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题

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题
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题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解开历史之谜,发现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

A.科学的物质观B.科学的实践观

C.科学的价值观D.科学的发展观

2.改革开放30年,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社会面貌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我国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B.世界环境的改变

C.科学技术的发展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呼唤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呼唤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这反映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D.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的面貌4.经济基础是指()

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地位

5.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粟裕大将曾说过:“向上级学习不易,向下级学习更不易。”这主要教育我们要()

A.实事就是B.以人为本C.相信群众D.为民谋利6.下列行为表现出“相信群众”的是()

①某市长在网上就市政重大工程征求市民意见

②国家就春节铁路提价问题举行听证会

③全国人大广泛征询人们对修订婚姻法的建议

④奥组委向全国征集奥运歌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从事生产实践,知识分子创造精神财富

②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③这种做法符合群众利益,符合群众观点

④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价值冲突是人们面对多个价值选择时出现的困境。下列行为属于价值冲突的有()

①小强拿不准主意是参加班级活动还是在家养病

②小强不能断定对面来人是校长还是班主任

③小强想不起《家》的作者是巴金还是鲁迅

④小强不知道是否该把同学作弊的事告诉老师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

9.1987年,凡高的《向日葵》在伦敦拍卖会上被日本人以3 990万美元买走。1990年,凡高的《加歇医生像》以8 250万美元创造了当时的世界拍卖最高价。而凡高生前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37岁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人们对凡高艺术价值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艺术的美属于价值范畴,人们不可能取得广泛的认同

②人们对艺术和美的理解也是不断发展的

③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们的广泛认同

④新事物前进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②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0.奥运会结束后,许多国家纷纷出资奖励在奥运会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我国各级政府也有相关奖励办法出台。对奥运冠军给予物质奖励说明()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B.精神贡献可以转化成为物质贡献

C.获取回报在人生价值中居于首要地位

D.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统一而不可分割

11.“微尘”是青岛的公益品牌,不过它不是某个人,而是包括了所有那些乐于奉献又不图回报的人。“微尘”的名字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③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实现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

A.①②B.②③C.②③D.③④

12.甘于奉献,不图索取是“微尘”的特色。下列有关“微尘”的评述正确的是()A.“微尘”不理解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B.“微尘”不要回报而没有实现人生的价值

C.“微尘”不要回报同样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D.“微尘”不理解回报是贡献的基础

13.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中央军委授予翟志刚“航天英雄”荣誉称号,授予刘伯明、景海鹏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国家对整个神七载人航天工程的投入达到20亿,参与研发、协作的单位近3 000个。这表明()A.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必要的主观条件

C.人生价值通过社会的回报体现出来

D.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物质条件

14.席勒说:“真正美丽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这句话主要阐明了()

A.价值观的含义B.价值观的标准

C.价值观的性质D.价值观的作用

15.在一次哲学讨论课上,同学们就历史的发展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其中属于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人类社会的进步主要源于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B.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C.人类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又是有规律的

D.人类的生产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决定作用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

16.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阐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17.一位普通的进城打工人员,发现有人落水后奋不顾身地入水营救,结果由于体力不支,未能到达落水人身边就溺水身亡。

辨析:救人不成,他的这种行为是不值得的,没有什么价值。

18.假如身边有一个朋友因身体残疾而感到无奈和沮丧,对幸福人生失去信心,请你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对他进行劝慰,帮助他找回对幸福人生的信心。简单列出劝慰内容的提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马克思主义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揭开历史之谜的关键在于提出科学的实践观。

2.D

解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源在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

3.B

解析:诚信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4.A

5.C

解析:“向下级学习”体现了相信群众。

6.D

解析:①②③④都体现了相信群众。

7.D

解析:①错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人民群众。②与题干无关。

8.A

解析:②③属于事实判断。

9.A

解析:①错误,艺术属于价值范畴,但并不是说不能取得广泛认同;③不正确,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客观的,有时候不一定就被别人认识到。人生价值在贡献,并不在于人们能否认识到。

10.D

解析:奖励运动员体现了贡献与回报的统一,说明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统一不可分割。

11.B

解析:①与题干无关。④错误。

12.C

解析:人生价值在于贡献,不要回报同样实现人生价值。

13.D

解析:大量经费投入航天事业,表明两位航天英雄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物质条件。

14.B

解析:“与自然一致”说的是要遵循规律,“与理想相一致”说的是要符合人的利益,这体现了价值观的标准。

15.A

解析:A把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看成是社会进步的根源,是从人的道德、理想的精神层面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二、非选择题

16.(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民主、法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此必须加强包括民主、法制在内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建设,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7.(1)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既可以是物质贡献,也可以是精神贡献。

(3)该人虽然没有救人成功,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弘扬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作出了巨大的精神贡献,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他的行为是值得大加赞扬的。

18.(1)实现人生价值是追求幸福人生的关键。

(2)实现人生价值需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为保障残疾人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保障残疾人权利,你应积极利用政府提供的各种学习和就业机会。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你应树立崇高的理想,利用各种条件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拼搏精神。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 1、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如何配置市场经济: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 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1)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2)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5、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6、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国家)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4)(个人)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7、市场调节的弊端: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2、为什么要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缺陷. (2)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科学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 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或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我国现在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五位一体”新目标):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3-4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英语单元测评卷 必修四unit3-unit4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 、C 、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had worried myself sick over Simon's mother coming to see me.I was a new 1 , and I gave an honest account of the students' work.In Simon's case, the grades were awfully low.He couldn't read his own handwriting. 2 he was a bright student.He discussed adult subjects with nearly adult comprehension.His work in no way reflected his 3 . So when Simon's mother entered the room, my palms (手掌心) were sweating.I was completely 4 for her kisses on both my cheeks."I came to thank you." she said, surprising me beyond speech. 5 me, Simon had become a different person.He talked of how he __6__ me, he had begun to make friends,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twelve years, he had __7__ spent an afternoon at a friend's house.She wanted to tell me how grateful she was for the 8 I had nurtured (培养) in her son.She kissed me again and left. I sat, stunned (惊呆), for about half an hour, __9__ what had just happened.How did I make such a life-changing difference to that boy without __10__ knowing it? What I finally came to 11 was one day, several months before, when some students were 12 report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Jeanne spoke 13 ,and to encourage her to raise her voice, I had said, "Speak up.Simon's the expert on this.He is the 14 one you have to convince, and he can't hear you in the 15_ of the room." That was it.From that day on, Simon had sat up straighter, paid more attention, 16 more, and became happy.And it was all because he 17 to be the last kid in the last row.The boy who most needed 18 was the one who took the last seat that day. It taught me the most __19__ lesson over the years of my teaching career, and I'm thankful that it came __20__ and positively.A small kindness can indeed make a difference. 1.A.cleaner B.reporter C.Monitor D.teacher 2.A.Or B.And C.But D.So 3.A.courage B.abilities C.feelings D.dream 4.A.desperate B.responsible C.unprepared D.unsuitable 5.A.Because of B.In spite of C.Apart from D.As for 6.A.loved B.envied C.pleased D.criticized 7.A.gradually B.constantly C.recently D.obviously 8.A.self-respect B.self-doubt C.self-pity D.self-defense 9.A.imagining B.observing C.wondering D.regretting 10.A.also B.even C.always D.still 11.A.expect B.remember C.believe D.accept 12.A.writing B.reviewing C.editing D.giving 13.A.quietly B.repeatedly C.quickly D.firmly 14.A.lucky B.lonely C.only D.likely 15.A.entrance B.middle C.front D.back 16.A.slept B.smiled C.shouted D.quarreled 17.A.intended B.pretended C.refused D.happened 18.A.change B.praise C.thanks D.visits 19.A.difficult B.painful C.valuable D.enjoyable 20.A.early B.slowly C.frequently D.occasionally 二、阅读理解(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hen Frida Kahlo's paintings were on show in London, a poet described her paintings as "a ribbon (丝带)around a bomb".Such comments seem to suggest Kahlo had a big influence on the art world of her time.Sadly, she is actually a much bigger name today than she was during her time. Born in 1907 in a village near Mexico City, Kahlo suffered from polio(小儿麻痹症)at the age of seven.Her spine(脊柱)become bent as she grew older.Then, in 1925, her back was broken in several places in a school-bus accident.Throughout the rest of her life, the artist had many operations, but nothing was able to cure the terrible pain in her back.However, the accident had an unexpected side effect.While lying in her bed recovering, Kahlo taught herself to paint. In 1929, she got married to Diego Rivera, another famous Mexican artist.Rivera's strong influences on Kahlo's style can be seen in her early works, but her later works from the 1940s, known today as her best works, show less influence from her husband. Unfortunately, her works did not attract much attention in the 1930s and 1940s, even in her home country.Her first one-woman show in Mexico was not held until 1953.For more than a decade after her death in 1954, Kahlo's works remained largely unnoticed by the world, but in the 1970s her works began to gain international fame at last. 21.What does the phrase "a much bigger name" in paragraph 1 most nearly mean? A.A far better artist. B.A far more gifted artist. C.A much stronger person. D.A much more famous person. 22.The terrible pain Kahlo suffered was caused by________. A.Polio B.her bent spine C.back injuries D.the operations she had 23.Kahlo's style had become increasingly independent since the________. A.1930s B.1940s

高考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2、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 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一个理解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 4、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考点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表现: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3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体现: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事物的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联系和认为事物联系。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 ⑴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 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3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联系;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四: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最新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1优秀名师资料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1 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 本单元将引领大家走进市场经济领域,探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以及如今创建小康社会,追赶国际经济水平。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一、市场配置资源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资源配置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3、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的。 ?哪种商品在市场上好卖,人们就扩大生产;哪种生产要素昂贵,供应紧张,人们就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市场中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途径)及优点。 4 ?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出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能够很好地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考点二、市场秩序 2、市场规则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1)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2)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其中,市场准入规则规定符合什么条件的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用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交易规则主要是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规则中的核心。 3、市场交易原则: (1)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它们从不同的方面,规范着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 (3)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有了这个原则,市场主体从事各项交易活动便有章可循,买卖双方才不致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从而使交易顺利进行。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交易原则,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考点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并非所有行业和领域市场者能起作用,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有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惯用语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因为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这些产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四单元测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 分,时间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 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 1. ft东省胶南市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制度,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ft东省德州市政府启动实施“百万屋顶”计划,开展太阳能推广利用工作,打造“中国太阳城”。两大措施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 A.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 B.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C.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D.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引导经济健康发展 [答案] C [解析] A 说法错误,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B、D 与材料无关。 2. 近期,国务院决定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这是政府运用手段调节经济,这种手段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 ) A. 行政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 B. 财政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C. 经济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 D. 法律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 [答案] C [解析] 税率属于财政政策,国家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3. 漫画《经营高手》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启示是( ) ①必须禁止各种形式的垄断经营 ②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市场交易必须坚持诚实守信原则,反对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什么肉贵我们挂什么头”,显然有悖诚信。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这要求市场交易必须坚持诚实守信原则,反对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必须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①不合题意,应舍去。4.2014 年3 月20 日,长沙市开始了为期3 个月地沟油集中整治行动,多部门将实现无缝对接,全面打击地沟油。地沟油现象的存在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B.盲目性 C.滞后性D.竞争性 [答案] A [解析] “瘦肉精”、“地沟油”、“病死猪”、“制售假药”等的存在表明有些人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题((有答案))(高一)

必修四第四单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吊丧.(sāng)属.文(zhǔ)郓.城(jùn)连辟.公府(bì) B.更.嫁(gēng)汤镬.(hùo)摈.弃(bìn)乞骸.骨(hé) C.负荆.(jīng)渑.池(miǎn)避匿.(nì)檠.弓弩(qíng) D.刎颈.(jìng)陛.下(bì)节旄.(máo)礼节甚倨.(j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坦露心扉完璧归赵藕断丝连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B.坚明约束所向披糜苦心孤诣春宵一刻值千金 C.屈节辱命困顿穷厄哀声叹气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合契若神锐不可当婉言辞谢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比……怎么样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佯为:装作 C.苟信然,则天之高邈……信然:相信是这样 D.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理:政治清明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C.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 D.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B.得夜见.汉使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 6.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拜.郎中 B.未尝得题然后 ..为诗 C.张胜许之,以货物 ..与常 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 ..于大王乎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 ...”,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举孝廉 ...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天子射上林 ..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9—12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高二政治试卷 (考试范囤:第一至六课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21 X35=70* ) 1、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 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他们都是一个知识体系 C、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2、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据文献记载,在印度曾多次发现小孩被狼叼走,并在狼群中长大。这些狼孩有的虽已七八岁,甚至是十来岁,但都不会说话,不会思维。这事例说明 A、狼孩的脑子虽是人脑,但思维不一走是人脑的机能 B、狼孩的脑子不是人脑 C、3良孩的脑子天生就是笨的,不聪明的 D、狼孩没有参与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 4、"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不I董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彳召可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 A、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B、书本知识是浅显的,而且不一走正确,还要通过实践验证 C、要真正消化理解书本知识,就要积极参加实践 D、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颔事事亲自实践 &著名科学家爰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就是说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5岀 D、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9、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之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D、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0、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11、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测试题 河南省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于剑涛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李陵的悲怨 石厉 每读汉代及其以后的历史,常想起李陵。他是纷乱如麻的中国历史上许多事件的头绪,每次提起,都让人心中难以释然。 司马迁曾因李陵而被汉武帝处以死刑,为了活命,司马迁自愿接受宫刑。为了证明自己并非为偷生而甘心受辱,而是身负重任以存身,他最终完成了那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就李陵,这还仅是一个开头,其实后世的许多历史环节都因为与李陵的遭遇而变得迷雾重重。 为汉武帝,李陵曾纵横匈奴腹地,被数倍的敌人围困,不得已中苟且偷生,投降匈奴。李陵勾起了匈奴单于的某种恻隐之心,被匈奴单于所尊崇,《史记》中的说法是单于“贵李陵”,《汉书》中的说法是单于“壮李陵”,单于将女儿嫁于李陵,并拜李陵为右校王。披阅有关匈奴的多种文献,当时匈奴的官制中,单于以下的诸王中,与之沾边的只能是右贤王,“校”“贤”声韵对转,想必在匈奴人仿汉朝的官吏体制中,右校王即右贤王。右贤王是仅次于左贤王的单于之下左右二王之一,是匈奴王庭中坐第三把交椅者。按惯例,李陵当统匈奴右地。匈奴王朝的右地即王庭西部,应该是阿拉善高原以北的大片地区。地理学上所谓的阿拉善高原,其东界贺兰山,西界北山(马鬃山),南边是河西走廊,北边一直延伸到现在的外蒙古。 阿拉善高原亘古就是一片干燥的荒原,沙漠、戈壁相间,古籍中称之为“大幕(漠)”“翰海”“流沙”等等。从张掖北60公里以外的古代居延要塞出发,穿过阿拉善高原这片茫茫沙漠,在大漠的极深处,方可望到李陵投降匈奴后游牧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三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一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现行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根本原因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适用于个体经济,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 4. 按生产要素分配具体形式(按资本要素、土地要素、技术要素、劳动要素、管理要素、信息要素等进行分配)。 意义: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5、坚持收入分配公平: 主要表现为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意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共同富裕。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试卷(文理科)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这句话表明,哲学() A.是人生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能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的变化 C.是一门智慧的学问,是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导 D.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 2、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3、“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B.②⑨C.②④D.③④ 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进一步提高对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4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听力材料)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4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听力材 料) 蹇呬慨4绗?(鎬诲垎120鍒? よ妭锛屾弧鍒?0鍒嗭級?鍏? 1.5鍒?婊″垎7.5鍒? ?? 殑A,骞舵爣鍦ㄨ瘯鍗风殑鐩 ,浣犻兘鏈?0绉掗挓鐨勬椂闂存潵鍥炵瓟 ?1. What happened to the man this morning? A. He couldn鈥檛talk. B. His car broke down. C. He was knocked down by a car. 2. What time is it now? A. 5:30. B. 5:45. C. 6:30. 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 man鈥檚vacation. B. Koala. C. A funny man. 4. What is Simon like? A. He is friendly. B. He is funny. C. He is troublesome.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is tired of training. B. She enjoys the teamwork. C. She likes the 10-minute show. ?鍏?5 1.5鍒?婊″垎2 2.5鍒? ? ,A銆丅銆丆涓変釜閫夐」 , 硅瘽鎴栫嫭鐧藉墠,?姣忓皬棰?绉掗挓锛涘惉瀹屽悗,姣忓皬棰樺皢缁欏嚭5 ?6娈垫潗鏂?鍥炵瓟绗?銆?棰樸€?6.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working in IT? A. The work is not good. B. The work is very hard. C. The work has two advantages. 7. What does the woman advise the man to do? A. The man shouldn鈥檛be in IT. B. The man should work hard. C. The man should take better care of himself. 7娈垫潗鏂?鍥炵瓟绗?鑷?0棰樸€?8.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Teammates. C.

(完整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漫画的寓意是() ①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②市场交易必须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 ③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要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漫画可以看出,商家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①②③正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故④错误。 答案:A 2.随着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的购物方式也悄悄发生变化,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一些时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要妥善解决当前网购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需要() ①国家严格规范网上交易秩序 ②厂家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 ③商家遵守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 ④消费者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是发生在流通领域中,②与题意不符。 答案:C 3.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采取措施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依据是() ①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市场机制要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④加强直接干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②不正确。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应是加强调控,不是直接干预,排除④。 答案:A 4.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①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②减少税收 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④降低银行利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④属于货币政策,应排除。 答案:C 5.为了鼓励居民和单位采用节能灯,国家财政对居民购买节能灯补助50%,对单位大宗采购节能灯补助30%,这是国家运用调节经济,这种手段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 A.经济手段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B.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C.行政手段以政府的强制力为坚实后盾 D.财政手段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解析:补贴属于经济手段,买节能灯享受补助涉及到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答案:A 6.2009年我国实施农村新型社会保险制度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这说明()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假期辅导模拟测试政治测试试题 说明:第一卷35个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第二卷2个大题.每个15分,共计100分,认真答卷,认真书写,字迹潦草当错误答案论处。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是 ( )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2.之所以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因为 ( ) A.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哲学社会科学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D.哲学社会科学只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据此回答3~4题。 3.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是 ( ) A.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B.人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D.肯定自然的客观存在,H枞自然的属性与规律 4.材料中人们对自然的逐步认识过程表明 ( ) A.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正确的 D.由于阶级立场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不同 5.“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这种观点 ( ) A.是神创论的典型观点 B.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 C.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D.肯定了人的意志的能动作用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 )

201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 4《Body language》单元过关检测

第四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Ⅰ、阅读理解(共12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与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If you want to succeed in life,you need to express the proper body language,with or without having to say anything else、You will certainly notice a whole new reaction from people if you use the power of body language、 Relax your shoulders,keep your hands at your sides(never inside your pockets)and breathe slowly、Have a warm,welcoming facial expression as if you look forward to communicating、Depending on the situation,you may smile when appropriate、 Face the other person or your audience and keep eye contact as much as possible throughout the talk、Nodding and tilting(倾斜) your head closer c an show that you are listening、Do not fold(交叉) your arms,look down at the floor or put your hands in your pockets、These can show that you are uninterested、If you have any comments,you can show them in negative but respectful ways like raising your eyebrows、 A lot of your body language can show how confident,interested,bored,angry or nervous you are、Keeping your head up throughout the entire conversation can show that you are very much into the conversation at hand、 You may feel free to use a few hand gestures to emphasize(强调) a point、If you’re enumerating things,it's better to use each of your fingers as you mention each item to help your audience keep track、 Pacing will help you create more ground if you have a larger crowd to communicate with、It will also show confidence on your part as you think of more things to say、 Be very careful when touching the other person since you are crossing the boundaries(界限) of body language through actual contact、Remember that in body language,it is your body that does the talking for you、 1、According to the text,if you find a listener raising his eyebrows,he may 、 A、try to show his anger B、want to give his own opinion C、not understand what you say 提示细节理解题。由第四段“If you have any comments,you can show them in、、、like raising 、”这一信息可知此人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B项正确. 答案B 2、What is the most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 A、The power of body language B、The attraction of body language C、The origin of body language 提示主旨大意题。由第一段最后一句“You will certainly notice a whole new reaction from 、”可知,A项正确.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