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及缘由分析!

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及缘由分析!
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及缘由分析!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环境问题 (3)

1.前言 水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更是城市的血液。而城市化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不可缺少的阶段,因此我国目前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中的 20%左右,预计2050年将达47%左右。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城市也成为污染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在城市化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 在2009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国城乡规划中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强调“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发展要立足于水资源的可能”。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用水需求量不断增长,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致形成“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1]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循环和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严重影响着城市水环境的量和质,水资源污染严重造成水危机,不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使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我国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中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 670个城市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 m3。[5]城市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在各自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都曾不同程度地遭遇过这一问题,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巨额的治理费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水的危机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将更多更复杂。如果说在过去 20 年里, 在我国城市人口比例上升 10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城市的水问题, 在相当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话, 那么在今后20年里, 我国城市人口比例再上升20个百分点, 传统“有效”的办法何以为继?把握好城市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对于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也是把握城市兴衰存亡的大事情。 2. 1 我国城市水资源特点 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可再生利用水,它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供水的源泉。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特点主要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小,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强度大,因不合理使用水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突出。 我国城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小,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26市的统计资料表明: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30%左右。[2]随着人口增加和经

06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6 水环境影响分析 6.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源调查 本次地表水污染源调查主要对象为向沭河在厂址上游至沭河夏庄镇处境前河段内以及夏庄镇境内向马沟河排放废水的主要排污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cr 、NH 3-N )排放量。 根据污染源调查,向沭河排放污水的主要企业有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山东晨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有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其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6.1-1。 表6.1-1 评价范围内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 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6010?= i ij ij C Q P 式中:P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3/a ; Q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排放量,t/a ; C 0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浓度,mg/l ; i =1,2…n ;j =1,2…m ; ②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j ij i P P 1 ③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j j P P 1 ④评价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 m j j P P P 1 1

⑤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P P K i i ⑥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 P P K j j 评价标准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采用《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的一般保护区区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6.1-2。 表6.1-2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 单位:mg/L 具体评价结果见6.1-3。 表6.1-3(a )向沭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污染负荷80.220%,排第一位,其次为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19.771%; COD 为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84.26%,其次为SS ,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5.74%。 表6.1-3(b )向马沟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目前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污染负荷62.22%,排第一位,其次为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污染负荷37.78%;COD

城市水环境分析报告 (1)

城市水环境分析报告 众所周知,虽然现如今人们平时的生活质量变好了,但是重工业发展的背后造成了环境上的污染,水资源受到的污染较为严重。但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水,因此,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需要对水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并解决,下面为大家推荐兰州市水环境调查分析报告,朋友们要高度重视。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下去。水资源的污染及短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我市不是一个用水紧张的城市,但水污染却存在,并与每个市民都息息相关。为此,我通过询问形式对我市水污染进行调查。 第一步:实地调查,首先,我随老爸来到兰州航管站,向我爸的老同学刘海华了解兰州镇河道情况,然后,乘坐快艇,游览了崇长港及长山河和泰山港,一路上,刘海华叔叔向我介绍几十年前,这些河道,是兰州镇附近的主要航道,水清透彻,而现在垃圾遍布河道,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水污染主要原因:人为因素:泥河上流工厂的废水排放,城市布下水道安置此处,污水经管道排入河中,泥河附近大量农田,农民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流入其中,致使藻类疯长,鱼类大量死亡,居民的环保意识差,经常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第二步:调查分析,经过实地调查,我认为水污染给居民带来的危害。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难,河水污染严重滋生大量蚊虫,河水散发刺激性气味,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改善河道环境,应尽快开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杜绝工厂、养猪场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应集中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然后,对河边、河道中的建筑材料(已废弃的)进行清除,并对水道进行整改,进一步将河内的垃圾、淤泥清除,可动员沿岸居民及利用大型机器清除。后在河边种树,植草皮,建立绿化带,避免沙土流失。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二○○八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一节太湖流域概况........................................ 一、自然概况............................................ 二、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水环境状况.......................................... 一、污染源现状.......................................... 二、水质状况............................................ 第三节 2007年供水危机概况.................................. 一、事件发生过程........................................ 二、发生供水危机的原因.................................. 第四节近十年太湖治理的成效与经验教训...................... 一、治污措施及成效...................................... 二、主要经验............................................ 三、主要问题和教训...................................... 第五节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

市水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报告.doc

市水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报告 我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缘,东临黄海,南倚长江,区内地势平坦,河网交错,水系纵横。 其中一级河道6条,二级河道26条,三级河道233条,四级河道1330条,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平面水网。 这些河网对于我市的防洪排涝、引水灌溉、水运交通、水环境改善、生态平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保障。 一、我市水环境现状及成因: 根据xx市水环境监测计划,市水利局于XXXX年3月对我市一级河道进行了水质监测,本次共监测一级河道4条,共布设监测断面5处。 以监测数据分析,5处断面综合评价均为劣v类的水质,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溶解氧等,此4条河道劣v 类水质已持续半年之久(XXXX年4季度也均为劣v类水质)。 骨干河道如此,而级次较低的河道水环境更为恶劣,水生植物蔓长,垃圾乱堆,黑、臭、脏现象十分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质量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多年来,由于水环境整治的投入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相脱节,导致治污严重滞后。

全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大部分城镇还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特别是企业存在偷排与超标排放,形成大量污染物进入河道。 这也是造成部分地区水污染,水体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农业种植过程中,大量地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其残留物通过农田排水和地表经流也进入了水体,造成了大量面源污染。 农村畜禽集中饲养和居民水冲式卫生器具的使用,直接将污水污物排入河中,更增加了水体污染的负荷。 二、水污染的直接影响: 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 LOca工业企业利用了被污染的水,不但增大设备腐蚀度,而且影响到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 水污染已成为众多工业企业效益不高,产品质量不好的重要因素。 水体污染影响农业生产,降低品质、产量。 XXXX年先锋镇夏种引灌了镇区内河污水,发生1500余亩水稻“僵苗”事件。 据粗略统计,损失近400万元。 同年,二甲、姜灶等镇农田也有不同程度的灾害。 水体污染影响人畜饮水安全。 由于水污染,全市尚有28.4万人饮水不能达标。 近几年来,以内河作为取水水源的水厂已关闭了8家,仅存2家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设置 在该项目污水纳污河道A河设置5个监测断面,分别为该项目污水排口A与B河交叉处、排污口、排口下游1000米、排口下游2000米、排口与C河。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水温、pH、SS、石油类、总磷、COD、BOD5、DO、NH3-N、硫化物、TN,共11项。 3、采样时间、频率及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 二、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 1、监测点设置 布设3个监测点,厂区范围内一个点,及厂区附近两个点。 2、监测项目 地下水监测项目为: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铅、铬、镉、汞、砷,共13项。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中有

关规定进行。 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点布设 拟建厂址上风向、下风向及保护目标区域布设4个测点,主要考虑评价区范围内的主要居民敏感点,在敏感点处要布点监测。 大气监测布点一览表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NO2(小时值和日均值)、SO2(小时值和日均值)、PM10(日均值)、氨气、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乙二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乙胺、甲苯、甲醇、二苯醚(小时值),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3、监测频率及时间 小时浓度每天四次;日均浓度按国家标准和导则要求采样七天; 4、监测方法 污染物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方法进行。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在场界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厂界四周各一个),连续监测两天,昼夜各一次。测量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场界内及周边共布设2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六、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排口位置布设1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1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质量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数理方法和其他手段,对水环境素质的优劣进行定量描述(或将量质变换为评语)的过程。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监测资料为基础,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统计量(特征数值)及环境的各种代表值,然后依据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水环境质量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2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作用及分类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水环境质量评价可以了解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规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与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响本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善环境质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综合防治规划与计划;可以为制定国家或地方的环境标准、法规、条例细则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进行环境质量的预断预报,编制新建、改建、扩建和挖潜、革新、改造等工程技术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防治方案,为选址、设计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还可用以总结本地区的环保工作,鉴定防治措施的效果、写出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进行不同地区间环境质量的比较,交流情报资料,进行全国环境质量统计,促进环保科研技术的发展以及是否以牺牲水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而换取经济发展高速度的损益分析等。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大致上可将水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按照时间可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和预断评价;2)按照区域类型可分为城市、区域或流域、景区等;3)按照环境的专业用途又可分为饮用水、灌溉水、渔业用水等质量评价。 3.水环境质量评价内容 3.1评价方法分析 1.单因子评价法 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明确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单因子评价法的实质是评价过程采用变权来处理评价因子,对污染最重因子赋以100%权重。因此,该方法未考虑水质评价全部因子的贡献,水质监测信息未充分利用。与其他方法相比,其水质评价结果是差的,表现为过保护。有时会由于过于严格的要求把水域使用功能评价得偏低各评价参数之间互不联系,不能全面反映水体污染的综合情况但该方法评价过程简单,无需复杂计算。 以金沙江流域铁路桥断面为例,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Ⅳ类,定级项目为石油类,但其他7项污染因子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再如新濉河大屈断面,按单因子方法,其评价等级为劣Ⅴ类,定级项目为氨氮,CODMn也超标(Ⅳ类),BOD5、石油类、挥发酚、汞、铅这5个项目均好于Ⅰ类水质标准,DO好于Ⅱ类水质标准。按4种分级评分法评价,铁路桥断面均评价为Ⅰ类,大屈断面则评价为Ⅲ类(灰色关联)、Ⅴ类(模糊综合)、Ⅰ类(物元可拓)、Ⅱ类(标识指数)。比较各种方法评价结果,如果按单因子评价法,将这两个断面评价为Ⅳ类和劣Ⅴ类结果偏严。因此,当仅有1项指标污染较重时,分级评分法较为合适;当有2项以上指标污染较重时,物元分析法评价结果偏松,标识指数法和灰关联分析法 2.污染指数评价法 污染指数评价法是用水体各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与其评价标准之比作为该项目的污染分指数,然后通过各种数学手段将各项目的分指数综合而得到该水体的污染指数,以此代表水体的污染程度。对分指数的处理不同,使水质评价污染指数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包括简单叠加指数、算术平均值指数、均方根指数、最大值指数、内梅罗指数等。 111简单叠加指数 选定若干评价参数, 将各参数的实际浓度Ci和其相应地评价标准浓度( Coi) 相比,求出各参

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招标书

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系统 建设任务书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一、工程背景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跨江、浙、沪两省一市,辖有七市(上海、无锡、苏州、杭州、常州、嘉兴、湖州)38县(市),流面积36500平方公里,人口4000万,该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0.4%的国土面积上创造了中国14%的GDP。太湖流域属于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太湖是该流域中心最大的湖泊,起着沟通河网水系的枢纽作用,总面积2338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具有饮用水源、排洪蓄洪、工业用水、旅游、航运、养殖等功能,是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但是近年来,由于太湖流域工农业迅速发展,污染加剧,加上治理措施严重滞后,使得流域内水体普遍受到污染,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流域河网的有机污染和太湖的富营养化。近年来太湖蓝藻频繁爆发,致使沿湖城镇长时间供水困难,工厂不能正常生产,出现了“居在水乡无水喝”的现象。因此,治理太湖已成为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太湖水环境的改善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太湖水污染治理已列入地方“九五”计划,也是国家环保局、水利部“九五”和2010年水污染治理规划的重点。在96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第四次环保会议上又强调指出:“把太湖作为中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 二、工程概况 太湖流域水文遥测系统于1996年开始建设,到1998年4月基本建成,系统包括一个局中心、7个分中心、9个中继站和72个遥测站。系统在1997、1998、1999年的流域防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流域内有关水利部门对太湖流域水文遥测系统给予高度评价。 太湖流域水质监控系统将在原有水文遥测站点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土建等工作将利用原有设施。水文遥测系统的通信方式为数传电台,该通信方式相对落后,且不稳定,本系统建设中需选择其他通信方式。 三、工程建设范围 1、工程内容

市水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市水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报告正式版

市水环境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报告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我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缘,东临黄海,南倚长江,区内地势平坦,河网交错,水系纵横。其中一级河道6条,二级河道26条,三级河道233条,四级河道1330条,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平面水网。这些河网对于我市的防洪排涝、引水灌溉、水运交通、水环境改善、生态平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一、我市水环境现状及成因: 根据xx市水环境监测计划,市水利局于XX年3月对我市一级河道进行了水质监

测,本次共监测一级河道4条,共布设监测断面5处。以监测数据分析,5处断面综合评价均为劣v类的水质,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溶解氧等,此4条河道劣v类水质已持续半年之久(XX年4季度也均为劣v类水质)。骨干河道如此,而级次较低的河道水环境更为恶劣,水生植物蔓长,垃圾乱堆,黑、臭、脏现象十分严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质量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多年来,由于水环境整治的投入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相脱节,导致治污严重滞后。全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率低,大部分城镇还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特

东莞市水环境问题的研究

东莞市水环境问题的研究 ——以长安镇为例摘要:随着东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为了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东莞市的水环境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是很有必要的。本项研究以东莞市水环境问题中的水污染作为研究重点,具体以长安镇为例,对长安镇的污染源进行调查。介绍东莞市水资源与水环境污染现状和分析东莞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提出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对策与技术。 关键词:东莞市、水环境、污染、水污染控制与处理 第一章概述 1.1东莞市水环境污染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步,人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是珠三角区域的富裕市之一。基于历史原因,在前期的经济发展中,由于环境规划滞后和区域经济无序发展,环境保护投入和环境保护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在工业企业大量增加和人口迅猛增长的同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水环境。日积月累,目前东莞市废(污)水日排放量达240多万吨,造成东莞市境内的东莞运河、石马河、寒溪河、南畲朗、中心涌等主要河流、河涌水体和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枯水期水质低至地表水V类标准,水体发黑发臭。以东莞运河为例,东莞运河是一条人工河,日流量为200多万立方。从东北的桥头镇塘口流至西南的长安镇,再流入珠江后入海。全长103公里,流域面积达720平方公里,灌溉及排涝面积约20万亩,其主要功能是防洪排涝和沿线农业灌溉用水。同时又是沿线城镇工农业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的主要受纳水体。沿运河两岸也是东莞市人口密度最大,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由于高强度开发和城镇化而产生的非点源污染,特别是养殖业的污染,导致流域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基本上已成为东莞市的一条最大的纳污河,纳污量为全市排污量的50%以上。而东莞市境内的其他河流、河涌受污染程度也类同。至今,东莞市的水环境容量已在零以下。直接影响到东莞市的人民生活质量和投资环境。 1.2东莞市水环境面临哪些问题 东莞市政府刚刚发布的《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中显示,东莞目前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东莞人最关心的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环保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地下水不仅是工业、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关键的水资源组成部分。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地下水环境评价的力度,才能在有效防止地下水环境污染的基础上,促进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地下水在建设中的意义 储存在岩石和土壤空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由于岩层的过滤和地表岩土的保护作用,地下水在水质和卫生条件方面都较地表水优越,因此地下水是工农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供水水源。尤其是华北、西北相对干旱的地区,地表水相对稀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就颇为重要。此外,地下水是一种天然的矿产资源;地下矿水还具有医疗价值,地下热水也是一项重要能源,观测地下水还可以预报地震,分析地下水还可作为找矿的标志。因此,地下水在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但地下水同时又具有潜蚀作用,是造成岩溶、塌陷、管涌、滑坡等特殊地貌或灾害的主要营力,也会危及地下工程和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开发利用地下水时不能不对其有害因素予以密切关注和了解,进行有效的防治,还要防止地下水的污染。研究地下水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污染和破坏。如果地下水被污染和破坏就很难治理和恢复,有的甚至不能再恢复,因此要十分重视保护地下水资源。 2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各种因素 2.1建设工程的大范围开采 由于人们长时间使用和开采地下水,所以水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于人为的作用以及边界条件改变,使其他层面的水会流入含水层,一部分浸入含水层的水质量比较差,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一定影响。在引水工程中,过滤网要是长时间使用就会生锈,而且引水工程输水管里面会析出一定的化学物质,会给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含水层水动力要是发生变化,地下水溶解物质化学平衡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水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产生全新的水化学环境,而且在含水层产生全新的物理化学反应。一些含有金属矿氧化物也会进入水中,在降落漏斗部分,氧化效果会提升,借助硫化物的氧化会将金属转化成易溶状态,迁移能力也会显著提升,进而流入含水层,地下水可溶性固体的高度也会显著提升。 2.2农业活动 2.2.1农业活动致使产生地下水污染问题 主要的体现就是地下水和一些废弃物溶混进而使地下水水质降低。其中就是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作业题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作业题及答案第三章 7. 一均匀河段,有一含BOD5的废水稳定流入,河水流速U=20km/d,起始断面,BOD5和氧亏值分别为B1=20mg/L,D1=1mg/L,K1=0.5(1/d),K2=1.0(1/d)试用S-P模型计算x=1.4km处的河水BOD5浓度和氧亏值以及最大氧亏值。 答案: 由BOD衰减方程Bx=B1*exp(-K1*t)= 20*exp(-0.5*1.4/20)=1.93mg/l Dx=K1* B1*/( K2- K1) [exp(-k1*t)-exp(-k2*t)]+ D1*exp (-k2*t) =0.5*20*/(1.0-0.5) [exp(-0.5*1.4/20)-exp(1.0*1.4/20)]+1*exp(-1.0*1.4/20) =1.60mg/l 设临界氧亏点时间为tc,则: tc=Ln{K2*[1-D1*(K2-K1)/(B1*K1)]/K1}/(K2-K1) =1*ln[1.0*(1-1*(1-0.5)/( 0.5*20)/0.5)/(1-0.5)=1.28d 故最大氧亏值: Dc=K1*B1*exp(-k1*tc)/K2 =0.5*20*exp(-0.5*1.28)/1=5.27mg/l。 第四章 8.已知:某地区建有造纸厂、酿造厂和食品厂,其工业废水均排放到附近某地表水 体,排污口位置见下图。该河段主要的功能是农业灌溉,三个排污口的污染物监测 答案:主要污染源为A排污口,即造纸厂,贡献率为55.9%;主要污染物为CODcr,贡献率为44.2%。 第五章 9.

求该河段的水质达标情况(已知该河段的主要功能是供农业灌溉,查表得标准值依次为:2、40、10、2.0、6-9) 答案:多因子指数值:均值型:IA=1.236,IB=1.244;判断A断面水质优于B断面 第六章 10.某湖水水质污染情况见表(该湖水40%游泳,40%渔业,20%冷却水),试计算该湖水尼梅罗水质指数 11.一个库容1*105m3 =8mg/L,降解系数 5 。 k=0.5,河水可与库水迅速混合。求出水的BOD 5 答案:c=3.6mg/L 第七章 12.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15m3/s,苯酚浓度为30mg/L,河流流量 Q=5.5m3/s,流速ux=0.3m/s,苯酚背景浓度为0.5mg/L,苯酚的降解系数K=0.2d-1,纵向弥散系数 Ex=10m2/s。假设下游无支流汇入,也无其他排污口,污水与河水迅速混合。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苯酚浓度。 解:C0=1.28ug/L; C=1.19ug/L 13.某河段流量Q=216×104m3 d-1,流速v=46km/d 水温T=13.6 度,k1=0.94d-1,k2=1.82d-1。拟建项目排放Q1=10×104m3/d,BOD5 为500mg/L,溶解氧为0的污水,上游河水BOD5为0,溶解氧为8.95 mg/L。若污水与河水迅速混合,求该河段x=6km 处河水的BOD5和氧亏值。 14.一个拟建工厂,将废水经过处理后排入附近的一条河流中,已知现状条件下,河流中BOD5的浓度为2.0mg/L,溶解氧浓度为8.0mg/L,河水水温为20o C,河流流量为14m3/s;排放的工业废水,BOD5的浓度在处理前为800mg/L,水温为20o C,流量为3.5 m3/s,废水排放前经过处理使溶解氧浓度为4.0mg/L;假定废水与河水在排放口附近迅速混合,混合后河道中平均水深达到0.8m,河宽为15.0m,参数k1(20o C)=0.23d-1,k2(20o C)=3.0d-1,若河流溶解氧标准为5.0mg/L,计算工厂排出废水允许进入河流的最高BOD5浓度。

-浅谈深圳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原因剖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专业:行政管理(自考本科学段) 学生姓名:杨清玲 准考证号:040414100685 指导教师:岳经纶 完成时间2016年09 月07 日

浅谈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从古至今,城市一直是人类社会文明和发达的象征,它不仅是人口聚居地,也是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中心,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的地位。但是,城市环境污染却越来越困扰着居民生活,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计划,良好的环境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市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力求得出能够有效防治水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水质污染;原因分析;城市化;

目录前言…… 一、深圳市水环境现状调查 (一)深圳市水环境地理位置 (二)深圳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严重匮乏 2.水源水质状况 二、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小河径流小,自然净化能力低。 (二)规划建设局部与河流协调不足 (三)跨界河治理不同步 (四)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滞后 (五)长期排污致底泥污染引发内源污染 (六)环保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薄弱。 (七)城市企业追求高利润,环保意识薄弱。 三、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提高人们防治城市污染的环保意识。 (二)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废水排放监控

(三)综合整治河流水环境 (四)强化污染源整治,降低流域污染负荷。 (五)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前言 对人们来说,水是一切生命的来源,是人们生存下去必备的基本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自然环境的危害已经越来越严重,因为工业化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开始出现十分严重的水污染。所以,现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护水资源,培养居民的净水观念。 一、深圳市水环境现状调查 (一)深圳市水环境地理位置 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市、惠州市接壤。 深圳市河流受地质构造控制,以海岸山脉和羊台山为主要分水岭,其地形地貌的特点决定了河流水系的分布和走向,小河沟数目多、分布广、干流短是深圳市水系的一个特点,整体划分为珠江三角洲水系、东江中下游水系和粤东沿海水系三个水系。 珠江三角洲水系:西部和西南地区诸河流,流入珠江口伶仃洋,主要河流有深圳河、大沙河、西乡河和茅洲河。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作业题完整版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作业 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水环境评价与保护作业题及答案第三章 的废水稳定流入,河水流速U=20km/d,起始断面,7. 一均匀河段,有一含BOD 5 BOD5和氧亏值分别为B1=20mg/L,D1=1mg/L,K1=(1/d),K2=(1/d)试用S-P 模型计算x=1.4km处的河水BOD5浓度和氧亏值以及最大氧亏值。 答案: 由BOD衰减方程Bx=B1*exp(-K1*t)= 20*exp(*20)=l Dx=K1* B1*/( K2- K1) [exp(-k1*t)-exp(-k2*t)]+ D1*exp (-k2*t) =*20*/ [exp*20)-exp*20)]+1*exp*20) =l 设临界氧亏点时间为tc,则: tc=Ln{K2*[1-D1*(K2-K1)/(B1*K1)]/K1}/(K2-K1) 8. 次为:2、40、10、、6-9) 答案:多因子指数值:均值型:IA=,IB=;判断A断面水质优于B断面 第六章 10.某湖水水质污染情况见表(该湖水40%游泳,40%渔业,20%冷却水),试计

5 系数k=,河水可与库水迅速混合。求出水的BOD 5 。 答案:c=L 第七章 12.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0.15m3/s,苯酚浓度为 30mg/L,河流流量Q=s,流速ux=0.3m/s,苯酚背景浓度为L,苯酚的降解系数 K=,纵向弥散系数Ex=10m2/s。假设下游无支流汇入,也无其他排污口,污水与河水迅速混合。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苯酚浓度。 解:C =L; C=L 13.某河段流量Q=216×104m3 d-1,流速v=46km/d 水温T=度,k1=-1,k2=-1。拟建项目排放Q1=10×104m3/d,BOD5 为500mg/L,溶解氧为0的污水, 上游河水BOD 5 为0,溶解氧为 mg/L。若污水与河水迅速混合,求该河段x=6km 处 河水的BOD 5 和氧亏值。 14.一个拟建工厂,将废水经过处理后排入附近的一条河流中,已知现状条件 下,河流中BOD 5 的浓度为L,溶解氧浓度为L,河水水温为20o C,河流流量为 14m3/s;排放的工业废水,BOD 5 的浓度在处理前为800mg/L,水温为20o C,流量为3.5 m3/s,废水排放前经过处理使溶解氧浓度为L;假定废水与河水在排放口附近迅速混合,混合后河道中平均水深达到0.8m,河宽为15.0m,参数k1(20o C)=, k 2(20o C)=,若河流溶解氧标准为L,计算工厂排出废水允许进入河流的最高BOD 5 浓 度。

水池塘养殖的环境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http: 水池塘养殖的环境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目前,淡水养殖业是我国渔业发展中的重点,其产量在水产养殖中逐年呈上升比率,淡水养殖作为水产养殖中的重点,过去传统的密集型养殖方式暴露了诸多弊端,限制了淡水养殖产业的升级,因此,分析和解决目前淡水池塘养殖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措施吗,推进淡水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针对传统淡水养殖中的环境问题略作分析,并结合最近产业研究成果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来分析下其解决之道。 1淡水吃糖养殖环境问题分析 从目前淡水养殖的局面来看,传统养殖的高密集型所造成的弊端与水体富营养化、氮失衡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三大主凶之 一。" 传统淡水养殖采用高密度、高投饵率、高换水率进行养殖,对于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同时近年因饲料投放问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也是限制淡水池塘养殖行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养殖水平随着技术研究的突破不断提升,单位水体的鱼载力也在提升,但是鱼类代谢与饲料投放的力度也在增加,养殖的高换水率必然会导致污染加重,最终限制行业本身的深入发展。我国以围网养殖和围栏养殖为主要方式对于水体环境的污染是很严重的,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不断加强对水体环境污染的治理,实施“退鱼还湖”等政策,这些必然会继续加重淡水池塘养殖的比率,按照池塘养殖在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比重来看,这种潜在的对环境的污染风险是巨大的,因此,做好淡水池塘养殖问题的环境污染治理,保护好水体资源与鱼类资源,也是淡水池塘养殖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作为池塘养殖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氮失衡已经成为了限制池塘养殖发展的瓶颈。目前,淡水池塘水体中的含氮量与含磷量都已经超出了警戒线指标,但是能够支持初级生物循环的有效磷含量却极低,以上两种富营养化的物质无法溶解于水体,只能吸附在淤泥或被重金属络合,这将加重水体负担,加重污染,尤其是现在池塘饲养饵料多使用含氮量较高的有机肥,因此,氮失衡已经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重要池塘环境问题。氮失衡所带来的危害是内外两个层面的。在内部污染方面,会造成鱼类体内排泄系统和代谢系统失衡,造成过量活动或失去平衡,极易发生昏迷或死亡现象,这对于依靠产量取胜的淡水池塘养殖来说可谓是致命打击。在外部污染上,由于高换水率所排放出来的富营养化水体和氮失衡水体,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将会加剧大范围内的水体污染,成为大环境内环境污染的主因,同时对于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长期的恶劣影响。因此面对以上这些淡水池塘养殖环境问题,养殖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成为了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与重点。 2淡水池塘养殖问题解决之道 目前,关于淡水池塘生态环境的修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也成成为立体修复,主要是通过在水体环境中营造立体养殖空间实现对超积累物质的吸收和净化,加强淡水池塘环境内的硝化作用,通过水生植物、蔬菜与细菌的立体分布和作用优化水体内的生物循环,同时还能有实现对多种资源的优化利用,达到产业升级,降低排污系数的目的。异位修复技术的重点主要是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提升水体利用和循环率,降低污染。http: 从技术要点和发展趋势来看,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原位修复技术鱼菜共生,能够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增加额外收益,异位修复术则主要增加对水体的循环率,二者对于解决水体富营养化和氮失衡这类环境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结合实际生产需求来产,两种方式的实用性还有待提升。比如异位修复术,水体的循环净化对于土地面积和水域面积的要求就存在很大限制,大面积的净

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的形势分析

太湖流域水环境状况的形势分析 摘要在分析总结2011年上半年流域水环境状况的基础上,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上对太湖流域治理及环境监管提出了五个建议:强力推进氮磷减排、力促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尾水出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有效建立联动制度。 关键词太湖流域;污染负荷;环境容量;减排;结构调整 太湖流域地处长三角核心区,经济发达、工业密集、城镇林立,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水环境的明显恶化,直到2008年太湖蓝藻爆发,经过两年的环境综合整治,太湖流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提高,但是2011年上半年,受不利气象水文条件影响,太湖流域出现水体环境容量下降、自净能力变差、污染滞留蓄积于河道的严峻局面,从而引发入湖河流、国家考核断面、交界断面水质下降和水质波动。 太湖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上半年,除太湖湖体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外,其余水体水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5条主要入湖河流中,有8条河流水质劣于Ⅴ类,仅有梁溪河、小溪港、大港河、望虞河4条河流水质符合Ⅲ类标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7条河流水质下降1-2个级别,也有3条河流水质改善1个级别。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出现大幅波动,波动范围在67.3%-90.4%之间,3月份,孟津河丰义桥、京杭运河于墩大桥、太南运河何桥水厂、望虞河沙墩港等交界断面多次出现不同程度氨氮、总磷指标浓度异常上升的不正常现象。 1流域水环境污染形势分析 1)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是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入梅之前,太湖流域遭受多年不遇的持续干旱,降水较常年偏少6-7成,河流水量未能及时得到有效补充,水位长期处于低值,导致水环境容量下降,纳污能力变小;由于河流水位低,水流速度变慢,又导致河流自净能力的变差,污染物难以得到有效降解。与往年同期相比,各工业企业开工正常,入河污染物排放量未出现显著变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出环境容量的矛盾更为突出,水质下降成为必然。 2)流域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口众多,工业及生活污染排放强度大。太湖流域经济发达、企业众多,污染物单位面积排放强度大,自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来,虽然关闭了一批重污染企业,但重污染行业污染排放依然占据较大排放负荷,区域内太湖西岸常州武进区、天宁区、无锡宜兴市、惠山区、望虞河沿岸无锡江阴市、苏州张家港市、常熟市都是印染、化工、造纸、电镀集中区,工业污染产生量大;另一方面,该区域人口密集,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达到本地人口的1-3倍,由于乡镇生活污水接管尚处于较低水平,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同样占有较大的污染份额,在某些区域甚至超过工业污染。 3)氮磷型污染是区域水体的主要污染类型,生活、农业面源污染特征明显。

水环境生态调查评价

校园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水环境,而校园景观湖是校园生态建设中的绿色建设基地,具有减弱热岛效应、景观多样性组成、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和自然教育标本等重要意义。这里对校园两人工个湖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评价。青蓝湖、显微湖位于校园西南侧,相隔不远,是学生休闲放松的一片静谧之地。调查评价如下表: 经小组调查与评价,我们认为两个湖泊从生态存在以下问题,针对问题我们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1)青蓝湖中心亭的通道由于饲养原因,被拦住了,湖边设施本来就不多,没能发挥出人水和谐的水环境生态效益,只是一个摆设。 (2)水体周围建了人性化的设施,有游憩的秋千,及座椅。但树木及灌丛数量面积仍然很少,可能与学校面积小有关。 (3)没有专门人员维护管理:只有针对野生动物的管理员,水的更换周期长,主要也是因为水体自净能力差,没有天然生物链进行物质的循环流动。底泥的疏通没有按期,如果底泥污染程度严重,那么很难通过换水改善水体质量。废弃物的打捞工作也要定期进行避免水质恶化。 (4)由于野生动物的饲养,湖水流动更新速度慢,底泥的积累。使水体透明度很弱,一些水生生物难以生长。一些游客和路人还会投放些食物,应严格禁止此举,事物的腐烂会加重水质恶化。所以,水生动物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追放或捞出。 (5)水流动性差,溶氧量低,污染物易聚集。增加水泵以增加水体富氧量。 (6)水源直接用自来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建议建立雨水收集处理机制,将雨水作为补给水源。

附上:一些材料,毛毛你看看 ◆生态型校园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 ◆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 ◆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