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第七章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第七章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第七章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私学发展的高级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育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我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从唐末五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年9月),清廷上谕改书院为学堂,存在了一千年多年。它在办学形式、教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书院制度也是中国对世界教育发展所做伟大贡献之一。

第一节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

书院制度自宋初基本形成,至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时兴时衰,走着曲折的道路。考察各个历史时期书院发展的概况,探讨其兴衰的原因,不仅有助于阐明书院制度在封建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可以使我们了解封建教育发展的某些规律。甚至可以说,倘若完全离开了书院的研究,那么要弄清唐以后,尤其是宋以来的教育发展史、文化学术思想史,都是相当困难的。它所形成的特色和经验,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书院的起源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唐朝曾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昌盛。从文化角度讲,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在自然科学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是中国封建社会辉煌灿烂的时期,特别是书籍的普遍印行,已成为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唐代,官府所藏书籍已有明显增加,为此不得不为藏书而开“乾元院”。唐玄宗开元元年(717年),将乾元院更名为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这便是书院之名的最初例证,可以看出,它是专门用于藏书和校书的场所,类似于皇家图书馆,不是教学机构。

“安史之乱”后,中国进入了一个藩镇割据、连绵混战的时期,这不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使学校荒废,文化遭到破坏。于是,许多人为避战乱和保护优秀文化,远走较为安定的穷乡僻壤和山林之间,以耕读为业。他们在个人治学的基础上,开辟了一些家塾式的教学场所。同时受佛教禅林寺院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在山林胜地隐居读书,创办了个人读书治学的书院。这些书院逐渐也开始授徒讲学活动,于是,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便出现了。

二、宋初著名书院

统一的北宋王朝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也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在立国之初,统治者还无暇顾及教育,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兴学设教,所以官方转而支持正在发展中的书院,给予他们以部分经济上的资助,这样,四海之内,儒生多设书院,在这些书院中,尤以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和石鼓书院等为最著名。它们大都设建于风景优美的山林幽静处,虽然其规模还都不大,组织机构也极为简单,活动内容也较单一,但它们却标志着真正意义上书院制度的确立,并对后世书院的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但宋初书院的兴盛状况为时很短,便由于宋王朝大力提倡科举,尤在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中渐渐冷落下去。在范仲淹、王安石发起的“新政”、“变法”运动中派生出的这三次兴学高潮,重点在振兴官学,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又大力推广胡瑷的“苏湖教法”,

规定士子须在官学三百日方能应举等办法,特别是王安石制定的“三舍法”从而将养士和选士结合起来,并归于学校,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整个宋代又一直很重视科举,扩大取士名额,提高得第者的待遇,这些都极大地刺激着潜心于山林之中的书院人,于是很多人纷纷出山,或就读于官学,或在官学任教。这样以来,北宋书院在短期兴盛之后必然归于沉寂,其间大约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三、南宋书院的发达

由于书院制度是在宋代才逐渐形成,当时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书院,特别是南宋书院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印书藏书等方面都充分表现出独特的书院特色,加之朱熹亲订《白鹿洞书院教条》,使书院教育进一步制度化、正规化。南宋书院堪称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偏安江左的南宋,内忧外患,从中央到地方虽都勉强设学,但由于国力的衰微,学校大都有名无实,于是,以私人为主体的讲学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使书院的发展达到空前的程度。这一时期,不仅书院的数量多,规模大,且组织更加严密,制度也趋于完善。由于活动内容的丰富又有深度,使得官学中的优秀者,还常常到书院作进一步研修。南宋书院的昌达虽有其政治经济的原因,但从更更直接的方面来讲,它的昌盛实和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受了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推动。

我们知道,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长期以来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并在发展中渐渐渗透在我们的民族意识里面,但这有一个过程。先秦的儒家,以其自身人文思想的独特说服力,成为当时的“显学”;汉王朝的建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使儒家表现为经学,儒家经典经由董仲舒等人的重新解释而成了中国人的“圣经”,但就在此时,佛教传入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得以兴起,等到离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清谈玄学思潮又成了一种时尚风气,这使一直处于独尊地位的儒家哲学面临严重的挑战,在玄、儒、佛、道的相互斗争中,儒学的地位大大削弱。当然,在相互斗争的过程中,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趋势最终经过唐代的进一步扩展和巩固,在宋代便形成了以儒学为中心、杂揉有佛道思想的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

在新的儒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宋时的许多学者,如二程、张载等对其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最终由朱熹总其成。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们,为了大力宣扬理学,纷纷创建或主持书院,以作为他们的阵地。位于庐山之上的白鹿洞书院,原是唐人李渤兄弟读书的地方,但在五代时期发展成以李善道为洞主的白鹿洞学馆,北宋建立后,又演变成颇具影响的四大书院之一。南宋朱熹知南康军时,为了扩大儒学影响,发展地方教育,曾上书申修白鹿洞书院,并请为其题额、赐书,获皇帝恩准后,书院便在朱熹的直接关注和督促下得以尽快兴复。

为了真正重振白鹿洞书院,朱熹还招纳各方学者来此讲学,并亲自参与组织和管理,直至亲临讲堂授课。特别是他还为此书院拟定了《白鹿洞书院学规》,这一在理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封建教育的总纲,不仅对白鹿洞书院,而且成了其它书院,以至成了各级各类官学的办学宗旨,且它的影响还持续到后来几个朝代,兴复后的白鹿洞书院,为而后几百年各学派建设书院树立了样板。

四、元代书院的初步官学化

蒙古人统治的元朝诞生后,这使汉族知识分子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他们除不愿做元朝的官外,也不肯在元朝设立的官学任教,甚至都不让其子女入官方的学校。对此,元朝采取了承认和提倡开办书院这一较为灵活的政策,用以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因而,元代书院较前代又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此时,书院不仅数量有所增加,分布更加普遍,且由于吸收了一批南宋著名儒师及其门生,使得元时的书院质量也比较高。当然作为存在有民族防备心理的蒙古族统治者,却逐渐对书院的师资任用、组织管理和经费使用等加强了控制,并通过笼络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来影响整个学术界的办法,加强思想钳制。这些来自官方的限制,使书院在元朝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官学化倾向,书院的特色被大大削弱了。

五、明代书院的由衰到兴

明代的书院时兴时废。明初,由于重视文化建设,士子在官学待遇很优厚,科举前程也极为荣崇,使得很多人已不再热心于书院,除沿元制旧设立了洙泗、尼山二字书院外,此时,书院的总态势是衰歇的。直到明中时,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外交往的扩大,统一思想的被打破,于是,思想领域内的自由讲学之风兴盛,书院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王守仁、湛若水等人为了反对理学、宣扬心学思想,所到之处,必建书院,这对当时书院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明后期书院曾遭遇四次被禁毁的厄运。发生在嘉靖十六年(1537年)和十七年(1538年)的两次毁书院举动,主要是当权者针对王守仁、湛若水反理学的心学思想而发动的,此次虽力毁力禁,但终未能如愿,反倒办得更多。发生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的书院被毁事件,虽然作为发动者的张居正出发点是好心,即想借此举统一思想,加强官学,发展教育,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失是一个错误的方针,所以虽禁犹存,三年后,由于他的死,所禁书院也都陆续恢复了。但由宦官魏忠贤一手制造的时代第四次禁毁书院行动,虽其矛头主要指向东林书院,然而在客观上却使天下书院遭受了空前的浩劫。

六、清代书院的繁盛

清初,为了消灭汉人复国情绪的漫延,压制舆论,统治者对文化教育采取了抑制的政策,此时的书院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但不久,清政府对书院由消极的抑制转为积极的控制,使元以来逐渐加强的书院官学化倾向发展到极点。这时的书院设于省会,并完全为封疆大吏所控制,其经费也由政府拔给,其师生也全由官员选任,书院彻底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主权,和官学相差无几。特别是在发展中,很多书院就如同官学一样,成了科举的附庸,官员的养成所,进而彻底背离了书院开初的宗旨。和封建教育的其它形式一样,书院最终也为近代教育新体制所取代。

第二节书院制度与中国传统教育

纵观书院发展千年史,虽然它曾以其自身的特色,在一个相对特殊的层次领域内,为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但在其日趋官学化后,也伴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然而,书院终究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它有助于我们弄清自唐朝以来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历史发展状况,而它的影响又不仅在中国,更波及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地区,充分显示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书院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研究表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以及促进文化的进步与更新,都有赖于教育。书院作为我国传统教育中一个富于特色的部分,它对于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也就是说,书院正是在宋代理学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趋于发达的,而书院的昌盛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了理学的发展。具体来讲,理学于北宋始奠基,书院也在北宋才正式成一种教育制度;理学发展到南宋而大盛,并逐步成熟,而书院也以南宋为最昌达,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明初,理学无生气,书院也处于衰歇状态;等到王守仁、湛若水所讲之“心学”兴起,书院又为之一振。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南宋时期,此时理学由朱熹集其大成,但这是经过相互论争后才确立的,其间书院对它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想当初,在未形成完善的理学时期,学派林立,各派纷纷创办书院,借以宣扬自己的主张,扩大其影响。例如,湘湖学派的代表人物胡安国创办碧泉书院,张栻创办城南书院、主教岳麓书院;朱熹创建云谷、寒泉、武夷等书院,兴复白鹿洞书院;心学代表陆九渊创建象山书院;“金花之学”

代表吕祖谦创办丽泽书院等等,在书院这块土地上,著名学者传播自己的主张,发展各自的学派,并致力于培养本学派的继承人,以使其思想能够持续和长期发展下去,特别是以不同学派所标榜的书院,又通过“讲会”,展开相互的论争,这不仅推动了整个学术的发展,而且也使各个学派逐渐走向成熟,更加完善。由此可见,书院作为思想交锋的阵地,其意义是巨大的。

二、书院的产生使中国古代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多样化。

在我国,教育形成为一种制度可以追溯到三代以前,而在殷周时代,我国的官学已初具规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又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了,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以后,中国的教育便一直沿着“官学——私学”的双轨模式发展着。然而,自宋以来兴起并逐渐得到发展的书院制度,又以其特有的风姿,给中国的教育制度增添了新的光彩,使我国的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多样化。

书院就其渊源来讲,是在私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私学,虽则在发展的后期,书院日益官学化,但和官学也并非一回事,这样,它便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制度游离于官学和私学之外,取官、私学之长,避官、私学之短,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实施于一个特殊的教育层次领域内,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我国教育在较高层次上连续不断的发展,并为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园地。

书院特点和优势集中体现在它的组织管理上,这就是组织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很少,学生参加管理等,这在教育制度史上,是一个组织性与灵活实用性相统一的好经验。而体现着书院教育总方针的“学规”的制订,又使办学宗旨进一步具体化、制度化,这是书院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古代教育制度逐渐趋于成熟的具体例证,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三、书院的发展使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更加丰富和进一步深化。

在古代的官学、私学教育中,其内容和方法都严格受制于政治的需要,教育始终未能从政治中独立出来。书院的建立,在客观上加快了教育自主、独立的进程,这是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人们为了发展其个性的需要,同时为探索新的教育规律,把教育办好提供了良机。在古代书院,师生受科举的影响较小,他们致力于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深入地思考问题,汇集了许多较为“纯净”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他的勤奋努力和实践探索下,我国古代在教育理论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和进一步深化。

昔日的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坚持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方针。基于此,读书便成了书院一切工作的重点,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己读书钻研,教师则把主要精力用在编写供学生阅读的学术著作,以及总结读书经验和指导学生学会读书上。例如,朱熹退居寒泉精舍授徒讲学时,不仅致力于学术研究,撰写和编次了二十多种颇具影响的著作,如《论语要义》、《论语集注》、《孟子集注》、《近思录》等,成为他的理学思想体系成熟的时期。其中,《近思录》是朱熹和吕祖谦共同研讨编写的一本理学入门书,它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而且是书院传授理学思想的基本教材。尤其是朱熹编订于书院的《四书章句集注》,后来成为各级官学的必读教材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不仅如此,朱熹还在总结前人和自己读书经验的基础上,对“读书之要”作了诸多论述。朱熹死后,其弟子程端礼荟萃朱子平日之训,开节其要,定出“朱子读书法”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朱子读书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大大地丰富了关于学的传统理论。

四、书院的官学化及其后果

令人遗憾的是,书院在后期的发展中逐渐趋于官学化,这是面对强大的政治压力产生的书院的“悲剧”之处,因为它严重地削弱了书院本来具有的特性。

在宋代,书院就曾受到政府的资助,但其官学化到元代才真正形成,并成为这一时期书院发展

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元政府曾对书院的师资任用、组织管理以及经费等加强了控制。书院的官学化在明代进一步加强,很多书院由最初的民办逐渐变成官办,主要活动也由起初的旨在研究问题转化为学习举业,特别是书院本身也受到了科举的严重影响。到了清代,书院全由官方开办于省会,除个别书院外,绝大多数和官学相差无几,政府全面掌控了书院发展的方向,至此,书院的官学倾向已达到极点,书院制度可以说已名存实亡。

书院官学化后,虽然由此可获得稳定的经费和官府的有力支持,甚至在数量和规模上比以往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这却是以牺牲书院的自身特点、背弃其开初的宗旨为代价的。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与官学化相反,其中也有许多人一直恪守或力图恢复书院的本色,即使在官学化发展到顶点的清朝也不例外,如这一时期的学海堂、沽经精舍就是较典型的例子。更让我们欣慰的是,书院制度无论官学化程度有多高,但它仍是书院,而绝非官学,政治压力并不能使它们从根本上失去特色,作为书院的生命力是强大的,它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和深远。

第三节书院制度的突出特点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书院在其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虽其兴衰命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但它作为官学的有益补充,始终是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它长期以来所积累起来的许多丰富经验,以及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些显著的特色,对于正确地认识历史上的科举教育和促进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书院是相对独立、自主的教育机构

就某种意义上来讲,书院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私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级的私学表现形式。所不同的是古代书院较一般私学来讲,规模比较大,并有较完备的规则,较系统的教学计划和稳定的管理体制。它们虽经常受到地方官吏甚至朝廷的支持,但却并不属于官学,也并未列入政府的教育体制之中,是一种独立于官学和私学之外的独特的教育机构。

具体来说,书院大都是在私人捐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历代书院基本上都较为自主,有极强的独立性。即使在书院官学化之后,很多书院也仍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性,政府的控制和干预事实上也不可能过多地涉及到书院内部的一些具体事物。也就是说,古代书院之所以称其为书院,正在于它的这种相对的自治性,也正由于此,书院才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学术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繁荣。

二、有学派、有大家,各具特色,是书院最突出的特点

书院在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一个书院就是一个学术中心,一个书院就代表了一个学派。比如在南宋,最有影响的理学家朱熹,他为了在思想上援佛入儒,排斥异端,完成其新儒学体系的建构,就充分发挥了书院的作用。他每到一地或修建书院,或读书讲学于书院,或为书院题额作记。据不完全统计,和朱熹有密切关系的书院就有三、四十所,特别是他兴复和更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之后,以此为起点,我国古代书院便开始兴盛起来。

与此同时,在象山书院讲学的是“心学”思想家、教育家陆九渊,他在书院讲学的这段时间,正是他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发展的成熟时期。在明代,由于王守仁、湛若水讲学于书院,从而推动了当时学术的进步,也使书院数目大增。王守仁一人开办的书院就有龙冈书院、贵阳书院、濂溪书院、稽山书院等数家。他死后,其学生又纷纷创设书院,进一步扩大了“王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并使书院成了当地的学术中心。

又由于古代书院大多系私人或地方开办,故能以其条件之不同,因地、因师确立本书院的办学方针,这样在历史上便形成了诸多风格不同的书院,每个书院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比如,朱

熹主持的书院是讲理学的;陆九渊的象山书院却着力宣扬心学思想;但颜元主教的漳南书院旨在兼容并包,以讲求实学为主;而东林书院则致力于裁量人物、讽议朝政,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等等。可见,着力促成学术民主气氛的形成,大力培养和鼓励创新的意识,使不同理论观点能展开讨论和实践,是书院在科举时代最为与众不同之处。

三、书院有较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书院之内有学派,导师一般都是德高望重、学有专长的大家,所以书院的学生大都是慕名远道而来。这样,即使书院不可能给予他们什么“出身”和“功名”,但书院仍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对书院导师是十分敬重的。

书院师生之间关系良好融洽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书院是盛行择师选生之制,师生各遂其愿,因而易于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另一方面,古代书院,生徒一般都不太多,师生接触频繁,了解较深,许多学生跟随老师几十年都不愿离去,足见师生之情甚笃。即使时间短,但也由于倾慕在先,师生以诚相感,往往一日为师,便终身不忘。

如此在古代书院里,我国古代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得到了极大的继承和发扬,师生之间各以其自身的凝聚力建立了情深的良好关系,学生对老师衷心至诚,尊重有加,老师对学生质疑问难、诲诱不倦,师生之间象“程门立雪”那样的故事屡见不鲜。可以说从生养死葬、日常生活,到学术师承,都有极感人的事例。例如朱熹死时,其学说已被打成“伪学”,但数千名弟子仍为其送葬。陆九渊噩耗传出,门人奔丧亦有千人,个个扶柩痛哭。

四、书院教学活动的多形式

古代书院教学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了起来,书院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研究中心。导师除讲学外,主要从事研究和著述,他的许多思想见解都是通过自己的著作传授给学生,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又都在自学、自行钻研、自行理会以及在相互切磋中提高。此外,书院的学活动还往往通过游历、访学、参加讲会等来完成。从总体上来讲,以自学为主是古代书院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书院大师们直接面授给学生的仅仅是一个纲目,其余均由生徒自行体会。古代书院这种自学、自求、自得、重在启发诱导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

第四节“洞学科举”

从性质上讲,蒙学和书院在古代都不属于科举学校系统。但明成化年间,一些士大夫和理学家,为了救治科举和官学的弊病,大力提倡书院,至嘉靖年间,明代书院逐渐兴盛起来,自由讲学之风大振,但这却为专制的明王朝所不容,曾四次下令禁毁书院。特别是天启年间,顾宪成、高攀龙等利用东林书院讽议朝政,激发了读书人的政治热情,引起阉党魏忠贤等的极度恐慌,大肆杀戮“东林党”人,殃及天下书院,于是幸存的书院只能以讲习举业仕进为主,否则就无法生存。就在这时,根据江西白鹿洞书院主持人李应昇的建议,朝廷允许每逢乡试之年,由书院保送若干名学生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是所谓的“洞学科举”。“洞学科举”即就是分配给书院若干个参加乡试的名额,或者朝廷允许书院保送若干名学生直接参加乡试。按规定,当时白鹿洞书院有8个名额,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可保送42名学生。从此,书院便被完全地、直接地纳入到整个科举体系之中。在清代,除少数以研习理学和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外,大多数书院以考课为主要办学目的,书院成为登科入仕的训练场。

一、书院因科举而兴

一般说来,初步形成为制度的宋时书院“在很大程度上拒绝准备科举考试,而提倡新儒学的自

我修养。”那时,“许多学者对官场和科举生活的奔竞庸俗之风感到厌倦,进而退隐到僻静的新儒学书院中去。而这些书院一般位于乡间的风景胜地,他们在那里可以修养品性,努力“扩大知识。”

①南宋杰出教育家朱熹针对当时日益严重的奔竞之风和官学完全沦为科举附庸的现状无不感慨地说:“今之世,父所以诏其子,兄所以勉其弟,师所以教其弟子,弟子之所以学,舍科举之业,则无为也。”②而“大抵科举之学,误人知见,坏人心术,其技愈精,其害愈甚。”③在朱熹看来,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改革必须与培养人才的学校改革配套进行。然而,“熙宁以来,此法浸坏。所谓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事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尝得隽于场屋者耳。士之有志于义理者,既无所求于学,其奔趋辐辏而来者,不过为解额之滥,舍选之私而已。”他说:“古之太学,主于教人,而因以取士”,关键是要有“真可为人师者”任教官,才能吸引天下之士不远万里来求师之,其“游太学者,端为道艺,称弟子者,心悦诚服,以便于弘扬古法之遗意。”④

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在谈到书院起因时也说:“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往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⑤也就是说,鉴于国子监和府州县学多近于科举,不足以满足学者之愿望,师弟子不能自由讲学,“故必于学校之外别辟一种讲学机构”⑥来实现以朱熹为代表的一大批儒生士大夫道德理想主义文化价值观。而这是官学和科举所无法做到的。

于是,南宋的书院多数便以反对科举相标榜。朱熹在兴复白鹿洞书院时就劝勉学生不要参加科举,也不要一味地只想着做官,更不要过于追逐功名利禄之事。他劝导学生求学问“毋以今日学校科举之意乱焉”,使学生明白单纯追求“学校科举之教”的害处。⑦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后所写的跋语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⑧也就是说,朱熹反对专以辞章之学和追求声名利禄为务,主要是想依托书院,研究学术、涵养性情、居敬穷理,以达致超凡脱俗之境界。并作诗云:“青云白石聊同趣,霁月风光更别传。珍重个中无限乐,诸郎莫若羡腾骞。”⑨不断追求精神上的自得和情趣上的相悦。

但明代,非学校不能应科举,这是对书院的重大打击。柳诒征在《江苏书院志初稿》中说:“明初教士,一归学校,讲学书院之风一变,其存者徒以崇祀儒先耳。至正德而渐盛,嘉、隆、万历,所建尤多。”⑩正因为如此,书院从元初至明正德年间,大约沉寂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新建书院屈指可数,甚至一些宋元时期著名的旧书院也渐渐败落了。如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书院经元末丧乱之后,殿堂斋舍周围树木杂草丛生,全部建筑仅存枕流、灌缨两座小石桥,书院内外一片荒凉。

到了成化年间,科举独重八股,科举制度开始显出衰败的趋势,弊端日益明显。士子只读程墨房稿,“天下之人,惟知此物可以取科名,享富贵”,“而他书一切不观”,“士子有登名前列,不知史册名目、朝代先后、字书偏旁者,举天下而为十八房之读”,“学问由此而衰,心术由此而坏”。11这些胸无点墨的读书人贿买、钻营及科场作弊的功夫却是一流的。国子监生的资格可以用钱粮买到,乡试、会试之后可以买通考官优先录取自己。至于在科场之内的作弊手法更是五花八门,怀挟、倩

①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发行1995年初版,第135—138页。

②《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同安县谕学者》。

③《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宋容之》。

④《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九《学校贡举私议》。

⑤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⑥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75页。

⑦《朱文公文集》卷七九《衡山石鼓书院记》。

⑧《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

⑨《朱文公文集》卷七《白鹿洞讲会次卜丈韵》。

⑩柳诒征:《江苏书院志初稿》,《江苏国学图书馆年刊》1931年第4期。

11 《日知录》卷十六《十八房》。

代、割卷、传递、顶名、冒籍等不一而足。

科举制度腐败到这种程度,哪还有人愿意认真读书?专为科举考试设置的各级官学逐步失去存在的价值,长期被官方和读书人忽视的书院又有了发展的机会。一些地方官看到府县学名存实亡,读书之事已成具文,便开始利用官府的名义创建书院,“聚秀民讲说五经要义”,“延五经师,兴教士子”,①企图让书院担当起官学的科举教育任务。成化年间,扬州知府王恕创建资政书院;南阳知府段坚创建志学书院;正德六年,河东巡盐御史张士隆创建正学书院;嘉靖初,元安州知府建龙津书院。

到了明末,书院日益官学化,这时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更接近于地方儒学和社学,而一些较大的书院则与州县学校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不像王阳明、湛若水创建的书院那样以讲学为主,而是以组织生徒习举业为主。许多书院的山长本人就是州郡官学的儒学教官,他们几乎原封不动地把官学的教学内容和考课制度搬到书院中来。成化十四年,江西提学副使邵宝改建白鹿洞书院,不但订立了严格的考课制度,甚至把南康郡学的全部官学生也一锅端到书院做“院生”。②可见,明代书院的发达,主要是为了弥补官学不足和克服科举弊端。或者说,正是由于官学的衰落和科举的腐败才为书院的复兴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当然,理学的发展和印刷术的普及以及明代王守仁、湛若水的讲学活动也极大地促进了宋元明书院的繁荣。

及至清代,由于统治者猜疑,文字狱盛行,原来遗留下来的以讲学为主的书院,讲学之风逐渐消失,书院掌教者大都不敢再搞讲会,转而以习帖括应科考之事为重。而统治者看到士子们皆埋头读书,获取功名,感觉到这不仅对统治无害,反而有利,于是大力倡导兴办书院。雍正十一(1733年)年的上谕就指出:“近见各省大吏渐知崇尚实政,不事沽名邀誉之为,而读书应举者,亦颇能屏去浮嚣奔竞之习,则建立书院,择一省文行兼优之士读书其中,使其朝夕讲诵,整躬励行,有所成就,俾远近士子观感奋发,亦兴贤育才之一道也。督抚驻扎之所,为省会之地,着该督抚商酌奉行,各赐帑银一千两,将来士子群聚读书,须预为筹划,资其膏火,以垂永久。其不足者,在于存公银内支用。”③

在此上谕下达之后,各省城都纷纷建立起一二所比较大的书院,“直隶曰莲池,江苏曰钟山、曰紫阳,浙江曰敷文,江西曰豫章,湖南曰岳麓、曰城南,湖北曰江汉,福建曰鳌峰,山东曰泺源,山西曰晋阳,河南曰大梁,陕西曰关中,甘肃曰兰山,广东曰端溪、曰粤秀,广西曰秀峰、曰宣城,四川曰锦江,云南曰五华,贵州曰贵山,皆遵旨赐帑银一千两,岁取租息,赡给师生膏火。”。④柳诒征在《中国文化史》中说:“雍正中,直省皆建书院,以摒除浮嚣、杜绝流弊为宗旨,故主之者不复讲学,第以考试帖括颁布膏火而已。”继而,各府州县也都积极兴办书院,也都以应科举考试为主。如此,使清代书院在数量上超过了以前各代,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书院专司应科举考试,才使书院得以继续保存和不断发展,并且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走上城市化发展道路。

二、书院的科举化

根据记载,早在作为唐人隐居读书的书院就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有的是借隐居读书以博得高名,走“终南捷径”待中央及地方长官辟用,而更多的则是为了读书应举入仕。《全唐诗》卷一三三李颀《缓歌行》说:“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颖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士子十年闭门苦读的目标昭然若揭。而在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一文中所列举的200多名隐居山林寺院读书者,后来多数都出而应举,许多人还中了进士,其中有20多名宰相和一大批诗文名家。可见,科举制的兴盛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士人一心一意读书备考,进而使私人读书治学之地逐渐演变成为以讲学为主的书院。因此,书院因科举盛而兴,书院与科举的密

①《明会要》卷二六。

②以上参阅史明:《明末书院的创建与毁禁》,《齐鲁学刊》1996年第3期。

③《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七十《学校考八》。

④《清会典事例》卷三九五《礼部·学校·各省书院》。

切关系是与生俱来的。①

在唐末五代家学性质的私人书院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陈氏义门书院。据同治《九江府志》卷二十二记载,义门书院“唐义门陈衰即居左建立,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学。”按陈崇于大顺元年订立的《江州陈氏家法》的规定:“立书堂一所于东佳庄,弟侄子姓有赋性聪敏者,令修学。稍有学成应举者,除现置书籍外,须令添置。’并且实施应试教育的效果也十分明显。据《陈氏学堂记》所载,自昭宗“龙纪以降,崇之子蜕,从子渤,族子乘登进士第,近有蔚文尤出焉,日逊日范,皆随计矣。”义门书院按照应试教育的形式办学,其与科举制度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②宋代书院主要是作为官学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但由于科举制度已成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书院的最终出路仍是为封建国家提供人材,书院教育家们反对的只是士人一心于举业而不顾其他,把科举作为猎取功名利禄的手段,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反对这种制度本身。朱熹认为,“科举不误人,人自误科举”。③因此书院从未以任何形式禁止或限制学生参加科举,相反以科举为输送人材的一条途径。

事实上,书院即无反对科举的必要,也无限制科举的可能,因为像朱熹、陆九渊和后来湛若水、王守仁这些书院讲学大师,他们本人就是进士出身者。也正是由于他们通过科举入仕当了大官,有了较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和学术名望,才有可能主办大的书院,也才有许多人竞相投奔门下。若他们从未应举只是一介书生,当寒儒处士影响终究较为有限。④

悉数起来,理学家多数都具有进士出身。程颢26岁进士及第,张载嘉祐二年登进士第,朱熹是绍兴十八年的进士,陆九渊34岁中进士,在《象山先生全集》卷三一中,还收有他参加解试和省试的6篇对策文。而王守仁登弘治已未进士第。只有程颐在嘉祐四年(1059年)考进士受挫,从此绝意仕途,终身从教。但也并不反对弟子兼习举业,程颐还认为每月应腾出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弟子修习举业。所以,二程的学生中考取进士的不少,如游酢元丰六年进士,谢良佐元丰八年进士,刘安上绍圣进士,刘安节元符三年进士等。⑤

这正如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所指出的那样,“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科举取士久矣,名儒巨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好恶如何耳,非所以为君子小人之辨也。”⑥在他培养的学生中也有进士26人。⑦

宋代书院的科举化还表现在教学内容和体制上,书院和官学趋于一致。因为从书院的教学目标看,传授儒家经典,培养学生参加科举是这一时期大部分书院教学活动的基本取向,虽说也进行一些与书院主持人学术方向相关的讲学活动,甚至盛行“会讲”,书院之间相互切磋,但多数书院进行的还是以学习朝廷颁发给书院的《九经》为主的经义教学活动,与此同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和诗赋的训练,以更有利于士人参加科举考试。从这一点上说,书院的教学已与官学没有太大的区别。

著名的应天府书院生徒在科举及第和著名生徒两方面都声誉斐然。范仲淹说:“观夫二十年间,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⑧为此,朝廷还在科举考试方面给予其特别的优待。据《宋会要辑稿·选举》载,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十一月,枢密直学士知应天府李及言:“本府书院,甚有学徒,自建都以来,文物尤盛。欲望量于发解,进士元额之外乞添解三人。”从之。这是为书院分配科举名额的开始。⑨

①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5页。

②侯力:《唐代家学与科举应试教育》,《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l期。

③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1—92页。

④刘海峰:《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3期。

⑤苗春德主编:《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166页。

⑥《陆九渊集》卷二十三《语录》。

⑦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文化特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

⑧《范文正公集》卷七。转引自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版,第56页。

⑨李兵:《官学的替代机构——北宋前期的书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4期。

朱熹指出,如果书院不如州学,就没有必要在州学之外另办书院。如果书院学生达不到要求,就干脆离开书院。朱熹说:“前人建书院,本以待四方士友,相与讲学,非止为科举计。某自到官,甚欲与诸公相与讲明。一江之隔,又多不暇,意谓诸公必皆留意。今日所说,反不如州学,又安用此赘瘤。明日烦教授诸职事,共商量一规程,将来参定,发下两学,其讲磨此事。若只如此不留心,听其所之,学校本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岂有固而留之之理。”①由此可知,对州级书院的生徒,入学成绩和书院教学成绩都要求高于州学。省级书院和县级书院也要高于省级官学和县级官学,直到清代仍可见到这种现象。②

根据考证,朱熹在白鹿洞书院的生徒中有相当一批人都通过科举踏上仕途。如曹彦约,受业朱熹之门,“初事朱子于白鹿书院,又十四年复见于岳麓书院”,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文华阁学士。彭方,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吏部尚书。冯椅,绍熙四年进士,官至江西云干,后退居家中。杨三益,登嘉定七年(1214年)进士,曾从朱子讲学白鹿洞书院,后任岳州教授。③

元朝政府推行书院官学化政策,使书院性质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此书院基本丧失了淡于名利,志在修身学问的初衷,被纳入到地方官学系统,与路、府、州、县学校一样,成为科举的附庸。政府不仅拨给书院学田,控制了书院的招生、考试及学生的去向,还任命书院的教师。在恢复举行科举考试后,元朝给予会试下第者书院教师之职。根据丞相帖木迭儿、阿散及平章李孟等奏:“下第举人,年七十以上者,与从七品流官致仕;六十以上者,与教授;原有出身者,于应得资品上稍优加之;无出身者,与山长、学正。”泰定元年(1324年),“其法始变,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书院山长。”④元代书院山长、学正等由下第举人任之,从制度上保证了书院能够朝着科举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举日盛,明清书院逐渐采纳了官学的考课制度。明万历年间为此曾制定了书院考课制度,实行月课月考,而考课的内容已以科举为目的,这使得书院成为科试的准备或演习,渐变为科举的附庸。“师儒所教率不出时文试帖”,延聘山长更多的是考虑其时文做得如何,能否使学生多中举登科甲。而在学生心目中,来此书院求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中举。清代云南玉屏书院讲堂上的对联写的就是:“何事关心,二月杏花八月桂;是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清制二月是会试之期,八月是乡试季节。如此直言不讳,正说明书院教育为科举服务,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是天经地义的了。⑤即使较大一些的书院尤其是省会书院的山长,他们虽讨厌以八股教子弟,不喜以时文相标榜,然又因生活所迫,社会舆论的压力,或为学生的出路考虑,不敢也不能放弃八股教学。经学家卢文弨乾隆间主讲南京钟山书院时,肄业者数百人,只有“一二同志信而从焉”,大多数“渐染俗学已深者,殆终不能变也”,不得已他也要看时文,讲时文。虽实非性之所乐,然数百人每次课卷,他还是“必卷卷而评校之。”⑥若要在时艺之外兼试古学,皆因生徒兴趣不大,“终不若时文之可悦”,只得作罢。⑦

陕西的关中书院在明朝建立时曾是理学思想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冯从吾、李二曲等继承张载关学的传统,在此讲学,从学者众。自雍正年间被列为省城书院后,雍正赐帑银1000两,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又御赐“秦川浴德”匾额,三十六年巡抚毕沅重修,延请进士汪祖启主讲。“不数载,关中乡会试中膺馆选者大半皆书院之士。”⑧

清代的福建鳌峰书院,在科举考试中曾享有盛名。从康熙十一年(1672)至嘉庆九年(1804年)共49科乡试中,考中举人856人,每科都在30—40人之间,嘉庆三年(1798)一科考中50

①《朱子语类》卷一〇六。

②苗春德主编:《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页。

③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史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9—61页。

④《元史》卷八一《选举志一》。

⑤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2—94页。

⑥《抱经堂文集》卷十八《寄孙楚池书》。

⑦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5页。

⑧江堤:《书院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余人。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至嘉庆十年(1805年)的各科会试中,共考中进士155人。书院科举之盛,可见一斑。①

而元明清时期的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更是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史载:“制科飚举,名硕云腾,几当宇内之半。”文天祥就是白鹭洲书院的学生,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告别书院,赴京师临安参加殿试,一举夺得状元。而明代建文二年(1400年)和永乐二年(1404年),以白鹭洲书院生徒为主的吉州考生,曾两度囊括了状元、榜眼、探花三元,盛名甲于天下。②总之,明代书院的官学化较之元代更为发展。在新兴起的书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考课式的书院。其学习课艺,讲求举业,注重日课、月考,与官学相差无几,完全是配合科举的。特别是嘉靖后四毁书院,使所剩书院唯讲举业仕进而已,朝廷允许书院报送若干学生参加乡试,这样,书院便被直接纳入科举,和官学一模一样了。而纵观清朝近三百年间,书院虽学术思想和学风变化形成相应的几种类型:有的以讲求理学为主,有的以博习经史辞章为主,清末还出现了注重学习西洋近代科学的书院。但比较而言,数量最多的还是以考课为主的书院。这类书院实际上是洞学科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明清书院完全变成了官府的附庸。③

①江堤:《书院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②江堤:《书院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79页。

③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79—380页。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 原始社会大多由长者通过实际活动身教与口耳相传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到了商朝,称为“庠”,到周成为“序”。 “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春秋战国时代,官学逐渐为私学替代,出现新兴阶层“士”,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提倡“以吏为师,以法为学”。 西汉私学重新恢复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建太学,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年龄在18岁以上。 汉平常时,规定郡、国设学,县邑设校,乡聚设庠序。 校学设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 魏晋南北朝,晋武帝在太学外另设国子学。 唐时,京师设国子监,长官称国子监祭酒,学校六所,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上专收贵族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教师称博士。入学年龄在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为18岁以上,25岁以下),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设博士,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荟萃

中国古代著名书院荟萃 (2012-11-19 20:07:06) 标签: 杂谈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对我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它既是教育中心,又是学术文化中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良好的学术传统。书院学子皆为有志于学的成年士子。其主持人称山长或堂长,由书院办院人聘请或自任,此人须是名重一时的学者。书院采取问难论辩式,师生各抒己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学术研究和教育相结合,是书院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三十一年,下诏设丽正书院,到宋代书院逐渐形成一种制度。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主要有河南嵩阳书院、河南睢阳书院(又名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并称我国“四大书院”。 岳麓书院:书院坐落于历史名城长沙市湖南大学校园,该院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咸平二年(999),州守李允则扩建,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式。宋真宗时期,山长周式以品学称著,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见周式,赐"岳麓书院"题额,于是"书院称闻天下,鼓简登堂者不绝",学生增至数百人。岳麓书院自始建到清光绪二十几年(公元1903年)改成高档学堂,绵延927年,历宋、元、明、清四朝,原名不变,直到现在已越千载,真不愧为"千年学府"。培育了大批楚才。在南宋时,闻名理学巨匠张拭主持书院时,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几与孔子在家乡讲学的处所并称。该院从南宋到清代,名人辈出,陶澍、贺长龄、郭嵩焘、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谭嗣同、唐才常、黄兴、蔡锷、陈天华、程潜等更是岳麓高徒。在岳麓进入学堂时期,又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革命家,蔡和森、郑中下、谢觉哉、甘泗淇、周小舟等毕业于该校。毛泽东曾三次寓居岳麓,问学于恩师杨昌济。现有布局,系清同治七年(1868)湖南巡抚刘昆修建。书院大门横匾“岳麓书院”四个大字,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讲堂正中悬清乾隆御书“道南正脉”匾,左右壁有刻字石壁“忠、孝、廉、节”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析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探析 摘要:书院是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代,到清末终止,存在了一千年之久,对中国封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书院在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许多独特的办学经验,一直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本文分析了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求明晰对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并试图厘清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书院形成与发展 书院作为中国士人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书院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传递了中国文化和学术思想创立了极具特色的学风,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本文对中国古代书院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做以简要分析,并试图从中归纳出些许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古代书院史始于唐初民间书院的初建,而终于清末的书院改制,其中历时一千多年。因书院在个朝代的发展历程各有兴衰,故本文将以书院发展的朝代为序,逐一对古代书院发展历程做以简要梳理。 一、中国古代书院的产生:唐代书院 传统观点把唐玄宗开元六年设的丽正修书院后改称集贤殿书院,作为中国最早的书院,源自于清人袁枚的《随园笔记》记载:“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其实不然,唐玄宗时期的一些文献证明在丽正、集贤以前民间早有书院存在。根据地方志记载,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今湖南攸县的光石山书院,而且最初的书院是士人的读书治学之所。同时期的还有陕西蓝田的瀛洲书院、山东临朐的李公书院、河北满城的张说书院。因此,书院应是产生于唐初。 唐代中期,中央官府开始注意到民间兴起的这种新生的文化组织,于是创立官方的书院。但在当时仅是官方藏书和修书的地方,还不是教学机构。在受到官方承认以后,更多的士人渐渐接受书院,并根据自身的文化素质、需要和当地条件,不断赋予书院新的文化内涵,同时书院也大量兴起于民间。至此,源于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这两大源头的书院形成了民办和官办的传统。民办书院向社会开放成为公众活动之所;官办书院藏书修书

中国古书院介绍

第一部分书院介绍 书院定义 中文名称:书院 英文名称:ancient college 定义:专指历史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处所。 书院是宋代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发展于宋代。最初,书院为民办的学馆。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臵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等。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仁宗庆历年间,各地州府皆建官学,一些书院与官学合并。神宗时,朝廷将书院的钱、粮一律拨归州学,书院一度衰落。 基本介绍 书院,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有别於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开始于唐朝,为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所创设的丽正修书院。宋代书院的兴起是始于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特别是庆历新政之後,在北宋盛极一时。这时

候出现了四大书院的说法。到了南宋更盛,各延大儒主持,成为理学书院。 元朝时书院制度更为兴盛,专讲程朱之学,并供祀两宋理学家。明朝初年书院转衰,直到王阳明出,书院再度兴盛。随後书院因批评时政,遭当道之忌,明世宗、张居正皆曾毁书院,尤其是东林书院事件,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书院乃大没落。 满清入主中国,对书院所保存的元气,犹有馀悸,继续抑制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改采鼓励态度,书院渐兴;惟不分官立私立,皆受政府监督,不复宋元时的讲学自由。 直到戊戌变法,中国的书院全部消失。 自民国年代起在香港、台湾均有不同学校称作「书院」,但已与古代的书院有所出入。 ①、中央官府设立,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 ②、民间设立,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③、也有叫书屋的,如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 1. 唐代:中书省修书或侍讲的机构。玄宗开元六年,乾元院改号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臵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辑经籍、搜求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卷六四,《新唐书〃艺文志一》、《百官志二》、《张说传》。) 2. 宋至清:私人或官府设立的供人读书、讲学的处所,有专人主持。宋代书院以讲论经籍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有白鹿、石鼓(一说为嵩阳)、应天、岳麓四大书院;元代书院遍及各路、州、府;明清书院更多,但多为习举业而设。清光绪二十七年后,改全国省、县书院为学堂,书院之名遂废。(参阅宋〃王应麟《玉海〃宋朝四书院》、宋〃洪迈《容斋三笔〃州郡书院》、《元史〃选举志一》、《清史稿〃选举志一》。)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引言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教育研究结构,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辅助和有益补充。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重新审视书院,目的是把书院教育中的闪光点攫取下来,使其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运用,以此推动现代教育的不断前进。 新课改的前提下,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在积极的倡导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作者认为,探寻书院教学中处处体现出的多层次、多方式的教学和管理特色对现代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尽早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开放性的学术交流都有很大益处。这也是论文选题的背景所在。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 书院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1]广收图书、聚徒讲学为书院教育的本质特征。“刚开始时,书院只是一种藏书楼或者学者们聚集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2] 袁枚的《随园随笔》记载,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主要职责是为朝廷修书。而作为真正教育机构的书院,始于私人著书讲学。科举的刺激、学者的留意、地主家族政治的需要、官学的颓废,都促使了中唐时期私学性质的书院产生[3]。书院的职能全面进入讲学和读书阶段,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文化的衰落,使士儒们寄居草野,潜身讲学。书院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在其千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并形成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二)古代书院的发展概况 北宋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以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宋朝出现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对当时教育文化起到很大作用。而南宋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4]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进一步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书院也成为理学教育研究的中心。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此后,书院数量在南宋和元朝时期大增,逐渐向北方地区推广,不仅在数量方面得到增加,教学内容、制度等也都得到改进,实现了书院的推广。 元朝时期,国家对书院的提倡、保护和加强政策,使书院制度兴盛起来。太宗八年,在燕京(现北京)创立了元朝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但元政府在积极提倡办理书院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明显。虽然书院的“置官师”与“官总其费”的官学化趋势给书院的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影响。[5]但元朝书院对于当时理学传播,文化普及,人才培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3

第七章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第七章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是私学发展的高级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育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我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从唐末五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年9月),清廷上谕改书院为学堂,存在了一千年多年。它在办学形式、教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书院制度也是中国对世界教育发展所做伟大贡献之一。 第一节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 书院制度自宋初基本形成,至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时兴时衰,走着曲折的道路。考察各个历史时期书院发展的概况,探讨其兴衰的原因,不仅有助于阐明书院制度在封建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可以使我们了解封建教育发展的某些规律。甚至可以说,倘若完全离开了书院的研究,那么要弄清唐以后,尤其是宋以来的教育发展史、文化学术思想史,都是相当困难的。它所形成的特色和经验,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书院的起源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唐朝曾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昌盛。从文化角度讲,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在自然科学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是中国封建社会辉煌灿烂的时期,特别是书籍的普遍印行,已成为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唐代,官府所藏书籍已有明显增加,为此不得不为藏书而开“乾元院”。唐玄宗开元元年(717年),将乾元院更名为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这便是书院之名的最初例证,可以看出,它是专门用于藏书和校书的场所,类似于皇家图书馆,不是教学机构。 “安史之乱”后,中国进入了一个藩镇割据、连绵混战的时期,这不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使学校荒废,文化遭到破坏。于是,许多人为避战乱和保护优秀文化,远走较为安定的穷乡僻壤和山林之间,以耕读为业。他们在个人治学的基础上,开辟了一些家塾式的教学场所。同时受佛教禅林寺院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在山林胜地隐居读书,创办了个人读书治学的书院。这些书院逐渐也开始授徒讲学活动,于是,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便出现了。 二、宋初著名书院 统一的北宋王朝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也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在立国之初,统治者还无暇顾及教育,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兴学设教,所以官方转而支持正在发展中的书院,给予他们以部分经济上的资助,这样,四海之内,儒生多设书院,在这些书院中,尤以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和石鼓书院等为最著名。它们大都设建于风景优美的山林幽静处,虽然其规模还都不大,组织机构也极为简单,活动内容也较单一,但它们却标志着真正意义上书院制度的确立,并对后世书院的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但宋初书院的兴盛状况为时很短,便由于宋王朝大力提倡科举,尤在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中渐渐冷落下去。在范仲淹、王安石发起的“新政”、“变法”运动中派生出的这三次兴学高潮,重点在振兴官学,建立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又大力推广胡瑷的“苏湖教法”,

中国古代书院的兴衰流变

浅析中国古代书院的兴衰流变 文传A1121班汉语言文学何星星12号 【正文】书院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对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院不仅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学术的进步,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随着书院官学化倾向的日益严重,极盛一时的书院最终退出了历史发展的舞台。 【关键字】中国古代书院、兴盛、衰落 中国的古代书院历千年,为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逾越的贡献,为我国培养了无数个杰出的人才,理应成为中国历史上屹立不倒的丰碑。 一、中国古代书院的兴盛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它萌芽于汉代,产生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延续于元朝,在明清时普及。据《后汉书·包咸传》记载,包咸“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习《鲁诗》、《论语》。后住东海,立精舍讲授。”《后汉书·儒林传论》载:“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这里说的“精舍”、“精庐”,意即聚集生徒、私家讲学的场所。不过,限于汉代的出版印刷水平,当时的“精舍”、“精庐”讲学方式皆是口耳相传,尚不具备藏书条件,将它们当作书院的前身未尝不可,但还不能算作真正的书院。由此可见早在汉朝就有了书院的雏形,而这一场所主要起着作为书院最为重要的功能--讲学的作用。 “书院”一词起源于唐代,袁牧在《随园随笔》卷十四中也言:“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集贤书院、丽正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肆业之所也。”因此很多人认为在唐玄宗时期的丽正书院是我国书院名称的开始。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唐朝贞观年间就有了书院,那时除了官方建立的书院外,还有不少民间私人创建的书院。《嘉庆四川通志》第79卷记载“张九宗书院”于“遂宁县,唐贞观九年建。” 宋朝书院发展迅速,无论是书院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书院制度也完全确立起来。理学大师朱熹就以白鹿洞书院为起点,使其所影响的范围甚广。这一时期的书院办学制度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主办学,讲会制度盛行,学生以自学为主,注重讨论和论辩等。 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以王守仁、湛若水为代表,将书院作为阵地,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书院再度辉煌,成为鼎盛时期,数量上,超过了以往书院的总和。他们以书院为讲坛,抨击时政,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学术思想,发出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呼声。他们在朱熹《白鹿洞规条》的基础上,提出了“饬四要,破二惑,学五益,屏九损”的《东林会约》。这是对书院制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清朝的书院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清代书院形成了以县级为主体,以府、州级为骨干,以省级为鳌头,以乡镇级为辅助的一个极为庞大的教育体系。在数量上,据商衍鎏著《清代科举制度述录》估计全国书院接近“二三千之数”。 综上所述,汉代已经形成书院的雏形,书院一词起源于唐朝,也就是说书院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初步的发展,到宋朝得以兴盛,明清时期进一步发展。据此分析中国古代书院之所以兴盛德原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章节答案.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章节答案 历史上在长安建都的朝代不包括()C、宋朝 曾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个A、3 在中国古建筑中同样有门当户对的说法。(错) 雨果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对) 长沙天心阁的古城墙是()时期修筑的。D、清朝 长沙新挖掘的宋代城墙上有()的明文。C、飞虎军 中山大礼堂是在()年被拆的。D、1996年 长沙新挖掘的宋代城墙大约有120多米。(对) 梁思成是解放前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错) 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两座古城是()。D、镰仓、大阪 第一部中国建筑史是由()写的C、伊东忠太 古建筑的价值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对) 《营造法式》是一部宋代的著作。(对) 常被用在园林建筑中间的屋顶是()。B、悬山 中国古建筑艺术形象的特点是由()决定。B、屋顶式样 世界六大文明地不包括()。D、古代南美洲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以()为主的建筑的特点。C、木结构庑殿顶的式样通常会见于皇帝住的宫殿。(对) 猫弓背的风火墙造型是()特有的。C、湖南 封火墙造型属于下列屋顶式样的()。D、硬山 南方封火墙造型较多的主要原因是()。B、房屋密集

北方的封火墙造型多是成人字形。(对) 岳阳县张谷英村的建筑平面是()字形的。A、丰 中国古建筑的概念“进”是以()来说的。C、建筑数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古代庭院组成建筑群的最典型的代表是()。D、张谷英村的建筑 与西方现代建筑相比,中世纪的建筑多是属于单栋建筑。(错) 北京的城市规划平面是成()字形。D、凸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发达的第一个时代是()。C、宋朝 在北京城的规划平面中位于东边的是()。D、日坛 在北京天安门的右边是皇帝祭祖的太庙。(对) 中国古代的城市管理施行的是里坊制。(对) 中国古代的工官制度是()。B、世袭制 中国古代的文庙建筑颜色是红墙()瓦。C、黄 据研究,世界上只有中国是严格按照人的等级来划分建筑的等级。(对) 目前国内最高等级的建筑开间是九开间。(错) 古建筑上旋子彩画的等级要低于和玺彩画。(对) 北方的建筑起源可归结为一个字()。D、土 ()建筑又俗称“吊脚楼”。 B、干栏式 岳麓书院始建于宋朝,但目前人们所能看到的建筑是建于清朝。(对)北方最早的人类是穴居野处。(对) “鬼神文化”是()文化的基本特征。C、商朝

当代书院兴起的原因探析

当代书院兴起的原因探析 当代书院产生于现代社会,秉承古代书院精神,具备鲜明的民间色彩,它的出现是对现代教育体制的一种补充,使人们在教育和文化上多了一份自由选择的空间。当代书院的兴起有其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后,发现当前教育制度的困境,教育本土化的趋势,社会道德的危机和“国学热”的推动是当代书院兴起的主要原因。 标签:当代书院;教育;道德;国学 中国古代书院缘起于唐朝,鼎盛于宋明时期,衰落于清末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著名国学大师钱穆曾表示:“中国传统教育制度,最好的莫过于书院制度。” 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科举制度的废除,全国各地书院改为学校,至此书院教育模式归于沉寂。而后,书院又在新文化运动中被全面否定,至此书院被彻底抛弃,但后来很多知识分子都意识到废除书院的做法太过偏激。可以肯定的说,书院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被排除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然而书院教育在历史上沉默百余年后,到了现代社会,人们重新认识到它的价值,它也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书院文化再次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一、对当代书院的探析 (一)当代书院的含义 当代书院是以时间维度进行划分的,指1949年10月以后创办的,独立于官方文化教育体制之外,以国学精髓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在某种程度上与古代书院一脉相承的文化教育机构。当代书院大多是由民间力量创办的,带有鲜明的民间色彩,是对普通教育体制的一种补充。 (二)当代书院的特点 1.继承性。古代书院具有藏书、教学、研究、祭祀等功能,是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而当代书院诞生于现代社会,很难再和古代书院模样一致,但却继承了古代书院的精神。很多的教学、研究方法作为宝贵的精神资源被很好地继承下来,它的一些管理方式也被沿用。 2.民办性。书院在古代主要就是由民间创办的教育机构,而在当代,除了像岳麓书院等少数书院被纳入教育体制之内,大多书院依然是民办性质。当代书院走民间办学的道路,可以较少受到官方的干预,因而在教学方法、管理模式、教材选择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也能使书院保持较为宽广的学术空间。

中国古代制度.

六中国古代制度 ㈠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体包括:行政、官职、称号、法律、军事制度等 1、行政区划制度 夏商九州:《尚书.禹贡》载: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杨、荆、豫、梁、雍”九州 西周封建制(分封制):周天子把新征服的地区和人民,分给自己的弟子、亲戚、功臣,从前部落首长的后代,由他们去建立诸侯国。 春秋十二诸侯:鲁、齐、晋、楚、秦、宋、卫、陈、蔡、曹、郑、燕。后又兴起吴、越等。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郡县制:国家由中央、郡、县三级机构组成行政机构,分天下36郡。 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由此,县作为基层政权一直未变。 汉:州、郡、县 唐:道、郡、县 宋:路、郡、县 元:设“省”。(从此,有了“省”的名称) 明清:省、府、县。(延续至今) 2、职官制度 (1)中央官职 先秦:由于实行分封制,家天下,因此各诸侯国没有统一的官制 秦代:建立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均由皇帝任免。 以后各代继承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考核、任命、升迁、罢免等官职制度。 三公(中央最高级官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 九卿(三公之下) 廷尉,掌管司法; 治粟内史,掌管国家财政税收; 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 典客,处理国内各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 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从警卫; 少府,掌管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泽收入和官府手工业; 卫尉,掌管宫廷警卫; 太仆,掌管宫廷车马; 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隋)设立三省六部制 三省:尚书、门下、内史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升降

2017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满分课后答案

2017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满分课后答案

学习中国古建筑欣赏课程的目的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 历史上在长安建都的朝代不包括()。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秦朝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曾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个。 ?A、3 ?B、6 ?C、9 ?D、12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古建筑门口的门簪是用来承受牌匾的重量。()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雨果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要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上)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长沙新挖掘的宋代城墙上有()的明文。 ?A、玄甲军 ?B、虎贲军 ?C、飞虎军 ?D、背嵬军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中山大礼堂是在()年被拆的。 ?A、1966年 ?B、1976年 ?C、1986年 ?D、1996年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3

【判断题】长沙新挖掘的宋代城墙大约有120多米。()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4 【判断题】岳麓书院曾在长沙的城市保卫战中被彻底毁坏。()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梁思成是解放前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要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下)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在美国()年以上的建筑即可列为文物不能随意拆迁。 ?A、120 ?B、100 ?C、70 ?D、50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第一部中国建筑史是由()写的。

l论述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姓名:刘莎学号:201011034023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学院教育学院 论述中国古代书院制度 摘要: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书院制度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学规,书院制度不断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及办学经验,使书院良好运行,促进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书院制度发展衍变教学特点组织管理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分官私两类,但都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前者如集贤殿书院爲藏书修书之所,后者为文人士子治学之地。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国家由强盛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文教事业也受到严重冲击,官学废驰,礼义衰亡。于是一些宿学鸿儒受佛教禅林的启发,纷纷到一些清静、优美的名胜之地读书治学。此后,归隐山林、论道修身,聚徒讲学之风逐渐兴起。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至五代末期也基本形成,北宋初年才发展成爲较完备的书院制度,成为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私学传统。秦代后,死穴一直蓬勃发展,作为培养人才的组织,与官学相并行,在教育教学上积累丰富经验,也在教育管理学上形成许多独具特色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自汉代后,私学遍布城乡每个角落,在社会动荡时期,官学无法维持的情况下,死穴作为观学的补充,发展更为迅速中国源远流长的私学传统对书院产生了直接影响。 雕版印刷术的发达和名师在书院讲学促进了私学发展 到了宋代,国家重归统一,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相对稳定,士心开始向学,由于统治者忙于拓疆守土,无暇顾及兴学建校之事,只重科举对现有人才的选拔和吸收,以满足立国之初的一时之需。因此在建国近百年的时间里,官学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在此背景下,书院才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获得较大的发展,并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地位。宋代书院的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 1)宋初的勃兴宋立国后,暂时无力顾及振兴官学,因而对著名私学采取“赎买”政策,始为官私联营的学校模式出现。宋初的六大著名书院即为代表。 2)中期的消沉北宋三次兴学期间,官学空前兴盛;且重在改革的实践理性成为主流,纯学术的研究日渐消沉,因而书院不彰,连著名的六大书院也破败停办或改为官学。 3)南宋的大盛外族的入侵,内部的倾轧和科举的腐败,致使南宋的官学形同虚设。更由于朱熹等人对书院卓有成效的复办和理学的流行,书院又日渐昌炽。 宋代书院普遍订立了比较完备的条规,这是书院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其中朱熹亲自拟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书院学规的典范。 北宋出现赫赫有名的六大书院。分别为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这些书院大都建于风景优美的山林幽静处,组织机构极为简单,内容也较为单一,但它们却标志着真正意义上书院制度的建立,并对后世书院产生有益影响。

古代书院中的6个经典对联

古代书院中的6个经典对联岳麓书院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报,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微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怎么评价黄仲则呢?可以打个比方。如果清朝词人只选一个,那么这个人只能是纳兰性德;如果清朝诗人只选一个,那么这个人只能是黄仲则。清朝有许多大诗人、大词人,但他们的创作完全比不上这两个人用情之深。许多女生都喜欢纳兰性德,因为其词情真,其词凄美。我要说纳兰词有多让人意乱情迷,黄仲则的诗就有多让人意乱情迷。这两人很相似。虽然他们地位迥异,一个是满族贵胄,一个是布衣诗人,但却都是极其深情的人,这种人一般不会享年太久,纳兰也只活了30岁。 【讲解】此联是清代旷敏本题湖南岳麓书院讲堂的对联,是古代关于个人修养的绝好座右铭。 广雅书院 虽富贵不易其心,虽贫贱不移其行; 当代的老少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都多多少少承继了古代食礼的传统。我们现代的不少餐桌礼仪习惯,都可以说是植根于《礼记》的,是植根于我们古老饮食传统的。

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 【讲解】这副对联为广东广雅书院开张之日张之洞为“礼堂”题的对联,可用作广雅书院的“教学大纲”了。 贵山书院 大任从劳苦得来,愿诸君皆以天下为己任; 酬知在居恒造就,效曩哲勿忘性内之良知。 【讲解】此联出自清代贵山书院,雍正年间由阳明书院改名而成,光绪六年(1880)重修之际,贵州巡抚岑毓英撰联。这副对联是以明代被贬谪到贵州龙场驿,而大悟良知之道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为主题展开的。 所谓爱国心,是指你身为这个国家的国民,对于这个国家,应当比对其他一切的国家感情更深厚。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中国古代的名人爱国名言大全,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名言警句栏目! 龙岗书院 十三郡人文,此为根本; 五百年道统,得所师承。 【讲解】此联出自明代贵州著名的“龙岗书院”,后改阳明祠,到清代又改名为王文成公祠,这是道光年间贵州布政使罗绕典题写的对联。 桂林书院 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之评价(摘要)-推荐下载

中国古代书院制度之评价 1、形成机制 书院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不仅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流密切相关,而且与封建经济的发展及期独特的政治结构紧密相连。 1)思想文化因素 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孔子首创儒学,后经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由此成为官方哲学和统治方略。隋唐以后,儒、佛、道三教鼎立局面 形成。为与佛、道抗争,再创儒家教育的真精神,宋代新儒家无可避免地要担 此重任。当然,宋代理学家,并非盲目的排斥佛、道,而是理智地吸收佛、道 的某些思维。 到了南宋,由于外族的入侵,内部的倾轧,科举的腐败,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有识之士,纷纷避居乡野民间,创办书院,潜心研究学问,力图再造先秦 儒学的自由讲学之风,借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矫治社会弊病,以复兴华夏民族。 正是由于上述因素,书院才在宋代形成而勃兴,它是中国古代私学发展到 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私学的制度化阶段,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和传播做 出了历史贡献。 2、办学特质 书院是介于私学与官学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具有“非官非私”、“既官既私”的特征。具体而论,其办学特质可以归纳为: 1)官方的认可、扶助 从历代书院的确立来看,往往与皇帝赐匾额,经书或学有关。宋初的六 大书院皆是如此。 2)注重藏书、读书 宋代“书院之所以称名者,盖实为藏书之所” ,而藏书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读书。 3)自由讲学,研讨学术春 宋明的书院,更多地承袭了私学讲学自由、各有所本之风习,以传播学术 思想为职志,宋代理学的流行与书院自由讲学,研讨学术的追求密不可分。

4)坚守儒理,与佛、道争胜 书院是“三教”鼎立、争斗和兼容的产物之一,可为印证的是书院的确立正好是佛、道式微的开始。书院大多选址于名山大川、风景优美之地,这与佛、道的抗争与影响不无联系。 3、教学方式 1)讲演辩论 中国书院十分重视学术讲演,其形式有“升堂讲说”、“学术会讲”等。书院大师除了阐发自己的学术见解外,还十分重视不同学术观点的论辩交流。明代后期的顾宪成、高攀龙就特别制订了书院会讲制度、规定:“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并订有“会约”、“会规”,以道义相磋磨,学术相珍重。 2)自修问难 除学术讲演外,书院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学生自修研究和质疑问难。书院藏书丰富,这为学生自由读书和独立钻研提供了方便。朱熹认为,除集体讲演外,书院的老师的职责就是指导学生自修读书,强调读书须有疑,有疑而又深思未得者即当请教大师,这就叫做“质疑问难”。朱熹创造的读书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研究探讨 书院以学术探究和理智训练为根本。无论是大师讲演,还是学生自修,都十分明显地体现了注重学术探讨的研究精神。书院作为知识分子求知问学的精神家园,努力将学术研究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他们一方面通过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促进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教学和学术研究培养人才,扩大学派影响。正是这样交互递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和学术。 4、组织管理 在组织管理上、书院也与普遍学校有所不同: 1)管理机构精简化 与私学一样,书院只有一位明确的主持人。其名称有洞主、山长、堂长、院长等,主持人往往是学派宗师,讲学释难为主要职责,而管理实为兼领。有些规模较大的书院,虽增设副讲、管干、典谒等职,但专职人员极为有限,往往由书院学生轮流分任,相较于官学,书院冗员极少,且有吸收学生参与管理的特点,或称“高足弟子代管制”。

中国古代书院起源与发展

中國古代書院起源與發展 一、研究動機 中國古代書院始名於唐,經唐末五代,至宋初,逐步發展成以私人創建為主,聚書研修,講學授徒的獨特教育組織形式。不同學術流派相互爭鳴,各展所長,同場講授,書院師生自願聽講,獨立思考,遂成為書院最典型的獨特學風,也是書院最有代表性的優良傳統。因此,或許能夠藉由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書院的起源與發展,來反觀現今大學林立,以致大學教學品質低落等現象做一番探討。 二、研究資料 研究資料 (1)主要資料:《中國古代書院》,王炳照著,商務印書館,1998年11 月第1版 (2)參考資料:《元代書院研究》,徐梓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年1月第1版 三、形式分析 表1:兩書基本介紹 表2:書籍章節介紹

表3:各省(區)歷代書院統計表1 1摘錄自《中國古代書院》,王炳照著,商務印書館,1998年11月第1版之附錄,第202頁至

四、內容分析 表4:宋初的著名書院2 宋初書院大多是由私人隱居讀書講學發展而起的,也有一部份由世家大族的家塾發展而成的。宋初書院發展的直接動因是“補官學之不足”,因此多得到朝廷和官府的支持、褒獎和資助,在宋初教育發展上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宋初的書院一般說來規模都不大,組織機構也很簡單,尚無完善的制度和規程,活動內容也比較單一,穩定性也較差,但在教育發展史上卻表現了極強的生命力。 此外,北宋為了貫徹“興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國策,在文教建設上重點實施兩項方針和措施:一是強化科舉考試制度;二是鼓勵和支持民間或私人辦學。 (1)強化科舉考試制度:提倡“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 高”的思想;此外,宋真宗亦有一首“勸學詩3”很有代表性。 2事實上,宋初的書院還不限於上述數所,只是根據過去人們大體公認,近代學人新的研究所得,選擇了較有代表性的書院略做介紹,以其展示宋初書院發展的盛況和基本特點(引述自第53頁) (表格整理by江政融) 3〈勸學詩〉: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房不用架高粱,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出門莫愁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

中国古代主要两种制度

分封制概念: 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 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特征: (1)概念: 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 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 巩固统治。 (3)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4)内容: ①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③被封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 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5)特点: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天子与诸侯联系的关键,层层 受封。 (6)作用: 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④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的集中 (7)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①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②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表现:①楚王问鼎;②诸侯争霸。 (8)崩溃: 原因: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并田制瓦解使分封制失去了经济基础。分封制本身的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明显,周土的一直辖地越来越少,一些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维持分封的宗法血缘关系松弛,加之周王室衰微,战国时各国变法废除分封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联系: (1)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它们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鲜明特点。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古代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精)

古代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王桂相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清末改制为新式学堂,延绵1000余年,其别具一格的教育教学特色,对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许多借鉴意义。 一、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既是教育教学中心,又是学术研究基地,是著名学者进行学术活动的中心。书院的主持人多为名师宿儒,既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工作,又积极从事学术理论的研究与传播,承担着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双重职责,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二者相得益彰。 历代书院的主持人(山长几乎都是学坛巨子,学有专长,不少人在学术上自成流派。他们在书院里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所学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样就把教学和学术研究结合了起来。如宋明两代书院的勃兴与宋明理学的高度发展有关。由于学术大师们充分利用书院来宣传与发展学术,这就使得学校教育与学术研究关系空前紧密,并且使学术流派在地理上得到广泛的传播。 反观现在我们的教学与研究,很多人的教与研相互脱节。学生难以学到高深的学问,老师难以做出高深的学问。我们的中等教育围绕高考指挥棒,本科教育围绕考研指挥棒,教材是全国通用的教材。而古代书院将教育活动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独立精神,这种独立包括独立组织、独立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对于当今的教育界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尊重学术自由开放教学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书院盛行的“讲会”活动始于南宋,在明代得到很大发展,一直延续到清代,并逐步制度化、组织化。历史上一些影响较大的书院都有关于讲会制度的规定。如“白鹿洞书院续规”规定了明确的会讲之期,且规定即非公讲之日也可随时研讨。

论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摘要]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文化记载悠久而长远,从未发明造纸术开始,我们华夏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动物骨骼、贝壳等记载文字符号,用这种方式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源远流长。自从发明了造纸术,这种文化的记载方式就变得更加方便和普及化,使得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顺应而生的就是古代的藏书管理制度,这是民族文化的整理以及传播制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唯一不变的是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在不断的完善。 [关键词]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文化传播;价值 1、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的起源 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的最早的时期,人们只能依靠一定的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一开始人们只是通过语言的形式将历史文化信息传递下去,但是,后来代表文字的一些特殊符号的出现,就代表了文字出现的萌芽,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文化记录与收集的重要性,在造纸术还没有被发明之前,最早出现的文字形式就是甲骨文和金文等的文字记载形式。大约在十九世纪末,清代光绪年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甲骨是公元前约十三世纪殷商时期的遗物。甲骨上刻的大部分是那个时期奴隶主的占卜记录。管理这些甲骨文献的是当时的巫师和史官。上面记载着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我们可以认定这些甲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原始书的最早雏形,据专家考证,这些甲骨文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一般认为这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萌芽。 2、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的发展与完善 在华夏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完整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十分漫长而艰难地过程,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样的经历了历史长河淘炼的制度是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制度。自从文字记载形式的出现开始,就出现了藏书管理制度的萌芽,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从甲骨文的出现开始,人们就有了一套对其收集管理的方法,所以其经历了千年仍然会被我们挖掘出来并且发现,解读其中的含义,那么文字传播文化的职能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所以,从甲骨文的时代开始,藏书的管理制度就已经开始出现,并且在历史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它担负着传播中国古代璀璨文化的巨大历史重任,它担负着将华夏民族灿烂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的重任。直到后来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文化传播的载体终于有了一个质与量的飞跃,再也不用繁冗复杂的竹简或锦帛等记录书籍内容的形式,终于可以使用较为轻巧方便的纸张,这是一个藏书管理制度的一个革命。从此,各类的藏书书院、藏书楼和藏书阁等相继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藏书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中国古代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 对于我国的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来说,它在不断的历史变革中一直的被完善和全面化,其主要涵盖了图书的征集、整理以及保护、借阅等方面的内容,于我们现代的图书管理制度中有很大程度的体现。下面就从我国古代藏书的征集、图书的整理、图书的保护等方面论述我国古代的藏书管理制度与方法。 3.1、中国古代藏书的征集制度 对于中国古代藏书征集制度来说,藏书的征集是藏书管理所必须的,因为没有征集就谈不上管理,更何况一个书院很难达到对于书源的自给自足。在我国古代,这些藏书一般都是从官方书局或者从私人书坊征集而来的,或者是接受社会各个阶层的捐赠而来。并且,接受的捐赠图书是他们藏书的主要来源。这种捐赠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点是可以获得朝廷的赐书,这些赐书的故事都在史料上有过较多的记载,例如宋代四大书院都先后接受过朝廷的赐书,还有,如岳麓书院刚建成的时候,地方上的太守奏明朝廷,希望赐以国子监诸经释文义疏及《史记》、《唐韵》、《玉篇》等得到了准许。另外还可以接受官绅私人的捐赠田产或者做官俸禄收入来购买书籍,增加藏书。除此之外,一些官绅的捐赠也是一个重要的藏书来源,例如史料记载“福建布政使司吴荣光捐置书籍千余卷送给凤池书院”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来自于官方的藏书,统治者为了统一思想,会印发一批又一批的书籍,部分收录到官方后,剩余的部分就会被分散到民间藏书院或者藏书阁中,这对于官方和民间的藏书阁或者藏书院来说是一个互利互惠的过程。这些就是古代书院藏书来源的主要征集形式。 3.2、中国古代藏书的整理以及保护方法 对于藏书的整理,目录的编制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着藏书的质量和保存时间的长短。对于这一点来说,我国古代的藏书制度中式相当完善的。首先,式对于图书的分类,这一点对于人员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这就需要整理人员有足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文化基础。对于图书的分门别类式一项专业的工作,这需要对藏书有充足的了解,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内容,必须要充分的加以区分,一边为了以后的借阅提供方便。其中对于作者的分别也做了很好的分类,后期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些藏书就只按内容来加以区分,这样更加方便记录和借阅。对于藏书的保护,低一点就是书籍的装帧,古人对于书籍的装帧持有非常严谨的态度,他们在书籍的粘贴分娩所用的浆糊中就加入了川椒、白矾等用来防止虫蛀。另外,古人还有曝书的习惯,他们会定期将书搬出室外进行晾晒,防止藏书发霉,这是对于书籍的很好的一种保护。 结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光辉璀璨,源远流长,与我国古代藏书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密不可分,正是因为古人对于藏书的不断收集和妥善的保护,才使得我们得以了解中国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才使得我们得以用书来使自己的心灵更加纯净。所以,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探索中去改进并且完善现有的藏书管理制度,才能够使我国的先进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王惠民.中唐以后敦煌地藏图像考察[J].敦煌研究,2007(1) [2]杜光庭.广成集卷四[M].道藏第11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论中国古代藏书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刘长清 (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流通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