中药中凡是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痰为津液所化。津液是人体正常生理性体液,痰是有形的一种病理产物。多因外感风寒湿热之盛,内伤七情饮食之郁,以致气逆液浊而成多量稀粘之汁。痰与饮常常互称,在临床上又有鉴别:粘而稠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痰色黄者属于热证,色白者属于寒证。舌苔腻者多属湿痰,舌红口干者 化痰药物分类 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 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1)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2、清化热(燥)痰药:甘苦咸凉—热痰、燥痰 热痰证——咳嗽气喘,痰黄粘稠为主症,并伴热象; 燥痰证——痰干粘稠,难咯,干咳等,并兼见其他燥象。 (1)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还略具平喘作用。甘草能促进咽部及支气管粘膜分泌,使浓痰稀释易于咳出; (2)瓜蒌—甘、微苦、寒。归肺、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用于痰热及燥热咳喘。本品有清热化痰之功。治疗痰热阻肺、肺气上逆、胸闷、咳痰黄稠,可配伍黄芩、胆南星、枳实等。 3、止咳平喘药:多辛甘苦,有润燥、宣降敛泻等作用 (1)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 化痰中成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