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扬州盐商的社会影响

试论扬州盐商的社会影响
试论扬州盐商的社会影响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非学位课程试卷

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方向

考试科目扬州地方文化第一学期研究生姓名李艳学号MZ(12008)

考试成绩

导师评语:

导师签字

年月日

试论扬州盐商的社会影响

社会发展学院学科教学(历史) 李艳(MZ12008)

摘要:在古代扬州历史上, 盐业始终是一个支柱产业, 它直接影响到扬州城市的发展。形成于明中叶衰落于清末民初的盐商曾在扬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清朝时期,两淮盐税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4左右,对扬州经济作出重大的贡献,同时孕育出扬州书院、扬州八怪、扬州园林等知名文化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又铸造了扬州盐商的人文精神,推动了盐业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扬州盐商;政治影响;经济;儒商;青楼文化;园林

一、盐商起源与发展

“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2100年前的西汉吴王濞时期。“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而从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唐代后期统治者鉴于相对稳定的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因而重视东南海盐生产,其重臣良吏第五琦、刘晏相继担任盐铁使,先后制定榷盐法和整顿盐法,整改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尤以刘晏的改革破除积弊,简化盐税征收办法,减轻了商人负担,促进了盐的流通,两淮盐区食盐生产的极大发展奠定了它在全国食盐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而自明嘉靖、万历以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开始了新的振兴,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明代万历年间进行盐制改革,新的盐法制纲盐制的推行,使盐商们携家带口驻足扬州,扬州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扬州盐业经济又步入一个重要阶段。清承明制,清政府尤给予盐商种种优惠,盐业获利丰厚,积聚了大量商业资本,两淮盐商“以盐富”,因而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显赫,形成为除广东行商、山西票商以外全国又一大的商业资本集团。

清代中叶,扬州更是两淮盐漕运输的一大都会,设有两淮盐漕察院和两淮盐运使司,众多盐业商总寓居其地,财力人力物力之厚,富甲天下。清代两淮有30个盐场,所产之盐集中到扬州,行销苏、皖、赣、湘、鄂、豫六省,皆富饶地区。扬州位于长江、运河交汇点上,清廷设两淮巡盐御史衙门和两淮盐运使司衙门于此,前者由皇帝心腹主持,后者由三品大员开府。据《两淮盐法志》,乾隆间两淮每年食盐吞吐量为1525900余引(每引一般为300~400斤),成为康乾盛世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扬州盐商的私人财产亦很庞大,堪称富可敌国。盐商大户主要有陕帮、晋帮、徽帮,并在清代迎驾“以布衣上交天子”,(道光《歙县志》卷9)。高宗目睹江春实力,惊叹:“盐商之财力伟哉!”其时“扬州盐商豪侈甲天下,百万以下者谓之小商”。乾隆37年国库总资产为780余万两白银,两淮盐商的总资产,亦达7000~8000万两。汪喜孙《从政录》卷2、《姚司马德政由叙》、《扬州画舫录》和若干著述,对两淮盐商与扬州经济息息相关的状况及盐商所操盐业曾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都有不同程度的揭示。

嘉庆、道光以后,两淮盐业急剧衰落。两淮盐商走向衰退的原因包括很多方

面,既缘于盐商本身大量奢侈性的消费造成入不敷出,又由于封建官府的无厌搜括,盐引制的弊端和盐业制度的变革,鸦片输入的冲击,社会动荡的打击,海岸线的东移等多种社会和自然因素的交织。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纲盐制所赋予的世袭和垄断权利的取消。两淮盐商“属于一种封建性的商业资本,由于脱离了生产过程而极其游移不定,一旦封建专卖权利被剥夺,它就必然变成无本之木,而趋于衰亡”。清朝道光年间,随着政局颓败,盐业凋敝,内外交困,税课无着,清政府不得不结束同两淮盐商的漫长蜜月,忍痛放弃盐专卖制度。两淮盐商终于全面破产了。

二、盐商与封建政府的关系

两淮盐商是清政府的财源所系。乾隆年间,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辖3个分司,23个场。在当时全国的11个盐区中,两淮盐区为最大,产量也最高。每年运销170万引左右,几占全国所有盐区额定行盐总数的1/3。其销地最广,包括鄂岸武昌、汉阳、黄州、德安、襄阳5州,湘岸长沙、岳州、常德、衡州4府及澧州,赣岸南昌、饶州、南康、九江、建昌等10府,皖岸安庆、池州、太平、宁国4府,及和州、江宁府7县,扬州及高邮、宝应、天长、泰兴等地都是淮盐额定销地。如此两淮盐商每年可赚银约1500万两,上交盐税约600万两,占全国盐课60%左右。据孔鼎臣《论盐》中统计,也可看出两淮盐商行盐总额和上缴政府课银占全国应缴份额的比重均相当大。清中期时全国9个主要产盐区共额定行盐总数为540万引,淮南淮北额引为168万余,约占31%;全国盐课总额为982万两税银,两淮课银为607万两,约占62%。“盐课居赋税之半,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足见其盐业经济“损益盈虚,动关国计”。(李发元《盐院题名碑记》)

国家每有重大军事行动,或大灾大赈,或河防工需,或巡幸典庆,扬州盐商以“捐输”、“报效”为名,向封建政府提供几十万,甚至数百万银两。自清初开始,在清兵攻占扬州城后,扬州盐商汪文德,为了自身的利益,带领其弟汪文健亲自至豫亲王多铎军营中,拿出了三十万两白银稿赏清军。再如大盐商江春,“嗣为商总,系两淮盛衰者垂五十年。乾隆中,每遇灾贩、河工、军需,百万之费,指顾主办,以此受知高宗纯皇帝”。其助修河、赈灾以及朝廷在台湾设防军费等七项捐输即达1120万两。

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的记载,自康熙至嘉庆,捐输次数和银两数越来越多和大,自乾隆13年征讨大金川开始到乾隆60年镇压湖南石三保苗民起义,扬州盐商因军需之捐,多达八次之多,总计银一千三百一十万两。雍正5年,淮商黄光德等捐银二十四万两,以备内务府公用,到乾隆55年,多的捐输共计十五次,每次多则一、二百万两,少则十数万两,总额达九百五十万两之多。

两淮盐商在对政府作出重大贡献之余,也同盐官相互交结,共同取利。他们甚至通同作弊。有的盐官将贪婪所得之钱交盐商营运,而扬州盐商也乐于“挟其重资交结权贵”,以谋取更大的利益。他们可以在封建官府的庇护下,用压低盐价收购、短秤、掺沙、故意哄抬市价等方法来获取利润。

三、盐商与扬州经济

历史上的两淮盐商所操盐业曾在扬州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盐业为中心的盐商经济,拉动了其他众多经济行业的发展。两淮盐商对扬州城市发展及名都结构布局与地位、性质的最终奠定作用。明代嘉靖以来,特别是清代康乾时

期,扬州经济的繁荣,与两淮盐商的投资、特殊需求和“盐商派”逐奇斗富的奢侈消费,有着极大的关系。其突出表现在对建筑业、旅游业、木材业、花木业、粮食业、饮食业、药材业、服装首饰业、化妆品业等工、商贸易行业,与漆器、玉器、刺绣、书画装裱、制花、灯彩、木雕、木器等工艺美术等手工业的资金投入或高档次消费,驱动和推进了这诸多行业的高速发展。

两淮盐业在乾隆朝达到极盛。它在扬州经济行业中所处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可从反面得到证明。嘉庆、道光以后,两淮盐业急剧衰落,盐商大困,与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商贸流通领域和众多经济行业也就全面衰退,一蹶不振。其中金融业的衰败首当其冲。扬州大都市风光不再,倒退为中小城市的格局。

四、盐商与扬州文化

扬州文化大体可分为三种形态、三个层次。三种形态即物质形态,如建筑、园林、街巷等;文艺形态,为戏剧、曲艺、书画、工艺等;观念形态,如人文精神、风俗民情等。三个层次,即学术、艺术、技术。不是说其他城市没有这些,但像扬州这样,差不多每个门类都能自成一派、独树一帜的很少。扬州文化和盐业繁盛息息相关,本文中以学术为例加以简单介绍。

清代盐业经济发展到最高峰,支撑国家财政,造就了巨大的儒商集团。他们通过建书院、筑园林、贮图书、行善举等方式支持士人读书,通过组戏班、开诗局、收字画、办文会等方式开辟文化市场。吴、皖、浙诸派巨子皆得其惠,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更因之而异军突起,树帜艺林学苑。同时,两淮盐商自身也创造了别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以自己的才智、见解和价值取向影响士人的学术研究与文艺创作,创造出清代学术文化的辉煌。胶州高凤翰、淮阴边寿民、宁波陈撰、钱塘金农、宁化黄慎、兴化郑板桥等人到扬州卖画,扬州盐商则成了他们最大的买主,从而培育出巨大的文化市场,郑板桥等人则成为画坛一支异军崛起于扬州,被后世称之为扬州八怪。盐商又延请艺术家住于自己的家中,艺术家为他们设计出精美的园林。

扬州盐商又兴办书院,给教育以很大投入,提高了市民的总体文化素质,造就了一批有影响的学者。旧时书院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一般情况下,掌院由地方政府聘任,经费由地方财政拨付。扬州书院在管理体制和经费来源上异于他地:“皆隶于盐官,藉其财赋之余以为养育人才之地,故饩廪之给视他郡为优”(李斗《扬州画舫录》卷5)。安定、敬亭、维扬、广陵、虹桥及仪征乐仪等书院,生员经费亦很优厚,除正项开支由盐政拨付外,盐商个人亦时有资助。如马秋玉于雍正十二年(1734)助建梅花书院,筑讲堂5间、号社64间。汪应庚于乾隆元年(1736)捐资5万金重修学舍,并以113万金购学田,岁入归学宫。江春也“加意于书院、养老院、育婴堂诸事,每发一言,画一本,群商拱手称诺而已”。由于经费充足,待遇优厚,知名学者纷纷前来讲学。王步青、姚鼐、厉鹗、赵翼、杭世骏、全祖望、蒋士铨、王乔林等人先后任各书院掌院。名师执教,高徒辈出。生徒助学经费丰厚,更为其他书院所莫及。

据《两淮盐法志》载,“在院诸生分正课、附课、随课。正课岁给膏火银三十六两,附课岁给膏火银十二两。”当时府学教官俸银仅31两多,书院奖学之举确实给有志之士提供了难得机遇。兴化贫士顾九苞入安定书院,专攻《毛诗》、《三礼》,成为扬州学派起首人物。九苞的表侄任大椿亦入安定书院,业满后考中进士,

任礼部郎中、监察御使,协修《四库全书》。江都汪中生于“酷贫”之家,后入安定书院,与掌院杭世骏论学,得其褒奖,终博通《书》、《礼》、《春秋》、《尔雅》,成一大家。江都焦循本极贫寒,亦入书院,终淹通于易学、历算、声训、诗文、戏剧,有“通儒”之誉。“海内无匹”的文字学家王念孙和经学家刘台拱等人亦出于安定、梅花二书院。“安定、梅花两书院,四方来肄业者甚多,故能文通艺之士萃于两院者极盛”。任、顾、汪、焦、王、刘皆为扬州学派重要成员,阮元更成为一代儒宗、扬州学派集大成者。其他著名学者如段玉裁、洪亮吉、孙星衍、王应馨等皆曾于诸书院就读。

扬州盐商对书院教育事业的投入,结出丰硕的成果,至今被人们所称道。其时商人在经济上支持文人,文人也在内功上支持商人,强化商人的竞争能力。扬州书院为盐商子弟培养出一批经世致用之才,有的成为儒商,有的步入仕途。扬州八怪的书画创作、叠石造山,美化了盐商的居住环境,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品位、社会地位。八怪的代表作家郑板桥在穷困潦倒之时得大盐商马秋玉资助,从而在扬州立足。他看到工商业者的社会作用,便大胆提出改变“士农工商”的社会成员排列顺序,说:“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为四民之末”。(郑板桥《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载《郑板桥集·家书》)后来他到山东做官,出告示保护各烟行商人的合法权益。阮元遍校群经,任两广总督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开启洋务之先河。

五、盐商与扬州青楼文化

万历二十五年,王士性在其名著《广志绎》中说到,当时的天下商品集散地有十数处,广陵姬妾竟然也被列入物产土贡之榜,与维扬盐斛、淮阴漕粮等相提并论。这是耐人寻味的一种社会现象。发展到清代,伴随着盐商财力的如日中天,“千家养女先教曲”,更形成为扬州城市的普遍风尚。广陵青楼文化的繁荣,突出表现为“养瘦马”风俗的盛行。

白居易有“盐商妇”诗,曰“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养瘦马”一词也出自香山诗,所谓“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三年五载间,已闻换一主。借问新旧主,谁乐谁辛苦”显然,这只是诗歌的“兴体”,殆非实指其俗。撰诸实际,蓄养雏姬,教以乐艺,长大即为人妾,原是江南吴中等地风俗,自宋代己然。明代扬州的青楼习俗,也主要源于金阎。不过,“养瘦马”风俗的形成,应当与大批盐商集聚广陵,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徽州俗例,人到十六岁就要出门做生意。因此,男子年满十二、三岁,就得完婚,然后外出经商,有时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返乡省亲。绩溪人胡适曾回忆说,徽州当地有“一世夫妻三年半”的俗谚,说的便是这种情形。为了满足长期独身生活的生理需要,新安商人在娶妾、宿妓方面,一反吝啬故习,不惜挥金如土。许多盐贾暴发横财以后,终日花攒锦簇,恣情渔色。

随着徽商财富的急剧膨胀,追芳逐艳的故习,愈益变本加厉。适应这种新的形势,扬州娼家别出心裁地训练雏姬,让她们在待人接物时能掌握分寸,趋侍嫡长,以保证日后闺阃安宁,无嫡庶纷争之扰。故此,维扬姬妾多能自安卑贱、曲事主母。辗转相习,积以成例,于是,扬州姬妾成了纳宠者竞相聘娶的理想人选。“要娶小,扬州讨”,在大江南北尽人皆知。到万历前期,更是蔚然成风,成为举国上下竞相趋逐的时髦风尚。例如,在福州,应试及第的诗书举子,分到江苏做官,首先想到的就是穿湖绸,娶扬妾。甚至连皇帝也没能例外,崇祯的宠妃田氏,

便是来自邗上的漂亮女子。朝初年,也曾有朝廷使者奉旨到扬州买女子的传闻。顺治十三年,荷兰使者率随员晋京,沿途采风间俗,得知维扬不仅是富庶繁丽之乡,而且因该地美女如云而出名。她们的气度优雅娇美迷人,远胜其他地方的女子。于是,广陵之姬分的秀色艳名,也随着尼霍夫的《荷使初访中国记》,而远播域外了。

事实上,早在明代后期,扬州城内每天靠介绍“瘦马”生意谋生的,就有数百人。这些牙婆终日耽于搭桥牵线,忙得不亦乐乎。扬州娼家以此为奇货,市贩各处童女,加意装束,教以书、算、琴、棋诸艺,藉以待价而沽。初买不过十余缗,嫁则高昂其价,多达数百缗。因此,“养瘦马”之风,在扬州愈煽愈炽,“以致四方商贾宦游者,买妾皆称扬州”。万历时人沈德符曾亲眼目击,当时每天由广陵关而出的鼓吹花舆,几乎是日夜不绝。对此,清初官员曾加严禁,痛打、惩革官媒囤户,乡仁勒石于小东门瓮城,昭示百姓,但收效却甚微。

六、盐商与扬州园林

在盐商积累巨大财富的过程中,他们也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住宅,其规模和豪华程度勘称天下第一,其住宅常常与园林相连使两者成为有机整体,这种建筑形式在今天被称为住宅园林或宅园,所谓“园林多是宅”在此得到充分体现。清代的扬州,大小盐商们在城内外筑有62座第宅或别墅园林。盐商园林的规模涌现,一方面,是盐商追求奢华生话、以园馆士的需要;另一方面,更受其“上交天子”、谋求社会地位的驱动。也正因此,扬州盐商园林风格独特,在遵奉疏淡、雅朴的同时,为恭邀宸赏、夸侈斗糜,园林又多仿作“京式”、“宫式”,甚至慕求西方异域风采,显露出浓郁的富贵习气。扬州盐商住宅园林是历史性民居的典型代表,它集建筑、艺术、文化、民俗等为一体,展示了匠心独具的造园方法,珍藏了众多精美独特的地方工艺品,并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扬州保存了大量的盐商住宅,其中少数园林如个园、汪氏小苑等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和开发,扬州也因此成为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城市。

盛极一时的两淮盐商,曾经在扬州历史上写下辉煌而厚重的一笔。虽然其风光早已不再,“成也在盐,败也在盐”,清末民初盐商的破落与解体业已无可挽回。作为一个具有腐朽性、寄生性、消费性和依附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阶层,两淮盐商又是集多面性、复杂性和矛盾性而不乏积极。总之,盐商的对扬州当时和后世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等领域深远的影响,是值得人们加以重视和具体分析的。

参考文献

[1]薛永年,薛锋.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人民美术出版社.

[2]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吴海波.二十世纪以来明清盐商研究综述[J].盐业研究史,2007,(4).

[4]朱宗宙.盐商在扬州扮演的社会角色[J].扬州大学学报,2011,(1).

[5]刘瑞新,孙功达.盐商和扬州的人文盛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4).

[6]黄成,从扬州盐商文化看文化经济学理论的本土化建设途径[J].扬州大学学报,2004,(9).

[7]王伟康,两淮盐商与扬州经济[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8]卢凤萍,黄大昭.论扬州盐商的尚儒特质和旅游事业[J]盐业史研究,2009,(1).

[9]李家池.论扬州盐商与扬州八怪的依存关系[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

[10]王振忠.明清两淮盐商与扬州青楼文化[J].复旦学报,1991(3).

[11]朱宗宙.明清时期盐业政策的演变与扬州盐商的兴衰[J].扬州大学学报,1997(5).

[12]赵昌智.试论扬州文化的特点(上)[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13]何炳棣.扬州盐商:十八世纪中国商业资本的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12)

[14]清盐法志·卷289

[15]万历神宗实录·卷552

[16]皇明世法录·卷29

[17]王瑜主.扬州历代名人[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18]]王振孙.扬州览胜录·卷6[M].江都风景委员会,1942.

[19]扬州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扬州市志[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7.

[20]李家池.论扬州盐商与扬州八怪的依存关系[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

[21]扬州画舫录·卷12[M].

[22]重修扬州府志·卷52[M].

The Social Affection of Yangzhou Salt Merchants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Yangzhou, salt industry was so important that it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bviously. Salt merchants who appeard in the middle of Ming Dynasty and decayed in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once had enormous impact in the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al life. Especiall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ts taxation covered one fourth of the whole income of the country. Salt merchants paid attention to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they contributed a lot in the improvement of cultures. Meanwhile, all kinds of Yangzhou cultures promoted the progress of the salt economy.

扬州面塑

扬州面塑 面塑是用面粉来塑造形象的手工技艺。扬州面塑有两大流派。一是传统面塑,二是艺术面塑。二者最早见诸记载的均为清乾隆时期。道光咸丰直至民国年间,诗词、文史资料中屡见不鲜。 扬州艺术面塑有三种风格,一是民间面塑,二是文人面塑,三是看盘(船点)。 清中叶,陆钟辉、厉惕斋等赋诗咏扬州传统面塑。瓜洲有在定婚下茶、做寿、祭供等用面制龙凤抢珠、寿星、荔枝、石榴等习俗。至今,扬州沙头、李典一带仍有娘家为出嫁女陪送面塑“十样锦”的习俗。扬州面点师总结民间经验,开发了桃夹、蝴蝶卷、鲤鱼跳龙门等面塑,象征吉祥,造型众多,形态生动。 《扬州画舫录》有平山堂一带鬻粉糍状人的记载。光绪年间,扬州文人面塑祖师爷袁润之善于袖中捏面(有时用泥)人。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名噪江淮。宣统末年,袁的作品获南京劝业会优等奖。晚清黄鼎铭《望江南》、许伯樵《十不全词》等都盛赞袁润之捏塑。 扬州传统面塑造型简洁浑厚、朴实雅洁,风格细致、优美、精巧。面塑艺人制作彩面,施展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技艺,捏塑成千姿百态的人物、鱼禽、花鸟等形象。 扬州文人面塑以清秀、逼真、传神、精致见长。当代传承人为姚长英,擅塑泥人、面人,在继承祖师爷袁润之的基础上,精捏细塑,题材广泛。主要作品有:人物、动物、植物等。构思巧妙,制作精良,造型优美,生动传神,色泽鲜亮,线条流畅,技法多变。群塑整体感强,松而不散。 扬州民间面塑以简约、质朴、生动、小巧见长。当代传承人为何传俊,其上溯三代从事面塑。何传俊6岁从父学捏面人,辗转四乡八镇堂会、庙会,惯所捏塑的百余个人物形象中,九成来源于舞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度访日表演,赴上海、深圳等地表演。现传给其女何燕兰。主要作品有:戏剧人物、花鸟、飞禽、走兽等,千姿百态,神情毕肖,栩栩如生,望而生爱。 扬州面塑艺人要有美术基础,善于观察,胸有成竹。制作面塑揉

清代盐商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变化.

盐商对古代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以扬州为例明清社会,两淮盐商是在纲盐制下的经封建政府特许的专卖群体,他们虽然只具有商人身份,但是却是最富有的商业资本集团,他们垄断了两淮盐场所产食盐的全部流通过程,获得巨额垄断利润。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就无疑会在他们所在的地方产生不小的影响。 清代扬州盐商拥有雄厚的资本,在扬州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对扬州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方面阐述盐商在扬州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其所扮演的社会地位。 一经济方面 “扬州繁华以盐盛”,两淮盐业是明清时期扬州经济贸易支柱产业和众多的行业中的龙头。食盐作为一种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其市场之广需求之大自不必说,况且又实行了专卖制度,无疑,盐业就是一个暴利的行业,盐商因此也就积累了巨额财富,两淮盐业的兴废对扬州的兴衰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盐业贸易的兴盛带动了各商贸行业、手工业的发展,使得扬州经济十分繁荣,黄筠宰《金壶浪墨》中记载“江省繁丽,莫盛于苏扬”、《江都县续志》里也说“扬州富庶甲天下”,当时市井相连、鳞次栉比、舟车辐辏、生齿聚繁、富商大贾集聚,扬州得以跻身于世界十大城市之列。 盐商从经营盐业中获得巨额利润,他们把大部分利润用于衣、食、

住、行、文化等领域进行消费,是当之无愧的时尚消费引领者。他们又强烈的消费欲望,不断追求时尚,甚至达到了穷奢极欲、铺张浪费的地步,《扬州画舫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扬州盐务,竞尚奢丽,一婚嫁丧葬,堂室饮食,衣服舆马,动辄费数十万。”这样的消费习惯,虽然过于浪费不值得提倡,但是却在客观上刺激了扬州的经济发展,也在风尚上催生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带动整个城市工商业等各个行业的发展,那么扬州的繁荣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文化方面 盐商也为扬州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素来有“人文荟萃”之称,这种厚重文化气息的形成,除交通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影响因素之外,还与明清之际扬州盐商对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封建社会,富商大贾有了物质条件,往往会为自己塑造社会身份,以求得自己个人地位和家族声誉受到社会尊重,这样,他们往往兴办学校、结交文人、招致名士、收藏字画、扶助贫仕等方式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虽然这些活动是为了满足盐商们对社会地位的追求,但是客观上促进了扬州文化事业的一度繁荣。 盐商们热衷于捐资修建书院,比较有名的书院有安定书院、敬亭书院、梅花书院、广陵书院。清代扬州府进士总达348名,还有11名一甲进士,这与盐商们对文化的重视和这些书院的修建有着很大的关系,扬州成为国内文化发达的重要地区。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更加引得四面八方文人对扬州的向往,不过更令他们向往的理由是盐

热点新闻

热点新闻 阮仪三等评说连淮扬镇铁路扬州将接上“高铁三角”(图) 连淮扬镇铁路先行段开工现场。扬州高铁网 连淮扬镇铁路的开工,意味着扬州人的“高铁梦”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那么,连淮扬镇铁路,对于扬州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扬州未来的发展,又将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不妨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方便更多的人走进、了解扬州— 高铁将让扬州名气更响 阮仪三(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 “扬州也将通高铁了,这是一个好消息啊!我首先对家乡人们表示祝贺。”阮仪三对于家乡的情况,一直都非常关注,听说连淮扬镇铁路开工的消息,他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 阮仪三表示,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历史名城。名城之“名”,在于扬州有得天独厚、人无我有的2500年运河文化,其格局依存的古巷肌理、历久弥新的建筑风貌、生津垂涎的淮扬菜肴、名扬四海的传统工巧技艺、史上扬一益二的中心地位,足以说明,古城扬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名城”。 “不过,之前由于交通的限制,很多人可能只是听过扬州,但没来过扬州;有高铁直通后,全国各地的人都能通过高铁快速直达扬州。这对增加外界对扬州的了解,让更多的人走进扬州,了解扬州,是有很大推动作用的。所以,高铁的开通,能让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名气更响。”阮仪三这样认为。 “连淮扬镇”是真正资源集聚通道—

融入长三角核心区“黄金线” 张颢瀚(著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江苏省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 拉开扬州发展新空间 在张颢瀚看来:“苏中东西向通道多是行政通道,南北向通道多是资源集聚通道。” 显而易见,东西向的宁通高等级公路承载着扬州、泰州、南通的行政交流,而南北向的润扬大桥、江阴大桥、苏通大桥、京沪高速助推苏中三城跨越长江,接轨苏南,承接发达地区发展要素。“东西向”通道拉开了城市骨架,“南北向”通道则释放着资本、技术、人才。连淮扬镇铁路则是支撑扬州融合发展的基础体系,它拉开了扬州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园区快速“走出去” “融合需要体系支撑。首要的,就是交通体系。”张颢瀚认为,园区是当前经济最具集聚效应的区域,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能体现经济效率的区域,而交通体系就是支撑园区效率的第一要素。以前的高速公路解决了园区物流、信息流的流动“出路”问题,高铁、城际铁路则解决园区“走出去”的速度问题。 张颢瀚说,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产业园区正在成为新兴产业的承接地,也是国际前沿技术的承接地。产业的新兴化、技术的国际化,迫切需要加快与国际接轨,如果没有一条能够快速搭上世界的通道,那么一切融合发展都会大打折扣。 构筑跨江文化融合 “更重要的是,跨江融合发展,不仅仅是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更是文化融合。”张颢瀚说,很多技术合作不是饭桌上形成的,而是在环境轻松的茶吧、咖啡厅完成的。“这种文化融合的氛围,如果没有现代交通支撑,那么城市只能还是一个封闭的城市。” 张颢瀚表示,苏南城市之所以经济总量大、产业质态好、经济外向度高,得益于现代交通构筑的国际化。连淮扬镇铁路建设,是一条南北向的“纵贯线”,属于一条真正意义的资源集聚通道,对未来扬州沿江、沿河融合地理空间、接轨苏南板块、全面融入长三角核心区,无疑是一条“黄金线”。 跨江“一小时生活圈”成为可能— 扬州将接上“高铁三角” 刘志彪(南京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长江以南由巨大发展气场孕育的"虹吸效应",让扬州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刘志彪认为,自己拥有高铁,或者以最便捷的方式连接上高铁,是破解这种“被边缘化”的最有效方式。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本20130119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本 目录第一章 总则 (2) 第二章 名城特色分析与保护内容 (3) 第三章 市域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4)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6) 第五章 市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6) 第六章 名城重点保护区保护规划 (9) 第七章 历史城区整体保护规划 (11) 第八章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17) 第九章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 (19) 第十章 历史建筑保护规划 (21) 第十一章 文化遗产展示利用规划 (22)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措施与实施时序 (23) 第十三章 附则 (2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切实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资源,保持和延续扬州古城的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传承历史文化特色,推进文化博览城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的地位与作用 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并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化和补充。在本规划范围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规划中的各项规定。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3)《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 (6)《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2010 (7)《江苏省文物保护条例》,2008 (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9)《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 (10)《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2005 (11)《扬州市扬州古城保护管理办法》,2010 (12 )《扬州市市区历史建筑保护办法》,2012 (13)《扬州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12 (14)《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2012 (15)《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扬州城遗址(隋至宋)保护规划》,2010 (16)《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2010~2030)》,2009 (17)《扬州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2001 第四条规划原则 (一)遵守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文物古迹和历史环境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切实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真实的物质实体及其所携带的历史信息。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维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的外形与设计、实体与材料、用途与功能以及背景环境的真实性。 (二)遵守历史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特色,继承发扬地方的传统文化。整体保护历史城区的景观特征及周边环境关系,维护和发扬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融合的空间格局特征,突显名城的传统文化特征和自然生态景观。 (三)促进人文资源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积极采取各项政策、措施改善古城区的生活环境条件,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全面提升古城区的环境品质,以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实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挖掘和研究扬州地区的传统文化内涵,促进历史人文资源的积极保护、合理利用,促进扬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绘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扬州方言属官话方言区的江淮官话(习惯上称为江淮话或江淮方言)。语言学界公认,扬州方言是江淮方言的代表。著名语言学家、南京大学教授鲍明炜先生在《南京方言的特点》(《语言研究集刊》第四辑,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说:“本文讨论南京方言的特点,主要是语音特点,是放在江淮方言中说的,……江淮方言地跨苏皖鄂三省,人口7000万,是一个不小的方言区,全区分洪巢、泰通、黄孝三片。……洪巢片和江淮方言全区,以扬州话和合肥话为代表。合肥话的入声已简化为两个韵系八个韵母,扬州话尚有五个韵系十三个韵母;中古咸山两摄(舒声韵),合肥话现为三个韵系五个韵母,扬州话为三个韵系六个韵母。两相比较,扬州话更具有代表性。……从历史上看,南京话是有重要地位的,它从属于江淮方言,但因地理人口环境不同,与这个方言的中心扬州话始终保持一江之隔的距离。” 正因为扬州方言具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历来为国内外语言学家所重视。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教研室在全国选择包括北京在内的二十个方言点,调查了语音和词汇,编纂了出版了

《汉语方音字汇》和《汉语方言词汇》,这二十个点中代表江淮方言的是扬州和合肥,代表吴语的是苏州和温州;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袁家骅先生的《汉语方言概要》、著名语言学家、暨南大学教授詹伯慧先生的《现代汉语方言》这两本专著,在谈及江淮官话时,都少不了用到扬州话的例子;1990年,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李荣先生主持编纂了被列为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这部词典分两部分,全国四十二个方言点的分卷本和综合本,这四十二个点中属于江淮话的有扬州和南京。 汉语方言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研究汉语语言史,研究汉语音韵都少不了方言的材料,上世纪初,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出于研究汉语古音的需要,详细研究了全国范围内的三十个方言点,写成《中国音韵学研究》,这三十个点中属于江淮话的有扬州和南京。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中论及语言发展的规律时也多次举用了扬州话的例子。 扬州方言与民俗

盐商与“吃大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d16583563.html, 盐商与“吃大户” 作者:王国华 来源:《同舟共进》2015年第02期 【垄断经营谋大利】 明清野史中,记载盐商豪奢的文字屡见不鲜。《清稗类钞》讲,乾隆年间,两淮八大盐商之首黄均太,家资累万,生活骄奢。吃一碗蛋炒饭便要花费50两银子,这碗饭还要保证每粒米都百分百完整,且要泡透蛋汁,外黄内白,又必须粒粒米全部分开。配这碗饭的是百鱼汤,包括鲫鱼舌、鲤鱼白、鲢鱼脑、斑鱼肝、黄鱼膘、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鳊鱼划水、乌鱼片等。《扬州画舫录》中说,扬州盐商互相比富,婚嫁丧葬,动辄花费数十万。有人家吃饭时,厨子备好十几桌酒席,依次从夫妇两个面前走过,两夫妻以点头或摇头表态。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直接抬走。又有一人花三千两银子买光苏州城内所有店铺的不倒翁,放到小河中,河流为之堵塞。 《儒林外史》也屡次描述盐商之骄奢淫逸。第四十回中,教书先生沈大年经人说合,将女儿沈琼枝嫁给盐商宋为富。一顶小轿送到宋府后,宋为富打发家人来告知,直接把新娘抬进府内,沈大年且留在下店里住着,叫账房先生置酒款待。沈先生觉得如此被怠慢,怀疑女儿要被宋为富当做妾——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轿子到了宋家,几个小老妈抱着宋的小儿子在大门口同管家一起看热闹。沈琼枝进门就说,请你家老爷出来!我常州姓沈的不是低三下四的人家,他既要娶我,为何不张灯结彩,择吉过门?把我悄悄地抬了来,这是要做妾吗?宋为富听到家人的禀报,不屑地说:我们盐商人家,一年至少也娶七八个妾,如果都这般阔气起来,这日子还怎么过?既然她来了,就不怕她飞到哪里去!后来沈琼枝收拾细软逃出宋家,宋家买通官府,硬是从南京将沈琼枝抓了回来。 第二十八回中,作者通过季苇萧的嘴说扬州盐商是“六精”——轿里坐的是一个坐收渔利的讨债精,抬轿的是任劳任怨的老牛精,跟轿的是见风使舵的马屁精,看门的是信口开河的扯谎精,家里藏着的是人见人爱的妖精。本来是以上“五精”,但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向来为读书人所不耻的商人花钱买功名,“头上可以戴方巾了,中间定是一个水晶结子”,合起来正好是“六精”。 那么,盐商的钱是哪里来的呢?盐,在古代属于战略物资,大多由官府经营,相当于国营。到了明清,普遍施行“引岸制度”(即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盐商可以运销食盐,但必须向盐运使衙门交纳盐课银,领取“盐引”(运销食盐的凭证),然后到指定的产盐地区向灶户买盐,再贩往指定的行盐地区销售。但领取盐引须凭“引窝”(又称窝根、根窝),即证明拥有运销食盐特权的凭据。盐商为了得到这种特权,须向政府主管部门“认窝”。认窝时,要交纳巨额银两,握有引窝的盐商就有了世袭的运销食盐的特权。

试论扬州盐商的社会影响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非学位课程试卷 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方向 考试科目扬州地方文化第一学期研究生姓名李艳学号MZ(12008) 考试成绩 导师评语: 导师签字 年月日

试论扬州盐商的社会影响 社会发展学院学科教学(历史) 李艳(MZ12008) 摘要:在古代扬州历史上, 盐业始终是一个支柱产业, 它直接影响到扬州城市的发展。形成于明中叶衰落于清末民初的盐商曾在扬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清朝时期,两淮盐税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4左右,对扬州经济作出重大的贡献,同时孕育出扬州书院、扬州八怪、扬州园林等知名文化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又铸造了扬州盐商的人文精神,推动了盐业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扬州盐商;政治影响;经济;儒商;青楼文化;园林 一、盐商起源与发展 “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2100年前的西汉吴王濞时期。“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而从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唐代后期统治者鉴于相对稳定的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因而重视东南海盐生产,其重臣良吏第五琦、刘晏相继担任盐铁使,先后制定榷盐法和整顿盐法,整改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尤以刘晏的改革破除积弊,简化盐税征收办法,减轻了商人负担,促进了盐的流通,两淮盐区食盐生产的极大发展奠定了它在全国食盐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而自明嘉靖、万历以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开始了新的振兴,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明代万历年间进行盐制改革,新的盐法制纲盐制的推行,使盐商们携家带口驻足扬州,扬州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扬州盐业经济又步入一个重要阶段。清承明制,清政府尤给予盐商种种优惠,盐业获利丰厚,积聚了大量商业资本,两淮盐商“以盐富”,因而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显赫,形成为除广东行商、山西票商以外全国又一大的商业资本集团。 清代中叶,扬州更是两淮盐漕运输的一大都会,设有两淮盐漕察院和两淮盐运使司,众多盐业商总寓居其地,财力人力物力之厚,富甲天下。清代两淮有30个盐场,所产之盐集中到扬州,行销苏、皖、赣、湘、鄂、豫六省,皆富饶地区。扬州位于长江、运河交汇点上,清廷设两淮巡盐御史衙门和两淮盐运使司衙门于此,前者由皇帝心腹主持,后者由三品大员开府。据《两淮盐法志》,乾隆间两淮每年食盐吞吐量为1525900余引(每引一般为300~400斤),成为康乾盛世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扬州盐商的私人财产亦很庞大,堪称富可敌国。盐商大户主要有陕帮、晋帮、徽帮,并在清代迎驾“以布衣上交天子”,(道光《歙县志》卷9)。高宗目睹江春实力,惊叹:“盐商之财力伟哉!”其时“扬州盐商豪侈甲天下,百万以下者谓之小商”。乾隆37年国库总资产为780余万两白银,两淮盐商的总资产,亦达7000~8000万两。汪喜孙《从政录》卷2、《姚司马德政由叙》、《扬州画舫录》和若干著述,对两淮盐商与扬州经济息息相关的状况及盐商所操盐业曾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影响,都有不同程度的揭示。 嘉庆、道光以后,两淮盐业急剧衰落。两淮盐商走向衰退的原因包括很多方

扬州文化古今

扬州古今文化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 下扬州。”大诗人李白这首清丽明 快的诗句,一语道出扬州赏景之 妙,使人联想到阳春三月的扬州, 一派草木欣欣,莺飞燕语之景, 那园林台榭、寺观舫舟、岸畔扬 柳、碧波江花,一色儿都罩在迷 离的烟雨之中,如同一轴巨幅水 墨画,好不美妙! 其实,要欣赏扬州美景,又 何须等到三月。如今随着扬州文化的复苏,许多古街区、名园、名人故居、知名的商铺,这些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资源,目前在扬州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历经几千年深淀孕育,扬州已然成了中国文化艺术最经典的审美取向与标准。大凡讲中国古典文化,似乎少了扬州就不够完整。扬州已然成了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可以说扬州文化成就了扬州的灵魂,处处散发着一种诱人的美。 扬州历史文化 扬州的文化传承和传播,从鉴真 大师坚韧不拔的东渡日本传播东方佛教 文化和中国文化;从隋炀帝的琼花梦, 到康熙祖孙同下江南;从文人墨客们的 诗词歌赋,到扬州八怪的书画笔墨;从 不贪大求洋内敛不张扬的园林景观营造 到书画及雕版印刷的兴旺发达都可以看 到她的踪影。他们中有一代君王,一世 霸主,一群鼎盛诗家,一批锦心绣口的 文章太守。他们把扬州视作一幅曼妙鲜 丽的图画,编织在他们长吟短叹的杯盏 中,挡不住的诱惑,止不尽的传说,流传在大 运河边、瘦西湖畔、杨柳晓岸,一如青草春生, 岁岁年年…… 扬州谚语云“家中无字画,不是旧人家”, 旧字是代表有文化根基,有历史传承。扬州人 家皆爱书香之气,哪家都没几幅像样的字画、 没几件古玩器具及红木家具?其实这表现出 的是扬州有知识有文化的文人雅士对传统文 化的向往之情。扬州作为一处文化磁场,吸引 着那些才高八斗、倜傥风流的“文章太守”:杜 牧、韩琦、王安石、欧阳修、苏轼……一个个不是“青山隐隐水迢迢”,便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或者干脆“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好不清雅自在,无愧为真名士者自风流!扬州,早已成了文人心口的那颗朱砂痣!

2019版二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版:主观题规范练(六) Word版含解析

主观题规范练(六) 1.扬州盐商泛指古代两淮地区的盐业商人群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西汉时期。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明中期以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扬州也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 ——摘编自王伟康《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材料二扬州盐商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兴建园林、会馆、书院、码头等,因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们乐善好施,赈灾济贫,积极倡办公益事业,造福于民众,推动了地方事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救世济民的抱负。……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也流及盐商活动的广大区域。 ——摘编自王雪萍《扬州盐商文化线路》材料三扬州文化铸就与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都有关系。如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图》的制造,是乾隆直接过问指挥,扬州政府官员负责,扬州艺人悉心制作,才成就了工艺史上的极品。再如源于盐商“例蓄花雅两部”的对戏剧的情有独钟,四大徽班才次第晋京,是皇上倡导,扬州政府官员亲自组织,盐商的积极效力,扬州戏曲的繁荣土壤,才使中国戏剧有了划时代的里程碑。 ——摘编自扬州大学学报《扬州盐商对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理念的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扬州盐业兴盛的背景。(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扬州盐商的具体活动。(3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扬州盐商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历史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得出盐业历史悠久,据材料一“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得出水运交通发达,据材料一“形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资本集团”得出商品经济发展。第(2)问,据材料二“在寓居城市大兴土木”得出注重城市建设,据材料二“积极倡办公益事业”得出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据材料二“保护和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他们竞重风雅、善交名儒硕士,吟诗作画的文化风尚”得出提高扬州文化底蕴。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与官员有巨大的热忱,总持风雅,盐商的乐此不疲慷慨解囊,群众的直接效力尽显才智都有关系”得出政府的重视,民众的推动,盐商的喜好;第二小问,归纳材料三主旨得出促进扬州文化繁荣和发展,改善社会风尚,结合所学得出阻碍社会经济的转型。 答案:(1)背景:盐业历史悠久,水运交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 (2)活动:注重城市建设,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提高扬州文化底蕴。 (3)原因:政府的重视,民众的推动,盐商的喜好。

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

2020-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60分) 1.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以礼待人是一种美德。下列有关文明礼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文明礼貌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B. 文明礼貌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C. 文明礼貌并不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 D. 文明礼貌主要表现存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在印度发现的“狼孩虽然被孤儿院抚养了十年,但在17岁时,其智力仅相当于三四岁的男孩。其根本原因是() A. 个人生活离不开社会 B. “狼孩”智力低下 C. 社会离不开个人 D. “狼孩”是在狼群中长大的 3.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狼孩的例子说明了()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人脱离是社会就不能成长发展④狼孩和人一样也是合格的社会成员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4.下图中学生采用的社会考察与研究的方法是() A. 实地观察法 B. 访问调查法 C. 问卷调查法 D. 文献调查法 5.现在网上火的一塌糊涂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作品的原创作者“喃东尼”日前在朋友圈狂吐怨言,称自己创作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系列作品被各行各业盗版,付费购买的人数不足十人。你认为“喃东尼”应A. 依法维护自己的专利权 B. 制裁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C. 依法维权,维护法律尊严 D. 完善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6.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就要() ①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②明确自己对社会,国家就尽的职责和义务 ③以实际行为服务和人民④把学习放在次要位置,全身心服务社会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7.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因此,我们() ①要宽容别人的一切错误②要学会理解别人 ③要保持乐观的心态④不要参与社会竞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8.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沉迷网络紧急通知》和《致全国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因此,我们应该() ①远离网络,对网络说“不”②提高警惕,练就一双“慧眼”,分清信息的良莠 ③远离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④躲开家长和老师上网

四年级传统文化

四年级传统文化 唐诗 1、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2、无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3、问刘十九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 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4、塞上听吹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扬州文化

扬州文化 扬州是国务院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4年将迎来建城2500周年。自汉代起,扬州便形成了“孳货盐田,铲利铜山”的繁盛景象;唐代的扬州,更是物富民殷,富甲天下,其“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的恢宏气势,使扬州成为全国第一大城市;清代的扬州,已跻身世界十大城市的前列,占全国财政税收四分之一的扬州盐业,“损益盈虚,动关国计”。“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淮左名都以其“枕江臂淮”的形胜,几度辉煌,几度鼎盛,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文化资源。 一、运河文化 扬州是一座处处洋溢着水的风情的文化名城。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了世界上最早的运河——古邗沟,也孕育了中国唯一的与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扬州。隋炀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以此为中心;春秋古邗沟、隋代古运河、元代京杭大运河在这里汇集。古运河河道虽历经迁徙,但扬州的中枢地位却从来没有变化过。 扬州是与古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是受古运河影响和恩泽最大的城市,从而也是最有资格向世人展示古运河文明的城市。古运河孕育了扬州城市、造就了扬州湖河、扩大了扬州地域、格局了扬州街巷、带动了扬州经济、奠基了扬州文化。古运河是扬州城市最具文化积淀的构想符号之一。正因如此,扬州被确定为“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工作”牵头城市。 二、盐商文化 扬州盐商,不仅在绵延千里的古运河沿线,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特有的现象,盐商也为扬州留下了一份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一个被商人(主要来自徽州的客商)改变的城市。明清时期的扬州,政府把盐业垄断管理机构两淮盐运史和两淮盐运御史设在扬州,使扬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盐集散地。徽商相对于晋商,多了一点叫做“旨趣”的东西,正是这种“旨趣”,对扬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盐商喜欢优美的居住环境,于是形成了成熟的园林建筑市场;盐商喜欢附庸风雅,养着大量的文人清客,于是出现了“扬州八怪”;盐商喜欢灯红酒绿,于是出现了发达的戏曲艺术和戏院;盐商喜欢山珍海味,于是出现了淮扬菜系和名厨,成就了扬州的饮食文化;盐商喜欢悠闲,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茶馆和澡堂,衍生出扬州的沐浴文化。 三、园林文化 扬州园林素负盛名,《扬州画舫录》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之句,可见,乾隆嘉庆年间,甲天下的是扬州园林。当时,由于扬州盐商富甲天下,他们有足够的财力来建造园林。据统计,扬州城内私家园林最盛时达200多处。扬州园林现存30处左右,保留着一些很有特色的、秀丽多姿的园子。扬州园林寓秀于雄,园因景胜,景因园异,既俱北方之雄,又显南方之秀,比较有代表性的园林有个园、何园、瘦西湖。瘦西湖风景区为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古典园林群融南秀北雄于一体,组合巧妙,互为因借,构成了一个以瘦西湖为共同空间,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艺术境界,历史上有二十四景著称于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图文) 第一集:中国剪纸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新兴的剪纸,首先是切合新时代人的心里与审美需要,投其所好,画面饱满不避繁琐,反受欢迎。 第二集:古画 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传统,是举世睹目的珍贵文化遗产。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两幅帛画,就以其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此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当时的艺术特点,其技法比前代有了长足的进步。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绘画艺术综合了前代的风格,为唐代的大繁荣奠定了基础。展子虔的“游春图”,标志着山水画的最终形成,其影响深远。唐五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开创了新纪元,五代时期,花鸟画从人物山水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画科,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类,均得到了极大发展,题材广泛,名家辈出,成就卓越,对后代影响至大。宋代承继前朝,全面发展了各画种,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中期出现了以水墨写意为主体的文人画,讲求诗书画统一,注重笔墨情趣,是富有生命力的画派新支。元代绘画,直接师法唐五代,是文人画大发展的时期,将书法融入画法之中,在笔墨技巧上起了新的变化,使水墨写意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明初承元文人画的余波,并加以发挥,旋继南宋院画而兴起院体画,盛极一时。中晚期文人画又大兴。明末清初以八大山人为代表的遗民画家发展了文人画,使之又进了一步,对后世影响颇大。入清以后,受董其昌画论的影响,画坛风气摹古大于创新,称为正统派。至中叶扬州八怪的出现,打破这种状态,成为各抒己见,打破常规,旗帜鲜明的艺术革新派。各类画科均在此阶段有所发展,同时,中西艺术也得到交流,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个繁荣阶段。及至清末,海上画派及后来的岭南画派的兴起和出现,是传统的中国画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风貌。吴昌硕和后来齐白石的出现,使大写意出现了新局面。到近代,由于徐悲鸿,林凤眠等一大批留学海外的画家出现,进一步融合了中西艺术,使中国画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中国绘画艺术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世界上独数一帜的风格,并对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西方的绘画也从

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

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扬州画舫录》研究 自明代中后期,两淮盐商崛起,迄于它衰落的清末民初,四百年间,曾是扬州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声势煊赫的重要群体角色。尤其在清代乾隆朝,“其时扬州盐法全盛”,他们在淮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影响极大,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两淮盐商在获得大量的财富以后,仅将一小部分用以进行再生产,更多的钱财除报效朝廷、贿赂官府以外,就是用来挥霍享受,要么再做一些维护封建家族声势的“义举”。“其上焉者,在扬则盛馆舍,招宾客,修饰文采;在歙则扩祠宇,置义田,敬宗睦族,收恤贫乏。下焉者,则侈服御居处声色玩好之奉,穷奢极靡,以相矜炫已耳。……俗所谓盐商派诚为弊俗。”应当看到,其“上焉者”不仅在客观上,而且在主观上,对扬州地域文化内蕴(涵盖园林建筑艺术、书画艺术、学术文化、教育文化、戏曲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与民俗文化等若干方面)的形成和丰富起了很大的作用。两淮盐商既推动了扬州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对这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最终形或,也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兹结合李斗《扬州画舫录》等诸家记载,就以下几方面探究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的密切关系,并略述其促进扬州文化事业的客观贡献和作用。 一、两淮盐商和文人学士的交往 业盐于扬的盐典富商多与文士学者建立或深或浅的联系。这在《画舫录》等著述中不乏形象体现。 大盐商安麓村曾设计迫使书法家汪肤敏为之周旋、服务。先是“延之弗就,就之弗见”,遂“使人要于路,掖之入,见则命书戏目数出”,而汪“为其所迫,书而进之”。俟后良久,安方“迓于阶下,曰:…先生古君子,前特相戏耳?”,“乃款留堂上,水陆竞献,笙歌错陈”,“所奏戏文,即为所书戏目也,尽欢而罢”,“归为麓村母书寿序一通”。(卷二)即使著名文人与盐商间亦难免没有瓜葛。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归过扬州”时,安麓村就曾“赠以万金”(卷十)。一些名士在盐商大量馈送金银的礼遇下,纷纷与他们交往应酬。还是这位安麓村,在“重刻孙过庭书谱数石”后,找到当时“主持风雅”的袁枚“馈二千金”求其题跋。袁枚为其“书…乾隆五十七年某月某日,随园袁某印可,时年七十有七?二十二字归之”,而“安已喜出望外矣”。另一大盐商江春,也多结交、延揽名士,“奇才之士,座中常满,亦一时之盛也”(卷十二)。如诗人、书法家叶天赐,“方伯(江春)治事多资之”。《画舫录》形象记载了叶氏夺笔报江春的事迹:“尝随方伯议事某所,众胁方伯将作花押,天赐越阶夺笔脁之。众问为何如人卤莽至此?叶大呼曰:…吾啮江之饭,所以报之者在此时也。?江亦出门去,事赖以不失。”(卷十二)先后来往栖止扬州近30年的著名词人厉鹗,毕生设馆授徒为业,主要坐馆处则是扬州盐商巨子马曰?、马曰璐的园林小玲珑山馆。马氏兄弟雅好诗文歌酒,刻烛投壶,诗酒流连,结吟酬唱。曾书“淮东第一观”(后刻于扬州大明寺东院墙上)的书法家蒋衡,在蕃矨观写儒家13部经典著作80余万字,共历时12年。书与先归于盐务,为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所激赏,复由马曰璐费数千金为之装潢成册,经总督高斌进呈乾隆帝。乾隆赐蒋衡任国子监学正,并命刊石立于学宫,镌刻在190座石碑上,成“十三经”碑林,谓《太学石经》,当时陈列在北京的国学孔庙内。(卷二)马氏好结交文士,还不吝金银,资助那些崭露头角的寒门士子。如马曰?初识郑板桥于焦山,爱才若渴,得知其因家贫避债来此,即暗赠纹银200两。后来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名于世,所传扬州某盐商指使一老人骗郑氏为其作画的故事,则形象反映了盐商为与郑板桥交往,而求取书画,且以此为荣的一种社会时尚。 才高艺精的扬州八怪也常常成为两淮盐典富商的座上宾,并多寓其所筑宅园或其他园林。如华萳来扬州,由厉鹗之荐,得识马氏昆仲,参加了其组织的诗社活动。黄慎先后客居

江苏07年美术专业统考 8300名艺考生扬州大赶考.doc

江苏07年美术专业统考8300名艺考生 扬州大赶考 今日扬州网消息:24日-25日,8300名来自扬、泰、淮三地的考生背着画夹、提着画笔箱分赴我市6个考场,参加在我市设立考点的2007年江苏省美术专业统考。据了解,这是自江苏省考试院在扬州设立考点以来参考人数最多的一次,市区大小宾馆旅社住满了前来报考的考生和家长。 [现场目击] 考场内外气氛一样紧张 今年江苏美术专业统考共在全省6个城市举行,扬州是这6个城市之一,我市共有扬州大学等6个考点。昨天,当记者来到新华中学考点时,只见校门紧闭,考场前围起了一道长长的红色警戒线,几个老师和保安守在入口处。透过窗户,记者看到考场内考生们正紧张地挥动着画笔,画板上都是五颜六色的颜料。每个考场设有几个供考生清洗画笔的大水桶,紧张的气氛中,不停地看到一些考生来来去去地洗刷画笔。 考场内,气氛紧张自不必说;考场外,陪考的家长们也不轻松。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家长坐在校门口的草坪上,守着一大堆颜料、画板,耐心地等待着。在新华中学考点门口,来自姜堰的张女士说:"虽然学校有车送学生来,但是,做家长的心里不放心,今天特地请假陪儿子。孩子学了那么久,花了不少钱,就等着这一天呢。"

"孩子美术功底不怎么样,也不知考得怎么样?"来自淮安的一位家长着急地在门口踱着步,不时抬头望望女儿所在的考场。 今日扬州网消息:24日-25日,8300名来自扬、泰、淮三地的考生背着画夹、提着画笔箱分赴我市6个考场,参加在我市设立考点的2007年江苏省美术专业统考。据了解,这是自江苏省考试院在扬州设立考点以来参考人数最多的一次,市区大小宾馆旅社住满了前来报考的考生和家长。 [现场目击] 考场内外气氛一样紧张 今年江苏美术专业统考共在全省6个城市举行,扬州是这6个城市之一,我市共有扬州大学等6个考点。昨天,当记者来到新华中学考点时,只见校门紧闭,考场前围起了一道长长的红色警戒线,几个老师和保安守在入口处。透过窗户,记者看到考场内考生们正紧张地挥动着画笔,画板上都是五颜六色的颜料。每个考场设有几个供考生清洗画笔的大水桶,紧张的气氛中,不停地看到一些考生来来去去地洗刷画笔。 考场内,气氛紧张自不必说;考场外,陪考的家长们也不轻松。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家长坐在校门口的草坪上,守着一大堆颜料、画板,耐心地等待着。在新华中学考点门口,来自姜堰的张女士说:"虽然学校有车送学生来,但是,做家长的心里不放心,今天特地请假陪儿子。孩子学了那么久,花了不少钱,就等着这一天呢。"

传统文化四

传统文化四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唐诗 1、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学生谈谈交流背过的写景的古诗。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2、无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商隐及其《无题》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无题》可是千古吟诵的佳作,把它做成读书卡片。 2、寻找《无题》的曲子,学唱。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3、问刘十九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及其《问刘十九》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过这首诗。 2、你还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 3、再读古诗《过故人庄》。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4、塞上听吹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适及其《塞上听吹笛》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边塞诗人高适。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古诗。 2、找另外描写边塞军事生活的诗歌来读一读。 3、欣赏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实用】公司安全工作计划三篇

【实用】公司安全工作计划三篇 【实用】公司安全工作计划三篇 2020-10-25 【实用】公司安全工作计划三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写一份工作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才是好的工作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司安全工作计划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安全工作计划篇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公司之间的竞争显得更加激烈,特别是制造业这个受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的行业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做好本部门的工作,制定好工作上的总体规划,无论是对本部门成长还是公司的发展壮大,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我订立了20NN年车间生产管理的工作计划,以便使公司能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进步和更好的业绩。 一,安全生产 全年目标: 全年实现无死亡、无重伤、无重大生产设备事故,无重大事故隐患,把工伤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 主要措施: (1)加强对新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建立长。中。短期的安全培训机制。

(2)培养员工安全生产的意识,了解安全对车间生产及个人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深入人心。 (3)定期检查车间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最大限度的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 (4)制定 > 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栏,设立危险区域警示标志。 (5)制定突发安全事故及时处理办法,及事后相关责任追究制度,把个人及公司损失降到最低。 二,确保产品质量 全年目标: 全年实现无大批量枪体报废,无大批量降低产品质量的加工不良,降低产品不良率和报废率,确保实现09年公司制定的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的总体目标。 主要措施: (1)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加工。 (2)所有调试工序均需写出书面调试数据资料经QC部门组装测试后由组长批准方可正式生产。 (3)加强对员工质量检查的培训,牢记枪体孔位检查的要点重点。 (4)进一步规范线上检查表的填写,确保所有检查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